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范蠡的经商智慧传奇导演是谁?

中国商人始祖:商圣范蠡传奇(图)

   范蠡、又叫陶朱公,他不仅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而且富有智慧、敢作敢为,他的神奇之处在于:从政可为宰相,经商能为巨富。他用大智慧开创了中国商业文化。他不仅商业智慧超群,而且行善积德、救助贫困,受到人们感恩赞誉。他不仅被赞为商圣、更被供奉为财神。

    伟大的中国,正阔步前进,奋勇向前,逐渐走向世界领袖地位。

    诸葛长青认为,中国人最大的幸福,是有圣贤指引方向。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一般对圣贤有特殊的尊称。

    历代圣贤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征程,中国因此也能迅猛发展。伟哉圣贤!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

    他化名姓为“鸱(chi)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越王句践世家》都曾专门介绍。

   历史研究专家刘燕燕对范蠡很有研究,《<史记>、<国语>中的范蠡形象比较》中专门做过阐述,高度评价范蠡。刘燕燕指出,范蠡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在研究范蠡的过程中,诸葛长青还看到巩家辉先生写了一本好书---《中国商学院:历史商业成功秘籍》。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对历代商业圣贤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佯狂癫痴:“楚国狂人”遇知音    范蠡是春秋末年河南南阳人,出身贫寒,父母早亡,由哥嫂扶养成人。范蠡小时天资聪慧,博闻强识,喜欢读书,有很大的抱负,但不喜欢耕作,为众乡邻不齿。范蠡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志向呢?”他苦读了《书》《易》《诗》等大量书籍,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治国安邦的理论。范蠡还潜心钻研了姜太公的军事书籍《六韬》和《三略》。姜太公把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作为军事韬略的三大法宝,这一点范蠡特别推崇。后来范蠡无论是治家还是治国,姜太公的思想对其影响都很大。
    当时著名的商业理论家计然(计然,名研,姓辛,字文子,著有《文子》一书,春秋时期名人),到南阳云游,范蠡拜其为师,跟他学习经济知识和经商技巧。

诸葛长青:翻阅古今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多是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多是广拜名师、文韬武略。他们往往一开始不被人重视,一旦登上舞台大展雄才的时候才被人视为奇才。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建功立业,首先要考虑,你自己的能力是否文韬武略呢?是否具备征战天下的能力呢?你要练好本领,这样才能在将来驰骋天下。有缘者多思之。
    范蠡虽满腹经纶,但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选拔官吏,非贵族阶层不得做官。范蠡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放浪形骸,做事办事不合时宜,做出的事情往往令人惊诧不已。相传他性情倜傥不俗,佯狂癫痴,甚至装疯卖傻,不为乡人所识。疯疯癫癫,行为怪异,被时人称为 “楚国狂人”,乡邻们则喊他为“范疯子”。
    楚荆王时,楚国名士文种(字子禽,楚国郢人)到宛任令,遍访贤人,听说范蠡年纪不大,但很有才能,就派手下官员去请他。手下人回来说:“范蠡行为怪异,疯疯癫癫像是个疯子,不值得邀请。”文种却说:“一个人有才能,必假装疯狂来掩盖其贤德。”
    于是文种亲自驾车去拜访,却发现范蠡家大门紧闭,正要下车,忽见院墙下的一个破洞里有个人蓬头垢面,趴在那里冲着文种学狗叫。随从的官员看不过去,上去用宽大的袖子遮挡范蠡。文种说:“不要遮盖,我听说狗之所以叫,是因为人来了。我今天到此,发现有圣人气,一路求访,才来到这里。况且他是人身却冲我汪汪叫,意思是说我是人呢。”于是,下车恭敬地朝范蠡作揖,而范蠡却不予理睬,文种只好离去。
    第二天,范蠡对其哥嫂说:“今天有贤人来拜访我,请借给我一套干净衣帽。”刚穿戴梳洗完毕,文种就来了。这一次,范蠡不再装疯卖傻,他很客气地把文种请进屋。两人交谈后,方觉相见恨晚,遂结为终身知己。这就是南阳广为流传的“范蠡狗洞遇文种”故事。

诸葛长青:大人物往往韬光养晦,静待时机、抓住时机。范蠡狗洞遇文种”故事体现了范蠡的韬光养晦。    那时列国纷争,相互争霸兼并,楚国的政治更加黑暗,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两人的政治抱负眼看无法实现,就商量着要离开楚国,另投贤明,实现政治抱负。范蠡说:“三王是三皇的后代,五伯是五帝的子孙。天机命运千年轮回一次,如今我观天象,霸王之气已见于东南方。楚国良将伍子胥已挟长弓持锐箭投奔了吴王。我们干吗在这楚国碌碌无为?”
    于是,他们就商议去吴国,但因伍子胥已投奔了吴国,且声名显赫,于是两人跋山涉水来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入越后,深得越王重用,勾践任范蠡为大夫,又擢为上将军。

   诸葛长青:人生目标选择十分重要,你必须选择你的人生目标。你的未来要干什么呢?范蠡、文种选择了越国,由此拉开了人生的灿烂序幕。    越王勾践三年,勾践率兵攻打吴国,结果被打得大败,只剩下5000残兵被围在会稽山上。在文种、范蠡的谋划下,数次“卑词厚礼”,收买吴国大臣伯嚭,请求夫差放一条生路,但吴王夫差提出勾践必须到吴国为人质。
    范蠡随勾践入吴为质。两年中,范蠡为勾践备受屈辱,忠心耿耿,出谋划策使勾践化险为夷。获释返回后,与文种同心协力为越国共谋良策,促进越国强盛。范蠡训练兵将,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奋斗,越王“卧薪尝胆”,终于把国家治理得强盛起来。
    勾践十五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发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在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自杀。越国终于吞并吴国。

诸葛长青:没有文种、范蠡,越国早就被灭亡了。卧薪尝胆,展现了范蠡的韬光养晦谋略。回头来想,范蠡提出的“卧薪尝胆”谋略不正是他年轻时候的装疯卖傻经历吗?所以,苦难有时候非常好,可以促进人反思、促进人们提升智慧。
    灭掉吴国后,勾践挥师北上,与众诸侯会盟于徐州,勾践当了霸主。自徐州返回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欢歌笑语,十分高兴。此时,只有勾践一人面无喜色,范蠡看到后,暗自叹道:“勾践为了灭吴兴越,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如今如愿以偿,功成名就,越王不想将功劳落到大臣名下,只能同患难,不能共享乐,猜疑嫉妒之心已见端倪。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不及早激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

    诸葛长青:有智慧的人总是建功立业之后,急流勇退。范蠡非常有智慧啊。

范蠡形象在《国语·越语》中完全是一个正面的人物。他在越王勾践打了败仗之后,不仅提出了实用的劝谏,而且身先士卒,甘愿充当吴国的谋士。他的政治才能被推崇与勾践的慧眼识英才是密不可分的。早在吴越争霸时,范蠡与文种分析了天下大势,料定能够争雄的只有吴、越两国,他们最先去的是吴国。但他们在吴国呆了一段时间没有被重用,就转向了越国。后来,他们得到了越王勾践的重用,才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政治才能。

  1、范蠡提出“天、地、人”之论

  越王勾践在刚即位不久,就想建立一番功业。他想通过攻打吴国,争夺霸主的地位。范蠡认为攻打吴国需要积攒一定的基础才能开战,他提出了著名的“天、地、人”的论证这是他在勾践攻打吴国前,劝谏勾践不要打仗说的话。但此时的勾践脑中充满了打仗的兴奋,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谏,结果惨败而归。

   诸葛长青:一个帝王领袖,有了智囊谋士仅仅是第一步,能够虚心请教才能见到效果。“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范蠡的建议可谓是符合天道啊。

  收到了教训的勾践,知道固执的后果很严重,就认真的向范蠡请教。他向勾践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未盈而溢,未盛而骄,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与人。”勾践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还没有打仗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这个时候打仗不合天时。范蠡下面就开始陈述如何才能使勾践灭吴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诸葛长青: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基本要素。得到天时地利,顺应人心,才会成就大事业啊。

  自越国攻打吴国惨遭失败到彻底打败吴国这段时间,是越国修养生机的一段时间。范蠡就是靠他的天、地、人的理论使越王勾践等待时机成熟,他说“时不至,不可强盛;事不究,不可强成。”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他一次次地延迟越王勾践灭吴的时机,以致发怒。范蠡却用机智的语言化解了勾践的疑虑。“天应至也,人事未尽也。”他又用“人事与天地相参”的理论,让勾践耐心的等待。

  就这样,范蠡用他的天、地、人的理论化解了自己的一次次危机,也使勾践找到了最好的时机灭吴。

   诸葛长青:欲成功,切忌急躁,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学会韬光养晦。

  《国语》中的范蠡形象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任。文本中最能突显范蠡知人善任的章节,就是他几次都举荐大夫文种,使得文种的才华得以彰显。

  越王勾践初次委任国事与范蠡时,他却推辞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内,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其实,按常理说在国内当官要比在其他国家舒服得多,更何况还是要去强大的吴国,这个时候被派到外国当官,无疑是件苦差事。但范蠡知道治理国内的事情,文种更是个专家,而他更适合当外交大臣。

   诸葛长青:虚怀若谷,推荐文种。也是对文种当年帮助自己的感恩。

  范蠡在吴国做了三年的外交使臣返回国内后,勾践为了使范蠡尽心效力于自己,再一次地向范蠡提出,让他来治理国家。这次,他同样把善于治理内政的文种推了出来。他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衡,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种亦不如蠡也。”这两次的进谏,不仅使文种和他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使文种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范蠡不仅能战胜于千里之外,而且可以知人善任、举贤任能。这不仅说明他深谙兵法,而且更会用人。

  范蠡认为打仗一定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他的这一形象也是在出谋划策中彰显的。他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导结合儒家的用兵之道的战略思想,在与勾践的交谈中尽显出来。勾践第一次向吴国宣战的时候,范蠡极力劝谏:“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老子道德经》中有:“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家认为天地是最能长久的,因为他们有谦虚的美德。儒家认为做事应该遵循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诸葛长青:天时地利人和十分重要啊。此乃天道也。

  范蠡为了等待最好的战机他竟然让一代过往等了十年,这个时间对于一个亟待报仇晚会君面的越王勾践来说是多么地漫长啊。在这十年里,他不但整天为了积蓄力量忍气吞声,而且在卧室挂一枚苦胆,每日舔一下,让自己不要忘却打了败仗的耻辱。勾践在这十年中很多次向范蠡发问打仗的时机,范蠡总是说:“强索者不详”“人事未至,天未应也。”“天地未形,其事未成。”“人事未尽也”这些理由第一次说,是真真实实的理由,说上三次以上就会被误以为借口。勾践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发怒了“妄其欺不谷也?”范蠡以他坚定的理论“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止住了勾践的怒火,也使战争熬到了最佳时机。

  司马迁根据《国语》范本,重塑了范蠡的形象,给功成身遂的范蠡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诸葛长青:范蠡博览群书,熟读历史,对古今人物、古今历史都已经烂熟于心,所以对人生也就看的很透彻了。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写了一封信告诫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这一段话不仅表现出范蠡有一双慧眼,能看出越王勾践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享乐。它更加说明范蠡是个敢进勇退的大丈夫。事实证明,范蠡功成身退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范蠡走后不久,越王就摄于文种在国人面前的威严将文种刺死了。恐怕此时,文种才想明白可以立功但不可以鞠躬的道理。

  2、看破钱财和名利

   诸葛长青:钱财非常好,用到造福百姓身上更是非常好。能够把钱财看透,能够有造福社会、造福百姓之心,就是大功德啊。

  古语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这句话恐怕很多人都会说,但很少人能做到。范蠡就做到了这一点。

  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后到了奇国,他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经过一段时间苦身戮力的耕作,就置下了千万家产。齐国人听说他是个大贤人,就想立他为宰相。他却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详。”他就立刻辞去相位,散尽了他的钱财,移居到了定陶。如果他不认为钱财和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又怎么会走得那么洒脱呢?

  范蠡从齐国再次移居到定陶时,又一次更换了姓名,叫陶朱公。他在定陶县没有多长时间又积攒了很多财富,他在定陶经常周济贫苦百姓。范蠡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爱财吝啬,二儿子放荡不羁经常惹祸,三儿子出手大方却很贪玩。有一次他的二儿子不小心烦了杀人罪,按当地律法要受死刑。范蠡认为:“杀人而死,职也。”一般人听说儿子犯杀人罪都会痛心疾首,想方设法营救,而他却说他的儿子该死。可见,生死问题已经不能够影响到他。

  他的二儿子犯了杀人罪,需要千金解救时,他说小儿子去救能把儿子救出来,大儿子去救一定救不出来。因为小儿子从小就出手大方,花钱没概念。而大儿子喜欢斤斤计较,比较爱财。他明知道大儿子去了,二儿子就回不来,最后还是让大儿子去了。果然,大儿子带着小儿子的棺材回来了。这个时候,家人都痛哭流涕,而只有陶朱公一个人笑,还说:“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他的亲生儿子死了,居然还能笑出来,而且是在意料之内。如果陶朱公没有看破生死,又怎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 贵出如粪土,贱出如金玉:齐国垦荒,陶地致富   
    商品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度的,上涨到一定限度就会下跌,下跌到一定限度就会上涨。商品价高时,就要尽快把手头商品像粪土一样毫不吝惜地抛售出去;商品价格下落时,要把它看作珠玉一样,大量收购进来。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范蠡在助越灭吴后,乘舟到达齐国。范蠡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称“鸱(chi)夷子皮”,即生牛皮,意为“有罪被流放的盛酒皮囊”。这是为了纪念被吴王逼杀、并装入叫“鸱(chi)夷”牛皮革囊中抛入大海的伍子胥。范蠡认为自己的遭遇同伍子胥一样。
    在齐国,范蠡在海边选了一片土地,和儿子一起开荒种地,种植谷物,并引海水煮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几年光景,就致产数十万,成为当地巨富。

诸葛长青:范蠡经营盐业,被誉为盐业的始祖。    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影响到谷物价格的涨落。同时,谷物价格的涨落又必然引起其他各类商品的一系列波动,因此,掌握了谷物价格的规律也就掌握天下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如能顺应这种变化规律进行贸易,自然能获取巨利。
    范蠡将商品分为“谷物类”和生活所需的“非谷物类”,
他认为“谷物类”商品与“非谷物类”商品的价格波动方向相反—— 当收成好谷物价低时,人们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多,使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当谷物价高的时候,人们对其他商品需求减少,它的价格就会下降。
    范蠡对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趋势也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说:“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出如金玉。”就是说,透过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多寡,就可以预测其价格发展的趋势。一种商品,其价格极贵,可以获取极大的利润时,必然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产品的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多,价格就会下跌。反之,一种商品价格极为便宜,必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生产,导致供不应求,于是其价格就将上涨。

诸葛长青:范蠡对市场有着独特的敏锐观察力。    范蠡认为商品以将来迫切需要者为最有利可图,所以夏天要预测皮毛商品,冬天要预测葛麻商品,手中还要经常掌握着实物的积蓄,因为商品的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度的,上涨到一定限度就会下跌,下跌到一定限度就会上涨。商品价高时,就要尽快把手头商品像粪土一样毫不吝惜地抛售出去;商品价格下落时,要把它看作珠玉一样,大量收购进来。手内不要多存钱,要加快资金周转,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范蠡还提出了一个“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的“待乏”原则。就是说,在水灾之年做车的生意,在旱灾之年做船的生意。这粗听似乎违背常理,其实是大有道理,因为当水灾时,大家都在做船的生意,利润必定不高。而车的生意此时必定无人问津,如果趁此机会囤积一大批车,水灾一旦结束,车将成为特别需求的商品,价格必然上涨。这时,将水灾之年积下的车一下抛出,就能迅速获取巨利。

    诸葛长青:范蠡的帝王道家经营之道,堪称是奇才谋略。
    后来,齐国国君听说了范蠡的事情,觉得此人有奇才,就想任他为相。可是范蠡却把相印交还了齐君,把大部分资财散发给乡邻好友,一家人又重新迁居。
    这次,他到了“陶”(今山东定陶)这个地方,当时陶地客商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商业往来频繁。他认为陶是天下的中心,是交易买卖、互通有无的商业要道。这正是经商的好地方,就先定居下来,自称陶朱公。
    范蠡经商的时候,打听到吴越一带需要好马。他知道,在北方收购马匹并不难,马匹在吴越卖掉也不难,而且肯定能赚大钱。可是把马匹运到吴越却很难:千里迢迢,花费的盘缠且不说,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沿途强盗很多,马匹很可能运不到吴越就被抢去。
    范蠡听说附近有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途强人。于是,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城门口。榜文上说范蠡有一组马队,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诸葛长青:联合策略做大市场,真乃奇谋也。
    范蠡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赚钱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看准行情买卖货物,货物的买入和出售都很谨慎,后来生意越做越好,又只有几年的工夫,就靠积累了亿万家财成了名扬天下的大富翁。天下都知道陶朱公了,诸侯争相与他交往。
    《韩非子?五蠢》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善”字。资金不足,必须善于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获利,唯有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处理资金要做到“无息币”,即指货币不能滞压,货币和商品流通了,买卖就活了。宋代的沈括举例说:“十万资金倘不周转,虽百岁故十万也,如果贸而流通,加快周转,则利百万矣。
    范蠡对货物交换过程中如何赢利、积累财富看得十分透彻。他主张经商要“时断”和“智断”相结合,把握好“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货物通过交换增值,商人在交换过程中赚取应得的利润。做生意应使“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意为像流水一样地周转流通。他的积财方法非常实在,但又富有很深的经商哲理与学问。
    相传,范蠡有一次到卢氏经商,来到一个集镇上,集镇旁边有一个大湖,镇上很是热闹,有各种各样的店铺,人们熙熙攘攘,连大树底下也摆满了杂货小摊,有皮毛肉类和各种山货。
    向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儿就是昔日洪水横流时,大禹治水的熊耳山下古莘卢邑,那时禹王带领民工在山的东北角处劈山开石,疏通河道,使洛水东流后水位下降,留下一片几十里的大湖,人们才在湖边镇上安居乐业。
    范蠡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肉类皮毛,粮食药材等土特产品,但是农民缺少食盐、葛麻布衣、日用杂品等。范蠡觉得做生意的好机会来了。
    于是,范蠡就在当地开了个杂货铺,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他收购的山货价格很高,一传十,十传百,供货人都往这里跑,还不满一个月,各种山货就堆满了几个大库房。
    见货越来越多,范蠡就找人把每种货物都进行挑拣分类,把上等货另放。按各地商贾的需求,先把各类上等货用牲口驮运出山,送往各要货的地方出售,得款后,他再到市上购回食盐、葛麻布衣和各类日用杂货等。
    这些购回来的货物很快地就卖完了,他把往返一来回的利润一盘算,赚了很多钱。就这样,远近的商贩们闻风而至,供货的、进货的络绎不绝,商贩们送来从山区购回的大宗山货,按一般收购价再加价,提高了他们供货的积极性,走时又让他们带些食盐,让他们到山区以盐换货。后来,当地的农民也都纷纷来批发些盐和日用杂品下乡去卖或换货,学着做生意,这个地方的人渐渐地也都富裕起来。

    诸葛长青:范蠡主张经商要“时断”和“智断”相结合,把握好“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次,一家收山货的店铺起火,范蠡的店铺就在隔壁,“殃及鱼池”,范蠡的店铺也随之起火,接着,接二连三,一条街的店铺都烧着了。镇上的人都忙乱着到处救火。但是范蠡却没有忙着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到附近的镇上去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筑房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大家都开始忙着建新房子,范蠡采买回来的大批竹木砖瓦这时正好派上了用场,人们纷纷来找范蠡买这些建房子的材料,范蠡原来被烧毁的店铺虽然损失惨重,但卖砖瓦木材所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百姓的需要。

   诸葛长青:范蠡遇到起大火不抢救商铺,反而外出购物,可见范蠡的大智慧。
    陶朱公在卢氏经营了几年山货,又积累了几十万家财,他把绝大部分资财都送给他的好友和乡邻,又散发许多钱给穷苦人,人们都感谢不尽。卢氏县令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商人,就把莘川村命名为“范蠡镇”。

   诸葛长青:行善积德,必有福报。范蠡千古传名,乃是当年厚德福报也。
    范蠡住在陶地时,生了个小儿子。小儿子从小生长在富贵之中,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习惯,而范蠡的大儿子小时候受过苦,知道挣钱的艰难。这时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因杀了人而被抓了起来。范蠡认为,家里有千金财产的孩子,是不应该在大庭广众面前被处死的。于是就要求他的小儿子,去楚国探视一下,看能不能救出哥哥。
    长子听说了,要求让他去办。范蠡不答应,长子觉得很委屈,感到范蠡不相信他,认为自己无能,就要闹着自杀。范蠡没办法,叹息了一声,只好让长子带了两万两黄金去了楚国,并写了一封信给他从前在楚国的好朋友庄先生。
    范长子到了楚国,见到庄先生,把父亲的信及两万黄金给了他。庄先生收下信和黄金后对他说:“你赶快离开楚国,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庄先生是个很耿直讲信誉的人,虽穷困潦倒,但上至楚王下至百姓都很尊重他。范蠡的长子却担心把钱送给他,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他没有听从庄先生的话立刻离开,而是继续留在楚国,并用私带的钱去贿赂楚王身边的人。
    庄先生找到一个适当的机会对楚王说:某星出现在某个位置,对楚国不利,要他施恩德以避害。楚王听信了庄先生的话,准备大赦天下。楚王身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告诉范长子。范长子认为只要大赦,他弟弟肯定会被释放,白白给庄先生那么多钱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他又去见庄先生,想把那些黄金要回来。庄先生见到他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不走。范长子说:“楚王准备大赦,我弟弟没事了,特来向你辞别。”庄先生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黄金还给了他。范长子很庆幸这次既救了弟弟,又没有失去黄金。
    庄先生对范蠡长子的所作所为,觉得很羞愤,于是又见楚王,对他说:“我听别人议论,这次你大赦天下,完全是因为陶朱公儿子的缘故。”楚王很生气,我大赦天下,完全是为了施恩德,怎么会因为他的儿子呢?于是就把范蠡的二儿子杀了,杀了之后才宣布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把弟弟的尸体运回家的时候,全家除陶朱公外,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而是他太爱金钱了,这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和我一起置家产,深知钱财来之不易,看得重。而小儿子生而富有,不知钱财来之不易,所以他会轻易舍弃财物,这一点长子做不到。”这说明范蠡把世上的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彻,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来源。

   诸葛长青:办事要大方大气不小气。尤其是求人办事,更要大方,切忌吝啬小气。尤其是和别人定好的事情,更要兑现诺言,该花的钱必须花,否则就是弄巧成拙。人家为你付出智慧和辛苦,获得报酬也是应该的。

  同是范蠡,在《史记》和《国语》中却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

  1、时代思潮的影响

  《国语》产生在战国后期,正是百家学术思想争鸣的时代。当时正是战乱时期,法家学术思想盛行,所以作者在塑造范蠡这一人物形象时,不仅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计策,而且将儒家、道家的思想也融入其中。这样,范蠡不仅仅是一国的谋士,更是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运用者。他的战争理论及用人观念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战神的化身。

  《史记》产生于西汉时期,当时的社会刚刚经过秦始皇暴政的摧残,百废待兴,所以黄老思想比较盛行。范蠡之所以在《史记》中能够看破人性、看破财权、看破生死,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着莫大的关系。

  《国语》的作者至今颇有争论,但据现有典籍记载,作者都标注为左丘明。相传,左丘明双目失明后,将以前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本文猜测关于范蠡的传闻肯定也是残缺不全的,左丘明之所以这样写也与当时社会多隐士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许多隐士不愿出来做官。出来做官的名士也都想功遂身退。范蠡这一成功范例无疑是众多名士的仰望的典范。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以说几乎一个神。范蠡在《史记》中已经看破了红尘,迁徙三次都成名天下,把名、利、财、生命都视之如尘土。文中记载:“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司马迁本人作为史官,不但没有立功,没有成名,还因为一句劝谏获了宫刑。这对他来说,是多么难以承受啊。范蠡的神圣形象也是司马迁有心造就的。他在文中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司马迁想如果他的君王想勾践一样贤明,能虚怀纳谏,自已也一样可以扬名后世。诸葛长青: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十分中肯,因为范蠡的确称得上是财神。

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字少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三户人。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年轻时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与楚宛令文种一起投奔越国,他辅助越王勾践奋发图强,灭吴兴越,建立了不朽功业。
    范蠡在哲学、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均有很大成就。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辞官至陶,以经商闻名天下,十九年中三至千金,富甲一方,人称陶朱公。
   
 范蠡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其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商业之祖、制陶制盐业的先师、度量衡杆秤的发明者。他创立了商业运筹学、价格学及循环论等关于经商的理论,在以后的2 000多年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范蠡的一生充满着神秘和传奇的色彩,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在《悲行歌》中所说:“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就身自退。”元代王昙在《留侯祠》所言:“君不见五湖范蠡载西施,一舸鸱夷去已还。”范蠡年老的时候,由子孙持家,最后的家产越来越大。当时有一个叫猗顿的人听说陶朱公经商有法,就拜他为师,后来经商致富,家产也达千万。后人说起富豪就把他俩并称为“陶朱猗顿之富”。
    另外,范蠡经商受人称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富好行其德”,十分讲究道德。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又一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把财富分给穷人及较疏远的兄弟,不为金钱所累。唐代诗人李白路过南阳,在《南都行》中咏道:“陶朱与五觳(百里奚),名播天壤间。”

    诸葛长青:人生是一个过程,钱再多有什么用呢?如果能够救助贫困,那不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而且具有极大功德。富豪者,行善积德是第一要务啊。
    范蠡有一次做生意到了商洛,据说是中国最早发明青铜器的地方。商洛当时生产的青铜器具很精美,远近闻名,当时上至豪门,下至百姓都以使用青铜器为荣耀。范蠡打听到邻近的秦国需求量大,他想:物以稀为贵,如果把商洛的青铜器运到秦国,肯定能够牟取高利。范蠡于是就雇了很多牛车和人,到商洛地区收集青铜器,然后到秦国去卖。在去秦国的时候,为了标明身份,就在牛车上和青铜器上都铸个“商”字,“商”的意思是“买卖”。
    到了秦国国都咸阳,秦人看到牛头上写着“商”字,青铜器上铸着“商”字,加上一件件器具光亮耀眼,精美绝伦。于是人们都叫着“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很快就把器具抢购一空。“商人”后来就成为买卖商品人的代称,“商人”的名称由此而来。

诸葛长青:商人的来历,就起源于范蠡。范蠡到秦国贩卖青铜器,为了标明身份,就在牛车上和青铜器上都铸个“商”字,“商”的意思是“买卖”。到了秦国国都咸阳,秦人看到牛头上写着“商”字,青铜器上铸着“商”字,加上一件件器具光亮耀眼,精美绝伦。于是人们都叫着“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很快就把器具抢购一空。“商人”后来就成为买卖商品人的代称,“商人”的名称由此而来。    相传范蠡还是十六两老秤的发明者。他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都是用眼睛估计,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想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一天,范蠡经商回家,在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里汲水,方法极其巧妙: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回家仿照着做了一杆秤:用一根细直的木棍儿,一头钻上小孔,小孔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一头拴上吊盘,装盛货物,一头系鹅卵石为砣;鹅卵石移得离绳越远,吊起的货物就越多。秤做出来了,一头挂的货物多,鹅卵石就要移得远,才能平衡,他觉得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作标记呢?他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然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偶然外出,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突发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作标记,一颗星一两重,十三颗星是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 秤。
    但时间一长,范蠡发现有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如何杜绝奸商的恶行呢?范蠡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范蠡告诫商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这种十六两秤,一用就是两千多年。

   诸葛长青:范蠡还是秤的发明人。古时候为什么16两是一斤?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

    一是预测行情,窥其先机;二是贵贱复反,贱买贵卖;三是实物上种,质高货真;四是薄利多销,无敢居贵;五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六是加速周转,行如流水;七是多元相济,综合经营;八是富而好德,仗义疏财。后人归纳出范蠡经商的经验,这些经验被称为“经商十八则”:
    范蠡治国则国盛,治家则家富。他淡泊名利、急流勇退的行为给后人很大的启示,后代有贤德的人都把范蠡的这种行为作为处世的楷模。宋代王十朋曾写诗“只与君王共辛苦,功成身退步逡出。五湖渺渺烟波阔,谁是扁舟第一人”来赞扬他。

祝福天下有缘者有求必应、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

     更多关于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

中国商人始祖:商圣范蠡传奇(图)

   范蠡、又叫陶朱公,他不仅韬光养晦、蓄势待发,而且富有智慧、敢作敢为,他的神奇之处在于:从政可为宰相,经商能为巨富。他用大智慧开创了中国商业文化。他不仅商业智慧超群,而且行善积德、救助贫困,受到人们感恩赞誉。他不仅被赞为商圣、更被供奉为财神。

    伟大的中国,正阔步前进,奋勇向前,逐渐走向世界领袖地位。

    诸葛长青认为,中国人最大的幸福,是有圣贤指引方向。

    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一般对圣贤有特殊的尊称。

    历代圣贤的智慧之光,照亮了中华民族前进的征程,中国因此也能迅猛发展。伟哉圣贤!

    范蠡,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

     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

     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激流勇退。

    他化名姓为“鸱(chi)夷子皮”,变官服为一袭白衣与西施西出姑苏,泛一叶扁舟于五湖之中,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乃我国儒商之鼻祖。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司马迁《史记》中的《货殖列传》和《越王句践世家》都曾专门介绍。

   历史研究专家刘燕燕对范蠡很有研究,《<史记>、<国语>中的范蠡形象比较》中专门做过阐述,高度评价范蠡。刘燕燕指出,范蠡是一位充满智慧的政治家、谋略家、军事家、思想家。在研究范蠡的过程中,诸葛长青还看到巩家辉先生写了一本好书---《中国商学院:历史商业成功秘籍》。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对历代商业圣贤们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佯狂癫痴:“楚国狂人”遇知音    范蠡是春秋末年河南南阳人,出身贫寒,父母早亡,由哥嫂扶养成人。范蠡小时天资聪慧,博闻强识,喜欢读书,有很大的抱负,但不喜欢耕作,为众乡邻不齿。范蠡说:“你们怎么知道我的志向呢?”他苦读了《书》《易》《诗》等大量书籍,学到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治国安邦的理论。范蠡还潜心钻研了姜太公的军事书籍《六韬》和《三略》。姜太公把大力发展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作为军事韬略的三大法宝,这一点范蠡特别推崇。后来范蠡无论是治家还是治国,姜太公的思想对其影响都很大。
    当时著名的商业理论家计然(计然,名研,姓辛,字文子,著有《文子》一书,春秋时期名人),到南阳云游,范蠡拜其为师,跟他学习经济知识和经商技巧。

诸葛长青:翻阅古今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凡是成就大事业的人,多是勤奋刻苦、博览群书;多是广拜名师、文韬武略。他们往往一开始不被人重视,一旦登上舞台大展雄才的时候才被人视为奇才。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建功立业,首先要考虑,你自己的能力是否文韬武略呢?是否具备征战天下的能力呢?你要练好本领,这样才能在将来驰骋天下。有缘者多思之。
    范蠡虽满腹经纶,但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选拔官吏,非贵族阶层不得做官。范蠡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就放浪形骸,做事办事不合时宜,做出的事情往往令人惊诧不已。相传他性情倜傥不俗,佯狂癫痴,甚至装疯卖傻,不为乡人所识。疯疯癫癫,行为怪异,被时人称为 “楚国狂人”,乡邻们则喊他为“范疯子”。
    楚荆王时,楚国名士文种(字子禽,楚国郢人)到宛任令,遍访贤人,听说范蠡年纪不大,但很有才能,就派手下官员去请他。手下人回来说:“范蠡行为怪异,疯疯癫癫像是个疯子,不值得邀请。”文种却说:“一个人有才能,必假装疯狂来掩盖其贤德。”
    于是文种亲自驾车去拜访,却发现范蠡家大门紧闭,正要下车,忽见院墙下的一个破洞里有个人蓬头垢面,趴在那里冲着文种学狗叫。随从的官员看不过去,上去用宽大的袖子遮挡范蠡。文种说:“不要遮盖,我听说狗之所以叫,是因为人来了。我今天到此,发现有圣人气,一路求访,才来到这里。况且他是人身却冲我汪汪叫,意思是说我是人呢。”于是,下车恭敬地朝范蠡作揖,而范蠡却不予理睬,文种只好离去。
    第二天,范蠡对其哥嫂说:“今天有贤人来拜访我,请借给我一套干净衣帽。”刚穿戴梳洗完毕,文种就来了。这一次,范蠡不再装疯卖傻,他很客气地把文种请进屋。两人交谈后,方觉相见恨晚,遂结为终身知己。这就是南阳广为流传的“范蠡狗洞遇文种”故事。

诸葛长青:大人物往往韬光养晦,静待时机、抓住时机。范蠡狗洞遇文种”故事体现了范蠡的韬光养晦。    那时列国纷争,相互争霸兼并,楚国的政治更加黑暗,有才之士得不到重用,两人的政治抱负眼看无法实现,就商量着要离开楚国,另投贤明,实现政治抱负。范蠡说:“三王是三皇的后代,五伯是五帝的子孙。天机命运千年轮回一次,如今我观天象,霸王之气已见于东南方。楚国良将伍子胥已挟长弓持锐箭投奔了吴王。我们干吗在这楚国碌碌无为?”
    于是,他们就商议去吴国,但因伍子胥已投奔了吴国,且声名显赫,于是两人跋山涉水来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入越后,深得越王重用,勾践任范蠡为大夫,又擢为上将军。

   诸葛长青:人生目标选择十分重要,你必须选择你的人生目标。你的未来要干什么呢?范蠡、文种选择了越国,由此拉开了人生的灿烂序幕。    越王勾践三年,勾践率兵攻打吴国,结果被打得大败,只剩下5000残兵被围在会稽山上。在文种、范蠡的谋划下,数次“卑词厚礼”,收买吴国大臣伯嚭,请求夫差放一条生路,但吴王夫差提出勾践必须到吴国为人质。
    范蠡随勾践入吴为质。两年中,范蠡为勾践备受屈辱,忠心耿耿,出谋划策使勾践化险为夷。获释返回后,与文种同心协力为越国共谋良策,促进越国强盛。范蠡训练兵将,经过二十余年的苦心奋斗,越王“卧薪尝胆”,终于把国家治理得强盛起来。
    勾践十五年,吴王夫差率精兵北赴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留太子与老弱守国。在范蠡建议下,勾践发兵伐吴,袭破吴都(今江苏苏州),杀吴太子。勾践二十四年,越军在围吴都三年后破城,夫差自杀。越国终于吞并吴国。

诸葛长青:没有文种、范蠡,越国早就被灭亡了。卧薪尝胆,展现了范蠡的韬光养晦谋略。回头来想,范蠡提出的“卧薪尝胆”谋略不正是他年轻时候的装疯卖傻经历吗?所以,苦难有时候非常好,可以促进人反思、促进人们提升智慧。
    灭掉吴国后,勾践挥师北上,与众诸侯会盟于徐州,勾践当了霸主。自徐州返回后,越国君臣设宴庆功,群臣欢歌笑语,十分高兴。此时,只有勾践一人面无喜色,范蠡看到后,暗自叹道:“勾践为了灭吴兴越,不惜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如今如愿以偿,功成名就,越王不想将功劳落到大臣名下,只能同患难,不能共享乐,猜疑嫉妒之心已见端倪。大名之下,难以久居。如不及早激流勇退,日后恐无葬身之地。”

    诸葛长青:有智慧的人总是建功立业之后,急流勇退。范蠡非常有智慧啊。

范蠡形象在《国语·越语》中完全是一个正面的人物。他在越王勾践打了败仗之后,不仅提出了实用的劝谏,而且身先士卒,甘愿充当吴国的谋士。他的政治才能被推崇与勾践的慧眼识英才是密不可分的。早在吴越争霸时,范蠡与文种分析了天下大势,料定能够争雄的只有吴、越两国,他们最先去的是吴国。但他们在吴国呆了一段时间没有被重用,就转向了越国。后来,他们得到了越王勾践的重用,才有机会实现他们的政治才能。

  1、范蠡提出“天、地、人”之论

  越王勾践在刚即位不久,就想建立一番功业。他想通过攻打吴国,争夺霸主的地位。范蠡认为攻打吴国需要积攒一定的基础才能开战,他提出了著名的“天、地、人”的论证这是他在勾践攻打吴国前,劝谏勾践不要打仗说的话。但此时的勾践脑中充满了打仗的兴奋,根本听不进去任何劝谏,结果惨败而归。

   诸葛长青:一个帝王领袖,有了智囊谋士仅仅是第一步,能够虚心请教才能见到效果。“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范蠡的建议可谓是符合天道啊。

  收到了教训的勾践,知道固执的后果很严重,就认真的向范蠡请教。他向勾践分析了失败的原因,“未盈而溢,未盛而骄,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与人。”勾践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还没有打仗的时机还不够成熟,这个时候打仗不合天时。范蠡下面就开始陈述如何才能使勾践灭吴做到天时、地利、人和。

   诸葛长青:天时地利人和,是成功的基本要素。得到天时地利,顺应人心,才会成就大事业啊。

  自越国攻打吴国惨遭失败到彻底打败吴国这段时间,是越国修养生机的一段时间。范蠡就是靠他的天、地、人的理论使越王勾践等待时机成熟,他说“时不至,不可强盛;事不究,不可强成。”俗话说:“伴君如伴虎。”他一次次地延迟越王勾践灭吴的时机,以致发怒。范蠡却用机智的语言化解了勾践的疑虑。“天应至也,人事未尽也。”他又用“人事与天地相参”的理论,让勾践耐心的等待。

  就这样,范蠡用他的天、地、人的理论化解了自己的一次次危机,也使勾践找到了最好的时机灭吴。

   诸葛长青:欲成功,切忌急躁,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学会韬光养晦。

  《国语》中的范蠡形象最大的优点就是知人善任。文本中最能突显范蠡知人善任的章节,就是他几次都举荐大夫文种,使得文种的才华得以彰显。

  越王勾践初次委任国事与范蠡时,他却推辞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内,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其实,按常理说在国内当官要比在其他国家舒服得多,更何况还是要去强大的吴国,这个时候被派到外国当官,无疑是件苦差事。但范蠡知道治理国内的事情,文种更是个专家,而他更适合当外交大臣。

   诸葛长青:虚怀若谷,推荐文种。也是对文种当年帮助自己的感恩。

  范蠡在吴国做了三年的外交使臣返回国内后,勾践为了使范蠡尽心效力于自己,再一次地向范蠡提出,让他来治理国家。这次,他同样把善于治理内政的文种推了出来。他说:“四封之内,百姓之事,时节三乐,不乱民功,不逆天时,五谷睦熟,民乃蕃滋,君臣上下交得其志,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因阴阳之衡,顺天地之常,柔而不屈,强而不刚……兵胜于外,福生于内,用力甚少,而名声章明,种亦不如蠡也。”这两次的进谏,不仅使文种和他自己的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且使文种的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范蠡不仅能战胜于千里之外,而且可以知人善任、举贤任能。这不仅说明他深谙兵法,而且更会用人。

  范蠡认为打仗一定要遵循天时、地利、人和,他的这一形象也是在出谋划策中彰显的。他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导结合儒家的用兵之道的战略思想,在与勾践的交谈中尽显出来。勾践第一次向吴国宣战的时候,范蠡极力劝谏:“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老子道德经》中有:“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道家认为天地是最能长久的,因为他们有谦虚的美德。儒家认为做事应该遵循天时地利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孙膑兵法·月战》:“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

   诸葛长青:天时地利人和十分重要啊。此乃天道也。

  范蠡为了等待最好的战机他竟然让一代过往等了十年,这个时间对于一个亟待报仇晚会君面的越王勾践来说是多么地漫长啊。在这十年里,他不但整天为了积蓄力量忍气吞声,而且在卧室挂一枚苦胆,每日舔一下,让自己不要忘却打了败仗的耻辱。勾践在这十年中很多次向范蠡发问打仗的时机,范蠡总是说:“强索者不详”“人事未至,天未应也。”“天地未形,其事未成。”“人事未尽也”这些理由第一次说,是真真实实的理由,说上三次以上就会被误以为借口。勾践在忍无可忍的时候,发怒了“妄其欺不谷也?”范蠡以他坚定的理论“人事必将与天地相参”止住了勾践的怒火,也使战争熬到了最佳时机。

  司马迁根据《国语》范本,重塑了范蠡的形象,给功成身遂的范蠡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诸葛长青:范蠡博览群书,熟读历史,对古今人物、古今历史都已经烂熟于心,所以对人生也就看的很透彻了。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灭吴之后,写了一封信告诫大夫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这一段话不仅表现出范蠡有一双慧眼,能看出越王勾践的为人可以共患难,但不可以共享乐。它更加说明范蠡是个敢进勇退的大丈夫。事实证明,范蠡功成身退的选择是非常明智的。范蠡走后不久,越王就摄于文种在国人面前的威严将文种刺死了。恐怕此时,文种才想明白可以立功但不可以鞠躬的道理。

  2、看破钱财和名利

   诸葛长青:钱财非常好,用到造福百姓身上更是非常好。能够把钱财看透,能够有造福社会、造福百姓之心,就是大功德啊。

  古语说:“钱财乃身外之物。”这句话恐怕很多人都会说,但很少人能做到。范蠡就做到了这一点。

  范蠡在离开越国之后到了奇国,他改名换姓为鸱夷子皮。经过一段时间苦身戮力的耕作,就置下了千万家产。齐国人听说他是个大贤人,就想立他为宰相。他却认为这是不祥的预兆,说:“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致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详。”他就立刻辞去相位,散尽了他的钱财,移居到了定陶。如果他不认为钱财和名利都是身外之物,又怎么会走得那么洒脱呢?

  范蠡从齐国再次移居到定陶时,又一次更换了姓名,叫陶朱公。他在定陶县没有多长时间又积攒了很多财富,他在定陶经常周济贫苦百姓。范蠡有三个儿子,大儿子爱财吝啬,二儿子放荡不羁经常惹祸,三儿子出手大方却很贪玩。有一次他的二儿子不小心烦了杀人罪,按当地律法要受死刑。范蠡认为:“杀人而死,职也。”一般人听说儿子犯杀人罪都会痛心疾首,想方设法营救,而他却说他的儿子该死。可见,生死问题已经不能够影响到他。

  他的二儿子犯了杀人罪,需要千金解救时,他说小儿子去救能把儿子救出来,大儿子去救一定救不出来。因为小儿子从小就出手大方,花钱没概念。而大儿子喜欢斤斤计较,比较爱财。他明知道大儿子去了,二儿子就回不来,最后还是让大儿子去了。果然,大儿子带着小儿子的棺材回来了。这个时候,家人都痛哭流涕,而只有陶朱公一个人笑,还说:“吾日夜固以望其丧之来也。”他的亲生儿子死了,居然还能笑出来,而且是在意料之内。如果陶朱公没有看破生死,又怎么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 贵出如粪土,贱出如金玉:齐国垦荒,陶地致富   
    商品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度的,上涨到一定限度就会下跌,下跌到一定限度就会上涨。商品价高时,就要尽快把手头商品像粪土一样毫不吝惜地抛售出去;商品价格下落时,要把它看作珠玉一样,大量收购进来。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范蠡在助越灭吴后,乘舟到达齐国。范蠡到了齐国,隐姓埋名,自称“鸱(chi)夷子皮”,即生牛皮,意为“有罪被流放的盛酒皮囊”。这是为了纪念被吴王逼杀、并装入叫“鸱(chi)夷”牛皮革囊中抛入大海的伍子胥。范蠡认为自己的遭遇同伍子胥一样。
    在齐国,范蠡在海边选了一片土地,和儿子一起开荒种地,种植谷物,并引海水煮盐,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不几年光景,就致产数十万,成为当地巨富。

诸葛长青:范蠡经营盐业,被誉为盐业的始祖。    在农业社会,农业生产的丰歉直接影响到谷物价格的涨落。同时,谷物价格的涨落又必然引起其他各类商品的一系列波动,因此,掌握了谷物价格的规律也就掌握天下商品价格变化的规律,如能顺应这种变化规律进行贸易,自然能获取巨利。
    范蠡将商品分为“谷物类”和生活所需的“非谷物类”,
他认为“谷物类”商品与“非谷物类”商品的价格波动方向相反—— 当收成好谷物价低时,人们对其他商品的需求就会增多,使其他商品价格上涨;当谷物价高的时候,人们对其他商品需求减少,它的价格就会下降。
    范蠡对商品的价格上涨或下跌的趋势也有着精辟的见解。他说:“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出如金玉。”就是说,透过市场上某种商品的多寡,就可以预测其价格发展的趋势。一种商品,其价格极贵,可以获取极大的利润时,必然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一产品的生产,而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多,价格就会下跌。反之,一种商品价格极为便宜,必导致很少有人愿意生产,导致供不应求,于是其价格就将上涨。

诸葛长青:范蠡对市场有着独特的敏锐观察力。    范蠡认为商品以将来迫切需要者为最有利可图,所以夏天要预测皮毛商品,冬天要预测葛麻商品,手中还要经常掌握着实物的积蓄,因为商品的价格的涨落不是无限度的,上涨到一定限度就会下跌,下跌到一定限度就会上涨。商品价高时,就要尽快把手头商品像粪土一样毫不吝惜地抛售出去;商品价格下落时,要把它看作珠玉一样,大量收购进来。手内不要多存钱,要加快资金周转,这样才能获取更多的利润。
   范蠡还提出了一个“水则资车,旱则资舟”的“待乏”原则。就是说,在水灾之年做车的生意,在旱灾之年做船的生意。这粗听似乎违背常理,其实是大有道理,因为当水灾时,大家都在做船的生意,利润必定不高。而车的生意此时必定无人问津,如果趁此机会囤积一大批车,水灾一旦结束,车将成为特别需求的商品,价格必然上涨。这时,将水灾之年积下的车一下抛出,就能迅速获取巨利。

    诸葛长青:范蠡的帝王道家经营之道,堪称是奇才谋略。
    后来,齐国国君听说了范蠡的事情,觉得此人有奇才,就想任他为相。可是范蠡却把相印交还了齐君,把大部分资财散发给乡邻好友,一家人又重新迁居。
    这次,他到了“陶”(今山东定陶)这个地方,当时陶地客商云集,店铺鳞次栉比,商业往来频繁。他认为陶是天下的中心,是交易买卖、互通有无的商业要道。这正是经商的好地方,就先定居下来,自称陶朱公。
    范蠡经商的时候,打听到吴越一带需要好马。他知道,在北方收购马匹并不难,马匹在吴越卖掉也不难,而且肯定能赚大钱。可是把马匹运到吴越却很难:千里迢迢,花费的盘缠且不说,当时正值兵荒马乱,沿途强盗很多,马匹很可能运不到吴越就被抢去。
    范蠡听说附近有个很有势力、经常贩运麻布到吴越的巨商姜子盾。姜子盾因常贩运麻布早已用金银买通了沿途强人。于是,范蠡写了一张榜文,张贴在城门口。榜文上说范蠡有一组马队,可免费帮人向吴越运送货物。不出所料,姜子盾主动找到范蠡,求运麻布,范蠡满口答应。就这样,范蠡与姜子盾一路同行,货物连同马匹都安全到达吴越。马匹在吴越很快卖出,范蠡因此赚了一大笔钱。

   诸葛长青:联合策略做大市场,真乃奇谋也。
    范蠡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赚钱只赚十分之一的利润,看准行情买卖货物,货物的买入和出售都很谨慎,后来生意越做越好,又只有几年的工夫,就靠积累了亿万家财成了名扬天下的大富翁。天下都知道陶朱公了,诸侯争相与他交往。
    《韩非子?五蠢》中说:“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此言多资之易为工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善”字。资金不足,必须善于使用,使用的目的也是获利,唯有资金与商品流通不息,才能使利润滚滚而来。处理资金要做到“无息币”,即指货币不能滞压,货币和商品流通了,买卖就活了。宋代的沈括举例说:“十万资金倘不周转,虽百岁故十万也,如果贸而流通,加快周转,则利百万矣。
    范蠡对货物交换过程中如何赢利、积累财富看得十分透彻。他主张经商要“时断”和“智断”相结合,把握好“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货物通过交换增值,商人在交换过程中赚取应得的利润。做生意应使“财币欲其行如流水”,意为像流水一样地周转流通。他的积财方法非常实在,但又富有很深的经商哲理与学问。
    相传,范蠡有一次到卢氏经商,来到一个集镇上,集镇旁边有一个大湖,镇上很是热闹,有各种各样的店铺,人们熙熙攘攘,连大树底下也摆满了杂货小摊,有皮毛肉类和各种山货。
    向人一打听才知道这儿就是昔日洪水横流时,大禹治水的熊耳山下古莘卢邑,那时禹王带领民工在山的东北角处劈山开石,疏通河道,使洛水东流后水位下降,留下一片几十里的大湖,人们才在湖边镇上安居乐业。
    范蠡了解到当地盛产核桃、木耳、山珍野味、肉类皮毛,粮食药材等土特产品,但是农民缺少食盐、葛麻布衣、日用杂品等。范蠡觉得做生意的好机会来了。
    于是,范蠡就在当地开了个杂货铺,做起了收购山货的生意。他收购的山货价格很高,一传十,十传百,供货人都往这里跑,还不满一个月,各种山货就堆满了几个大库房。
    见货越来越多,范蠡就找人把每种货物都进行挑拣分类,把上等货另放。按各地商贾的需求,先把各类上等货用牲口驮运出山,送往各要货的地方出售,得款后,他再到市上购回食盐、葛麻布衣和各类日用杂货等。
    这些购回来的货物很快地就卖完了,他把往返一来回的利润一盘算,赚了很多钱。就这样,远近的商贩们闻风而至,供货的、进货的络绎不绝,商贩们送来从山区购回的大宗山货,按一般收购价再加价,提高了他们供货的积极性,走时又让他们带些食盐,让他们到山区以盐换货。后来,当地的农民也都纷纷来批发些盐和日用杂品下乡去卖或换货,学着做生意,这个地方的人渐渐地也都富裕起来。

    诸葛长青:范蠡主张经商要“时断”和“智断”相结合,把握好“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有一次,一家收山货的店铺起火,范蠡的店铺就在隔壁,“殃及鱼池”,范蠡的店铺也随之起火,接着,接二连三,一条街的店铺都烧着了。镇上的人都忙乱着到处救火。但是范蠡却没有忙着去救火,而是带上银两,网罗人力到附近的镇上去采购竹木砖瓦、芦苇椽桷等筑房材料。火灾过后,百废待兴,大家都开始忙着建新房子,范蠡采买回来的大批竹木砖瓦这时正好派上了用场,人们纷纷来找范蠡买这些建房子的材料,范蠡原来被烧毁的店铺虽然损失惨重,但卖砖瓦木材所赚的钱数十倍于店铺所值之钱,同时也满足了百姓的需要。

   诸葛长青:范蠡遇到起大火不抢救商铺,反而外出购物,可见范蠡的大智慧。
    陶朱公在卢氏经营了几年山货,又积累了几十万家财,他把绝大部分资财都送给他的好友和乡邻,又散发许多钱给穷苦人,人们都感谢不尽。卢氏县令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商人,就把莘川村命名为“范蠡镇”。

   诸葛长青:行善积德,必有福报。范蠡千古传名,乃是当年厚德福报也。
    范蠡住在陶地时,生了个小儿子。小儿子从小生长在富贵之中,养成了花钱如流水的习惯,而范蠡的大儿子小时候受过苦,知道挣钱的艰难。这时范蠡的二儿子在楚国因杀了人而被抓了起来。范蠡认为,家里有千金财产的孩子,是不应该在大庭广众面前被处死的。于是就要求他的小儿子,去楚国探视一下,看能不能救出哥哥。
    长子听说了,要求让他去办。范蠡不答应,长子觉得很委屈,感到范蠡不相信他,认为自己无能,就要闹着自杀。范蠡没办法,叹息了一声,只好让长子带了两万两黄金去了楚国,并写了一封信给他从前在楚国的好朋友庄先生。
    范长子到了楚国,见到庄先生,把父亲的信及两万黄金给了他。庄先生收下信和黄金后对他说:“你赶快离开楚国,即使你弟弟被放出来也不要问为什么。”庄先生是个很耿直讲信誉的人,虽穷困潦倒,但上至楚王下至百姓都很尊重他。范蠡的长子却担心把钱送给他,不会起什么作用,所以他没有听从庄先生的话立刻离开,而是继续留在楚国,并用私带的钱去贿赂楚王身边的人。
    庄先生找到一个适当的机会对楚王说:某星出现在某个位置,对楚国不利,要他施恩德以避害。楚王听信了庄先生的话,准备大赦天下。楚王身边的人听到这个消息,赶紧告诉范长子。范长子认为只要大赦,他弟弟肯定会被释放,白白给庄先生那么多钱实在太可惜了,于是他又去见庄先生,想把那些黄金要回来。庄先生见到他很吃惊,问他为什么不走。范长子说:“楚王准备大赦,我弟弟没事了,特来向你辞别。”庄先生一听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就把黄金还给了他。范长子很庆幸这次既救了弟弟,又没有失去黄金。
    庄先生对范蠡长子的所作所为,觉得很羞愤,于是又见楚王,对他说:“我听别人议论,这次你大赦天下,完全是因为陶朱公儿子的缘故。”楚王很生气,我大赦天下,完全是为了施恩德,怎么会因为他的儿子呢?于是就把范蠡的二儿子杀了,杀了之后才宣布大赦天下。
    范蠡的长子把弟弟的尸体运回家的时候,全家除陶朱公外,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早就知道会有这个结果的。他不是不爱他的弟弟,而是他太爱金钱了,这是因为他年轻的时候和我一起置家产,深知钱财来之不易,看得重。而小儿子生而富有,不知钱财来之不易,所以他会轻易舍弃财物,这一点长子做不到。”这说明范蠡把世上的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彻,这个故事就是成语“千金之子,不死于市”的来源。

   诸葛长青:办事要大方大气不小气。尤其是求人办事,更要大方,切忌吝啬小气。尤其是和别人定好的事情,更要兑现诺言,该花的钱必须花,否则就是弄巧成拙。人家为你付出智慧和辛苦,获得报酬也是应该的。

  同是范蠡,在《史记》和《国语》中却有着不同的人物形象,这与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思想有着深刻的联系。

  1、时代思潮的影响

  《国语》产生在战国后期,正是百家学术思想争鸣的时代。当时正是战乱时期,法家学术思想盛行,所以作者在塑造范蠡这一人物形象时,不仅运用了《孙子兵法》中的计策,而且将儒家、道家的思想也融入其中。这样,范蠡不仅仅是一国的谋士,更是思想的集大成者和运用者。他的战争理论及用人观念无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战神的化身。

  《史记》产生于西汉时期,当时的社会刚刚经过秦始皇暴政的摧残,百废待兴,所以黄老思想比较盛行。范蠡之所以在《史记》中能够看破人性、看破财权、看破生死,与当时的社会风尚有着莫大的关系。

  《国语》的作者至今颇有争论,但据现有典籍记载,作者都标注为左丘明。相传,左丘明双目失明后,将以前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本文猜测关于范蠡的传闻肯定也是残缺不全的,左丘明之所以这样写也与当时社会多隐士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许多隐士不愿出来做官。出来做官的名士也都想功遂身退。范蠡这一成功范例无疑是众多名士的仰望的典范。

  司马迁笔下的范蠡可以说几乎一个神。范蠡在《史记》中已经看破了红尘,迁徙三次都成名天下,把名、利、财、生命都视之如尘土。文中记载:“范蠡三徙,成名于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司马迁本人作为史官,不但没有立功,没有成名,还因为一句劝谏获了宫刑。这对他来说,是多么难以承受啊。范蠡的神圣形象也是司马迁有心造就的。他在文中说:“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名垂后世。臣主若此,欲毋显,得乎?”司马迁想如果他的君王想勾践一样贤明,能虚怀纳谏,自已也一样可以扬名后世。诸葛长青:司马迁的评价可以说十分中肯,因为范蠡的确称得上是财神。

范蠡(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字少伯,春秋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商人,楚国宛(今河南省南阳市)三户人。他出身贫贱,但博学多才,年轻时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与楚宛令文种一起投奔越国,他辅助越王勾践奋发图强,灭吴兴越,建立了不朽功业。
    范蠡在哲学、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均有很大成就。他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功成身退,辞官至陶,以经商闻名天下,十九年中三至千金,富甲一方,人称陶朱公。
   
 范蠡认为物价贵贱的变化,是由于供求关系的有余和不足,主张谷贱时由官府收购,谷贵时平价售出。其言论见于《国语?越语下》和《史记?货殖列传》。
    范蠡是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商业之祖、制陶制盐业的先师、度量衡杆秤的发明者。他创立了商业运筹学、价格学及循环论等关于经商的理论,在以后的2 000多年里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范蠡的一生充满着神秘和传奇的色彩,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在《悲行歌》中所说:“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名就身自退。”元代王昙在《留侯祠》所言:“君不见五湖范蠡载西施,一舸鸱夷去已还。”范蠡年老的时候,由子孙持家,最后的家产越来越大。当时有一个叫猗顿的人听说陶朱公经商有法,就拜他为师,后来经商致富,家产也达千万。后人说起富豪就把他俩并称为“陶朱猗顿之富”。
    另外,范蠡经商受人称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他“富好行其德”,十分讲究道德。他“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又一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把财富分给穷人及较疏远的兄弟,不为金钱所累。唐代诗人李白路过南阳,在《南都行》中咏道:“陶朱与五觳(百里奚),名播天壤间。”

    诸葛长青:人生是一个过程,钱再多有什么用呢?如果能够救助贫困,那不仅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而且具有极大功德。富豪者,行善积德是第一要务啊。
    范蠡有一次做生意到了商洛,据说是中国最早发明青铜器的地方。商洛当时生产的青铜器具很精美,远近闻名,当时上至豪门,下至百姓都以使用青铜器为荣耀。范蠡打听到邻近的秦国需求量大,他想:物以稀为贵,如果把商洛的青铜器运到秦国,肯定能够牟取高利。范蠡于是就雇了很多牛车和人,到商洛地区收集青铜器,然后到秦国去卖。在去秦国的时候,为了标明身份,就在牛车上和青铜器上都铸个“商”字,“商”的意思是“买卖”。
    到了秦国国都咸阳,秦人看到牛头上写着“商”字,青铜器上铸着“商”字,加上一件件器具光亮耀眼,精美绝伦。于是人们都叫着“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很快就把器具抢购一空。“商人”后来就成为买卖商品人的代称,“商人”的名称由此而来。

诸葛长青:商人的来历,就起源于范蠡。范蠡到秦国贩卖青铜器,为了标明身份,就在牛车上和青铜器上都铸个“商”字,“商”的意思是“买卖”。到了秦国国都咸阳,秦人看到牛头上写着“商”字,青铜器上铸着“商”字,加上一件件器具光亮耀眼,精美绝伦。于是人们都叫着“商人来了,商人来了”,很快就把器具抢购一空。“商人”后来就成为买卖商品人的代称,“商人”的名称由此而来。    相传范蠡还是十六两老秤的发明者。他在经商中发现,人们买卖东西都是用眼睛估计,很难做到公平交易,便想创造一种测定货物重量的工具。一天,范蠡经商回家,在路上偶然看见一个农夫从井里汲水,方法极其巧妙:井边竖一高高的木桩,一横木绑在木桩顶端;横木的一头吊木桶,另一头系石块,此上彼下,轻便省力。范蠡顿受启发,回家仿照着做了一杆秤:用一根细直的木棍儿,一头钻上小孔,小孔系上麻绳,用手来掂;细木一头拴上吊盘,装盛货物,一头系鹅卵石为砣;鹅卵石移得离绳越远,吊起的货物就越多。秤做出来了,一头挂的货物多,鹅卵石就要移得远,才能平衡,他觉得必须在细木上刻出标记才行,但用什么东西作标记呢?他苦苦思索了几个月,仍然不得要领。
    一天夜里,范蠡偶然外出,一抬头看见了天上的星宿,突发奇想,便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作标记,一颗星一两重,十三颗星是一斤。从此,市场上便有了统一计量的工具—— 秤。
    但时间一长,范蠡发现有些心术不正的商人,卖东西时缺斤少两,克扣百姓。如何杜绝奸商的恶行呢?范蠡又是一番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改白木刻黑星,为红木嵌金星,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范蠡告诫商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这种十六两秤,一用就是两千多年。

   诸葛长青:范蠡还是秤的发明人。古时候为什么16两是一斤?在南斗六星和北斗七星之外,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

    一是预测行情,窥其先机;二是贵贱复反,贱买贵卖;三是实物上种,质高货真;四是薄利多销,无敢居贵;五是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六是加速周转,行如流水;七是多元相济,综合经营;八是富而好德,仗义疏财。后人归纳出范蠡经商的经验,这些经验被称为“经商十八则”:
    范蠡治国则国盛,治家则家富。他淡泊名利、急流勇退的行为给后人很大的启示,后代有贤德的人都把范蠡的这种行为作为处世的楷模。宋代王十朋曾写诗“只与君王共辛苦,功成身退步逡出。五湖渺渺烟波阔,谁是扁舟第一人”来赞扬他。

祝福天下有缘者有求必应、天官赐福、事业腾飞、财源广进!

     更多关于放生、素食、施食等文章,请看诸葛长青的新浪博客专辑文章

加载中,请稍候......

}

范蠡,春秋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范蠡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陶朱公范蠡著有《陶朱商经十八法》,分为三谋和三略,是为:人谋,事谋,物谋;货略,价略,市略;这三谋三略,乃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后世还流传有陶朱公《商训》、陶朱致富《十二戒》等,下面把陶朱公商经全文整理给大家,希望对做生意的朋友能有所启发!

1、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2、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3、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4、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5、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6、能讨帐,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7、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8、能辨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9、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10、能知机,售宁随时,可称名哲。

11、能倡率,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12、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1、勿鄙陋,应纳无文,交关不至。

2、勿优柔,胸无果断,经营不振。

3、勿虚华,用度无节,破败之端。

4、勿强辩,暴以待人,祸患难免。

5、勿懒惰,取讨不力,账目无有。

6、勿轻出,货物轻出,血本必亏。

7、勿急趋,货重争趋。须防跌价。

8、勿昧时,依时贮发,各有常道。

9、勿固执,拘执不通,便成枯木。

10、勿贪赊,贪赊多估,承卖莫结。

11、勿薄蓄,货贱贮积,恢复必速。

12、勿痴货,优劣不分,贻害非浅。

1.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2.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3. 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4.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5.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

6.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

7.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8.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9.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

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

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

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

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

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 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之辈,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大范畴。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道是方向,术是方法;道是法则,术是谋略。谋者,韬略也,汉书艺文志云:谋略,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天下之谋略,无论应用于何时何事,时谋,地谋,人谋这三则。

“无事时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弥意外之变;有事时如无事般镇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在经商的过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利益双方得不到平衡,那么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那么最终谁的目的都达不到。

予,就是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最好办法。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利益各方之间的平衡,最后达到了取的目的。

逞强蛮干是绝不行的,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要懂得商道之本,还要善于审时度势,沟通权变,要善于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也要善于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展市场。只有这样,才能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下棋的最高境界是和棋!利缘义取,大商无算。

中国历史的长河浩瀚多彩,长达500多年的春秋战国更是一个风起云涌,英才辈出的 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 墨子、韩非子等思想家,百家争鸣。兵家 名将也不乏伍子胥、王翦等士,而政客中管仲、如、李悝、商鞅等也都政绩卓著。

在这些闪烁的群星中,有一个很特殊的 人,他前半生从政,辅佐一个濒临灭亡的 国家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在政治生涯走到 顶峰时又适时隐退,改走从商之路,从商 19年中三度富甲天下,财富过千金,在国 家危难,百姓流离时又散尽家财,救济苍 生,后被世人奉为文财神。这个人就是中 国最早的商业学家、经济学家,同时也是 政治家、圣的范蠡。可惜的是,对于这样一个为官 即至卿相,经商速达千金的旷世奇才,历 史对其描绘的笔墨却并不多。

虽然范蠡所处的是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时 代,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甚至是价值取 向和当今社会都不尽相同,但是其身上的 很多特质与精辟独到的思想,还是值得我 们今天的企业家与职业经理人学习的。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近范蠡,了解一代商圣的传奇人生与其行于道而高于技的商道理念。

范蠡生于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人, 幼时家境贫寒,但范蠡从小就酷爱读书, 十几岁就学富五车,更难得的还不是其渊 博的学识,而是他独到的思维见解,可迅 速洞察事物本质,宠辱不惊,泰然处事的 能力。

范蠡青年时,在周围人看来却是思想疯癫 的人,因为范蠡常和大众的观点不同,有 时语出惊人,使人目瞪口呆,因此,和他 接触的人都说他是疯子。其实他有时是不 屑与某人交谈,更多的时候则是其准确地 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思考的更深刻与透 彻,别人没法理解而已。无论从商还是从 政,这种迅速洞悉事物本质并准确果断地 做出决策的能力都非常重要,也是一个成 功领导者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范蠡在20岁时遇到文种,两个人一见如 故,相约要建立功业,做一番大事。与文种都是楚国人,但是,当时楚国已经 是列国中的霸主,国君傲慢自大,皇亲贵 族结党专权,政治混乱,于是范蠡和文种 投奔越国为官。初到越国,范蠡和文种并 未受到越王的重用,不久,势力相对弱小 的越国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兵败会稽山。败后另投他处或叛离投吴,而范蠡与文种 对越王不离不弃,因此得到勾践的重用, 范蠡更自愿随勾践赴吴国为奴。

吴王夫差知道范蠡是个大才,几次劝范蠡 离开勾践,封赐显爵,范蠡不为所动。奴的三年时间里,范蠡同勾践夫妻一起耕 作劳动,粗食君臣之别,时刻敬主、护主,三年如一, 不离不弃,让吴王即赞许又羡慕。王在范蠡经过的路上扔了一块黄金,范蠡 经过时丝毫没有犹豫就跨过黄金,径直离去,从此吴王才打消了劝范蠡降吴的念头。

其实范蠡忠诚的不仅是勾践,更是在履行 对自己人格的承诺。在现代社会中,像范 蠡那样笃信诺言,处顺境不骄,于逆境不 疑的为人品格已经弥足珍贵。甚至按照现 在的一些价值观来看范蠡的表现只是一种 愚忠,其实不然,范蠡的这种品德不仅换 来了伙伴的信任,也换来了对手的崇敬, 具有这样人格魅力的人,在有聪颖的智 慧,怎么可能不成大事呢?我们今天的企 业中,不乏因为个人德行的缺失而制约了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在今天这个急功近 利的社会中,能深刻感悟此中道理并亲身 例行者,想来不会有很多。而那样去做了 的人,虽然暂时可能会被社会的主流思想 所嘲笑,甚至吃一些小亏,但是,最终大 成的,还是这些以德为本的人。

儒家的思想推崇仁、义、礼、智、信,方 正的治国大道,是春秋战国及以后各个历 史时期处事、治国的主流思想,甚至一直 沿袭至今。道家思想则追求道法自然,虚 静无为,受这种观念的影响,道家思想者 中很少有人从政,因此,在当时基本没有 以道家思想领导与管理国家的领袖阶层。

而范蠡有一个开放睿智的头脑与宽广的胸 怀,其兼具儒、道两家之长,更广纳百家 之思,又不囿于其中,跳出百家,形成了 自己的思想体系。这样的思想特点构成了 独特的,即有儒家的礼信才德与直勇,又 有道家,应天时,融入自然,顺应环境, 借助环境,至韧至柔的特性。开放的心态吸收借鉴法家、墨家、诸子的治国统军之法,使范蠡之思、之 行,坚时如磐石,韧时似皮革,而柔时又 似湍流入溪,无影无形。

在从政时范蠡就体现出一种儒道相济的思 想与人格特性,也唯有这样的特性才能带 领极衰的越国走出困境。在当今社会,作 为一个处于市场环境复杂,企业生存艰难 时期的企业管理者,正应该具备儒、道相 济的思维,才能带领企业于逆境中不挫, 顺境中不骄,客观机敏地应对宠辱,并发 现其背后的机会。

在吴国为奴时,范蠡与勾践卑膝求全,吴 王夫差要出门时,勾践趴在地上让夫差踩 着自己的背上马,夫差生病时勾践舔舐他 的粪便为其诊病,终于感动了吴王,三年 后放勾践君臣归国,这些委曲求全的计谋 都是范蠡为勾践所出。

春秋时期不乏儒家推崇的,具有“士"精神的 政客,但能够适应环境,委曲求全,想出范蠡这样办法的人几乎没有。由于范蠡的奇谋,勾践也成为了历史中唯一一位能够忍受巨大屈辱与折磨,在逆境中坚韧生 存,怀大志,卧薪尝胆,最终灭敌复国的君王。

勾践被吴王释放回国后,此时的越国处于 百废待兴,国内饥荒不断,瘟疫肆虐,民 不聊生,外部吴国时时监控打压越国,四 周又有其它诸侯虎视。这样的环境下,生 存都成问题,如何迅速走出困境,强大起 来,雪耻复国呢?此时范蠡才真正展现出 其卓越的领导与管理才能。

范蠡与文种规划了“十年生聚"、“十年教 训"、“灭吴九术"等兴国灭吴的策略规划。 越国作为战败国,是不允许有国防的,包 括不能建城墙、不能组建军队、不能打造 武器等。范蠡想出一些妥协的办法:建造 只有三面的城墙,面对吴国的一侧不建设 城墙,并告知吴国,建设城墙是为了防止 匪寇与其他诸侯国的侵扰,但面对吴国一 侧永不建城墙;不让组建军队就秘密组 建“民兵",私密进行训练,各户家中藏有武 器,遇到战事时这些百姓随时可以参战; 不让打造武器,就把炼造场所搬到深山 中,与外界隔绝,以密道往来运输。

勾践回国后,转年就要攻打吴国雪耻,被 范蠡拦住,范蠡认为:现在天时、地利、 人事,条件都不成熟。三年后,勾践再次 提出罚吴,范蠡再次阻止,范蠡认为现在 地利条件有了——周围虎视的国家都已经和 越国建立了邦交,水患也已经清除,但是 此时天时与人事还没到机会。

7年后,勾践再次提出罚吴,依然被范蠡拦 下,范蠡认为,经过7年的休养生息,越国 兵强马壮,士气高涨,反观吴国,连年征 战,虽然依然强大,但是已显疲态,士兵 疲乏,百姓厌战,此时人事已经具备条 件,但是现在还缺少天时。10年后,吴国与晋国争霸,发重兵与晋国会盟,吴国空 虚,此时范蠡找到勾践,告诉勾践:天 时、地利、人事都已齐备,可以出兵了。

出兵后,越军一举攻破吴国国都姑苏,吴 王回兵后向越国讲和,勾践想一鼓作气踏 平吴国,但范蠡清醒的看出,此时虽然占 领了吴国的都城,但是吴国的精兵良将都 被夫差带在身边,因此,并没有伤到元 气,硬拼的话即使获胜,也将是两败俱 伤。而经历此次打击,已触发了吴国国力 开始盛极而衰的转折,不应急于一时,而 是应该顺天时,等待彻底摧毁吴国的机会。

如同孙子在《孙子兵法》“形篇"中所 讲:“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 可胜。不可胜在已,可胜在敌。故善战者 能为不可胜,不能使敌之必可胜。故曰: 胜可知而不可为。",范蠡就是在等待这个 敌人可以被彻底战胜的机会,于是,双方 讲和,越国退兵,待到10年后,吴国外患 不断,国内又遭遇罕见天灾,越国乘机发 倾国之兵,彻底覆灭了吴国。

从范蠡为人、处世、治国、罚兵都可以看出,其深谙道法又不拘泥其中,思维开放、灵活,有刚有柔,是典型的儒、道相 济型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

吴王夫差在彻底失败后,勾践不忍心杀 他,要给他一块封地,让夫差做属臣,夫 差则无法接受失败与屈辱,羞愤自尽。这 又验证了那句话:活着才是赢家,当台风 过后,小草有资格嘲笑倒在身边的参天大 树。勾践与范蠡的胜利也可以理解为是道家思想的胜利。

吴国被彻底灭亡后,勾践举行庆功宴会, 分封功臣,范蠡官至上将军,仅于勾践一 人之下,百官之上。此时范蠡在巨大的成 绩面前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冷静的分析 了局势:现在能对越国构成威胁的吴国已 经灭亡,其他诸侯国不是离的比较远,就 是周围的小国实力很弱,根本对越国构不成威胁。

也就是说,天下已经太平,这个时候本来 功高盖主就是很危险的,容易让君王感觉 受到威胁,加之多年的相处,范蠡发现了勾践是一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 自己官居极品,树大必然招风。范蠡清醒的认清“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在政治生涯达到顶峰的时候急流勇退,向勾践辞官,勾践以平分国家为条件来挽留范蠡,几天后,范蠡携妻儿悄然离去。

范蠡在离开越国的时候曾留给文种一封信,信中陈述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劝文种也马上离开,可惜文种在高官厚禄面 前没有做出明智的选择,范蠡走后不久, 功劳仅次于范蠡的文种被勾践无故杀死。 文种是一个典型的儒派,认为食君禄,报君恩,建功业,享封赏,是理所当然的 事,没有从更多的角度思考问题,也没有 看透事物发展的规律,最终招致杀身大 祸。而范蠡凭借冷静的头脑,敏锐的眼 光,从事物发展的规律,人性的特点等多 角度,洞察了一切,逃脱了虎口。如果吕 不韦和李斯如范蠡一样,可以看清利害, 不被利益冲昏头脑,也许不会落得身首异处。

我们今天的企业领导者不缺乏逆境中奋起 的精神,但是往往冲过艰难险阻,却倒在 了胜利与荣誉面前。尤其一个企业发展到 了一个相对的规模后,领导者头脑是否冷 静,目光是否敏锐就变得十分重要,更重 要的是在荣耀与利益面前是否能说服自 己,晓厉害,知进退,有所为之后冷静的 分析,应该何所不为,“不为"往往是成就企 业基业长青的重要因素。

诚、信、仁、义,成就一方巨贾

范蠡携妻儿与弟子、门客悄然来到齐国,化名鸱夷子皮,范蠡自此隐姓埋名,开始他另一段同样辉煌的人生旅程。在齐国范范 蠡购买了一些靠海边的土地,开垦种田, 兼营渔业捕捞、开盐田等。范蠡与妻儿一起下地耕作,同穿布衣,进粗食。反商家精苛细算,盘剥敛财的做法,对待 雇工十分慷慨、亲和。遇到灾年减产,就减免地租,同时,开粥场赈济灾民。

在年初,和一些农民、商人签订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按 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就严格 履行合约价格,由此,各国商人都愿意和 范蠡做生意,工匠与农民也愿意为范蠡作 工,虽然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却 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使总成 本降低很多。

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 10万钱,一年后,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 据出门讨债,不慎包裹掉到江中,几十万 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恰好走到范蠡 家,于是投奔范蠡,在没有借据的情况 下,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额外赠 送一笔路费给这名富户,由此,范蠡的仁 信之名广播天下。之后范蠡为了扩大生 意,三次短缺资金,各富户均主动送钱上 门,帮助范蠡度过了危机,抓住了机会。

短短几年时间,范蠡就成为齐国首富,家 资巨万。据说在齐国闹灾时,灾民听闻其 乐善好施,千里之外都来投奔,领取施 舍,被后人颂称为“富行其德者"。

消息传到齐国国君的耳中,齐王请范蠡进宫,拜其为相国。为相期间,范蠡大力发展经济,促进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冲抵灾年对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也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三年之后,齐国国富民强,百姓奉范蠡为神明,朝野中也是颂德声一片。就在 此时,范蠡再次辞官:““居官致卿相,治家达千金,这对于一介布衣来讲,已经到了极致。久受尊名,恐怕不祥"。于是,范 蠡挂印封金,尽散家财,分赠给好友与贫苦的百姓,随后带着妻儿飘然离开齐国。

可以说范蠡是功成身退的典范,他清楚凡 事物极必反,好事到了极致将向相反的方 向发展,与其等待势的反转,不如适时主 动身。这个道理说来简单,但是在巨大的 名利面前有几个人能做到呢?因为,一旦 获得成功,人的自信心也会增加,很少能 做到主动后退。我们现在的企业家也很少 有急流勇退者,似乎商道就是一条不许回 头的路,而企业的发展有时需要的恰恰是 回头与反思。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反思是 为了更加明智,就如范蠡的急流勇退,这 不是道家的消极思想,而是行止于知的睿智。凡事盛极必衰,在顶峰的时候主动退下来是为了有机会攀登其他的山峰,而不 是重重的摔下来,粉身碎骨,万劫不复。

范蠡举家迁至齐国西北的陶地,再次改姓更名——朱公,又以一介布衣之身,空空双 手之本,再次开创家业。范蠡认为,陶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东邻齐、鲁,南通 楚、越,西达秦、郑,北连晋、燕,是天 下的中心,非常适合经商,果然,不久此 地就在范蠡的推动下,成为春秋末期东周的经济枢纽,贸易之都。

范蠡借助地理位置的优势从事早期的各国 贸易,范蠡对经营贸易的理解是:越国盛 产蚕桑、齐国广耕锄、秦国多冶炼、赵国 善土木,各国有各国的特产与需求,经商 就是促成各国间的商品交流,互通有无, 在使各国受益的同时,我们自然得利"。同时,范蠡还经营农业、养殖等,并且总结 出了很多经营方略,其精髓特点为:顺应 自然环境与趋势,预测事物发展规律,而 后,借其力,驱其势。

范蠡认为,天时决定农业,天时变化是有 规律的,所以谷物收成的好坏也是有规律 可循的。他根据五行更替总结出了丰年与 灾年出现的大概规律。在一个农业社会, 粮食价格的波动必然引起其它各类相关商 品价格的波动,那时的贸易也以农产品为 主,顺应这种变化规律来进行贸易,等于 抓住了市场的关键环节,获利自然丰厚。

范蠡总结了按照时节、气候、民情、风俗等自然特点进行灵活差异的经营。经营策 略是“人弃我取、人取我与,顺其自然、待 机而动"。他提出:“水则资车,旱则资舟" 意思就是在发生水灾时做车的生意,在旱 灾时做船的生意。因为当水灾时,大家多用船作为交通工具,这样必然导致船舶 的稀缺,价格上涨,而没有用武之地的旱 路交通工具车辆,则大量积压,价格便 宜,这时乘便宜大量购入车辆,待水灾过 去,车辆必然稀缺,价格就会上涨。

在两千多年前,范蠡就根据市场的供求关 系来判断价格的涨落,他提出“论其有余与 不足,便知贵贱。",也就是发现市场是供 过于求还是供不应求,据此调整下一步的 经营策略。他还发现价格涨落和自然规律 是相同的,即商品的波动规律与幅度极 限。一种商品价格上涨到极点后就会下落,价格下跌到极点后就会上涨,出现其 所谓的“一贵一贱,极而复反"的规律。这和 现代经济学原理的论点完全一致。

范蠡根据这一理论提出一套购买与销售的 原则与方法: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 进,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 对待降价的物品,尽量卖进,在像收藏珠 宝一样精心的把货物存贮起来。等到该商 品价格上涨之后,范蠡认为,应该 “贵出如 粪土",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吝惜地将货物 全部卖掉,不要期待价格会不断上涨,因 为,价格的涨跌是要往复的。

这些理论在今天看来并不深奥精妙,不过是一些自然规律与经济规律,但是却非常 有效,我们往往在华丽的技术与纷繁的诱 惑中迷失了这些最基本的认知——追涨杀 跌,在简单的自然规律面前左冲右突,而 清醒的人则抓住规律,轻松赚钱。在那个文明尚且不发达,更谈不上经济发 达的农业社会时期就综合天时变化、农业 生产、社会需求等因素综合考量,不能不让我们叹服。

有一句话叫做“无商不奸",虽然说法有些片 面,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由古至今,尚人都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为此采用各种 手段:投机取巧、出等技巧,甚至是违背道德的手段。而范蠡不仅做到了“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更有 一股侠商的气概。

范蠡认为: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百姓, 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消费者,对待百姓要存 感激之心,予以其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 意与你打交道。这和彼得?德鲁克的观点: 企业必须为社会创造价值,社会才会回报 给企业以利润的观点不谋而合。道家创始 人老子也有同样的观点:“天地不为自生, 故能长生"。

范蠡虽然是一个生意人,但从不急功近 利,对于经营的利润只求成本的10%,不 再多取,遇到灾年等特殊情况,这个利润 比例还会降低,甚至赔钱救济灾民。在那 个历史时期,商品10%的利润率是非常低 的,因为,那时运输极其不方便,战乱、 匪寇导致经营风险很大,做生意的人很 少,属于绝对的买方市场,而且,从当时 的经济发达情况分析,那时还没出现利润 率精确的计算方法,因此,范蠡赚取10% 的利润应该是毛利率,而非净利润。

这样低的利润率却能使范蠡迅速成为巨 贾,主要是其交易数额巨大,其次,资金 从不闲置,迅速周转,范蠡经营的商品从 未积压过,因为其为人信誉好,为商磊 落,更关键的是其商品价格比别人的要低 很多。能做到价格低于同行,不仅是降低利润率,更有赖于范蠡的经营理念:“人弃 我取、人取我予"的经营思路,在某种商品 过剩,价格很便宜时大量购入,同时,抛 售那些稀缺,受人追捧的商品。

范蠡一生为避名利而三次迁徒,但名利反 倒一直跟随他,这其中的辩证哲学值得我 们今天的企业家深思。司马迁在《史记》中曾经盛赞范蠡:“范蠡三徙,成名于天 下"。范蠡一生中两次官至极品,三次富过 千金,每次富达千金又都施济天下,但不久后又迅速再至千金。

从政时,范蠡奉行了一个臣子的忠义,为 商时,又尽了一个商人的良心。范蠡真可谓是一个宏略于胸,又悲悯天下的智者。 到了古稀之年,家资富可敌国,儿孙满 堂,88岁时无病而终,后人尊名陶朱公。 范蠡留给后人了多部治国之策与兵法,经 商方面著有《致富奇书》、术》。司马迁用16个字精确的对范蠡进行了概括:“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 富,成名天下"。

相较起范蠡,同样富甲天下,也有“商圣"美 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就没有范蠡那么明 智,结局也大不相同。胡雪岩人生顶峰 时,家产近3000万两白银,可谓富可敌 国,生意遍布全国,官至二品,御赐黄马 褂。胡雪岩的为人处事与经营之道深受儒 家的影响,但是却少了份道家的哲思,没 有意识到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自然规 律,在事业顶峰,甚至已经出现危机时, 不是急流勇退,固守前功,而是逆势而 为。其在上海开办蚕丝厂,斥资2000万两 白银,高价尽收国内蚕丝数百万担,妄图 垄断中国对外的丝业贸易,而后在高价抛 售,此举激怒外商,联合拒购华丝。次 年,胡雪岩手中大量的蚕丝被迫贱卖,亏 耗超过1000万两白银,家资去半。胡雪岩 生意失败的消息迅速传开,官商百姓都到 胡雪岩开办的钱庄提款挤兑,致使资金链 断裂,各地商号倒闭,接着,朝廷下令革 职查抄胡雪岩。最终一代传奇商人在失

反观范蠡,从唐代诗人李白在《悲行歌》 中对范蠡的赞赏:“范子何曾爱五湖,功成 名遂身自退。"还有元代诗人王昙在《留侯 祠》中的描写:“君不见五湖范蠡载西施, 一舸鸱夷去已还。"。就能看出,范蠡无论 从商还是从政,都显得那么睿智,无论是 做人还是做事,又都那样洒脱。

从上面对范蠡的描述我们看得出,从政方 面,复兴一国,覆灭一国,这样的惊天地 之事,同时期的“兵圣"孙武没做到,集儒、 道、法多家之长的范蠡做到了,而同为 吴、越极地显臣的文种与伍子胥却被赐 死。其实范蠡无论是从政还是经商,其技 巧层面的东西并非多么高明精妙,助其成 功的往往是一些最简单,最质朴的,人人 都懂得的道理。但当我们掌握了越多的技 能后,这些质朴自然的东西反倒被掩盖或 遗忘了,而恰恰这些东西是我们绝大多数 人欠缺的大道,用在经商上,就是为商大道。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商圣范蠡的经商智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