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50后,是全世界最强中国人最多的一代人人.以前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着这新時代的步伐以“春节”为核心,怀抱这伟大的土地记忆这辉煌的时代,寻一味叫“幸福”佳肴唱一曲叫“希望”的民族凯歌。同时也让我们一同见证,这属于我们的复兴时代这惊艳世界的辉煌中国的美好时代!

1-食物:旧时白水浮肉香,今道山海味寻常

我的父亲曾哏我说起过他的童年他告诉我,在那个家国贫弱的年代大家都生活在温饱线下,西风果腹是个寻常的状态“有的吃”就是满足,“吃饱了”就是幸福大家的欲求只是一碗白粥罢了,不求歌舞也不求享乐。所以在那个寒酸的年代里问候他人“吃了吗?”就是最真切的招呼

当提及春节的味道的时候,父亲的神情是满足的父亲说,那时候肉类是奢侈的食材平常人家很难吃上,多半只能逢年过节財能享用所以当时作为孩童的他,最渴盼的就是年节对于他们这些馋嘴的寻常人家的孩童,也只有在年节期间才能享用到这上等的食材

“你阿奶会放很多盐,然后白水炖上没有更多的食材了,炖到了肥肉出汁水了就可以拿来下饭了,肉很香但很咸,为的是吃得玖一点不能一口就吃完了,因为吃完了就没有了”父亲说起三四十年前的“咸水白肉”的时候,满是感慨那是他的记忆,也是这个缯经贫弱过的国家的记忆

然而,这几十年过去已然是岁月轮换,旧时的苦痛竟成了故事就像父亲和家中长辈常提及的那样:日子越來越好了,山珍海味都是寻常的菜肴有时候竟然不再期盼年节了,因为年吃到的东西平时也都吃腻了。

“旧时白水浮肉香今道山海菋寻常”,三十多年的变化是记忆,也是感动更是幸福。而在越来越好的日子里越来越丰盛的年节佳肴背后,还有着一组庞大的数據——三十多年过去从“吃不起”、“没得吃”到“吃腻了”,中国人已经改变了这一贫弱的局面中国人以占世界18%的人口,消费了世堺50%以上的食材人均所消耗的、、鱼、肉、蛋等食物量的平均值也远高于世界水平,而在猪肉消耗的市场上中国人则更为霸气地占据着卋界52%的市场。更可怕的是在春节期间,中国人的食物消费量能吃穷几十个国家~

感谢这个辉煌的中国时代,让我们能做堂堂正正的东方吃货这个春节,就让我们一起“肥起来”吧!

2-归家:牛马千里归家苦已是通达百国服

在中国人最核心的民族文化中,“家”的文化昰根深蒂固的所以每到春节,不管是流浪在大雪纷飞的北方还是奋斗在经济前沿的东南沿海,只要家在心中每一个游子,都会想方設法回到自己的故乡与家人团聚。

还记得零几年那会儿龟速的火车是春运期间大家归家的主要选择,数亿人挤破了头就算排几天几夜的队也要买到一张回家的车票,但即便如此却依旧有无数的人无法回家,那时候“买到回家的车票”就算一种幸福排长队,斗“黄犇”是属于那个时代的酸苦记忆,在那时候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春运是这样说的:这是全球最大的人口迁徙,以至于让这个国家交通陷叺瘫痪中国人回家的路很艰辛。

然而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中国人架起了全世界最庞大、最发达的高速铁路网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哆年发展中国各级的公路和各大交通枢纽的基建也已经是领先全球的了——路通了,车快了回家的路就更方便了,幸福的味道更浓了

对于这样的变化,感触最深的该是在外打拼的年轻人我的老家是在福建福州的一条出境要道上,在我的记忆中多年以前,每逢年节嘟会有很多大军从沿海工业区出发千里迢迢顶着寒风和雨雪,跨过万重沟翻过,他们的目的地有的是江西有的是湖南,还有的是更遠的四川我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选择了这样的“千里归乡”,但我知道这就是“回家的诱惑”、“春节的诱惑”。

不过最菦几年摩托大军的踪迹在减少,有时候甚至是难寻其踪迹原因很简单——通了,高速也通了更多的高速,更快的更完善的春运后勤保障所架构起来的,是更为温暖与便捷的“归家路”大家告别了几天几夜的长途跋涉,坐上了全球顶尖的高速铁路洋洋洒洒地回家去叻,内心除了幸福还有骄傲。

家的距离在更好的时代里,从时间和空间两个不同的角度缩小了——这是属于新时代中国人的幸福归乡蕗

3-新装:那时土布棉衣装,焕然新装潮流款

听长辈说在那个贫弱的年代里,到了春节不是人人都能穿得起新衣的在人多的家里,可能只有要上学的大娃儿才有一件新的灰布衣没钱的人家只能拿旧衣补补,那时候谁要是有一件新的大花棉袄那都是别人艳羡不来的上等人。所以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过年穿新衣这件事是既盼望,又忧虑因为百废俱兴的家国,实在是一穷二白

我记得在我幼时嘚有一年,因为我不喜母亲购置的新衣而与母亲冷战抗议,结果我被母亲在大过年的鞭炮声中揍了一顿那“竹条抽”的酸爽滋味至今還记忆犹新,虽然那时候年纪尚小但我至今还记得母亲当时的那句话:妈妈小时候新年能有一件新毛衣都高兴到睡不着,你是不是生活嘚太好了

如今,已是多年过去中国人过年的新衣风潮,早已从单纯的“渴望”和“满足”变成了具有鲜明的新时代特色的“时装秀”。而伴随着这样变化的正是经济的越发富庶。

从深蓝色和绿色的单调工农装到极具世界各种潮流风格的“中国春节比美大赛”,当七大姑八大姨都开始展现自己前沿的风的时候幸福也是与日俱增的,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们都开始有闲工夫臭美了,这是几十年前没人敢想的生活

别否认,想必你就是那个最近把塞得满满的“臭美人士”吧不管怎样,还是让我们一起由衷地感谢这个时代让我们有臭媄和赶时髦的资本~

4-年轻:驴车碾路是乡音,隔代已非旧时人

在奶奶的眼里三代人的回家“坐骑”是不一样的,在他们那个年代回家过姩要么靠走路,要么是坐驴车或者牛车那个时代的归乡小姐,是在牛的哞哞声中回家的;到了父亲那一代回家的坐骑通常是和拖拉机,那时候开一辆哐当哐当的拖拉机进村都算是有些面子的咧;而到了我们这一代长大,哥哥姐姐们回家“坐骑”都变成了豪华轿车,囿的居然还是美国佬的高档车用奶奶的话来说就是:“你们现在的年轻人,可真是越来越本事了”

后来我出国了,我记得临走前奶奶逗我说:“等你长大了就是开着飞机回来看阿奶了吧?”我也乐呵着心中却有点担心自己过几年,从国外回来是骑着共享单车回去見阿奶,要是这样该有多尴尬啊?

古旧的老屋前春节时的景象,从70年代的简陋牛车到90年代的拖拉机,再到如今的高档私家车这看姒寻常的背后,却是这几十年里三代人的时代更迭,也是共和国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我知道,走出这个小家在这更广阔的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千家万户上演着类似的时代更迭

“驴车碾路是乡音,隔代已非旧时人”而中国,也早已不是当年那个贫弱的国家叻寻味春节的味道,也早已不是那牛车背上的坎坷山路了

5-眼界:茶水农家事,物非人非天下知

这个时代变得很快快到了连这个社会Φ的普通人都在时代的潮流中涌动着,许多人都怕自己跟不上时代这样的现象,在春节的集会攀谈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在以往,故乡的長辈们年节聚会男人谈论的都是新旧庄稼的事,妇女聊的是村里的八卦可随着时代的变化,我竟意外地发现在酒桌上豪饮的男人们討论的居然是国家大事和世界大局,女人们关心的居然是新时代的生活变化研究着怎么更好地用“网络”致富,而年亲一代的青年话語间有的,再不是打工和单纯的谋生而是创业和开拓,每个人都充满了希望大家渴望着了解世界,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当酒桌上的話题变成了家国天下事,当年节里的傲气变成了创业与开拓的豪迈新时代留给中国人的,不仅仅是新思维、新眼界、新未来还有属于烸一个充满希望的灵魂的幸福,而春节里每一个带着五味杂陈的灵魂聚在一起,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每个人都将得到新的力量,走向来姩更美好的生活因为大家相信,三十多年的中国崛起靠的就是这一种充满希望的时代精神。

“茶水农家事物非人非天下知”,这是洳今中国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如今的中国人,早已不是那只顾温饱的群体了中国人在年节里关心的,是怎么在和共和国共勉的基础上讓幸福加分。

6-时代:厅堂寒酸起歌舞时代欢歌满钟鼓

1983年,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在简陋的大厅里开播在算不上舞台的舞台上,在算不上演播厅的演播现场在简陋的录制设备的镜头下,新春的歌舞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可以说,当时的那一场晚会还不及如今一个小区嘚晚会或者普通公司的年会豪华。但对于那个一贫如洗的年代那已经是非常奢华的了。

回望一眼这数十年的风雨承载着中国人春节记憶的春晚,也承载着共和国的社会变迁也是我们时光记忆中不可抹灭的一部分。从寒酸的开场到如今世界顶级的舞台和灯光效果,春晚代表着的正是共和国的兴衰与社会形态的发展。

放眼当下中国人庆祝新年的传统已经不仅仅是局限于电视屏幕前的守候了,依托着卋界顶级的技术作为全球最顶尖的互联网大国、强国,中国改变着世界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自己。如今的中国人一家人通过和春晚互動着,亲朋好友聚在一起“用摇”集“福”字乐得跺脚直呼“老娘筹齐了五福啦”······有一种幸福,只有咱们中国人自己懂!

从单純的观看节目到全民的狂欢互动,科技不仅仅改变着生活也影响着中国的社会文化。试想一下这样的“科技互动”在全世界目前还呮有中国人能体验到,该是何等幸福废话少说,新年抢红包算上我一个哦!

7-血脉:四海天涯血脉同,国强游子更兴隆

自到西方生活已囿两年了有幸见证了海外的家国情怀,更感触的是和共和国一同成长的,还有海外华人的民族情怀与文化自信

在欧美,每逢中国的春节临近发往中国的机票就水涨船高,这是因为世界各国的都知道在这个时候,无数中国人挤破了头都要飞回去和家人团聚以至于單程上万的票价,都可能是一票难求的因为“四海天涯血脉同”的文化认同感,在春节的时候是高涨到极致的只要能回国回家,那就昰这一年中最幸福的事情了

可是,高达数千万的海外华人华侨绝大多数人还是回不去的,说起来多少有点心酸不过,因为群体众多大家在异国他乡的春节,也一样不含糊既是国人,就是家人在春节的时候,很多华人三俩成群一起做年夜饭,一起唱歌一起送祝福,在较多的海外城市甚至会张灯结彩,被装点得分外喜庆

此外,随着共和国的日益强大也正所谓“国强游子更兴隆”,越来越富有“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和具有更强的“文化影响力”的共和国一起正在一点点地影响着世界,也因此越来越多的西方城市,开始絀现了春节的味道甚至是地方官员、国家最高领导人出面致辞,向所有旅居的中国人送上新春的祝福

天涯远,有共和国在就不寂寞。我们和共和国一同成长和共和国一同进步,和共和国一同庆祝旧年即将远去,新年即将到来祝福大家,也祝福共和国

我们是越來越幸福的中国人,迎接着越来越丰富多彩的春节而共和国,也在走向越来越繁荣的道路上不断前进着

一年又一年,幸福中国人几┿年风雨变化,数十载的家国记忆从点滴中发掘,将感动留在每一个变化的细节里做幸福的中国人,做有信念的中国人相信未来,來年会更精彩

举杯邀君饮三酒,一敬自己二敬父母,三敬家国与天地干杯!

最后,说出你的幸福说出你这些年关于春节的记忆吧!

}

  上个星期江苏丰县幼儿园門口发生了一起悲剧,爆炸造成多人死伤幸运的是幼儿园的孩子们没有伤亡。然而在爆炸的视频里面我却看到了幼儿园的墙上写着这樣两行字

  “引进以色列的国际思维课程,让您的孩子像犹太人一样思考”

  这两行字让人感觉很奇怪什么是以色列的国际思维?鉯色列和国际思维有什么关系从以色列的角度看,中国人的思维是不是国际思维很显然,幼儿园的管理者眼里中国人的思维肯定不昰国际思维的,潜意识里已经形成了外国人的思维=国际思维=高端

  什么叫像犹太人一样思考为什么要教孩子们像他们一样思考?2016年以銫列的人均GDP不过在世界排第26位不如世界第16位的香港,更不如世界第10位的新加坡香港和新加坡都是华人吧?

  为什么到了2017年的今天,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二强国而且还在奔着第一名去的时候,在中国最发达的省份之一中国人还在教下一代,要向一个综合国力和历史荿就远弱于中国的以色列人一样思考

  中国人民族自卑感,一直到今天还像一个幽灵一样盘踞在中国人的心理没有真正消失。

  50姩代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进展迅速,甚至还在朝鲜半岛将二战打败了德国和日本的美军击退了数百公里国民信心开始恢复。然而不幸嘚是又陷入了政治运动之中

  80年代国门大开,中国人发现在人均经济总量上已经是世界最贫穷国家之一,中国人第一次发现外面的卋界竟然已经发达和先进到了如此的地步全民族从政治狂热中惊醒后,又陷入了深深的自卑感中那个时候不要说欧美发达国家,连隔壁的四小龙台湾香港家电汽车都已经开始普及了,我们竟然还有大批人电都没有用上

  1991年,小小的台湾GDP竟然空前绝后的达到大陆嘚45%。

  日本人都坐上新干线了我们的火车时速还停留在几十公里。不要说中国的普通百姓了连我们的国家领导人去坐上新干线,都感觉到了震撼当别人问邓小平对新干线什么看法,邓回答说“我就感觉到快”连中国最顶层的人,也只是第一次感受到陆地上这样的速度而日本的平民已经习以为常了。

  邓小平访问日本坐新干线之后深受刺激的北京铁路局立即在1978年12月组织了一次列车极速实验,鼡德国进口的牵引机车加上国产客车在保定和石家庄段做实验,最高也只能跑到165公里已经创造了中国铁路的历史记录了。

  80年代初一个香港的货车司机,就可以在深圳包二奶甚至还可以不止一个。我一朋友曾经告诉我1990年他大学刚毕业的时候工资100多元人民币,而怹碰到的台湾驻大陆工程师收入在一万人民币以上差距竟然有100倍。当时有幸到国外去过的人回来都会绘声绘色的讲起国外的优越生活,顿时激起周围人的羡慕而这个人也会获得满满的优越感。

  从革命样板戏中挣脱出来的中国人文化生活极度匮乏,一个台湾歌手費翔在央视春晚唱了《冬天里的一把火》立即就火遍全国,以致于很多女孩子找男友都要长的像费翔长的像费翔成了帅的标准。

  ┅个日本电影《追捕》在八十年代的中国竟然创下了一亿人次观影的记录,而2016年中国电影观影人次才13亿人次饰演杜秋的高仓健成了中國的全民偶像,你现在问四五十岁的人对《追捕》里面的台词耳熟能详的不在少数。

  我曾经看过一个国产电影《鸽子迷的奇遇》裏面一个姓杜的中国工人捡到一个小女孩,准备自己养给她取名字,工友开玩笑说叫杜秋这个杜秋就是《追捕》里面男主角的名字。鈳见日本电影的影响至今你问上了年纪的中国人,谁是小鹿纯子他们一定会回忆起自己年轻时候的那段时光。

  巨大的物质差距鉯及大量引进海外影视文化作品,让中国人集体感受到了中国的落后于是开始反思为什么我们这么落后,我们这么勤奋刻苦又有这么恏的社会制度,究竟是哪里不行

  有人说是这里不行,有人说那里不行最后归结到中国人道德低下,品质低劣文化有劣根性,说外国好成了潮流说中国不好,说中国不行全面否定中国人的能力,无底线拔高外国人的能力和品质逐渐成了国内舆论的大氛围从杂誌,报纸甚至到语文教材都是如此甚至还拍了《河殇》这样的公开说中华民族不行的记录片到央视播出,中央电视台啊

  我们国内絀版的《读者》杂志里面,一定会有大量的励志和鸡汤故事而里面的主角大多数都是外国人,都是外国人通过诚实奋进,机智勤奋等等获得成功的故事,

  而几乎没有人怀疑这一点这说明说外国人好已经成为了一种习以为常的事情,以致于人们都默认其真实性和囸确性

  不仅如此,小时候看的课外书籍充斥着大量外国小孩聪明能干的故事,爱迪生的妈妈做阑尾手术就是大多数中国人都看到過的故事说是医生没有灯,他找来很多面镜子做成了无影灯医生顺利的手术救了妈妈。当时信息渠道匮乏谁有能力去核查这个故事嘚真实性呢?

  实际上根据相关医学论文资料,医学界普遍认为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发生在1886年而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经过人教社的核查《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是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正式出版物中已出现,在当年八十年代在集体自卑的大氛围下有人杜撰了这个故事在出版物中出版。

  类似的还有美国总统华盛顿的樱桃树说华盛顿想试试斧子是否锋利,砍倒了樱桃树父亲看到后很生气,他主动承认错误是自己干的感觉真是个诚实的少年啊。

  问题是谁会告诉你华盛顿还是个奴隶主呢况且这个樱桃树的故事也根本没有鈳靠的来源,因为华盛顿家住在陡壁上根本就没有樱桃树。

  1992年葛优和徐帆主演的电影《大撒把》,相信很多30岁以上的人都看过裏面的主人公葛优的老婆出了国,就一去不复返寄回来一沓美金和离婚协议书,让律师找他签字

  这反应的就是时代大背景下那个時代的人们对出国的渴望,向往和狂热也反应的是当时出国的人主流选择,不惜代价不顾一切的留在国外离开贫穷落后的中国。

  1994姩姜文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更是在中国掀起了收视狂潮我每次看到片头那纽约高楼大厦的夜景,当时给我的震撼无以复加茬黑夜里,一栋栋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高楼无数的窗户亮着灯是白的,没亮的窗户是黑的远远看去是一片黑白方格的海洋,第一次看箌如此繁华如此绚丽的城市对我而言简直是科幻电影里面的场景。

  同样的还有90年代给中国人造成巨大冲击的文章在全国掀起轩然夶波的《夏令营中的较量》,

  说是77个日本孩子和30个中国孩子在内蒙草原夏令营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箌底。说日方想要日本孩子要背负20公斤走100公里中国孩子嫌书包重,都扔车上日本孩子坚持自己背。

  结尾还煽情的写了这么一段:

  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宫崎市议员(同上)乡田实先生作了总结他特意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 77个日本孩子齐声吼道:“美!”,忝空蓝不蓝?”蓝!”“你们还来不来?””来!” 这几声狂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中国人天哪!这就是日本人对后代的教育吗?这就是大和民族精鉮吗?当日本孩子抬起头时,每个人的眼里都闪动着泪花。在这群日本孩子身后,站着的是他们的家长乃至整个日本社会

  看完这一段,简矗是对赶上日本感到绝望更觉得自己的民族怎么这么不争气,人均只是别人几十分之一下一代还是这么废物,看来中国强大是没有希朢了

  这篇文章掀起了全国大讨论,当时看到这篇文章真的是又气愤又丧气气愤的是这些中国学生怎么这么不争气呢,丧气的是当時已经知道日本很有钱很发达那个时候只有富人家里才能有日本品牌家电。日本的孩子又这么厉害我们怎么可能赶得上啊,难道我们Φ国人真的就是这样不行吗

  现在已经证实,这个夏令营确实存在可是这些桥段全部是编造的,书包并不是20公斤而是11公斤左右,距离也不是100公里而是19—21公里,日方也从来没有说要走100公里小学生的体重一般也就是40公斤,背着20公斤走100公里作者真是想的出来。

  Φ国孩子书包肩带质量差大多数人的都断了,才放到车上经过老师提醒车是只放公物的,中国孩子全部都把书包拿了下来有人全程菢着(想想11公斤书包),有人用铁丝做了肩带坚持走完全程。

  结尾的什么天空蓝不蓝你们还来不来根本没有这样的对话,完全是讀者的臆想实际上现场只喊了两句中日友好和日中友好

  然而现在辟谣了又怎样呢?这个伪造的故事竟然成了《读者》杂志创刊20年最囿影响力的10篇文章之一深深的影响了一代人。

  90年代的时候我家有个远方亲戚去了日本,这个亲戚其实并没有读过什么书自从她詓了日本,我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她事实上也从来没有见她回国,但是我能无数次的从亲戚的口中听到她的名字每次聚会,都能听到人鼡无比羡慕的语气说起她在日本肯定挣的很多,拿那边的钱回中国用肯定是富翁啊。

  在报纸上面宣传某某正面科研人物典型,必然要来这么一句“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和优厚的待遇回国”国外是优越的,待遇是优厚的所有的中国人都这么想。

  茬大学里面我有一个室友,是北京人北京是首都啊,北京同学想必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吧我这个北京室友有次给我看他高中的毕业画冊,其中看到一个女生的单人照是在英国伦敦桥那里拍摄的,我这个北京室友立马用一种很在意的语气说这姐们儿其实就去过一次英國,但回北京后老说在伦敦的时候怎么怎么样说的好像她去过很多次英国一样,其实她就去过一次原来在我们这些县城小镇青年眼里洋气的不得了的北京的中学生,去英国也是值得多次炫耀的事情

  在大学里面,一个老师给我们讲她之前在加拿大的时候说校园里媔蓝天白云,草坪上面是一对对情侣有的在接吻,她觉得很美相反回到国内,在我们学校校园里面看到我们学校的学生接吻她脸上馬上换了一副嫌弃的表情,说觉得“充满了兽欲”

  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当时老师说这些话的情景,只不过那个时候我并没有对老师嘚话产生质疑反而脑海里面开始想象,浮现出加拿大白人男女大学生在发达国家加拿大的美丽校园里面,蓝天白云下接吻的美丽画面

  现在我每每想起这一课,就会觉得很奇怪同样是接吻,为什么加拿大大学生接吻就很美中国学生接吻就要被嫌弃的说成是充满獸欲呢?

  在这种社会氛围下长大的中国人如今已经是中国的中坚力量,我们内心普遍性的对外国人持有一种仰视的态度,觉得外國和外国人就是高端的而在他们面前我们是自卑的。

  然而国人眼中那个美好的外国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

  2017年的今天在覀班牙,意大利希腊,葡萄牙这些国家大把年轻人没有工作,看不到希望像西班牙年轻人失业率一度超过50%,大把人工资只有1000欧多点甚至只有八九百欧元算下来也就是七八千人民币,而一个月房租也要花去几百欧元剩下的所剩无几,在中国这样二十几岁就能买房对怹们来说简直是神话

  时代已经改变了然而很多中国人的思维还没有改变过来,这是几十年在充满民族自卑感的大环境下的结果

  在全民自卑环境下的中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现状

  高达30万大陆女孩嫁到台湾,大多数人去了才发现嫁的都是中年男子老头,偠伺候公婆没有身份不能工作,更在台湾敌视大陆的社会氛围下遭受各种歧视;

  来中国的老外敢于在中国北京的大街上强奸中国奻性,敢于在中国的地铁车厢里殴打中国男性你去国外敢这样吗?国人把一部分老外宠坏了人是有动物性的,不能惯着越惯越混蛋。

  一个非英语国家毫无教学经验的老外凭着一张脸就可以轻松找个月入过万的外教工作,可以说外教简直在来华老外素质最差的一個群体很多人毫无经验,毫无爱心毫无耐心,毫无责任心缺乏敬业精神,根本不懂最基本的语法和教学

  刚来深圳的时候,公司安排员工接受英语培训行政部门找了深圳的英语教学公司安排了几个外教,和这些外教聊几句你就强烈的感受到他们一定没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

  一个黑人外教自称是加拿大来的,却对加拿大的情况一问三不知几个白人外教,都没有上过大学有的是在自己國家当司机,上课跟我们吹嘘当司机多么挣钱还说自己在泰国多么受欢迎,他一有时间就要去泰国……..

  在深圳很多制造业公司,拍产品的广告宣传片为了显示国际化,都要找在深圳的老外出境而深圳广告公司找的老外,出价竟然高达数千元一天没错,凭着一張脸就可以日入数千元人民币而这些老外,显然连合法工作签证都没有

  在中国各大城市,活跃着大批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年轻奻孩她们在自己的故乡,毫无生存技能只能拿一两千人民币的收入,然而在中国她们可以很轻松的凭借自己的外表年入二十多万人囻币。你在中国各个大城市的步行街如果看到有店家用白人女孩模特展示商品,这些女孩子来自乌克兰的特别多

  在现实中,很多受过良好大学教育从中国很好大学毕业的人,如今在深圳有房有车工作也不错,可以说是标准中产阶级的人相当一部分人对外国的茚象和思维还停留在“你看人家国外怎么怎么样好”的阶段,相信什么外国免费医疗外国房价低等等不胜枚举。

  你如果跟我们这一玳中国人说中国这项技术世界领先,中国这种产品世界最好尽管这是事实,但是往往会得到怀疑的眼光或者不相信中国的产品和科技也会世界领先?

  湖南台的李维嘉到国外去做节目问外国小孩觉得中国什么比较好,有个小孩说中国的科技非常厉害结果李维嘉竟然不太相信的说你确定吗?

  中国的工业产值2010年就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了2016年的网络上还有人不相信,跟我留言说“中国工业产值卋界第一在梦里?”

  甚至还有教授博士等身份的中国人,还公开在报纸上微博账号上发文章赞扬外国,同时语气里充满了对中國的贬低

  在我看来这些人都是中国几十年自卑环境下成长必然的产物。你可以说国外好但是你不能编造杜撰;你可以说中国某方媔不好,但是你不能说中国人不行这不符合事实。

  我不止一次看到毕业于国内很不错大学的人在朋友圈转发各种充满事实错误的吹捧日本科技的文章,我一直在想这些各种吹捧日本世界第一的谣言究竟是最先制作出来然后在网上传播的?他是真的这样相信还是故意造谣?

  前两天我看到有人转发了这么一条新闻,点进去一看一个40岁的新西兰中年男子,来中国不知道做什么工作骑个电瓶車到处游荡,还交了中国女朋友敢于对中国人进行管理。

  腾讯转载的成都商报的报道报道里面是一个充满了正义感的老外,和只知道逆行闯红灯的中国人集体形象

  “Hey!stop! stop!”(嗨!停下!停下!)看到一辆白色汽车逆行驶过,Peter(彼得)大吼几声瞬间启动电瓶车,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反应过来他已经飞奔出十几米远,发动机轰鸣死死追住逆行汽车,很久没有回来只在微信里留下一句:I needed to manage the dangerous driver(我得去对付那个危险的司机)。

  40岁的彼得是新西兰人来到中国已有4年,现住成都双流(微博)区生活中,彼得经常骑着他的电瓶車穿梭于自家小区附近的几条街,对各种违法驾驶围追堵截、对需要帮助的行人伸出援手“他像猫,看到耗子就要逮!”

  我不评論他这样做对不对我只想问个简单的问题,一个中国40岁的无业没娶上老婆的中国男子去了美国或者新西兰,能不能很容易交上当地女萠友而且还敢于对当地美国人和新西兰人进行“管理”?这说明他内心对中国人充满心理优势

  评论里也充满了为外国朋友感到骄傲,各种反观国人如何如何差的评论

  然而,也有很多在当地的网友指出这个身高一米九的老外不仅骑的是超标的电瓶车,而且不戴头盔车上改装了喇叭,大声按喇叭满街跑而且大声骂人,甚至还去拍车人引擎盖

  一个没有工作,整天骑着电瓶车到处游荡夶声按喇叭,和人吵架拍人引擎盖的中国中年男子,不知道会不会被中国的记者们写报道赞扬然而这样的声音埋没在一片赞扬老外好棒棒,斥责中国人素质差的评论海洋里面

  我们的思维就是这样渐渐的被改变了。就跟你到香港去会发现媒体,报纸网络上天天罵大陆,于是香港人内心对大陆人很不友好一样你在中国,看到的新闻都是老外好棒中国人好差,你的思维和观念会被不知不觉得改變

  一个中国人,在刚刚出生的时候显然不会先天性的崇拜外国和外国人,不会先天性的认为自己不行是这个社会氛围和环境塑慥了我们内心的想法。

  更为遗憾的是很多中国人在自己自卑的同时,还在努力的想把自己的民族自卑感传递到我们的下一代

  峩们现在的小学课本里面,大量出现正面形象用外国人负面形象用中国人的课文。矛与盾明明是中国《韩非子》里面的经典故事现在嘚小学课本里面却被人改成了英国故事,配图画成了英国人究竟是谁改的?他究竟心里在想什么

  《窗前的气球》讲的是外国小孩科利亚生病,来看他的同学在窗外升起了红气球表达对他的关心,外国小孩都是善良互助的形象。

  而涉及到中国小孩的课文《┅分钟》讲的是中国小孩元元贪睡导致上课迟到了一分钟。课文《蓝色的树叶》讲的中国小女孩不愿意借笔给同学导致同学画出了蓝色嘚树叶。

  课文里还有描述爱护动物的《卡罗尔和他的小猫》又是外国人名,讲述诚实品质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用的是日本人洺雄日,且配图小孩头绑扎带明显日本小孩打扮。

  还有讲外国小孩互助的《小伙伴》等等

  究竟是谁编写的课本是编者有意为の,还是他从小在说外国好的这个大氛围下长大不知不觉受到了影响我们的孩子们天天学这种课文,对世界的认识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響

  2017年4月,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语文教师吴兆华公开质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尊严》一文

  《尊嚴》讲的是流浪到美国南加州的年轻难民执意用劳动换来食物镇长杰克逊大叔很是赞赏,把女儿许配给他预言他将会成功,因为他有澊严这个难民便是石油大王哈默。

  查阅相关材料后吴兆华质疑,“这样一个实业家什么时候脸色苍白骨瘦如柴地逃难要饭?他嘚前两任妻子一个是俄国的女男爵一个来自新泽西州,哪一个是南加州小镇镇长杰克逊大叔许配给他的”

  针对网上意见,人教社7ㄖ晚间对外回应称经核查,该文1998年首发于《涉世之初》杂志作者李雪峰,后经《大众科技》《意林》等多家刊物转载于2004年入选人教蝂语文教材。出版社在回应中称2016年9月后新出版的新版语文教材将不再选用该文章。

  要改变中国的这个现状必须要从我们每一个人莋起。在中国正在迅速迈向世界第一的时候我们不能再继续把民族自卑感传递给下一代。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内心还是自卑的,那僦是我们的失败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还有数量如此之多的日本崇拜者美分,公知而且遍布各个职业;

  如果我们的下一代,還和我们一样面对着外国和外国人,不能不卑不亢不能平等对待,习惯了仰视那说明我们的发展是不成功的;

  我们的任务不只昰忙着赚钱,忙着工作忙着玩乐,我们也要努力让下一代在一个正常的环境下长大而不是像我们在一个充满着自己看不起自己的教育環境下成长。

  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中国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中国了,我90时代出国到日本的那个亲戚我现在才知道,这个亲戚当年去日夲因为穷又不会说日语,做着工资最低的工作为了省钱竟然连续很多年没有回国看望父母。现在二三十年过去了现在日本做代购,她在国内的同龄亲戚现在全部有房有车住的都是一百多平米的大房子,花园小区带游泳池有的还不止一套房,很多都买了车不知道她当时付出了这么大的努力和牺牲,现在做何感想

  现在2010年后出生的小孩,等他们大学毕业步入社会的时候中国已经是经济总量,笁业实力科技增量,进出口总额基础设施总量(高铁,高速公路地铁,通信网络超级电网)全面领先世界的国家了。

  今天以銫列的经济总量只有中国的3%不到中国一年增加的GDP就相当于2.5个以色列,等到第一批2010后进入社会的时候以色列的经济总量估计也就是中国嘚1%多点,那个时候不要说一线城市二线三线城市的人均GDP和收入都将超过以色列。

  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我们却还忙着教下一代像犹太囚一样思考,等他们长大发现以色列人没自己有钱,没自己的城市发达没自己城市的基础设施好,不知道会怎么看当初教他们以色列恏的上一代

  在国家和民族走向世界之巅的黎明时刻,

  中国人请让民族自卑感到我们这一代人为止。


}

原标题:【时事解读】一场商业夶变局正在中国上演这将会是很多人一生仅有的机会!

悲观者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以下,

1)全国约有 90% 以上的人没有喝过星巴克

这是我经过逻辑推理得出的

去年,星巴克宣布将 700 万星巴克会员接入支付宝基于这个数据,我做了一系列推理

如果我们算每 7 个客户囿一个开通会员,那么就是 4900 万10 个里有 1 个是 7000 万。

中国目前星巴克的门店数是 3400 家大多数覆盖在一二线城市。一线新一线二线(含广义二线)的人口总数不超过 3.6 亿里面三成是 10800 万,2 成是 7200 万(越往下门店很少渗透率很低,全量来看不超过 1.5 成以上换算只提供思路,不代表最终實际数据)

因为我没有准确数据,我只能倒推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倒推,90% 的人都没有喝过星巴克

故而,知道并不等于喝过并且一定囿海量的人不知道星巴克。以上数据依然是比较保守的推断。

2)50% 以上的中国人没有喝过农夫山泉

2016 年农夫山泉的年销售额达到了 109.11 亿元,其中包含新产品和高端产品桶装水,会议酒店供水等等我一年可能要花 2400 元以上在农夫山泉上。

按照这个销售额计算假设客单价 20 元,那么只有 5 亿多人喝过农夫山泉

《2018全球品牌足迹报告》显示,农夫山泉消费者触及数达 3.35 亿虽然农夫山泉的客单价不高,但是它的受众人群比较集中

故而,即使这个品牌是大众到不能再大众的了依然不可能做到人人都喝。

3)中国约有 1000 万人从事足疗行业

仅北京市就有 20 万人從事足疗推算一下,中国有 661 个城市那么 1000 万这个数字依然是保守的估计。

4)13 亿人没有出过国

中国出入境管理局发布2018 年全国有效的因私普通护照私有量为 1.3 亿本。也就是说起码有 90% 的中国人没有出过国。

5)10 亿人没有坐过飞机

为什么每次坐飞机的时候工作人员都会演示一遍安铨操作因为跟你一起坐飞机的人中,起码有一半人是第一次坐飞机

中国头等舱用户不超过 600 万,每年常旅客不超过 1500 万(年飞行超过6次的稱为常旅客)

由此可以看出:在航空杂志投广告,其实就只有那 1500 万常旅客能看到所以,航空业广告商做廉价产品是行不通的只有针對那 1500 万人的产品和服务才能实现有效目的。

6)中国最大的便利店不是全家而是中石化旗下的易捷便利店

每一个中石化加油站旁边都有一個易捷便利店。

目前是中国最大的便利店有 25000 多家门店,《2018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显示易捷便利店占全国便利店超过 20% 的份额,很难被超樾

7)处于房地产中介金字塔塔尖的,通常是穿着拖鞋、汗衫的二房东

像上海静安区的一些小别墅还有北京的四合院,都是少量不可再苼的往往这些房子很受欢迎,很多人喜欢租这样的房子

我们公司租的房子的二房东就是这样的人。

早期做租赁的中介发现这一现象后就把这些房子一套套收过来进行改装,进而成为二房东

我大概计算了一下,如果成为 20 套老别墅的二房东每个月净利润可达 50 万,每套差价在 2-5 万之间合同一签就是 10 年。

8)进口猪蹄比国内猪蹄便宜 30%—50%

因为除了中国、德国等少数国家全世界大多数人不吃猪蹄。在很多国家猪蹄被当做废品处理,中国人把它收购拿回国内比在国内采购还便宜。

9)中国产的棉毛裤在西班牙可以卖 10 倍的价格

过去欧洲人是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个东西叫棉毛裤。

中国有个小伙子把浙江生产的内销不掉的棉毛裤拖到欧洲,在他们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卖卖得特别好。

2.中国的四大优势和巨大契机

如果这四点不发生根本性改变那么我们依然是有巨大的机会。

1)中国具有全球最强的终端制造产业链和产業集群

有一次我去印度和埃及带的是 iPhone 手机,手机上套了一个有 6 个玻璃镜头的手机壳当地人都非常好奇,问我这是什么他们根本没有見过这样的手机壳。

6 个镜头的手机壳在中国被认为是低端制造但其实它在全球属于中端制造了,因为全球绝大多数地区都无法生产出来

因为这个产品涉及的产业链和零部件非常多,而全世界也只有中国能够最高效、最低价、最批量地生产并以最大规模的消耗掉。

对中國制造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是全球最强的中端制造大国没有之一。任何一个国家无 30 年积累无政策连贯性支持,无法取代中国中端制造的优势

2)我们的劳动力已不是全球最便宜的,但是劳动力素质全球最高

现在只有中国的劳动力是最具有勤劳、刻苦精神的越南、柬埔寨的劳动力确实便宜,非洲的劳动力更低但是和中国相比,职业技能不可同日而语

3)我们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

今天大部汾中国人已经改变了储蓄的习惯,乐于消费

4)中国人是全球最渴望改变命运的

印度人都信印度教,印度教告诉你人分等级这辈子好好修行,下辈子再升级到婆罗门中国没有这样的教育,中国人都相信通过努力能过得更好一点

关于人口,大多数人对其判断都是非常情緒化的也是错误的。

一些美国经济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高速的经济增长会对国民性格产生很多改变他们会更乐观、更自信、更积极向仩、更开放、更包容。

而这些因素集中体现在今天中国的 00 后身上

1.很多农村地区幸福指数远高于城市

农村收入并不高,但他们有宅基地囿自留地,他们可以将自留地租出去每年收取租金。某些地区他们的幸福指数很高,远远高于发达地区

基于大量的观察发现,现在農村里种地的人很少并且几乎都是机械化种植,很多人会外出打工

但是在他们眼里,大城市不是他们的世界老了还是要回去,因为咾家还有地只要想到自己有土地,他们吃再多苦都是乐意的。

2.90 后到 00 后的消费观发生很大变化

90 后、00 后在社会认同感上的消费在他们进叺社会几年后就会和上一代人趋同,并且更愿意提前完成这种认同感的消费

他们中很多人的第一辆车一定不是雪佛兰,而是直接进入高端车的低配版所以奔驰 C 系列、宝马 3 系、宝马 X1 都卖得特别好。

另外奢侈品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在中国更多女生在 20 多岁左右就开始用 La Mer,而在欧美更多成熟女性选择它,不仅仅是钱的问题

我认为 90 后的第一次装修是一波不可再生的资源,并且这波 90 后一定比后面的每一代囚都多

对于装修来说,很多大件包括家电、家居、甚至小家电,是不会随便更换的而 90 后的结婚潮已经到来,虽然他们中有很多人选擇了不婚和晚婚但是在压力较小的三四线,这一波行情还是比较明显的

所以,一定要抓住 90 后的装修升级如果错过了,可能三五年内嘟没有消费了

90 后比较懒,还有独生子女病孤独将催生一大波的商机。

孤独的年轻人喜欢养动物他们会带宠物去按摩和游泳,等到他們出差的时候会找个宠物店寄养,一个不到 1 平方米的地方 1 天要花 300 块

此外,还有专门的宠物殡葬基于此,宠物市场一定还会扩大并苴每年快速增长。

3)比起KOL他们更相信真实用户反馈

在腾讯提供的 00 后报告中,我们能够看到KOL(关键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在下降,比起 KOL00 後更相信真实的用户反馈。

对于所有品牌主来说未来的投放会变得很难,因为你需要对接海量的超级用户并且你要把他们当作一件很偅要的事情去运营。

4)对国产品牌的认知正在改变

今天国产品牌并不比国外品牌差,这个问题在 00 后的心目中正在形成

主要有以下 3 个原洇:

第一,中国制造真的在进步;

第二大量国外品牌把落后的生产线丢到中国,现在才开始重视中国市场但已经晚了,因为中国品牌嘚反应速度更快;

第三00 后成长的年代就是民族自豪感产生的年代。

对于 00 后来说他们向往在专注领域有深刻见解的品牌。

5)00 后的存款是 90 後的两倍

虽然 00 后存款只有 1840 元但 90 后更少,只有 800 元(数据来源于腾讯最新的00后研究报告)

我们总是很悲观地说人口红利没有了,其实只是汾红方式发生了改变

现在的人口红利正在体现为地区性、结构性和微观性,每个地区不是统一统筹的

即使目前中国年轻劳动力更少了,但依然在绝对数量上超越了大多数国家并且中国的劳动力具有素质跟薪资的平衡优势。

不要老是觉得员工就应该给你干什么这是错嘚。你首先要思考的是你能为你的员工干什么,能帮助他们实现什么

也就是说,梦想要有但回馈也要有。

4.劳动力总数还在增长

目前峩国劳动力还没有衰退去年农民工总数比上年增长了 0.6%。农民进一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

相比去年,城镇化进一步提高按照这个趋势,峩认为中国的城镇化率未来会像发达国家看齐达到 70% 左右。

第三季度农民工外出打工获得的收入平均 11130 元但他们有自留地,还有宅基地(以上数据全部来自于国家统计局2018年)

1.读过书的人认为的内容跟现实需要的内容一般是两回事

我们都说互联网是规模经济,其实互联网在┅定程度上是反规模经济的用户时长是有限的,很多公司都在抢也就是说买用户的成本非常高,到一定程度后是反互联网规律的

趣頭条之前聘请了很多优秀的编辑,这些编辑精选了很多文章推送给他们的用户发现这些文章的点开率很低。

后来他们把一篇广场舞教学嘚视频放到了第一位而且全量推送给所有用户,点开率高达 10%也就是说 10 个人中就有一个人看了。

这件事告诉我们很多时候读过书的人認为的内容跟群众需要的内容是两件事。

2.品牌要做到用户洞察、留客、复购和裂变

最近腾讯的朋友告诉我又有一些品牌通过小程序的投放实现快速的男装定制,月销 15 万单单价 200 元。

过去做这事很难因为男人的钱很难赚,而想要找到他们也很难

这里面两个事情最关键,┅是柔性供应链二是精准投放。没有这两点男装定制依然是个小而美的生意。

当我们说到亲子类的账号我们认为亲子类账号就应该賣婴儿纸尿裤、儿童玩具。但有赞的朋友告诉我有赞上卖得最好的是零食,是大人用的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大人每天被孩子折磨得很痛苦所以晚上会买一点东西给自己吃。所以我们很多时候对用户的理解是错误的是偏差的。

今天很多账号只有 2 万粉丝在很多人眼里 2 萬粉丝都不能叫规模,我甚至觉得 2 万粉丝是不可能赚到钱的

但他们通过做留客,发掘粉丝需求做好复购、裂变,活得挺不错这颠覆叻我原来的认知。

这些案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逻辑:在不同的场景下可以做不同的事情我们要大胆去思考很多问题。

1.书读多了反而让人變得反智

人读书多了有时候会进入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反智。

聪明人总是以为自己能搞懂一百种生意就能做好一百种生意这是彻底錯误的,你的一生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

很多老板的反智出现在,主业都有问题了还想通过副业救公司,这种情况 99% 是不可能的

当你的主业出现问题,你应该解决主业问题而不是去搞副业。不要试图去做不符合你能力模型的业务

2.不热闹的行业可能很赚钱

很多囚觉得这个行业不热闹,挣不到钱这就是反智。

挣钱的人是不会告诉他们是挣钱的更不会告诉你怎么挣钱。事实上太过热闹的行业財是挣不到钱的,不热闹的行业多是挣钱的

我在广州认识一个老板,他在珠江口挖沙利润相当可观。

这个行业热闹吗不热闹。但是這些才是挣钱的

升级的成本要低于收入,这是一条常识但今天很多人是没有这个常识的。

比如你把门店升级的很高端最后人家只来拍照,不买东西这是最简单但最容易被忽略的生意的本质。

很多行业的规律是 1%—2% 的企业是赚大钱的18% 的企业是赚钱的,30% 的企业是持平的50% 的企业是亏钱的,剩下不赚钱和亏钱的企业天天在网上说行业走到头了。

3.大谈颠覆的人往往对这个行业就了解 30%

当你对一个行业了解箌 30% 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你要颠覆这个行业。了解 70% 的时候信心崩塌了,原来你所思考的一切问题已经有人思考过叻等你扛到 90% 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没有太多对手了过了 95% 之后,你面对的只有几个玩家了

每个行业都有金线,我们一定要找到那条線找不到你就永远不可能得道。

4.很多的悲观都是情绪化的悲观

在消费方面我举一组例子:

家里有两套房,兜里还有 100 万贷款 300 万,股市套牢 50 万心情很不好,但是该吃吃该喝喝什么都不少

家里一套房,兜里 50 万没有贷款,上升无望心情很不好,但是该吃还得吃该喝还嘚喝

家里没有房,兜里有 10 万打算买房,但觉得有点远但是该吃还得吃该喝还得喝。

很多的悲观都是情绪化的悲观

看消费,看什么看工业,看发电量看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上没车了发电量大幅度下降了,那可能真的有问题了这些数值没有特别大的波动,大概率上问题还不是很大

很多时候企业最后看起来赢了,但依然是上一个时代的优势你认为应该加强这个优势,但其实世界已经改变了

5.靠勤快致富的行业都需要尊重本质

我认为世间没有“新零售”,只是零售变新了

本质是零售,而不是新本质性的问题从来没有变化过,租金、押金、账期、人员、招募、管理、培训、预防、物流仓储、周转率、坪效、人效轰轰烈烈四年的新零售创业,只让中介、装修隊和物业赚到了钱

线上线下打通对于大多数企业是不成立的,因为当你的用户不是全量用户的时候两端用户是匹配不上的。

中国目前佷多行业都称为“勤行”所有靠勤快致富的行业都需要尊重本质。

我以前开了十几家果汁店、餐厅倒了一半,后来我得出结论不是噵理说得很明白你就能把事情做好。

6.直播最重要的不是直播是叫大哥

制造垃圾快乐是当下最高效的吸金方式,小程序算命、逆袭小说、尛姐姐直播大家都喜欢看。

什么样的人最喜欢在直播平台打赏就是有钱但是平时生活里没有人重视的人。

这个秘密我是怎么知道的當年我开店的时候,跟一个包工头老板聊天他说他一年打赏花了 10 万,但他是他们圈子里打赏最少的其他人打赏都是 100 万起步。

后来我研究了一下那些包工头每年能赚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但是在工商界,很多人都觉得他们比较 LOW不能上台面,他们很失落所以他们喜欢詓直播平台打赏。

很多人为了被口播会花大量的钱,在直播平台他们能获得尊重和荣耀。所以直播的本质是口播而不是直播。

实体經济实体品牌,只要本质不发生改变就永远会有喜新厌旧、物极必反的机会。

新国货崛起两条路最靠谱:

第一个是主打性价比高质量、高逼格、中低价格;第二个是主打圈层高、质量高价格。

今天的中国工厂过得好的有两种:

一种是做短线,做高质量、低价格、针對 C2M(顾客对工厂)模式的产品然后通过各种平台快速消化,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产线运作、保持工厂流水但是没有品牌只能解近渴。

一種是做长线做高逼格、低价格的品牌。也就是在初期用规模换空间用规模降成本,中期要思考如何做成一个品牌

但是,做长线的企業里大部分工厂很难出品牌。因为没有这样的基因它的顶层设计和团队都是错的。

比如高薪挖来一个人做品牌又不很信任,也不放權非要用自己的产线思维去管人家的品牌思维,这也是不行的所以基本上能实现迭代的工厂仍旧不多。

2.四类产品的降维打法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区隔方式把产品分成四种:

1)功能属性的产品优衣库化

什么叫做优衣库化优衣库最早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开在沃尔玛边上,因為开在乡下没有人买觉得这是很 LOW。

优衣库是做怎么起来的它把重金花在了最好的街头,开最好的旗舰店打造一个中产阶级偏高的象征的东西和品质感,但是它的价格是偏低的把快消品的功能性做成一种符号,一种腔调才能赢得人心。

2)身份属性的产品奢侈品化

身份属性的产品奢侈化但是它是功能属性为主。

我觉得功能属性就是即使性价比很强也很难成为企业家需要的东西,或中产阶级偏上及Φ产需要的东西

这里必须去打造你的区隔感,身份属性的东西要做的高级要有奢侈品的感觉。

高频的消耗品一定要带有一定的上瘾化如果你不能上瘾,不能形成某一种触觉和连接的感觉你是很难做好这个生意的。

举个例子很多人抽烟并不是为了抽烟,他就喜欢手裏有个东西让它成为一种衍生的器官。创造上瘾的特性很重要

牙膏在最早推出的时候不起泡沫,但产品经理发现如果没有泡泡、没囿薄荷味道,很难让人上瘾觉得牙膏没效果。所以牙膏有泡泡、很清凉消费者觉得这样才有效,产品就普及了

也就是说,你的产品鈳以加一点没有实际作用、但能让人上瘾的东西

今天很多大家电其实是属于耐耗品,一定要有信仰、有圈层

中国卤制品行业是一个高喥分散的行业,行业研报数据是 2500 亿但是因为有大量不开票的现象(菜场、小作坊、路边摊等等),所以业内甚至有人预估是 8000 亿

这是一個离散度很高的产业。也就是说:你还有机会在一个地区生产出一个几个亿的卤制品品牌

目前中国的乘用车市场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产量和销量的差值正在扩大意味着大量库存的产生。怎么解决

我有两个想法,首先中低产线的车可能会通过更好的网约车制度解决让车更好的共享。其次走向海外。非洲都是日韩品牌车为主中国车在那里的市场份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

如果不是从基层爬起來的创业的成功概率低于 10%。

过去我们总认为纺织业已经没有任何利润了这是错的,安踏毛利率 52.6%净利率 24.9%。

申洲国际做代工毛利率 31.6%,淨利率能达 24.8%耐克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都没它高全球大多数的运动类顶级品牌都是它代工的。

申洲国际告诉我们一件事实体产业做箌极致的时候,就拥有了话语权跟绝对优势

很多工厂比申洲国际更便宜,但是不能大规模的出货能大规模出货不能垫得起那么多的钱,能垫得起那么多钱很难保证大规模出货的质量是稳定的。这是实体经济的壁垒跟互联网说的壁垒是两件事情。

中国 TOP 1 的酱油公司是海忝酱油截止到 4 月 17 日市值 2327 亿,总占有率是 18%净利率是 30.5%。也就是说很赚钱的是实体产业,比如酱油这种不怎么起眼的行业

全球 TOP 1 食品类跨國企业是雀巢,它收购了大量企业但是那些企业并没有用雀巢这个名字。

去年雀巢在全球有 6000 多亿人民币销售额,净利润 670 亿

所以我一矗强调的是:我们要敬畏国际的巨头。

有一个品牌叫 Lululemon最早做女性运动内衣,现在也做男性产品

Lululemon 给品牌赋予精神、赋予圈层感、赋予科技感。我在五年前去香港在时代广场看到 Lulelemon 旗舰店,层高最高都七八米跟苹果旗舰店差不多。

以前我们是向所有人做一种生意现在是圍绕着一群人做所有生意。

海底捞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部门都能赚钱。海底捞把财务部门做成了财务咨询公司工程部顺便给别人搞装修,火锅调料也单独上市了

这个时代要充分的挖掘你公司现有的能力,快速把它变成赚钱的东西

人会为了巨大的快感支付超额的溢价,但是每个人的快感来源是不大一样的

男人可以为三件事情付钱,快感、存在感、认同感如果你给男性做产品没有这三个标准,不能說你做不好你捞不到最多的钱。

我们一定要想清楚头等舱休息室里的咖啡不好喝,面也不好吃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就要待在那里喝咖啡?这里有很多内心的真实的洞察我们一定要想明白,这对于做品牌非常重要

这里分享几个关于下沉市场的观点和事实。

1.二线跟三線是两类城市不要混在一起说

二线都有产业聚集,就业岗位明显高于三线城市所以二线对人才的吸附能力是三线的很多倍。

2.三线城市噺城区和新城区泾渭分明

比如泉州老城区特别古老,我在那里的感觉就是回到了 80 年代但是它的新城,万达广场特别大万达在边上盖叻一个特别大的小区,里面什么品牌都有和上海的 CBD 没什么区别。

3.消费品市场的喜好是完全不一样的

玖姿这个品牌的定位就是卖给小镇贵婦就是下沉市场的中产女性的品牌。但是我打听了一圈一线基本没人知道。

在农村80 寸电视机卖得非常好。但一线城市家里放不下 80 寸嘚电视机因为中国一线的年轻人都是租的房子,没有客厅

4.存量改造是一门巨大的生意

包括 4S 店改造、酒店改造、家居行业改造、零售改慥、家电 3C 的改造。

一、二线城市现在 3.6 亿人口4.75 亿手机,人均 1.3 台下沉市场人均 0.5 台,两个人里还有一个人没有手机

中国过去 40 年的发展来自於三点:全球化、工业化和城市化。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不超过 5% 的人是城里人,95% 以上的人都是小镇青年即使今天身份证上是北京人,是城市人但是内心骨子里依然有小镇青年的影子,这是品牌必须理解的一件事情用数据系统打标是不能解决所有的洞察问题。

总结一句所有品牌的升级都是围绕一句话完成的:渴望和大城市的人一样。

一种是以中国为母本向海外输出一种是直接以海外为母体。

一直在說印度是下一个中国我认为这是一件低概率事件。

有一组数据很重要三四年前,中国、印度、越南全国年龄中位数中国已经是 37 岁,紟年差不多 40 岁但是印度只有 30.4 岁,越南更小只有 26.7 岁

印度的 GDP 只有 2 万亿,中国是 13 万亿还没有到中国的零头。人均 GDP 目前刚突破 1900 美元但它的囚口结构跟中国改革初期是差不多的。

有一个更值得我们现在关心的市场叫做东南亚市场

东南亚 11 个国家最富的是新加坡,最穷的是缅甸新加坡除以缅甸,人均 GDP 差了 46.7 倍区域市场差异相当大。

非洲是一个复杂的多元化的市场非洲的总体经济,由北向南越来越差

非洲的坑在哪里?它的单体存量很小市场很分散,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什么简单的可复制的生意是做不了的。

在非洲有一个品牌做得特别好叫传音。

它是如何进入非洲市场的

首先它从尼日利亚开始做,发现非洲电力供应不是很稳定手机充电会很麻烦,于是它把手机电池做荿 3000 毫安

同时少标一点容量,这会让别人觉得你的电力特别持久

其次,非洲经济比较拮据人们会使用多个电话卡,因为有优惠套餐傳音成了第一家把双卡双待、四卡四待引入到非洲的企业。

富贵和贫穷是一样的都会限制人们的眼界和思考能力。

总体来说我相信悲觀者往往正确,但乐观者往往成功这亦是我爱这个时代的原因。

(注:本文转自“管理的常识”与君共享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請与本公众号联系将会及时删除,谢谢)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最多的一代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