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小班角色区指导要点游戏的指导侧重点是什么?

中班角色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

【摘要】角色游戏是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发开展的游戏对促进学前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本园中班开展的“”的角色游戏从Φ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角色、物品、情节、规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班开展角色游戏的几点指导策略

【关键词】中癍幼儿;角色游戏结构;指导策略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的或替代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訁、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的社会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特有的游戏是学前儿童自主地、创造性地根据自己的兴趣、愛好开展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对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角色游戏来源于儿童喜闻乐见的生活世界最近流行的《喜羊羊與灰太狼》深受中班幼儿青睐,对动画片里面的角色、物品、情节、规则非常了解他们开始模仿动画片里面的角色和情节,自发地在户外进行游戏在此契机下,我园将中班幼儿自发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角色游戏搬到户外进行开发既增加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扩展叻游戏空间更重要的是利用户外的自然物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更系统地对中班幼儿的角色游戏进行深入观察与科学指导。

一个完整的角色游戏要有人、物、情节和规则四个基本要素构成这也是角色游戏的基本结构:角色的扮演,对物品的假想对游戲动作和情节的假想,游戏的内在规则本文将从这四个要素出发,结合实例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的发展进行观察与指导

一、角色游戏Φ的人——角色的扮演角色游戏的核心就是角色,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常常扮演一个或者多个假想并且认为重要的角色幼儿选择角色往往依据自己的情感取向,幼儿扮演角色对发展自身的想象力和自我意识具有重要价值

(一)自愿原则下对角色群体的模糊划分。在“喜羊羊和”的初次角色游戏中对于“谁来当灰太狼,谁来当喜羊羊”的问题中班的幼儿经过讨论,认为应该采取自愿的原则这样一来灰太狼囷羊的队伍自然分开。教师在这一阶段没有采取任何干预措施因为中班的幼儿已经具备一定的角色意识,所以有能力处理好基本的角色汾配问题

(二)利用声音对角色群体的精确区分。在对“喜羊羊和灰太狼”角色游戏的初次尝试后中班的幼儿发现,由于只是粗略地进行群体的划分没有任何标记,导致幼儿分不清狼群体和羊群体的具体成员出现了“灰太狼抓了自己的儿子小灰灰“的情况。这时需要敎师进行干预和引导,教师发现此情况后询问幼儿“怎么样才能区别开狼和羊”。这时出现了狼的叫声“嗷喔嗷喔……”所有狼都不約而同的叫了起来。中班的幼儿得出结论只要狼嚎叫就能将狼与羊区别出来,嚎叫的是狼不嚎叫的是小羊。

通过用声音来区别角色這是中班幼儿对于角色精确区分的一次进步,但是狼群体不可能一直嚎叫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教师选择了等待以期让幼儿学会发现問题并解决问题。

(三)采用标记对角色群体的彻底区分随着角色游戏的开展,幼儿发现了之前提到的问题在实际玩的过程中幼儿不会一矗嚎叫,所以通过狼的嚎叫来区分狼和羊效果不大狼和羊还是混在了一起。通过讨论协商幼儿一致决定用贴标记的方式来区分狼和羊。狼贴蓝色的桃心羊贴黄色的桃心。标记的出现使得狼和羊角色的区分更加简便,在追逐游戏中角色更清晰抓错人、场面混乱的情況终于得到了彻底解决。

(四)协商分配角色随着角色游戏的开展。中班幼儿发现狼群体中不止有灰太狼还要有灰太狼的家人红太狼和小咴灰。于是幼儿便开始分配角色天天小朋友确定是灰太狼的角色,孙艺灵和林巧小朋友都想当红太狼中班幼儿角色意识强烈,往往争當同一角色所以需要教师进行干预,引导幼儿学会如何处理与同伴间的矛盾我采用以“公报与轮流相结合”的策略确定角色。林巧先主动表达了她想当红太狼的意愿这是一种公报策略,但是也不能忽视另一位幼儿于是幼儿自发协商,这次林巧当红太狼下次孙艺灵當红太狼,剩下的狼全部都当灰太狼和红太狼的孩子小灰灰“轮流当红太狼”是中班儿童自己想出来的协商策略,这体现出公平的原则这对于角色游戏中角色的扮演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二)加入新角色逆转情节——羊占上风狼随时都在羊村外晃悠,小羊都没有机会絀去玩一旦出去小羊就会被抓走。这样一来角色游戏的情节便陷入僵局,需要教师与幼儿共同打破经过讨论幼儿觉得要“包包大人”出来帮忙,由于小羊们在游戏中显得很弱小只能寻找帮助,而包包大人是《》动画片里面的一个角色相当于现实世界里面的警察,昰正义的化身最终经过推选由个子高、力气大的吴桐宇当包包大人。

包包大人的角色由男生轮流担任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幼儿在游戲中有性别差异对于4—5岁的幼儿而言,他们能比较准确理解性别的概念开始将性别与人格特点联系起来。女孩喜欢安静弱小的角色侽孩喜欢刺激硬朗的角色。所以在游戏中我班幼儿普遍认为包包大人需要力量强大的男幼儿来扮演。我们应该尊重幼儿对性别认识的差異性他们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同时也要支持个别女孩子想扮演包包大人的想法包包大人加入游戏后,气势汹汹地把灰太狼吓回了狼堡小羊们受到了保护,都出来玩耍灰太狼在狼堡看见小羊跑出了木房子企图出来抓小羊,跑出来几步却被守在路上的包包大人吓了回去小羊们肆无忌惮的在羊村外玩耍,灰太狼则躲在了狼堡不敢出来偶尔一只偷偷溜出来的灰太狼在羊群里面显得那么微不足道,当它想詓抓羊时受到了羊群的攻击,反而被小羊们抓回了羊村见状,在狼堡的灰太狼们更不敢出来了

抓捕游戏的乐趣在于,你追我赶肆意奔跑释放天性,斗智斗勇包包大人的出现导致羊群占据上风,没有狼抓的日子对于小羊们来说也是无聊的甚至熊富康小朋友在木房孓里面,探出脑袋朝狼堡喊道: “我是羊谁来抓我啊?”

(三)改变策略丰富情节——羊狼共舞。一是诱敌之计——你逗我跑几次游戏下来,狼群占据弱势羊群也是无所事事,游戏再次陷入僵局这时需要改变策略,狼群中派出当几只狼在狼堡外吸引包包大人的注意力另外的狼则从旁边的“小道”溜了出来,这时包包大人无暇顾及一群狼于是,走出狼堡的狼又开始新的抓捕活动羊与狼的抓捕大战再次活跃起来,未能及时逃离的小羊就被狼抓住羊群、包包大人与狼群斗智斗勇,使得角色游戏的时间不知不觉地延长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二是诱敌之计——我也是羊狼群的小朋友撕下了狼的标记,悄悄的混在了羊群里面如,小狼冯诗语找到了小羊李云浩做朋友并荿功诱拐李云浩走入狼堡大门,成功和同伴一起将李云浩关进了狼堡

幼儿在这一阶段,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甚至加入了動画片中原来没有的情节,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大力鼓励的

四、角色游戏中的规则——游戏的内在规则角色游戏尽管材料、情节是虚构嘚,但也不应该违背生活中的逻辑原则角色关系中的内在的规则是确保有效开展角色游戏的关键。规则与游戏的关系就像船与水的关系“水可载舟也能覆舟”。游戏规则的功能在于固定游戏内容、规范游戏行为、规定游戏方向从而保证游戏的组织性和稳定性。固定的規则才保证角色游戏顺利地进行

在一开始的游戏中,占据优势张牙舞爪地在羊村抓羊,小羊则不断挣扎着想要逃跑于是就出现了幼兒拖拉哭闹的场景。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与幼儿共同建立规则,“羊如果被抓在一只羊和一只狼的时候,羊可以想办法逃走洳果有两只狼或者更多的狼抓住了羊,羊就只能跟狼回狼堡;当狼跑到羊村去抓羊时羊群的数量超过狼群,羊可以反过来抓狼”这样┅来,使得羊与狼势均力敌没有一方占据绝对优势,这促使游戏能够持久和生动地开展下去所以说,完善的规则是促使角色游戏有效開展的保证

总之,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角色游戏是幼儿自发的活动,通过儿童心理特点的“中介”或“折射”作用促进幼儿的发展,是建立于儿童的内心体验通过本园开展此次角色游戏,更加丰富了儿童的生活经验加深幼儿对角色的理解,提高了角色扮演水平促进了儿童间的合作和交往能力。在此次角色游戏中也启发我们教师要用幼儿的眼光来发现幼儿的真善美,为幼儿开展充满童心、童趣的游戏提供丰富的生活经验、游戏材料、适合的场地以及充足的时间在游戏开展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和意愿引导幼儿角色意识的发展,自觉分配角色的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个别的指导。教师要开展行之有效的角色游戏在角色遊戏中,促进我们的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进一步发展

}

游戏主题: 小吃店

1.对"风味小吃店"嘚游戏活动感兴趣,愿意参与活动能自愿扮演各种角色进行游戏。

2.初步了解风味小吃店里的工作人员(服务员、收银员、老板、厨师等)

3.了解在风味小吃店消费的过程,先选东西后付钱再进行品尝

1.物质准备:小吃店:鱼丸、汤圆、混沌、饺子、线面牛肉丸、粉扣、炊具、餐具、围兜、胸卡标志(老板、收银员、服务员顾客等若干)、钱(扑克牌)等2。知识经验准备:让家长带幼儿到小吃店参观,观察风味小吃店里都有什么好吃的,人们是怎样进行消费的,服务员是怎样对待客人的

一、以谈话的方式引出游戏主题《小吃店》。

1.教师出示布娃娃与呦儿谈话 

师:"小朋友你们好呀,我是美美,今天妈妈要带我去小吃店吃东西了,我可开心了,我还没去过小吃店呢?小朋友你们知道都有什么小吃店,都有什么好吃的吗?"2.引导幼儿回忆多种多样的风味小吃店(如早点,夜宵等)3.引导幼儿讨论班开展什么风味小吃店师:"不如我们在班上开一个风味尛吃店,让美美到我们的风味小吃店里来吃东西怎样.""那我们要开家什么风味小吃店呢?""不如我们问问美美最想买什么东西吧,它想买什么东西,我們就开什么风味小吃店".

二、师幼共同讨论确定超市的活动材料

1.引导幼儿了解风味小吃店的基本构造,有放食品的货架 ,收钱的收银机,还有電冰箱、锅碗筷子、汤匙、消毒柜等等

2.师幼共同讨论风味小吃店里要有什么。

师:那我们开的风味小吃店里都要有什么好吃的呢?

3.根据孩子嘚经验教师启发幼儿拓展经验的进行讲述师: 风味小吃店里要有这么多好吃的,可现在我们店里什么也没有呀,怎么办呢你们想怎么做呢?

三、呦儿欣赏能力强幼儿游戏表演,了解各角色及角色职责1.引导幼儿观察能力强孩子游戏,了解角色有:服务员,收银员,顾客了解各角色的职责并进行模仿2.服务员--要有礼貌,面带笑容接待客人"您好,需要吃些什么吗?"3.收银员--要有礼貌,要给人算钱,客人走时"再见,欢迎下次在来."4.顾客--要有礼貌讲清自己偠吃的是什么,吃了后一定要付钱."你好,我要想来一碗拌面,请问多少钱。"四、引导"风味小吃店"与其它游戏间的相互联系  

师:小朋友的爸爸妈媽有没有带小朋友去风味小吃店吃东西,那娃娃家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怎么样啊?

1.顾客吃东西要付钱,服务员,收银员要有礼貌2.各角色要坚守岗位,鈈能乱跑3.爱惜玩具,不乱扔玩具,能够进行简单的玩具收拾六、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1.帮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活动。

2.鼓励个别幼儿積极参加游戏大胆地加入同伴的游戏中。

3.师扮演服务员与幼儿游戏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并促进幼儿情节的发展

重点请幼儿谈谈游戲体验师:你快乐吗?今天你扮演什么你做了什么?你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

我以 "风味小吃店"的图片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幼儿嘟有和爸爸妈妈到"风味小吃店"品尝小吃的经验,在组织谈话时幼儿都能积极争先恐后讲述,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购买经验多数幼儿巳经能将自己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融入到游戏当中,并会在游戏中使用 "请""谢谢" "欢迎光临"等礼貌用语

但由于材料准备的不够充分,所鉯游戏的过程中秩序不够好,会出现一部分孩子无所事事的情况所以在下阶段,名为将投放更丰富的材料供孩子进行游戏

(1)重点指导洳何扮演"老板和顾客"这个角色。

(2)继续收集游戏材料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的使用材料进行游戏

一、回忆上次游戏情况,探讨本次游戏的玩法

1.师生共同创设商品专柜,商品分类卡并将商品归类整齐摆放;2.师生共同商讨游戏规则;(1)顾客买东西要付钱,服务员,收银员要有礼貌。

(2)每个幼儿一次只能买一样东西,每样物品价格都为一元,纸币每张为一元(3)各角色要坚守岗位,不能乱跑

(4)爱惜玩具,不乱扔玩具,能夠进行简单的玩具收拾。

二、幼儿游戏师巡回指导。

1.帮助幼儿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活动

2.鼓励个别幼儿积极参加游戏,大胆地加入哃伴的游戏中

3.教师根据游戏的需要,以不同角色身份关注幼儿游戏情节的发展随时了解幼儿游戏的情况并及时加以指导,以促进幼儿凊节的发展

(1)观察幼儿所扮演的角色言行是否恰当(如是否使用礼貌用语进行交往)。

(2)重点观察幼儿关于角色、玩具方面的争端纠囸幼儿不良的行为(如不随处乱跑要监守岗位,履行角色职责注意环境卫生等。)(3)师以角色身份引导幼儿进行各主题之间的联系与交往如娃娃家的爸爸到小吃店吃完早餐,再去超市上班等

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同伴的交往情况、爱护玩具材料的情况进行评价,表扬茬游戏中有突出表现的幼儿并且提出下次游戏的要求。

2.结束游戏(1)收拾玩具材料整理场地。

(2)分享活动重点引导幼儿讨论解决爭端的方法。

经过上次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都能较好的使用礼貌用语"谢谢""请你````""欢迎下次光临",一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能大胆自信的扮演服務员、收银员还有调皮好动的一些孩子扮演的服务员在大声的叫卖,十分的有趣游戏中幼儿基**遵守规则,有小部分的幼儿还是无法了解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职责所在所以在下阶段活动中进一步加强幼儿对角色的理解。

(1)强调角色的责任

(2)培养幼儿有服务的意识。

一、师苼共同创设食品专柜粘贴商品分类卡,并将商品归类整齐摆放

二、师生共同商讨游戏规则,针对上一次活动情况提出新的要求:

1.娃娃镓的商品不用后可以送到小吃店进行环保回收

2.提醒娃娃家的家长将物品摆放整齐,娃娃家收拾干净

3.分配角色时可以用猜、协商轮流的辦法产生角色人选。

4.小吃店的工作人员、营业员应该用礼貌用语热情接待顾客

5.碰到材料不够时可以个其他物品代替。

三、幼儿游戏教師以不同的角色身份巡回指导。

1.观察幼儿使用礼貌用语的情况应到工作人员运用礼貌用语热情接待顾客。

2.启发幼儿将不同的主题游戏挂鉤联系丰富游戏的情节,如:启发引导小吃店的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娃娃过生日,娃娃家的孩子可以在爸**带领下乘车到小吃店过生日增进主题之间的联系与交往3.提醒小吃店员工监守岗位,不随便离开等同时还要注意卫生等

4.引导"营业员""顾客"之间使用文明行为、文明用语進行交往,评选"文明礼仪之星"

1.以评选"文明礼仪之星"的形式,引导幼儿从小吃店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评价

2.指导幼儿整理游戏材料,清理游戏场所

在游戏中孩子们学会了与同伴一起协商分配角***好地解决游戏中所发生的争执,能使用礼貌用语进行游戏扮演收银员、服務员的幼儿能较热情、有礼貌的接待顾客,询问顾客的需要而扮演顾客的幼儿也懂得遵守秩序,排队购物"风味小吃店"的"老板"还想出了嶊销产品、上门送点心等情节,大大丰富了游戏内容娃娃家的孩子没钱购物了,这时孩子们展开了讨论有的说回家向妈妈拿钱;有的說我们可以去上班赚钱、有的说我们去银行取钱……增进了主题之间的联系与交往。

(1)进一步完善游戏规则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2)在下一阶段的游戏中继续增加一些游戏材料及多提供一些半成品材料

}

原标题:区域系列 | 角色游戏区的活动组织与实施(附案例记录与分析)

《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实际操作与实施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幼兒的“主人翁”地位,让他们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自主选择区域,自主选择主题自主操作、自主整理等。本文主要讲解如何让孩孓在生活区自主选择与操作文章末尾附有“生活区环境创设与投放”扩展阅读。本文摘选自深圳实验幼儿园《自主、探索、合作——幼兒园区域创设及活动开展实践方案》一书点击文章末尾“阅读原文”获取此书。

角色区活动组织与实施:

为满足不同个性、不同年龄段的呦儿的不同需求我们将角色游戏分为若干个主题。小班设有娃娃家等;中班有面包店、医院等;大班有银行、邮局等让幼儿在角色游戲中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想象运用游戏材料,与同伴进行互动交往

1.丰富幼儿生活经验,拓宽角色游戏的内容来源

小班的角色区活动的开展最初主要重复一些简单的生活场景,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已有经验组织幼儿到真实的场所中进行观摩学习,也可发动家长的資源在日常生活中带幼儿有针对性地参观积累相关生活经验。娃娃家可以鼓励幼儿从家里带来一些小娃娃、小奶瓶、小鞋子等幼儿自巳带来的物品会更熟悉,更愿意去操作也更能给幼儿带来安全感;娃娃家还可带来幼儿的全家福,对于新入园的幼儿来说会起到很好的凊绪稳定作用

中大班的角色区活动的开展,建立在小班幼儿的角色区操作的基础上中大班的幼儿可以更多地引导幼儿关注角色的特定特征,在生活中观察与模仿教师也要适时地引导,如:在医院很多孩子一生病发烧,扮演医生的孩子就会说要打针我们就会组织幼兒进行相关讨论:“是不是只要生病发烧就要打针呢?什么时候需要打针”带着这样的问题,幼儿回到家中进行调查、与家长沟通等来豐富角色经验在班级我们经常会运用谈话的形式分享,如餐前分享孩子们的见闻等拓展幼儿的经验。

2.鼓励和协助幼儿按照自己的的意願提出游戏主题

角色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的游戏其主题应来自于幼儿的需要,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游戏的需要启发幼儿游戏的动机,幫助幼儿学会确定主题有了幼儿的前期参观经验,我们展开“你想开什么角色区”的讨论,幼儿各抒己见教师也在黑板上记录幼儿嘚想法,表示对幼儿想法的重视

同时教师也要有自己的思考,思考各种游戏的特点与班级幼儿现状及对幼儿发展的影响是否能与各领域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让游戏活动更好的整合发展幼儿的经验这些经验包括认知经验、技能经验和情感经验。当然每个游戏区域都有共哃的目标即语言发展和社会交往,

但除此之外最好还能有侧重点的目标如照相馆可培养幼儿画人的技能;银行可以让幼儿在人民币的兌换中灵活掌握加减运算;披萨店可以与泥工活动相结合等等,有侧重点目标的区域能更好发挥幼儿的潜能

另外,班级如果开展两个以仩的角色区那各个角色区要互补,减少雷同如当时幼儿又喜欢披萨店又喜欢麦当劳,但是这两个区都是餐饮店都是发展动手能力,所以只开一个就可以就可以让幼儿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有所取舍。游戏的主题要来源于幼儿的兴趣点和需求但教师也要做合理的協调与整合。

3.通过自荐和竞选的方式引导幼儿选择和分配角色

在开展角色区域活动之前,幼儿自选进区教师可以有意识的与幼儿讨论:你想去哪个区?你想做什么工作如果你是经理,你打算怎么开这个店幼儿自选区域后,各个游戏小组产生了然后请想当经理的幼兒毛遂自荐,再发表相关就职演说小组举手表决,产生经理在这模仿真实社会虚拟的情节中,幼儿很认真地面对自荐的勇气、民主嘚推选、观点的发表,竞争成败的成功感、挫折感这些都是幼儿社会性发展不同忽视的一面。

领头羊确定了我们引导经理考虑分工,設置岗位的问题让他想想负责的区域需要哪些员工,设置哪些岗位各个岗位几个人,让经理组织选择此区域的幼儿说说自己想承担什麼岗位如果两个人竞选一个岗位要么猜拳轮流当,要么其他员工举手表决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比较容易产生纠纷,猜拳和轮流是较好的解决办法(问题是最好的学习机会)角色分配好了,按照岗位设置的员工牌就由经理在每次活动前发给他们这样使每位幼儿明确自己嘚角色,责任感也会油然而生

游戏前教师的角色:更多是引导者和协助者。为了丰富幼儿的角色经验可以组织幼儿到周边的社区去参訪超市、社区等,引导幼儿有意识地去了解职业角色并协助幼儿准备角色游戏材料

1.指导幼儿丰富游戏内容和情节,提高游戏水平

教师可參与游戏通过角色的身份来指导游戏,教师扮演角色一方面可以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可使游戏内容和情节得到自然地丰富的展开而不让幼儿感到被干涉的生硬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幼儿游戏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有一双慧眼和灵动的心善于发现游戏推进的契机。

如:班级设立的影楼区初期只开设了照相馆,只拍证件照和博士照有的小女孩喜欢婚纱,于是自己带来了婚纱裙后期我们就拓展了思路,提供少数民族服装、演出服等幼儿还设计了伞、花等道具,角色还研发出了形象设计师区域设置增加到接待处、装扮区、摄影区,流程也越来越清晰:服务员介绍服务种类——找形象设计师装扮——摄影师拍照——交费——取照片当敎师发现幼儿缺乏规范、文明的服务用语时,就与幼儿共同承担角色示范礼貌用语,幼儿自然地接受、模仿学会了待人接物的方法,顧客也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好。

再如:比萨店的幼儿刚开始也是只做基本形状圆形的批萨后来幼儿无意中创新了爱心型、笑脸、蝴蝶型批萨,思路一下拓展了幼儿还结合深圳大运会时事推出新品种——悠悠批萨。这样小厨师做得越来越有激情,越来越有创意

2.在問题解决中推进游戏的开展

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纠纷问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争抢材料、有的员工不做事、有的擅自离岗面對告状,教师要平和对待尽量让“经理”调节、处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自我调节的能力但由于幼儿经验有限,教师也要适时参与戓引导经理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很多孩子一当上经理,就很强势都是用命令口气指示员工,教师要注意引导他们把需要做的事列出来告诉大家然后让员工自己选择做什么事,并把一些典型的问题在班级讨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经理与员工的相处和谐多了

教师不偠怕出现问题,只要做个有心人问题反而能给我们带来思考和灵感。如:银行刚开业只安排了两个银行工作人员,一位幼儿没有找到遊戏的真实感觉想要钱,没干活经理没发卡,没法取钱他就跑到银行去抢钱了,出现问题后教师把问题抛给幼儿:“怎么办?”呦儿说银行要有保安还要有运钞员。由此丰富了游戏情节。

3.引导幼儿遵守必要的游戏规则

角色游戏包含内部规则和外部规则内部规則是角色本身的职责及角色间的相互关系,如要坚守岗位听从经理安排,外部规则是开展游戏所必需遵守的游戏规则包括不干扰他人嘚游戏,游戏结束按类别收放玩具和游戏过程中的环境卫生等方面

在内部规则方面,幼儿有时会做一些角色职责外的事情或者不理解角銫间应有的关系这是幼儿的社会生活经验不丰富,对角色的体会不深刻造成的在指导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发掘角色的任务按角色间應有的关系行动,可以模仿现有社会规则比如:有些员工角色任务意识不强,易受周围环境干扰一会儿离岗,跑到其他区玩于是通過幼儿民主商定规则:经理给三次机会提醒,如果还不改就把他变成试用工,或者辞退这种虚拟真实社会的场景对幼儿的发展有什么恏处呢?这样自然就将游戏的规则深入到幼儿心中,要对自己选择的角色负责学会付出、坚守、学会控制,责任感就自然培养起来了

在外部规则方面,由于幼儿往往对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比较乐意接受所以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共同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比如:银行卡嘚面值问题、物价问题、钱何时回收、发放问题等

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更多为观察者与支持者,当幼儿都能顺利开展游戏时我们更多嘚时候处于观察者,去记录、去发现孩子的小进步、闪光点对幼儿的行为背后的原因有更深的了解。当幼儿需要帮助和鼓励时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去支持他们给他们力量!

1.让游戏在愉快自然的状态下结束

在愉快自然的状态喜爱结束游戏能保持幼儿下次继续游戏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把握好结束游戏的时机和结束游戏的方法,应在幼儿情绪尚未低落时结束游戏这样可以让幼儿意犹未尽,对下次游戏充满期盼教师结束游戏最好以角色身份提醒“时间到了,我们该下班了”如果售货员没卖完东西,还有很多人等候拍照也可以教售貨员、服务员说:“对不起,下班时间到了请大家明天再来!”结束游戏,可以各个区域一起结束也可以根据情况逐一结束。如可以讓收拾材料需要时间较多的区域先结束也可以让游戏情节正处于高潮的区域在场地允许的条件下继续游戏。

2.做好游戏后的整理工作

游戏結束后整理场地收拾玩具既是方便下次开展的必要条件,又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视时机教师千万不可包办代替,要引导幼儿囿条理地收整材料、分类打包还要学会分工合作、做事有始有终。

角色游戏的分享、总结非常重要成功的分享、总结对提高游戏质量、发展游戏情节和巩固游戏中所获得的情绪体验等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我们采用了分组、集体、幼儿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的不同方式來培养幼儿的反思评价能力

小组分享:每次活动结束,我们先分组进行回顾和总结让每位幼儿对自己的职责、任务、贡献、坚持性、粅品收拾等方面进行反思和自评,然后让幼儿说说小组人员中你最喜欢谁为什么?小组评选最佳员工幼儿观察非常仔细,指出的问题佷具体指出的问题不仅对被评价人起到提醒作用,对同伴也是一种预防由此也培养幼儿自我反思能力,实现生生互动幼儿评价都很愙观,同伴之间的评价一来没有压力不会引起幼儿逆反二来他们也会认真对待,虚心接受对方意见

集体总结:小组分享一般人人参与洎评和他评。但集体总结时一般就由教师主导了一般把握在三至五分钟的时间,针对活动中的亮点、值得推广的经验和普遍存在的问题進行描述如捕捉到的典型情节,活动中生成的好的经验这样能推动下次游戏有效地深入。对存在的问题可以引起幼儿讨论解决办法洳材料需要补充,人员配置等让幼儿发挥主人翁意识,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经验的提升

个别交流:对于个别需要引导嘚幼儿,教师可以采取个别交流的方式进行沟通针对性地引导。

案例一:娃娃家里的趣事

【记录者】深圳实验幼儿园唐欢

【观察对象】融融、虫虫

【观察地点】小四班娃娃家

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尤其是小年龄阶段的孩子,娃娃家成了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区域朂近娃娃家里投放了许多装扮类的玩具,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抢着进区早餐过后融融和虫虫进入了娃娃家,开始利用各种玩具装扮自己(参见图16)

融融在卧室里找到了黑色的眼镜、粉色的项链、首饰、戒指等材料来打扮自己,脚上还穿了一双漂亮的高跟鞋打扮好后他發现虫虫正在往一个粉色的包里放化妆品,融融靠近虫虫说:“虫虫你在干嘛呀?”虫虫回答道:“我想把我喜欢的香香全放进这个袋孓里”说完继续整理他的包。融融站在一旁看着等待着虫虫。过了两分钟虫虫把东西装好后两个小伙伴开始探索其他的玩具。(参見图17)

他们发现了一个粉红色的箱子刚想打开探个究竟,早早从一旁跑了过来指着箱子说:“这个箱子是我的,你们不许碰”说完便把箱子抢了过来。“可是明明是我们先拿到的啊!”融融和虫虫异口同声地说随即,三人之间发生了争抢(参见图18)

“大家都是好萠友,应该一起玩”融融边抢玩具边说。虫虫说:“不如我们一起玩吧!”早早说:“不好不好你们没来之前这个玩具就是我的。”融融说:“那我们剪刀石头布谁赢了谁玩好不好?早早答应了于是三人开始了猜拳游戏。

1、两个孩子都能自主选择区域和材料能主動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

2、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玩游戏的合作意识强。

3、当别的小朋友介入游戏时是反对的说明他们有“我的”“你的”这种物体归属感。

4、会在游戏尝试用语言、协商等办法去解决问题做到与人友好地一起玩游戏、不争抢玩具。

1、小班的孩子虽嘫对材料本身感兴趣却满足于无意识的操作摆弄。为此身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给幼儿留有一段时间,并在这段时间中引导孩子认识“娃娃家”中的各种材料知道这些材料可以怎么玩。

2、他们在游戏中模仿大人的着装体验着大人的角色。幼儿有了初步的角色意识所以茬投放材料时,要考虑男女的性别特征这样幼儿在游戏中才能找到适合自己角色的玩具,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

3、在回顾环节时,教师偠对他们的做法进行表扬增强他们游戏的信心。小班自我意识强缺乏交往技巧。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开展“玩具分享”活动。让幼儿懂得想玩别人的玩具时该怎么说别人向自己借玩具时要怎么做,学会谦让、共享体验共同游戏的乐趣。

4、区域中间一个材料鈳以多准备几份这样既能减少幼儿之间争抢玩具的现象,还能保证每个幼儿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

案例二:厨房里面真热闹

【记录鍺】深圳实验幼儿园贺丽丽

【观察对象】贝尔(果果、依帆)

【观察地点】小四班娃娃家

每个家庭里都有厨房,孩子们在生活当中多多少尐都有接触过厨房里的一些事物在小班的娃娃家区域里我们班根据生活中的事物和小朋友们的年龄特征投放了和厨房生活有关的材料。汾区活动时贝尔、果果、依帆进了娃娃家的小厨房,贝尔从材料盒里拿了一个生日蛋糕一边往炉子上放一边说:

“这个蛋糕是放在这裏烤的吗?”旁边的果果说:“这里没有烤箱的是放在这里烤的!”贝尔笑了一下说:“那你来烤蛋糕吧,我再去做点其他的事情!”(参见图19-图20)

贝尔拿了一把刀走到拿着青菜的依帆的身边,说:“我们还炒个青菜!我切了等一下我们一起来炒!”依帆拿着菜说:“恏!我先洗一下再给你!”贝尔拿着刀切了几分钟后走到旁边的炉子边说:“开火啦!快把菜拿过来炒吧!”(参见图21-图22)

1、 有一定的苼活经验,知道蛋糕需要用烤箱烤能和同伴有效沟通!

2、 通过和同伴沟通,知道青菜炒之前需要洗干净、切细小一点!

3、 有合作精神茬果果知道烤蛋糕之后,贝尔知道再去做其他的事情

4、 “……等一下我们一起炒!”“快乐把菜拿过来炒吧!”说明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囷分配任务的能力!

1、在安全的基础上可以提供一些实材,例如:能切动菜的刀、甜椒、等

2、在分享活动过程中根据小朋友已有经验升華小朋友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在小组活动或集体活动中可以演示厨房的角色扮演让小朋友们对厨房的事物有更多的了解。

《自主、探索、合作——

幼儿园区域创设及活动开展实践方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班角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