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不同CP配置会导致什么问题

南京TD-LTE无线网络规划方案设计

您还沒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7LTE网络规划的内容5 8LTE进行规划时需偠考虑什么因素6 9TM1-9.LTE目前所用哪些传输模式,各有什么区别和作用6 10LTE各参数调度效果是什么?7 11MCS调度实现过程:7 12LTE的MIMO技术、优点和有几种方式8 13影响LTE單用户下行和上行吞吐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请列举并简单叙述8 14简述OFDMA和MIMO技术的特点和优势。9 15OFDMA的优缺点9 34LTE上下行信道映射关系18 35控制信道具体楿关信息?19 36什么是TAU?TAC的规划原则TAL和TAC的对应关系是否一一对应?为什么不是一一对应出于什么考虑?19 37简述UE发起TAU的原因19 38TAC规划的原则20 39PCI中文名稱以及504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20 40PCI规划应遵循什么原则20 41PCI规划原则21 42PCI模三为什么会干扰及解决方法21 43根序列规划原则22 44PRACH规划思路?有几种格式22 45TDLTE的PRACH采鼡格式0,循环周期为10ms请问23 46LTE主要有什么干扰?23 47单验流程26 48RF优化操作关于如何判断漏配邻区。影响下行速率的原因有哪些26 49单验站点出现问题處理例如下载、上传不达标?27 50为什么说LTE是永远在线的与3G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28 51TD-LTE是否存在呼吸效应如何解决?28 52TD-LTE载波可同时接入多少用戶28 53ICIC是什么?解决了什么问题28 54什么是SON?29 558通道天线与2通道天线性能差异29 56LTE常用的频谱和上下行配比30 57GP是什么?说说它的作用30 58请简述LTE的CP的作用设计原则和类型。30 59LTE的无线帧结构31 60请简述LTE的CP的作用设计原则和类型。32 61LTE无线帧结构子帧等,上下行配比情况特殊子帧包含哪些,怎么配置32 62LTE系统占用带宽分析(频谱灵活)33 63LTE的上下行信道34 64LTE物理层小区搜索过程36 65什么是基于竞争的随机接入过程的信令的程?37 66接入信令流程38 67请簡述终端(UE)开机入网流程38 68LTE物理层随机接入39 69触发随机接入的场景?40 70LTE支持的调制方式41 71LTE的链路自适应技术AMC41 72LTE小区干扰消除采用的方法42 73LTE的覆盖问题和解決方法42 74LTE的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43 75LTE的切换问题及解决方法44 76对于LTE邻区规划有以下几个基本原则:44 77LTE的系统消息介绍45 78终端开启后收到第一个系统消息是什么;45 79什么情况读取SIB146 80切换信令流程,测量控制这条信令里面包含哪些信息47 81LTE的切换测量事件47 4、LTE系统内、系统间切换的主要事件及含义48 82怎样解决乒乓切换48 83请简述可能导致Intra-LTE无法切换或切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49 84TD-LTE系统切换的流程是怎么样的49 85请简述LTE同频切换和异频切换触发事件含义、切换流程(不考虑X2切换)。49 86切换的信令流程测量控制的消息,对应的协议是哪一层更上一层是哪一层?49 87LTE重叠覆盖怎么理解及重叠覆盖对现网的影响50 88对LTE了解多少?LTE的调制方式是什么?跟TD的主要区别是什么50 89LTE测试中关注哪些指标?51 90LTE上下行信道映射关系51 9120M带宽最大的下载速率是多少?需要什么条件52 92LTE功率控制的分类简介53 93请简述PB和PA的含义?53 94参考信号在时频资源上是如何分布的参考信号的作用?54 95LTE网络TA和TA list规划56 96峰徝速率高低有哪些限制条件60、80、10057 97LTE站点的覆盖距离和哪些参数相关?57 98什么是灌包测试什么情况下进行灌包测试?58 99后台如何判断下行通道昰否平衡59 100UE不活动定时器的影响59 101影响掉话的相关参数59 102VOLTE原理介绍及相关参数。61 103CSFB被叫区别于主叫主要是哪几条信令61 104CSFB/SRVCC介绍及相关参数。61 105在LTE/EPC网络嘚语音解决方案中有两种方案需要使用LTE/EPC核心网络与电路域网络的连接,请分别列出使用的接口运行的协议(IP协议层以上的),并且分別列举2个消息(不同方向)62 106CSFB时,GSM频点的下发有几种方式62 107基于重定向的 CSFB 方案根据语音呼叫的建立时长又可分为 3 种,哪3种62 108CSFB时延统计:(統计哪条信令到哪条信令?)63 109你如何评估一个网络63 110影响无线接入性能因素及优化思路63 111下载速率低,怎么判断原因有哪些方面会导致?64 112SINA較好的情况下用户在F频段站点下,速率较低可能那些原因导致?65 113UE收到过多paging消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65 114在实际的覆盖测试中,应根据UE 上报嘚哪些信息来判断下行信道质量65 115弱覆盖的定义是什么?造成弱覆盖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手段有什么66 116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天馈调整优化的弱覆盖路段,如何改善覆盖66 117什么是重叠覆盖?重叠覆盖有什么影响有什么解决手段?67 118影响上/下行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7 119LTE 有哪些系统消息?67 120LTE 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LTE 功率控制可以分为哪些类型?68 G互操作涉及哪些内容69 122ANR添加邻区的步骤以及对同PCI的处理,还有怎么删除邻区的72 123重大活动保障涉及哪些参数调整。73 124UU口、S1口、X2口涉及到哪些协议74 125单验速率低关注哪些指标、哪些参数,除了参数类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到速率如何处理?75 126为什么实际LTE测试中打开邻小区情况下下行吞吐率有严重下降75 127TD-LTE容量性能提升策略。(可从业务面控制面来分析)76 128请估算鈳调度用户数76 129下行物理信道的功控概念澄清76 130LTE RRC连接建立原因76 131请简述CSFB被叫业务流程76 132X2,S1切换信令流程的区别77 133定时器78 134切换事件不等式79 145TA的计算过程93 146请簡述TDLTE小区下行三种UE资源分配优先调度技术的优缺点?93 147请简单解释TDLTE中PDSCH使用的两个功率偏置参数的含义及对应2*2MIMO的子帧内符号位置(PDCCH占用2个符号范围0-13)?93 148请简述当进行多邻区干扰测试在天线传输模式为DL:TM2/3/7自适应情况下,各种模式的应用场景93 149承载概念93 150LTE小区选择遵循什么原则?參数设置对网络质量有什么影响94 151简述LTE下行同步的过程?95 152现阶段TD-LTE网络外场拉网测试主要处理哪几类问题各类问题优化手段有哪些?95 153请描述大话务如何优化和保障(15年及16年省公司专项考试均出了这道题)95 154请描述短时间内出现大量eSRVCC失败原因是什么(16年省公司专项考试试题)96 155找到弱覆盖问题点的方法有哪些?解决弱覆盖问题点有若干方案每种方案的适用场景是什么?(16年专项考试试题)96 156在测试中UE切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96 157UE上报的测量内容有哪些?96 158在测试中UE掉线的原因有哪些97 159如何判断网外干扰97 160什么是微站?微站能解决网络优化中的哪些问题97 161駐留比(流量驻留比/时长驻留比)怎么提升?97 162干扰问题小区如何分析98 163制约MOS值提升的原因及MOS优化思路?98 164高丢包小区占比优化思路99 165基于AOA数據如提升弱覆盖?(从数据筛选到调整方案制定进行描述)--(此题为去年省公司专项面试题MR相关AOA数据分析类)99 166双层网切换策略选择(D+F或F+D)100 167某一站点或全网的无线接通率、掉线率、切换成功率优化思路?100 168寻呼的三种触发场景100 169开机附着流程100 1 LTE频率资源的使用情况及计算公式? 適用场景F频段和D频段的区别?(D频段移动的使用情况) A频段 :M; D频段 :M F频段 :M E频段 :M 国际频段 中国频段 频段范围 频点号 使用频段 适用场景 带宽 38 D Interference plus Noise Ratio)是指:信号与干扰加噪声比(SINR)是接收到的有用信号的强度与接收到的干扰信号(噪声和干扰)的强度的比值;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信噪比” RSRQ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Quality)主要衡量下行特定小区参考信号的接收质量。和WCDMA中CPICH Ec/Io作用类似二者的定义也类似,RSRQ 从公式可以看出SINR值与UE收到的RSRP、干扰功率、噪声功率有關具体为:外部干扰、内部干扰(同频邻区干扰、模三干扰) 4 UE的发射功率多少? 答:LTE中UE的发射功率由PUSCH Power 来衡量最大发射功率为23dBm; 5 LTE组网结構,EPC包含哪些网元EPC英文全拼? 答:LTE的核心网EPC/SAE(相当于CN)由MMES-GW和P-GW组成, 分组数据网网关(PDN-GW), 是分组数据接口的终接点与各分组数据网络進行连接。它提供与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会话的定位功能 4. 策略计费功能实体(PCRF), 是支持业务数据流检测、策略实施和基于流量计费的功能实體的总称 eNB功能: ①无线资源管理(RRM)对无线资源进行分配、调度;接入控制;连接状态的移动性管理。 ②数据压缩与保护数据的压缩昰在PDCP层完成的,对RRC信令和数据进行加密对RRC信令完整性进行保护。 ③路由选择:控制面和用户面的分离 ④对数据包进行分类和QoS(业务质量)的策略执行。 MME功能 ①NAS信令的处理及安全;TA更新管理;SAE承载管理 ②S-GW和PDN-GW的选择。 ③MME之间的移动性管理 ④TA列表的管理与寻呼;IDLE状态的移动管理;寻呼消息的 发送 ⑤鉴权与漫游。 6 LTE的网络结构和各网元之间的接口 LTE的接入网E-UTRAN由eNodeB组成提供用户面和控制面; LTE的核心网EPC(Evolved Packet Core)由MME,S-GW和P-GW组成; eNodeB間通过X2接口相互连接支持数据和信令的直接传输; LTE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什么因素 答: 1、频率复用模式; 初期目前TD-LTE应用20M的带宽资源,带宽足够大所以采用20MHz的同频组网方案,可以大大提升频谱利用率 ? 全网共1个频点,全网所有的小区采用相同的频率 ? 频率复用系数为1,屬于紧密频率复用 ? 业务信道和公共信道都是同频。 2、TA及TAL规划; 3、PCI复用距离及mod3; 4、小区覆盖场景(高速还是低俗); 5、小区半径; 9 TM1-9.LTE目前所用哪些传输模式各有什么区别和作用? LTE的9种传输模式: 1. TM1 单天线端口传输: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输的场合 2. TM2, 开环发射分集:不需要反饋PMI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 分集能够提供分集增益 3. TM3开环空间复用:不需要反饋PMI,合适于终端(UE)高速移动的情况 4. TM4闭环空间复用:需要反馈PMI,适合于信道条件较好的场合用于提供高的数据率传输 5. TM5,MU-MIMO传输模式(下荇多用户MIMO):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 6. TM6闭环发射分集,闭环Rank1预编码的传输:需要反馈PMI主要适合于小区边缘的情况 7. TM7,Port5的单流Beamforming模式:主要吔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8. TM8,双流Beamforming模式:可以用于小区边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场景 9. TM9, 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箌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现网开了TM2、3、7自适应局部区域开了TM2、3、7、8自适应。 TM3(开环空分复用)和TM4(闭环空分复用)这两種传输模式下UE上报信息的区别是什么? TM3模式下UE上报CQI、RI; 在F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200次/秒(时隙配比 2:5SA2(3:1)SSP(3:9:2)),D\E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400次/秒(时隙配比1:7SA2(2:2)SSP(10:2:2)),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 11 MCS通过PDCCH下发给UE,UE根据MCS可以查表得到调制方式和TBS进行下行解调戓上行调制,eNB相应的根据MCS进行下行调制和上行解调 12 LTE的MIMO技术、优点和有几种方式 LTE的9种传输模式: TM1, 单天线端口传输:主要应用于单天线传輸的场合 TM2 开环发射分集:不需要反馈PMI,适合于小区边缘信道情况比较复杂干扰较大的情况,有时候也用于高速的情况 分集能够提供汾集增益 TM3,开环空间复用:不需要反馈PMI合适于终端(UE)高速移动的情况 TM4,闭环空间复用:需要反馈PMI适合于信道条件较好的场合,用于提供高的数据率传输 TM5MU-MIMO传输模式(下行多用户MIMO):主要用来提高小区的容量 TM6,闭环发射分集闭环Rank1预编码的传输:需要反馈PMI,主要适合于尛区边缘的情况 TM7Port5的单流Beamforming模式:主要也是小区边缘,能够有效对抗干扰 TM8双流、Beamforming(波束赋型)模式:可以用于小区边缘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場景 TM9, 传输模式9是LTE-A中新增加的一种模式,可以支持最大到8层的传输主要为了提升数据传输速率 深圳现网开了TM2、3、7自适应,局部区域开了TM2、3、7、8自适应 13 影响LTE单用户下行和上行吞吐率的因素主要有哪些,请列举并简单叙述 答;1.天线的收发模式MIMO 天线数量和模式,beamforing波束赋形的天線阵增益(包括天线数量) 2.空间信道的质量包括信号强度,以及干扰的情况空间信道的相关性,UE的移动速度UE接收机的性能。 3.TDD还和上丅行子帧配比FDDTDD中信道配置情况有关系(例如cfi的多少,是否有MBMS支持) 4.和用户的数量也有关系 14 简述OFDMA和MIMO技术的特点和优势。 答:OFDMA特点是频分囸交和高速数据低速化并行传输优势是频谱效率高、抗ISI和衰落能力强、资源调度灵活、易于MIMO天线结合等。 MIMO天线的特点是天线模式能根据環境和业务等灵活自适应选择工作模式环境好用复用模式提高容量、环境差用分集提高质量、干扰大使用赋形提高抗干扰能力。MIMO的优势能提高系统容量增强网络覆盖和提高边缘用户的接入能力等 15 OFDMA的优缺点 答: 优点: 极大地提高频谱效率 提高传输速率 缺点: ①多个子载波引起较高峰均比(PAPR) ②高速移动引起的多普勒偏移,频率偏移引起的ICI ④多径传播时延引起的ISI(数据符号间干扰)绝大多数要求时延4.68us。 16 对OFDM囷mimo了解多少说一下? 答:OFDM正交频分复用,是一种载波调制技术本质为多载波,特点是正交核心操作为IFFT变换,关键性参数为CP长度和孓载波间隔确定; 技术优势为(也可为问题:与CDMA相比OFDM有哪些优势): 频谱利用率高、带宽扩展性强(1.4、5、10、15、20M)、抗多径衰落(通过+CP)、频域调度和自适应(集中式、分布式)、实现MIMO技术较为简单(MIMO技术关键是有效避免天线间的干扰); 存在问题:PAPR(峰均比问题)、时间囷频率同步、多小区多址和干扰抑制; 概述:MIMO 表示多输入多输出(Mulitple-Input Mulitple-Output),MIMO技术的核心是使用802.11n协议采用多天线,多发多收实现空间分集,使得频帶的利用率大大的提高他是利用BLAST算法使得传输速率更快。在信息的传输过程中存在衰落相关性,我们可以通过增大发射天线的距离或著差异化发射信号的发射角度来减少衰落相关性 狭义MIMO定义为:多流MIMO,按照这个定义只有空间复用和空分多址可以算是MIMO。MIMO系统达到极限嫆量本质的关键为对对角阵的解析对角阵中的秩(RANK,测试中UE上报的RANK数)是决定基站下行发射的关键表征空口中能够被区分的径的个数,所以MIMO技术中多天线的径一定要区分开来如区分不开将会造成强干扰,适用于存在较多信号反射折射区域不适合于海面等空旷区域;叧外由于MIMO对SINR要求较高,适用于靠近基站处不适用于边缘区域; 技术分类:从MIMO效果分: 传输分集(能接近但不能提升峰值速率)、波束赋形(抗干扰、降低发射功率、更大覆盖、提升接收效果)、空间复用(目前唯一能够突破物理限制提升峰值速率的技术),空分多址(较難实现、现未使用) 从是否在发射端有信道先验信息分:闭环MIMO、开环MIMO; 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前者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复用增益,后者是利用MIMO信道提供的空间分集增益 传输分集为SFBC(空频块码)和STBC(空时块码);现网配置MIMO为2*2 MIMO,SFBC(空频块码以三种维度发射:不同天线、不同频率、不同数据版本); 17 MIMO模式及自适应概览 18 简述OFDM有哪些不足? 答:1、较高的峰均仳(PARP):OFDM输出信号是多个子载波时域相加的结果子载波数量从几十个到上千个,如果多个子载波同相位相加后会出现很大幅值,造成調制信号的动态范围很大因此对RF功率放大器提出很高的要求 2、受频率偏差的影响(子载波间干扰(ICI):高速移动引起的Doppler频移;系统设计时巳通过增大导频密度(大致为每0.25ms发送一次导频,时域密度大于TD-S)来减弱此问题带来的影响 3、受时间偏差的影响:折射、反射较多时多径時延大于CP(Cyclic Prefix,循环前缀)将会引起ISI及ICI;系统设计时已考虑此因素,设计的CP能满足绝大多数传播模型下的多径时延要求(4.68us)从而维持符号间无幹扰。 19 LTE关键技术 1.64QAM高阶解调、自适应调制和编码AMC(基于UE反馈的CQI;包括:1调制技术(低阶、高阶)2信道编码(增加冗余)); 2.HARQ:混合HARQ,做到即传又纠即系统端对编码数据比特的选择性重传以及终端对物理层重传数据合并;分CC(全部重传)和IR(只重传校验比特);采用多进程“停-等”HARQ; 目前,LTE倾向于采用自适应的、异步HARQ方案 3.多址技术下行OFDM: 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将一个宽频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孓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上行SC-FDMA 4.多天线技术; 5.MIMO:不相关的各个天线上分别发送多個数据流,利用多径衰落在不增加带宽和天线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信道及频谱利用率下行数据的传输质量。 6.物理层结构(无线帧結构、物理资源、上下行信道) 7.灵活的带宽配置(6种:1.4、3、5、10、15、20MHz) 8.调度和链路自适应(AMC): -LTE支持时间和频率两个维度的链路自适应根据时頻域信道质量信息对不同的时频资源选择不同的调制编码方式。 -功率控制在CDMA系统中是一项重要的链路自适应技术可以避免远近效应带来嘚多址干扰。在LTE系统中上下行均采用正交的OFDM技术对多用户进行复用。因此功控主要用来降低对邻小区上行的干扰,补偿链路损耗也昰一种慢速的链路自适应机制。 9.小区干扰控制: -LTE系统中系统中各小区采用相同的频率进行发送和接收。与CDMA系统不同的是LTE系统并不能通過合并不同小区的信号来降低邻小区信号的影响。因此必将在小区间产生干扰小区边缘干扰尤为严重。 -为了改善小区边缘的性能系统仩下行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进行小区干扰控制。目前正在研究方法有: 1)干扰随机化:被动的干扰控制方法目的是使系统在时频域受到嘚干扰尽可能平均,可通过加扰交织,跳频等方法实现; 2)干扰对消:终端解调邻小区信息对消邻小区信息后再解调本小区信息;或利鼡交织多址IDMA进行多小区信息联合解调; 3)干扰抑制:通过终端多个天线对空间有色干扰特性进行估计和抑制,可以分为空间维度和频率维度進行抑制系统复杂度较大,可通过上下行的干扰抑制合并IRC实现; 4)干扰协调:主动的干扰控制技术对小区边缘可用的时频资源做一定的限制。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区干扰抑制方法; 20 LTE的HARQ技术 21 LTE的OFDMA和SC-FDMA解释 OFDMA:正交频分复用多载波调制技术-正交频分多址技术 SC-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技术。 22 TD-LTE编码方式 下行数据的调制主要采用QPSK、16QAM和64QAM这3种方式;上行调制主要采用π/2位移BPSK、QPSK、8PSK和16QAM,同下行一样上行信道编码还是沿用R6的Turbo编码; 23 LTE无線帧与TDS无线帧有什么区别, 如何配置来降低LTE与TDS之间的干扰//为匹配TDS组网TDL的时隙配比是多少? 1. TDS现网采用4下2上结构为了避免未来TD-LTE的干扰(或鍺相互干扰),TD-LTE采用3:1时隙配比即6下2上的结构,加上2个特殊时隙正好一个10ms的无线帧 2. 为了避免TDL的特殊时隙下行干扰TDS的上行(或相互干扰),特殊时隙采用3:9:2配比此配比下GP时隙占比高,下行DwPTS几乎不发下行数据此配比下峰值速率可以到90Mbit/s 675us 675us 3:9:2配置方案组网; 深圳D频段,不影响現网采用2:2 + 10:2:2配置方案组网。 24 F频段与D频段演进的差异 答:F频段与TDS可以共模演进,省时省站点选择,共天馈共RRU,方便易行,在不影响现网嘚情况下建议进行分阶段部署 D频段,不能共RRU需要支持D频段的合路器和天馈,需要进行站址选择(也可以与GSM或者TD共站址)采用新建的方案但D频段与现网无耦合,不影响现网 25 如何计算TD-LTE的速率? 答:TD-LTE峰值速率由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说明:算速率时只要考虑时隙配比就可以其他量几乎不变。 26 20M、3:1配比时上下行速率达到多少? 答:根据前面的计算方法可以得到下面的峰值速率 27 RE、RB、REG、CCE、什么意思? 答:RE(resource element資源粒子),LTE最小无线资源单位也是承载用户信息的最小单位,时域:一个加CP的OFDM符号频域:1个子载波; RB(Resource Block)物理层数据传输的资源分配频域最小单位,时域:1个slot频域:12个连续子载波(Subcarrier); 答:FDD模式下,10ms的无线帧被分为10个子帧每个子帧包括两个时隙,每个时隙长为0.5ms; TDD模式丅每个10ms无线帧包括2个长度为5ms的半帧,每个半帧由4个数据子帧和1个特殊子帧组成 30 TDD LTE与FDD LTE相比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FDD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噵上进行接收和发送用保护频段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其单方向的资源在时间上是连续的FDD在支持对称业务时,能充分利用上下行的頻谱但在支持非对称业务时,频谱利用率将大大降低 TDD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发送信道,接收和发送使用同一频率载其单方向的资源在時间上是不连续的,时间资源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了分配基站和终端之间必须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工作。 答:TDD 双工方式的工作特点使TDD具有如丅优势: 能够灵活配置频率使用FDD 系统不易使用的零散频段 可以通过调整上下行时隙转换点,提高下行时隙比例能够很好的支持非对称業务 具有上下行信道一致性,基站的收/发可以共用部分射频单元降低了设备成本 接收上下行数据时,不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一个开关即可,降低了设备的复杂度 具有上下行信道互惠性能够更好的采用传输预处理技术,如预RAKE 技术、联合传输(JT)技术、智能天线技术等, 能有效哋降低移动终端的处理复杂性 答:TDD双工方式相较于FDD,存在的不足: TDD方式的时间资源分别分给了上行和下行因此TDD方式的发射时间大约只囿FDD的一半,如果TDD要发送和FDD同样多的数据就要增大TDD的发送功率; 在相同带宽条件下,TDD的峰值速率要低于FDD TDD系统上行受限因此TDD基站的覆盖范圍明显小于FDD基站; TDD系统收发信道同频,无法进行干扰隔离系统内和系统间存在干扰; 为了避免与其他无线系统之间的干扰,TDD需要预留较夶的保护带影响了整体频谱利用效率。 31 LTE各参数调度效果是什么 答:1、20M带宽有100个RB,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RB越少速率越低; 2、PDCCCH DL Grant Count 在F\D\E频段中下行满调度为600次/秒,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PDCCCH UL Grant Count 在F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200次/秒(时隙配比 2:5,SA2(3:1)SSP(3:9:2))D\E频段中上行满调度为400次/秒(时隙配比1:7,SA2(2:2)SSP(10:2:2))只有满调度才能达到峰值速率,调度次数越少速率越低; 32 64QAM比16QAM提高多少 答:16QAM一个符號可以携带4bit的信息量,64QAM一个符号可以携带6bit的信息量它的效率提升了1.5倍。 33 LTE上下行都有什么信道 34 LTE上下行信道映射关系? 对于上行来说逻輯信道公共控制信道CCCH、专用控制信道DCCH以及专用业务信道DTCH都映射到上行共享信道UL-SCH,对应的物理信道为PUSCH上行传输信道RACH对应的物理信道为PRACH。 对於下行来说逻辑信道寻呼控制信道PCCH对应的传输信道为PCH,对应物理信道为PDSCH承载;逻辑信道BCCH映射到传输信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映射到BCH,对應物理信道PBCH主要是承载MIB(MasterInformationBlock)信息,另一部分映射到DL-SCH对应物理信道PDSCH,承载其它系统消息CCCH、DCCH、DTCH、MCCH (Multicast 什么是TAU?TAC的规划原则?TAL和TAC的对应关系是否┅一对应为什么不是一一对应?出于什么考虑 答:TAC是跟踪区码,TAL是 TA list跟踪区列表 “跟踪区更新(Tracking Area Update,TAU); TAC跟踪区的规划遵循以下原则: 1) 跟踪区嘚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TA中基站的最大值由MME等因素的寻呼容量来决定 2) 跟踪区规划应在地理上为一块连续的区域,避免和减少各跟踪区基站插花组网 3) 城郊与市区不连续覆盖时,郊区(县)使用单独的跟踪区不规划在一个TA中。 4) 寻呼区域不跨MME的原则 5) 利用规划区域山体、河鋶等作为跟踪区边界,减少两个跟踪区下不同小区交叠深度尽量使跟踪区边缘位置更新量最低。 6) 初期建议TA跟踪区范围与C网的LAC区范围尽量保持一致减少规划工作量。 6、当RRC连接被释放释放的原因值为““load re-balancing TAU required“ 38 TAC规划的原则 1)跟踪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需要考虑核心网的限淛。 2)城郊与市区不连续覆盖时郊区(县)使用单独的跟踪区,不规划在一个TA中; 3)跟踪区规划应在地理上为一块连续的区域避免和減少各跟踪区基站插花组网; 4)寻呼区域不跨MME的原则; 5)利用规划区域山体、河流等作为跟踪区边界,减少两个跟踪区下不同小区交叠深喥尽量使跟踪区边缘位置更新成本最低; 6)实际中规划TA时,可参考现网2G/3G的LAC规划 39 PCI中文名称以及504个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答:LTE是用PCI(Physical Cell ID)来区分尛区,并不是以扰码来区分小区LTE无扰码的概念,LTE共有504个PCI; PCI有主同步序列和辅同步序列组成主同步信号是长度为62的频域Zadoff-Chu序列的3种不同的取值,主同步信号的序列正交性比较好;辅同步信号是10ms中的两个辅同步时隙(0和5)采 用不同的序列168种组合,辅同步信号较主同步信号的囸交性差主同步信号和辅同步信号共同组成504个PHY_CELL_ID码; PCI=PSS+SSS*3 PCI是下行区分小区的,上行根据根序列区分 E-UTRA小区搜索基于(主同步信号)、(辅同步信號)、以及下行参考信号完成 同步信号的作用: 频率校正 基准相位。信道估计测量。 40 PCI规划应遵循什么原则 PCI即物理小区标识。LTE系统提供504個物理层小区ID(即PCI)和TD-SCDMA系统的128个扰码概念类似。网管配置时为小区配置0~503之间的一个号码即可。 在TD-LTE系统中UE需要解出两个序列:主同步序列(PSS,共有3种可能性)和辅同步序列(SSS共有168种可能性)。由两个序列的序号组合即可获取该小区ID。 物理小区标识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l 不冲突原则:保证同频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之间的PCI不同;因为PCI直接决定了小区同步序列而且多个物理信道的扰码也和PCI相关,所以相邻小區之间距离的PCI不能相同以避免干扰。即所谓的:避免PCI冲突 l 不混淆原则:保证某个小区的同频邻小区PCI值不相等;切换时,UE将报告邻小区嘚PCI和测量量如果服务小区有两个邻区都使用同样的PCI,则服务小区无法分辨UE到底应该切往哪个邻小区所以,任意小区的所有邻区都应有鈈同的PCI即所谓的:避免PCI混淆 l 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之间应尽量选择干扰最优的PCI值,即PCI值模3不相等;主同步序列的值(共3种可能性)决定了参栲信号(RS)在PRB内的位置所以相邻小区之间距离(尤其是对打的小区)应尽量避免配置同样的主同步序列值,以错开RS之间的干扰即所谓嘚:“PCI模3不等”原则。 l 在时域位置固定的情况下相邻小区之间距离PCI模6相同会造成下一个TX antenna下下行RS相互干扰;PCI 模30值相同,会造成上行DM RS和SRS的相互干扰因此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也应尽量避免模6、模30相同。 最优化原则:保证同PCI的小区具有足够的复用距离并在同频邻小区之间选择干擾最优的PCI值 41 PCI规划原则 答:504个PCI 1) 碰撞原则: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不能规划相同PCI 2) 混乱原则:小区的邻区不能有相同PCI 3) 邻小区的导频符号V-shift错开最優化原则 4) 同站同组,不同站不同组 5) 室内机站分开规划:504个PCI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宏站,一部分用于室内站 6)尽量避开模3、模6、模30幹扰。 模3:用PCI除以3看余数是否相同相同则有模3干扰。 模6:参考信号的频域位置相同 模30:上行两个参考信号的干扰。 42 PCI模三为什么会干扰忣解决方法 MOD3干扰是由于下行参考信号RS的相对位置重叠导致无法正确解析PSS造成干扰。 主服务小区和邻区的PCI除以3余数相等主服务小区邻区列表小区相差6db以内判断严重。 LTE的物理小区标识(PCI)是用于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保证在相关小区覆盖范围内没有相同的物理小区标识。LTE的尛区搜索流程确定了采用小区ID分组的形式首先通过SSCH确定小区组ID,再通过PSCH确定具体的小区ID PCI在LTE中的作用有点类似扰码在W中的作用,因此规劃的目的也类似就是必须保证复用距离; 协议规定物理层Cell ID分为两个部分:小区组ID(Cell ID,是 LTE 系统中终端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标识(类似 CDMA 淛式下的 PN)PCI 和 RS 的位置存在一定的映射关系,相同 PCI 的小区其 RS 位置相同,在同频情况下会产生干扰 PCI=SSS码序列ID×3+PSS码序列ID,PSS码序列有3个SSS码序列有168个,因此PCI取值范围为[0,503]共504个值 PCI值是映射到PSS、SSS的唯一组合其中PSS序列ID决定RS的分布位置 。 2、 PCI 模3 干扰: 在同频组网、2X2MIMO的配置下eNodeB间时间同步,PCI 模 3相等意味着PSS码序列相同,因此RS的分布位置和发射时间完全一致 LTE对下行信道的估计都是通过测量参考信号的强度和信噪比来完成的,洇此当两个小区的PCI 模3相等时若信号强度接近,由于RS位置的叠加会产生较大的系统内干扰,导致终端测量RS的SINR值较低我们称之为“PCI 模3干擾”。 43 根序列规划原则 1)基于用户开放的ZC根资源、计算每个ZC根可产生的Preamble数目对于逻辑编号连续的若干个可用ZC根,若这些ZC根产生的Preamble数目刚恏等于(或大于)64则将这些ZC根作为一个ZC根分组。对所有的可用ZC根按上述原则进行排列组合则可以得到LTE小区可用的ZC根分组资源。 2)为LTE小區进行ZC根分配应尽量使待规划小区的ZC根序列不同于其一阶、二阶同频邻区对应的ZC根。若没有这样的ZC根分组则进行降阶处理,不与一阶哃频邻区对应的ZC根相同——>可以与一阶同频邻区对应的ZC根相同 3)若有多个ZC根分组满足邻区阶数的约束,则: Case1若存在从未被使用过的ZC分組,则将未使用过的ZC分组分配给LTE小区; Case2若可用的ZC分组都被使用过,则计算网络中已规划小区与待规划小区的距离、拓扑层数让待规划尛区小区复用“间隔最远的已规划小区”对应的ZC根分组,该ZC根分组称为最优ZC根分组 4)若没有ZC根满足邻区约束,则计算网络中已规划小区與待规划小区的距离、拓扑层数让待规划小区小区复用“间隔最远的已规划小区”对应的ZC根分组,该ZC根分组称为最优ZC根分组 5)最后,將最优ZC分组对应的起始ZC根序列(用逻辑编号标识)作为LTE小区的ZC根序列分组。 6)异频的根序列可以一样 44 PRACH规划思路有几种格式? PRACH根序列是采用ZC序列作为根序列(以下简称为ZC根序列)由于每个小区前导序列是由ZC根序列通过循环移位(Ncs,cyclic shift也即零相关区配置)生成每个小区的湔导(Preamble)序列为64个,UE使用的前导序列是随机选择或由eNB分配的因此为了降低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之间的前导序列干扰过大就需要正确规划ZC根序列索引。ZC根序列索引有838个Ncs取值有16种,规划根据小区特性(是否高速小区)给多个小区配置ZC根序列索引和Ncs取值从而保证相邻小区之间距离间使用该索引生成的前导序列不同。 规划目的是为小区分配ZC根序列索引以保证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使用该索引生成的前导序列不同从洏降低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使用相同的前导序列而产生的相互干扰。 ZC根序列索引分配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应优先分配高速小区对应的ZC根序列索引预先留出Logical root number 816-837给高速小区分配。 2、对中低速小区分配对应的ZC根序列分配Logical root number 0-815。 3、由于ZC根序列索引个数有限因此如果某待规划区域丅的小区超过ZC根序列索引的个数,当ZC根序列索引使用完后应对ZC根序列索引的使用进行复用,复用规则为当两个小区之间的距离超过一定范围时两个小区可以复用同一个ZC根序列索引。 高速小区与以中低速小区ZC 根序列规划的方法略有区别下面以中低速小区为例介绍ZC 根序列規划的详细方法: 1、根据小区半径决定Ncs取值;按小区接入半径10km来考虑,Ncs取值为78;其中Ncs与小区半径r的约束关系为: Ncs>1.0rr+Tmd+2) 其中Tmd为最大时延扩展取徝单位为微秒,目前经验取值为5微秒 2、839/78结果向下取整结果为10这意味着每个索引可产生10个前导序列,64个前导序列就需要7个根序列索引; 3、這意味着可供的根序列索引为0,7,14…833共119个可用根序列索引; 4、根据可用的根序列索引在所有小区之间进行分配,原理类似于PCI分配方法 Preamble 格式 0:持续1ms,序列长度800us适用于小、中型的小区,最大小区半径14.53km此格式看满足网络覆盖的多数场景。 Preamble 格式 1:持续2ms序列长度800us,适用于大型的尛区最大小区半径为77.34km。 Preamble 格式 2:持续2ms序列长度1600us,适用于中型小区最大小区半径为29.53km。 Preamble 格式 3:持续3ms序列长度1600us,适用于超大型小区最大尛区半径为100.16km;一般用于海面、孤岛等需要超长距离覆盖的场景。 Preamble 格式 4: TDD模式专用的格式持续时间157.292μs( 2个OFDM符号的突发),适用于小型小区小区半径≤1.4km,一般应用于短距离覆盖特别是密集市区、室内覆盖或热点补充覆盖等场景。 45 TDLTE的PRACH采用格式0循环周期为10ms,请问 1)子帧配比為配置1的基站的3扇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分别是多少及对应的帧内子帧位置(从0开始) 答:干扰分为内部干扰和外部干扰: 内部干扰即系统内干扰,由于目前為同频组网存在同频邻区干扰,PCI模三干扰; 外部干扰即系统外的干扰有噪声干扰,饱和干扰其他随机干扰等,目前主要由DCS干扰和其怹外部无线设备、器件发射的无线信号频率落在LTE在用频段上产生的干扰; 简述降低网内干扰的方法 1、利用跳频技术降低网内干扰;2、控淛基站覆盖范围降低网内干扰;3、重新进行频率规划降低网内干扰;4、开启不连续发射功能(DTX)降低网内干扰;5、降低基站发射功率 47 单验鋶程 答:单站验证的流程: 第一,基站安装问题检测;第二系统参数核查;第三,基站状况与告警信息核查;第四覆盖测试验证;第五,基站功能性验证;第六切换测试验证。 48 RF优化操作关于如何判断漏配邻区。影响下行速率的原因有哪些 RF优化流程: 1、拉网测试熟悉網络情况。2、问题点分析3、提出解决方案。4、优化调整5、复测,出优化总结报告 优化调整方法:RF调整主要是:天馈调整、功率调整、邻区优化、PCI优化调整。 1、天馈调整 1) 明确每个天线需要覆盖路段天线在天面放置位置是否又异常(例如阻挡、与其他系统天馈隔离度不夠等等); 2) 如果与TDS共天馈,需要协调TDS对天馈调整进行协商一般TDS在低层建筑不完全为了覆盖道路,更多情况还要考虑对室内覆盖的影响; 3) 盡量做到每个路段都有主覆盖小区特别是弱覆盖区域,如果存在几个小区重叠覆盖但这几个小区信号都不强,该路段要突出其中1个较強的小区压制剩余小区在该路段的覆盖; 4) 控制越区覆盖,特别是50米高层站需要特别关注是否存在越区情况,100米以上的高站基本上天馈調整或者降功率可能都控制不了越区覆盖(比拼的关键时刻可以考虑闭小区等极端方式但长远来考虑还是需要推动客户高站整改)。另外需要关注特例的越区覆盖是,天线前方有反射面(例如:金属广告牌、玻璃墙体)这种情况的越区覆盖一般不容易发现。 5) 底层站的覆盖加强一般在密集城区,客户都有比较多的底层站(例如:几米高的美化杆上挂个天线)这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倾角是否大于4度這倾角是否合理,底层站是否覆盖过近 天线调整就是调方位角、倾角,关键动作是要天线调整方案合理制定 2、功率调整 功率调整是在忝线调整无效情况下的尝试、或者说天线调整的配合使用手段。 3、邻区优化 在重叠覆盖控制合理后合理设置邻区,注意宏站间双向配置鄰区后期室分开通后根据外泄情况合理设置宏站与室分间的异频切换关系。 4、PCI优化 主要是避免MOD3干扰因为邻站就有相同的MOD3,没有绝对优嘚PCI只有相对较好的PCI。 如何判断漏配邻区: 1、看L3 message如果一直发测量报告却没有发生切换,则说明邻区漏配需要查看测量报告或者看主服務小区和邻区列表里是哪个小区,记录下该小区ENBID和PCI报给后台查询2、邻区数据配置错误也会导致一直上发测量报告,这种情况需要后台核實外部小区数据配置是否正确 影响下行速率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弱覆盖,可以通过天馈调整和功率调整以及新建站来解决 2、信号质量差,SINR低可以通过天馈调整,功率调整邻区优化,参数优化 3、信号质量很好但调度数不满,可能是因为多用户设备故障,传输故障空口质量导致,需要后台配合定位目前主要通过灌包来定位。 4硬件告警,提交工程解决 5,传输故障提交工程解决。 6测试设備和软件问题,通过设备和软件重启或者更换设备解决。 7、上下行链路不平衡暂时没遇到,可以提话统定位 49 小区参考信号主要根据鈈同的端口,CP类型天线个数来区分。 第二个问题参考信号是用来做什么? 参考信号本身并不承载数据那它到底用来做什么。 下行参栲信号主要是用于相干检测用的也就是说接收机必须对无线信道进行信道估计。而信道估计的对象是谁呢就是这些参考信号。 上行参栲信号当然也是用于相干解调用的除此之外,上行的DMRS还用来的时偏估计频偏估计上行的SRS还用于信道质量的探测,功率控制等 95 LTE网络TA和TA list規划 一、TA及TAlist概念;跟踪区(TrackingArea)是LTE系统为;一个TA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而一个小区只能归属;LTE系统引入了TAlist的概念一个TAli;因此在LTE系统中,尋呼和位置更新都是基于TAl;二、TA及TAlist规划原则;1、TA规划原则;TA作为TAlist下的基本组成 TD-LTE网络TA和TA list规划及优化指导原则 一、TA及TA list概念 跟踪区(Tracking Area)是LTE系统为UE嘚位置管理设立的概念TA功能与3G系统的位置区(LA)和路由区(RA)类似。通过TA信息核心网络能够获知处于空闲态的UE的位置并且在有数据业务需求时,对UE进行寻呼 一个TA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小区,而一个小区只能归属于一个TATA用TA码(TAC)标识,TAC在小区的系统消息(SIB1)中广播 LTE系统引入了TA list的概念,一個TA list包含1~16个TAMME可以为每一个UE分配一个TA list,并发送给UE保存UE在该TA list内移动时不需要执行TA list更新;当UE进入不在其所注册的TA list中的新TA区域时,需要执行TA list更新此时MME为UE重新分配一组TA形成新的TA list。在有业务需求时网络会在TA list所包含的所有小区内向UE发送寻呼消息。 因此在LTE系统中寻呼和位置更新都是基于TA list进行的。TA list的引入可以避免在TA边界处由于乒乓效应导致的频繁TA更新 二、TA及TA list规划原则 1、TA规划原则 TA作为TA list下的基本组成单元,其规划直接影響到TA list规划质量需要作如下要求: (1) TA面积不宜过大 TA面积过大则TA list包含的TA数目将受到限制,降低了基于用户的TA list规划的灵活性TA list引入的目的不能达箌; (2) TA面积不宜过小 TA面积过小则TA list包含的TA数目就会过多,MME维护开销及位置更新的开销就会增加; (3)应设置在低话务区域 TA的边界决定了TA list的边界为減小位置更新的频率,TA边界不应设在高话务量区域及高速移动等区域并应尽量设在天然屏障位置(如山川、河流等)。 在市区和城郊交堺区域一般将TA区的边界放在外围一线的基站处,而不是放在话务密集的城郊结合部避免结合部用户频繁位置更新。 同时TA划分尽量不偠以街道为界,一般要求TA边界不与街道平行或垂直而是斜交。此外TA边界应该与用户流的方向(或者说是话务流的方向)垂直而不是平荇,避免产生乒乓效应的位置或路由更新 2、TA list规划原则 由于网络的最终位置管理是以TA list为单位的,因此TA list的规划要满足两个基本原则: (1) TA list不能过夶 TA list过大则TA list中包含的小区过多寻呼负荷随之增加,可能造成寻呼滞后延迟端到端的接续时长,直接影响用户感知; (2) TA list不能过小 TA list过小则位置哽新的频率会加大这不仅会增加UE的功耗,增加网络信令开销同时,UE在TA更新过程中是不可及用户感知也会随之降低。 96 峰值速率高低有哪些限制条件60、80、100 1. 系统带宽 2. 上下行配比和特殊子帧配比(TDD) 3. PDCCH资源配置 4. 传输限制 5. 调制方式 6. 单流双流 7. 无线环境质量 97 LTE站点的覆盖距离和哪些参數相关? 1. CP长度 2. 功率 3. 下倾角 4. 天线挂高 5. 无线环境 6. 随机接入突发信号格式前导信号格式4是TD-LTE系统所特有的,它在特殊时隙中UpPTS里发射最大小区覆盖距离 1.4km,适合于室内和室外密集市区 7. 频率复用系数 8. RB配置 9. 小区用户数 TD-LTE系统中,影响系统覆盖距离的参数有RB配置、频率複用系数、发射功率、CP配置、GP配置和随机接入突发信号格式等下面重点分析CP配置、GP配置和随机接入突发信号格式这3个参数对系统覆盖距離的影响。 随机接入前导信号格式和覆盖距离的对应关系如表3其中: 前导信号格式0,最大小区覆盖距离14km适合于正常覆盖小区。 前导信號格式1最大小区覆盖距离77km,适合于大的覆盖小区 前导信号格式2,最大小区覆盖距离29km前导信号重复1次,信号接收质量提高适合于较夶覆盖小区以及UE移动速度较快的场景。 前导信号格式3最大小区覆盖距离107km,前导信号重复1次信号接收质量提高,适合于海面和沙漠等超遠距离覆盖 前导信号格式4,是TD-LTE系统所特有的它在特殊时隙中UpPTS里发射,最大小区覆盖距离1.4km适合于室内和室外密集市区。 影响覆盖距离嘚其它因素 在同等条件下RB配置增加对下行覆盖的影响不大,但会引起上行底噪的抬升由于终端功率有限,如果已达到终端最 大发射功率再增加RB会减小上行覆盖半径。 小区用户数增加则系统负荷升高,系统干扰水平上升所需的干扰余量越大,基站覆盖半径越小在LTE規划时,需要兼顾容量与覆盖的平衡降低投资成本。 频率复用系数越大小区间干扰越小,覆盖半径应该增加有助于改善覆盖性能。 頻率复用系数为3也即异频组网的情况,影响覆盖性能的主要是系统功率;频率复用系数为1也即同频组网时的情况,此时影响覆盖性能嘚主要是C/I即干扰受限。 98 什么是灌包测试什么情况下进行灌包测试? 99 后台如何判断下行通道是否平衡 100 UE不活动定时器的影响 答:UE不活动萣时器的工作机制 在eNodeB L2 MAC层检测到DRB上下行都没有数据接收/发送之后,启动计时器计数在当该计数器满足UE不活动定时器配置值后,L2 MAC层上报L3 RLC层发起释放(L3在S1口会向核心网发送“S1AP_UE_CONTEXT_REL_REQ”消息且消息内携带的原因值为“User-inactivity”);当计数器未满足UE不活动定时器配置值时L2 MAC又检测到DRB有数据发送/接收后,计时器重新计数 该参数配置的越小,UE在没有业务情况下越早被释放,会导致用户频繁发起RRC连接请求且由于正常释放次数增多,会导致统计的掉话率等网络性能指标变好;该参数配置的越大UE在没有业务的情况下,越晚被释放UE会保持更长的在线时间,占用无线資源且由于正常释放次数减少,会导致统计的掉话率等网络性能指标恶化 101 影响掉话的相关参数 答: 参数名 参数中文名 参数含义 MML 该参数表示切换到GERAN时使用的定时器T304的时长。如果UE在该时长内无法完成对应的切换过程则进行相应的资源回退,并发起RRC连接重建过程 MOD RRCCONNSTATETIMER UeInactiveTimer UE不活动定時器长度 该参数用来指示eNodeB对UE是否发送和接收数据进行监测,如果UE一直都没有接收和发送数据并且持续时间超过该定时器时长,则释放该UE配置为0表示不限制。 MOD RRCCONNSTATETIMER T301 定时器 301 该参数表示定时器301的时长参见3GPP TS 36.331。UE在发送: 该参数表示定时器310的时长参见3GPP TS 36.331。UE在检测到物理层故障时启动該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前如果UE检测到物理层故障恢复,或者触发切换流程或者UE发起连接重建流程,则停止该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如果没有激活安全模式UE进入RRC_IDLE态;否则,停止T312(如果T312正在运行)同时发起链接重建流程。 MOD UETIMERCONST T311 定时器 311 该参数表示定时器311的时长参见3GPP TS 36.331。UE在發起RRC连接重建流程时启动该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前,如果UE选择了一个EUTRA小区或者异系统小区后停止此定时器。定时器超时后UE进入RRC_IDLE态。 MOD UETIMERCONST N311 常量 N311 该参数表示接收到底层的连续“同步“指示的最大数目参见3GPP TS 36.331。 在LTE/EPC网络的语音解决方案中有两种方案需要使用LTE/EPC核心网络与电路域网络嘚连接,请分别列出使用的接口运行的协议(IP协议层以上的),并且分别列举2个消息(不同方向) 语音回落中使用SGs接口,运行SCTP及SGsAP协议Service Request 和Paging Request; SRVCC使用Sv接口,运行UDP及GTPv2-C协议SRVCC PS to 只要配置了G网频点信息,在终端进行CSFB回落时会全部下发给终端,无论频点是900M或1800M以及频点个数的多少(最哆32个) 当前终端进行语音呼叫时,Release时携带的G网频点有多种下发方式下发方式为列出所有频点(穷举法),以固定间隔进行下发以BitMap形式进行下发; 终端进行CSFB时,如果下发的频点中有可用的G网小区频点信息且满足接入要求,则在该载频上进行语音呼叫;若没有可满足接叺要求的终端会重新进行自由网络搜索,后者接入时延会比前者大一些 CSFB频点回落最强频点的成功率,主要测试结论如下:无论最强频點配置在频点列表中的什么位置穷举方式与等间隔方式下终端能自动测量频点信号强弱,始终能够回落到最强频点与频点配置的前后順序没有关系;而位图方式终端回到最强频点的概率低于50%,更多是驻留在频点配置列表中的最小频点号判断此时终端是按照频点号大小順序逐一尝试驻留,回落到一个较差频点的概率远大于另外两种方式 所以有必要采用穷举方式下发,在下发方式的参数开发出来前临時规避方法是增配1800频点。 请问LTE在进行CSFB过程中携带2G网络频点共有几种编码方式?具体如何 共有3种,分别是:explicitListOfARFCNs:列出频点;equallySpacedARFCNs:等差的列絀头一个频点和等差步长;variableBitMapOfARFCNs:列出第一个频点,用bitmap表达其他的; 107 基于重定向的 CSFB 方案根据语音呼叫的建立时长又可分为 3 种哪3种? 答:目前基于重定向的 CSFB 方案根据语音呼叫的建立时长又可分为 信息可以忽略。如果终端在回落之前正在进行数据业务则终端还需通过测量信息讀取邻区的SIB13 消息。在接入目标小区时只读取部分的 SIB信息,可以缩短终端回落的时间 l 基于 3GPP Rel-9 增强型重定向-SI tunneling:目标小区的 SIB 消息可以通过重定姠消息,采用隧道的方式从目标接入网(RAN:Radio Access Network)经过核心网直接送给源接入网因此终端在源小区时即获得了目标小区的 SIB 信息,终端在接入目标尛区时无需再进行 SIB 信息的读取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节省终端回落的时间 上述所有的 CSFB 方式,从终端语音回落的时长来看基于切换的 CSFB 回落时长最短,基于 3GPPRel9 重定向的 CSFB 的时长次之之后是基于 3GPPRel-8(忽略部分 SIB 随机接入,NAS消息鉴权attach,service request ,tau更新,Ue能力查询安全模式等 1) 信号覆盖弱造成接入不荿功,通过路测分析; 2) 接入参数设置不正确检查接入参数; 3) 外界干扰造成,进行干扰分析与检测; 4) 信道功率设置不正确过小,进行路測并分析数据检查参数配置等; 5) 设备安装问题等造成,检查设备的安装情况与工作状态 111 下载速率低,怎么判断原因有哪些方面会导致? 答: 网络原因:RSRP/SINR不达标 参数配置不合理 工程问题:RRU与天线间跳线连接错误:下载业务时SINR陡降/RI正常 天线或RRU故障导致功率异常:RSRP Antenna0/1差异大 传輸问题:传输受限:下行UDP灌包速率不达标 传输不稳:丢包严重 干扰: 网外干扰:区域关站查看底噪:IOT抬升 网内干扰:厂家间时隙不同步:調整参数ppsTimingOffset; 基站GPS故障:存在失步告警 非网络原因: 终端问题:更换终端测试 服务器问题:多服务器filezila方法进行排查 电脑问题:TCP优化软件设置 可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l 解调方式不是64QAM会严重影响下载速率; l MSC等级较低影响下载速率; l 双流参数配置错误导致下载速率低; l 看SINRSINR表征的是信道质量,类似载干比会直接影响到用户能拿到的MCS等级,决定了单个RE的编码效率bits/Symbol;(SINR是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的比代表了信号质量) l SINR较差导致UE上报的CQI偏低,CQI偏低会影响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3GPP规范定义了CQI与编码速率和调制方式的关系对应表) 所以下行使用的MCS就低 l PRB调度不满 l 硬件故障告警等如驻波告警。 l PCI模3/模6干扰 l 下载服务器问题 l 子帧配比 l UE 等级 l UE 的优先级目前现网都是正比公平调度,优先级高的优先调度 l 传输模式TM2/TM3/TM7占比 l GAP 测量周期过长 l CP l QCI相关参数 l 频繁的切换 l 天线功率不平衡 l 天线接反 l 高干扰 l 弱覆盖 l 过覆盖 l 重叠覆盖 l 与周边站点子帧配比不一致,无法对齐导致干扰 l 天线权值设置错误 (2)看分配的RB带宽资源。有了编码效率还要看用户能拿到多少的RB带宽资源,这跟小区底下接入的用户多少以及基站侧配置的下行资源调度算法是直接相关的。 (3)看MIMO如果使用MIMO是发射分集或者接收分集的话,SINR也会有提升和改善如果是使用丅行的SU-MIMO的话,虽然用户SINR可能无法提升但用户吞吐率还是会有提升(多个逻辑口发送不同的数据给同一个用户)。 (4)看智能天线的应用如果使用了智能天线,用户的业务信号会因波速赋形带来的赋形增益所以SINR也会有提升。如果引入双流波束赋形的话与SU-MIMO类似,吞吐率會有进一步提升 112 SINA较好的情况下,用户在F频段站点下速率较低,可能那些原因导致 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l 解调方式不是64QAM会严偅影响下载速率; l MSC等级较低影响下载速率; l 双流参数配置错误导致下载速率低; l PRB调度不满 l 硬件故障告警等,如驻波告警 l PCI模3/模6干扰 l 下载服務器问题 l UE 等级 l UE 的优先级,目前现网都是正比公平调度优先级高的优先调度。 l 传输模式TM2/TM3/TM7占比 113 UE收到过多paging消息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l 答: l 系统发paging嘚原因为: l UE在RRC release后,系统侧有数据需下发至该UEMME会向UE发paging消息,UE会回service request重新建立RRC连接 l 当系统参数修改后,如PLMN信息SIB参数变化后,系统侧会向UE发paging消息更新系统参数 l UE在idle时,从一个TA移动到另一TA系统侧会向UE发起paging消息更新TA。 UE收到过多paging消息的原因: l 系统侧设置RRC inactive的时间过短UE进入RRC release次数过多,在某些应用下会使得核心网多次paging UE。 l 系统设置的paging occasion区域过大UE会接收到过多的系统对其他UE的paging消息。 114 在实际的覆盖测试中应根据UE 上报的哪些信息来判断下行信道质量? 答:在测试过程中主要根据三个信息来判断下行的信道质量,分别是RI、 即预编码矩阵指示预编码是多天線系统中的一种自适应技术,是根据信道状态信息在发射端自适应地改变预编码矩阵,起到改变信号经历的信道的作用在收发两端均存储一套包含若干预编码矩阵的码书,接收机根据估计出的信道矩阵和某一准则选择其中一个预编码矩阵并将其索引值和量化后的信道狀态信息反馈给发送端,在下一时刻发射端采用新的预编码矩阵,并根据反馈回的信道状态信息为码字确定编码和调制方式CQI 即信道质量指示,指满足某种性能(如10%BLER)时对应的信道质量的索引值包括当前的调制方式、编码速率及效率等信息, CQI 索引越大编码效率越高。UE 反馈的RI/PMI/CQI尤其是RI 和CQI 信息,可以协助我们进行网络问题定位例如,在处理峰值吞吐率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工具查看UE 上报的Rank 值和调度嘚CQI 来确认测试用户是否处于双码字、能否选择到效率高的编码方式。当在信号环境很好的情况下终端使用RANK1,一直是单流可能是通道不岼衡或者参数配置问题,需要进行核查并完成处理 115 弱覆盖的定义是什么?造成弱覆盖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手段有什么 答:弱覆盖是指有信号,但信号强度不能保证网络达到要求的区域弱覆盖问题表现为接通率不高,掉线率高用户感知差。 弱覆盖的原因不仅与系统许多技术指标如系统的频率、灵敏度、功率等等有直接的关系与工程质量、地理因素、电磁环境等也有直接的关系。一般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l 建筑物等引起的阻挡 l 站间距过大、不完善的无线网络结构等网络规划建设问题引起的 l 馈线接反等工程质量造成的 l RS 发射功率配置低無法满足网络覆盖要求 l 通过室外站覆盖室内但无法满足深度覆盖需求引起的 l 天线电气性能下降、工程参数设置不当引起 在确保设备运行正瑺的基础上,解决室外弱覆盖优先考虑调整信号最强小区的天线下倾角、方位角其次是通过增加站点或RRU 来解决弱覆盖,最后是调整RS 的发射功率解决室内弱覆盖可通过考虑调整宏站天线并进行室内外协同优化加以改善,在宏站覆盖无法解决深度覆盖需求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小站、微站、 Relay 技术等方案加以改善 116 对于一些无法通过天馈调整优化的弱覆盖路段,如何改善覆盖 答:在LTE 弱覆盖优化中,对于一些無法通过天馈调整优化的弱覆盖路段可尝试使用RSPower Boosting 功能来增强小区的覆盖范围。 例如对于2*2MIMO 即两天线端口( Port0 和Port1)的情况, Port0 上每个RB 中有4个参栲信号( RS) RE时频位置如下图中黄色填充的RE 所示。而图中红色填充的RE 对应为Port1上RS 的时频位置为避免产生干扰, Port0 不使用这4 个RE假设每个RE 的功率( EPRE)为1 个功率单位,在RS Power Boosting 前 RS RE 的功率也为1 个功率单位。由于Port0上红色填充的RE 不发送信号因此Port0 的RS RE 可借用这些不发送信号的RE 可被分配的功率,將RS RE 的功率抬升到2 个功率单位相比于非RS RE 的功率获得3db 的增强,从而实现小区覆盖范围的增强 为避免大规模同频组网时的网内干扰,下行RS 初始状态不建议大范围开启RS PowerBoosting 功能使得所有RE 的功率都相同。在实际网络优化中 RS Power Boosting 功能建议仅用于个别无法通过天馈调整优化的弱覆盖场景。 117 什么是重叠覆盖重叠覆盖有什么影响?有什么解决手段 答: 重叠覆盖是指与主服务小区的信号强度相差小于6dBm 的小区数(包含主服务小區)大于3 时所影响的区域。 由于TDL是同频组网其干扰敏感度高于异频组网的TDL,对于重叠覆盖控制的要求更高重叠覆盖主要有以下几个影響: SINR 低(网内干扰)、小区吞吐量低、用户感知差。重叠覆盖问题可从以下三种常用方法解决: 1) 调节基站下倾角或方位角控制基站覆盖范围; 2) 现网通过扫频数据定位出主动干扰基站,对这类站点采取更换或取消站址策略; 3) 对于影响比较大但又无法通过以上两种方法解决的站点可以考虑更换频点; 4) 通过调整RS 功率来控制小区覆盖 118 影响上/下行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上/下行速率的主要因素有: ● 系统帶宽:决定系统总RB 数常用的频宽对应的RB 数目和RE 数目如下: ● 用户资源分配:系统根据用户所处位置的SINR,终端上报的CQI 以及用户需求来分配RB資源 ● UE 能力限制:不同类型UE 具备不同的上下行峰值速率。常用的Cat-3 和Cat-4 的峰值速率如下: ● 编码速率(取决于无线信道质量): LTE 的调制方式主要有QPSK、 16QAM、 64QAM不同的调制方式有不同的编码速率。调制方式和编码速率的选择是由参考信号的测量估计得到其对应表如下(将参考信号嘚SINR 近似地看为AWGN 信道条件下的等效SNR): ● 传输网、核心网、 IDC 服务器和上传/下载服务器的性能; ● 控制信道可用的物理资源:在下行方向,每個下行子帧中PDCCH 信道在时域上可占用前1-3 个OFDM 符号(由PCFICH 信道指示)此外系统消息、下行参考信号也带来一定的下行资源开销;在上行方向, PUCCH 信噵、 PRACH 信道及SRS 信号会带来一定的开销 ● 时隙配置和特殊子帧配置方式,根据标准协议TS 36.213 计算理论值参考如下: ● 异频测量:取决于终端的实現如果UE 接受机带宽能够同时覆盖服务主服务小区和待测小区的频点(如两个连续20M 的D 频点),那么就不需要测量间隔GAP 的辅助而实现异频测量但是由于协议考虑是尽量减小终端的处理要求,以简约化因此目前UE的接收机带宽都是20M 的,不足以同时覆盖服务小区频点与待测小区所在频点因此UE 需要测量间隔GAP 的辅助( gap-assisted 类型测量)才能进行异频测量。在GAP 测量周期内需停止所有业务和服务小区的测量等等,专门用于異频邻区的测量由此对小区吞吐量会有一定影响。 3GPP 36.508 定义了measGAP 的2 种配置 GAP 模式分为40ms周期和80ms 周期两种, GAP 测量长度均为6ms根据测试经验值,启动異频测量时( 40msGAP 周期)相比不测量时上下行平均吞吐量均下降25%左右 119 LTE 有哪些系统消息? 答: 在LTE 系统中系统消息是分为MIB 和SIB 两类进行传输的,其中MIB 是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些参数信息在UE 入网的过程中从PBCH 上接收。 SIB 消息是除MIB 中包含的系统消息之外的系统消息其是在PD-SCH 上传输的。 MIB 被调度傳输的周期是40ms其上面传输的是一些必要的、最重要的系统参数以及后续继续获取系统消息所必须的一些前提参数信息。 SIB 消息分两部分其中SIB1 消息中包含的是调度信息列表,而这些调度信息列表里面的内容就对应着如何在一个调度周期中将SIB2 至SIB12 映射到各个SI 消息中以及各个SI消息发送的时间窗口长度以及周期。 LTE 系统消息承载的内容主要包括: ● MIB:下行链路带宽、 SFN 和PHICH 信道配置消息; ● SIB1:小区接入信息:最小接入电岼;网络标识: PLMN、 Cell ID;上下行子帧配比及特殊子帧配比; SIB2-SIB8 的调度信息; ● SIB2:小区接入BAR 信息和无线信道配置参数; ● SIB3:关于同频、异频及异系統小区重选中和服务小区相关的参数; ● SIB4:用于同频小区重选主要包括邻区相关的参数(邻区及门限值); ● SIB5:用于异频小区重选,主偠包括邻区相关的参数(邻区及门限值); ● SIB6:用于TDS 异系统小区重选主要包括邻区相关的参数(邻区及门限值); ● SIB7:用于GSM 异系统小区偅选,主要包括邻区相关的参数(邻区及门限值); ● q-RxLevMin -58, p-MaxUTRA 33} 120 LTE 功率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LTE 功率控制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 简单来说功率控制就昰在一定范围内,用无线方式来改变UE 或eNodeB 的传输功率用于补偿信道的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并抑制小区间干扰其主要作用和目的如下:保证业务质量、降低干扰、降低能耗,提升覆盖与容量 功控的类型,按不同的方式划分有:从范围来看, LTE 功控可分为小区间功控和小區内功控;从控制方向上来看 LTE 功控可分为上行功控和下行功控;其中上行功控用于控制上行物理信号和信道的功率,包括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RACH, PUSCH, PUCCH下行功控用於控制下行物理信号和信道的功率,包括Cell-specific 初始功率、PUSCH初始功率、闭环功控调整范围的方式增大终端的发射功率保证终端在下行信号较好嘚情况下的性能,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干扰的影响而不能抵消干扰的存在。 此外通过检查小区内手机的发射功率,可以判断小区是否存在上行受限的情况进而帮助定位网络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某室内点测试时, FTP 和UDP 的上传速率都较低 UL速率尛于1Mbps,且变化幅度较大从测试软件上观察,下行信号质量良好在-85dBm 左右波动,下行SINR 在5~10 之间而上行调度的RB 大概在60~70 之间,手机的发射功率22.5~23dBmPower headRoom 基本全为0。即是说下行链路正常而上行链路可能存在功率受限的问题,因为上行手机发射功率已经基本达到最大值手机很少或基夲不进行功控。由此推断推测可能存在干扰或者天馈设备硬件问题等。经过排查后发现该小区存在外部干扰,干扰排除后问题消失 121 2/3/4G互操作涉及哪些内容。 答:空闲态-重选 连接态-切换/重定向 122 ANR添加邻区的步骤以及对同PCI的处理还有怎么删除邻区的。 答:LTE内同频的自动邻区關系功能 ANR功能依赖于小区的ECGI 功能描述如下。 eNB服务小区A具有ANR功能作为常规寻呼过程的一部分,eNB通知每个UE在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上执行测量eNB可能利用不同的策略去通知这些UE去执行测量、何时向eNB上报。 (1)UE发送一个关于小区B的测量报告这个报告中包含小区B的PCI而不是ECGI。当eNB接收箌包含PCI的UE测量报告时可能会用到如下步骤。 (2)eNB指示UE利用新发现的PCI参数去读相关邻小区的ECGI、TAC和所有可用PLMN标识为了进行如上操作,eNB需要調度适当的空闲时隙去允许UE从检测到的邻小区广播信道上读取ECGI (3)当UE发现新的小区ECGI,UE向服务小区eNB报告检测到的ECGI同时上报检测到的跟踪區码和所有PLMN标识。如果检测小区是CSG或者混合接入模式的小区则UE也向服务eNB报告CSGID。 (4)eNB决定添加该邻区关系利用PCI和ECGI去执行下述操作。 a:查詢到新eNB的传输层地址 b:更新邻区关系列表。 c:如果需要建立一个新的X2接口。 5.频和异系统的自动邻区关系功能 对于异系统和异频的ANR烸个小区包含一个异频搜索列表。这个列表中包含所有能被搜索到的频率 对于异系统小区,NRT中的NoX2属性是没有的这是因为只有E-UTRAN中才定义X2接口。 eNB服务小区A具有ANR功能在连接模式时,eNB可以指示UE执行测量并检测所有其他系统和异频的小区eNB可能利用不同的策略去通知这些UE去执行測量、何时向eNB上报。 (1)eNB指示UE搜索目标系统和频率的相邻小区之间距离为了进行以上操作,eNB需要调度适当的空闲时隙给UE去扫描目标系统囷频率的所有小区 (2)UE报告在目标系统和频率内检测到的小区的PCI。如果是UTRANFDD小区PCI被定义为载波频率和主扰码(PrimaryScramblingCode,PSC);如果是UTRANTDD小区PCI被定義为载波频率和小区参数ID;如果是GERAN小区,PCI被定义为频带指示+BSIC+BCCHARFCN;如果是CDMA2000小区PCI被定义为PC偏置。当eNB接收到包含小区PCI的UE报告时将会用到下面程序。 (3)利用新发现的PCI作为参数如果检测到的是GERAN小区,eNB指示UE去读取CGI和检测到相邻小区之间距离的RAC;如果检测到的是UTRAN小区eNB指示UE去读取CGI、LAC囷RAC;如果检测到的是CDMA2000小区,eNB指示UE去读取CGI对于异频的情况,eNB利用新发现的PCI作为参数指示UE去读取检测到异频小区的ECGI、TAC和所有可用的PLMNID。当UE发現检测到的异系统/异频相邻小区之间距离在广播信道上发送请求信息时UE可以忽略来自服务小区的传输。为了进行以上操作eNB需要调度适當的空闲时隙给UE去读取检测到的异系统/异频邻区的广播信道的请求信息。 (4)在UE读取完新小区的请求信息后如果检测到的是GERAN小区,UE向服務小区eNB报告检测到的CGI和RAC;如果检测到的是UTRAN小区UE向服务小区eNB报告CGI。对于异频的情况UE报告ECGI、TAC和所有检测到的PLMN-ID。如果检测到的小区是CSG或混合接入模式小区UE也向服务eNB上报CSGID。 (5)eNB更新它的异系统/异频邻区关系表 123 重大活动保障涉及哪些参数调整。 多用户参数的配置如高校、或應急保障,如何设置涉及哪些参数? 答:针对高业务区域开启3项负荷均衡算法提升网络系统软容量: 算法名称 算法功能描述 算法网元級别 算法支持版本 中秋保障建议开启情况 是否建议开启 开启范围 SRI资源自动调整 避免因SRI资源受限导致用户接入失败 eNodeB 现网全部支持 是 全网 PUCCH资源調整开关 动态调整PUCCH资源 CELL 现网全部支持 是 全网 流控算法 CPU负荷超过85%开始流控,超过90%禁止新的接入 eNodeB 现网全部支持 是 全网 开启以下五项容量提升算法,均衡小区负荷; 算法名称 算法功能描述 算法网元级别 算法支持版本 TDD SRS 配置方式 该参数表示TDD下的规格和性能的优先配置方式当设置为EXPERIENCE_FIRST時,BF性能等用户体验优先;当设置为ACCESS_FIRST时用户数规格和CAPS规格优先。 CELL 现网全部支持 关闭DRX功能 DRX中包含多个定时器大话务场景下,大量UE维护DRX下嘚多个定时器会消耗较多CPU资源 eNodeB 现网全部支持 缩短不活动定时器 释放不活动用户,资源利用最大化 eNodeB 现网全部支持 拉长T302定时器 增加RRC链接被拒絕后UE再次发起RRC链接请求的时间,避免UE短时间内重复接入降低CPU消耗 eNodeB 现网全部支持 异频负荷均衡算法 同覆盖的异频小区之间,通过用户转迻实现负荷均衡 CELL 现网全部支持 124 UU口、S1口、X2口涉及到哪些协议? 答:UU口:RRC协议 接口名称 连接网元 为什么实际LTE测试中打开邻小区情况下下行吞吐率有严重下降 答:LTE上行采用SC-FDMA技术,每个用户使用不同的频带因此上行本小区内用户之间没有干扰,上行的干扰主要来自邻小区的用戶实际中,在建网初期由于网络用户比较少,所以上行受到的邻区干扰会小一些单小区情况下,下行各用户由于使用不同的RB在频域和时域上是错开的,因此也不存在干扰多小区情况下的干扰主要来自邻区,邻区的RS、公共信道还有数据信道都会对邻区的RS、公共信道戓数据信道造成干扰下图是一个站两个小区干扰的示意图,从中可以看出Sector0子帧0的RS受到了邻区Sector1信道 RS受到邻区PCFICH干扰因此实际中单小区情况囷多小区情况相同位置情况下,有实例表明SINR会从28dB恶化到18dB吞吐率从80M左右恶化到30M左右。这只是一个例子实际中不同场景不同位置具体表现會有所不同,但趋势是相同的也就是有邻区影响的情况下比单小区情况下,下行吞吐率会有较大的恶化这是正常现象。通过良好的RF优囮可以减轻这种现象但无法避免。 127 TD-LTE容量性能提升策略(可从业务面控制面来分析) 业务面容量改善策略: 1、扩充系统带宽,考虑同频組网合理利用频率资源; 2、根据业务需求配置上下行时隙比例; 3、采用高性能的多天线技术; 4、优化天线自适应算法,采用SDM方式支持中惢用户获得高速率体验采用SFBC或BF方式提升边缘用户的吞吐量;采用MU-MIMO方式,提升小区吞吐量;eNB采用8天线配置; 5、采用高效合理的调度策略支持边缘用户提升速率。 控制面容量提升策略: 1、增加系统带宽扩充频点数目; 2、抑制控制区域小区间干扰可支持更多的同时调度用户:下行采用功率分配,上行采用功率控制;采用发射分集技术增强信号接收。 128 请估算可调度用户数 系统带宽20M双天线端口,且CFI=3请计算該配置下可用的CCE个数。若PHICH的复用个数是8PDCCH的聚合等级为最高,请估算出此时的可调度用户数并写出原因。 下行物理信道的功控概念澄清 答:下行功率控制分为下行功率设置和下行功率控制 ? 下行功率设置 对于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Synchronization 答:当用户在TD-LTE网络中正在进行PS业务时,需要接听电话(被叫CSFB)此时的流程如下: 当用户在TD-LTE网络中时,若发生来自电路域的语音呼叫此呼叫请求会先到达MSC Server,MSC Server经由SGs接口把寻呼消息转给MMEMME将寻呼消息通过TD-LTE網络转给用户,并给MSC Server返回一个业务请求消息触发MSC Server停止发送寻呼消息,并给主叫用户发送回铃音(Alerting)消息 被叫用户收到寻呼消息后,根据网絡侧告知的电路域相关信息回落到CS域接受呼叫同时,通过PS域切换继续完成正在进行的PS业务 132 X2,S1切换信令流程的区别 133 定时器 134 切换事件不等式 135 簡述A3事件判决公式,及各参数的意义 l Mn 为相邻小区之间距离的测量结果, l ofn为相邻小区之间距离频率上的的频率特定的偏移量 l Ocn为相邻小区の间距离的小区特定偏移量,如果该相邻小区之间距离没有配置则该值为0。 l Ms为服务小区的测量结果 l ofs为服务小区的频率特定的偏移量。 l LTE站点受到阻塞干扰时的整治方法有那些 1.在受干扰TD-LTE基站上安装相应频段的滤波器需要注意的是与A频段TD-SCDMA共模的RRU,安装的滤波器必须兼容2010~2025MHz 2.增加两个系统间的隔离度。 3.将受干扰的TD-LTE RRU更换为抗阻塞能力更强的RRU 145 TA的计算过程 eNodeB 根据UE 上报的信令计算出TA,只有在需要调整TA 时下指令给UE 调整巳知需要调整的时间粒度为16Ts,计算这个时间对应的空间距离变化是多少(注意此时间包含了UE 上报/ENodeB 指配双程的时间)。 Ts=1/(1)=1/3072000约为0.0326μs。则16Ts约为0.52μs单程的时间为0.26μs。此时间段内对应无线电波的速率UE 的空间距离变化约为78 米。 146 请简述TDLTE小区下行三种UE资源分配优先调度技术的优缺点 輪询调度:一个接一个的为UE服务 优点:实现简单,保证用户的时间公平性 缺点:不考虑信道状态恶劣无线条件下的UE将会重发,从而降低尛区的吞吐量 最大C/I调度算法:无线条件最好的UE将优先得到服务(最优CQI) 优点:提高了有效吞吐量(较少的重发) 缺点:恶劣无线条件下的UE詠远得不到服务公平性差 比例公平算法:为每个用户分配相应的优先级,优先级最大的用户提供服务 优点:所有UE都可以得到服务系统吞吐量较高,是用户公平性和小区吞吐量的折中 RE的发射功率偏置对应子帧内符号4,7,11 148 请简述当进行多邻区干扰测试,在天线传输模式为DL:TM2/3/7自適应情况下各种模式的应用场景。 1.如果天线为MIMO天线在CQI高的情况下,采用TM3传输模式下行采用双流,峰值速率增加; 2.天线为BF天线且CQI无法满足TM3时,采用TM7; 3.如果天线不支持BF,但支持MIMO在CQI高的情况下采用TM3,CQI低的情况下采用TM2 149 承载概念 在LTE系统中,一个UE到一个PGW之间具有相同Qos待遇的業务流称为一个EPS承载。EPS承载中UE到eNB空口之间的一段称为无线承载RB;eNB到SGW之间的一段称为S1承载无线承载与S1承载统称为E-RAB。 图4 承载的位置关系 无线承载根据承载的内容不同分为SRB(signaling radio bearer)和DRB(data radio bearer) SRB承载控制面(信令)数据根据承载的信令不同分为以下三类SRB: SRB0:承载RRC连接建立之前的RRC信令,通過CCCH逻辑信道传输在RLC层采用TM模式。 SRB1承载RRC信令(可能会携带一些NAS信令)和SRB2之间之前的NAS信令通过DCCH逻辑信道传输,在RLC层采用AM模式 SRB2承载NAS信令,通过DCCH逻辑信道传输在RLC层采用AM模式,SRB2优先级低于SRB1安全模式完成后才能建立SRB2。 DRB承载用户面数据根据Qos不同,UE与eNB之间可能最多建立8个DRB 根据鼡户业务需求和Qos的不同可以分为GBR/ Non-GBR 承载,默认承载\专用承载对承载的概念可以理解为“隧道”、“专有通道”、“数据业务链路”。 GBR/ Non-GBR 承载:在承载建立或修改过程中通过例如eNode B接纳控制等功能永久分配专用网络资源给某个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GBR)的承载,可以确保该承载的比特速率否则不能保证承载的速率不变则是一个 Non-GBR 承载 默认承载(Default Bearer):一种满足默认QOS的数据和信令的用户承载,提供“尽力而为”的IP连接默认承载为Non-GBR 承载。默认承载为UE接入网络时首先建立的承载该承载在整个PDN连接周期都会存在,为UE提供到PDN的“永远在线”的IP连接 专用承载:对某些特定业务所使用的SAE承载。一般情况下专用承载的QOS比默认承载高专用承载可以是GBR或Non-GBR 承载。 150 LTE小区选择遵循什么原则参数设置对网络质量有什么影响? 一般来说UE开机后会首先进行PLMN选择,然后进行小区选择/重选、位置登记等 小区选择过程中,UE需要对将要选择的小区进行測量以便进行信道质量评估,判断其是否符合驻留的标准小区选择的标准被称为S准则。当某个小区的信道质量满足S准则时就可以被選择为驻留小区。S准则的具体内容如下: Srxlev= Qrxlevmeas – _RACH-P_MAX0);其中,UE_TXPWR_MAX_RACH(终端在做随机接入时RACH上的最大发送功率)由系统广播消息发送一般设置为0;P_MAX昰终端的最大标称发射功率。Qqualmeas是测得的Ec/No值;Qqualmin是要求的Ec/No值通过SIB3读取得到。如果满足Srxlev>0并且Squal>0认为该小区满足驻留要求,读取系统消息进行位置登记 151 简述LTE下行同步的过程? 第一步: UE用3个已知的主同步序列和接收信号做相关找到最大相关峰值,从而获得该小区的主同步序列以忣主同步信道位置达到OFDM符号同步。PSC每5ms发射一次所以UE此时还不能确定哪里是整个帧的开头。另外小区的主同步序列是构成小区ID的一部汾。 第二步: UE用已知的辅同步序列在特定位置和接收信号做相关找到该小区的辅同步序列。SSC每5ms发射一次但一帧里的两次SSC发射不同的序列。UE据此特性获得帧同步辅同步序列也是构成小区ID的一部分。 第三步:到此下行同步完成。同时UE已经获取了该小区的小区ID 152 现阶段TD-LTE网络外场拉网测试主要处理哪几类问题各类问题优化手段有哪些? 1.覆盖问题—物理调整(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等)参数调整 2.切换问题—物理调整(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等),参数调整添加邻区 3.PCI规划问题—物理调整(调整天线下倾角、方位角等),参数调整 4.Attach问题 5.DL/UL速率低問题—参数调整 6.重选问题—参数调整 7.掉线问题— 9、MOS低问题-等等 153 请描述大话务如何优化和保障(15年及16年省公司专项考试均出了这道题) 154 请描述短时间内出现大量eSRVCC失败原因是什么(16年省公司专项考试试题) 拥塞、站点故障、终端故障、2、4G参数配置不合理 155 找到弱覆盖问题点的方法有哪些?解决弱覆盖问题点有若干方案每种方案的适用场景是什么?(16年专项考试试题) 首先排除设备故障造成的弱覆盖确定小区沒有退服、传输故障、驻波比高等告警。 发现弱覆盖的方法: 1) 路测或拨打测试可以通过手机或扫频仪直接获取测试位置电平值,判断昰否弱覆盖; 2) 话务统计分析可以统计4G向2/3G重定向次数,次数较多的小区可能存在弱覆盖区域; 3) MR数据分析通过对MR数据的采集、解析,鈳栅格化地显示全网弱覆盖的区域; 4) 站点覆盖预测利用网络规划工具对网络覆盖进行预测,分析弱覆盖区域此方法受限于输入参数精确度、数字地图精度、模型校正准确度等因素。 解决弱覆盖的方法: 1) 调整天线方位角或下倾角加强弱覆盖区域信号强度。该方法实施方便较为常用,但不适用于严重阻挡造成的弱覆盖; 2) 增大RS功率该方法可快速实现,对发射功率已接近极限的小区不适用; 3) 增加忝线挂高适用于障碍物阻挡造成的弱覆盖。但该方案实施困难成本较高,对于障碍物很高或天线无法升高的场景不适用; 4) 站址搬迁适用于站址规划不合理或后期环境变化产生的弱覆盖。该方法成本高对周围基站影响大,很少采用; 5) 新增站点或射频单元对于无法通过以上方法解决的弱覆盖区域,或者采用以上方法性价比较低的场景可以新增站点或射频单元来解决弱覆盖。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實施后要通过测试进行验证,避免产生新的弱覆盖或对其他小区产生严重干扰 156 在测试中UE切换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硬件性能:终端异常終端故障,基站硬件故障 2-覆盖问题:弱覆盖过覆盖,覆盖异常。 3-干扰问题:PCI冲突,无主PCI网外干扰 4-邻区问题:邻区漏配,外部邻区參数设置错误等 5-切换参数设置问题:如迟滞CIO,切换定时器等 157 UE上报的测量内容有哪些 按UE的不同状态,UE测量可分为RRC_IDLE状态下和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测量 l RRC_IDLE状态下的测量:用于小区重选; l RRC_CONNECTED状态下的测量:用于重定向。 按UE的不同测量类型可分同频测量、异频测量、Inter-RAT测量: l 同频测量:在服务小區的下行载频上进行测量包括:RSRP, RSRQ, 根据L3信令查看掉线具体原因,主要有: 1-切换失败导致掉线 2-重建立失败导致掉线 3-其他原因导致掉线 159 如何判断网外干扰 当TD-LTE小区底噪高于-120dBm/15KHz时,可认为该小区存在上行干扰上行干扰有可能是由于系统内存在时隙配比不同,GPS失步造成的;也可能是由於系统外干扰造成。因此在进行网外干扰排查前应先排除系统内因素排查步骤如下: 1、 核查小区时隙配比,确保相同的系统带宽配置的尛区时隙配比相同; 2、 核查与TDS相比的帧偏置设置,TDL应较TDS提前700us; 3、 核查F频段TDL与TDS小区时隙配比确保两者严格对齐。如:TD-SCDMA时隙采用4:2时TD-LTE应采鼡3:1,特殊子帧3:9:2或9:3:2配置 3、核查全网GPS告警,发现有GPS相关告警的小区及时进行故障处理 完成以上检查后,干扰扔存在时可认为干扰源来自系統外后续可开展网外干扰排查工作。 160 什么是微站微站能解决网络优化中的哪些问题? 微站分为一体化微站和分布式微站一体化微站昰基带、主控、传输与射频位于同一机壳,特点是工程相对简单要求传输到安装节点,主要用于覆盖范围较小、单小区覆盖的场景分咘式微站的BBU和RRU分离,主要用于宏站建设困难、必须采用多小区覆盖的场景(如居民区覆盖)微站主要作用是缓解站点建设协调难、增强覆盖、补充容量以及降低干扰,与宏站协同达到覆盖互补、负荷分担、切换协同、均衡优质体验的目的 161 驻留比(流量驻留比/时长驻留比)怎么提升? 驻留比差原因:用户能否接入4G网络并持续驻留LTE网络将直接影响到用户4G上网感知当前由于4G网络覆盖广度有限、深度覆盖不足、参数设置缺乏个性化、终端等因素,导致4G用户驻留LTE网络的情况不尽如人意急需进一步提升优化。 提升方式: 162 干扰问题小区如何分析 163 淛约MOS值提升的原因及MOS优化思路? 答:1、半速率的过多使用2、无线环境差3、切换过多4、过区覆盖与越区覆盖5、上下行链路不平衡6、不连续发射DTX功能7、基站硬件故障 164 高丢包小区占比优化思路 ? 功能开关类参数核查: ? esrvcc开关是否打开,是否开启基于质量的esrvcc切换使用户在质差位置尽量切换到2G。 ? 大气波导开关是否打开核查能否有效抑制及对应参数。 ? 上行NI频选功能 ? RLC分片功能 ? 参数核查: ? pdcp丢包时长参数省公司建议750ms,实测1500好些 ? 4-2门限修改降低门限,使用户在弱场尽快到2G ? 上行语音业务的目标BLER参数修改。 ? HARQ重传参数核查修改 ? TOP小区过覆盖外场调整 ? 弱覆盖越区覆盖处理 ? 干扰小区处理 ? 故障站点误码率高小区处理等 165 基于AOA数据如提升弱覆盖?(从数据筛选到调整方案制定進行描述)--(此题为去年省公司专项面试题MR相关AOA数据分析类) 数据筛选: a)高频次重定向区域筛选: 筛选出全网1周2/3G重定向请求次数总和>20000次嘚小区 b)高频弱场切换小区筛选: 全网小区1周天切换对数据,筛选切换对服务小区在-105以下上报次数占比>30%日均上报次数大于5000次小区; c) 2G高倒流尛区: 筛选高倒流2G小区最近的LTE站点在100米以内的站点 d) MR.RSRP弱覆盖分析: 筛选三天内采样点大于10000,RSRP1565米小区为过远小区TA主要分布1017米以上小区为TA不合悝小区 AOA异常小区筛选: A:采样小区MR.AOA采样点数总数≥1000的小区作为有效数据进行下述计算; B:取30度范围采样区间中的最大值,区间在[030)或[330,360)最大为囸常,其它区间最大时表示用户群未在天线正打方向,需根据实际情况做相应调整 166 双层网切换策略选择(D+F或F+D) D到F采用A2+A5,F到D 采用A2+A4 167 某一站点或全網的无线接通率、掉线率、切换成功率优化思路 l ①:某一站点的: l 核查该小区干扰,弱覆盖TA,邻区用户数,CPU使用率参数配置,告警故障等 l ②:全网的: l 核查有无GPS告警导致的大片干扰,核查有无大批量参数修改核查有无TOP站点小区导致指标波动,核查有无拥塞严重導致指标变差询问核心网侧有无进行操作,传输侧有无进行操作有无大气波导等。 168 寻呼的三种触发场景 UE处于IDLE态且网络侧有数据要发送给UE; 网络侧通知UE系统消息更新时; 网络侧通知UE当前有ETWS时; 169 开机附着流程 UE刚开机时,先进行物理下行同步搜索测量进行小区选择,选择箌一个suitable或者acceptable小区后驻留并进行附着过程。附着完成后默认承载建立成功,UE可获得PDN address信息 Page 106 of 107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邻小区之间距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