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马斯克钢铁侠再谈未来:我为什么要在火星上建城市

您的浏览器可能不支持此视频播放器,请用更高版本的浏览器试试!

马斯克的新载人火箭:纽约上海39分钟。视频编辑 王颖霞(01:56)

硅谷“钢铁侠”马斯克再一次向全世界展示了自己详细的火星计划。

当地时间9月29日,SpaceX公司CEO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Adelaide)召开的国际宇航大会(IAC)上,发表了主题为“Making Life Multiplanetary”(成为星际物种)的演讲,详细介绍了其“重大升级”后的火星移民计划。


更为抢眼的是,马斯克认为既然人类可以星际旅行,那太空技术也就可以用在地球上。这样一来,从纽约到上海,可能只需要39分钟。


在一年前的墨西哥国际宇航会议上,马斯克就曾发布过极为大胆的“火星移民计划”,经过一年的时间,马斯克对这个计划进行了调整,整个计划变得更为实际。
首先,马斯克缩小了用于星际运输系统的火箭大小,即缩小原计划ITS(Interplanetary Transport System)代号为超级大火箭(BFR  for Big “F”字母 Rocket)的尺寸。按照去年的计划,马斯克需要打造一台能容100人、直径12米的火箭,而且该火箭还有 40 台引擎,发射到太空以后还需要补充燃料。修改后,ITS的直径为9米,高度为106米,拥有31台引擎。在马斯克的演讲PPT中可以发现,从体积上来看,升级后的ITS(BFR)是最大的,但论发射成本,BFR却是最低的。

其次,马斯克还调整了飞往火星的顺序。马斯克说:“为了真正点燃人们的热情,我认为我们需要拥有月球基地。”这一次,他改变了一步登上火星的计划,打算先在月球设立基地,并将往返月球设定为了火星移民计划的首要目标。


不过,马斯克承诺会在2022年之前实现至少两次货船火星登陆,2024年实现货运和载人登陆,2艘载人飞船将第一批人送上火星,2艘货船负责运送补给品,以此为基础逐步建立火星殖民地。
不按常理出牌的马斯克还在这次的演讲中,提出了一个更加大胆的想法。“如果飞船能把人送上火星,为什么不把它也用于地球交通呢?”马斯克说。也就是说,如果BFR的技术成熟,人们利用该技术在1个小时内到达地球上的任何地方。从纽约到上海,甚至只需要39分钟。
目前,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公司SpaceX主要还是在用猎鹰9号火箭为NASA等机构和公司运送太空货物,并进行回收。在SpaceX的官网上,猎鹰9号的费用大约为6200万美元。在过去的9个月中,猎鹰9号火箭进行了13次发射,SpaceX称,在今年余下的时间里,还会承担更多的任务,更有可能会展示加强版的猎鹰号火箭。据了解,新版火箭的有效载荷更高,还可以承担往返月球的太空载人服务。

与一年之前大胆的火星计划相比,马斯克新版火星计划看上去更接地气,也将经费和商业化算入其中。调整后的计划或许会成为助力马斯克和 SpaceX 走更远的基石。

责任编辑:王心馨澎湃新闻报料:9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3月31日,一家私人火箭公司搞了个大新闻,他们用去年回收的一级助推器,成功发射了二手猎鹰 9 号火箭。

这是太空飞行历史上,首次将同一个火箭用在两次发行任务中 。

这个火箭公司名叫SpaceX,其创始人就是鼎鼎有名的“钢铁侠”-埃隆

}

原创,网页转载请注明原文:,微信转载请联系我们

9月28日,在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素有“硅谷钢铁侠”之称的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全面公布了他的“移民火星计划”。根据他设想的“星际运输系统(Interpanetary Transport System)”,人类能够借助SpaceX运载火箭,通过运送燃料的方式,实现星际旅行。埃隆.马斯克计划将在2026年左右将第一批人类访客送上火星,并成功返航-一次“火星之旅”的费用将会被降低到20万美元。

作为SpaceX和特斯拉的老板而享誉世界,埃隆.马斯克已经成为了“创新”这个词的代言人。从电动跑车(Tesla)到太阳能电力(SolarCity),再从超级高铁(Hyperloop)到移民火星(SpaceX)-他提出过一系列看起来“不可能”的疯狂设想,都在今天变成了“可能”。然而就在今年,埃隆.马斯克又提出一个比移民火星更加”科幻“的想法:大脑强化。从互联网到生物技术,埃隆.马斯克的”跨界“设想能否成为现实?

在今年的6月初,埃隆.马斯克受邀参加了Code Conference 2016-这是一场由美国著名科技媒体Recode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科技界盛会。

当埃隆.马斯克在会议上谈到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时,他表达了自己对人工智能的担忧:按照目前发展速度,用不了多久,人工智能就会在认知能力和智力上全面超越人类。最严重的后果莫过于爆发战争,人类被人工智能毁灭。即使在最”无害“的情况下,由于人工智能的智力程度和工作效率远超过人类,这个社会的管理权最终将落入人工智能的手中:正如同《黑客帝国》所描述的。在这种情况下,人类虽然能够安逸地生活,却沦为了人工智能的”宠物“-这便是马斯克最担心的情况。

(图片来源:Recode)

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不干脆弃用人工智能?人类如此依赖人工智能,它究竟比人类强在什么地方?

首先,我们要来理解一种崭新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人类的”大脑世界“其实分为两层。第一层就是真实的大脑皮层,意识和思维产生的地方。而第二层则是虚拟的互联网和数字世界。也就是说,人脑实际上与数字世界连接了起来,大脑皮层产生的指令,最终将传递到数字世界中,而数字信号将把指令传递给自动化机械和系统。人类的生活和工作,离不开这个数字世界。你可以使用手机,电脑和其它数码设备来办公,打电话,玩游戏……而我们也可以通过电子终端,来操作交通工具,工业设备,乃至管理系统。可以说,新工业与自动化时代,离不开肉体与数字的交互。人脑与数字世界的配合,塑造了高速发展的人类文明。

然而,这种交互系统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人类是有机体,而数字信息存在于电子回路当中,这两个”层“并不能有效地适配。所以,人类必须借助电子设备,与数字世界进行交互。举例来说,很显然你不能用大脑接收服务器上的邮件,你要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的客户端,下载邮件,点击阅读,然后通过眼睛将这些数字信息传递给大脑。你的大脑实际上是在控制你的手指,在电子设备上输入指令,从而实现这种交互。显然,这种方式的效率是非常低的。马斯克认为,人类和人工智能,本质上都属于I/O式(输入/输出)的系统。也就是说,系统接收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输出结果。我们在百万年的进化中拥有了完善的输入系统,比如听觉和视觉-这完全不逊色于机器。但是,正如前文所描述的,由于我们与数字世界的链接存在障碍,人类的输出系统是十分低效的。

人工智能则能够克服这个障碍:因为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数字化的,它可以完美地融入数字世界。所以,从输出效果来说,人工智能是一种比人类更加高效的工作系统,它可以高通量、自动化地执行输出。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一个人类同时在大街上目睹到一起抢劫案,他们会怎么做?

机器人可以将输入信号(抢劫场景)快速地转化为输出结果(报警通讯信号)。而人类则需要借助手机这个媒介来输出结果。哪种方式更加高效,已经不言而喻了。

说穿了,如果人类自己能够突破数字世界的屏障,便可以超越人工智能-要是这一天真的来临,独立的人工智能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所有的担忧也就烟消云散了。

所以,马斯克提出了一种独特的观点:对人类大脑进行改造,让人类畅通无阻地接入数字世界。这样一来,人类的意志和思维,可以直接与数字信号对接,从而逆转了人类”输出端“低效的缺陷。人脑将与数字世界合二为一,将人类的智力和认知能力提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程度-每一个人类个体,将与一台“超级计算机”相媲美。如此,人类便可以在“智力战争”上击败人工智能了-换句话说,人类也就不再需要独立的人工智能系统。这样一来,既然没有独立的人工智能系统,机器的“自我意志”也就无法产生,它们将永远被人类当做工具支配。

那么,我们该如何实现这种“改造”呢?按照马斯克的设想,我们可以在大脑皮层的神经元上覆盖一层他称之为”Neuron Lace(暂时翻译为”神经元附件“,下文简称NL)“的电子元件,来充当大脑与数字世界的接口。事实上,这将成为大脑皮层与数字世界之间的第三个“层”,也就是相当于媒介作用。

回忆一下上面那个报警的例子,我们来看看一个大脑被植入NL的“超级人类”会怎么做:

很明显,“掏出手机-拨打110”这个物理过程,被NL转化为了数字信号-这就是那一把进入数字世界的钥匙。这个指令直接发送给了相应的电子设备,从而执行输出结果-这将达到与人工智能相同的效率。

请注意,马斯克不是想在人类大脑里植入一个计算机,而是用NL充当一个“插线板”,把大脑产生的信号传递到电子设备上。这种”插线板“,被科学家们定义为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它的工作原理基于一个重要的事实:大脑神经元产生的信号,是以电流的形式传导的,并能够被捕捉和识别。也就是说,特定的电信号,代表了特定的大脑指令。我们所谓的”意识“,其实是一股电流而已。随着脑科学的进步,人脑产生的电信号已经可以被解读并且可以被翻译成电子设备可以理解的指令-这些信号就代表了我们的”想法“。结合上面的例子,当我们目睹抢劫案的发生,大脑中就会产生”我要拨打110“这个想法,神经元就会传递特定的电信号。NL可以捕捉到这个信号,并把它传递给iPhone。iPhone对这个信号进行翻译,转化为”拨号“的指令,报警电话就产生了。目前,专门研究大脑中电信号的研究被称为脑电图学(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而脑电图本身,就能够代表大脑的“指令”。

事实上,BCI并不是一项新鲜的技术。早在2002年,Jens Naumann,一位因意外事故失明的美国人,接受了美国科学家William Dobelle的手术,在大脑内植入了一块BCI芯片。这块芯片与一幅特殊的眼镜链接,让他重新恢复了”视力“。手术成功后,他竟然能够驾车驶入车库!这一度轰动了世界。William Dobelle的手术,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业化BCI项目之一。

Nicolelis更是取得了一项令世界为之震惊的成就。他设计了一套如同”战甲“的外骨骼机械,并利用外置的头盔捕捉EEG信号,来操控这架机械。在2014年里约热内卢举行的世界杯上,一位瘫痪少年使用脑电波来驾驶Miguel Nicolelis教授设计的”战甲“,成功地完成了世界杯的开球仪式!这无疑将BCI的研究向前推动了一大步。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马斯克钢铁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