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sephoneMacabeskr什么意思思

英语成语典故——卢永莉 源自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1.An Apple of Discord 争斗之源;不和之因;祸根 An Apple of Discord 直译为“纠纷的苹果” ,出自荷马史诗 Iliad 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传说希腊阿耳戈英雄 (Argonaut)珀琉斯 (Peleus)和爱琴海海神涅柔斯的女儿西蒂斯 (Thetis)在 珀利翁山举行婚礼,大摆宴席。他们邀请了奥林匹斯上(Olympus)的诸神参加喜筵,不知是 有意还是无心,惟独没有邀请掌管争执的女神厄里斯 (Eris)。这位女神恼羞成怒,决定在这 次喜筵上制造不和。于是,她不请自来,并悄悄在筵席上放了一个金苹果,上面镌刻着“属 于最美者” (For the Fairest)几个字。天后赫拉(Hera),智慧女神雅典娜(Athena)、爱与美之 神阿芙罗狄蒂(Aphrodite),都自以为最美,应得金苹果,获得“最美者”称号。她们争执不 下,闹到众神之父宙斯(Zeus)那里,但宙斯碍于难言之隐,不愿偏袒任何一方,就要她们去 找特洛伊的王子帕里斯(Paris)评判。三位女神为了获得金苹果,都各自私许帕里斯以某种好 处:赫拉许给他以广袤国土和掌握富饶财宝的权利,雅典娜许以文武全才和胜利的荣誉,阿 芙罗狄蒂则许他成为世界上最美艳女子的丈夫。 年青的帕里斯在富贵、 荣誉和美女之间选择 了后者,便把金苹果判给爱与美之神。为此,赫拉和雅典娜怀恨帕里斯,连带也憎恨整个特 洛伊人。后来阿芙罗狄蒂为了履行诺言,帮助帕里斯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的王后--绝世美女海伦(Helen),从而引起了历时 10 年的特洛伊战争。不和女神厄里斯丢下的那个苹 果,不仅成了天上 3 直译是“阿基里斯之踵” ,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 自荷马史诗 Iliad 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阿基里斯是希腊联军里最英勇善战的骁将,也是荷马史诗 Iliad 里的主要人物之一。传说他 是希腊密耳弥多涅斯人的国王珀琉斯和海神的女儿西蒂斯所生的儿子。 阿基里斯呱呱坠地以 后,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把他放在火里锻炼,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Styx)圣水里 浸泡。因此阿基里斯浑身像钢筋铁骨,刀枪不入,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没有沾到 冥河圣水,成为他的唯一要害。在特洛伊战争中,阿基里斯骁勇无敌,所向披靡,杀死了特 洛伊主将,著名英雄赫克托耳(Hector),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 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 诱到城门口,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负伤而死。

红颜祸水,倾国倾城 Helen of Troy 直译"特洛伊的海伦",源自荷马史诗 Iliad 中的希腊神话故事。 Helen 是希腊的绝世佳人,美艳无比,嫁给希腊南部邦城斯巴达国王墨涅俄斯(Menelaus) 为妻。后来,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奉命出事希腊,在斯巴达国王那里做客,他在爱与美之神阿 芙罗狄蒂的帮助下,趁着墨涅俄斯外出之际,诱走海伦,还带走了很多财宝 此事激起了希腊各部族的公愤,墨涅俄斯发誓说,宁死也要夺回海轮,报仇雪恨。为此,在 希腊各城邦英雄的赞助下,调集十万大军和 1180 条战船,组成了希腊联军,公推墨涅俄斯 的哥哥阿枷门农(Agamemnon)为联军统帅,浩浩荡荡,跨海东征,攻打特洛伊城,企图用武 力夺回海轮。双方大战 10 年,死伤无数,许多英雄战死在沙场。甚至连奥林匹斯山的众神 也分成 2 个阵营,有些支持希腊人,有些帮助特洛伊人, ,彼此展开了一场持久的恶斗。最 后希腊联军采用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Odysseus)的“木马计” ,里应外合才攻陷了特洛伊。希 腊人进城后,大肆杀戮,帕里斯王子也被杀死,特洛伊的妇女、儿童全部沦为奴隶。特洛伊 城被掠夺一空,烧成了一片灰烬。战争结实后,希腊将士带着大量战利品回到希腊,墨涅俄 斯抢回了美貌的海伦重返故土。这就是特洛伊战争的起因和结局。正是由于海伦,使特洛伊 遭到毁灭的悲剧,真所谓“红颜祸水” ,由此产生了 Helen of Troy 这个成语。 特洛伊战争的真实性,已为 19 世纪德国考古学家谢里曼在迈锡尼发掘和考证古代特洛伊古 城废墟所证实。至于特洛伊城被毁的真正原因,虽然众说纷纭,但肯定决不是为了一个美女 而爆发这场战争的, 与其说是为了争夺海伦而打了起来, 毋宁说是为了争夺该地区的商业霸 权和抢劫财宝而引起战争的。所谓“特洛伊的海伦” ,实质上是财富和商业霸权的化身。中 国历史上也有过“妲己亡商” , “西施沼吴”等传说,以及唐明皇因宠杨贵妃而招致“安史之 乱”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等说法。汉语中有个“倾国倾城”的成语(语出《汉书? 外戚传》 :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直译"特洛伊木马",是个国际性成语,在世界各主要语言中都有。来自 拉丁语 equnsTrojanus.这个成语甚至还进入到汉语词汇中,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谈 到《水浒传》中宋江三打祝家庄时,就用了“木马计”这个典故。 这个成语出自荷马史诗 Odyssey。希腊人和特洛伊人交战 10 年之久,胜负未决。最后,希 腊著名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想出了一个木马计,用木头做了一匹巨马,放在特洛伊城 外。全体希腊将士伪装撤退,乘船隐藏在附近的海湾里,而奥德修斯率领 20 名勇士事先藏 进马肚。特洛伊人误认为希腊人已经败退,大开城门,看到城外的巨大木马,以为这是希腊 人敬神的礼物,就把它当作战利品拖进城来,大摆宴席,欢庆胜利。到了半夜,特洛伊人好 梦正酣,毫无戒备的时候,藏在木马里的希腊英雄们都爬了出来,打开城门,发出信号,与

Gift(s)直译是 “希腊人的礼物” , 出自荷马史诗 Odyssey 以及古罗马杰出诗人维吉尔 (PubliusVirgiliusMaro,公元前 70-前 19 年)的史诗《伊尼特》(Aeneis)中关于特洛伊城陷落经过 的叙述。 据《奥德赛》卷 8 记述:许多特洛伊人对如何处置希腊人留下的大木马展开了辩论, “他们 有三种主张:有的主张用无情的铜矛刺透中空的木马;有的主张把它仍到岩石上;有的主张 让它留在那里作为京观,来使天神喜悦” 。结果是后一说占优势,把那匹木马拖进城里来, 终于遭到了亡国之灾。 维吉尔的史诗《伊尼特》 ,写的是特洛伊被希腊攻陷后,王子伊尼斯从混乱中携家属出走, 经由西西里、迦太基到达意大利,在各地漂泊流亡的情况。史诗第 2 卷便是伊尼斯关于特洛 伊城陷落经过的叙述,其中情节除了模拟荷马史诗的描述外,还做了更详细的补充。当特洛 伊人要把大木马拖进城的时候, 祭司拉奥孔(Laocoon)劝说不要接受希腊人留下的东西。 他说: “我怕希腊人,即使他们来送礼”这句话后来成了一句拉丁谚语: “ TimeoDanaos, et donaferenteso."(原文的达奈人 Danaos,即泛指希腊各部族人)译成英语就是:I fear the Penelope,直译为“珀涅罗珀的织物” ,典故出自荷马史 诗 Odyssey 卷 2。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奥德修斯是希腊半岛西南边伊萨卡岛 (Ithaca)的国王,他有个美丽而忠诚 的妻子,名叫珀涅罗珀。奥德修斯随希腊联军远征特洛伊,十年苦战结束后,希腊将士纷纷 凯旋归国。惟独奥德修斯命运坎坷,归途中又在海上漂泊了 10 年,历尽无数艰险,并盛传 他已葬身鱼腹,或者客死异域。正当他在外流浪的最后三年间,有一百多个来自各地的王孙 公子,聚集在他家里,向他的妻子求婚。坚贞不渝的珀涅罗珀为了摆脱求婚者的纠缠,想出 个缓宾之策,她宣称等她为公公织完一匹做寿衣的布料后,就改嫁给他们中的一个。于是, 她白天织这匹布,夜晚又在火炬光下把它拆掉。就这样织了又拆,拆了又织,没完没了,拖 延时间,等待丈夫归来。后来,奥德修斯终于回转家园,夫妻儿子合力把那些在他家里宴饮 作乐,胡作非为的求婚者一个个杀死,终于夫妻团圆了。 由于这个故事,英语中的 Penelope 一词成了 a chaste woman(贞妇)的同义词,并产生了 with a Penelope faith(坚贞不渝)这个短语。而 A Penelope's Web 这个成语比喻 the tactics of

Song 最后杰作;绝笔 Black swan 稀有罕见的人或物;凤毛麟角 Swan Song 字面译做“天鹅之歌” ,源于希腊成语 Kykneionasma. 天鹅, 我国古代叫鹄, 是一种形状似鹅而体形较大的稀有珍禽, 栖息于海滨湖畔, 能游善飞, 全身白色。因此,英语成语 black swan,用以比喻稀有罕见的人或物,类似汉语成语“凤毛麟 角”之意。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波罗(Apollo)是太阳神、光明之神,由于他多才多艺,又是诗歌与音乐 之神,后世奉他为文艺的保护神。天鹅是阿波罗的神鸟,故常用来比喻文艺。传说天鹅平素 不唱歌,而在它死前,必引颈长鸣,高歌一曲,其歌声哀婉动听,感人肺腑。这是它一生中 唯一的,也是最后的一次唱歌。因此,西方各国就用这个典故来比喻某诗人,作家,作曲家 临终前的一部杰作, 或者是某个演员, 106-前 43)在其《德斯肯伦别墅哲学谈》等论文中,就使用了“天鹅之歌”来比喻临 死哀歌。在英国,乔叟,莎士比亚等伟大诗人、剧作家,都使用过这个成语典故。如:莎翁 的著名悲剧《奥赛罗》(Othello)中塑造的爱米莉霞的形象,她在生死关头勇敢得站出来揭穿 其丈夫的罪行。她临死时把自己比做天鹅,一生只唱最后一次歌。 Eg:All the tickets have been sold One's Laurels 爱惜名声;保持记录 Rest on One's Laurels 坐享清福;光吃老本 Laurel(月桂树)是一种可供观赏的常绿乔木,树叶互生,披针形或者长椭圆形,光滑发亮;花 带黄色,伞形花序.laurels 指用月桂树叶编成的"桂冠".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用月桂树的树叶编 成冠冕,献给杰出的诗人或体育竞技的优胜者,作为奖赏,以表尊崇.这种风尚渐渐传遍整个欧 洲,于是 laurels 代表 victory ,success 和 distinction. 欧洲人这种习俗源远流长,可上溯到古希腊神话.相传,太阳神阿波罗因嘲笑小爱神丘比特而 遭到报复, 丘比特将代表爱情的金箭射向了阿波罗, 而将代表厌恶爱情的铅箭射向了达芙妮。 于是,阿波罗热恋上美丽的达芙妮,而达芙妮却对阿波罗的爱情十分抗拒。一天,他俩在河 边相遇,达芙妮一见阿波罗,拔腿就跑,阿波罗在后边穷追不舍,达芙妮跑得疲乏不堪,情急之下 只好请她父亲河神珀纳斯 (Peneus)把她变成一株月桂树 .阿波罗非常感伤,无限深情地表示 :" 愿你的枝叶四季长青,装饰我的头,装饰我的琴,让你成为最高荣誉的象征".他小心地将这株月 桂树移植到自己神庙旁边 ,朝夕相处,并取其枝叶遍成花冠戴在头上,以表示对达芙妮的倾慕 和怀念. 因此,古希腊人把月桂树看作是阿波罗的神木,称为"阿波罗的月桂树"(The Laurel of Apollo).起 先 , 他们用月桂枝叶编成冠冕 , 授予在祭祀太阳神的节目赛跑中的优胜者 . 后来在奥林匹亚 (Olympia)举行的体育竞技中,他们用桂冠赠给竞技的优胜者.从此世代相传,后世欧洲人以"桂 冠"作为光荣的称号.

    由于阿波罗是主管光明.青春.音乐和诗歌之神,欧洲人又把源自"阿波罗的月桂树"的桂冠,献 给最有才华的诗人, 称"桂冠诗人".第一位著名的"桂冠诗人"就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 的先驱者.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他的代表作<抒情诗集>,全部 为 14 行诗体,系诗人献给他心中的女神劳拉的情诗(彼特拉克喜欢了劳拉一辈子,但是劳拉从 来都不知道),抒发他对恋人的爱情,描写大自然的景色,渴望祖国的统一.这部被称为西方" 诗三百'的诗集,虽不能与我国古代<诗经>相提并论,但不失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中古时代英国的大学,也曾授予过"桂冠诗人"的称好,但是这只是一种荣誉称号,而非目前含 义的类似职务,学衔的专用名称. 作为专名的"桂冠诗人"(The Poet Laureate,也称 The Laureate),系英国王室赐予御用诗人的专 用称号,从 17 世纪英皇詹姆士一世(James I,)开始,延续到现在,已历三个世纪了.凡获 得"桂冠诗人"称号者,可领取宫廷津贴,每遇到王室喜庆或官方盛典时,都要写作应景诗以点缀 和宣扬喜庆事件,歌功颂德,粉饰升平.17 世纪,在英国被封为第一位"桂冠诗人"的是约翰?德莱 顿(John Dryden,),他一生为贵族写作,美化君主制度,不过他创造的"英语偶句诗体", 成为英国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从 1670 到 1972 这三百年间,英国王室相继封了 17 位"桂冠诗 人"年限最长的是 19 实际的浪漫诗人阿弗里德?丁尼生(Alfred Tennyson,),他从 1850 年获得这个称号一直到逝世,长达 42 年,算是"终身桂冠诗人"了.英国最近的"桂冠诗人"是约 翰?本杰明(John Benjamin).其实,所谓"桂冠诗人"大部分是徒具虚名的,在英国文学史上享有 盛名者极少;就像中国封建时代的"钦点状元",从公元 960 到 1904(清关绪 30 年最后一届科举 止)近 1000 年,历代状元 341 名,在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寥寥无几. 罗马神话中的小爱神丘比特 (Cupid),也称希腊神话里的厄洛斯(Eros),在文艺作品中以背上长 着双翼的小男孩的形象出现 ,常携带弓箭在天空中遨游 ,谁中了他的金箭就会产生爱情 .丘比 特是战神玛斯(Mars)和爱与美之神维纳斯(Venus)所生的儿子.维纳斯, 也就是希腊神话里的阿 芙罗狄蒂(Aphrodite),传说她是从大海的泡沫里生出来,以美丽著称,从宙斯到奥林匹斯的诸 神都为其美貌姿容所倾倒.有关她的恋爱传说很多,欧洲很多文艺作品常用维纳斯做题材.小 爱神丘比特为了维护其母的声誉,给沉默之神哈伯克拉底(Harpocrates)送了一束玫瑰花,请他 守口如瓶不要把维纳斯的风流韵事传播出去.哈伯克拉底接受了玫瑰花就缄默不语了,成为名 副其实的"沉默之神" 古罗马人对维纳斯非常尊崇,不仅奉为掌管人类的爱情.婚姻.生育的爱与美的神,而且尊为丰 收女神.园艺女神.罗马的统治者恺撒大帝甚至追溯维纳斯是罗马人的祖先 .由于上述神话传 说,古罗马人把玫瑰花当作沉默或严守秘密的象征 ,并在日常生活中相尚成风.人们去串门做 客,当看到主人家的桌子上方画有玫瑰 ,客人就了解在这桌上所谈的一切行为均不应外传 .于 是在语言中产生了 Sub rosa 在玫瑰花底下这个拉丁成语. 据《牛津英语词典》解释,英语 under the rose 系源自德语 unter der Rosen. 古代德国的宴会厅.会议室以及旅店的餐室,在天 花板上常画有或雕刻着玫瑰花,用来提醒在场者要守口如瓶,严守秘密,不要把玫瑰花底下的 言行透露出去.这个流行于 15 至 17 世纪的德语成语反映了这种习俗. 罗马帝国全盛时,其势力几乎席卷了整个欧洲,罗马某些文化风尚也随着他的军事力量渗透到

Stable(s)肮脏的地方;藏垢纳秽之所;积弊 The Augean Stable(s)直译"奥吉亚斯的牛圈",源自古希腊神话中关于赫拉克勒斯的英雄 传说. 奥吉亚斯(Augeas)是古希腊西部厄利斯(Elis)的国王。他有一个极大的牛圈,里面养了 2000 头年(一说 3000 匹马) ,30 年来未清扫过,粪秽堆积如山,十分肮脏。因此,the Augean stable=very dirty place. 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亦称海格立斯(Hercules),是宙斯同底比斯国王之 女阿尔克墨涅所生的儿子,自幼在名师的传授下,学会了各种武艺和技能,神勇无敌,成为 遐迩闻名的大力士。 他因受到心胸狭窄的天后赫拉的迫害, 不得不替迈锡尼国王欧律斯透斯 服役十几年。赫拉克勒斯拒绝了“恶德”女神要他走享乐道路的诱惑,而听从了“美德”女 神的忠告,决心在逆境中不畏艰险,为民除害造福。他在十二年中完成了12项英勇业绩, 其中之一就是在一天之内将奥吉亚斯的牛圈打扫干净。 赫拉克勒斯先在牛圈的一端挖了深沟, 引来附近的阿尔裴斯河和珀涅俄斯河的喝水灌入牛圈, 而在另一端开一出口, 使喝水流经牛 圈,借用水利冲洗积粪。这样,他在一夜之间将30年没有打扫过的肮脏不堪的牛圈,打扫 的干干净净。奥吉亚斯曾许诺事成之后把牛群的十分之一给赫拉克勒斯,作为劳动报酬,后 来当他获悉赫拉克勒斯是奉欧律斯透斯之命来完成这项任务的, 竟自食其果, 于是被赫拉克 勒斯杀死 这个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代人民苦干加巧干的精神, 体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和智慧。 伟 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在他们的著作中,多次引用够这个典故。在马 列主义经典中,这个成语有时译为“肮脏的马厩” do it. 11.A Procrustean Bed 强求一致的制度(或主义,政策等) A Procrustean Bed 直译是“普洛克路斯贰斯的床” ,源自古希腊神话的典故。 在雅典国家奠基者(Theseus)的传说中,从墨加拉到雅典途中有个非常残暴的强盗,叫达玛斯 贰斯,绰号普洛克路斯贰斯。希腊问 Procrustes 的意思是“拉长者” 、 “暴虐者” 。据公元前 1 世纪古希腊历史学家狄奥多(Diodoros,约公元前 80-前 29 年)所编《历史丛书》记述:普洛克 路斯贰斯开设黑店,拦截过路行人。他特意设置了 2 张铁床,一长一短,强迫旅店躺在铁床 上,身矮者睡长床,强拉其躯体使与床齐;身高者睡短床,他用利斧把旅客伸出来的腿脚截 短。由于他这种特殊的残暴方式,人称之为“铁床匪” 。后来,希腊著名英雄提修斯在前往 雅典寻父途中, 遇上了 “铁床匪” , 击败了这个拦路大盗。 提修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强令身体魁梧的普洛克路斯贰斯躺在短床上,一刀砍掉“铁床匪”伸出床外的下半肢,除了

facts to fit the Procrustean bed.12.A Gordian Knot 难解的结;难题;难点 A Gordian Knot 直译“戈耳迪之结” 。 戈耳迪(Gordius)是小亚细亚佛律基亚(Phrygia)的国王,传说他原先是个贫苦的农民。一天, 他在耕地的时候,有只神鹰从天而降,落在他马车的轭上,久不飞走。戈耳迪就赶着马车进 城去请求神示。其时,佛律基亚的老王突然去世,一国无主,上下动乱不安,于是人们请求 神示由谁来做国王。神示说: “在通向宙斯神庙的大陆上,你们遇到的第一个乘马车者就是 新王。 ”恰好这时戈耳迪正乘着牛车前往宙斯的神庙,人们看见巍然屹立在车轭上的神鹰, 认为这是掌握政权的象征,就一致拥戴戈耳迪为国王。戈耳迪当了国王后,就把那辆象征命 佛律基亚(Phrygia)的国王戈耳迪,用乱结把轭系在他原来使用过的马车的辕上,其结牢固难 解,神谕凡能解开此结者,便是亚洲之君主。好几个世纪过去了,没有人能解开这个结。公 元前 3 世纪时, 古希腊罗马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公元前 356-323), 在成为希腊各城邦的霸主后,大举远征东方。公元前 334 年,他率领进入小亚细亚,经过佛 创造了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并为其取名为潘多拉(Pandora)(古 希腊语中,潘是所有的意思,多拉则是礼物。 “潘多拉”即为“拥有一切天赋的女人” ),是 诸神送给人类的礼物。 潘多拉被创造后,宙斯就命令赫尔墨斯(Hermes)把她带给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的

    弟弟“后觉者”埃庇米修斯(Epimetheus) 。因为他知道普罗米修斯(意为:先知先觉)不 会接受他送的礼物, 所以一开始就送给了伊皮米修斯 (意为: 后知后觉, 普罗米修斯的胞弟) 。 伊皮米修斯生性愚钝,再加上潘多拉的美貌与诱惑,就接受了她。 根据神话,潘多拉出于好奇打开了宙斯赠与的盒子,立刻里面所有的灾难、瘟疫和祸害都飞 了出来。人类从此饱受灾难、瘟疫和祸害的折磨。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 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 Eg.Money brings us happiness but sometimes it is a Pandora's Box. 金钱给我们带来了快乐,但有时候它也是灾祸之源。15. Between Scylla And Charybdis 进退维谷;腹背受敌;进退两难 斯库拉(Scylla /?s?l?/, 或者称为 Skylla,在希腊语中称为 ∑κ?λλα,来自于希腊语动词σ κ ? λ λ ω "撕碎、扯破"),希腊神话中吞吃水手的女海妖,有六个头十二只手,腰间缠绕着一 条由许多恶狗围成的腰环,守护着墨西拿海峡的一侧,这个海峡的另一侧有名为卡律布狄斯 (Charybdis)的漩涡。船只经过该海峡时只能选择经过卡律布狄斯漩涡或者是她的领地。而当 船只经过时她便要吃掉船上的六名船员。 斯库拉原先是个美丽的水仙女(见 Nymph) ,是海神福耳库斯的众多子女之一,她的兄 弟姐妹中著名的包括:金苹果园的看守仙女赫斯珀里得斯姊妹,美杜莎三姐妹,独眼巨人波 吕斐摩斯的母亲海仙女 Thoose,以及共享一只眼睛和一颗牙齿的格赖埃三姐妹。 斯库拉在水边漫步时被一位英俊的渔夫格劳科斯爱上。然而斯库拉并不喜欢他,并且躲 避着他的追求。于是格劳科便向女巫师喀耳刻(Circe)陈述了自己的爱慕并请求帮助。喀耳刻 却因为这些爱情故事爱上了这位渔夫。 但格劳科没有接受她的爱, 因爱成恨的喀耳刻把怨恨 都归结到斯库拉身上, 并在斯库拉洗澡的水中投下药水, 使得她的下半身变成恐怖的六头十 二足妖兽模样。最后斯库拉和她所蛰伏的石壁一起石化成一座峭壁。 卡律布狄斯(Χαρυβδι?,Kharybdis/Charybdis, 「吞咽」之意):海王波塞冬(Poseidon)与大地 女神该亚(Gaea)之女。卡律布狄斯因偷宰了大英雄赫拉克勒斯(Heracles)的牛羊,被大神宙斯 (Zeus)扔进墨西拿海峡(Messina)。她被禁于意大利半岛(Italia)南端,积愤难平,每日三次吞吐 海水,形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将经过的船只吞噬。 在《奥德赛》中,奥德修斯返乡过程的其中一道考验即是要经过这两样东西,并且必须 靠近其中一边行驶,后来他选择靠近斯库拉那一边,即使她吃掉了他的一些船员。 Eg. Mr. Jefferson does not see that his 那两个素昧平生的人在地震中互相帮助,后来成了莫逆之交。 17.The Sword of Damocles 达摩克利斯之剑;临头的危险 公元前四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公元前 430-367)打击了贵族势力, 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

    却不可靠。 有一次他向宠臣达摩克利斯谈了这个问题, 并且用形象的办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 法。他为了满足一下宠臣达摩克利斯的贪欲,把宫殿交托给他,并赋予他有完全的权力来实 现自己的任何欲望。这个追求虚荣、热衷势利的达摩克利斯在大庆宴会时,抬头看到在自己 的座位上方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只有一根马鬃系着,眼看就要 掉在头上,吓得他离席而逃。这时迪奥尼修斯王便走出来说道: “ (达摩克利斯头上)这把利 剑就是每分钟都在威胁王上的危险象征, 至于王上的幸福和安乐, 只不过是外表的现象而已。 ” 因此, 人们用 “达摩克利斯之剑” 借比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 也可指形势危急, 千钧一发。 Eg.“Only when H5N1 has been totally eradicated will task/toil; a labour of Sisyphus 永远做不完的或徒劳的工作 西西弗斯是人间最足智多谋又机巧的人, 他是科林斯的建城者和国王。 当宙斯掳走河神 伊索普斯(Aesopus)的女儿伊琴娜(Aegina),河神曾到科林斯找寻其女,知悉此事的西西弗斯 以一条四季常流的河川作为交换条件告知。 由于泄露了宙斯的秘密, 宙斯便派出死神要将他 押下地狱。没有想到西西弗斯却用计绑架了死神,导致人间长久以来都没有人死去,一直到 死神被救出为止,西西弗斯也被打入冥界。 在被打入冥界前,西西弗斯嘱咐妻子墨洛珀(Merope)不要埋葬他的尸体。到了冥界后, 西西弗斯告诉冥后帕尔塞福涅(Persephone),一个没有被埋葬的人是没有资格待在冥界的, 并请求给予三天告假还阳处理自己的后事。 没有想到, 西西弗斯一看到美丽的大地就赖着不 走不想回冥府去了。直到其死后,西西弗斯被判逐出到地狱那边,在那里,他每天要把一块 沉重的大石头推到非常陡的山上, 然后朝边上迈一步出去, 再眼看着这个大石头滚到山脚下 面。西西弗斯要永远地、并且没有任何希望地重复着这个毫无意义的动作。 Eg.Yet fighting counterfeit crabs — like fighting any fake product here — is a Sisyphean task. 但是,对抗赝品的螃蟹--就像打击这里任何一种假冒商品一样--是徒劳的。 19.Judgement of Paris 爱美人不爱江山 20.A Thyestean feast 一次人肉宴 坦塔罗斯(Tantalus)是吕底亚的国王,是宙斯与一位仙女的孩子,深受众神喜爱。众神 请他参加宴会,与他共享美酒与美食,并且还让他了解众神的秘密。然而乐极生悲,或是他 偷了美酒、或是他泄露了众神的秘密,或是他太骄傲以至于献上自己儿子珀罗普斯(Pelops) 的肉来检验众神的智慧。 他招致宙斯的愤怒, 受到永世折磨的处罚, 他的后代也被下了毒咒。 这同时,众神让珀罗普斯复活。他长大成人后,生下三个儿子。两个大儿子一个是阿特柔斯 (Atreus),另一个是梯厄斯忒斯(Thyestes),这两兄弟都嫉妒最小的弟弟,因为父亲最喜欢这 个小儿子,就杀了这个小弟弟,珀罗普斯发觉了他们的罪行,就诅咒两个独生子和他们的后 代。这是坦塔罗斯家族后人身上蒙的第二道毒咒。 阿特柔斯结了婚,之后发现妻子曾与兄弟梯厄斯忒斯睡过,一股怒火在心里燃烧。后来 有一道神谕传来,说是兄弟之一会成为迈锡尼的国王。可想而知,兄弟两个争吵起来。阿特 柔斯还在为妻子的不忠而懊恼,结果将梯厄斯忒斯赶出城去,自己掌管了王国统治大权。可 是,权力并没有缓解阿特柔斯对兄弟的愤怒。他再次惩罚梯厄斯忒斯,假装希望达成和解,

    邀请兄弟前来参加友好的重逢宴会。 主菜跟他祖父坦塔罗斯的菜谱同出一辙, 阿特柔斯杀了 梯厄斯忒斯的几个儿子, 炖熟之后端给不知情的父亲吃。 梯厄斯忒斯知道了自己吃下去的东 西,就诅咒阿特柔斯及其后代。这是坦塔罗斯后人头上蒙的第三道毒咒。 之后,梯厄斯忒斯接到阿波罗神的指令,要他报复杀害孩子的仇人。梯厄斯忒斯现在只 剩下一个女儿了,叫佩罗匹娅。他在黑暗中强奸了她,之后就藏起来。佩罗匹娅不知道攻击 自己的人到底是谁, 怀上了孩子, 只有一把剑还在, 是那个不知其真实身份的男子留下来的。 佩罗匹娅之后与阿特柔斯结了婚,因阿特柔斯已经将不忠的妻子休掉了。阿特柔斯很高兴, 因为佩罗匹娅很快便生下一个儿子, 取名为埃癸斯托斯。 他愚蠢地以为这个儿子是他自己的 孩子, 因此也不会受到家族血仇的影响。 但是, 神灵的诅咒并不会随人们美好的愿望而结束。 一阵干旱袭击全国,神谕传来,说只有招回梯厄斯忒斯,灾难才会结束。 阿特柔斯最终找到了梯厄斯忒斯,并将他囚禁起来,他指令埃癸斯托斯,也就是佩罗匹 娅的小儿子,他以为这个儿子是他自己的儿子,要这个儿子完成他的第一个男子汉任务,那 就是举起母亲的刀剑,杀死囚犯梯厄斯忒斯(他是这个小伙子真正的父亲)。这个男孩子举起 刀剑进入梯厄斯忒斯的囚室, 梯厄斯忒斯立即就认出了自己的宝剑。 他派人叫来女儿佩罗匹 娅。得知真情后,佩罗匹娅举剑自刎。年轻的埃癸斯托斯最后发现了自己真正的身世,决定 对阿特柔斯复仇。他拿起这把染血的宝剑回到阿特柔斯那里,杀死了他,梯厄斯忒斯替代兄 弟成为迈锡尼的国王。 这期间,阿特柔斯的儿子阿伽门农被佣人救了,免于被人屠杀,并在流亡中长大成人。 成年以后, 他娶了斯巴达王的女儿克吕泰尼斯特拉, 斯巴达王后来帮助阿伽门农夺回了迈锡 尼的王位。梯厄斯忒斯和他的儿子双双被逐,梯厄斯忒斯不久便亡故。 克吕泰尼斯特拉为阿伽门农生下一个儿子和三个女儿。阿伽门农是希腊的军阀之一,参 与了特洛伊战争。克吕泰尼斯特拉的情人不是别人,正是梯厄斯忒斯的儿子埃癸斯托斯。埃 癸斯托斯早就化装混进了宫中, 并在阿伽门农出征以后勾引他的妻子, 也就是皇后克吕泰尼 斯特拉。他们一起密谋杀害阿伽门农,最后在阿伽门农从特洛伊战争归国时,在浴室里将他 剁成了碎块。 阿伽门农的儿子俄瑞斯忒斯在克吕泰尼斯特拉和情夫密谋害死阿伽门农的时候被人支走 了,现在,阿波罗神前来,把父亲死亡的真相对他说了,并要求他进行报复。俄瑞斯忒斯强 烈抗议,说父母的争吵不干他自己的事,他不想参与任何一种形式的杀戮。但是,阿波罗神 说得明白,无论喜欢不喜欢,俄瑞斯忒斯都是阿伽门农的儿子,因此有责任替父报仇。如果 俄瑞斯忒斯不服从, 神灵会想尽办法让他的一生过得不顺畅。 俄瑞斯忒斯知道, 如果他杀母, 复仇女神会对他进行疯狂的报复,因为复仇女神是冥界的女神,她护卫做母亲的权利。无论 做什么,他都不会有好结果。最后,俄瑞斯忒斯勉强决定,自己还是应该站到父亲一边,因 为他也是个男人。这样,他就杀了母亲和她的情夫。 复仇女神果然赶来报复俄瑞斯忒斯,让他精神失常。经过一年的精神折磨和打击,他去 了雅典, 来到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寻求保护。 雅典娜女神跟第一个由人类组成的陪审团一起做 出了裁决,认为俄瑞斯忒斯无罪,并使他的家族从此脱离毒咒。最后,他结了婚,继承了斯 巴达的王位,重新开始了一个新的谱系,再没有过往的家族血仇了。21.As false as Cressida 负心如克瑞西达;抛弃爱人

    送) her. 克瑞西达,一个特洛伊妇女,她开始时回报特洛伊罗斯对她的爱,但后来又因为代奥米 迪斯而背弃了他。22.Hercules’ choice 宁可吃苦,不愿享乐 典出希腊神话。海格立斯(Hercules,即希腊神话里的赫拉克勒斯 Heracles)是一个半神 半人的勇士, 以力大无比而著称, 是罗马神话里最负盛名的英雄。 他的父亲是主神宙斯 (Zeus) , 母亲是阿尔克墨涅 (Alcmene) , 海格立斯一生下来, 就受到天后——宙斯的妻子赫拉 (Hera) 的迫害, 但因自己力大无比而转危为安。 他年轻的时候曾遇到享乐女神(Pleasure 和美德女神 (Virtue)。享乐女神诱惑他走舒适的生活道路,答应给他一切肉体这乐;美德女神则教诲他 不畏艰难险阻,为人类造福除害,许诺给他永存。Hercules 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抉择。他选 择了后者。 Hercules’ choice 一词直译为“海格立斯”的选择” ,寓意是“永存” , “不朽”;“宁可 吃苦,不愿享乐” (the reward of toil in preference to pleasure) ,是伟大无私、永存不朽的选 择。因而海格立斯的名字“Hercules”也成为“大力士”的代名词。 Eg.He is a man who always takes Hercules' choice. 23. Hercules task 非常艰难的任务 欧律斯透斯是因赫拉的诡计而提前出生的,他因此命定要代替赫拉克勒斯,成为迈锡尼 的国王,统治自己的家族,也成为赫拉克勒斯的主人。他非常胆怯、懦弱,并嫉妒堂兄弟赫 拉克勒斯的名声,所有安排各种苦差事来刁难他。 第一件,捏死涅墨亚的狮子。国王交给赫拉克勒斯的第一件任务是:赫拉克勒斯必须为 他剥下涅墨亚巨狮的兽皮。狮子凶悍无比,人间的武器根本不能伤害它。有人说,狮子本是 巨人提丰和半人半蛇的女怪厄喀德那所生的儿子,还有人说,它是从月亮上掉到地上来的。 当国王欧律斯透斯看见赫拉克勒斯披着可怕的狮皮回来时, 吓得双腿发颤, 他畏惧英雄的神 力,从此,再也不让赫拉克勒斯走近自己,各项命令都让使者为他转达。 第二件,消灭九头蛇许德拉。国王交给赫拉克勒斯的第二件任务是杀死九头蛇许德拉。 许德拉是堤丰和厄喀德那所生的女儿。 她是在阿耳哥利斯的勒那沼泽地里长大的, 常常爬到 岸上,糟蹋庄稼,危害牲畜。她凶猛异常,身躯硕大无比,是个九头的蛇怪,其中八个头可 以杀死,而第九个头,即中间直立的一个却是杀不死的。赫拉克勒斯勇气十足地去冒险。他 驱车前往, 为他驾车的是他的侄儿伊俄拉俄斯伊俄拉俄斯一直伴随着他, 是他不可分离的左 右手。到了阿密玛纳泉水附近的山坡时,他们看到许德拉蛇怪正在洞内。伊俄拉俄斯急忙拉 住马缰绳,赫拉克勒斯跳下马车。他一连射了几箭,把九头蛇许德拉蛇妖引出了洞。许德拉 咝咝地嘘着气冲到赫拉克勒斯的面前,咄咄逼人地昂着九个头,样子十分可怕。赫拉克勒斯 无所畏惧地迎上去,用力一把抓住她,卡得紧紧的。但她却猛地缠住赫拉克勒斯一只脚。赫 拉克勒斯举起木棒使劲打她的头,但是打碎了一个,马上又长出一个来。她的一只巨蟹跑来 参战,帮助许德拉。它用巨钳咬住赫拉克勒斯的脚。赫拉克勒斯怒不可遏地挥棒将它打死, 同时,呼喊伊俄拉俄斯来援助他。伊俄拉俄斯执着火把,把附近的树林点着,然后用熊熊燃 烧的树枝灼烧刚长出来的蛇头, 不让它长大。 这时赫拉克勒斯乘机砍下许德拉的那颗不死的 头,将它埋在路旁,上面压着一块沉重的石头。接着,他又把蛇身劈作两段,并把箭浸泡在 有毒的蛇血里。从此以后,中了他箭的敌人再也无药可医。令人生气的是,欧律斯透斯以有 人帮忙为理由,宣布这件功绩不算。 第三件,生擒刻律涅亚山上的牝鹿。欧律斯透斯给他的第三个任务是要他生擒刻律涅亚 山上的牝鹿。这是一头漂亮的动物,金角铜蹄,自由自在地住在亚加狄亚的山坡上,这是女

    神阿耳忒弥斯在首次打猎时捉到的五头牝鹿之一, 只有她被放回树林, 因为命运女神规定有 一天让赫拉克勒斯为追捕她而累得疲惫不堪。 赫拉克勒斯追捕她追了整整一年, 一直追到北 极净土族人居住的地方和伊斯忒河的发源地。据说,这里的太阳一年只出来一次。赫拉克勒 斯终于在安诺埃城附近, 邻近阿耳忒弥斯山的拉同河岸上, 追上了牝鹿。 为了迫使她停下来, 他迫不得已射了一箭, 射中她的腿。 然后把受伤不能奔跑的牝鹿逮住, 扛在肩膀上, 往回走。 途中,他遇到女神阿耳忒弥斯和她的哥哥阿波罗。她责问他为什么伤害她放生的牝鹿,甚至 想夺走她的猎物。 “伟大的女神,这不是我在闹着玩, ”赫拉克勒斯辩解说, “我也是迫于无 奈,否则怎么能完成欧律斯透斯交给我的任务呢?”这话总算平息了女神的怒火。赫拉克勒 斯扛着活牝鹿回到迈肯尼。 第四件,活捉厄律曼托斯山上的野猪。这头野猪是用来献祭给女神阿耳忒弥斯的圣物, 可是它在厄律曼托斯一带糟蹋庄稼,危害甚大。赫拉克勒斯对付这只野猪并没有特别艰难, 很快就把它扛回了迈锡尼,下的欧律斯透斯又多了起来。但是在狩猎的途中,却发生了一件 让人伤心的事儿。 那时在马人福罗斯家中宴饮的时候, 赫拉克勒斯喝了一罐属于所有马人的 美酒,结果引发了冲突,在于马人的战斗中,赫拉克勒斯一毒箭误伤了喀戎。喀戎是肯陶洛 斯人中最聪明、善良、文雅的一个。他本来是不死的,但是箭伤不愈让他痛不欲生。他只好 主动前往冥府,或说顶替了被钉在高加索山上的普罗米修斯。 第五件,清洗奥革阿斯的牛圈。国王欧律斯透斯下达了第五项任务。派他做的这件事似 乎是一位英雄不屑干的, 即要他在一天之内把奥革阿斯的牛棚打扫干净。 奥革阿斯是伊利斯 的国王,养有大量的牛。他的牛群全都按古代的习惯,关在宫殿前面的牛棚里,里面共有三 千多头牛。多年来里面堆满了牛粪。赫拉克勒斯不知道该如何行事,才能在短短的一天内把 牛粪清除干净。赫拉克勒斯来到国王奥革阿斯面前,愿意给他清扫牛棚,但他没有说这是欧 律斯透斯交给他的任务。自信地说: “听着,外乡人,假如你真能在一天之内,把宫殿前面 的牛棚打扫干净,我将把牛群的十分之一送给你。 ”赫拉克勒斯接受了这个条件。国王以为 他马上就要动手清扫,但赫拉克勒斯却叫来奥革阿斯的儿子菲洛宇斯,叫他作证人,然后才 在牛棚的一边挖了一条沟,把河水引进来,流经牛棚,把里面大堆牛粪冲刷干净。结果,他 连手都没有弄脏, 就完成了任务。 奥革阿斯这时听说赫拉克勒斯是奉欧律斯透斯之命来做这 件事的,便想赖帐,否认他作过诺言,不给赫拉克勒斯任何报酬,欧律斯透斯也否认了这项 功绩,认为他是干私活。数年后,赫拉克勒厮杀了奥革阿斯,平息了心中的怒气。 第六件,驱逐斯延法洛斯湖的是人鸟。 第七件,捕捉克里特疯牛。克里特的国王米诺斯答应海神波塞冬,要把海里出现的第一 个动物当作祭品献给他, 因为米诺斯认为在他的领土内没有一种动物值得献给这位伟大的神 灵。波塞冬很受感动,特地让一头健壮的公牛从海浪里浮现出来。米诺斯看到这头公牛,非 常喜欢,实在舍不得把它献给海神,于是将它悄悄地藏在自己的牛群里,然后用另一头公牛 代替它献祭。神非常生气,他让海里来的这头公牛变得疯狂起来,在克里特岛为非作歹,大 肆破坏,赫拉克勒斯得到的第七项任务,便是驯服克里特岛上的公牛,并将它带回献给国王 欧律斯透斯。赫拉克勒斯来到克里特岛,见到了国王米诺斯。米诺斯十分高兴,他已经为这 头公牛伤透了脑筋, 巴不得有人为他除掉这个祸害。 国王甚至亲自帮助赫拉克勒斯把这头疯 狂的公牛抓住。赫拉克勒斯有非凡的力量,他把狂暴的公牛制服得规规矩矩,然后骑在牛背 上,像是乘坐船航行一样,从这里回到了伯罗奔尼撒。欧律斯透斯国王对他做的这件工作十 分满意,但他看了公牛后又把它放了。公牛一旦脱离了赫拉克勒斯的控制,又发起狂来。直 到很久以后才被希腊英雄忒修斯制服。 第八件,把色雷斯人狄俄墨得斯的一群牝马赶回迈肯尼。马儿凶猛狂野,喂养马儿的饲 料不是给寻常马儿的燕麦等,而是不幸误入国王城堡的陌生人。 第九件,征服亚马孙人。欧律斯透斯有一个女儿,名叫阿特梅塔。欧律透斯命令赫拉克

    勒斯前往亚马孙女王希波吕忒处,夺取她的腰带,然后把腰带交给阿特梅塔。亚马孙人居住 在本都的特耳莫冬河的两岸,这是一个巨大的女子民族。 第十件,牵回巨人革律翁的一群壮腱。革律翁在伽狄拉海湾的厄里茨阿岛上放牧着一群 棕里透红的牛, 那里有一个巨人和一条双头猎犬看管着。 革律翁身高如山。 他长着三头六臂, 三个身体,六条腿。世上没有一个人敢走近他的身旁。 至此,赫拉克勒斯虽然完成了十项任务,欧律斯透斯却不承认其中两项。因此他必须再 次努力,前去经历两番冒险。 第十一件,摘取赫斯珀里得斯的金苹果。金苹果树是宙斯跟赫拉结婚时大地之母该亚赠 送的, 看守这一神圣园地的是四位年轻姑娘。 她们是黑夜的女儿, 名叫赫斯珀里得斯。 此外, 树旁还有一条百头巨龙,名叫拉冬,是福耳库斯和刻托的后代。百头巨龙从来不会睡觉。它 走动时, 一路上总会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 因为它的每一个喉咙里都会跳出一种不同的吱吱 声。 第十二件,从冥王那里牵回地府的看门狗--刻耳柏洛斯。这条狗生有三个脑袋,狗嘴 难看无比,里面滴出剧毒的口液。狗的身子下面长着一条龙尾巴,狗头和狗背上盘缠着条条 毒蛇。 Eg. To finish what he told me to do in an hour is a Hercules task. 在一个小时内完成他让我做的事是极其困难的。24.Cadmean victory 损失极大的胜利,以巨大牺牲换得的胜利 在希腊神话里,主神宙斯(Zeus)是位好色而不自律的天王,在天后赫拉(Hera)稍不 留神的情况下,他又偷偷下凡,拐走了某国美丽公主欧罗巴(Europa) ,欧罗巴的哥哥腓尼 基(Phoenicia)王子卡德摩斯(Cadmus)四处寻找失踪的妹妹,后来神示(oracle)让他停止 寻找,跟随他将遇见的一头牛走,在牛歇息的地方建城。卡德摩斯执行神示,在牛歇息的地 方建起了忒拜城。忒拜城原是一片森林,是战神阿瑞斯(Ares)的地盘,由一条巨龙把守, 所以在建城之前,卡德摩斯命令仆人去森林里伐木,仆人一踏进森林,就被巨龙吃了,卡德 摩斯十分生气,就前去同恶龙进行殊死搏斗,最后终于把巨龙杀了。得胜后,卡德摩斯遵照 神示, 掀起泥土, 播种龙牙 (to sow dragon’ s teeth) ——神示说这是一个未来种族的种子。 顷刻之间,在埋下龙齿的地方跃出一大批凶神恶煞的武士,企图杀他。卡德摩斯大惊,按雅 典娜(Athena)的劝告投宝制敌,把一块宝石扔向他们,诱使这帮“地生人”互相残杀,最 后只剩下五人, 被卡德摩斯收服, 他们帮助卡德摩斯完成了建立底比斯城 (Thebes) 的伟业。 人们称卡德摩斯的这一胜利为 Cadmean victory,以此比喻“付出惨重代价的胜利” 。所以,在 英语里,Cadmean victory(卡德摩斯的胜利) ,意思是“付出巨大代价而取得的胜利” , 是“来之不易的胜利” 。 Eg. After the battle, the general said, )王国第三代君主 Laius 的儿子。Laius 得到神谕,说他将 被自己的儿子杀死,所以当他的儿子一出生,Laius 便刺伤他的双脚,将其扔进深山,要把 他饿死。 不料路过的牧羊人收养了这孩子, 后来又把他送给了科林斯 (Corinth) 的国王 Polybus, Polybus 自己没有儿子,便把他当作亲生儿子,取名 Oedipus。 Oedipus 长大后,因经常被人讥笑长得不像父母,便去求神谕,想弄个明白。不料神却

    只对他说: “你将杀死自己的父亲,并娶母亲为妻。 ” Oedipus 听了十分惊慌。为了避免这 件可怕事情发生,他便决定远离 Corinth 王国,避开“父母” 。 没想到 Oedipus 离开 Corinth 王国,避开养父母的同时,无意中却走向了自己的出生地 Thebes。有一天,Oedipus 在路上遇到一辆马车,车上的人向他吆喝,令他让路。 Oedipus 故意不让,车夫竟用鞭子打他,Oedipus 一怒之下,把车夫和他的主人都杀了。又有一天, Oedipus 在路上碰到了狮身人面妖怪斯芬克斯(Sphinx) ,Sphinx 拦住他,要他猜谜语,聪明 的 Oedipus 猜出了 Sphinx 的谜语, Sphinx 跳崖自尽。 Oedipus 为 Thebes 人民除了害, 无意中犯的弥天大错。Oedipus 羞愧难当,自挖双目,放弃 王位流浪去了,其母也投缳自缢了。 恋母情结的本质是相似和互补。以男孩为例,他与父亲同性,所以相似,而相似引起认 同,使男孩以父亲为榜样,向父亲学习,模仿父亲,把父亲的心理特点和品质吸纳进来,成 为自己的心理特征的一部分。男孩与母亲不同性,两性可以互补,取长补短,相依为命,这 就是恋爱或对象爱。于是,男孩与自己的父母形成了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可以 用“恋母仿父”来概括。恋母和仿父常常相互促进。父亲爱母亲,而男孩模仿父亲,他就会 越来越爱母亲;母亲爱父亲,男孩为了获得母亲的欢心,必须让自己越来越像父亲。 恋母情结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 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情结的影响。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我们把 恋母情结及其变化进行编码,3-6 岁出现的恋母情结是第一恋母情结,第一恋母情结的相似 作用表现为仿父和杀父两种相反的形式。 进入青春期后出现了第二恋母情结,第二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 父母的替代者,即家庭之外的两位长者,可以是父母的朋友,也可以是自己的老师、历史上 的名人或当红的明星。相似作用表现为与一位替代父母认同,模仿他,学习他,崇拜他;互 补作用表现为爱上一位年纪比自己大许多的异性,这种现象叫做“牛犊之恋” 。这个时期的 孩子喜欢编造“身世幻想” ,其特点是想象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而是从小被领养的, “亲生”父母比现在的父母要高贵得多。身世幻想与英雄神话关系密切。于是告别养父母, 踏上寻找亲生父母的征途,经过一番艰难险阻终于找到了亲生父母。不难看出,身世幻想和 英雄神话实际上是第二恋母情结的反映, 只是亲生父母被换成了养父母, 而父母的替代者被 换成了“亲生”父母。摆脱父母,为自己寻找父母的替代者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 如果过分强烈,就会被导致“非血统妄想” ,既毫无根据地认定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 随着年龄的增长,恋母情结的对象渐渐年轻化,终于被同龄人所取代。此时,相似作用 表现为与同性的同龄人形成友谊, 互补作用表现为与同龄异性相爱。 真正意义上的友情和爱 情产生了。这就是第三恋母情结。为什么恋母情结的对象会越来越年轻呢?这是因为,恋母 情结的对象虽然来源于父母,但又不是现实的父母,而是父母的意象。心中的意象不会随着 年龄的增长而变老,因此,个体在长大,而父母意象不长大。相对于个人的年龄,父母意象 越来越年轻,恋母情结的对象也越来越年轻。第三恋母情结的相似作用也有两种形式,一种 是合作,一种是对抗。开始的时候,合作和对抗分别指向不同的人,即与某些人合作而与另 一些人对抗,把他人分为朋友和敌人,爱憎分明,美其名曰“忠诚” 。互补作用也是如此, 分为精神恋爱和性两种形式。分别指向不同的异性,把女人分为女神和妓女,把男人分为君 子和色狼。随着人格的不断成熟,许多人都能够把敌和友统一起来,人际关系中既有合作又 有对抗和竞争,同时也能够把爱和性统一在同一个人身上。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一辈子也完 成不了这种统一。第三恋母情结有两种特殊形式,分别称为“安提戈涅情结” (兄妹乱伦)

    和“该隐情结” (手足相残) 。安提戈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她深爱自己的哥哥波吕尼刻 斯,哥哥死后,她不顾禁令埋葬了他的尸首,因此被活活地砌在陵墓中自杀而死。该隐是亚 当和夏娃的儿子,因为嫉妒而杀死了自己的兄弟亚伯。 等待自己结了婚有了孩子,父母意象就被孩子取代了,恋母仿父变成了“恋女仿子” ,这 就是第四恋母情结。恋女情结也称“李尔王情结” 。父亲偏爱女儿,母亲偏爱儿子,是普遍 现象。 “仿子”颠倒一下,变成了“子仿” ,表现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以自己的标准教育 子女,让子女成为自己这样的人或自己理想中的人。不难看出,第四恋母情结与第一恋母情 结是相呼应的。儿子恋母仿父,而母亲恋子,父亲为儿子做示范,希望儿子模仿自己。 跟第一恋母情结一样,第四恋母情结开始的时候,也是纯洁无瑕的,到了后期便掺杂进 了性和暴力的成份。此时,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面对亭亭玉立的女儿,做父亲的将不知道如 何表达自己的感情, 而身强力壮的儿子不再对父亲唯唯诺诺, 父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 擦。对母亲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女儿成了对手,儿子则成了诱惑。于是,第四恋母情结受 到压抑, 进入第五恋母情结。 随着第四恋母情结的退场, 子女之外的年轻人取代了亲生儿女。 子女之外的年轻人范围很广,除了亲生子女都行。有些老人钟爱学生,有些老人喜欢认干儿 子,有些老人爱人家的孩子胜过自己的孩子。还有一些老人溺爱孙子,经常为了孙子而跟儿 子闹矛盾,也是第五恋母情结的表现,因为孙子也是“子女之外的年轻人” 。26.Electra Complex 厄勒克特拉情结;恋父情结 阿迦门农集结军队,准备征讨特洛伊。出发前的一次狩猎中,他收获颇丰,便得意夸耀 道: “即便是狩猎女神的箭法也不过如此。 ”因而触怒神明。狩猎女神阿耳忒弥斯要求阿迦门 农把女儿伊菲革涅亚献祭给她, 才会为远征大军刮起顺风。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两难之中, 阿迦门农还是不顾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反对,将女儿献祭。大军随之开赴特洛伊。战火风 飞,十年不绝。然而阿迦门农夫妻之间怨恨的种子已经发芽。于是,丈夫在外征战,妻子在 家偷情。十年之后,木马屠城,阿迦门侬凯旋而归。却被妻子和她的情夫密谋杀害于洗去他 十年战火硝烟与疲惫的浴缸之中。吕泰涅斯特拉还有她的情夫埃癸斯托斯统治了这个国家。 多年过去了,阿迦门农的女儿厄勒克特拉长大成人。时间并没有洗去她对父亲的爱,忍辱的 岁月催燃了复仇的火焰。厄勒克特拉联合弟弟,为报父仇,杀死母亲。 27.Midas Touch 点石成金; 在希腊神话传说中,有一位名叫 Midas(迈达斯)的佛里吉亚(Phrygia)国王。有一次, 酒神的老师喝高了,在他的国家四处晃荡,被他的卫兵抓获。迈达斯认得他,就盛情款待了 他。酒神为了表示感谢,就答应迈达斯可以满足他任意一个愿望。贪婪的迈达斯希望得到点 石成金的本领。酒神满足了他的愿望,凡是迈达斯手指所碰的东西都会变成金子。迈达斯获 此本领后,最初时高兴非凡,把好多东西都变成了金子。但后来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当他吃 饭的时候,一碰食物,所有的食物都变成了金子,没法吃了。他的女儿见他回来了,兴奋地 朝他跑来跟他拥抱,结果一下子也变成金子了。这下迈达斯急了,赶紧去找酒神,让他撤销 自己点石成金的本领。于是,酒神再次满足了他的愿望,迈达斯在狄俄尼索斯指示下在河中 沐浴后才得以解脱,据说后来河里的沙子中也含着金子。英语习语 永恒的惩罚;无尽的折磨

    伊克西翁(Ixion)是某国国王,他看上了邻国国王狄俄尼斯的女儿,就要求狄俄尼斯把女 儿嫁给他,狄俄尼斯迫于他的强大,不敢不答应,就向伊克西翁索要一大笔聘礼,伊克西翁 假意答应,并邀请狄俄尼斯参加一个宴会,设计将狄俄尼斯推入炭火熊熊的大坑烧死。伊克 西翁的背信爽约、 蓄意杀人激怒了全国人, 伊克西翁被迫逃走, 他逃到主神宙斯(Zeus)那里, 宙斯宽恕了他,给他净了罪,并让他进入天国,岂料不知天高地后的伊克西翁开始竭力追求 宙斯的妻子天后赫拉(Hera),宙斯大为恼火,罚他下地狱,把他缚在一个永远燃烧和转动着 的轮子上。所以,在英语里,伊克西翁之轮(Ixion’s wheel)表示永久的惩罚;无尽的折磨。 Eg.He was so brave to face the Ixion's wheel 而潘不过是个民间艺人,只会吹箫。外行的迈达斯判决潘神胜出,结果阿波罗一气之下把他 的耳朵拉长了。为了遮盖自己这对难看的驴耳,迈达斯整天戴着帽子。可是这个秘密瞒不过 国王的理发师。 可怜的理发师知道自己不能把这个秘密泄露出去, 但这个秘密在胸中宛若百 爪挠心,恨不能一吐为快。后来,理发师想了个好办法,他跑到河滩上挖了个洞,对着洞口 说了声:"迈达斯国王长着一对驴耳朵!"说完了,轻松了,他将洞口用泥土封好,走了。没想 到这个地方后来长出了一丛芦苇,每当有风吹过,芦苇就会重复:"迈达斯国王长着一对驴耳 朵!""迈达斯国王长着一对驴耳朵!"故事的结局是悲惨的:迈达斯处死了这个理发师。 30.Cassandra complex 卡珊德拉情结 Cassandra,卡珊德拉或翻译为凯珊卓。特洛伊国王普里阿摩斯的女儿,同时也是太阳神 阿波罗的祭司。传说她美貌无比,为阿波罗所爱,阿波罗赐予其预言的能力。然而她拒绝了 神明的爱情。阿波罗一怒之下向她施以诅咒:凡她说出口的预言将百发百中,然而谁也不信 以为真,她的预言能力将成为她日后无尽痛苦的根源。Cassandra 在特洛伊被破城之前,预 言过特洛伊木马计, 以及阿迦门农之死和自己的终结。 正因为她拥有预知能力却没有人相信 她, 她对此无能为力, 才感到痛苦万分。 在特洛伊战争之后, Cassandra 避难于雅典娜神庙, 但却遭到小埃阿斯强暴并且在希腊舰队回航时丧命。另一说认为她被克吕泰涅斯特拉杀害。 Cassandra complex 可以是看成一种精神疾病, 指那些对某些暂时无法确定或者尚且毫无根据 神王宙斯的拉丁文名字是朱庇特(Jupiter)或 Jove(朱威),词义都是“明亮的天空” 。宙斯权 力大,情人多,因此是快乐的。 33.Diana dip(俚语)(女子的)裸泳

白天和夜晚;第二天创造了天空和风云;第三天创造了高山峻岭.平原河流,以及富饶的土地和 芳香的花果;第四天他又创造了太阳.月亮和星辰,确定年岁.季节.月份和日期;第五天他创造了 各种形状和大小的鱼类和飞禽;第六天他才创造了各种陆上动物,然后他按照自己的形象用 地上的尘土造出一个男人,名叫亚当(Adam),这就是神话中人类的始祖.后来,耶和华见亚当独 居无伴侣帮助他 , 于是 , the floating workers. 2.Adam's Apple 喉结 亚当是圣经中人类的始祖, 而苹果的历史比人类的历史还悠久。 在世界各文明古国的民间故 事和神话传说中,苹果都是受人喜爱的一种果实。英语中有个谚语: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但据圣经故事上说,苹果也给人类带来了麻烦,男人的喉结就是因吃苹果引起 的。 《旧约.创世纪》第 3 章讲到人类的起源,传说上帝创造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东方的 伊甸(Eden)建立了一个园子给他们居住。伊甸园里生长着悦人眼目的各种树木,树上长着各 种各样的果实。上帝吩咐亚当说:你可以随意吃园中的各种果子,只是不能吃那棵分辨善恶 树上的果实,吃了必定要死。这种“禁果”就是 apple。后来,亚当的配偶夏娃听信蛇的诱 惑, 不顾神谕, 吃了善恶树上的禁果, 还把这果子给它丈夫吃。 亚当因心怀恐惧, 吃时仓促, 有一片果肉梗在喉中,不上不下,留下个结块,就叫“亚当的苹果”两人吃了这果子就心明 眼亮,能知善恶美丑。但是由于他们违背了上帝的告诫而被逐出伊甸园。从此,亚当就永远 在脖子前端留下“喉结” ,作为偷吃禁果的“罪证” 。上帝还惩罚亚当, “必汗流满面才能糊 口” 因小失大;见利弃义 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s 直译是: “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了长子继承权” 。 《旧约.创世纪》第 25 章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传说:犹太族长以撒的妻子利百加怀孕期间, 感觉到 2 个胎儿在她腹内互相踢打,就去问耶和华,耶和华对她说: “两国在你腹内,两族 要从你身上出来,这族必强于那族,将来大的要服小的。 ” 后来, 利百加果然生下一对孪生兄弟, 哥哥叫以扫, 弟弟叫雅各。 两兄弟长大后, 以扫好动, 常外出打猎;雅各则常在家里帮助料理家务。有一天,以扫打猎回来,又饥又渴,看见弟弟 雅各在熬豆汤,就对他说: “我饿极了,给我喝点红豆汤吧! ”雅各说: “你要喝汤,就把你

    的长子权卖给我。 ”以扫说: “你都要饿死了,要这长子权有什么用呢?”于是,他便按雅各 的要求,对天起誓,把长子权卖给雅各,换来饼和红豆汤。以扫吃饱喝足后,起身走了。他 哪里想到,为了这碗红豆汤,他的后裔便注定要服事雅各的后裔。 由此,人们用 to sell one's birthright for a mess of pottage happen; a feeling that one’s number is up;等等。其语言外壳与内涵是怎样联系起来的呢?还是出自《圣经》 据《旧约。但以理书》(Daniel)第5章记述:有一次古巴比伦(Babylonian)的国王伯沙撒 (Belshazar)正在宫殿里设宴纵饮时,突然,不知从哪里出现了一个神秘的手指,当者国王的 面,在王宫与灯台相对的粉墙上写了四个奇怪的单词:MENE(弥尼) 、MENE(弥尼) 、TE KEL(提客勒) 、UPHARSING(乌法珥新) 。国王张皇失措,惊恐万分,谁也不懂 墙上所写的字是什么意思。 后来叫来了被虏的犹太预言家但以理, 才明白了这几个字的意思 就是大难临头。他说: “弥尼就是上帝已经数算你国的年日到此为完毕;提客勒就是你被称 在天平里显出你的亏欠;乌法珥新就是你的国分裂,归与玛代人和波斯人。 ”果然,当夜伯 沙撒被杀,又62岁的玛代人大利乌取而代之。 依次, “墙上的文字(或手指) ”就表示身死国亡的凶兆。英语中这个成语有几种表达方 式:the writing/handwriting on the wall 或 a finger on the wall,通常与 be,like 等系动词连用; 有时写成

Earth 这个成语,字面意思“世上的盐” 盐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人体若缺盐,健康就会受到影响,出现种种疾病。盐还 有杀菌、解毒、消炎、除污等多种功用,它既是“百药之王” ,又是工业之母,确是值得珍 视的东西。在许多民族的习俗汇总,盐被当作敬客的高贵礼品。 The Salt of the Earth 一词出自《圣经》 ,据《新约。马太福音》 (Matthew)第5长记载: “律法的一点一画都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因为 iota 是希腊字母表中最小的一个 字母,它有时可以写作一短横置于其他字母之上;遗漏这一点点对发音并无什么影响,只按 规则不能减少而已。 《福音书》所说的律法,系指“摩西律” ,意即无论何人都不允许随便废 去这戒律哪怕是最小的一条,甚至其中的一个字母,一个小小短横也不得更动或遗漏。 由此,在语言中遗留下来这个成语,转义表示 not a

    to those who are unable to understand its value 等意思,含有轻蔑嘲笑色彩。按其字面意义, 这个成语与汉语成语“明珠暗投”相似,但是寓意不同,基本上不对应;按一比喻意义,它 相当于“对牛弹琴” , “向驴说经” “一番好意给狗吃” “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 Eg .She read 的成语,大多贬义。如:to play the goat=play the fool(瞎胡闹) ;to get sb's goat(触动肝火) ;等等。 《圣经》说牧羊人要分辨绵羊和山羊, “把绵羊安置右边,山羊 左边” 。据说野山羊常混进羊群里,引诱绵羊,故牧养人必须把它们区分开来,以免混淆。 由此, 人们用 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 An eye for an eye makes the whole world blind! 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加盲目! 12.Doubting Thomas 怀疑一切的人 ; 多疑的人 ; 怀疑主义者 ; 眼见为实的人 源自《圣经·新约·约翰福音》第 20 章。该篇讲到耶稣复活后出现在众人面前,十二门 徒之一的托马斯没有亲眼见到,声称除非看到耶稣手上的钉痕,用手探入他的肋旁,否则不 feet of clay 泥足(指站不住脚的事物);致命的弱点 典出《圣经·旧约·但以理书》第 2 章。巴比伦国王尼布甲尼撒(Nebuchadnezzar)梦 到一泥足巨人,头是金的,胸臂是银的,腹股是铜的,被飞来的一块巨石砸碎了脚,整个巨

老亚当;人类固有的罪恶;未赎过罪的人 源自《圣经·旧约·士师记》第 2、3 章。上帝创造了世界上的第一个男人,取名为亚当 (Adam) ,后因偷吃禁果而被逐出伊甸园。现用"old Adam"来指"本性的罪恶"。 Eg.One's real enemy is the old Adam. 人的真正敌人是本性之恶。 17. not know somebody from Adam 完全不认识某人 18. chapter and verse 引文的确实之处;确切依据;引经据典 本习语并非出自《圣经》 ,其来源却与《圣经》有关。16 世纪时, 《圣经》在原先分卷分 类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章(chapter) 、节(verse) ,这就为人们在引用《圣经》时标出确 切出处提供了方便。现多与 give 连用,表示"详细地"或"精确地"。 Eg.She failed to give 在上帝的允许下,撒旦考验约伯,夺走了约伯的一切财产。约伯变成了一个穷人。约伯便起 来,撕裂外跑,剃了头,伏在地上下拜,说: “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 ” 20.fig leaf 无花果树叶;遮羞布 在西方古典绘画和雕塑中,经常可以看到裸体的人物身上有一片树叶遮住下体。这种专门用 以遮羞的叶子就是 figleaf。

像拉撒路一样;指任何死而复活的奇迹 拉撒路为圣经中的人物,是 Bethany 村马太与马利亚的兄弟,曾多次款待途经 Bethany 的耶 稣。拉撒路病重身亡,四天后耶稣使他复活。 22.a beam in one’s eye 自己眼中的梁木;比喻自己有缺点,要正人先正己 出自《新约?马太福音》7 章。 And why heholders thou the mote that is in 23.thirty pieces of silver 由出卖换来的不义之财 出自《新约?马太福音》26 章。 〔原文〕那时,祭司长和民间的长老,聚集在大祭司称为该 亚法的院里。 大家商议,要用诡计拿住耶稣杀他??当下,十二门徒里,有一个名为犹大的,去见 祭司长说:“我把他交给你们,你们愿意给我多少钱?”他们就给了他三十块钱。从那时候,他就 找机会,要把耶稣交给他们 24.as old as Methuselah 年纪非常非常大;比喻长寿老人 出自《旧约?创世纪》5 章。 〔原文〕玛土撒拉一共活了九百六十九岁就死了 25.having itching ears 爱听新奇的事(或丑闻、流言蜚语、东家长西家短等) 出自《新约·提摩太后书》4 章。 (原文)基督的使徒保罗劝勉其门徒 Timothy 要精彩布道,用意趣横生的讲解激发听众的兴 趣:For the time

凡听见我这话不去行的, 好比一个无知 的人,把房子盖在沙土上。 30.Juda’s kiss 犹大之吻;比喻可耻的背叛行为、变节行为 出自《新约?马太福音》26 章。 〔原文〕那卖耶稣的,给了他们一个暗号,说:“我与谁亲嘴,谁就是他。你们可以拿住他。 ”犹 大随即到耶稣跟前说“请拉比安!”就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朋友,你来要作的事,就作罢。 ” 于是那些人上前,下手拿住耶稣 神国的福音,治愈众生疾病。当许多人从各城出来见耶稣的时候,耶稣就对门徒和众人说, 有一个人出去撒种,撒的时候,又落在路旁的(fall by the way side) ,被人践踏,天上的飞 鸟又来吃尽了; 又落在石头上的 (fall on stony ground) , 一出来就枯干了, 因为得不到滋润; 又落在荆棘里的,同荆棘一同生长,被他挤住了;又有落在肥沃土壤里的,生长起来,结实 百倍。种子比喻神的道:那些撒在路边的寓指听道之人内心不坚强,魔鬼来了,从他们内心 把道夺走了;撒在石头上,指听道的人内心没根,遇到艰险就后退了;长在荆棘中的,是说 听道之人被今生的思虑钱财宴乐占据了,结不出成熟果实;只有那些长在肥沃土壤中,坚守 诚实善良的听道之人才能成功。 Eg. Several ladies who were trying to lose weight had

    37.as wise as Solomon 智慧过人;聪明绝顶 据《旧约:列王纪上》(Old Testament,Kings)第四章记载:大卫王死后,所罗门即位, 在梦中上帝耶和华(Jehovah)问他要什么,所罗门别无它求,只请求上帝赐给他智慧,以管理 好这个国家,上帝见他不求福寿、不求灭仇敌,只求智慧,非常高兴,就让他成了天下最有 智慧的人。所罗门因此思想精深,学识广博,他的智慧盛名远扬,四海之内无人不知无人不 晓,所罗门也用他的智慧做了许多善。 38.as greedy as Ahab 贪得无厌 据《旧约:列王纪上》第 21 章记载:以色列王亚哈(Ahab)的王宫附近有一座葡萄园,是 耶斯列人拿伯(Naboth)的产业,葡萄园连年丰收,贪心的亚哈对这座葡萄园垂涎已久,想据 为己有,但遭到拿伯的拒绝,亚哈为此十分恼火,茶饭不思。亚哈之妻耶洗别(Jezebel)密谋 诬陷拿伯,用石头打死拿伯,强占葡萄园。 后人就用 greedy as Ahab 来形容“极度贪得无厌” 、 “不择手段地侵吞他人财富”的人。 39.as vicious as Jezebel 蛇蝎心肠;歹毒的女人 据《旧约:列王纪上》第 21 章记载:耶洗别(Jezebel)是以色列王亚哈的妻子,她性情乖 张,强悍狠毒,曾杀害耶和华上帝的众先知。为了替亚哈强占拿伯的葡萄园,她设计诬陷拿 伯于死地,把拿伯的葡萄园据为己有。 后人用 Jezebel 来喻指险恶、凶狠、毒辣的坏女人,用 vicious as Jezebel 来指象耶洗别一 样歹毒的女人。 40.as devout as Abraham 极度虔诚 据《圣经》记载:亚伯拉罕(Abraham)是犹太人的始祖,上帝耶和华的第一个信徒。他对 上帝无比虔诚,无条件地听从上帝的呼唤,他携家走遍迦南各地,每到一处都筑起祭坛,向 上帝献祭。 上帝想试试他的虔诚, 就让他把独子杀了献祭, 亚伯拉罕就毫不犹豫地要杀儿子, 表现出极端的信奉和虔诚,当然上帝派天使阻止了他。 在英语中,人们就用 devout as Abraham 来形容某人非常虔诚,绝对地信仰。 41.as forceful as Samson 力大无比;力大如牛 参孙(Samson)是《圣经》中最负盛名的大力士,他因耶和华赐福而力大无比。参孙曾赤 手空拳撕裂一头狮子,如同撕碎一只小羊羔,还曾用随手捡来的驴腮骨(jawbone of an ass), 一气杀死 1 000 耶和华派以色列的领导者摩西(Moses) 回埃及拯救百姓,摩西因自己拙嘴笨舌,不愿前往,耶和华说: “不是有你哥哥亚伦(Aaron) 吗?他能言善辩,??他要替你对百姓说话,你要把他当作口,他要把你当作神。 ”后人就用 Aaron 喻指“能说会道,善于狡辩的非凡口才” ,Eloquent as Aaron 指某人拥有像亚伦一样的 口才。 43.as curious as Lot’s

    据《旧约·创世纪》(Old Testament,Genesis)第 1 9 章记载:上帝决定毁灭两个罪孽深重 的城市所多玛和蛾摩拉,便派天使去所多玛。天使受到义人罗德(Lot)的热情款待,他们催促 罗德一家人快出城,并吩咐无论发生什么事千万不要回头,要火速跑向山顶。罗德一家连忙 逃走,上帝降下硫磺和火,毁灭了所得玛和蛾摩拉,罗德的妻子(Lot’s wife)非常好奇,回 头一看,结果变成了一根盐柱。后世的人们就用 Lot's wife 来比喻那些好奇心过重的女人, 而 curious as Lot's wife 形容某人好奇心强。44.Job’s comforter 约伯三友;那些表面上安慰人实际上增加对方痛苦的安慰者 该习语来源于《圣经》 。Job 被描述为一个受祝福的人,行为完全正直。但是撒旦指控约 伯只为了物质利益才侍奉上帝。于是上帝一步一步撤去保护,容许撒旦夺去约伯的财富、子 女和健康。 约伯受到身心灵的痛苦, 非笔墨所能形容。 他的三个好友提幔人以利法, 书亚人比勒达, 拿玛人琐法来听说有这一切的灾祸临到他身上, 各人就从本处约会同来探望他。 他们远远的 举目观看, 认不出他来, 就放声大哭。 各人撕裂外袍, 把尘土向天扬起来, 落在自己的头上。 他们就同他七天七夜坐在地上, 一个人也不向他说句话, 因为他极其痛苦。 (约伯记 2:11-13) 约伯回答说: “这样的造我听了许多;你们安慰人,反叫人愁烦。 ” (约伯记 16:1-2) 他们陪伴他一同受苦,为他悲伤,安慰他。他们议论纷纷,约伯是否在什么地方得罪了 神,但约伯是一个完全正直敬畏神的义人,无论在哪一方面都找不到他有什么恶行。虽然他 们费尽唇舌,也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么正直的人会遭遇如此无情的打击。 约伯的朋友应该来安慰悲痛中的约伯。他们非但没有如此,反而为他所受的苦责备他。 约伯回答以利法,称他和他的朋友为“叫人愁烦的安慰者” 。约伯的话揭示了作为一个安慰 者应该如何去安慰那些在痛苦中的人: (1)不要仅是为了说话而说话; (2)不要用人为的答 案来说?; (3)不要去批评或指控; (4)切身地体会他人的问题; ,一面又对这位母亲说,这得怪她自己没有早些 将孩子送进医院。这样贝克夫人本来是想安慰这位母亲但实际上却增加了她的痛苦。 45.a brand from the burning 因忏悔而得救的人;劫后余生 源出 《圣经-旧约》 《阿摩司书 (Amos) 》 。 阿摩司 (Amos) 是公元前 8 世纪希伯来的先知。 他在该书中严厉谴责以色列人的腐败和缺乏公义, 预言以色列王国的覆灭。 他得到上帝的默 示,向以色列人发出警告,劝他们不要“三番五次的犯罪” ,应悔过自新。在第 4 章第 11 节阿莫斯传达上帝的话说, 上帝要倾覆他们中间的城池, 如同他从前倾覆所多玛和阿摩拉一 样, 使他们好像从火中抽出的一根柴 (a brand from the burning) 。 因此后人便用 a brand from the burning

    源自《新约·马太福音》20 章。故事说:有个葡萄园园主想雇几个工人到葡萄园去干活, 他从一大早就开始雇人, 前后雇了批工人到园里干活。 古代中东人把日出日落分为十二等分 (每一等分为一个 hour) , 雇到最后一批人的时候已是黄昏时刻(the eleventh hour),但是付工 钱时,早上来的和傍晚来的都一视同仁地得到了一整天工资(一枚银币) ,弄得一大早就开 始干活的人极为不满,心想早知如此,还不如十一点钟来,因为只要不超过十二点,都能得 到同样的报酬。 后来人们就用 at the eleventh hour 来表示“在最后一刻” , “在最后的关头” 。 Eg. They hear at the eleventh hour that both ship before Noah’s flood 上古时代的;许多年前的;很久以前的 出自《圣经·创世纪》7 章。 “洪水泛滥在大地上 40 天,水往上涨,把方舟从地上漂起。水 势浩大,在大地上。大地往上涨,方舟在水面上飘来飘去。洪水过后,凡在旱地上,鼻孔有 气息的生灵都死了,只留下挪亚和那些与他同在方舟里的。泛滥的洪水是灭世的洪水,所以 before the blood 7 章第 9 节记载: 你们中间, 谁有儿子求饼, 反而给他石头呢?求鱼, 反而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 好东西给求他的人吗?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 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50. in the beginning 起初;开始的时候 51.breath of

全心全意地;聚精会神地,全神贯注地 heart and soul 全心全意地;卖力地

death.爱情与死一样坚强。 265. lust of the flesh 淫欲;肉欲源自欧洲寓言名著的 1.a dog in the manger 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人 出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有一篇狗站马槽的故事,说的是一头狗躺在堆满稻草的 马槽里,狗是不吃草的动物,而当马或牛一走进稻草时,这头狗却朝着马,牛狂哮,不准食 草动物享用。因此, “狗站马槽”就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成语而进入英语中,常用来比喻 a

hang the bell about the cat's neck 的简略, 愿意是 “给猫的脖子上挂铃” 。 它来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les)中的《老鼠会议》(The Mice in Council) 这篇寓言讲的是:一群老鼠在鼠洞里举行会议,讨论如何对付凶狠的猫。白胡须老鼠提出: “我有个方法,在猫的脖子上挂一个铃。这样,猫一走动铃就响,我们就可以闻铃声而逃避 了” ,群鼠一致同意这个建议,欢呼: “That's a capital idea.We will bell the cat!No more fear of the cat!”但是,谁去给猫挂铃铛呢?没有一只老鼠敢去,一个个都溜掉了。老鼠会议豪无 结果,它们不安全的境况当然也无法改善。 寓言所寄托的意思很明白:遇到困难的问题时候,既需要有出谋献策的人,更需要有挺身而 出的实干家。 the wolf) 有个牧童在离村子不远的山坡上放羊, 有一次, 他为了开心作乐, 突然大喊: “Help!Help!The wolf!”全村的人都闻声跑来援助他时,才知道这只是开玩笑。如此恶作剧搞了两三次。后 来,狼真的来了,那个牧童再呼号求救时,谁也不理会他了。于是,狼把他的羊吃了。 这篇寓言的意义很清楚:爱说谎话的人,即或在他说真话时,也没人相信他。由此,人们用 to cry wolf 来概括这篇寓言的基本情节及其教诫意义,用以比喻 to give false alarms;to warn of danger where there is none 之意。按其比喻意义,这个成语相当与汉语中出自《东周列国 志》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周幽王为博得宠妃褒泥一笑,竟然把军国大事当儿戏,烽火报警 戏诸侯,使各路诸侯仓促发兵,驰援京师,结果收到嘲笑。后来犬戎进犯,幽王再举烽火调 这篇寓言江的是:有个渔夫在河里张网捕鱼,他把鱼网横栏在河道里,然后拿了一条缚着石

    块的绳子,不停的拍击河水,使泥沙泛起,河水浑浊,鱼儿在慌乱中纷纷自投罗网,渔夫用 这个方法捕得了好多鱼。但住在附近的人指责渔夫说: “我们饮水全靠这条河,你把水搞得 这么浑,叫我们到哪里去找清水饮用呢?”渔夫回答说: “可是,我若不把水搞浑,那就非 饿死不可了” 因此,人们常用 to fish in trouble waters 比喻 to cat's paw 也坐 cat's-paw 或 catspaw,字面意思“猫爪子” ,出典 17 世纪法国著名的寓言 作家拉?封丹的《猴子与猫》 。讲的是狡猾的猴子哄骗头脑简单的猫儿,替它从炉火中取出烤 熟的栗子来。猫儿应命去做,结果猫爪子被火烧伤了,而取出的栗子却被猴子吃光了。 追根嗍源,远在公元前 3 世纪的《伊索寓言》中就有这个故事,不过没有题目。 cat's paw 常用来比喻 。阿提卡洲(attica)是希腊东南部的一个州,其首府是 雅典。阿提卡州是个半岛,工商业发达,特别盛产海盐,相传,阿提卡州的盐比希腊其他地 方出产的盐精细有味,深受欢迎。阿提卡人机智风趣,善于说俏皮话,以幽雅的诙谐著称于

    世。 这个成语出自古罗马著名的作家和演说家西塞罗(Marcus Tullius Cicero,公元前 106-前 43) 。 他的论文和演讲词, 都是文体和标准拉丁语的典范, 在其作品中论述了古希腊人精心研究的 雄辩术理论,特别提到以口齿锋利著称的阿提卡人。公元前 55 年,西塞罗以文艺对话形式 写的主要著作 《辩论》 (De 年写了一本讽刺小说,名叫《约翰牛的生平》(The History of John Bull), 该书的主人公约翰牛就是英国的人格化、形象化。 作者笔下的约翰牛,是个英国“自由民” ,为人粗暴冷酷,桀骜不逊,颇有些牛劲。他盛气 凌人、 欺辱弱者, 如果谁流露出对他稍微表示不满的反抗情绪, 他立即摆出一副格斗的架势。 作者通过这个赳赳武夫的形象,暗喻当年英国的专横跋扈,抨击“民权党” (英国自由党的 前身)的好战策略。显然,这个绰号最初含贬斥色彩。 这个形象的出现,绝非作者凭空捏造,而是与当时英国的社会经济状况紧密相连。在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的 17 世纪,英国毛纺工业迅速发展,资本的原始积累不断扩大,资产阶 级政权对内实行 “圈地运动“,对外实行殖民地的掠夺政策,以便积累大量的工业资本。 “约 翰牛”的形象正是这个时期英国的体现这。 John Bull 这个颇古的典故成语, 19 世纪的著名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就曾 引用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 “约翰牛” 的形象发生了耐人寻味的变化, 由最初那个身强力壮、 满脸横肉的中年船长想象,变成了一个年过半百、五短身材的矮胖子。于是漫画上出现的” 约翰牛“,是个头戴宽边礼帽,足蹬翻口皮鞋,身穿茄克衫的绅士摸样。当年那种杀气滕滕 的气概收敛不少,其原来的贬义似乎变成了褒义。 ”约翰牛“逐渐变成了一位饱经事故的实 干家形象,他的行为成了英国的人的标准行为。这样一来,john bull 这个成语就成了英国人 或者英国的代名词了;而与之相关的 john bullism 就指”英国精神“”英国习气“或”英国 的典型性格“,john bullist 则常指”英国迷“ eg:By some he is called..."a

种说法 Cheshire 是英格兰西部的一郡,当地出产一种颇有特色的干酪,叫“柴郡干酪”(Cheshire cheese),曾经一度作成象笑脸猫的形状。另一种说法是:柴郡有位画家,他给当地旅馆绘画 的招牌上,都画了一只咧着嘴笑的狮子。 艾里克?帕特里奇先生(Mr. Eric Partridge)认为,这个成语大约从 1770 年开始就作为贬义词使 用。 英国 《朗曼英国成语词典》 等辞书, 认为这个成语源自维多利亚女王时代 () , 英国数学家和童话作家刘易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在他所写的童话《阿丽思漫 游奇境记》(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中详细的描述了公爵夫人家中的一只柴郡猫。 《阿丽思漫游奇境记》第 6 章有段这样的对话: "Please,would you 世纪法国哲学家和思想家孟德斯鸠的名言。有一次,他听说圣马力诺发生了政治动 乱,就用“茶杯里的风暴”来评论。因为圣马力诺是欧洲最小的共和国,只有一万人口,孟 德斯鸠认为那里的动乱对整个欧洲局势无足轻重。 探源搠流, 远在公元前古希腊了罗马的名人著作中就有过类似的形象比喻。 如古罗马著名作 家和演说家西塞罗(Cicero)在其著作《论法律》中就有这样的话:excitarefluctus in

等之意。 据英国《朗曼英国成语词典》等记述。这个成语出自美国著名的政治家、科学家本杰明?富 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所写的一则故事。富兰克林幼年时,在院子里遇到一 个带有斧头的陌生人,那人称赞院子里那个磨石(grindstone)很好,想看看它好不好使,便花 言巧语的让他转动磨石,而那人就在上面磨利自己的斧头。 据“美国之音”英语广播节目《词汇掌故》说,这个成语出自 1810 年美国宾夕法尼亚 (Pennsylvania)一家报纸上首次刊登的一则故事。故事说的是有个陌生人手持一把斧头,想找 磨石来磨利他的斧头。他在街上遇到一个男孩,就问道: “好孩子,你爸爸有磨石吗?”那 男孩就带他到家里来,帮他转动磨石磨斧头。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件艰苦的活,男孩把手都 磨破了,累个半死才把斧头磨得闪闪发光。那个人见目的达到,不仅没向小孩道谢,反而教 训孩子快点去上学,以免迟到. 2 个出典实质上讲的是同一件事。富兰克林作为一位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担任的最后 一项公职就是宾夕法尼亚州废奴委员会会长,为废除奴隶制而奔忙,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宾夕法尼亚州一家报纸在富兰克林逝世 20 周年发表那篇小故事,应该就是他生前所讲的故 事。这个故事的寓意很清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skr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