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我想回农村办北京熟肉制品加工厂厂,您能给我一些意见和建议吗?谢谢

  《黄冈文史》编委会

  主 任: 李儒志 黄良章 张友启 万亚平

  宋兰萍 肖红娟 詹汉彬 余 觅

  编 委:吴佑元 孙振佳 张咏秋 凌建军

  颜宏启 童春珍 余 赤 张龙飞

  王继波 易旭光 陈敦学 刘德才

  黄爱平 周清良 汤焱春 李 韧

  李汉平 曹 慧 严万军

  执行主编:孙振佳 张咏秋

  特约编辑:童志清 高 铁 何周国 屈苇滨

  朱 红 冯 俊 徐西康 王本忠

  余宏基 熊锦华 石志军 徐彩云

  一、本期《黄冈文史》总第十五辑,也是本届政协文史委开卷之作。

  二、本期《黄冈文史》力求遵循政协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原则。涉及的人和事必须真实可靠,不作虚构和艺术加工,稿件文责自负。

  三、本期《黄冈文史》旨在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记载了黄冈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进程和状况,为黄冈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四、本期《黄冈文史》设立经济纵横、知青岁月、社会见闻、文革史话、史海拾贝、寻根问祖、风物民俗、趣闻轶事八个栏目。

  五、本期稿件来源。一是黄冈市政协文史专员提供;二是各县市区政协文史委提供;三是社会各界文史爱好者提供。对已提供的稿件而本辑未采用的,以后根据《黄冈文史》栏目设置情况陆续采用。

  六、为加强市政协文史资料征编工作,市政协特聘万学华、王琳祥、史智鹏、白战存、何存中、余彦文、库充、李必友、汪锡良、陈幼安、罗玉蓉、罗智敏、屈银安、胡荣希、胡耀武、赵瑞群、涂普生、谈祖应、程水清、韩进林20位同志为本届市政协文史专员,聘任期到本届届满止。

  七、由于我们编辑水平所限,本期《黄冈文史》难免存在不足或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黄冈文史》编辑部

  横岗山群英隧洞 周起元(1)

  红安县金沙河水库建设始末 余 鹏(5)

  上好佳落户红安纪实 蔡爱国/述 何周国/文(9)

  “三级跳”助推全省鱼苗繁育第一村 童志清(13)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落户罗田记略 朱清明(17)

  章杰:追逐跨越的梦想 罗玉蓉 殷浩茗(21)

  武汉知青投身龙感湖农场纪实 万远骥(28)

  她们的名字是强者 石 泊(35)

  上海知识青年支援南湖农场建设记 黄州区地方志办公室(45)

  寻访黄州南湖第一代拓荒人 熊安平(47)

  广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简述 张志良(50)

  我在一九五八年亲历的几件事 余彦文(54)

  难以忘却的记忆 陈国平(60)

  记湖北省训练基地英山县游泳跳水馆 周本章(63)

  罗田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及世界冠军裴佳云 朱寿儒(69)

  从黄梅走出的中国首艘航母政委梅文 张咏秋(72)

  广济文化大革命运动见闻录 陈淑先(75)

  我经历的文革“串联”和“复课闹革命” 周春芳(85)

  文革期间巴河一司强占武汉红旗大楼闹剧始末 陈玉能 周新林(90)

  文革期间的“忠字舞” 梅春林(99)

  邾城究竟在哪里 梁敢雄(100)

  徐寿辉和天完国 史智鹏(106)

  广济籍同盟会员与辛亥革命 陈淑先(111)

  宛希先:第一个坚定地追随毛主席干革命的人 唐 亚(113)

  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五重间谍袁殊 付建军(119)

  翟凤阳——世界和平的报警员 埃斯塔布鲁克、鲁滨斯里(132)

  从乞丐到功臣 原东杰/述 张咏秋/文(135)

  寻根问祖与移民文化 李后强(144)

  麻城古代移民与湖广麻城孝感乡 钟世武 曾 锋(149)

  “江西填湖广”与鄂东 史智鹏(172)

  黄梅八大人文资源 石雪峰(180)

  胜利老街 倪金元(183)

  蕲春·蕲菜·芹菜 祝和忠(186)

  蕲春出土的明朝皇室金酒壶 史智鹏(188)

  民国才子饶汉祥轶事 七秩龄童(190)

  刘文岛灌醉希特勒 佚 名(198)

  蕲春的汪伪汉奸“政权”概略 郑 飞 李 育(201)

  险被遗忘的内线人物——倪国勋 陈玉萍(207)

  广济县北高南低,西北部水源短缺,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早在1965年,黄冈地委组织各县干部集中在蕲春县搞社会主义教育时期,就由地区水利局带领蕲、广两县水利干部进行勘测,希望引用蕲春县大同水库的水,灌溉广济县西北部农田。当时方案是:在蕲广毗连的罗林寨凿通隧洞,进口在蕲春县黄河厂水库下首接大同水库渠道,出口从松阳的包法村新开渠道经南泉的长岭——陶斯到栗木直灌四望等农田。后来“文革”开始,就把方案搁下了。

  1968年4月,地区水利局电话通知,说省领导张体学同志对“引蕲济广”工程项目很重视,要求我县尽快拿出具体建设方案,报省、地批复开工。随即,我向县革委会副主任赵文志同志汇报了这一精神(水利局是我主持工作),我当时提议,我县已建成的梅川、荆竹、仙人坝三座水库,在修建时,设计库容都偏大,采用多年调节蓄水的办法,来满足灌区的用水需要,在实际运行中一直未蓄满过。如若平时从蕲春县引进余水,把三座水库蓄满,抗旱需要用水时,随时就可以开闸灌溉,主动权由自己掌握,避免直接从大同水库渠道引水灌溉的很多麻烦。赵县长同意我的提议,并叫我按此方案进行勘察测量上报。于是,我带领水利局十多名技术干部和工人,还雇请了一部分民工,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测量了宋冲、荷叶林、夏家巷三条凿洞的线路,经比较,最后选定从蕲春县胡坪村的水口为进洞口,到我县绿林村的夏巷为出洞口(即现在线路),把测量资料绘制图装订成册后,一并上报到地区水利局和省水利厅。

  1973年上半年,时任县委书记周伯辰同志参加省委召开的会议回来,把我找去说,省委领导对引用蕲春水灌溉广济农田这项工程非常重视,我与蕲春县委书记张海景同志在省里会议中已作了商量,我给你写封信,还找一名技术干部同你一路去找张书记(原任地区水利局长,我对他很熟悉),请他安排人员配合你对大同水库和蕲春县与广济毗连地区的可用水资源进行一次调查。去后,张书记安排两名水利技术干部,陪同我对大同水库的蓄水、用水和蕲河流域靠广济边缘的松林河、白水河、桐梓河、蔡寿河等可利用的水资源,实地进行了调查。蕲春县提议,要我们组织劳力到蕲春县境内去修水库蓄水,开渠道灌溉广济。回来后我把调查情况向周书记作了详细汇报。周书记听后,要我写出书面材料,提出建议方案,以便县领导集体讨论定案。我当时建议,第一,利用大同水库灌溉渠道,引用该水库发电后的水(根据该水库的拦水面积和库容情况,每年用于发电水量一亿立方米左右,发电后全部落入蕲河流走了)。第二,在距离广济最近的蔡寿河上建一拦水工程,引用上游十多平方公里的水。县委决定於1974年10月动工兴建,连通横岗山底下引水隧洞,组建了以县革委会副主任杨士奎为指挥长,水利局局长马振华、副局长柯水洪为副指挥长的领导班子。开工头一年,省里没有安排资金,光靠县财政拿点钱作前期工程费用,组织三千民工修筑运送器材到工地的道路,以及开挖进出口洞渠等前期工程,这些工程都靠民工用双手操作修建,工程极为艰苦,因而工地上干群一致呼声,要求把凿通这处隧洞定名为“群英隧洞”。到1977年,省水利厅才安排所属工程建设二团的领导和工人,带着机械设备来工地施工,省里开始拨款投资,加快了凿掘隧洞进度。直到1979年8月22日,主洞才正式贯通,凿掘长距五千七百五十米,包括后来对进出口明渠的拱砌,洞身全长达到六千零一十米。施工中从两头向中间掘进,由于负责测量的技术员刘承绪,工作认真负责,在隧洞贯通时,轴线中心横向误差仅一点八公分,高程相差二点八公分,洞底宽四米,高三点五米,马蹄形状,根据石质情况,洞内进行了局部钢筋混凝拱砌,进口海拨高程为七十二点二八米,出口高程七十点二七米,纵坡降为1/3000,设计引水流量为八至十立方米/秒。

  1979年冬,我任进口洞处蕲春县境内的东西引水渠线工程施工负责人,指挥部领导成员增补县委副书记陈坤维任政治委员,计委主任吕理明和我任副指挥长,马振华调出。东线引蔡寿河洪水,在姜垸河段建一道拦河块石混凝土滚水坝,南边坝头建一座引水闸,进水至引水渠道,设计流量为十立方米/秒,渠长一千二百零四米。其中渡槽一处,长二百一十五米;隧洞一处,长一百五十三米;泄洪闸、节制闸各一处;跨渠公路涵洞一处,其余土渠内坡都用浆砌块石护砌。西线引大同水库发电后的水(后来蕲春县在大同水库渠道鸭公咀跨蕲河渡槽进口处,建了一座二级发电站,截断了水库坝后电站尾水向广济引用,为此事反映到省里,省遂还拨款给蕲春县在松林河修建了一处补充引水工程),在大同水库渠道胡坪垸旁地段,修建了一座分水闸向我县分水,新开分水渠道至群英洞进口总渠,全长二千三百四十六米,设计流量十立方米/秒,其中渡槽一座,长一百四十五米,两处隧洞,共长一千零四十一米,在东、西渠线汇合处,建一泄洪节制联合闸,闸内用浆砌块石建导流坪,长一百九十米,高三点五米,尽量抬高引洪水的进洞水位,以利增加流量,所以在引洪时出口明渠实测流量达十二立方米/秒,提高了引洪效能。1980年8月1日,首次引水到梅川水库,十月蕲春县境内引水配套工程全部竣工。1980年冬转建到本县境内,从群英洞出口总渠至荆竹水库的引水工程,在总渠出口六百米处,建分水、节制联合闸一处,以便向梅川和荆竹两水库错开调节引水。联合闸至荆竹水库引水渠长一千七百八十米,其中青蒿隧洞一处,长八百五十米,1981年下半年竣工。1982年雨季开始向荆竹水库引水。随后在荆竹水库西干渠仙人坝渡槽上首,建一座分水闸,闸后开挖三百米明渠引水至仙人坝水库。利用梅川水库东干渠在张济垸旁边,凿一隧洞长三百八十米,开挖明渠三百六十米,引水至大金水库。同时梅川水库的东西干渠下游灌区与大金水库刘元渡槽边的一出口灌区都是毗连,也可以相互调节供水。

  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群英隧洞引水配套工程建设,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于1979年7月18日到工地视察指导工作,还有水利部李代根副部长、省水利厅漆少川厅长、地委书记董舒等领导,先后都到工地进行过视察和指导工作。

  从1974年冬到1984年春,群英隧洞“引蕲济广”配套工程建设历时十年,共完成土石方一百四十二万立方米,标工二千五百二十五万个,国家投资六百四十三万六千元(含县自筹46.6万元)。正常年年引水达一千万立方米左右,最高水年引到一千六百万立方米,使我县上乡农业用水得到了一定改善,并建成了以四座中型水库为骨干,以小型水库和塘、堰为基础,以干、支渠道相连、长藤结多瓜为动脉,以群英隧洞引水为补充的一洞连四库灌溉体系。梅川水库从一九五八年建成蓄水受益,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间,共安装机械抽输水管以下的死水抗旱三次,其中一九七八年抽干死水见了库底,事后该库三年没有成鱼捕捞。从群英隧洞一九八○年开始引水至今已达三十年,梅川水库再没有安装机械抽过死水抗旱。

  (武穴市政协供稿)

  红安县金沙河水库建设始末

  金沙河是倒水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红安县北阳台山,流程21.6公里,流域面积132平方公里。金沙河出口土皇寺盆地,适合建坝拦洪,金沙河水库即建于此。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鸟观嘴(今县化肥厂西侧),由一座主坝、4座副坝(鸟观嘴、凉亭岗、郑家岗、李德)以及灌溉输水管、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承雨面积108平方公里,占金沙河流域面积的81.8%,年均来水量5177万立方米,总库容17872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49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644万立方米,死库容473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1.4万亩,是红安库容最大的水库,也是治理倒水的骨干工程。

  倒水治理工程启动前,倒水河两岸特别是下游水害频繁,而倒水以西红安、新洲两县大面积缺水,旱灾严重。为治理倒水,解决红安县倒水以西的高桥、觅儿、八里和下游的新洲逻垸、觉民、仓埠、阳逻岗的灌溉以及红安县城以下的倒水两岸的防洪问题。1956年10月,省水利厅厅长漆少川在省水利厅主持召开“治理倒水问题讨论会”。与会人员有:省水利厅有关办、处负责人,黄冈专署水利局长、新洲县县长及水利局长,会上各抒己见。首先由漆少川厅长提议:“在上游做水库,做18个小水库,5个大水库,控制承雨面积1731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计划经费4000万元。”此说五个大水库是指古峰岭、石家咀、烟宝地、杨山、金沙河五处。新洲县县长梅建明按照中共新洲县委的意图提出:“治理倒水应在下游开河撇水,只有撇除倒水,才能彻底免除涨渡湖区水灾。”

  漆厅长说:“开河非永久性工程,划不来,开了河还要修水库,因为红安县的旱灾未解决。”

  经过反复讨论,会议最后结论:“暂不开河,先修水库,……。大的省里负责,只修两个(即金沙河、烟宝地)。”1959年红安大旱。9月,黄冈专署水利局行文通知“兴建红、新金沙河水库和尾斗山水库。”

  二、勘测设计与实施过程

  金沙河水库(包括渠道)工程由黄冈专署水利局勘察设计。1959年9月28日,黄冈专署水利局工程师陈牟生、方育群等,在1958年夏季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对枢纽工程和渠道工程测量放线的基础上,实施勘查、定线(坝址线)。10月8日,成立黄冈专区红新金沙河水库工程指挥部,黄冈军分区司令员熊心乐任指挥长,红安县县长马友才、新洲县副县长赵怀德任副指挥长,中共新洲县委副书纪杨逢春任政治委员。10月15日破土动工,新洲县上劳力39554人。同年11月,中共黄冈地委发出“关于成立治理倒水党委会和指挥部的通知”。原文如下:

  中共红安县委、新洲县委:

  为加强领导,全面治理倒水。地委决定:建立治理倒水党委会和指挥部,熊心乐同志任党委书记兼指挥长,程鹏、郭兴春同志任党委副书记,金沙河、烟宝地两个水库工地的负责同志参加党委。地委要求今冬确保完成金沙河、烟宝地两个水库的工程设施,开通红新百里长渠。希望你们将参加党委名单及其分工职务报来地委。同时,将当前施工的情况和经验向地委写一书面报告。 中共黄冈地委(印)1959年11月20日

  1961年春,省长张体学在听取黄冈专署关于治理倒水规划意见后,认为建设古峰岭水库涉及淹没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七里坪的问题,建杨山水库涉及河南新县,未与通过。由于计划变更,金沙河水库来水量偏小,灌溉下游新洲的计划不能实现。4月5日,当大坝、子坝筑至68.079米高程处,中共黄冈地委决定:“新洲县民工全部撤回,留部份干部,将煞尾工作移交红安县办理。”5月5日,整个工程停工。1964年11月,红安县继续兴建,由副县长张书元任指挥长。1965年6月水库枢纽工程(溢洪道除外)竣工。溢洪道工程于1969年10月动工兴建,1971年6月土建工程完成,7月闸门安装完备。

  金沙河水库渠道工程——红新大渠与烟金干渠同时建设,为使两大渠系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黄冈专署成立了金沙河渠道工程指挥部,负责渠道及附属建设物的设计施工,并统一计划安排和督促检查新洲、红安两县对计划的贯彻执行。库上的烟金大渠及杨山引水渠,引烟宝地发电尾水及杨山河径流入金沙河水库,渠长40公里,流量5——9立方米每秒,计划年引水2000——3000万立方米,补充金沙河水库来水量之不足,该渠由红安县负责兴建。库下红新大渠从渠首至阳逻全长94.32公里,其中红安境内58.22公里,渠首流量16立方米每秒,该渠由新洲县负责兴建。新洲县于1959年冬至1960年春上劳力组织施工,1961年4月停工。1964年元月,根据专署指挥部的安排,红安县上劳上1万人,完成红新大渠道首段9.2公里和长360米的高桥河引水渡槽的施工任务;红安境内下余的49公里及主要附建物的施工任务由新洲县完成。1966年10月13日,专署指挥部根据倒西渠系的施工进展,调整了两县的施工任务,确定红安除继续完成烟金渠道外,完成高桥河渡槽出口至董家石桥渠段煞尾工程及一般附建物的配套,计标工43.4万个;新洲完成余土凹至董家石桥5.9公里渠道,标工31.43万个,并完成神龙庙渡槽的施工任务。专区指挥部随后撤销。1970年,长2500米、高21.5米、通过流量6.5立方米每秒的五峰岗渡槽建成,为金沙河水库送水新洲创造了条件。

  三、建设代价和运行效益

  建设金沙河水库,红、新两县人民付出了很大代价。金沙河水库建设投资1586 万元,其中枢纽816万元,渠道工程816万元。淹没耕地14388亩,移民2249户10134人,拆迁房屋9027间。枢纽工程和红新渠道工程施工中,共完成土方749.8万立方米,石方185.3万立方米,混凝土17万立方米,新洲县完成土石方503.59万立方米,标工470.60万个,其中完成红安境内土石方291.29万立方米,标工331.35万个,仅第一期工程即耗资141万元,补助粮食0.93公斤,因工伤等原因死亡民工124人。

  水库建成后,减轻了倒水下游的洪涝灾害和倒西灌区的旱灾损失,对红安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做出了贡献。金沙河水库投入运营后,在防洪、灌溉和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共拦蓄“91.7”型特大洪水13次,削减洪峰70%以上,保护了下游45万亩农田、50万人口以及重要城镇和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红安倒水以西历年干旱严重的大面积农田灌溉用水得以解决。1975年灌溉面积达14万亩。由于灌溉面积大,来水量不足,原计划杨山、袁因河、南门河等引水工程未全部完成,引水目标未达到,水库水量不足,一直难以有水送达新洲,1972年秋旱,红安县委书记王克诚亲自沿渠道给新洲送水40万方,群众称之为“龙江水”。1971—2007年金沙河水库共提供农业灌溉用水20.74亿立方米,提供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红安县政协供稿)

  上好佳落户红安纪实

  蔡爱国/述 何周国/文

  2002年夏,红安县在广东东莞等地举行了一系列招商会,邀请部分台商、华侨和部分广东客商到红安投资。县委书记林全华亲率代表团与会,我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全程参与招商活动。招商会上,我们结识了一大批客商朋友。会后,一些老板陆续到红安进行实地考察。

  2003年冬,菲籍华侨老板蔡恒瑞到红安考察花生制品厂,随行的有位女老板名叫蔡玛莉,台湾人,老公是福建晋江人,在菲律宾华人商界很有声望,是最早进入大陆经商的老板之一,六十多岁,对大陆的招商引资很热心。为强力推动招商工作,县招商局建议县政府聘请一批外地客商和知名人士,作为红安县政府招商顾问,其中蔡玛莉是其中一位。在蔡女士来访我县期间,我们向她提出请求,蔡玛莉欣然接受了董卫民县长的聘请。受聘之后,蔡玛莉很看重革命老区对她的信任和期待,开始为红安招商引资多方奔走联络,她邀请我和招商局负责人多次到福建泉州、晋江等地招商。在招商过程中,她就告诉我们上好佳公司计划到内地发展的信息,并给我们提供上好佳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培明的名片,让我们与李先生联络。

  回红安之后,我就同李培明先生进行了电话联系。李先生在电话里说得很客气,他表示,目前上好佳在上海立足时间不是很长,暂时没有到内地扩大投资的计划。我向他介绍我们县是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位开国将军的故乡,距武汉不到百公里,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杭州娃哈哈公司已来红安落户并取得很好业绩和很大发展,期盼上好佳公司能落户红安,占领中原市场。我热情地邀请他和公司领导在方便的时候到红安考察,并提出我们去上海上好佳考察和进一步洽商。

  不久,董卫民县长就带着我们一行到上海上好佳公司进行了考察。当天,李培明助理代表施恭旗董事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施学理副经理也与我们共进了午餐。在上海上好佳公司总部,我们进一步向李助理等介绍了红安的招商引资政策、投资环境、资源等情况,还介绍了娃哈哈公司落户红安的成功经验。后来,李培明到郑州分厂出差时,独自一人到红安考察过,对红安发展经济的理念、思路、招商政策和服务工作表示赞赏,对到内地投资表示比较浓的兴趣,他向我们表明,如公司决定到内地投资,他会向董事长推荐红安。

  初次会谈结束后,我们参观了上海上好佳公司。公司位于上海南沪青平公路,占地260亩,主要产品为薯片、糖果和膨化食品等休闲食品。产品行销全国,是全国最大的薯片生产企业之一,也是知名的侨资企业,还是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国内市场为主市场,劳动相对密聚型企业。参观时我们想,红安如果能引进上好佳这样的企业,非常符合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因为从红安现实情况看,红安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资源,有很大困难;生产出口产品离海港远,运输成本高;而我们地处中原腹地,人口多,市场大,生产休闲食品有资源,有很大的消费群体,同时,劳动密聚型企业还可以解决较多劳动力就业,所以,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项目不放手。虽然这次考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但我们一直作为重点进行跟踪。

  从上海回来后,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要是围绕休闲食品这个重点,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文字材料准备和物质准备。5月,我与招商局长秦训鹏等又到上海,再次会见了李培明助理,这一次,我们重点介绍了红安的花生、红薯和花生酱生产线,李助理和施学理等很感兴趣。他们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并要我县提供小花生样品。回县以后,我们将红安的小花生寄了一些样品过去。不久后,我们又第三次到上海,与该公司一直保持密切联系。

  正在这个期间,出现了一个重大变故。全国侨联组织明星侨资企业到江西考察,上好佳公司董事长施恭旗也在其中,他在考察了九江市德安县后,当即决定在德安征地100亩,投资建设上好佳江西公司,并签了正式合同。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争取工作是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九江离红安不远,如果再在红安设厂势必影响上好佳的整体战略布局,我们感到引进上好佳从希望转入渺茫。面对变故,我与董县长、秦局长商量,决定要借鉴逆势中引进娃哈哈公司的成功经验,不气馁、不放弃,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采取两手推进的措施,一手是进一步与蔡女士联络,借助外力推动;一手是明确抛出合作条件和政策,增加吸引力。蔡玛莉女士为帮助我们,将菲律宾侨界领袖姚剑华先生的电话告诉了我,建议我们寻求他的帮助。我就直接同姚先生通了电话,在电话中介绍红安的简况和与上好佳洽商的情况,恳请姚先生鼎力玉成我县与上好佳的合作,并请姚先生在方便的时候到红安来考察。素昧平生的姚先生当即答应一定向施先生转达,助人之情溢于言表。

  2004年初,我们第四次到上海,再次来到上好佳公司总部,向公司明确了下列合作条件:1、以优惠地价提供土地100亩,并预留发展空间;2、将现有一条花生酱生产线调拨上好佳湖北公司无偿使用;3、借贷资金1000万元助其建设湖北公司;4、税收按红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执行;5、可以独资也可以合资办厂;6、县政府负责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条件开出以后,上好佳方表示将认真研究。

  2004年7月,施恭旗先生到九江公司视察后决定转到红安来看一看,施先生的助理李培明和儿子施学理陪同考察。县委县政府做了周密的接待安排,我亲自到天河机场接客,县委书记张鹤桥同志率队在红安边界迎接,并安排警车引路儿童献花。施先生一行在二程看了地膜花生基地,参观了娃哈哈红安公司,并参观了红安将军广场建设现场(施先生当即表态捐款10万元人民币助建广场)。这次考察时,他们被我们的诚意、热情和优惠条件所吸引,考察当天就与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合同,并共同选定了新公司厂址。

  合作协议签订后,双方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一系列筹建工作,上好佳方先后派遣多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产品研发人员来红安,根据红安方提供的地形图、地质图、水文气象等资料开始工厂设计,并选定上海叠佳建筑公司承建厂房,由我县当地建筑公司承建附属工程。公司筹建组在我县全力协助下,顺利地在省工商局注册成立“湖北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

  我县为配合湖北上好佳公司的筹建工作,成立了以县长董卫民挂帅,县委副书记吴光德、县委常委余友斌和我为副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并抽调县开发办副主任徐德辉、城关镇副书记马寿元、县委办干部张继顺、企业局干部郑应明、公安局干警卢光宗等组成工作专班,全方位地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支持,先后完成了从城关镇似马山村征地100亩、平整土石方5万余立方、小河改道400余米、建12米宽30延米长桥梁一座、地质勘探、注册登记、从龙泉公司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800万借给上好佳公司)等大量艰巨的前期工作,上好佳项目于2005年初正式开工建设。

  上好佳项目在筹建和建设过程中,合作双方都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上好佳在工厂设计、产品安排、管理团队选配等方面都作了精心安排。2006年,施恭旗先生还将上好佳国际有限公司菲籍股东全请到红安视察项目建设,增强股东对在红安投资的信心。我县将该项目作为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和保护,负责该项目的领导经常亲赴建设现场与合作方、承建方加强联系沟通,面对面地解决各类问题,让合作方真切感受红安的诚意、红安的精神、红安的作风。一次雨后,吴光德同志和我陪同上好佳王伟顺经理到施工工地,见王跳不过河,吴光德当即脱鞋下河垫石块助其过河,使上好佳的客人们深受感动。余友斌同志心系项目,具体组织指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项目专班的同志更是不分晴雨、不分昼夜、不分节假,全天候地服务项目。张继顺同志在这个项目建设后期发现身患绝症,英年早逝。

  湖北上好佳公司于2007年建成投产。刚一建成,即遭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不利的经营形势下,公司沉着应对,精心经营,对外开发市场,对内强化管理,不仅度过了生存危机,还创造了较好的经营业绩。2009年,公司经营收入超过7000万元,利税300万元,现拥有7条生产线,2010年销售过亿元。该公司与我县商定,再征地100亩,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湖北上好佳公司将在我县食品工业园区发展壮大。

  上好佳落户红安和不断发展壮大,是县委政府坚持走招商引资之路的成果;是真诚待商、互利双赢、共谋发展的结晶。我们记述这段经历,目的就在于给后行者一些有益的启示,在于希望更多的象上好佳这样的企业落户红安。

  (红安县政协供稿)

  “三级跳”助推全省鱼苗繁育第一村

  ——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发展鱼苗繁育产业纪略

  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依托幸福水库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大力发展鱼苗繁育产业。通过“三级跳”,2011年,全村鱼苗繁育达145亿尾,实现总产值1870万元,人平实现纯收入11000元,鱼苗繁殖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5%以上。幸福村也因此成为湖北省鱼苗繁育第一村。

  第一跳:养殖总面积从10多亩扩大到4760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1100亩的幸福水库为邻的幸福村,可谓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直到1962年,幸福村的村民还没有从事鱼苗孵化生产,只是进行传统的成鱼养殖。

  面对这一情况,不甘寂寞的幸福村党支部一班人在积极思考:我们周边以及全区拥有10多万亩的水产养殖面积,而成鱼养殖所需的鱼苗全靠外地购进,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价格等主动权受他人控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村党支部经过研究后大胆地作出了一项决定:在幸福水库以下三个小组中,安排有水产养殖经验的几名村民组成水产队,从事鱼苗人工繁育,其生产管理模式是:水面由集体提供,农民出勤记工分,村里管理,收入归集体所有。当时鱼种养殖面积只有10多亩,年繁育鱼苗不足1千万尾,收入不到4500元。虽然鱼种养殖水面和鱼苗繁育量每年在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仍比较缓慢。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部分农户开始在自家承包的水面和稻田中改建水池,进行鱼苗繁育,但小打小闹总是形成不了规模。2003年春节刚过,在黄州区水产局和陶店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20多户农民承包了幸福水库以下近100亩水面,开始进行集中鱼苗繁育,并组织数十户村民入股,成立鱼苗繁育协会,逐步吸纳农户筹资60余万元,新建鱼苗繁育基地。

  鱼苗繁育协会的成立,鱼苗繁育也由原来的一家一户零星分散作业转向集中连片繁育。协会以此为契机,注重资源整合,根据村民各自所长,选择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农民成立繁育技术指导小组,指导鱼苗孵化生产,确保鱼苗的整体质量。组织见多识广、擅长对外交流联系的农民成立销售小组,负责对外销售服务,因此,协会的整体能量得到释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在此期间,村民自发将承包的耕地开发成水面300多亩,使全村鱼苗繁育面积达600多亩,鱼苗繁育户从1982年的20多户发展到80多户,鱼苗繁育突破10亿尾大关。随着鱼种养殖水面和鱼苗繁育户逐年增加,2011年鱼种养殖面积达4760亩,其中本村1620亩,租赁或承包外村水面3140亩。

  第二跳:鱼苗总产量从不足1千万尾增加到145亿尾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增多,幸福村鱼苗繁育品种已由原来的花鲢、白鲢、草鱼、青鱼“四大家鱼”增加到现在的鳜鱼、黄颡鱼、鳊鱼、鲫鱼、鲤鱼、细鳞斜颌鲴、鲶鱼等20多个品种,名特优鱼苗的比重达65%以上。

  幸福人深知,优质苗种是渔业发展的基础,必须抓好苗种的规范化生产。2011年,区水产局、陶店乡和幸福村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鱼苗繁育基地进行改造升级,硬化孵化车间道路,预制板护砌亲本培育池,配套建设排灌沟渠,建设标准孵化车间52间,每个车间摆放孵化瓦缸18口,孵化车间实行渠灌沟排分家,小口径管灌到孵化瓦缸,鱼苗繁育实现了基地化、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为确保质量安全,协会严把亲本源,严格鱼苗进出关。农民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和经营。在经营过程中,鱼苗必须经过渔政部门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出。同时,在生产上大力推进健康繁育养殖,坚持从源头杜绝使用化学药物、化肥和饵料添加剂等违禁物品,定期监测种鱼亲本养殖池和鱼苗孵化池水质,加强消毒保持水源清洁无污染,确保种鱼亲本体质优、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着力打造优势明显的渔业特色品牌。2009年,幸福村鱼苗繁育基地成功注册“幸福牌鱼苗”商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幸福鱼苗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了“小鱼苗”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2011年,幸福村鱼苗繁育产量实现145亿尾,其中繁育水花135亿尾、夏花10亿多尾。

  第三跳:村民户年均收入从4500元提高到54600元

  为有效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幸福村鱼苗繁育基地服务管理能力,加快鱼苗繁育产业发展。2008年10月,在区水产局的具体指导下,幸福村5名优秀的鱼苗孵化能人在原来协会基础上,成立了“幸福鱼苗孵化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276人,对农户孵化繁育的鱼苗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运输、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措施,并实行科学化管理,鱼苗繁育经营也因此实现了由一家一户的“独唱”走向了“合唱”,有力地提高了鱼苗孵化繁育产业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了渔业经济的综合效益。

  与此同时,合作社推行“走出去销售、请进来购买、经纪人销售、网上销售”等模式,销售网络得到延伸,销量一路飙升,鱼苗运输也由原来的车运、船运发展到现在的空运。鱼苗由开始时的自繁自用,多余部分供应周边县市,逐步扩大到销往江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南、广东、四川、重庆、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地。目前,全村从事鱼苗繁育的农户有238户计470人,占全村劳动力的近90%。鱼苗繁育已年实现产值1870万元,收入也由当初的4500元提高到1300万元,户平纯收入5.46万元。村民刘志怀承包鱼种养殖水面近200亩,年孵化鱼苗近10亿尾,同时还负责鱼苗销售,年收入50余万元。

  经过半个世纪的历练与打拼,如今的幸福村依靠发展鱼苗繁育产业,实现了农民人平纯收入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媒体的极大关注。不再是“小富即安”的幸福村人,凭着对鱼苗繁育产业发展的执着与追求,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汗水,进一步做好鱼苗繁育这篇大文章,重点完善鱼苗孵化基地设施,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规划改造1000亩标准鱼池,推行亲本和鱼苗标准化养殖繁育,提升水产品科技含量,搞好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鱼苗繁育实现200亿尾,让这个曾经偏居一隅的幸福村成为闻名全国的鱼苗繁育第一村。

  (黄州区政协供稿)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落户罗田记略

  白莲河乡地处罗田县南大门,波光浩淼的白莲河水库坐落于此,这里山清水秀,渔樵唱和,一派迷人的山水风光。

  2005年3月,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在白莲河乡月山村、叶家冲村和白莲河村三地正式开工建设。工程由国网新源公司、华中电网和湖北电网公司共同投资,利用原白莲河水库作为下库取水,利用下库右坝头上游叶家冲侧山凹地作为上库蓄水,总库容2496 平方米,设计四台机组装机总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9.7亿千瓦时,年抽水耗电量12.9亿千瓦时。工程静态投资31.89亿元,动态投资35.33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作为有史以来落户在罗田境内最大的建设项目,莲蓄工程对罗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莲蓄公司作为绿色新能源企业,对社会贡献、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站投产发电后,一年可为国家输送近10亿度电,一年可为包括罗田在内的地方提供近亿的税收。

  莲蓄工程改善了白莲河的山水地貌。规模宏大的工程构造,波光浩淼的水库库面,以及完美配套的其他基础设施,将是旅游开发的又一丰富资源,将为白莲河水乡旅游开发增添新的亮点,从而促进罗田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征地移民,实现了1100余人的异地搬迁扶贫目标,并对今后异地移民扶贫开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莲蓄工程落户罗田,缘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白莲河发电厂的大胆探索,得力于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更与罗田县委、县政府以及计委(发改局)等部门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相伴的是,电力能源的紧缺和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此时的白莲河发电厂,因人员过多、设备老化、装机容量过小、企业面临着技术的改造升级和管理模式的转换而困难重重,曾经辉煌一时的“鄂东明珠”白莲河发电厂,将要黯然失色。就在他们感到前途迷茫的时候,一直关注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水利电力部长沙中南勘测设计院给他们传递来相关信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发展蓄能电力,利用低谷电力抽水、高峰时段放水发电以改善电网结构和电能质量,这样,即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同时又可破解电网负荷峰谷差的难题。

  白莲河发电厂紧紧抓住这一信息资源,组织力量撰写在白莲河办抽水蓄能的专题报告和探讨文章,发表在《湖北日报》、《华中电力报》等新闻媒体上,向上争政策,引起了国家、省、市各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将目光投向了白莲河。在争取关注、立项的十来年中,白莲河电厂三任厂长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不屈不挠。

  作为东道主的罗田县,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及时出手,与白莲河发电厂并肩作战,为争取项目而奋力打拼:

  成立由分管副县长(吴宗元、张绍辉)挂帅的项目争取专班,县长罗刚亲任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胡祖建任副组长,王立宪为项目专班总负责人(后期为童伟民),组织计委力量向上送报告、争政策、跑项目。

  出台了《关于要求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注册并落户罗田的请示》,《关于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关优惠政策的意见》,《以完善的服务、优惠的政策、支援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在土地政策、移民政策、子女上学、生活环境、社会治安、劳动力资源、交通邮电、税费等方面作出郑重承诺,县计委及时提供完善的项目预可研报告、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为项目的顺利立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两次与白莲河电厂联手,组织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采取党政领导亲自迎候、警车开道、学生夹道欢迎的形式,欢迎省、市专家踏勘组到白莲河现场踏勘,最大限度的争取到专家、学者的支持。

  在专家选址论证会在武汉召开、全省有5处备选站址而且咸宁九宫山最具竞争优势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迅速指派主管计委的副县长张绍辉赴会,代表罗田向专家组带去土地、移民、税费三项优惠的庄重承诺,使专家组意见向罗田倾斜。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以及白莲河发电厂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1994年,根据原国家电力部的安排,原省电力局正式行文,委托中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进行选点规划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认可白莲河具备建设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良好条件。1998年6月,华中电网四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二次抽水蓄能学术研讨会在白莲河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将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列为湖北省首选项目。1999年3月,中国水利水电及新能源发电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会同湖北省计委对《湖北省鄂东抽水蓄能电站选点报告》进行了评审,对全省5处备选站址进行了认真的筛选,最后对白莲河投了赞成票。2002年6月,中国水电顾问有限公司在武汉召开了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基本同意中南勘测院向会议提交的可研报告。同年10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汉召开了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议书评估会议,建议国家尽早批准该项目,随即通过评审报告并上报国家发改委。2003年7月,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研究,批准该项目正式立项。至此,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落户白莲河。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罗田县支持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指挥部”,县长罗刚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胡祖建任政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白莲河乡负责人程德裕、刘刚、张绍辉、王立宪、朱冬明、胡朝晖为副指挥长。从县直各单位抽调91名精兵强将,组成月山村和叶家冲村两个移民工作队,由张绍辉和朱冬明(后调离,由王立宪接任)带队,深入月山、叶家冲和白莲河村,走村入户,进行移民工作动员。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动员工作,三个村1100余群众顺利动迁并得到了妥善安置,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莲蓄工程落户白莲河以及开工建设的过程中,罗田举全县之力予以支持配合,历任县委书记叶桂芳、易茂先、陶宏、黄奏球、蔡德坤等同志,无不为莲蓄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县发改局、国土局、林业局、民政局、交通局、水电局、公安局、建设局、地税局、电力公司、移动公司、物资协会以及白莲河乡、匡河乡、骆驼坳镇政府,倾情付出,热情服务,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月山之畔白莲开,白莲花开映楚天。莲蓄工程这朵硕大娇艳的“白莲花”,在全县人民和有关领导、专家心血和汗水的共同浇灌下,正破绽怒放,为楚天增辉!

  (罗田县政协供稿)

  章杰:追逐跨越的梦想

  四月底的武汉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此为荣获省劳动模范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表彰大会,在阵阵激情而富有节奏的掌声中,在全场与会者期盼的眼神注视下,黄冈市政协常委、湖北伟望农牧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杰,从省领导手中接过了那烫着金字、象征荣光的湖北省劳动模范证书。

  一时间,鼓乐阵阵,鲜花簇拥,闪光灯都聚焦在这一庄严而美妙的时刻,年轻的章杰手捧着证书,感慨万千。但是,在兴奋和鼓舞的同时,章杰也清醒地意识到,创业者的过去和未来,面对的永远是挑战。今天的收获与他所追求的目标,距离还很远很远。

  他1999年脱下令人羡慕的警服,从父亲手中接过“伟望”公司发展接力棒开始,章杰就在心里暗自立下宏愿:他要依托龙感湖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牵手浙江、福州和武汉,延伸产业链,实行规模发展,打造一个造福社会、惠及乡里的“伟望’品牌,成为鄂东科学养殖、农牧科技发展的“巨无霸”!

  通过12年的艰苦奋斗历程,他带领湖北伟望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以饲料生产、水产品加工、鸭子养殖与屠宰、淡水鱼养殖、果蔬种植、房地产开发等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化企业集团。湖北伟望集团旗下拥有湖北伟望农牧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汉口精武伟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信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市伟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伟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五家控股子公司和7家专业养殖合作社。伟望集团注册总资本12850万元,总资产5.86亿元,年产值7.89亿元。

  伟望公司于2001年被黄冈龙感湖管理区招商引入,是管理区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龙感湖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交通便利,其南部与江西省的九江市隔长江相望;东面属安徽省的宿松县,湖北与安徽的宿松县共有宽广美丽的龙感湖。湖区地势平坦,水面宽阔,土地肥沃,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绝佳之地。更重要的是消费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食品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章杰带领湖北伟望公司牢牢地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立志将公司做大做强。

  农业产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带动农民致富是企业的职责和使命,湖北伟望要当先行。章杰和他的团队在龙感湖吹响了做大做强黄冈畜牧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号角,其经营能力和科技秉赋曾经在多种场合传为佳话。

  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伟望公司开工投产初期,只有一条年产万吨全价配合饲料生产线和一个万吨复合预混料加工车间。通过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推广新技术,融合国内外各种先进饲料设备技术,伟望自己组合设计了一套集权控制生产流程,提高原料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其产品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如今,伟望公司现拥有完全电脑控制的预混料、畜禽料、鱼料、特种水产料四条生产线。公司结合多年的中草药养殖应用实践,采用电脑配方,生产加工猪、鱼、鸡、鸭等全价一系列饲料及预混料,年生产各类饲料能力18万吨,预混料1万吨,不仅满足了龙感湖湖区和周边县市畜禽饲养的需要,而且远销江浙、福建、广东等地,深受广大畜禽专业户及农民朋友的欢迎,客户对伟望的品牌忠诚度进一步提高。

  2001年,他以湖北伟望农牧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起点,投资4800万元,建起了年产1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为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承担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8年投资1380万元建设20000吨水产品加工项目,每年新增销售收入7800万元,新增利税700万元,新增就业80人;为开发新产品,向质量要效益,2009年又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及冷库5337㎡,引进国内先进水平的精滤螺旋压榨工艺淡水鱼糜生产线1条和鮰丸生产设备若干,具备年加工各类鱼丸4000吨、熏鱼1000吨的生产能力。“伟望”牌蛋品、“伟望”牌饲料、“伟望”牌预混料在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分别荣获金奖和全国知名品牌,“伟望”牌系列鱼丸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湖北省著名商标。

  伟望集团步入多产业互补、多元化互补协调发展的通道,实现了由生产、销售向再制造的延伸和转型,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排头兵。这对于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和年幼的农业产业化品牌的成长历程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总经理章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龙感湖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优势明显。这里是“京九”、“合九”铁路交汇点,承接武汉城市经济圈和“昌九”经济带辐射,1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高速公路与沪蓉、京福高速相连并设有互通,距九江机场不到半小时车程,到武汉、南昌、合肥均在2小时车程内;这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湖北“老”字号农垦农场名列前茅,境内湖泊、水库、堰塘垱坝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美誉;这里,创业的环境宽松,这里的领导和乡亲们热情厚道。总而言之,这里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里是一片能干成大事业的沃土。投资这里我充满信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老总的人生追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人追求财富的无限增长,一类人以创造财富来追求事业的无限延伸。前一类人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老板”。后一类人则是真正的企业家。

  章杰的人生追求属于后一类人。人们习惯于把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叫作“做生意”,章杰说他办企业的目的不是做生意。做生意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怎么赚钱就怎么做。而他创办湖北伟望公司是为了给龙感湖的畜牧水产业探索一条永久性的出路,立足本地,放眼全国打造永续经营的长寿企业。办企业当然也要赚钱,但赚钱是为了把事业做得更大,造福社会。这才是一个企业家的职业理想。

  最引人瞩目的真相,往往隐藏在一些平凡的事实背后,不经意间,却给人最大的震撼。2008年8月5日,湖北省政府依据“千湖之省”这一独特优势,正式提出了以汉口精武为龙头,在武汉城市圈实施万户万只的亿只鸭产业工程。这对于有着高瞻远瞩眼光的章杰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鱼儿见了水那样亲切。经黄冈市畜牧局牵头,经过多次谈判协商,终于在2009年达成了和武汉市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湖北汉口精武伟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协议。与武汉精武集团合作创办2000万只肉鸭繁育、养殖、屠宰、深加工项目,新征龙感湖工业园区土地130亩,项目总投资28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26500万元,增值税1119万元,利润5626万元,形成并完善了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鱼产业链”及“鸭产业链”,有力带动龙感湖及黄冈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龙感湖采访,笔者见证了一个正在建设之中的鸭产业加工园区。只见三排已建好的标准化的鸭加工厂房蔚为壮观,颇具现代化气息。三台铲车正在开足马力紧张施工,几十个建筑工人正在忙个不停干得热火朝天。据陪同我们采访的湖北伟望集团总经理章杰介绍,该项目是一个2000万只肉鸭繁育、养殖、屠宰及精深加工的项目。公司致力于肉鸭产业的繁育、养殖和鸭肉的精深加工,打造从种鸭——孵化——养殖——加工的综合产业链条。计划总投资2.81亿元,其中设备投资7814万元,基本建设投资12000万元,办公及生活设施1836万元,流动资金6450万元,达产后形成年加工鸭肉5万吨,熟肉制品1.5万吨的生产能力。建成屠宰厂一座、种鸭场一座、孵化厂一座、饲料厂一座、羽绒加工厂一座。同时,扩建标准化厂房、化验室、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完善配套厂区道路、供电设施,建设环保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65亿元,利润总额5600万元。整个工程项目预计今年12月建成投产。

  总经理章杰深有感触地说:“这一辈子我与鸭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人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与鸭子打交道。鸭子全身都是宝,如果将一只鸭子通过深加工吃干榨尽,一只鸭子加工后的产值与卖原鸭比至少要高出3倍以上。做好这个产业不仅能做大做强伟望这个‘农’字号龙头企业,更能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养鸭农户带来颇丰的收益。做好这个产业,我们信心百倍”!

  在湖北伟望集团采访,请看我们聚焦的两个真实的镜头:

  聚焦镜头之一:在家门口就业就是好。在鱼丸加工厂,一位身穿洁白工作服,头戴洁白的工作帽女职工款款走来,她叫田春华,是龙感湖人。田春华告诉我们,在这里上班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过去在外地打工虽说工资高点,但身在它乡,外面的开销大,算去算来,还不如在这里上班合算,在家门口就业早晚还可以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聚焦镜头之二:“伟望”牌饲料帮助渔民增收致富。在伟望饲料加工厂,随着机器的转动,一袋袋“伟望”牌鱼饲料鱼贯而出,三台农用拖拉机正在装饲料。车主王亚林欣喜地说,“伟望”牌鱼饲料质量好,价格合理,自家养鱼30多亩,一直用“伟望”牌鱼饲料,去年底,亩平产鱼在2800多斤,收入相当可观。过去,村里人买鱼饲料要到外地,不仅运输成本高,质量也没有保障。他还说,伟望公司对加入渔业合作社社员购买鱼饲料的,不但有优惠,而且对困难户可以赊销,待交售鱼时扣除,方便了渔民,增加了渔民收入。

  黄冈是投资的热土,龙感湖是置业的风水宝地。章杰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为龙感湖招商引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本人在龙感湖创业12年的亲身经历,说服同样也渴望扩大发展的同乡企业家,在他的感召下,福建及浙江两地三家企业于2010年落户龙感湖,现均已投入运营生产。湖北澳雕实业有限公司、湖北龙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湖北翠朗箱包有限公司共投资1.75亿元,年产值可达3.08亿元,为龙感湖带动就业600余人,为黄冈乃至湖北省经济事业添砖加瓦,书写着招商引资企业的发展新页,而章杰更是受到了管理区领导的赞扬。

  把人生的追求与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探索出一条从攻坚克难到不断发展壮大的“伟望模式”。 伟望品牌的不断提升,伟望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也随之迅速壮大,章杰的产业兴农思路又有了新的发展。伟望(精武)科技工业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后,他决定拿出公司的部分股权,吸纳部分农村养鸭大户以水面作资产在公司参股,让农民以股东的身份直接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让伟望品牌承载着农民致富的希望在更广阔的市场翱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成就不是成就,要多带动些人,把这片热土的经济发展起来,才是成就。

  作为黄冈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排头兵,章杰领导的湖北伟望集团业绩可圈可点:积极引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与ISO22000食品管理体系, 全面提升企业质效,企业固定资产由原来的300万元扩大到3000多万元;创办集团公司,企业资产总额达22517万元、年经营可达15000万元、利税9300万元;与武汉精武集团合作,创新投资28100万元,创办肉鸭繁育、养殖屠宰、深加工项目,仅此一项,可实现销售收入126500万元、利税6745万元;实施的“公司+水产养殖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600多个养殖户年增加收入130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经营模式,公司加大设备投入,投资近300万元购置一套现代化饲料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和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可使养殖户每亩降低养殖成本200元;对入社养殖户产品直销,减少经销商中间环节,每吨饲料可优惠400元;通过上述举措,公司每年使龙感湖及周边地区1.5万余亩养殖水面的600多个养殖户直接增加收入1300余万元,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如今的湖北伟望公司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利润8000万元、税金1300万元。

  “我们的企业离不开农民,企业发展了不能忘记带动一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章杰经营企业的一贯理念。伟望公司投产的第一年,即2002年,公司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养殖户垫付饲料3000余吨,价值700万元,较大程度地解决了部分养殖户资金不足的问题,2004年,公司被批准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5年,公司被批准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龙感湖当时首家省级龙头企业。

  取之与社会,用之于社会。总经理章杰经常这样教导伟望的每一位员工,伟望集团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近几年来伟望公司累计为社会奉献爱心达200多万元,章杰先后荣膺黄冈市十大创业标兵、湖北省劳模、优秀企业家、福州市劳动模范。当选黄冈市政协常委。

  章杰与伟望公司自落户龙感湖12年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一跃成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这块土地创造了财富,造福了一方百姓。这些成绩离不开章杰总经理辛勤的汗水,更体现了伟望集团走向强大的见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是章杰总经理勇于开拓进取及不断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从不满足现状,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龙感湖管理区经济繁荣发展继续拼搏着!

  (罗玉蓉:黄冈市政协文史专员)

  武汉知青投身龙感湖农场纪实

  星转斗移.春秋更序。有些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了。但是,有些怀念是岁月不能抹去的,有些记忆是时光不能磨灭的,四月十六日和四月十七日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记忆的日子。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畅叙垦荒情谊,盛赞农场新貌,展望美好未来,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半个世纪的战斗历程,我们走过来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业绩证实:生长在大城市的知识青年,能够在农垦战线上磨炼意志,施展才华,创造财富,铸就辉煌。正如龙感湖农场党委书记彭志伟在建场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评价的那样:“知识青年投身到龙感湖的建设热潮中来,奉献青春、奉献才智,在一片荒湖上创造了一项前无古人、永昭后世的宏伟事业,谱就了一曲曲辉煌的创业颂歌,抒写了一篇篇壮丽的时代乐章。”

  “是那时,红颜青丝一轮下吴楚”。五十年前,即一九五八年的四月中旬,接待武汉知青的农场干部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把我们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境地,我们认为,既然是国营机械农场,那一定是大有作为的地方。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在街道办事处下了户口,背起行囊登上轮船,顺江东下。当时的我们,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一样,一路上没有更多的留恋,没有更多的忧虑。船舱内,一片欢声笑语。到了总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简易房舍,偶尔从田野里传来了机器的轰鸣。然而,见得更多的是那空旷的荒湖和凹凸不平的泥巴路。龙感湖农场毕竟还处在初建阶段.站在百里长堤向东边望去,还有大片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眼前的荒芜与城市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意识到,艰苦的日子还在后头。

  初来乍到,一切都感到陌生。在我们中间,也难免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有个别男生,终日郁郁寡欢;晚上,女生宿舍里偶尔传来哭泣声。这种情绪上的波动和不愉悦的心理反应是十分自然的,因为我们面对的现实与头脑中的美好想象形成的反差太大了,叫人一时难以接受,但是,要想适应现实的生活环境,毕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绪波动就慢慢地消失了,我们思想中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

  来场的第三天,我们就分配到不同的分场和生产队,尽管劳动和生活条件有所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吃的是缽饭,睡的是草垫,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泥路,干的是农活,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说不苦是违心的,不现实的。但是,要想适应也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们和本地农工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吹响口哨就是出工的命令,食堂面前的旗杆上升起了旗帜就是收工的信号。我们没有半点拖沓,没有丝毫怠慢。晴天,烈日高照,我们戴着草帽到田里去扯秧、插秧,到地里去播种、锄草、收割;雨天,乌云密布,我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稻田里薅秧,在田埂上开缺口放水,也觉得别有情趣。春华秋实,我们获得了丰收的喜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将这种喜悦写进日记里,也在写给亲人的信中抒发心中的激情,我们把这种喜悦和激情作为生命难得的记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风霜的洗礼,我们原来稚嫩的脸庞上渐渐抹上了一层紫铜色,手上也磨起了老茧。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垦荒者与本地农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在生产劳动中,我们除了干些简单的农活外,还学会了施肥、耕田、耙田、耖田、丈量土地面积,掌握农药兑水比例等较难的活儿。劳动之余,我们也能跳进排干沟里抓起活鲜的喜头鱼;我们也能走进保管室手脚麻利地修理农具;我们也能帮着炊事员向炉镗里铲进几锹烟煤;我们还能帮助场部和生产队做宣传标语,办好宣传橱窗……这一件件往事至今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然而,前进的道路上也布满了荆棘和坎坷;在泥泞湿滑的田埂上挑秧,我们摔倒在田里;收割庄稼,我们割破了手指,插秧时,身上被牛蚂蟥叮咬;在水车上车水,有时失足掉下来;在堤坝上挑土,我们中暑了;在棉花地里打药,我们中毒了……这是在劳动中常常碰到的事。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我们,我们从劳动实践中学会了劳动的技能,掌握了劳动知识,增长了才干。本地农工对我们也刮目相看了,劳动竞赛或插秧比赛,原来我们只是参观者,后来也成了参与者。有些比赛项目我们还争得了名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不少人被评为插秧能手、青年突出手、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五九年六月《湖北日报》记者杨柳在通讯报道中称赞女知青王巧云是“龙感湖畔一株杨”,被人们传为佳话,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龙感湖杂草丝生,钉螺密布,是血吸虫窝子。我们中间,有人染上了血吸虫病,一九五八年下半年,在农场首批血吸虫病人中,就有武汉知青。有的人甚至重复感染,已经治疗三四次了。由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认真做好查螺灭螺工作,我们终于赶走了“瘟神”。

  三年自然灾害也让我们经受了考验。请看一段真实记录:一九六零年冬,四分场场部食堂门前张贴一张醒目的公告:“今日午餐每人供应红苕三两,进餐人员先到后湖打一担蒿草然后开饭”。此时天上飘着雪花,我们几人结伴同行,艰难行走在湿滑的路上,不远处有一条排干沟,沟的上方用三根树塔成一座简易的桥,我们去时还算顺利,回来时,挑着一担蒿草过桥,那是何等艰难,弄得不好就会掉到冰冷的水中,我们几个人互相帮扶,总算顺利地过了这一关。

  我们从条件优越的城市来到农场,外界环境给予我们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没有过多的抱怨,相反,我们把战胜困难看成一种乐趣。有了酸甜苦辣,生活才更加充实,更加有滋味。

  龙感湖建场初期,生活条件不够好,文体活动也很单调。本地农工在茶余饭后哼几句黄梅采茶调,我们都觉得别有风味,有时也学着哼上几句,但这些无法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劳动之余,我们把会台当作歌台,把稻场当作舞场,脸盆、汽油桶、竹板就是道具。奏起二胡乐曲,大家翩翩起舞,尽情享受劳动后的欢乐,陶醉在无比的幸福之中,不少农工开始只是驻足观看,后来年轻的男女索性走进舞场与我们共享欢乐。由于我们坚持开展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农场的群众文体生活。农场的球赛和文艺汇演,武汉知青总是唱主角,打主力。

  聪慧的天赋,活泼的性格,健强的体魄,精干的办事能力,这些优点和特长从我们身上彰显出来,逐渐成为异性追求的首要条件。从此,我们与本地职工开拓了联姻的渠道,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的人将自己的配偶也转到龙感湖来,我们在龙感湖这块乐土上安家落户,成家立业,繁衍后代,我们这些来自江城武汉的垦荒者终于后继有人了。就在我们正逐步适应农场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时候,社会上刮起了知青“回城风”。此时,武汉亲人们纷纷来信,苦心相劝,要我们珍惜青春,不要错失良机.早日返城;有的家长把武汉某某厂、某某单位的接受函也寄来了,催促子女早点回去上班;但这些并没有动摇我们坚持在农场干下去的决心,硬是顶着这股“回城风”坚持下来,而且一干就是五十年,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回想起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我们心潮澎湃,激情无限,感慨万千!我们在龙感湖奋斗了一辈子,与那些只在农村磨砺了一阵子的上山下乡的知青相比,我们更加引以骄傲和自豪!

  光阴荏苒,我们渡过了青春时代,逐步走向成熟阶段,正当步入中年时,我们十分荣幸地接受到总场党委组织主办的机械、医疗、教育、政工等方面的培训班,成为服务农业、服务农场、服务农工的主力军。

  岁月悠悠,韶光流逝。“虽说平平淡淡,但也风吹雨打写春秋”。我们是平凡的人,做的是平凡的事,但我们从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历经五十周年的风风雨雨,使我们逐渐成长为既具有武汉城市市民的那种豪爽大度的性格,又具有中国农民那种勤劳、朴素、善良的品格的新一代垦荒者。

  曾记否?大路上、田野里、打谷场上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当我们看到机车后翻起的泥浪,机车后碾出的金黄的稻麦时,你可曾想到,是我们的女拖拉机手田金玉、孟凡聪、胡先琴、彭运芳手握操纵杆,驾驭机车驰骋在广褒的田野上,这在当时,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吧!他们以自己行动证实,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令人唏嘘不已!本地的农工们竖起大拇指,惊喜地说:“真了不起,闺姐也能开拖拉机!”更为可贵的是她们身怀有孕也不下机车,天寒地冻也不停车。每当看到周围的群众向她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她们也欣喜地笑了。

  曾记否?坐在堆满财务帐本的桌子前,手不停地拨动算盘珠子,聚精会神地计算着收入支出帐目,为农场企业当家理财的不也有我们武汉知青吗?蒋厚森、叶家政、陈结东在财会工作上,数十年如一日,直至退休。

  曾记否?在治疗室、会诊室、手术室、在X光室、在田头地边、在病人家中,我们看到那些身着白大褂、肩背医药箱的大夫们,他们不分昼夜,不论寒暑,风雪无阻地勤奋工作,他们发扬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把许多危急病人从死神那里拉回来,给人们第二次生命,他们被群众称为生命的保护神、当代的华佗。这些医生是罗东强、杜清明、胡佐卿、钟克银、施后藩、陈汉泉、魏才记等,值得一提的是蔡彩云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她是医疗战线上“老劳模”。罗东强、胡佐卿两位医生退休后,仍然坚持坐诊,用自己掌握的医疗技术,为龙感湖病患者解除病苦。

  曾记否?五八年下半年,农场筹建子弟小学,在我们知青队伍中,走出这样一批人:陈祖奎、陈启良、黄振度、陈兰珍、黄远俊、罗斌卿、万远骥、邱厚富、黄美文等,他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用木板和砖头塔起课桌课凳,在简陋的教室里,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双眼,认真传道、授业、解惑。他们还承担了复式教学任务,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入了合格新生。

  曾记否?在农场文艺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胡志芳的身影,虽然他己满头白发,仍然精神焕发地忙碌在舞台上,年轻时组建剧团,既当演员,又当琴师,还当导演,多次带团到省市参加文艺汇演。退休后,仍然热衷于文艺工作,在2007年全省农垦系统文艺汇演中,从广东赶回农场,亲临现场组织排练,使农场的参赛节目拿到大奖。张阳清在开办书店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年长体弱的困难,往返于地市县与农场之间,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外面渡过的。关柱发、向继忠是我们知青中最早调入分场从事行政工作的。他们工作认真,干得有声有色;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知青中有个关秘书、向秘书。

  曾记否?许忠平、邹祖文、辜道武、张忠斌等人,凭着敏锐的目光,聪慧的思考,果断的办事能力走上了行政和企业的领导岗位,他们认真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的法令、法规,解决了工作上的难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了上级指示的贯彻落实,为农场的建设作出了贡献,许忠平是知青中唯一进入农场核心领导层的皎皎者。

  郭洪喜是我们知青队伍中唯一还在生产队的垦荒战士,五十年来,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体会到人生的幸福。退休后,仍然携子辛勤耕耘,他用自己学到的农业知识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继承父业,继续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农场前任党委书记范定生在武汉知青来场四十周年的贺词中深情地写道:“四十年来,农场在历届党委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一片荒芜人烟的原始湖泊建成初具规模的国营农场,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和伟绩。在农场这块土地上,田野里留下了你们的脚印;工厂机械上面有你们的指纹;课堂上回荡着你们的声音;职工的胸脯上留下了你们听诊器的印痕;机关里有你们草拟的公文,你们不仅在各战线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而且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了自己,同时也为农场培养了人才。你们在农场成家立业,繁衍后代,把子孙后代扎根农场,这是多么可贵的啊!”看完这段文字,我们的眼前浮现出无数生动有趣的镜头,无数令人难忘的场面、无数有保存价值的瞬间,我们可以骄傲地向世人表白:是党培养了我们,是人民养育了我们,是农场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为龙感湖农场建设奋斗终生。

  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都是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我们对龙感湖这块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沧海桑田,荒湖巨变。现在的龙感湖何止是当年描绘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她已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园区,机声轰鸣;畜牧发达,销往港澳;高速公路连接九州;城区建设井然有序;职工生活无虑无忧。说句心里话,我们都希望在这块土地上永远生活下去,长久展望龙感湖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子孙也能骄傲地说:我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是龙感湖的垦荒者,他们为龙感湖的建设奋斗了一辈子,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农场的父老乡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现在,我们都退下来了,在我们五八年老知青队伍中,大多数人鹤发童颜,老当益壮。每当晨曦初露时,公园的小路上,宽阔的广场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中有的练太级拳,有的练气功,有的练健身操;每当华灯初上时,他们又在舞池中翩翩起舞,别有一番情调,显得十分潇洒。

  德国作家歌德有一句名言:“不断进取,生命就会永恒,一旦满足,生命就结束了”。我们虽然退休了,但是,我们要为农场建设发挥余热,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在医院的诊疗室里,依然可以看到武汉老知青们认真工作的身影;学校教室里,仍然传出武汉老知青们讲课的声音;田头地边,还不时听到武汉老知青们传授农业技术的话语;会议室里,依旧可以听到武汉老知青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武汉知青是一支永远充满活力的队伍。

  回忆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龙感湖前进的足迹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她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鄂东大地上。“现代农业立区、新型工业强区、开放开发兴区、全民创业富区”的二十四字方针正在得到实施,一个实力龙感湖、知名龙感湖、和谐龙感湖正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政协龙感湖联络组供稿)

  龙感湖,位于鄂东最南边,东邻安徽,面向九江,正处鄂赣皖三省的结合部。

  传说在清朝末年,江西巡抚李鸿宾因割让九江“万洋街”获罪,皇上降旨将李革职流放。因不知到哪个险恶地方更能让罪臣得到应有的惩罚,皇上便垂询于众臣,有曰“严家闸(龙感湖西南最大土著村落)蚊子大如鸭,龙开河(龙感湖通长江水道,今名东港)蚊子大如鹅”,圣上便将李鸿宾流放到了龙感湖。

  不难想象,当时龙感湖是一片多么荒凉的地方。

  直到解放初期,这里仍是一片荒湖。一九五六年,党和政府决定在这里建设大型国营农场,龙感湖的历史才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大学毕业后,我在龙感湖工作了三年,更多地了解了她的过去和今天,深深体味到沧海桑田、一日千里的巨大变化来之不易。而妇女们在农垦建设中所付出的艰辛尤其多,迫使我不揣秃笔,要为她们写一篇属于她们的报告来。

  史载,龙感湖水患岁月,水行屋上,民处泊中。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动议”过修筑堤坝,建闸排灌,垦荒造田,但到头来,既不见堤坝,也不见涵闸,照样年年闹水灾……

  解放初,这里依然是一片茫茫的水天。蒿草葳蕤,芦苇繁茂,荷菱丛生,野禽群栖,钉螺密布……

  一九五六年,在这片被遗忘的水乡泽国,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批拓荒者。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支拓荒者的队伍中,走着一群尖脚妇女。她们刚刚放开裹脚布的脚,走起路来是那样坚定,那样稳定。正是由于她们,龙感湖的沼泽泥泞中才留下一串别样的足迹……

  十五世纪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女人的名字是弱者。而中国十五世纪的理学家却赤裸裸地说:“女人不是人”。

  是的,中国女性中父权、夫权、神权、族权四根绳索的逼迫下,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走过了漫长而黑暗的世纪,终于赢得了解放。但是由于罪恶历史的遗孽——那双尖脚却要伴随她们走完整个人生的历程。

  实难想象,在龙感湖这片荒滩泽地,尖脚妇女走过了怎样一段艰辛的历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龙感湖建场初期,人们搭茅房、住水窝,住在家里也不能穿鞋,坐在床上都可以洗脚,不论是天晴下雨,出工只能打赤脚,地上根本没有路,尖脚妇女们举步维艰,龙感湖的路真比蜀道难啊!

  下湖做事,跳沟过缺,搞不好就要掉进烂泥沟里。掉下去了,大家哄然一笑后,便手拉着手,慢慢地拉起来。

  现任农场工会副主席的陈金梅同志,想起当年,不无感慨地说:“那时,走一脚路都难啦。”

  信哉斯言。但尖脚妇女们毕竟在没有路的湖沼里走过来了,虽然走得那么艰难!

  但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她们如何在水田里插秧、薅草、割谷,为此,我采访了建场初期的妇女劳动模范——蒋先枝。

  随便聊起来,把老人的思绪带到了三十三年前。

  建场初期,农场田多劳力少。挑堤开沟、犁田整地够劳力忙的了,插秧、割谷自然成了妇女的活计。农活“三弯腰(割谷、插秧、捡棉花)”全是我们妇女做的。那时妇女刚解放,很红火。有句口号叫“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我们尖脚妇女一来就是打湖草,大家坐在脚盆里,用镰刀一把一把地割,真是提心吊胆。

  薅草本来不是一件难事,但我们一双细脚,拔不动牵拌的草蘖,脚钻进泥糊里,拉也拉不出来。没有办法,只好跪在田里,用手扯,往前爬……

  那时不像现在,水稻直播,飞机打药,机械收割,那里的活计全靠人做。插了早稻插中稻,插了中稻插晚稻。插秧要插到八月,割谷要割到腊月。一年四季浸泡在水田里,指甲都烂掉了,皮肤都浸腐了。

  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你们太辛苦了!”

  但是,老人却平淡地说:“习惯了,也没有什么,都一样,做哪样事都得吃苦。再说,也只开始上十年,后来就好了。”

  我感动得泪流下来了。中国妇女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如果说尖脚妇女从家庭走向田野是历史给妇女解放带来的必然阵痛,那么,大批的知识青年从城市涌进农场,支援农垦建设乃是时代的另一壮举。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傍晚时分,一位老队长扬着一根长鞭,驭着一辆牛车,颠颠簸簸朝第六分场走去……

  车上坐着几十名武汉知识青年,一边引吭高歌,一边欣赏着秀丽的湖乡景色。

  第一次坐上牛车,第一次欣赏到田园湖泊的风光,真是太富于诗情画意了。前几天,龙感湖农场副场长余剑波同志在武汉各大中学的演讲声仿佛又回荡在耳边——

  “同学们,我们农场座落在美丽的庐山脚下,与九江市隔江想望。地肥水美,人在绿中走,鱼在水中游。”这块土地期待着你们,那里的人民盼望着你们。他们渴望知识和文化,他们急需要培养自己的农技师、畜牧师、会计师、拖拉机手。“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美好前景需要你们去实现。你们不是很爱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请到那里去吧,把自己锻炼成铁,锻炼成钢!……

  同学们睁着一双双单纯而质朴的眼睛,听着余场长的热情“召唤”,血在奔流,激情像火一般在燃烧。谁也阻挡不了他们踏上龙感湖这块土地的决心。

  这不,牛车上正在唱着的那个“小胖子”才十四岁,生怕不合格,背着父母在填表时偷偷加了两岁。

  那个扎小辫子的女孩,才十五岁,在爹妈面前还奶声奶气的,可是前几天硬是背着爹妈报了名,临走,还不让爹妈抹眼泪。

  啊,还有游大芬、华清香、刘翠兰……许多已叫不出名字来了,她们中最大的不过十六岁。

  就这样,牛车拖来了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到一九六二年止,连同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两批先行者,龙感湖的知识青年人数已达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女知青近千名。

  但是,她们并不曾想到,当一阵喧嚣的锣鼓声把她们迎进了场门,一阵令人激动与陶醉之后,每个知青分到一捆稻草、一只斗笠、一件蓑衣时,生活的画卷是怎样严峻地向她们展开——

  听说知青来场了,生产队同志连忙把牛从牛棚里牵出来,将牛粪收拾干净,算是腾出了一间集体宿舍。

  这是一幢用高粱秆、芦苇秆缠着稻草、糊着泥巴的茅棚。夜晚,黑沉沉的旷野,朔风穿堂而过。天晴尚可,下雨了,天上飘飘洒洒,屋内滴滴咚咚。姑娘们已无法入睡了。于是她们用了全部容器:脸盆、饭钵、茶缸……去接那滴滴咚咚的水珠。

  一天夜里,外面一阵修长的声音传来——“ha er(下雨了)”,姑娘们一惊,什么?下儿了,谁生孩子?于是一涌而出,跑去看究竟。最后被淋得落汤鸡一般。回到宿舍一看,被褥、枕头全泡在从茅草上滴下的酱油般的水里了。不知是谁哇的一声哭了,紧接着大家都哭了,又不知是谁开了句玩笑,大家又破涕为笑。就这样,哭了笑,笑了又哭,直到天明。

  农场先照顾她们做些旱地活。拣棉花算是最容易的事。她们系着棉袋,背着背篓下地了,还一人唱,众人和,好不开心。谁知,拣着拣着,时间一长,纤纤玉手,已被棉花壳划破了道道小口,渗出了殷红的血迹。于是唱着唱着,忽然哭了起来。

  当年这些“知识青年”,如今已逐渐变为“知识妈妈”、“知识奶奶”了。一位已经抱了孙儿的幼儿园老师向我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不知日子是怎么过的,回想起来,有痛苦,也有欢乐。白天劳动累得筋疲力尽,晚上还经常为农工演一些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戏。敲着饭盆、磕着竹筒当乐器,说不上艺术,倒也开心。有时往返路程几十里,并不知疲倦,一路上说说笑笑就到了。”

  也许,正是那些磨砺,生活才变得更有意思。

  现在还在青泥湖分场桥北生产队劳动的华清香,就是当年在牛车上唱得最欢的姑娘。后来她与当地一位农工结了婚。但命运没有给她厚爱,丈夫长年患病,负债累累。于是在武汉工作的兄弟姐妹为她四方奔走,办理回城手续,但是一次、两次、三次……都被她拒绝了。她不愿意接受姐妹们的恩赐,她要用汗水创建属于自己的家园。她承包了十四亩耕地,养鸡、养猪,年收入达万元。如今做了楼房,买回各类家用电器,还学习城市生活,做纱窗、铺地毯、决心与城里姐妹比高低。后来她特意回城去把七旬老母接来看看,母亲来后连连称赞:“还是你比他们强。”

  采访中,人们告诉我,在东港边,有一块无名高地。那儿衰草萋萋,里面有人永远地睡着了。她用汗水换来荣誉,农场职工永远不会从心目中抹去她的名字——曾桂娣。

  她当时是全场“十面劳动红旗”之一,曾上京参加过国庆十五周年观礼。“文革”初期,她被打倒了,后来她跳进了波涛滚滚的东港……

  人们按照她的遗愿,把她埋在龙感湖,上千人为她送葬。

  后来,人们从她的遗书中听到了她心灵的呼喊——“我爱这片土地啊!”

  场部为了便于我采访,给我排列了一串劳动模范的名单,细细品味,我不免有些困惑了,真正的劳动模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汗水?意味着智慧?意味着“傻”?恐怕很难品评。我只好任选几名如实地记录下来。

  朱玉莲十四岁时来农场,还是一个瘦小、文静、不起眼的黄毛丫头,谁也没有注意她。

  插秧季节到了,谁也没有想到她露了一手,一天插三亩多,又快又好,不啻于一部“插秧机”,男人们望尘莫及,女人们自叹弗如。

  可插秧能手又有插秧能手的“坏”处。田埂边最难插的第一趟秧,就非她莫属了,她这是多年来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对那些插秧能手的“推崇”。如果有一天,被一个人插“笼”住了,就再莫想插那第一趟秧了。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朱玉莲从没有让谁夺走“第一号插秧能的”的称号。累不累?这要问吗?下田躬腰,朝后一望,一垄田望不到尽头,上晒下蒸,不是滋味。

  有时,真想像男人一样,躺在田头抽根烟,轻松轻松。一天歇工的时候,一位男工开玩笑,递一根烟给朱玉莲。朱玉莲笑着吸了一口,“确实有味”朱玉莲心想,但一个姑娘家抽烟,要被人笑话,她假装呛着了,咳了两声,把烟丢了。

  “朱玉莲不怕吃苦,很会做事。”大家说。

  几年功夫,她像男人一样,农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犁耙滚耖、撩秧下种、插秧割谷,凡是脏活重活,都由她承担。

  一九六六年,在党的生日里,朱玉莲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二十几年过去了,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玉莲也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一九八三年,她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三八红旗手。”

  但荣誉只是荣誉,朱玉莲不像有些人,荣誉已经换成了“红翎顶子”。朱玉莲依旧是一名生产小组的女工。

  儿女经常嘀咕:“冇见过你这样的党员,也冇见过你这样的劳模,混了大半辈子,儿女还是在泥巴田里。”

  朱玉莲顿时火了,教训儿女“有出息、有本领自己显,吃父母本钱有什么意思。”

  说得子女哑口无言。

  范安华,当初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但是她很幸福,她有一个十分能干,又十分体贴她的丈夫。每天下班回来,等待她的是热茶、热水和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夫唱妇随,和睦相处,可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七八年,病魔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突然之间,范安华只觉得天坍地陷,眼前一片昏暗,她几乎再也站不起来了,她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

  下地回来,再也见不到热饭热菜了,再也见不到那张熟悉的脸了。她哭啊,喊啊,喊她的丈夫……

  但是她终于抹干了眼泪,直起了腰杆,她站立起来了。

  一九八0年,改革的春风吹皱了雷池碧水。龙感湖人开始闯岭南,寻求致富之门。他们在深圳这个刚刚开放的城市创办起一家填鸭场。

  创业是艰苦的。牧鸭人风餐露宿,白天在清水湖畔放养鸭群,晚上在“鸭划子”上睡觉。许多人吃不了苦,卷起铺盖,又回到农场。

  哪里黄土不埋人?范安华心想。她仿佛看到了生活希望的曙光。她让大姑娘在家看护着儿子,毅然踏上了岭南之路。

  几经沉浮,苦尽甘来。龙感湖深圳填鸭场发展成年产值千万元、获利百万元的外向型企业,范安华手头也有了可观的积蓄。一九八八年,她花了一万八千元做了一栋楼房……

  千千万万的男人做不到的事,范安华做到了,生活再一次在她的脸上绽出了笑容。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范安华不正是这样才获得了成功么?

  青泥湖分场的尹良英,是个穷得响叮当的贫困户,历年超支四千多元。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场改变了种植业产品结构,鼓励家庭农场发展林果业。尹良英和丈夫商量承包了十四亩果园。

  一九八六年,她家里果园纯收入六千余元,摸着这一摞钞票,夫妻喜不自胜,数了一遍又一遍。

}

  《黄冈文史》编委会

  主 任: 李儒志 黄良章 张友启 万亚平

  宋兰萍 肖红娟 詹汉彬 余 觅

  编 委:吴佑元 孙振佳 张咏秋 凌建军

  颜宏启 童春珍 余 赤 张龙飞

  王继波 易旭光 陈敦学 刘德才

  黄爱平 周清良 汤焱春 李 韧

  李汉平 曹 慧 严万军

  执行主编:孙振佳 张咏秋

  特约编辑:童志清 高 铁 何周国 屈苇滨

  朱 红 冯 俊 徐西康 王本忠

  余宏基 熊锦华 石志军 徐彩云

  一、本期《黄冈文史》总第十五辑,也是本届政协文史委开卷之作。

  二、本期《黄冈文史》力求遵循政协文史资料亲历、亲见、亲闻的“三亲”原则。涉及的人和事必须真实可靠,不作虚构和艺术加工,稿件文责自负。

  三、本期《黄冈文史》旨在发挥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功能,记载了黄冈经济、政治、社会各方面的历史进程和状况,为黄冈的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

  四、本期《黄冈文史》设立经济纵横、知青岁月、社会见闻、文革史话、史海拾贝、寻根问祖、风物民俗、趣闻轶事八个栏目。

  五、本期稿件来源。一是黄冈市政协文史专员提供;二是各县市区政协文史委提供;三是社会各界文史爱好者提供。对已提供的稿件而本辑未采用的,以后根据《黄冈文史》栏目设置情况陆续采用。

  六、为加强市政协文史资料征编工作,市政协特聘万学华、王琳祥、史智鹏、白战存、何存中、余彦文、库充、李必友、汪锡良、陈幼安、罗玉蓉、罗智敏、屈银安、胡荣希、胡耀武、赵瑞群、涂普生、谈祖应、程水清、韩进林20位同志为本届市政协文史专员,聘任期到本届届满止。

  七、由于我们编辑水平所限,本期《黄冈文史》难免存在不足或错误,欢迎读者批评指正。

  《黄冈文史》编辑部

  横岗山群英隧洞 周起元(1)

  红安县金沙河水库建设始末 余 鹏(5)

  上好佳落户红安纪实 蔡爱国/述 何周国/文(9)

  “三级跳”助推全省鱼苗繁育第一村 童志清(13)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落户罗田记略 朱清明(17)

  章杰:追逐跨越的梦想 罗玉蓉 殷浩茗(21)

  武汉知青投身龙感湖农场纪实 万远骥(28)

  她们的名字是强者 石 泊(35)

  上海知识青年支援南湖农场建设记 黄州区地方志办公室(45)

  寻访黄州南湖第一代拓荒人 熊安平(47)

  广济县农业合作化运动简述 张志良(50)

  我在一九五八年亲历的几件事 余彦文(54)

  难以忘却的记忆 陈国平(60)

  记湖北省训练基地英山县游泳跳水馆 周本章(63)

  罗田荣获全国体育先进县及世界冠军裴佳云 朱寿儒(69)

  从黄梅走出的中国首艘航母政委梅文 张咏秋(72)

  广济文化大革命运动见闻录 陈淑先(75)

  我经历的文革“串联”和“复课闹革命” 周春芳(85)

  文革期间巴河一司强占武汉红旗大楼闹剧始末 陈玉能 周新林(90)

  文革期间的“忠字舞” 梅春林(99)

  邾城究竟在哪里 梁敢雄(100)

  徐寿辉和天完国 史智鹏(106)

  广济籍同盟会员与辛亥革命 陈淑先(111)

  宛希先:第一个坚定地追随毛主席干革命的人 唐 亚(113)

  隐蔽战线无名英雄:五重间谍袁殊 付建军(119)

  翟凤阳——世界和平的报警员 埃斯塔布鲁克、鲁滨斯里(132)

  从乞丐到功臣 原东杰/述 张咏秋/文(135)

  寻根问祖与移民文化 李后强(144)

  麻城古代移民与湖广麻城孝感乡 钟世武 曾 锋(149)

  “江西填湖广”与鄂东 史智鹏(172)

  黄梅八大人文资源 石雪峰(180)

  胜利老街 倪金元(183)

  蕲春·蕲菜·芹菜 祝和忠(186)

  蕲春出土的明朝皇室金酒壶 史智鹏(188)

  民国才子饶汉祥轶事 七秩龄童(190)

  刘文岛灌醉希特勒 佚 名(198)

  蕲春的汪伪汉奸“政权”概略 郑 飞 李 育(201)

  险被遗忘的内线人物——倪国勋 陈玉萍(207)

  广济县北高南低,西北部水源短缺,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早在1965年,黄冈地委组织各县干部集中在蕲春县搞社会主义教育时期,就由地区水利局带领蕲、广两县水利干部进行勘测,希望引用蕲春县大同水库的水,灌溉广济县西北部农田。当时方案是:在蕲广毗连的罗林寨凿通隧洞,进口在蕲春县黄河厂水库下首接大同水库渠道,出口从松阳的包法村新开渠道经南泉的长岭——陶斯到栗木直灌四望等农田。后来“文革”开始,就把方案搁下了。

  1968年4月,地区水利局电话通知,说省领导张体学同志对“引蕲济广”工程项目很重视,要求我县尽快拿出具体建设方案,报省、地批复开工。随即,我向县革委会副主任赵文志同志汇报了这一精神(水利局是我主持工作),我当时提议,我县已建成的梅川、荆竹、仙人坝三座水库,在修建时,设计库容都偏大,采用多年调节蓄水的办法,来满足灌区的用水需要,在实际运行中一直未蓄满过。如若平时从蕲春县引进余水,把三座水库蓄满,抗旱需要用水时,随时就可以开闸灌溉,主动权由自己掌握,避免直接从大同水库渠道引水灌溉的很多麻烦。赵县长同意我的提议,并叫我按此方案进行勘察测量上报。于是,我带领水利局十多名技术干部和工人,还雇请了一部分民工,花了一个多月时间,测量了宋冲、荷叶林、夏家巷三条凿洞的线路,经比较,最后选定从蕲春县胡坪村的水口为进洞口,到我县绿林村的夏巷为出洞口(即现在线路),把测量资料绘制图装订成册后,一并上报到地区水利局和省水利厅。

  1973年上半年,时任县委书记周伯辰同志参加省委召开的会议回来,把我找去说,省委领导对引用蕲春水灌溉广济农田这项工程非常重视,我与蕲春县委书记张海景同志在省里会议中已作了商量,我给你写封信,还找一名技术干部同你一路去找张书记(原任地区水利局长,我对他很熟悉),请他安排人员配合你对大同水库和蕲春县与广济毗连地区的可用水资源进行一次调查。去后,张书记安排两名水利技术干部,陪同我对大同水库的蓄水、用水和蕲河流域靠广济边缘的松林河、白水河、桐梓河、蔡寿河等可利用的水资源,实地进行了调查。蕲春县提议,要我们组织劳力到蕲春县境内去修水库蓄水,开渠道灌溉广济。回来后我把调查情况向周书记作了详细汇报。周书记听后,要我写出书面材料,提出建议方案,以便县领导集体讨论定案。我当时建议,第一,利用大同水库灌溉渠道,引用该水库发电后的水(根据该水库的拦水面积和库容情况,每年用于发电水量一亿立方米左右,发电后全部落入蕲河流走了)。第二,在距离广济最近的蔡寿河上建一拦水工程,引用上游十多平方公里的水。县委决定於1974年10月动工兴建,连通横岗山底下引水隧洞,组建了以县革委会副主任杨士奎为指挥长,水利局局长马振华、副局长柯水洪为副指挥长的领导班子。开工头一年,省里没有安排资金,光靠县财政拿点钱作前期工程费用,组织三千民工修筑运送器材到工地的道路,以及开挖进出口洞渠等前期工程,这些工程都靠民工用双手操作修建,工程极为艰苦,因而工地上干群一致呼声,要求把凿通这处隧洞定名为“群英隧洞”。到1977年,省水利厅才安排所属工程建设二团的领导和工人,带着机械设备来工地施工,省里开始拨款投资,加快了凿掘隧洞进度。直到1979年8月22日,主洞才正式贯通,凿掘长距五千七百五十米,包括后来对进出口明渠的拱砌,洞身全长达到六千零一十米。施工中从两头向中间掘进,由于负责测量的技术员刘承绪,工作认真负责,在隧洞贯通时,轴线中心横向误差仅一点八公分,高程相差二点八公分,洞底宽四米,高三点五米,马蹄形状,根据石质情况,洞内进行了局部钢筋混凝拱砌,进口海拨高程为七十二点二八米,出口高程七十点二七米,纵坡降为1/3000,设计引水流量为八至十立方米/秒。

  1979年冬,我任进口洞处蕲春县境内的东西引水渠线工程施工负责人,指挥部领导成员增补县委副书记陈坤维任政治委员,计委主任吕理明和我任副指挥长,马振华调出。东线引蔡寿河洪水,在姜垸河段建一道拦河块石混凝土滚水坝,南边坝头建一座引水闸,进水至引水渠道,设计流量为十立方米/秒,渠长一千二百零四米。其中渡槽一处,长二百一十五米;隧洞一处,长一百五十三米;泄洪闸、节制闸各一处;跨渠公路涵洞一处,其余土渠内坡都用浆砌块石护砌。西线引大同水库发电后的水(后来蕲春县在大同水库渠道鸭公咀跨蕲河渡槽进口处,建了一座二级发电站,截断了水库坝后电站尾水向广济引用,为此事反映到省里,省遂还拨款给蕲春县在松林河修建了一处补充引水工程),在大同水库渠道胡坪垸旁地段,修建了一座分水闸向我县分水,新开分水渠道至群英洞进口总渠,全长二千三百四十六米,设计流量十立方米/秒,其中渡槽一座,长一百四十五米,两处隧洞,共长一千零四十一米,在东、西渠线汇合处,建一泄洪节制联合闸,闸内用浆砌块石建导流坪,长一百九十米,高三点五米,尽量抬高引洪水的进洞水位,以利增加流量,所以在引洪时出口明渠实测流量达十二立方米/秒,提高了引洪效能。1980年8月1日,首次引水到梅川水库,十月蕲春县境内引水配套工程全部竣工。1980年冬转建到本县境内,从群英洞出口总渠至荆竹水库的引水工程,在总渠出口六百米处,建分水、节制联合闸一处,以便向梅川和荆竹两水库错开调节引水。联合闸至荆竹水库引水渠长一千七百八十米,其中青蒿隧洞一处,长八百五十米,1981年下半年竣工。1982年雨季开始向荆竹水库引水。随后在荆竹水库西干渠仙人坝渡槽上首,建一座分水闸,闸后开挖三百米明渠引水至仙人坝水库。利用梅川水库东干渠在张济垸旁边,凿一隧洞长三百八十米,开挖明渠三百六十米,引水至大金水库。同时梅川水库的东西干渠下游灌区与大金水库刘元渡槽边的一出口灌区都是毗连,也可以相互调节供水。

  各级领导非常重视群英隧洞引水配套工程建设,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于1979年7月18日到工地视察指导工作,还有水利部李代根副部长、省水利厅漆少川厅长、地委书记董舒等领导,先后都到工地进行过视察和指导工作。

  从1974年冬到1984年春,群英隧洞“引蕲济广”配套工程建设历时十年,共完成土石方一百四十二万立方米,标工二千五百二十五万个,国家投资六百四十三万六千元(含县自筹46.6万元)。正常年年引水达一千万立方米左右,最高水年引到一千六百万立方米,使我县上乡农业用水得到了一定改善,并建成了以四座中型水库为骨干,以小型水库和塘、堰为基础,以干、支渠道相连、长藤结多瓜为动脉,以群英隧洞引水为补充的一洞连四库灌溉体系。梅川水库从一九五八年建成蓄水受益,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间,共安装机械抽输水管以下的死水抗旱三次,其中一九七八年抽干死水见了库底,事后该库三年没有成鱼捕捞。从群英隧洞一九八○年开始引水至今已达三十年,梅川水库再没有安装机械抽过死水抗旱。

  (武穴市政协供稿)

  红安县金沙河水库建设始末

  金沙河是倒水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红安县北阳台山,流程21.6公里,流域面积132平方公里。金沙河出口土皇寺盆地,适合建坝拦洪,金沙河水库即建于此。水库枢纽工程位于鸟观嘴(今县化肥厂西侧),由一座主坝、4座副坝(鸟观嘴、凉亭岗、郑家岗、李德)以及灌溉输水管、溢洪道等建筑物组成。水库承雨面积108平方公里,占金沙河流域面积的81.8%,年均来水量5177万立方米,总库容17872万立方米,其中防洪库容2492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0644万立方米,死库容4736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1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1.4万亩,是红安库容最大的水库,也是治理倒水的骨干工程。

  倒水治理工程启动前,倒水河两岸特别是下游水害频繁,而倒水以西红安、新洲两县大面积缺水,旱灾严重。为治理倒水,解决红安县倒水以西的高桥、觅儿、八里和下游的新洲逻垸、觉民、仓埠、阳逻岗的灌溉以及红安县城以下的倒水两岸的防洪问题。1956年10月,省水利厅厅长漆少川在省水利厅主持召开“治理倒水问题讨论会”。与会人员有:省水利厅有关办、处负责人,黄冈专署水利局长、新洲县县长及水利局长,会上各抒己见。首先由漆少川厅长提议:“在上游做水库,做18个小水库,5个大水库,控制承雨面积1731平方公里,占流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计划经费4000万元。”此说五个大水库是指古峰岭、石家咀、烟宝地、杨山、金沙河五处。新洲县县长梅建明按照中共新洲县委的意图提出:“治理倒水应在下游开河撇水,只有撇除倒水,才能彻底免除涨渡湖区水灾。”

  漆厅长说:“开河非永久性工程,划不来,开了河还要修水库,因为红安县的旱灾未解决。”

  经过反复讨论,会议最后结论:“暂不开河,先修水库,……。大的省里负责,只修两个(即金沙河、烟宝地)。”1959年红安大旱。9月,黄冈专署水利局行文通知“兴建红、新金沙河水库和尾斗山水库。”

  二、勘测设计与实施过程

  金沙河水库(包括渠道)工程由黄冈专署水利局勘察设计。1959年9月28日,黄冈专署水利局工程师陈牟生、方育群等,在1958年夏季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对枢纽工程和渠道工程测量放线的基础上,实施勘查、定线(坝址线)。10月8日,成立黄冈专区红新金沙河水库工程指挥部,黄冈军分区司令员熊心乐任指挥长,红安县县长马友才、新洲县副县长赵怀德任副指挥长,中共新洲县委副书纪杨逢春任政治委员。10月15日破土动工,新洲县上劳力39554人。同年11月,中共黄冈地委发出“关于成立治理倒水党委会和指挥部的通知”。原文如下:

  中共红安县委、新洲县委:

  为加强领导,全面治理倒水。地委决定:建立治理倒水党委会和指挥部,熊心乐同志任党委书记兼指挥长,程鹏、郭兴春同志任党委副书记,金沙河、烟宝地两个水库工地的负责同志参加党委。地委要求今冬确保完成金沙河、烟宝地两个水库的工程设施,开通红新百里长渠。希望你们将参加党委名单及其分工职务报来地委。同时,将当前施工的情况和经验向地委写一书面报告。 中共黄冈地委(印)1959年11月20日

  1961年春,省长张体学在听取黄冈专署关于治理倒水规划意见后,认为建设古峰岭水库涉及淹没大别山革命根据地七里坪的问题,建杨山水库涉及河南新县,未与通过。由于计划变更,金沙河水库来水量偏小,灌溉下游新洲的计划不能实现。4月5日,当大坝、子坝筑至68.079米高程处,中共黄冈地委决定:“新洲县民工全部撤回,留部份干部,将煞尾工作移交红安县办理。”5月5日,整个工程停工。1964年11月,红安县继续兴建,由副县长张书元任指挥长。1965年6月水库枢纽工程(溢洪道除外)竣工。溢洪道工程于1969年10月动工兴建,1971年6月土建工程完成,7月闸门安装完备。

  金沙河水库渠道工程——红新大渠与烟金干渠同时建设,为使两大渠系工程施工顺利进行,黄冈专署成立了金沙河渠道工程指挥部,负责渠道及附属建设物的设计施工,并统一计划安排和督促检查新洲、红安两县对计划的贯彻执行。库上的烟金大渠及杨山引水渠,引烟宝地发电尾水及杨山河径流入金沙河水库,渠长40公里,流量5——9立方米每秒,计划年引水2000——3000万立方米,补充金沙河水库来水量之不足,该渠由红安县负责兴建。库下红新大渠从渠首至阳逻全长94.32公里,其中红安境内58.22公里,渠首流量16立方米每秒,该渠由新洲县负责兴建。新洲县于1959年冬至1960年春上劳力组织施工,1961年4月停工。1964年元月,根据专署指挥部的安排,红安县上劳上1万人,完成红新大渠道首段9.2公里和长360米的高桥河引水渡槽的施工任务;红安境内下余的49公里及主要附建物的施工任务由新洲县完成。1966年10月13日,专署指挥部根据倒西渠系的施工进展,调整了两县的施工任务,确定红安除继续完成烟金渠道外,完成高桥河渡槽出口至董家石桥渠段煞尾工程及一般附建物的配套,计标工43.4万个;新洲完成余土凹至董家石桥5.9公里渠道,标工31.43万个,并完成神龙庙渡槽的施工任务。专区指挥部随后撤销。1970年,长2500米、高21.5米、通过流量6.5立方米每秒的五峰岗渡槽建成,为金沙河水库送水新洲创造了条件。

  三、建设代价和运行效益

  建设金沙河水库,红、新两县人民付出了很大代价。金沙河水库建设投资1586 万元,其中枢纽816万元,渠道工程816万元。淹没耕地14388亩,移民2249户10134人,拆迁房屋9027间。枢纽工程和红新渠道工程施工中,共完成土方749.8万立方米,石方185.3万立方米,混凝土17万立方米,新洲县完成土石方503.59万立方米,标工470.60万个,其中完成红安境内土石方291.29万立方米,标工331.35万个,仅第一期工程即耗资141万元,补助粮食0.93公斤,因工伤等原因死亡民工124人。

  水库建成后,减轻了倒水下游的洪涝灾害和倒西灌区的旱灾损失,对红安的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做出了贡献。金沙河水库投入运营后,在防洪、灌溉和供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工程效益。共拦蓄“91.7”型特大洪水13次,削减洪峰70%以上,保护了下游45万亩农田、50万人口以及重要城镇和交通干线的防洪安全。红安倒水以西历年干旱严重的大面积农田灌溉用水得以解决。1975年灌溉面积达14万亩。由于灌溉面积大,来水量不足,原计划杨山、袁因河、南门河等引水工程未全部完成,引水目标未达到,水库水量不足,一直难以有水送达新洲,1972年秋旱,红安县委书记王克诚亲自沿渠道给新洲送水40万方,群众称之为“龙江水”。1971—2007年金沙河水库共提供农业灌溉用水20.74亿立方米,提供城镇居民生活用水及工业用水

  (红安县政协供稿)

  上好佳落户红安纪实

  蔡爱国/述 何周国/文

  2002年夏,红安县在广东东莞等地举行了一系列招商会,邀请部分台商、华侨和部分广东客商到红安投资。县委书记林全华亲率代表团与会,我作为分管工业的副县长全程参与招商活动。招商会上,我们结识了一大批客商朋友。会后,一些老板陆续到红安进行实地考察。

  2003年冬,菲籍华侨老板蔡恒瑞到红安考察花生制品厂,随行的有位女老板名叫蔡玛莉,台湾人,老公是福建晋江人,在菲律宾华人商界很有声望,是最早进入大陆经商的老板之一,六十多岁,对大陆的招商引资很热心。为强力推动招商工作,县招商局建议县政府聘请一批外地客商和知名人士,作为红安县政府招商顾问,其中蔡玛莉是其中一位。在蔡女士来访我县期间,我们向她提出请求,蔡玛莉欣然接受了董卫民县长的聘请。受聘之后,蔡玛莉很看重革命老区对她的信任和期待,开始为红安招商引资多方奔走联络,她邀请我和招商局负责人多次到福建泉州、晋江等地招商。在招商过程中,她就告诉我们上好佳公司计划到内地发展的信息,并给我们提供上好佳公司董事长助理李培明的名片,让我们与李先生联络。

  回红安之后,我就同李培明先生进行了电话联系。李先生在电话里说得很客气,他表示,目前上好佳在上海立足时间不是很长,暂时没有到内地扩大投资的计划。我向他介绍我们县是董必武、李先念两位国家主席和两百多位开国将军的故乡,距武汉不到百公里,是一片投资的热土,杭州娃哈哈公司已来红安落户并取得很好业绩和很大发展,期盼上好佳公司能落户红安,占领中原市场。我热情地邀请他和公司领导在方便的时候到红安考察,并提出我们去上海上好佳考察和进一步洽商。

  不久,董卫民县长就带着我们一行到上海上好佳公司进行了考察。当天,李培明助理代表施恭旗董事长热情地接待了我们,施学理副经理也与我们共进了午餐。在上海上好佳公司总部,我们进一步向李助理等介绍了红安的招商引资政策、投资环境、资源等情况,还介绍了娃哈哈公司落户红安的成功经验。后来,李培明到郑州分厂出差时,独自一人到红安考察过,对红安发展经济的理念、思路、招商政策和服务工作表示赞赏,对到内地投资表示比较浓的兴趣,他向我们表明,如公司决定到内地投资,他会向董事长推荐红安。

  初次会谈结束后,我们参观了上海上好佳公司。公司位于上海南沪青平公路,占地260亩,主要产品为薯片、糖果和膨化食品等休闲食品。产品行销全国,是全国最大的薯片生产企业之一,也是知名的侨资企业,还是以农产品为原料,以国内市场为主市场,劳动相对密聚型企业。参观时我们想,红安如果能引进上好佳这样的企业,非常符合县委县政府的发展思路。因为从红安现实情况看,红安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缺人才、缺技术、缺资金、缺资源,有很大困难;生产出口产品离海港远,运输成本高;而我们地处中原腹地,人口多,市场大,生产休闲食品有资源,有很大的消费群体,同时,劳动密聚型企业还可以解决较多劳动力就业,所以,我们应紧紧抓住这个项目不放手。虽然这次考察没有得到肯定的答复,但我们一直作为重点进行跟踪。

  从上海回来后,我们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主要是围绕休闲食品这个重点,有针对性地做了一些文字材料准备和物质准备。5月,我与招商局长秦训鹏等又到上海,再次会见了李培明助理,这一次,我们重点介绍了红安的花生、红薯和花生酱生产线,李助理和施学理等很感兴趣。他们详细询问了相关情况,并要我县提供小花生样品。回县以后,我们将红安的小花生寄了一些样品过去。不久后,我们又第三次到上海,与该公司一直保持密切联系。

  正在这个期间,出现了一个重大变故。全国侨联组织明星侨资企业到江西考察,上好佳公司董事长施恭旗也在其中,他在考察了九江市德安县后,当即决定在德安征地100亩,投资建设上好佳江西公司,并签了正式合同。这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争取工作是个沉重的打击。因为九江离红安不远,如果再在红安设厂势必影响上好佳的整体战略布局,我们感到引进上好佳从希望转入渺茫。面对变故,我与董县长、秦局长商量,决定要借鉴逆势中引进娃哈哈公司的成功经验,不气馁、不放弃,以百分之百的努力去争取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采取两手推进的措施,一手是进一步与蔡女士联络,借助外力推动;一手是明确抛出合作条件和政策,增加吸引力。蔡玛莉女士为帮助我们,将菲律宾侨界领袖姚剑华先生的电话告诉了我,建议我们寻求他的帮助。我就直接同姚先生通了电话,在电话中介绍红安的简况和与上好佳洽商的情况,恳请姚先生鼎力玉成我县与上好佳的合作,并请姚先生在方便的时候到红安来考察。素昧平生的姚先生当即答应一定向施先生转达,助人之情溢于言表。

  2004年初,我们第四次到上海,再次来到上好佳公司总部,向公司明确了下列合作条件:1、以优惠地价提供土地100亩,并预留发展空间;2、将现有一条花生酱生产线调拨上好佳湖北公司无偿使用;3、借贷资金1000万元助其建设湖北公司;4、税收按红安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执行;5、可以独资也可以合资办厂;6、县政府负责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些条件开出以后,上好佳方表示将认真研究。

  2004年7月,施恭旗先生到九江公司视察后决定转到红安来看一看,施先生的助理李培明和儿子施学理陪同考察。县委县政府做了周密的接待安排,我亲自到天河机场接客,县委书记张鹤桥同志率队在红安边界迎接,并安排警车引路儿童献花。施先生一行在二程看了地膜花生基地,参观了娃哈哈红安公司,并参观了红安将军广场建设现场(施先生当即表态捐款10万元人民币助建广场)。这次考察时,他们被我们的诚意、热情和优惠条件所吸引,考察当天就与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合同,并共同选定了新公司厂址。

  合作协议签订后,双方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一系列筹建工作,上好佳方先后派遣多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产品研发人员来红安,根据红安方提供的地形图、地质图、水文气象等资料开始工厂设计,并选定上海叠佳建筑公司承建厂房,由我县当地建筑公司承建附属工程。公司筹建组在我县全力协助下,顺利地在省工商局注册成立“湖北上好佳食品有限公司”。

  我县为配合湖北上好佳公司的筹建工作,成立了以县长董卫民挂帅,县委副书记吴光德、县委常委余友斌和我为副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并抽调县开发办副主任徐德辉、城关镇副书记马寿元、县委办干部张继顺、企业局干部郑应明、公安局干警卢光宗等组成工作专班,全方位地为项目建设提供服务支持,先后完成了从城关镇似马山村征地100亩、平整土石方5万余立方、小河改道400余米、建12米宽30延米长桥梁一座、地质勘探、注册登记、从龙泉公司筹措资金1000余万元(其中800万借给上好佳公司)等大量艰巨的前期工作,上好佳项目于2005年初正式开工建设。

  上好佳项目在筹建和建设过程中,合作双方都给予高度关注和重视,上好佳在工厂设计、产品安排、管理团队选配等方面都作了精心安排。2006年,施恭旗先生还将上好佳国际有限公司菲籍股东全请到红安视察项目建设,增强股东对在红安投资的信心。我县将该项目作为重大项目予以支持和保护,负责该项目的领导经常亲赴建设现场与合作方、承建方加强联系沟通,面对面地解决各类问题,让合作方真切感受红安的诚意、红安的精神、红安的作风。一次雨后,吴光德同志和我陪同上好佳王伟顺经理到施工工地,见王跳不过河,吴光德当即脱鞋下河垫石块助其过河,使上好佳的客人们深受感动。余友斌同志心系项目,具体组织指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项目专班的同志更是不分晴雨、不分昼夜、不分节假,全天候地服务项目。张继顺同志在这个项目建设后期发现身患绝症,英年早逝。

  湖北上好佳公司于2007年建成投产。刚一建成,即遭遇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在不利的经营形势下,公司沉着应对,精心经营,对外开发市场,对内强化管理,不仅度过了生存危机,还创造了较好的经营业绩。2009年,公司经营收入超过7000万元,利税300万元,现拥有7条生产线,2010年销售过亿元。该公司与我县商定,再征地100亩,启动二期工程建设,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湖北上好佳公司将在我县食品工业园区发展壮大。

  上好佳落户红安和不断发展壮大,是县委政府坚持走招商引资之路的成果;是真诚待商、互利双赢、共谋发展的结晶。我们记述这段经历,目的就在于给后行者一些有益的启示,在于希望更多的象上好佳这样的企业落户红安。

  (红安县政协供稿)

  “三级跳”助推全省鱼苗繁育第一村

  ——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发展鱼苗繁育产业纪略

  黄州区陶店乡幸福村依托幸福水库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大力发展鱼苗繁育产业。通过“三级跳”,2011年,全村鱼苗繁育达145亿尾,实现总产值1870万元,人平实现纯收入11000元,鱼苗繁殖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85%以上。幸福村也因此成为湖北省鱼苗繁育第一村。

  第一跳:养殖总面积从10多亩扩大到4760亩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与1100亩的幸福水库为邻的幸福村,可谓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直到1962年,幸福村的村民还没有从事鱼苗孵化生产,只是进行传统的成鱼养殖。

  面对这一情况,不甘寂寞的幸福村党支部一班人在积极思考:我们周边以及全区拥有10多万亩的水产养殖面积,而成鱼养殖所需的鱼苗全靠外地购进,不仅运输成本高,而且价格等主动权受他人控制。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村党支部经过研究后大胆地作出了一项决定:在幸福水库以下三个小组中,安排有水产养殖经验的几名村民组成水产队,从事鱼苗人工繁育,其生产管理模式是:水面由集体提供,农民出勤记工分,村里管理,收入归集体所有。当时鱼种养殖面积只有10多亩,年繁育鱼苗不足1千万尾,收入不到4500元。虽然鱼种养殖水面和鱼苗繁育量每年在不断增加,但增长速度仍比较缓慢。

  进入二十一世纪,有部分农户开始在自家承包的水面和稻田中改建水池,进行鱼苗繁育,但小打小闹总是形成不了规模。2003年春节刚过,在黄州区水产局和陶店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有20多户农民承包了幸福水库以下近100亩水面,开始进行集中鱼苗繁育,并组织数十户村民入股,成立鱼苗繁育协会,逐步吸纳农户筹资60余万元,新建鱼苗繁育基地。

  鱼苗繁育协会的成立,鱼苗繁育也由原来的一家一户零星分散作业转向集中连片繁育。协会以此为契机,注重资源整合,根据村民各自所长,选择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农民成立繁育技术指导小组,指导鱼苗孵化生产,确保鱼苗的整体质量。组织见多识广、擅长对外交流联系的农民成立销售小组,负责对外销售服务,因此,协会的整体能量得到释放,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在此期间,村民自发将承包的耕地开发成水面300多亩,使全村鱼苗繁育面积达600多亩,鱼苗繁育户从1982年的20多户发展到80多户,鱼苗繁育突破10亿尾大关。随着鱼种养殖水面和鱼苗繁育户逐年增加,2011年鱼种养殖面积达4760亩,其中本村1620亩,租赁或承包外村水面3140亩。

  第二跳:鱼苗总产量从不足1千万尾增加到145亿尾

  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农户的增多,幸福村鱼苗繁育品种已由原来的花鲢、白鲢、草鱼、青鱼“四大家鱼”增加到现在的鳜鱼、黄颡鱼、鳊鱼、鲫鱼、鲤鱼、细鳞斜颌鲴、鲶鱼等20多个品种,名特优鱼苗的比重达65%以上。

  幸福人深知,优质苗种是渔业发展的基础,必须抓好苗种的规范化生产。2011年,区水产局、陶店乡和幸福村投入资金1000万元,对鱼苗繁育基地进行改造升级,硬化孵化车间道路,预制板护砌亲本培育池,配套建设排灌沟渠,建设标准孵化车间52间,每个车间摆放孵化瓦缸18口,孵化车间实行渠灌沟排分家,小口径管灌到孵化瓦缸,鱼苗繁育实现了基地化、工厂化、规模化生产。

  为确保质量安全,协会严把亲本源,严格鱼苗进出关。农民必须持有生产许可证,才能生产和经营。在经营过程中,鱼苗必须经过渔政部门检疫合格后方可进出。同时,在生产上大力推进健康繁育养殖,坚持从源头杜绝使用化学药物、化肥和饵料添加剂等违禁物品,定期监测种鱼亲本养殖池和鱼苗孵化池水质,加强消毒保持水源清洁无污染,确保种鱼亲本体质优、抗逆性强、成活率高,着力打造优势明显的渔业特色品牌。2009年,幸福村鱼苗繁育基地成功注册“幸福牌鱼苗”商标,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幸福鱼苗的市场竞争力,加快了“小鱼苗”与“大市场”的无缝对接。2011年,幸福村鱼苗繁育产量实现145亿尾,其中繁育水花135亿尾、夏花10亿多尾。

  第三跳:村民户年均收入从4500元提高到54600元

  为有效形成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提高幸福村鱼苗繁育基地服务管理能力,加快鱼苗繁育产业发展。2008年10月,在区水产局的具体指导下,幸福村5名优秀的鱼苗孵化能人在原来协会基础上,成立了“幸福鱼苗孵化专业合作社”,吸收社员276人,对农户孵化繁育的鱼苗实行统一标准、统一价格、统一包装、统一运输、统一销售等“五统一”措施,并实行科学化管理,鱼苗繁育经营也因此实现了由一家一户的“独唱”走向了“合唱”,有力地提高了鱼苗孵化繁育产业集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了渔业经济的综合效益。

  与此同时,合作社推行“走出去销售、请进来购买、经纪人销售、网上销售”等模式,销售网络得到延伸,销量一路飙升,鱼苗运输也由原来的车运、船运发展到现在的空运。鱼苗由开始时的自繁自用,多余部分供应周边县市,逐步扩大到销往江西、河南、安徽、江苏、湖南、广东、四川、重庆、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等地。目前,全村从事鱼苗繁育的农户有238户计470人,占全村劳动力的近90%。鱼苗繁育已年实现产值1870万元,收入也由当初的4500元提高到1300万元,户平纯收入5.46万元。村民刘志怀承包鱼种养殖水面近200亩,年孵化鱼苗近10亿尾,同时还负责鱼苗销售,年收入50余万元。

  经过半个世纪的历练与打拼,如今的幸福村依靠发展鱼苗繁育产业,实现了农民人平纯收入年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引起了中央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媒体的极大关注。不再是“小富即安”的幸福村人,凭着对鱼苗繁育产业发展的执着与追求,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和智慧汗水,进一步做好鱼苗繁育这篇大文章,重点完善鱼苗孵化基地设施,引进名特优新品种,规划改造1000亩标准鱼池,推行亲本和鱼苗标准化养殖繁育,提升水产品科技含量,搞好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力争用2至3年的时间,鱼苗繁育实现200亿尾,让这个曾经偏居一隅的幸福村成为闻名全国的鱼苗繁育第一村。

  (黄州区政协供稿)

  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落户罗田记略

  白莲河乡地处罗田县南大门,波光浩淼的白莲河水库坐落于此,这里山清水秀,渔樵唱和,一派迷人的山水风光。

  2005年3月,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在白莲河乡月山村、叶家冲村和白莲河村三地正式开工建设。工程由国网新源公司、华中电网和湖北电网公司共同投资,利用原白莲河水库作为下库取水,利用下库右坝头上游叶家冲侧山凹地作为上库蓄水,总库容2496 平方米,设计四台机组装机总量120万千瓦,年发电量9.7亿千瓦时,年抽水耗电量12.9亿千瓦时。工程静态投资31.89亿元,动态投资35.33亿元,建设工期为5年。

  作为有史以来落户在罗田境内最大的建设项目,莲蓄工程对罗田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莲蓄公司作为绿色新能源企业,对社会贡献、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能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电站投产发电后,一年可为国家输送近10亿度电,一年可为包括罗田在内的地方提供近亿的税收。

  莲蓄工程改善了白莲河的山水地貌。规模宏大的工程构造,波光浩淼的水库库面,以及完美配套的其他基础设施,将是旅游开发的又一丰富资源,将为白莲河水乡旅游开发增添新的亮点,从而促进罗田旅游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通过征地移民,实现了1100余人的异地搬迁扶贫目标,并对今后异地移民扶贫开发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莲蓄工程落户罗田,缘起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白莲河发电厂的大胆探索,得力于国家、省、市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大力支持,更与罗田县委、县政府以及计委(发改局)等部门的不懈努力密切相关。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与此相伴的是,电力能源的紧缺和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此时的白莲河发电厂,因人员过多、设备老化、装机容量过小、企业面临着技术的改造升级和管理模式的转换而困难重重,曾经辉煌一时的“鄂东明珠”白莲河发电厂,将要黯然失色。就在他们感到前途迷茫的时候,一直关注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水利电力部长沙中南勘测设计院给他们传递来相关信息: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发展蓄能电力,利用低谷电力抽水、高峰时段放水发电以改善电网结构和电能质量,这样,即可以提高企业效益,同时又可破解电网负荷峰谷差的难题。

  白莲河发电厂紧紧抓住这一信息资源,组织力量撰写在白莲河办抽水蓄能的专题报告和探讨文章,发表在《湖北日报》、《华中电力报》等新闻媒体上,向上争政策,引起了国家、省、市各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将目光投向了白莲河。在争取关注、立项的十来年中,白莲河电厂三任厂长一任接着一任干,锲而不舍,不屈不挠。

  作为东道主的罗田县,紧抓这一历史机遇,及时出手,与白莲河发电厂并肩作战,为争取项目而奋力打拼:

  成立由分管副县长(吴宗元、张绍辉)挂帅的项目争取专班,县长罗刚亲任项目协调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胡祖建任副组长,王立宪为项目专班总负责人(后期为童伟民),组织计委力量向上送报告、争政策、跑项目。

  出台了《关于要求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注册并落户罗田的请示》,《关于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有关优惠政策的意见》,《以完善的服务、优惠的政策、支援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方面在土地政策、移民政策、子女上学、生活环境、社会治安、劳动力资源、交通邮电、税费等方面作出郑重承诺,县计委及时提供完善的项目预可研报告、可研报告和项目建议书,为项目的顺利立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两次与白莲河电厂联手,组织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采取党政领导亲自迎候、警车开道、学生夹道欢迎的形式,欢迎省、市专家踏勘组到白莲河现场踏勘,最大限度的争取到专家、学者的支持。

  在专家选址论证会在武汉召开、全省有5处备选站址而且咸宁九宫山最具竞争优势的关键时刻,县委、县政府迅速指派主管计委的副县长张绍辉赴会,代表罗田向专家组带去土地、移民、税费三项优惠的庄重承诺,使专家组意见向罗田倾斜。

  在历届县委、县政府以及白莲河发电厂等各方面的不懈努力下,1994年,根据原国家电力部的安排,原省电力局正式行文,委托中南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对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进行选点规划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认可白莲河具备建设大型抽水蓄能电站的良好条件。1998年6月,华中电网四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第二次抽水蓄能学术研讨会在白莲河召开,会议一致通过将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列为湖北省首选项目。1999年3月,中国水利水电及新能源发电工程顾问有限公司会同湖北省计委对《湖北省鄂东抽水蓄能电站选点报告》进行了评审,对全省5处备选站址进行了认真的筛选,最后对白莲河投了赞成票。2002年6月,中国水电顾问有限公司在武汉召开了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议,基本同意中南勘测院向会议提交的可研报告。同年10月,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在汉召开了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议书评估会议,建议国家尽早批准该项目,随即通过评审报告并上报国家发改委。2003年7月,国家发改委经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研究,批准该项目正式立项。至此,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正式落户白莲河。

  为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县委、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罗田县支持白莲河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指挥部”,县长罗刚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胡祖建任政委,政府、人大、政协以及白莲河乡负责人程德裕、刘刚、张绍辉、王立宪、朱冬明、胡朝晖为副指挥长。从县直各单位抽调91名精兵强将,组成月山村和叶家冲村两个移民工作队,由张绍辉和朱冬明(后调离,由王立宪接任)带队,深入月山、叶家冲和白莲河村,走村入户,进行移民工作动员。经过长期艰苦细致的动员工作,三个村1100余群众顺利动迁并得到了妥善安置,确保了工程的顺利开展。

  在莲蓄工程落户白莲河以及开工建设的过程中,罗田举全县之力予以支持配合,历任县委书记叶桂芳、易茂先、陶宏、黄奏球、蔡德坤等同志,无不为莲蓄工程倾注了大量心血。县发改局、国土局、林业局、民政局、交通局、水电局、公安局、建设局、地税局、电力公司、移动公司、物资协会以及白莲河乡、匡河乡、骆驼坳镇政府,倾情付出,热情服务,保证了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

  月山之畔白莲开,白莲花开映楚天。莲蓄工程这朵硕大娇艳的“白莲花”,在全县人民和有关领导、专家心血和汗水的共同浇灌下,正破绽怒放,为楚天增辉!

  (罗田县政协供稿)

  章杰:追逐跨越的梦想

  四月底的武汉风和日丽,春意盎然。湖北省委、省政府在此为荣获省劳动模范及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状获得者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表彰大会,在阵阵激情而富有节奏的掌声中,在全场与会者期盼的眼神注视下,黄冈市政协常委、湖北伟望农牧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章杰,从省领导手中接过了那烫着金字、象征荣光的湖北省劳动模范证书。

  一时间,鼓乐阵阵,鲜花簇拥,闪光灯都聚焦在这一庄严而美妙的时刻,年轻的章杰手捧着证书,感慨万千。但是,在兴奋和鼓舞的同时,章杰也清醒地意识到,创业者的过去和未来,面对的永远是挑战。今天的收获与他所追求的目标,距离还很远很远。

  他1999年脱下令人羡慕的警服,从父亲手中接过“伟望”公司发展接力棒开始,章杰就在心里暗自立下宏愿:他要依托龙感湖独特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牵手浙江、福州和武汉,延伸产业链,实行规模发展,打造一个造福社会、惠及乡里的“伟望’品牌,成为鄂东科学养殖、农牧科技发展的“巨无霸”!

  通过12年的艰苦奋斗历程,他带领湖北伟望公司发展成为一家以饲料生产、水产品加工、鸭子养殖与屠宰、淡水鱼养殖、果蔬种植、房地产开发等为主体的综合性产业化企业集团。湖北伟望集团旗下拥有湖北伟望农牧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汉口精武伟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建信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福州市伟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湖北伟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五家控股子公司和7家专业养殖合作社。伟望集团注册总资本12850万元,总资产5.86亿元,年产值7.89亿元。

  伟望公司于2001年被黄冈龙感湖管理区招商引入,是管理区第一家招商引资企业。龙感湖地处鄂皖赣三省交界,交通便利,其南部与江西省的九江市隔长江相望;东面属安徽省的宿松县,湖北与安徽的宿松县共有宽广美丽的龙感湖。湖区地势平坦,水面宽阔,土地肥沃,是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绝佳之地。更重要的是消费越来越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食品安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章杰带领湖北伟望公司牢牢地抓住这一政策机遇和市场机遇,立志将公司做大做强。

  农业产业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点、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带动农民致富是企业的职责和使命,湖北伟望要当先行。章杰和他的团队在龙感湖吹响了做大做强黄冈畜牧水产品加工产业的号角,其经营能力和科技秉赋曾经在多种场合传为佳话。

  积极开发自主知识产权。伟望公司开工投产初期,只有一条年产万吨全价配合饲料生产线和一个万吨复合预混料加工车间。通过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引进新设备,采用新工艺,推广新技术,融合国内外各种先进饲料设备技术,伟望自己组合设计了一套集权控制生产流程,提高原料的精深加工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其产品达到国家行业标准。如今,伟望公司现拥有完全电脑控制的预混料、畜禽料、鱼料、特种水产料四条生产线。公司结合多年的中草药养殖应用实践,采用电脑配方,生产加工猪、鱼、鸡、鸭等全价一系列饲料及预混料,年生产各类饲料能力18万吨,预混料1万吨,不仅满足了龙感湖湖区和周边县市畜禽饲养的需要,而且远销江浙、福建、广东等地,深受广大畜禽专业户及农民朋友的欢迎,客户对伟望的品牌忠诚度进一步提高。

  2001年,他以湖北伟望农牧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为起点,投资4800万元,建起了年产18万吨的饲料加工厂;为把企业做大做强,积极承担农业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08年投资1380万元建设20000吨水产品加工项目,每年新增销售收入7800万元,新增利税700万元,新增就业80人;为开发新产品,向质量要效益,2009年又投资2000多万元,新建标准化厂房及冷库5337㎡,引进国内先进水平的精滤螺旋压榨工艺淡水鱼糜生产线1条和鮰丸生产设备若干,具备年加工各类鱼丸4000吨、熏鱼1000吨的生产能力。“伟望”牌蛋品、“伟望”牌饲料、“伟望”牌预混料在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上分别荣获金奖和全国知名品牌,“伟望”牌系列鱼丸荣获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湖北省著名商标。

  伟望集团步入多产业互补、多元化互补协调发展的通道,实现了由生产、销售向再制造的延伸和转型,成为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排头兵。这对于一个年轻的民营企业家和年幼的农业产业化品牌的成长历程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一路走来,风景这边独好。总经理章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龙感湖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优势明显。这里是“京九”、“合九”铁路交汇点,承接武汉城市经济圈和“昌九”经济带辐射,105国道穿境而过,境内高速公路与沪蓉、京福高速相连并设有互通,距九江机场不到半小时车程,到武汉、南昌、合肥均在2小时车程内;这里,资源优势得天独厚,湖北“老”字号农垦农场名列前茅,境内湖泊、水库、堰塘垱坝星罗棋布,素有“鱼米之乡”美誉;这里,创业的环境宽松,这里的领导和乡亲们热情厚道。总而言之,这里是一片创业的热土,这里是一片能干成大事业的沃土。投资这里我充满信心”。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企业老总的人生追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人追求财富的无限增长,一类人以创造财富来追求事业的无限延伸。前一类人就是人们通常所称的“老板”。后一类人则是真正的企业家。

  章杰的人生追求属于后一类人。人们习惯于把从事市场经营活动叫作“做生意”,章杰说他办企业的目的不是做生意。做生意是什么赚钱就做什么,怎么赚钱就怎么做。而他创办湖北伟望公司是为了给龙感湖的畜牧水产业探索一条永久性的出路,立足本地,放眼全国打造永续经营的长寿企业。办企业当然也要赚钱,但赚钱是为了把事业做得更大,造福社会。这才是一个企业家的职业理想。

  最引人瞩目的真相,往往隐藏在一些平凡的事实背后,不经意间,却给人最大的震撼。2008年8月5日,湖北省政府依据“千湖之省”这一独特优势,正式提出了以汉口精武为龙头,在武汉城市圈实施万户万只的亿只鸭产业工程。这对于有着高瞻远瞩眼光的章杰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露、鱼儿见了水那样亲切。经黄冈市畜牧局牵头,经过多次谈判协商,终于在2009年达成了和武汉市汉口精武食品工业园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湖北汉口精武伟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协议。与武汉精武集团合作创办2000万只肉鸭繁育、养殖、屠宰、深加工项目,新征龙感湖工业园区土地130亩,项目总投资2810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26500万元,增值税1119万元,利润5626万元,形成并完善了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鱼产业链”及“鸭产业链”,有力带动龙感湖及黄冈地区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龙感湖采访,笔者见证了一个正在建设之中的鸭产业加工园区。只见三排已建好的标准化的鸭加工厂房蔚为壮观,颇具现代化气息。三台铲车正在开足马力紧张施工,几十个建筑工人正在忙个不停干得热火朝天。据陪同我们采访的湖北伟望集团总经理章杰介绍,该项目是一个2000万只肉鸭繁育、养殖、屠宰及精深加工的项目。公司致力于肉鸭产业的繁育、养殖和鸭肉的精深加工,打造从种鸭——孵化——养殖——加工的综合产业链条。计划总投资2.81亿元,其中设备投资7814万元,基本建设投资12000万元,办公及生活设施1836万元,流动资金6450万元,达产后形成年加工鸭肉5万吨,熟肉制品1.5万吨的生产能力。建成屠宰厂一座、种鸭场一座、孵化厂一座、饲料厂一座、羽绒加工厂一座。同时,扩建标准化厂房、化验室、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完善配套厂区道路、供电设施,建设环保设施。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65亿元,利润总额5600万元。整个工程项目预计今年12月建成投产。

  总经理章杰深有感触地说:“这一辈子我与鸭业结下了不解之缘,我人生的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与鸭子打交道。鸭子全身都是宝,如果将一只鸭子通过深加工吃干榨尽,一只鸭子加工后的产值与卖原鸭比至少要高出3倍以上。做好这个产业不仅能做大做强伟望这个‘农’字号龙头企业,更能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养鸭农户带来颇丰的收益。做好这个产业,我们信心百倍”!

  在湖北伟望集团采访,请看我们聚焦的两个真实的镜头:

  聚焦镜头之一:在家门口就业就是好。在鱼丸加工厂,一位身穿洁白工作服,头戴洁白的工作帽女职工款款走来,她叫田春华,是龙感湖人。田春华告诉我们,在这里上班月工资在2000元左右,过去在外地打工虽说工资高点,但身在它乡,外面的开销大,算去算来,还不如在这里上班合算,在家门口就业早晚还可以与家人团聚,其乐融融。

  聚焦镜头之二:“伟望”牌饲料帮助渔民增收致富。在伟望饲料加工厂,随着机器的转动,一袋袋“伟望”牌鱼饲料鱼贯而出,三台农用拖拉机正在装饲料。车主王亚林欣喜地说,“伟望”牌鱼饲料质量好,价格合理,自家养鱼30多亩,一直用“伟望”牌鱼饲料,去年底,亩平产鱼在2800多斤,收入相当可观。过去,村里人买鱼饲料要到外地,不仅运输成本高,质量也没有保障。他还说,伟望公司对加入渔业合作社社员购买鱼饲料的,不但有优惠,而且对困难户可以赊销,待交售鱼时扣除,方便了渔民,增加了渔民收入。

  黄冈是投资的热土,龙感湖是置业的风水宝地。章杰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为龙感湖招商引资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以本人在龙感湖创业12年的亲身经历,说服同样也渴望扩大发展的同乡企业家,在他的感召下,福建及浙江两地三家企业于2010年落户龙感湖,现均已投入运营生产。湖北澳雕实业有限公司、湖北龙福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湖北翠朗箱包有限公司共投资1.75亿元,年产值可达3.08亿元,为龙感湖带动就业600余人,为黄冈乃至湖北省经济事业添砖加瓦,书写着招商引资企业的发展新页,而章杰更是受到了管理区领导的赞扬。

  把人生的追求与事业紧紧地连在一起,探索出一条从攻坚克难到不断发展壮大的“伟望模式”。 伟望品牌的不断提升,伟望公司的生产经营规模也随之迅速壮大,章杰的产业兴农思路又有了新的发展。伟望(精武)科技工业园一期工程竣工投产后,他决定拿出公司的部分股权,吸纳部分农村养鸭大户以水面作资产在公司参股,让农民以股东的身份直接分享公司发展的成果,让伟望品牌承载着农民致富的希望在更广阔的市场翱翔。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个人的成就不是成就,要多带动些人,把这片热土的经济发展起来,才是成就。

  作为黄冈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排头兵,章杰领导的湖北伟望集团业绩可圈可点:积极引入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与ISO22000食品管理体系, 全面提升企业质效,企业固定资产由原来的300万元扩大到3000多万元;创办集团公司,企业资产总额达22517万元、年经营可达15000万元、利税9300万元;与武汉精武集团合作,创新投资28100万元,创办肉鸭繁育、养殖屠宰、深加工项目,仅此一项,可实现销售收入126500万元、利税6745万元;实施的“公司+水产养殖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600多个养殖户年增加收入1300余万元。

  为了进一步完善该经营模式,公司加大设备投入,投资近300万元购置一套现代化饲料生产线,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和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可使养殖户每亩降低养殖成本200元;对入社养殖户产品直销,减少经销商中间环节,每吨饲料可优惠400元;通过上述举措,公司每年使龙感湖及周边地区1.5万余亩养殖水面的600多个养殖户直接增加收入1300余万元,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作出了较大的贡献。如今的湖北伟望公司年实现销售额15亿元、利润8000万元、税金1300万元。

  “我们的企业离不开农民,企业发展了不能忘记带动一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章杰经营企业的一贯理念。伟望公司投产的第一年,即2002年,公司为龙感湖及周边地区的养殖户垫付饲料3000余吨,价值700万元,较大程度地解决了部分养殖户资金不足的问题,2004年,公司被批准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5年,公司被批准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龙感湖当时首家省级龙头企业。

  取之与社会,用之于社会。总经理章杰经常这样教导伟望的每一位员工,伟望集团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近几年来伟望公司累计为社会奉献爱心达200多万元,章杰先后荣膺黄冈市十大创业标兵、湖北省劳模、优秀企业家、福州市劳动模范。当选黄冈市政协常委。

  章杰与伟望公司自落户龙感湖12年以来,不断发展壮大,一跃成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这块土地创造了财富,造福了一方百姓。这些成绩离不开章杰总经理辛勤的汗水,更体现了伟望集团走向强大的见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转”是章杰总经理勇于开拓进取及不断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尽管在事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从不满足现状,并怀着一颗感恩之心,为龙感湖管理区经济繁荣发展继续拼搏着!

  (罗玉蓉:黄冈市政协文史专员)

  武汉知青投身龙感湖农场纪实

  星转斗移.春秋更序。有些往事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淡忘了。但是,有些怀念是岁月不能抹去的,有些记忆是时光不能磨灭的,四月十六日和四月十七日是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记忆的日子。

  今天,我们欢聚一堂,畅叙垦荒情谊,盛赞农场新貌,展望美好未来,感到无比的欣慰和自豪。半个世纪的战斗历程,我们走过来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和业绩证实:生长在大城市的知识青年,能够在农垦战线上磨炼意志,施展才华,创造财富,铸就辉煌。正如龙感湖农场党委书记彭志伟在建场五十周年庆祝大会上评价的那样:“知识青年投身到龙感湖的建设热潮中来,奉献青春、奉献才智,在一片荒湖上创造了一项前无古人、永昭后世的宏伟事业,谱就了一曲曲辉煌的创业颂歌,抒写了一篇篇壮丽的时代乐章。”

  “是那时,红颜青丝一轮下吴楚”。五十年前,即一九五八年的四月中旬,接待武汉知青的农场干部所描绘的美好图景,把我们带到了如诗如画的境地,我们认为,既然是国营机械农场,那一定是大有作为的地方。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在街道办事处下了户口,背起行囊登上轮船,顺江东下。当时的我们,纯洁得如同一张白纸一样,一路上没有更多的留恋,没有更多的忧虑。船舱内,一片欢声笑语。到了总场.呈现在眼前的是一排排简易房舍,偶尔从田野里传来了机器的轰鸣。然而,见得更多的是那空旷的荒湖和凹凸不平的泥巴路。龙感湖农场毕竟还处在初建阶段.站在百里长堤向东边望去,还有大片大片未开垦的处女地,眼前的荒芜与城市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们意识到,艰苦的日子还在后头。

  初来乍到,一切都感到陌生。在我们中间,也难免产生情绪上的波动。有个别男生,终日郁郁寡欢;晚上,女生宿舍里偶尔传来哭泣声。这种情绪上的波动和不愉悦的心理反应是十分自然的,因为我们面对的现实与头脑中的美好想象形成的反差太大了,叫人一时难以接受,但是,要想适应现实的生活环境,毕竟还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绪波动就慢慢地消失了,我们思想中的主流还是积极向上的。

  来场的第三天,我们就分配到不同的分场和生产队,尽管劳动和生活条件有所差异,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吃的是缽饭,睡的是草垫,住的是茅草屋,走的是泥路,干的是农活,这样的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说不苦是违心的,不现实的。但是,要想适应也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我们和本地农工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吹响口哨就是出工的命令,食堂面前的旗杆上升起了旗帜就是收工的信号。我们没有半点拖沓,没有丝毫怠慢。晴天,烈日高照,我们戴着草帽到田里去扯秧、插秧,到地里去播种、锄草、收割;雨天,乌云密布,我们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稻田里薅秧,在田埂上开缺口放水,也觉得别有情趣。春华秋实,我们获得了丰收的喜悦,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将这种喜悦写进日记里,也在写给亲人的信中抒发心中的激情,我们把这种喜悦和激情作为生命难得的记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经过风霜的洗礼,我们原来稚嫩的脸庞上渐渐抹上了一层紫铜色,手上也磨起了老茧。我们这些城里来的垦荒者与本地农工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了。

  在生产劳动中,我们除了干些简单的农活外,还学会了施肥、耕田、耙田、耖田、丈量土地面积,掌握农药兑水比例等较难的活儿。劳动之余,我们也能跳进排干沟里抓起活鲜的喜头鱼;我们也能走进保管室手脚麻利地修理农具;我们也能帮着炊事员向炉镗里铲进几锹烟煤;我们还能帮助场部和生产队做宣传标语,办好宣传橱窗……这一件件往事至今还萦绕在我们脑际。

  然而,前进的道路上也布满了荆棘和坎坷;在泥泞湿滑的田埂上挑秧,我们摔倒在田里;收割庄稼,我们割破了手指,插秧时,身上被牛蚂蟥叮咬;在水车上车水,有时失足掉下来;在堤坝上挑土,我们中暑了;在棉花地里打药,我们中毒了……这是在劳动中常常碰到的事。但是,这些并没有吓倒我们,我们从劳动实践中学会了劳动的技能,掌握了劳动知识,增长了才干。本地农工对我们也刮目相看了,劳动竞赛或插秧比赛,原来我们只是参观者,后来也成了参与者。有些比赛项目我们还争得了名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不少人被评为插秧能手、青年突出手、三八红旗手、先进生产者。五九年六月《湖北日报》记者杨柳在通讯报道中称赞女知青王巧云是“龙感湖畔一株杨”,被人们传为佳话,至今还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龙感湖杂草丝生,钉螺密布,是血吸虫窝子。我们中间,有人染上了血吸虫病,一九五八年下半年,在农场首批血吸虫病人中,就有武汉知青。有的人甚至重复感染,已经治疗三四次了。由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认真做好查螺灭螺工作,我们终于赶走了“瘟神”。

  三年自然灾害也让我们经受了考验。请看一段真实记录:一九六零年冬,四分场场部食堂门前张贴一张醒目的公告:“今日午餐每人供应红苕三两,进餐人员先到后湖打一担蒿草然后开饭”。此时天上飘着雪花,我们几人结伴同行,艰难行走在湿滑的路上,不远处有一条排干沟,沟的上方用三根树塔成一座简易的桥,我们去时还算顺利,回来时,挑着一担蒿草过桥,那是何等艰难,弄得不好就会掉到冰冷的水中,我们几个人互相帮扶,总算顺利地过了这一关。

  我们从条件优越的城市来到农场,外界环境给予我们的艰苦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我们没有过多的抱怨,相反,我们把战胜困难看成一种乐趣。有了酸甜苦辣,生活才更加充实,更加有滋味。

  龙感湖建场初期,生活条件不够好,文体活动也很单调。本地农工在茶余饭后哼几句黄梅采茶调,我们都觉得别有风味,有时也学着哼上几句,但这些无法满足我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劳动之余,我们把会台当作歌台,把稻场当作舞场,脸盆、汽油桶、竹板就是道具。奏起二胡乐曲,大家翩翩起舞,尽情享受劳动后的欢乐,陶醉在无比的幸福之中,不少农工开始只是驻足观看,后来年轻的男女索性走进舞场与我们共享欢乐。由于我们坚持开展文体活动,大大丰富了农场的群众文体生活。农场的球赛和文艺汇演,武汉知青总是唱主角,打主力。

  聪慧的天赋,活泼的性格,健强的体魄,精干的办事能力,这些优点和特长从我们身上彰显出来,逐渐成为异性追求的首要条件。从此,我们与本地职工开拓了联姻的渠道,又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有的人将自己的配偶也转到龙感湖来,我们在龙感湖这块乐土上安家落户,成家立业,繁衍后代,我们这些来自江城武汉的垦荒者终于后继有人了。就在我们正逐步适应农场生活环境和劳动条件的时候,社会上刮起了知青“回城风”。此时,武汉亲人们纷纷来信,苦心相劝,要我们珍惜青春,不要错失良机.早日返城;有的家长把武汉某某厂、某某单位的接受函也寄来了,催促子女早点回去上班;但这些并没有动摇我们坚持在农场干下去的决心,硬是顶着这股“回城风”坚持下来,而且一干就是五十年,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回想起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往事,我们心潮澎湃,激情无限,感慨万千!我们在龙感湖奋斗了一辈子,与那些只在农村磨砺了一阵子的上山下乡的知青相比,我们更加引以骄傲和自豪!

  光阴荏苒,我们渡过了青春时代,逐步走向成熟阶段,正当步入中年时,我们十分荣幸地接受到总场党委组织主办的机械、医疗、教育、政工等方面的培训班,成为服务农业、服务农场、服务农工的主力军。

  岁月悠悠,韶光流逝。“虽说平平淡淡,但也风吹雨打写春秋”。我们是平凡的人,做的是平凡的事,但我们从平凡的工作中体会到人生的真谛,历经五十周年的风风雨雨,使我们逐渐成长为既具有武汉城市市民的那种豪爽大度的性格,又具有中国农民那种勤劳、朴素、善良的品格的新一代垦荒者。

  曾记否?大路上、田野里、打谷场上传来了机器的轰鸣。当我们看到机车后翻起的泥浪,机车后碾出的金黄的稻麦时,你可曾想到,是我们的女拖拉机手田金玉、孟凡聪、胡先琴、彭运芳手握操纵杆,驾驭机车驰骋在广褒的田野上,这在当时,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吧!他们以自己行动证实,男同志能办到的事,女同志也能办到。令人唏嘘不已!本地的农工们竖起大拇指,惊喜地说:“真了不起,闺姐也能开拖拉机!”更为可贵的是她们身怀有孕也不下机车,天寒地冻也不停车。每当看到周围的群众向她们投来赞许的目光时,她们也欣喜地笑了。

  曾记否?坐在堆满财务帐本的桌子前,手不停地拨动算盘珠子,聚精会神地计算着收入支出帐目,为农场企业当家理财的不也有我们武汉知青吗?蒋厚森、叶家政、陈结东在财会工作上,数十年如一日,直至退休。

  曾记否?在治疗室、会诊室、手术室、在X光室、在田头地边、在病人家中,我们看到那些身着白大褂、肩背医药箱的大夫们,他们不分昼夜,不论寒暑,风雪无阻地勤奋工作,他们发扬了革命人道主义精神,把许多危急病人从死神那里拉回来,给人们第二次生命,他们被群众称为生命的保护神、当代的华佗。这些医生是罗东强、杜清明、胡佐卿、钟克银、施后藩、陈汉泉、魏才记等,值得一提的是蔡彩云她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她是医疗战线上“老劳模”。罗东强、胡佐卿两位医生退休后,仍然坚持坐诊,用自己掌握的医疗技术,为龙感湖病患者解除病苦。

  曾记否?五八年下半年,农场筹建子弟小学,在我们知青队伍中,走出这样一批人:陈祖奎、陈启良、黄振度、陈兰珍、黄远俊、罗斌卿、万远骥、邱厚富、黄美文等,他们凭着一颗红心、两只手。用木板和砖头塔起课桌课凳,在简陋的教室里,面对几十双渴求知识的双眼,认真传道、授业、解惑。他们还承担了复式教学任务,为学校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入了合格新生。

  曾记否?在农场文艺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胡志芳的身影,虽然他己满头白发,仍然精神焕发地忙碌在舞台上,年轻时组建剧团,既当演员,又当琴师,还当导演,多次带团到省市参加文艺汇演。退休后,仍然热衷于文艺工作,在2007年全省农垦系统文艺汇演中,从广东赶回农场,亲临现场组织排练,使农场的参赛节目拿到大奖。张阳清在开办书店的过程中,历尽千辛万苦,克服了年长体弱的困难,往返于地市县与农场之间,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时间是在外面渡过的。关柱发、向继忠是我们知青中最早调入分场从事行政工作的。他们工作认真,干得有声有色;大家都知道在我们知青中有个关秘书、向秘书。

  曾记否?许忠平、邹祖文、辜道武、张忠斌等人,凭着敏锐的目光,聪慧的思考,果断的办事能力走上了行政和企业的领导岗位,他们认真领会党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党的法令、法规,解决了工作上的难题,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保证了上级指示的贯彻落实,为农场的建设作出了贡献,许忠平是知青中唯一进入农场核心领导层的皎皎者。

  郭洪喜是我们知青队伍中唯一还在生产队的垦荒战士,五十年来,用自己的辛勤劳作体会到人生的幸福。退休后,仍然携子辛勤耕耘,他用自己学到的农业知识传给下一代,让下一代继承父业,继续为农场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农场前任党委书记范定生在武汉知青来场四十周年的贺词中深情地写道:“四十年来,农场在历届党委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把一片荒芜人烟的原始湖泊建成初具规模的国营农场,有你们的一份功劳和伟绩。在农场这块土地上,田野里留下了你们的脚印;工厂机械上面有你们的指纹;课堂上回荡着你们的声音;职工的胸脯上留下了你们听诊器的印痕;机关里有你们草拟的公文,你们不仅在各战线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和贡献,而且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了自己,同时也为农场培养了人才。你们在农场成家立业,繁衍后代,把子孙后代扎根农场,这是多么可贵的啊!”看完这段文字,我们的眼前浮现出无数生动有趣的镜头,无数令人难忘的场面、无数有保存价值的瞬间,我们可以骄傲地向世人表白:是党培养了我们,是人民养育了我们,是农场养育了我们,我们要为龙感湖农场建设奋斗终生。

  走过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我们都是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了,我们对龙感湖这块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

  沧海桑田,荒湖巨变。现在的龙感湖何止是当年描绘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她已成了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园区,机声轰鸣;畜牧发达,销往港澳;高速公路连接九州;城区建设井然有序;职工生活无虑无忧。说句心里话,我们都希望在这块土地上永远生活下去,长久展望龙感湖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的子孙也能骄傲地说:我们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是龙感湖的垦荒者,他们为龙感湖的建设奋斗了一辈子,他们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农场的父老乡亲。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现在,我们都退下来了,在我们五八年老知青队伍中,大多数人鹤发童颜,老当益壮。每当晨曦初露时,公园的小路上,宽阔的广场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中有的练太级拳,有的练气功,有的练健身操;每当华灯初上时,他们又在舞池中翩翩起舞,别有一番情调,显得十分潇洒。

  德国作家歌德有一句名言:“不断进取,生命就会永恒,一旦满足,生命就结束了”。我们虽然退休了,但是,我们要为农场建设发挥余热,为我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在医院的诊疗室里,依然可以看到武汉老知青们认真工作的身影;学校教室里,仍然传出武汉老知青们讲课的声音;田头地边,还不时听到武汉老知青们传授农业技术的话语;会议室里,依旧可以听到武汉老知青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武汉知青是一支永远充满活力的队伍。

  回忆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龙感湖前进的足迹时刻牵动着我们的心,她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鄂东大地上。“现代农业立区、新型工业强区、开放开发兴区、全民创业富区”的二十四字方针正在得到实施,一个实力龙感湖、知名龙感湖、和谐龙感湖正在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政协龙感湖联络组供稿)

  龙感湖,位于鄂东最南边,东邻安徽,面向九江,正处鄂赣皖三省的结合部。

  传说在清朝末年,江西巡抚李鸿宾因割让九江“万洋街”获罪,皇上降旨将李革职流放。因不知到哪个险恶地方更能让罪臣得到应有的惩罚,皇上便垂询于众臣,有曰“严家闸(龙感湖西南最大土著村落)蚊子大如鸭,龙开河(龙感湖通长江水道,今名东港)蚊子大如鹅”,圣上便将李鸿宾流放到了龙感湖。

  不难想象,当时龙感湖是一片多么荒凉的地方。

  直到解放初期,这里仍是一片荒湖。一九五六年,党和政府决定在这里建设大型国营农场,龙感湖的历史才揭开了崭新的一页。

  大学毕业后,我在龙感湖工作了三年,更多地了解了她的过去和今天,深深体味到沧海桑田、一日千里的巨大变化来之不易。而妇女们在农垦建设中所付出的艰辛尤其多,迫使我不揣秃笔,要为她们写一篇属于她们的报告来。

  史载,龙感湖水患岁月,水行屋上,民处泊中。虽然历代统治者都“动议”过修筑堤坝,建闸排灌,垦荒造田,但到头来,既不见堤坝,也不见涵闸,照样年年闹水灾……

  解放初,这里依然是一片茫茫的水天。蒿草葳蕤,芦苇繁茂,荷菱丛生,野禽群栖,钉螺密布……

  一九五六年,在这片被遗忘的水乡泽国,迎来了新中国的第一批拓荒者。令人惊叹的是,在这支拓荒者的队伍中,走着一群尖脚妇女。她们刚刚放开裹脚布的脚,走起路来是那样坚定,那样稳定。正是由于她们,龙感湖的沼泽泥泞中才留下一串别样的足迹……

  十五世纪英国著名的戏剧家和诗人莎士比亚说:女人的名字是弱者。而中国十五世纪的理学家却赤裸裸地说:“女人不是人”。

  是的,中国女性中父权、夫权、神权、族权四根绳索的逼迫下,背着沉重的十字架,走过了漫长而黑暗的世纪,终于赢得了解放。但是由于罪恶历史的遗孽——那双尖脚却要伴随她们走完整个人生的历程。

  实难想象,在龙感湖这片荒滩泽地,尖脚妇女走过了怎样一段艰辛的历程。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龙感湖建场初期,人们搭茅房、住水窝,住在家里也不能穿鞋,坐在床上都可以洗脚,不论是天晴下雨,出工只能打赤脚,地上根本没有路,尖脚妇女们举步维艰,龙感湖的路真比蜀道难啊!

  下湖做事,跳沟过缺,搞不好就要掉进烂泥沟里。掉下去了,大家哄然一笑后,便手拉着手,慢慢地拉起来。

  现任农场工会副主席的陈金梅同志,想起当年,不无感慨地说:“那时,走一脚路都难啦。”

  信哉斯言。但尖脚妇女们毕竟在没有路的湖沼里走过来了,虽然走得那么艰难!

  但我怎么也想象不出她们如何在水田里插秧、薅草、割谷,为此,我采访了建场初期的妇女劳动模范——蒋先枝。

  随便聊起来,把老人的思绪带到了三十三年前。

  建场初期,农场田多劳力少。挑堤开沟、犁田整地够劳力忙的了,插秧、割谷自然成了妇女的活计。农活“三弯腰(割谷、插秧、捡棉花)”全是我们妇女做的。那时妇女刚解放,很红火。有句口号叫“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我们尖脚妇女一来就是打湖草,大家坐在脚盆里,用镰刀一把一把地割,真是提心吊胆。

  薅草本来不是一件难事,但我们一双细脚,拔不动牵拌的草蘖,脚钻进泥糊里,拉也拉不出来。没有办法,只好跪在田里,用手扯,往前爬……

  那时不像现在,水稻直播,飞机打药,机械收割,那里的活计全靠人做。插了早稻插中稻,插了中稻插晚稻。插秧要插到八月,割谷要割到腊月。一年四季浸泡在水田里,指甲都烂掉了,皮肤都浸腐了。

  听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一声感叹:“你们太辛苦了!”

  但是,老人却平淡地说:“习惯了,也没有什么,都一样,做哪样事都得吃苦。再说,也只开始上十年,后来就好了。”

  我感动得泪流下来了。中国妇女有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如果说尖脚妇女从家庭走向田野是历史给妇女解放带来的必然阵痛,那么,大批的知识青年从城市涌进农场,支援农垦建设乃是时代的另一壮举。

  一九六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傍晚时分,一位老队长扬着一根长鞭,驭着一辆牛车,颠颠簸簸朝第六分场走去……

  车上坐着几十名武汉知识青年,一边引吭高歌,一边欣赏着秀丽的湖乡景色。

  第一次坐上牛车,第一次欣赏到田园湖泊的风光,真是太富于诗情画意了。前几天,龙感湖农场副场长余剑波同志在武汉各大中学的演讲声仿佛又回荡在耳边——

  “同学们,我们农场座落在美丽的庐山脚下,与九江市隔江想望。地肥水美,人在绿中走,鱼在水中游。”这块土地期待着你们,那里的人民盼望着你们。他们渴望知识和文化,他们急需要培养自己的农技师、畜牧师、会计师、拖拉机手。“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耕田不用牛、点灯不用油”的美好前景需要你们去实现。你们不是很爱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吗?请到那里去吧,把自己锻炼成铁,锻炼成钢!……

  同学们睁着一双双单纯而质朴的眼睛,听着余场长的热情“召唤”,血在奔流,激情像火一般在燃烧。谁也阻挡不了他们踏上龙感湖这块土地的决心。

  这不,牛车上正在唱着的那个“小胖子”才十四岁,生怕不合格,背着父母在填表时偷偷加了两岁。

  那个扎小辫子的女孩,才十五岁,在爹妈面前还奶声奶气的,可是前几天硬是背着爹妈报了名,临走,还不让爹妈抹眼泪。

  啊,还有游大芬、华清香、刘翠兰……许多已叫不出名字来了,她们中最大的不过十六岁。

  就这样,牛车拖来了一批又一批知识青年。到一九六二年止,连同一九五六年、一九五八年两批先行者,龙感湖的知识青年人数已达一千八百多人,其中女知青近千名。

  但是,她们并不曾想到,当一阵喧嚣的锣鼓声把她们迎进了场门,一阵令人激动与陶醉之后,每个知青分到一捆稻草、一只斗笠、一件蓑衣时,生活的画卷是怎样严峻地向她们展开——

  听说知青来场了,生产队同志连忙把牛从牛棚里牵出来,将牛粪收拾干净,算是腾出了一间集体宿舍。

  这是一幢用高粱秆、芦苇秆缠着稻草、糊着泥巴的茅棚。夜晚,黑沉沉的旷野,朔风穿堂而过。天晴尚可,下雨了,天上飘飘洒洒,屋内滴滴咚咚。姑娘们已无法入睡了。于是她们用了全部容器:脸盆、饭钵、茶缸……去接那滴滴咚咚的水珠。

  一天夜里,外面一阵修长的声音传来——“ha er(下雨了)”,姑娘们一惊,什么?下儿了,谁生孩子?于是一涌而出,跑去看究竟。最后被淋得落汤鸡一般。回到宿舍一看,被褥、枕头全泡在从茅草上滴下的酱油般的水里了。不知是谁哇的一声哭了,紧接着大家都哭了,又不知是谁开了句玩笑,大家又破涕为笑。就这样,哭了笑,笑了又哭,直到天明。

  农场先照顾她们做些旱地活。拣棉花算是最容易的事。她们系着棉袋,背着背篓下地了,还一人唱,众人和,好不开心。谁知,拣着拣着,时间一长,纤纤玉手,已被棉花壳划破了道道小口,渗出了殷红的血迹。于是唱着唱着,忽然哭了起来。

  当年这些“知识青年”,如今已逐渐变为“知识妈妈”、“知识奶奶”了。一位已经抱了孙儿的幼儿园老师向我回忆当时的情景说:“不知日子是怎么过的,回想起来,有痛苦,也有欢乐。白天劳动累得筋疲力尽,晚上还经常为农工演一些自编、自导、自演的小戏。敲着饭盆、磕着竹筒当乐器,说不上艺术,倒也开心。有时往返路程几十里,并不知疲倦,一路上说说笑笑就到了。”

  也许,正是那些磨砺,生活才变得更有意思。

  现在还在青泥湖分场桥北生产队劳动的华清香,就是当年在牛车上唱得最欢的姑娘。后来她与当地一位农工结了婚。但命运没有给她厚爱,丈夫长年患病,负债累累。于是在武汉工作的兄弟姐妹为她四方奔走,办理回城手续,但是一次、两次、三次……都被她拒绝了。她不愿意接受姐妹们的恩赐,她要用汗水创建属于自己的家园。她承包了十四亩耕地,养鸡、养猪,年收入达万元。如今做了楼房,买回各类家用电器,还学习城市生活,做纱窗、铺地毯、决心与城里姐妹比高低。后来她特意回城去把七旬老母接来看看,母亲来后连连称赞:“还是你比他们强。”

  采访中,人们告诉我,在东港边,有一块无名高地。那儿衰草萋萋,里面有人永远地睡着了。她用汗水换来荣誉,农场职工永远不会从心目中抹去她的名字——曾桂娣。

  她当时是全场“十面劳动红旗”之一,曾上京参加过国庆十五周年观礼。“文革”初期,她被打倒了,后来她跳进了波涛滚滚的东港……

  人们按照她的遗愿,把她埋在龙感湖,上千人为她送葬。

  后来,人们从她的遗书中听到了她心灵的呼喊——“我爱这片土地啊!”

  场部为了便于我采访,给我排列了一串劳动模范的名单,细细品味,我不免有些困惑了,真正的劳动模范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汗水?意味着智慧?意味着“傻”?恐怕很难品评。我只好任选几名如实地记录下来。

  朱玉莲十四岁时来农场,还是一个瘦小、文静、不起眼的黄毛丫头,谁也没有注意她。

  插秧季节到了,谁也没有想到她露了一手,一天插三亩多,又快又好,不啻于一部“插秧机”,男人们望尘莫及,女人们自叹弗如。

  可插秧能手又有插秧能手的“坏”处。田埂边最难插的第一趟秧,就非她莫属了,她这是多年来不成文的规矩,也是对那些插秧能手的“推崇”。如果有一天,被一个人插“笼”住了,就再莫想插那第一趟秧了。

  “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炉香”,朱玉莲从没有让谁夺走“第一号插秧能的”的称号。累不累?这要问吗?下田躬腰,朝后一望,一垄田望不到尽头,上晒下蒸,不是滋味。

  有时,真想像男人一样,躺在田头抽根烟,轻松轻松。一天歇工的时候,一位男工开玩笑,递一根烟给朱玉莲。朱玉莲笑着吸了一口,“确实有味”朱玉莲心想,但一个姑娘家抽烟,要被人笑话,她假装呛着了,咳了两声,把烟丢了。

  “朱玉莲不怕吃苦,很会做事。”大家说。

  几年功夫,她像男人一样,农活“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犁耙滚耖、撩秧下种、插秧割谷,凡是脏活重活,都由她承担。

  一九六六年,在党的生日里,朱玉莲光荣地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二十几年过去了,农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朱玉莲也多次被评为省、地、县劳动模范、先进生产者、优秀共产党员。一九八三年,她被全国妇联命名为“三八红旗手。”

  但荣誉只是荣誉,朱玉莲不像有些人,荣誉已经换成了“红翎顶子”。朱玉莲依旧是一名生产小组的女工。

  儿女经常嘀咕:“冇见过你这样的党员,也冇见过你这样的劳模,混了大半辈子,儿女还是在泥巴田里。”

  朱玉莲顿时火了,教训儿女“有出息、有本领自己显,吃父母本钱有什么意思。”

  说得子女哑口无言。

  范安华,当初什么家务活都不会做,但是她很幸福,她有一个十分能干,又十分体贴她的丈夫。每天下班回来,等待她的是热茶、热水和一桌香喷喷的饭菜。夫唱妇随,和睦相处,可算是一个幸福的家庭。

  天有不测风云。一九七八年,病魔夺走了丈夫的生命。突然之间,范安华只觉得天坍地陷,眼前一片昏暗,她几乎再也站不起来了,她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个月。

  下地回来,再也见不到热饭热菜了,再也见不到那张熟悉的脸了。她哭啊,喊啊,喊她的丈夫……

  但是她终于抹干了眼泪,直起了腰杆,她站立起来了。

  一九八0年,改革的春风吹皱了雷池碧水。龙感湖人开始闯岭南,寻求致富之门。他们在深圳这个刚刚开放的城市创办起一家填鸭场。

  创业是艰苦的。牧鸭人风餐露宿,白天在清水湖畔放养鸭群,晚上在“鸭划子”上睡觉。许多人吃不了苦,卷起铺盖,又回到农场。

  哪里黄土不埋人?范安华心想。她仿佛看到了生活希望的曙光。她让大姑娘在家看护着儿子,毅然踏上了岭南之路。

  几经沉浮,苦尽甘来。龙感湖深圳填鸭场发展成年产值千万元、获利百万元的外向型企业,范安华手头也有了可观的积蓄。一九八八年,她花了一万八千元做了一栋楼房……

  千千万万的男人做不到的事,范安华做到了,生活再一次在她的脸上绽出了笑容。不知是哪位哲人说过:“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扼住命运的咽喉。”范安华不正是这样才获得了成功么?

  青泥湖分场的尹良英,是个穷得响叮当的贫困户,历年超支四千多元。

  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农场改变了种植业产品结构,鼓励家庭农场发展林果业。尹良英和丈夫商量承包了十四亩果园。

  一九八六年,她家里果园纯收入六千余元,摸着这一摞钞票,夫妻喜不自胜,数了一遍又一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京熟肉制品加工厂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