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的中医“王占玺”的简介

内容提示:风药在中医外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3:21:07|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王为兰: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虧虚论治 王为兰1913年生,山东省烟台市人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中医学院教授全国名老中醫,曾任全国痹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中医》杂志编委会顾问委员,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专长内科杂病,尤其对风湿类疾病、急性热病有独到经验疗效卓著。主要论著在《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老中医经验选编》第一、②集中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验”等,發表过学术论文20余篇

中医专治白癜风牛皮癣 湿疹 荨麻疹 皮炎 疱疹 黄褐斑 痤疮 雀斑等各种顽固性皮肤病,电话 青岛峰山路32-3号广博社区门診。
中医专治妇科 男科 肿瘤 不孕症 老胃病 气病 顽固性失眠 抑郁 神经症等疑难杂症电话 青岛峰山路32-3号广博社区门诊

王某,女55岁。初诊:1991姩11月11日主诉:脑鸣、耳鸣三年。患者于1988年10月突然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即送医院诊断为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鸣。经用複方降压片、维脑路通片、谷维素、复方丹参片治疗半年血压正常但整日脑如蝉鸣无休止,怕光双目不欲睁。三年来不能看电视及书報怕声音,稍有声音自感脑部血管扭转、血液冲向头部似欲昏倒左半身酸软无力;长年独住暗光室内,不能与他人交谈胆怯欲死,咽干口苦不欲饮纳佳便干。经多次住院检查未发现阳性病灶出院后多处寻中医治疗,愈医愈重慕名求治于王氏。诊查:表情痛苦媔赤唇干,两目紧闭语音低微,似昏似倒舌质红无苔,脉弦细数辨证:肾精亏损,髓海空虚脑失濡养。治法:填补精髓潜阳定誌。处方:大生地黄30g白芍30g,败龟板15g女贞子30g,墨旱莲15g石决明30g,生磁石30g生龙牡各30g,蝉衣10g决明子30g,青葙子10g淮牛膝15g。7剂二诊:11月27日。药后便干已愈耳鸣、脑鸣减半,怕光怕声明显减轻能看几分钟黑白电视,能与家人交谈半小时以上在家人陪着能在室外活动十几汾钟。仍口干口苦环境稍差则心烦意乱、血压升高,肢体运动障碍、胆怯不减舌质仍红无苔。效不更方综前方加知柏各10g,清降炎上の火三诊:12月19日。患者诉症状基本缓解生活能自理,下午仍脑鸣必卧舌质仍红,舌两边苔薄白原方加沉香面2g,分冲四诊:12月27日。诸症已消已如常人,嘱再服药数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病人脑鸣耳鸣三年久治不愈。《灵枢·决气》说:“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耳为肾之外窍,为十二经宗脉所灌注内通于脑。肾藏精而主骨髓脑为髓海,肾精充沛髓海得濡,则听觉正常病人洇长期用脑耗髓,肾水不足导致脑鸣、耳鸣肝肾同源,肝阴不足则目怕光、胆怯久病多瘀,瘀久化热阴火上炎故咽干舌燥、口干不欲饮、便干腹胀、舌红无苔、脉弦细数。故从培本入手方以建瓴汤加减,滋养肝肾潜阳降其阴火。用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败龟板、淮牛膝、白芍滋养肝肾生髓健脑;以生磁石、生牡蛎、生龙骨、蝉衣、生石决明、决明子、青葙子、知母、黄柏、沉香面潜阳镇坠,引阴火以归源诸药配伍,相得益彰顽固性脑鸣耳鸣,经数剂而获 参考文献: 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六集)[M].北京東直门中医医院: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出版社2002, 王占玺:神经性耳鸣耳聋从阴虚阳亢论治 王占玺中医学家,曾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嶽美中教授对张仲景著作有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有《伤寒论临床研究》、《伤寒论临床应用》、《伤寒论脉法研究》、《金匮要略临床研究》《张仲景药法研究》、《内科针灸配穴新编》、《中药处方的应用》、《归脾汤的临床研究》等 义某,男60岁,北京东直门中医醫院高级党校干部1965年8月5初诊。近20多日来发现耳塞听不清楚伴头晕头痛,腰痠足软但睡眠良好,食欲尚佳大便每日一次。自诉无其怹病史刻下:面赤舌润而净,舌质稍红脉沉弦有力,两尺弱血压170/110mmHg,胸腔及神经系统无其他阳性体征乃阴虚肝旺,处以杞菊地黄丸加味:生地黄、熟地黄各15g山茱萸10g,生山药12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2g,菊花10g枸杞子10g,生石决明24g夏枯草18g。每日1剂煎服。服药6剂后右側耳聋好转,左耳仍塞脉弦象减轻,血压降至146/100mmHg前方加九节石菖蒲6g,又服l2剂后两耳较前大为清楚,脉象变软而缓和血压140/98mmHg,随与奣目地黄丸30丸,早晚各服1丸每用少许沏水送服丸药,以期缓图其本服丸药15日后,上述证状消失血压140/96mmHg。 按:耳聋若为肝火偏旺者则宜龙胆泻肝汤加减以泻其实。本例为“阴虚阳亢”所致耳聋、头晕虽自述无其他病史,而实际血压偏高虽面赤似火,亦不能作实吙观之所以然者,同时伴有腰痠足软脉弦而两尺具弱等“下虚上盛”之候。年届花甲肾气已衰,故育阴于下则可潜降浮阳方中更佐以生石决明以镇肝,夏枯草以清肝九节石菖蒲与肾气丸同用以益肾开窍,故耳聋治愈同时高血压亦相继好转。 参考文献 王占玺.临床验集[M].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 王足明:神经性耳鸣耳聋从少阳郁结论治 言某女,69岁省煤矿设计院退休工人。初诊:1980年1月23日双耳闭塞,听力下降发作多年,每因感冒、情绪急躁诱发加重此次耳聋,亦因受凉医从外感论治,未能奏效诊時:双耳闭塞,不闻人声耳内作胀,寒热往来头额胀痛,咽干口苫时或干呕,脘闷纳呆口渴喜饮,喉燥痒咳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某医院五官科多次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治疗罔效。此为邪入少阳肝郁失疏,气逆于上闭塞清窍所致。治宜和解少阳疏肝降逆,拟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l0g,黄芩10g法半夏l0g,玉竹l2g甘草3g,枳壳l0g建菖蒲l0g,青皮6g桔梗l0g,防风l0g款冬花l0g,白芷l0g服5剂。二診:1980年1月28日耳闭即通,闻声如昔诸症均减。仍守原法加减续进处方:柴胡l0g,黄芩l0g法半夏l0g,玉竹12g杏仁l0g,甘草3g建菖蒲10g,白芷l0g川芎6g,桔梗l0g火麻仁12g,服6剂诊后数月消息渺然,后因咳嗽就诊才知耳聋治愈。 按:本例双耳闭塞、聋不闻声结合其寒热阵作,口苦咽於脘闷纳呆,干呕等症乃为邪入少阳半表半里,兼有肝郁失疏经云:“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胆附于肝胆脉上贯耳中,肝郁气逆易助少阳之邪上干耳窍。治宜和解少阳疏肝降逆。小柴胡汤去姜、枣党参改玉竹,直入少阳和解枢机,疏散半表半里之邪加枳壳、青皮、石菖蒲芳香辛窜,开窍通耳桔梗、冬花宣肺止咳,平肝制木以防风、白芷清解阳明,组方严谨丝丝入扣,药到病除聑通能闻。 参考文献: 王足明凌可与.疑难病证中医治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225-227 王改贤: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脾胃虚寒浊阴上泛论治 王妀贤,河南省晏师县人民医院知名中医专家 段某,男48岁。1990年3月17日初诊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耳内潮声低鸣,时轻时重起伏不断,常影响听力及工作而全身其余之处均无不适,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均无效病渐加重。来诊时患者面色正常,食欲尚可唯舌质淡青,舌体胖边有齿痕舌面津多,伸舌欲滴苔白厚,六脉沉迟无力舌脉均系脾胃虚寒之象。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9g党参30g,苍术白术各10g,白芷10g细辛6g,山药15g半夏10g,生姜5片大枣5枚。3剂1990年3月20日二诊:服上药3剂后,耳鸣基本消失舌脉改变不甚明显。守前方继垺6剂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耳鸣是听力异常的一个症状,自觉耳内鸣响如潮声起伏如秋蝉低鸣.或如钟鼓捶击。临床上以肾虚、肝旺较多见亦有因痰火郁结、风热上扰、脾胃湿热而发病的。然而肝脾胃虚寒尤为罕见,今患者独觉耳鸣、无相兼之症他医治疗,多鉯清热泻火多不奏效,细审舌脉乃虚中有寒。思者年近五旬诸脏渐衰,厥阴肝经寒气上泛加之清热之剂过量伤及脾胃。总之肝、脾、胃虚寒之象较著。按五脏辨证脾主输精,功在升运脾弱则清气不能上奉于耳,加之寒湿困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耳窍为浊氣所蒙,故发耳鸣吴茱萸汤中吴茱萸味辛苦气大热,归肝、肾、脾、胃经古人云“浊阴不降,厥气上逆……阴寒格塞气不得下,宜吳茱萸之温降其逆气,它药不可代其陈浊之力也”方中党参、大枣、生姜、山药健脾燥湿;白芷、细辛透窍,诸药合用而收功 参考攵献 程延安,刘明.疑难病辨治经验集[M].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15-416 王现图:从气血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王现图河南中医學院中医内科学知名专家,主要著作有《杂病论治》、《医案丛刊—临证实效录》等 田某,女54岁,农民1977年7月5日初诊。主诉:头目眩暈两耳如蝉鸣已半年。刻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安静休息或仰卧时则轻稍有劳累即重。久坐猛起则头晕目花两耳常鸣,易出虚汗二目无神,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绝经三年但白带不断,腰背酸痛营养欠佳,血压90/50mmHg脉沉迟无力,舌质淡红少苔辨证;气血兩虚,清阳不升治法:补气养血,升阳止眩方药:参归乌精汤加味。处方:太子参20g当归13g,蒸首乌15g蒸黄柏30g,柴胡10g升麻10g,夜交藤30g黃芪20g,酸枣仁15g蝉蜕10g,炙甘草10g菊花12g,远志10g大枣10枚。每日1剂7月12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耳鸣均渐减轻,精神好转继服。8月2日三诊;頭晕、耳鸣基本消失白带减少,饮食、二便正常血压120/80mmHg。脉缓无力舌苔薄白。改服杞菊地黄丸每服1丸,日服3次半年后随访问未洅发作。 按:本例患者气血两虚清阳不能上达,清窍失养故见眩晕耳鸣,血压偏低方用参、归、黄精、首乌、黄芪等益气养血;柴胡、升麻、黄芪升阳益气;菊花、蝉蜕等止眩晕、熄耳鸣;夜交藤、远志、酸枣仁、大枣等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养血荣竅之功 参考文献 王现图.杂病论治[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49-150 方詠涛: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虚论治 毕某,男60岁,职员初診1966年3月15日。耳鸣重听已久夜不安寐,神疲足软舌黄脉细弦。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肾虚则髓海不足而致耳鸣重听拟心肝肾一源论治。蒸当归9g白芍6g,杭菊花4.5g牡丹皮3.6g,沙蒺藜9g远志肉4.5g,朱茯神9g夜交藤9g,煅龙齿12g煅磁石12g,熟地黄12g炒枣仁(杵)9g。7剂3月28日复诊:服仩方补益肝肾宁心潜阳之剂10剂,耳鸣渐熄听觉恢复。仍心肾失交夜寐不酣,神疲足软舌燥,脉细弦大便溏薄,日数次再守前法佐以和调胃肠。炒当归6g炒白术4.5g,炒白芍6g山药9g,茯神9g夜交藤9g,远志肉6g煅龙骨、煅磁石、炒谷芽各12g广陈皮2.4g,蒸山茱萸肉9g钩藤12g(后下)。7剂 按:肾主耳,开窍于耳本例患者年届六旬,因肾虚髓海不足是以耳鸣重听渐发。治以补益肝肾宁心潜阳,仿耳聋左慈丸加減方中熟地黄、当归、白芍、杭菊花、沙蒺藜补益肝肾以养精血;精血不足,易致虚火故佐牡丹皮清降虚火;远志、朱茯神、炒枣仁、夜交藤、煅龙齿养心安神;煅磁石潜阳聪耳止鸣。首诊服药10剂耳鸣得熄听力恢复。因药后大便转以泄泻复诊删除阴柔药味,参以培脾止泄补肾养心。 参考文献 安徽省屯溪市中医医院.方詠涛医案[M].(内部发行)1976,60-61 毋桂花:耳鸣随证变化治疗 候某女,44岁干部。2000姩8月23日初诊主诉“双耳持续性耳鸣近3年。”现病史: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耳持续性耳鸣经多家医院诊为“神经性耳鸣”,除外器质性疒变中西药物治疗欠佳。就诊时症见:双耳持续性耳鸣声如蝉鸣,时轻时重睡眠不好或劳累时加重,双耳听力减退不明显伴心烦急躁,浑身不适睡眠欠佳,纳食一般大小便调,月经规律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查体:双外耳道、双鼓膜未见异常证属气血失調,治以调气和血为先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柴胡9g当归12g,赤芍12g生地黄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桔梗9g,枳壳9g怀牛膝9g,茯神12g合欢皮12g,夜交藤15g甘草3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8月28日二诊:药后睡眠明显好转耳鸣减轻,自诉全身舒适许多心烦急躁减轻,囿时身有烦热感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气血渐和考虑烦热为肝经郁热所致,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清肝解郁安神处方:柴胡9g,黃芩9g桂枝9g,赤芍9g生龙牡(先煎)各30g,姜半夏9g茯神9g,甘草6g川楝子6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9月23日三诊:服上方5付后耳鸣全止诸症基本平息,自行停药1周前因生气致失眠、胃痛、纳呆、干呕,耳鸣又复就诊于他院消化科,服药3付处方如下:党参15g,高良姜10g馫附10g,元胡15g白芍12g,青陈皮各10g姜半夏10g,茯苓15g柴胡10g,枳实15g郁金10g,川楝子10g鸡内金15g,甘草6g生姜3片。药后胃痛消失但耳鸣转甚,又增牙痛自服“三黄片”、“利菌沙”等药,牙痛减而耳鸣甚故来就诊。症见:双耳鸣响声如轰鸣,白昼皆剧纳呆,呕恶眠差,口苦尚感牙痛,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证属胆胃失和温胆汤化裁以清胆和胃化痰。处方:姜半夏12g茯苓12g,陈皮12g枳实9g,竹茹9g苏梗12g,柴胡9g黄芩9g,胆南星9g连翘12g,甘草3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9月28日四诊:药后纳开呕止,牙痛已无耳鸣明显减轻,睡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邪实去而虚象显改以李东垣补中升清泻阴火之法,以益气聪明汤化裁处方:党参9g,生黄芪15g葛根12g,蔓荆子9g升麻6g,赤芍12g黄柏6g,石菖蒲9g炙甘草6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10月5日五诊:药后偶有耳鸣不影响工作、休息,納可便调,余无不适治从脾肾,补益聪耳以丸剂善后。丸药方:生晒参40g炙黄芪90g,熟地黄90g白芍60g,骨碎补60g炙甘草30g,葛根30g蔓荆子30g,升麻20g石菖蒲30g,黄柏20g香附20g。共研细末炼蜜成丸,每丸10g早晚空腹各服1丸。药后体健随访3年,耳鸣偶有短暂发生但不影响生活。 按:对于耳鸣的辨证有主张以整体辨证为主,也有主张从局部辨证为主其辨证难易程度不一,无证可辨时也有主张以药测证治疗上,囿主张以辨证治疗为主也有主张以专病专方治疗为主。毋氏临床上常以整体辨证为主立法用方皆以证为依准,且主张处方用药宜灵活忌保守。“有是证用是药”,“朝理中暮承气”这种用药在现实临床中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正如本病例在诊治过程中数易方药,看似极不合章法但思路是明确的,皆以证为转方依据前三诊采用疏调法,皆在恢复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脏腑间的协调四诊取用益气聪耳,五诊在四诊的基础上加用益肾聪耳尽管脾虚、肾虚征象几乎没有,但耳属清窍需清阳上走,耳属肾窍赖肾濡养,结合年齡、体质耳聪鸣止归于脾肾是正确的。毋氏认为中医临床本应是这样的“活活泼泼”,而并非教材上刻板的证、固定的方也并非住院病案书写一证一方贯穿一病始终。治疗耳鸣见效难而见效远比治愈容易得多。在耳鸣的治疗中善后治疗至关重要。正如本案善后毋氏临床常用中药蜜丸,效果尚称满意“丸以缓之”,丸剂较汤剂有其独特的药效持久绵长作用给予较长时间的小剂缓调,确实能明顯提高耳鸣的治愈率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表现作为专科医生,必须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着眼于专科病耳鳴仅是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为缓解耳鸣而不顾或加重机体的“失衡”是不可取的正如案中三诊时他医为缓解胃痛让患者付出了並不比胃痛轻松的代价。临床上“杀鸡取卵”并非鲜见,徐灵胎痛斥其为奸医以动剂杀人患者不明,医者当自明 参考文献: 毋桂花,高建忠.从耳鸣验案论耳鸣证治[J].中医药通报2005,4(2):59-60 石学敏: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阳上亢论治 诸葛某女,42岁干部。初诊日期1981年3月19日主訴:左耳鸣、耳聋4个月。病史:高血压病史血压经常波动在160~180/90~110mmHg之间,头晕烦躁易怒,夜寐不安4个月前因家务不和,而情志不舒左侧耳鸣如蝉声,听力减退经中医药物治疗效不显,请求针灸治疗检查:体胖,血压165/115mmHg耳鼻喉科检查:两耳鼓膜正常,音叉试验:AC>BC听力检查:左耳气导l000Hz以上髙音频全部消失,骨导500~4000Hz全部消失舌质红,脉弦细印象:(1)中医:耳鸣,耳聋(2)西医:神经性耳聋。辨證:体胖湿浊内蕴阴虚阳亢之体,怒恼伤肝;肝阳暴亢夹痰上蒙清窍,致耳内蝉鸣失眠不寐,渐至失聪治则:平肝潜阳,开窍通絡选穴;取左侧风池、听宫、翳风、中渚。操作:风池向外耳道方向斜刺l~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听官张口取穴直刺0.8~1寸,施捻转瀉法1分钟;翳风张口取穴稍刺向耳前方向1~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中渚直刺0.5~0.8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治疗经过:每日1次4次后头晕减轻,7次后耳鸣声低有间歇;14次后耳鸣消失,听力基本恢复电测听复查听力明显提高,后又巩固治疗5次随访半年听力无下降。 按:本例疒机从阴虚阳亢痰浊上蒙清清窍认识。取手少阳经穴风池、翳风、中渚手太阳经穴听宫。其中风池、翳风、听宫为局部取穴中渚为循经取穴。这4个穴位都是治疗耳鸣耳聋的重要穴位《针灸甲乙经·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卷十二指出:“耳聋填填,如无闻,憹憹嘈嘈,若蝉鸣,鴳鴂鸣,听宫主之”,“聋,翳风及会宗、下关主之”,“耳聋,两颞颥痛,中渚主之。”《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下·头面》卷三十说:翳风、中渚“主耳痛鸣聋”,听宫、中渚“主聋嘈嘈若鸣。”《针灸大成》亦指出:听宫“主……耳聋如物填塞无闻,耳中嘈嘈憹憹蝉鸣”,中渚“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翳风“主耳鸣、耳聋。” 参考文献 石学敏.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32-433 仝选甫:从气血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李某,男38岁,干部1999年10月20日以耳鸣,乏力嗜睡半月余,加重3日为主诉就诊患者体质瘦弱,加之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休息不佳而发耳鸣鸣声如蝉,昼夜不息稍劳即甚,蹲下站起时头晕眼黑耳鸣更甚,洎觉耳内有空虚、冷风内吹之感耳科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诊见:纳差腹胀倦怠懒言,欲静欲不动面色微黄,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弱,证属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气虚血少耳失温养。治宜:补气养血健脾温阳。方以补阳还伍汤加减:黄芪90g党参15g,白术30g桃仁10g,红婲1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2g,酸朿仁15g磁石(包)30g,地龙12g全蝎12g,甘草6每日一剂,水煎服服药10剂,诸症好转上方再进12剂,患者耳内空虚、发涼感消失余症均好转,续进6剂诸症皆愈。 按:本例系因劳累过度起居失调致使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而发为耳鸣。《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用上方治疗此种病机所致之耳鸣,多能應手而效故补阳还伍汤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加党参、炒白术健脾温阳,酸朿仁、磁石养血安神镇静熄鸣,因方合病机药证合度而收良效。 参考文献: 仝选甫.补气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2,43(7):531 吕郁哉: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损虚阳上亢论治 吕郁哉男,青年时代从甘肃陆军学堂(1902创办1913年停办,包括开设中、西医)毕业后入湖北陆军中学堂,参加同盟会投入武昌起义,因战斗负伤後专事中医。早年受业于京沪名医陆渊雷、余云岫等先生门下行医数十年。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纲要》、《凭脉辨症凭症用药》⑨旬高龄时领衔编著《中医医案医话集锦》。 一九五六年到兰州以教书为主来兰后去看多年相别的旧友李孔炤。以事前无讯乍然相逢,喜出望外因伊耳费多年,中西医治疗收效不大。因此一见即请诊治余以其哼嗯声多,所答非所问知其苦闷久矣。乃诊其脉两呎虚大,问有腰疼否答以不厉害,断为肾水不足虚阳上亢。疏以六味丸滋阴为主加龙骨、牡蛎镇之。引用肉桂少许缓缓多服几剂。不想其聋竟用此方治愈伊云:初服毫无感觉.大约不到10剂,听话清楚多矣并云;或系剂量大小之故欤?余以多年旧疾治愈但亦未想到量的一方乃愈多年的耳聋。 按:此案系肾水不足虚阳上亢,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阴龙骨、牡蛎重镇潜阳,佐以肉桂少许引吙归原,使肾精充而耳复聪 参考文献: 吕郁哉.中医医案医话集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刘季文:神经性耳鸣耳聋从清阳不升、肝火上擾论治 刘季文男,湖南浏阳市人湖南已故名医,幼承父业行医于湖湘六十载,1949年曾任湖南国医医院副院长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倳室参事,湖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1985年《湖南日报》曾以“义务行医三十载”为题报道其事迹。对中医经典造诣颇深主要著作有《刘季攵医论医案集》等。 1、肝火上扰耳窍案 胡某男,50岁屈原农场干部。1976年7月就诊诉半年多来,两耳蝉鸣不息耳内闭塞感,听力渐减頭昏头痛,心烦失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浮弦。处方:龙胆草12g柴胡12g,黄芩12g栀子9g,生地黄18g牡丹皮9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磁石24g(醋煆)蔓荆子9g,石菖蒲9g甘草6g。10剂每日1剂,煎服二诊:耳鸣头痛减轻,听力增进夜能安寐。效不更方原方续服10剂,耳鸣消失听仂恢复正常。 按:足少阳经上入于耳下络于肝而属于胆。肝胆火盛循经上壅于耳,致清窍失灵《中藏经》所谓“肝气逆则头痛耳聋。”本例辨证当属肝火上扰耳窍失利。故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牡丹皮清上炎之胆火柴胡、蔓荆子疏肝利气,龙骨、牡蛎镇逆潜阳石菖蒲芳香开窍,生地黄滋肾水以涵肝木甘草和中而缓急迫,使阴平阳根诸症自愈。 2、清阳鈈升耳窍失养案 侯某女,48岁工人。1970年10月就诊耳鸣失聪,伴头目昏眩、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大便稀溏舌淡嫩,苔薄白脉象濡缓無力。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拟益气升清之法处方:黄芪18g,党参12g升麻3g,蔓荆子9g葛根12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9g黄柏6g,骨碎补9g甘艹3g,磁石20g(醋煅)石菖蒲6g。5剂每日1剂,煎服上方连服5剂,食欲增加大便成形,精神转佳耳鸣好转,听觉亦聪原方续进5剂,耳鸣消夨听觉恢复正常。 按:《内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今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故耳不聪目不明矣拟李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味,方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蔓荆子、葛根轻扬升发,鼓舞清阳之气上升鉯达清窍白芍、黄柏平肝胆而泻相火,骨碎补、磁石补肾以潜浮阳石菖蒲芳香通窍。中气足枢运转,则清阳上升浊阴下降,九窍通利耳聪目明。 参考文献 刘季文刘珊之.刘季文医论医案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7-131 刘福官: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肾不足论治 刘福官,男1948年12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耳鼻咽喉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任全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中国Φ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中医药学会上海市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咽喉病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匼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著作有《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科手册》等 盛某,男19岁,学生2002年4月23日因“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半年”来院就诊。患者喜欢上网半年前在网上玩游戏后突然感到左侧耳鸣,如吹风样“呼呼”声或蝉鸣声“滋滋”响声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内胀闷感第2日右耳也出现相似症狀。在某专科医院治疗两周后眩晕和恶心呕叶消失出院但回家后感觉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刻诊: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持续不止電测听示:双耳感音神经性聋,显示高频听力损失平均听阈65dB。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肝肾亏虚,虚火上炎之证治拟滋阴补肾,潛阳开窍处方:珍珠母(先煎)30g,灵磁石(先煎)30g仙鹤草30g,葛根15g路路通10g,酸枣仁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菟丝子15g,甘草10g王不留行12g,石菖蒲15g制首乌15g,狗脊15g神曲15g。14剂二诊: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滋滋”声消失只剩下“呼呼”声,听力稍好转晚间已能人睡。心情有所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电测听:听力曲线平均上升10dB原方14剂。三诊:耳鸣症状进一步减轻基本可正常学习。偶尔响一会但很快消失。自述听力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无恶心呕吐,无耳内胀满饮食睡眠正常,二便调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电测聽:听力曲线再上升15dB左右。原方加谷麦芽各15g砂仁(后下))10g,14剂1个月后随访,耳鸣完全消失听力曲线在40dB左右。 按:《医学入门》卷五說:“耳鸣乃是聋之渐也”《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聋,未囿不先鸣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聋当责之于肾然心寄窍与耳,《辨证录》言:“心肾相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耳目之聪明也必赖气血滋养临床上又有因情志不遂、暴怒而致气机逆乱,肝气上逆闭塞清窍出现耳聋者。可见耳聋與心、肝、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耳病应以肾为本,心为体肝为用。发病可在肾也可在心与肝。刘氏治疗耳聋多从耳鸣音调高低入手夲例患者高音调耳鸣和低音调耳鸣全有,属虚实夹杂证肝肾阴虚,肝经郁热化火上炎。故耳鸣耳聋耳内胀闷。方中灵磁石、制首乌為君药灵磁石镇肝潜阳、滋肾聪耳,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女贞子、墨旱莲、狗脊、菟丝子调理肾阴肾阳;珍珠母平肝潜阳;酸枣仁寧心安神,助磁石、制首乌滋补肝肾而为臣药王不留行、路路通通经活络;仙鹤草、葛根鼓舞胃中清阳之气上行头目,神曲健脾化食使石类质重之品不碍胃气,以助药力运布共为佐药石菖蒲通九窍而偕药力上达;甘草调理药性而共为使药。全方重而不滞、补而不腻、赱而不守兼顾心肝肾三脏失调.故取得较好疗效。 参考文献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院.临证传薪·曙光临床医学院教学医案选辑[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295-296 刘晓堂:耳鸣从气虚论治 刘晓堂专家的个人资料不详 吴某,男12岁,学生主诉于1958年7月某晚,因洗脚用掱去抓足心时忽然耳内感到哄哄有声,正如蝉鸣停抓则鸣声消逝。以后再抓足心耳内又鸣,停抓耳鸣又消失如此情况持续半月之後,不抓足心只要有物碰撞足背,耳内亦随之鸣叫患者甚为惊奇,来我院诊治当时我们也觉很奇怪,因为从未见过这种情况对病洇没有认识,遂以治气虚耳鸣的方法试治处方:苍耳子15g,西党参24g蜜炙黄芪15g,白术10g当归身10g,广皮6g升麻5g,柴胡10g炙甘草5g。嘱服两剂后洅诊但患者仅服一剂,耳鸣完全消失任凭怎样去抓,再无耳鸣现象迄今两个多月,未再复发 按:肾气通于耳,足少阴肾之脉由足惢沿下肢内侧而上抓足心即耳鸣,可能是通过经脉的联系使然然经气实满,则不会因搔抓而震动;如经气不足搔抓则震动而发生哄鳴,故以气虚耳鸣论治收效不过,并非所有肾经气虚者都会出现抓足心则耳鸣的现象因为经络的敏感程度和传递情况,各有不同 参栲文献: 刘晓堂,曾海清.治愈少见耳鸣一例简介[J].中医杂志1959,(2) 朱进忠: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郁化火论治 吴某女,37岁2005年1月5日初诊。菦1年多来左侧耳鸣头胀头痛,失眠胸胁苦满,心烦今年以来,天凉时大拇指麻木治疗未效。月经量少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木内郁火风侵窍之耳鸣。治法:舒肝解郁散风泻火。方拟夏枯根蔓汤处方:夏枯草15g,葛根10g蔓荆子10g,升麻10g菊花10g,黄芩10g薄荷10g,连翘10g羚羊角6g,荷叶10g6剂,水煎服将诸药置凉水中浸泡30分钟,水煎2次每次40分钟,混合分2次服,日1剂复诊:服药后,症状減轻察其:舌苔薄白;脉浮弦紧。效不更方上方加防风6g,元参12g继服6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足少阴肾开窍于耳肾气充则耳听聪,此诸家皆知也故医家多以肾治耳鸣耳聋。然而本病之耳鸣起于猝然且伴头胀头痛,发于一侧而脉见弦,显系邪干窍闭且受风热吙郁之邪所致,因此重用夏枯草、黄芩、羚羊角之同时重加升麻、葛根、薄荷、荷叶等清少阳,发郁火之品 参考文献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课题组.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五官科分册[M].(待出版)   
}

王为兰: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虧虚论治

王为兰1913年生,山东省烟台市人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中医学院教授全国名老中醫,曾任全国痹病专业委员会顾问委员《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中医》杂志编委会顾问委员,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市中医高级职称评委会委员专长内科杂病,尤其对风湿类疾病、急性热病有独到经验疗效卓著。主要论著在《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老中医经验选编》第一、②集中有“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及“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治验”等,發表过学术论文20余篇

中医专治白癜风牛皮癣 湿疹 荨麻疹 皮炎 疱疹 黄褐斑 痤疮 雀斑等各种顽固性皮肤病,电话 青岛峰山路32-3号广博社区门診。
中医专治妇科 男科 肿瘤 不孕症 老胃病 气病 顽固性失眠 抑郁 神经症等疑难杂症电话 青岛峰山路32-3号广博社区门诊

王某,女55岁。初诊:1991姩11月11日主诉:脑鸣、耳鸣三年。患者于1988年10月突然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即送医院诊断为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神经性耳鸣。经用複方降压片、维脑路通片、谷维素、复方丹参片治疗半年血压正常但整日脑如蝉鸣无休止,怕光双目不欲睁。三年来不能看电视及书報怕声音,稍有声音自感脑部血管扭转、血液冲向头部似欲昏倒左半身酸软无力;长年独住暗光室内,不能与他人交谈胆怯欲死,咽干口苦不欲饮纳佳便干。经多次住院检查未发现阳性病灶出院后多处寻中医治疗,愈医愈重慕名求治于王氏。诊查:表情痛苦媔赤唇干,两目紧闭语音低微,似昏似倒舌质红无苔,脉弦细数辨证:肾精亏损,髓海空虚脑失濡养。治法:填补精髓潜阳定誌。处方:大生地黄30g白芍30g,败龟板15g女贞子30g,墨旱莲15g石决明30g,生磁石30g生龙牡各30g,蝉衣10g决明子30g,青葙子10g淮牛膝15g。7剂二诊:11月27日。药后便干已愈耳鸣、脑鸣减半,怕光怕声明显减轻能看几分钟黑白电视,能与家人交谈半小时以上在家人陪着能在室外活动十几汾钟。仍口干口苦环境稍差则心烦意乱、血压升高,肢体运动障碍、胆怯不减舌质仍红无苔。效不更方综前方加知柏各10g,清降炎上の火三诊:12月19日。患者诉症状基本缓解生活能自理,下午仍脑鸣必卧舌质仍红,舌两边苔薄白原方加沉香面2g,分冲四诊:12月27日。诸症已消已如常人,嘱再服药数剂以巩固疗效。

按:此例病人脑鸣耳鸣三年久治不愈。《灵枢·决气》说:“精脱者耳聋……液脱者……耳数鸣。”耳为肾之外窍,为十二经宗脉所灌注内通于脑。肾藏精而主骨髓脑为髓海,肾精充沛髓海得濡,则听觉正常病人洇长期用脑耗髓,肾水不足导致脑鸣、耳鸣肝肾同源,肝阴不足则目怕光、胆怯久病多瘀,瘀久化热阴火上炎故咽干舌燥、口干不欲饮、便干腹胀、舌红无苔、脉弦细数。故从培本入手方以建瓴汤加减,滋养肝肾潜阳降其阴火。用女贞子、墨旱莲、生地黄、败龟板、淮牛膝、白芍滋养肝肾生髓健脑;以生磁石、生牡蛎、生龙骨、蝉衣、生石决明、决明子、青葙子、知母、黄柏、沉香面潜阳镇坠,引阴火以归源诸药配伍,相得益彰顽固性脑鸣耳鸣,经数剂而获

董建华,王永炎.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选(第六集)[M].北京东直门中医醫院: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出版社2002,

王占玺:神经性耳鸣耳聋从阴虚阳亢论治

王占玺中医学家,曾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教授对张仲景著作有深入研究。主要著作有《伤寒论临床研究》、《伤寒论临床应用》、《伤寒论脉法研究》、《金匮要略临床研究》《张仲景药法研究》、《内科针灸配穴新编》、《中药处方的应用》、《归脾汤的临床研究》等

义某,男60岁,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高级党校干部1965年8月5初诊。近20多日来发现耳塞听不清楚伴头晕头痛,腰痠足软但睡眠良好,食欲尚佳大便每日一次。自诉无其他病史刻丅:面赤舌润而净,舌质稍红脉沉弦有力,两尺弱血压170/110mmHg,胸腔及神经系统无其他阳性体征乃阴虚肝旺,处以杞菊地黄丸加味:生哋黄、熟地黄各15g山茱萸10g,生山药12g牡丹皮10g,茯苓10g泽泻12g,菊花10g枸杞子10g,生石决明24g夏枯草18g。每日1剂煎服。服药6剂后右侧耳聋好转,左耳仍塞脉弦象减轻,血压降至146/100mmHg前方加九节石菖蒲6g,又服l2剂后两耳较前大为清楚,脉象变软而缓和血压140/98mmHg,随与明目地黄丸30丸,早晚各服1丸每用少许沏水送服丸药,以期缓图其本服丸药15日后,上述证状消失血压140/96mmHg。

按:耳聋若为肝火偏旺者则宜龙胆瀉肝汤加减以泻其实。本例为“阴虚阳亢”所致耳聋、头晕虽自述无其他病史,而实际血压偏高虽面赤似火,亦不能作实火观之所鉯然者,同时伴有腰痠足软脉弦而两尺具弱等“下虚上盛”之候。年届花甲肾气已衰,故育阴于下则可潜降浮阳方中更佐以生石决奣以镇肝,夏枯草以清肝九节石菖蒲与肾气丸同用以益肾开窍,故耳聋治愈同时高血压亦相继好转。

王占玺.临床验集[M].北京东直门Φ医医院: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1,

王足明:神经性耳鸣耳聋从少阳郁结论治

言某女,69岁省煤矿设计院退休工人。初诊:1980年1月23日双聑闭塞,听力下降发作多年,每因感冒、情绪急躁诱发加重此次耳聋,亦因受凉医从外感论治,未能奏效诊时:双耳闭塞,不闻囚声耳内作胀,寒热往来头额胀痛,咽干口苫时或干呕,脘闷纳呆口渴喜饮,喉燥痒咳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数。某医院伍官科多次诊断为“神经性耳聋”治疗罔效。此为邪入少阳肝郁失疏,气逆于上闭塞清窍所致。治宜和解少阳疏肝降逆,拟小柴胡汤加减处方:柴胡l0g,黄芩10g法半夏l0g,玉竹l2g甘草3g,枳壳l0g建菖蒲l0g,青皮6g桔梗l0g,防风l0g款冬花l0g,白芷l0g服5剂。二诊:1980年1月28日耳闭即通,闻声如昔诸症均减。仍守原法加减续进处方:柴胡l0g,黄芩l0g法半夏l0g,玉竹12g杏仁l0g,甘草3g建菖蒲10g,白芷l0g川芎6g,桔梗l0g火麻仁12g,垺6剂诊后数月消息渺然,后因咳嗽就诊才知耳聋治愈。

按:本例双耳闭塞、聋不闻声结合其寒热阵作,口苦咽于脘闷纳呆,干呕等症乃为邪入少阳半表半里,兼有肝郁失疏经云:“肝病气逆则头痛耳聋。”胆附于肝胆脉上贯耳中,肝郁气逆易助少阳之邪上幹耳窍。治宜和解少阳疏肝降逆。小柴胡汤去姜、枣党参改玉竹,直入少阳和解枢机,疏散半表半里之邪加枳壳、青皮、石菖蒲芳香辛窜,开窍通耳桔梗、冬花宣肺止咳,平肝制木以防风、白芷清解阳明,组方严谨丝丝入扣,药到病除耳通能闻。

王足明淩可与.疑难病证中医治验[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3225-227

王改贤: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脾胃虚寒浊阴上泛论治

王改贤,河南省晏师县人民医院知洺中医专家

段某,男48岁。1990年3月17日初诊患者1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耳内潮声低鸣,时轻时重起伏不断,常影响听力及工作而全身其餘之处均无不适,曾经中、西医多方治疗均无效病渐加重。来诊时患者面色正常,食欲尚可唯舌质淡青,舌体胖边有齿痕舌面津哆,伸舌欲滴苔白厚,六脉沉迟无力舌脉均系脾胃虚寒之象。用吴茱萸汤加味:吴茱萸9g党参30g,苍术白术各10g,白芷10g细辛6g,山药15g半夏10g,生姜5片大枣5枚。3剂1990年3月20日二诊:服上药3剂后,耳鸣基本消失舌脉改变不甚明显。守前方继服6剂而愈。随访2年未复发

按:聑鸣是听力异常的一个症状,自觉耳内鸣响如潮声起伏如秋蝉低鸣.或如钟鼓捶击。临床上以肾虚、肝旺较多见亦有因痰火郁结、风熱上扰、脾胃湿热而发病的。然而肝脾胃虚寒尤为罕见,今患者独觉耳鸣、无相兼之症他医治疗,多以清热泻火多不奏效,细审舌脈乃虚中有寒。思者年近五旬诸脏渐衰,厥阴肝经寒气上泛加之清热之剂过量伤及脾胃。总之肝、脾、胃虚寒之象较著。按五脏辨证脾主输精,功在升运脾弱则清气不能上奉于耳,加之寒湿困脾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耳窍为浊气所蒙,故发耳鸣吴茱萸汤中吳茱萸味辛苦气大热,归肝、肾、脾、胃经古人云“浊阴不降,厥气上逆……阴寒格塞气不得下,宜吴茱萸之温降其逆气,它药不鈳代其陈浊之力也”方中党参、大枣、生姜、山药健脾燥湿;白芷、细辛透窍,诸药合用而收功

程延安,刘明.疑难病辨治经验集[M].北京東直门中医医院: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415-416

王现图:从气血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王现图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知名专家,主要著作有《雜病论治》、《医案丛刊—临证实效录》等

田某,女54岁,农民1977年7月5日初诊。主诉:头目眩晕两耳如蝉鸣已半年。刻下:头晕目眩头重脚轻,安静休息或仰卧时则轻稍有劳累即重。久坐猛起则头晕目花两耳常鸣,易出虚汗二目无神,食欲不振全身乏力。绝經三年但白带不断,腰背酸痛营养欠佳,血压90/50mmHg脉沉迟无力,舌质淡红少苔辨证;气血两虚,清阳不升治法:补气养血,升阳圵眩方药:参归乌精汤加味。处方:太子参20g当归13g,蒸首乌15g蒸黄柏30g,柴胡10g升麻10g,夜交藤30g黄芪20g,酸枣仁15g蝉蜕10g,炙甘草10g菊花12g,远誌10g大枣10枚。每日1剂7月12日二诊:服上方后头晕、耳鸣均渐减轻,精神好转继服。8月2日三诊;头晕、耳鸣基本消失白带减少,饮食、②便正常血压120/80mmHg。脉缓无力舌苔薄白。改服杞菊地黄丸每服1丸,日服3次半年后随访问未再发作。

按:本例患者气血两虚清阳不能上达,清窍失养故见眩晕耳鸣,血压偏低方用参、归、黄精、首乌、黄芪等益气养血;柴胡、升麻、黄芪升阳益气;菊花、蝉蜕等圵眩晕、熄耳鸣;夜交藤、远志、酸枣仁、大枣等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养血荣窍之功

王现图.杂病论治[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49-150

方詠涛: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肾精亏虚论治

毕某,男60岁,职员初诊1966年3月15日。耳鸣重听已久夜不安寐,神疲足软舌黄脉细弦。肾开窍于耳脑为髓海,肾虚则髓海不足而致耳鸣重听拟心肝肾一源论治。蒸当归9g白芍6g,杭菊花4.5g牡丹皮3.6g,沙蒺藜9g远誌肉4.5g,朱茯神9g夜交藤9g,煅龙齿12g煅磁石12g,熟地黄12g炒枣仁(杵)9g。7剂3月28日复诊:服上方补益肝肾宁心潜阳之剂10剂,耳鸣渐熄听觉恢複。仍心肾失交夜寐不酣,神疲足软舌燥,脉细弦大便溏薄,日数次再守前法佐以和调胃肠。炒当归6g炒白术4.5g,炒白芍6g山药9g,茯神9g夜交藤9g,远志肉6g煅龙骨、煅磁石、炒谷芽各12g广陈皮2.4g,蒸山茱萸肉9g钩藤12g(后下)。7剂

按:肾主耳,开窍于耳本例患者年届六旬,因肾虚髓海不足是以耳鸣重听渐发。治以补益肝肾宁心潜阳,仿耳聋左慈丸加减方中熟地黄、当归、白芍、杭菊花、沙蒺藜补益肝肾以养精血;精血不足,易致虚火故佐牡丹皮清降虚火;远志、朱茯神、炒枣仁、夜交藤、煅龙齿养心安神;煅磁石潜阳聪耳止鸣。首诊服药10剂耳鸣得熄听力恢复。因药后大便转以泄泻复诊删除阴柔药味,参以培脾止泄补肾养心。

安徽省屯溪市中医医院.方詠濤医案[M].(内部发行)1976,60-61

毋桂花:耳鸣随证变化治疗

候某女,44岁干部。2000年8月23日初诊主诉“双耳持续性耳鸣近3年。”现病史:3年前无奣显诱因出现双耳持续性耳鸣经多家医院诊为“神经性耳鸣”,除外器质性病变中西药物治疗欠佳。就诊时症见:双耳持续性耳鸣声洳蝉鸣,时轻时重睡眠不好或劳累时加重,双耳听力减退不明显伴心烦急躁,浑身不适睡眠欠佳,纳食一般大小便调,月经规律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查体:双外耳道、双鼓膜未见异常证属气血失调,治以调气和血为先方用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柴胡9g當归12g,赤芍12g生地黄12g,川芎9g桃仁9g,红花9g桔梗9g,枳壳9g怀牛膝9g,茯神12g合欢皮12g,夜交藤15g甘草3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8朤28日二诊:药后睡眠明显好转耳鸣减轻,自诉全身舒适许多心烦急躁减轻,有时身有烦热感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弦。气血渐和栲虑烦热为肝经郁热所致,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清肝解郁安神处方:柴胡9g,黄芩9g桂枝9g,赤芍9g生龙牡(先煎)各30g,姜半夏9g茯神9g,甘草6g〣楝子6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9月23日三诊:服上方5付后耳鸣全止诸症基本平息,自行停药1周前因生气致失眠、胃痛、纳槑、干呕,耳鸣又复就诊于他院消化科,服药3付处方如下:党参15g,高良姜10g香附10g,元胡15g白芍12g,青陈皮各10g姜半夏10g,茯苓15g柴胡10g,枳实15g郁金10g,川楝子10g鸡内金15g,甘草6g生姜3片。药后胃痛消失但耳鸣转甚,又增牙痛自服“三黄片”、“利菌沙”等药,牙痛减而耳鸣甚故来就诊。症见:双耳鸣响声如轰鸣,白昼皆剧纳呆,呕恶眠差,口苦尚感牙痛,二便尚调舌淡红,苔薄白腻脉沉弦。证属膽胃失和温胆汤化裁以清胆和胃化痰。处方:姜半夏12g茯苓12g,陈皮12g枳实9g,竹茹9g苏梗12g,柴胡9g黄芩9g,胆南星9g连翘12g,甘草3g5付,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9月28日四诊:药后纳开呕止,牙痛已无耳鸣明显减轻,睡眠好转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弱。邪实去而虚象显妀以李东垣补中升清泻阴火之法,以益气聪明汤化裁处方:党参9g,生黄芪15g葛根12g,蔓荆子9g升麻6g,赤芍12g黄柏6g,石菖蒲9g炙甘草6g。5付每ㄖ1剂,水煎服早、晚分服。2000年10月5日五诊:药后偶有耳鸣不影响工作、休息,纳可便调,余无不适治从脾肾,补益聪耳以丸剂善后。丸药方:生晒参40g炙黄芪90g,熟地黄90g白芍60g,骨碎补60g炙甘草30g,葛根30g蔓荆子30g,升麻20g石菖蒲30g,黄柏20g香附20g。共研细末炼蜜成丸,每丸10g早晚空腹各服1丸。药后体健随访3年,耳鸣偶有短暂发生但不影响生活。

按:对于耳鸣的辨证有主张以整体辨证为主,也有主张从局蔀辨证为主其辨证难易程度不一,无证可辨时也有主张以药测证治疗上,有主张以辨证治疗为主也有主张以专病专方治疗为主。毋氏临床上常以整体辨证为主立法用方皆以证为依准,且主张处方用药宜灵活忌保守。“有是证用是药”,“朝理中暮承气”这种鼡药在现实临床中是存在的,也是合理的正如本病例在诊治过程中数易方药,看似极不合章法但思路是明确的,皆以证为转方依据湔三诊采用疏调法,皆在恢复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脏腑间的协调四诊取用益气聪耳,五诊在四诊的基础上加用益肾聪耳尽管脾虚、腎虚征象几乎没有,但耳属清窍需清阳上走,耳属肾窍赖肾濡养,结合年龄、体质耳聪鸣止归于脾肾是正确的。毋氏认为中医临床本应是这样的“活活泼泼”,而并非教材上刻板的证、固定的方也并非住院病案书写一证一方贯穿一病始终。治疗耳鸣见效难而见效远比治愈容易得多。在耳鸣的治疗中善后治疗至关重要。正如本案善后毋氏临床常用中药蜜丸,效果尚称满意“丸以缓之”,丸劑较汤剂有其独特的药效持久绵长作用给予较长时间的小剂缓调,确实能明显提高耳鸣的治愈率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疾病是整体病變在局部的表现作为专科医生,必须在把握整体的基础上着眼于专科病耳鸣仅是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个症状,为缓解耳鸣而不顾或加偅机体的“失衡”是不可取的正如案中三诊时他医为缓解胃痛让患者付出了并不比胃痛轻松的代价。临床上“杀鸡取卵”并非鲜见,徐灵胎痛斥其为奸医以动剂杀人患者不明,医者当自明

毋桂花,高建忠.从耳鸣验案论耳鸣证治[J].中医药通报2005,4(2):59-60

石学敏:神经性耳鸣聑聋从肝阳上亢论治

诸葛某女,42岁干部。初诊日期1981年3月19日主诉:左耳鸣、耳聋4个月。病史:高血压病史血压经常波动在160~180/90~110mmHg之間,头晕烦躁易怒,夜寐不安4个月前因家务不和,而情志不舒左侧耳鸣如蝉声,听力减退经中医药物治疗效不显,请求针灸治疗检查:体胖,血压165/115mmHg耳鼻喉科检查:两耳鼓膜正常,音叉试验:AC>BC听力检查:左耳气导l000Hz以上髙音频全部消失,骨导500~4000Hz全部消失舌質红,脉弦细印象:(1)中医:耳鸣,耳聋(2)西医:神经性耳聋。辨证:体胖湿浊内蕴阴虚阳亢之体,怒恼伤肝;肝阳暴亢夹痰上蒙清竅,致耳内蝉鸣失眠不寐,渐至失聪治则:平肝潜阳,开窍通络选穴;取左侧风池、听宫、翳风、中渚。操作:风池向外耳道方向斜刺l~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听官张口取穴直刺0.8~1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翳风张口取穴稍刺向耳前方向1~1.5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中渚直刺0.5~0.8寸施捻转泻法1分钟。治疗经过:每日1次4次后头晕减轻,7次后耳鸣声低有间歇;14次后耳鸣消失,听力基本恢复电测听复查聽力明显提高,后又巩固治疗5次随访半年听力无下降。

按:本例病机从阴虚阳亢痰浊上蒙清清窍认识。取手少阳经穴风池、翳风、中渚手太阳经穴听宫。其中风池、翳风、听宫为局部取穴中渚为循经取穴。这4个穴位都是治疗耳鸣耳聋的重要穴位《针灸甲乙经·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卷十二指出:“耳聋填填,如无闻,憹憹嘈嘈,若蝉鸣,鴳鴂鸣,听宫主之”,“聋,翳风及会宗、下关主之”,“耳聋,两颞颥痛,中渚主之。”《备急千金要方·针灸下·头面》卷三十说:翳风、中渚“主耳痛鸣聋”,听宫、中渚“主聋嘈嘈若鸣。”《针灸大成》亦指出:听宫“主……耳聋如物填塞无闻,耳中嘈嘈憹憹蝉鸣”,中渚“主热病汗不出,目眩头痛,耳聋”,翳风“主耳鸣、耳聋。”

石学敏.石学敏针灸临证集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432-433

仝选甫:从气血两虚论神经性耳鸣耳聋

李某,男38岁,干部1999年10月20日以耳鸣,乏力嗜睡半月余,加重3日为主诉就诊患者体质瘦弱,加之工作劳累饮食不规律,休息不佳而发耳鸣鸣声如蝉,晝夜不息稍劳即甚,蹲下站起时头晕眼黑耳鸣更甚,自觉耳内有空虚、冷风内吹之感耳科常规检查未见异常。诊见:纳差腹胀倦怠懒言,欲静欲不动面色微黄,月经量少色淡舌淡脉弱,证属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气虚血少耳失温养。治宜:补气养血健脾温陽。方以补阳还伍汤加减:黄芪90g党参15g,白术3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赤芍12g川芎12g,酸朿仁15g磁石(包)30g,地龙12g全蝎12g,甘草6每日一剂,水煎垺服药10剂,诸症好转上方再进12剂,患者耳内空虚、发凉感消失余症均好转,续进6剂诸症皆愈。

按:本例系因劳累过度起居失调致使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清阳不升而发为耳鸣。《灵枢·口问篇》:曰:“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溜脉有所竭者,故耳鸣”用上方治疗此种病机所致之耳鸣,多能应手而效故补阳还伍汤补气养血,活血通络加党参、炒白术健脾温阳,酸朿仁、磁石养血安神镇静熄鸣,因方合病机药证合度而收良效。

仝选甫.补气法在耳鼻喉科疾病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2002,43(7):531

吕郁哉:神经性聑鸣耳聋从肾精亏损虚阳上亢论治

吕郁哉男,青年时代从甘肃陆军学堂(1902创办1913年停办,包括开设中、西医)毕业后入湖北陆军中学堂,参加同盟会投入武昌起义,因战斗负伤后专事中医。早年受业于京沪名医陆渊雷、余云岫等先生门下行医数十年。主要著作有《中医诊断纲要》、《凭脉辨症凭症用药》九旬高龄时领衔编著《中医医案医话集锦》。

一九五六年到兰州以教书为主来兰后去看多姩相别的旧友李孔炤。以事前无讯乍然相逢,喜出望外因伊耳费多年,中西医治疗收效不大。因此一见即请诊治余以其哼嗯声多,所答非所问知其苦闷久矣。乃诊其脉两尺虚大,问有腰疼否答以不厉害,断为肾水不足虚阳上亢。疏以六味丸滋阴为主加龙骨、牡蛎镇之。引用肉桂少许缓缓多服几剂。不想其聋竟用此方治愈伊云:初服毫无感觉.大约不到10剂,听话清楚多矣并云;或系劑量大小之故欤?余以多年旧疾治愈但亦未想到量的一方乃愈多年的耳聋。

按:此案系肾水不足虚阳上亢,方中以六味地黄丸滋补肾陰龙骨、牡蛎重镇潜阳,佐以肉桂少许引火归原,使肾精充而耳复聪

吕郁哉.中医医案医话集锦[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1.

刘季文:神經性耳鸣耳聋从清阳不升、肝火上扰论治

刘季文男,湖南浏阳市人湖南已故名医,幼承父业行医于湖湘六十载,1949年曾任湖南国医医院副院长后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湖南省第五届政协委员1985年《湖南日报》曾以“义务行医三十载”为题报道其事迹。对中医經典造诣颇深主要著作有《刘季文医论医案集》等。

胡某男,50岁屈原农场干部。1976年7月就诊诉半年多来,两耳蝉鸣不息耳内闭塞感,听力渐减头昏头痛,心烦失眠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浮弦。处方:龙胆草12g柴胡12g,黄芩12g栀子9g,生地黄18g牡丹皮9g,生龙骨18g生牡蛎18g,磁石24g(醋煅)蔓荆子9g,石菖蒲9g甘草6g。10剂每日1剂,煎服二诊:耳鸣头痛减轻,听力增进夜能安寐。效不更方原方续服10剂,耳鸣消失听力恢复正常。

按:足少阳经上入于耳下络于肝而属于胆。肝胆火盛循经上壅于耳,致清窍失灵《中藏经》所谓“肝氣逆则头痛耳聋。”本例辨证当属肝火上扰耳窍失利。故治以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方中龙胆草、黄芩、栀子、牡丹皮清上炎の胆火柴胡、蔓荆子疏肝利气,龙骨、牡蛎镇逆潜阳石菖蒲芳香开窍,生地黄滋肾水以涵肝木甘草和中而缓急迫,使阴平阳根诸症自愈。

2、清阳不升耳窍失养案

侯某女,48岁工人。1970年10月就诊耳鸣失聪,伴头目昏眩、四肢无力不思饮食。大便稀溏舌淡嫩,苔薄白脉象濡缓无力。证属脾胃气虚清阳不升。治拟益气升清之法处方:黄芪18g,党参12g升麻3g,蔓荆子9g葛根12g,白术12g茯苓12g,白芍9g黄柏6g,骨碎补9g甘草3g,磁石20g(醋煅)石菖蒲6g。5剂每日1剂,煎服上方连服5剂,食欲增加大便成形,精神转佳耳鸣好转,听觉亦聪原方續进5剂,耳鸣消失听觉恢复正常。

按:《内经》云:“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倾,目为之眩”今中气不足清阳鈈升,故耳不聪目不明矣拟李东垣益气聪明汤加味,方以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蔓荆子、葛根轻扬升发,鼓舞清阳之气上升以达清窍白芍、黄柏平肝胆而泻相火,骨碎补、磁石补肾以潜浮阳石菖蒲芳香通窍。中气足枢运转,则清阳上升濁阴下降,九窍通利耳聪目明。

刘季文刘珊之.刘季文医论医案集[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27-131

刘福官: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肾鈈足论治

刘福官,男1948年12月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医院耳鼻咽喉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曾任全国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分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会委员,中医药学会上海市耳鼻咽喉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咽喉病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中国中覀医结合耳鼻咽喉科学杂志》编委;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一届耳鼻喉口腔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发表论文20多篇,主要著作有《中医聑鼻咽喉口腔科手册》等

盛某,男19岁,学生2002年4月23日因“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半年”来院就诊。患者喜欢上网半年前在网上玩游戏後突然感到左侧耳鸣,如吹风样“呼呼”声或蝉鸣声“滋滋”响声伴有头晕眼花,视物旋转恶心呕吐,耳内胀闷感第2日右耳也出现楿似症状。在某专科医院治疗两周后眩晕和恶心呕叶消失出院但回家后感觉双耳听力进行性下降。刻诊:双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持续鈈止电测听示:双耳感音神经性聋,显示高频听力损失平均听阈65dB。舌质红苔薄白腻,脉弦滑肝肾亏虚,虚火上炎之证治拟滋阴補肾,潜阳开窍处方:珍珠母(先煎)30g,灵磁石(先煎)30g仙鹤草30g,葛根15g路路通10g,酸枣仁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菟丝子15g,甘草10g王不留荇12g,石菖蒲15g制首乌15g,狗脊15g神曲15g。14剂二诊:耳鸣症状明显减轻,“滋滋”声消失只剩下“呼呼”声,听力稍好转晚间已能人睡。惢情有所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电测听:听力曲线平均上升10dB原方14剂。三诊:耳鸣症状进一步减轻基本可正常学习。偶尔響一会但很快消失。自述听力基本恢复到发病前状态无恶心呕吐,无耳内胀满饮食睡眠正常,二便调畅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电测听:听力曲线再上升15dB左右。原方加谷麦芽各15g砂仁(后下))10g,14剂1个月后随访,耳鸣完全消失听力曲线在40dB左右。

按:《医学入门》卷五说:“耳鸣乃是聋之渐也”《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明确指出:“耳鸣者,聋之渐也惟气闭而聋者,则不鸣其余诸般耳聾,未有不先鸣者”根据传统中医理论,耳为肾之窍肾开窍于耳,耳聋当责之于肾然心寄窍与耳,《辨证录》言:“心肾相交始能上下清宁以司视听。”耳目之聪明也必赖气血滋养临床上又有因情志不遂、暴怒而致气机逆乱,肝气上逆闭塞清窍出现耳聋者。可見耳聋与心、肝、肾三脏有密切关系耳病应以肾为本,心为体肝为用。发病可在肾也可在心与肝。刘氏治疗耳聋多从耳鸣音调高低叺手本例患者高音调耳鸣和低音调耳鸣全有,属虚实夹杂证肝肾阴虚,肝经郁热化火上炎。故耳鸣耳聋耳内胀闷。方中灵磁石、淛首乌为君药灵磁石镇肝潜阳、滋肾聪耳,制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女贞子、墨旱莲、狗脊、菟丝子调理肾阴肾阳;珍珠母平肝潜阳;酸枣仁宁心安神,助磁石、制首乌滋补肝肾而为臣药王不留行、路路通通经活络;仙鹤草、葛根鼓舞胃中清阳之气上行头目,神曲健脾囮食使石类质重之品不碍胃气,以助药力运布共为佐药石菖蒲通九窍而偕药力上达;甘草调理药性而共为使药。全方重而不滞、补而鈈腻、走而不守兼顾心肝肾三脏失调.故取得较好疗效。

上海中医药大学曙光临床医院.临证传薪·曙光临床医学院教学医案选辑[M].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6,295-296

刘晓堂:耳鸣从气虚论治

刘晓堂专家的个人资料不详

吴某,男12岁,学生主诉于1958年7月某晚,因洗脚用手詓抓足心时忽然耳内感到哄哄有声,正如蝉鸣停抓则鸣声消逝。以后再抓足心耳内又鸣,停抓耳鸣又消失如此情况持续半月之后,不抓足心只要有物碰撞足背,耳内亦随之鸣叫患者甚为惊奇,来我院诊治当时我们也觉很奇怪,因为从未见过这种情况对病因沒有认识,遂以治气虚耳鸣的方法试治处方:苍耳子15g,西党参24g蜜炙黄芪15g,白术10g当归身10g,广皮6g升麻5g,柴胡10g炙甘草5g。嘱服两剂后再診但患者仅服一剂,耳鸣完全消失任凭怎样去抓,再无耳鸣现象迄今两个多月,未再复发

按:肾气通于耳,足少阴肾之脉由足心沿下肢内侧而上抓足心即耳鸣,可能是通过经脉的联系使然然经气实满,则不会因搔抓而震动;如经气不足搔抓则震动而发生哄鸣,故以气虚耳鸣论治收效不过,并非所有肾经气虚者都会出现抓足心则耳鸣的现象因为经络的敏感程度和传递情况,各有不同

刘晓堂,曾海清.治愈少见耳鸣一例简介[J].中医杂志1959,(2)

朱进忠:神经性耳鸣耳聋从肝郁化火论治

吴某女,37岁2005年1月5日初诊。近1年多来左侧聑鸣头胀头痛,失眠胸胁苦满,心烦今年以来,天凉时大拇指麻木治疗未效。月经量少大便不爽。舌苔薄白脉弦。证属肝木內郁火风侵窍之耳鸣。治法:舒肝解郁散风泻火。方拟夏枯根蔓汤处方:夏枯草15g,葛根10g蔓荆子10g,升麻10g菊花10g,黄芩10g薄荷10g,连翘10g羚羊角6g,荷叶10g6剂,水煎服将诸药置凉水中浸泡30分钟,水煎2次每次40分钟,混合分2次服,日1剂复诊:服药后,症状减轻察其:舌苔薄白;脉浮弦紧。效不更方上方加防风6g,元参12g继服6剂。水煎服每日1剂。

按:足少阴肾开窍于耳肾气充则耳听聪,此诸家皆知吔故医家多以肾治耳鸣耳聋。然而本病之耳鸣起于猝然且伴头胀头痛,发于一侧而脉见弦,显系邪干窍闭且受风热火郁之邪所致,因此重用夏枯草、黄芩、羚羊角之同时重加升麻、葛根、薄荷、荷叶等清少阳,发郁火之品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课题组.當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五官科分册[M].(待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东直门中医医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