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工作多长时间算加班带回家算加班吗

是否应该把工作带回家?

首先不建议您把工作带回家。因为一旦工作和生活参杂在一起,就会相互影响。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如果你的工作和生活失衡,工作占据了你的生活,时间久了就会得不偿失。之所以现在很多人会频繁加班,失去对家庭的关注和照顾,一方面是客观原因社会压力大造成的,还有一方面是因为主观上自己没有做好时间管理,规划好自己的时间。


工作和生活之所以必须要分开,是因为只有专注才能做好一件事。如果你总是把工作带回家,就无暇和爱人交流,和孩子沟通,业没时间孝敬父母,更没有时间有自己的个人爱好。最终你会被工作缠绕。所以工作的时候,如果你能够充分利用好时间,做好事件安排和规划,高效率完成工作才能够有充沛精力照顾家庭。


早睡早起是做好时间管理的基本前提,每天早起15分钟或者说30分钟,梳理一下自己今天要做的公事,当你能够形成习惯之后,可以选择提前一周或者一个月安排日程。避免在家里还想着工作的事情,就需要你工作的时候全神贯注,运用番茄工作法,在一段时间内制作一件事,你会发现效率高了,谁打断你也不会打乱你的工作思绪了。


工作和生活一定要分开,你才能够在工作中做好自己本职,在家里做一个合格的家庭成员。

我是大白,愿意陪你共同成长!

对于是否应该把工作带回家,我建议是“不应该”。


首先,正常的工作是需要一定的环境、设备和对接的

,只有单位才完全具备这些条件,而家里的条件显然是有所欠缺的,对于你所能完成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其次,有了可以把工作带回家做的惯性思维,平时很容易养成工作拖延症

,不利于上班时间的时间效用,使上班的有效使用时间被浪费、而应有的休息时间被占用。

下班后的时间是为了更好的休息、人际交流以及与家人相处、提升自己的

,占用了休息时间会影响到第二天的工作,占用与朋友、家人的必要相处时间,必然是会影响到家庭关系的,“后宫乱则硝烟四起”。所以应该积极提高工作效率,利用好下班后的时间去想法提升自己。此外,下班后的时间需要用来更好的提升自己,忌原地踏步的日复一日的工作。


最后,这个不赢一概而论,若某个工作实在特别重要,必须在特定时间段内完成,可以继续带回家继续做,但是频率一定要控制好

更好的休息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作休息本来就是两不误。想知道更多的关于如何高效路的工作,可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米拉快跑(milakuaipao666)。

}

2017年9也16日讯,许多员工都习惯把做不完的工作带回家去做,还有许多人在8小时工作制之外的休息时间也被无形的加班占据。老板在微信群里@你一下,意味着又发布了新任务;碰上周一提交项目成果,周末得加会儿班;节假日出游,领导打来电话,好好的假期便可能泡汤……

资料图 作者:宋溪 北晚新视觉网供图

江苏省苏州市50多岁的男子文某,在加班4个多小时后猝死,文某家属索赔起诉。日前,苏州市虎丘法院依法作出一审判决,认定用人单位须对文某猝死承担相应责任,赔偿20万元。

这让周妍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周妍是北京某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的老师,回到家后,她往往还要备课、试讲。她坦言,最近很没食欲,一个星期瘦了5斤,情绪也变得消沉,“这种加班不是自愿不自愿,是你必须要准备好。”

温馨的家成了另一个办公室

在家加班,是周妍的常态。她觉得,在家加班状态更好,“我习惯在家里备课,心静。”作为三年级班主任的她开学以来一直在加班,周末也几乎被工作占满。因为包班制度,她既要教数学又要教语文,“每天只睡6个小时仍然干不完活”。

对于在广州某地产广告公司担任设计师的李星辰而言,加班就跟每天要吃饭一样正常。李星辰所在的公司为节省人力成本,只招了两名设计师。前段时间由于同事休产假,全公司大大小小的设计活,全压在李星辰一个人身上。

“很多项目客户晚上才给你反馈,这时只能晚上修改设计稿。加减尺寸、换个颜色、挪下位置……听着很简单,但是改起来也需要个把小时。”李星辰表示,每到节日前,就是她最忙的时候,通宵加班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手头已经有很多任务,又赶上第二天产品上线,我周五干了一个通宵还是没干完,周六又在家工作了一上午。”

相比于在公司里熬夜,李星辰更愿意把工作带回家做,但她对此又感到无奈。“家本该是个令人轻松愉悦的环境,从公司‘逃’出来,我却还要继续在家工作,怎么能不让人厌烦呢?”

“就这一会儿工夫,微信上有491条未读”

“你怎么不去跟微信过日子!”今年的七夕节,赵馨的男朋友恶狠狠地对她说。在这个中国情人节,赵馨亦如往常,注意力全集中在微信上。那里,10多个微信群正等着她回复信息。

赵馨就职于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行政处,日常工作是辅助房产销售人员。“准备房屋买卖合同、第一时间转发公司通知,甚至需要教会大龄销售人员使用电脑来进行申诉、退费等基本操作……销售人员但凡有点小问题,都会来找我。而且一般都是急事,我需要第一时间替他们排忧解难。”她调侃,自己总是全天候待命,就像个“保姆”。

赵馨现在要辅助4个门店的工作,店内90余名销售员结成了10余个微信群,随时会向她“发号施令”。有些消息若是回复不及时,一个电话立马就会打过来。赵馨私下算过,有天下班后,她接了10多通电话,发了100多条微信信息,处理这些琐事耗费的时间加起来得有四五个小时。

相比于隐性延长工作时长,这种即时性的工作带来的隐性“骚扰”更让她苦不堪言。“跟男朋友在电影院看电影,未能及时回复信息,销售打来电话硬跟我聊了半个小时,所有的好心情全部烟消云散;有次洗澡没带手机,回头一看,20多个未接电话。”她感觉自己无时无刻不跟工作“绑定”,没有个人生活。

赵馨的经历并非特例。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程序员刘铎也坦言,生活在一点点被工作侵蚀。他所从事的行业是加班“重灾区”,工作场所早就不限于公司,除了家,还包括地铁内、公园里、餐桌上。

刘铎所做的这些,在某互联网公司高级经理白飞看来,仅仅是称职。“在互联网行业干,抗压能力是基本要求。”每次招人,他都会特意跟HR要求:新人必须要适应加班。

白飞自己的生活中也有工作如影随形。他的微信上有百余个工作群,收到的信息一整天都读不完。在记者采访时,他说:“就这一会儿工夫,我微信上就有491个未读。”

建议细化“隐性加班”类型

“根据《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对加班,劳动者可以说‘不’。”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朱瑞雷律师说。

但是,把工作带回家能算加班吗?

对此,李星辰直言,公司领导是否知晓自己在家的额外付出,她并不在意。“你干了多少活,领导心里都清楚。最后加工资也不是你在朋友圈晒了多少个通宵可以决定的,而是看你最后提交上去的作品,以及客户的满意度。”她还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担忧:“让领导知道你在家加班也没啥用,晒得太多,只会让领导怀疑你是不是做事效率太低。”

周妍说自己从没拿到一分钱加班费。“老师在家加班无人知晓,教育行业就是这样。”她把这总结为行业规律。

中银律师事务所律师杨保全认为,办公室之外的工作很难被认定为加班。

“单位会根据工作任务量、加班审批制度、考勤管理等综合因素来确定员工是否属于加班。员工将工作带回家,如果未经单位加班批准或者系其自行安排,一般很难认定为加班。”杨保全说,“实践中,一旦发生仲裁或诉讼,加班事实的举证责任主要在员工,但这本身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赵馨曾想换个工作,但是考虑到自己学历和能力暂时不足以支撑在大城市闯荡梦想,只好作罢。按照公司规定,处理这些工作之余的“骚扰”,只能算作她的分内之事,不能算加班,也没有加班费。“我能拒绝这些‘骚扰’吗?”她提出疑问。

杨保全把这一现象看成信息化时代产生的新问题。他坦言,针对这种情况,现阶段法律很难界定。“个人认为,通过微信、电话等布置临时工作任务,可以理解成‘隐性加班’”。

杨保全建议对这些“隐性加班”的类型进行细化。“比如,如果有的任务只是简单回复即可,并不要求8小时工作时间外完成,则不应当算作加班;如果是经常性的、而且需要占用8小时工作以外很大一部分时间,则可能被界定为加班。”(本报记者 赵航 肖婕妤)

(原标题:“家”班,在下班之后——把工作带回家算加班吗?)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工作多长时间算加班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