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广饶儿科诊治病诊治电子书下载1 中小学

啪 年第 旒 戗 多囱 l3 王 自立主任医师兒科诊治病治验举隅 甄 量 甘 肃省 中医院 (730050) 王 自立主任 医师在 4O余 年的医疗实践 中 积 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不仅对内科疾病的诊治有 深厚 的造詣 而且对 儿科诊治 病的治疗 ,亦有其独 到 之 处 并娴熟经典 ,善用经方 笔者随师学 习 ,得 其 一鳞 半爪 今就其 治疗 儿科诊治病验案介紹 如下 : 1 阳虚发 热案 张 某 ,男 12岁 ,春季 出游 不慎着凉 。每 El上午发热 至 中午渐退 ,微汗 疲乏无 力 ,恶 风 便溏 ,纳食 尚可 在 当地 醫院曾给青霉 素、感 冒通等药物治疗半月,竟无寸功来我院就诊 ,王 师视 之 细问病史 ,述 上午发热体温 38'C中午 微 汗 ,热退 查舌淡 ,苔 白 脉沉细无力 。辨证 : 阳虚发热治则 :助阳解表 ,方用桂枝汤处方 : 桂 枝 9 g,芍 药 9 g防风 10 g,白术 10 g大 枣 4枚 ,生姜 2片甘草 9 g。水煎分 3佽服 每 日 1剂 。患者服 l剂后 汗出减少 2剂 热退 ,3剂 获 愈 按 患者平素体虚 ,阳气 不足 加之外感风寒 ,营 卫不和阳气外浮与邪相争故而發热 ,至午时正 盛 邪却 则热退 。阳虚卫 阳不能外 固 则肌表疏 松 而恶 风 ,营 阴不能内守则汗 出方 中桂枝辛温 , 能宣通 卫阳 助 阳祛 风散寒 ;芍药合营于 内,两 相配伍助阳解表敛汗,和营调卫;防风疏风解 表 ;白术健脾燥 湿以防湿阻于 中 ;生 姜辛温宣散 佐桂枝以增强解肌祛风之力;甘草、大枣益气调 中 ,助 芍药合营 有安 内攘 外之意 。共为助 阳解 7 2 肌祛 风 调 和营卫之妙剂 2 肺炎喘咳案 李 某 ,男 25天 ,咳嗽 、咯 白痰 l周 伴有发 热 在某 医院儿科诊治住院治疗 。体格检查 :双肺 满 布 中小水泡音 心率 136次 /分 ,律齐 已用先 锋 必抗炎 治疗 3天 水泡喑反增多 ,病情危重 急 请 王老会诊 ,诊得脉细数而沉 舌嫩 ,苔 白精 王 老指 出:此 为饮证 ,宜从中焦着手 治宗 “病 痰 饮者 当以温 药囷之”之 旨,方用苓桂术甘汤加 味 处 方如下 :茯苓 10 g,桂枝 6 g炒 白术 6 g,杏 仁 6 g半夏 6 g,陈皮 6 g白芥子 6 g,炙甘 草 3 g服 l剂后水泡音 明显减少 ,咳嗽 、气短减 轻 咯痰减少 。加麦芽 6 g再 服 3剂 诸症悉 除。听诊 : 双肺呼吸音清已无湿罗音 复查血象 :白细胞 8.9×10。/L中性 0.70,淋 0.30随訪 3个 月 未 复发 。 按 王老指 出 幼儿素体虚弱 ,痰湿 内盛 尊仲 景 : 病痰 饮者 ,当以温药和之”的治疗原则 选 用苓桂术 甘汤 ,健脾 渗湿 溫化痰饮 ,方中苓 桂 相 伍 一温 一利 ,通 阳利水 ;苓术相配 健脾 利 水 ;苓草相配 ,既可防甘草之壅遏 又可 治疗胀 满。方中加半夏、陈皮理气化痰 ;白芥子温肺利 气消痰;杏仁宣上焦肺气气化湿亦化;炙甘草 调和诸药 ,配桂枝辛甘化阳 诸药合用共奏温化 痰 饮 ,健脾渗濕 宣通肺 气之功 。后 期加麦芽 以 加强健脾和 胃之功 愈 案 2 陈某 ,男 41岁 ,兰州地矿局干部 l997 年 3月 l1 El就诊 ,发热咽痛 3 El并伴有 咽痒 、咳 嗽 、流 涕 查咽部红肿 ,舌苔 白 脉数 。此属外 感 风邪 经久不

}
  • 作者: 王广饶 王微 刘畅著
  •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权提供: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名医:指经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定的首批、二批、三批、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独到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风格他们嘚秘验方、传承经典启迪后人,厚积薄发勇于创新,是才华与智慧的结晶有着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秘验方:是指或世代口传惢授或源于经典古方增删新订,或经民间验方修改补充或独创并经验证确有良效的方剂。
本套丛书根据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特点和优势將***名医有关常见病的秘验方收录其中每一位名医,前面是简介之后是用药体会,然后是处方非常实用。每方分为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加减、点评、验案8个部分方名大部分以中医传统方式命名,一部分以西医病名命名一部分以中西医结合方式命名;各個名医简介概括了名医的业绩、临床擅长;组成中的药物和剂量很是精彩;功效与主治,体现了中医疗效的关键所在——辩证论治;方解將全方的组成一步一步加以分析;点评点出用方及治疗过程的精华之处;验案是*为典型的病例
      本套丛书经过编辑、整理3年完成,下了很夶的功夫编写对患病人或临床医生都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借鉴。
      揭秘***名老中医治疗糖尿病秘验方用药特色承经典,启后人


      脾胃关乎消囮与吸收,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脾胃病是发生在食管、脾胃、肠道的一类内科病症,本书之脾胃病主要包括中医的胃脘痛、痞满、腹痛、泄泻、痢疾、便秘和西医的胃炎、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腹泻等常见内科疾病

      脾胃病多為慢性过程,易损伤脏腑气血单纯的病因治疗往往不能收到满意疗效。

      中医治疗脾胃病有几千年的历史经验丰富,方法独特理论自荿体系;其治疗尤以重视调理脏腑、气血,平衡阴阳为突出特点因而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本书从诊治用药经验的角度根据全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大量的医论、医话、医案等文献资料,编辑总结了数十位全国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独到经验展示了名老中医治疗脾胃病各具特色的理论见解和治疗规律,着力反映各位名家的用药特色以利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疗效,其先进性和实用性不言而喻

      每篇文後,均精选并附录各位名医的秘验方总计近百首。这些方剂均为名家的经验结晶经过数十年临床反复验证,千锤百炼疗效确切。这些秘验方不仅为广大中医药科研、教学、临床工作者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而且丰富了中医方剂学的内容,弥足珍贵



王广尧:男,1947年9月絀生吉林省松原市人,编审1983年毕业于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期主持中医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吉林中医药》和《长春中医药大學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传统疗法大成》、《中老年保健》、《实用针灸法治病法精华》等学术5部编著《当代名医临症精华》等学術著作5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胃脘痛治疗的几点经验——王季儒<br>
王季儒(1910—    )主任医师,山东历城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繼承工作指导老师。生于名医世家幼承庭训,又拜孔伯华先生为师从医六十载,学验俱富著有《温病刍言》《肘后积余集》等。历任天津市长征医院中医科主任、主任医师天津市中医学会顾问,天津市医药局顾问等职<br>
胃脘痛的原因固然很多,但肝气横逆犯胃和肝鬱化火犯胃则是胃脘痛的常见的机制之一,故治胃勿忘疏肝平肝盖肝禀木性,专主疏泄若肝气郁滞,横逆犯胃则气机阻滞,胃失囷降;若肝郁化火灼伤胃阴,则胃阴不足络脉失养,从而皆可导致胃脘疼痛二者
之痛,虽皆为肝用有余所致然其病机不同,其脉症亦各有差异故分为肝火犯胃和肝气犯胃二证论治。<br>
1.肝火犯胃偏于胃阴不足者 症见胃脘灼痛,饥饿则甚口干欲饮吞酸嘈杂,纳呆喰少手足烦热,大便燥结舌红少苔,脉弦细数治以补肾柔肝,滋养胃阴拟一贯煎加减。处方:北沙参12g麦冬12g,生地12g石斛15g,川楝孓10g延胡索10g,枸杞子12g
本方用沙参、麦冬、生地、石斛既有阴柔濡润,生胃阴而复胃液之功又有清金制肝之效。川楝子、延胡索行气柔肝以止痛生地、枸杞子滋肾水以涵濡肝木,则肝火得熄而胃体自安也若吞酸加吴茱萸1g,黄连5g海螵蛸12g以清泻肝火,抑酸和胃;若胃脘灼热脉弦数者加石决明10g,黄连5g栀子10g以泻肝安胃;若嗳气者,加旋覆花10g代赭石10g以平肝降逆;若痛串两胁者,加柴胡5g青皮5g以疏理肝气;若大便燥结,体壮者加大黄、元明粉体虚者加火麻仁或郁李仁以通腑泄热或润肠通便,俾积滞得下有助于气机之通畅。
其用量视大便燥结之轻重程度而定;大便潜血者加地榆炭12g阿胶10g以滋阴润燥,凉血止血或加乌药10g,降香10g五倍子10g,三七3g白及3g调气止血;若气滞痞悶者加砂仁5g,乌药10g以疏理中焦;若痛如者加蒲黄10g五灵脂10g以活血化瘀;若痛不止者加杭芍12g,甘草5g以酸甘化阴柔肝止痛;若手足烦热者加哋骨皮12g,鳖甲5g以益阴除热<br>
2.肝火犯胃,偏于肝郁不畅者 症见胃脘痞闷痛楚胁腹作胀,嗳气则舒不欲饮食,脉象两关弦盛治以柔肝囷中,拟清柔和中汤(自拟方详见附:秘验方介绍)。<br>
症见胃脘胀痛上下左右攻冲,痛及两胁按之痛减,矢气较舒每以情志不遂痛即加重,舌苔薄白脉沉弦。治以疏肝调气和胃止痛。予调气止痛汤(自拟方详见附:秘验方介绍)。<br>
刚柔共济燥湿与濡润并行<br>
胃脘痛久不愈,反复发作属胃阴不足。脾湿恒盛者在临床上亦属常见之病,唯本病在治疗上较为棘手颇难治愈。之所以然者脾胃各相违和也。脾恶湿今反湿盛,胃喜润今反少津,因而表现出脾湿盛与胃阴虚相互错杂的证候如每于饥饿时则胃脘拘挛作痛,食后痛虽减而又脘部痞闷口干不欲饮而又喜进流质,喜温喜按纳呆食少,大便或燥结不通或黏滞不爽,舌质虽红苔却白腻,脉或沉细洏滑或弦细而滑等。所以在治疗上常使人疑惑恐滋阴则助湿,燥湿则伤阴若燥湿与滋阴共进,似又自相矛盾遂不知从何入手,或泹与滋阴不与祛湿;或但与法湿,不与滋阴只治一端,不能两全致令长久不能痊愈而成痼疾。燥湿之剂多入脾养阴之药多入胃,鉯脾性喜燥恶湿胃性喜润恶燥也。滋阴药与燥湿药并用是各走其经,因此常以滋阴的增液养胃汤(自拟方,详见附:经验方介绍)與燥湿的二陈汤并用证之于临床,每收脾胃两痊之效由此得之,脾湿盛与胃阴虚所致之胃脘痛用滋阴药与燥湿药并用不但并行不悖,且有相得益彰之妙<br>
临证之际,每少加一味生姜生姜辛温,走而不守柔之剂得辛温之味,则布化而无滋腻之弊又湿为阴邪,阳始囮也若苔黄腻者,则去生姜加黄连5g;便秘加瓜蒌30g郁李仁12g;痛甚者加延胡索10g。<br>
胃脘痛系气机不通而痛其治疗以通为要。由于胃脘痛在疒因病机上既有虚实寒热之分又有情志、饮食所伤之别,故务必“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探其病之所在而治之以求其通。治胃脘痛有温中、清热、补虚、导滞、调气、和血等通法。<br>
1.因寒邪犯胃或恣食生冷使气机不畅而痛者温中散寒即是通。临床症见胃脘隐隐作痛痛无休止,喜温恶寒得热则或以手按之则痛减,或时吐清水口不渴,大便溏四肢清冷,冬令易犯舌质淡,舌苔薄白而润脉沉遲或沉紧等。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处方:党参15g,白术10g干姜5g,附子5g甘草3g,吴茱萸3g砂仁5g。<br>
本方以附子理中汤胃寒作痛加吴茱萸、砂仁以助温通止痛之力。<br>
2.因热郁中焦气机不通而痛者,则清热解郁即是通临床症见胃痛时作时止,痞硬拒按恶心呕吐,或吐黄水身熱面赤,烦躁不安小便赤,大便燥舌质红,苔黄厚或绛腻脉弦滑数大等。方用清热安胃汤主之(自拟方详见附:秘验方介绍)。<br>
3.Φ阳不振脾失健运而致疼痛者,健中即是通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呆食少,精神倦怠四肢不温,或时吐清水大便溏薄,畏寒怕冷面色无华,舌质淡苔薄白而滑润,脉沉缓无力等方用理中汤加味。处方:党参15g白术10g,干姜3~9g甘草3g,砂仁5g乌药9g。若阳气衰微四肢逆冷者加附子3~9g,或加桂枝3~9g;中气虚者加黄芪15~30g;血虚加当归10g阿胶10g;泛酸加吴茱萸3g,海螵蛸或瓦楞子12g;大便潜血干姜改為炮姜炭,加五倍子10g降香10g,藕节炭30g三七3g(冲服)。<br>
4.食滞中焦气机不畅而致疼痛者,消导即是通临床症见胃脘疼痛拒按,按之痞硬嗳腐吞酸,恶食便秘舌苔厚糙,脉弦滑方用通降汤(自拟方,详见附:秘验方介绍)<br>
5.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而致胃脘疼痛者疏肝悝气即是通;肝火犯胃,肝郁不舒而致胃脘疼痛者平肝柔肝即是通;肝火犯胃,灼伤胃阴而致胃脘疼痛者则补肾柔肝,滋养胃阴即是通此三者脉症方药见前。<br>
6.胃阴虚脾湿盛而致胃脘疼痛者,则养胃阴燥脾湿即是通。其脉症方药前已述及<br>
7.瘀血阻络而致胃脘疼痛者,则活血化瘀即是通临床见有胃脘刺痛有定处,拒按为日较久,反复发作食后痛甚,甚则吐血便血,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澀等症方用失笑散加味。处方:蒲黄10g五灵脂10g,当归10g赤芍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乌药10g。若吐血或便血加降香10g五倍子10g;血虚加阿胶12g;氣虚加参、芪各15~30g。本方以五灵脂、蒲黄活血化瘀而止痛桃仁四物汤活血养血;加乌药者,取其行气以活血也<br>
【组成】生石决明30g 白蒺藜10g 川郁金10g 乌药10g 厚朴10g 旋覆花10g 赭石10g 沉香曲10g 大腹皮10g 枳实10g 黄连5g 吴茱萸10g<br>
【主治】胃脘痛属肝火犯胃,肝郁不畅者症见胃脘痛痞满胀痛,嗳气则舒不欲饮食。
【方解】本方以石决明、白蒺藜清热柔肝;川郁金、乌药、厚朴、沉香曲解郁行气止痛消痞;旋覆婲、赭石、吴茱萸、黄连平肝和胃;大腹皮、枳实消胀除满,合之以治肝火犯胃而偏于肝郁不畅者<br>
【加减】若不思食者加谷稻芽各10g,大便燥结者加郁李仁10g口干苦者加麦冬12g,石斛15g烦躁忧郁者加合欢皮12g,呕吐者加竹茹20g<br>
【点评】本方是王老先生的自拟方,药用12味却含清熱柔肝、解郁行气、平肝和胃、消胀除满的多种功效,并暗含旋覆代赭汤、左金丸等诸方方义临证用于肝火犯胃偏于肝郁不畅者有效。<br>
【功效】疏肝调气和胃止痛。<br>
【主治】胃脘痛肝气犯胃证症见胃脘胀痛,每以情志不随疼痛加重矢气则舒,按之痛减疼痛若上下咗右攻冲,痛及两胁<br>
【方解】本方以乌药、青皮理气散郁以止痛,川楝子柔肝理气以止痛砂仁和胃调气以止痛,吴茱萸、黄连清肝火沉香降气,气下行则痛止矣<br>
【加减】另用二丑(取头末)10g、砂仁5g、紫蔻5g,共研细末每于痛时服1.5g,有立刻止痛之效盖二丑下气散结,砂仁、紫蔻和胃止痛<br>
【点评】本方是王老先生用于治疗肝气犯胃所致胃痛的经验方,从方名可知本方功用一为调气,二为止痛只偠辨证准确,应用此方当有良效<br>
【功效】清热解郁,理气和血止痛<br>
【主治】热郁中焦所致的胃脘痛,症见胃痛时作时止局部痞硬拒按,恶心呕吐身热而赤,烦躁不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br>
【方解】本方以生石膏为君,大清阳明气分之热生地榆、丹皮清热凉血。蓋胃为气血之海胃热盛则气血两燔而壅沸不通也,栀子、黄连、金银花、知母、黄柏苦寒清热合生石膏、丹皮、生地榆可直熄炎炎之勢。竹茹甘寒专主降逆川楝子、延胡索为理气和血止痛专药,凡此11味共奏清热解郁、理气和血止痛之功。<br>
【点评】本方是王老先生治療热郁中焦所致胃脘痛的经验方其组方是在大队清热之品中,佐用凉血降逆理气止血止痛之品,不仅可以直清胃火且可直熄气血两燔之势,而奏热清郁解、气血调和而痛止之效<br>
【功效】通降胃气,消痞止痛<br>
【主治】食滞中焦所致之胃脘痛,症见胃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便秘等<br>
【方解】本方以莱菔子、枳实、厚朴、焦曲消食破结而去胀满,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延胡索、川楝子、旋覆花、赭石消痞止痛合之以治胃脘痛属食滞者。<br>
【点评】通降汤是王老先生治疗食滞中焦所致胃脘痛的经验方方名通降者,是以胃宜降则和以通为补也。对于食滞者消导即是通。本方就是依据这些原理组成的对于因食滞而致的胃痛有效。<br>
【功效】养阴益胃理气止痛。<br>
【主治】胃阴不足所致之胃脘痛症见胃脘隐痛痞满,口干咽燥不欲饮食,舌红少苔脉细数。<br>
【方解】本方以沙参、麦冬、生地、石斛、糯稻根须养胃阴而润胃燥杭白芍、甘草酸甘化阴,凡此7味甘寒之品共解挛急之痛<br>
【点评】本方是王老先生的经验,是由益胃汤和芍药甘草汤合用加减而成用益胃汤以养胃阴,用芍药甘草汤以缓急柔肝止痛王老先生鉴于脾湿盛与胃阴虚相互错杂者多见,故常用本方与二陈汤合用二陈汤专燥脾家痰湿。再以二陈汤中的陈皮合之增液养胃汤中的川楝子以疏理气机则脾湿得化,气机条达而脘痞消夨。<br>


}
  • 出版社: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版權提供: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根据中医**儿科诊治病房的特点、优势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有关此病的秘验方收录其中每方
分为组成、功效、主治、用法、方解、加减、点评、验案8部分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儿科诊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