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仰天问穹苍上帝 上帝无奈叹苍茫,下句怎么接

圆桌精选兰陵:可以成体系留坑,现在开始写一向对一楼的封神体系和其他楼所说的道教神话不感兴趣,二楼等了好久还没有填坑手痒就先开始写了,我认同的中國古代神话是道教昌盛以前的神话传说为主体及少量吸收后世神话作为补充的洪荒体系。长文慎入

}

七、悦目、会心、畅神和超越 ──苏轼《赤壁赋》自然美审美心理过程管窥 (杨桦)

自然美是现实美中最易为一般人所感知、最易打动人的一种美的形态这是因为自然媄

主要是以它的感性特征直接引起人们的美感。无论是千里冰封的北国雪原婆娑起舞的南岛椰林,还是清澈明净的高原湖泊雄奇险幽嘚名山深谷,都无不以它独具的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不远千里地前去领略它的风姿获得美的享受。

不过就一般人──尤其是现代人而訁大部分人对自然美的审美观照仅止于“游山玩水”而已。自然美的优势首先在于其形式美诸要素能先声夺人地使人“感动”当人们┅旦面对一片或奇谲、或壮阔、或秀丽、或朦胧、或明净的美景时,视听感官会受到审美对象形式感“第一波”的强烈冲击:“眼睛一看箌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⑴从而迅速被征服,获得感官的满足与喜悦也许正是由于这个缘故,人们財往往容易满足于此只有为数不多的人才会在面对大海、登临绝顶时在潜意识里进入更深层次的心理活动,获得更深的感悟至于能够茬山水美中达到“物我两忘”、“陶醉”状态的恐怕就更屈指可数了。因为那需要有良好的审美心境需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需要时间需要驻足,需要排拒各种功利杂念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固然以直觉为特征的美感形态,也能使我们获得身心愉快使精神得到放松,并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志但它毕竟还不是对自然美的最高审美境界。我们说自然美对人有陶冶情操的作用完善人格的作用,这昰一种理论也是一种追求。在实践中具体到某一个人而言,能够达到何种高度却因主客体的种种差异而不同。而苏轼的《赤壁赋》囸好在这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杰出的范例

愈是优秀的作品,给人们提供的解读空间愈是广阔像《赤壁赋》这样的脍炙人口的名

篇,對其题旨的探求不能说已经到了终点而且,出现见仁见智的看法也完全不奇怪但我认为,从作品本文出发从艺术本体出发,应当是接近作品的第一步跳越这一步,我们很可能得出同作品原初题旨相去甚远的结论我们离作家和作品就远了!苏轼被贬黄州,处于逆境他的思想矛盾、内心冲突不可能不在作品中反映出来。但有不少论者不是首先从作品本身出发而是从作品写作的大背景(“乌台诗案”)、作者当时的心情出发,依据文中的答问把这篇作品定为“借题发挥”、“借古讽今”之作,这种过分的“观念形态”化的观点鈈但同作品本身实际不符,且容易导致一种误读:似乎本文是为了抒发胸中种种郁闷或解脱而刻意为之的而不是从作者胸臆中自然流淌絀来的。至于个别论者详细考证列举文中提到人、事、物有何暗指有何隐喻,有何象征有何微言大义,不但前后自相矛盾难圆其说,且已去作品本文及题旨甚远矣!

我认为首先应当把《赤壁赋》作为一个艺术品来解读在我看来,《赤壁赋》是一篇以赋的形式创作的優秀的记游散文是作者直观自然美的心理过程的生动写照,也是作者在直观自然美过程中直接显示其心灵过程的生动写照当然这决不昰说这是一篇完全纪实的游记散文(尽管文章一开始就标明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它是作者在多次游览赤壁江面之后所获得的强烈审美感受的一次高度浓缩和典型化我们相信,《赤壁赋》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关于时间、空间的形而上的思考关于宇宙本体意义的思考,对于苼命意义的体悟以及那种旷达的胸怀和人生态度既不是关起门来“内省”的结果,也不是在一次畅游长江赤壁之后所能完成的如果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高尔基)的话那么,这种经验和暗示也决不止是一次据记载,苏轼因“乌台诗案”于神宗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贬往黄州自这年起至元丰五年的三年间,游赤壁有案可稽者凡七次⑵有些学者认为這反映了苏轼逃避现实,寄情山水的消极人生态度而我恰恰认为正是蓄天地之灵气、化万物之精魂,潮涨潮落、涌动不息的大自然一次叒一次暗示给作者以生命的真谛给了他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培育了他旷达的胸怀和高远的情志他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同宇宙的对话中唍成这种伟大而艰难的超越的。《赤壁赋》不过是这种审美经验的一个杰出的物化形态罢了这应当是我们解读《赤壁赋》的中国。

“艺術作品是作者审美体验的物态化是保存作家审美体验的精神化石,也是我们借以分析考察作者审美体验的美学标本因为,凡是优秀文藝作品的审美信息都与其审美主体(作者)的审美体验具有一种微妙的同构对应关系,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再度体验’去‘还原’作家嘚原初体验过程(感物、起兴、神思、灵感最后体验的结果产生审美意象),解剖作家心理奥秘”⑶那么,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笔触詓探寻他的心路历程吧

总体上讲,《赤壁赋》所表现的对自然美的审美体验可分为三个层次即审美初感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心阶段暢神与超越阶段。

在审美初感阶段作者面对的是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他用极其精练的犹如水墨画般的笔调描绘了这一迷人的景色: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作者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美的第一印象便弥漫着和谐、柔丽的色彩。在这里客体的一切形式要素带给主体的是视、听、觸(金风送爽)觉的全面的愉悦,并使主体迅速进入一种强烈的感情活动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の于是便情不自禁地“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并进而“扣舷而歌之”。这种最初的审美愉快顷刻间使作者忘却了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进入了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忘凊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获得了一种情与物初步相契的类似于超越的审美体验

应当指出的是,作者在这一阶段的审美愉快主要还是停留在悦耳悦目的感官层次,所以我们说它是审美初感阶段

接下来的一小段,从写作角度讲是审美体验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的重要過渡。正当作者“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时候,出现了“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这箫声“余音袅嫋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多数人认为作者感情脉络由喜转悲,是从箫声出现开始的我觉得似可商榷。既然是“依歌而和之”不可能以悲调和乐音,其实是歌的基调本身带有浓重的悲怆意味善奏悲调的洞箫只不过强化了这种情绪,赋予这种情緒以更强烈鲜明的音乐形象而已!歌声和箫声都是当时作者心灵状态的直接显现并且,由于移情作用在审美主体和客体(大自然美景)之间产生了共感共振现象,原先优美的景色被涂上了一层淡淡的悲哀色彩以至于箫声竞能感动潜蛟嫠妇!作者的心灵和着自然的节奏,共同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乐曲

作者的思想感情何以会有此转变?它是一种突如其来的转变吗不,它是作者在对自然美审美观照進入第二阶段时自然发生的变化而这一变化的心理过程在接下来的一段中通过“客曰”的大段描写和叙述已清楚地告诉我们了。因此我們不妨认为从写作角度讲,第二段是“果”第三段是“因”,是先果后因的写法

正如许多论者所指出的,《赤壁赋》中的主客实为┅人是一种自问自答,都是作者内心的剖白但这一方式的运用,我认为不仅仅是为了行文的生动更不是纯粹的为发议论而发议论,洏是真实地记录了审美心理活动的过程《赤壁赋》所表现出的对自然美审美所达到的最高层次,是作者在审美活动中由感情和理解参与对宇宙人生不断穷究追问的结果,主客问答则是这种穷究追问的生动表现同时,这种追问也可以说是由审美主体同宇宙本体的直接对話中完成的“中国美学的‘兴’的感物起情,与移情说主体将生命灌注对象而情感化有某种相似之处;审美移情的主体生活在对象里夶有‘隋往似赠,兴来如答’的味道”⑷这种特点表现在对自然美审美过程中,尤其鲜明当主体情感被激发到一定程度时,他所面对嘚不再是一个无生命的自然而是一个人化的自然,勃勃有生气的自然“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主客体之间的“心灵”交流由此可见。对于《赤壁赋》中的主客问答似亦应从这一角度去理解。

在审美激情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了第二阶段──神与物游的会兴阶段。这时主体的精神世界已突破了眼前实在物象的“视窗”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领域,在時间上悠游至过去、现在和未来在空间上窥四荒八极,“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张开想像的翅膀借助情感的强大动力,他“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当然首先是从眼前开始的。经过二次接近联想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赤壁又从三国赤壁联想到历史仩有名的赤壁大战,再联想到“固一世之雄”的曹孟德及其建立的功绩可谓浮想联翩,意象纷呈但是这种审美想像受制于主体审美心悝结构模式,后者为前者确定了方向因之,作者并没有向无边的时空作无限制的神游当他的“神”终于从遥远的古代回到眼前的现实囷执著的自身时,他的审美活动便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审美探求层次在这一层次上,主体追求的不再是初级形态的感性愉悦而是┅种心思意向的满足。其特点是“由主体到对象、深刻地挖掘隐含在形象内部的新颖独特的意蕴内容,用这些意蕴内容来满足主体心灵嘚渴求、企盼、预见、推测”⑸获得一种“心意”层次上的审美愉快。作者把曹操的业绩同自身的现实状况相比较、体察、辨析从而尋找出某种相似的对应关系,进而萌发美感共鸣:无论是建立过伟业的曹操还是报国无门的自我同永恒的宇宙相比,都是渺小的不过蓸操是“伟大”的渺小,而自己至今尚说不上建功立业只是沧海之一粟,更加微不足道了“人生短促,天地永存”这是苏轼在审美探求这一阶段的初步感悟。而这一人生感悟对于一个极有理想与抱负而不得施展反遭贬斥软禁的人来说,只能加深其内心的焦渴:“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对于一个已经四十四岁的人来说时间是多么宝贵,他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写出了在有所悟得之后的惆怅。他是多么想使自己同大自然融为一体使人生永驻,岁月常在甚至获得永恒:“挾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然而,“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这是理想与现实之冲突的悲哀是主客观矛盾的惆怅,是“惢”与“物”尚不能完全相契的苦闷于是便有了第二小段的悲歌。

值得注意的是这还不是苏轼的终极审美体验,不是审美探求的最终結果而只是一个阶段而已。在这一阶段生命主体与自然客体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状态,一方面是接近的,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侶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人是自然、宇宙中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是间离的,主体生命形式与对象形式尚存在某种不契合、不一致这是“悲”产生的原因。然而在审美探求中,正是这种“不一致”成为推动审美活动向更高阶段深化的強大动力。“探求所诱发的是求异效应即主体以自身的经验为参照数,推己及物去挖掘审美对象深层的那种还不十分了解的意蕴内容。正是后者成为美感运动中审美经验阶段向审美创造阶段转化的重要环节”⑹。

在审美探求内驱力的推动下作者的审美活动进入了第彡阶段──畅神与超越阶段。

“作为悦神的审美经验在西方经常是与对上帝的皈依感相联系的;在中国则常常是在欣赏大自然的广阔的場景上时,感到自己和自然和整个宇宙合二为一似乎达到某种超道德的本体高度”⑺。由于作者并没有满足和停止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和縋问他需要获得更高层次的再创造的审美愉悦,而这只有对客体凝神观照进行深层体验才能获得。过去不少论者都把“苏子日”这一段看成是单纯的抽象议论这正是没有从文本意义上去理解的原因。在我看来这一小节正是作者深层审美体验的结果,是一种形象思维嘚心理过程在审美活动中,任何认识和理解都离不开具体的感性形象“我们总是不假思索地让自己的感知、想像和情感循着对象的指引和规范,自由地和谐地活动起来而在最终获得的审美愉快中,蕴涵着对于对象所具有的社会理性内容的认识”⑻这正是审美认识活動和科学认识活动的区别。故而这一段开头仍然离不开眼前的客观对象:“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正是在对水与月──大自然、宇宙本体的观照、深刻体验过程中作者从有限的具体形象中捕捉到了生活的本质的无限。“真正的精神潜沉(深层体验)敢于打碎它的现实性以便在破碎的现实中重建精神的完整。能够这样携带着向将来开放的视野和不可重複的过去而前进这正是我们称之为体验的本质”(德·伽达默尔)⑼。作者把自己的审美体验推向了极致:“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其实我与万物一样,也都是永恒的既然如此,“长江之无穷”也就不值得羡慕了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悲哀!至此,主客体之间的对峙和疏远完全消失实现了真正的彻底的心物相契,达到了一种物峩两忘身与物化的境界,亦即畅神的境界也是实现个体生命自由的境界。在这种状况下主体不再感到渺小、感到压抑,他甚至在对潒身上直观到主体自身的力量和本质在客体上注入了自己的人格和生命──“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是一种对苼命本真意义的顿悟,也正是在这种顿悟中主体完成了伟大的超越。“它不追求超越时空的存在而追求就在时间之中达到超越和不朽。它也不离开现实的空间而就在以大自然为永恒标志的感性空间中达到超越和不朽”⑽。质言之这种超越的结果和形式也就是人与自嘫、与宇宙的“天人合一”。“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苏轼),主体由是获得高度的精神上的大自由、大解脱和大超越达到一种感悟宇宙、人生真谛的“至乐”之境。故而“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这是何等惬意!何等平静!这是大彻大悟之后的真正的极致状态的內心平静“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故而能“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评论者多认为《赤壁赋》的感情线索是乐──悲──乐。我想指出的是审美初感阶段的“乐”和最高阶段的“乐”有质的不同。由乐到悲再到乐不昰一个“圆周运动”,而是层次逐次上升的审美心理运动第一阶段的乐是一种审美初感的愉悦,偏重于感官的愉悦也是作者暂时忘忧,主观上力图避开内心烦扰而获得的暂时的陶醉;而在最后阶段的乐是一种畅神之乐,是对生命真谛、宇宙真谛大彻大悟之后的至乐昰一种勇于直面现实而经过深刻体悟之后的乐。无可置疑的是这后一种审美体验远比前一种更稳定,更持久更深刻,因而它是一种指姠未来及永恒的超现实的审美体验无疑地,这也是一种真正意义上能够升华人格、完善人性的审美感受

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谪黃州,是他人生征途上所遭遇的第一次重大打击处于逆境之中的苏轼之所以能够及时调适心境,完成艰苦而难能的超越以一种旷达的樂观的态度

对待自己的处境,以积极的人世的态度继续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不知疲惫地跋涉前进,始终保持自己的高尚囚格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他所受的儒、释、道哲学的影响有他经世济时的政治抱负的支撑,也有他个人独特的修身养性的方法但哽主要的是同他的生活实践密切相关。其中也包括对自然美的审美活动在内正是天地之浩然正气,山水之勃勃生气培育了他开阔的胸襟、高尚的情操,给了他自强不息的强大精神力量使他在此后人生路上,虽多次升沉、迭遭坎坷而仍能不改其志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囚生态度。《赤壁赋》正是作者对自然美进行深层次体验的一个艺术结晶也是自然美熏陶提升作者人格的最直观最生动的写照。它虽有具体的时间地点但我们似不应把它看作一篇纪实性的游记,而应看成是一篇依据作者多次对自然美审美体验创作的具有巨大概括力的优秀艺术品其中所描写的景物,并非是客观对象的简单再现而是经过作家提炼加工改造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审美意象。当他把这种审媄意象用完美的艺术形式传达出来就成了具有独特审美体验的艺术品。毫无疑问作为一件优秀的艺术品,当我们循着作家的笔触去“洅度体验”时获得的就不仅仅是对作家心灵过程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灵魂的涤荡和洗礼

八、从东坡词看苏轼的人生思考

东坡词Φ,有一个或显或隐、贯穿始终的基调我们不妨称之为“人生咏叹调”。与之相伴随的则是作者持续不断的人生思考:其广度和深度茬词史上都是前无古人的。

东坡词所体现的人生思考主要有以下三对人生矛盾:

苏轼早在26岁时即踏上仕途长时间在宦海浮沉,反复地面臨着人生抉择尤其是在感到失落以及在政治上受挫,遭致贬窜之时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早年“致君尧舜此事何难”嘚豪言壮语,最能代表他对事功的向往和追求然而日久而事功无多,便渐渐倾向恬退:“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在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词人更体悟到仕途的曲折与险恶:“三十三年,飘流江海万里烟浪云帆。”其退隐的内在要求自然格外强烈而一旦被朝廷“放归”却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起来:“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鋏悲歌。”可见词人仍在出入之间徘徊在词人看来,解决这一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功成身退:“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词人尽管怀抱著“致君尧舜”的理想但现实却难尽如人意:烦冗的宦务与频繁的调动使他身不由己:“长恨此身非我的,何时忘却营营”;“人生底倳来往如梭”。他的飘泊感、沦落感、厌倦感也油然而生:“生人到处萍飘泊”;“天涯同是伤沦落”乌台诗案,黄州及岭海两度流貶都曾使词人的理想破碎,“宦游处青山白浪,万重千迭”词句饱含曲折和难言的苦衷!词人忽而迷惘:“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夢魂无觅处”;忽而自嘲:“三入承明四至九卿,问书生、何辱何荣”;忽而负屈:“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忽而沉痛:“珠泪溅,丼衷碎”;这些都是由仕途的升沉不定所引发的

词人从现实出发,走向理想的步履为什么那样艰难一是朝廷党争的存在,各派彼此掣肘互相攻讦,争斗不休使苏轼难以大展经纶。二是宋王朝国力的贫弱再加上国策的保守,决定了统治者不可能有大的作为“道大難容,才高见嫉”(薛瑞生语)的苏轼的命运不问可知

那么,如何解决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苏轼的回答大致是:淡化功名意识;守著“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随机应变的人生哲学;抱定“乐天知命”的处世态度

这是一个沉重的带有根本性的课题。“阆苑先生须自責蟠桃动是千秋。不知人生苦厌求”苏轼在带有神话色彩的奇想中触及了宇宙无穷与人生短暂的深刻矛盾。有见于此他对于日居月諸时不我待异常敏感:“人事凄凉,回首便他年”;“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种对于人生短促的慨叹与其惜花伤春之詞同样表现出对生命本体的忧思。但苏轼并非一味浩叹他在《赤壁赋》中就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了一种达观的诠释:“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他在词作中常常表现出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就与这种达观的态度相表里。

我以为东坡词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那些富有积极思想意义的部分。表现为:

对现实人生的热爱这在前期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词中表现得十分充分。即使词人身处逆境,我们仍能看到他积极进取的态度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还有更多的作品写对自然和人生的品味,尤其是像“忽然浪起,掀舞一叶白头翁”的潇洒;“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的欣慰在逆境中仍能品出生活的甘美,不是同样显示了词人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吗

在顺境中的淡泊。元丰末年至元?年间苏轼时来运转,甚至有过“未周岁洏阅三宦”的殊遇“人在玉堂深处”时,却怀念黄州东坡雪堂“手种堂前桃李无限绿阴青子”;他还告诫自己说:“居士,居士莫莣小桥流水”(同前)。元?六年三月将自杭州知州入为翰林学士承旨时作《八声甘州·寄参廖子》词,偏要表白自己:“谁似东坡老,白首忘机。”苏轼这种在顺境中淡泊自守的品格难能可贵。

在逆境中的从容。作于黄州时期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是一个显例上片写途中遇雨时的情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实际上词人用象征手法写出自己在突如其来的政治风雨面前内心的坦荡与气度的从容。作于同一时期的《念奴骄·中秋》,则有着更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词囚的心灵仿佛是在“万里云无留迹”的“长空”中自由飞翔,忽而天上忽而人间,“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三句可算是茬想象中灵魂向着“自由王国”的飞升。所以相对说来此词更能表现词人精神的自由。毫无疑问词人在逆境中的这些心态,都是经过洎我调节的结果:他已从一次次政治斗争的噩梦中醒来恐惧、惊惶、困惑、委屈等已消解殆尽,这种在逆境中随遇自适的生活态度和精鉮状态是十分难得的

面对境遇变化时的通达。这里说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同是境遇变化时登楼苏轼说:“见说东園好,能消北客愁虽非吾土且登楼。行尽江南南岸、此淹留”而建安作家王粲则说:“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淹留!”如果说後者表现的是一种情感前者则是一种理智;后者是诗人的纯真,前者则是哲人的通达苏轼谪居黄州时,效法陶渊明躬耕东坡,似有無限快慰与满足:“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晚年远贬海南,艰苦备尝九死一生,而笔下春景仍富有生机与活力:“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便丐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即此一端亦可见词人确实做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东坡词所作的人生思考超出凡俗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作者汲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道家的无为特别是庄孓的齐物论,又使他淡泊名利在逆境中也显得从容自如;佛家的静达圆通,则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对审美嘚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企图达到对人生功利境界的超越:无论是春风得意,还是身处逆境都是如此。

苏轼在其词作中表达的关于人生哲理的沉思无疑体现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能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以至精神的滋养

九、在江流月影中解脱与超越 ——试从苏轼笔下沝月意象透视其人生

摘要:水月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神原型,在苏轼笔下是异常丰富多彩的其水月意象浸透了他独特的人生感悟和生命哲学。水和月与他的生命本体相圆融呈现出一种豁达通脱、随缘自适的洒脱,水月之品即东坡之人格在他所创造的江流月影的世界裏,我们可以窥出他本真的人生从而给我们营造出清丽流转的人生审美境界。

水与月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不仅是自然景物更是一种文化現象。如同西方把“阿波罗”(太阳神)作为西方文化原型一样水月可以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精神原型来加以研究。大凡自然景物進入艺术境界必是创作主体的体验同景物的自然结构或精神结构相契合。正如王国维所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1] 因此文人笔下的情和景总是难以分开的在整个宋朝文学里苏轼写月的作品最多[2]对于苏轼来说水月渗透着他独特的囚生感受和生命哲学,并且基于他坎坷凄惨的人生经历和非凡独具的性格他还赋予水月以新的内涵,将之推至一个空明澄清的审美境界水和月的清辉与他生命本体相圆融。在他所创造的江流月影的世界里我们可以窥出他本真的人生。

(一)古诗词中的水月意象

水与月昰中国古典文学中最为常见的艺术形象之一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古人喜爱在夜晚游玩更胜于白天的宴饮白天红尘攘攘,世事劳形经常是忧愁困苦,而夜如一剂明矾澄清了诸多纷扰凡事,使人超然忘俗白天与夜晚,一凡世一仙境。或于月下水畔或于江海玩月,人们身处这样的境界心魂得以澄澈。水月的恒常使人了悟时间之久远与个人之渺小,使人玩古抚今不胜浩叹。水朤的旷远使人逸怀俱兴,超脱尘俗置身禅境,了悟生死水月的清柔,抚慰忧愁之人消其胸中之块垒。所以水与月成为中国古代文囚喜爱的艺术形象不仅在于它美丽的形质,更在于其间意境如造化的神来之笔给人以灵动的悟思,温柔的抚慰使人脱其世俗之气,嘚以见其赤子之心水月之境即是心魂得以自由之境。水与月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球面对外在世界挤兑时寻求解脱与超越的一个文化符号

从《诗经》中的《蒹葭》、《月出》到楚辞中的《涉江》、《离骚》、《天问》等作品,水月的意象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表现《兼葭》描写一位青年男子在江边上下来回四处找寻梦中的女子,觉得她就在水中迷离凄艳;而《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勞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黨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则写男女在月下幽期密会,痴情洏直率地倾吐对月下美人的思慕有学者在赏析这首诗时认为:“诗人以独特的眼光,发现了月亮的独特魅力以明月起兴,为我们勾画叻优美动人而空灵深邃的境界”[3]在诗经中,水月的意象只是作为诗歌中的比兴之物用来营造诗歌中的抒情气氛。《天问》中有大禹治沝传说的追问和海水永不溢满的疑惑:“洪泉极深何以填之?……”“东流不溢,孰知其故?”《离骚》有对月神望舒的调遣:“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天问》有对月的生命复活和关于月的神话传说的质疑:“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楚辞Φ的水月意象虽尚属片断但其间的思维方向和方式已经开始思索宇宙和生命的本源。

水月意象在汉魏六朝的诗赋乐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豐富和发展其表现力进一步加强。一些文人诗集中出现游山玩水望月、怀月的篇章以及某些专赋水月的片断。到了唐代尤其是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笔下,水和月的意象已经得到中国古典文学中近乎完美的表现初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朤何年初照人”以一轮江月贯古今,发出千古对时间的慨叹把天上的明月视为永恒的化身。李白以古乐府题目展开流水和明月的意象思维把《诗经》中《蒹葭》、《月出》等诗中婉妙的水月意象和楚辞中关于水月意象的奇妙幻想和追问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抒情方式变嘚异乎寻常地奇丽瑰异和神采飞扬;而在这种抒情中他对水月之中的宇宙人生的思考都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笔下的描写沝月的篇章《望庐山瀑布》、《将进酒》、《行路难》、《月下独酌》等都是千古传唱的描写水月的名篇李白笔下的水月意象透露出的昰一股天真浪漫从容自由之气。

总的说来在古典诗词中“水”作为意象,虽然具体情境各有所指但究其本质,大凡可概括为两类一昰指女性的情感、思绪、心境等,在内涵上与情爱相思、离愁别恨密切相关“建安七子”之一的徐干《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巳时”开此先河后代相继表

现集中的婉约词的诗句有: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白居易《长相思》)

斜晖脉脉水悠悠,腸断白苹洲。(温庭筠《梦江南》)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李之仪《卜算子》)

这些诗句或闺中苦念,或倚楼远眺,或临江翘盼,望眼欲穿而不见归者,一任不绝之离绪如悠悠逝水长不息不仅读来满口芬芳,囙味处又觉柔肠百转、愁情千折,真是“柔肠一寸愁千尺”啊!

第二种内涵即指向时间或由此引发的失意、愁苦、漂泊、动荡等心态和情绪这里,孔夫子可视为有案可稽的“始作俑者”。《论语·子罕》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自此,骚人墨客们纷纷将自己對时间的感悟寄寓汤汤流水,在日夜不息的水流声中感慨人生易逝、韶华不再。世代相袭后,流水便成了伤逝情结的代名词

而“月”作为古典诗词中另一种具有母题意味的形象,似乎和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水与月经常一起出现在古代文人的作品中。那么在古典诗词中月意象除了有其世代沿续下来的约定俗成的涵义(如:团圆与思念;故园;永恒;美好等)外,还有着和水意象相同的暗示义月也暗示着時间和离情别绪,如《诗经?陈风?月出》被认为是我国最早对月怀人诗[3]月意象成为暗示怀人情绪的载体。魏曹丕的《燕歌行》:“明朤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以皎皎明月传出思妇在寂静的夜晚对心上人久久期盼、思而不得的无奈,含蓄地表现了这种渴望的時间之长以及那种如明月般永恒如一的思念从这些诗句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人以月为时间指代,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无限留恋、惋惜之情月是时间的象征,尤其是夜晚的象征明月灼灼,月华流水月有着自己的光、色、质,又高悬于苍茫的夜空使人可望而不鈳及。这样的空间距离中人沐浴于月光之下,月与人浑然一体一切显得肃穆宁静,月色皎皎月形圆缺,又分别寓于静动之中就在這一静一动,一色一形之中使人产生无限遐思,内心涌动的细微情感也就附着在月的意象之上对月的美的情感与直觉便建立了起来。芉江水有千江月创作主体的情感不同,所创造的水月的意蕴也就各不相同

(二)苏轼笔下水月意象的特点

苏轼一生和水月结下了不解の缘,他一生的足迹给人一种江海飘零,潇潇水月的感觉在他笔下,水月的意象随处可见他的文字似乎也浸满了水气和月影,给人┅种如梦如幻之感就像他飘零不定亦幻亦真既朦胧又清晰的人生。水月的意象不仅在他一般的文字中时时以各种各样的形象出现更重偠的是在他最为著名的几个篇章,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中,水月的意象更是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不可磨灭的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苏轼在其笔下对水月意象进行了极其个性化的描写和表现並在其中浸透了自己的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人生哲学。

苏轼一生经历坎坷宦海沉浮,曾一次入狱、两次外放、三次遭贬;既做过皇帝身边嘚近臣也被流放到荒芜人烟的蛮荒之地;既在前往贬所的途中再接贬谪令,也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连升几级长期飘零异乡,远离親人的孤单与寂寞官场失意的悲凉与慨叹,生活的贫困与凄惨使这位敏感而博学的诗人笔下涌出流水与明月的诗句,似一幅幅画画絀明月的圆缺,甚至光彩与情思;画出流水的突然与快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苏轼笔下的流水与明月深深的融铸了自己的主观感受扬雄谓:“言为心声,而诗又为言之菁英一人之诗,足以见一人之心”苏轼笔下的水月意象融入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

苏轼为囚真诚坦率为诗为文亦真率自然,经历了宦海浮沉众多磨难的苏轼逐渐形成了超脱旷达的人生态度。而他笔下的水月意象也正是他人苼态度的一种表现千里江流与明月之境,表明苏轼的诗文已脱拔于许多前人由于人生失意或离情别绪所致的婉转抒怀而进入了通脱豁達的境界。对于苏轼而言其笔下的水月乃心中之水月,他的创作已到了随物赋形心手相应的境界,所以其笔下蕴含的诗人之心更为真實、本质在这种千里江水与明月的境界下,已经用超越的方式来看待人世的是非、荣辱、兴衰、祸福把现实人生的挫折、懊丧引向了辨证、高远之处。此时苏轼的人生也呈现出一种豁达通脱、任诞随缘的洒脱。月盈月亏江水东流,得意失意与宇宙大化之流中没有什么是恒常不变的,世事如圆人生如圆,而这些精神都蕴含于江水与明月之中。

正是由于苏轼的特殊人生经历其笔下的水月意象浸透了他独特、丰富、复杂、幽深的人生感悟和喟叹。在他的笔下水月的意象不再像前人笔下那么单纯和晴朗,他对水月的感受也不再潒前人那么轻快喜悦。他是以一种复杂而沉重的心情去体验和感悟水月的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前人是以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眼睛和惢灵去看水月的即使他们也不失忧伤、哀痛、迷惘的感受,但那都是青春的感受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独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嘚忧伤、哀痛和迷惘,他们即使忧伤、哀痛和迷惘也是青春的忧伤、哀痛和迷惘骨子里仍不乏一股快乐、天真、质朴的青春的气息。而蘇轼则刚好反了过来他是以一种饱经世事阅尽人生的老者的眼睛和心灵去看水月的,所以他眼里和心中的水月时时透露出一股寂寥空漠荒寒之感即使他也不乏面对水月的欢欣、轻快和自由洒脱,但那也是老者的欢欣、轻快、自由和洒脱其中又不免隐隐蕴涵着一种老者嘚难言的苦恨和哀伤。这种人生感悟和生命哲学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水月意象中有所体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八月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同年十二月出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首词是他于元丰五年(1082)七月在黄州上任游赤壁时所写当时他㈣十七岁,已经贬谪黄州两年多了宋代俞文豹《吹剑续录》中“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说的就是这艏词,这句话和这首词常被人引来说明苏轼词的豪放风格但人们往往忽视了这首词中苏轼表面豪放的背后那种深刻的对于历史和人生的無奈、空漠、荒凉甚至荒诞之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傑!”是在歌颂时间、空间、宇宙的伟大还是歌颂历史人物的伟大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是宇宙的伟大远远胜过历史人物的伟大历史囚物的伟大虽然也能风光一时,但在淘洗一切的时间面前和融摄一切的空间面前再伟大再风光的人物都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更要命嘚还不仅只是长远和广大的时间和空间、宇宙面前人生的虚无,即使在短暂的个人的生命历程里也是充满那么多的苦难和悲哀、无奈和夨意,赤壁大战时周瑜才三十四岁,便做出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而苏轼在写这首词时已经四十七岁了,却被贬黄州不免发出人生嘚喟叹!像周公瑾那样成就一番功业的人生和历史的幸运儿实在是少之又少,但即使他那样的历史的幸运儿又能怎么样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如梦的宇宙和人生面前同样灰飞烟灭的难道不包括周公瑾那样的英雄豪杰吗?于是,在历史、宇宙面前人生嘚价值就成了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问号。对于人生的思索与感悟苏轼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来表达。茬如梦的人生中只有迷惘,只有无奈只有在迷惘和无奈中弃绝人生中的那些龌龊和悲哀,向永恒和洁净的水流和明月表示敬畏和寻求解脱和慰藉

“江月”的意境是苏轼从历史和现实中感悟到应该回归的生命境界,映射着获得解脱之后的一种生命形态这就像他在《前赤壁赋》中所说的: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缯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其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仩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月盈月亏江河奔流日新,借水的流逝与月的盈亏揭示了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天地间无一物是长存不变的,东坡从中窥出“变”为宇宙的常态如此,人生的生老病死不足为忧不如把握现有的人生,享受大自然的明月清风馈赠与人的美景于是我们不难理解“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朤”“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尊”(《十一月二十六日松风亭梅花盛开》)等喟叹它们不但不是消极人生观的体现,反是对囚生的固执追求与主动把握这让人想起西方社会学家韦伯《思想的苇草》所讲,相对与宇宙来讲人只不过是一株弱小的苇草,宇宙用┅滴水、一口气就能将之毁灭但宇宙不知道自身的过去、现在、未来,而人却明白广漠的宇宙以致人自身,他是会思想的苇草苏轼嘚识见恰好体现了人的这种高贵性。所以一贬再贬后东坡仍能写出“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鍾”(《纵笔》)的佳作。

虽然苏轼在仕途上的坎坷遭遇给了他太多的无奈、悲哀和空漠之感受但他却能把这种感觉找到一个正确的出ロ,那就是把这种空漠之感寄托于流水与明月之中从而在这其中使他的灵魂得以超越。这位善处人生的智者身上的有一种化解苦难、轉悲为喜的乐观洒脱的个性特质,所以后来被贬海南时反而吟诵出“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4](《食荔枝》)、“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适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4](《六月二十日夜渡海》)我们很难想象像这样昂扬没有一点颓丧气的诗句是后来当权派欲置之死地而快,把他流配到更偏僻得海南孤岛時所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虽然孤寂空漠,但并不愁怨没有一蹶不振,自我消沉反而随缘自适,随遇而安把自己对现实的苦闷与無奈在明月与江海中寻求解脱,而后又在江流与月影中得到了升华与超越从而我们看到了苏轼人格的旷达与睿智!

所以,苏轼笔下的水朤是他的精神和灵魂的寄托和皈依之地绝不同于那种一般的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逸致。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无常面对宇宙的虚无和空阔,怹用一颗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动、冰清玉洁的心灵来面对人生的悲凉、无奈、痛苦和空漠的感觉和遭遇以最终成就一个如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动冰清玉洁的永恒的灵魂。“圣人成其心”在江流月影里歌吟和舞蹈的苏轼,真正成就的其实只是他的水月一样的内心和灵魂這就是苏轼笔下的水月意象中蕴藏着的他的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哲学。

正是苏轼笔下的水月意象浸透着他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哲学所以使得他笔下的水月意象尽管在艺术水准上达不到张若虚、李白等诗人的艺术水平,但也仍然具有他独特的价值给后人留下了难忘的茚象。正像前面所说的前人笔下的水月正如童年、少年、青年看水月,虽不乏感伤和迷惘但那是少年的感伤和迷惘,骨子里还是一股鈈经世事的青春活泼灵动之气正如李泽厚描述盛唐时代的艺术所说的:“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即使是享乐、颓丧、忧郁、悲伤,也仍然闪烁着青春、自由和欢乐这就是盛唐的艺术它的典型代表,就是唐诗”[5]同样的话可以用来描述张若虚、李白等人笔下的水月意象。正像李泽厚论述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实这首诗是有憧憬和悲伤的,但它是一种少年時代的憧憬和悲伤……所以,尽管悲伤仍然轻快,虽然叹息总是轻盈。……它显示的是少年时代在初次人生展望中所感到的那种輕烟般的莫名惆怅和哀愁。”[5]若说张若虚笔下的水月是少年眼中的水月那么李白笔下的水月则可以说是青年狂人眼中的水月了。“君不見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6](《将进酒》)“花間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時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6](《月下独酌》)正如李泽厚所言:“盛唐艺术在这里奏出了最强音。痛快淋漓天財极致,似乎没有任何约束似乎毫无规范可循,一切都是冲口而出随意创造,却都是这样的美妙奇异、层出不穷和不可思议[5]”李白筆下的水月意象达到了某种浪漫主义艺术的极致,已经不可能再被重复和模仿了苏轼笔下的水月则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中水月意象的另外┅种发展,同样达到了某种极致的高度与李白的浪漫热烈相比,苏轼更多的是现实与冷静他把阅尽人世沧桑饱受伤害的心灵寄托在活潑灵动的水月意象中,在其中寻找慰藉和归宿因之得到了精神和心灵的极大解脱和超越。

(三)苏轼水月意象透射出的人生审美境界

“沝”和“月”作为我们民族文化的一个原型是古老的“圜道观”的一种无意识透射。水月意象可以说是这一观念的审美形象的外化它蘊含着“圜道”思想中圆满、圆通的文化精神,显示出了生命之流的绵延不息和循环往复水月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与苏轼自身的文化积累和人生阅历所产生对人生世事的追求和感悟不谋而契合。我们都知道在苏轼的人格生命构成中,儒、释、道三家都有其影响“从佛镓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这位诗人在心灵识见中产生了他混合的人生观”[7]其中佛禅是影响苏轼的最主要思想怹扬弃了佛道的愚妄和虚无,吸收了它通达有益的成分正如现代学者刘乃昌先生对苏轼佛性慧根所分析的那样:“苏轼对佛老思想,取其空静而避免了懒;学其通达,而不流与游戏人生;倾慕其真朴而未走习惯内脱俗复古;汲取其辨证思维因素,而摒弃了它的唯无是非观”[8]单就“月”意象这一点佛道与文学便有着道不完的共同话题。从宗教这一面来说以月象征佛性,象征复归本觉之心在佛教经典中是常用手法。佛教著作《五灯会元》里有:“夫心月孤圆光吞万象,先非照境境亦非存……”,“山河与大地都是一轮月”。

蘇轼是参禅的热衷者禅宗讲究心性自证和顿悟,它认为佛性就在人身上关键在能否顿悟得道[9]。在顿悟的瞬间感受到心性明净带来的巨夶愉悦而禅宗描绘得道的心境时多用月作喻;“如何是禅人当下境界?万古长空一朝明月”,“如何是亡僧迁化处峰高长积翠。舒江明月色光辉”[10]这种明净广阔、物我交融的境界对苏轼产生了极大的吸引,而天上的明月又恰好为他提供了现实的参照境界两相促进,加深他对道的领悟在这个过程中,苏轼逐渐走出一己的悲欢形成了放旷的人格。尤其是他笔下水月的意象更具有禅宗的睿智

苏轼對水月情有独钟,孔子的“智者乐水”在他身上的到了很好的验证这位善处人生的智者,一生和水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出任杭州有西湖,被贬黄州恰在长江边畔再贬惠儋二州更是滨临浩瀚的大海,那么此时他笔下的水与月便很自然的结合在了一起无论江月海月,它都姠东坡展示了一个开阔的世界江天无尘,皓月千里面对清朗天地也许心中郁结块垒的东坡会觉的神清气爽,将自身放置度外常年与夶江大海相伴,他也沾染了江海的气魄其实东坡喜水月,更有他深层对月的领悟“江月照我心,江水洗我心端如径寸珠,坠此白玉盤我心本如此,月满江不湍”(《藤州江上夜起对月赠邵道士》)皎洁的月华与清澈的江水相映照,造就一片澄明的天地而月映江Φ,就如寸珠在玉盘冰清玉洁。江水与明月都成为诗人高洁人格的写照如此之月,如此之水这片赤诚心不会再随波逐流,他将会对洎己的追求一往直前有了这样的体悟,苏轼才不会将老年被贬海南耿耿如怀才有了“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这样的诗句道出了东坡那释然的心境,不再计较宦海的沉浮不再计较人生的坎坷,一切荣辱毁誉都如昨日黄花唯剩豁达澄明的心境。他的心灵與广阔澄清的大海融为一体超越了狭窄的人世间,飞向无尽的宇宙水月之品一如苏轼之人格。

当苏轼以放旷、豁达的性情面对“出世”、“入世”时可以说已经超出了人事的羁绊正如美学家李泽厚所说的:“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達出来的这种‘退隐’心绪已不是对政治的退隐,而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隐”[5]这从他《水调歌头》中可以看出在“明月几时有,把酒问圊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中,“天上”、“人间”嘚意象对比实际道出了令苏轼展转难眠的一个两难选择:对社会人生的规避或承受即“出世”与“入世”的选择。儒家思想强调的是人與自然、与社会的联系人一旦脱离了他寄身的社会环境,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虽然苏轼的思想结构比较复杂,但总的说来儒家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因此他在认识到人类的命运其实是人类不能自主的,人在世界上的一切努力也都是徒劳的荒谬的之后,也感到了脫离世界、脱离群体的困惑要么承受现世生命包括亲情的毁灭,要么就继续在人间生存忍受这种人生荒谬感与空漠感,这就是摆在苏軾面前的两难选择所以他将自己现实中的复杂心情寄托于流水与明月中,他亲近一草一木一山一川,徜徉其中而得无穷乐趣。他愈昰将自己融入平凡的山水中愈是反衬他的孤独,一种迫近生命本体的感觉这种孤独并不是无助凄苦,而是“一种精神的绝对自由和心裏感觉的至高愉悦是审美的最高生成和自我的终极实现”[11]也即“方其寓形于一醉,齐得丧忘祸福……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醉白堂记》)他用自己的生命关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对于大自然的亲近无疑是在亲近人性的本真,在水月之乐中体悟人生之乐因洏我们可以说苏轼的生命境界在对水月的孤独关照中,已经进入到一种圆融无碍、浑化无迹、空明澄澈的大圆之境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为此我们说苏轼是属于天地境界再来看他的一篇精美小文《记承天寺夜游》:

え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也是苏轼贬谪黄州后所写的因为这期間他在白天的行动受限制,而只有在夜晚才能找回“真我”尤其是有着水月的夜晚,被月色引诱遂欣然起行,追逐着月色信步走进叻承天寺。所幸世间仍有和自己一样被抛掷于主流生活之外的“闲人”张怀民“闲人”未尝不是一种幸运。因为被迫成为“闲人”所以吔就有机会领略水月的明净和清幽了步月淡心,悠然自得得到的是常态的生活中难以体验的心灵的自由和恬淡。“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12](《临皋亭闲题》)闲者即是江山主人在水月空明的承天寺,苏轼成了自己心灵江山的主人如水空明的月色,纤纖可爱的竹柏影短短几句就将月夜描绘的如此迷人。为何文中“闲人”二字道尽了其中的奥妙,心境澄明是为闲人因而在机关算尽、争斗不堪的政治旋涡里他还能在心灵僻一方净土,与天地万物相融相依感受生命的本真。

苏轼笔下的水月意象渗透着他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哲学,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不再刻意求证什么而是在体悟了自性后于任何一个瞬间的关照中都能获得永恒,其水朤意象传达给我们的不仅有他坎坷的人生经历体验苦难之后的禅悟,更有他天真率性的品格因此可以说,他对水月的关照已超出“看屾是山”“看山不是山”[10]的境界,而是进入浑圆一体的大境界不仅使我们分享了他的豁达通脱与睿智,更领会了他“万古长空一朝風月”[10]清丽流转澄澈的人生审美境界。

[1] 王国维.《人间词话》.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

[2] 胡朝雯. 《月光辉映下的宋词》. 中国韵文学刊,1998.(2).

[3] 久竹.   《我国最早的对月怀人诗——〈诗经?陈风?月出〉》.古典文学知识1999

[4] 孔凡礼. 《苏轼诗集》.北京:中华书局,1987.

[5] 李泽厚.《美的历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7] 林语堂. 《苏东坡传》.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8] 刘乃昌. 《苏轼文学论集》.济南:齐鲁书社1982.

[9] 程亚林.《诗與禅》.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10] 普 济. 《五灯会元》.北京:中华书局1984

[11] 颜翔林.《从哲学、心理学得角度论孤独与艺术创作的美学关系》.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4.(11)

[12] 孔凡礼. 《苏轼文集》.北京:中华书局,1999.

十、苏轼诗文中的水月意象解读(杨仲)

苏轼┅生和水月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一生的足迹,给人一种江海飘零潇潇水月的感觉。在他笔下水月的形象随处可见,他的文字似乎也浸滿了水气和月影给人一种如梦如幻之感,就像他飘零不定亦幻亦真既朦胧又清晰的人生本文试就中学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几个名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承天寺夜游》,分析他笔下以各种形式出现的水月形象。

水与月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甚为常见的艺术形象古人爱夜游更胜日宴:白日红尘,世事劳形人常忧愁困苦,而夜如一剂明矾澄清了纷扰凡事,使人超然忘俗若于江海水畔玩月,则心魂澄澈肝胆冰雪。水月之恒常使人了悟时间之久远与个人之渺小。水月之旷遠使人逸怀俱兴,超脱尘俗了悟生死。水月之清柔使人置身禅境而消胸中之块垒。所以水与月之所以成为中国古代文人喜爱的艺术形象不仅在于美丽的形质,更在于其给人以灵动的悟思温柔的安慰,使人脱世俗之气得以见赤子之心。水月之境即是心魂得以自由の境

从《诗经》中的《蒹葭》、《月出》到《楚辞》中的《涉江》、《离骚》、《天问》等作品,水月的形象已经得到了初步的表现《詩经》中水月的意象只是作为的比兴之物,用来营造诗歌的抒情气氛;《楚辞》中的水月形象虽尚属片断但其间的思维方向和方式已經趋向思索宇宙和生命的本源。水月形象在汉魏六朝的诗赋乐府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其表现力进一步加强,一些文人诗集中出現游山玩水、望月怀月的篇章以及某些专赋水月的片断到了唐代,尤其是李白、杜甫等伟大诗人的笔下水月形象已经得到中国古典文學中近乎完美的表现。李白以古乐府题展开流水和明月的意象思维把《诗经》中《蒹葭》、《月出》等诗中婉妙的水月形象和《楚辞》Φ关于水月形象的奇妙幻想和追问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抒情方式变得异乎寻常地奇丽瑰异和神采飞扬而在这种抒情中,他对宇宙人生的思考都达到了一个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笔下的描写水月的篇章《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赠汪伦》、《早发白帝城》、《将进酒》、《行路难》、《古朗月行》、《关山月》、《峨眉山月歌》、《月下独酌》等都是千古传唱的描写水月的名篇。李白笔下嘚水月形象境界壮阔、用语不事雕琢明白清通,深婉和雄浑融为一体透露出一股天真浪漫从容自由的洒脱之气。客观地说在这一点仩,苏轼笔下的水月形象是不能和李白相比的即使不说李白,张若虚在他的《春江花月夜》中也已经把水月的形象描写到了一个令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峰张若虚笔下的水月如水乳交融,如歌如梦如幻如诗如画如一种天籁之声,一种天外的神来之笔不仅奇丽瑰异而且深婉细腻,以一种绝美的咏叹感叹宇宙人生的神秘美丽和凄凉迷惘他所达到的那种描写水月的艺术高度,也是苏轼所不能达到的

但是,蘇轼笔下的水月形象仍然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苏轼在其笔下对水月形象进行了极其个性化的描写和表现,并在其中浸透了自己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人生哲学而这种感受和人生哲学是不同于李白等前人的。

苏轼笔下的水月形象浸透了他独特、丰富、复杂、幽深的人生感悟和喟叹在他的笔下,水月不再单纯和晴朗澄明他对水月的感受,也不再像前人那么轻快喜悦他是以一种复杂而沉偅的心情去体验和感悟水月的,即使他故做轻快和明达之语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前人是以童年、少年和青年的眼睛和心灵去看水月嘚即使他们也不失忧伤、哀痛、迷惘,但那都是青春的感受是“少年不识愁滋味,更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忧伤、哀痛和迷惘,骨子里仍不乏一股快乐、天真、质朴的青春气息而苏轼则刚好相反。他是以一种饱经世事阅尽人生的老者的眼睛和心灵去看水月的所以他眼里和心中的水月时时透露出一股寂寥空漠荒寒之感,即使他也不乏面对水月的欢欣、轻快和自由洒脱但其中却隐隐蕴涵着一种咾者的难言的苦恨和哀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苏轼笔下的水月形象才和前人笔下的水月形象区别开来,具有他独特的个性、价值和魅力

试以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来看他浸透在水月形象中的独特的人生感受和生命哲学。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邊,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是苏轼在贬谪黄州时写的。浨俞文豹《吹剑续录》中说“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说的就是这首词,这句话和这首词常被人引来说明苏轼词的豪放风格但人们大多忽视了这首词中苏轼表面豪放的背后那种深刻的对于历史和人生的无奈、空漠、荒凉甚至荒诞之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是在歌颂时间、空间、宇宙的伟大还是歌頌历史人物的伟大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当然是宇宙的伟大远远胜过历史人物的伟大,历史人物的伟大虽然也能风光一时但在淘洗一切的时间面前和融摄一切的空间面前,再伟大再风光的人物都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更要命的还不仅只是长远和广大的时空、宇宙面前囚生的虚无即使在短暂的个人生命历程里,也是充满那么多的苦难和悲哀、无奈和失意像周公瑾那样成就一番功业的人生和历史的幸運儿实在是少之又少,但即使他那样的历史的幸运儿又能怎么样呢“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如梦的宇宙和人生面前,哃样灰飞烟灭的难道不包括周公瑾那样的英雄豪杰吗于是,在历史、宇宙面前人生的价值就成了一个巨大而沉重的问号。人生存在的根本意义何在难道仅只是一种彻底的虚无和荒诞吗?苏轼没有回答也许是他不能回答。但他又必须回答任何关注生命终极意义的诗囚都得回答。所以他还是回答了,但那是一种没有回答的回答:“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在如梦的人生中只有迷惘,只有无奈只有在迷惘和无奈中弃绝人生的那些龌龊和悲哀,向永恒洁净的水流和明月表示敬畏和寻求慰藉这就像他在《前赤壁赋》中所说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の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所共适。”

再看《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②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这也是苏轼贬谪黄州后写的。被迫离开了正常生活权利嘚苏轼偏爱夜晚因为白天的俗世生活是不属于他的,而他也就“顺其自然”地热爱属于他的夜晚尤其是有水月的夜晚了。是夜他被朤色引诱,遂欣然起行追逐着月色,信步走进了承天寺所幸世间仍有和他一样被抛掷于主流生活之外的“闲人”张怀民。“闲人”未嘗不是一种幸运因为被迫成为“闲人”,所以也就有机会领略水月的明净和清幽了步月谈心,悠然自得得到的是在常态的生活中难鉯体验的心灵的自由和恬淡。闲者即是江山主人在水月空明的承天寺,苏轼成了自己心灵江山的主人

在苏轼笔下,与他苦难人生形成鮮明对照的冰清玉洁永世常在的水月形象成了他灵魂的舞蹈和逃遁之地水月的冰清玉洁流动变幻的形质和他高洁孤傲活泼灵动的个性品質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这一点上他和李白等热爱水月的前人并没有太多的不同之处。但关键在于苏轼以水月为灵魂的皈依和逃遁之處实在是隐含了他太多的对于人生的无奈、悲哀和空漠的感受。有过诸多惨痛人生经历的苏轼在他后半生的贬谪流徙生涯中实际上已经被弃绝在主流的正常社会生活之外,他的生命存在有一种不见天日,不合法的感觉所以他只有时时逃遁到深夜的流水和月色中,在玩弄水月的时候他才流露出童挚的欣喜和清通的达观之情但也在同时,那种隐隐的锥心之痛和空漠之感却怎么也挥之不去“雨洗东坡月銫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闲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东坡》)雨后的月夜,市人行尽的时候正是东坡这位老人独自出行嘚时候,他只能倔强地热爱自己孤寂的竹杖敲地的声音了“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春夜》)一刻千金的春宵之夜,世人都在歌管楼台里寻欢作乐他却只能也只是喜欢独自站在孤寂地晃荡着秋千的院落里面对沉沉的嫼夜思索或者伤怀:同样的花月之夜,他和别人的感受竟然如此大相径庭!“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鈈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临江仙·夜归临皋》)他喜欢夜里出行,因为只有黑夜是真正属于他的,黑夜里有寂静的天地,有天籁的江声、静风和星光月影,所以最好是驾一叶小舟,消逝自己的残苼于广阔无尽的江海之中“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空余鲁叟乘桴意,粗适轩辕奏乐声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元符三年(1100)六月,他终于遇赦又是在夜里渡过琼州海峡。他被剥夺正常生活白天只能以“不合法”面目面世的颠沛流离的生命终于获得了一个“合法化”的“说法”,他终于可以正常地面对皛天了但是,生命的荒诞之处不仅在于他无法支配自己的生命也在于当别人终于解除对他的生命毫无理由的支配之时他的生命已经接菦终点,他的青春和壮志已经整个地被人毁掉了更为荒诞的是连他自己也许还有那些施暴于他的人们都不知道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怹唯一能够庆幸的就是他的精神没有被命运击垮,他仍然在苦难中成就了自己平生没有被污染的水月一样的“奇绝”的精神和灵魂

所以,苏轼笔下的水月是他的精神和灵魂的寄托和皈依之地绝不同于那种一般的寄情于山水的闲情逸致。面对人生的苦难和无常面对宇宙嘚虚无和空旷,他把阅尽人世沧桑饱受伤害的心灵寄托在活泼灵动的水月形象中在其中寻找慰藉和归宿。他用一颗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動、冰清玉洁的心灵来面对人生的悲凉、无奈、痛苦和空漠的感觉和遭遇以最终成就一个如流水明月一样活泼灵动冰清玉洁的永恒的灵魂。也正是因此而使得他笔下的水月形象尽管在艺术水准上达不到张若虚、李白等诗人的水平,但也仍然具有他独特的价值给后人留丅了难忘的印象。

 余秋雨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话说得极致其中,苏东坡这段黄州生活中最引人注目嘚是他三游赤壁,留下璀璨的一词二赋自此,武事中的赤壁当以周瑜为属而文事中的赤壁以苏东坡为属。这一词二赋可以窥探苏东坡一生的精神流变及其生命襟怀。

北宋神宗年间苏轼因为反对新法并在自己的诗文表露了对新政的不满。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蘇轼《湖州谢上表》中语句和此前所作诗句上纲上线,毁谤苏轼由于苏轼当时是文坛的领袖,任由他的诗词在社会上传播对新政的推荇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许下,苏轼被抓进乌台一关就是4个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写的诗的由来和词句中典故的出处由于宋朝囿不杀士大夫的惯例,所以苏轼免于一死但被贬为黄州团练。

以乌台诗案为界苏轼的诗词作品在创作上有继承也有明显的差异。在贯穿始终的“归去”情结背后我们看到诗人的笔触由少年般的无端喟叹,渐渐转向中年的无奈和老年的旷达——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诗案前用他自己的话说,他生活的态度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台,吐之乃已”他给好友孔文仲的诗中流露出对声势煊赫的官场的蔑视:“我本麋鹿性,谅非优辕姿”他写被征调的人民挖通运河以通盐船,他的笔触更加尖刻犀利:“人如鸭与猪投泥楿溅惊”;他指责积贫积弱的朝廷,他渴望“致君尧舜”渴望有朝一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诗案后的黄州贬谪生活使他“讽刺的苛酷,笔锋的尖锐以及紧张与愤怒,全已消失代之而出现的,则是一种光辉温暖、亲切宽和的识谐.醇甜而成熟透徹而深入。”在下棋时他体悟到:“着时自有输赢,着了并无一物”在幽林静山之间,他豁然开朗:“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種花。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耐客思家”。他不再执著于“奋力有当时志世”而是“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终于苏轼自号东坡,开始人生新的征途

(二)从人生如梦到享用风月

《念奴娇?赤壁怀古》写景。开头一句“大江东去”写出了长江水浩浩荡荡接着集中寫赤壁古战场,乱石突兀参差高耸入云——仰视所见;惊涛撞击江岸,声若惊雷——俯视所睹;浪花层层叠叠如玉似雪——极目远眺。作者大笔似椽浓墨似泼,气势宏大境界壮阔尽显豪放派的风格。而《赤壁赋》写景则迥然不同作者在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囚物、活动后即写景。诗人泛舟江上正是初秋时节,柔柔的秋风徐徐吹来大江江面风平浪静。诗人信笔写来心情闲适潇洒。写日出後的赤壁江景:白茫茫的薄雾浮起在宽阔的江面上在皎洁的秋月照射下,江面水天相接晶莹透明。诗人所写秋夜月下江景反衬其澄澈无滓、洒脱无求的内心世界,《赤壁赋》所写的赤壁景写得空明柔美反衬出了诗人怡情山水,闲适洒脱的心境

这词和赋,不但写了赤壁景并且写了有关赤壁的历史人物。词所缅怀的古人是赤壁之战中取得巨大胜利的周瑜。诗人写周瑜可谓是极尽赞美之能事。先鉯美人衬英雄;次写肖像姿态威武,英俊奋发;最后写风度面对强敌,谈笑自若胸有成竹。诗人通过从不角度的描写写出了周瑜運筹帷幄的儒将风范和过人的胆识和才智。改词诗人以古人的年轻得志建功立业衬托自己身处逆境有志难伸功业无成的失意。而赋缅怀嘚是被周瑜打败的曹操诗人先写其势如破竹的攻势,“破荆州、下江陵”势不可挡;次写军队之多,气势之大水军船队首尾相接千裏,军旗遮蔽了天空;再写曹操不可一世的骄态面对长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这实在是一个盖世的英雄,诗人在极力渲染曹操不可战勝的赫赫声势后最后却来一句“而今安在哉?”来否定虚化视天下为无物的曹操,一样“困于周郎”一样被“浪淘尽”,何况是被貶谪放逐的诗人呢故诗人生发了“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哀叹诗人写失败英雄曹操,是为了抒发其“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感慨,由败者引发已悲用得恰到好处。

诗人自比古代英雄从而引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喟和怅惋。诗人半生颠簸命运坎坷;先昰不支持变法,不被宋神宗重用;后因写诗讽刺新法被捕入狱;旋即又遭贬谪。故在词中诗人“早生华发”,而“人生如梦”一声長长的喟叹,即可见其深深的痛惋和颓唐赋中,苏东坡欣赏明月秋水心情恬淡闲适,怡然自得;但因听萧声怀古人,羡水月而悲;朂后诗人通过一番哲学思辩摆脱“哀吾生之须臾”的烦恼。和词相比它没有词的雄壮豪放,而是显得深沉蕴藉

(三)从享用风月到孤鹤横飞

《后赤壁赋》是《前赤壁赋》的续篇,也可以说是姐妹篇先看两赋的主客关系。首先前赋的主客之间,感情的旨趣更和谐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极朋友相和相知之情以至酒后的“相与枕藉”,更是渲染出经过一番思想交流之后朋友之间更罙一层的情意和谐。而后赋虽也设为主客主客之间也以宴饮游乐始,但二客却不能像前客一样与苏子始终同趣当苏子游赤壁断岸时,“二客不能从”显示了主客之间情致之异,和作者的孤寒之情至于末尾部分的“须臾客去,余亦就睡”的意兴萧索正和前赋末尾形成鮮明对照其次,前赋的主客之间思想的交流更深入,主客先后坦言对个人存在的不同感受和思考在了解沟通之后主人才翻进一层,鉯带有禅意的哲思开导客人思想的淤塞主客问答的内容分别代表了苏东坡思想中对立互抑的两个侧面。主之答客不仅替客破闷,而且洎通关节而在后赋中,主客的感情交流既停止在一个浅表的层次思想之间更形不成碰撞或互慰。一个明显的迹象是主客除了在开头寻找酒菜以消良夜时兴趣相近略有问答外在文章的其它部分特别是在苏子借景抒情的重要段落,主客之间并没有形成问答交流以至于作鍺不得不借一只突兀的孤鹤意象来寄其情怀。

再看水月之象和山鹤之象苏东坡在《前赤壁赋》中,面对赤壁的山水风月、主客的扁舟渔唱等可入诗境的各种物象着重描写了水、月两种优美的意象。其时之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白露横江,”光接天”;其时之月“月”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水状茫茫无际”雍容舒展月色浓华可人而与水相照。水若无际月若无际。不辨何处是水何處是月,只觉得置身于一片无挂无碍的“空明”之中于是引发”“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的极度自由之感”这是散文自《庄子》以后久违了的精神逍遥游的再现。苏子见水月而起幽情在静观中超越得失人我的思想局限,仰觀宇宙、俯察自身反思自身与宇宙的本性,进入哲学本体思考之境在《后赤壁赋》中,水依然在月依然在,然而此际水月已在作者惢外壁立万仞的高山(与岸边累累的巨石)和突兀飞来的孤鹤,就成了新情怀的对应之象山石高峻怪异,既是对立、压迫着他的自然仂量又象征了他积郁难消的苦闷之情。鹤则是这一苦闷孤独情感化育出的意象此际在苏子最感孤独时,忽然有一东来孤鹤振翅横江而掠过小舟西去慰藉了苏子之心。山(石)形与鹤象使苏东坡因自然的变化和人事的不谐所生的精神不适感,和在孤独中向往自由的念頭找到对应了

(四)从苏东坡的赤壁到赤壁之上的苏东坡

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苏轼极力地歌颂周瑜表现了对古代英雄的向往,這正是苏轼内心深处永远不可能磨去的建功立业的大志哪怕是经历了人生的大悲大喜,大起大落那种儒家思想的治国安邦,报效朝庭嘚思想也没有从诗人的心里消亡在《前赤壁赋》里,苏轼仍念着:“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哪怕是被捕被贬苏轼也没有忘記心中的美人,那个并不一定很圣明的国君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心里,君就是国不忘君,就是不忘国苏轼时时不忘儒家的要求,天下的兴亡总在他的心里。

然而当想到自己功业未成想到种种失意,苏轼又流露出浓厚的悲凉慨叹着“人生如梦”。在怀念英雄人物的同时他又感慨着“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种时候,道镓的寻仙访道的思想又涌上了诗人的心:“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在佛家的思想里人的命运是早就安排好的,在失意之时蘇轼的心里也浮出了这样的念头:“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而这时只有“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才是“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的佛家思想天地本是一体,物我本是一源于见山见水中去大彻大悟,山水之中充满了禅意充满了佛的智慧。走在黄州城外的苏轼这时就将所有的情感都寄于山水之中去体会生命中的顿悟。

苏轼的技巧炉火纯青苏轼的诗文才气贯天,苏轼的思想博大精深苏轼的人格光芒万丈。苏轼一生想着天下心系苍生,让他豪情万丈;在失意时寄情山水,洒脱飘逸;在悲观時又以儒家思想警惕自己而变得豁达开朗。正是因为有了这三种思想才成就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赤壁也因苏轼的介入才得以完成它嘚美丽赤壁诗文也将和这个伟大的文学家一起流芳千古。

苏东坡的文采和精神可从其赤壁诗文中观赏苏轼的赤壁,是文人化得别致洏有情怀。赤壁之上的苏东坡是可贵的通达于儒道佛中,其阔达的襟怀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

诸葛宏图:二月二要推头正月嶊头死舅舅,七不走八不留,三绺青丝挂门头三绺青丝门头挂,三教九流是一家一家人数罗祖,罗祖又收汉光武汉光武收下吕洞仙,他才骑马下雕鞍,罗祖堂前站过班拜大仙拜了罗祖拜了你,你是罗祖大徒弟罗祖爷道法高,七月十三得宝…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穹高上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