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入了把刀 请大佬看一下高考后去当兵值不值值

原标题:高考结束别灰心,来看看互联网大佬的高考故事!

1982年,18岁的少年马云迎来生命里的第一次高考。他豪气冲天的他在报考志愿表上写下了:北京大学。不久高考成绩出来,他的数学成绩是——1分。

随后,心灰意冷的马云和他一个表弟一起去宾馆应聘服务生,结果因为“长相奇特”,愣是让老板给拒了。迫于生计,马云做了一份给出版社送书的活儿,聊以度日。

如果没有路遥的那本《人生》,也许就不会有今日的阿里巴巴了。《人生》讲述特殊时代下青年对人生选择的迷惘,有着颇大的影响。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年代里,一本小说让马云重新振作,并开始了艰苦的复读。19岁那年,再次走进了高考的考场。成绩出来以后,数学成绩实现了同比1800%的迅猛增长,但是也只有19分。

不甘心的马云又开始了一遍打工一边复习的日子。就这样,到了20岁那年,他毅然参加了第三次高考。

在马云高考的前一天,有一位姓余的老师对马云说,就你这个数学成绩,能考及格了我就把姓倒过来写。

马云不服!他想出了一个绝招。在考数学之前,马云背下了10个基本的数学公式,考试开始以后就一个一个的往公式里套。用这种独门绝技,数学的考试成绩还真就及格了——79分。虽然总分差了5分,但是凭借着强大的英语,他被杭州师范大学破格直升本科。

就这样,“数学差生”马云开始了大学生涯。后来他曾经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这样鼓励年轻人:“我们要认识到我们需要什么,别人能够给我什么。不要把所有的问题放在一个期待上,实现不了这个期待就抱怨它。”

怕当地理老师放弃天文梦,为离家近选择了计算机

2010年小马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道,“考大学的时候,我问老师天文系毕业后的职业,当时只有南京大学有天文系,我了解到基本上那时候去天文台的少,很多都是去当地理老师。当时就觉得,别搞不好变成去当地理老师,后来又刚好开始接触到计算机,就觉得这个也挺有兴趣,那时候就考到深圳大学计算机系。”

而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明智的,马化腾在计算机方面非常有天赋,在深圳大学计算机系求学期间成绩更是牢牢占据前五名,成为学校风云人物。他也渐渐地在编写软件和研究计算机网络中体会到了乐趣。

值得指出的一点是,马化腾在学习编程的方法其实是“用最笨的方式去领悟”——用抄代码来培养感觉。

“弃戏从文”的高考状元

生于山西阳泉的李彦宏上学时一度迷上了戏曲。他常常把床单围在腰里做战裙,拿一根棍子当枪耍,一个人不断亮相。

当时山西阳泉晋剧团招收学员时,李彦宏非常高兴的去了,而招生的剧院老师从也觉得李彦宏是一个曲艺界的好苗子,非常有灵气,决定录取他。

但是李彦宏很快就对戏曲失去了兴趣。因为,李彦宏的姐姐在刚刚恢复高考的那年,成功考上了大学后,引得四邻艳羡,受到的赞美,比自己唱戏多的多。那时候的李彦宏渐渐意识到,相比于学戏,上学因为正统而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李彦宏在关键时刻,放弃了进戏剧团。

1987年19岁的李彦宏夺得了山西阳泉市的高考状元。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喜爱的计算机,当时他就考虑到,将来,计算机肯定应用广泛,单纯地学计算机恐怕不如把计算机和某项应用结合起来有前途。于是选择了北大信息管理系。

毕业时,李彦宏如期接到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的入学通知。留学读研期间,他偶然听到导师一句话,“搜索引擎技术是互联网一项最基本的功能,应当有未来”。 1992年,互联网在美国还没开始普及,但李彦宏已经开始行动——从专攻计算机转回来,开始钻研信息检索技术,后来,百度也由此建立。

刘强东小时候就是个聪明孩子,是传说中的“学霸”。初中毕业后没有像那时的穷孩子一样务实地考中专或中师,而是坚定地上了高中。

受班主任的影响,刘强东的梦想是从政,做县长。刘强东高考成绩全宿迁第一,可以上清华大学物理系,但他早在填报志愿时,已经放弃了清华大学物理系,填了人大社会学系。

抱着“当官”的理想,刘强东进入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那时候的他认为,进了人大就能当官。

然而,在入学当晚,刘强东的美梦就破碎了。因为同系的师哥告诉他,社会学与从政无关,就业状况在人大排倒数第二。这让拥有一腔热血的刘强东顿时感觉“从头凉到脚”。

后来,刘强东更是在学校失去了他本以为志在必得的预备党员资格。这件事情极大地刺激了刘强东,导致他让他决定放弃从政的想法。自此,刘强东开始向命运反击,他做兼职、推销图书、创业,经历种种曲折,没有从政的他创办了京东。

周鸿祎应该是为数不多的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大佬,他因物理竞赛得奖被保送至西安交通大学。

周鸿祎曾在一次采访表示,“我从小惧怕考试,但很遗憾没有参加过高考。”他认为,“高考是人生的里程碑,在我的记忆力总找不到高中和大学的分水岭,这样似乎挺不好的 ,似乎人如果不参加高考,就可能谈不上成熟。”

“我想对那些对高考感到紧张的人说,高考是人生一个非常好的经历,这是人一生回忆的资本,能参加高考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17岁考上清华却不上!用18年干成了一件大事!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1990年17岁的他参加高考,以高出清华大学40分成绩被推荐入读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学习,但他遵循内心选择,放弃清华入读心爱的中科大,求学期间与智能语音技术结缘。从1999年创业至今18年里,他所创立的科大讯飞,在语音技术已经走在全球最前列,成为全球人工智能行业佼佼者。

刘庆峰从小就展露出超人的数学天分,中考时以全县第一名成绩考入宣城中学。4 年后,年仅17岁的刘庆峰以高出清华40分,被推荐到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学习。对汽车不感冒,他最终还是选择入读中国科技大学电子工程系。

当刘庆峰走入中科大,他的同届同学中就有来自13个省的高考状元。但从进校第一次摸底考试开始,刘庆峰拿到众多数理学科考试的第一,成为学霸中的学霸。在导师王仁华的引领下,刘庆峰也由此闯进智能语音的大门。

}
  • 又一年高考来袭,商界大佬们高考的那些事再次引起关注,例如刘强东李彦宏双双成状元,历经三年高考的马云俞敏洪等。

}

2018年6月7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即将开始。还有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已到最后的冲刺!

有的学生承受不住压力,开始放弃。请坚持下来,坚持就是胜利!记住:拼命读书是大多数人的捷径

不要相信“学习无用论”

经常看新闻,到处说“找工作难”、“找工作难”,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但是是相对而言的。

我们踏入社会,二十多岁年轻人之间到底是什么,拉开了我们的阶层和差距?就从高三开始!

一个反映高三学生的纪录片《高三》,就直白地说明了多年后学生之间的变化。

纪录片中,班主任王锦春对孩子说:“读书不会读死人的,你就拿出半条命来读就可以了。”

这可能是大部分中国人的高中生活,没有任何娱乐,每天在题海里奋战。

有的人听从老师那句“读书不会死人”的话,每天反复地背诵知识。

为什么这样?因为王老师知道读书才能改变这群农村孩子的命运,要想走出农村,只有高考这条路。

有些人则充当了反叛者的角色。

成绩不够突出的张兴旺家境贫寒,家庭变故,内心脆弱,在重压之下借酒消愁。

高考的日子渐渐近了。张兴旺顶不住压力,留下一封书信要放弃高考。班主任赶忙跑到车站把他追了回来。王老师劝他:“你一个人要更加坚强......如果我是你这种家境的人,‘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高考终于到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一场不能输的战役。

“考上大学”成了所有人共同的目标。有位家长说,不想让孩子回武平,孩子去哪里她都会支持,如果钱不够也可以把房子卖掉。

十年后,有记者回访《高三》里的同学。很多人好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吗?

接受采访的同学们无一例外地回答:相信。满意自己的现状的,他们感谢高考,比如罗艳。

对自己现状不满意的,他们反思导致这一切的根源——高中时不够努力,不够拼,比如张兴旺。

高考所导致的学历差异,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他们的人生。

读书无用论这种话,自谦起来说说也就算了,千万不要当真。

看看名人高考经历,获取新的能量

电影《中国合伙人》就是俞敏洪的经历为原型创作的。

俞敏洪参加1978年高考,报考的常熟师专外语录取分数线是38分。然而,他的英语却只考了33分。

1979年,俞敏洪再次参加高考,他的总分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英语只考了55分,而常熟师专的录取分数线变成了60分,再度落榜。

1980年高考,这一年,俞敏洪的英语95分,总分387分。考入北大。

这个曾经英语只考了33分的落榜生,几经努力,创办了中国教育培训领域的领跑者: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明星汤唯1997年,高考落榜,父母让她进了职业模特队,虽然身在模特队,每天训练、表演完毕,汤唯便会捧起书,不放弃任何学习机会。

1998年,汤唯参加中戏暑期表演培训班时,突击学习导演系基础知识,报考导演系。最后他以专业课第三的成绩拿到了准考证。然而,却因文化课没有通过再次落榜。

最终,历经3年不懈努力,2000年终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看看她今日的成就,你便知道当年那份付出是值得的。

《开心词典》主持人王小丫1985年参加高考,因为数学严重偏科,只得了20分。

第二年复读,通过一年奋斗,最终考入了四川大学经济系,但数学依旧没有及格。不过,这并没有影响王小丫后来的职业生涯。

进入职场后,她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成为中央电视台的知名主持人。

还有马云,这个在高考中狼狈的少年,已经成为无数草根创业者的偶像。正是因为他曾经的失败、平凡的出身和如今的辉煌成就,让无数的普通人看到了触手可及的梦想。如果当年,他在高考失利后选择放弃,怎么会有今天风生水起的人生?

二战时期的三巨头之一 ——英国首相丘吉尔先生生命中的最后一次演讲是在一所大学的结业典礼上,演讲的全过程持续了十几分钟,可是他全程却只讲了两句话,而且两句都是相同的……

丘吉尔在助手的搀扶下,慢慢地走上讲台,扫视了一下台下黑压压的人群,然后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台下的学子们静静地等待着这位世纪伟人精彩的下文,足足几分钟过后,丘吉尔又用那苍老的声音讲了一遍:“坚持到底,永不放弃!”。人们还在等待这位伟人精彩的下文,此时会场的空气就像凝固了一样。但是只见丘吉尔缓缓地走下了讲台,走上了汽车,然后汽车扬起一点尘土,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片刻之后,台下猛的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这场演讲后来成为了演讲史上的经典之作。并非丘吉尔故弄玄虚,而是台下的学生们早已被这位世纪伟人的生命之音所深深震撼。

试想人的一生总是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挫折和失意,伟人和凡人的人生过程都是这样。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在这个过程中,爬起比跌倒多一次的就是伟人,爬起比跌倒少一次的就是凡人,伟大和平庸之间其实只有一步之遥。

丘吉尔用他一生的感悟和智慧告诉人们:成功没有捷径;但却有两个秘诀。第一个秘诀是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第二个秘诀是当你很想放弃的时候,请回过头来看看第一个秘诀,然后照着第一个秘诀去做。

丘吉尔的成功秘诀有三个:第一,绝不放弃;第二,绝不,绝不放弃;第三,绝不,绝不,绝不放弃。

人生不是100米赛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高考,或为加速器,或为刹车阀,一快一慢都是经历。等到回头看时,才发现,它只是长跑路上云淡风轻的一念…

高考是万人过独木桥,无论前方有多么艰难险阻,请记住丘吉尔先生的秘诀:坚持到底,永不放弃!只要不服输,失败永远都不会是最终的结果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考后去当兵值不值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