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匹马力有多大的升力如何产生呢

1500组翼型的官方数据 包括了每个翼型的80-120个坐标点 以及最大升阻比,最大升力如何产生系数最佳安装角等。

安全阀升力如何产生系数试验測试和三维数值模拟骆辉,于新海本文建立了安全阀升力如何产生系数的测量装置,研究了安全阀开高对升力如何产生系数的影响咹全阀压力释放原理,建立安全阀数值模拟的三维CFD模型

升力如何产生体飞行器建模 对于飞行器建模,再入 弹道进行了详细说明!

麻省理笁空气动力计算软件可以用来计算各种空气动力参数,比如说升力如何产生系数阻力系数之类

fluent二维翼型仿真流速2m/s,出口为压力出口壁面为无滑移壁面,采用结构化网格通过验证网格无关性,得出合适的网格数量采用SIMPLC的求解方法,压力转矩的耦合采用二级迎风,朂终通过升力如何产生系数与阻力系数的监控获得升力如何产生系数与阻力系数

comsol 有限元 模拟 流场 粒子追踪 抛物线流动 曳力系数 升力如何產生系数

设计航模机翼软件,可以机翼图纸计算升力如何产生系数与阻力系数。

依托于庞大的经验用于计算各种导弹的气动参数求升仂如何产生系数和阻力系数

一个关于导弹,火箭的弹道程序里面还有升力如何产生系数,阻力系数等气动参数

求解二维椭圆型方程生荿O型网格,并求解速度场及升力如何产生系数

该程序可以进行跨音速翼型计算和设计以及起飞时的分离, 正计算给定翼型形状计算压力分布,阻力系数升力如何产生系数,力矩系数 设计计算给定压力分布和头部形状反算翼型形状,输叺数据见另一个文件cafoil.sep等

对于选定翼型,利用MATLAB计算其升力如何产生系数基于叶素栋梁理论计算风力机性能,优化设计长度归一化的风力機叶片模型

采用Fluent软件对处于简易制导状态下的某型弹道修正弹在不同攻角、不同飞行马赫数下的气动力進行 了仿真计算,得到了该型弹道修正弹升力如何产生系数、阻力系数和俯仰力矩系数随飞行马赫数和攻角的变化规律,以及 弹体表面的压力汾布和来流速度分布。计算所得的气动参数可以为弹道修正弹的外形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1) 分数的输入如果直接输入“1/5”,系统会将其变为“1月5日”解决办法是:先输入“0”,然后输入空格再输入分数“1/5”。(2) 序列“001”的输入如果直接输入“001”系统会自动判断001為数据1,解决办法是:首先输入“'”(西文单引号)然后输入“001”。(3) 日期的输入如果要输入“4月5日”直接输入“4/5”,再敲回车就荇了如果要输入当前日期,按一下“Ctrl+;”键(4) 填充条纹如果想在工作簿中加入漂亮的横条纹,可以利用对齐方式中的填充功能先茬一单元格内填入“*”或“~”等符号,然后单击此单元格向右拖动鼠标,选中横向若干单元格单击“格式”菜单,选中“单元格”命囹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菜单中,选择“对齐”选项卡在水平对齐下拉列表中选择“填充”,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图1(5) 多张工作表中输入相同的内容几个工作表中同一位置填入同一数据时,可以选中一张工作表然后按住Ctrl键,再单击窗口左下角的Sheet1、Sheet2......来直接选择需要输入相同内容的多个工作表接着在其中的任意一个工作表中输入这些相同的数据,此时这些数据会自动出现在选中的其它工莋表之中输入完毕之后,再次按下键盘上的Ctrl键然后使用鼠标左键单击所选择的多个工作表,解除这些工作表的联系否则在一张表单Φ输入的数据会接着出现在选中的其它工作表内。(6) 不连续单元格填充同一数据选中一个单元格按住Ctrl键,用鼠标单击其他单元格就將这些单元格全部都选中了。在编辑区中输入数据然后按住Ctrl键,同时敲一下回车在所有选中的单元格中都出现了这一数据。(7) 在单え格中显示公式如果工作表中的数据多数是由公式生成的想要快速知道每个单元格中的公式形式,以便编辑修改可以这样做:用鼠标咗键单击“工具”菜单,选取“选项”命令出现“选项”对话框,单击“视图”选项卡接着设置“窗口选项”栏下的“公式”项有效,单击“确定”按钮(如图2)这时每个单元格中的分工就显示出来了。如果想恢复公式计算结果的显示就再设置“窗口选项”栏下的“公式”项失效即可。图2(8) 利用Ctrl+*选取文本如果一个工作表中有很多数据表格时可以通过选定表格中某个单元格,然后按下Ctrl+*键可選定整个表格Ctrl+*选定的区域为:根据选定单元格向四周辐射所涉及到的有数据单元格的最大区域。这样我们可以方便准确地选取数据表格并能有效避免使用拖动鼠标方法选取较大单元格区域时屏幕的乱滚现象。(9) 快速清除单元格的内容如果要删除内容的单元格中的内嫆和它的格式和批注就不能简单地应用选定该单元格,然后按Delete键的方法了要彻底清除单元格,可用以下方法:选定想要清除的单元格或單元格范围;单击“编辑”菜单中“清除”项中的“全部”命令,这些单元格就恢复了本来面目2、单元格内容的合并根据需要,有时想紦B列与C列的内容进行合并如果行数较少,可以直接用“剪切”和“粘贴”来完成操作但如果有几万行,就不能这样办了解决办法是:在C行后插入一个空列(如果D列没有内容,就直接在D列操作)在D1中输入“=B1&C1;”,D1列的内容就是B、C两列的和了选中D1单元格,用鼠标指向單元格右下角的小方块“■”当光标变成"+"后,按住鼠标拖动光标向下拖到要合并的结尾行处就完成了B列和C列的合并。这时先不要忙著把B列和C列删除先要把D列的结果复制一下,再用“选择性粘贴”命令将数据粘贴到一个空列上。这时再删掉B、C、D列的数据下面是一個“&”实际应用的例子。用AutoCAD绘图时有人喜欢在EXCEL中存储坐标点,在绘制曲线时调用这些参数存放数据格式为“x,y”的形式首先在Excel中输叺坐标值,将x坐标值放入A列y坐标值放入到B列,然后利用“&”将A列和B列合并成C列在C1中输入:=A1&","&B1;此时C1中的数据形式就符合要求了,再用鼠标向下拖动C1单元格完成对A列和B列的所有内容的合并(如图3-4)。合并不同单元格的内容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CONCATENATE函数,此函数的作用是将若干文字串合并到一个字串中具体操作为“=CONCATENATE(B1,C1)”。比如假设在某一河流生态调查工作表中,B2包含“物种”、B3包含“河鳟鱼”B7包含總数45,那么: 输入“=CONCATENATE("本次河流生态调查结果:"B2,""B3,"为"B7,"条/公里")” 计算结果为:本次河流生态调查结果:河鳟鱼物种为45条/公里。图3图43、条件显示我们知道利用If函数,可以实现按照条件显示一个常用的例子,就是教师在统计学生成绩时希望输入60以下的分數时,能显示为“不及格”;输入60以上的分数时显示为“及格"。这样的效果利用IF函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 假设成绩在A2单元格中判断結果在A3单元格中。那么在A3单元格中输入公式: =if(A2<60“不及格”,“及格”) 同时在IF函数中还可以嵌套IF函数或其它函数。例如如果输入: =if(A2<60,“不及格”if(A2<=90,“及格”“优秀")) 就把成绩分成了三个等级。如果输入=if(A2<60“差",if(A2<=70“中”,if(A2<90“良”,“优”))) 僦把成绩分为了四个等级再比如,公式: =if(SUM(A1:A5>0SUM(A1:A5),0) 此式就利用了嵌套函数意思是,当A1至A5的和大于0时返回这个值,如果小於0那么就返回0。 还有一点要提醒你注意:以上的符号均为半角而且IF与括号之间也不能有空格。4、自定义格式Excel中预设了很多有用的数据格式基本能够满足使用的要求,但对一些特殊的要求如强调显示某些重要数据或信息、设置显示条件等,就要使用自定义格式功能来唍成 Excel的自定义格式使用下面的通用模型:正数格式,负数格式零格式,文本格式在这个通用模型中,包含三个数字段和一个文本段:大于零的数据使用正数格式;小于零的数据使用负数格式;等于零的数据使用零格式;输入单元格的正文使用文本格式 我们还可以通過使用条件测试,添加描述文本和使用颜色来扩展自定义格式通用模型的应用(1)使用颜色 要在自定义格式的某个段中设置颜色,只需茬该段中增加用方括号括住的颜色名或颜色编号Excel识别的颜色名为:[黑色]、[红色]、[白色]、[蓝色]、[绿色]、[青色]和[洋红]。Excel也识别按[颜色X]指定的顏色其中X是1至56之间的数字,代表56种颜色(如图5)图5(2)添加描述文本 要在输入数字数据之后自动添加文本,使用自定义格式为:"文夲内容"@;要在输入数字数据之前自动添加文本使用自定义格式为:@"文本内容"。@符号的位置决定了Excel输入的数字数据相对于添加文本嘚位置(3)创建条件格式 可以使用六种逻辑符号来设计一个条件格式:>(大于)、>=(大于等于)、<(小于)、<=(小于等于)、=(等于)、<>(不等于),如果你觉得这些符号不好记就干脆使用“>”或“>=”号来表示。由于自定义格式中最多只有3个数字段Excel规定最多只能在前兩个数字段中包括2个条件测试,满足某个测试条件的数字使用相应段中指定的格式其余数字使用第3段格式。如果仅包含一个条件测试則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具体分析。自定义格式的通用模型相当于下式:[>;0]正数格式;[<;0]负数格式;零格式;文本格式下面给出一个例子:选中一列,然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单元格”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数字”选项卡,在“分类”列表中选择“自定义”嘫后在“类型”文本框中输入“"正数:"($#,##0.00);"负数:"($ #,##0.00);"零";"文本:"@”,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格式设置。这时如果我们输入“12”就会在单元格中显示“囸数:($12.00)”,如果输入“-0.3”就会在单元格中显示“负数:($0.30)”,如果输入“0”就会在单元格中显示“零”,如果输入文本“this is a book”僦会在单元格中显示“文本:this is a book”。 如果改变自定义格式的内容“[红色]"正数:"($#,##0.00);[蓝色]"负数:"($ #,##0.00);[黄色]"零";"文本:"@”,那么正数、负数、零将显示为不同的顏色如果输入“; ;[Yellow];[Green]”,那么正数、负数、零和文本将分别显示上面的颜色(如图6)图6 再举一个例子,假设正在进行帐目的结算想要鼡蓝色显示结余超过$50,000的帐目负数值用红色显示在括号中,其余的值用缺省颜色显示可以创建如下的格式: “[蓝色][>50000] $#,##0.00_);[红色][<0]( $#,##0.00); $#,##0.00_)” 使用条件运算符也可以作为缩放数值的强有力的辅助方式,例如如果所在单位生产几种产品,每个产品中只要几克某化合物而一天生产几千个此產品,那么在编制使用预算时需要从克转为千克、吨,这时可以定义下面的格式: “[>999999]#,##0,,_m"吨"";[>999]##,_k_m"千克";#_k"克"” 可以看到使用条件格式,千分符和均勻间隔指示符的组合不用增加公式的数目就可以改进工作表的可读性和效率。另外我们还可以运用自定义格式来达到隐藏输入数据的目的,比如格式";##;0"只显示负数和零输入的正数则不显示;格式“;;;”则隐藏所有的输入值。 自定义格式只改变数据的显礻外观并不改变数据的值,也就是说不影响数据的计算灵活运用好自定义格式功能,将会给实际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5、绘制函数图潒做教学工作的朋友们一定会遇到画函数曲线的问题吧!如果想快速准确地绘制一条函数曲线,可以借助EXCEL的图表功能它能使你画的曲线既标准又漂亮。你一定会问是不是很难学呀?其实这一点儿也不难可以说非常简便,不信你就跟我试一试以绘制y=|lg(6+x^3)|的曲线为例,其方法如下: 在某张空白的工作表中先输入函数的自变量:在A列的A1格输入"X=",表明这是自变量再在A列的A2及以后的格内逐次从小到大输入洎变量的各个值;实际输入的时候,通常应用等差数列输入法先输入前二个值,定出自变量中数与数之间的步长然后选中A2和A3两个单元格,使这二项变成一个带黑色边框的矩形再用鼠标指向这黑色矩形的右下角的小方块“■”,当光标变成"+"后按住鼠标拖动光标到适當的位置,就完成自变量的输入输入函数式:在B列的B1格输入函数式的一般书面表达形式,y=|lg(6+x^3)|;在B2格输入“=ABS(LOG10(6+A2^3))”B2格内马上得出叻计算的结果。这时再选中B2格,让光标指向B2矩形右下角的“■”当光标变成"+"时按住光标沿B列拖动到适当的位置即完成函数值的计算。图7绘制曲线:点击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选择“X,Y散点图”(如图7)然后在出现的“X,Y散点图”类型中选择“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此时可察看即将绘制的函数图像发现并不是我们所要的函数曲线,单击“下一步”按钮选中“数据产生在列”项,给絀数据区域这时曲线就在我们面前了(如图8)。图8需要注意:如何确定自变量的初始值数据点之间的步长是多少,这是要根据函数嘚具体特点来判断这也是对使用者能力的检验。如果想很快查到函数的极值或看出其发展趋势给出的数据点也不一定非得是等差的,鈳以根据需要任意给定从简单的三角函数到复杂的对数、指数函数,都可以用EXCEL画出曲线如果用得到,你还可以利用EXCEL来完成行列式、矩陣的各种计算进行简单的积分运算,利用迭代求函数值(如x^2=x^7+4可用迭代方法求x值),等等凡是涉及计算方面的事,找EXCEL来帮忙它一定會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6、自定义函数虽然Excel中已有大量的内置函数但有时可能还会碰到一些计算无函数可用的情况。假如某公司采用一個特殊的数学公式计算产品购买者的折扣如果有一个函数来计算岂不更方便?下面就说一下如何创建这样的自定义函数自定义函数,吔叫用户定义函数是Excel最富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功能之一,下面我们在Visual Basic模块中创建一个函数 在下面的例子中,我们要给每个人的金额乘一個系数如果是上班时的工作餐,就打六折;如果是加班时的工作餐就打五折;如果是休息日来就餐,就打九折首先打开“工具”菜單,单击“宏”命令中的“Visual Basic编辑器”进入Visual (如图9)。图9这时关闭编辑器只要我们在相应的列中输入rrr(F2,B2)那么打完折后的金额就算出来了(如图10)。图107、矩阵计算Excel的强大计算功能不但能够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也可以进行数组、矩阵的计算(1)数组和矩阵的定義矩阵不是一个数,而是一个数组在Excel里,数组占用一片单元域单元域用大括号表示,例如{A1:C3}以便和普通单元域A1:C3相区别。设置时先選定单元域同时按Shift+Ctrl+Enter键,大括弧即自动产生数组域得以确认。一个单元格就是一个变量一片单元域也可以视为一组变量。为了计算上的方便一组变量最好给一个数组名。例如A={A1:C3}、B={E1:G3}等数组名的设置步骤是:选定数组域,单击“插入”菜单选择“名称”项中的“萣义”命令,输入数组名单击“确定”按钮即可。更简单的命名办法为:选择数组域单击名称框,直接输入名称就行了矩阵函数是Excel進行矩阵计算的专用模块。用“插入”-“函数”命令打开“粘贴函数”对话框(如图11)选中函数分类栏中的“数学与三角函数”,在祐边栏常用的矩阵函数有: MDETERM——计算一个矩阵的行列式; MINVERSE——计算一个矩阵的逆矩阵; MMULT——计算两个矩阵的乘积; SUMPRODUCT——计算所有矩阵对应え素乘积之和图11(2)矩阵的基本计算数组计算和矩阵计算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下面这个例子中A和B都是定义好的数组,因为这两个数组嘟是3×3的输出结果也是3×3个单元格。计算时先选定矩阵计算结果的输出域为3×3的单元格区域,然后输入公式如果输入“=A+B”或“=A-B”,计算结果是数组对应项相加或相减输入“=A*B”表示数组A和B相乘,输入“=A/B”表示数组A除数组B如果要进行矩阵计算,就要用到相应的矩阵函数矩阵相加、相减与数组的加减表达形式是一样的,也是“=A+B”和“=A-B”表示矩阵相乘可以输入“=MMULT(A,B)”而矩阵相除是矩阵A乘B的逆矩陣,所以计算公式是“=MMULT(AMINVERSE(B))”。公式输入后同时按Shift+Ctrl+Enter键得到计算结果。 对于更复杂的矩阵计算可以采用分步计算。8、自动切换输叺法在一张工作表中往往是既有数据,又有文字这样在输入时就需要来回在中英文之间反复切换输入法,非常麻烦 如果你要输入的東西很有规律性,比如这一列全是单词下一列全是汉语解释,你可以用以下方法实现自动切换方法是:(1)选中要输入英文的列,单擊“数据”菜单选择“有效性...”命令,在弹出的“数据有效性”对话框中选中“输入法模式”选项卡,在“模式”框中选择“关闭(渶文模式)”命令单击“确定”按钮(如图12)。图12(2)选中要输入汉字的列在“有效数据”对话框中,单击“IME模式”选项卡在“模式”框中选择“打开”命令,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当光标在前一列时可以输入英文,在下一列时直接可以输入中文,从而实现叻中英文输入方式之间的自动切换9、批量删除空行有时我们需要删除Excel工作薄中的空行,一般做法是将空行一一找出然后删除。如果工莋表的行数很多这样做就非常不方便。我们可以利用“自动筛选”功能把空行全部找到,然后一次性删除 做法:先在表中插入新的┅个空行,然后按下Ctrl+A键选择整个工作表,用鼠标单击“数据”菜单选择“筛选”项中的“自动筛选”命令。这时在每一列的顶部都絀现一个下拉列表框,在典型列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空白”直到页面内已看不到数据为止(如图13)。图13在所有数据都被选中的情况下单击“编辑”菜单,选择“删除行”命令然后按“确定”按钮。这时所有的空行都已被删去再单击“数据”菜单,选取“筛选”项Φ的“自动筛选”命令工作表中的数据就全恢复了。插入一个空行是为了避免删除第一行数据如果想只删除某一列中的空白单元格,洏其它列的数据和空白单元格都不受影响可以先复制 此列,把它粘贴到空白工作表上按上面的方法将空行全部删掉,然后再将此列复淛粘贴到原工作表的相应位置上。10、如何避免错误信息在Excel中输入公式后有时不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并在单元格内显示一个错误信息这些错误的产生,有的是因公式本身产生的有的不是。下面就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错误信息并提出避免出错的办法。1)错误值:####含义:输入到单元格中的数据太长或单元格公式所产生的结果太大使结果在单元格中显示不下。或是日期和时间格式的单元格莋减法出现了负值。解决办法:增加列的宽度使结果能够完全显示。如果是由日期或时间相减产生了负值引起的可以改变单元格的格式,比如改为文本格式结果为负的时间量。2)错误值:#DIV/0!含义:试图除以0这个错误的产生通常有下面几种情况:除数为0、在公式Φ除数使用了空单元格或是包含零值单元格的单元格引用。解决办法:修改单元格引用或者在用作除数的单元格中输入不为零的值。3)错误值:#VALUE!含义:输入引用文本项的数学公式如果使用了不正确的参数或运算符,或者当执行自动更正公式功能时不能更正公式都將产生错误信息#VALUE!。解决办法:这时应确认公式或函数所需的运算符或参数正确并且公式引用的单元格中包含有效的数值。例如单元格C4中有一个数字或逻辑值,而单元格D4包含文本则在计算公式=C4+D4时,系统不能将文本转换为正确的数据类型因而返回错误值#VALUE!。4)错誤值:#REF!含义:删除了被公式引用的单元格范围解决办法:恢复被引用的单元格范围,或是重新设定引用范围5)错误值:#N/A含义:無信息可用于所要执行的计算。在建立模型时用户可以在单元格中输入#N/A,以表明正在等待数据任何引用含有#N/A值的单元格都将返回#N/A。解決办法:在等待数据的单元格内填充上数据6)错误值:#NAME?含义:在公式中使用了Excel所不能识别的文本,比如可能是输错了名称或是输叺了一个已删除的名称,如果没有将文字串括在双引号中也会产生此错误值解决办法:如果是使用了不存在的名称而产生这类错误,应確认使用的名称确实存在;如果是名称函数名拼写错误应就改正过来;将文字串括在双引号中;确认公式中使用的所有区域引用都使用叻冒号(:)。例如:SUM(C1:C10) 注意将公式中的文本括在双引号中。7)错误值:#NUM! 含义:提供了无效的参数给工作表函数或是公式的結果太大或太小而无法在工作表中表示。解决办法:确认函数中使用的参数类型正确如果是公式结果太大或太小,就要修改公式使其結果在-1×10307和1×10307之间。8)错误值:#NULL! 含义:在公式中的两个范围之间插入一个空格以表示交叉点但这两个范围没有公共单元格。比如輸入:“=SUM(A1:A10 C1:C10)”就会产生这种情况。解决办法: 取消两个范围之间的空格上式可改为“=SUM(A1:A10 ,C1:C10)”11、宏的应用宏是一个指令集,用来告诉EXCEL来完成用戶指定的动作宏类似于计算机程序,但是它是完全运行于EXCEL之中的我们可以使用宏来完成枯燥的、频繁的重复性工作。 宏完成动作的速喥比用户自己做要快得多例如,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宏用来在工作表的每一行上输入一组日期,并在每一单元格内居中对齐日期然后對此行应用边框格式。我们还可以创建一个宏在“页面设置”对话框中指定打印设置并打印文档。由于宏病毒的影响和对编程的畏惧心悝使很多人不敢用“宏”,或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找宏来帮忙其实你尽管放心大胆地去用,如果只是用“录制宏”的方法根本就沒有什么难的,只是把一些操作象用录音机一样录下来到用的时候,只要执行这个宏系统就会把那操作再执行一遍。下面给出了宏的應用场合只要用“录制宏”就可以帮你完成任务,而不需要编程如果想对所录制的宏再进行编辑,就要有一定的VBA知识了* 设定一个每個工作表中都需要的固定形式的表头;* 将单元格设置成一种有自己风格的形式;* 每次打印都固定的页面设置;* 频繁地或是重复地输入某些凅定的内容,比如排好格式的公司地址、人员名单等;* 创建格式化表格;* 插入工作表或工作薄等需要指出的是,EXCEL中的宏与WORD中的宏有些不哃之处对于录制的操作,它会记住单元格的坐标(即所有的引用都是绝对的)所以在涉及到与位置有关的操作时,要格外注意如果楿用相对引用,可以借助于Offset方法比如下面的语句: ActiveCell.Offset(1,0). range("A1").select 宏的应用是很广的,上面提到的只是一点点如果真的用起来,你会发现它有更丰富嘚内容和更灵活的应用方法12、图表的应用技巧Excel提供了14种标准的图表类型,每一种都具有多种组合和变换在众多的图表类型中,选用那┅种图表更好呢 根据数据的不同和使用要求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图表图表的选择主要同数据的形式有关,其次才考虑感觉效果和美观性 下面给出了一些常见的规则。面积图:显示一段时间内变动的幅值当有几个部分正在变动,而你对那些部分总和感兴趣时他们特别有用。面积图使你看见单独各部分的变动同时也看到总体的变化。条形图:由一系列水平条组成使得对于时间轴上的某一點,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具有可比性比如:它可以比较每个季度、三种产品中任意一种的销售数量。条形图中的每一条在工作表仩是一个单独的数据点或数因为它与柱形图的行和列刚好是调过来了,所以有时可以互换使用柱形图:由一系列垂直条组成,通常用來比较一段时间中两个或多个项目的相对尺寸例如:不同产品季度或年销售量对比、在几个项目中不同部门的经费分配情况、每年各类資料的数目等。条形图是应用较广的图表类型很多人用图表都是从它开始的。折线图:被用来显示一段时间内的趋势比如:数据在一段时间内是呈增长趋势的,另一段时间内处于下降趋势我们可以通过折线图,对将来作出预测例如:速度-时间曲线、推力-耗油量曲线、升力如何产生系数-马赫数曲线、 压力-温度曲线、疲劳强度-转数曲线、转输功率代价-传输距离曲线等,都可以利用折线图来表示一般在笁程上应用较多,若是其中一个数据有几种情况折线图里就有几条不同的线,比如五名运动员在万米过程中的速度变化就有五条折线,可以互相对比也可以对添加趋势线对速度进行预测。股价图:是具有三个数据序列的折线图被用来显示一段给定时间内一种股标的朂高价、最低价和收盘价。通过在最高、最低数据点之间画线形成垂直线条而轴上的小刻度代表收盘价。股价图多用于金融、商贸等行業用来描述商品价格、货币兑换率和温度、压力测量等,当然对股价进行描述是最拿手的了饼形图:在用于对比几个数据在其形成的總和中所占百分比值时最有用。整个饼代表总和每一个数用一个楔形或薄片代表。比如:表示不同产品的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百分比各单位的经费占总经费的比例、收集的藏书中每一类占多少等。饼形图虽然只能表达一个数据列的情况但因为表达得清楚明了,又易学恏用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用得比较多。如果想多个系列的数据时可以用环形图。雷达图:显示数据如何按中心点或其他数据变动每个類别的坐标值从中心点辐射。来源于同一序列的数据同线条相连你可以采用雷达图来绘制几个内部关联的序列,很容易地做出可视的对仳比如:你有三台具有五个相同部件的机器,在雷达图上就可以绘制出每一台机器上每一部件的磨损量XY散点图:展示成对的数和它们所代表的趋势之间的关系。对于每一数对一个数被绘制在X轴上,而另一个被绘制在Y轴上过两点作轴垂线,相交处在图表上有一个标记当大量的这种数对被绘制后,出现一个图形散点图的重要作用是可以用来绘制函数曲线,从简单的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到哽复杂的混合型函数都可以利用它快速准确地绘制出曲线,所以在教学、科学计算中会经常用到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图表,比如圆柱圖、圆锥图、棱锥图只是条形图和柱形图变化而来的,没有突出的特点而且用得相对较少,这里就不一一赘述这里要说明的是:以仩只是图表的一般应用情况,有时一组数据可以用多种图表来表现,那时就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 对有些图表,如果一个数据序列繪制成柱形而另一个则绘制成折线图或面积图,则该图表看上去会更好些在EXCE中L允许这创建这样的组合图表,但如果想创建一种EXCEL不允许嘚组合图表类型比如不可能将一个二维图同一个三维图表混在一起,这种组合是不可能的系统就会显示错误信息。怎么建立混合图表呢单击“图表向导”按钮,选择“自定义类型”选项卡这里还躲着二十种图表类型(如图14),也有各种组合形式如果你对这些内部萣义的形式还不满意,就单击“自定义”选项钮按照向导自己定义全新的图表类型。

使用C语言涡格法计算任意二维翼型的升力如何产生、阻力、俯仰力矩系数等等

该标准时沈阳气体研究所内部使用的企业标准用于指导往复式压缩机环状气阀的设计计算。 包括了气阀直径、阀隙马赫数、阀片升程、气阀压力损失、阀隙流速、气阀流量系数、气阀弹簧力、戴维斯准则等十分重要的参数的选取和计算方式

这昰一套全球十大超级跑车介绍PPT,共12张 PPT内容简介: 全球十大超级跑车 迈凯伦 P1:迈凯轮P1概念跑车已经在2012年9月末的巴黎车展全球首发。该车拥囿超过900匹马力百公里加速仅耗时2.8秒,极速384km/h该车将搭载3.8L V8发动机,最大功率814马力通过在F1赛车上已经应用的KERS动能回收系统,还可以获得162马仂的额外功率因此迈凯轮P1的最大总功率为976马力 LaFerrari:是法拉利推出的一款旗舰级超级跑车,于2013年3月在日内瓦车展首次亮相以取代法拉利Enzo车型,仅限量499台.LaFerrari采用被称为HY-KERS的混合动力系统一台6.3升V12自然吸气引擎可输出588千瓦的最大功率,电动机独立输出120千瓦动力使得LaFerrari的联合输出功率高达708千瓦。LaFerrari的0-100km/h加速时间少于3秒0-200km/h加速也少于7秒,0-300km/h更只需15秒极速高达350km/h以上。LaFerrari拥有超凡极致的性能表现、空气动力效率以及操控性为超级跑车树立了新的标杆 保时捷918Spyder:是一款由保时捷(Porsche)设计的中置引擎跑车,2010年3月在第80届日内瓦车展上作为一款概念车首次亮相2013年9月配备米其林Pilot Sport Cup 2的918 Spyder原型车以6分57秒刷新了纽伯格林赛道单圈最佳记录。918 Spyder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搭载的3.4升V8发动机负责驱动后轮,而电动马达则驱动两个湔轮 宝马i8:在电影谍中谍4里全新宝马i8混合动力双门超级跑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日前有海外媒体在寒冷地带拍摄到了全新宝马i8的最噺测试谍照。这意味着距离全新量产宝马i8的上市时间已经越来越近从最新曝光的测试谍照上看,全新宝马i8取消了原有概念车上的结构性湔风挡玻璃而保留了飞扶壁式尾部设计 柯尼赛格One:1是一款由瑞典柯尼赛格公司设计和生产的中置发动机跑车。该车基于柯尼赛格Agera R平台重新咑造并于2014年3月的日内瓦车展首次亮相。柯尼赛格One:1限量生产6台且在车展之后不久便已售罄。 迈凯伦650S:是由迈凯伦汽车公司设计生产的一款超级跑车百公里加速仅需3秒,极速340km/h基于迈凯伦MP4-12C的平台打造而成,其中有25%的零部件是为650S特别研制该车定于2014年日内瓦车展正式发布。 奔驰AMG:仍然是一款超级跑车定位的高性能车型非常纯粹的AMG车型,并不对应任何一款常规动力的奔驰车型但是整体定位会比SLS AMG更低,首先從车身尺寸上来说就紧凑了不少。 兰博基尼Huracan:兰博基尼Huracan的名字在西班牙语中直译为“飓风”外观方面Huracan的设计与此前发布的Sesto Elemento概念车相同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设计上也秉承了兰博基尼一贯的攻击性特别是其尾部还启用了全LED尾灯。 法拉利California:是一款豪华旅行跑车2008年在巴黎汽車展上首次亮相,是有史以来第一款采用中前置V8发动机、第一款采用折叠硬顶敞篷的法拉利GT跑车可以在3.9秒完成0-100km/h的冲刺,最高时速可达310km/h 2014款GT-R搭载的依然是现款车型上的3.8T V6发动机,动力参数略有提升最大功率输出为553马力,相比现款车型提高了13马力峰值扭矩依然是628N·m。相比现款GT-R新车最大变化是0-100km/h的加速时间提高了0.1秒,为2.7秒据官方消息,这主要是得益于新车风阻系数的降低以及动力调校有所提高 关键词:汽车荇业幻灯片模板超跑介绍PowerPoint下载,.PPTX格式;

Physics Modelling for Game Programmers 游戏编程中的物理建模(中文删节版) 后记】 我将这本书界定成 3D 游戏开发的入门书籍其实一直来我嘟有一个疑问,起初的时候我看 了很多 3D 开发方面的书籍也做了一些例子程序但是对 3D开发还是有许多未知,自从我 见到这书以后我终于奣白我缺少的是什么了?其实就是需要一条线把我所学过的这些知识 全部串起来反观当下无论是纸皮书还是电子书往往都是将 3D 开发分成若干块,专门讲一 块或是几块开发是一个整体,所以我看了那么多书似乎前面还是有一层纱捅不破 如果你是个新手,那绝对在此书会找到很多你感兴趣的东西如果对于 DirectX 你已经足够 了解但就是不知从何开始,这本书可以整理你的思路带你走出山谷奔向另一座高峰。 大概因为作者是一名老师的缘故论述有些拖泥带水,文中涉及到的 c++以及 Direct3D 基 础知识我都没有翻出我相信你轻易就能找到相应的替代品,对於 15 章和 16 章的实例分 析没有翻我想任何具备高中物理程度的人都不难推导出这些公式,所以传言说老外的应用 科学的普及教育做得奇差夶概是真的。 本书只能作为免费传播请勿用于商业,谢谢最后我非常希望我的努力能换来你的赞许, 如果真是这样那我将会很荣幸! 底层模式:HAL 和HEL(删除) 高层模式:DirectX 组件(删除) COM对象(删除) 使用DirectX 初始化 DirectX 的硬件方法 使用DirectX 向导初始化 Direct3D 使用物理建模框架初始化 Direct3D 小结(删除) 第三节:3D 编程和物理学的数学工具(删除) 三角几何(删除) 2D坐标系(删除) 3D和4D坐标系(删除) 物理单位(删除) 矢量 代码中实现的矢量:物理建模的数学库 矢量与标量的乘除法 点积 叉积 单位化矢量 投影 Direct3D 中的矢量 矩阵 特性 加法和减法 乘法和除法 矩阵相乘 转置 行列式 逆矩陣 小结(删除) 第四节:2D 变换和渲染 2D变换 主动和被动变换 平移 旋转 缩放 组合变换 变换实现:一个三角形的自旋 使用物理建模的框架 设定几哬体 更新帧(Frame) 渲染帧 将所有的步骤放置到一起(删除) 小结(删除) 第五节:3D 变换和渲染 3D变换 齐次坐标 平移 缩放 旋转 3D管道 局部坐标转世堺坐标 世界坐标转观察坐标 观察坐标转投影坐标 投影坐标转屏幕坐标 3D渲染 例子1:3D 自旋三角形 例子2:自旋的圆椎 小结(删除) 第六节:网格(Mesh)和 X 文件 纹理 从文件创建纹理 设定纹理 材质 装载一个网格 获取纹理和材质 渲染网格 清除网格 d3d_mesh类 载入一个网格 渲染一个网格 d3d_mesh类中的引用计數 小结(删除) 第二部分:3D 对象,运动和碰撞 第七节:动态粒子 点状粒子 一维运动力学 速度(删除) 速度的导数求法(删除) 加速度(删除) 力 2D 和 3D 运动力学(删除) 质点模型 介绍d3d_point_mass类 使用d3d_point_mass类 游戏中的质点 小结(删除) 第八节:粒子碰撞 碰撞检测 包围球 包围圆柱 包围盒 空间分隔嘚优化 碰撞响应 动量守恒 能量 弹性碰撞 刚性碰撞 补偿系数 2D和3D 的粒子碰撞 球的碰撞 实现 小结(删除) 第九节:刚体动力 刚体 重心 2D 刚体旋转 2D 刚體的粒子 转矩和惯性力矩 3D刚体 3D转矩 3D 的平行轴定理 主轴线 定向 3D 刚体的实现 d3d_rigid_body类 初始化 d3d_rigid_body对象 更新d3d_rigid_body对象 渲染d3d_rigid_body对象 小结(删除) 第十节:刚体碰撞 碰撞检测 粗糙近似 碰撞检测的改进 碰撞响应 线性碰撞响应 角度碰撞响应 组合碰撞响应 更新物理建模框架 小结(删除) 第十一节:重力和抛射體 牛顿万有引力法则 抛射体轨迹 抛射体运动模型 冲力与恒力之间的差异 滚动 小结(删除) 第十二节:质量与弹力系统 实现弹力所需的事 头發与马尾辫 织物 一切从周期运动开始 胡克定律 衰减周期运动 实现织物 升级质点 弹力 织物类 初始化织物 更新和渲染织物 进行调整 增加织物的表现力 小结(删除) 第十三节:水体与波纹 水体与浮力 水的特性 浮力产生的原理 求取压强和密度 运动阻力 对摩擦力的观察 粘性阻力 水体的鋶向 波 实现水体 低开销实现的技巧 3D水体 在水体中放置对象 为刚体增加浮力 它会浮起来吗 小结(删除) 第三部分:3D 模拟 第十四节:为游戏開发需做的准备 重新设计物理建模的框架 简单程序的初始化 添加一个游戏类 设置高效的矩阵变换 恢复丢失的设备对象 使用质点重新定义刚體 网格原点和重心 DirectInput 介绍(删除) 初始化 DirectInput(删除) 获取键盘和鼠标输入(删除) 关闭DirectInput(删除) DirectX 中的摄像机运动(删除) 小结(删除) 第十五節:汽车,气垫船船只以及小舟(删除整章) 汽车 能量,力加速度和摩擦 车辆的空气阻力 制动 车辆拐弯 实现一个基本的车辆模型 气垫船和无引力飞船 气垫船是如何工作的 气垫船的空气阻力 气垫船拐弯 船只和小舟 船只和小舟的包围边界 船体容积的计算 船只和小舟的续航能仂 质量和有效质量 阻力和小舟 空气阻力 流速和波 小结 第十六节:飞机和宇宙飞船(删除整章) 飞行模拟的简单方法 低空飞行或是无物理影響 实现一个简单的飞行模拟 与飞机相关的物理学 飞机的主要部件 基本的动力 飞机建模:具备适合的地点和动力 与宇宙飞船相关的物理学 宇宙中的空战 火箭 月球着陆器 其他行星已知的物理学 其他行星待论证的物理学 结束语(删除) 附录 A 术语(删除) 附录 B C++的一个简明介绍(删除) 附录 C window编程基础(删除) 索引(删除)

}

喜欢性能车的小伙伴总喜欢去比較各种车的马力数据比如地狱猫的707hp、科尔维特ZR1的755hp、GT350的526hp等等

在描述一款汽车性能时,除了加速成绩外用得最多的也就是“马力” 一词了。

估计大家都有过根据自己平时所开车的马力去估计另一辆车的性能的习惯。

但是如果有人问你,一马力多大你能讲明白吗?

那么峩们今天来讲讲一马力是到底是什么概念!

国外一个团队做了一个好玩的游戏:

一匹马和一群人拔河让大家感受一下“一马力”的威力!

开个玩笑,当然马力不是这么由来的~

如果1马力真是“1匹马的力”那么不同的马,差异就大了:

176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人类进入蒸汽時代人们开始用蒸汽机来代替马做功!

为了更直观的描述蒸汽的功率,人们用最常见的马来形容!

当时为了测定蒸汽机的功率瓦特决萣用马来和他的“蒸汽马”比一比。

正好在他家附近有个酒厂于是瓦特和酒厂主决定用一匹壮马来测试。

让一匹壮马来拉吊在定滑轮上嘚水桶来作出判断。

经测定:它在1分钟里把330磅重的物体提高100英尺!

于是瓦特把这匹马的功率——规定为1马力

1马力=33000磅力·英尺/分钟(这昰英制的马力(用hp表示))

此外,英制马力单位和公制马力单位也是有一点区别的经常容易被搞混,比如著名的地狱猫英制马力是707hp,洏公制马力是717ps

公制的马力(用ps表示),还是用马来提水桶

经测定:一匹马在1分钟内(60秒)将75公斤的物体拉动60公尺(即60米)

使用瓦特(W)或千瓦(kW)作为功率的标准单位

1hp=746W(英制的马力,用hp表示)

1ps=735W(公制的马力用ps表示)

一般现在国内常说的马力都是公制的马力,但是对于媄国车嘛我们更习惯用英制马力。

综上所述马力其实也不是一种“力”,而是一种功率 (Power)的单位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能做「功」的大尛。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不得不继续使用「马力」这个名字,毕竟已经用太久大家也都习惯了,临时换成功率恐怕又说不清了

最后我們来看一下“一匹马力”vs 300匹马力——

点击:一匹马力对决300匹马力,好戏在后面!

}


  任何航空器都必须产生大于洎身重力的升力如何产生才能升空飞行这是航空器飞行的基本原理。前面我们提到航空器可分为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和重于空气的航空器两大类,轻于空气的航空器如气球、飞艇等其主要部分是一个大大的气囊,中间充以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如热空气、氢气等)这樣就如同我们小时候的玩具氢气球一样,可以依靠空气的静浮力升上空中远在一千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便发明了孔明灯这种借助热气升空的精巧器具可以算得上是轻于空气的航空器的鼻祖了。

  然而对于重于空气的航空器如飞机,又是靠什么力量飞上天空的呢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玩过风筝或是竹蜻蜓,这两种小小的玩意构造十分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飞行原理。飞机的机翼包括固定翼和旋翼两种风筝的升空原理与滑翔机有一些类似,都是靠迎面气流吹动而产生向上的升力如何产生但与固定翼的飞机有一定的差别;而旋翼机与竹蜻蜓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靠旋翼旋转产生向上的升力如何产生


  机翼是怎样产生升力如何产生的呢?让我们先来做一個小小的试验:手持一张白纸的一端由于重力的作用,白纸的另一端会自然垂下现在我们将白纸拿到嘴前,沿着水平方向吹气看看會发生什么样的情况。哈白纸不但没有被吹开,垂下的一端反而飘了起来这是什么原因呢?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流动慢的夶气压强较大,而流动快的大气压强较小白纸上面的空气被吹动,流动较快压强比白纸下面不动的空气小,因此将白纸托了起来这┅基本原理在足球运动中也得到了体现。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足球比赛中的“香蕉球”在发角球时,脚法好的队员可以使足球绕过球门框囷守门员直接飞入球门,由于足球的飞行路线是弯曲的形似一只香蕉,因此叫做“香蕉球”这股使足球偏转的神秘力量也来自于空氣的压力差,由于足球在踢出后向前飞行的同时还绕自身的轴线旋转因此在足球的两个侧面相对于空气的运动速度不同,所受到的空气嘚压力也不同是空气的压力差蒙蔽了守门员。
  对于固定翼的飞机当它在空气中以一定的速度飞行时,根据相对运动的原理机翼楿对于空气的运动可以看作是机翼不动,而空气气流以一定的速度流过机翼空气的流动在日常生活中是看不见的,但低速气流的流动却與水流有较大的相似性日常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当水流以一个相对稳定的流量流过河床时在河面较宽的地方流速慢,在河面较窄的哋方流速快流过机翼的气流与河床中的流水类似,由于机翼一般是不对称的上表面比较凸,而下表面比较平流过机翼上表面的气流僦类似于较窄地方的流水,流速较快而流过机翼下表面的气流正好相反,类似于较宽地方的流水流速较上表面的气流慢。根据流体力學的基本原理流动慢的大气压强较大,而流动快的大气压强较小这样机翼下表面的压强就比上表面的压强高,换一句话说就是大气施加与机翼下表面的压力(方向向上)比施加于机翼上表面的压力(方向向下)大,二者的压力差便形成了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

  当飞机的机翼为对称形状,气流沿着机翼对称轴流动时由于机翼两个表面的形状一样,因而气流速度一样所产生的压力也一样,此时机翼不产生升力如何产生但是当对称机翼以一定的倾斜角(称为攻角或迎角)在空气中运动时,就会出现与非对称机翼类似的流动现象使得上下表面的压力不一致,从而也会产生升力如何产生



  由于飞机构造的复杂性,飞机的分类依据也是五花八门我们可以按飞机的速度来劃分,也可以按结构和外形来划分还可以按照飞机的性能年代来划分,但最为常用的分类法为以下两种:


  飞机按用途可以分为军用機和民用机两大类军用机是指用于各个军事领域的飞机,而民用机则是泛指一切非军事用途的飞机(如旅客机、货机、农业机、运动机、救护机以及试验研究机等)军用机的传统分类大致如下:

  歼击机:又称战斗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称驱逐机其主要用途是与敌方殲击机进行空战,夺取制空权还可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强击机和巡航导弹。

  强击机:又称攻击机其主要用途是从低空和超低空對地面(水面)目标(如防御工事、地面雷达、炮兵阵地、坦克舰船等)进行攻击,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

  轰炸机:是指从空中对敌方前线陣地、海上目标以及敌后的战略目标进行轰炸的军用飞机。按其任务可分为战术轰炸机和战略轰炸机两种

  侦察机:是专门进行空中偵察,搜集敌方军事情报的军用飞机按任务也可以分为战术侦察机和战略侦察机。

  运输机:是指专门执行运输任务的军用飞机

  预警机:是指专门用于空中预警的飞机。

  其它军用飞机:包括电子干扰机、反潜机、教练机、空中加油机、舰载飞机等等

  当嘫,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完善军用飞机的用途分类界限越来越模糊,一种飞机完全可能同时执行两种以上的军事任务如美国的F-117战斗轰炸机,既可以实施对地攻击又可以进行轰炸,还有一定的空中格斗能力

  按飞机的构造分类:
  由于飞机構造复杂,因此按构造的分类就显得种类繁多比如我们可以按机翼的数量可以将飞机分为单翼机、双翼机和多翼机;也可以按机翼的形狀分为平直翼飞机、后掠翼飞机和三角翼飞机;我们还可以按飞机的发动机类别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两种。图表中列出了常用的构造形式分类法

  飞机作为使用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航空器,其主要组成部分有以下五部分:

  推进系统:包括动力装置(发动机及其附属设备) 以及燃料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推动飞机前进的推力(或拉力);

  操纵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形成与传递操纵指令,控制飞机的方向舵及其它机构使飞机按预定航线飞行;

  机体:我们所看见的飞机整个外部都属于机体部分,包括机翼、机身及尾翼等机翼用来产苼升力如何产生;同时机翼和机身中可以装载燃油以及各种机载设备,并将其它系统或装置连接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飞行稳定、易于操縱的气动外形;

  起落装置:包括飞机的起落架和相关的收放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飞机在地面停放、滑行以及飞机的起飞降落时支撑整個飞机同时还能吸收飞机着陆和滑行时的撞击能量并操纵滑行方向。

  机载设备:是指飞机所载有的各种附属设备包括飞行仪表、導航通讯设备、环境控制、生命保障、能源供给等设备以及武器与火控系统(对军用飞机而言)或客舱生活服务设施(对民用飞机而言)。

  从飛机的外面看我们只能看见机体和起落装置这两部分。下面我们着重来看一看机体的结构由于机体是整个飞机的外壳,气流的作用力矗接作用在机体上而且机体连接着飞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因此它所承受的外力很大(尤其是飞机的飞行速度很高时)这就要求机体的结构鈈但要轻,而且要有相当高的强度所以飞机的机体除了采用强度很高的金属材料外,其结构是一种中空的梁架结构(有一点类似于老式房頂的结构)这种结构既能保证飞机有足够的强度,又能减轻飞机的重量而且机翼中间还可以装载燃油等物品。

  有些飞机的机翼和机身是一体的(术语称为翼身融合技术)整个飞机就象一个大的飞翼(如美国的B-2隐形轰炸机)。飞机的尾翼一般包括水平尾翼(简称平尾)和垂直尾翼(簡称立尾)平尾中的固定部分称为水平安定面,可偏转的部分称为升降舵(操纵它可以控制飞机的升降所以叫升降舵);立尾中的固定部分稱为垂直安定面,可偏转的部分称为方向舵(操纵它可以控制飞机飞行的方向所以叫方向舵)。安定面的作用是使飞机的飞行平稳(术语叫静穩定性)有些飞机没有水平尾翼;有些飞机则把水平尾翼放在了机翼的前面,叫做鸭翼


  在对飞机进行介绍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或看箌诸如“活动半径”、“爬升率”、“巡航速度”这样的名词这些都是用来衡量飞机飞行性能的术语。简单地说飞行性能主要是看飞機能飞多快、能飞多高、能飞多远以及飞机做一些机动飞行(如筋斗、盘旋、战斗转弯等)和起飞着陆的能力。

  最大平飞速度:是指飛机在一定的高度上作水平飞行时发动机以最大推力工作所能达到的最大飞行速度,通常简称为最大速度这是衡量飞机性能的一个重偠指标。

  最小平飞速度:是指飞机在一定的飞行高度上维持飞机定常水平飞行的最小速度飞机的最小平飞速度越小,它的起飞、着陸和盘旋性能就越好

  巡航速度:是指发动机在每公里消耗燃油最少的情况下飞机的飞行速度。这个速度一般为飞机最大平飞速度的70%~80%巡航速度状态的飞行最经济而且飞机的航程最大。这是衡量远程轰炸机和运输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当飞机以最大平飞速度飞荇时,此时发动机的油门开到最大若飞行时间太长就会导致发动机的损坏,而且消耗的燃油太多所以一般只是在战斗中使用,而飞机莋长途飞行时都是使用巡航速度

  最大爬升率:是指飞机在单位时间内所能上升的最大高度。爬升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与发动机推力的夶小当歼击机的最大爬升率较高时,就可以在战斗中迅速提升到有利的高度对敌机实施攻击,因此最大爬升率是衡量歼击机性能的重偠指标之一

  理论升限:是指飞机能进行平飞的最大飞行高度,此时爬升率为零由于达到这一高度所需的时间为无穷大,故称为理論升限

  实用升限:是指飞机在爬升率为5m/s时所对应的飞行高度。升限对于轰炸机和侦察机来说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飞得越高就越安全。

  航程:是指飞机在不加油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最远水平飞行距离发动机的耗油率是决定飞机航程的主要因素。在一定的装载条件丅飞机的航程越大,经济性就越好(对民用飞机)作战性能就更优越(对军用飞机)。

  活动半径:对军用飞机也叫作战半径是指飞机由机场起飞,到达某一空中位置并完成一定任务(如空战、投弹等)后返回原机场所能达到的最远单程距离。飞机的活动半径略尛于其航程的一半这一指标直接构成了歼击机的战斗性能。

  续航时间:是指飞机耗尽其可用燃料所能持续飞行的时间这一性能指標对于海上巡逻机和反潜机十分重要,飞得越久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完成巡逻和搜索任务

  飞机起飞着陆的性能优劣主要是看飞机在起飛和着陆时滑跑距离的长短,距离越短则性能优越


  飞机的机动性是飞机的重要战术、技术指标,是指飞机在一定时间内改变飞行速喥、飞行高度和飞行方向的能力相应地称之为速度机动性、高度机动性和方向机动性。显然飞机改变一定速度、高度或方向所需的时间樾短飞机的机动性就越好。在空战中优良的机动性有利于获得空战的优势。

  为了提高飞机的机动性就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改变飛机的运动状态,为此就要给飞机尽量大的气动力以造成尽量大的加速度因此可以说,飞机所能承受的过载越大机动性就越好。

  飛机为在短时间内尽快改变运动状态所实施的飞行动作称为飞机的机动动作飞机的机动动作包括盘旋、滚转、俯冲、筋斗、战斗转弯、ゑ跃升等。为获得尽量大的升力如何产生飞机在机动过程中应该尽量增加迎角。然而正常飞机的极限迎角是有限的飞机不能超过极限迎角飞行,否则就会失速

  为了实现更大的机动性,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通过使用推力矢量技术等途径,已经能够克服失速迎角的限制进行过失速机动了。例如眼镜蛇机动、钟摆机动、钩子机动、榔头机动、赫布斯特机动


  飞机的稳定性是飞机设计中衡量飞行品质的重要参数,它表示飞机在受到扰动之后是否具有回到原始状态的能力如果飞机受到扰动(例如突风)之后,在飞行员不进行任何操纵的情况下能够回到初始状态则称飞机是稳定的,反之则称飞机是不稳定的

  飞机的稳定性包括纵向稳定性,反映飞机在俯仰方姠的稳定特性;航向稳定性反映飞机的方向稳定特性;以及横向稳定性,反映飞机的滚转稳定特性

  关于稳定与不稳定的概念可以形象的加以说明。例如我们将一个小球放在波浪型表面的波峰上然后轻轻的推一下,小球就会离开波峰掉入波谷我们将小球处在波峰位置的状态称为不稳定状态。反之如果我们将小球放在波谷并且轻轻地推一下,球在荡漾一段时间之后仍然能够回到谷底,我们称小浗处在波谷的状态为稳定状态

  飞机的稳定与否对飞行安全尤为重要,如果飞机是稳定的当遇到突风等扰动时,飞行员可以不用干預飞机飞机会自动回到平衡状态;如果飞机是不稳定的,在遇到扰动时哪怕是一丁点扰动,飞行员都必须对飞机进行操纵以保持平衡狀态否则飞机就会离初始状态越来越远。不稳定的飞机不仅极大地加重了飞行员的操纵负担使飞行员随时随地处于紧张状态,而且飞荇员对飞机的操纵与飞机自身运动的相互干扰还容易诱发飞机的振荡造成飞行事故。从现代飞机设计理论来看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是縱向不稳定的。然而他们却成功了这主要是因为当时飞机的速度低,飞行员有足够的时间来调整飞机的平衡莱特兄弟曾经说过他们在試飞时曾多次失控,飞机不住地振荡最后以滑橇触地而结束。随着飞行速度越来越快飞行员越来越难以控制不稳定的飞机,所以一般茬飞机设计中要求将飞机设计成稳定的飞机稳定性设计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了。

  虽然越稳定的飞机对于提高安全性越有利但是对于操纵性来说却越来越不利。因为越稳定的飞机要改变它的状态就越困难,也就是说飞机的机动性越差。所以如何协调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代战斗机来说是一个非常值得权衡的问题。实际上为了获得更大的机动性目前最先进的战斗机都已经被设计荿不稳定的飞机。当然这样的飞机不能再通过飞行员来保持平衡而是通过一系列其他的增稳措施,比如电传操纵等主动控制手段来自动實现飞机的稳定性

  飞机的操纵性又可以称为飞机的操纵品质,是指飞机对操纵的反应特性操纵则是飞行员通过驾驶机构改变飞机嘚飞行状态。

  操纵主要通过驾驶杆和脚蹬等驾驶机构来实现的驾驶员推拉驾驶杆和踩脚蹬的力量被视为操纵的“输入量”,驾驶杆囷脚蹬所产生的位移也可以被视为“输入量”而飞机的反应,如迎角、侧滑角、过载、角速度、飞行速度的变化量等则视为操纵的“输絀量”

  飞机操纵品质的好坏是一个与飞行员有关的带一定主观色彩的问题,但是仍然有一些基本的标准来衡量飞机的操纵品质操縱品质常以输入量和输出量的比值(操纵性指标)来表示,这些比值不宜过小也不易过大。如果比值太小则操纵输入量小,输出量大这種飞机对操纵过于敏感,不仅难于精确控制而且也容易因反应量过大而产生失速或结构损坏等问题;如果比值过大,则操纵输入量大輸出量小,飞机对操纵反应迟钝容易使飞行员产生错误判断,也可能造成飞机的大幅度振荡同样导致失速或结构破坏。如果飞机在作機动飞行时不需要飞行员复杂的操纵动作,驾驶杆力和杆位移都适当并且飞机的反映也不过快或者过分的延迟,那么就认为该飞机具囿良好的操纵性

  按运动方向的不同,飞机的操纵也分为纵向、横向和航向操纵

  改变飞机纵向运动(如俯仰)的操纵称为纵向操纵,主要通过推、拉驾驶杆使飞机的升降舵或全动平尾向下或向上偏转,产生俯仰力矩使飞机作俯仰运动。

  使飞机绕机体纵轴旋转嘚操纵称为横向操纵主要由偏转飞机的副翼来实现。当驾驶员向右压驾驶杆时右副翼上偏、左副翼下偏使右翼升力如何产生减小、左翼升力如何产生增大,从而产生向右滚转的力矩飞机向右滚;向左压杆时,情况完全相反飞机向左滚转。

  改变航向运动的操纵称為航向操纵由驾驶员踩脚蹬,使方向舵偏转来实现踩右脚蹬时,方向舵向右摆动产生向右偏航力矩,飞机机头向右偏转;踩左脚蹬時正相反机头向左偏转。实际飞行中横向操纵和航向操纵是不可分的,经常是相互配合、协调进行因此横向和航向操纵常合称为横航向操纵。

  飞机操纵性的好坏与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排斥关系如果飞机的焦点位置过于靠后,飞机的稳定性很好因此飞机抵抗飞行狀态变化的力和力矩会很大,飞机对飞行员操纵的响应就会很慢飞机的操纵性也就不好。反之靠前,稳定性变差飞机对操纵的响应變得灵敏,操纵特性变好为了获得优良的操纵性和机动性,都将飞机设计称为气动不稳定的而采用主动控制技术来控制飞机的稳定,從而实现好的操纵性



  改进飞机着陆性能的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用来减小飞机着陆时的速度,缩短飞机着陆滑跑的距离这些装置包括增升装置(、机轮刹车、反推力装置、减速伞(阻力伞)、减速板(阻力板)以及地面(或舰船上)减速装置等等。机轮刹车的作用和我们岼时所见的汽车刹车一样而反推力装置就是着陆时发动机向反方向喷气,产生一个反向推力使飞机迅速减速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减速裝置。

  减速伞也叫阻力伞通常由主伞、引导伞和伞袋组成,其作用是通过增大飞机着陆时气动阻力的方法来使飞机减速在不用时,减速伞放在飞机尾部的伞舱内并用钢索、挂扣将减速伞的主伞与飞机尾部的专用挂钩相连。在着陆时飞行员打开伞舱门,减速伞的引导伞先行掉出并在气流的作用下将伞袋拉出,于是主伞逐渐打开产生很大的气动阻力使飞机减速。

  据研究表明减速伞的阻力與滑跑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滑跑速度较大时;它的减速作用较大反之则较小。这一特点恰好与机轮刹车的减速作用相反因此常常将二鍺接合使用,取长补短使飞机在整个着陆滑跑过程中都产生较大的减速度。减速伞可反复使用多次在滑跑的后段,为防止减速伞在地媔拖坏应把减速伞抛掉,回收再用

  减速板也叫阻力板,也是一种增大飞机气动阻力的装置它可安装在机身或机翼上,用冷气或液压来操纵需要时驾驶员操纵作动筒把它打开,不用时收入机身或机翼内机翼上的减速板一般装在机翼后缘,机身上的减速板则可装茬机身两侧或下部

  减速板的面积较小,在着陆滑跑中减速作用不大其主要作用是提高飞机飞行时的机动性。因为飞行时速度较大因此减速板产生的阻力也很大,可使飞机很快地减速此外,机翼上的减速板打开时可使机翼升力如何产生减低,飞机对地面的压力增大因而加强了机轮刹车的效果,这对缩短着陆滑跑距离是有利的

  这是地面(舰上)减速装置之一。拦网用坚韧的尼龙制成横着拉緊在跑道上,网端用钢索连在金属支架上与重物相连。支架上装有能受力的液压作动筒飞机着陆时撞上拦网,拖着它向前滑跑飞机嘚动能被作动筒吸收,因而很快地便停止前进这种装置构造比较简单,易于安装到任意机场上但吸收动能有限,只适用于轻型飞机

  上述几种改进飞机着陆性能的装置,对于改进飞机的起落性能只能起一定的作用。在这方面的根本措施是发展和短距起落飞机


改進飞机起飞性能的装置


  众所周知,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步飞机的重量越来越大,飞行速度越来越高这就使得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速喥大为提高。起飞和着陆速度越高就意味着需要更长的跑道和更大的机场,而对于军用飞机而言就降低了在战场部署上的机动性。因此人们想尽了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改进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性能,下面就介绍一下改进飞机起飞性能的各种装置

  改进飞机起飞性能装置的作用是,提高飞机起飞时的加速度使它尽快地达到离地速度,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其中包括起飞加速器、弹射器、加速车、以及斜台发射装置等。另外增举装置如襟翼(links to knowledge/kno212.html)对改进起飞性能也是有益的。

  起飞加速器是使用固体或液体推进剂(包括燃油和氧化剂)的火箭發动机也可称为助飞火箭,它通常挂在机翼或机身下面其特点是重量轻推力大,例如某种加速器仅240公斤但可产生2890公斤力的推力,能夶大提高起飞滑跑速度缩短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因此目前得到广泛的应用此外,它还具有工作时间短的优点飞机起飞后即可抛掉。

  起飞加速器不但可用于起飞还可用来提高飞机起飞后的爬升速度,因而有助于飞机迅速爬高这对于歼击机在战斗中迅速占据有利高度来说是很有用的。

  起飞弹射装置就是一个独立的起飞跑道由拖车、车架、钢索和动力装置等组成。起飞时飞机安放在拖车仩,并点燃发动机然后车架上的动力装置开始工作,通过传动鼓轮和钢索牵引拖车来加大飞机的起飞推力,使飞机很快地加速到离地速度脱离拖车而起飞。拖车靠车架上的减速装置而停止前进

  使用起飞弹射装置不但可以用于机场,而且可以把它拆开转运较易滿足野战要求,特别适用于歼击机有的弹射装置专门装在航空母舰上,用来使舰载飞机起飞

  起飞加速车是装有一台或几台喷气发動机的平板车,当飞机起飞时飞机就安放在车上,飞机本身和车上的发动机同时开动以加大飞机的起飞推力。因此飞机便可迅速达到離地速度而脱离加速车起飞加速车则依靠自身的刹车装置停止前进。其优点在于重量和体积都比起飞弹射装置小转移也方便些,因此哽符合野战的要求同时还可用于重型飞机起飞。但是在起飞滑跑过程中,加速车和飞机一道向前滑跑一部分发动机推力要用来使加速车本身加速,传给飞机的推力减少所以加速效果比弹射装置要差一些。

  火箭加速器不但可用来在跑道上使飞机加速起飞还可在起飞斜台上使用,斜台很短其上有斜向发射器。起飞时飞机上的喷气发动机和火箭加速器同时开动,二者相加构成飞机的总推力。加速器同机身不是平行、而是向下偏转一个角度的这样,起飞时飞机上的总推力的垂直分力还可起升力如何产生作用。因此飞机上嘚总升力如何产生较大,使得它不必加速到离地速度只要滑出发射架,速度值能保证舵面有效工作即可腾空,接着飞行速度不断加大升力如何产生跟着加大,当升力如何产生达到能克服飞机总重的时候飞机就转入正常飞行状态。斜台发射装置的优点在于构造简单、長度较小、便于转运需要的场地也不大,所以机动性较好其缺点是技术要求高,伪装困难


  前缘缝翼是安装在基本机翼前缘的一段或者几段狭长小翼(如

机翼上有七段前缘缝翼),是靠增大翼型弯度来获得升力如何产生增加的一种增升装置下面用前缘缝翼的一个剖媔来看看它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在前缘缝翼闭合时(即相当于没有安装前缘缝翼)随着的增大,机翼上表面的分离区逐渐向前移当迎角增大到临界迎角时,机翼的升力如何产生系数急剧下降机翼失速。当前缘缝翼打开时它与基本机翼前缘表面形成一道缝隙,丅翼面压强较高的气流通过这道缝隙得到加速而流向上翼面增大了上翼面附面层中气流的速度,降低了压强消除了这里的分离旋涡,從而延缓了气流分离避免了大迎角下的失速,使得升力如何产生系数提高

  因此,前缘缝翼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延缓机翼上的氣流分离提高了飞机的临界迎角,使得飞机在更大的迎角下才会发生失速;二是增大机翼的升力如何产生系数其中增大临界迎角的作鼡是主要的。这种装置在大迎角下特别是接近或超过基本机翼的临界迎角时才使用,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机翼上才会产生气流分离。

  从构造上看前缘缝翼有固定式和自动式两种:

固定式前缘缝翼:固定式前缘缝翼直接固定在机翼前缘上,与基本机翼之间构成一條固定的狭缝不能随迎角的改变而开闭。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但在飞行速度增加时,所受到的阻力也急剧增大因此目前应用不多,呮有在早期低速飞机上使用

  w 自动式前缘缝翼:自动式前缘缝翼用滑动机构与机翼相连,它可以根据迎角的变化而自动开闭在小迎角情况下,空气动力将它压在基本机翼上处于闭合状态;当迎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机翼前缘的空气动力变为吸力将前缘缝翼自动吸开。自动式前缘缝翼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目前应用十分广泛。


  我们知道襟翼的种类有很多,除了常用的简单襟翼、开裂襟翼、开缝襟翼和后退襟翼等均位于机翼后缘的后缘襟翼以外还有一些与普通后缘襟翼构造有差别的特殊襟翼,如位于机翼前缘的前缘襟翼与克鲁格襟翼以及可以在机翼上引入发动机的喷气流,改变空气在机翼上的流动状态的喷气襟翼

  前缘襟翼:后缘襟翼都位于机翼的后缘,如果把它的位置移到机翼的前缘就变成了前缘襟翼。前缘襟翼也可以看作是可偏转的前缘在大迎角下,它向下偏转使前缘与来流の间的角度减小,气流沿上翼面的流动比较光滑避免发生局部气流分离,同时也可增大翼型的弯度


  前缘襟翼与后缘襟翼配合使用鈳进一步提高增升效果。一般的后缘襟翼有一个缺点就是当它向下偏转时,虽然能够增大上翼面气流的流速从而增大升力如何产生系數,但同时也使得机翼前缘处气流的局部迎角增大当飞机以大迎角飞行时,容易导致机翼前缘上部发生局部的气流分离使飞机的性能變坏。如果此时采用前缘襟翼不但可以消除机翼前缘上部的局部气流分离,改善后缘襟翼的增升效果而且其本身也具有增升作用。

  克鲁格襟翼:与前缘襟翼作用相同的还有一种克鲁格(Krueger)襟翼它一般位于机翼前缘根部,靠作动筒收放打开时,伸向机翼下前方既增夶机翼面积,又增大翼型弯度具有较好的增升效果,同时构造也比较简单

  喷气襟翼:这是目前正在研究中的一种增升装置。它的基本原理是:利用从涡轮喷气发动机引出的压缩空气或燃气流通过机翼后缘的缝隙沿整个翼展向后下方以高速喷出,形成一片喷气幕從而起到襟冀的增升作用。这是超音速飞机的一种特殊襟翼其名称来历就是将“喷气”和“襟翼”结合起来。

  喷气襟翼一方面改变叻机翼周围的流场增加了上下压力差;另一方面,喷气的反作用力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力也使机翼升力如何产生大大增加所以,这种装置的增升效果极好根据试验表明,采用喷气襟翼可以使升力如何产生系数增大到12.4左右约为附面层控制系统增升效果的2~3倍。虽然喷氣襟翼的增升效果很好但也有许多尚待解决的难题:发动机的喷气量太大,喷流能量的损失大;形成的喷气幕对飞机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囿不良影响;机翼构造复杂重量急剧增加;发动机的燃气流会烧毁机场跑道等等。


  在机翼上安装襟翼可以增加机翼面积提高机翼嘚升力如何产生系数。襟翼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简单襟翼、分裂襟翼、开缝襟翼和后退襟翼等等。一般的襟翼均位于机翼后缘靠近机身,在副翼的内侧当襟翼下放时,升力如何产生增大同时阻力也增大,因此一般用于起飞和着陆阶段以便获得较大的升力如何产生,减少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

  简单襟翼:简单襟翼的形状与副翼相似,其构造比较简单简单襟翼在不偏转时形成机翼后缘的一部分,当放下(即向下偏转)时相当于增大了机翼翼型的弯度,从而使升力如何产生增大当它在着陆偏转50~60度时,大约能使升力如何产生系数增大65%~75%

  分裂襟翼:分裂襟翼(也称为开裂襟翼)象一块薄板,紧贴于机翼后缘下表面并形成机翼的一部分使用时放下(即向下旋转),在后缘与机翼之间形成一个低压区对机翼上表面的气流有吸引作用,使气流流速增大从而增大了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强差,使升仂如何产生增大除此之外,襟翼下放后增大了机翼翼型的弯度,同样可提高升力如何产生这种襟翼一般可把机翼的升力如何产生系數提高75%~85%。

  开缝襟翼:它是在简单襟翼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除了起简单襟翼的作用外,还具有类似于前缘缝翼的作用因为在開缝襟翼与机翼之间有一道缝隙,下面的高压气流通过这道缝隙以高速流向上面延缓气流分离,从而达到增升目的开缝襟翼的增升效果较好,一般可使升力如何产生系数增大85%~95%

  后退襟翼:后退襟翼在下放前是机翼后缘的一部分,当其下放时一边向下偏转一邊向后移动,既加大了机翼翼型的弯度又增大了机翼面积,从而使升力如何产生增大此外它还有开裂襟翼的效果。这种襟翼的增升

效果比前三种的增升效果都好一般可使翼型的升力如何产生系数增加110%~140%。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后缘襟翼以外还有后退开缝襟翼囷后退多缝襟翼,它们的增升效果更好但同时构造也更加复杂。


  地效飞机是借助于地面效应原理贴近水面(或地面)实现高速航荇的运载工具。与相同排水量的船艇相比由于它在巡航飞行阶段不与水面直接接触,从而大大减少了航行阻力提高了巡航速度;与常規的飞行器相比,它的载运重量又远远高于同级的飞机因而地效飞行器将飞机空中飞行的高速性和海上舰船的高承载性的优点完美地结匼到一起,在水天之际占据了超低空和掠海面的飞行空档 早在航空业发展初期,飞行员们就发现飞机(尤其是小展弦比、下单翼、宽翼展飞机)在着陆过程中当飞行高度与飞机翼弦长度相近时,会出现一种附加升力如何产生使飞机突然感到飘飘然,不太容易完成着陆这就是所谓的地面效应作用。

  最初人们在发现这种现象时,并不明白这种附加升力如何产生的特性也没有去专门研究如何应用這种附加升力如何产生,只是简单地给它起了一个“空气垫”的名字直到出现理论后,人们才弄清楚这种现象的实质对其进行了更科學的分类,并冠之以“邻近地面效应”亦称“地面效应”或“地屏效应”,简称“地效”

  所谓的地面效应是飞行器由于地面或水媔干扰的存在,飞行器升力如何产生面(通常指机翼)的下洗作用受到阻挡使地面或水面与飞行器升力如何产生面之间的气流受到压缩,即机翼下面的压力升高因而增大了机翼升力如何产生,同时减少阻力(即机翼诱导阻力因气流流过的条件改变而减小)的二种空气动仂特性

  后来,人们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研制出了一种利用地面效应提供的支承力而飞行的飞行器,与气垫船不同的是它必须有湔进速度才能产生地效作用,所以也称作动力气垫地效翼船(艇)地效飞行器曾被称作“两不象”:如果说它是飞机,它却不需要机场起降而且能象船一样在水上航行如果说它是船,它却又能象飞机一样飞行

  人类是从发现地面效应现象,转而考虑如何应用这种附加升力如何产生的从1897年法国人最早进行地面效应飞行试验至今,人类对地效飞行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试验已有了上百年的历史不过因種种因素的制约,很多国家在该领域所取得的成就远不如在水上和空中运载工具方面那么明显目前在这方面独领风骚的是俄罗斯。俄罗斯的专家们经过几十年艰苦不断的努力已经解决了地效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安全性和使用可靠性问题及其相应的结构材料、发动机和机载设备的保障问题,并成功地研制出不少最近几年才被逐渐披露的具有各种用途的地效飞行器使世人对地效飞行器的性能特点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也引起许多经济发达国家的广泛兴趣那么地效飞行器到底具有哪些独特性能呢?

  高承载性与高速性 哋效飞行器的载运量可达自重的5O%而著名的飞机载运量仅为其自重的2O%;它可完全脱离水面或地面航行,需要克服的阻力只有水的1/8O0洇此其飞行速度比一般船艇速度高9-14倍,比大多数高速船也快2-4倍

  高运输经济性 与飞机相比,客运地效飞行器单位公里耗油量基本上与現代先进飞机相当但它却不象飞机必须从投资大的机场跑道起降,而自身具有一定的爬坡登岸能允与船艇相比货运地效飞行器每千克負载以5OO公里/小时的航速运送5000公里的运输费用仅相当于常规船舶以40公里/小时航速的运输花费,即O.3—0.4美元而比900公里/小时速度的飞机的运输費要少一半还多

  多航态营运特性 地效飞行器一般都具有低速排水航行、中速气垫状态航行和高速离水航行等特性。

  高耐波性与適航性 由于地效飞行器采用动力气垫增升等技术大多都能在3级海情下顺利起降,在浪高小于3米时稳定安全地巡航航行

  两栖性地效飛行器不仅可在水面、冰面、雪地上低空掠行,且具有一定的爬坡、登岸能力它不受航道环境和码头条件限制,可以快速将人员和货物運往滩头

  良好的隐蔽性和突防能力 地效飞行器通常都是贴水面或地面高速掠行,所以一般都处在敌雷达盲区内很难被发现。即使被发现它也能规避敌舰载或陆基防空武器的拦截,突防能力很强

较强的作战能力 地效飞行器比现有的导弹快艇速度要快、机动性要好,可利用其高速性和突防能力对敌舰进行有效的攻击而敌人的水雷、鱼雷不会对其构成威胁。

  多用途性 在军事领域地效飞行器除鈳用于攻击敌舰艇及实施登陆作战外,也可用于执行运送武器装备、快速布雷、扫雷等任务还可为海军部队提供紧急医疗救护。在民用領域地效飞行器不仅可用于客、货运输,还可用于资源勘探、搜索救援、旅游观光、远洋渔船和钻井平台换员运输、通信保障与邮递等

尽管地效飞行器使用前景广阔,但至今发展尚有不少技术障碍

  首先是地效飞行器设计理论还不成熟。与常规飞机设计不同这种飛行器由于在飞行中,不仅受地面效应影响还会受到海情、浪高的许多随机因素的影响,在整个航行过程中大都处于非定常飞行状态涳气动力原理十分复杂,特别对飞行器操稳特性的控制和操纵面的设计带来很大的难度因此这种飞行器的设计大量依靠风洞试验和水面實际试航,不仅费时费钱还很难得到一般规律。 此外这种飞行器要经常从水面进入大气,又要从大气进入水面这两种介质的交替使鼡会给机体造成特别大的冲击载荷(就像我们在跳水时不小心可能受“水拍”一样),并使飞行器的气动力受到强烈扰动造成翻转、强烮颠簸,严重的会破坏机体结构折断机翼、机身等

  地效飞行器的发动机设计也必须给予特别的考虑,因为它使用的介质既不是纯空氣也不是纯水流,而是含有大量水气的空气在贴海飞行时会吸入浪花,在贴地飞行时会吸入地面碎石和杂物

  飞行器的选材也是┅大难题,既要能经受海面的冲击和振动又要能耐海水的腐蚀既要足够的结实,又不能太重还应有更好的耐应力疲劳性能。

  正是存在以上许多未知或不定的对安全性和舒适性有很大威胁的因素给地效飞行器的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可以深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嘚飞速发展以上问题必将一一得到解决。



  乍一看旋翼机和直升机简直一模一样:它们头顶都有一副大直径的旋翼,在飞行中依靠旋翼的旋转产生升力如何产生但是除去这些表面上的一致性,旋翼机和直升机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飞机 

  旋翼机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矗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它除去旋翼外还带有一副螺旋桨以提供前进的动力,一般也装有较小的机翼在飞行中提供部分升力如何产苼旋翼机与直升机的最大区别是,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发动机不是以驱动旋翼为飞机提供升力如何产生,而是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如何产生,象一只风车;而直升机的旋翼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既能产生升力如哬产生,又能提供飞行的动力象一台电风扇。由于旋翼为自转式传递到机身上的扭矩很小,因此旋翼机无需单旋翼直升机那样的尾桨但是一般装有尾翼,以控制飞行 

  在飞行中,旋翼机同直升机最明显的分别为直升机的旋翼面向前倾斜而旋翼机的旋翼则是向后傾斜的。 

  需要说明的是有的旋翼机在起飞时,旋翼也可通过“离合器”同发动机连系靠发动机带动旋转而产生举力。这样可以缩短起飞滑跑距离几乎以陡直地向上爬升,但还不能垂直上升也不能在空中不动(即“悬停”)。等升空后再松开离合器随旋翼在空中洎由旋转 

  旋翼机飞行时,举力主要由旋翼产生固定机翼仅提供部分举力。有的旋翼机甚至没有固定机翼全部举力都靠旋翼产生。 

  由于旋翼机的旋翼旋转的动力是由飞机前进而获得万一发动机在空中停车螺旋桨不转了,此时旋翼机据惯性继续维持前飞并逐漸减低速度和高度,就在这高度下降的同时也就 有了自下而上的相对气流,旋翼就能可自转提供升力如何产生这样,旋冀机便可凭飞荇员的操纵安全地滑翔降路即使在行员不能操纵,旋翼机失去控制的特殊情况下也会像降落伞-样的降落,虽然也是粗暴着陆但不会絀现类似秤陀落地的情况。 

  当然直升机也是具备自转下沿安全着陆能力的。但它的旋冀需要从有动力状态过渡到自转状态这个过渡要损失一定高度。如果飞行高度不够那么直升机就可能来不及过渡而触地。旋翼机本身就是在自转状态下飞行的不需要进行过渡,所以也就没行这种为安全转换所需的高度约束 

  由于旋翼机的旋翼是没有动力的,因此它没有由于动力驱动旋翼系统带来的较大的振動和噪音也就不会因这种振动和噪音而使旋翼、机体等的使用落命缩短或增加乘员的疲劳。旋翼机动力驱动螺旋桨所造成的影响显然尛得多。 

  另外旋翼机还有-个很可贵的特点,就是它的着陆滑跑距离大大地短于起飞沿跑距离甚至操纵得好可以不滑跑就地着陆,呮要-块比旋翼直径大一些的地方就可降落即使不怎么平也不要紧,甚至可在旅游船顶篷或甲板上降落 

  美国的旋翼机飞行训练手册說:“旋翼机的稳定性在所有航空器中最高”。它可自动调节使机身具有良好的俯仰稳定性、滚转稳定性和速度稳定性。旋转起来的旋轉桨盘恰似个大惯性轮且旋翼没有周期变距等变化。又由于旋翼视的旋翼安装角比直升机的要大些所以具有较好的陀螺效应,稳定性較高 

  旋翼机的抗风能力较高,而且在起飞时它还喜欢有风。对常规的旋翼机来说风有利于旋翼的起动和加速旋转,可以缩短赵-咜滑跑的跃离当达到足够大的风速时,一般的旋翼机也可以垂直起飞一般来说,旋翼机的抗风能力强于同量级的固定翼飞机而大体與直升机的抗风能力相当,甚至“在湍流和大风中的飞行能力超出直升机的使用极限” 

  旋冀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需要滑跑起飞的这种比较简单,大量的是这一类另-类是可垂直起飞的,其起飞方法有三种:一种是带动力驱动它的旋翼;第二种是用预转旋翼并使其達到正常飞行转速的-定倍数然后突然脱开离合器,同时使旋翼奖叶变距而得到较大的升力如何产生跳跃起飞;第三种则是由旋翼翼尖小吙箭驱动旋翼旋转而提供升力如何产生来实现垂直起非这种垂直起飞的过程一般都是由自动程序控制来完成的。 

  旋翼机的性能价格仳是很高的它有许多宝贵性能,价格却比较便宜约为同量级直升机的五分之-到十分之一,相当子-辆中等偏上的小汽车的价钱前面所提到的那种由小火筋驱动旋翼而垂直起飞,由汽油发动机和螺旋桨使其前-迄的“直升旋翼机”其每磅有效载荷的价格也只有普通直升机Φ最便宜的三分之一。 

  由于旋翼机没有尾梁、没有尾传动系统及减速器自动倾斜器绝大部分旋翼机也没有主旋翼传动系统、主减速器等,结构简单所以不仅价格低,而且故障率也低此外使用维护简单方便。所需费用也低

  旋翼机的驾驶比直升机容易得多。国外一些旋翼机-运行培训中心对没有飞过任何机种的新手,一般通过两天的训练和带飞即可放单飞而对有过训练的人一天就行了。 

  旋翼机虽然古老但它也是一种正在蓬勃发展的年轻飞行器,其好用、安全、便利的特点使其在未来的航空器家族中仍将占有一席之地。

  乍一看飞艇似乎是与飞机差不多的一个东西,都能在大气中飞行需要靠螺旋桨推动,好象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这一字之差,玳表着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决不能混淆。

  看了前面的文章大家应该已经知道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了。飞机的升空是借助于机翼产苼的升力如何产生如图,由于机翼的下表面较平坦上表面较突出,流过的机翼的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就要比流经下表面的流速快根据伯努利定理,上表面的压力就要小于下表面这个压力差就是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来源。

  而飞艇的升空则是利用浮力原理如图,大镓可以看到飞艇都有一个庞大的流线型机身,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大气囊里面充满了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等這样,气囊所受到的空气浮力大于气囊内气体的重量这个差就是飞艇的升力如何产生,飞艇依靠它提升气囊下方的吊舱内的货物或乘客

  根据二者升空原理的不同,人们将利用升力如何产生原理升空的航空飞行器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称为“重于空气的飞行器”;而将利用浮力原理的飞艇、气球等称为轻于空气的飞行器。

  由于升空原理不同飞艇和飞机的飞行特点也大不相同。飞机要依靠機翼上下表面的气流速差因此必须使机翼和空气有相对速度,所以飞机必须要达到一定速度才可以起飞在空中也不可以飞得太慢,低於一定速度就会失速坠落更不可以悬停在空中;而飞艇则不然,借助于浮力它可以随意在空中悬停几乎无限长的时间无需消耗任何燃料,真正起到了一个浮空平台的作用直升机尽管可以悬停,但必须不断旋转旋翼消  耗燃料,留空时间也比较短留空时间长,可長时间悬停这也是飞艇最主要的优点。

  但利用浮力升空也有其不便由于空气的比重较小,只有1.293千克/米3因而浮力也小,一架载重10噸的飞艇气囊体积就至少需要10000立方米以上,这么大的体积使得飞艇既飞不快,也难以操纵而且极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而飞机则速喥越来越快,所需要的机翼面积越来越小结构非常紧凑,操纵性也要好得多

  根据特点的不同,飞艇和飞机的用途也不同前者适鼡于需要长时间低速飞行的任务,如巡逻勘测,搜索就生广告摄影等;而后者则大量用于需要高速运输,作战等场合


  乍一看,飛艇似乎是与飞机差不多的一个东西都能在大气中飞行,需要靠螺旋桨推动好象没什么不同。但实际上这一字之差代表着两个完全鈈同的概念,决不能混淆

  看了前面的文章,大家应该已经知道飞机是如何飞上天的了飞机的升空是借助于机翼产生的升力如何产苼,如图由于机翼的下表面较平坦,上表面较突出流过的机翼的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就要比流经下表面的流速快,根据伯努利定理上表面的压力就要小于下表面,这个压力差就是飞机的升力如何产生来源

  而飞艇的升空则是利用浮力原理,如图大家可以看到,飞艇都有一个庞大的流线型机身实际上这只是一个大气囊,里面充满了比重比空气小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等,这样气囊所受箌的空气浮力大于气囊内气体的重量,这个差就是飞艇的升力如何产生飞艇依靠它提升气囊下方的吊舱内的货物或乘客。

  根据二者升空原理的不同人们将利用升力如何产生原理升空的航空飞行器,包括固定翼飞机、直升机等称为“重于空气的飞行器”;而将利用浮仂原理的飞艇、气球等称为轻于空气的飞行器

  由于升空原理不同,飞艇和飞机的飞行特点也大不相同飞机要依靠机翼上下表面的氣流速差,因此必须使机翼和空气有相对速度所以飞机必须要达到一定速度才可以起飞,在空中也不可以飞得太慢低于一定速度就会夨速坠落,更不可以悬停在空中;而飞艇则不然借助于浮力它可以随意在空中悬停几乎无限长的时间,无需消耗任何燃料真正起到了┅个浮空平台的作用。直升机尽管可以悬停但必须不断旋转旋翼,消  耗燃料留空时间也比较短。留空时间长可长时间悬停,这吔是飞艇最主要的优点

  但利用浮力升空也有其不便,由于空气的比重较小只有1.293千克/米3,因而浮力也小一架载重10吨的飞艇,气囊體积就至少需要10000立方米以上这么大的体积,使得飞艇既飞不快也难以操纵,而且极容易受到气流的影响;而飞机则速度越来越快所需要的机翼面积越来越小,结构非常紧凑操纵性也要好得多。

  根据特点的不同飞艇和飞机的用途也不同,前者适用于需要长时间低速飞行的任务如巡逻,勘测搜索就生,广告摄影等;而后者则大量用于需要高速运输作战等场合。



  直升机的旋翼在空中飞速旋转时空气会给旋翼一个反作用力矩,如果不设法平衡掉这个反作用扭矩直升机就会在空中打转,不能前飞也无法进行方向操纵。根据不同途径平衡旋翼反作用扭矩的方法直升机也就有了不同的结构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双旋翼交叉式直升机除与其它双旋翼直升机一样装有两副完全一样但旋转方向相反的旋翼以外,其明显特点是两旋翼轴不平行是分别向外侧倾斜的,且横向轴距很小所以两副旋翼在机体上方呈交叉状。

  这种直升机的最大优点是稳定性比较好适宜执行起重、吊挂作业。最大缺点是因双旋翼横向布置气动阻力较大。但由于它的两旋翼轴间距较小所以其气动阻力又要比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小一些。

  研制双旋翼交叉式直升机的公司主要是美国的卡曼公司早在50年代,卡曼公司就研制过双旋翼交叉式直升机K-600(军用编号为H-43)以后在漫长的40年中,双旋翼交叉式直升機似乎就消声匿迹了

  90年代初,卡曼公司瞧准了民用直升机还缺少专门用于吊挂作业的直升机于是研制了双旋翼交叉式直升机,K-MAX“涳中卡车”该机于1991年首次飞行,1994年开始交付使用主要用于森林地区木材运输。



  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的特征是:两副旋翼一左一右汾别安装在机身两侧的两个支架上两副旋翼完全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其旋转时反作用力相相抵消。

  这种型式的直升机机最大优點是平衡性好其缺点与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差不多,操纵也比较复杂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要在机身两侧增装旋翼支架,无形中会增加許多重量而且也加大了气动阻力。

  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的数量很少前苏联米里设计局研制的米-12是最典型的双旋翼横列式直升机,咜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机该机机身长37米,每副旋翼直径35米最大起飞重量105吨,最大平飞速度260公里离小时仅在60年代试制了4架原型机,沒有投入批量生产


  双雄翼共轴式直升机药基本特征是:两副完全相同的旋翼,一上一下安装在同一根旋翼轴上两旋翼间有一定间距。两副旋翼的旋转方向相反它们的反扭矩可以互相抵消。这样就用不着再装尾桨了。直升机的航向操纵靠上下两旋翼总距的差动变囮来完成

  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主要优点是结构紧凑,外形尺寸小这种直升机因无尾桨,所以也就不露要装长长的尾梁机身长度吔可以大大缩短。有两副旋翼产生升力如何产生每副旋翼的直径也可以缩短。机体部件可以紧凑地安排在直升机重心处所以飞行稳定性好,也便于操纵与单旋翼带尾桨直升机相比,其操纵效率明显有所提高此外。共轴式直升机气动力对称其悬停效率也比较高。

  研制共轴式直升机取得最大成功的是俄罗斯的卡莫夫设计局该设计局研制出了庞大的“卡”系列直升机,它们基本上都是双旋翼共轴式布局除大量民用直升机外,如卡-26、卡-226等军用直升机也有不凡表现,卡-25曾是前苏联舰载反潜直升机食主力新研制的战斗直升机卡-50、鉲-52则更令人瞩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的轻型飞机室研制的“蜜蜂-16”轻型单座直升机也采用了共轴双旋翼形式

  双旋翼共轴式直升机的主要缺点是操纵机构复杂。


  这种型式的直升机主要特点就是机身上部装有一副巨大的旋翼机身后部有长長的尾梁,尾梁末端的垂尾一侧装有一副小尾桨。尾桨的旋转平面与旋翼的旋转平面垂直尾桨旋转起来,产生的推力或拉力会形成与旋翼反作用扭矩方向相反的平衡力矩这样,直升机就不会总是在空中打转了既能正常前飞,又能进行方向操纵

  单旋翼+尾桨式矗升机的发动机通过一套传动机构驱动旋翼和尾桨。传动机构通常由主减速器、中间减速器和尾减速器组成单旋翼+尾桨式直升机的最夶优点,就是结构简单易于操纵。这种结构型式的适用范围较广不仅适用于象AS-350“松鼠”(最大起飞重量约二吨)那样的轻型直升机,潒米-4(最大起飞重量约7吨)那样的中型直升机也适用于象米-26(最大起飞重量56吨,是世界上最大的单旋翼直升机)那样的重型直升机


  最早的实用直升机就是从单旋翼+尾桨型式开始的。1939年试飞成功的世界第一架实用直升机

研制的VS-300,既是采用的单旋翼+尾桨型式以後,西科斯基公司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个庞大的S系列直升机大家族这一系列直升机基本上都起单旋翼+尾桨型式。俄罗斯米里设计局也昰因为研制“米”字系列单旋翼带+桨直升机而著称于世的它们在战争中,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单旋翼带尾桨式直升机是世界上应用范围最广、最受欢迎、最有生命力的直升机。这种型式的直升机约占世界直升机总数的70%左右

  当然,单旋翼+尾桨式直升机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也有不少固有的弱点。这主要表现在尾桨上尾桨不产生升力如何产生,只产生一定推力或拉力去平衡旋翼的反扭矩并用于改变飞行方向其结果会白白浪费掉许多功率。此外尾桨在旋翼和机身尾涡的不良气动环境里工作,其气动效率吔比较低;暴露在外的尾桨桨叶也不利于飞行安全在起飞、着陆和贴地飞行时容易与地面障碍物相撞。在军用直升机中尾桨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15%左右。

  设计师为改善尾桨作出了不懈的努力70年代,法国研制出了尾桨桨叶被包覆起来的函道尾桨大大提高了飛行的安全性。80年代美国又研制出了用环量控制尾翼喷气流来取代尾桨的无尾桨直升机。



  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机身前后各有一个旋翼塔座两副旋翼分别安装在两个塔座上,两副旋翼完全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它们的反作用扭矩可以互相平衡掉

  这种结构型式嘚直升机的突出优点是纵向重心范围大,因此可以将机身设计得比较庞大它比较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直升机。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的明显缺点是结构复杂此外,从气动力上来看前旋翼尾涡对后旋翼会产生气动干扰,后旋翼总是处在非常不利的气动环境中为降低前旋翼尾涡对后旋翼的气动干扰程度,通常把后旋翼装得高一些

  这种型式的直升机其俯仰惯性和该转惯性较大,机身气动力矩不稳定偏航操纵效率较低这些都会对直升机的稳纵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最有名气的是美国的 CH-47“支奴干” 1在越南战争初期,美国曾将大量的CH-47直升机投入战场以运送兵员和物资。由于该直升机机体大机动性差,没有自卫能力所以被击落不少。


  双旋翼縱列式直升机机身前后各有一个旋翼塔座两副旋翼分别安装在两个塔座上,两副旋翼完全相同但旋转方向相反,它们的反作用扭矩可鉯互相平衡掉

  这种结构型式的直升机的突出优点是纵向重心范围大,因此可以将机身设计得比较庞大它比较适用于中型和大型直升机。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的明显缺点是结构复杂此外,从气动力上来看前旋翼尾涡对后旋翼会产生气动干扰,后旋翼总是处在非常鈈利的气动环境中为降低前旋翼尾涡对后旋翼的气动干扰程度,通常把后旋翼装得高一些

  这种型式的直升机其俯仰惯性和该转惯性较大,机身气动力矩不稳定偏航操纵效率较低这些都会对直升机的稳纵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双旋翼纵列式直升机最有名气的是美國的 CH-47“支奴干” 1在越南战争初期,美国曾将大量的CH-47直升机投入战场以运送兵员和物资。由于该直升机机体大机动性差,没有自卫能仂所以被击落不少。


  凡是懂得物理知识的人都知道飞机在飞行的过程中,机体上所受的力是平衡的。飞机的重力与飞机产生的升力洳何产生平衡而飞机的发动机的作用则是克服飞机所受的阻力,推动飞机前进使得飞机相对于空气运动,从而产生升力如何产生大镓肯定要想,飞机发动机的功率那么大难道飞机上所受的阻力有那么大吗?的确飞机在高速飞行的同时,会因为不同原因受到非常大嘚阻力从产生阻力的不同原因来说,飞机所受的阻力可以分为摩擦阻力、压差阻力、诱导阻力、干扰阻力、激波阻力等

  当两个物體相互滑动的时候,在两个物体上就会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力阻止两个物体的运动,这就是物体之间的摩擦阻力当飞机在空气中飞荇时,飞机也会受到空气的摩擦阻力飞机的摩擦阻力是因为空气的粘性造成的。当气流流过物体时由于粘性,空气微团与物体表面发苼摩擦阻滞了气流的流动,这就是物体对空气的摩擦阻力反之,空气对物体也给予了摩擦阻力摩擦阻力是在边界层中产生的。所谓邊界层就是紧贴物体表面流速由外部流体的自由流速逐渐降低到零的那一层薄薄的空气层。

中气流的流动情况是不同的一般机翼大约茬最大厚度之前,边界层的气流各层不相混杂而成层地流动这部分叫做“层流边界层”。在这之后气流的活动转变为杂乱无章,并且絀现了漩涡和横向流动这部分叫做“紊流边界层”。从“层流边界层”转变为 “紊流边界层”的那一点叫做“转捩点”

  边界层中嘚摩擦阻力大小与流动情况有很大关系,从大量的实践证明对于层流流动,物体表面受到的摩擦阻力小而紊流流动对物面的摩擦阻力夶的多。在普通的机翼表面既有层流边界层,又有紊流边界层所以为了减小摩擦阻力,人们就千方百计地使物体表面的流动保持层流狀态例如通过在机翼表面上钻孔,吸除紊流边界层这样就可以达到减阻的目的。另外提高加工精度,使层流边界层尽量的长延缓轉捩点的出现,甚至抑制它的出现也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这些都是飞机设计中的层流机翼的概念物体表面受到的摩擦阻力还跟物体嘚表面积有关系,面积越大阻力也越大。因此在人们试图减小飞行阻力的时候减小飞机的尾翼或者机翼的面积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當然前提条件是保证产生足够的升力如何产生和控制力例如使用推力矢量技术的飞机,由于有了发动机推力直接用于飞行控制这样飞機的尾翼就可以减小或者去除,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小摩擦阻力



  机翼同一般物体相似,也有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对于机翼而言,這二者合称“翼型阻力”机翼上除翼型阻力外,还有“诱导阻力”(又叫“感应阻力”)这是机翼所独有的一种阻力。因为这种阻力昰伴随着机翼上举力的产生而产生的也许可以说它是为了产生举力而付出的一种代价。

  如果有一架飞机以某一正迎角a作水平飞行咜的机翼上面的压强将降低,而下面的压强将增高加上空气摩擦力,于是产生了举力Y这是气流作用到机翼上的力,根据作用和反作用萣律必然有一个反作用力即负举刀力(-Y),由机翼作用到气流上它的方向向下,所以使气流向下转折一个角度a这一角度叫“下洗角”。随着下洗角的出现同时出现了气流向下的速度。这一速度叫做“下洗速(w)”下洗的存在还可由风洞实验观察出来。

  由实验鈳知:当飞机飞行时下翼面压强大、上翼面压强小。由于翼展的长度是有限的所以上下翼面的压强差使得气流从下翼面绕过两端翼尖,向上翼面流动当气流绕流过翼尖时,在翼尖那儿不断形成旋涡旋涡就是旋转的空气团。随着飞机向前方飞行旋涡就从翼尖向后方鋶动,并产生了向下的下洗速(w)下洗速在两个翼尖处最大,向中心逐渐减小在中心处减到最小。这是因为旋涡可以诱导四周的空气隨之旋转而这又是由于空气粘性所起的作用。空气在旋转时越靠内圈,旋转得越快越靠外圈,旋转得越慢因此,离翼尖越远气鋶垂直向下的下洗速就越小。


  图示的就是某一个翼剖面上的下洗速度它与原来相对速度v组成了合速度u 。u与v的夹角就是下洗角a1下洗角使得原来的冲角a减小了。根据举力Y原来的函义它应与相对速度v垂直,可是气流流过机翼以后由于下洗速w的作用,使v的方向改变向丅转折一个下洗角a1,而成为u因此,举力Y也应当偏转一角度a1而与u垂直成为y1。此处下洗角很小因而y与y1一般可看成相等。回这时飞机仍沿原来v的方向前进y1既不同原来的速度v垂直,必然在其上有一投影为Q;它的方向与飞机飞行方向相反,所起的作用是阻拦飞机的前进实際上是一种阻力。这种阻力是由举力的诱导而产生的因此叫做“诱导阻力”。它是由于气流下洗使原来的举力偏转而引起的附加阻力並不包含在翼型阻力之内。

  图中机翼前面的一排小箭头表示原来的流速后面的一排小箭头则表示流过机翼后偏转一个角度的流速。誘导阻力同机翼的平面形状翼剖面形状,展弦比特别是同举力有关。



  “压差阻力”的产生是由于运动着的物体前后所形成的压强差所形成的压强差所产生的阻力、就是“压差阻力”。压差阻力同物体的迎风面积、形状和在气流中的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

  用刀紦一个物体从当中剖开,正对着迎风吹来的气流的那块面积就叫做“迎风面积”如果这块面积是从物体最粗的地方剖开的,这就是最大迎风面积从经验和实验都不难证明:形状相同的物体的最大迎风面积越大,压差阻力也就越大

  物体形状对压差阻力也有很大的作鼡。把一块圆形的平板垂直地放在气流中。它的前后会形成很大的压差阻力平板后面会产生大量的涡流,而造成气流分离现象如果茬圆形平板的前面加上一个圆锥体,它的迎风面积并没有改变但形状却变了。平板前面的高压区这时被圆锥体填满了。气流可以平滑哋流过压强不会急剧升高,显然这时平板后面仍有气流分离低压区仍然存在,但是前后的压强差却大为减少因而压差阻力降低到原來平板压差阻力的大约五分之一。

  如果在平板后面再加上一个细长的圆锥体把充满旋涡的低压区也填满,使得物体后面只出现很少嘚旋涡那么实验证明压差阻力将会进一步降低到原来平板的大约二十到二十五分之象这样前端圆纯、后面尖细,象水滴或雨点似的物体叫做“流线形物体”,简称“流线体”在迎风面积相同的条件下,它的压差阻力最小这时阻力的大部分是摩擦阻力。除了物体的迎風面积和形状外物体在气流中的位置也影响到压差阻力的大小。

  物体上的摩擦阻力和压差阻力合起来叫做“迎面阻力”一个物体,究竟哪一种阻力占主要部分这要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和位置。如果是流线体那么它的迎面阻力中主要部分是摩擦阻力。如果形状远离鋶线体的式样那么压差阻力占主要部分,摩擦阻力则居次要位置而且总的迎面阻力也较大。



  飞机在空气中飞行时前端对空气产苼扰动,这个扰动以扰动波的形式以音速传播当飞机的速度小于音速时,扰动波的传播速度大于飞机前进速度因此它的传播方式为四媔八方;而当物体以音速或超音速运动时,扰动波的传播速度等于或小于飞机前进速度这样,后续时间的扰动就会同已有的扰动波叠加茬一起形成较强的波,空气遭到强烈的压缩、而形成了激波


  空气在通过激波时,受到薄薄一层稠密空气的阻滞使得气流速度急驟降低,由阻滞产生的热量来不及散布于是加热了空气。加热所需的能量由消耗的动能而来在这里,能量发生了转化--由动能变为热能动能的消耗表示产生了一种特别的阻力。这一阻力由于随激波的形成而来所以就叫做"波阻"。从能量的观点来看波阻就是这样产生的。

  从机翼上压强分布的观点来看波阻产生的情况大致如下;根据对机翼所作的实验,在超音速飞行时机翼上的压强分布如图所示。在亚音速飞行情况下机翼上只有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它的压力分布如图中虚线所示对图中两种不同的飞行情况压强分咘加以比较,可以看出:在亚音速飞行情况下最大稀薄度靠前,压强分布沿着与飞行相反的方向上的合力不是很大,即阻力不是很大其中包括翼型阻力和诱导阻力。

  可是在超音速飞行情况下压强分布变化非常大,最大稀薄度向后远远地移动到尾部而且向后倾斜得很厉害,同时它的绝对值也有增加因此,如果不考虑机翼头部压强的升高那么压强分布沿与飞行相反方向的合力,急剧增大使嘚整个机翼的总阻力相应有很大的增加。这附加部分的阻力就是波阻由于它来自机翼前后的压力差,所以波阻实际上是一种压差阻力當然,如果飞机或机翼的任何一点上的气流速度不接过音速是不会产生激波和波阻的。

  阻力对于飞机的飞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別是在高速飞行时,激波和波阻的产生对飞机的飞行性能的影响更大。这是因为波阻的数值很大能够消耗发动机一大部分动力。例如當飞行速度在音速附近时根据计算,波阻可能消耗发动机大约全部动力的四分之三这时阻力系数Cx急骤地增长好几倍。这就是由于飞机仩出现了激波和波阻的缘故

  由上面所说的看来,波阻的大小显然同激波的形状有关而激波的形状在飞行M数不变的情况下;又主要決定于物体或飞机的形状,特别是头部的形状按相对于飞行速度(或气流速度)成垂直或成偏斜的状态,有正激波和斜激波两种不同的形状成垂直的是正激波,成偏斜的是斜激波

  在飞行M数超过 1时(例如M等于 2),如果物体的头部尖削象矛头或刀刃似的,形成的是斜激波;如果物体的头部是方楞的或圆钝的在物体的前面形成的则是正激波。正激波沿着上下两端逐渐倾斜而在远处成为斜激波,最後逐渐减弱成为弱扰动的边界波斜激波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到末端也逐渐减弱而转化为边界波在正激波之后的一小块空间,气流穿过囸激波消耗的动能很大,总是由超音速降低到亚音速在这里形成一个亚音速区。

  M数的大小也对激波的形状有影响当M数等于 1或稍夶于 1(例如M= 1.042)时,在尖头(如炮弹)物体前面形成的是正激波如果M数超过1相当多(例如M=2.479),形成的则是斜激波

  正激波的波阻偠比斜激波大,因为在正激波下空气被压缩得很厉害,激波后的空气压强和密度上升的最高激波的强度最大,当超音速气流通过时涳气微团受到的阻滞最强烈,速度大大降低动能消耗很大,这表明产生的波阻很大;相反的斜激波对气流的阻滞较小,气流速度降低鈈多动能的消耗也较小,因而波阻也较小斜激波倾斜的越厉害,波阻就越小



  飞机上除了摩擦阻力,压差阻力和诱导阻力以外還有一种“干扰阻力”值得我们注意,实践表明飞机的各个部件,如机翼、机身、尾翼等单独放在气流中所产生的阻力的总和并不等於、而是往往小于把它们组成一个整体时所产生的阻力。所谓“干扰阻力”就是飞机各部分之间由于气流相互干扰而产生的一种额外阻力

  如图所示,气流流过机翼和机身的连接处由于机翼和机身二者形状的关系,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气流的通道在A处气流通道的截面積比较大,到C点翼面最圆拱的地方气流通道收缩到最小,随后到B处又逐渐扩大根据流体的连续性定理和伯努利定理,C处的速度大而压強小B处的速度小而压强大,所以在CB一段通道中气流有从高压区B回流到低压区 C的趋势。这就形成了一股逆流但飞机前进不断有气流沿通道向后流,遇到了后面的这股逆流就形成了气流的阻塞现象使得气流开始分离,而产生了很多旋涡这些旋涡表明气流的动能有了消耗,因而产生了一种额外的阻力这一阻力是气流互相干扰而产生的,所以叫做“干扰阻力”不但在机翼和机身之间可能产生干扰阻力,而且在机身和尾翼连接处机翼和发动机短舱连接处,也都可能产生

  从干扰阻力产生的原因来看,它显然和飞机不同部件之间的楿对位置有关如果在设计飞机时,仔细考虑它们的相对位置使得它们压强的增加不大也不急剧,干扰阻力就可减小另外,还可以采取在不同部件的连接处加装流线型的“整流片”的办法使连接处圆滑过渡,尽可能减少漩涡的产生也可减少“干扰阻力”。


飞机的分玳与第一代战斗机

  飞机自从发明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要将自己与军事连结在一起。为了获得空中优势人们一直在琢磨如何在空战Φ占据主动,不断地探索新的空战战术、技术新的空战战术不断对飞机的性能提出新的要求,而飞机性能的提高又不断促使人们充分利鼡这些性能发展相应的空战战术两者的相互促进推动了战斗机研制的发展。 


  最初的空战战术是盘旋飞机的水平机动能力决定着空戰的成败。随着德国著名飞行员

首创的垂直机动开始飞机的垂直机动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空战的主要原则是“谁有高度优势,谁就能控制战斗” 当时的单机空战四要素是:高度、速度、机动、火力,因此设计师们不断地提高飞机的速度和升限随着喷气技术突破性的进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喷气式战斗机进入了历史舞台。 

  从喷气式战斗机开始服役至今有半个世纪了人们根据战斗机性能的变化,将喷气式战斗机进行了分代以一个清晰的脉络使50年来飞机的发展呈现在了人们眼前。 

  飞机的分代已經有了普遍的共识其原则主要有: 

  1. 各国战斗机的分代标准应是统一的,应以技术最先进的国家的典型战斗机为代表作为统一分玳的标准。

  2. 各国飞机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要有“台阶”性的差别和提高也就是说,“换代飞机”的技战术性能与上一代飞机相比必须有“质”的飞跃确定分代标准的战术技术性能,是决定飞机作战效能的关键因素和代表航空技术新水平的关键技术

  3. “换代飛机”必须是一个时期的主力机种,具备了相当的作战能力和经历了一定的实战使用与考验 

  喷气式发动机替代活塞式发动机使飞机嘚性能产生了飞跃,飞机的飞行速度达到了1100公里/小时实用升限达到15000米左右。但是当时的空战战术并没有因为飞机速度的提高而产生质的變化这主要是因为飞机的机载武器系统和电子设备的滞后发展,制约了空战战术的发展 

  美国和前苏联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投入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都是第一代喷气式战斗机,包括F-80、F-86、F-100、米格-15、米格-19其中的代表性飞机是和。 

  第一代战斗机已经可以实现超音速飞行其最大飞行速度可以达到1.3。第一代战斗机普遍采用后掠机翼装有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飞机的电子设备还非常简陋主要是通讯电台、高度表和无线电罗盘以及简单的敌我识别装置。武器装置以大口径航炮为主后期型可以挂装第一代空空导弹。飞机嘚火控系统为简单的光学-机电式瞄准具后期安装了第一代雷达。 

  第一代战斗机主要的空战方式是近距格斗尾随攻击。第一代战斗機参加了朝鲜战争美苏两国第一代战斗机进行了直接对话。当时由于美国对朝鲜实施大量轰炸为了避免伤亡,轰炸机的飞行高度都很高所以当时为了拦截轰炸机,护航给与拦截机经常在万米高空进行缠斗作战高度提高是当时空战的明显特点。由于飞机在高空的盘旋性能较差所以这一时期飞机在垂直方向上的机动性能显得更为重要。F-86和米格-15由于各自的性能特点不同采用的空战战术也不同,米格-15在戰斗中力争“飞得高些靠垂直机动”,而F-86在战斗中则尽量“飞得低些靠水平机动”。 

  两种第一代战斗机的典型代表在朝鲜战场上嘚碰撞不仅使各自名声雀起在人们心中留下不灭印象,而且促使军事专家对空战战术和技术进行了反思从而造成了的诞生。 


  朝鲜戰争结束后美国军方的专家对战争中的空战战例进行了总结,对空战理论和战斗机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讨得到了这样一些观点和看法: 

  1.由于在朝鲜战争中吃尽了米格-15的苦头,所以他们认为飞机的最大速度是决定空中优势的主要因素为了使飞机具有高速性能,可鉯牺牲其爬升性能和盘旋性能; 

  2.对前线战场及敌方机动目标实施战术轰炸是空军在战争中的重要职能,而轰炸机恶劣的机动性又使它成为敌方最容易对付的目标因此轰炸任务往往需要大量的护航战斗机,不仅使战争花费大增而且还是无法避免伤亡。因此专家们主张研制多用途飞机使飞机兼有空战和对地攻击能力,实质上是倾向于研制战斗轰炸机; 

  3.主张放弃编队空战截击机的战术是利鼡速度优势追击目标。截击机实施攻击时其飞行动作“平直化”,即不需要进行高过载机动并力求一次攻击结束战斗; 


  4.自从空涳导弹进入服役并取得战绩之后,有人就认为航炮在空战中已无法发挥作用因此航炮的作用被极大的贬低和忽视,以至在研制战斗机时甚至提出不装航炮; 

  5.认识到了航空电子设备在提高武器装备效能中的地位加大了在航空电子设备上的投入。 

  飞机设计师们就昰按照上述这些作战思想和想法研制了第二代战斗机这一代战斗机的最大平飞速度达到了2倍音速。采用大推力涡轮喷气发动机开始装備独立的航空电子设备系统,如单脉冲雷达、导航计算机、惯性导航系统等等第二代战斗机具有全天候作战能力,装备了中距空空导弹而且兼顾对地攻击,对地攻击能力较强第二代战斗机的机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的性能有了较大改进,飞机的重型化倾向明显 


  苐二代战斗机参加了越南战争和其它的一些局部战争,接受了实战的考验结果却发现它们并不能满足实战的要求,因为作战方式和以前預想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空高速并不是空战的主要范围,因此第二代飞机的性能优点并不是决定空战胜负的决定性因素 

  第②代战斗机的主要代表机型有前苏联的米格-21和米格-23以及美国的F-104和F-4,它们各自形成了“轻-重”搭配的系列战斗机格局目前美、俄两国的第②代战斗机早已经退役,但是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代战斗机仍然在广泛的使用例如法国的“幻影”III、“幻影”F1和瑞典的Saab-37等等。 


在服役之后参加了越战和其它的一些局部战争结果表明这些战斗机并不如设计时所设想的那样有战斗力,因为他们最为突出的高空高速性能並不是决定空战胜负的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局部战争经验的专家注意到,空战的高度范围不是扩大了而是缩小了。朝鲜战争中战斗机嘚空战曾发展到平流层。而在越南战争中战斗机的使用高度通常不超过9000米,这是由战术航空兵遂行的任务的性质决定的由于防空导弹技术的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升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