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耳机:没刚需的市场怎么玩

  但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巨头开始涉足主流智能硬件领域,智能耳机这个不怎么被看好的细分市场,也迎来了一些入局者。
  G-Wearables是一家不足百人的智能硬件创业公司,最近完成了A轮融资,他们此前做过一款类似Misfit Shine的设备Goia。现在他们推出的第二款产品,却锁定在一款智能运动随身听上。
  G-Wearables CEO郭成毫不避讳转型的缘由,&可穿戴我们拼不过某些巨头,于是进了一个巨头可能都不屑于进来的小市场&。这个看起来似乎知足过头的创业者觉得,能把累积销量卖到20万已经很了不起了,所以眼下,比起想着法儿的卖东西,他更热衷于去研究技术和&需求&。
  毕竟,即使没有巨头入局,能否让这个几乎不存在刚需的市场成为一个&市场&,本身就是一道难题。
  智能化之前,先消灭耳机线
  虽然智能耳机从业者选择的方向不同,但在&消灭耳机线&上却有着惊人的默契。
  Vinci合伙人左小鹤告诉网易科技,智能不智能是一方面,更大程度上智能耳机一定要比普通耳机体验要好,而&耳机线是影响体验的第一道难关&。基于此考虑,Vinci采用了WiFi,而&大耳机&的头戴设计的确规避了外置线材的麻烦,不过机身体积难以避免的显得稍大。
  对于耳塞型耳机来说,虽然便携性更佳,但线材带来的麻烦愈加突出。包括存放、碍手碍脚的使用体验以及运动时线材晃动对音质产生的&听诊器效应&,都是使用者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使用市面上一般的蓝牙耳机,两只耳塞还是需要线连着。
  于是郭成的gogo耳机直接去掉了连接耳塞的线,只留下了两个独立塞子,在他看来,&没有线&是gogo最大的特色之一,也确确实实满足了一些对体验要求更高用户的需求。
  但&对体验要求更高的用户&到底有多少,并没有人知道。
  而对最愿意为耳机付费的耳机发烧友来说,其关注点并不在有没有线上面,而是音质本身。据网易科技调查,一些烧友甚至为了追求更好的音质花几百上千给耳机换线,这与智能耳机厂商&消灭线材&的目标有所背离。
  对此左小鹤解释称,事实上,虽然这部分人消费力和对耳机的关注度较高,但Vinci耳机不是为了他们而设计,定位还是偏普通人一些,&我们想告诉他们,音质不差、同时没有线缠来缠去的耳机是存在的&,或者说,Vinci想针对普通消费者创造对耳机品类的一种新需求。
  智能化之道,押注细分场景
  去线材化处理仅仅是第一步,在完成对品类的优化后,与其他智能硬件产品一样,智能耳机厂商们需要更实际的使用场景。
  gogo选择了运动场景。在做gogo之前,郭成了解过运动器材的价格,&较专业的运动人群,对价格普遍没有一般消费者敏感&,如果为这部分垂直人群做好服务,很可能会为这款智能硬件开辟出一个新天地。
  但这不是一件容易事。郭成明白,倘若不谈智能,运动耳机市场有着太多大牌竞争对手,如果智能化不能提供一些运动人群实际需要的功能,那它就仅仅是个噱头。
  最终,郭成从他认为的运动耳机三个痛点----不缠着、不掉下来、能测心率入手:不缠着就直接抛弃线材,不掉下来可以用工业设计解决,测心率的话,加上就好了。但这时候遇到的问题是,数百元的gogo由于传感器成本限制,在动起来时测心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准确。
  郭成有些无奈。他还推出了另一款售价249美元的gogo-s,用了更好的传感器,&动起来之后心率也比较准确了,同时加了IP67的防水&,贵了一些,&但没办法,一分钱一分货&。
  另一款智能耳机产品Vinci,与gogo不同,主要押注的是日常出行场景。
  左小鹤表示,Vinci最智能的地方在于,戴上耳机开始放音乐,取下立刻停止;用户甚至不需要关联账户,耳机根据用户此时的身体状态,会播放最合适的音乐。当然,譬如喜马拉雅这类电台Vinci也没有漏掉,各种个性化的算法处理有望让其成为&最聪明&的耳机。
  个性推荐需要联网,左小鹤说,Vinci可能会走运营商定向流量。总之,会优化好这一场景下的使用链条,&努力让用户在出行过程中不摘下耳机&。
  智能耳机的未来:走向融合?
  不过,当前智能耳机的使用场景还是相对垂直。如果将智能耳机扩展到智能头戴设备,可能更富想象力。
  事实上,近期入华的Glyph虚拟现实眼镜正是一款耳机设备。当用户将Glyph的耳机横梁拉到眼前,这款耳机立刻变成一个虚拟现实眼镜。
  Glyph项目的相关负责人告诉网易科技,Glyph瞄准的是电影视听场景下的服务,耳机+虚拟现实融合了两种头戴式设备,并在标的场景下有着胜过单一耳机或单一VR眼镜的体验。
  左小鹤也认为,人的头部只有一个,耳机作为传送声音信息的设备,其实有更多故事可以讲,只是当前Vinci精力所限还得先做好眼前的事。事实上,此前 Glyph的美国开发商Avegant CMO Azmat还告诉网易科技,未来Glyph有可能将横梁做的透明,最终或将其做成类谷歌眼镜的设备。
  虽然有这种可能,但现在在耳机上下功夫的智能硬件厂商还是不多,即便一些厂商考虑到了声音层面,也只是将其作为一个附庸,留出一个耳机借口,并没有从声音的需求出发考虑问题。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化融合可能并不是智能耳机厂商眼中唯一的未来。
  左小鹤告诉网易科技,虽然Vinci是一款智能硬件产品,但设计师下了不少功夫,公司也有意去扩展到时尚人群。&我们设计了六种颜色,起码带出去不low,这种设计感就目前来看,已经引起了一些时尚界人士的注意&,她补充道,未来Vinci有可能进一步探索一些时尚圈的玩法。
  而时尚产品的溢价高于科技产品,这一点从Vinci对标的Beats上就能看出来。
  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几乎没有什么从业者考虑从耳机音质这一最原始的属性上去扩展太多。&音质不是软肋就好,&郭成告诉网易科技,一般消费者辨别不出专业音质和普通音质的差别,这也不是他们的强项,而发烧友人群同样也被他们排除在外。
  &哪怕是将来,Vinci可能也不会是能辨别出水电、火电、核电对音质影响的人喜欢的东西,&左小鹤表示。
本网站试开通微、小企业商家广告业务;维修点推荐项目。收费实惠有效果!欢迎在QQ或邮箱联系!
试试再找找您想看的资料
资料搜索:
查看相关资料 & & &
   同意评论声明
   发表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copyright & &广电电器(中国梧州) -all right reserved& 若您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mail: & &
地址: 电话:(86)774-2826670&热门推荐:
  说在前面
  10月25日晚20点-22点,创课周二场开讲,这是创课的第22期。本期主讲嘉宾是FIIL耳机CTO邬宁,主题是《古老耳机的一场新革命》。耳机过去一直是变革很慢的行业,但近些年出现无线化、智能化的变化趋势。与汪峰、彭锦洲在去年3月创立FIIL的邬宁,在二个小时的讲课和互动中,就耳机的智能化、无线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创课可穿戴行业微信群目前开放100名额,对耳机、手机、可穿戴设备可添加智小智微信zhidxone申请加入)
  以下是摘录的部分要点:
  1、轻智能。“AI,语音交互,这些技术都还没有到足够好的情况下,产品可以考虑’轻智能’。FIIL语境下的智能,更多的是基于用户需求和场景,按照我们所掌握的技术和对产品的理解,给消费者以某些贴心易用的功能,而不是软硬件的盲目叠加。”
  2、应用场景。“无线/降噪/便捷的操控都是已经被市场充分认可的刚需。运动场景下,计步/心率/本地播放也是刚需。随之一起的,还有一些用户个性化设置以及固件更新也已经证明是用户非常欢迎的。”
  3、智能耳机目前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处在行业变革的前期,FIIL正是耳机智能化的代表厂商,大规模普及预计会在未来3到5年。耳机无线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今年耳机市场最显性的变化趋势,无线耳机的市场占比相较2015年有明显上升,FIIL已经全面进入产品无线化,同时BEATS今年推出的新品也是以无线为主,BOSE,森海等传统耳机厂商也在今年下半年中高端新品已无线为主。
  4、语音交互。“这里我想单独说一下语音交互。愿景很美好,人机自然交互,但目前技术有一些瓶颈,所以我们更多把这个功能看作一个带给用户乐趣,或者一小部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愿意使用的功能。目前来说这对我们的产品是一个附加值,不是最重大的产品利益点。”
  5、智能化耳机的共同特征就是都会有芯片和软件,承载了其品牌对于用户场景需求的思考和定义,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苹果开发W1芯片也是这个原因。
  6、“做耳机,不再是做电声器件,而是在做一个可以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嵌入式设备。耳机厂商需要接触各个领域的技术,开阔自己的视野,更好的整合产品系统―我说系统,因为在FIIL,硬件-固件-APP-互联网-内容是连接在一起的。”
  7、“耳机厂家需要朝无线化方向发展,大家都要设计一个嵌入式的音频系统,考虑天线,考虑功耗,这对一些一直只做有线耳机的厂商很有挑战。”
  8、airpods暂时没买,我们会做一些拆解研究。不过他的概念一点都不新,Bragi Dash在两年多前就靠真无线一炮走红。
  主讲环节实录
  咱们从为什么要说耳机的智能化开始吧!古老的耳机为何近些年在无线、智能上呈现出变革趋势?我从这样几个角度去理解这个话题:
  耳机过去一直是变革较慢的行业,近些年,随着蓝牙和wifi等无线技术的发展,以及Type C和Lightning接口在手机端的普及和进化,让无线/智能耳机的变革具备了技术上的可能。技术上来说这个可以算是行业的一种必然趋势。
  主要的变革推力我认为还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知识和信息的全面传播共享时代的来临,以及大众创业这样的大环境大趋势的推动。Kickstarter和Indiegogo众筹平台上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中国政府也在倡导全民创业。
  作为一个创业者,我认为我们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是非常幸运的。
  从另一个维度来说,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了一定的阶段节点,中国品牌和消费升级需求都是水到渠成发生的,在这个大背景下耳机也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开个玩笑,手机都做成这样了,对吧?[呲牙]
  可能有朋友会问,智能化对于耳机究竟是趋势还是一个伪需求?
  我觉得,这是一个实际存在的趋势。消费者对于移动娱乐使用的耳机,无线,便于操作,功能丰富,贴心,这些都是可以算刚需。Diva Pro和Carat Pro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我个人并不认为一堆传感器加上复杂的操作就是好的“智能”。事实上现在很多情况下,一些半生不熟的智能产品带给消费者的尴尬体验,让他们对智能这个概念产生了质疑。
  我的理解,AI,语音交互,这些技术都还没有到足够好的情况下,产品可以考虑“轻智能”。FIIL语境下的智能,更多的是基于用户需求和场景,按照我们所掌握的技术和对产品的理解,给消费者以某些贴心易用的功能,而不是软硬件的盲目叠加。有的时候,这样的智能不是自动的,而是半自动甚至手动,但是只要它带给了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我们就认为这是对的智能。
  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刚才提到的今年两款新品的主要功能:
  Diva Pro: 场景化降噪,内置存储播放,语音搜歌,3D音效
  Carat Pro:心率测量,健身指导,SDS,内置存储播放
  当然,对于一小部分发烧友,他的追求就是音质,不介意局限于在室内的固定场所,用价格昂贵的专业前端和放大器,配合发烧级音源和一付硕大或昂贵的开放式/入耳式高端有线耳机去享受音乐,这个细分场景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
  一旦移动了,户外了,便携了,无线和智能才是真正的趋势,因为在移动场景下,发烧的那一套配置极不方便,也在环境噪音和用户自己行动造成的干扰音面前丧失了90分到100分的那一点优势。
  接下来我们说说,智能耳机会在哪些应用场景快速被证明需求?也即哪些智能化的功能是用户最需要的? FIIL耳机将如何进行耳机产品品类的扩张?
  在我看来,无线/降噪/便捷的操控都是已经被市场充分认可的刚需。运动场景下,计步/心率/本地播放也是刚需。随之一起的,还有一些用户个性化设置以及固件更新也已经证明是用户非常欢迎的。
  用户需要的产品是可以非常自然的让他操作互动,享受到更多的产品点。这一点上,不能勉强,如果做得不好,有时不如不做。
  这里我想单独说一下语音交互。愿景很美好,人机自然交互,但目前技术有一些瓶颈,所以我们更多把这个功能看作一个带给用户乐趣,或者一小部分用户在特定场景下愿意使用的功能。目前来说这对我们的产品是一个附加值,不是最重大的产品利益点,这就是我们对于智能的定位和思考。
  FIIL目前已经初步建全了产品线,以后会不断进行软件和硬件的迭代以及对相关产品领域的外延化拓展。
  大家拿我们和其他的几个智能耳机对比,会发现,其实我们不是那么激进。在智能化这一点上,FIIL是谨慎的乐观。
  有朋友问,目前热炒的运动耳机是否会对智能手环形成替代?
  我个人的理解,单纯的计步功能且无显示的手环,只能靠便宜的售价存在。同质化竞争严重,没有太大的壁垒,大家都可以做,比便宜。
  愿意花钱的用户,可以选择智能手表或者FIIL CARAT这样更的智能运动耳机,或是有屏幕和更多功能的手环,或饰品级外观设计的手环。
  现在的市场是分散化的市场,很难说做一款大杀器级的产品,一把把用户全都抓到,耳机和可穿戴市场尤其如此。耳机好在,它本来就是一个必需品,一个可穿戴,那么运动和一些轻智能的东西可以作为很好的附加值。现在的消费者都越来聪明,绝非20,30年前可比。我们面对的服务的消费者,都是90后为多,从小就不断接触新事物,个性和自我主张都很强。
  然后,主持人给了我一个我回答不好的问题:智能耳机目前是多大的市场规模?未来达到大规模普及,还需要多少时间?
  智能耳机目前的市场规模并不大,处在行业变革的前期,FIIL正是耳机智能化的代表厂商,大规模普及预计会在未来3到5年。耳机无线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今年耳机市场最显性的变化趋势,无线耳机的市场占比相较2015年有明显上升,FIIL已经全面进入产品无线化,同时BEATS今年推出的新品也是以无线为主,BOSE,森海等传统耳机厂商也在今年下半年中高端新品已无线为主。
  抱歉这个问题我可能答得不是非常深入,这段话我请教了我们的销售。[偷笑]个人观点,智能是个大帽子,是个很模糊的概念。我不喜欢给产品硬性归类,不过希望我们做的是靠谱的智能,哪怕是轻智能。
  再来,基于智能化趋势,耳机在硬件上会有怎么样的演变过程?
  智能化耳机的共同特征就是都会有芯片和软件,承载了其品牌对于用户场景需求的思考和定义,如何给用户更好的体验。苹果开发W1芯片也是这个原因。
  做耳机,不再是做电声器件,而是在做一个可以接入移动互联网的智能嵌入式设备。耳机厂商需要接触各个领域的技术,开阔自己的视野,更好的整合产品系统―我说系统,因为在FIIL,硬件-固件-APP-互联网-内容是连接在一起的。
  这样的耳机中,传感器也会是重要的角色。生物传感器,麦克风,红外,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等,都可以拼图一样组合出很有意思的产品。
  下面这个问题有些跳跃:相比低端耳机,高端耳机的功能特性体现在哪些参数上?
  和普通的便宜耳机相比,FIIL产品或其他高端耳机在外观设计,工艺处理和材质,舒适性,音质,可靠性,功能配套,附件,服务等等,都会给到消费者更高层次的享受,可以说是全方位的。这是就传统耳机而言。
  放到新耳机,智能耳机的语境下,你会发现,未来的耳机形态和具备的功能有很多的变数,能做不一样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我把高端耳机定义为,不凑合,不浮躁,深思熟虑定义产品,一丝不苟打造产品,用互联网的方式追踪和统计用户的有意识和无意识反馈,螺旋式迭代。高端耳机,一定是消费者一用就感受到的。未必是贵就高端。
  无线耳机目前的市场销量有多大?制约无线耳机快速普及的技术问题有哪些?
  以下是全球市场的数据,中国的趋势大致相仿不过占比演化会有一些滞后。
  在中国,制约的问题主要会是正规品牌的成本和售价,以及大量山寨品和低端品的低劣质量,让用户无法获得价廉物美的无线耳机。以FIIL为代表的新兴品牌正在逐渐改变这一局面。
  补充一句,全球耳机市场没记错的话今年在180亿$左右。当然了,中国的高端耳机市场只是一个零头,大约60亿¥。
  看起来,无线耳机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大趋势。以无线耳机的形式播放音乐,音频质量不会耗损吗?为什么?
  耳机设计本身是有很多坑的,工程设计没做到位,一定会损伤音质。
  然后,无线耳机咱们主要说蓝牙。蓝牙传输速率有限,音损与编解码有关。在产品本身的射频音频和传输等软硬件系统设计没有出错的情况下,音损取决于编解码。SBC相对音损稍大,用了更先进压缩算法的AAC和Aptx就好得多。Aptx基本做到了CD级音质,母公司CSR还开发了Aptx-LL和Aptx-HD。CSR被高通收购后,相信蓝牙音乐编解码还会有进一步发展。
  对于绝大部分移动场景来说,这几种编解码的音质其实都是足够的。另外大部分的头戴式蓝牙音乐耳机会支持有线模式。
  未来的有线耳机,也会越来越多数字式,音质的损耗比模拟有线耳机更低。当然它无法提供无线的便捷,但仍然会是合理的存在。
  无线化对于耳机的设计,会带来哪些变革?尤其是在苹果取消3.5mm音频接口后。
  耳机厂家需要朝无线化方向发展,大家都要设计一个嵌入式的音频系统,考虑天线,考虑功耗,这对一些一直只做有线耳机的厂商很有挑战。
  而且耳机的系统比传统的有线耳机更复杂了,功能也更多了,要考虑的也更多了。比如说,以前只要无源声系统设计好,确保阻抗没问题,接上一根高质量的低阻音频线就ok。
  现在就要考虑更多啦,射频系统,电源,滤波器,DSP,固件,软件,任何一个环节本身要做好,更要把整个系统整合好,最简单来说,增益分配就要做好,还要避免各种干扰源或者软件bug
  我相信,会有更多的智能功能随之出现在耳机中,就像FIIL的产品方向一样。
  苹果的动作对无线耳机市场是很好的推动,新的FIIL DIVA系列耳机就有很多拥有苹果7的购机用户。
  有人问,这么多品牌这么多人做耳机,耳机行业的核心技术壁垒是什么?是否会重新陷入普通耳机同质低价的竞争当中?
  我相信:核心的技术壁垒在于怎样打造高品质的产品。
  目前的蓝牙耳机也是从几十元就有的,但是真正做到设计,音质,佩戴,做工和智能功能这些方面都比较优秀的,需要像FIIL这样的专业团队,凭借行业经验的积累,长期专注去做好东西,去随着时间沉淀出一批真正的好品牌和好产品,这是有壁垒的。
  另外我想说,ID设计也是要逐步培养起来的。我劝每一个要做自己品牌的朋友,不要抄别人的ID。否则即使是很大的品牌,也会被别人吐槽,形成不好的印象。
  低价产品和品牌会长期存在,但消费者随着时代的发展会逐渐提升自己对产品的要求,不再是“听个响”。因此,FIIL会坚持走中高端的品牌路线,做精品,立品牌。就像大家说的,我们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质造。
  最后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除了耳机硬件本身,FIIL耳机为何要涉足流媒体播放和音乐社交?目前进度如何?
  FIIL从一开始成立就是整合了跨界的创始团队,有汪峰,还有华为+联想+缤特力+宝马这样的基因,因为我们的愿景就是打造一个音乐生态系统,以硬件为入口,结合软件和内容,佐以品牌文化社区和音乐社交,让我们的用户全方位享受音乐的乐趣。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我们现在做FIIL这个品牌是很有意思的工作。我们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觉得靠谱,觉得消费者会喜欢,就去做。完全不用说照抄欧美大牌,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层面上我们在一个新的共同的起跑线上。
  目前我们的硬件产品线和配套APP已经初具规模,FIIL社区也已经在运营并组织一些粉丝活动。流媒体内容方面,我们和中国音乐集团(原海洋音乐)在合作。
  音乐社交方面,FIIL自身在做一些规划,也不排除将来与汪峰成立的其他音乐公司产生交集与合作。
  主持人何峰:感谢邬总的分享。相比之前准备的内容,邬总即兴发挥增加了很多干货。其中有二个数字,我印象挺深刻。全球耳机市场今年在180亿$左右。中国高端耳机市场只是一个零头,大约60亿¥。希望包括邬总创业做的FILL,还有其他耳机同行,都抢得更多市场份额,对抗海外公司。同时,推进耳机不断迭代和变革。
  问答环节实录
  黄国威 coolpad 粉丝运营
  1、您提出的“耳机智能化”概念我觉得非常新鲜,但也同样迷茫:请问您是如何定义和规划这个“智能化”的呢?因为除了降噪、无线和一些体感震动之类的功能之外,其他智能功能其实都已经可以在音源设备(如手机、播放器等)上实现了,无法想象在耳机上能有哪些更丰富的玩法?
  邬宁:这个问题我刚才基本解释和阐述了。不一定就是自动的或者一堆软硬件叠加。另外有时候智能很简单。基于电容感应的智能启停就是智能。当然,我们不是第一个做的。但这个很有用,评价很好。总的来说,智能应该要很务实。做不好不如不做。目前fiil做的算是轻智能。
  我们对智能的理解,是场景化思考,然后做出人性化的交互和功能设计。比如说场景化降噪,其实还是手动的,但我们认为这也是智能。
  2、您对调音这件事情怎么看,是参数至上还是调音至上?调音过程是更趋向迎合大众化口味还是趋向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邬宁:调音的时候,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缺一不可。耳机由于需要和人体耦合且人耳人头形状不规则且千差万别,所以各家也都有各自的调音风格。FIIL的声音观就是真实还原,我们不想做音染,尽可能的让消费者听到本原的音乐。当然了,汪峰是一定把关的。
  3、目前耳机发烧友们对无线耳机普遍持怀疑态度,您对这个发烧友群体有什么规划没,或者说有没有准备推出针对发烧友群体的设备?
  邬宁:发烧友是小众。刚才我也说了,他们最喜欢的是在室内固定场所,用昂贵的高端系统搭配高端有线耳机。而FIIL主要是做大众产品,移动听音产品,所以产品定义会有差别。
  但是,这批小众对产品和音质极其的挑剔,并且他们也有移动的需求。所以在这个意义上,FIIL非常看重他们对于产品的看法,FIIL也组织了烧友品鉴会,并且参加一些展会,和他们形成良好的互动,听取他们的意见。
  蒋佳为 南京大学 声学系
  耳机的智能化无线化是耳机的一大趋势,这个是不可否认的。那如何在智能化和无线化的趋势下保持耳机原有的音质和改善它的音质呢?这个工作主要是由声学工程师来完成还是电子工程师,或者是别的?
  邬宁:音质工作是由音频系统工程师负责的。他需要了解电声,音频电路,降噪原理,DSP,还有一点结构,一点点模具,一点软件。这个人不容易找,在音频公司里都是宝贝级的。
  音频系统工程师需要从系统的层面调校产品,电子工程师和电声工程师需要配合他。
  蒋一民 德尔福 技术经理
  1)请问FIIL的创作灵感和卖点是什么呢?和传统的几大耳机品牌AKG/森海塞尔/拜亚动力/索尼/Bose/BEATS有多大差异?
  邬宁:蒋一民兄是否也在苏州,我们的产品路线和传统大厂很不一样呢,可以算是搅局者了,简单说我们更接近于beats/bose的路子,不走玄学。也许音质上没有那样几十年的积累,但是在做到传统大厂三四千元产品水准的音质后,我们走的是更多实实在在的功能,走的是青年流行文化。
  2)我看到官网介绍耳机产品线有智能互联、手势控制、计步这类的流行元素,也有蛋白丝皮质、蓝牙、面条线、线控、降噪、防水运动等传统概念。普通消费者恐怕很难能把如此多的亮点映射到某个大众消费类品牌上,但是似乎FIIL已经做到了,成为了一个全能型选手。你们是怎么做产品细分定位的呢?
  邬宁:耳机是一个大概念,其实有很多细分场景,所以有产品线一说。我们做了有线/无线罩耳式,然后有线耳塞,今年是无线压耳式,然后运动耳塞。所以你发现有些fiil的粉丝买了我们好几付产品,然后在不同场合使用。
  我们会进一步完善产品线。
  王洋中 Scribble CTO
  汪峰是个追求极致的人吗?因为他没有技术背景,是否会提出一些技术上无法实现的需求?工程师容易说服他妥协吗?你们又怎么让他相信是做不到而不是你们没有能力做?
  邬宁:他对于产品是很较真的,我想正是这种态度才让他取得了音乐上的成功。他的确会问天马行空的问题。不过他很reasonable。我和其他管理层会就产品定义和他发生讨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逐渐建立的。
  张文宇 天津飞眼 项目经理
  FIIL无线耳机相对苹果的无线耳机有什么优势?它的保真效果怎么样?
  邬宁:airpods暂时没买,我们会做一些拆解研究。不过他的概念一点都不新,Bragi Dash在两年多前就靠真无线一炮走红。
  苹果的产品我不好说,他们采用了W1定制芯片。苹果以外的,我们评估过市面上的方案,认为音质达不到fiil的要求。因为左到右会发生再一次的音损。而且大众对于真无线的接受度是一个问号。
  不过airpods不会是以音质取胜的产品。形态就已经决定了。它的声音会比之前的有线版还略差。声学设计看上去就是沿用的earpod。
  郭建伟 歌尔
  耳机智能化以后,在健康运动领域,和智能手表手环是否有竞争关系,优势是什么。是否可以组合或者产生关联关系?谢谢。
  邬宁:对于有一些消费者来说,他觉得戴了手机,手环和耳机比较麻烦。这种情况下,的确Carat的主张就是扔掉手环,把手机留在家里,因为运动的时候,唯有音乐是不可少的。计步这件事,耳机也可以做。
  不过,我相信还是同样有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了手环或者手表,不介意戴着三大件或者两大件跑步。耳机有人做过可以和手表通讯的,我觉得没必要。个人计算中心已经确定是手机,这一点手表没法取代。
  孔德芝 妙参科技 CTO
  1、耳机中任何声学材料都是需要阻抗值来作为衡量吗?还是应该考虑哪些?
  邬宁:小孔你好,又在微信上见到你了。耳机中的阻尼网主要是用声阻抗来衡量。泡棉,腔体,管道,这些,就是要建模仿真,结合实际工程样品调试。
  2、入耳式耳机和耳罩式耳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
  邬宁:入耳式耳机隔音很好,转换效率很高,但是颅中效应和声场应该远比不上耳罩式尤其是开放式大耳。烧友喜欢烧塞子,我的理解,只是因为便携。
  3、现在主流的主动降噪耳机是真的对听力有保护吗?那么被动降噪会不会被淘汰?
  邬宁:主动降噪永远离不开被动降噪。好的ANC耳机首先有好的PNC。保护听力是因为音量可以开小。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智东西--聚焦智能变革,服务产业升级!作为智能行业新锐媒体...
1492文章数
知名IT评论人,曾就职于多家知名IT企业,现是科幻星系创建人
未来在这里发声。
新媒体的实践者、研究者和批判者。
立足终端领域,静观科技变化。深入思考,简单陈述。
智能硬件领域第一自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