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对以下网址不使用代理它?

您的位置:>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政府领导慰问受困人员家庭
10:41来源: 广州日报
受张广宁万庆良委托有关领导慰问新西兰地震被困人员家属
(记者倪明 通讯员余洋)截至目前,受困于新西兰地震灾区的广州姑娘赖嫦、钟艳桃仍无音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两位广州同胞的命运不仅紧牵着广州市民的心,也紧牵着市领导的心。昨日下午,受市委书记张广宁、市长万庆良委托,市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欧阳永晟、市外办主任李明率队前往赖嫦、钟艳桃广州家中,转达两位市主要领导的深切关心和真情慰问。欧阳永晟副主任表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市领导和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与被困人员家属是一样的。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正在采取一切措施,尽一切努力,全天候跟踪相关信息,全力以赴救援被困人员,并为她们的家人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希望其家人保重身体,耐心等待,共同祝福被困人员平安回家。
慰问组一行先来到位于越秀区的赖嫦家。赖嫦一家情绪悲伤,赖嫦的母亲冯姨见到慰问组,情绪失控,泣不成声。欧阳永晟首先向其家人传达了张广宁书记、万庆良市长的关心与牵挂,并表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被困人员的救援工作,国家已经派出救援小组飞赴新西兰展开救援。广州市委、市政府同样全力以赴、千方百计地配合开展相关服务工作,市外办24小时与新西兰方面保持联系,一旦有任何新的情况都会第一时间通知赖嫦家人。家人方面有任何需要和要求,可以随时向市政府提出,政府一定尽最大努力给予协助解决。
市外办主任李明表示,市外办目前一方面与新西兰大使馆保持紧密联系,协助开展救援工作,并为即将赶往新西兰的受困人员家人做好与当地相关部门的联络及食宿工作;另一方面落实市外办工作人员24小时待机,受困人员家人若有需要,随时可以向联络人员提出要求。
慰问组一行随后来到位于萝岗区的钟艳桃家,钟艳桃的母亲呆坐院中,眼睛红肿,泪水不止。欧阳永晟紧紧地握住钟妈妈的手,转达了张广宁书记、万庆良市长的问候,并耐心安慰和劝导钟妈妈及其家人要保重身体,安心等待,若有任何需要随时可以向政府提出,相关部门一定会尽力协助。希望她女儿吉人自有天相,能平安归来。赖嫦和钟艳桃家人对党和政府的关怀帮助以及张书记、万市长的关心和慰问一再表示感谢。(编辑: missfar)我要评论
一键分享:
更多精彩内容尽在广州日报大洋网()
随时随地畅享资讯
订制《广州日报》手机报:发送AA到
订制《信息时报》手机报:发送AB到
赞助商链接
大洋广州新闻请问有谁知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意思呢?
词 目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发 音 rén tóng cǐ xīn,xīn tóng cǐ lǐ 释 义 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每日一句: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rén
xīn,xīn
[释义]&&指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会相同。[语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是她也是个女孩儿。俗语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
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关的成语: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o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o 图书信息
  人同此心,...人人网 - 抱歉
哦,抱歉,好像看不到了
现在你可以:
看看其它好友写了什么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1)
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1)
  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
  有一个村长以善于说理劝架而备受欢迎。
  有一次,村里的一对夫妻闹矛盾,闹得很凶,最后夫妻俩都跑到村长那里要村长评理。
  妻子一脸的委屈,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诉说着丈夫如何如何不对,等妻子一说完,村长安慰说:“你说得很有道理。”
  妻子开开心心地走了。
  丈夫不服气,心想难道我就错了?他走到村长面前,将自己肚子里的苦水一股脑儿地往外倒,他刚一说完,村长立即说:“哦,你说得有道理。”
  丈夫也开开心心地走了。
  村长夫人一直都站在旁边,目睹了自己老公前前后后的表现,很不以为然,带着一点儿讥讽的口气对村长说:“两个人吵架,总有一个人先吵起来,而且总有一个具体的原因,这样,总会有一个有理,另一个无理,你怎么可以对他们俩都说同样的话,而且都说他们有理呢?”
  村长笑着回答:“你说得也有道理。”
  村长夫人也开心地笑了。
  以上故事中的村长就是善于同理的高手。
  所谓同理就是认同、理解别人的观点、情绪,以及某些非常规表现的做法。当然同理同样包括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
  同理技巧在电话营销中经常被用到,本章将通过6个具体案例来展示它的具体应用。
  案例5.1“中国移动的服务的确是有口皆碑”
  众所周知,中国移动的客户服务做得非常不错,所以向中国移动推荐一些服务类课程,就经常会遇到对方负责培训的人说一句话:“我们已经做得非常优秀了,不需要引进这类课程。”笔者就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这时,采用同理技巧就非常有效。见下面案例。
  电话营销人员:李经理,您好,我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我公司最近有一个关于《如何提升服务品质》的课程,我想一定会对您有帮助,所以这次想邀请您过来参加这个课程。
  客户:我觉得这个课程不太适合我们,我们的服务已经做得非常优秀了,很多同行业的其他企业还在模仿我们的做法呢,我觉得我们暂时没有必要学习这个课程。
  电话营销人员:我非常认可您的观点,中国移动的服务的确是有口皆碑。你们的服务能做得这么好,在以前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是吗?
  客户:当然。
  电话营销人员:有一句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我想您一定听说过,对吗?
  客户:听说过。
  电话营销人员:我们要“守住江山”,就一定要不断地突破自己、提升自己。市场竞争太激烈,“龟兔赛跑”也有乌龟胜利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提升自己应该是没有止境的,您说是吗?
  客户:说得有点儿道理!
  电话营销人员:谢谢您的夸奖,有时候我觉得如果某家公司在行业中做得非常好的话,他们就会很孤独。
  客户:为什么?
  电话营销人员:因为当您没有竞争对手时,独自一个人站在高高的山巅上,四顾茫茫,当然孤独。而且一个人最难的是突破自身的瓶颈。这次我们正是考虑到这个因素,给在服务方面做得非常棒的企业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讨论的平台,让各位行业内的高人过过招。因为只有高手过招,才能产生智慧的火花,您说对吗?
  客户:真的吗?这个我们倒有兴趣。把你们的资料发过来,让我仔细看看吧!
  电话营销人员:好的。
  小故事魔术大师的失败
  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无论将他锁在多么牢固的铁笼内,他都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铁门的锁,成功地从铁门中走出来。他凭借这个看家本领,在全世界各地进行表演,赢得了场场爆满的好成绩。至今为止,还从未失手。
第29节: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2)
  于是,他对外宣告:60分钟之内,他可以打开世界上任何结构复杂的锁,只要允许他带上自己的特制工具。
  一个偏远小镇的居民决心向他挑战。他们用一个月的时间打制了一个特别坚固的铁笼,并在铁笼上配上了一把看上去异常复杂的锁。随后,他们向胡汀尼发出了邀请。
  胡汀尼欣然接受了挑战,在约定的日子里赶到了这个小镇。那天可真是热闹,小镇上的人全部集中在一起,因为他们都想一睹大师的风采。
  从未失手的魔术大师信心百倍地走进了铁笼,并随手将后面的门关上。他开始掏出工具,认真地开启那把造型奇特的锁。
  30分钟过去了,伟大的魔术师已经使用了一多半的工具,他时而用耳朵贴在锁上仔细听,时而更换不同的工具进行试探,但是,他真正地遇到了一点儿困难。
  5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还差10分钟,他要么成功,要么在成千上万的小镇居民面前宣布失败。
  60分钟到了,锁没有打开。小镇的居民开始骚动,并发出了令人难以捉摸的笑声。
  但胡汀尼没有放弃,他根本就不相信,这世上会有他打不开的锁,尽管已经到了约定时间,但他还是决心打开面前这把“可恶”的锁。
  3个小时过去了,精疲力尽的胡汀尼还是没有听到那期待中的弹簧弹开的声音。
  他绝望地放弃了努力,闭上眼睛,往旁边一靠,铁门“哐啷”一声,轻易地打开了。
  原来,铁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上去非常奇特的锁只不过是一个摆设罢了!
  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从未失败过的开锁专家。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成功是成功者的坟墓。”这句话的确蕴涵着很深的哲理,有多少成功人士在功成名就之时,却迷失了自己。
  当然成功需要肯定,也应该得到大家的尊重。电话营销人员在向知名的、在行业内做得很棒的企业推荐产品时,一定要理解对方的自豪感,很真诚地肯定对方,然后再去寻找一个突破口,巧妙地展示自己的产品。
  案例5.2“您今天心情一定不好”
  有一次,笔者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移动公司主动打电话来咨询的。他本来是想引进我们的电话营销技巧课程,但对方绕了个圈子,目的是想试试一家专业的电话营销技巧培训公司电话营销人员的电话沟通水平。电话刚一接通,对方就立即给笔者来了个下马威,但最后还是被笔者用同理技巧化解了。
  下面是当时的对话。
  电话营销人员:您好,这里是广州一点就通咨询公司。
  客户:(客户在电话中沉默。)
  电话营销人员: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客户:我想咨询你们的培训。
  电话营销人员:非常感谢您打电话过来,请问先生您贵姓?
  客户:姓王。
  电话营销人员:
王先生您好,请问关于培训,您想了解哪些情况呢?
  客户:你来多久了?你们公司不是只有电话营销方面的培训吗?我当然问电话营销方面的培训了。
  电话营销人员:您好,请问出了什么问题吗?
  客户:你是刚来的吧,叫你们经理同我说话。
  电话营销人员:不好意思,王先生,是不是我在哪方面做得不好,让您生气了?我在这家公司已经工作3年了。
  客户:是吗?
  电话营销人员:是,听王先生您今天说话的语气,我的感觉是您今天心情不太好,是吗?
  客户:你怎么知道的?
  电话营销人员:凭感觉,我冒昧地问一下,您是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很大,所以才心情不好呢?
  客户:是呀,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减压吗?
  电话营销人员:今天我能跟王先生通话,就算是咱们有缘,正好我手里有一份缓解压力的资料,我相信一定能帮得上您。
  客户:是真的吗?那你怎么给我呢?
  电话营销人员:这份资料是电子版的,我直接发到您的邮箱就可以了。在下周的工作当中,只要您使用里面的方法,保证您就不会有烦恼了。
第30节: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3)
  客户:那先谢谢你!
  电话营销人员:别客气,现在心情好些了吗?您看在课程方面还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呢?
  客户:是这样的,我们公司马上要做一次电话营销方面的培训,想了解一下你们公司讲师的一些情况。
  电话营销人员:非常理解您的做法,您看我把我们曾经服务过的部分公司的联系人和电话发给您,您可以直接向他们了解,这样您就可以非常客观地认识我们的讲师,因为我们说好不算好,客户说好才是真的好。您觉得这种方法行吗?
  客户:好,就照你的办法做,别忘了将你手里的减压资料一起给我发过来。
  电话营销人员:好的。
  小故事&&&
黑子的悲剧
  警犬黑子一向表现勇猛,它目光如电,奔如疾风,总是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每每都能让犯罪嫌疑人闻风丧胆。
  这一天,训导员决意要与黑子开个玩笑。
  随着训导员的一声号令,黑子很快就用嘴把丢失的东西从隐秘处叼了出来,接着又向站着的人群跑去,没费多少工夫,就叼住了那个小偷。
  黑子兴奋地望向训导员,等待着嘉奖,但训导员却使劲摇着头对黑子说:“不!不是他!再去找!”
  黑子大感诧异,眼睛里闪出迷惑的光。平时对训导员的绝对信赖,又使它转回头重新开始了更谨慎的辨认。专业感觉告诉黑子,它没错!于是重新又把小偷叼了出来。可是训导员却不容质疑:“不对!再去找!”
  黑子迟疑地盯着训导员,转回身去花更长的时间去嗅辨。最后,它还是站在了小偷的身边,向训导员坚定地望去:就是他!不会是别人!
  “不!绝对不是!”训导员大声吼着,表情也严峻起来。
  黑子的自信心被击溃了,他相信训导员超过相信自己。它放弃了那个小偷,去找别人。可是不对啊!气味骗不了黑子。它焦急地踱着步,在每个人的脚边都停一会儿,嗅一嗅,再回头窥测训导员的眼神……最后,它根据训导员的眼色把一个假小偷给叼了出来。
  训导员与那些人一起哈哈大笑起来。黑子糊涂了,愣在那里。之后,训导员告诉黑子:“你本来是对的,可错就错在没有坚持。”
  当黑子明白这是一场骗局之后,它极度痛苦地“嗷”了一声,几大滴热泪流了出来,世界顿时失去了光彩。一个没有准则、没有对错的荒唐世界,把它所有的信念击得粉碎。或许训导员只是开了一个玩笑,可是,从此以后,黑子不再信任训导员,不再信赖任何人,不再目光如电,不再奔如疾风,更没有了威风凛凛……
  肯定就是一种欣赏,也是一种信赖。
  永远都不要拿别人对自己的信赖来开玩笑,否则的话,结果都是悲剧。
  肯定别人需要勇气,更需要胸怀。
  案例5.3“王先生,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
  小刘是某大学研究生招生办的工作人员,主要工作是负责所有来电咨询并促成签单。有一天,他接到一位王先生的来电,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小刘在通话过程中是如何使用同理技巧的。
  小刘:您好!这里是&&招生办,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客户:我想咨询你们学校研究生招生的那个项目。
  小刘:好的,请问先生您贵姓?
  客户:我姓王。
  小刘:王先生您好!非常感谢您打电话过来咨询,请问您需要了解哪些情况呢?
  客户:我想问一下读完这个研究生课程的话,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一共需要多少钱?
  小刘:3年时间只需要3万元,非常划算。
  客户:价钱比较高!能不能优惠点儿?
  小刘:能否请教一下王先生您是从事什么职业的?
  客户:做销售的。
  小刘:非常棒的职业!实际上在没有问您职位之前我就猜想您一定是做销售的。
  客户: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刘:听您说话的方式就知道了。另外想冒昧请教一下王先生,您为什么想到要再读研究生呢?
  客户:主要是想多学点儿知识,另外希望获得一个更高一点儿的文凭,在我们单位没有研究生文凭就没有机会升职啊。
第31节: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4)
  小刘:对!王先生我非常认同您的观点,知识就是财富,脑袋丰富了,口袋也就丰富了;同时,现在很多大企业比较看重文凭,文凭也就成了一块“敲门砖”。没有文凭找工作难啊,文凭低了竞争力也不够。我们学校正是针对现在这个现状,为广大在职员工提供一个学习的平台。目前已经有很多人打电话过来咨询,而且我们第一班的学员已经招满,现在正在招第二班的学员。因为每班都有人员限制,您看要不然先跟您订下来,好吗?
  客户:一个班有多少人?
  小刘:我们一个班限制在40人以内。您看如何?
  客户:你能不能给我优惠点儿?
  小刘:王先生!听您说话我就知道您是一个非常爽快的人。这样吧!我想请问一下除了价格以外,您还有没有其他问题?
  客户:没有,就是价格问题。
  小刘:要不然这样,因为今天与您沟通也非常愉快,我去向我们领导申请一下,看能不能优惠一点儿。我也不能保证能申请到,不过我会尽力的。方便留下您的手机号码吗?以便我有好消息的时候及时通知您。
  客户:是135……
  小刘:我还有很多详细的资料想发邮件给您,请问您的邮箱地址是?
  客户:是……
  小刘:好的,非常感谢您的来电,与您通话非常愉快,我会及时去申请,争取在这两天之内给您一个答复。今天就这样,祝您工作愉快,再见!
  小故事让别人心甘情愿
  A.有一艘轮船在近海触礁,很快便开始下沉。船上有几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商人,他们根本不知道情况的危急,仍在高枕无忧地谈论生意。船长命令大副说:“快去告诉那些商人,立刻穿上救生衣逃命!”
  过了好一会儿,大副跑回来报告说:“他们都坚持不往下跳。”于是船长亲自去了,几分钟后船长回来说:“他们全都跳下去了。”
  大副既佩服又吃惊,问船长用了什么办法。船长说:“很简单,我对英国人说:那样做非常潇洒,于是他跳下去了;我对法国人说:那是件很浪漫的事,于是他也跳下去了;我对德国人说:那是命令;对意大利人说:那不是被宗教禁止的,他们就都跳下去了。”
  B.一位老师安排学生们做一个活动:请一位学生要求所有同学离开教室。
  第一位同学说:“我命令你们出去,听到没有?”全班同学大笑起来,没人响应。
  第二位同学说:“各位,我要打扫教室,请大家离开!”响应的人刚刚过半。
  轮到第三个同学时,他看了看手表,刚好,快到吃饭时间了,于是便说:“各位!食堂中午12点开饭,现在已经是11点55分了,大家都去吃午饭吧!”不出数秒,全教室30多人嘻嘻哈哈都走光了。
  要让别人心甘情愿地听自己的话,就必须设身处地了解别人的想法和需求,考虑别人的利益,并不断肯定和强化这种需求和利益。
  做销售要学会放弃自我,经常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去为客户着想,从而真正为客户解决问题。能为客户解决问题就是销售人员的价值所在。
  案例5.4用眼泪换来的订单
  本章前文说过,同理技巧不仅仅是用来同理客户的,同时可以用来同理自己。很多电话营销人员在受到委屈时,都不敢在电话中表现出来,依旧强装欢笑。实际上完全没有必要这样。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不妨做一个最真实的自己,直接告诉客户自己最真实的感受,结果也许会出人意料。
  下面这个案例是一家人才市场的一位电话营销人员在接连遭到两次客户悔约后,在第三次时,她真实地用眼泪表达了自己当时失望的心情,最后成功地留住了客户。
  (9点整,电话响了。)
  电话营销人员:早上好,刘经理,我是舒冰冰,南方人才市场的。
  客户:您好,冰冰!不好意思我们这个星期可能要换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招聘了。
  电话营销人员:为什么呢?
  客户:我们打算去东站那边招聘了,那边刚开业,有很多优惠,我们也想去试试。
第32节: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5)
  电话营销人员:哦!没关系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嘛,这样很好,希望您下次能照顾我。(这是当天这位电话营销人员接到的第一个悔约电话,不过电话营销人员冰冰还是尽量装作很轻松的样子,并强行控制了自己失望的情绪。)
  (9点半,电话再次响起。)
  客户:请问是小舒吗?
  电话营销人员:是的,请问是刘总吗?(有来电显示。)
  客户:是的,我是,很抱歉通知你,这次招聘我们就不过来了,因为有其他安排,下次有机会,我们再过去吧!(话刚说完,电话就挂断了。)
  (此时,冰冰心里已经非常难受。要知道,她们公司每月都有业绩指标,如果当月营销人员业绩不达标,就会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不过,她还是很勇敢地挺住没出声。)
  (11点,电话再次响起,这一次是与冰冰关系最好的客户王总打来的。)
  客户:请问是冰冰吗?
  电话营销人员:是的,王总,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客户:实在不好意思,我们这次恐怕不能过来了。
  电话营销人员:为什么?您这边的摊位我都已经给您安排好了。
  客户:非常抱歉,冰冰,这次我们想去东站那边试一试,他们新开业,价格要优惠很多,同时他们那边还举行了一些活动,相信那边人气也会很旺,所以我们想到那边看看。
  电话营销人员:(已经无话可说,只好沉默。)
  客户:冰冰,你怎么啦?
  电话营销人员:(听到这句话,冰冰突然像一个被欺负过的小孩子一样,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眼泪不断地往下流,但她还是用手一边擦眼泪一边对客户说话。)没什么。
  客户:你真的没事吧?
  电话营销人员:(冰冰开始在电话中不断地抽泣。)我没事,如果没其他的事,我先挂电话了。
  (冰冰已做好被公司炒鱿鱼的准备。)
  (第二天,冰冰一上班,就接到一个电话,是王先生打过来的。)
  电话营销人员:您好,南方人才市场,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客户:请问是冰冰吗?
  电话营销人员:是的。
  客户:我是王&&。
  电话营销人员:王总您好,请问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我帮忙?
  客户:是这样的,冰冰,我昨天一个晚上都没有睡着。
  电话营销人员:为什么呢?
  客户:我觉得你平时对我那么好,经常给我发一些祝福的短信和邮件,我真的很感动,昨天我惹你伤心,真的很抱歉!我们想好了,其实在东站那边也节约不了多少钱,这样吧,再麻烦你帮我订一个位置吧!
  电话营销人员:好的,我马上去办,周末见。
  小故事“圣人与疯子”
  古代某个国家,一个王子突然发疯了。国王急死了,因为王子是他惟一的儿子,也是惟一的王位继承人。所有的医生都被唤来,那些能创造奇迹的巫师、云游道士都被召来,一切努力都无济于事。没有人能帮这个年轻的王子,他还是疯的。
  他变疯的那一天,脱了衣服,赤裸着,并钻到一个大桌子底下过活。他认为他已变成了一只公鸡。最后,国王不得不接受这样的事实:王子无法恢复正常了。他已经永远地疯了,所有的专家都治不好他。
  但是有一天希望突然降临。一位圣贤来敲皇宫的门,说:“让我试试,也许我能治好王子。”
  国王有点怀疑,因为这人看起来自己都是疯疯癫癫的,好像比王子还疯得厉害。但这位圣贤说:“只有我能治好他,治好一个疯子需要一个更疯的人。你的那些人,那些创造奇迹的人,那些医学专家,他们都失败了,因为他们对疯狂一无所知。他们从未经过疯狂之路,他们根本治不好疯狂病。”
  他说的话听来有点道理,国王想:“反正没什么害处,为什么不试一试呢?”所以他得到了这次机会。
  国王说:“好吧,你试试。”
  这位圣贤就脱掉他的衣服,全身赤裸钻到桌子底下,然后像公鸡一样啼叫。王子很诧异,说:“你是谁?你在干嘛?”
第33节: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6)
  圣贤说:“我是一只公鸡,比你资格更老。你算不得什么,你顶多不过是个新手,你还是一个学徒。”
  王子说:“那好吧,就算你是只公鸡,可你看起来像人。”
  圣贤说:“不要看表面,看我的精神,看我的灵魂。我是像你一样的公鸡。”
  于是他们就成了朋友。他们彼此许诺要永远生活在一起,他们认为整个世界都是错的,只有他们公鸡的生活才是正常的。
  几个星期过去了,一天,圣贤突然开始穿衣服。他穿上了衬衫。王子说:“你在干什么?你病了吗?一只公鸡竟想穿人的衣服。”
  圣贤说:“我只是想骗骗那些傻子,那些人类。记着,即使我穿着衣服,事情也没有两样。我还是一只公鸡,一只真正的公鸡,我的公鸡本性一点都没有改变,难道你觉得我穿上衣服,我就变成人了吗?”
  王子不得不承认他说得对。
  几天以后,圣贤说服了王子穿上了衣服,因为入冬了,天变得很冷了。
  又过了几个星期,突然有一天,圣贤突然向宫里要了吃的。王子非常警觉地说:“你这家伙,你在干嘛?你也要像那些人一样,像他们一样吃饭吗?我们是公鸡,我们要像公鸡那样吃食。”
  圣贤说:“就公鸡本性而言,这没有什么两样。你可以随便吃什么,并享用每一样东西。你可以像人一样过活而仍然忠于你的公鸡本性。”
  几个星期后,圣贤劝王子回到了人的世界。他变得完全正常了。
  只有一个像疯子一样的圣人才能拯救一个疯子。因为疯子只能听懂疯子的语言。
  一个人在受到伤害、委屈、误解、背叛等的时候,不可能无动于衷。
  有诗写道“无情未必真豪杰,只是未到伤心时”,足见人心都是肉长的。电话营销人员也是普通人,在特定的时候将自己最真实的情感暴露出来,不见得是什么坏事。
  案例5.5“被您这么一吓,我全忘了”
  有一天笔者打电话给一个IT行业的客户,目的是推荐电话营销的课程。当笔者还没有提到产品的时候,客户回答的第一句话就非常不友好。这时笔者立即感受到客户当时不耐烦的心情,所以这时笔者没有直接推荐自己的产品,而是马上同理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客户,没有想到客户顿时转变了态度。
  电话营销人员:李经理您好,我是广州一点就通咨询公司的舒冰冰,今天打电话给您是有件重要的事情想麻烦您一下。
  客户:什么事情?你说!(客户在电话当中声音很大。)
  电话营销人员:我……(沉默。)
  客户:干什么?我不是叫你说吗?(客户再次大声吼叫。)
  电话营销人员:我是很想说,但我说不出来,因为听您说话,我很害怕,心里很紧张。本来我是想好了怎么跟您说的,但被您这么一吓,我全忘了。
  客户:哦!不好意思,真的把你吓着了吗?我现在有点事,你有什么事说吧!(客户的语气立即有了很大的转变,还带着一点儿歉意。)
  电话营销人员:没关系的,如果您现在很忙的话,要不然我下午再打电话给您吧!
  客户:好的。
  电话营销人员:那您看我是下午几点给您打电话比较方便呢?
  客户:两点以后吧!
  电话营销人员:好的,我会在两点半给您一个电话,谢谢!
  (下午2点30分。)
  客户:你好,请问哪一位?
  电话营销人员:李经理您好,我是今天上午被您吓着的那个小女孩,舒冰冰。
  客户:呵呵(客户大笑),行,有什么事情,现在你可以说了。
  电话营销人员:好的,是这样的,考虑到整个IT行业目前都在关注电话营销这种销售模式,不知道贵公司目前销售产品的时候有没有使用这种销售模式呢?
  后面的对话均很顺利。两个星期后,这位李经理引进了电话营销培训课程。
  小故事“坦言失败”的成功
  有位年轻人,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儿时读到小学就不得不辍学了。然而,这位年轻人在文学方面却很有天赋,20多岁时,他在文坛已经有了相当的名气。
第34节: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7)
  当时任中国某大学的校长非常赏识这位年轻人,于是就邀请这位年轻人到该大学任中文讲师。
  毕竟名气不是胆气啊!这位年轻人第一次走上讲台的时候,往台下一看,下面黑压压一片。除了原班的学生之外,慕名而来听课的人也很多。面对台下座无虚席渴盼知识的学子,这位作家竟然紧张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慢慢平静下来,开始讲课。可原先准备好要讲授一个课时的内容,被他三下五除二在10分钟内就讲完了。
  同学们自然纳闷:这离下课时间还早呢,剩下的时间该怎么办?
  接下来,这位年轻人没有天南海北地信口开河来硬撑“面子”,而是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上课,人很多,我害怕了。”
  这句老实的“坦言失败”的话刚刚写完,立刻赢得同学们善意和谅解的掌声。
  校长听到这个消息后,不仅没有批评这位年轻人,反而不无幽默地说:“他的第一次上课成功了!”
  坦言失败的真诚,当然不是随机应变的智慧,但它有时具有比智慧更加诱人的魅力。一些凭借随机应变的智慧难以收场的局面,坦言失败的真诚反而能赢得大家的尊敬。
  坦言失败就是同理自己。
  案例5.6邮件同理
  同理的途径有很多种,除了上面所列举的几种之外,用邮件进行同理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途径。笔者曾经有一个马上就要签约的客户,但在确认协议细节时,客户要求笔者在协议上关于“培训地点”这一栏中必须明确写上“培训地点是&&&宾馆”,并且强调了几次。因此笔者在写这一点时非常小心,写好协议相关条款后,快递给客户。两天后,笔者给对方打电话询问是否收到快递,却不料遭到客户的一顿教训。
  电话营销人员:吴老师您好,我是李向阳。
  客户:李向阳呀,我正要给你打电话呢!
  电话营销人员:协议收到了吗?
  客户:都是你干的好事,谁叫你在协议里把“培训地点”写成“&&&宾馆”的。我明明是叫你在这一栏写“待定”,你怎么就自作主张,你是怎么做事的,老给我添麻烦。(客户一口气说了很多,非常气愤。)
  电话营销人员:对不起,这是我的错,您看这样行不行,我马上给您修改好,修改之后立即给您快递过去,因为我的失误而给您工作带来了这么多的麻烦,我向您道歉。(心里想怎么自己就成了冤大头呢!)
  接下来笔者马上把协议进行了修改,并再次快递给客户。虽然在上一通电话当中,笔者承担了所有的责任,但心中明白,这不是自己的错,因此决定为此事给客户写一封邮件,提醒一下她。邮件内容如下。
  吴老师:
  您好,我是李向阳。今天给您发邮件主要是有三件事情要感谢您。
  第一,首先感谢您对我们公司的信任和认可,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为贵公司提供服务,在此代表公司表示感谢,谢谢!
  第二,感谢您对我个人的支持和帮助,我相信在我之前有很多公司都跟您联系过,但您最终选择了我们,而且我们每次的通话都非常愉快,在此为您对我的帮助表示感谢,谢谢您!
  第三,我还要感谢您为本次培训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之所以本次培训能够按时实施,与您培训前所做的一切辛苦的准备是分不开的,在此我对您的付出表示感谢!
  另外最近几次与您通话,感觉到您声音中似乎带有一些疲倦,是不是最近太忙、太累了?您可一定要注意身体,不要太过劳累了,知道吗?您可要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哟!
  最后还有一件事情需要向您道歉,上次由于我的失误把培训地点写错了,给您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无论如何我都应该真诚地向您道歉!
  最后祝福您:永远年轻漂亮!天天都有好心情!
  2006年一切都顺利!
  李向阳
  2006年3月5日
  邮件发出去不到10分钟,客户打来了电话。
  客户:你好,请问是李向阳吗?
&第35节:第五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理技巧(8)
  电话营销人员:我是。
  客户:我是吴老师,你的邮件我收到了,我回想了一下,关于培训地点的事情是我自己弄错了,不关你的事,你就别往心里去,好吗?
  电话营销人员:谢谢吴老师,我觉得我自己也有错,因为您平时工作太忙了,有时候忘记也是很正常的,我应该及时向您确认才对,所以还是我的错。
  小故事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
  儿子:
  或许你会笑我的这种方式很麻烦,有什么事需要我借用信件这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呢?但恐怕你无法想像。你昨晚要我同意你从公司借1000美元度过这两个月时,我很惊讶:一个已经是上千万资产的大公司的经理,竟说什么现在“一文不名”。恐怕他还不至于到一文不名的程度,但他竟对我说“他手头很紧”。
  你作为一位大公司的经理,私人支出过多是可以理解的,但我无法想像你竟会“紧”到要向我们公司借钱这一地步。既然具备了管理大企业的才华,可是为什么竟然缺乏管理自己钱包的能力呢?
  当然,我们对金钱、财物和成功三者之间的关系,必须持有一个平衡的看法。大部分有成就的人士都认为,金钱并非是判定他们成功水准的重要标准,相反,高收入及荣华富贵被视为成功的副产品,并非获得成功的原因。有一点你要记住,财富并不是指人能赚多少钱,而是你赚的钱能够让你过得更好。
  你现在还年轻,我明白你现在还不可能理解这一观点,即考虑65岁时的事。但是当我还是处在你这个年龄时,就决心对住宅进行投资了。当然,除了投资住宅这一固定资产以外,还有很多种投资方法,这一点自不待言。如果考虑投资股票与债券,也有必要预先认真地做好计划。也许听起来过于保守,对股票的购买信用一定要多加留心。因为这类投资只能动用闲钱或者是损失了也没关系的钱。因为仅用部分资金投资的投资对象,一旦降价或贬值,有时也会使人一文不名。
  还有一点,我认为应当在你的支出中占很大比例的是背负起经济责任,像生命保险之类每年支付一次的大额支出,应确定好支付的时间,预先做好准备。当你万一被迫离开生活的正轨时,你要准备好生命保险金,以保证妻儿不需要靠救济金生活。最好认真考虑一下生育培养孩子所需的必要经费,这将是一大笔钱,即使你不在世了也免不了。
  支出低于收入的生活,可以避免债务的发生和累积。如果没有控制支出的概念,花钱就会像流水一样。我年轻时曾认识一个人,收入很低,跟他妻子和孩子住在一间租来的很简单的公寓里。他借了10万元作为创业基金,结果他用这些钱带老婆孩子去迪斯尼乐园玩了6个星期。当他们从佛罗里达回家之后,他连给孩子买双新鞋子的钱也出不起。他的家人从此再没有好日子过,而他为了弥补这个财务漏洞,几乎把自己葬送在了无休无止的工作上。
  因为他不懂得控制支出的重要性,而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自己的人生是受宿命、运气或机遇控制的,但事实却是,如果我们所处的状况不如预期,应被责备的只有自己,而不是任何人。
  我作为你的父亲,没有权利查明你的收入的用途,我也从没想过这样去做;现在你希望向我借钱,我想这需要一定程度上的保证。1000美元按每年20%的利息借给你,每周10美元预先从工资收入中扣下还给我。我已经将这个意思明确写了下来,希望你签字认可。你或许会说我过于严厉,但是今后,当你为付清“预想不到的支出”而想借钱时,这样的条件恐怕还不够。
  “财富指的是你生活的品质,而非你赚钱的多少。”要体会富有的滋味,并不需要靠着上亿的钱财,而是去过你真正想过的生活。
  人们经常把自己的问题归咎于经济、政府或父母,甚至归咎于天气,却不知道,惟一应对你的生活负责的只有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才有力量去改变它。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我们的人生经历,而财富的秘密则告诉我们,如何使人生的经历更有意义,同时,创造你梦想的终点站。
  一些当面不好说出口的话,在信中却可以畅所欲言。
  因为写信比打电话所谈的内容可以更加细腻和深刻。
  作为电话营销人员,不要忘记信件的作用。有句话说:“见信如见人。”可见信件的重要性。读信犹如读人,自然让人有一种亲切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对以下网址不使用代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