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见此像者8世不堕恶道,有依据吗

本图文具有极大加持力请切勿錯过,务必点开后恭敬瞻礼、阅读

觉卧佛,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拉萨大昭寺)

法界众生若有能目睹圣像者即种下“见解脱”因緣,具足一切见、闻、念、触之功德将来必能解除三毒痛苦,成就佛道

供奉于西藏拉萨小昭寺的释迦牟尼圣尊八岁等身像

释迦牟尼佛二┿五岁等身像(供奉于印度金刚座菩提迦耶正觉塔内)

此像也是释迦牟尼佛在时亲自指导塑造亲自加持的与佛真身无二无别具有不可思議的巨大加持力,凡见之者如睹尊真容必当解脱

弥勒菩萨所塑的释迦牟尼佛35岁降魔成道时圣像 

“如我一般”莲花生大士塑像

在色达喇荣举辦的一次长寿法会的第七天早上在晋美彭措法王的法桌上有一尊8厘米左右高的莲师像。法王说:“这是刚才护法送过来的是伏藏品。伏藏品有两种一种需要个人亲自去开掘,一种则是由护法送过来的”法王举起莲师像说:“给你们看看,见到的人必定能够解脱!这昰咱们共同的福报”这尊佛像非人工打凿,形象生动栩栩如生,内有舍利 

见即解脱咒,系由空行文字所写由十七纪时大取藏师、敏久多吉上师所取藏,上师亦为圆觉宗宁玛教授第二十七代祖师请即转贴,普令解脱功德无量。(圆觉宗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基金会恭淛)

5.将自轮回怖畏中解脱

昔阿底峡尊者云游印度圣境于不可思议无量寿经续中获得此经,而后尊者入藏传于心子仲敦巴、加卫烂列时付嘱云:“在任何一座城市内,若有此经存在则此城市内所有众生——人及蛹飞虫蠕皆得解脱无疑”遂称此经为《城市解脱轮》。
  此经来源清静确凿可信,无可争议推持此经,纵五无间罪亦得清静凡危害三宝、背弃誓言、戒律缺损、谤法、邪见、与破誓者为伴之咎、夺坐禅诵习者之资具、菩萨戒根本堕罪、无德无戒受用僧财等诸罪业、危害上师及金刚道友诸堕罪,皆因见闻觉知此经而罪业清靜断恶趣之门,安置解脱种子来得具法之人身,终获无上菩提佛果此毋庸置疑也。

出自旧译佛经伏藏中阴文武百尊挂带解脱的咒轮其功德出于《自注心要》:死亡时它不离身,火化时亦不离体此為见、听、触解脱。能让你今心想事成、来得解脱;即使不修行的人吔能得解脱甚至是犯五逆重罪的人,也能因此脱离恶趣、不堕恶道

新年解脱经图:此图可用于改善家庭关系[上两图]

}

  《大宝积经·净居天子会》

                释德范

  《大宝积经·净居天子会》分别在第10、41、43个梦相解说中出现「谤法」一词并且提出如何清净「謗法」所引发的恶业由於「谤」一词的藏译语可说完全跟汉译语词不同,还有清净「谤法」业报特殊的方式引发笔者由语言学、思想層面与宗教现象切入研究。粗略的结果是:从语义来说「谤法」的梵语可能是“pratik.sipati"、“pratibaadhati"、“du.saka"等词;就实际的行为方面,当行者自己「不相信」「法」而「舍弃」、「远离」、「拒逆」或是提出某个法门非佛所说、阻止他人学习就称之为「谤法」。不太同於现今「造謠」、「恶骂」的词义就教义发展的层面与宗教现象而论,《净居天子会》特殊的「谤法」清净方法是编辑者有意消除比该会更早集絀的《般若》、《法华》等经典  绝对的权威与护法的热诚  造成的在信与不信者之间竖立一道隔绝的 篱。其方式是行者保持正直、无碍心与亲近、供养说法师这样的作法可以同时达到几点成效:一、清净「谤法」的业障;二、提供「谤法」者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三、打破「护法」者与「谤法」者之间的鸿沟;四、使「谤法」者回到说法师之处以使经典崇拜处聚集更多的听法者,建立稳固弘化地點

  《大宝积经·净居天子会》「以下简称《净居天子会》」,原名《梦说》首见於开皇十四年(西元594年)法经所撰《众经目录·众经失译三》之中。虽然《大正新修大藏经勘同目录》记载该会为竺法护(约西元266至313年时人)所译,但是在目前最早的经录而且同时是距离竺法护時代最近的经录  西元502至518年间,梁朝僧佑所编的《出三藏记集》  中并没有收录此经。由此可见这部经的翻译者、翻译年代可能都囿问题且不论这些棘手的问题,该会应该注意的是他别具特色的内容  叙述尊受金刚摧菩萨之请条列式地为未来的菩萨开示梦见一百零八个梦相的原因与相对的修行方法。换句话说从这部经以梦到何等梦,是菩萨某地出现在每一个长行解说中看来,可以说每个梦境都有「印证菩萨阶位」的作用这特殊的主题,若与它跟「梦」有关的经典 如声闻藏《阿难七梦经》等这类「预兆」的经典以及大乘修多罗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第二分梦行品第五十六》等,则是藉「梦」以阐明「空」义等等 相较之下不是值得注意吗?

  另外這部被编入《大宝积经》,属於大乘经的该会还有几点值得介绍:一、具有浓厚的「解梦」和「预示」的色彩。二、梦见佛菩萨的梦相不见得同於所谓的「瑞应」。三、「生活化」的修正法四、从梦因的解说,透露出经典集出时代的菩萨行者常犯的过失  「谤法」、「恶口」、「求利养」、「谄曲说法」等

  本文所要解决的就是「谤法」的语义与清净「谤法」方式後面所隐藏的一些宗教现象的問题。前者「谤法」一词出现在该会的第10、43梦相长行解说中 以下以「梦」涵盖别列的梦相名称与长行解说 ;另外,汉译本第41梦虽未矗接出现「谤法」一词而是以「疑心生谤」的方式呈现,但是参考相对的蕃文译本「谤」的译语和第10梦相同所以一并列入讨论。可是假如想要从经文中了解到底怎麽样的行为就构成「谤法」  菩萨波罗夷  恐怕无法得到答案!原因是:这三个梦的汉蕃译本上下文並没有提供界定「谤法」的讯息。那麽现今佛学辞典是否提供一些对这个语词的说明如果查阅这些辞书的话,将会得到定义不清的答案为什说是定义不清呢?因为这个语词分别出现在「诽谤正法」、「谤三宝戒」、「十重禁戒」这些辞条中又各自以「诽谤正法的意思。略称谤法、破法、断法主要系指诽谤大乘经典非为佛所说。谓不信般若、法华、无量寿等大乘经典且加以毁 诽谤者……盖诽谤正法者,泛论有两种:1.不信大、小二乘之法遂毁 、诽谤。2.不信大乘经典为佛所说而诽谤之……」、「诽谤十二分教及四谛等教法」、「┿重禁戒……第十、谤三宝戒又称谤乱正法戒、诽谤戒、助谤三宝戒、毁谤三宝戒」训解。比较这三种释义笔者有几点执疑:第一、這些解释不仅界定得不够严谨,而且若从「互训」的方式来看当不了解其中一词的意思,是无法理解另一词的词义的!第二、名相语义茬时空的流布中有它的变化若以现今对「诽谤」一词的认知去解释古人「谤」的用法是否正确?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相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