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如何看待恐怖袭击事件我方对列强悍然发动战斧袭击的表态

您(@)目前可用积分:351254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美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民主”手段一览
9165 次点击
14:04:18 发布在
美国维护自身利益一览第一例:==========================史海回眸:美国曾谋划在台湾搞政变 黑云斋 &&&&  史诚 ==============================  早在1948年底,面对国民党在大陆兵败如山倒的局面,美国政府对蒋介石失去了信心,积极寻找可能的代替人选。   1949年2月,美国驻华大使馆参赞莫成德向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报告说,时任“东南行政 长官”的陈诚并非“合适人选”,而倾向孙立人。艾奇逊当即表示,可与美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商量。   5月,莫成德向艾奇逊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由孙立人主持台湾政局。当时,美国主管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腊斯克对蒋介石政权的腐败堕落、丧失民心深感失望,积极推动倒蒋运动。这年秋,他派人找孙立人谈,但孙未作正面回答。   12月,美国驻台“大使馆”代办斯特朗和前美国驻台北领事克伦兹抵台,与孙接触。他们向孙立人明确表示,如果他愿意控制“国民政府”,美国将予以全力支持。孙立人婉言拒绝。   然而美国人并没有放弃努力。1950年美国国务院和中央情报局分别拟定了《台湾政变草案》和《台湾可能的发展》。《草案》建议以孙立人为指挥官,以“反共、保台、联美”为主旨,对蒋实行软禁或放逐。   由于美国态度坚决,孙立人开始改变其暧昧态度。   日,孙立人与美驻台北武官巴瑞特会晤,提出蒋介石问题。   孙立人的主动表态使美国大为兴奋。5月30日,腊斯克向艾奇逊提出建议,应告知蒋介石,要他离开台湾,将权力交给孙立人。   6月19日,美国制定出在台湾实施政变的机密计划,并计划派第七舰队司令柯克“以最严密的方式通知”孙立人,如果他愿意发动军事政变,美国则提供必要的军援。   美国拟定的政变日期是6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即24日或25日,莫成德等人在最后推敲政变计划时,已经决定,在政变之前,必须解除蒋介石的权力。然而,25日晨,朝鲜战争爆发的消息传来。艾奇逊等人知道,美国的注意力将集中到朝鲜,进攻台湾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蒋介石就这样赢得了喘息之机。   日,孙立人被调为“参军长”,实际上脱离了部队。   日,台湾“陆军少校”郭廷亮被捕,经审讯,他承认,受美国支持的孙立人指使他在军中联络了大批军官,并派人侦察台北阳明山西子湾、“总统”官邸等敏感地区的地形,企图以武力实行“兵谏”。   日,蒋介石下令成立以陈诚为首的“九人小组”调查孙立人。10月31日,孙立人被免去总统府参军长职务。从此,孙立人被软禁33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14:26:03编辑过]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包子1971]
[在下毕明]
[在下毕明]
[万里如虎]
[剑门碧玉]
[雷电波尔卡]
[无名怪兽]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优秀帖文推荐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16:17 &&
第二十例==========================依据美国官方的统计,自年的冷战时期,美国对外较大规模军事行动计约125次,平均每年2.8次。又据美国国防部和参谋长联席会议有关材料统计,自1990年冷战结束后,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动用武力达四十次之多,其平均每九周一次的用兵频率是近五十年来最多的。美国对外采取的较大规模的40余次军事行动中,直接使用武力13次,威胁使用武力5次,“空中禁飞行动”3 次,海上封锁3次,派地空导弹部队协防2次,“撒侨行动”5次 、参加“维和行动”6次,“人道主义援助”及“救灾行动” 6次,扫毒行动4次。这些行动中,亚洲18次,欧洲14次,拉美5次,非洲8次。美国帝国主义恐怖活动年表:编号 入侵国家及地方 入侵时间 入侵方式 目的舆结果1 阿根廷 1890年 陆军 保护其在布诺斯艾利斯的利益2 智利 1891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与当地民族解放军激烈对抗 3 海地 1891年 陆军 镇压那瓦沙黑人起义4 夏威夷 1893年 海军/陆军 独立王国被推翻和吞并5 中国 1894-95年 海军/陆军 在中日战争时登陆6 朝鲜 1894-96年 陆军 陆战队在战争期间占领汉城7 巴拿马 1895年 海军/陆军 海军陆战队占领哥伦比亚省8 尼加拉瓜 1896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占领柯林托港9 中国 年 陆军 参与镇压义和团起义10 菲律宾 年 海军/陆军 从西班牙手中夺取,60万菲律宾人遭杀害11 古巴 年 海军/陆军 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至今仍握有海军基地。12 波多黎各 1898年 海军/陆军 从西班牙手中夺取,占领至今13 关岛 1898年 海军/陆军 从西班牙手中夺取,至今仍为海军基地 14 萨摩亚 1899年 陆军 介入王位继承战争15 尼加拉瓜 1899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在蓝田港口登陆 16 巴拿马 1901-14年 海军/陆军 1903年从哥伦比亚入侵,1914年霸占运河区 17 洪都拉斯 1903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干涉当地革命18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03-04年 陆军 在该国革命期间保护美国的既得利益 19 朝鲜 1904-05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于日俄战争期间登陆20 古巴 1906-09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镇压反对派,全面扶持傀儡政权 21 尼加拉瓜 1907年 陆军 建立美元外交的摄政体制 22 洪都拉斯 1907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在其与尼加拉瓜战争时入侵 23 巴拿马 1908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于大选期间入侵 24 尼加拉瓜 1910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入侵蓝田和柯林托25 洪都拉斯 1911年 陆军 于内战期间保护美国的既得利益 26 中国 1911-41年 海军/陆军 派兵持续占领27 古巴 1912年 陆军 于内战期间保护美国的既得利益 28 巴拿马 1912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于大选期间入侵29 洪都拉斯 1912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入侵保护美国的既得利益30 尼加拉瓜 1912-33年 陆军/轰炸 占领10年与游击队作战 31 墨西哥 1913年 海军 在该国革命期间出兵撤离侨民32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14年 海军 和起义部队在圣多明各作战33 墨西哥 1914-18年 海军/陆军 对民族解放军进行军事干涉 34 海地 1914-34年 陆军/轰炸 镇压起义后持续19年的占领 35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16-24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占领8年 36 古巴 1917-33年 陆军 陆军进行经济摄政、长期占领 37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7-18年 海军/陆军 对德国展开一年半的海战 38 苏联 1918-22年 陆军 五次入侵攻打布尔什维克39 巴拿马 1918-20年 陆军 大选后执行警察任务40 洪都拉斯 1919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于大选期间入侵41 南斯拉夫 1919年 陆军/陆战队 军事干涉达尔马西亚的塞尔维亚人42 瓜地马拉 1920年 陆军 入侵两周镇压工会干部43 土耳其 1922年 陆军 镇压斯马纳民族主义者 44 中国 1922-27年 陆军/海军 于大革命期间进行军事部署45 洪都拉斯 1924-25年 陆军 于大选冲突期间两次入侵 46 巴拿马 1925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镇压总罢工47 中国 1927-34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在全中国驻扎 48 萨尔瓦多 1932年 陆军 在马蒂起义期间派出军舰49 华盛顿 1932年 陆军 派兵镇压退伍军人津贴抗争50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1-45年 陆军/海军/轰炸/原子弹 珍珠港事件,对日、意、德作战三年;发动第一次原子弹战争51 伊朗 1946年 核弹威胁 要求苏联陆军离开北方边境52 南斯拉夫 1946年 核弹威胁/海军 对美机在南境内被击落做出回应 53 乌拉圭 1947年 核弹威胁 派出轰炸机侵入领空炫耀武力54 希腊 1947-49年 军事指挥 指挥希腊极右翼军队作战55 德国 1948年 核弹威胁 原子弹轰炸机护卫柏林航道 56 中国 1948-49年 陆军/陆战队 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安排侨民撤离 57 菲律宾 1948-54年 军事指挥 CIA发动战争消灭虎克起义军 58 波多黎各 1950年 军事指挥 独立起义军被消灭 59 朝鲜 1951-53年 陆军/海军/轰炸/核弹威胁 美国联合南朝鲜与中国及北朝鲜对抗,1952年核弹威胁,至今占有基地,平民死亡150万人。60 伊朗 1953年 军事指挥 CIA推翻民主政权,恢复君主体制61 越南 1954年 核弹威胁 法国提供炸弹,在围城时轰炸 62 瓜地马拉 1954年 军事指挥/轰炸/核弹威胁 在新政府对美国企业的土地进行国有化后,CIA指挥流亡分子入侵,并利用尼加拉瓜基地进行轰炸63 埃及 1956年 核弹威胁/陆军 要求苏联不要介入苏伊士运河危机,海军陆战队撤出侨民。 64 黎巴嫩 1958年 陆军/海军 海军陆战队占领并对抗起义军65 伊拉克 1958年 核弹威胁 警告伊不得入侵科威特66 中国 1958年 核弹威胁 警告中国大陆不得解放台湾列岛67 巴拿马 1958年 陆军 因国旗问题爆发对抗68 越南 1960-75年 陆军/海军/轰炸/核弹威胁 攻打南越反抗军,与北越敌对,是美国最长的战争,100万人丧身,1968-69年实施核弹威胁。69 寮国 1960年(?) 军事指挥 协助建立反游击战争的军队70 古巴 1961年 军事指挥 CIA指挥流亡分子入侵失败71 德国 1961年 核弹威胁 在柏林墙危机期间进行警戒72 古巴 1962年 核弹威胁/海军 在导弹危机期间进行封锁,与苏联几乎开战73 巴拿马 1964年 陆军 巴拿马人开枪要求归还运河74 印尼 1965年 军事指挥 CIA协助军事政变,百万人丧生。75 多米尼加共和国 1965-66年 陆军/轰炸 海军陆战队在大选期间入侵76 瓜地马拉 1966-67年 军事指挥 特种部队入侵,对抗反抗军。77 美国 1968年 陆军 马丁路德被刺后,派出2万1千名士兵进驻各城市。78 柬埔寨 1969-75年 轰炸/陆军/海军 在10年轰炸、饥荒和政治动乱中有超过200万人丧生。79 阿曼 1970年 军事指挥 指挥伊朗的海军陆战队入侵 80 寮国 1971-73年 军事指挥/轰炸 美国指挥南越入侵,进行地毯式轰炸。81 柬埔寨 1970-75年 海军/陆军 美国和越南入侵,15.6万军人与平民被打死。82 中东 1973年 核弹威胁 在中东战争期间对全世界进行警戒 83 智利 1973年 军事指挥 CIA支持的政变推翻民选的马克思主义总统84 柬埔寨 1975年 陆军/轰炸 直升机失事,28人丧生。85 安哥拉 1976-92年 军事指挥 CIA支持南非所支持的反叛军86 伊朗 1980年 陆军/核弹威胁/轰炸失败 营救大使馆人质,8名军人死于直升机失事,警告苏联不要介入革命运动。87 利比亚 1981年 海军/客机 两架利比亚客机在军事演习中被击落 88 萨尔瓦多 1981-92年 军事指挥/陆军 政治顾问,飞越领空,资助对抗反抗军的战争,军人介入人质事件。 89 尼加拉瓜 1981-90年 军事指挥/海军 CIA指挥的流亡分子入侵,占领农田、港口和矿区,对抗革命。90 黎巴嫩 1982-84年 海军轰炸/陆军 海军陆战队驱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海军轰炸并剥夺穆斯林区。91 格林纳达 1982-84年 陆军/轰炸 于革命后入侵四年 92 洪都拉斯 1983-89年 陆军 进行军事演习并在边境设立基地93 伊朗 1984年 客机 两架伊朗客机在波斯湾被击落 94 利比亚 1986年 轰炸/海军 利用空中攻击,企图推翻民主主义政府95 波利维亚 1986年 陆军 陆军协助对古科柬地区进行袭击 96 洪都拉斯 1987年至今 陆军 扫毒行动至今已经持续14年,目前兵力达510人,在拉美地区美军扫毒总兵力达1500人 97 伊朗 1987-88年 海军/轰炸 在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 98 利比亚 1989年 海军军机 两架利比亚客机被击落 99 威京群岛 1989年 陆军 镇压圣克伊斯黑人骚动100 菲律宾 1989年 空军 对政府的镇压政变提供领空保护 101 巴拿马 1989年 陆军/轰炸 2万7千名美国士兵推翻民族主义政府,逮捕领导人,2000人丧生 102 利比里亚 1990年 海军/陆军 美国实施“利刃”行动,海军陆战队从海上和空中侵入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实施撤侨行动,一直延续到日。103 利比里亚 1990年 陆军 于内战期间派兵撤侨104 哥伦比亚 1990年 海军 以控制毒品通路为由,派遣航母和巡洋舰等10艘舰艇对哥伦比亚进行海上封锁。 105 波利维亚 1990年 陆军 美军两次派兵,分别实施代号为“魔鬼地区”和“绿色清扫”的扫毒行动。106 墨西哥 1990-94年 空军 美军出动F-15、F-16战斗机在墨西哥执行代号为“带冠夜莺”的扫毒行动107 沙特阿拉伯 1990-91年 陆军/客机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动员540,000名陆军进驻阿曼、卡塔尔、巴林、阿联酋及以色列。108 伊拉克 1990年至今 轰炸/陆军/海军 封锁伊拉克和约旦河港,对伊拉克和科威特空袭,造成200,000人丧生,在库德族人的北方和什叶派的南方划出禁飞区,大规模地消灭伊拉克军队。109 科威特 1991年 海军/轰炸/陆军 协助科威特王室执政 110 乍得 1991年 陆军/导弹 美军第7防空团的两个营部署在科威特境内。该团编制1380人,配备“爱国者”导弹100枚。 111 洛杉基 1992年 陆军 派遣陆军和海军陆战队镇压反警察暴动 112 安哥拉 1992年 陆军/空军 维和行动,共出动运输机88326架次,运送人员8805次,物资265吨。113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波利维亚 1992-93年 空军 空中扫毒巡逻 114 索马里 1992-94年 陆军/海军/轰炸(贫铀弹) 撤侨,美国领导的联合国部队占领摩加迪沙,用突袭手段插手索马里内部事物。115 南斯拉夫 1992-94年 海军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禁运 116 伊拉克 1993年 空军 美国在英、法配合下,以违反南部“禁飞区”和围剿什叶派为由,空袭伊拉克。以暗杀前总统布什为由,发射23枚“战斧”式巡航导弹。117 朝鲜 1993-94年 海军 以朝鲜拒绝核检查并在三八线以北集结重兵为由,向朝鲜半岛增兵,增派“爱国者”导弹部队,紧急从印度洋调“小鹰”号航空母舰抵韩国海域,实行威慑。西太平洋及驻韩美军进入临战状态,并举行各种针对朝鲜的实战演习。118 南斯拉夫 1993-96年 海军 制裁,海上封锁行动119 波黑共和国 1993年至今 轰炸 在内战期间划出禁飞区,巡逻击落客机,对塞尔维亚人轰炸持续983天,出动飞机100420架次。120 海地 1994年至今 陆军/海军 对军政府禁运,政变三年后让前总统复职,驻海地美军一度达2万人。121 扎伊尔 1996-97年 陆军 海军陆战队在刚果革命开始时,侵入卢旺达及胡图难民营。122 利比里亚 1997年 陆军 士兵在撤侨时,进行攻击。123 阿尔巴尼亚 1997年 陆军 士兵在撤侨时,进行攻击。124 苏丹 1998年 导弹 攻击药厂,称其为恐怖分子制造神经毒气的工厂。125 阿富汗 1998年 导弹 攻击以前CIA支持的伊斯兰原教旨派的训练营地,声称他们攻击大使馆。126 伊拉克 1998年 轰炸/导弹 称伊拉克拒绝接受武器检查,进行4天密集轰炸。127 南斯拉夫 1999年 轰炸/导弹 北约全面轰炸79天,并占领科索沃。128 也门 2000年 海军 在也门港口加油的美军战舰“科尔”号被炸 129 马其顿 2001年 陆军 北约派兵解除阿尔巴尼亚反抗军武装 130 美国/阿富汗 2001年 客机/海军/轰炸/特种兵 对911事件做出反应,侵入阿富汗…… 二次大战后美国政府的暗杀行动 日,美国又出兵轰炸伊拉克,这次轰炸的藉口是说伊拉克正在主导暗杀前总统布什的行动。美围总统克林顿对此次轰炸行动表示,这是对那些资助恐怖份子活动之国家的一个“必要的回应”,也是为了“ 捍卫”各国的文明。以下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曾经涉及(或筹划)的暗杀外国重要人士的名单。这份名单尚未包括由中情局所雇用的恐怖组织、以美国为基地的反卡斯特罗古巴人士在世界各地所发动的暗杀行动。1949年--韩国反对党领袖金九 50年代--西德多位政治人物,列入CIA新纳粹黑名单50年代--曾多次密谋暗杀中国总理周恩来 50年代至1962--印尼总理苏卡诺 1951年--北朝鲜内阁首相金日成1953年--伊朗总理穆罕默德?莫沙德50年代(中期)--菲律宾反对党领袖雷克托1955年--印尼总理尼赫鲁 1957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年,1969年--柬埔寨领袖西哈努克1960年--伊拉克领袖卡塞姆50年代至70年代--哥斯达黎加总统费盖雷斯 1961年--海地领袖杜瓦里国1961年--刚果总理卢蒙巴1961年--多米尼加共和国领袖特鲁西罗将军 1963年--南越总统吴庭琰1964年(?)--曾多次密谋暗杀古巴卡斯特罗总统 1964年(?)--古巴政府高层官员劳尔?卡斯特罗 1965年--多米尼加共和国反对党领袖卡阿玛诺年--法国总统查尔斯1967年--古巴领袖格瓦拉 1970年--智利总统阿连德1970年--智利陆军总司令施奈德将军70年代至1981年--巴拿马领袖杜里荷将军 1972年--巴拿马情报局长诺列加将军1975年--扎伊尔总统塞柯 1976年--牙买加总理米契尔?曼里1980年―1986年--利比亚领袖卡扎菲 1982 年--伊朗领袖霍梅尼1983年--摩洛哥陆军统领德利米将军 1983年--尼加拉瓜外交部长米格尔?德斯科托1984年--桑定政府九名军事将领1985年--黎巴嫩什叶派领袖法德拉拉l991年--萨特姆 侯塞因,伊拉克领袖1998年-奥萨马?宾?拉登2001年--奥萨马?宾?拉登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9:24 &&
第二十例半:===================== 2002 据委内瑞拉媒体透露,美国中央情报局在4月11日发生的委内瑞拉政变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虽然美国政府对此予以否认,但是,回顾一下中情局操纵各国政变的秘史后,你就会发现,中情局的许多惯用手法在本次委内瑞拉政变中都有迹可寻。而且,“能振振有词地加以否认”本来就是中情局明文规定的、在每次介入他国政变时必须遵循的原则。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因为与卡斯特罗、萨达姆来往密切而成为美国政府的眼中钉。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在委内瑞拉政变中扮演的角色并不简单。  今年2月,美国中情局局长特尼特因“9?11”事件被国会传召作证,当一名议员问他:“我们的后院(即拉丁美洲地区)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动向”时,特尼特第一个便列出了委内瑞拉。他声称,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与卡斯特罗、萨达姆来往密切,美国对此非常关切。  2000年8月,查韦斯访问欧佩克10个成员国,包括伊拉克、利比亚和伊朗,在巴格达,萨达姆为他驾驶奔驰车兜风。似乎这些还不够,10月份,进入委内瑞拉湾海域巡逻的美国缉毒艇遭到了委炮舰和战斗机的武力驱逐;几天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对委内瑞拉进行了首次国事访问,小查与老卡亲如一家,携手到灾区视察,共同观看棒球比赛。会毕,查韦斯签署协议,以优惠条件向古巴提供石油。  委内瑞拉曾是美国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查韦斯于1998年底当选为委国总统后,委内瑞拉对美国的石油销售量大幅下降。“9?11”事件后很短的时间里,欧佩克的原油价格下跌了27%,查韦斯在10月份的20天里,对四大洲15个国家进行了闪电式的访问。英、法、意等国的许多企业表示有意赴委投资;俄、加、墨等非欧佩克产油大国也同意部分减产。媒体认为,作为欧佩克现任轮值主席国,委内瑞拉为争取“正当合理的而不是赠予的原油价格”进行了世界石油经济史上罕见的、不懈的努力。在此前后,查韦斯未经议会通过就批准了49项法规,包括《土地法》和新的《石油法》,后者旨在绝对控制国有石油业。  一年前,中情局在哥伦比亚的一些动向引起查韦斯的警惕。他为此任命平民出身的拉格尔为国防部长。  综合以上因素,不难发现查韦斯早已是美国政府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虽然华府官员竭力撇清五角大楼与中情局在委内瑞拉政变中扮演的角色,但是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政府在这一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决非如此简单。  早在一年前,委内瑞拉与哥伦比亚的边界地带就已出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动静。当地的一些大农场主组织起几支武装民兵队伍,并声称他们的目的是“打击哥伦比亚游队”。这算不上什么新鲜的花招。在中情局的训练手册上就明明白白地写着,在需要采取“极端手段”、美国军队和情报人员不方便亲自出面的时候,招募当地民兵“代劳”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中情局在哥伦比亚、萨尔瓦多、墨西哥和其他国家都曾通过资助和训练当地民兵的方式,干了不少严重违反人权的肮脏勾当,从而左右该国政局。  查韦斯这个政坛老手自然一眼就看穿了内中乾坤。临时组织起来的民兵队伍即使有美国的资助和训练,仍然不足为惧。令人担忧的是,恐怕委内瑞拉军方内部的“反查”势力已经与美国暗通款曲,中情局才会通过这种方式在边界地带部署武装力量,一旦委内瑞拉国内局势有变,便来个里应外合。  查韦斯随即任命荷西?拉格尔为国防部长。令所有人大吃一惊的是,拉格尔毫无军方背景,是一位记者出身的政治家。他一上任便公开表示,根除军队中的腐败现象以及对付委哥边境不同寻常的局势是他的两大任务。  有意思的是,布什家族的老朋友、因贪污而遭弹劾的委内瑞拉前总统卡罗斯?佩雷斯在这个时候跳了出来,公开警告查韦斯说,任命一个平民为国防部长将导致军方发动政变。一些向来为抹黑查韦斯而不遗余力的美国媒体却在这个时候闭上了嘴巴。没有一家美国媒体转载佩雷斯这句话,或许是因为这句话过早地暴露了美国政府的计划。  今年1月曾有记者警告说,中情局可能正在委内瑞拉酝酿一场政变阴谋。  今年1月,曾亲身经历1973年智利政变的荷兰记者休伯特撰文指出,中情局可能正在委内瑞拉酝酿一场类似的政变阴谋。休伯特表示,委内瑞拉国内局势与1973年政变前夕的智利十分相似;媒体竭力往总统的身上泼污水,示威游行活动突然增多,显然有人暗中煽动群众和军方的不满情绪,交通堵塞问题也莫名其妙地变得特别严重。1月20日出版的《经济学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称委内瑞拉的几名将军都收到了装有女性内衣的包裹,包裹中还夹有信件,嘲笑他们没有胆子推翻查韦斯的统治,只配穿女人衣服。这一系列现象无不令人想起中情局1973年为推翻智利阿连德政权而干的种种勾当。为了引起军事政变,中情局竭尽所能将智利的经济形势搞乱。智利最大的报纸《信使报》获得150万美元后便敲起了反阿连德的战鼓;卡车工作得了中情局的线后发动罢工,对瘫痪经济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他工人也在拿了中情局的钱后进行怠工,这就把智利经济推向了深渊。  根据一份被媒体曝光的军方文件,美国政府曾向委内瑞拉的谋反人士提供情报和军事援助。  中情局当年在智利堪称是“花钱买政变”,而根据一名前美国安全局官员披露出的军方文件,美国在本次委内瑞拉的政变中扮演的角色可能更进一步。文件中说,美国海军曾以加勒比海军事演习为掩护,向委内瑞拉的“反查”人士提供情报和军事援助。美国海军的一艘战舰专门负责监听委内瑞拉政府与古巴、利比亚、伊朗和伊拉克等国政府的通讯往来。据文件记载,在布什于3月对秘鲁和萨尔瓦多进行访问后,中情局为支持“反查”人士发动政变,动用了以下人员;美国南方司令部的联合部队东部支队;中情局的西班牙语专家和密码破译专家以及得克萨斯州的地区安全中心的人员。  在哥伦比亚东部,中情局雇佣的武装人员在边境地区和马拉都尔机场附近活动,准备随时加入委内瑞拉政变。美国军方在厄瓜多尔上空巡逻的战机也担负起对查韦斯的侦察任务,美国还借着军事演习的名义,向波多黎各附近海域增派包括“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在内的多艘战舰,随时准备以“撤侨”的名义展开军事行动。  “反查”人士原计划于2月27日发动政变,却遭到布什政府的反对。于是,谋反者开始着手准备一场“人民起义”。  在政变前几周,一些美国媒体曾指责查韦斯窝藏哥伦比亚反政府武装分子。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委内瑞拉境内确实潜伏着一批哥伦比亚不法分子,但他们绝非查韦斯“窝藏”起来的,正相反,他们来自曾接受中情局训练的所谓的“哥伦比亚敢死队”,窝藏他们的是委内瑞拉军方的“反查”人士。  在此期间,中情局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军事联络小组办公室”的人员突然增加了好几倍。这个办公室名义上的职责是监督美国与委内瑞拉之间的军火生意,真正的任务却是源源不断地将中情局洗过的金钱送出去,就像他们曾在智利做的那样。  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政变前几天,委内瑞拉的5家私营电视台每隔10分钟就播放一次呼吁人们上街举行示威游行的广告。在如此频繁的宣传攻势下,最后走上街头的示威人数约5万人至15万人,不到加拉加斯人口总数(200万人)的1/10,离中情局想要的“人民起义”的景象还差得很远。  先是煽动示威,进而发动政变是中情局在冷战时期为颠覆其他国家的政权而经常采用的手法。不过,他们对此次委内瑞拉的“定位”却与从前有所不同,这次政变将被称为“人民起义”而非政变。  据委内瑞拉媒体透露,“反查”人士原计划于2月27日发动政变,由于布什政府公开表示将不会支持任何企图用非民主的手段推翻查韦斯政权的人,政变计划未能付诸实施。  美国《新闻周刊》4月15日的报道中说,美国政府早在2月份就知道政变计划,但有关官员告诉谋反军人“这中不能接受的事情,你们不应该采取政变的手段”。  委内瑞拉谋反者对美国政府的意图心领神会。在有关媒体的配合下,他们开始着手准备一场“人民起义”。  《纽约时报》3月19日抛出了一篇对“在委内瑞拉军队中颇有影响力的退休将军马里奥?加拉图”的采访。加拉图声称,查韦斯的改革引起了军方人士的普遍不满,有些人甚至私下表示应该发动一场军事政变,但这只是少数人的想法,大多数军方高层人士都知道,美国已公开声明不支持政变,而他们也不想作为政变分子载入史册。军方人士表示,他们将全力支持委内瑞拉民众的抗议示威活动,而不会担当推翻查韦斯政权的主要角色。  一场被精心打扮成“人民起义”的政变闹剧于4月11日上演了。根据美联社、路透社、《纽约时报》和CNN等美国各大媒体众口一词的报道,查韦斯在指使其支持者向示威群众开枪后被迫辞职。  美国政府迅速做出反应,将委内瑞拉政变定性为“政权易手”,美国媒体在政变期间频频报道假新闻,这一切都令人起疑。  美国政府做出了迅速的反应,声称查韦斯被推翻纯属咎由自取,并认为这次事件是“政权易手”而不是军事政变。白宫发言人表示:“我们还不知道政权易手的内幕,但有一点十分清楚,就是查韦斯政府镇压和平示威者的行为导致了这次危机的出现。”4月11日晚,道?琼斯快讯连续9次播出题为“查韦斯已逃离委内瑞拉”的新闻,在这条假新闻的刺激下,美国各大交易所的石油股票交易量大幅上扬。  可惜美国政府忘记了一件事:冷战时期那一套伪造新闻的把戏到了互联网时代已经很难得得通了。4月12日,委内瑞拉的新闻网站纷纷登出了查韦斯并未辞职的消息。由一名示威者遭枪击事件的目击证人撰写的电子邮件也开始在互联网上流传,邮件中说,当查韦斯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总统府前发生小规模冲突时,有人从附近的某处屋顶上向示威者开了枪,中弹者绝大多数是查韦斯的支持者。电视台播出了经过剪辑的画面,信观众误以为子弹来自总统府内。他们没有登出死伤者的名单,免得把戏被拆穿。  委内瑞拉新闻网站在此次政变中一举成名。就在政变发生几个小时前,这家网站因维修而被暂时关闭,负责人卡尔森也因动喉部手术而进了医院。卡尔森第二天出院时一看发生了这等大事,立即指挥手下14名记者前往国会等地采访。由于自己的网站仍处于关闭状态,卡尔森就把记者发回的稿件用电子邮件打包发给其他网站。成功地打破了新闻封锁,率先披露了军方放弃对卡莫纳的支持、查韦斯的支持者举行示威游行要求查韦斯重掌政权等消息。卡尔森还将所有稿件翻译成英文,投给英美媒体。随着卡莫纳下台、查韦斯重新上台,美联社等媒体不得不纠正自己的报道,承认查韦斯从未辞职。  美国中央情报局自诞生后不久就卷入了颠覆他国政权的秘密政治活动,其指导性原则是“能振振有词地进行抵赖”。  查韦斯咸鱼翻生,美政府陷入了尴尬境地。面对拉美各国对其暗中操纵政变的指责,美政府一再予以否认,但拉美各国都觉得这些否认之词好不耳熟。美政府曾否认介入智利政变、伊朗政变,危地马拉政变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政变,几十年后的解密文件却证明美国中情局确实是这些政变的幕后黑手。  美国中央情报局诞生的第二年,在杜鲁门总统批准了由当时的中情局局长凯南精心炮制的“国家健全委员会指令”,创建了一个新的官僚实体,后来就叫做“,政策协调办公室”。它在和平时期技术上“编制属中央情报局”,开支由情报局负责,这个办公室除承担国家安全委员会文件里列举的诸多任务外,还要承担“对敌对国家进行颠覆,以及向自由世界受到威胁的国家里土生土长的反共人士提供支援等有关的各种隐蔽行动。而且,所有这些行动都是暗中进行的,从而使美国政府能振振有词地否认有任何责任”。这是第一次,但决不是最后一次涉及到中央情报局的关键理念:能振振有词地进行抵赖。  中情局首次企图颠覆他国政权,便栽了一个大跟头,被波兰政府狠狠地骗了一把。  有了这份报告,中情局干涉他国国内事务的障碍便已完全清除,从此可以毫无顾忌地大显身手了。不幸的是,中情局首次企图颠覆他国政权,便栽了一个大跟随头。1950年夏,一个在国内跟德国和前苏联占领军打过仗的波兰人来到伦敦,造访逃亡在此的波兰将军乌拉迪斯拉夫?安德斯。造访者带来令人兴奋的消息:波兰境内存在一支小巧精悍、十分顽强的抵抗军,名字叫做“Wolnosc i Niepodlegtosc”即“自由独立军”,缩写形式是“WIN”(“WIN”在英文里是“胜利”之意),有500个骨干和两万名“兼职战士”,造访者如是说。他还补充道:有10万名同情者时刻准备参加军事政变。  安德斯将军将这一喜讯告诉了中央情报局,并请示提供援助来壮大“自由独立军”。政策协调办要求“自由独立军”拿出显示他们成就的证据来――烧毁前苏联坦克、炸毁军营和警察局的照片,后者都一一办到了。  此后的两年里,中央情报局向散布在波兰各地的“自由独立军”空投武器、炸药、定时炸弹和无线电台。美国人还拿出价值100多万美元的金币,用做贿赂资金。这种慷慨的支持似乎获得了很好的回报。来自波兰的报告表明“自由独立军”控制了波兰整个农村地区,对共产党政权造成真正的挑战。政策协调办主任表示,“为将红军赶出华沙”,反坦克炮是抵抗部队所需要的。最终,西方似乎可以稳稳地解放一个被苏联控制的国家了。  日,华沙电台播出了长达两小时的特别新闻。波兰当局揭开真相,说“自由独立军”是个精心制造的骗局,目的是揭露西方侵略本质。事实上波兰抵抗力量几年前就被彻底消灭了,他们有些领导人同意充当两面间谍,波兰情报官员则扮成“自由独立军”的其他官员。上演了几场战斗,坦克残骸魔术似地被变了出来。美国投入波兰的所有钱和军事装备都成了给予波兰公安部队的一笔数目可观的厚礼,虽然这与它的初衷不符。  1953年,中情局操纵伊朗政变,把亲苏的穆萨德首相赶下了台。这场政变与此次委内瑞拉政变有许多相似之处。  3年后,中情局终于挽回了“面子”,成功地颠覆了伊朗的政权。有意思的是,这场约半个世纪前发动的政变与此次委内瑞拉政变有着许多相似之处。首先,在伊朗政变中被赶下台的穆萨德首相和在委内瑞拉政变中差点被赶下台的查韦斯总统都是美国政府的“眼中钉”,他们的“罪状”都是两条:1、亲近美国的敌对政权;2、触犯美国的石油利益。穆萨德公开表示要与前苏联建立更友好的关系,查韦斯与卡斯特罗、萨达姆来往密切。穆萨德把英国的“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促使美国抵制伊朗石油。查韦斯以优惠价格把石油卖给卡斯特罗,对美国人的压价却毫不让步。其次,两次政变的手法如出一辙:先煽动民众的不满情绪,引发国家大混乱,然后宣布政府首脑辞职或被解职。再次,两次政变都经历了戏剧性的变化,伊朗政变本已被穆萨德首相挫败,3天后,形势却发生逆转,政变意外取得成功。委内瑞拉政变则在3天内由成功转为失败。美国政府直到45年后才承认曾介入伊朗政变,并公布了中情局的解密文件。  日,中情局局长杜勒斯批准拨出100万美元专款,用一切手段把穆萨德首相赶下台,“建立一个能与我们达成一项平等石油协议、能对危险的共产党人进行有力遏制的政府”。  中情局的如意算盘是:先煽动一部分民众暴乱,引发国家大混乱,然后让国王发表皇家公告,宣布解除穆萨德的职务。中情局为此对国王施压,让他感到签署中情局替他写好的一项公告要比拒绝有利得多。中情局雇用的情报人员冒充共产党人笄了对著名宗教人士的爆炸事件,以图煽动宗教界的反共情绪。与此同时,中情局还收买了德黑兰一些报社。  8月15日晚上,政变开始。但由于一名陆军军官泄露机密,消息传到了穆萨德首相那里,政变行动陷入混乱。  第二天一早,德黑兰电台宣布,一场反政府的政变失败。穆萨德首相采取了紧急措施,加强对陆军和关键设施的控制。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内的中情局官员傻了眼,他们根本无法了解外面正在发生的事。  由于形势发生逆转,本已失败的伊朗政变意外成功。第二年,中情局又成功地推翻了危地马拉政府。  8月16日,巴列维国王逃到巴格达,这对阴谋政变者又是致命一击。  就在美国人准备停止行动时,德黑兰大街上的情绪发生了变化。到了中午,人群开始听从几名政变军官的指挥,不到一小时,中央电报大楼就被政变者控制,他们向各省发出电报,要求他们支持国王,短暂的交火之后,警察总部和外交部也被政变者控制。接着,德黑兰广播电台也被他们控制。亲王室的发言人在电台宣布,政变成功,并宣读了国王的公告。  中情局总部没有想到形势会如此快地发生逆转,他们也是从通讯社获知政变成功消息的。政变两天之后,中情局官员即向伊朗暗中送去500万美元,以巩固由他们扶持上台的新政府。美国政府把这次政变成功的功劳归于中情局。在此后长达25年的时间里,伊朗与美国一直保持密切关系,伊朗成为美国中东政策的基石,伊朗也是美国对苏联开展电子情报活动的关键基地。  1956年和1957年,中央情报局招募叙利亚军官发动军事政变,以阻止左翼的复兴党上台,结果以失败告终。1958年,中央情报局向印度尼西亚一群军官提供二战中生产的轰炸机,以支持他们造反打倒苏加诺总统,结果也失败了。中情局的一名飞行员误炸教堂后被击落。这等支持政变的例子举不胜举。  1960年,严格依照“能振振有词加以否认”原则行事的“猪湾行动”由于漏洞百出成为一个笑柄,中情局的“政变黑手”角色暴露无遗。  虽然中情局活跃在世界各地,四处煽动政变,但是美国公众和各国人民一直被蒙在鼓里。直到中情局旨在推翻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的“猪湾行动”以惨败告终,中情局一直在扮演的“政变黑手”的角色才暴露无遗。在本次委内瑞拉军事政变发生后,虽然有关官员竭力辩称美国政府并未参与政变,但是相信他们的人不多,因为大家都知道,中情局拟定的每个政变计划都遵循“能振振有词加以否认”的原则,可悲的是,严格依照这一原则行事“猪湾行动”由于漏洞百出成了一个笑柄。  1960年3月,艾森谊威尔总统秘密批准了中央情报局起草的“反卡斯特罗政权秘密行动计划”。总统要中情局小心,这个计划千万不能暴露美国的角色。计划要遵循“能振振有词加以否认”的原则,这样中央情报局以及美国政权本身就可以抵赖在推翻卡斯特罗中有任何直接作用。  中情局派人扮成古巴叛逃的飞行员,向全世界表明这次行动完全是古巴内部的事,但骗局很快完全败露。  为掩饰美国的参与,中央情报局向古巴的一家公司租了5条锈迹斑斑的小货船,入侵舰队主要就由它们组成。尽管美国海军航空母舰“埃塞克斯号”和5艘驱逐舰要把这支小舰队护送到古巴,但是明确规定它们不得支持登陆行动。  与此同时,这项计划的保密外衣已磨得千疮百孔。日《纽约时报》毫无遮拦地说,美国训练的古巴流亡军队已在危地马拉做好准备。“卡斯特罗不需要派特工来这里,”肯尼迪总统怒不可遏地说“他只需要读我们的报纸就行了。”卡斯特罗清清楚楚知道这即将来临的进攻,在每个登陆地区都部署了民兵,把几万个潜在的敌人关进监狱。  4月15日,也是中央情报局为防万一而编排的一幕话剧上演的日子:流亡飞行员中的一个飞行员曼纽尔?曾佳奉命装扮成古巴叛逃的飞行员驾驶一架轰炸机,在入侵部队登陆前不久降落到迈阿密,目的是向全世界表明这次反卡斯特罗行动完全是古巴内部的事。  曾佳声称自己是叛逃者。飞机上有几个弹孔,这是中央情报局官员用机枪打的。在联合国,美国大使艾德莱?史蒂文逊(他对这个骗局并不知情)展示了飞机照片。“机尾上有卡斯特罗空军的标记。”他振振有词地说。  骗局很快完全暴露,就像飞机一样,到处都是漏洞。记者注意到,飞机的火炮发射孔上还贴着胶条,很显然,火炮还没有用过。史蒂文逊火了,给国务卿迪安?腊斯克发了一封怒气冲冲的电报。  “全世界都知道,这次是由美国中央情报局出钱收买的雇佣兵驾驶的飞机对我们进行攻击。”卡斯特罗在为轰炸中的死难者举行的追悼会上大声喊道,“甚至好莱坞也不会拍这么滥的影片。”  “猪湾行动”以惨败告终,未遂的尼加拉瓜政变以及“伊朗门丑闻”的曝光,令中情局遭到致命一击。  入侵行动也成了一场灾难。名官兵中,114人阵亡,1189人被俘,其余人或逃脱,或压根没有上岸。  美国在这次入侵中的角色自始至终都没有掩盖好,此时这个角色已被大家看得清清楚楚。中央情报局对猪湾入侵的总结报告结论是,“振振有词予以否认”是“可悲的幻想”。  虽然“猪湾行动”以惨败告终,到了1974年,中情局介入智利政变的内幕又被媒体揭发出来。造成舆论大哗,但是中情局对于颠覆他国政权的热情并未减退,白宫也依然是其坚定的支持者。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情局企图颠覆尼加拉瓜的桑 地诺政府未遂,反而导致“伊朗门”丑闻曝光,这一致命打击令美国政府和中情局从此闭上嘴巴,再也不提“政变”二字。正因如此,在此次委内瑞拉政变中,美国政府一再强调,这一事件不是“政变”,而是“政权易手”。  中情局训练的飞行员差点把到中美洲考察情况的两名美国国会议员炸死。  1981年,中央情报局开始招兵买马,从尼加拉瓜流亡分子里征召500人,组成“康特拉”抵抗军的核心。“康特拉”队伍迅速膨胀起来,干出了不少蠢事。  日上午8时,一架美国空军C―140运输机飞往尼加拉瓜首都马拉瓜机场。机上有来自缅因州的参议员共和党人威廉?科恩和来自科罗拉多洲议员民主党人加黑?哈特。他们是来了解中美洲形势的。他们抵达时发现机场旅客大厅中央一片瓦砾,地上都碎玻璃;预定为他们举行记者招待会的房间被打得最惨。  这一片狼藉说明,科恩和哈特刚巧躲过一次空袭。一架双引擎塞斯纳飞机携带几枚500磅炸弹将机场炸成这个样子,飞机后来被高射炮击落。尼加拉瓜亲桑地诺的记者说这是“康特拉”干的,不过科恩觉得此话不值一驳,他说“中央情报局一至于这样愚蠢”。然而尼加拉瓜人拿出了塞斯纳飞行员的公文包,包里不仅有一张佛罗里达的汽车驾驶证,还有中央情报局说明这次行动的密码文件,以及在美国驻哥斯达黎加使馆里一名中央情报局人员的姓名和电话号码。  这个插曲来得很不是时候,因为国会一年不到之前就禁止中情局去推翻尼加拉瓜的桑地诺政权。当中情局要国会批准1900万美元支持“康特拉”时,他们发现国会对这支不断扩大的游击队十分谨慎。于是,中情局把“康特拉”说成仅仅是一支骚扰部队而已,尽管“康特拉”的真正目的是推翻桑地诺政权。在哈特和科恩两位参议员侥幸脱险几个月后,国会对用于“康特拉”的资金作了限制。  为了削弱尼加拉瓜的经济,加速“康特拉”夺权的步伐,中情局又想出了一个主意:在尼加拉瓜的港口埋下水雷,造成海上运输下降,经济瘫痪。  为了加快政变,中情局在尼加拉瓜的港口埋下水雷,结果炸毁了七艘来自各国的船只,丢了大脸。  1984年2月,一艘改造过的钻没船开到尼加拉瓜桑地诺港外的国际水域。这艘船悄然无声地将所谓“Q艇”――美国海关从走私犯手中没收过来并加以改造的快艇――放到港里去,中央情报局雇佣的人将水雷投下,而且为了扩大效果,快艇在逃上大船之前又朝岸上的油桶乱射一阵。  中央情报局这支部队一再经过巴拿马运河,继续在尼加拉瓜的大西洋和太平洋沿岸港口投放水雷和目标巡逻艇。开始收效不错,给尼加拉瓜造成了某些真正的经济损失。然后美国国会发现了。  日,参议员戈德华特正在参议院发表演说,呼吁国会继续为“康特拉”提供援助。怒气冲天的参议员科恩将一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工作人员准备的备忘录交给戈德华特。戈德华特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火气比科恩更大,居然当众大声念了出来,直到科恩阻止后才停下来。备忘录透露,中情局雇人,而不是尼加拉瓜的“康特拉”,在尼加拉瓜三个大港口投下75枚水雷,结果7艘船,其中包括英国船、荷兰船、日本船和一艘前苏联油船被炸。  美国国会于1984年10月通过修正案,禁止给“康特拉”一切军事和经济援助。因为国会禁止直接使用政府的钱,中情局便举行募捐演讲会――演讲人中就有里根总统――演讲人还跟大家私下交谈、合影。一个免税组织收到几百万美元摹集来的钱,这些钱全都通过瑞士银行账号洗了下,友好的外国政府,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和韩国政府捐赠的钱也滚滚而来。以色列1983年入侵黎巴嫩获得、贮藏未用的武器也到了“康特拉”手里。  1985年,中情局开始偷偷将军火卖给伊朗,并将获得的一部分利润用来支持“康特拉”。具有讽刺意义的是,1986年10月,国会大发慈悲,通过了一个一亿美元支持“康特拉”的一揽子案。然而也是在这个10月,由于一架美国C―123运输机在尼加拉瓜上空被击落,天机全部泄露。  中情局偷偷把军火卖给伊朗,并将获得的部分利润用于颠覆尼加拉瓜政权的行动。这一事件结束了中情局四处操纵政变的“辉煌史”。  尼加拉瓜人缴获了数不清的文件,中情局与伊朗之间的秘密武器交易就此曝光。当时的中情局局长凯西被传召到国会作证,作证4天后,由于大脑肿瘤压迫,凯西瘫倒在中情局大楼的办公室里。第二年5月去世。  从里根政府到老布什政府,几位中情局长走马灯似的换了几任,独立律师劳伦斯?活尔什在此期间进行了6年调查,对政府几位要人和许多中情局人员提出起诉。  美国中情局四处操纵政变,颠覆他国政权的“辉煌史”从此结束了。没想到,当世界跨入21世纪,“政变幽灵”又在拉丁美洲重新冒出头来。委内瑞拉政变究竟是不是中情局的又一次“杰作”?或许几十年后的又一批解密文凭将告诉我们答案。不论如何,这次政变都证明了一件事情:如果中情局想“再创辉煌”,恐怕没那么容易。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11:16 &&
站在美国的立场,这些不算什么.自由的人们可以自由地犯错误、犯罪和做坏事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0:29 &&
萨达姆就是民主和自由的化身?他就可以自由地犯错误、犯罪和做坏事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3:29 &&
懒得看,很多完全是颠倒黑白和一面之辞。比如第一例,当初美国想推翻蒋介石,正是因为他政权腐败,不得民心,而且民主步伐不够快,迟迟不结束训政实施宪政。后来由于北朝鲜入侵南朝鲜,使美国重心转移,加上蒋氏政权在台湾经济上搞和平土改,政治上逐步推进民主化改革,二元制体制,才使得自己得政权保留下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16:16 &&
不要把没看到或者没听到的就当成是没发生的事情,“支持”楼主-------------辛苦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07:08 &&
第二例:狱中总结失败原因 委“政变总统”出书揭内幕 --------------------------------------------------------------------------------
  本报综合消息 4月11日,委内瑞拉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已经让人颇感意外,然而,不到三天,在政变中被推翻的总统查韦斯又重新入主总统府观花宫,则更令人啧啧称奇。现在,政变中的“临时总统”―――现年61岁的佩德罗?卡莫纳已被关入大狱,他对记者表示,打算出一本书,谈谈政变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政变发生后,很多人怀疑,美国政府在整个事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甚至许诺支持政&&变政府。但卡莫纳本人表示:“我承担政变的全部责任,这起事件不是一场阴谋,事先也没有受到任何势力的支持。”   但是,一些分析家认为卡莫纳的这些话可信度不高。就在政变后不久,美国驻委内瑞拉大使专程来到观花宫,拜会了这位“新总统”。而且,卡莫纳本人也承认,就在4月11日上午,观花宫外乱作一团的时候,有人给他打了个电话,通知他“查韦斯已经辞职了,你应当立即就任新总统”。  对于这两个疑点,卡莫纳表示,他确实会见了美国大使,但两人只是谈了谈政变对委美未来关系的影响。至于当天给他打电话的人是谁,卡莫纳拒绝透露。  卡莫纳在监狱里告诉记者:“一切都发生得那么快,让人无从把握,犯错也是正常的。如果当时我实行三权分立的话,可能结果不会这样惨……”  这些“暴政”的始作俑者卡莫纳,如今只有在监狱里后悔的份儿了。他说:“当时脑子很乱,做事情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当时应该把部分权力分派给国会。不过,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国家的利益着想。”  加拉加斯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和安宁,市场秩序井然,查韦斯仍然是总统,石油公司也恢复了生产。卡莫纳现在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写一本书,把政变以来的分分秒秒都记录下来。  卡莫纳说:“我不是独裁者,我要写书,向世人证明这一点。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委内瑞拉的畅销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0:12 &&
第三例:==================政变大使――汉斯 &&一听众朋友你们好,您现在收听的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对外广播电台华语台为大家播送的节目。在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里,正值伊斯兰革命胜利22周年之际,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个题为“美国的政变大使――汉斯”这一节目。本节目共分三个部分,在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里,我们为大家播送第一部分内容。众所周知,美国政府领导人自一开始至今,为实现自己的邪恶目标,获取非法利益,一直针对伊朗政府和人民采取着敌视性政策,这一政策至今依然在持续执行。罗伯特?汉斯将军是美国政府于1978年秘密派到伊朗亲自坐阵指挥军事政变镇压伊朗人民的大使。汉斯出使伊朗的秘密使命在其后来所著《秘密出使伊朗》一书中得到阐述。从他的这段回忆录中可以窥见出美国政府对伊朗人民的敌视。我们今天为大家播送的这一节目,基本上是援引汉斯所著《秘密出使伊朗》一书中 的回忆情节和其他美国作家就此所做的论述。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大家广大听众朋友的满意。伊朗人民掀起的反对国内独裁专制政权和反对外来殖民的革命运动始于1978年中期,截止1979年初。这一运动的发展速度之快使得美国和西方所有间谍组织均为之感到震惊。美国领导人起初并没有对伊朗人民的这场革命当会事,只将其视作是一场危机。在们他看来,这场危机是很容易控制和消灭的。因此在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于日对伊朗进行的访问中,仍将伊朗称作一个稳定的岛屿。然而在美国作家马丁?斯塔尼?兰特所著《盟友的垮台》一书中写到:伊朗人所掀起的革命运动无论从本质还是倾向方面都不同与其它所有争取自由的运动。但是美国在一开始就对伊朗人民的革命运动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美国驻伊朗大使馆外交官约翰?斯泰佩里在其回忆录中写到:截止日任何国家都没有深入地认识到这场反国王的斗争会达到什么程度。马丁?斯塔尼?兰特在其书中写到,国王政权的垮台是美国人极为反感的事,美国人甚至连思考都不愿思考这一问题。当时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博士就此认为:美国希望伊朗国王能够保住自己的政权,美国向伊朗国王提供了支持,除此之外,华盛顿什么也不愿听到。继当时美国驻伊朗大使多次提交有关报告之后,在布热津斯基的主持下,由美国高级领导人参加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于日召开了会议。根据此次会议做出的决定,布热津斯基在致伊朗国王的信中强调:美国政府将继续无条件地支持伊朗国王,国王必须采取严厉的果断措施,镇压伊朗人民的革命运动。伊朗国王为执行美国的命令于日成立了由埃资哈里领导的军政府。此时伊朗人民在全国各地举行了总罢工。苏利万在递交给美国政府的报告中称,埃资哈里军政府是伊朗国王的最后一线希望,他宣布,他对国王能够保住自己的政权不报希望。他还强调指出,在埃资哈里军政府遭失败的情况下,美国政府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必须寻找其它途径。美国资本家、金融家乔治?贝里1978年旨在了解伊朗的局势和向国王提供援助而抵达德黑兰,他得出了这一结论,即:国王政权已处于垮台的边缘,国王已没有保住自己政权的能力。在美国统治集团中,关于伊朗的局势变化产生有严重的分歧。美国政府为了针对伊朗而统一观点和意见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吉斯贝里就此写到:美国国务院就伊朗的局势产生有严重的分歧。政治主角们均忙于复杂的个人和政治斗争之中。吉斯贝里认为,在由万斯领导的美国国务院与由布热津斯基领导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之间发生的摩擦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致命弱点。汉斯在其回忆录中写到:华盛顿方面关于伊朗持有不同的观点。卡特总统直到1978年12月下旬还对伊朗国王政权得到挽救报有极大的希望,而其他官员则报的希望相对少一些。马丁?斯塔尼?兰特也就此写到:布热津斯基采取了必要的措施,以把美国国务院排斥在伊朗发生的变化之外,不让国务院参预了解伊朗的局势变化。与之相对,美国国务院和美国驻伊朗使馆反对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观点和立场。布热津斯基强调,必须支持伊朗国王,并采取严厉的镇压行动。然而,反对他的集团则得出这一结论,即:国王政权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美国为维护自己在伊朗的利益做好准备工作。伊朗举行的全国大罢工,尤其是伊朗石油工人举行的总罢工使得日伊朗石油业完全处于瘫痪状态。在美国的操纵下,国王授命人民阵线领导人之一沙普尔?巴赫迪亚尔博士为政府首相组建政府。但巴赫迪亚尔提出的条件之一就是:只有国王离开伊朗,才能组建政府。美国政府领导人认为,巴赫迪亚尔政府要想成功地阻止伊斯兰革命的胜利,必须得到军队的支持。据汉斯在回忆录中写到:令美国领导人感到忧虑的另一问题是,国王出走之后,伊朗军队会分崩瓦解。因为只要国王在伊朗存在,军队就会效忠听命于国王。在这之中,对美国来说最为重要的是,在国王离开伊朗之后,美国怎样才能牢固地控制伊朗军队。汉斯在回忆录中写到:卡特政府认为,只要文职人员政府控制着伊朗,军队就必须支持政府。美国政府为了实施自己的伊朗计划而希望找一位比较了解伊朗状况和具有外交经验的军人出使伊朗,以便能够赢得伊朗军方将领的信任,阻止伊朗军队瓦解。美国当时的国防部长建议,将美国驻欧洲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罗伯特?汉斯派往伊朗,他与伊朗军方领导人保持有职业和密切的私人关系。汉斯曾在60年代末期多次出访伊朗。汉斯于1978年在没有正式出使伊朗之前,曾先后两次于本年4月和8月份出访了伊朗。汉斯于日正式秘密出使伊朗。他在回忆录中写到: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我只能秘密出使伊朗,美国领导人认为,无论如何,一定要加强伊朗军队,使其保持井然有序,且一定要支持巴赫亚尔政府。汉斯在回忆录中还写到,曾下达命令在国王出国之后,军方将领不得出国,并说服军方领导人,他们将得到美国政府的直接支持,根据汉斯所写的回忆录,美国政府领导人,企图利用伊朗军队作为自己最后的工具,来残酷镇压伊朗人民掀起的革命,阻止这场伊斯兰革命取得胜利。   二听从朋友,你们好!正值伊斯兰革命取得胜利22周年之际,我们为大家准备了题为“政变大使――汉斯”的专题节目。今天我们为大家播送的是本专题的第二部分,在这一时间的节目里,我们着重就美国政府对日由伊玛目霍梅尼领导的伊朗人民掀起的革命所做出的最初反应进行研究。当时随着伊朗的人民复兴运动达到高潮,腐朽政权面对人民掀起的革命不知所措。美国白宫领导人于1978年1月上旬决定,派遣罗伯特?汉斯将军出使伊朗,以控制伊朗的局势,美国领导人派汉斯出使伊朗欲实现几个目标和计划。在这一时间的节目里,我们就汉斯为阻止伊斯兰革命的胜利而做出的努力为大家做一介绍,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听众朋友的满意。汉斯出使伊朗的最重要使命就是在伊朗国王离开伊朗后,赢得伊朗军队将领对巴赫迪亚尔政府的支持。美国政府告诉汉斯,应向军方将领下令,只要巴赫迪亚尔政府有一线掌握住政权的希望,军方就全力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美国政府企图使巴赫迪亚尔政府与军方达成一片。汉斯出使伊朗的另一目的就是维护伊朗军队的协调一致。对于美国政府来说,军队比保住伊朗腐朽的国王政权更为重要。因为,国王的军队是美国控制伊朗权力的最有力工具。因此,汉斯出使伊朗的一大目标就是阻止伊朗军队瓦解。他得出了这一结论,伊朗军队已经分化,且已到了几乎瘫痪的地步。汉斯是抱着巩固伊朗国王的最后一个首相――巴赫迪亚尔政府而出使伊朗的。然而在他了解了当时伊朗的局势之后认为,成立巴赫迪亚尔政府也是多余和徒劳无益的。汉斯在回忆录中关于美国政府中存在的意见分歧而写到: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美国总统授命我到德黑兰去,尽一切努力帮助和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然而,他的代表(大使)还在计划尚未实施之前,就扬言这一计划将遭到失败,这样的分歧使得美国白宫领导人茫然而不知所措。最终,面对伊朗而无法采取统一的立场。汉斯出使伊朗的另一使命就是展开精神和宣传战。美国政府企图利用1953年在伊朗发动政变的经验。汉斯在其回忆录中写到:在他在伊朗逗留的整个期间,通过完全掌握大众媒体,从而向伊玛目霍梅尼的目标、计划和人格展开了大肆反宣传。除此之外,汉斯关于为展开宣传战而制订计划写到:一位名叫法朗克?卡里尼兹的美国军官专门负责监督发动精神战的工作,他专门指导那些为美国服务的伊朗人收集和起草各种文稿、海报、公告、谣传、报刊所刊登的广告和电台所播放的节目内容,并将分发的方法交给他们。汉斯将军每天都单独或分批与伊朗军方官员会晤,以防止军队瓦解。在国王出走后,他敦促军方尽全力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然而,在国王出走之后,伊朗军队将领也人心思变,全部为出逃做出努力,但汉斯极力地说服他们留在伊朗。由于军方将领完全依附于国王,一旦国王出走国外,军方将领将会犹如无头的苍蝇,不知所措。因此,他们希望要么阻止国王出走,要么他们也随即离开伊朗。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军方官员对制订计划,打破罢工,重整军队,重新控制局势已失去了信心。因此,也使得我失去了信心。然而,汉斯的使命之一就是敦促军方尽最大努力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汉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伊朗军队将领效忠国王的程度达到了非国王而不听从他人命令的地步。汉斯在与军方将领会晤之后,才明白:军方将领们无意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除此之外,在汉斯没来伊朗之前,军方的部分将领将们就已在酝酿发动一场政变的事宜,因此,汉斯为制止军方将领在没有制订任何周密计划之前,盲目地发动政变做出努力。汉斯就此写道:军方将领1979年元月11日建议,在国王出走之日,发动一场政变,但我告诉他们,这一行动只有在制订了周密计划之后方可进行。正如汉斯所写的,美国政府宣布,伊朗军方要想得到美国的支持,就必须百分之百地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事实上,美国政府认为,如果巴赫迪亚尔政府下台,那时,就必须发动政变,汉斯尽一切力量阻止伊朗军队解体的原因正就是为了这一目的。美国国防部长1979年元月11日向汉斯下令,只要巴赫迪亚尔政府垮台,就马上采取一场正确有效的军事行动,在这一框架内,汉斯负责使伊朗军队执行发动政变的任务。但是事与愿违,汉斯没能阻止军队的瓦解,因为每天都有很多军官不是逃离国外,就是加入人民的队伍之中。伊玛目霍梅尼所采取的“人民友好地对待军人的战略”使得汉斯忧心忡忡。因为,伊玛目霍梅尼的这一极为简单的战术完全打乱了美国人企图利用军队发动一场政变的周密计划。汉斯就此写到:我对伊玛目霍梅尼制订的战胜军队的战术深感忧虑,我们必须快速行动,否则我们将失去所有军队。汉斯每天都与军方将领召开会议,但却一无所获。他在回忆录中写到:我非常生气,因为我每天都要被迫将前面说过的话重复说多遍。听众朋友,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下次节目中就汉斯出使伊朗的使命继续为大家做出阐述。三听众朋友你们好,你现在收听的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对外广播电台华语台为大家安排的节目,在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里,让我们为大家播送为镇压和反对伊朗人民掀起的伊斯兰革命而出使伊朗的< “美国政变大使――汉斯”这一节目的最后部分。在今天这一时间的节目里,让我们继续就汉斯在伊朗从事的秘密活动展开讨论,希望我们的这一节目能赢得广大听众朋友的满意。汉斯秘密出使伊朗的另一目的就是解除美伊两国政府此前签署的部分先进武器从伊朗运出的军事合同,在伊朗安装先进的雷达系统和使美国军事顾问从伊朗撤离。汉斯在其回忆录中关于取消军事合同而写到,我可以从伊朗倒闭的几家银行提取几百万美元做为伊朗解除从美国购买军火合同赔偿。在伊朗北部贝赫沙赫尔和科布康两地建立的秘密先进电子监听中心对于美国来说极为重要,因此汉斯出使伊朗的另一目的就是启动上述雷达电子监听中心。在上述电子雷达站,美国密切地监视着苏联的太空和导弹活动。科布康雷达电子监控中心对于美国来说具有着无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尽管贝赫沙赫尔电子监控中心于1978年12月被关闭,但科布康电子监控中心仍继续从事工作。随后汉斯秘密派遣了一名特工将贝赫沙赫尔电子监控中心重新启动。美国领导人在看到伊朗伊斯兰革命的蓬勃发展之后,对上述军用监控器落入伊斯兰革命人士或有可能被转往前苏联感到极为忧虑。美国领导人对极为敏感的空中电子设备和价值120亿美元,但尚未交货的战斗机、军舰和导弹感到忧虑。这些装备都是伊朗国王此前从美国定购的。因此,美国与当时的巴赫迪亚尔政府就取消这些定购合同签订了谅解备忘录。取消的这些定购军火包括:160架F-16战斗机,其价值25亿美元;7架先进的预警飞机,总价值为13亿美元;3架驱逐舰,价值14亿美元;20架侦察战斗机,价值5000万美元;400枚弗尼克斯导弹,总价值为10亿美元。在当时巴赫迪亚尔政府取消上述军火定购合同使得美国不但不向伊朗提供此前所订购的军火,而且因此从伊朗流动资金账户中获取了几百万美元的赔偿费,最终不但没有向伊朗交付任何订购武器,而且也没有返还伊朗的军火订购费。汉斯保住伊朗军队,巩固巴赫迪亚尔政府的使命遭到了失败。因此他忠告美国政府应促使伊玛目霍梅尼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与此同时,他还强调指出,如果美国控制不了伊玛霍梅尼,或无法促使他支持巴赫迪尔政府的话,局势将会进一步恶化。汉斯在日与美国国防部长进行的电话会谈中宣布,如果伊玛目霍梅尼坚持自己的立场,继续抨击巴赫迪亚尔政府,巴赫迪亚尔政府的前途就会变得更加渺茫。于是政府企图通过法国政府与伊玛目霍梅尼联系,要求他要么支持巴赫迪亚尔政府,要么暂时不要返回伊朗。与此同时,美国也与伊朗的民族阵线和自由复兴运动组织展开了广泛的联系。美国总统卡特授命自己的顾问在巴黎与伊布拉掀?叶兹迪举行了会谈,并发出将发动政变的威胁,以阻止伊玛目霍梅尼返回伊朗。因此卡特总统的顾问在会晤伊布拉掀?叶兹迪时坦率地宣布,伊玛目霍梅尼不要返回伊朗,也不要为推翻巴赫迪亚尔政府做出 努力。但伊玛目霍梅尼坚决果断地回绝了美国的要求。当美国对与伊玛目霍梅尼保持联系感到失望时,便力求阻止他返回伊朗。为此将采取的行动计划是破坏伊玛目霍梅尼返回伊朗的航线,以便汉斯完成自己出使伊朗的使命。但伊玛目霍梅尼于日在巴黎接受电视采访时明确地宣布,在他返回伊朗之后,马上就建立政府。汉斯在他的回忆录中写到,在他听到伊玛目霍梅尼的这一讲话之后,整个夜晚都没能入睡。最终在伊玛目霍梅尼返回伊朗的前几天,汉斯秘密出使伊朗的使命宣告彻底失败。他做出了离开伊朗的打算,但遭到了美国政府的反对。因为,美国政府认为,只要汉斯离开伊朗,美国与伊朗武装部队的联系通道就会终断,并将失去在危机时刻指挥伊朗军队的能力。伊玛目霍梅尼于日从法国凯旋归来。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当时的局势已不允许汉斯继续留在伊朗,因此,汉斯便秘密地离开了伊朗。正如汉斯在回忆录中所写的那样:美国政府决定,汉斯应采取一种方式离开伊朗,不要使人产生汉斯逃离伊朗的感觉。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2:03 &&
第四例:========================&&&& 同学眼中的萨达姆&&&&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3月19日一期刊登萨达姆的老同学、从1985年起就移居索非亚的伊拉克化学教授阿布?纳希德对该报记者所谈的情况:   我与萨达姆?侯赛因是中学同学,一起在巴格达读书。他父亲早逝,母亲改嫁,实际上他是由叔叔抚养大的。他叔叔是教师,信奉法西斯主义,萨达姆受他影响很大。萨达姆的另一些亲戚是共产党人。   从30年代起,笼罩全国的政治斗争使许多家庭分裂,萨达姆?侯赛因一家也未能幸免。他14岁时向一位身为共产党人的亲戚开枪,然后不得不躲起来。最终他还是被捕了,受到审讯。由于律师的能言善辩他被释放了。可萨达姆掌权后,枪杀了这位律师以示“感激”。   萨达姆学习成绩很差,惟独喜欢历史。他很霸道,连老师都怕他三分。他穿阿拉伯的传统服装――长袍,里面常常藏着长刀。他中学没能毕业,因为“革命活动”影响了他。他得到法学毕业证书是在夺取政权之后。   1959年萨达姆参与刺杀国家领导人卡赛姆的行动,他在那次行动中充当“执行者”,政变失败,萨达姆逃到了埃及。在那里他被美国中央情报局相中,美国人看上了他的鲜明反共立场、固执的性格和领袖才能。   1963年2月萨达姆回到了巴格达,积极参与新的政变活动。卡赛姆政府是亲苏联和亲共的,美国人想搞掉它。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功实现了二月政变,这个党器重萨达姆的“战斗经历”,选他为该党领袖之一。然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政权维持了不到一年,随后该党和萨达姆都转入了地下。   1968年7月17日巴格达再次发生政变,贝克尔成为总统,萨达姆实际上成了二号人物。这些年来萨达姆将该党的基层组织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在这方面美国中情局的朋友帮了忙。权力慢慢转入萨达姆手中,1979年他搞掉了贝克尔。同时消灭了同母兄弟,消灭了当国防部长的表兄弟。他对自己党内同志毫不手软,据统计,在萨达姆执政期间有20多万人被镇压。   “9?11”事件发生后,人们谴责这名伊拉克的独裁者资助本?拉丹和恐怖分子。而事实上,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萨达姆?侯赛因和本?拉丹积怨更深的敌人了。后者当年曾被中情局看中,组织伊斯兰运动抵抗在阿富汗的苏联军队。萨达姆在多年执政期间残酷镇压了一批穆斯林领袖――――既有什叶派的,也有逊尼派的。  是美国人培养了萨达姆,现在他们该自食其果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14:23 &&
第五~第十四例:==========================20年来美国10次强力军事干预近20年来,美国以“执行联合国决议、维持和平、实施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侵略以及保护美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等借口,先后对外出兵达40多次,其中对他国进行强力军事干预就有10次。除本次对伊战争,其他还有9次。1983年闪电入侵格林纳达1983年10月,美国对格林纳达发动武装入侵,战争起因是格林纳达发生了“军事政变”。美国以应加勒比国家“紧急要求”和“护侨”为由,出动“快速部署部队”,8天内达到目的。1989年夜袭巴拿马1989年12月20日凌晨,美国政府以“保护美国侨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借口,出动由陆海空三军组成的2.6万名精锐部队,对巴拿马实施代号为“正义事业”行动的突然袭击,作战行动在48小时内完成。1990年利刃刺向利比里亚1990年6月3日,美国以利比里亚内战威胁到本国侨民的安全为借口,派遣一支由4艘战舰、27架作战飞机和2335名作战人员组成的两栖作战军队,实施“利刃”行动。8月4日,美海军陆战队从海上和空中侵入利比里亚首都蒙罗维亚,控制了美驻利使馆及周围地区,并开始实施撤侨行动。1992年武力干涉索马里1992年12月4日,美国打着“人道主义援助”的旗号,宣布派遣一支2.8万人的部队,参加在索马里的援助行动。1993年初,驻索美军开始多次卷入武装冲突。这次干涉共有56名维和部队士兵和500多名索马里人在冲突中丧生,其中美军死亡18人。1994年3月21日,美军从索马里撤出。1994年大兵入侵太子港1994年9月30日,海地发生军事政变,民选总统阿里斯蒂德被推翻后逃亡美国。1994年6月~7月,美国组建以美军为首的1.5万人的多国部队,准备采取一切手段迫使海地军政府下台。9月18日,在美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海地军政府与美国达成了一项协议,多国部队开始进驻海地。1998年打击苏丹和阿富汗1998年8月20日,美国为了报复恐怖分子对美国驻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大使馆的炸弹袭击,分别命令游弋在红海和阿拉伯海上的作战舰艇,用“战斧”巡航导弹同时袭击苏丹和阿富汗境内的目标。1998年“战斧”导弹抡向波黑1998年8月30日,为削弱波黑塞族的军事实力,迫使波黑塞族接受美国提出的波黑和平方案,北约动用以美国海空军为主的北约部队,对波黑塞族进行猛烈轰炸。在为期两周的空袭中,北约飞机共出动约34架次,摧毁塞族56个重要目标,其中60%~70%的防空设施和作战指挥设施被摧毁。1999年空袭南联盟1999年3月24日~6月9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集团为了谋求对巴尔干地区的战略控制权,悍然对主权国家南联盟发动代号为“联盟力量”的大规模空袭。这是北约成立50年来第一次对防区外、对一个主权国家的战争,也实现了其由一个地域性军事组织向全球性军事组织的过渡。2001年反恐首选阿富汗“9?11”事件发生后,美国迅速把矛头对准中亚的阿富汗,发起了代号为“持久自由”的军事打击行动。美对阿军事打击于2001年10月7日开始,美及其盟国在阿周边部署了近8万人的兵力,其中美军约5万人。截止到2001年12月31日,美军出动作战飞机5000架次以上,投射炸弹、导弹1.2万多枚,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基本上摧毁了“基地”组织在阿富汗的网络。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21:18 &&
第十五例:=========================================巴列维虽然控制住了伊朗政治局势,但他的独裁专制统治却孕育着危机。&&&&1950年初。由于伊朗同英国石油公司英伊公司的合同即将期满,双方进行了谈判。谈判的关键在英伊公司是否给伊朗政府增付费用的问题上。在议会里,一个以穆罕默德?摩萨台为首的民族主义组织,抨击这些交易,要求对石油进行国有化。摩萨台通过公布处于微妙阶段的谈判情况以及英伊石油公司的阴谋,在国内掀起了一场抗议风暴。与此同时,伊斯兰什叶派教士也担心伊朗会重新回到礼萨?汗国王当政时倍受外国人控制的时代去。在这种形势下,巴列维着重考虑的问题有两个:一个是他个人的婚姻问题;一个是控制局势,巩固他的统治。在解决婚姻问题的同时,为了稳定形势,巴列维要军队铁腕人物拉兹马拉将军行使首相权力。几个月后,日,拉兹马拉将军在清真寺参加一个宗教仪式时被刺杀。&&&&消息立即传遍德黑兰全城,人们成群结队走上街头,欢声雷动。拉兹马拉将军死后5天,即3月12日,巴列维国王任命侯赛因?阿拉为首相。侯赛因?阿拉因反对石油国有化而遭到各方面的反对,迫于压力,巴列维国王只好免去侯赛因?阿拉的首相职务,换上当时石油国有化的旗帜式人物摩萨台。&&&&日。摩萨台正式就任首相职务。在他就任的第一天,摩萨台就主持议会正式通过了关于石油国有化的法令,这就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情的浪潮,而军队和王室对此却无比忌恨。蓬勃发展的民族主义,使伊朗上层阶级和一些西方国家变得紧张起来,他们再次转向支持国王。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支持下,扎希迪将军阴谋发动政变,而扎希迪的后台老板就是巴列维国王。他们想把摩萨台赶下台,由扎希迪接任首相职务。&&&&日晚,扎希迪将军按计划开始行动。但由于摩萨台事先已得到情报,政变流产了。扎希迪漏网逃脱,其余的政变策划者几乎全被逮捕。第二天凌晨,摩萨台发表了广播讲话:“昨天晚上,发生了一次政变,妄想推翻现政权。&&&&现在,这些奸贼绝大多数都被拘捕入狱。只有扎希迪等一小股人逃掉了。如有人捕获扎希迪,我就赏给他五十万里亚尔。&&&&参预政变的好贼,统统都要处死!”&&&&巴列维国王参与了这次政变,而且给摩萨台留下了人证物证:口袋里装着国王免去摩萨台首相职务的命令文本的王宫卫队司令奈梅托拉?纳西里上校,8月15日晚十点半钟到摩萨台的邸宅去捉摩萨台时,被早有准备的摩萨台调来的军人给活捉了。这一切,都被摩萨台通过新闻媒介公之于众。这一下,全国的报纸向巴列维国王发起了猛烈攻击,把他称为“所有为自由、独立而斗争的人们的死敌。”巴列维国王在政变之前为了避嫌,以妻子索拉姬身体虚弱、需要疗养为借口,飞往里海之滨的腊姆萨尔去静候政变的成功。出乎巴列维国王意料的是,政变流产了,自己成了众矢之的。消息传来,巴列维国王别无选择,只好尽快出逃,躲避这次杀身之祸。巴列维国王与妻子索拉姬匆匆忙忙、慌慌张张地在腊姆萨尔登上了国王座机,飞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日,在令人眩目的晌午的骄阳的照耀下,一架不明国籍的双引擎飞机,突然出现在巴格达机场上空。这架飞机既不公开申报自己的身份,也不想同机场指挥塔台取得联系。当时,机场上人山人海,熙熙攘攘的伊拉克人正在迎候他们年轻的国王从某地视察归来。&&&&转眼之间,这架“山毛榉”式双引擎飞机骤然下降,然后徐徐滑行到巴格达机场的一个最冷僻的角落。坐在一辆小吉普上的警察,怒气冲冲地开到了刚刚停稳的飞机旁,隔了一会儿,又飞也似地往回开去,吱嘎一声,停在机场经理办事处前面。一位职员跳下汽车,快步走入机场经理办事处的办公室,抓起电话机,向此刻正在机场迎接国王的伊拉克外交大臣赛义德喀里尔?肯纳报告。由于内心非常激动,这位职员这会儿简直是气喘吁吁地对喀里尔?肯纳大臣说:“阁下,有一架伊朗飞机在这儿刚刚着陆。这架飞机上,有三个男人,还有一个女人。他们谁都不肯向我通报姓名。可是,他们一获悉我们这里正在迎接陛下圣驾,他们就说他们非常紧迫地要求同陛下直接晤谈。这简直叫我束手无策,那么,究竟应该怎么办,请您指示。”&&&&喀里尔?肯纳立即同那位机场经理一起跳上小吉普,他们掉转车头,风驰电掣般疾驶到那架不明国籍的飞机跟前,喀里尔?肯纳外交大臣打飞机舱门往里一望,大吃一惊、瞠目结舌:紧挨着飞行员坐着的那个男人,不就是当今伊朗国王吗?&&&&不速之客巴列维国王认出了喀里尔?肯纳外交大臣,便首先做解释说:“我现在请求在贵国避难,但仅仅是几天罢了。&&&&因为,我迄今并没有逊位。”说完,他就把他的飞行员和侍从副官介绍给伊拉克外交大臣。接着,他用一种低沉无力的声音补充道:“我这次飞往国外,可以说在事先是完全没有计划的。”&&&&喀里尔?肯纳大臣往飞机的后舱扫了一眼,所见到的情景,的的确确就是这样。各式各样的衣服乱七八糟地扔在座位上,索拉娅身穿棕色亚麻布服,萎靡不振地坐在后舱角落里的一个座位上,脸色苍白,显得精疲力竭似的。在她座位后面,有一些大大小小的箱子,其中有一个很大的外交邮袋和一只珠宝箱。&&&&“照这么看来,摩萨台终于赢啦。”喀里尔?肯纳大臣自言自语他说,但是,尽管是这样,作为一个出色的外交家,喀里尔?肯纳深知:不管伊朗是谁掌权,伊拉克作为伊朗的邻国,一定要与这个邻国保持和睦关系。基于这种考虑,喀里尔?肯纳大臣还是毕恭毕敬地探问伊朗国王陛下有何指示,并试探着问:“我该不该通知陛下驻巴格达大使?”&&&&“不必麻烦您通知了。”巴列维国王知道伊朗驻伊拉克大使是摩萨台的亲信之一,所以他作了这样的答复。&&&&“在陛下逗留敝国期间,我想请您下榻敝国王宫之一的哈卜宫,您说好吗?那儿是敝国的国宾馆。”&&&&“随您看着办吧。”巴列维国王说罢,耸耸肩膀。&&&&过了一个小时后,这些流亡者坐上一辆官方的漂亮的小轿车,并在一辆摩托车的卫护下,离开了机常到达国宾馆时,巴列维国王一行人还接受了仪仗队的致敬。两小时以后,忽然禀报说费萨尔国王御驾前来会晤。急得索拉娅转过身去对喀里尔?肯纳大臣说道:“此时此地,我这样衣冠不整,怎能接见伊拉克国王陛下呢?”&&&&喀里尔?肯纳大臣要她大可不必介意,说:“陛下当然知道您可不是参加时装展览回来呀。”&&&&第二天,全世界的报纸上都出现了惊人的新闻标题:“伊朗国王下台”,“巴列维国王失去了伊朗孔雀宝座。”&&&&然而,局势突然发生了骤变。扎希迪在政变流产的当天晚上仓皇出逃,他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派遣人员见了面。他们都不甘心这次失败,密谋了又一个政变计划。结果,靠着大量金钱的收买,扎希迪在日再次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政府。这时距离前一次政变流产只有三天的时间。&&&&日,巴列维夫妇乘飞机回到德黑兰。他走下飞机,同扎希迪热烈拥抱,并向其他人招手致意。随后,他钻进防弹汽车,向王宫驶去。巴列维国王重新登上了伊朗孔雀宝座,这不仅是他的一次政治上的大胜利,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一个重大转折点,巴列维国王从此变得更加冷酷无情起来。&&&&巴列维国王为了巩固他的政权,他重新登上孔雀宝座后,就大搞镇压活动,对摩萨台的支持者和爪牙大肆追捕。同时还在内阁各部和政府机构进行大清洗、大换班。这样用了两年多时间他的统治才进一步巩固下来。&&&&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24:32 &&
第十六例:===========================柬埔寨国王西哈努克遇刺案 登上宝座位于印度支那地区的柬埔寨王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近现代以来, 这个国家在西哈努克家族的领导下一直进行着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斗争。这个 目标是宏伟而美好的,但对于夹在大国之间和地方强权势力之间的一个小国来说,道 路是崎岖而又漫长的,外国人的干涉和内部的纷争,使这一过程充满了政变和暗杀。 自1941年10月诺罗敦?西哈努克执政以来,柬埔寨加快了民主独立的步伐,坚持不结 盟的政策,受到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的嫉恨。自那以后暗杀和爆炸事件不断。 1941年,法西斯德国的铁骑蹂躏着欧洲,法国被德国占领了。法国的沦陷,使它 在印度支那的殖民地――柬埔寨顿时失去了强大的保护国。泰国同柬埔寨在领土上早 有纠纷,它一直伺机进攻柬埔寨,梦想夺取与泰国相邻的柬埔寨的几块富饶的土地。 泰国认为这时是实现其领土要求的千载难得的良机。 与此同时,日本与希特勒德国东西呼应,正在谋划太平洋战争,妄图征服整个东 南亚。为此需要首先在东南亚寻找一个合作的伙伴。日本看中了泰国,泰国也需要日 本的支持,于是日泰一拍即合,达成了默契,在这个背景下,泰军入侵柬埔寨。 柬军、法军和越南军队对入侵泰军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将泰军击退。在日本的干 预下,法国殖民当局被迫派出代表,到东京同泰国代表签署了一个不平等的和平条约。 条约要求柬埔寨承担这场战争的全部费用,并把被柬埔寨称为粮仓的马德望、暹粒、 磅同等省及地区的一部分“归还”给泰国。这个条约使柬埔寨失去了三分之一的国土。 这时柬埔寨的国王是莫尼旺(西哈努克的外祖父)。这个割让领土的条约使他蒙受 了奇耻大辱,莫尼旺国王从此一蹶不振,不久便驾崩了。 在法国殖民主义者的主持下,柬埔寨开始选举国王继承人。按照柬埔寨的法律, 莫尼旺国王的长子即西哈努克的舅舅莫尼勒本来是可以成为继承人的,但法国殖民主 义者认为莫尼勒的民族主义思想强烈,如果继位将难以控制,且他还有口齿不清的毛 病,所以决定由西哈努克继承王位。于是,西哈努克不得不中止他在西贡中学的学习 生活,登上金銮殿接受加冕。柬埔寨佛教两大教派的僧王和婆罗门教僧王为他戴上了 王冠。 就在西哈努克加冕的当天晚上,在高棉人看来,出现了不祥之兆。 按照高棉的传统,新国王在加冕的那天上午,要在佛教僧侣和宫廷文武百官的簇 拥下点燃象征胜利的蜡烛,这个蜡烛要连续燃烧三天三夜不能熄灭。但是,那天晚上, 一场大风把烛火吹灭了。 王宫内外的人闻讯后都惊呆了。人们议论纷纷,他们私下说:新国王将会大难临 头,国家和民族将蒙受大灾大难。西哈努克却不以为然。然而,不幸的是这些猜测应 验了:西哈努克刚刚登基,柬埔寨便遭到日本的占领。17年后,美国人将炸弹邮寄到 王宫,企图炸死他。22年后,敌对势力又要对他的中国好朋友下毒手。1970年后他被 废黜,柬埔寨被越南占领,不久陷入混乱,他在国外逃亡多年…… 西哈努克似乎命里注定是一位不幸的君主。在法日之间在迫使法国殖民当局达成一系列协议之后,慑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威力,日本仍 未占领印度支那。日,日本海空军成功地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这才放心大胆地推行其南下战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东南亚。 日本军队进占印度支那后,允许法国殖民统治机构继续存在,并迫使其为日本的 战略目标服务。这样,在印度支那就形成了法国殖民当局和日本军事占领者双重统治 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四年半,直到1945年 3月,日本人认为法国殖民机构已 属多余,才把它一脚踢开。 日本的侵略和占领,是西哈努克一生中不幸的开端。当时柬埔寨首要的损失就是 失去了最富庶的省份。尔后,柬埔寨便成了日本侵略东南亚的军事基地,大批军人的 耗费给柬埔寨的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学校成了军营,农田成了飞机跑 道,到处是军事工事,穿着木屐的日本人像苍蝇一样无处不在。 在日本的占领下,西哈努克成了傀儡的傀儡。本来,在法国殖民主义者的统治之 下,他已经无所作为了;现在又来了一个更大的主人,他不仅要服从二主人,更要服 从大主人。 作为一国之君,西哈努克对于法、日殖民占领者的横征暴敛未作丝毫的反对,反 而低声下气地做一个奴气十足的君王,人民对他产生不满情绪是很自然的事情。对此, 西哈努克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他在以后的回忆录中写道:“我在法国人和日本人面前 的无能为力,并没引起我国那些好心人的同情。”对于老百姓的怨气,他说:“我不 能生气,但又让我怎么回答呢?我答应向菩萨祈祷,请菩萨和神灵加速这些战争的结 束。” 1943年,盟军开始筹划对日本本土实施大规模的进攻,对收复东南亚也做了周密 的计划。日军已感到自己颓势的来临,采取各种手段准备作垂死挣扎。消灭法国殖民 统治者在柬埔寨的最后势力,扶植代理人,建立日本当局一统天下的局面。 这时在柬埔寨的法国人也认识到日本的末日不远,听从戴高乐临时政府的指挥, 抵抗日本,并向西哈努克作了通报。西哈努克说:“在法国和日本之间,我一定选择 法国。” 日,日本人率先动手,法国人遭到惨败,有的被打死,有的被投入监 狱。西哈努克在日本人的刺刀下仍然做着国王,一切依然照旧,所不同的是他由一仆 二主变为一仆一主。日本的“高级顾问”一直履行着前法国高级官员的职责。西哈努 克在回忆录中描述了这一不幸,他说:“我国和我自己才脱龙潭又入虎穴,但是‘法 国龙潭’比‘日本虎穴’要好得多。”然而不幸的事接踵而至。 正像西哈努克不相信日本人一样,日本人也从未真正依赖和信任过西哈努克。不 久,日本人便在西哈努克身边安插了一个代理人,此人便是柬埔寨著名的民族主义者 之一――山玉成。 山玉成出生在交趾支那,在法国完成了中学和大学学业,回国后创办了第一份柬 埔寨语的报纸《安哥瓦》(即《吴哥窟》)。日本侵占柬埔寨后,他亲日反法,曾受日 本人的庇护,1942年后到日本,在“大东亚学校”学习了两年,最后获得了日本陆军 上尉的军衔。 1945年 3月中旬,日本人驱逐并代替法国人之后,山玉成乘一架日本轰炸机由东 京回到柬埔寨。在日本人的压力下,西哈努克任命山玉成为柬埔寨王国政府外交部长。 但日本人和山玉成的支持者对此不满足,他们以写匿名信等形式,要求西哈努克亲王 任命山玉成为副首相。 山玉成与西哈努克父母的私人关系很好,但与西哈努克的分歧很大,主要分歧点 是在对待法国的态度上。西哈努克希望柬埔寨独立,但无论如何,他不愿意利用日本 人来反对法国,主张以温和的手段从法国那里获得独立,同时与法国保持着某种关系; 而山玉成则相反,为了反对法国人,实现民族独立,他支持日本人,不惜使柬埔寨遭 到前门驱狼后门进虎的后果。这一分歧导致了两人在柬埔寨政坛上的长期对立。 山玉成虽然只是外交部长,但有日本人撑腰,根本不把西哈努克放在眼里,他逐 步控制了内阁。 1945年 8月初,日本败局已定,为了垂死挣扎,日本迫不及待地要把柬埔寨王国 变成赤裸裸的亲日政权。8月9日深夜,日本出动装甲车包围了王宫,以山玉成为首的 亲日分子举行了政变。政变后,山玉成任柬埔寨政府首相。 就在山玉成正式宣布就任首相的第二天,日本宣布投降了。盟军在印度支那登陆, 山玉成被盟军中的法国远东军总司令勒克尔莱将军逮捕。1947年初,经过长时间审问, 山玉成被判处20年监禁。1947年11月,柬埔寨收回了被泰国霸占去的、被西哈努克称 为:“柬埔寨的阿尔萨斯―洛林”的马德望、暹粒等领土,但柬埔寨仍处于法国的殖 民统治之下。扔进民主党总部的手榴弹日本人被赶走后,柬埔寨国内的一批知识分子和皇族内部的亲王们掀起了一股民 主风潮,他们向国王的权力提出挑战。 “民主”这个词对柬埔寨平民及西哈努克本人来说都很陌生。因此,西哈努克并 不像许多即将垮台的君主那样负隅顽抗。法国人为了避免这股民主风潮对法国的殖民 统治构成威胁,也摆出民主的架势,建议国王搞一点民主的游戏。国王表示同意后, 便由法国驻柬当局与莫尼勒首相共同起草了一部王国宪法。同时,国王宣布各派政治 势力可以组成政党,准备进行国民议会选举。此后,柬埔寨出现了三个主要的政党。 最早产生的是自由党。它是由法国策划成立的一个秘密政党,领导人是皇族诺罗 敦?诺林德,其纲领是加强法柬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其成员多为皇族和商业阶层 及资产阶级上层。 另一个政党是1946年 4月成立的民主党,其领袖是西索瓦?尤德旺。该党仿效法 国社会党,其成员在法国生活了很长时间,在法国政界有许多朋友,但在柬埔寨影响 不大,缺乏追随者,对大多数好奇的青年人有吸引力。 第三个政党是以诺罗敦?蒙达那为首的进步民主党。该党的追随者不多,其成员 多为同蒙达那有联系的少数高级官僚。 这三个政党中数民主党的前景最好,因为它的成员包括了当时著名的知识分子, 特别是留学法国的学生。另外它在寺院、学校、政府部门中形成了一个联络网,并获 得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西哈努克的父亲的支持。法国统治当局曾设置层层障碍,但 都无济于事。 1947年选举后,民主党获得了67席中的50席,按规定应由民主党领袖西索瓦?尤 德旺担任首相,但现任首相莫尼勒拒绝交出职位。最后在西哈努克的干预下,莫尼勒 辞去首相职务,尤德旺上任组阁。 民主党执政后,支持反法的武装力量,法国殖民当局对此极其不满。恰在此时, 刚当上首相不久的尤德旺病逝,民主党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领袖。法国人和西哈努克 趁机削弱民主党,首先采取的措施是于1947年10月重新进行大选。结果又是民主党获 胜,该党获得了73%的选票,夺得了54个议席。 1948年 1月,新一届国民议会组成,民主党的议员游格任议长,姜万任首相。但 这个民主党政府仍然得不到法国的支持,该党刚刚执政就面临着财政上的困难。同年 6月,由于发生民主党议员非法盗卖棉线的丑闻,党内出现危机。8月,姜万辞去首相 职务,由民主党人宾努接任首相。 这时,担任警察总监的严森波同民主党的11名议员背叛了民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看待恐怖袭击事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