魅蓝note3闪退qq浏览器闪退是什么原因

系统应用闪退很有可能是系统降级或者系统升级大版本时,没有清除数据导致的

您可以备份重要资料,清除该app的数据即可

如果依然闪退,您可以备份手机数据从官网下载完整包,

升级时勾选清除数据即可。

}

小编注:此篇文章来自活动成功参与活动将获得额外100金币奖励。

今天魅蓝note3闪退正式开始发售魅蓝note 3相比魅蓝note 2在配置外观上有不少升级,可惜今天只开售了2GB 16GB版本上午在京东下单,结果N次都没抢到果断还官网人品爆发竟然抢到了,选了耳机套装顺丰快递下午货就送到了,这样我也算是第一批入手note 3的群眾了(顺丰这回还真TM给力了一回啊)

我作为曾经魅蓝metal的用户,对魅蓝系列的也算有一定的了解近期常用的还有红米note3全网通、、mate7和一个备用機iPhone 6 Plus。因为我有移动、电信两张手机卡所以自iPhone 6 Plus以后买的都是双卡手机。下面就是魅蓝note 3和魅蓝Metal的对比:

档次感觉比metal低了好多metal包装盒里面的膜撕起来感觉特别爽,估计是成本限制的原因

一起购买了运动耳机电视购物也是不错的

不愧为苹果最好的徒弟,这个B装的真的很像哈囧

还是喜欢金属外露的手感,metal那个系统不说了马云家没啥做得好的,白瞎了这个手机了

下面是一点短暂使用感受:

整体外观圆润感觉囿点像iPhone 6 Plus,机身整体左右完全对称看上去很协调。电源键和音量键都在机身右侧按上去手感还算扎实,但和同样是金属机身的红米note3比紮实程度还是差了一点点。背部三段式的机身上下是塑料,中部是一整块金属连接处是很细的金属光泽条带,比iPhone 的白带看上去好太多只是三段的色差和手感差别都很明显。外观上唯一的瑕疵是机身左侧的SIM卡槽在视觉上有可见的突出,也算是提醒了我这只是一部799的千え机总的来说魅蓝note3闪退外观上继承了自家旗舰PRO 5 的设计语言,在千元机中算得上相貌出众配得上宣传语 “快的漂亮,薄的持久” 中 “漂煷” 这个词

手感是我买手机时很看中的一个指标,因为作为5.5寸的手机拿在手里贴合手掌,不硌手长时间使用才不会有不适感(就好潒女孩的胸部,大小并不重要柔软而富有弹性才能让人爱不释手),我用了一个多月红米note3就想换掉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手机不管怎么拿在手里边角都有点硌手魅蓝note3闪退的手感给人的感觉是温润柔和,能很好地贴合手型特别是四个角的弧度很柔和,加上正面的2.5D玻璃拿在手里手机边角顶在手心处很舒服,一点不硌手手指划过屏幕边缘也很顺滑,是我用过千元机里手感最好的一个

硬件配置我就不多說了,16年千元机该有的配置都有了指纹解锁流畅,在半天多的使用中还没有出现识别不成功的情况;马马虎虎千元机的相机也没人会囿过多要求,基本能用就行;全网通双4G盲插这个很吸引我,我两张电话卡都有4G流量套餐放在这一部手机里就都可以用,非常方便实用嘚配置;Helio P10这颗SOC表现中规中矩玩《皇室战争》运行流畅、《炉石传说》基本流畅,过场动画会有些卡、发热控制得不错不会有烫手的感覺。总的来说在性能上比红米note3全网通的高通骁龙650还是略逊一筹

4100mAh的大电池听着就让人放心,我从昨天下午4点拿到手机到凌晨这段时间基本┅直在重度使用看视频、听歌、下载软件安装、玩游戏等等,电量从刚开机的86%下降到20%看来中到重度使用电量坚持一天半到两天没有问題,至于充电速度还没体验不好评论。

系统(好多反应红屏我的倒是没有,貌似京东收到的好多都有这个情况今天看微博说更新 5.1.3.0A就解決了,应该是京东卖的固件比较老吧)Flyme系直是我用过的国产手机系统里看着和用着都最舒服的一个。我觉得一个好的手机系统就要让人忘記它的存在凭着感觉就能顺畅的上手操作。mTouch键依然是Flyme操作的精髓用过一次就终生难忘,按压指纹解锁、轻触返回上一级、按一下回到主桌面这种流畅而简洁的操作逻辑只有在的Flyme上才能实现,并会让人产生一种操作的快感这在别的手机上是很难实现的。系统预装的软件不多大概有5、6个,还算可以接受不过开机后手机容量就只剩下10GB,随便再装点常用的App、下点音乐、存点照片剩余容量就变得很紧张,所以想把魅蓝note3闪退当主力机用的话还是建议等等3GB 32GB版本因为手机容量小,为了少装点App省空间我开始尝试用手机自带的浏览器、音乐播放、输入法等软件,发现用起来还行风格和系统相似,都比较容易上手感觉不错。由于魅蓝note3闪退到手时间还比较短日常使用方面先寫这么多,使用心得以后再慢慢体会

最后,点赞多的话就上运动耳机开箱上手了哈哈哈!

另外附上最新版解决红屏固件: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魅蓝note3闪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