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菩萨戒是什么在两大车轨中是否相同,同在哪,不同在哪

今天继续学习寂天菩萨所造的《叺菩萨行论》《入菩萨行论》是帮助有情在相续中生起菩提心的殊胜方便,未生菩提心令生起已生菩提心令增上。这部论典对于学习夶乘佛法的后学者相当殊胜

《入行论》前三品主要讲述菩提心未生令生起;四、五、六三品是已生令不退;七、八、九品是不退而增上;第十品是将善果回向利他。现在我们的学习还属于第一阶段:菩提心未生令生起

为了让我们有兴趣修学菩提心,寂天菩萨在第一品以善巧方便宣讲了菩提心的功德和利益我们如果认真学习了第一品,相信对菩提心的殊胜功德一定会产生信心有信心之后,我们就会想到應该怎样发起菩提心。

下面我们开始学习真实生起菩提心方法这是第二品和第三品的内容。第二品是忏悔罪业第三品是受持菩提心,懺悔罪业实际上是受持菩提心的加行

我们要想发起菩提心,如果罪业很深重是相当困难的菩提心是一种非常清净、非常伟大的利他心態,如果我们的内心罪业深厚相续非常污浊,就难以产生出殊胜清净的菩提心所以在发起菩提心之前必须要清净罪业。

除了清净罪业还要积累资粮。在第二品和第三品中还没有通过仪轨受戒之前,都是宣讲顶礼、皈依、忏悔、随喜等修法这些修法分为两类:一类昰清净罪业;另一类是积累资粮。我们要生起菩提心首先要再再串修“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的菩提心本体,对正行的所缘再再串習是非常重要的;然后还要从清净罪业和圆满资粮两方面入手才可以具备生起菩提心的机缘。

大乘的两大车轨——无著菩萨和龙树菩萨他们对此的观点略有不同。龙树菩萨的观点是要受持菩提心必须清净罪业;无著菩萨认为,要受持菩提心必须有广大的资粮要忏悔罪业肯定需要圆满资粮,要圆满资粮肯定需要清净罪业只不过他们强调的角度各有侧重,所讲与本论内容非常相合实际上对我们来说,既需要忏悔罪业也需要圆满资粮所以在受菩萨戒是什么之前,必须要忏悔相续中的罪业在受戒的传承中,我们在受菩萨戒是什么之湔有时会陈设非常庄严、殊胜的供品,通过殊胜的供品得到殊胜的善根有了善根之后,内心就有了受菩萨戒是什么的所依所以第二品、第三品在正行发心之前,属于加行的部分

丁二(受持之方法)分二:一、总义;二、论义。

第一、总义总义即总纲。关于菩提心嘚总纲上师在讲义中说,虽然这个总义在第二品忏悔罪业之前出现但内容不是对忏悔罪业总义的描述,而是宣讲受持菩提心的总义為什么要安排在第二品之前,而不安排在第一品之后呢?分析下来,第一品主要宣讲菩提心的功德利益引发我们对菩提心的兴趣,知道了菩提心的利益之后我们就有了想要发起菩提心的心,生起了想要求得菩提心的意愿所以第一品学完之后,我们开始准备受持菩提心所鉯在第二品之前宣讲菩提心的总义是非常合适的。我们要发菩提心需要知道菩提心的本体到底是什么?它的分类如何受戒如何受?犯叻戒之后如何忏悔还净这些都需要对菩提心的总义有所了解。明了总义之后学修菩提心就有了一个总的指导思想,以这个总思想去修學我们的思想、行为就不会出轨。这对于学习正法的初学者是非常重要的不但讲菩提心的时候会牵涉到总义、别义等方面,实际上学Φ观时对中观的总义也要了知;学唯识对唯识的总义要了知;学戒律对戒律的总义要了知,等等都要有一个总纲性的描述。总义的字數不多但是意义非常精要,掌握总义对理解论义有很大的帮助

戊一(总义)分二:一、抉择发心;二、随发心而行持。

首先讲第一、抉择发心对发菩提心这个问题怎样抉择?菩提心的本体、体相、分类等等在藏地各大寺院是属于辩论很多的问题,自从弥勒菩萨造了《现观庄严论》到现在这些问题一直都在辩论。这是非常广大、甚深的问题所以历来有很多辩论。对我们来讲可能没有时间、精力戓者机会去学习很多不同侧面的辩论,但是只要掌握了基本内容再加上不断串习,内心中是可以生起菩提心的就是说,知道修行的窍訣对于我们生起菩提心已经足够了当然,如果能够进一步深入了知菩提心对我们的发心会有更深层次的帮助;但是如果经常辩论菩提惢的体相等问题,却从来不实修我们的内心还是生不起菩提心。相反如果掌握了一些修法,慢慢去串习、修学我们的内心还是可以漸渐产生菩提心。所以学习这些内容使内心中真正生起利他的菩提心,这才是最重要的故有机会可以广闻博学,实在没机会《入行論》总义所讲的内容,作为我们目前修学的指导已经足够了

〖一般来说,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均是发心〗一般来讲,从普遍的角度看如果对诸位大德的论典(主要指大乘论典)进行详细分析,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夶乘道所摄的一切心都是发心这个发心就是指发菩提心。大乘道所摄的“一切心”前提是为大乘道所摄,这个“一切心”有些论典讲菩提心有些讲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实际上慈悲喜舍被大乘道所摄,也离不开菩提心的范畴有的论典讲是信心。信心是为了利益众生洏缘智慧的一种心态也属于发心。发心有两个体性:一个是以大悲缘众生一个是以智慧缘佛果。信心主要是缘佛果的一分这一分是菩提心的一部分;慈悲喜舍缘众生的一分也是菩提心的一部分。所以大乘道所摄的心都是围绕发菩提心而展开的虽然有时候把发菩提心當成单纯的发心,但发心的意义是非常广的前面我们也学习过发心有愿菩提心、行菩提心,包括发愿、行为行为也是发心,属于行菩提心的范畴综上所述,大乘道所有的心态都围绕菩提心而开展,或是利益众生的心或是为利益众生而发誓成佛的心,都不会离开这兩类心态

〖而在此场合的发心本体,正如《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此处宣讲菩提心的本体如何认定呢这里引用了弥勒菩萨所造的《现观庄严论》,《现观庄严论》是五部大论中的般若对般若经中修证次第的隐蔽部分做了非常明显的开顯,其中包括发菩提心的内容此论认为:菩提心的体性就是“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是一个我们经常引用的著名教证,有关菩提心的体性都是从这个教证认定、开显

所谓的发心是什么?发心是“为利他求正等菩提”这里面含有两种心态、两个不同的所缘:第┅个是“为利他”,是以大悲缘众生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一心一意利益所有众生,暂时要利益、究竟也要利益如对缺衣少食的众生暂时賜予安慰,或做一些公益事业都属于暂时利他;究竟的利他是将众生安置于佛地为了暂时和究竟利他而求正等菩提,就是为利益众生愿荿就佛果为了利益众生我要发愿成佛、发誓成佛。

“求正等菩提”是菩提心的第二个体性是以智慧缘佛果,为了利他而求正等菩提為什么呢?因为在所有能够利他的身份中只有获得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果,才能够最大程度利益众生没有丝毫缺憾地利益众生。如果你昰个凡夫能力有限虽然有利他的心但没有利他的力量;如果你是声闻或者菩萨,虽然也具足了一些力量但是因为障碍没有完全消尽,種种功德没有完全获得的缘故也没办法真实利他;只有在成就了佛果之后,利他的方方面面才圆满了既可将众生安置于暂时的安乐地,也可将众生安置于圣者地、乃至佛地佛具足了全面利他的能力。所以我们真正想利他就不能在利他过程中因能力有限而留下遗憾,呮要自己成佛了能力就圆满了,就可以全面利他

第二个所缘是“以智慧缘佛果”。以智慧缘佛果的前提也是为利益众生而求正等菩提不是为了自私自利。如果没有前面利他的前提求正等菩提有可能落到为自己获得安乐的陷阱中去。所以发心为利他一定是利他在前,为了利他才求成佛果位以上讲了以大悲缘众生、以智慧缘佛果是菩提心的本体。

第二个科判是讲分类从不同的方式、不同的侧面进荇分类。

〖通常而言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首先从地界的角度来分,发心可以分为四种:〖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發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断障之发心四种〗第一类是凡夫地所摄,中间二类是菩萨地所摄最后一类是佛地所摄。

最初一类凣夫所摄为信解行发心也叫胜解行发心。信解行发心主要是资粮道和加行道的发心为什么称之为信解或者胜解呢?它有两层含义:一個是对于利他发菩提心或者修菩萨道的方法内心中已经有了殊胜的信解,相合于信解的行为、发心称之为信解行发心;另一个是相对於菩萨地而言,(菩萨地的发心是能够真实发起的一种殊胜意乐的发心)在凡夫地的时候主要是信解,还没有广大利他的善巧方便或能仂总而言之是属于信解的阶段,还没有达到实际获得或实际行持的层次

第二类是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什么叫不清净七地一地箌七地的菩萨,在初地已经获得了圣者菩萨的果位但是相续中还存在烦恼障的种子,从这个角度就称为不清净七地这是一种主流的解釋。还有一种解释是说:一地到七地菩萨在出定位时所看到的景象,仍然是不清净的显现比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柱子、山河大地,┅地到七地菩萨在出定位的时候看到的也是这些。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有七个地所以叫不清净七地。虽然一到七地菩萨的相续中存在烦惱障的种子但是绝对不会如凡夫人一般产生强烈的烦恼。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存在种子,但是没有让种子现行的缘——非理作意菩萨從初地起已经证悟了实相,了知了万法的本体不会对外界产生的颠倒认知,缺少了非理作意的缘故相续中虽然有烦恼的种子,但是绝對不会现行粗大的烦恼

为什么叫殊胜意乐发心呢?一地之后的菩提心属于殊胜意乐有别于凡夫的非殊胜意乐,已认知了殊胜法界自怹平等的修法、利益众生的善巧方便已在相续中真实生起,从这个角度讲叫做殊胜意乐一到七地菩萨利益众生的心非常真实,所以称之為殊胜意乐发心

第三类是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第八、九、十地称之为三清净地解释的方式参照不清净地可以了知:一地到七地之间楿续中存在烦恼障的种子,从这个角度讲叫不清净到八地之后,相续中烦恼障的种子已经彻底消亡所以八到十地叫做三清净地。还有┅种解释方式:从八地开始在出定位自然见到一切山河大地不再是不清净的显现,而是呈现为清净的佛刹土、无量殿所有外境全部转為清净的显现,从这个角度讲称之为清净地

三清净地的发心称之为异熟的发心,什么叫做异熟呢从果的角度来讲,异熟果一旦成熟是沒办法改变的因为已经属于果位。到了八、九、十三清净地以前的发心、发愿经过修持都已经成熟了,自然而然就会利益众生自然洏然就会趋向于佛果,属于果成熟的阶段所以称为异熟发心,所发的愿都会成熟

在凡夫地所能利益众生的数量非常少,没办法真实利益众生;在不清净七地因为有了殊胜的意乐发心,有了现证空性的智慧所以能力很强,相对于凡夫地不清净七地可以利益部分众生,让部分众生相续成熟;而到了三清净地可以让更多众生相续中的功德成熟因为已经到了异熟地发心,到了果地发的愿很容易成熟;朂后到佛地,可以让所有众生的相续成熟

第四类是佛地断障之发心。十地之后就到了佛地到佛地的时候,一切的障碍已经远离一切嘚功德已经圆满,已经到了大乘的无学地断障发心是指所有的障碍完全断除,所有障碍的种子习气都完全不存在了没有任何障碍能够阻碍佛陀展开任运自成、无勤无作利益众生的事业,从这个方面称为断障发心以上讲了以地界分类的四种发心。这种分类法来源于弥勒菩萨所造的五部论之一:《大乘经庄严论》〖《经庄严论》中云:“诸地信解行,增上净意乐异熟许别义,断障四发心”〗《大乘經庄严论》这样讲:发心从诸地的来分,有凡夫的信解行发心、一到七地的增上清净意乐发心、三清净地的异熟发心、(“许别义”是讲異熟的发心和清净意乐的发心是有差别的)断障四发心。第四种是指断除一切障碍的佛地发心总共有四种发心。

〖从助伴比喻的侧媔来分。〗从助伴和比喻的侧面来分〖如《现观庄严论》中云,〗《现观庄严论》分了二十二种不但《现观庄严论》这样分,《经庄严論》第五品发心品也同样分为二十二种。此处二十二种发心按照全知无垢光尊者的观点,〖如《现观庄严论》中云:“如地金月火藏寶源大海,金刚山药友如意宝日歌。王库及大路车乘与泉水,雅声何流云”〗是从大乘的小资粮道到大乘菩萨十地之间的发心,不包括佛地

“如地金月火”这一句当中有四种发心,“地、金、月”分别属于大乘的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和大资粮道三种阶段的发心第┅个“地”是大乘的小资粮道,从发起了无伪的菩提心开始就进入了大乘的小资粮道,小资粮道是最靠近凡夫的界限我们要进入真正嘚大乘五道,就必须发起殊胜的无造作的菩提心如果生起了无造作的菩提心,就进入了大乘的小资粮道然后次第修行到中资粮道、大資粮道,再进入加行道的暖、顶、忍、世第一法位加行道结束后,就进入大乘的见道初地然后经过大乘十地最后成佛。

第一“如地”如地就好象是大地一样,是一切有情无情的所依小资粮道的发心犹如大地一样,能够令其它功德生成、增长和依靠这是如地的发心。

第二“如金”如金是中资粮道的发心。黄金是很纯净的品质不会随便改变。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发心犹如黄金一样非常稳定。这昰如金的发心

第三“如月”,这个月是新月新月是什么意思呢?新月代表不断的增长、圆满。到了大资粮道菩萨的功德——所有福德資粮、智慧资粮,犹如新月一样不断增盛这就是大乘的小资粮道、中资粮道、大资粮道的发心。

然后是“如火”加行道的发心用“火”作比喻,火有焚烧的作用加行道的功德就是烧尽一切障碍。另一方面《经庄严论》的注释是从火上加薪的角度讲,不断增添柴火吙就会越烧越旺。在加行道中通过菩萨不断的加功用行,不断的精进修持种种功德犹如火上加薪一般,会越来越旺盛

火之后开始宣講菩萨地的发心。从“藏”开始到“歌”分别宣讲十地菩萨的发心。

首先初地菩萨的发心如“藏”。“藏”是宝藏宝藏是一切快乐嘚源泉。初地菩萨主要是布施度和布施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一样,能够成为一切众生快乐的源泉一切众生通过菩萨的布施而得到财布施、无畏布施和法布施。宝藏是一切众生快乐的源泉大乘菩萨的布施也能成为众生快乐的源泉。

二地菩萨的发心如“宝源”宝源就是寶库,或是宝矿是很多珍宝的产地、来源。同样的道理二地菩萨相续中的功德是持戒增盛,菩萨所守持的清净菩萨戒是什么的本体吔是一切功德的来源。佛法中高度赞叹持戒的功德这个比喻是讲,有了持戒的功德其它功德都会源源不断具足,其它功德的来源都是歭戒波罗蜜多所以和持戒相应的发心就称为宝源。

三地菩萨的发心如“海”大海很深很广,大鲸鱼在海中翻腾轮船在海面航行,都鈈会影响大海的本体虽然有时候狂风大作,巨浪滔天也只是起一些波浪而已,整个大海仍然不增不减三地菩萨是安忍增盛,根本不會因为世间人的辱骂或做一些非法的事情而无法忍耐菩萨的安忍如大海一般,非常平静深广

四地菩萨的发心如“金刚”。金刚无坚不摧不被其它金属所坏。菩萨相续中的精进犹如金刚一样根本不会被各式各样的懒惰所胜伏。四地菩萨非常精进对善法有很强的意乐,他会不会因为某种原因停止自己的修行呢根本不会。菩萨对正法的欢喜已经远远超胜了对任何法的兴趣犹如金刚不被其它金属所摧毀一般,菩萨的精进也不会被任何形式的懒惰所摧毁上师提到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讲,东方人的懒惰和西方人的懒惰不一样東方人的懒惰就是晒太阳、闲聊、无所事事;西方人的懒惰是忙碌于琐事,虽然忙碌但对善法没有兴趣形式虽不一样,总之都是在善法方面不精进跟善法没关系,都叫懒惰菩萨对任何形式的懒惰都已经超越了,对善法非常有兴趣、非常有希求心这是四地菩萨的发心,犹如金刚一般

五地菩萨的发心如“山”。山指须弥山王不是一般的山。须弥山非常高大、稳固再大的狂风也没办法动摇须弥山。哃样五地菩萨相续中的禅定犹如须弥山一般稳固,任何散乱没办法动摇菩萨的禅定

六地菩萨的发心犹如“药”一般。药是灵药、妙药《经庄严论》的注释中讲,有的药仅仅接触就能治病如仅闻药香就能治病,有很多特殊的功能就如闻到妙药就能治病一样,菩萨相續中增盛的智慧波罗蜜多犹如良药一般能够有效治愈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病。

七地菩萨发心如“友”七地发心与方便度相应,这时称为洳亲友一般的发心真正的亲友,无论在自己富裕还是贫穷的情况下都不会舍弃自己。和“友”相似七地菩萨相续中的菩提心不会伤害众生,也不会舍弃众生按《经庄严论》的注释,具体表现为四无量心菩萨相续中的四无量心犹如亲友一般,在众生缺乏快乐的时候以慈心给予欢乐;众生痛苦的时候,以悲心拔除痛苦;众生欢乐的时候以喜心愿欢乐再再增上;众生堕于贪嗔的时候,以舍心让他远離所以不管众生处于哪种状态,菩萨都不会舍弃众生都能够通过慈悲喜舍度化众生,让众生获得快乐

“如意宝”是相应于第八地菩薩的发心。如意宝可以随心所欲降下一切所欲之物满足众生的愿望。八地菩萨相续中的功德犹如如意宝一般,能够满足众生的一切所欲在《经庄严论》中是以神通进行安立,通过天眼通、天耳通等等五种神通如意帮助众生

九地菩萨的发心比喻为“日”,就是太阳呔阳能成熟地上的谷物、庄稼等,有成熟万物的力量同样,如“日”一般菩萨相续中的十力[1],也能够帮助众生相续中的善根成熟将眾生安置于解脱地,或是殊胜的佛地

十地菩萨的发心如“歌”。美妙的歌声众生都喜欢听闻十地菩萨的智慧犹如美妙的歌声一样,令眾生十分快乐、欢喜此处的智慧度,主要表现在菩萨的四无碍解[2]上面菩萨对一切万法的名称、所表达的意义,乃至不同的方言所表达嘚意思对它们的意义展开宣讲的时候,都能够让众生非常快乐、满意这样就表现了菩萨的智慧度非常超胜。

以上讲述了一地到十地菩薩的十种助伴和比喻

下面对菩萨相续中其余的功德用不同的比喻进行安立:

“王库及大路”:首先讲“王”,犹如国王一样的殊胜发心如国王非常自在一样,菩萨相续中的菩提心也非常自在;或者菩萨相续中的殊胜神通也能够自由自在帮助众生这是一种解释方法。还囿一种解释方法:就像国王下令之后不能违越一样同样,众生对四依四不依也不能违越菩萨和众生相应的心所,主要是表现在四依四鈈依上面——“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违背了国王的意志会受到惩罚违越了四依四不依,也会對自己的相续造成很大的伤害

“库”,库就是仓库仓库的比喻对应福德智慧二种资粮。仓库具足很多物资同样,菩萨相续中的福德資粮和智慧资粮犹如仓库一样具有很多殊胜的功德。仓库中有很多资具能够帮助众生过上幸福生活。菩萨相续中的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糧也能够让菩萨得到自利利他的功德。

“大路”:士夫都是经由大路进入城市没有路就无法进城,如同由大路能够到达目的地一样菩萨相续中的三十七道品(即四念住、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也犹如大路一般,一切众生依靠大乘三十七道品的大路可以顺利到达成佛的大城

“车乘”:乘坐车乘可以帮助我们趋向目标,车乘具足两个轮子不能缺少同样,菩萨相续中的發心也具足大悲和胜观(有的讲寂止和胜观大悲和胜观就是悲智,或者寂止和胜观即止观)止观双运、悲智双运,就像车乘的两个轮孓一样缺一不可,如果缺少了就没办法起到车乘的作用所以具足寂止和胜观也是菩萨殊胜的修行发心之一。

“泉水”:泉水有个特征僦是源源不断我们在山里看过泉水,它总是不断地涌出没有停留的时候。菩萨相续中总持和辩才的智慧也是源源不断犹如泉水一般鈈断涌出。总持就是陀罗尼——句不忘、义不忘、句义皆不忘等等辩才是无有穷尽。这是和总持、辩才相应的殊胜菩提心

“雅声”从芓面上讲,好听的声音叫雅声能够带来好消息的声音也称之为雅声。麦彭仁波切在《大乘庄严经论》注释中讲解雅声时打了一个比喻:┅个人到外地做生意把钱弄丢了,人生地不熟正在非常痛苦之时,有人告诉他:“你的亲友马上来了!你丢的钱也找到了!”这个消息就是雅声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欢乐。一方面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居然亲友就要到了;另一方面赖以生存的资金也失而复得,这个消息對他来讲简直太好了或者一个人病入膏肓已经无可救药,后面突然得知某种药可以完全治好他的病这个消息就叫雅声。能够让众生得箌欢喜的一种声音就称之为雅声。雅声这个比喻所对应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四法印。四法印所宣讲的“诸行无常、有漏皆苦、诸法无峩、涅槃寂静”的法义能够将众生从痛苦的深渊中解救出来。众生正在痛苦不堪的时候如果能够听到四法印的声音,就会非常欢喜所以四法印的声音就称之为雅声。

“河流”:比喻源源不断、无勤作的自性指八地以上菩萨的发心如河流一样。一个八地菩萨修一种法其它所有的八地菩萨都同样修一种法的境界叫同行道,有了同行道之后八地菩萨就可以像河流无勤流入大海一样,无勤作地成熟、利益众生

“云”:和法身相应的心所犹如云。云中饱含雨滴可以降下雨水,普遍利益地面上的众生同样,菩萨的相续中也充满了种种智慧从智慧云中降下法雨普润众生。

以上简单地宣讲了《现观庄严论》和《经庄严论》当中22种发心的分类和比喻大概可以了知发心的蔀分分类。

〖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得与以法性而得两种,〗“名相而得”是指通过仪轨获得菩提心通过善知识宣讲一种儀轨,受者跟着重复通过这种名相而获得菩提心,这是一种方式“以法性而得”指通过法性获得,什么时候证悟了法性什么时候就獲得了菩提心。这里主要是指胜义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通过法性而获得的,世俗菩提心可以通过名相而得

〖从所缘境的角度,有世俗與胜义两种发心〗从所缘境的角度讲,缘世俗有世俗菩提心缘胜义有胜义菩提心,这是从所缘境的角度分的〖从意乐加行的角度有願菩提心与行菩提心两类,〗从意乐的角度是愿菩提心从加行的角度是行菩提心。〖适应此场合的分类是最后一种〗《入行论》的分類主要是以意乐安立愿菩提心,以加行安立行菩提心

己二(随发心而行持)分三:一、受戒方法;二、护戒方法;三、还净方法。

第一、我们要受戒受戒必须知道要具足什么条件;第二、受戒之后怎么护戒;第三、如果犯了戒,怎么样还净让戒律重新变清净?这些问題对我们来讲都是相当重要、关键的

庚一(受戒方法)分三:一、受戒之对境;二、受戒之补特伽罗;三、受戒之仪轨。

第一、受戒之對境:就是说受戒在什么样的人面前受受戒的对境是必须要考虑的,能够传菩萨戒是什么的人必须要具足一定的法相、条件才可以传戒。不是随便找一个人或者我觉得他可以给我传戒,就在他面前受戒受菩萨戒是什么的对境是需要观察的,如果传戒者有功德我们鈳以在他面前受,如果不具足功德受戒能不能得到戒体就需要观察了。受戒的对境对我们来讲是很关键的

〖《菩萨别解脱经》中云:“得传承、受律仪亦从守护菩萨学处真实具戒者处得受。”〗《菩萨别解脱经》中说:如果要得大乘的传承受大乘的律仪,必须从守护菩萨学处者获得传戒者第一要具戒,第二必须要认真守护菩萨戒是什么、没有犯根本戒如果他根本就没有戒,我们在他面前就得不到戒;即使他受过戒但是后来犯了菩萨根本戒,并没有真实恢复也没办法得到戒。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守护菩萨学处者、真实具戒者处得戒这是总原则。下面就引用不同的论典分别宣讲具体的法相。

〖《菩萨戒是什么二十颂》中云:〗《菩萨戒是什么二十颂》是月观论師旃札古昧宣讲菩萨学处的一个论典有二十个颂词。里面说:〖“当于持戒具智慧具力上师前受戒。”〗这里讲了三个条件:第一是歭戒持戒首先必须要有菩提心,菩萨戒是什么的基础就是菩提心没有菩提心当然也得不到真实的菩萨戒是什么。所以第一个条件是具囿菩提心在菩提心基础上具有菩萨戒是什么,并且守持殊胜的菩萨戒是什么

第二是具智慧。具智慧就是对得戒的方法、受戒的方法、還净的方法很了知对大乘六度修法也很精通,并不是一无所知、非常愚笨的人所以必须要具足了解大乘的经论、大乘修法等等的智慧。

第三是具力要具足断烦恼的能力、传戒的能力等等。我们必须在具力的上师前受戒

〖此论中也说,〗此论是指《入菩萨行论》《叺行论》第五品静虑品中说:〖“舍命亦不离,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珍贵善知识”〗就是说:我们对具足两种条件的善知识应该經常依止,即便舍弃生命也不要离开哪两种条件呢?第一是“善巧大乘义”第二是“安住净律仪”。“善巧大乘义”是对大乘的教义非常精通对大乘的基道果、见修行果非常通达,叫做“善巧大乘义”“安住净律仪”是对大乘的戒律非常重视,经常守护大乘戒律夶乘的学处也包括了大乘的修法。“善巧大乘义”我们可以理解为见解很殊胜“安住净律仪”是行为很殊胜。净律仪实际上就是讲了护歭菩萨道的修持方法后面要学习:禁恶行戒,遮止一切恶行;摄善法戒修行一切善法;饶益有情戒,饶益一切众生实际上把大乘的戒律守护清净,已经基本上圆满了大乘的修行所以“安住净律仪”指行为上非常清净。“珍贵善知识”:对于这种珍贵的善知识应该舍命吔不离开,要经常依止

〖如果实在寻觅不到这样的善知识,就在三宝所依前受戒〗如果找得到,一定要在这样的善知识面前受菩萨戒是什么因为在殊胜的菩萨面前受菩萨戒是什么,容易产生惭愧心(因为在某位上师面前受戒时有一种承诺,这种承诺比较容易引发惭愧惢)如果后来遇到犯戒的违缘,也容易忆念当时的承诺所以受戒的对境也有一种遮止的力量。在我们这个时代殊胜善知识还是有的,只不过是时间长一点距离远一点,还是能找到在汉地、藏地,都有具相善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这样的善知识。如果各方面條件实在不具足实在找不到这样的善知识,自己又很想受戒此处就说了,在佛法僧三宝所依面前也可以受戒

〖这是《菩萨地论》中說的。《学集论》中云:“若无有善知识则尽己所能观想安住十方之诸佛菩萨现前而受戒。”〗在找不到善知识的情况下尽己所能地觀想皈依境,观想安住于十方的诸佛菩萨请他们来到前方的虚空中,然后在他们面前通过如理如法地念诵仪轨之后,(第三品中有受戒仪轨《喇荣课诵集》也有受菩萨戒是什么的仪轨)最后还是可以得到菩萨戒是什么,这也是受戒的一种对境有善知识在善知识面前受,没有善知识就观想在三宝所依面前受戒。

就是说受戒者需要怎样的身份〖虽然《道灯论》中说:“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囿菩萨戒是什么;善根非余有。”〗在阿底峡尊者所造的《菩提道灯论》中说:真正具有殊胜所依的受戒者是“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即具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男居士、女居士还有在家正学女这七种别解脱戒的人,他们可以受菩萨戒是什么也就是受戒者的身份至少是一个居士,有五戒或者一戒“善根非余有”:除了具有这些善根者之外,其他的人不能够受菩萨戒是什么

无著菩萨對阿底峡尊者的教言做了分析,认为有一定的密意和必要:〖但如果菩萨戒是什么的所依身份必须是具足声闻别解脱戒者那么清净刹土Φ的菩萨就成了不具备菩萨戒是什么,〗如果所有受菩萨戒是什么的人必须先具足声闻比丘戒那么住在清净刹土中的菩萨就不具足菩萨戒是什么了,因为在清净刹土中的菩萨不是声闻不需要受别解脱戒。还有在《宝积经》等经典中记载:一些天人、天龙夜叉等在听完佛讲法之后,相续中发起菩提心受持菩萨戒是什么而成为菩萨。如果如上所说他们也是没办法受菩萨戒是什么的,因为他们无法成为別解脱戒的所依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也不应具足菩萨戒是什么了

这样有两个过失:第一是住在清净刹土中的菩萨不具足别解脱戒的緣故,他们也不能具足菩萨戒是什么因为所依的身份必须具足别解脱戒,有这个过失第二是〖并且在死亡时也会失去菩萨戒是什么等等有许多过失。〗死亡的时候也会失去菩萨戒是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别解脱戒是尽形寿的戒律如果菩萨戒是什么必须在别解脱戒的所依上才能够具足,就是说别解脱戒成了菩萨戒是什么的所依那么别解脱戒是一种尽形寿的戒,死亡之时别解脱戒自然失去;如果別解脱戒失去了那么依靠它的菩萨戒是什么也会失去。好比壁画是依靠墙壁而存在的如果墙壁倒塌的话,壁画也不会存在所以如果菩萨戒是什么要以别解脱戒为所依,那么死亡之后菩萨戒是什么也会失去但是菩萨戒是什么不是尽形寿的戒律,菩萨戒是什么是从现在開始乃至于到成佛之间都一直存在的一种戒体所以如果我们在很多世之前曾经受过菩萨戒是什么,而且一直没有遇到菩萨戒是什么的违品实际上相续中还是具有菩萨戒是什么的。上师也讲过有些旁生如果以前受过菩萨戒是什么,而且菩萨戒是什么没有毁坏虽然因业仂转为旁生,但它相续中的菩萨戒是什么还是有的所以有这样的过失。

〖关于这些在《释论》中都有宣说。想来阿底峡尊者对大乘法藏了如指掌,决不可能承认菩萨戒是什么的所依身份必须具足别解脱戒〗就是说,想来阿底峡尊者对所有大乘法都是非常了知的肯萣看到很多经典中讲一些天龙夜叉具有菩萨戒是什么的身份,所以他不可能说必须具足别解脱才算具足菩萨戒是什么

〖我认为,阿底峡澊者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是什么〗这是第一个必要什么必要呢?因为当时有些囚看不起别解脱戒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想受持,却自诩自己是菩萨具足菩萨戒是什么。为了遮止具有这种观念的人让他们重视别解脫戒,所以阿底峡尊者说菩萨戒是什么只有在七种具有别解脱戒的人身上才能够生起。

第二个必要:〖以及认为菩萨戒是什么意义微小洏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还有些人认为受菩萨戒是什么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不愿意受菩萨戒是什么觉得别解脱戒很殊胜,意义佷大等等实际上阿底峡尊者认为菩萨戒是什么的意义很大,为什么呢因为它必须要在七种别解脱戒的基础上才能受,以别解脱戒作为基础、所依为了打破这些分别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道灯论自释》中这样写道:“只是为宣说殊胜所依,而其它所依吔可生起戒体”〗所以在《菩提道灯论自释》中,阿底峡尊者这样解释:实际上宣讲受持菩萨戒是什么必须以别解脱戒作为所依只是為了强调殊胜所依。所依可以有很多种殊胜所依是别解脱戒,其它所依也可以受持菩萨戒是什么

关于这个问题,无垢光尊者在《大圆滿心性休息大车疏》中也有一番讲述:甚深见派的观点没有说一定要以别解脱戒做为所依;广大行派的观点如无著菩萨、阿底峡尊者,怹们说必须要以别解脱戒作为所依实际上二者之间是不矛盾的。分析而言殊胜所依最好是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其它所依虽然没有说仳如甚深见派虽然不需要以别解脱戒为所依,但实际上也没有说:你不发誓断除杀生也可以受菩萨戒是什么虽然没有讲别解脱戒这个名稱,但实际上你要受菩萨戒是什么的话也必须要发誓不杀生,以这一条戒律为所依才可以生起菩萨戒是什么,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受菩萨戒是什么如果连这个承诺都没有,想受菩萨戒是什么是不可能的所以对甚深见派、广大行派这两种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我们就知噵实际上是不相违的

〖由此可见,具不具足别解脱戒都可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是什麼体。〗通过前面的内容可知:具足别解脱戒成为殊胜所依;虽不具足别解脱戒但是有发誓不杀生等善行以上的基础都可以受戒。最关鍵的是要具足对众生的悲心、对大乘道的信心和想受戒这三种条件,符合这三个条件的有情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是什么体以上讲了受戒之补特伽罗。

对我们来讲也是如此学法的人有些是出家人,有出家戒有些是在家人,有居士戒以这些戒律作为基础就可以顺利地受戒;如果没有这些戒律,至少也要承诺不杀生等善行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受菩萨戒是什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最好是有了殊胜所依洅来受菩萨戒是什么,因为受持的戒律多断掉的恶习就多,修持善法具足的顺缘就多从而可以顺利地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什么。对於受戒者补特伽罗的身份我们需要如是了知、如是宣讲,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1]《大智度论第二十五卷》问曰:佛有十力四无所畏,菩萨有不答曰:有。何者是一者、发一切智心,坚深牢固力;二者、具足大慈故不舍一切众生力;三者、不须一切供养恭敬利故,具足大悲力;四者、信一切佛法具足生一切佛法及心不厌故,大精进力;五者、一心惠行威仪不坏故禅定力;六者、除二边故,随┿二因缘行故断一切邪见故,灭一切忆想分别戏论故具足智慧力;七者、成就一切众生故,受无量生死故集诸善根无厌足故,知一切世间如梦故不厌生死力;八者、观诸法实相故,知无吾我无众生故信解诸法不出不生故,无生法忍力;九者、入空、无相、无作解脫门观故知见声闻、辟支佛解脱故,得解脱力;十者深法自在故知一切众生心行所趣故,具足无碍智力是为菩萨十力。

[2]《大乘庄严經论卷十》次说菩萨四无碍解偈曰:“于门相言智,通达无比伦此即是菩萨,四种无碍解”释曰。第一者谓知门智能知义中所有洺门差别故。第二者谓知相智能知此义属此名故。第三者谓知言智能知异土言音故。第四者谓知智智能知自能说法故。知此四种是無碍解


108、前三品相互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答:前三品是讲菩提心没有生起者令其生起的方法其中,第一品宣说菩提心的功德第二品讲自相续得以清净,第三品主要讲菩提心怎样受持因为我们相续中如果要生起菩提心,首先就要知道菩提心到底有什么样的功德;知噵了以后自己的相续如果没有清净,菩提心不会无缘无故于不清净的法器中生起来所以必须要忏悔加以清净;最终生起菩提心以后,怎样按照大乘经典所讲的那样去受持

109、请以比喻和意义相结合的方式说明:菩提心在相续中如何生起、护持,以至失坏后如何恢复等过程

答:比如说买空调,我们先要觉得它对日常生活有用才会想买,这就是了知它的“功德”若要买的话,肯定要弄清它的质量这楿当于菩提心的“本体”。空调有多少种类型是国产的、还是进口的,不同的类型有不同的标价根据自己的财力选择适当的价格,如果经济状况不好买价格高的也许力不从心,同样的道理菩提心的分类中,讲了胜义菩提心和世俗菩提心作为凡夫人,只能付得起世俗菩提心的价钱想“买”胜义菩提心,自己的资粮暂时不够

知道了质量和价格以后,下一步就要开始买了买的时候,有些问题我们鈈得不考虑:从对境上讲空调的厂家信誉度怎么样、资金实力是否雄厚,这相当于受菩提心对境的善知识;考虑买了空调后自己的住宅或身体能不能适应,这相当于受持者的身份具不具足到底是以七种别解脱戒为基础,还是一般众生都可以接受这是对自身的考虑。

┅旦自己和对方的条件已经具足了购买的方式有几种选择——可以打电话让厂家送货,可以亲自去公司挑选可以托别人的关系购买,哃样我们受持菩提心的时候,可以依靠善知识传授仪轨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观想,这是受持的方法

空调买到了,在使用的过程中怎样保护这相当于我们获得了菩萨戒是什么以后,怎样在日常行为中护持

最后,如果空调坏了是要重新买、还是维修,同样如果我们楿续中的菩提心失毁了,是重新受持还是通过忏悔来“维修”这些我们也必须要了解。

110、菩提心的本体是什么

答: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让他们获得如来正等觉果位的希求心,《现观庄严论》中所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

111、菩提心的违品是我执二者就像光明囷黑暗一样,那么有我执的凡夫相续中是否具有菩提心

答:有。凡夫人在刚开始发心的时候没有自我希求菩提的心是不可能的,但就算有一点“我”这与菩提心也不相违,为了利益众生现在“我”一定要尽快获得佛果。噶当派经常有这样的比喻:好多人陷在泥坑当Φ有一个人特别想救旁边的人,但他自己还沉在泥坑里面救他们没有能力,所以他全力以赴想要解脱出来目的是什么?不是自己想解脱而是为了救身边这些人。所以他想尽一切办法先让自己出来,然后再救他们到了那个时候,才具足了利他的力量否则根本没能力救别人。

112、平时的行住坐卧中怎样做才算是把菩提心运用到生活中了?

答:行住坐卧念念不忘的就是“我要帮助众生”。这种心態不仅要在心里发在实际当中也一定要运用起来。不管是在哪个场合只要有帮助众生的机会,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利他心运用起来哪怕是看到路上有块大石头,也要想“这可能对过路的人有影响或者对车辆有影响”,然后把它扔在旁边这种行为是无条件的,不希求什么果报帮助别人,别人知道也好不知道也罢,什么样都可以只要能给他人带来一分快乐、一分幸福,这就是我们活在这个人间的意义了

113、有人说:“很多教言都说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所以为了出离轮回、获得究竟安乐的佛果我必须要发菩提心。”请分析这种说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关键要看是为了谁而获得佛果如果只是为了自己获得佛果,享受安乐那这种说法不合理,因为直接与菩提惢的本体相违;假如是为了利益众生而获得佛果这种说法就很合理了。

114、请解释信解行发心、殊胜意乐发心、异熟发心、断障发心并說明这是从什么角度安立的。

答:发心从地界的角度来分有凡夫信解行发心、不清净七地殊胜意乐发心、三清净地异熟之发心以及佛地斷障之发心四种。

1)资粮道、加行道的发心属于凡夫位叫做信解行发心。为什么是“信解行”呢因为这种发心有一种刻意的作意——“我要度众生、我一定要帮助众生”,时时刻刻对自己有一种监督提醒有一种自我要求,认为“利益众生是我愿意做的我需要这样”,这种心态叫做信解行发心

2)不清净七地(从一地到七地之间)是殊胜意乐的发心。为什么是“殊胜意乐”呢因为一地到七地之间,嫃正证悟了自他交换、自他平等的境界自私自利的心断掉了,这种发心相当清净不像凡夫位时始终杂有一些我执和不清净的念头。

3)彡清净地(八地到十地)的发心叫做异熟发心为什么叫“异熟”呢?学《俱舍论》的时候知道所谓异熟果,不管你想也好、不想也好反正必定会成熟。同样到了八地以后,对于利益众生、帮助众生并不是需要刻意执著,就像河水往下流一样自然而然在无勤当中利益众生。

4)到了佛地时一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包括最细微的习气全部断尽自相续中的智慧圆满通达,这个发心就叫做断障发心

115、从比喻、助伴的角度,菩提心分为二十二种请问具体是从哪些侧面相似而安立的,并一一说明

答:1)如“地”:小资粮道的发心(求菩提的意乐)是最初的发心,犹如大地大地是一切功德的来源,同样小资粮道希求菩提的意乐,实际上是产生一切道果功德的基础

2)“金”:中资粮道的发心犹如黄金。黄金本质没有改变同样,到了中资粮道的时候这种发心不会有迁变。

3)“月”:大资粮道的發心犹如新月新月越来越增上,同样大资粮道的功德也会越来越增上。

这是资粮道三个发心的比喻和助伴

4)“火”:加行道的发心猶如烈火。烈火能摧毁一切薪柴同样,加行道的发心能断除一地以前的一切违品分别念

下面从“藏”一直到“歌”,分别对应十地的發心:

5)“藏”:一地与布施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藏。宝藏能满足一切众生同样,一地菩萨的发心也能以布施满足一切众生

6)“宝源”:二地与持戒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宝源宝源是一切珍宝的来源,同样二地菩萨的发心是一切功德(地、度、力等)嘚来源。

7)“大海”:三地与忍辱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大海。大海不会被狂风动摇同样,三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嗔恨心等违品动搖

8)“金刚”:四地与精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金刚金刚不会被任何金属物所摧坏,同样四地菩萨的发心也不会被懒惰等违品摧毁。

9)“山”:五地与静虑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山王。山王不易被狂风撼动同样,五地菩萨的发心不会被禅定的违品——散亂分别念所动摇

10)“药”:六地与智慧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妙药妙药可以断除各种疾病,同样六地菩萨的发心能寂灭一切烦惱障、所知障的惑病。

11)“友”:七地与方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亲友。亲友永远不会舍弃自己同样,七地菩萨的发心永远都不舍弃任何众生

12)“如意宝”:八地与愿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如意宝如意宝能满足一切众生的所愿,同样八地菩萨以佛法甘露無勤满足一切众生的愿望。

13)“日”:九地与力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日轮。日轮能够遣除一切黑暗成熟庄稼,同样九地菩萨能遣除众生的无明痴暗,成熟善法的各种功德

14)“歌”:十地与智波罗蜜多相应的发心,犹如歌声歌声能让无数人获得快乐和欢喜,同樣十地菩萨依靠智慧能让许许多多的众生获得快乐。

下面是五种殊胜的发心(三清净地所摄):

15)“王”:与神变神通相应的发心犹洳国王。国王能驾驭一切不容易被人控制,同样清净地的神通能制服一切。

16)“库”:与智慧和福德二资粮相应的发心犹如宝库。寶库可以具足一切同样,具有这种发心的菩萨善法的资粮全部具足。

17)“大路”:与三十七道品相应的发心犹如大路。大路可以任囚行走同样,一切圣者都是依靠这种大路而行持

18)“车乘”:与悲心与胜观相应的发心,犹如车乘车乘可以载人去往任何地方,同樣菩萨不堕轮回涅槃二边而圆满到达自己随心所欲的目的地。

19)“泉水”:与总持和辩才相应的发心犹如泉水。泉水用之不竭同样,清净地菩萨的功德永远也没有穷尽

下面三种发心是十地所摄:

20)“雅声”:到了十地的时候,菩萨以四种法音来利益众生这种发心猶如雅声。

21)“河流”:菩萨的平等心或者说唯一道的发心,犹如河流利他的事业永不间断。

22)“云”:与法身相应的发心犹如大雲。具足这种发心时即使菩萨居住在兜率天等天界当中,利益众生的甘露妙雨也能让世间人享受

116、菩提心的获得方式有哪几种?请具體分析

答:从获得方式的角度来分,有以名相而得、以法性而得两种“以名相而得”是指通过仪轨、上师的言教等方式而获得,这种鉯粗大名言而发的菩提心是世俗菩提心“以法性而得”是指通过证悟一切万法的本性而获得,这种菩提心是胜义菩提心

117、我们应在什麼样的上师面前受菩萨戒是什么?为什么

答:《菩萨别解脱经》对上师的要求只有一条,就是上师相续中一定要有菩萨戒是什么且从來没有失坏过。

《菩萨戒是什么二十颂》中说授菩萨戒是什么的上师应该具备三个条件:具有清净的菩萨戒是什么律,这是第一条;对夶乘佛法比较精通具有相当殊胜的智慧,这是第二条;具有摄受弟子、调化众生的能力这是第三条,在具足这三条的上师面前可以嘚受菩萨戒是什么。

《入菩萨行论》对授菩萨戒是什么上师也有一定要求是什么样的呢?遇到生命危险也不舍弃具有善巧方便的大乘佛法具有坚定信心,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他的相续中一定要有清净的菩萨戒是什么。

118、入显宗的佛法和入密宗的佛法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不一样入显宗你自己也可以,比如你想皈依在三宝所依面前就可以,想受菩萨戒是什么在一个佛像面前受也可以,但密宗一萣要依靠上师而趋入因为入密宗的坛城,必须要有上师的灌顶没有灌顶是不行的。

119、受菩萨戒是什么是否必须先要受一种别解脱戒洳果不需要的话,这是否与阿底峡尊者“恒具余七种别解脱戒者,乃有菩萨戒是什么”的说法相违

答:不需要,这与阿底峡尊者的说法不相违阿底峡尊者之所以那样说,实际上是为了遮破当今许多人士连一分别解脱戒也不能守护却自诩具足菩萨戒是什么以及认为菩萨戒是什么意义微小而戒条繁多的这些分别妄念才说必须是具别解脱戒的身份。

120、具有哪些条件才能在相续中生起菩萨戒是什么体请说奣你的理由。

答:第一是要有悲心否则大乘佛法很难在我们心中建立;第二是对诸佛菩萨的论典和广大行境有一定的信心,这样才能真囸了知大乘的学处;第三是自己愿意受菩萨戒是什么假如没有意乐的话,相续中也不一定能得到戒体所以,只要具备悲心、信心、想受戒这三种条件就必定能生起菩萨戒是什么体。

}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慧大和尚慈悲,让我给大家讲《普贤行愿品》,我本人对这部经典没有什么研究,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界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部经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为日常修持的功课在我们早晚的课诵文中,也有关于《普贤行愿品》的内容。普贤的十大愿,在很多丛林的早晚课中都会念到,主要是因为这部经典的修行法门,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太重要了

  不论在家学佛,還是出家修行,我认为在修学佛法上有三大要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这就是信仰、见地、行愿。

  佛法以信仰为基础信是无上菩提本,要想荿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两句话概括了修学佛法的要领。佛法深奥广大,不具信心,则不嘚其门而入;法门无量,众生烦恼无边,没有智慧,则不能超越生死大海又说”信如手”。我们因为拥有双手,才能够创造很多的财富;学习佛法也昰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成就功德法财,就不能离开信仰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有四个次第,即信、解、行、证。就是说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证果但佛法的修学又不是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强调信仰,以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视经教的闻思,那么,佛法与其它宗教就很难分别出有什么不同了。

  见地,指知见、认识在八正道的修学中,第一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在学习佛法时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取决于自己的认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而错误的认识,就会导致错误的行為错误的认识会使我们造下很多的罪业。众生无始以来为什么会流转生死呢?就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每天生活在現实的世界中,却对宇宙人生感到茫然无知由于我们对宇宙人生的无知,使得我们不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教呢?原因就是通过学习佛法,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把佛法的智慧变成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认识变成自己的认识佛法的修行要从闻、思、修下掱。闻就是听闻经教,把经教的思想,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由闻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个佛法的修学中,见地也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見地的信仰,往往会流于迷信。

  拿因果来说,修学佛法以深信因果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们止恶行善因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变我們自己未来的生命和命运。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给他的人生带来不如意的结果;一个人要想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命运,那么,现在就要种什么样的因《三世因果经》说:”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了人生的因果,我们才有能力开创美好的未来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学佛法的基本见地,而整个佛法的修行始终都离不开因果。

  我们现在先说”愿”,然后再讲”行”愿,是内心深處发出的愿望和决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发心,朝着愿望所指的目标,努力地去实践如果没有伟大而正确的愿望,行动就会失去指导,就会迷失方向;但没有刻苦踏实的具体行动,”愿”就会成为空谈。所以,愿与行犹如鸟的双翅,车的两轮,缺一不可俗话说:”志当存高远。”你的志向立嘚越高、越远,你将来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没有愿力的话,你做的好事将来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也许,来生你会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你不愁穿,不愁吃,名利地位样样都有,事事如意顺心但是因为你没有愿力,你所修的功德,所做的好事,只能招感人天福报,不能成为成佛的资粮。因此,願力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同样非常的重要

  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往往取决于愿力的大小。如果我们学佛仅仅是为了现苼平安,求佛菩萨保佑家庭、事业、财富……那么,你学佛的成就,最多只能得到这些;有的人学佛,修功德,做好事,是为来世服务,希望来世比现在活嘚好一些,一句话是希望下辈子享福那么,你所修的功德,所种的因,只能为来生创造一种良好的生活条件,却不能摆脱六道轮回的命运。

  当嘫也有很多人,他们的修行是为了往生西方净土那么这种人所修的一切功德,就能成为将来往生净土的资粮。净土宗里非常强调信、愿、行,認为这是往生净土缺一不可的资粮信,就是相信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存在,相信念佛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愿有两个方面:一是愿意離开这个娑婆世界;二是愿意往生西方净土这种愿力非常的重要!有些人念佛,他们愿意往生西方,但又舍不得离开这个世界。像这样的人能往苼吗?阿弥陀佛来接你的时候,你说:唉呀!这个世界这么好,你看我的家庭多幸福美满,我们夫妻恩爱、儿女又孝顺;或者有的人会说:我这一生,辛苦了┅辈子,眼看儿女刚刚长大成人,积累下一点财产,还没来得及享福就要走了,实在划不来;或许还有人会说:我的事业有成,我的公司、企业刚有成效,這一切都是这样的美好,使人非常地留恋要是我走了,我的企业、公司交给谁呢?我还舍不得离开这一切。请佛、菩萨保佑我再多活几年吧!让峩过一段时间再走吧!假如存有这样的心态,你说,这个西方极乐世界你能往生吗?我看你是不能往生的愿,就是要愿生西方,同时还要愿离娑婆。願力在修念佛法门中是十分重要的

  作为修学佛法来讲,如果你想成佛,就要发愿。大乘佛法修菩萨道,有四种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無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多么宏伟的誓愿!这四种大愿叫做四宏誓愿。你想成佛,就要发这样的四种大愿;然后按你所发的大愿去修行、实践,你才能成佛一个合格的佛子,他应该有以上四种宏愿。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他们之所以能成佛、成菩萨,原洇就是他们都有非常宏伟的大愿比如地藏王菩萨的大愿是:”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是一种什么樣的气魄!我们每个人都十分熟悉的阿弥陀佛,他曾是一个国王,后来他遇到世自在王佛,就跟随出家修行了,法名叫法藏比丘。法藏比丘在他老师媔前发了四十八大愿,然后按自己誓愿去修行,随着他的功德圆满,创建了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修净土宗,通过念阿弥陀佛的圣号,甚至每日十念,僦是五逆十恶的人也能往生西方呢?原因是跟阿弥陀佛的誓愿有关。念佛往生西方,主要还是借助阿弥陀佛的愿力假如没有阿弥陀佛的悲心與愿力,那么念佛往生西方这个超越生死的捷径,也就不存在了。再如药师佛的佛土–东方琉璃世界,这也是一个净土,它跟西方净土一样庄严藥师佛为什么能够成佛呢?原因是他在因地上发了十二大愿。所以,发愿在修学佛法中非常的重要

  《普贤行愿品》,它是普贤菩萨的修行法门。普贤为什么能够成为一个大菩萨呢?原因是他初发心时,发了十个大愿这十种大愿,作为修行菩萨道的人来说,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法門。我们学佛行菩萨道,不是一天到晚求佛、菩萨保佑,有了一点点小事就要去找佛、菩萨帮忙,这种人能成为佛、菩萨吗?我看永远都成不了為什么呢?因为一个真正学佛的人,不是整天老是想着自己的痛苦和利益,而是应该担负着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的使命,以一种极大的力量,忍受人世間的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怎么能为一点点不如意的事,就去求佛、菩萨帮忙呢!如果遇到一点困难和不顺心的事,就去找佛、菩萨,这种人永远嘟是佛、菩萨保佑的对象,永远都是可怜的众生。这种人永远也成不了佛为什么呢?因为他只想着得到别人的帮助,而没有想到要去帮助别人。

  《普贤行愿品》中第八大愿:”常随佛学”,就是要向佛、菩萨学习佛怎样修行度众生,我们也怎样去修行、去度众生。只有这样,我们財能够有成佛的资粮,我们才有可能成佛,才有可能成为菩萨

  本经在佛教中的地位及来历

  《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中的一品。《华严经》是佛教中一部非常重要的经典,被称为经中之王《华严经》的境界是非常高深的,对于我们凡夫来讲,这种境界是一种不可思议嘚境界。所谓不可思议,就是说不可以用我们的思维想象得到的为什么不可以想象呢?原因就是它是佛的境界。佛陀把自己证得成佛的境界囷盘托出,我们凡人要去理解它,自然就比较困难了

  我们现在学的《普贤行愿品》,是《华严经·入法界品》的一品。在这部经里有这样一個故事,就是大家熟悉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一般人不知是否注意到,观音菩萨身边有两个小孩,一个是善财童子,另一个是龙女。《普贤行願品》跟善财童子的关系非常密切据《华严经》记载:在印度福德城里有一位长者,他是福德城里的大企业家,家财万贯,平时乐善好施。可是囿一件令他很苦恼的事,他已经四十几岁了,还没有孩子后来终于生了一个孩子,孩子出世之后,他家里的财物与日俱增,生意很红火。福德长者感到这个孩子的来历不凡印度人非常迷信看相,他就请了一个看相先生,来给孩子看看。看相先生告诉福德长者:你家财宝的来源与这个孩子嘚出世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这个孩子的福报非常大!随着他的出世,你们家的福报也将会越来越大所以就给这个小孩取名为善财(即能生财的意思)。

  善财童子眼看一天天长大了,虽然家里很有钱,但他对钱一点也不感兴趣他考虑的是寻找人生的归宿,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如何摆脫生老病死这些问题。他想虽然自己很富有,但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很穷,很痛苦,应该怎样去帮助这些人,把他们从痛苦的深渊里解脱出来呢?光有錢财,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比如说你看见一个穷人,你给他二百块钱,但是用完之后,又怎样呢?明天再给他一千块,但一千块也会很快用完嘚,还是不能解决问题。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虽然很有钱,但他们生活得并不幸福所以,善财童子想探求彻底解决人生困惑和痛苦的真理。

  就在这时候,文殊师利菩萨到福德城里来弘扬佛法善财童子听闻佛法后,找到了解决人生问题的最好途径。当文殊菩萨讲完法后,他就對文殊师利菩萨说:”我现在要发菩提心,要解脱生死,想帮助世界上的人们摆脱痛苦,但我不懂得应该怎样修?”文殊师利告诉他:”如果你要想修荇,那就要参访善知识”善知识是最好的老师,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参访善知识非常重要。参访善知识的好处是什么呢?因为只有亲近善知识,我們才能听闻正法,才能走入修学佛法的正道假如你遇不到善知识指导,便有可能误入歧途的。善财童子听了文殊菩萨的话以后,他参访了很多嘚善知识,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的修学过程,便是我们修学佛法的典范。

  在”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最早參访的一位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最后参访的一位善知识是普贤菩萨他参访普贤菩萨后,普贤菩萨告诉他:”我修行成佛的法门就是十大行愿。”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不仅适合善财童子修学,也是我们每一位修学佛法的最好法门

  《普贤行愿品》属于《华严经》。《华严经》茬中国佛教史上有过三次翻译第一次是在东晋。当时印度高僧佛陀跋陀罗带来了《华严经》的梵本,译成60卷,34品,又称《晋译华严》或《六十華严》到了唐代,从西域传来消息,《晋译华严》的三万多偈不是全本,于阗有更完整的梵本。于是武则天专门派人前往于阗寻访该经梵本,并聘请译经人使者在于阗果然找到梵本,并请到高僧实叉难陀一同返回长安。武则天为实叉难陀安排了专门的译场,开始译经动笔翻译的那忝,武则天亲自参加,担任笔受。这次翻译出来的是第二个本子,共80卷,39品,又称《唐译华严》或《八十华严》可奇怪的是《六十华严》也好,《八┿华严》也罢,里面均没有《普贤行愿品》的内容。

  唐贞元年间,从印度来了一位叫般若的法师,对《华严经》重新翻译他翻译的是《入法界品》,共有40卷,故称《四十华严》。般若翻译的《四十华严》中,最后一品就是《普贤行愿品》如果我们想从《华严经》里找《普贤行愿品》内容,也只能在《四十华严》里才能找到。

  这部经的题目很长,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一部经典的题目,对于我们理解该经,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有很多的读者,不太重视经的名称其实,经的题目与经文的内容有着十分密切嘚关系。《普贤行愿品》是出在《大方广佛华严经》中这部经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呢?它是佛陀进入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时说的。什么是佛呢?佛,梵语称佛陀,在这里主要指释迦牟尼佛,他是一位觉者、智者”不可思议解脱境界”是什么意思呢?不可思议,是超越了我们凡人的思维,就昰说,佛的境界是不可以用我们凡人的思想去想象,也无法用世间的语言去描述的。”解脱境界”已经断除了烦恼和痛苦,已经了脱生死,永远不會再到生死里面去流转另外,解脱有两种意思:一是心解脱;二是慧解脱。心解脱,是说心里没有任何痛苦烦恼;慧解脱,是说在思想知见、认识上巳经成就般若智,不会被世间的一切现象所迷惑、所困扰

  一部经典是由很多品组成的,品就像我们现在著作里的章节。这一品是《普贤荇愿品》这一品的经文是说普贤菩萨发的十大愿。愿是普贤菩萨发的,发了愿以后,普贤又按自己的发心去修行,所以叫做普贤行愿

  中國佛教里有四大菩萨: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普贤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四位菩萨的道场成了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观音的道场在普陀山;哋藏王的道场在九华山;普贤的道场在峨嵋山;文殊师利的道场在五台山。这四位大菩萨中,观音代表大慈大悲:一是无缘大慈,另一个是同体大悲无缘就是没有任何条件地去帮助别人;慈就是给你快乐,无条件地给你快乐;悲是拔苦的意思;同体是把自己与众生看作是一个整体,把众生的痛苦看做是自己的痛苦,众生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众生的快乐就是自己的快乐。如果我们都有这种精神,那么,我们大家都是菩萨啦!文殊师利代表智慧,智慧在修学佛法里非常重要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成佛。成佛,其实是智慧的成就

  记得拿破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鈈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那么,我认为一个不想成佛的人,就不是佛的好弟子成佛要具备成佛的资粮,换句话说要具备成佛的条件。我们要学习诸佛菩萨大慈大悲的精神;我们要学大行普贤的十大愿王大行,不是帮助一两个人,而是要帮助一切人,要以一切众生作为我们幫助的对象。

  我们学《普贤行愿品》,就是要学普贤的”愿”和”行”行和愿如鸟的双翼,车的两轮,缺一不可。因为没有宏大而正确的”愿”,”行”就很盲目,在修行上就没有方向和目标可循但是如果光是发愿,而没有实际行动,发心只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学习《普贤行願品》时,特别要注意行持我们只有按照自己的发心,用实际行动去实践普贤大愿,才能功德圆满,最终成佛!

  学习一部经典,了解它的组织结構,有利于把握其整体及思想脉络。《普贤行愿品》的组织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长行,二是偈颂长行是前面的散文部分,偈颂是后面的诗歌蔀分。偈颂基本上重复长行的内容,但并不完全相同在语言上表现得比较精炼,内容方面也有一些新意。《普贤行愿品》的整体内容,主要是甴十大愿王组成十大愿王是:”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鈈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養,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一般经典的开头,总是”如是我聞,一时佛”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可是《普贤行愿品》没有这个开头为什么没有呢?前面讲过,这部经是《华严经》中的一品,是从中间开始嘚。这一段经文有点序分的味道,先把一种一种的行愿说出来,然后再依次解说,像是一本书的总目

  ”尔时”,是指佛陀说法的那个时候。”菩萨摩诃萨”,是梵语菩萨是觉悟的有情,不但自己觉悟了,也要使众生觉悟。菩萨摩诃萨,是指大菩萨菩萨与阿罗汉的区别在于:菩萨自己覺悟了,并发心去帮助世界上所有的人,希望他们也能觉悟。相反的,自己觉悟了,不去帮助别人,没有去度化众生,就自称证入了,称为阿罗汉佛跟菩萨又有什么区别呢?佛的觉悟是圆满的觉悟,而菩萨的觉悟还没有圆满。就像十四以前的月亮和十五的月亮相比,虽然它们也放光,却是有缺陷嘚而佛的觉悟如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它放出的光是圆满的。

  菩萨,有小菩萨、大菩萨、新菩萨、老菩萨之分比如学佛的人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什么,将来去度化众生,帮助世界上的人,这人现在就是菩萨了。但是他是属于初发心的菩萨虽然也叫菩萨,但是跟普贤、观音菩萨┅样不一样呢?不一样的。因为他的功德、智慧、能力都不能同这些大菩萨相比就拿忍辱来说,假如人家需要你的眼珠,你能把眼珠挖出来吗?對于一个大菩萨来说就很容易办到。但对于小菩萨,尤其是一个初发心的菩萨而言,就很难做到了所以,同样是菩萨,境界却有高低之分。

  菩萨这个概念,许多人往往不能正确的理解一提到菩萨,就觉得他们是来无影去无踪。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高僧大德就是菩萨像太虚夶师,他一生的修行是完全按照菩萨的标准来修持的。他在一首诗里说到:”比丘不是佛未成,请你呼我为菩萨”,所以,大家都称他太虚菩萨又洳台湾的慈航法师,人们都称他为慈航菩萨。

  我们大家如果能发菩提心,受菩萨戒是什么,也可以称为菩萨从小菩萨、新菩萨开始做起,将來随着智慧和功德的成就,也像普贤菩萨、观音菩萨那样,成大菩萨了。所以,菩萨是由普通人开始做起的;菩萨是从日常生活中修行得来的,是非瑺现实的只要我们能用菩萨的标准来要求自己,那我们每个人都是菩萨。菩萨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就是无私奉献的精神像雷锋那样,牺牲個人的利益,甚至自己的生命,去帮助别人,给社会大众带来幸福和欢乐的人,就是菩萨。我们不妨把雷锋称为雷锋菩萨,因为他具有菩萨的精神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到:观音菩萨为了度化众生,示现各种各样的身相。经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为叻方便善巧度化众生,有时当国王,有时当男人,有时当女人,有时当乞丐,有时当畜生,有时当佛教徒,有时则示现其他身相。因此,看一个人是不是菩薩,不能只看他是不是学佛的,而是要看他的所作所为,符不符合菩萨的精神和标准这才是最重要的!

  ”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称,是称赞叹,是佩服、赞扬的意思。普贤菩萨听了释迦牟尼佛说法后,称颂赞叹佛的功德胜功德的”胜”字,是说如来的功德,超过寻常囚的功德。普贤菩萨称赞如来功德无量无边世界上谁的功德最大呢?如来的功德最大!

  我们经常念的一个偈子:”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堺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是说,不管天上还是地上没有任何众生的功德,比得上如来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向佛陀学习呢?洇为佛陀的道德已经彻底圆满了;我们假如不向佛陀学习,还向谁学习呢?

  世界上尽管有成就、有道德修养的人也不少,像古代的圣贤,如孔子、老子,佛教中的一些高僧大德,以及我们现前的师长等。虽然他们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从他们身上多多少少总能挑出一些毛病总的來说,他们的道德是有缺陷的,是不圆满的。然而,我们在佛陀的人格中,找不出任何的缺陷,佛陀的起心动念、一举一动都是圆满无缺的所以,普賢菩萨称赞如来的功德,胜过所有的人。把如来的功德告诉参加华严法会上的许多菩萨,还有善财童子但善财童子是此次法会的当机者,因此特别提出善财的名字,向他说法。

  ”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普贤菩萨在说法前,对法会上许多听法的人,先叫了一声”善男子”指以善财为代表,所有参加这次法会的听众。如来的功德到底有多大呢?佛教认为:在宇宙中,不是只有一尊佛,而是十方(东、南、西、北,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方、下方)世界都囿佛陀的存在,就像微尘那么多,是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的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这么多的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如来嘚功德,还是演讲不完的。

  什么叫佛刹?刹,是梵语,是国土的意思佛刹,是佛所住的国土。那么,宇宙中有多少佛刹呢?宇宙中佛的国土,无法用數字来说明一个佛刹,在佛经里面叫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究竟有多大?佛教以须弥山为中心,一个太阳,一个月亮,众多的星球构成一个卋界一千个世界为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个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个大千世界,是为三千大千世界。地球是人类所住的哋方,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地核所组成如果把地球剖开,一直剖到最小的程度,化为众多的极微尘,那么试想,把一个佛刹,也就说把众多的星浗剖成微尘,这个数量是不是很大啊?实在是太大了!何况用这么多的数目,来比劫数的长久。

  劫,是一个时间单位一劫到底有多长时间呢?劫囿大劫、中劫和小劫。佛教所说的小劫,是怎样计算的呢?是根据人的寿命来计算的佛教经典里说,人的寿命从84000岁开始,然后每100年减一岁,一直减箌人的寿命10岁为止,称为减劫;再从人的寿命10岁开始,每过100年增加一岁,一直增加到84000岁,称为增劫。把一减劫和一增劫加在一起为一小劫;二十小劫为┅中劫,八十中劫为一大劫佛教所说的芥子劫,时间就更长了,长得难以计算。佛教只用比喻来说明,就是在一座方圆40里的城市里,里面什么东西嘟没有,全部堆放的都是芥子,天上的人每过五百年下来一次,从这里拿走一粒芥子,一直到拿完这座城里的所有芥子为止从拿走第一粒芥子,到拿走最后一粒芥子,这么长的时间,就是一个劫,这叫芥子劫。现在说的是极微尘数劫,不是一个劫,那就可想而知这个极微尘数劫的数目实在太大叻,这种时间实在太长太长了

  上边这一段经文的主要意思,简单总结和归纳就是:如来的功德无量无边,倘使十方世界的许多佛,拿不可说不鈳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的时间,接连不断地去演讲佛的功德,还是永远讲不完的。换而言之,佛陀的功德简直大得不得了!佛陀的功德不可穷尽,没有辦法说尽和说完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佛呢?因为佛陀太值得我们学习了!

  那么如何才能成就佛陀的功德呢?这是佛教徒都很关心的问题。普贤菩萨告诉我们:”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倘若有人要成就佛陀广大无量的功德,应该要依普贤的十种广大行愿去修,从内惢深处发出这样的十种大愿,然后按照所发的大愿,至诚恳切地去修行、去实践。那么,就能够成就佛的功德,可以成佛

  ”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段经文,是普贤菩萨接着上边所说的十种行愿,把每一种的行愿说出来,像是一本书的目录,或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先让读者知道,到后边再详细地講解明白

  普贤菩萨前面只说了十种广大的行愿,并没有说明是哪十种。那么听法的人,一定急着想知道所以普贤菩萨又接上面的话题說道:我上边说的十种广大行愿,是哪十种呢?然后把这十种行愿的名目,一个一个地说出来。下文将对十种行愿的内容进行具体介绍和说明

  第三章 礼敬诸佛愿

  【善财白言:大圣!云何礼敬,乃至回向?普贤菩萨告善财言:善男子!言礼敬诸佛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禮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礼敬”什么呢?礼就是顶礼、礼拜(问訊、合掌、低头、鞠躬)。礼的意义在哪里?礼的意义表示恭敬,礼跟敬必须配合在一起光有礼而不敬,行不行啊?不行。

  记得《六祖坛经》囿记载:永嘉玄策去参访六祖,他磕头的时候,头不点到地上去六祖说:”礼拜表达恭敬,本来是为了制伏我慢,可是你拜我,头都不点地,这算什么礼拜呀?”这段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就是说礼要跟敬结合在一起,礼敬的意义主要在恭敬。我们学佛首先要对佛陀生起恭敬心,包括对三宝恭敬,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很平常的礼貌。就像世界上的人,对自己的长辈,或是有德行的人,我们都要恭敬他们所以,礼敬是一种很平常的法门,并鈈是佛法特有的。

  修学佛法首先要对三宝产生恭敬心、虔诚心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状态下,才能依教奉行。就拿社会上的人来说吧!一个學生,他在学校里,瞧不起他的老师那么,对老师讲课会不会接受,乃至会不会按照老师所说的话去做呢?我看是不大可能的。一个孩子在家里对怹的父母,没有丝毫的恭敬心,你说他会不会听父母的话呢?自然也是不会的同样的道理,我们学佛对三宝缺乏恭敬心,那么能依教奉行吗?我看是佷困难的;即使能的话,也要打折扣。恭敬的意义,主要是为了我们更好的修学佛法

  第一大愿:”礼敬诸佛”。诸,是所有、全部、众多的意思诸佛,不是指一尊佛或两尊佛,而是指十方三世一切佛。我们礼敬的佛陀,到底是什么样的佛陀呢?一般社会上的人,由于不了解佛教的关系,对佛教徒的礼佛,往往会产生一种误会,他们以为学佛的人是把木头、石头雕塑的泥像,作为崇拜的偶像,这是对佛教极大的误会其实,我们拜的并鈈是偶像,佛教寺院中之所以供着偶像,那是佛弟子表达对佛陀的追思!同时也是仰慕佛陀的智慧和道德,起到见贤思齐的作用。

  我们拜佛,应該拜哪些佛呢?”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们所拜的佛陀,不是一尊两尊,而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有很多囚拜佛,只想着眼前的某一尊佛,如观音菩萨、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只局限于拜某一尊佛有的人甚至会用一种凡夫的心态去衡量佛的思想囷境界。担心现在拜观音菩萨,没有拜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会不会生气呢?在拜阿弥陀佛的时候,没有拜大势至菩萨,大势至菩萨会不会生气呢?没有拜到其他的佛、菩萨,如果得罪了他们,佛、菩萨怪罪下来怎么办呢?

  其实,这种担心和顾虑是多余的因为我们拜佛着相,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惢态。现在普贤菩萨教我们怎样去拜佛普贤菩萨告诉我们:我们所拜的佛,不是一尊二尊,而是拜尽法界,也就是整个宇宙中十方三世的诸佛。過去世诸佛,是指已经圆寂的佛陀;现在世诸佛,是指正在十方世界转法-轮,说法的佛陀;未来世诸佛,是指未来世界将会出现的佛陀十方三世诸佛,僦像世界的极微尘数那么多,所有的佛陀,都是我们要顶礼的对象。所以,我们在拜佛的时候,不能执著于某一尊偶像,而是要观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这样一来,在一拜中一切诸佛菩萨都拜到了,你想想,这种拜佛功德,比起以往执著于某一偶像,不知要大多少倍?我看百千亿万倍都不止!

  有囚可能会问:这么多的佛我应该怎样去拜?这么多的佛陀我怎么拜得过来呢?”我以普贤行愿力故”,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思想境界去拜,拜的時候”深心信解,如对目前”,相信十方世界都有佛的存在,假如信心不足,那是不行的。在相信、理解、接受十方诸佛存在的同时,还要观想十方諸佛都在我的面前

  ”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悉,是完全的意思我们面对无穷无尽、无法用数目可以计算的诸佛,身体拜佛、ロ念佛、意念想着佛,完全用一片恭敬虔诚的心去礼拜。拜佛的时候,心里不存丝毫的私心杂念,当我们没有任何妄想的时候,心才能清净所以,偠以清净的身口意三业,常常修礼敬诸佛的大愿。为什么有的人拜佛能得到感应,有人却不能呢?这跟你的心清净不清净、虔诚不虔诚有关系洇为佛陀不是有意要在你心中显现出来,佛也不是因为要你去拜他,才跑到你心里。假如这个人拜佛,佛跑到这个人心里;另一个人拜佛,佛又跑到怹那里假如同时有几千万个地方的人都在拜佛,佛肯定会忙得晕头转向,肯定会累坏。

  佛不是有心示现,他完全是无心的佛随着他的愿仂,千处有求千处应,就像天上的月亮。月亮一直挂在天上,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不过,有的地方虽然有水,为什么却见不到月亮呢?因為水只有清净如镜的时候,月亮才能在水中映出来;如果水是浑浊的,月亮还能显现吗?每一个人也像一潭水,一般人总处在妄想状态中,这就犹如一潭浊水,佛陀自然不能显现在我们心中。一个人通过修行,以清净三业拜佛,犹如一潭清水,那么,佛、菩萨就能显现,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感应道交

  有这样一句话:”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什么地方有水,什么地方就有月亮;天上什么时候没有乌云,什么时候就有太阳同樣的,什么地方有一片虔诚、清净的心,那么,什么地方就有佛、菩萨显现。佛、菩萨可以说成是佛陀、观音菩萨;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心的佛性假如我们离开了自己清净的心,也就离开了诸佛菩萨。如果我们随时都能把握自己,让我们的心,随时处于一种清清净净的状态那么,我们随时嘟与诸佛菩萨在一起。所以,修学佛法不能离开自己清净的心,到外面去寻找佛、菩萨,如果是这样的话,离佛道就会越来越远

  ”一一佛所,皆现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有微尘那么多的佛陀,在十方世界里你说:我只有一个身子,這么一来比例失调,一个人拜这么多的佛,我拜不过来怎么办?那么,就要借助观想的力量,观想宇宙中有微尘数的佛陀。我呢?也不是一个我,我要显絀微尘数的身有多少个佛,就有多少个我。我有千百亿个化身,想象着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一个我

  打个比方:我们在拜佛的时候,”我”嘚面前有一个佛,佛的面前有一个”我”。如果前后左右上下都装有镜子的话,就会出现每一个镜子里都有一尊佛,同时每一个镜子里也都有一個”我””我”在拜每一尊佛,同时每一尊佛都在接受”我”的礼拜。这时候,你就不只一个身,而是有无数多的身以无数多的身去拜无数哆的佛,这样就能拜得过来了。如果用这种观想的方法和力量去拜佛的话,功德就能无量无边!这种功德就像虚空一样大所以,虽然你现在是礼┅拜佛,却比起别人拜几十生几十辈子的功德,不知要大多少倍!

  我们以一种极大广阔的心境去拜佛,这个”我”就不是原来的”我”了。我們要想成佛,就要把佛、菩萨的境界,变成自己的境界,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佛陀、成为菩萨我们拜佛也不是拜一天两天,初一拜了十五再拜,而是”虚空界尽,我礼乃尽”。虚空有没有尽的时候?虚空没有穷尽,所以我的礼敬也没有尽头学佛的思想境界能有这么高,这样学佛才有出息。

  ”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这段话里有三个比喻:一是众生界盡,二是众生业尽,三是众生烦恼尽众生有没有尽的时候?众生界没有穷尽的时候。众生界、众生业、众生的烦恼,都是没有穷尽的那么,我此禮敬也没有穷尽。这是一种反衬的方式,显示我拜佛的这种愿望和行为”我此礼敬,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我们拜佛不是一天两天嘚事,而是长时间的,相续不断的,心要时常想着,念着,没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说这样会很辛苦,休息几天再拜吧?不是的,拜佛是没有疲厌的总之,礼敬诸佛是指礼敬已经成佛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也可以把一切众生作为我们礼敬的对象。

  在《法华经》里,有位菩萨叫常不轻,他看见人就礼拜,时间长了,有些人看见他觉得讨厌有的人不明白,这个人为什么这么怪呢?见到任何人都拜,是不是神经囿毛病?甚至有些人不理解,扔石头打他,用脚踢他,用口水吐他。但不管你怎样对待他,他也不生气,见人照拜不误有一天,一个人实在看不下去,走仩前问他:”你一天到晚见人就礼拜,别人打你、骂你,你也不生气,这究竟是为什么?”他回答说:”因为你们将来都会成佛的,所以,我不敢轻慢你们。”这个故事说明两个道理:一是说明众生皆有佛性常不轻菩萨这样做,实际上是以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为去劝化普渡众生,使他们早日觉悟,提醒大家要自尊、自爱。二是说明行菩萨道的人,对一切人都要恭敬、尊重

  我们讲礼敬诸佛,不仅仅是礼敬已经成佛的诸佛,同时也要禮敬未来将要成佛的一切众生。如果学佛的人,把普贤的礼敬法门,推广普及到日常生活中去,我们能够尊重一切人,使人欢喜那么也就功德无量了!

  第四章 称赞如来愿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揚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無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第二大愿:”称赞如来”。称赞,就是称扬、赞叹”称扬赞叹”法门,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一般人大都患有一种通病,往往喜欢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爱挑剔别人的毛病,总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把赞叹的语言留给自己,把那些难听的话送给别人。有的人爱在背后说他人的一些坏话,甚至诽谤他人为什么大家爱犯这种毛病呢?原因是嫉妒心、我慢心在作怪。这种人与周围的人很难处理好关系

  嫉妒心是嗔恨心的表现,嫉妒心有时来得莫明其妙。比如一般女孩子最爱犯的毛病,就是不愿意看见比自己长得漂亮的姑娘,出现在自己的生活圈里尽管人家的美貌,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影响自己的利益,但是总会莫明其妙地产生反感和不满。总爱从人家相貌中挑剔出某种缺陷,跟自己的相比:眼睛长得不怎么样,鼻子长得不怎么样,肤色又不怎么样……言下の意是说自己比这人长得好看。尽管说这话的人,长相不比人家好,但就是不服气这是嫉妒心的表现。

  我慢心重的人,处处自以为是,自尊惢、好胜心特别强别人无论在哪方面胜过自己,不仅不承认自己不如别人,反而认为自己处处胜过他人;听到某人对某人的赞叹,心里就不舒服。这种人的感情十分脆弱,他只能在恭维赞叹声中生活,一旦受到打击,精神很容易崩溃这种人是不堪一击的。

  嫉妒心、我慢心显示了人嘚自私,体现了人的狭窄心量,破坏了人的平衡心境,使人干出许多蠢事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理,但又是人们普遍容易出现的心理。所以在佛經中特别宣扬随喜赞叹功德其实,随喜赞叹是很廉价的。比如别人为寺院塑佛像,捐赠二万元,你一分钱也没拿出去,但是,如果你能发自内心地為别人感到高兴,并用美妙的语言去赞叹他,那么,你所得到的功德跟他一样大!随喜赞叹的功德,不仅廉价,而且还是对治嫉妒的有效方法

  普賢菩萨教我们称赞如来。其实,不仅仅是对如来,而是要我们去称赞一切好人好事如来是世间上最值得尊重的人,我们称赞他,是一件比较容易莋到的事。不仅如此,称赞如来的意义,还包括对世界上的一切好事,都要去称扬、赞叹,让他们欢喜,这才是我们学佛人的本分

  如来,是佛的┿大名号之一。每一尊佛都有十大名号,这十个名号主要是根据他的功德、智慧、能力所安立的如来、佛都是常用的名号,如来跟佛不可以匼起来说。通常有许多人把两种名称合起来称为”如来佛”其实,这种叫法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称释迦如来、弥陀如来、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也可以称药师佛、释迦牟尼佛但是,不可以称”如来佛”。何为如来?如来是证如实之道而来说证到了真实之理,然后再来这个世堺度化众生,所以称为如来。如来也可以称如去,称如来如去,就是来去自如我们凡夫之人能称为如来吗?我们不能称为如来。为什么呢?因为我們来去不自如我们的来去受业力的支配,不能自主。寿命到头的时候,你说,唉呀!我还想活,我不想死你怕死,但你不得不死。但是如来就不一樣,他可以随便示现在任何一个地方为了度化众生,如来可以随心所欲在几千个地方,几万个地方来去自如。

  称赞如来,如来有哪些功德值嘚我们称赞呢?如来的功德,在佛经里简单地说有”三德二利”三德是断德、智德、恩德,二利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

  什么是断德呢?是斷除烦恼所显示涅盘的功德凡夫之人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烦恼。如贪、嗔、痴、我慢心、嫉妒心、爱心、恨心……而在佛陀的人格中,完铨断除了这些烦恼,心里没有丝毫的烦恼,因而证得了涅盘

  什么是智德呢?智,指智慧。佛教中所讲的智慧与通常讲的不同,它不是指人世间┅般的聪明才智,而是指具有解脱痛苦、烦恼,证得真理的一种能力佛陀的智慧,对人生、对宇宙的一切所要发生的事,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反之,我们凡夫没有佛的这种智慧,搞不清楚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的前生是怎么回事?我的来生到底又是怎么一回事?

  什么是恩德呢?佛陀對我们有极大的恩情,佛陀悲愍众生无尽轮回的痛苦,把每一个众生当做自己的儿子一样,把自己亲证的人生及宇宙的真理和盘托出。换句话说,佛的恩德就是佛把自己证得了脱生死、得大自在、具体修行得道的方法,毫不保留地传给我们让我们按照他修行的方法去实践,让众生也能證得涅盘,了脱生死,得大自在。佛陀把众生看成和他一体,对众生充满无限的悲心;佛为了使众生得到解脱,说法四十九年,佛的恩德是要我们大家嘟成佛!

  如来的功德很大,我们要称赞如来的功德!平常我们对释迦牟尼佛赞叹道:”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囿如佛者”不论是天上的天人,还是世间上的人,以及十方世界中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人的功德能和如来相比。我们对其他人求全责备时,总能在他们的身上找到或多或少、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在佛陀的身上,你是找不出任何缺点的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的智慧和功德已经彻底圆满叻。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我们称赞哪些佛和菩萨?是称赞一尊佛、菩萨,还是两尊佛、菩萨呢?不是的。我们现在学的是《普贤行愿品》,那么,我们就要以普贤菩萨的境界去称赞尽法堺、虚空界十方三世所有的佛陀”一切刹土,所有极微;一一尘中,皆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切刹土,是指一切国土把国土剖析为很小佷小的极微,每一个极微元素里,都有一切世间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萨海会围绕”佛陀出世,不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而是”一佛出世,芉佛欢喜”,一尊佛出世,千万尊佛欢喜,无数的菩萨欢喜,无数的菩萨跟随佛陀、协助佛陀弘扬佛法。如释迦牟尼佛的手下,有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文殊菩萨;还有舍利弗、目犍连、阿难等几千声闻弟子跟随他那么,我们要称赞这些所有的佛,要称赞每一尊佛身边无量无边的菩萨。整个宇宙中所有佛、菩萨,都是我们称赞的对象,可见我们要称赞的佛不是一尊、两尊

  普贤菩萨教我们怎样赞叹如来:”我当悉以甚深胜解,现前知见。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称扬赞叹一切如来诸功德海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於法界,无不周遍。”这里告诉我们要”有甚深胜解,现前知见”,深信不疑地接受,深信不疑地理解,十方世界中充满着佛、菩萨想象着这些佛、菩萨,都在我们的面前。信是很重要的,有的人不相信,哪来这么多的佛?你看我们这个娑婆世间几千年、几万年,才有一尊佛陀出世,哪有这么多嘚佛?如果你要这样想,我也没有办法不过假如你不肯相信,那么你永远也不能达到普贤菩萨的境界。所以,我们必须相信佛说的法是不会错的

  宇宙中有很多的佛,有人会这样说,我只有一张嘴巴,怎么赞叹得过来呢?每一尊佛我都称赞一句话,那我一天到晚不歇气、不停地赞叹,一直贊到神经衰弱也称赞不完。就是把我累病了,也赞叹不过来,你说怎么办?现在我们要用普贤菩萨的境界去称赞佛,那么,再多的佛陀,也能称赞得过來

  ”各以出过辩才天女微妙舌根,一一舌根,出无尽音声海;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出过二字是什么意思呢?出是超出的意思;过是胜过嘚意思辩是辩论的意思;辩才就是有辩论的口才。微妙就是微细、美妙、极好的意思言辞就是说话。音声海、言辞海都是形容音声言辞潒海那样的大,像海水那么多

  辩才天女,出自《华严经·如来出现品》。经中说辩才天女,是自在天王的彩女,是天王差唤的女子。辩才天奻有五百个舌根,每个舌根能发出五百种音声,她所发出的每一种音声,非常美妙动听,好像是几百种几千种乐器伴奏出音乐的声音也许有人会說,辩才天女有五百个舌头,而每个舌头又能发出五百种动听的音声,我是凡人,只有一根舌头,怎么能和她相比呢?我们就是要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她有五百根舌头,其实算不了什么,我们现在观想自己有五万个、五十万个舌根,甚至更多她的每个舌头,能发出五百种音声,也算不了什麼,我的每个舌头能发出五十万种音声,五千万种音声。我们要用观想的力量,去超过辩才天女的微妙舌根我们的每一个舌头,都能发出无穷无盡的各种音声来。这样一来,有多少佛,我们也能赞叹得过来,你说是不是?

  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广播电台的播音员:一个播音员在播音室里讲話,虽然只有一个舌头,但在世界各地,任何一个角落在同一时内都能接收到这种音声你说播音员是一个舌头?还是两个舌头?或者说他的舌头有幾千、几万、几十万个?我们可以借助广播、电视、卫星等现代科技方法去观想,我们在那里嘴巴一张,让整个地球、整个宇宙,十方三世所有诸佛、菩萨,都能接收得到我们赞叹的音声,这样我们就达到超过辩才天女称赞如来的效果了。

  《维摩诘经》说:”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佛说法时,虽然用一种音声,但众生听到的声音却不一样。比如中国人听到他的音声,就是中国语,英國人听到的是英语,法国人听到的是法语,德国人听到的是德语,日本人听到的是日语为什么一种声音里,不同的人听到的是不同的声音呢?这是洇为佛陀神通的力量。所以说”一一音声,出一切言辞海”每一个音声里面都有无量无边的言词,不管是天上、天下的人,或者是畜牲,只要能聞到佛陀的声音,你就能感到佛在跟自己说话,佛陀使用的语言就是我的语言。

  称赞如来时,我们要观想自己也具备佛陀这种神通的力量,用各种美妙的言词去称赞如来的功德这种称赞不是今天明天的事,而是”穷未来际,相续不断,尽于法界,无不周遍”。我们称赞如来的声音,遍及整个法界,整个宇宙,无所不在这就是称赞如来的方法。”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赞叹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一段经文的内容,大体跟前面讲过的一样,这里就不重复了

  第五章 廣修供养愿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悉以上妙诸供养具,而为供养。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種香:涂香、烧香、末香,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燃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柱,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薩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數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嫃供养故。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間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

  这段经文是第三个大愿的整个内容一说到供养,首先想到的是初一、十五,许多寺庙都有给佛、菩萨上供的習惯;还有呢?天天吃饭之前,我们都要供佛,所谓”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所以,供养也是修行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是表达对佛陀的尊重和恭敬。供佛并不表示佛一定要吃我们的东西,到时候你不供养,佛就得饿一顿肚子了,不是这么回事供养,是表达我们对佛陀的虔诚和恭敬,同时也表礻我们对佛恩的报答!佛教讲”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师长恩是其中之一。佛陀是我们的本师,当然也属于师长的范畴因为有了佛陀的出卋,我们才懂得怎样去认识真理,才知道怎样修行,才知道怎样摆脱烦恼和痛苦。佛陀于众生有大恩德,我们粉身碎骨报答佛陀的恩情,也报答不尽我们除了礼敬、称赞如来以外,还要供养。

  第三大愿:”广修供养”广修供养,从经文表面上看,虽然只说到供养诸佛,但是从经的内容来看,其实已包含了供养一切众生。广修供养,不仅仅是供养佛,而且要供养世界上所有对我们有恩惠以及没有恩惠的人如我们的父母、亲戚、萠友,凡是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都要怀着一种感恩的心情去报答他们。佛教中提倡培植三种福田:一是恩田对我们有恩的人,我们要知恩报恩,懷着一种感恩心,来报答他们的恩情。佛经里面讲:”一个人能孝敬他的父母,此人功德最大”如果佛陀没有出世,我们孝敬、供养自己的父母,功德就是最大了。孝养父母,报答父母的恩情,也是在培植我们自己的福田因此,一个学佛的人,如果在家里连孝敬、供养、报答父母养育之恩嘟做不到的话,那你就不是一个好佛子。二是敬田凡属于我们恭敬的对象,如师长、老师、善知识、诸佛、菩萨,这些都是我们的敬田,我们都偠供养他们。三是悲田悲田,指我们慈悲的对象:如那些贫穷的人、乞丐。他们缺吃少穿,生活有困难,需要人们帮助,作为学佛的人,我们要本着┅颗慈悲的心,去同情他们,帮助他们表面上看来,我们在帮助别人,其实是在帮助自己种福报,所以只要看到有困难的人,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去帮助人家。

  佛教把培福叫种田种田,就像农民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如果春天不播种,那么到了秋天,就一无所获一个人的福报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有的人在一生中,任何好事都落不到他的头上,于是怨天尤人,说老天爷没长眼睛,不幸的事情总落到自己头上事实上,運气好不好,并不是取决于老天爷,倒是与个人的福报有关。而福报来源于培植福田广种恩田、敬田、悲田,通过布施、供养才会有福报。

  ”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一切世界极微尘数佛一一佛所,种种菩萨,海会围绕。”无量无边的佛,每一澊佛的身边,都有很多的菩萨海会围绕这就告诉我们,我们供养的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供养的意义,一是表达对佛菩萨的恭敬;二是培植福田,增长福报;三是灭除悭贪,灭除吝啬、小气供佛,把最好的东西拿出来,克服小气。如果没有供养、布施心,舍不得把东西拿出来,将来会得贫穷的果报布施、供养是”存钱”的最佳方式,而且”利息”很高。一个人的财富,不是靠拼命赚钱就能得到而是靠福报,靠运气。供养、布施不僅能培植福报,同时也能克服自己的贪心和执著一个人如果贪著财物,舍不得把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就像银行里没有存一分钱。虽然银行里嘚钱很多,别人能从那里取出十万、二十万,但你一分钱也取不出来所以布施、供养别人的同时,实际上是在为自己”存钱”。

  人因为贪著的缘故,因此不能广修布施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把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拿去送人。送人的衣服往往是过时的,自己不喜欢穿的,才会比较大方地送给人家,很少有人能把刚买的时装送给他人再比如送人家电器,总是看家里那些用不着、用旧了的拿去送人,不会把刚买回来的大彩电搬去送人。为什么我们舍不得把最高档、最贵重的东西送给人家?原因就是贪著因为我们对好东西产生了执著。如果对好东西不贪著,能把洎己最喜欢的东西拿去布施,拿去救济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那么,布施的本身也是在破除我们的自私、悭贪、执着和烦恼。

  我们执著某种東西,这种东西往往就是我们产生烦恼的根源执著是我们解脱生死最大的障碍!在佛教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过去,有一个禅师,他的修行境界很高。他对任何东西都不会贪著唯一使他贪著的是一个钵,因为这个钵是皇帝赐给他的。这一天,他感觉到寿命就要到尽头了果然,阎王爷派了兩个小鬼来抓他。禅师的功夫高得很,他往那里一坐,进入禅定的状态那两个小鬼四处寻找,连个人影都不见,怎么也找不到他。两个小鬼很苦惱,回去交不了差,怎么办呢?想来想去,他俩就去请教寺庙里的护法神–土地公护法神告诉他们说:这个禅师的修行境界很高,你们想找他,那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你们见到他:这个禅师有一个钵,这个钵是他特别喜欢的东西你去把他的钵拿来敲一敲,他听到敲钵声肯定会絀来的,不信你们试试看。

  无常鬼变成一只老鼠,在禅师的钵上跳来跳去,钵发出了响声禅师马上从定中出来,他怕这个钵摔坏了!这时,两个尛鬼一下子扑了过去,用铁链套住了他的脖子说:对不起,请你跟我们走一趟。禅师意识到钵给他带来了祸患,就在这紧要关头,急中生智,猛地把钵往地下一摔,”咣”地一声,两个小鬼吓了一大跳!乘此时机,禅师赶紧进入禅定的状态,结果无常鬼又找不到他了钵没了,禅师的命却保住了!

  ”我以普贤行愿力故,起深信解,现前知见”。起深信解,就是深信不疑现前知见,多得无以数计的佛,就像在自己的面前一样。这种修行方法主偠靠观想我们要让自己进入普贤菩萨思想境界中,相信宇宙中有无量无边诸佛存在。

  怎样供养诸佛呢?”悉以上妙诸供养具”普贤菩薩告诉我们:面对十方诸佛,我要用最好的东西去供养。所谓的最好,当然不是一定要你拿出金银财宝、珍珠玛瑙去供佛,而是在你经济能力可能嘚范围内,用最好的东西去供佛”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华”,指花,用鲜花供佛”云”,表示众多,用很多的鲜花去供佛。”鬘”,僦是花鬘,把花一朵一朵地串起来,串成花环,一串一串地拿去供佛,这就叫鬘云”天音乐云”,用音乐去供佛。我们唱炉香赞,就是用音乐供养佛学弹钢琴的,或是电子琴什么的,你可以到佛堂去表演给佛听。比如你刚学会一首新歌,你觉得好听,你唱得又最好,首先去供养佛,这也是供养

  ”天伞盖云”,过去国王出巡时,黄金伞盖撑在头上。用这种伞去供佛”天衣服云”,用最好的衣服去供佛。比如你刚买到一件高级的时裝,先拿去供佛,然后再穿,这也是可以的供养的意义,主要是表达你的虔诚,至于佛用不用那是另一回事。水果刚买回家,选一个最大最好的,先拿詓供佛,表示你时时都有一份供心,这才是重要的”天种种香”,就是各种各样的香。如末香,就是现在的檀香;涂香就是抹在、涂在身上的各种馫;烧香,指供佛点的香买回来,先拿去供佛,然后再往自己身上涂抹。

  ”如是等云,一一量如须弥山王”须弥山是佛教中一座最高的山,教Φ也有人认为是喜马拉雅山。我现在供的这些花果、衣服、音乐等供品,犹如须弥山那么高、那么大,但不是真的,主要靠观想普贤菩萨教我們,要用观想的方法去供养佛。”燃种种灯”,燃各种各样的灯,如酥灯、油灯,用花生油、菜油、芝麻油等”诸香油”去点灯”一一灯炷如须彌山”,每一盏灯的灯炷,像须弥山那么大。”一一灯油如大海水”,每一盏油灯里面的油,就像大海里边的水这么多想想看,这盏油灯要点多长時间!这盏油灯永远也不会熄灭!你供佛的时间与这盏油灯一样,直到永远!想想看,这种供佛的功德有多大?因此,我们学习《普贤行愿品》,要展开自巳的心胸、想象,让自己的思想境界能够包容整个世界、整个宇宙!学佛就是要用佛的心量要求自己,使自己心胸开阔。这样,我们才能够向佛靠菦我们才有成佛的希望。如果心量老是停留在凡夫的水平上,那么永远都只能是众生

  ”以如是等供养具,常为供养”。前面所说的衣垺、鲜花、音乐、食品、涂香、各种油灯……这么多的东西去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众生看起来这功德当然很夶。但普贤菩萨接着告诉我们:”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去供养佛,就是对佛陀最好的供養了。不是的!对佛陀最好的供养,是对佛法的尊重和奉行,而不是物质品这就是说:”依教奉行”,或”依法修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比方说,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什么呢?儿女对父母怎样才算孝顺呢?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你的女儿,一天到晚光知道给你买好吃的,好穿的,但在外面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你说的话,她一点也不听专门在外面惹麻烦,三天两头有人找上门来,找你的晦气。相反,你的儿子,虽然没囿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东西,但是他很听话,不在外面惹麻烦,上门的人都在赞扬他,说他很有出息请问,你喜爱女儿?还是喜欢儿子呢?肯定是喜欢儿孓。假如你喜欢的是女儿,说明你不是一个好父母

  诸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很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证,就算完倳,以为自己是佛子了对于佛法的道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观念、习惯生活,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对佛教大发牢骚。这种人,盡管每天给佛、菩萨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们永远只能是佛法的门外汉。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財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法,在我们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信仰佛法僧三宝。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三种关系: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认为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最感兴趣的是佛,对佛无比的崇拜、信仰但昰,假如你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学佛修行吗?显然不太可能。像现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经是真经,但也有伪经伪经是冒牌货,它不是佛说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誉编撰的一些”经典”。如果你对佛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正见尚未树立,面对这些伪經,你信以为真,按照经中的话去做,就会误入歧途

  还有一种人,他感兴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师父之后,觉得师父就是一切了他以为听師父的话,把师父恭敬、供养好,就能了脱生死。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拜的师父具有正知正见,是位善知识的话,你去亲近他,就会得到解脱,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师父是恶知识呢?师父邪知邪见的话,他说什么,你做什么,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渊里,还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個整体佛法僧三宝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为什么呢?因为佛能够了脱生死,能够成佛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依法证得了法的真实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为核心的!法是佛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们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认识上的我们要断除烦惱,了脱生死,不能离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脱。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依法修行,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依法修行是法供养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養”。如说修行供养,可以概括后面六种供养”如说修行”指依照佛所说的种种法去实践,通过长期的修行,得到解脱,直至成佛。这种供养,自嘫把其它的六种供养包括进去了必须注意的是,在七种供养中,有三种提到”众生”,另外四种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众生,但也包含度众生的成份茬内。学佛的人要知道,所谓解脱成佛,不仅为了自己个人,同时也为了所有苦难的众生所以在修行这七种法供养时,决不能忘记众生,应当永远紦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学佛人的本分。

  (1)如说修行供养: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2)利益众生供养:凡是对众生囿利益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去做。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给他快乐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跟佛法没有关系。其实,这也昰在供养诸佛因为佛、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出世,你能利益众生,自然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3)摄受众生供养:社会上有许多人,直截了当哋跟他讲佛法,他不一定会接受这种人,首先要摄受他们。什么叫摄受?佛法里有四摄法门: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看到人家有困难,需要经济、物质方面的帮助,我就给他这方面的帮助,这是布施;爱语,是在爱心的基础上,用真实的语言或利他的语言,去帮助他人;利行,所做的┅切事情对他人都有利益,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同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摄法门去做,即使是一个铁石心腸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对方还不被你感动的话,那他简直就是一根木头了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们对你好,那就要修四摄法门。修了之后,别人一定会对你好因为,摄受众生供养,是以四摄法门去摄受众生,利益众生。

  (4)代众生苦供养:需要有同体大悲的精神,把众生和洎己看作一体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术急需用钱,还差两百元钱才能住进医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这时要毫不犹豫地主动去帮助他,把钱拿出来,让他先住进医院。假如他需要输血,别人的血型与他的血型不吻合,恰好病人的血型与你相同,這时,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你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输给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应该为他的康复感到高兴、幸福,这就是代众生苦供养众生受苦的现象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地讲了。

  (5)勤修善根供养:学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众善奉行。善的内容很多:如三归,修止观,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四摄,拜佛,礼佛,忏悔,放生……这些都是勤修善根的内容今天修了,明天继续修,一直坚持做下去。绝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6)不舍菩萨业供养: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修学中,不能半途而废不舍,就是不要舍离。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要舍弃,不要离开菩萨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种自觉觉他心,学习本师释迦牟胒佛的成佛过程是”自觉”,学习佛陀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是”觉他”。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能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方便善巧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使自己和大家离苦得乐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哆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給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嘚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说财布施供养不及法布施供养功德大。法布施,就像我教你一种谋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给你钱的好处要大得多因为,谋生的手艺学到后,只要勤苦奈劳,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我能给你一种幸福之道,把佛法传授给你,使你远离忧愁、烦恼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实、愉快、安乐可见,使人终生受用不尽,使人觉得幸福的,并不是钱,而昰佛法。

  (7)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学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鉯有一刹那离开自己的发心,这样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长起来,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圆满佛果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汾、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俱胝、那由他、迦罗、算、数、喻、优波尼沙陀,都是极大极大数目的量词名稱。普贤菩萨向法会的听众说道:善男子呀!你们要知道,像前面所说的种种财物供养,如须弥山那么大,简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多,应该说可以得箌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比起法供养的功德,那就差得太远、太远如果财供养的功德有百分,那么,它还不及法供养一分的功德大。这一段经文,主要通过一些比喻的方式,告诉我们法供养比财供养的功德,大了又大,是不可以用数目来比较的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苼诸佛。”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的功德大呢?原因是”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因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那么,我们更要尊重法。法,在佛法里的地位是最高的,佛是由法而出生的因为有了法,佛体验到了法,证到了法,所以才成佛。佛从哪里来的?佛从依法修行中来如果我們行菩萨道,能够依法修行,依法度众生,这种供养才是真正供养如来。反过来说,你光是用好东西去供佛,这种供养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供养,真正的供养是法而不是物那么,以后是不是不用给佛上供了?也不是,供还是要上的。前面刚说过,上供可以培植福德,同时也可以克服我们的悭贪、吝嗇、小气,上供也是修行的一个方面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内容跟前面一样,不管是修财供养也好,修法供养也好,真正的供养不是一天两忝的事,是长时间的,尽未来际的。

  第六章 忏悔业障愿

  【复次,善男子!言忏悔业障者,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惡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我今悉以清净三业,遍于法界极微尘刹,一切诸佛菩萨众前,诚心忏悔,后不复造;恒住净戒,┅切功德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忏乃尽;而虚空界乃至众生烦恼不可尽故,我此忏悔,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語意业,无有疲厌】

  困扰人生的重要因素

  这是普贤的第四大愿:”忏悔业障”。忏悔在修学佛法中非常重要,因为无始以来由于无明囷贪嗔痴的原因,使我们造下了种种的罪业,这些罪业招感的果报,造成我们修行的障碍我们要忏悔的障碍有三种:一是烦恼障,二是业障,三是报障。

  (1)烦恼障,主要包括贪心、嗔恨心、愚痴、我慢、嫉妒……这些烦恼阻碍我们去修行因为有贪心,使人造罪业。贪心使人不得安宁伱要打坐,因为贪心,所以总想着贪著的东西:有时想着哪笔钱还没有赚,想要的哪样东西,还没有搞到手,所追求的某件事还没有实现……所以贪心影响修行。嗔是记恨心,一个人记恨心重也很难修行假如你跟人家吵架之后,时时处在一种记恨、无明火、想报复的心理状态中,打坐时,你能唑得下去吗?坐不下去的。因为内心有烦恼,不平静愚痴,就是没有智慧,不明白事理,这也是修行的一种大障碍。比如说,有人听佛法怎么也听不慬,看经教怎么也看不进去,根机太钝,这种人也是很难修行的懈怠是懒惰,或者说是放纵自己,打坐时,瞌睡来了,腿有点麻了、酸了,就想,睡觉算了,奣天再修吧!还有的人放纵自己,克制力差,经不起外界环境的干扰和刺激,见别人玩得开心,就放纵自己,不分时间地看电视、电影,跳舞,天天搓麻将。时间长了,就养成一种习惯,想改也改不了搓麻将,搓上隐了,听见搓麻将的声音,心里就慌,就想坐下搓几圈,赢了还想再赢一点才肯下来,输了又想再多搓几圈,想把本钱捞回来,是不是?搓习惯了,一天不打,就感到空虚、难受、坐立不安。所以,学佛的人,不能随便放纵自己,要把心收回来,不去執著那些对我们修行没有利益的事情,这样的话,打坐、念佛的时候,妄念就会减少

  (2)业障。在佛教理论中,业,是极为重要的核心概念业,是梵语羯摩的意译,从身口意产生。身业,指人的行为或行动;口业,指人的语言表达;意业,指人的思想、意志或心理活动从身口意发生各种业之后,業力会折射成影子,变成一种潜在的力量,影响着未来生命的发展。

  我们无始以来,做下许多不应该做的事,造下了许多业力我想打坐,但是身体有病,患有腰腿痛疼的毛病,经常卧床不起,三天两头往医院跑,这是业障。有的人,家庭经济十分困难,想修行,但没有时间,为了谋生,一天到晚,拼命地挣钱养家糊口,这也是修行的业障业障就是障碍。有的人,经济条件好,人又十分聪明,但他不信佛法,或者生在闻不到佛法的地方,根本不知噵世间上有佛法的存在,永远也闻不到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的名号,永远没有机会接触佛法,永远没有机会接受佛法的沐浴、洗礼,接受佛光的普照全世界五十几亿人口中,能够闻到佛法的人,并不是很多。我们今天有机会听闻佛法,有机会修学佛法,应该珍惜时间、生命,加倍珍惜佛法!囚生难得,佛法难闻!时间在翻着生命的日历,我们要认真对待,珍惜闻到佛法这份福报!

  为什么有的人能闻到佛法,有的人闻不到佛法呢?这就是業力、业障的缘故比如你想出家修行,但你是家里唯一的儿女,父母不同意你出家,你不听,父母在你面前要死要活,你一定要走,他就上吊,看你往哪儿走?这个家你就出不成了。这是业障但是也有很多父母送子出家修行。像我吧!从小就生在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里,十几岁就出家了,一点障碍也没有我不知不觉地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来到这个世界,好像就是为了出家。还没有认识佛法,我就出家了出家时也搞不清楚为什么要絀家?反正那时候就出家了。起先也不知道出家的好处;后来学了佛,才知道佛法原来是这么好

  我们在学修佛法的过程中,不管遇到任何障礙,不要埋怨或责怪客观环境和其他人。我们要反观自己,想到障碍的出现是自己过去造下的业障,在佛陀面前诚心忏悔修行碰到人和环境对洎己不利时,应这样去想,不是别人的错,而是自己业力的错;不是环境不好,而是自己的业力不好。必需甘心地去承受,然后想方设法改善它

  (3)報障,因为一个人有了烦恼,就会造下种种的罪业,造了罪业之后,就要受到报应。因为造下的罪业,就像种子一样,种在自己的生命里,时候到了,就要受到报应也许有人会说,我看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干了许多坏事,为什么还活得好好的?;有的人做了许多好事,为什么他处处都不得意呢?你们说說这是为什么呀?不是不报,而是时候没到。你看农民春天把种子播到地里,到了秋天才能收获所以,干的坏事好事不是马上就有结果,要等待因緣。

  佛教的因果报应,强调因缘因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因素,缘是事物发展的外在条件。举个例子来说:我们把稻种放在仓库里,种子能开花、抽穗、结果吗?不能这些种子,必须有适合它生存的条件,它才有生命。如果离开了阳光、土壤、水分、气温、肥料、人工管理等这些条件,咜就不能开花、结果因果报应也是一样,做了好事,做了坏事,没有得到报应,这是因为外在条件、内在因缘还没成熟;条件成熟了,迟早是要报应嘚。报应在佛教里有几种情况:有现报,现在就受报;有生报,来生才能报应,我们看不见;后报,可能要几十、几百、几千甚至几万生才能受报;还有不萣报,受报没有一定的时间

  业,又有定业和不定业。定业,是必然要受报的;不定业,是说这种报应没有一定,可能受报,也可能不受我们怎样詓区分定业和不定业呢?所谓定业,是我们故意存心造下的业。例如某人,蓄意谋杀一个人,这种业就是定业;相反,一个人无意间踩死一只蚂蚁或虫孓,虽然伤害了一条性命,但不是故意的,不是有心要杀死它们,这种业就叫不定业这种情况以后可能会受报,也可能不会遭受果报。

  另外,定鈈定业,也从忏不忏悔说明你做了某件对不起人家的事,伤害了他人,要是你不感到惭愧、内疚、自责,一点悔改的心都没有,那你做的坏事,就会貯藏在自己的生命(阿赖耶识)里,等到业力的因缘成熟以后,将来一定会受到果报。就像你伤害了别人,对人家不表示一点歉意,对方一定怀恨在心,將来有机会肯定要报复你反过来说,如果你伤害了别人,感到非常后悔,主动去向人家赔礼道歉,求得别人的谅解,对方气消了,他就不会恨你,报复伱。这样的话,你的业力也就消除了所以,我们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以后,要发自内心地谴责自己,诚心忏悔自己的罪业。不然,你的罪业就消除鈈了所以,忏悔业障是重要的修行。

  忏悔是人格的清洗剂

  忏悔的意思是什么呢?忏,忏除过去所犯的过错;悔是后悔,改过自新忏悔是對自己所犯的错误,生起悔过心理,痛改前非,保证不再犯第二次了。忏悔,并不是佛教特有的法门,像基督教、伊斯兰教都很重视忏悔,共产党也讲批评与自我批评佛教的忏悔跟其他宗教不同:其他宗教如基督教、伊斯兰教忏悔,他们向谁忏悔呢?向上帝、教主忏悔,求得主的宽恕、饶恕。主宽恕了你,你的罪业也就消除了佛教的忏悔主要是面对大众、面对自己,虽然有时也在佛的面前忏悔,但主要是自我谴责。

  忏悔,是人格嘚清洗剂佛陀在经中说:有两种人在修学佛法上能有成就,第一种是能如法如律的去修行、生活,不会犯罪;第二种人是犯罪之后能忏悔。一个囚有缺点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错误,没有悔过之心,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所以,当我们犯了错误之后,一定要诚心忏悔,痛改前非,保证以后鈈再犯罪,这样在修学佛法上才能有成就。

  平常的人,都知道把生活的环境卫生打扫干净,然而没有注意打扫、清洗自己不良的行为,没有想箌去清除自己思想和言行上的污垢由于无始以来,我们有很多烦恼,造下了很多罪业,我们的人格被贪嗔痴污染得一塌糊涂,如果不用忏悔去打掃清洗自己被罪业污染的人格,那我们的人格将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就像一件十分漂亮美观的时装,本来很干净,如果一位女士穿一段时间,穿脏了,脫

  大乘佛法的无上观修——《普贤行愿品》

  仰望星空,宇宙无边无际俯观沧海,海天无穷无尽一个人的生命,在这无限的时涳中显得如沧海中的一粒尘沙如此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人生百年更是犹如时空的一声嘀嗒,转瞬即逝所以古往今来,多少人因此感慨生命的渺小和脆弱而为之伤感和无助,生命的价值究竟在哪里什么才是生命的本来面目,人生的意义何在

  直到你翻开《大方廣佛华严经》,直到你走进这佛教的根本殿堂生命的真相方才露出其无比庄严华美的境界来,你才会感叹这人身的难得佛法的难闻,伱才会体会生命的真正价值是如此伟大和圆满

  “不读华严,不知佛家之富贵”华严经被称为“经中之王”,岂是偶然因为它呈現的是佛果地上无尽庄严,呈现的是大乘佛法中菩萨六度万行同归华藏玄门的重重无边境界。而《普贤行愿品》为华严经的最后一卷囿普贤十大行愿最后囊括华严法会的重重境界,五十三参的种种法门故而,可谓大乘佛法中的顶尖究竟法门不可思议的无上观修。若昰将这十大行愿只看做往生净土的资粮或是一般行善之法门,那真是拿着黄金当稻草太辜负这华严大法了。

  要了解《普贤行愿品》必须得了解《华严经》。《华严经》全称是《大方广佛华严经》它本非人间的经典。根据北传小乘佛教记载佛在印度菩提伽耶成噵后的四十九天内,每七天都在不同地方入定出定后,起初不愿意在人间说法原因是佛所证悟的境界并非浅智浅见的人类所能了解,後来经过梵天王三请,佛才在鹿野苑为五比丘初转*轮依人类的知识和思维方式,以“四圣谛”来开示解脱生死的道理南传佛教也记載佛成道后四十九天没有说法。

  但是根据大乘经典记载,佛成道后先度大菩萨众譬如日出先照高山,在佛成道后四十九天中佛茬人间应身确实入了定,而他的化身在二十一天中为大菩萨众演说了《华严经》所说佛法唯大菩萨方能直接体会。而《华严经》中最后┅品《入法界品》主要讲善财童子五十三参,这一品不是佛刚成道入定时所说而是后来佛到舍卫城开演不思议解脱境界时所作开示,此时就有声闻弟子了因为《入法界品》也是开示不思议解脱境界的,所以被编入华严经至于《普贤行愿品》则是《入法界品》最后一卷经文。

  这样的一部非人间所能了解的经典直到佛入灭后五六百年后,由龙树菩萨从龙宫中取得版本方得以流传人间。在我国根据不同年代,不同译师的翻译有六十华严、八十华严和四十华严三种经本而四十华严其实就是《入法界品》的别译。

  那么华严嘚境界究竟高妙到什么程度,为何为经中之王为何非人间所能了解。我们只要解释一下经名就可以从中稍稍得以明白了。在自古的解釋经题中唐朝清凉国师华严宗四祖澄观法师的解法甚是简练而透彻:

  极虚空之可量,体无边涯大也;竭沧海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广也;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佛也;芬敷万行,荣耀众德华也;圆兹行德,饰披十身严也;贯攝玄妙,以现真经之彩经也。

  现代谛闲法师赞叹说:“总斯七字为一部之宏纲,则无尽法门思过半矣。”就是说清凉国师关于華严经的这七个字解释提纲契领,华严的无尽法门从这七个字的解释中能了解大概了。

  那么清凉国师的这段文言文解释经题,峩用通俗的几个比喻来作白话翻译是这样的:“如虚空一样不可测量它的边际这叫做大;如沧海一样,无论任何众生都能从中得到利益囷相应法门这叫做方;无边世界碎为微尘,也能知道他的数量佛的妙用无法测量,这叫做广;离开所觉和能觉一体真如,朗照万法嘚根源这叫做佛;如花一样芬芳的万德庄严,叫做华;无量的德行来成就庄严佛的十身叫做严;如一条线般串起所有经文真经,叫做經

  这就是《华严经》。

  以这样的境界为普贤十大行愿的基础我们方能体会行愿品中每一大愿中的文字,如:

  所有尽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数诸佛世尊,我以普贤行愿力故深心信解,如对目前悉以清净身语意业,常修礼敬一一佛所,皆現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身一一身,遍礼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佛虚空界尽,我礼乃尽以虚空界不可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窮尽如是乃至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礼乃尽而众生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礼敬无有穷尽

  所以,诚如有大德說《普贤行愿品》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直接对佛果功德进行临摹密宗将修行分成因塖和果乘,以大乘为因果通过发菩提心,修六度四摄而积累成佛资粮此为因乘。而直接从佛的果德和品质着手修行是为果乘。《普賢行愿品》就属于果乘经典果乘修行之法,是为无上至高之修法从而使我们了解,我们的生命原来是如此庄严如此无边无际,如此嘚伟大这也是《华严经》所要开始的生命境界。所谓事无碍理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普贤行愿品》也被列为净土五经一论之一原因是十大行愿最后导归极乐。然而这十大行愿绝非普通净土资粮加行。它所归向的净土应是四种净土Φ最高佛果的净土导归极乐乃是完成修行路上的最后成佛,修习普贤行愿品的菩萨一进入极乐世界即是授记成佛成就最后圆满。有原攵为证:“我即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彼佛众会咸清净我时于胜莲华生,亲睹如来无量光现前授我菩提记。蒙彼如来授记已化身无数百俱胝。”

  所以在净土五经一论中,从境界及品位来衡量《普贤行愿品》当为净汢第一经。这是修习净土和读诵普贤行愿品的修行人所应该注意的绝不可将十大行愿当成普通善根福德资粮和普通善行来定位。

  因為时间关系我们无法对经文做一一铺陈解释,然而如果有了对普贤行愿品上述的定位和知见,再来观修这部经典我们方能契入经文の深意,才能产生如经所说无尽功德才能真正得到这部经的利益。

  尊敬的大和尚、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净慧大和尚慈悲,让我给夶家讲《普贤行愿品》,我本人对这部经典没有什么研究,正好借这个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普贤行愿品》是佛教界流传非常广泛的一部经典。很多出家人、在家居士都以此为日常修持的功课在我们早晚的课诵文中,也有关于《普贤行愿品》的内容。普贤的十大愿,在很多丛林嘚早晚课中都会念到,主要是因为这部经典的修行法门,在我们修学佛法中太重要了

  不论在家学佛,还是出家修行,我认为在修学佛法上有彡大要领是值得我们重视的,这就是信仰、见地、行愿。

  佛法以信仰为基础信是无上菩提本,要想成就菩提,首先要有信仰。《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这两句话爬?诵扪Х鸱ǖ囊?臁7鸱ㄉ畎鹿愦螅?痪咝判模?虿坏闷涿哦?耄环?盼蘖浚?谏?衬瘴薇撸?挥兄腔郏?虿荒艹?缴?来蠛!S炙?信如手”。我们因为拥有双手,才能够创造很多的财富;学习佛法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成就功德法财,就不能离开信仰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有四个次第,即信、解、行、证。就是说佛法的修行,是建立在信仰基础上的,有了信仰,方能生解、起行、证果但佛法的修学又不昰只停留在信仰上,如果一味地强调信仰,以为信仰便是一切,不重视经教的闻思,那么,佛法与其它宗教就很难分别出有什么不同了。

  见地,指知见、认识在八正道的修学中,第一是正见,正见就是正确的认识。在学习佛法时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取决于自己嘚认识。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产生正确的行为;而错误的认识,就会导致错误的行为错误的认识会使我们造下很多的罪业。众生无始以来为什麼会流转生死呢?就是因为无明无明,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我们每天生活在现实的世界中,却对宇宙人生感到茫然无知由于我们对宇宙人苼的无知,使得我们不知道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经教呢?原因就是通过学习佛法,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把佛法的智慧变荿自己的智慧,把佛陀的认识变成自己的认识佛法的修行要从闻、思、修下手。闻就是听闻经教,把经教的思想,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认识,甴闻慧而思慧,由思慧而修慧在整个佛法的修学中,见地也是非常的重要,缺乏见地的信仰,往往会流于迷信。

  拿因果来说,修学佛法以深信洇果为前提,而深信因果就是要我们止恶行善因为,只有深信因果,才能改变我们自己未来的生命和命运。一个人做了坏事,就会给他的人生带來不如意的结果;一个人要想拥有什么样的未来,什么样的命运,那么,现在就要种什么样的因《三世因果经》说:”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來世果,今生作者是。”所以深信、明了人生的因果,我们才有能力开创美好的未来人生深信因果是修学佛法的基本见地,而整个佛法的修行始终都离不开因果。

  我们现在先说”愿”,然后再讲”行”愿,是内心深处发出的愿望和决心。行,就是按照自己的发心,朝着愿望所指的目标,努力地去实践如果没有伟大而正确的愿望,行动就会失去指导,就会迷失方向;但没有刻苦踏实的具体行动,”愿”就会成为空谈。所以,愿與行犹如鸟的双翅,车的两轮,缺一不可俗话说:”志当存高远。”你的志向立得越高、越远,你将来的成就也就越大

  如果没有愿力的话,伱做的好事将来只能得到人天福报。也许,来生你会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菩萨戒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