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怎么才能沉下心来来工作.不再跳槽

原标题:我花了20万从体制内跳槽:未来10年,没有什么工作是稳定的

作者丨阿秀,来源丨进击的阿秀(ID:zchxuexi)

我最近离职了,花了20万。

我上一份工作是在体制内的一家行业报纸,在入职前签了一份合同,规定我在单位拿了北京户口,必须干满6年,否则就要赔偿20万。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毕业两年收入增长了50倍。其实最开始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体制内的工资真的低到让你怀疑人生。

要知道我工作两年后,每月到手也不过4900块,相信大家都明白这份工资在北京的意义:

在租一个次卧都要近3000块的北京,就算是节衣缩食,你也还是需要跟家里要生活费。

很多朋友问我当时为什么要写公众号,我都告诉他们实话:“真心是因为穷,开始就想赚点生活费来着”。

不过我离职还不仅仅是因为工资低,毕竟我写专栏也早就能养活自己了。

更主要的是,我越来越发现未来的大势不在传统媒体了。与其一边眷恋安逸,一边混吃等死,还不如跳到能够代表未来的行业搏一把。

毕竟赚钱多少还在其次,更主要的是你在一个夕阳产业里很难实现人生价值。

当我进入社会以后,特别是接触到各个领域的牛人之后,我越来越发现这个道理是对的。

前几天《未来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又出了一本《今日简史》。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作者判断人类社会正处在历史转折点上:

未来十年人类社会将有非常大的变革。一方面技术进步在加速,人类改变世界的能力将愈发强大,越来越多的旧行业将被颠覆;另一方面传统的故事、规则正在失效,贸易保护、反全球化、虚无主义日益盛行。

总而言之一句话:未来,“稳定”可能会是你享受不到的奢侈品。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宁愿花光积蓄,也要从体制内跳出来的原因。

在社会经历重大变革的前夜,大家一定要学会往前看10年的能力。还要思考未来10年你应该储备什么样的弹药,才能走上坡路,而不至于被时代绑住手脚再扔到身后。

中信建投首席经济学家周金涛,曾经说过一句在业内很知名的话:“人生发财靠康波”。

这句话的意思是,每个人的财富积累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来自个人努力,而是来自经济形势给你的机会。

曾经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

三个大佬坐电梯到大厦顶楼参加活动。

一个在电梯里原地跑,一个在电梯里做俯卧撑,一个拿头撞墙。

他们都到了十楼后,活动主持人问你们怎么到十楼的?

第一个人说,我跑上来的;

第二个人说,我做俯卧撑上来的;

第三个人说,我用头撞墙上来的。

旁边有人说:少吹牛逼,你们坐电梯上来的。

电梯说的就是中国经济这个大势。这些人赚钱都是因为中国经济蓬勃向前,个人努力可能有作用,但未必像他们想的那么重要。

所以说小富靠勤,大富靠势。

乔布斯带领苹果开创了个人电脑时代,但是戴尔后来居上,抓住了个人电脑的浪潮。戴尔甚至在1998年宣称“已经看不到苹果存在的必要了”。

那个时候乔布斯已经被赶出了苹果,苹果的市场占有率还不到可怜的2%。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PC时代很快就要让位移动时代了。乔布斯回归之后也没有纠结日薄西山的PC行业,而是瞅准机会推出了当时大家都看不懂的iPod、iPhone。

从此以后苹果走了上坡路,戴尔走了下坡路,到了2006年时两家在市值上相遇了,都是800亿美元。那一天乔布斯发了一封很简短的全员信:“今天我们超过了戴尔,让我们继续努力”。

今天走向私有化的戴尔市值也就100亿美金上下,而苹果已经超过了10000亿美金。

抓住时代大势的走上坡路,失掉时代大势的走下坡路。看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

这大概就是《三国志·诸葛亮传》里最后一句话说的:盖天命有归,不可以智力争也。

那要怎么才能判断并抓住时代大势呢?

都涌向了前景最好的行业

你要判断一个行业是不是有前景,最简单也最省力的就是看最优秀的人才和资本是长期流向这个行业,还是逃离这个行业。

很多人对在体制内工作的人有偏见,最毒的那一句就是“体制内是狗,体制外是狼”。不知道多少人因为这句话暗自高潮,意淫体制内的人都羸弱不堪。

我恰恰持相反观点,体制内的人卧虎藏龙,牛逼的大有人在。哪怕体制内的一小部分媒体老师出来做内容,可能就都没我们这些人什么事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体制现状造成的,导致以前很多优秀的人都流向了体制内。

但是现在情况已经有所改观了,我周围已经有很多人离开了这个舒适区。而且从去年开始,关于央媒离职潮的讨论越来越热,不绝于耳。

就像《今日简史》里讲到的,我们这个世界正处在一个历史的拐点,正经历着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转向智能时代的剧变,优秀人才、资本都正在从很多传统行业离开。

大家可以梳理一下过去十年增长最快的企业,必然也都是人才和资本实力扩张最快的企业。比如BAT、华为、滴滴、小米、今日头条、美团。当然这些人才和资本在这些快速扩张的企业里也获得了足够优渥的回报。

为什么说优秀人才和资本的流向,意味着大势呢?

其实很简单,所谓的大势,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些最牛逼的人和资本创造出来的。

吴军老师在《见识》这本书里提到过,一个人能走到什么程度,跟父母有很大关系。这里指的不是父母的富有和权势,而是你的父母有没有看清未来的能力。

网上有一句特别残酷的话:如果你的父母没有成功过,不是土豪,或是处级干部以下。那你在做决定的时候千万不要听他们的,因为他们很可能是错的。

原作者说因为人所有的行为都是受认知操控的。你的父母一生都在社会底层,那么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是很难靠自己突破圈层局限的。

他们“看十年”的能力几乎是不存在。如果你要听他们的话来规划人生就必死无疑。

这句话从道德上我很难认同,但是从道理上我却很难不认同。

我是山东人,大家都知道山东人非常倾向铁饭碗。

我今年春节回家,期间去一位伯伯家里吃饭。他想让我帮忙劝他儿子在本市的银行里找一份工作,或者考个公务员。

我这个弟弟毕业于某知名985高校的金融专业,原本想到北上广闯荡一番。但他的父母就是不同意,非要让他留在本市进入体制内。

我并没有鼓励这个孩子进入体制内。因为我在本市做公务员的同学们很多也过得并不如意。看似过得非常稳定,但实际上工资很低、工作重复,晋升的前景也很渺茫。

我们的长辈们仍然认为家里出个公务员能够光耀门楣,能够帮他们解决很多问题,甚至还能有不少灰色收入。

但是大家都知道,现在风气逐渐开始变了,未来可能跟过去不一样了。

主要人生经历在前四五十年的父母辈,可能很难理解这个时代发生的很多事情。因为他们会不自觉的,用那个年代的认知来看问题。

我们这个时代正在发生剧变,靠十年前的认知来规划十年后的人生,恐怕行不通了。

那么未来你应该如何培养自己看十年的能力,并不断升级自己?

我离职之后,很多体制内的朋友找到我。他们告诉我自己也想离开体制内,但是发现自己在这里工作了几年以后想法特别复杂。

一方面是恐惧,害怕自己找不到新工作,又或者未来会失业;另一方面是不舍,虽然体制内单位薪水低,但是真的轻松,出来以后怕是没有这么轻松的工作了。

1)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我一直觉得输不丢人,怕才丢人。

你之所以怕找不到新工作,又或者是未来可能会失业,归根结底还是你自己的腰板不够硬。

当然在这个一线城市房价动不动就上千万的社会,单纯的鼓励你勇敢着实有点残酷。

但是也请你相信,只要你不断的投资自己,不断地勇猛精进,你的收入增长一定能够跑赢房价。

就像我的一个朋友在小米创业之初就加入了小米。北京房价近十年间涨了接近10倍,而他的财富增长了几百倍,可以在北京买几十套房。

而他同期贪图安逸进入IBM的同学,尽管过得也不错,最近也已经交了房子的首付。但总体来说两个人的人生还是差别蛮大。

所以你要做的不只是怕,而是要想办法快速成长,以及进入到一个好的行业、公司里面去。

2)不同的精神食粮,滋养不同的认知和思维:关注前沿知识、技术

有写文的朋友说,不同的精神食粮滋养出来的认知和思维,一定是不一样的。

这就好比读莎士比亚这些西方经典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跟读四书五经的慈禧太后,认知路径一定是不一样的。

我有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个程序员在读一份全英文的论文。我跟他闲聊了几句,他说他经常阅读全英文的最新技术论文和国外博客。因为关注前沿技术和英语阅读,能够让他的思维始终保持在sharp的状态。

如果大家有条件,完全可以订阅一些前沿的资料,同时关注一些优质的内容源。像那个程序员一样让自己的认知时刻保持sharp的状态。

3)迷茫的时候,先努力赚钱

很多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对未来的展望都是迷茫。

这也很正常,特别是年轻人刚刚步入社会上的时候,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要什么,或者想要什么。

我总是会建议朋友在没想到真正该要什么的时候,先想办法赚钱,先让自己忙碌起来。因为单纯的忙碌是没有价值的。

我以前有个同班同学,是台湾一家很大企业的老板,有一次喝酒的时候告诉我们几个小年轻:

很多时候你想要什么东西,是要在你足够有钱之后才知道的,而且很多梦想也是需要花钱去实现的。

所以你当你年轻的时候没想到应该做什么,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有足够的时间赚钱,以及想清楚自己要干什么。

最后想跟大家说一下,我并不是贬低体制内,也不是鼓吹钱等于一切。

我只是想说,如果你能够进入到一个十分有前景的行业,那你实现人生价值的概率也会大得多。而单纯地追求稳定,你就会像温水里的青蛙,待得越久,跳出来的几率也就越小。

我衷心地希望你未来是活在上升曲线上,而不是活在下降曲线上。

一种是亲历历史,看着它发生的人;

一种是连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任历史宰割的人。

29岁年薪百万,晋升阿里最年轻P8之一,我想分享8点成长经验

口述:泡泡 采访:Taraaa

泡泡是我的好朋友。今年31岁,毕业后就进了阿里巴巴,工作 5 年内从 P4 晋升至 P6、P7、P8。

和他很少聊到工作,但总觉得他有很棒的职场心得,应该分享出来,于是有了这次采访,希望对职场新人有所帮助。聊了三个小时后,发现对我这个工作多年的人也很有启发。

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我 2006 年进入大学,专业工业设计,2010 年毕业。读大学的时候,我的知识,并不主要来自老师,而是来自电驴。

我每天可能十几个小时一直在下载最新的学习资料视频,由于我的专业偏设计类,我会在网上找一大堆的,比如电影的概念画、原画集、插画集,下来自己临摹,慢慢地塑造了自己的造型和审美能力。之后去看各种各样的电影,对电影特效感兴趣,开始学视频制作。画画画久了,又去学 coding。

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信息会主动来找你,那个时候找到资料会很珍惜。

我通常都是遇到问题,去找资料,花一个通宵去实践它。解决问题后再进行下一个挑战。

这段经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让我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它给了我两点启示:

  • 一是知识对我来说不再稀缺,稀缺的只是好奇心。

它让我建立了获取知识的自信心。以前我们所受的教育都是你要特别努力,经过某次考试或者某种官方的认证才能够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而现在知识就在那里,只要你想要随时都可以拿到它。

  • 二是它影响了我看待人与人之间,看待和权威间的关系。

因为信息是平等的,你和权威或者不是你专业领域的人沟通的时候,在信息的量级上就没有太大的鸿沟了,可以通过独立思考平等对话。这使得我不太会去惧怕权威。

刚开始进阿里巴巴的时候,其实我不太习惯,我觉得这里节奏比较慢。

对于这家互联网最优秀的公司之一,原本抱有期待,觉得可以学到非常多的东西。那段时间也是整个中国特别强调,或者说刚刚开始研发所谓的工匠精神。以苹果这样的公司和产品作为榜样,对它倡导的优雅心向往之。

但真的进来后,发现做事方式和沟通效率并不是想象的那么专业和高效。但是这件事情带给我的好处是,我决定自己给自己定目标。如果环境不能给我帮助,我就靠自己去冲。

由于我开始讲的通过自主学习建立起来的对知识的自信心,我从心里觉得靠自己是可行的。所以我觉得我刚入职场时,和很多年轻人不太一样的地方,是我先天对权威的东西并不那么在乎。

比如说我们做互联网产品会有各种各样的限制,技术、资源问题做不了。或者是阶段性的目标可能和你想做的事情不太一样。我那个时候完全不在乎这些。

我的判断标准并不是这件事情能不能成,或者能不能上线,而是这件事能不能达到我给自己设下的目标。

整个前一年多的时间是一个专业精进的非常快的阶段。然后也一直在做事情,做的很快。入职两年的时候我完成了第一次晋升,到 P6。

我当时有一个小技巧,在我开始工作第一年就发现很管用。

就是我的每一个新项目,只要有新的人,我第一次合作的人,我就一定要让他们惊讶。

我觉得这个经验叫做多走一步。就是比你想象的多走一步。所谓的多走一步是全方位的。

在不同的项目里,多走的那一步可能是不一样的。

当然会根据他是谁、或者你的目标是什么做一个小的调整。但最重要的事情倒不是因为这个人的性格去做调整。而是他需要什么,你要帮他解决什么问题去做调整。

这个惊讶的点不一定会跟我的项目目标一致,我会这样来想问题:第一次合作大家要完成一个项目,那我第一优先级肯定是把这个项目做得非常好。

比如我们要去解决 GMV ,最后成交量的问题。那我首先会拆分:GMV 等于什么?等于有人来了,这个人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的客单价。我会在这三个方向去找机会点。

在前两年,领到一个任务时,往往目标已经确定。但我会去想这个事情到底对最后的目标起到什么帮助?在目标的哪个环节起到了帮助?除了这件事情以外,有没有比这件事情还能撬动最后目标的?

目标可以拆解成很多假设,我们做的事情是因为某个假设去完成某个目标。

在你工作前两年,别人往往不会再讨论目标,往往讨论的是 to do。是所有的 to do 都来自于一个目标。从来没有一个项目的 to do 有多么精准,一定有更优化的空间。这是我的第一优先级。

如果这个做不到,那我会在 to do 层面尽量拿到一个更好更优雅的方案。

当这两个层面都做不到的时候,我会往人上面去多做一些东西。能不能做到更贴心?别人需要什么样的东西?能不能为别人多考虑?

进职场一开始的时候,所有精力都放在个人专业上精进,但是很快遇到一些瓶颈,因为很多事情不是只靠自己就能做好的。

我 P6 升 P7 只花了一年的时间,很快,是因为我思维方式上有了一些变化,导致了结果的重大不同。

我记得我跟我老板有过一次聊天,聊团队是什么,一个团队能力是由什么东西决定的?

他说,你知道尼采吗?我说知道啊。

他说,大家都说尼采是疯子,但是他有一个回答非常对。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或者文化到底是什么?

比如你说德国的文化是什么?我心中的所谓的文化是民俗,在他人心中的印象之类。但尼采的说法是,一个伟大民族或者一个伟大文化的影响,就是这个民族最伟大的那些人的历史连成一片。

我老板说,一个团队能力的提高一定不是所有人整齐划一齐步走,不应该把很多精力放在帮助别人成长上。

最重要的是有人能够冲出一个标杆,杀出一条血路。你要相信人都是有能动性的,他们的内心有一团火。他们看到路,会往这个方向努力。

在职场很容易陷入一种状态,就是你越成熟,你想的东西越会是去切蛋糕。但问题是蛋糕就这么大,每个人切那么小块,没太大意思。更重要的事情是让这块蛋糕变得更大。

一定不是靠你自己去解决的,需要每个人迸发出他应该迸发出的能量。

之前,我花了很多精力去和别人聊“我们这样做好不好?”在和老板聊完后,我改变了对人的方式。我更多的去聊个人。我那个时候带所有的毕业生和实习生。我告诉大家说,没有一个东西叫团队,我们每个人是最好的,这个团队就最好。

我们当时在做整个网站的响应式设计。当时在业界,从 PC 到无线的响应式规则就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我需要自己去研究出来。

一是以往的响应式设计只是提出了一个最基本的方法论,且只在一些非常简单的产品里面实现过,比如像博客产品、文字产品。但我们是一个复杂的电商产品,有非常复杂的场景,更大密度的信息量。

二是我们是个多语言网站,不同语言文本的长短完全不一样,比如中文和俄文,可能有三倍的文本上的差距。但是你要用一套解决方案去解决所有的东西。

三是这涉及到团队合作的问题。比如开发的配合。因为以前的标注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比如让产品经理理解这些事情,他要做的事情风险在哪里。需要去建立一套沟通机制,让所有人都理解这个东西是怎么 work 的。

你必须要冲出一条路。当你证明了这条路以后,大家会往这个方向努力。他会把你开拓的那个方向去增加更多的细节。当你的细节越来越丰富的时候,这件事情就成了。

我 P6 到 P7,最大的项目就是这个项目。

当你不是 leader 的时候,你没有那个权威,不能要求别人做什么,所以说最有效率的方式是,给大家杀出一条血路。

我觉得很多人卡死在自己有一定能力、专业权威度,但是还没有成为 leader 的时候。

要真正进入到成为 leader 那个阶段,往往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自上而下的,老板指派你,然后你就拿着尚方宝剑,但是往往拿到的人很少。另一种是指望在自己身上,我觉得最有效率的就是杀出一条血路。

心力第一,体力第二,脑力第三

P7 到 P8 我用了两年的时间。P7 之后我带团队,几个人的小团队。在阿里巴巴,我觉得真正的挑战是从 P7 开始的。

因为之前还是靠个人,但从这时开始我才真正地背负一个团队的 KPI 。要思考团队信任度的建立、团队和团队之间关系的处理等等。复杂度是几何级上升了。

P7 之后,我在 AliExpress 带的是一个营销团队,这其实不是我专业的擅长。我擅长的是 UX Design,用户体验、信息架构这些。

当时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当时在中国我们已经有双 11 这样的大型的营销活动,但在海外市场, AliExpress 的营销能力还比较差。我们没有淘宝这么多的人力,还需要去做 200 多个国家 ,有很多的页面。有 18 种语言,需要去翻译成多语言适应,在技术上完全没有这样的储备。我们不知道怎么去做。

当时面临的压力很大,我觉得这个时候最重要就是心力!

阿里巴巴一直在讲三个点,我工作得越久越认同:心力、体力、脑力。这三个东西的排序,心力第一,体力第二,脑力第三。

所以我当时朋友圈里一天到晚在吐槽,说什么赚着卖白菜的钱,操着卖白粉的心。这句话其实是我在跟一个前端同学讲事情的时候,他情绪崩溃,直接回我的话。

当大家压力都很大,情绪都很差的时候,我觉得只能硬撑。

我想说的一个点是,你只有经历了更大的压力的时候,你才知道之前的压力其实 P 都不是。

就像我在 P6 时做个首页改版,我觉得,哇,我都跟什么什么大老板一起开会了,他都盯着我,压力好大好大。然后后来双 11 的时候我背负那么多东西,要做几个月,可能一屁股上去要下线,大家就全挂了,所有同学的 KPI 都挂着这件事情。再回过头看 P6 的事情,P 都不是

虽然压力还是很大,但你也会迟钝一些。我觉得心力不是说抗压能力会提升,而是对压力的钝感变大。

第一年我们成功地,怎么说呢,应付下来了,但是你心里面就知道,什么叫未雨绸缪。我不可能今年说战略方向这么走,我现在开始做准备。我没有这个本事,今年活下来就已经很难了。

未雨绸缪,或者马云老师说的,阳光灿烂的时候修屋顶。我之前从没有认真想过。但真的遇到事情,才深切体会到重要性。

所以我们开始去构建所谓的大促营销体系和产品化,就不把它当成运营活动来做,而把它当成一个产品来做。我们用一年的时间去完善基础设施的东西。

包括我团队的结构、能力也需要去做调整。我们设计师至少是国内一流的吧,但我们当时的营销设计师团队的人员构成,都是在产品设计上。我需要更多从广告公司里找人。那广告公司同学的知识背景和互联网公司又不太一样,要考虑怎么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文化。

关于团队和团队之间的关系,KPI 产生冲突的时候,我觉得第一个东西叫做不要屁股决定脑袋。

往往团队和团队之间的争议都是屁股决定脑袋产生的,就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或者我这地盘没有守住。

比如说我是 AliExpress 设计团队的,我今天跟淘宝天猫设计团队去进行业务上合作的时候,我会想凭什么要给他做这件事情?

比如双 11,双11 大品牌是天猫。但是毕竟海外市场只知道 AliExpress ,不知道天猫。天猫的 logo 我是要放,但是我放到什么样的程度,在广告里面怎么去讲,这些都是我要去想的事情。

所以我经常需要重新反思自己的位置。我到底是 AliExpress 的设计师,还是阿里巴巴集团的设计师?

AliExpress 是一家子公司,但这家子公司的使命或者目标是什么?阿里巴巴的使命和目标是什么?是让中小企业更好地去生活,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但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件事情不一定是由 AliExpress 完成 ,我们可以靠收购公司来完成,如果它的效率更高或者怎么样。我们到底在当下目的是什么?就像我们作为设计团队,第一重要的是什么?是为集团沉淀国际化设计的能力。

那让天猫设计团队来做这件事情又如何?如果我们最后的结果是更好的、更有效率的,那是不是就应该让他们站 C 位,我们从旁协助?

这个问题在我们的中台团队还好,真正的业务团队更是需要去思考这个问题。

比如我是个首页的 owner,那我是要首页的转化率最高,还是要我们整个业务分配更合理,分流更合理。每个产品有产品的生命周期,我自己已经到了生命周期的后期,我已经是强弩之末,我是不是还要去争取一些东西,还是重新考虑优化全盘的东西?我觉得这首先是作为一个 leader 的自觉。

然后第二点,才是跟别人沟通的时候怎么去影响别人,让别人相信你是真心的。

我真的不是很在乎让别人站 C 位,对我来说,我只需要对两件事情负责,第一个是我团队里面的同事,第二个是对这份生意。

任何组织都需要重构,重构是一个持续进行的过程。如果我这个团队的生命周期是这个样子,在战略策略上是这样的,我们尊重这样的战略策略。

那么如果我需要重新定义 KPI,我就重新定义 KPI。阿里比较好的一点,就是 KPI 不是半年在系统里面不能改的,你随时可以根据大方向去改,只要你的老板认可。

如果我需要削减人,我就去削减。如果在做这件事上,我的团队不如其他平行团队更适合。我可以让我的 8 个人变成 4 个人,另外 4 个人去帮那个团队做这件事情。

然后我自己 4 个人去完成一个比之前更小的一个 KPI 目标。我拿一个可能更差一点的位置更小一点流量去把我的转化做好。并且思考我下一步产品生命周期,接下来我到底要做什么样的事情,为打下一轮仗做准备,我觉得这件事情在你老板那里会是一个加分项,而不是减分项。

当然这只是在我目前这个层级这样想,我不敢保证说我到一个更高层级,可能人数更多牵扯利益更大,我怎么想。那今天我的经验告诉我,这样可能是更明智的。

关于团队沟通,我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每次跟一个团队新的 leader,不管是他是新上任的,还是说我第一次接触的,我往往都会和他有一次开诚布公的谈话。谈话谈什么呢?就是示弱

这示弱就是想跟他交一交心,把自己的真心摆在台面上。说我们团队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我们的压力是什么?我们的痛点是什么?我们想做一些什么样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力有限我们做不到。那你觉得是什么样子的?你的短期目标是什么?你的长期目标是什么?我们怎么能帮到你?

往往人心都是肉长,这样第一次接触的时候会更容易有信任度,后面就会顺利一些。

当然这也和我们的角色有关,我们是偏中后台的团队,不是业务团队,就不是第一线打仗的团队,所以可能容易一些。

我觉得是这样的,每一年我的主题特别不一样,挑战不一样,学到的东西不一样。那么始终是新鲜的,我就不太会去想跳槽。

中间有一些困难。这些困难往往几个月就停下来了,就会有成就感。我是一个比较喜欢去反思自己问题的人,就是往往一个事情没做成,那我就反思自己的原因或者怎么样。

所以说真的,跳槽的想法非常少。

* 本文原标题《29岁成为阿里巴巴P8,工作前5年完成晋升3连跳,他如何做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才能沉下心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