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管子对后世的影响响

11被浏览2222分享邀请回答8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是;一、理论层面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融通性;;探讨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同相异、相通相融关系;二、现实层面上与社会实践的渗透亲和性在当代社会;文化渗透于现实生活各个领域积极的社会价值是很有现;三、精神层面上对人们心理的抚慰调
道家思想对中国社会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道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极其重要的学派,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哲学以其博大精深的思辩内涵、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宏 、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成为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活水源头之一,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我国乃至世界东方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认为是集精华与糟粕,科学合理的东西与非科学合理的东西,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进步内容与落后的思想等于一体的,如果我们经过科学得到分析、阐释和改造,其积极的现代价值是十分明显的,在理论、现实、精神等各个层面都具有与现代的对接性。所以,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一、 理论层面上与马克思主义的契合融通性; 探讨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同相异、相通相融关系,既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发展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的需要,同时也是使道家哲学思想文化获得提升、发展和发扬光大的需要。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的进一步中国化,有赖与中国的经济、政治特点相结合,同时吸收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文化的有益养分,从而充实和丰富自身;另一方面,道家思想要实现从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创造性转化,也有必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其加以改造,使其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现在,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得到愈来愈多人们的认同,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现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或融合,正是使道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获得充分体现的一条重要途径。而道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契合融通的根据,既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性,又在于道家思想中具有当代社会价值的合理因素。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包括道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从而丰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包括道家文化实现创造性的转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则是当前紧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二、现实层面上与社会实践的渗透亲和性
在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道家思想还在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发挥着这样那样的作用,体现出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积极影响。道家思想与现实社会实践的有机联系,不是现代人有意识地要发思古之幽情,也不是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实践生活的自作多情,以古恋今,而是二者之间具有一种自然而然的渗透亲和性。具体实例不胜枚举。例如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与现代管理、“有生于无”与开拓创新、“反者道之动”“柔弱胜刚强”与竞争意识等,为我们机关文化建设和行政管理提供精神营养。又如道家思想中关于人与天地万物相统一的整体观念,“知常曰明”的认识规律、遵循规律意识,“知和曰常”的天人合一、天人和谐的崇尚和谐思想,以及“知止不殆”、“知足不辱”的适度观念等,深刻地启发着我们当今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由此可看出,发掘道家哲学思想文化渗透于现实生活各个领域积极的社会价值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三、精神层面上对人们心理的抚慰调适性
随着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自然危机、生态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社会危机、伦理危机、精神危机等,道家思想中的积极精神对治这些危机,以精神文化的历史惯性作用在当今充分表现出来。譬如,在现代人的生活旋律中,时常受竞争、压力、困难、逆境的困扰,道家文化中的人生观念和哲学智慧,总能对此给人以心理的抚慰和调适。例如,道家思想中的“不争”观念对调节人们的心理具有平衡、调适抚慰和缓解等作用。又如“弱胜强”、“柔胜刚”、“圣人不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等观念,能够起到抚慰调适人们心灵的作用;对人们欲壑难平的执着欲望产生降压、缓解之功。还如,道家提出的“身重于物”和“少私寡欲”的人生价值取向,对于我们树立“身外之物”观念和淡化做官心理,缓解由于利益冲突和权力之争而激化了的人际关系,调解人的生活节奏,可以起到一种解酒剂、清醒剂的作用,而且也为淡泊名利的人生取向提供了理论根据。在人生历程中,人既需要“争”、“不知足”、“不敢后人”,也需要“知足”、“不争”、“吾不敢为天下先”。“争”与“不争”、“知足”与“不知足”、“不敢后人”与“不敢为天下先”是相辅相成的。奋发进取的“不知足”,善于开拓、敢于拼搏的“不敢后人”思想,是事业成功的保证。但是有时人也需要清净无为的“不争”与“知足”,只有“知足”才能“不辱”,只有“不敢为天下先”才能“不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身心放松,养精蓄锐,以利再战。这种“知足”、“不争之德”、“不敢为天下先”,也是道家为人类提供的一种高超的生活艺术。道家主张的“上德若谷”、“以德报怨”、“宠辱若惊”、“功成而不居”、“人贵自知之明”等思想,以及它的“无名”、“无功”、“无己”的人生理想境界说,虽有某些消极因素,但它在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现代高尚人格和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则是一剂针砭社会疾病和人的心理障碍的良药,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效力,闪烁着人生艺术的智慧之光。 当然,另一方面,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也存在消极方面的影响,结合现代实际,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老子认为:“道可道,非恒道。”(在汉代为避恒帝的讳,才改为“常” ).大概的意思是: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后人分析他所说的\道\是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或规律.它生成万物之后,又作为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而蕴涵于天地万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无间不入,无所不包。它虽存在于天地万物之中,但它不同于可感觉的具体事物,它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是构成天地万物共同本质的东西。然而它又超越于时间空间以外.所以,不能靠感觉器官去认识,也难以用普通字词去表示,只能用比喻和描述来说明它的存在。 这样,他的观点就可以让象我这样的人找到了信仰上帝的根据.他的\道\正是圣经所启示的上帝是一回事.<> 1章20节说\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借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这对于当代中国所提昌的无神论,唯物论,等等来说,肯定具有消极影响.
二、庄子说的\相濡以沫 不如相忘以江湖 \原句是:“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噱σ阅蝗缦嗤诮!.意思是,:\泉水乾涸了, 两条鱼为了生存, 彼此用嘴里的湿气来喂对方, 苟延残喘。但与其在死亡边缘才这样互相扶持, 还不如大家安安定定的回到大海, 互不相识的来得好 \我理解:“相濡以沫”,可能令人感动;而“相忘于江湖”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或许更需要坦荡、淡泊的心境吧。放弃强烈的感情来换取平淡的生活。忘记应该的,放弃能够的,就是一种幸福.庄子是主张精神上的逍遥自在的,因为平平淡淡才是真.这与当代提昌的同甘共苦、生死与共、发愤图强等等的道德观念肯定与格格不入.有点自私自利 ,背信弃义的嫌疑.
三、庄子的\坐忘\境界.庄子曾说“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直译的意思是: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我理解这句话是要沉入于忘的境界.忘记外界一切事物,甚至忘记自身形体的存在,达到与“大道”相合为一的得道境界.这与当代所提昌的\知识就是力量\和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也具有消极的影响.简言之,道家的无为思想对应现在的物质社会不是格格不入。
综上所述,道家思想既有其积极地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参考,也有其消极的影响,我们应引以为鉴。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中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道家思想当代的积极和消极影响17等内容。 
 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积极意义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虽然道家思想曾被认为是消极避世的 ,缺乏儒家积极进...道家的“法自然”观及其影响――兼与西方自然法思想...  儒、法、道三家管理思想在当代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 儒家、法家和道家管理思想在...任何事物都有它积 极的一面和它消极的一面,作为我国古代优秀的管理思想也不...  轻重的作用,在当代,它仍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从道家思想 对社会...因此,我们应该从道家的人生哲学中吸取精华,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以蓬勃向 上的...  还将进一步探讨当代青年人应该从道教思想吸收哪些有益...当然道家思想也产生过消极 影响,如有的帝王以无为而...想的有益的部分,让它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产生积极...  道家思想对我们现代社会的影响_社会学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道家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因此人人要时刻牢记道家之言,从自我出发,积极营造社会 的和谐,最终实现和谐世界...  道家思想的现实意义一、近现代道家思想的兴起 中国...为&救世之书&,力图发挥 老子革新救弊的积极作用。...如吴虞视老庄为反专制的&消极革命派&;胡适认为老子...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_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道家的影响...对现世的积极意义: 时至今日,面对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科技成果的日新月异,社会...  法律文化的内容和特点,在取其精华去其 糟粕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和对比古代儒家法家道家三家的治国思想,在肯定其积极影响的同 时,提出其对现代法治建设的消极作用。...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化的影响--《武汉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化的影响
【摘要】:
在东亚思想文化史中观照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国哲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日本作为东亚汉字文化圈的中一个重要文化区域,既深受佛教和儒家的影响,也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近世作为日本的“前近代”,是日本文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日本接受道家思想的成熟期,因而,研究道家思想与日本近世文化的关系,是有重要意义的,但学界对此还关注不多。本文在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取宏观把握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重点考察日本近世的儒学、社会批判思想家、自然哲学家、经济思想家和町人、复古神道以及文学等几个方面具有代表性、而目前研究又相对薄弱的学派或人物,通过解读、分析主要相关文本,找出其与道家的思想关联,论证其思想受到道家影响的内容和方式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恰当的概括和综合,力求形成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观点,揭示道家思想在日本近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
本文共分八个部分,即一至七章和结语。第一章概述近世以前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中的积淀。主要分“平安时代前”和“平安——室町时代”两个历史阶段,从《宪法十七条》、《古事记》、《日本书纪》、《怀风藻》、《万叶集》等日本古代典籍,以及平安时代的僧人空海和室町时代的五山禅僧的作品等,揭示近世以前道家思想对日本文化的渗透。这种渗透总体上并不深刻,但经过漫长的传播过程,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中形成了较为深厚的积淀。
第二章首先论述日本近世道家思想发展的历史原因及老庄研究的概况,然后主要以徂徕学派为例,讨论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儒学的影响。日本近世前期(17世纪末以前),幕藩封建制度较为稳固,朱子学被奉为官学。中期以后,其封建体制危机日深,朱子学的权威逐渐丧失,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分化和多元的动向,道家开始受到日本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关注、研究、吸收和利用,而道家思想在近世之前较深厚的文化积淀,则为其在近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准备。
徂徕学派是江户中期儒学的重要一支,它在批判老庄道家的同时,也重视研究和吸收道家思想。这集中体现于其三个代表人物荻生徂徕、太宰春台和服部南郭。荻生在“古文辞学”的方法论上,吸收了《庄子》的“得意忘言”的思想;在作为其理论核心的道论中,他利用了《老子》“道”的哲学;在经世论上,则把《老子》的“无为而治”作为“圣人之道”的重要补充。太宰春台在经世论上更加重视《老子》的“无为”,提出并论证其为“衰世之治道”。服部南郭对道家的吸收,主要表现于追随《庄子》,提出“隐”的人生论。
第三章以安藤昌益为例,讨论道家思想对社会批判思想家的影响。安藤昌益是江户时代农民反封建思想的代表,而与朱子学、徂徕学等儒学学派以及复古神道等有着实质的不同。安藤虽然严厉地批判老庄道家为“不耕食”,但又借取了道家的思想观念。在宇宙论上,安藤提出宇宙的本原是“万万一真”、“活真一气”,与《庄子》的“天地一气”、“道通为一”的思想相通;在社会人生论和社会批判思想中,道家对其影响更为突出,他指出,圣人及其“私法”(“四民”的等级制和“五常”的道德规范)是“恶盗之根”,这可说与《老子》“绝圣弃智”、《庄子》“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思想如出一辙。他的“直耕直织,安衣安食,与天地同为四时之行”的“自然世”,与老庄的“小国寡民”和“至德之世”极为相似,其以“自然世”与“法世”对立的社会批判理路,源于道家从“自然”的立场审视现实社会的思维模式,而其“真人”的理想人格,亦来自《庄子》。
第四章分别以海保青陵和石田梅岩为例,讨论道家思想对经济思想家和町人的影响。面对日本近世中期以后迅速发展的商品经济,海保青陵以经济思想家的身份,从藩政的立场出发,加以肯定,形成了与农本主义相对的重商的经济思想,“理”和“智”的思想是海保的经济思想的理论依据。关于《老子》,海保认为,“老子乃真儒”,《老子》是“生发智慧”之书。他吸收了老庄的思想,其“理”的概念,是基于对《老子》“道”的诠释而形成的,具有《老子》“道”的“似无实有”的特性,他的“智”,就是“从天理”而“不用己”,实为老庄之“无为”,而“生智”的方法,就是老庄之“虚”“静”。在社会经济论上,海保提出“循理而治”的社会经济管理原则,即“不自以为是,不人为造作,不管护过多”,采用“鼓舞之术”的激励措施,即通过奖励“使其自然悟之”、“不叱民不强行而行法令之法”,达到使民“忘”的社会管理目标,吸取了道家“无为”“自然”和“忘”的思想,还引用《老子》的君民关系论论证他关于国家和民间财富流动平衡和税收的经济理论。总之,海保对《老子》思想有重要吸收,并且加以发挥和改造。
随着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日本“町人”(居住于都市的商人和手工业者)阶层崛起,石田梅岩及其所开创的心学运动,是町人思想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代表。石田肯定老庄道家助人从“泥于圣人之言”而不知圣人之“实体”的迷惑中醒悟,并受其重意轻言、重实轻名思想的影响,强调在认识上“知心”、“得于心”,而反对“拘泥于圣人之言”。
第五章以三浦梅园为例,讨论道家思想对自然哲学家的影响。三浦梅园是日本近世相对超越了传统学派界限的自然哲学家的代表,其哲学大量吸取了道家的思想。在宇宙论上,他关于宇宙本原的“玄”的思想,即来源于老庄道家,特别是直接取自《庄子》。他把“玄”具体理解为“一元气之玄”,把宇宙的“聚散生化”归结为“一气之通”,发挥了《庄子》“通天下一气”的思想,而其关于宇宙规律的“条理”的哲学,也受到《庄子》“理”的思想的影响;在认识论上,三浦“达观于天地”的认识目标、“反观合一”的认识方法,都不同程度吸收了道家思想的内容,特别是,他关于万物平等,批判人类以是非相争,主张“是非之以天地”的认识标准思想,可谓《庄子》“齐是非”之说的翻版。另外,作为一个自然哲学家,三浦在人生论上也追随《庄子》,追求“与夫造物同化”和“忘而通”的境界。
第六章以复古神道为例,讨论道家思想对日本民族宗教的影响。神道是日本固有的民族宗教,复古神道是理论化程度最高的神道形态之一,也是日本近世影响最大的神道派别。复古神道采取激烈排斥外来文化的态度,主张在日本古代典籍中寻求“日本精神”。在复古神道的代表人物契冲、贺茂真渊、本居宣长等的思想中,明显可见对道家的吸收。契冲的思想中,就有《庄子》不为物累、追求“逍遥”的人生哲学和《老子》“贵柔”思想的印记,贺茂真渊明确肯定老子“唱顺任天地,正合于天下之道”,认为日本“古道”的产生和形成,完全是“自然”的,是“顺任天地”之道,这一思想与道家的“自然”“无为”基本一致。作为“日本精神”的特征,贺茂提倡“真心”、“贵柔和”的道德。他所谓“真心”,是得之于天地的本真、自然之心,这与《庄子》的“真”和“真性”无异,至于“贵柔和”的思想,则显然来自《老子》。作为复古神道的完成者,本居宣长排斥中国文化(“汉意”)最激烈,但还是受到道家思想的一定影响。他承认老庄“自与神道相似者多”,肯定其“厌恶智巧、尊崇自然”,他批判儒家名教礼制的伪善性,反对“人为巧智”和“贪名”,反对违背人的自然情感和欲望,即“真心”,其与道家的理论归宿虽不同,但其着眼点和方法是一致的。
第七章以松尾芭蕉和佚斋樗山为例,讨论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文学的影响。日本近世文学中出现了众多亲近道家思想的人物和作品。松尾芭蕉作为江户俳谐文学划时代的代表,在日本江户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松尾提出“随造化,与四季为友”,在思想内涵和语言表达形式上,都是以《庄子》“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的思想为摹本,《庄子》成为他人生和文学的精神支撑。道家思想对日本近世的通俗文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佚斋樗山即是其代表。佚斋提出“庄子乃圣门之别派”的庄子观,试图把《庄子》思想融入儒学系统。佚斋把《庄子》顺从“造化”而“安命”思想解释为安于“造化所成”之“天性”,进而解释为安于社会性的“职分”,这就使《庄子》的“安命”转化为与现存社会制度协调一致的思想观念,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在现存社会制度下寻求都市生活的安定感的心理。
结语部分探讨道家思想在日本近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及变化。道家思想在日本近世文化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作为建构自然哲学的理论依据。道家特别是《庄子》特有的关于宇宙的基本思想,在三浦梅园的自然哲学中发挥着结构性的甚至主导的作用。“自然”、“真”和“道”这些道家特有的、具有深厚底蕴的思想观念,构成安藤昌益自然哲学的基调。二是作为社会文化批判的思想武器。老庄道家从“自然”的观念出发审视现实社会的基本理路,构成安藤昌益社会文化批判思想的基本框架,即从“自然世”的理念出发审视、批判和超越“法世”。道家提供了复古神道的文化批判模式,即批判儒学的“人为巧智”对人的“真心”的扭曲,并提出回归没有人为的自然古道。在江户时代,对道家思想的批判精神和思想的利用具有普遍性。三是作为政治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进入荻生徂徕、太宰春台等的政治思想中而成为其组成部分,并逐渐得到强化。在海保青陵的经济思想中,“无为”则转化为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策略。四是作为人生的理想境界。《庄子》的“造化”、“游”等思想渗透到日本近世文化的各领域和层面,构成了文人人生论的主要观念。五是作为开发智慧的思想资源。《老子》的“无为”、“虚”“静”等思想,经过海保青陵从智慧之学角度的解释,成为一种产生智慧的发动机制。道家思想的文化作用一直延伸到近代,对日本明治近代化思潮也发生了影响。
道家思想在日本近世文化发展中有三个变化:一是趋于隐蔽。在日本近世,道家思想未形成学派,其接受主体,也多不公开承认对道家思想的吸收,有的反而持激烈的批评态度,其影响呈现隐蔽性。二是与儒家结合。道家思想在日本近世出现了与儒家结合,形成儒道合一思想形态的变化。这既有社会历史原因,也反映出日本文化对植入的各外来文化的灵活态度。三是日本化。道家思想在日本文化中被“转译”,从而带有日本特色,发生了“日本化”,如“自然”概念的变化。道家思想的“日本化”,是其与日本文化的深层特质交融的结果。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06【分类号】:G131.3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爱民;;[J];齐鲁学刊;2009年03期
沈德玮;;[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沈德玮;[D];北京师范大学;2011年
张洪菁;[D];西南大学;2009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金林;[J];日本学刊;1999年03期
胡孚琛;[J];哲学研究;1991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朱锐泉;;[J];蒲松龄研究;2010年02期
魏全凤;冯斗;;[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陆军;;[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孔令梅;;[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梁辉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商原李刚;[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商原李刚;;[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李华华;;[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尉利工;;[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段伟;;[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润生;;[A];中国思维科学研究论文选2011年专辑[C];2012年
腊永红;鲁西龙;王振华;;[A];中国庆阳2011岐黄文化暨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刘仲林;;[A];安徽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学术年会哲学学会专场——“科学发展观与安徽崛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任光宣;;[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冯玮;;[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8年
陈德安;米靖;;[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侯会明;;[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徐卫红;;[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唐晓岚;季建乐;赵玮;;[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何华珍;;[A];第六届汉语词汇语义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凯波;[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金哲;[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郑现喆;[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李国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王凯;[D];南开大学;2010年
曹利云;[D];南开大学;2010年
刘佳;[D];南开大学;2010年
尹佳涛;[D];南开大学;2010年
刘红红;[D];暨南大学;2010年
孙敏明;[D];浙江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高世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雷丹;[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崔鲮丽;[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谭卓华;[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杨启;[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徐娟;[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刘志军;[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付洁;[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郭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蒙;;[J];中国道教;2007年04期
金仁权,崔昌海;[J];东疆学刊;2000年01期
姜云;[J];东疆学刊;2000年01期
杨华祥;;[J];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李承贵;;[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8期
朱永龄;[J];抚州师专学报;1994年02期
刘歆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张洪高;唐晓鸣;;[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年02期
赵莉;[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年03期
田正平;李成军;;[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文;[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玉强;[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秋玲;[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李晓红;[D];广州大学;2011年
周晓玉;[D];兰州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振复;;[J];书城;1996年04期
涂承日;;[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涂承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张盛桥;;[J];语文学刊;2011年09期
邵志华;;[J];江西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程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2期
杨菲;李松;;[J];经营管理者;2009年24期
任苑;;[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徐雪梅;;[J];语文学刊;2006年05期
李霞;;[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抗生;;[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向佐群;;[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周芳芳;于华;高伟;;[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肖作铭;;[A];水浒争鸣(第二辑)[C];1983年
韩凤鸣;;[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蔡觉敏;;[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李先逵;;[A];古典园林建筑艺术学术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付新伟;胥筱云;;[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谢清果;;[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崔秀莲;;[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储诚喜;[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 实习生 周晓婷;[N];南方日报;2011年
陈菁霞;[N];中华读书报;2010年
本报记者 姜今;[N];中华读书报;2002年
黎红雷;[N];民营经济报;2009年
景宏;[N];中国教育报;2001年
本报记者 彭代英;[N];湘潭日报;2010年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肖群忠;[N];中国教育报;2010年
“武当之道”课题组
北京大衍致用旅游规划设计院供稿;[N];中国旅游报;2010年
冯永强 肖颖 罗曼;[N];中国改革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谷;[D];武汉大学;2006年
金会庆;[D];安徽大学;2011年
孙宗美;[D];暨南大学;2010年
彭昊;[D];湖南大学;2010年
周貞余;[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宁国良;[D];西北大学;2005年
鲍永玲;[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周耿;[D];湖南大学;2011年
周晓东;[D];山东大学;2012年
欧阳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银华;[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袁超;[D];河北大学;2011年
朱杰;[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安秀容;[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袁媛;[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陈孝娥;[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邱思斯;[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涂沙丽;[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孙晓玲;[D];青岛大学;2007年
陈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管子对后世的影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