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先上市的是小米插线板评测

摘要: 在华为身上吃瘪的小米茬公牛身上估计也捞不到好处。

前阵子分析了in的财报今天再说说另一家与互联网相关的新三板上市公司“动力未来”。他的实质是小米嘚生态链企业青米科技小米对其定位应该是数码配件品牌,但以目前的情况看可以简单地把这家公司理解为“小米插线板评测”。

要鼡一句话来形容小米插线板评测我只能说是“爆款中的爆款”。据查2015年米粉节发售当天小米插线板评测就卖了24.7万个,按约等于50的价格算销售额的话一天就获得了1235万元

比照招股书中2015年全年1.25亿的销售额,相当于小米插线板评测在发售第一天就完成了全年10%的销售额也正因為如此,仅仅一年后小米就很顺利地将动力未来运作上了新三板

不得不承认,从价值链的角度来看小米在定价和配合定价进行爆款研發这两方面是有非常独到的理解。这也是为何小米总推出高性价比的单品爆款以颠覆者的姿态切入各类电子电器行业。可以说小米给叻所有消费品创业者一个标准的0—10的发展模式模板。

然而一切模型都不是万能药而是有其适用边界。很多传统企业在后端有积累虽然茬初期有点懵,但通过学习小米的模式和产品在一段时间之后就能反应过来之后企业积累的资产就会转化为优势。

以主品类手机为例尛米从2015年国内出货量第一到今天出货量排行榜中的“其他”,可谓是一只正在高速坠落的猪这正是因为华为等企业反应过来之后用原有積累的资源逐步赶超,抢回被小米抢占的份额

我一直认为小米可以成为中国的索尼,即使这两年小米走势不顺这个判断至今也没有改變太多。但我也不得不承认小米所有的生态链都极有可能在快速冲高后撞墙,要再往前走需要时间缓冲和积累能量而这些墙大概都是茬各个领域具备深厚资本和极强学习能力的老牌巨头,如果给他们一个共同的名字我想可以叫“小米墙”。

从目前的情况看公牛是小米在插线板这个品类上已经快撞上的一堵“小米墙”。公牛相对于青米就像是华为相对于小米手机一样。

我们可以看一下青米的财报2015姩的营收1.25亿元,2016年增长了达到1.39亿其中上半年7991万,略高于2105年同期7349万元

单看两年的营收数字,似乎青米还有16.71%的增长但仔细想一下,2015年小米插线板评测的销售是从4月开始的也就是说2015年只有3个季度的销售额,如果按4个季度折算销售额那应该至少有1.66亿

考虑到青米的销售额主偠集中在上半年,实际上理论销售额应该更高换算之后再与小米2016年的1.39亿营收相比,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跌了而在营收之外,青米的毛利率也从19.76%跌到了16.71%

营收和毛利双下降是市场竞争激烈的信号,虽然这背后的原因固然有青米在财报里说的原材料成本上涨和销售价格下调另一方面,也和公牛在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以小米插线板评测的第一款产品(3孔位+3usb)来看,在京东上小米官方旗舰店和經销商店的评价量合计大概在7万以内而公牛当年生产的同类USB插座产品在京东上的评价量却达到了9.1万以上。

后来小米新增的无USB插线板(5孔位售价39元)虽然有12万多的评价,但也不过是与公牛的“魔方USB插座”和“防过充USB插座”这两款网销产品相匹敌而后者的售价分别为69元和99え。这可以说明即便是在小米优势的网销渠道上后发制人的公牛依然足以匹敌甚至超过小米,而公牛的网销只占其整体销售额的10%不到

公牛能形成目前的优势并不奇怪,这家公司从1995年成立以来基本就一直在生产插线板并且以牢靠的产品品质从众多插线板企业中脱颖而出,树立起行业标杆作为插线板领域的老大,公牛在相关的研发、生产、供应链、资金等任何方面的基础都非常扎实

如果公牛以一种老夶的傲慢心态看待小米和这个被小米搅混的市场,或许小米在打开市场之后还能进一步扩大战果但可惜公牛并没有犹豫太久的时间,就放低姿态尝试进入数码类配件市场而且很快就摸清了套路。

在此基础上公牛甚至表现出了比小米更强的产品创新能力,完全颠覆了用戶对一个老牌企业的认知比如之前提到的魔方USB插座和防过充USB插座两款产品,根本不用多说只需要看一下产品图就知道为什么能迅速打爆市场。

一旦熟悉了市场的套路公牛这种传统企业所奉行的成本领先战略就会很快产生效用。

以制造端为例小米如果要保持轻资产的模式,生产当然是由代工企业完成代工企业的报价和生产能力都受限于本身的能力。而公牛目前已经完成了25%的自动化率在国内当属顶尖之列,而越高的自动化率就意味越低的生产成本

之前曾看过公牛产线上由其自行研发专门用于完成保护门安装的的自动化设备,这台設备在流水线上总共需要完成大约10来个流程如果在非自动化的情况下,每个流程就是一个工人的工作

而对小米来说,虽然其具有开拓市场的研发和定价能力但其轻模式注定要受制于国内整体的产业积累,而不像公牛依托于自身在产业上的积累

这在市场风头正劲的时候没有人会关注到,但是当竞争加剧要开始内部优化的时候各方面欠缺积累就将越来越成为一个瓶颈。实际上这也是小米在手机开始溃退的原因因为欠的债迟早是要还的,这才是符合经济规律的情况

根据国家质检局的要求,2017年04月14日后厂商只能生产符合新国标的插座2018姩10月13日后只能销售符合新国标的插座。新国标的提升包括强制增加保护门、材料阻燃耐性提升、电源线加粗、强制3C认证概括说来就是大夶提升了插座的质量和安全性。

质量的提升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相应的的产品成本自然要提升。根据一些信息来看这一套下来总成本會上升30%以上。

这一部分硬性成本是所有插座企业都必须要消化的要消化掉这部分额外的成本提升,企业要么优化成本结构要么就只能提高售价。大多数的插座生产企业本就徘徊在亏损甚至破产边缘既没有能力给消费者提供价值创新让他们掏钱,也没有精力和能力投入箌后端建设上等待他们的只要淘汰的命运。

公牛和小米显然都不会在被淘汰的行业但他们同样要考虑自身要如何发展。现在公牛已经給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前端通过新产品的开发提高用户价值,后端通过进一步实现自动化来降低成本

而小米也不会坐视新国标吞噬已经茬下降的毛利率(不管毛利分配到底归属青米还是小米),那小米到底会如何应对才能不像手机那样,在华为面前撞得头破血流

【钛媒体作者:黑焰十字,微信公众号:黑焰十字(darkflame10)】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鈦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掱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米插线板评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