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军功章的军功章直钱吗

每一枚军功章,是国家对军人的褒奖,是对军人终生的肯定,是军人一生的荣耀!军功章是专门奖励在军队作战、训练、执勤、科研等军队建设中,作为突出成绩的立功人员的奖章。

之前,韩雪曾在微博中晒出了爷爷的军功章,还有爷爷是一位红军战士。韩雪的爷爷是韩曙,13岁参加红军,15岁成为共产党员。1922年出生的韩曙一生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平时期则历任军事学院的战役教员和38军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后因患上白血病退休。

16枚沉甸甸的军功章囊括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自由勋章、解放勋章、八一奖章、朝鲜自由独立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红星勋章等,彰显出一名老红军功勋卓著的一生。在土地革命时期即加入军队,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三个时期,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渐成长为一名中高级指挥官,于1988年,以离休老干部的身份,再次获得勋赏!

其实,韩雪晒出爷爷的军功章,也是中国历史的一段缩影。从建国前,到国家逐渐强大,也正是有了军人冲在前方,为我们争取国家独立,才能让我们能够享受今天的生活。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应该向他们致敬!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奖章制度,是军队革命化、正规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国家奖励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枚枚奖章,是对他们付出的肯定,也能够极大激发军人的荣誉心和上进心,鼓励军人发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能够促进军队的国防建设。

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

提及军人、英雄,脑海中瞬间浮现并高大起来的,便是几位爷爷辈的老兵。大爷爷,父亲的大伯,一直是我家的骄傲。遗憾的是,六十年前,年仅三十二岁的他,便牺牲在了抗美援朝的战场上,没留下任何以资怀念的物件,未曾目睹过他的光辉形象。但对大爷爷的崇拜与怀念,使我在心里默默为他画像:高大、英气,眉宇间透着军人的坚毅和爷爷的慈祥。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前,大爷爷并未在应征之列。因他已经历过抗日、解放战争,部队首长及家里都希望他能留下来,参与祖国建设、娶妻生子。但军人的强烈责任感,让大爷爷义不容辞地挥别战友、爹娘,踏上了远去朝鲜战场的征程,且一去不返。不知名的战役、不知名的山头,甚至连具体的时间都不知道,大爷爷就这样将忠骨英魂埋在了朝鲜战场。军功章没有,后代没有,只留下了烈士陵园“英魂碑”上的一世英名:张宗恒。三个阴刻的小字,混在长长的名单里并不被人所识,只与他的战友一起作为先烈群体,接受瞻仰。但我每次到陵园祭奠大爷爷,都会一眼寻得,并郑重地抚摸、擦拭一番。只因那是在这世上唯一能代表大爷爷的标志,也是历史颁给他最特别的“军功章”:闪耀着他不为人知的英名,铭刻着他舍身卫国的功勋。老罗爷,并不姓罗,只因背上那个大罗锅。每当他弯腰埋首从村里走过,总会有不懂事的孩子追着喊“老罗”,我小时候是,现在的孩子也是。但老罗爷并不生气,笑嘻嘻地拉着孩子,坐在树荫下,似是讲英雄传奇一般,颇为自豪地大讲这罗锅的来历。这听众,便延续了几代人。当年,年富力强的老罗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英勇顽强,屡立战功。压箱底的那些军功章,虽光泽已逝,但老罗却奉为至宝。用他的话说,由于常年在战场上荷枪实弹拼杀冲击,背负重重的枪支弹药行军远涉,天长日久,便把自己高大的脊背压成了罗锅。事实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我宁愿相信这是真的。复员后的老罗爷,由于年龄偏大,又背着罗锅,不好娶亲,便打了大半辈子光棍。直至娶到改嫁带着三个孩子的老罗奶奶,才过上了幸福的晚年生活。小酒儿一端,便不厌其烦地对着老罗奶奶讲他的英雄往事。最让老罗爷自豪的便是,挽着老伴去领老军人补助,逢人便讲:去找俺的孩子领钱去。老罗无后,便将民政局的人自认为孩子了。老罗爷去世入棺时,胸前缀满军功章;因有罗锅,不便平躺,只好侧卧。老罗爷将青春奉献给了革命、战场,背上的罗锅,似一枚特别的“军功章”:虽弯却挺,弯下的是累累功绩,挺起的是革命精神!六爷,夏日赤膊时,总会露出右肩上那眼因取子弹而留下的深坑:怵目,心酸,如一枚特别的“军功章”,讲述着他在血雨腥风中转战晋察冀的英雄故事。三爷,脖子上用红线系着一枚从战友体内取出的弹壳,光滑、闪亮,如一枚特别的“军功章”,铭记着战友为他挡枪牺牲的血色浓情。二爷,每天都要将摆在窗台上的相框擦拭一遍,坦克,军旗,如一枚特别的“军功章”,定格着他驾驶坦克冲锋陷阵的激情岁月、战火青春。昔日的血火战场已沉寂于岁月的长河,但老兵爷爷们那一枚枚铸满故事与荣耀的特殊“军功章”,却异常光亮地闪耀在我的心间,成为生命中的红色经典。(张金刚/文 刊于《燕赵都市报》2018年8月21日21版)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战争军功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