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正堂供有多尊重复佛像地藏王菩萨佛像好吗

如何请菩萨
如何请菩萨
(C)2017 列表网&琼ICP备号-12&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转载]佛寺建筑(之二)
佛寺建筑(之二)
&&&&&&&&&&&&&&&&
二、佛寺的布局
汉传佛寺、藏传教寺、南传上座部佛寺这三类佛寺,由于它们深受各地传统建筑和地形、气候等影响,在单体建筑和总体布局上,又各自具有明显的特征。
& 1.汉传佛寺
由于深受宫殿、王府、坛庙、住宅等传统建筑模式的影响,汉传佛教寺庙一般都由一组又一组的庭院式建筑组成,中轴线分明,左右对称。寺庙的等级不同,大小不同,寺中庭院的数目也不相同。规模小、等级低的寺院,一般只有一两个庭院。规模大、等级高的一般有四五个以上的庭院。唐代的扶风法门寺,属于皇宫之外的内道场,是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寺院。其庭院数目,多达14个。北京的潭柘寺,历来都是一座重要的全国名刹。它的轴线有左、中、右三条,其庭院也依次布列在三条轴线上。
在汉传佛教寺庙中,单体建筑的种类非常丰富。殿、堂、楼、阁、廊、庑、亭、台等,凡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诸多类型,在汉传佛教寺庙建筑中几乎都有。在这些建筑物中,梁架交错,斗拱支撑,木榫卯接,人字形两面坡,屋面上铺着青瓦、琉璃瓦或者镏金铜瓦,屋脊上还安置了各类装饰品。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常常采用的传统模式。
当然,由于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各座汉传佛教寺庙的建筑布局也并非完全一样。一般来说,修建在平地上的寺庙主要是长方形,主殿排列于中轴线上,配殿位居两侧,总体布局严谨、整齐。修建在山麓或山上的寺庙,大多顺山势布局,殿堂层层递高;主殿位置突出,配殿环列前后或左右。这种寺庙的布局突出了主体,又富于变化。有的寺庙修建在悬崖绝壁上,如山西浑源的悬空寺,远看似空中楼阁。还有的寺庙,跨谷建桥为基,上筑佛殿,如河北井陉福庆寺的桥楼殿,远看似空中彩虹。这些都是我国汉传佛教寺庙建筑中的特殊类型,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精品和杰作。
★汉传佛寺殿堂的类型
常见的佛寺殿堂有许多类型,包括三门殿、弥勒殿、钟楼、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伽蓝殿、祖师殿、玉佛殿、三圣殿、药师殿、观音殿、三大士殿、念佛堂、罗汉堂、佛学苑、戒坛殿、藏经楼、方丈室、斋堂、放生池、如意寮、化身窑等,佛寺建筑的布局内容随着宗教礼仪、教义的不同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各异。
三门殿,亦名山门殿,因象征“三解脱门”而得名。门两旁塑两大金刚像,守护佛法。
弥勒殿一般寺院将弥勒的真身塑像置于天王殿,有的寺院将弥勒的化身塑像专供一处,即称此处为弥勒殿。上海龙华寺设有弥勒殿。弥勒殿的建筑常为单檐歇山式或单檐庑殿式。殿两侧置有蹲立石狮和石幢。
钟楼位于天王殿左前侧,一般为三层飞檐歇山式或三檐庑殿式。击之以召集僧众。因其供奉地藏菩萨,亦有称之为地藏殿的,一般地藏殿也设置于寺院的东边。
鼓楼位于天王殿右前侧。一般为三层飞檐歇山式或三檐庑殿式。佛寺素有早撞钟、暮击鼓以报时之说。鼓楼中供奉关帝,其左胁侍为关平,右胁侍为周仓。也有供奉观音的。
一般而言,天王殿是三门内的第一重殿,有着显正却邪的意义。单檐歇山式或单檐庑殿式。正门左右两侧有石幢,左右前两侧有钟楼和鼓楼。殿中供奉弥勒的真身或化身。东西两房供奉四大天王像。
大雄宝殿是佛寺的正殿,亦称大殿。日本称之为金堂。其建筑式样有重檐庑殿式或重檐歇山式等。大殿左右有石幢,大殿前有大香鼎,殿内正中一般供奉的是释迦牟尼像。有各种不同姿势的佛像。有的大殿中供奉的是三世佛,称横三世佛,即释迦牟尼佛、药师琉璃光佛、阿弥陀佛,也有其旁各有两位菩萨立像或坐像。有的大殿供奉毗卢遮那佛,有的供奉阿弥陀佛,有的大殿两侧供有二十诸天,有的大殿则于后两侧按古制供有十六罗汉。一般大殿供奉的像前挂着欢门、长明灯、幡、金幢……正中一尊像头顶处为藻井,分外精美。
法堂,位于大雄宝殿后面。它是演说佛法和传戒集会的场所,平时常作佛事用。也有在其他殿堂进行这些活动的。
伽蓝殿,位于大殿东边,属配殿。殿正中供奉波斯匿王,左边供奉祗多太子,右边供奉给孤独长者,以表示崇敬。
祖师殿,位于大殿西侧,此种布局以禅宗寺院最常见,其他宗派亦仿效。殿正中是达摩禅师,左边为六祖禅师,右边为百丈怀海禅师,其他宗派的寺院再加祀本宗祖师像。
玉佛殿,供奉释迦牟尼玉佛之地,有的供奉于楼中,如上海玉佛寺中的玉佛楼;有的供奉于偏殿中,如上海龙华寺的玉佛殿,屋顶属硬山式。
三圣殿,其为寺院重殿之一。常为重檐庑殿式或重檐歇山式。殿正中供奉阿弥陀佛,左胁侍为观世音菩萨,右胁侍为大势至菩萨,此三圣为“西方三圣”。三圣皆于莲花座上,幢幡皆有莲花图案,甚至地上皆刻有莲花图案。也有的供奉“东方三圣”,正中是药师佛,左右胁侍是日光普照菩萨和月光普照菩萨。
&&&药师殿,俗称药王殿,供奉“东方三圣”。
观音殿,又名大悲坛,有的寺院将观音殿设于轴线上无量寿佛殿之后,屋面为歇山式。有的将观音殿置于偏殿,屋面为悬山式或硬山式。殿中供奉观音塑像,旁有童男童女。
三大士殿,供奉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的殿堂。与宋、元以后民间对观音菩萨的敬仰与日俱增有关。
念佛堂,寺院僧众修持之处。如设有念佛堂,可在所供奉的佛像处念佛,如三圣殿。
罗汉堂,今北京碧云寺、成都宝光寺、苏州西园寺、汉阳归元寺、昆明筇竹寺等处,皆设置有五百罗汉堂。
佛学苑其是佛教寺院附设机构之一。
戒坛殿,位于中轴线东侧的僧众生活区,为传戒的场所。内供奉多尊佛像,正面莲花座上是释迦牟尼佛。殿前多有一门状小殿,内供优波离。
藏经楼,一般藏经楼中藏有三藏十二部。
方丈室,佛寺长老及住持说法之处。亦称丈室、函丈、正堂、堂头等。
斋堂,供应素食的食堂。中央供奉一座佛龛。
放生池,一般放生池四周垂杨夹道,架着两座小石桥,池中心小岛上有一座朱红栏杆的凉亭,亭里石碑上刻“放生池”三字。
如意寮,寺院中医疗场所。
化身窑,俗称大葬场。
★汉传佛寺殿堂内外的陈设
另外,殿堂内外陈设亦名目繁多,兹简介如下:
照壁,亦称“影壁”、“影墙”、“照墙”,即设于建筑物前或大门内的一道墙垣。或设于山门前,如苏州寒山寺;或隔路设于山门对面,如上海玉佛寺;或设于山门外必经之路上,如杭州灵隐寺。有的镌刻浮雕,如九龙壁、五龙壁、三龙壁,有的题寺名或诗词,有的书以“南无阿弥陀佛”。照壁可增加佛寺气势,显得敞亮宏伟。
牌坊亦称牌楼。一种门洞式的用木或砖搭起的建筑物,有纪念和装饰作用。
石狮,成对置于山门或大殿两侧。
经幢,是一种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现存经幢大多为唐至北宋的。
香炉,亦称宝鼎,烧香器皿。一般置于天王殿、大雄宝殿前。还有供奉于佛像前的香炉。
梆直形木鱼,中空,粥饭时击之为号。常悬挂于大雄宝殿东庑廊下。
云板亦称大板。云朵装金属板,上铸有字,击之报时。
云鼓绘有云彩状的鼓,专报午斋之用。
台座供奉佛像于上的台,常见有莲花座、金刚座、须弥座等。
光背置于大雄宝殿主尊佛像背后,仿佛起着“反光镜”的作用,使“丈光”普照。一般多为近似椭圆的叶状,可细分为顶光、身光等层次。
钟、鼓无论佛寺规模大小,一般于大雄宝殿的东西两侧分别置放钟和鼓。
宝盖即华盖,罩于佛像之上,平顶圆柱形伞状丝织物,也有以金属或木制成的。
欢门,是挂置于佛像前的方形大幔帐,多手工绣奇花异卉、珍禽瑞兽,以示尊重。
幡悬,挂于佛殿两侧或前方与两侧。四周,长条形丝织或棉织物,以示敬意。上或绘狮、或绘龙、或绘莲花,也有书写经文的。
长明灯,亦称续明灯、无尽灯,常当空悬挂于佛像前或大殿中央,也置于庭院中间围以玻璃柜。
烛檠,即落地烛台。放置于佛像前香案两侧,精雕彩绘。中国佛寺殿堂的形式大致分为殿宇式、楼阁式和都纲式三种。
殿宇式的特色可概括为“上栋下宇”、“上尊而宇卑”,汉地寺院大都以方形作为空间隔定的惯常形式,以山形双坡作为空间封闭的原始顶式,一定的阶基与崇峻屋顶互相呼应,屋顶与台基之间的立面多以木质窗棂相间而成,鲜用封壁,左右两面山墙少有开墙辟门的习俗。汉地寺院历代极受注意的屋顶的演变使其式样极其丰富,但基本形制保持不变。喇嘛庙则直接受到藏式建筑的影响,采用碉楼式建筑式样,以方形作为空间隔定的一般形式,以平顶作为空间封闭的常见顶式,以石为墙起楼,下宽上窄,四周开窗,正面建筑一般稍低,形似碉堡。流行于云南边境地区的小乘佛寺,普遍采用干栏式建筑式样,方形取空,山形双坡封顶,以竹木立柱起架为楼,上为居室,下为杂屋。
楼阁式是由于冶铸、泥塑以及制漆技术的发展,可以建制形体高大的佛像,比如有高大的毗卢遮那佛像、弥勒像、观音像,必须建造高大而中空的楼阁而形成的建筑式样。北宋雍和宫的万福阁与东西两侧的永康阁、延绥阁用两座阁道连接,造型别致,别具匠心。
都纲式是藏传佛教所特有的佛殿形式,常见于西藏、青海、内蒙,其是佛殿与经堂结合的产物,殿内不仅供奉佛像,而且进行诵经、举行法事。
&& 2.藏传佛寺
藏传佛教寺庙一般都称为喇嘛庙。这类佛教寺庙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汉式建筑的喇嘛庙,如北京的雍和宫、青海乐都的瞿昙寺等。它们的总体布局与汉传佛教寺庙没有两样。第二种,汉藏建筑结合式,如河北承德普宁寺、普乐寺等,寺的前部为典型的汉族建筑形式,寺的后部为典型的藏族建筑形式。第三种,为藏式建筑,如拉萨布达拉宫、日喀则扎什伦布寺、青海塔尔寺等,这类寺庙虽属藏式建筑,但其中也融入了数量不等的汉族建筑形式,比如采用汉族形式的屋顶,上覆琉璃瓦,屋顶的斗结构也是汉族的典型式样。下面着重介绍藏式喇嘛庙。
藏式喇嘛庙一般都依山就势建造,寺内有大殿、札仓、拉康、囊谦(活佛的公署)、辩经坛、转经道(廊)、塔(藏经塔或纪念塔)以及大量喇嘛住宅建筑。各个札仓和囊谦相对集中,没有明显的整体规划。殿堂高低错落,布局灵活,主要的佛殿、札仓等位置突出,其他殿宇,环列周围,远远望去,给人以屋包山的感觉。寺庙周围,环以高大的围墙,状似城堡。西藏寺庙有一种坚固、宏伟、鲜明、浓烈的特殊风格。
★多功能的中心
在过去的岁月里,西藏寺庙具有多功能的中心作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都集中于此,因此其建筑通常不是单一的个体,而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建筑构成的建筑群,这一建筑群就其功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的部分:
错钦,为寺庙的最高管理机构,也是全寺集会的场所。
札仓,又分设显乘札仓、密乘札仓、送学札仓、丁科札仓,这是相当于一所综合性的学院,而较小的寺庙没有这么细致的分别,那就等同于一所专科学院。
康村,僧人进入札仓之后就按其地域而分配到相应的康村中,它是札仓的下一级组织,实际上是僧人宿舍。
拉康,用作供奉佛像的佛殿,一般面积不大,平面呈方形,其高度不一,取决于所供奉佛像的大小,四、五层,通常位于寺庙的中间位置。四周有封闭的院墙和转经廊。
拉让,是活佛的住所。除了活佛正常的生活用房外,一般都有专用的经堂和佛殿,因此具有独立的院落。
辩经台,作为喇嘛或活佛升级辩论考试的场所,建筑比较平常,低矮的平台上建敞厅供主考人落座,周围是平整的广场,听众则席地而坐。
除了上述六类寺庙建筑单元以外,另外还有灵塔殿、佛塔等。这些建筑单元在西藏的寺庙建筑中有着多样的建筑样式和组合形式,如此就形成了众多的建筑格局和建筑风格。
★殿堂和法坛
藏式喇嘛庙中的殿堂一般都为密梁平顶构架,部分使用汉族形式的木构架屋顶。虽然使用不同,体型不一,但寺院建筑在外形上还是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墙很厚,有很大的收分,窗很小,因而显得雄壮坚实。檐口和墙身上大量的横向饰带,给人以多层的感觉,艺术地增加了建筑的尺度感。教义规定,经堂和塔要刷成白色,佛寺刷红色,白墙面上用黑色窗框、红色木门廊及棕色饰带,红墙面上则用白色及棕色饰带,屋顶部分及饰带上重点点缀镏金装饰,或用镏金屋顶。这些装饰和色彩上的强烈对比,有助于突出宗教建筑的重要性。
另外,喇嘛教特别注重修法仪轨,修法、受戒、驱妖时要筑曼荼罗。曼荼罗即法坛,又名坛城、城,基本上是十字轴线对称、方圆相间、“井”字分隔的空间。在“井”字分隔成的9个空间或相间隔的5个空间里,按各种曼荼罗的要求布置佛菩萨,再现佛经中描述的世界构成形式。曼荼罗运用到建筑上,有的成为寺庙总体布局的构图,如西藏桑耶寺、承德普宁寺后部、普乐寺后部等;有的成为佛殿的造型式样,如北京雍和宫的法轮殿、承德普宁寺的大乘之阁等。
3.南传上座部佛寺
&&&&最初,佛经的传布只是通过耳听口传,没有建立寺庙。直至16世纪明朝隆庆时期,由缅甸国王派来的僧团才带来佛经与佛像,在景洪地区开始大造寺、塔,并将佛教进而传至德宏、盂连等地,使上座部佛教得以盛行于傣族地区,从而发展到人人信教,村村有寺,寨寨有塔的局面。佛寺殿堂内外装饰华丽,色彩鲜艳夺目。在蓝天、白云和绿树的掩映下,造型灵巧美观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引人注目。
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教)寺庙,深受汉族建筑、泰缅建筑和傣族民居建筑的影响,有宫殿式、干栏式和宫殿干栏结合式三种。因为小乘教只认释迦牟尼为佛,寺庙建筑便以佛塔和释迦牟尼佛像为中心,因此,大殿或塔是寺的中心。佛殿供奉着高大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很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首先是把庞大的屋顶上下分作几层,左右又分作若干段,让中央部分突出,使硕大的屋顶变成一座多屋顶的组合体;其次又在屋顶的几乎所有屋脊上都布满了小装饰,动物小兽,植物卷草,一个挨一个,中央还点缀着高起的尖刹,使这些不同方向、不同高低的正脊、垂脊、戗脊仿佛成了空中的彩带。佛寺四周有经堂、僧舍等环列,它们之间没有中轴对称的关系,布局灵活,只在寺门与佛殿之间有小廊相连。所以这里的佛寺不论在总体布置还是个体建筑的形象上,都表现出傣族地区建筑群体布局灵活自由和形象轻巧灵透的特殊风格。
上述三类佛教寺庙,虽然各有特色,但是,它们都是宗教建筑,是佛教院校建筑和生活建筑的结合体,在我国古代建筑的众多类型中独树一帜。
1.佛塔的种类
我们参观寺庙之外所看到的另一类佛教建筑,便是造型各异的佛塔,这是旅游者最感兴趣,并经常与之合影留念的佛教文物。佛塔,简称塔,起源于印度,印度把佛塔称为“窣堵波”或“浮图”,本来用于保存释迦牟尼的遗骸“舍利”,后来也用于保存佛教经典和高僧的遗骸。从佛塔的结构和外观分类,佛塔主要有以下样式:
楼阁式塔。这种样式的塔像中国传统建筑里的楼阁,故名楼阁式。这种样式的塔是中国古塔中历史最悠久、形体最高大、保存数量最多的一种。塔的每层之间有明显的距离,层高大致相当于一层楼阁。各层塔的每一面都有门或窗,门窗上有塔檐伸出。游客可以进入塔内,登临每一层塔楼,凭栏远眺各处风光。
密檐式塔。仍然是由多层构成的塔,梯形与楼阁式塔差不多高大,但除了第一层塔身特别高以外,每层之间距离很小,塔檐较短,紧密重叠,难以分辨楼层,故称为密檐式。每一面仅有通气孔,没有窗门,辽、金时代以后许多塔甚至还是实心。因此,密檐式佛塔除个别例外,游客一般不能进入塔内登高远眺,只能欣赏其外观。
覆钵式塔。这是元代从南亚尼伯尔传入的一种佛塔样式,因喇嘛教常建造这种样式的塔,又把它称为喇嘛塔(或藏式塔)。
金刚宝座式塔。这是一种造型奇特的密宗佛塔。中国的金刚宝座塔的塔基是一座内部空心的四方型高台,游客能从正面拱门进去。里面设有楼梯可以登上高台上面,上面建造了五座小塔,中央一座略高,四只角上的四座塔稍低,象征着须弥山五形,即天释高居山顶中央,四大天王住在稍低一些的四面山腰。
花式塔。因为在塔的上半释迦牟尼圆锥部分有各种装饰物,远看像一大束花,故叫花式塔,简称花塔。
亭阁式塔。又称墓塔,类似于通常看到的亭子上面加了塔刹。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佛塔,民间用来放置佛像或坟墓主人的塑像。
宝箧印经式塔。箧是装书的箱子,由于这种塔的方形塔身很像箧,里面又保存了佛经,故名叫宝箧印经式塔。这种塔一般很小,原来是设置在寺庙内存放舍利。
过街式塔。塔的基座很高大,下面开门洞,行人车马均可通过。由于塔在门洞之上,人们只要从塔下的门洞穿过,就算是拜了一次佛,这无疑使佛教朝拜活动世俗化了。
笋式塔。这是小乘佛教最典型的寺塔。接近圆形的塔基很大,周边由许多花瓣连接组成。塔身呈葫芦状,越向上越细,整座塔宛如破土而出的大竹笋。这种样式的塔在中国最典型的是云南西双版纳的曼飞龙塔,云南瑞丽遮勒大金塔。
单塔。这是小乘佛塔的又一种样式的塔。塔基呈方形,塔身为砖砌实心,平面为折角亚字形,由3层逐层收小减低须弥座重叠而成。塔刹如覆置的喇叭,上有环状线脚和多个金属相轮。这种塔在中国最典型的是云南景洪的曼苏满寺塔。
&& 2.佛塔的建筑特色
佛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枝奇葩,它的出现与发展,美化了我国的山山水水,为古老的神州大地增添了无限风采。
佛塔类型多样,同一类型又有多种变体,与此相对应,佛塔也有多种结构或形式。楼阁式塔的形式,有一种典雅富丽之美;密檐式塔的形式,则有一种挺拔俊俏的美;亭阁式塔的形式,富于简洁明快的美;花塔的形式,则有一种富丽堂皇之美;覆钵式塔和金刚宝座式塔的形式,富有异国情调的美;塔林集多种类型的塔于一处,群塔荟萃,又有一种“以多取胜”之美。
而不同的时代,也赋予佛塔不同的形式风格。在魏、唐、辽时代,佛塔上下收刹很严格,其轮廓线多为优美的曲线,上下两端小,中间大。如现存最早的北魏嵩岳寺塔,其整体轮廓呈圆和的抛物线形状,既具有巍峨挺拔之雄,又具有婉转柔和之秀。而宋代以后所建的塔,轮廓线则变得刚直挺拔、渐趋呆板。佛塔所在地域的南北差异,也使人们领略到到南北不同的美。南方塔以浙江、江苏、安徽、江西、广东等地为代表,塔型都带有腰檐、平座栏杆、挑角飞檐,给人一种玲珑瘦巧、轻快秀丽的感觉,北方塔则以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辽宁等地为代表,其梁枋、斗拱腰檐等都精工细作,具有雄伟稳重、庄严大方的气魄。
佛塔以其优美的形式装点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其如北京颐和园的“玉峰塔影”、杭州西湖的“雷峰夕照”等,莫不是以塔为景,以塔的形式为美。佛塔又往往构成了风景轮廓线上最醒目的标志,它的出现使平淡的风景突然有了一个高潮,这也给人们带来了种种情趣。
佛塔的美是形式美与装饰美的统一。佛塔的装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佛塔结构有关的装饰,如飞檐冀角、斗拱额枋、塔刹风铎等;二是以浮雕为主的艺术装饰。
我国早期的佛塔多为木塔,它们与佛殿一样,也有飞檐翼角、斗拱额枋、天花藻井、彩绘壁画等种种装饰,所不同的是,这些装饰施于高层建筑之上,就更增添了佛塔的飘然出世神乎其神之感。唐代以后,砖石塔逐渐取代木塔而成为佛塔的主流,但建筑材料的变化并没有带来结构装饰的相应变化,相反,聪明的工匠用砖砌出了仿木构的塔檐、平座、栏杆、斗拱额枋、柱子等部件,从而使砖石塔具有了古代高级建筑(通常是木构建筑)所特有的华丽外表,宋代以后,砖木混合结构的佛塔流行,这类佛塔以砖砌出塔体,再以木制塔檐、平座、栏杆等来装饰塔体,这样,人们从外表几乎看不出砖石的痕迹,唯见画栋雕梁飞角翼然,一派神居气象。
在佛塔的结构装饰部件中,塔刹、风铎是最富装饰性的。塔刹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其仰莲基座、相轮、宝盖、仰月、宝珠等构件以优美的艺术形象冠盖全塔,分外引人注目;有的塔刹还是一座小型佛塔,这种塔上之塔进一步烘托了佛塔的神奇形象。风铎则是与塔刹相关的装饰构件,它们常常拴在宝盖、塔檐或维系塔刹与檐角的铁链上,既具有视觉方面的美观效果,又具有听觉方面的音响效应。
佛塔的艺术装饰大多集中在基座或塔身等处,以浮雕为主。佛塔浮雕的题材非常广泛,有佛传故事、经变故事、飞天化佛、圣花圣树等题材,也有许多世俗的吉祥图案、寻常的动植物乃至民间乐器等题材。佛塔装饰在宋、辽、金时期曾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其重要标志就是花塔的出现。花塔是一种以供人观赏崇拜为主的佛塔,其雕饰之富丽确实无愧于“花塔”的称号。如河北正定广惠寺花塔,其三层塔身均用砖砌出种种结构装饰部件,极为工巧华丽;第三层塔身更满布佛、菩萨、虎、狮、象、龙等各种塑像与浮雕(其做法是先用砖砌出内胎,略加雕刻,然后在外面以泥土精心塑制),繁复多变,富丽堂皇,这也就是据以称名的花束型塔身。
佛塔装饰是佛塔建筑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给佛塔披上了一件精美的外衣,同时也使佛塔本身成了一件艺术品。
佛塔的形式美与装饰美是佛塔自身所具有的特征,而象征美则是佛塔作用于人的情感之后而产生的联想美。在古代建筑中,佛塔几乎是唯一的高层建筑,而它们又往往建在山顶、湖畔或城市中地势较高的地方,是风景轮廓线上最醒目的标志,也是当地人心目中引以自豪的人间奇迹。为此,佛塔也就逐渐变成了某地某城的象征或标志,如西安大雁塔、北京北海白塔等,就是这样的标志。
佛塔的象征美也是一种处理佛塔与环境的艺术。在许多地方,当我们看到那些造型别致、布局精到、与山水融为一体的佛塔时,我们常常会认为它们是自然风景的一环,是自然生成的奇观,而不似人工的建筑。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我家里供奉了一尊财神,后来有人告诉我最好再供奉一尊观音,不知道应供奉那种观音?-请来的阴牌和家里原先的财神可以供奉 在一个地方吗? _汇潮装饰网
您当前位置:
我家里供奉了一尊财神,后来有人告诉我最好再供奉一尊观音,不知道应供奉那种观音?
我家里供奉了一尊财神,后来有人告诉我最好再供奉一尊观音,不知道应供奉那种观音?
那种观音像心生欢喜,就供奉这一尊观音
那种观音像心生欢喜,就供奉这一尊观音
无论供那尊佛都要装藏,最好要多看佛经,有所收获观音只有一个,不要只供佛,多理解佛法,才能真正启迪智慧,到寺庙请和尚师傅开光
你求的只什么呢在找观音吧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的佛祖,当然摆中间啊,观世音菩萨是菩萨级别,修为比释迦牟尼低(这是表象,其实观世...)
可以自愿的 开光正规就行 客厅 阳台都行的 一般除不能面对北方 其他自愿就行了 自己就能开光加持 开...)
佛法学习 请听净空法师讲的《认识佛教》《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地藏经》《无量寿经》 体方法师讲的...)
都留着就行 为什么要换 开光我免费的 !!拍照给我就行)
想把观世音请走直接找干净的布包好放回寺院就行了。但是供奉观世音非常好,如果可以供奉还是尽量供奉,得无...)
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您是没有信仰的人... 对于没有信仰的人来讲,佛像和耶稣像不都是艺术品或者说是装...)
阿弥陀佛!哪一尊都很好的仁者!佛菩萨是真正的解脱者,他们平等慈悲一切众生,并无我们凡夫这样的分别计较...)
对于想信佛的人,我个人建议先不要请佛像到家里供奉。原因有如下: 1、对于佛教礼仪不甚了解,容易在佛菩...)
那种观音像心生欢喜,就供奉这一尊观音)
南无阿弥陀佛 家里菩萨多最好弄一间小佛堂。菩萨不在多少,而在于你是否心诚。 如果没条件,那么放清净的...)&&&&&&&&&&&&&&&&&&&&&&&&&&&&&&&&&&&
普救寺&&&&&&&&&&&&&&&
&&&&&位于永济市蒲州镇的土岗上。普救寺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从1986年以来,新修复的普救寺,寺院建筑布局为上中下三层台,东中西三轴线(西轴为唐代,中轴为宋金两代,东轴为明清形制),规模恢宏,别具一格。从塬上到塬下,殿宇楼阁,廊榭佛塔,依塬托势,逐级升高,给人以雄浑庄严,挺拔俊逸之感。加之和《西厢记》故事密切关联的建筑:张生借宿的“西轩”,崔莺莺一家寄居的“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塘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莺莺的“拜月台”掩映在青松翠柏、千竿修竹之中。屹立在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游人在塔侧以石扣击,塔上会发出清脆悦耳的“咯哇——”“咯哇——”的蛤蟆叫声,令游人连连称奇。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
&&莺莺塔雄峙于普救寺西侧,古朴端庄,独立了擎天。在明嘉靖三十四的那次地震中也被毁掉了,现今我们看到的,是公元1563年重修的。塔内外呈四方形,塔檐呈微凹的曲线形式,这些都说明莺莺塔保留了某些唐塔的特征。
  回廊围绕着的莺莺塔,是用砖砌筑的。全塔十三层,高三十六点七六米。七层以上突然收缩,使整个塔显得更为灵巧。塔内各层之间有甬道相通,一般人可上至九层。但六、七层不能直接相通,必须从六层下到五层后才能上得去。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莺莺塔具有奇特的回声效应。在塔的附近以石相击,人们在一定位置便可听到“咯哇、咯哇”的回声,类似青蛙鸣叫。传为匠师筑塔时安放金蛤蟆在内,实则塔身中空所致。莺莺塔回廊西侧外有一个击蛙台,这是击石的最佳位置;台下不远的山坡上有一座小亭,名叫蛙鸣亭,这里是听类似青蛙鸣叫回音的最好去处。莺莺塔还具有收音机、窃听器和扩大器的效能。在莺莺塔下,人们可以听到从塔内传来的二点五公里外蒲州镇上的唱戏声、锣鼓声,附近村镇上的汽车声、拖拉机声,人们在家里的说话声、嬉笑声,以及鸡鸣狗叫声。另外,塔下的鸟叫声,通过莺莺塔的“扩音”之后,声音变大,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其回声机制主要在三方面:1、塔内是中空的,站在塔的中层听上面人说话,由于声学反射效应,声音好像从下面传来;2、塔檐上的复杂结构有反射作用;3、墙壁反射。而天坛回音壁主要是通过墙壁反射。所心在塔的四周击石拍手,均可听到清晰的蛙音回声;随着位置的变换,这蛙音回声也可以发生从空中或地面传来的变化。据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
莺莺塔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东3公里的峨嵋塬头上的普救寺内。莺莺塔因为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描述了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当年,张生赴京赶考,途中遇雨,到普救寺游玩。碰巧,在寺内看见了扶送父亲灵柩回乡时滞留在寺内的崔莺莺。两人一见钟情。张生当年的读书处西轩,就在大雄宝殿的西侧。莺莺和她母亲、侍女红娘居住的梨花深院,就在大雄宝殿的东侧。在这里有张生越墙会莺莺的跳墙处,也有张生上墙踩踏过的杏树。现在沿当年张生游历过的小径重建了梨花深院、后花园、跳垣处等,并塑造了一组佛像和《西厢记》人物蜡像,依照《西厢记》剧情再现了惊艳、借厢、闹斋、请寓、赖婚、听琴、逾垣、拷红等一幕幕戏剧场面。
杨贵妃故里
&杨贵妃故里位于广西县城5公里左右的杨外村,唐代许子真在《容州晋宁县杨贵妃碑记》一文中记述,杨贵妃的出生和籍贯是今日容县杨外村。杨贵妃故里杨外村隐藏在重重丘陵深处,一条小河自湾肚田蜿蜓南流,至十里圩汇入绣江。沿河散布着片片稻田,四周层峦苍翠,农舍村落掩映在荔枝林和沙田柚林丛中,附近还生长着一丛丛凌云斑竹和国家重点保护树种格木。这一带真是山清水秀,风光如画。目前村里有杨贵妃庙遗扯、贵妃井,县城东还有杨贵妃梳妆台遗址。
&&&&&&&&&&&&&&&&
五老峰原名五老山,位于山西省永济市市区东南16公里的中条山脉,是河洛文化早期传播的圣地,也是我国北方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之一。《七鉴道书》称之为“道家天下第五十二福地”。是道教文化名山,它与晋北佛教圣地五台山南北对峙,齐名天下,与西岳华山遥遥相对,历史上素有“东华山”之称誉。
  1992年国家林业部以林造字(文件批准建立五老峰国家森林公园于,日国务院批准为“五老峰风景名胜区”
&&&&&&&&&&&&&&&&
&&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共六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是唐代河中府著名的风景胜地。它与武昌黄鹤楼、洞庭湖畔岳阳楼、南昌滕王阁齐名,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另有说四大名楼为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蓬莱阁。)
&&&&&&&&&&&&&&&&&&&&&&
黄河大铁牛
&&黄河铁牛(开元铁牛)亦称唐代铁牛,位于永济市城西十五公里,蒲州城西的黄河古道两岸,各四尊。铸于唐开元十三年(
725),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末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没。
&&&&&&&&&&&&&&&&&&
&&万固寺位于永济西南的中条山麓,始建于北魏时期,原名“繇哉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寺内松柏动中有静,肃穆而不失祥和。唐代诗人耿讳在此处俯视河流,心目豁然,留下了著名的“云开半夜千村静,月上中峰万壑明”的诗句。沿着山脚的石径,来到了被誉为中条第一禅林的万固寺的山门前。昔日的这里也许高大雄伟,如今却只留下一块影壁默默地立在路旁。这时转身向左,凭崖雄踞的钟楼、鼓楼便赫入目。在古代,寺庙的钟声也为周围的百姓起到了报时的作用。走上钟楼的二十八台阶(为纪念千禧年,于一九九九年修复,故共有二十八阶),迎着山风,听着山鸟的鸣叫,耳边似乎也响起了淳厚、悠扬的钟声。
  钟鼓楼后面便是宽阔巍娥的大雄宝殿。据殿外的历代碑文记载:殿内正中依崖就塑的大佛,高达五丈许,外罩金粉,人站殿内望不见佛头,大佛脚上可坐四人打牌,壁上还塑有万佛小像。只可异同治年间的一场大火使大雄宝殿仅留下四周殿墙和佛龛。新修复的观音殿,另然气势非凡,可与大雄宝殿相毗美,但无缘一睹大雄宝殿的风采,的确令人感到遗憾。
  大雄宝殿南侧是段拾级而上的石磴,人称“六十四级云梯”,代表六十四卦的意思。它的左侧翠柏添幽,右边竹影婆娑。游人至上,不仅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器和纷杂,沉醉其中,还可以任由思想的骏马驰骋在时空隧道。山下是热浪逼人,寺内却是凉风扑面,沁人心脾,难怪盛厦的万固寺游人仍是络绎不绝。“水自石根流出,风从山顶飘来”正是苏东坡对此处的真实描述。
  云梯尽头,可看见的是与普救寺莺莺塔称作姊妹塔的多宝佛塔,据说原有“玉佛、宝瓶、舍利子、金版佛经”四件珍宝作为塔镇,故名“多宝佛塔”。只可异由于历史的变迁,早已失之。塔基周围栏杆,上雕去龙图案,中雕莲花图案,古朴中透露出精致,与古塔相映成趣。塔身为八角圆锯形,高十三层,由下而上每层作规律递减。塔身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斗拱和密檐,檐角皆悬挂风铃,风吹铃响,犹如云中仙乐鸣奏。诗人刘世奇曾留下“竹篁一径绿成荫,塔上风铃天外音”的佳句。此时,要是登上八层,站在外檐万固寺上,看着眼前满山的清翠,不禁有拥抱入怀的冲动。听着塔下似隐似现的声音,使人“顿觉六根清静飘然,若在六合之外”。
  古塔东边坐东向西依崖建筑的两层三佛洞便是在全国都极为有名“无梁殿”。下三洞中的“极乐世界”三洞相通,宽敞明这,内供三大佛像。上三洞更是别致新颖,虽皆用砖砌就,顶部造型却是穹窿藻井式。洞外两侧的砖雕,中为“双龙戏珠”,龙缠云绕,栩栩如生,四周饰以五彩祥云飘飘欲动。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绝技表现得淋漓尽致。
云仙阁位于中条山北麓,风景区在永济县郭李乡北佃头村,距县城约七公里。由于景区地形呈级状增高,状如阁楼。每到夏秋之季,云雾缭绕半山腰,山色风景更加美丽,所以人们称此处为“云仙阁”。有诗曰:“蟠龙山奇水清秀,地台逐高状如阁,山腰云雾多缭绕,原是天生云仙阁。”“山色秀丽云仙阁,古有贤人长寿多,古今旅游好胜地,我与舜王同欢乐。”  
云仙阁风景区为一悬臂式横断山脉单面斜山,座南朝北,相对高度在300米至500米之间。景区台地土质肥沃,树木林立,花草遍地,台地两侧沟中溪流潺潺,鱼虾嬉戏;南侧松涛呼啸,悦耳动听。台地上草绿花艳,百鸟欢歌;山坡上雉鸡鸣叫,野兔奔跑;树上松鼠跳跃,逗人喜爱;夜间珍獾爬树,活泼轻盈。山间野生植物葡萄、酸枣、樱桃、五味、人参、枸杞应有尽有,使整个云仙阁景区呈现一片林木环抱、环境幽静、空气清香、气候宜人的诱人景象。
云仙阁与条山紧连,酷似一条瞬间欲动的巨龙,极目远眺,龙身龙尾似隐似现,引人入胜。风景区中部台地前,有寺庙两处,一前一后,错落有序,前后长达百余米。石门洞、万年洞与铁佛洞组成了“三仙洞”,她们那神奇的传说吸引着游人,无怪乎有人说“不游三仙洞,怎知云仙功”。风景区西部有一面高大得出奇的石墙,名曰“石门”,亦叫“天门”。
在山西永济县城西南20公里中条山巅。北周建德年间建寺,初名灵居寺,隋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改今名。同年,隋文帝奉送舍于三十州,诏令十月十五日同时起塔,此寺即其中之一。隋、唐时寺况极盛,宋以后各代屡有修葺,于山巅、山腰、山麓分置上中下三寺。抗日战争中寺宇被毁,唯仁寿二年所立舍利塔铭碑及二十六座砖塔尚存。其中唐、五代、宋塔各一座,元塔二座,明、清塔二十一座。除宋塔外,余皆为禅师塔。故大禅师塔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建,圆形实心,总高8米,基座约及塔身之半。塔正南面设假门,门扇及抱框上线刻图案流畅,背面镶有塔铭。五代石塔后唐同光三年(925年)建,单层,高3.5米。平面八角形,基座束腰雕造富丽。塔身中空,正南面辟门雕二金刚像,侧面雕陀罗尼经,体积不大,雕工秀美。宋代舍利塔为密檐式,平南六角形,五层,通高1.7米,第一层特高,正南面辟券拱门,檐下仿木构建筑雕斗拱及椽飞,二层以上迭涩出檐,简洁庄重。元代塔为二层,平面六角形,总高6米,座为须弥式,檐下雕斗拱,塔身雕假门及在此远眺黄河波涛,近览群塔耸立,极富古趣。
&扁鹊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任邱),我国古代的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虞乡镇清华村东。
现存墓冢高约1.67米,墓围周长约50米。石碑1通,穹顶,通高1.32米,碑座高0.35米,镌刻文字漫漶,可辨识“大观元年三月□日杨□信□□重□收扁鹊墓”字样。大观元年(1107),为目前发现扁鹊墓最早者。墓旁有石羊1对。古槐1株,树围根部粗4.24米,高约20米,树中空,据称树龄已上千年,树根右方新生幼槐,粗近30厘米。在墓东有扁鹊祠,祠内存碑最早者为明万历庚子(1600)《重修扁鹊祠记》,碑云“祠宇时久”创始年不详。扁鹊祠分东西二庙,西庙为早,面中条,近王官谷瀑布,风景优美。清代多次重修。雍正八年(1730)《重修扁鹊庙记》始将“祠”改为“庙”。可惜西庙在抗日战争期间,遭日军战火所毁,仅存石狮1对及碑碣3通。
东庙保存较全,有正殿、献殿。正殿暖阁中有泥塑扁鹊坐像,左右两侧侍立司药、司书男女童。东西两垛殿塑二药王坐像,旁侍司药、司书男女童,均保存较好。扁鹊像施彩沥粉贴金,龙袍玉带,坐龙首椅上,面目慈祥庄重,面形方圆,广额方颐,有宋塑遗风。扁鹊以其精湛的医术、医德深受百姓爱戴,从而受到历代祭祀。扁鹊庙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汉代墓群在永济市赵柏乡小朝村庞家堡北500米,墓群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0.5公里,原有大、小墓冢9座,兴修水利中被平7座。现仅存2座,一高4.5米,周长45米,另一高3.5米,周长32米。分前后室,为圆拱顶,出土有陶罐、陶灶等随葬品。
&&&&&&&&&&&
山名。一称雷首山,又名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市南。传伯夷、叔伯夷、叔齐于此山采薇隐居。春秋晋赵盾遇翳桑饿人灵辄之首山,亦即此山。《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巅。”《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山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在平阳府蒲州东南十五里,首起蒲州,尾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连解州、安邑及临晋、夏县、闻喜之境......延长数百里,随州郡而异名,一名中条山,一名首阳山,又有蒲山、历山、薄山、襄山、甘枣山、渠潴山、独头山、陑山、吴山之名。”
&&&&&&&&&&&&&&
元八卦戏台
  戏台创建于元至治二年(1322年),清乾隆十六年(1761年)、嘉庆二十年(1819年)两次重修。
  戏台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下有石砌台阶,高1.3米,东西长11.4米,南北宽11.4米,台上建筑分前后台,前台宽4米,后台宽2.6米。檐下斗栱五铺作双下昂,当心间出45度斜栱。前台中央悬光绪二年“遏云楼”木匾一块。
&&&&&&&&&&&&&&&&&&&&
黄河永济蒲津渡遗址
&在永济市西南15公里蒲州古城西门外(即旧蒲州县治)。1989年发现,1991年作重点发掘,揭示出古蒲津渡渡口遗址。唐代蒲津桥曾是通关中的重要通道,架舟为梁,横亘数华里,桥如长虹,横凌黄河天险,往来客商如云,是古代桥梁史上的奇迹。遗址发掘出土有唐开元十二年(724年)铸造的铁牛、铁人各4尊,为著名的古蒲津桥东岸桥头实物。铁牛作用如地锚,每尊重55-70吨,铁人每尊重5吨左右。出土的7根铁柱,形似北斗星排列。发掘还揭示了唐、宋、元、明以来的渡口河岸,是我国首次发掘的渡口遗址。
&&&&&&&&&&&&&&&&&&&&&&&&&
清诗人吴雯墓
&永济市任阳乡东姚温村。吴雯  [公元一六四四年至一七o四年]字天章,原籍奉天辽阳,后居山西蒲州。生于清世祖顺治元年,卒于圣祖康熙四十三年,年六十一岁。少明慧,博览群籍,自六经、三史以及释老、内典等等,皆能淹贯。康熙十八年,(公元一六七九年)召试“博学鸿儒”科,报罢。既试不售,乃游京师,谒父执梁熙 、刘体仁、汪琬等,皆激赏之。尤以诗见知于王士祯,称为仙才。一日,与叶方蔼同直,方蔼读其警句,下直就访之,名大起。大学士冯溥以扇索其诗,大书二绝答之。卒以不遇,历游四方。不久,居母忧,哀毁卒。雯工于诗,有乡人元好问之风,性尤服善。赵执信谕诗好用冯氏法,攻人之短;后相值于都门,他出卷相示道:“曩之所攻,悉改之矣”!所著有莲洋集二十卷行于世,见《清史列传》。
&&&&&&&&&&&&&&&&&&&&&&&&&&&&&&&&&&&&&&&
清户部尚书阎敬铭别墅&&&
王官别墅,又名相国别墅,是晚清慈禧太后执政时期的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户部尚书阎敬铭的故居。阎敬铭,对您来说可能不像曾国藩、李鸿章那么有名,前几年中央电视台曾放过一部描写辛亥革命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其中就有阎敬铭的镜头。当时,慈禧太后要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被阎敬铭拒绝,慈禧太后气的让阎敬铭“滚!”,阎敬铭说:“我会走,我不会滚!”,说完话,拍拍屁股扭身出了金銮殿。这就是阎敬铭的性格,他去世后,光绪皇帝赐其谥号“文介”,寓刚直不阿之意。
&&&&&&&&&&&&&&&&&&&
王官峪风景名胜区
永济王官峪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永济市清华南王官峪村的中条山内,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王官峪风景名胜区古称“王官城”、“王官谷”,这里山奇水秀,鸟语花香,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历史内涵丰富,四千年来一直是河东一处品位绝佳的游览避暑胜地与文化教育活动中心。
古《虞乡县志》载:王官谷有十大奇景:“天柱擎天、东瀑飞泻、石岩喷雪、奇石珠帘、百二盘旋、明镜映天、休休古亭、贻溪映绿、点石成金、恐龙化石”。登上西瀑巅顶可探幽深莫测,捕捉迷离的地下迷宫大世界----黄沙溶岩洞群。景区内的奇峰怪石千姿百态:“石佛坐岭、金龟望月、双人施礼、雄狮观瀑、石抱翠柏、人面石侣、关公刀痕……”
&&&&&&&&&&&&&
&&&&&&&&&&&&&&&&&&&&&&&&&&&&&&&&
&&&&&&&&&&&&&&
&绛守居园池
新绛绛守居园池始建于公元五九六年,是中国北方地区最古老的园林之一,其布局设计、建造艺术在园林史上占有独特的位置,属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隋代园林[1]。日...历史悠久的隋代花园—绛守居园池入选“国家重点公园”。
绛守居园池,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现新绛中学校后面(原州署的后面)。东西长174.9米,南北宽95.45米,总面积为16594.21平方米,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绛守居园池系绛州街府花园,供太守、官僚、士大夫及其妻室儿女游乐的地方。此园历代俗称“隋代花园”、“隋园”、“莲花池”、“新绛花园”、“居园池”,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596),由内军将军临汾令梁轨开创。当时他为官一任,体察民情,看到风不调雨不顺,常常有旱灾威胁百姓,城池附近,井水又多卤咸,既不能饮,又不可浇灌田园,于是他从距县城北30华里的“鼓堆泉”引来清凉的泉水,开了12道灌渠,大部分浇灌沿途田地,小部分流入当时刺史的“牙城”,从州衙的后面经过,流入街市和城郊,解决了人民饮水和灌溉田园的问题。大业元年(605),炀帝的弟弟汉王谅造反,绛州薛雅和闻喜裴文安居高垣“代土建台”以拒隋军讨之,因此形成了大水池,于是,中建洄莲亭,旁植竹木花,故“豪王才侯”在此处建起“台亭沼池”“袭以奇意相胜”,几经添建修饰,“居园池”的雏型便形成。绛守居园池历经隋、唐、宋、元、明、清各代官衙州牧的添建维修,一千三百多年的风云变幻,时尚追求,形成几个大的格局和面貌,成为我国园林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从隋唐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到宋元时期的“建筑山水园林”,直至明清时期的“写意山水园林”,一脉相承形成我国北方园林的独特面貌。展现了各个时代的独具匠心的造园艺术特色。隋唐时期的园林面貌已荡然无存,只能从唐穆宗长庆三年(823)绛州刺史樊宗师的《绛守居园池记》中寻觅到大概的面貌。隋唐时期园池构建以水为主,水面积约占全园的四分之一还要强,是我国北方典型的“自然山水园林”。园中有五个亭轩,一个堂庑和一个入园门,建筑形制都很简洁明快。水从西北注入园池,形成悬瀑,喷珠溅玉。水池中子午桥贯通南北,桥中一亭名曰洄莲亭,高高屹立,远望如观蜃景一般。池边芳草、蔷薇、翠蔓、红刺相映成辉。池南是井阵形的轩亭,周以直棂窗的木制回廊,“香亭”居中鳌立,与太守寝室相通。池西南有“虎豹门”与州衙相通,左壁画猛虎与野猪搏斗图,右壁画胡人训豹图。池东西建有“新亭”和“槐亭”。东流的渠水穿过“望月渠”,流到尽头,便是柏枝舒展、浓荫密布的“柏亭”。正东是“苍塘”,西望水面,倒映在水中的梨树林波光粼粼。正北是横贯东西的“风堤”,倚渠偎池,观望池南亭榭的栏杆楹柱倒映水中,如烛光摇曳,如蛟龙缠绕,如灵龟浮波,真是色彩斑斓。“苍塘”西北的高地叫“鳌豕原”,景色令人惊叹,开阔的天空与苍茫的佳境,配以箫声琴韵,真让您赏心悦耳,忘却尘嚣。“苍塘”西是一片茂密的梨林,这里叫“白滨”,每逢梨花盛开,如素衣女郎翩翩起舞。唐代居园池布局以水为主,原、隰、堤、谷、壑、塘等地貌单元为骨架,花木、柏槐等植物题材为主题,及少数几个供游憩的园林建筑物,构成唐代园林以自然风光为主的特有风貌。
  宋代居园池在唐代的基础上已有大的改观,但随着历史的变迁,也淹没在滚滚的尘埃中,仅从宋咸平六年(1003),绛州通判孙冲所作的《重刻绛守居园池记》中可以找到大致的轮廓。宋时园池水面大大缩减,其时“苍塘”已淹没,园中的建筑物已由五个亭轩、一个堂庑、一个门增至十二个亭轩、一庙一门。水池上跨起高高的昂桥,池中玉立的芙蓉、穿梭的游鱼、精巧的山石构成另一番景观。难怪范仲淹在《居园池》诗中写道“池鱼或跃金,水帘常布雨。怪柏锁蛟龙,丑石斗豹虎。群花相倚笑,垂杨自由舞。静境合通仙,清阴不知暑”。建园的手法已从唐代的“自然山水园”转向“建筑山水园”。
  宋代复建的园地已毁于宋末元初,明代由于政治稳定,经济恢复,园池又开始复建。明正德元年(1506)知州韩辙重修洄莲亭;正德十五年(1520)知州李文洁建“嘉禾楼”。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知州李寿芝以园池遗址为基础,“缭以周垣,重加建筑,亭榭渠塘,一如旧制”。经明清几代人的构建,根据时尚的追求,“自然山水园林”又添加了“写意山水园林”的意境。
  现存园池大体基本面貌是清代李寿芝重建,后经民国初年修建的风貌。园池东西长,南北窄,一条子午梁(甬道)横贯园池南北,高高隆起,将园池分为东西两部分。整个园林根据植物花卉的不同,划分成春、夏、秋、冬四个景区,咫尺园林将游客带到写意的山水图画中。甬道西“洄莲亭”屹立于芙蓉池南岸,夏日红莲翠盖飘送着藕香,在“洄莲亭”中饮酒、弈棋、抚琴,在藕乡里觉得石骨都寒,此为园地“夏景”。绕过“洄莲亭”,园池西墙中部有一依墙而筑的重檐半亭,半亭周围广植修竹花木,冬季雪压绿竹在风中摇曳却是另一番的意境,此为园池“冬景”。子午梁东、嘉禾楼东有一个攒尖顶的园亭,据传是宋代富弼的嵩巫亭旧址,亭周广植迎春花,春暖花开时节,黄色的迎春点缀其间,笑迎游人“值春光九、十日最好是几杆竹,几朵花;与良龙二三人,消遣在一局棋,一樽酒”的氛围中。此为园池的“春景”。园池东部水塘即樊宗师园池记中的“苍塘”旧址。中有“两岛”、西为“孤岛”,以木桥通岸。东为“拙亭”,曲折石堤相连,岛上筑有四角“茅亭”,当深秋时节,在一泓秋水间,金风送爽,亭周秋菊迎风独立,傲霜而开,此为园池“秋景”。
“茅亭”东北有“宴节楼”,东南有“斛律光墓”。“拙亭”北有“望月台”。
  这些建筑以“借景法”大大扩展了“咫尺园林”的意境。明清园林,从明正德李文洁到清光绪李寿芝,几经构建,园内盛设亭台楼榭,建筑秀丽,假山耸峙,清水环绕,花卉争艳,古柏参天,曲径小桥,景色幽美,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园林,是古代园林中有据可查,有遗迹可寻的最古老的名园,具有文物价值及园林艺术价值,是园林艺术重要的实物资料。现在园池的地形地貌基本保存完整,总体规模布局、形制及池塘渠道、亭台部位尚清晰可辨。
  绛守居园池,位于城内西北高垣,它是当年供州府太守和夫人及州府官员休憩游玩的地方,始建于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唯一的隋代官家园林。原国家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踏查绛守居园池后,于1960年在《人民日报》撰文《拨开涩雾看园池》;在日本《古代造园史》中有专门章节。园池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唐宋时期许多文人墨客岑参,范仲淹,欧阳修,梅尧臣等曾到此咏诗作赋,留有大量的文墨名联。北宋大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有“静境合通仙,消阴不知暑”的佳句赞美园池。园池自唐代以来屡经修复,便形成现在的春、夏、秋、冬四个景区,名木繁卉分植其中,穿筑其间的是虎豹门,回莲亭,回莲池,半亭,香亭,嘉禾楼,望月台,宴节楼等景观。园池内曲径通幽,古朴典雅,景色怡人,亭榭楼阁,错落有致。这样一座可与苏州园林相媲美的写意山水园林吸引了无数历代名流雅士一睹仙境风光。
绛州大堂,位居新绛县城西高垣之上,新绛中学校内(原州署衙门内)。东西长29.20米,南北宽15.40米,占地面积311.28平方米。始建于唐,现存大堂建筑为元代重建遗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州大堂始创于唐,现大堂内仍有四块大型石质覆盆式柱础可以炫耀唐代的辉煌。一千多年来,这里一直是州府衙门的正堂,明镜高悬,衙役呐喊,百姓有冤,可以击鼓上堂,是非曲直,全凭知州的良心所栽。难怪在大堂中心,正堂前有一块已碎裂成多块的“鱼儿跪堂石”,意为鱼儿喝水各凭良心。公正与否,只有天知道了。
  该堂又名“帅正堂”,史载唐王在稳定李氏王朝的基础上,为讨伐平息外族人侵,高丽,命左领军大将军张士贵在绛州设帐募军,招兵处就设在州治署衙正堂内。今尚保留有张士贵的交椅遗件,传为“帅正堂”的见证物。白袍虎将投军,征西,最后在筑台拜将,也都与“帅正堂”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绛州大堂面宽七间,进深八椽,单檐歇山筒瓦顶,檐下为五铺作单下昂斗拱。大堂高大宽阔,巍峨壮观,人置其间四顾空旷,威严之感油然而生。据古建专家言,全国州衙正堂规制通例为五间,而绛州独为七间,乃国内少见。现全国尚保留有三处州衙大堂,“绎州大堂”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大堂建筑风格粗犷豪放,造型朴实无华,堂内柱子,特别是前后门楹柱,其粗难以合抱。为扩大堂内面积,内柱大量减少,横梁为三架重叠,与纵向大内额,由额相接,与横行大梁叠架承重,撑以通天立柱,坚固有力。梁柱多为原始材料剥皮稍加砍削而成,无统一规格可循。从总的风格看,现建筑应为元代重建造构。大堂的周围尚留有一部分附属建筑,堂前原有卷棚抱厦三间,上部虽已毁,基址尚存。左右有二排厢房南北拉开,那是昔日三班六房,差役办公的地方。
中间青石板铺就的引路南端有木石牌楼一座。堂后留有二堂房屋数间,这里是州府官员下榻休息的地方。堂西侧尚留有一小桥流水,假山松涛的小型花园一座,是官员因行事烦恼而稍作休憩的地方。再往后便是供知州、夫人、小姐消遣游览的州署花园??《绛守居园池》。这些建筑像众星捧月般托起巍巍“绛州大堂”。堂内北壁东侧嵌有一块高116、宽70厘米的《文臣七条》石,系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刻制,上书敕宋真宗赵恒御制。原文是:一曰清心。谓平心待物,不为喜怒爱憎之所迁,则庶事自正。二曰奉公。谓公直洁己,则民自畏服。三曰修德。谓以德化人,不专尚猛威。四曰责实。谓专求实效,勿竞虚荣。五曰明察。谓勤察民情,勿使赋役不均,刑罚不中。六曰劝课。谓谕下民勤于孝悌之行,农桑之务。七曰革弊。谓求民疾苦,而厘革之。
“文臣七条”原为州衙所藏,几经流失,后在1984年重嵌于大堂内壁,以昭示后人。“文臣七条”碑流传至今已八九百年,徽宗时朝散大夫,知绛州军时恪能够恭刻,并表示“昭示万代,仰遵圣训”,为我们保留了这样一件珍贵的文物。在今天,不仅有其历史的借鉴作用和参考价值,而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1935年(民国24年),新绛升为南圻主教区(今运城市主教区),同期,由荷兰籍主教孔照明主持,在城内西北高地新建哥特式大教堂一座及钟楼、客厅、寓所、小花园等附加设施。大教堂面积600余平方米,尖顶高达40余米,座深10间,无一明柱。不仅在当时名声斐然,当今也为全国现存四大哥特式大教堂之一。1938年3月,白求恩大夫奔赴延安途经新绛,曾在教堂留宿。天主教传入新绛的时间,史载为明万历四十八年初(1620)由意大利传教士艾儒略来此传教。
新绛天主教开创后属北京教区直辖,后到清同治九年改归山西南圻主教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新绛天主教堂升为主教区,并在城内朝殿坡建起新绛天主堂,辖22县的天主教徒,为当时山西天主教八大教区之一。至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天主教山西教会研究,将新绛主教区改为运城教区辖运城市十三个市、县的天主教堂。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荷兰人孔昭明来新绛传教,筹资建造了一座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天主教堂,其建筑规模在全国只有四座(新绛、青岛、上海、广州),现仍为运城主教区。
龙兴寺位于新绛县城北街顶端的高崖上。当你从县城南关下车,涉过那座人工搭成的小浮桥,或者坐车从浮桥上游的汾河大桥通过,一踏上热闹非凡的新绛县城的街头,纵目远眺,首先迎入眼帘的,便是耸立在巍巍高垣上的龙兴古寺。
龙兴寺据记载,该寺始建于唐。因其中供有碧落天尊像,故名碧落观。唐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改称龙兴寺。当时,寺院建筑十分雄伟,规模也相当宏大。至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由于武宗李炎大兴灭法运动,拆寺毁佛之风盛行,龙兴寺内的建筑毁之殆尽,唯只塔院寺幸得以存。宋代时,太祖赵匡胤曾寓居于此,所以改寺为宫。后因僧人占居,才又恢复了龙兴寺之名。该寺基址兀耸,居高临下,颇有气势。原存建筑主要有大雄宝殿和高塔等。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在山西省文物局的支持下,新绛县委县政府又广泛集资,组织义务劳动,广征能工巧匠,加固了寺基,整修了殿宇,补建了廊房,并新开了一条直达寺院的宽阔通道。从而使千年古寺,重焕容光,又展新姿。
 陈列在大殿后的前后碑亭、碑廊内的近十通古代碑刻,都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其中最富价值的,是以大篆而称誉全国的书法艺术名碑《碧落碑》。对于碑名的由来,有说是取于碑文中的“栖真碧落”一词,有的说是因为碑在碧落观中。此碑高2.26米,宽1.03米,厚0.21米,系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公元607年),高祖李渊第十一子韩王元嘉的儿子李训、李谊、李撰、李谌为其亡母房氏祈福而立。文为篆体,共21行,每行32字,除去空阙,实有630个字。碑文的用字和结体,杂取钟鼎、古籀、兼及小篆等文,在前代诸家古体书法的基础上,加以省变通借,融汇贯通,从而创造出一咱姿态优美,独具风格的新的古篆体,看上去规整无匠气,舒畅而且秀逸,是历来金石家书法家看重的珍品。《广川书跋》说:“篆字奇古,引笔精绝,不类世篆学。”又言:“此碑超出相斯窠臼,笔法已自深稳。”以致“前人论书率叹其妙绝”(《金石录》)。如果没有相当的古文和书法功底,实在难以辨识和通读全文。因此在立碑整整二百年后,唐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有个名叫郑承规的人奉命用正书将碑文释出,刻于另外一石,以便后世识读和临摹。《潜研堂金石文跋》中就记载了这件事说,此碑“篆字奇古,小儒咋舌不能读,赖有郑承规释文稍可句读。……要非精研六书,博涉古今者不能辨也。自宋以来,篆书家奉此为金科玉律,莫敢轻易一字。”
  或许正是由于碑文是这样的奇古、精绝,后世便为碧落碑蒙上不少神的色彩。一些史志杂书中也记载不少轶闻传说。据《洛中记闻》和《金石录》载,碧落碑文写成,即将刊石之际,恰巧有两位道士前来请求刻之,二人拿到碑文后,便关门封户,闭目静坐,一连三日,昼夜不出,房内半点声音也没有。众人觉得好是奇怪,就一起去开门观望。不料房中竟然空空如也,两个道士早已无影无踪,只见一对仙鹤双飞起舞(明心按:一说为双鸽。),尔后便翩然离去。而碑文竟似鬼斧神工,宛然在目。因事出之奇,文成之妙,自然也就吸引了不少书家名流仰慕而来。据说,自诩为李斯之后的李阳冰见了此碑后,爱慕备至,居然徘徊数日不忍离去。左右琢磨,反复研习。谁知到底也没有学成个样子,惹得他十分恼火,自恨不如,竟愤然以槌击之,羞愧而去。碑上有一块残缺,相传就是李阳冰的槌痕。后人不仅把这个有趣的故事钤镌刻在碑侧,还依照原样重刊了一石,与唐碧落碑并列一处,称之为新碑。
  当然,这些记载和传闻不免有此过誉,但碧落碑的书法之娴熟,功力之精深,确实是高妙而非凡的。不然,它无论如何也不会为历代金石学家所青睐,也不会为当代书法研究者和爱好者们所向慕,更不可能被国家列为全国书法艺术名碑。《绛州府志》曾这要评价它说:“碧落篆文,乃古篆之集大成者。”对此,我们虽然不敢轻苟同,但至少可以说,它是我国篆字书法研究的一件珍品。
  在该博物馆收藏的各种文物中,还有雕塑精美的宋代软玉浮雕《十八学士登瀛州》,1937年贺龙将军率师北上途经新绛时,亲为一位农民儿子结婚所书的“碧岸雨收莺语柳,蓝田日暖玉生香”的对联,等等,都是很珍贵的。&&&&&
&&&&&&&&&&&&&&&&&&&&&
龙兴寺位于新绛县城龙兴路2号。始建于唐,原名碧落观,后经历史演变,道教宇观变为佛门圣地,称龙兴寺。历代都有修葺。新绛县博物馆就辟在这里。
  现存正殿为元代建筑,悬山顶。殿内塑有宋金时期彩塑、卢佛、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及侍立观音、地藏、文殊、普贤。殿前左右各有一配殿。院内为碧落碑亭,碧落碑系唐代小篆碑,书法特异,历代书法家甚为推崇。
  大殿之后,便是赫赫有名的龙兴寺宝塔(亦称绛塔)。据碑志记载,此塔原为八级,清乾隆四十年(公元1784年),因年久塌落,重包以外皮,并增高到现在的十三级。塔呈八角形,高约40米,全部是用磨光的青砖砌制。塔身各檐下的椽、柱、斗拱,均为仿木结构,制作颇为工细。塔的每级上均有题额,由下到上分别为一柱擎天、两茎仙掌、三汲龙门、四大跻空、五云献瑞、六鳌首载、七星召应、八风协律、九陌看花、二园蓉境、十方一览、十二碧城、十州三岛。即切题,又有寓意。
  纵观该塔,结构精巧,体态秀丽,姿容壮伟。若值和风丽日,远天碧净,仰望宝塔,直指蓝天,颇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气势。若是清夜来临,明月高照,银辉涂塔,景影相辅,虚实相见,极富诗情画意。当然,如能登上宝塔,一览古城新姿,山川风貌,也是一种极好的享受和乐趣。
  令人感到迷惑而神奇的是,据说此塔顶上还曾有过几次冒烟。1971年中秋时节,就出现过这样的奇观:每天将近黄昏时分,塔顶即升起缕缕青烟,距塔三四百米处,也清晰可见,每次持续半小时左右即行消失。一直冒了十几天,围观者每天都有好几千人。究竟这是怎么回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是烟,有人说是气,有人说是成群的小昆虫。有人曾经攀登到塔顶观察,发现确有不少昆虫团绕。其实,这种现象有过好多次。1941年《重修新绛龙兴寺碑记》中载:“光绪乙亥(公元1875年),塔顶腾烟,佥为青云直上,为以发达科名之征兆。”真可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古塔奇观之谜一定会解开。
&&&&&&&&&&&&&&&&&&&&&&
寺东边是两座复原的古代砖雕墓室。一座是北宋时期的,一座是金代的,统称其为“宋金古墓”。北宋时期的这座墓室,据专家考证应为北宋晚期的墓室,是在1996年新绛县万安镇杜庄村发现,此墓为仿木结构单室砖雕墓,是由青砖黄泥平砌。墓室顶端雕刻的是十对天女散花的造型,也称飞天女神,南北两壁雕刻有盆景牡丹、孔雀戏牡丹及夫人启门的图案。金代的这座墓室是以砖雕乐舞为主,造型鬼斧神工,精雕细刻,栩栩如生舞者尽兴,奏者痴迷,好像正在为墓主人演奏一曲美妙动听的舞曲,这座墓葬对于我国古代的器乐、舞蹈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绛州三楼系指钟楼、鼓楼、乐楼。位于新绛县城西部高垣之上。明清时州府县城多有市楼,俗称鼓楼,唯绛州三楼并峙,南北鼎形排列,钟楼在南,乐楼在东,鼓楼偏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鼓楼,据碑记创建于元至正年间,明清均有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遗构。因年久失修,1994年进行抢救性翻修并彩绘,现面貌已焕然一新。鼓楼筑在七星坡顶端西侧,座西面东,在州府大堂的东南,基址宏大,砖石混砌而成,东西辟券洞门串通,楼身为三重檐,歇山顶,逐级相应收缩。底层面宽五间,进深二间,周围辟回廊,可以供游人四面了望,南观汾水如带,北望吕梁岚气氤氲,四周风光尽收眼底。二层、三层皆面宽三间,进深一间,二层也可以登高远望。楼内梁架规正,别具一格,颇具古建价值。楼身基座东侧嵌有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创建重修鼓楼纪略》、《重修鼓楼》碑石2通。
钟楼,据《新绛县志》记载,最早为北宋乾德元年(963)所建,后因失火全部毁尽,又在废墟上重建,元、明均有重修。现存建筑为明万历年间遗构,清代有修葺。1979年和1994年两次翻修,使之焕然一新。该楼地势高峻,台基耸立,为正方形,楼身四面设有券洞门,嵌有四副石刻楹联,屋顶为十字歇山顶,剪边琉璃瓦饰。内悬万斤巨钟,为金天德大定年北关“天庆观”所铸,因铸造技术科学先进,钟声清脆、悦耳、宏亮,夜静可声闻数十里。
乐楼,创建年代不详,现为明代遗构。因年久塌圮,1983年予以抢救性维修。乐楼座南面北,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檐插廊,台基高为2.5米,明间宽大,并出抱厦一间,屋顶当心间凸起,犹如阁楼形制,据传上下可以同台唱戏。内过年过节戏曲活动的主要场所,台前坡道宽广,呈倾斜状,观众可以就势观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挡。屋顶为硬山筒瓦顶。楼北面有逐阶增高的石砌七星坡,原有城隍庙,此乐楼为酬神演戏之戏台,又是城内过年过节戏曲活动的主要场所,台前坡道宽广,呈倾斜状,观众可以就势观看演出,不受任何遮挡。
白台寺又名普代寺,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山西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光马村西侧。创建年代不详,重修于唐开元十四年(726年),金大定明昌间重建,元至正五年(1355年)局部重葺,明、清两代又予补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垛楼、释迦殿、后大殿、两厢配殿等。白台寺,又称普化寺,位于山西运城市新绛县城西北20公里的泉掌镇光马村西侧。寺重修于唐代开元十四年
(726),金代大定年间和明昌年间皆重建,元至正十五年(1355)局部重修,明清两代曾作过补修,由南向北,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已不存)、三滴法藏阁、释迎殿(中殿)、后大殿。整个寺庙建在一高台之上,现周围为草地,一马平川,视野颇佳!在其北200米处为近些年新建的白台寺新寺!
  现存三滴法藏阁,面阔三间,高二层,悬山顶,上层檐南侧前接出一檐,远观为"三滴水"式屋顶。下层曾塑药师佛及左右胁侍菩萨,上奉地藏王菩萨(佛)、观音二菩萨(倒坐),楼从背后看为三间悬山顶大殿,为院内地势高于院外造成的原因,所以产生了前楼后殿的奇特形式。阁后为释迦殿(中殿,又称过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平面几近方形,单檐歇山顶,为金代重建之原物。内供释迦佛、二弟子(迦叶、阿难),二菩萨(左右胁侍)、六尊罗汉。后大殿,元建,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悬山顶,内塑一佛二菩萨。值得一提的是中殿的补间铺作,在令拱的两侧有向两侧的昂一样的装饰,此构建在两天后看到的马村砖雕墓中也看到了,证明为本地区金代时期的一个"特殊"特征。
  寺址兀立,四周一片平畴秀野,清静恬适。该寺创建年代不祥,自唐以后历代均有重修。现存主要建筑有法藏阁、东西耳殿、米勒小阁(疑为清建)、释迦殿、后大殿及西配殿(现为守庙人的住处)等。寺内供奉诸多神、佛像,并保存有唐宋以来碑石数通,据说还存有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221年)铁牌一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惜未得见。
  新绛文庙,系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绛县城内四
府街。占地面积一万零六百七拾平方米。创建年代待考。据庙内存宋人集刻晋右军将军王羲之书碑《重修夫子庙碑记》记载,推断文庙至迟为宋代所建,以后元、明、清屡经增修,是一处很有特色的古建筑群。现存建筑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泮池、棂星门、大成殿、西厢房数间等。其明伦堂、尊经阁、树龄数百年的柏树等在解放前和“文革”中遭到毁灭性破坏。由于被粮食局当成仓库,大成殿等建筑才得以保留下来。
下马石,大门前竖有一块石碑,上写“文武百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过去文武百官,庶民百姓从此路过,都要徒步而行,以示对孔子和孔庙的尊敬,俗称“下马石”
泮池,水深丈余,池边筑有石栏,夹砌石坊,坊上刻有鲤鱼跃龙门图案,进水口为原雕龙头。棂星门,原为木砌,清代知州李文洁易木为石,左右为坊。
  大成殿,四周围廊,重檐歇山顶,殿前献台、望柱石栏板。在2002年的抢修中,又发现献台前龙坡,雕刻精美,原有院子基础也已浮出。 
  2002年,文庙这处古建筑保护单位抢修工程被列为新绛县的重点工程,由宣传部长赵顺太具体负责实施,经过四个月的紧张筹备施工,恢复了东西厢房、大成门、山门等建筑,维修了大成殿、棂星门、泮池、照壁等,使文庙成为新绛的又一开放旅游景点。
&&&&&&&&&&&&&&&&&&&&&&&&&&&&&&&
司马光墓及祖茔
&在山西夏县城北15公里鸣冈, 司马光( 1019-1086),字君实,夏县涑水乡人,
世称涑水先生。
宝元进士,著有《资治通鉴》、《涑水纪闻》等。坟园占地近3万平方米,东倚太岳余脉,西临同蒲铁路,司马光祖族多人群厝于此。墓侧翁仲分列。宋哲宗御篆“忠清粹德之碑”额;碑文为苏轼撰并书,曾没于土中,后于杏树下掘出,遂名杏花埤,惜已剥蚀难辨。金代摹刻四石嵌壁,今仍完好。明嘉靖间,特选巨石,依宋碑复制,并建碑亭。东有守坟祠,再东为北宋元丰元年(1078年)敕牒建香火寺余庆禅院,牒文刻石仍在寺后。寺内有大殿五间,殿内现存大佛三尊,西壁罗汉八尊,为宋塑风格。历代碑古二十通,记载坟园没革。
司马温公祠
位于大(同)运(城)公路,夏县段通往县城方向约2公里处小晁村北峨嵋岭上,墓前峰岭回环;祠后涑水萦绕、流逝有趣、诗情画意、风光怡人。墓祠占地百余亩,平方旷达,规模宏丽,分墓地、祠堂、余庆禅院三大部分,墓地占面积50亩,司马光本人及先祖均归葬于此,古冢垒垒、树木森森、气象肃穆雄浑。祠堂创建于宋,迎面是五间“”亭,陈列司马光生平故事,余庆禅院内供奉彩塑金妆大佛三尊,并配有书院、菩萨等,景区内的碑楼及众多石碑、石碑均被历代金石家视为珍品。
  祠前是一个颇有现代气息的广场,中间一座高大的司马光铜像似在凝视着前方的峨嵋岭,前面左右两侧分别是司马光砸缸和司马光疾书的铜像。
在司马温公祠里就有两通极珍贵的神碑。
  一为“鱼子碑”。“鱼子碑”,即司马炫墓碑。系司马光父司马池于1036年立,司马炫为司马光的祖父。碑通高2·2米,宽0·81米,厚约0·23—0·27米。碑额篆题“大宋故司马府君墓碑”9个字,侧边雕刻花纹。碑文23行,行64个字。此碑石质极罕见珍贵,通体鱼卵状圆点密布,属鱼卵化石。史书上有“鱼化龙”之传,我想司马池寻觅此石质为父亲立碑,其寓意是,此石属生命之石,龙气之尊,指其父功德弥天,天地灵气都集中于此。注重风水,在墓地营造龙脉气势,这种现象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大特征。果然,神碑显灵,司马家族在其子辈一跃而为中华民族的名门大家,从司马光之子司马康辈起算时有23人在外为官。鱼子碑真可谓扬威司马家族之神碑。
  二为“杏花碑”。“杏花碑”,即司马温公墓神道碑。为什么“神道碑”又被叫做“杏花碑”?话从头说起。约在1088年,也就是司马光逝世后的第二年,为彰显其功德,哲宗皇帝篆额“忠精粹德之碑”6个字,钦令大学士苏轼撰文并书丹碑文,玉册官臣王蟠奉旨摹刻,因此司马温公神道碑又名“忠精粹德之碑”。由于政见的不同,司马光其人、其碑也祸福相伴。1094年,也就是司马光逝世8年后,章、蔡等人诬陷司马光,哲宗皇帝听信其言,命令将他所定、所题,苏轼撰文并书丹的神道碑碎为四段,碑文上字也被凿毁,深埋地下。因碑额御篆,碑座甚巨而幸存。司马光的墓地成了一片废墟,无限凄凉。1148年,适新任县令王庭直(今安徽寿县人,皇统八年为夏县县令,政绩可观)拜谒司马温公祠,见废墟处长一杏花树,高丈余,树冠如伞,枝繁叶茂,实为奇观。联想前事,他想这是不是神道碑显灵?就命人掘挖,得断碑4段于泥土中。之后王县令将断碑,仍依原拓片文字重新篆刻,连同额、跋共6石立之,故名叫“杏花碑”,“杏花碑”,即“忠精粹德之碑”。不过,现立于司马温公祠广场右侧的“忠精粹德之碑”,系1523年巡按山西监察御史朱实昌仿原碑复立的。据《修复司马光碑祠记》述:朱御史巡按河东,拜谒司马温公墓,立志复修“忠精粹德之碑”。乃命访石绛于稷山,获一巨石,紫润似玉,长溢二丈,厚二尺五寸,阔丈余,百牛难移也。就利用严冬季节泼水结冰为道,人推牛拉杠撬,硬是从200余里之外运抵夏县,重仿宋时原碑式样雕刻立之。碑额为当年哲宗篆额,碑文苏轼撰文,朱实昌书丹,摹刻王强。碑额高1·72米,宽1·8米,厚0·54米。碑身通高5·1米,宽1·76米,厚0·44米;文29行,行64--98字不等。碑座长3·83米,宽1·80米,高1·35米。总高8·17米。初建碑楼为木结构三层,1872年改建为砖结构
&&&&&&&&&&&&&&&
禹王城遗址位于夏县禹王乡的禹王村、庙后辛庄、郭里村一带,因传说夏禹曾在此居住过,故俗称“禹王城”。据考证,禹王城即春秋战国时的魏国国都安邑城,也是秦、汉及晋时的河东郡治所。遗址共分大城、中城、小城和禹王庙四部分。小城在大城的中央,禹王庙在小城的东南角,中城在大城的西南部。大城如梯形,总面积13平方公里。四面城墙皆版筑夯打而成,北墙和西墙保存较好,除北墙外,其余城墙都不直。东墙残长1530米,西墙长约4980米,南墙长3565米,北墙长2100米,外侧有护城壕。城北部有战国时代的灰坑和灰层,城中部偏东的庙后辛庄以北,发现一处战国中晚期的手工业作坊。中城方形,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西、南两城墙分别是大城的西墙和南墙的一部分,北墙长1522米,东墙现存长960米,城内遗物丰富,堆积层厚2米左右,有战国时代遗存,但主要是汉代遗存。从出土遗物分析,中城稍晚于大城。小城总面积754000平方米,形状是缺去东南角的长方形。西墙和北墙分别长930米、850米,城墙现存宽1。4米。19卯年秋试发掘,出土遗物有大罐、盆、甑、小釜、碗等容器陶范,印有阴文“东三”的铲范、铧范、车辔范、六角承范、圆形承范、花纹范等。瓦分板瓦和筒瓦,瓦当多为云纹圆瓦当,此外还有五銖钱、半两钱、铁渣等。属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西夏县城西23公里稷王山下上牛村。沟壑两侧,黄土崖壁夹峙,中间上岗耸立,高近百米,涧水环绕,东流入涑水河。岗上松林苍翠,堆云洞即在土岗之巅。布局严谨,设计巧妙,亭台楼阁,层送有致,气势颇为壮丽。由于地势高凸,环境幽邃,雨后云雾萦回于此。故名。洞为明代建筑,清时增修。现存北极台、笔峰、三皇阁、三圣殿、真武殿、三工祠(牛王、马王、药王)、白衣大士祠等主要建筑,配以廊庑、厢房、道院等,形成一组殿阁庭院相连的道观建筑群。庙内有石刻“堆云洞图”,描述兴盛时期的洞景。清人慕其景色幽雅与建筑壮丽,有诗八首,题为双涧合流、石穴隐云、路盘层磴、庭俯乔林、东楼朝雨、西殿晚霞、笔峰留月、高台孤耸,是堆云洞的真实写照。
东下冯二里头文化遗址
近一个世纪以来,由于殷墟以及甲骨文的发现和研究,商朝的历史已被证实为信史。在商朝以前的夏朝,因为缺乏确凿的证据,尤其是没有考占材料的证实,史学界一般还都归之为古史传说阶段。和商王朝一样,夏朝的存在也应是不容怀疑的,那么,夏朝的遗迹是什么?这是史学界、特别是考古学界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夏王朝的中心统辖地区,在今天的河南、山西省,尤其是豫西和晋南地区,文献所见有关夏王朝及其有关部落、部族的记载,绝大多数部在这两省之内。夏文化主要是在伊洛地区河南龙山文化的基础出上发展起来的,在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又吸取了其周围诸龙山文化的先进文化因素不断地丰富了其自身,山西境内尤其是夏墟范围之内,当然有为数不少的夏文化遗址,其中之一就是分布于晋西南的古代文明遗什——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二里头文化已被多数考古专家认定为夏义化,晋南是夏王朝重点开拓的地区之一,因此是历代史家探索夏文化的重要区域。
东方冯遗址位于山西省夏县东下冯村东北的青龙河南、北岸台地上,面积约25万平方米。1959年,中同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调查涑水河流域古文化遗址时首次发现此遗址。1963年夏和1973年秋末冬初,先后作过两次复查。1974年秋至1979年冬进行发掘。遗址西部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和河南龙山文化遗存,东、南部发现有二里冈期商代城墙和圆形建筑基址,北部有东周时期遗存。东下冯遗址的重要发现为夏商时期的文化遗存,可分为六期并且是一脉相承的。其中,一至四期被称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与偃师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为代表的二里头类型相同;五期和六期与郑州二里冈遗址的下层和上层基本相同。东下吗类型的绝对一年代大致为公元前19世纪至公元前16纪。
已发现的东下冯类型的遗迹有房屋、灰坑、水井、陶窑、壕沟和墓葬。房屋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和地面建筑三种,共30余座。以窑洞式居址最多。窑洞就断崖、沟壁掏成,先向里掘进一个门道,再由门道继续向里掏成一个不大的居室。门道略成拱顶的长方形,一般高约O.8米,宽约0.7米,进深约0.5米,居中皆穹庐顶,室内空间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面积为3~13平方米,面积在4~7平方米之间的中型居室最多。居室平面有圆形、椭圆形和长方形三种。灰坑有100多个,有圆形、椭圆形、异形。长方形和不规则形等,以袋形和同形的最常见,也有个别作半月形的,很有特色。灰坑内出土的遗物很多,本遗址唯一的1件石磬即出自15号灰坑。水井共三眼。501号井为长方形,南北长2.5米,东西宽0.9~1.1米,现深3.9米。井壁整齐笔直。两宽壁留有对称的脚窝,间距5~25厘米不等。陶窑有5座,皆在断崖边上掏掘而成,平面呈圆形,上为窑室,下为火堂,中间的窑箅厚约0.4米,有箅孔10余个。在遗址中发现内外两条壕沟,除北部因山洪破坏情况不明外,其他部分据钻探平面呈“回”字行。
墓葬共清理24座,其中长方形土坑竖穴墓17座,除1座为双人葬外,余皆单人葬,未见葬具痕迹。墓内多随葬1-3件陶器,有7座利用废弃的窑洞式房子作墓穴的墓葬,都未见葬具,仅1座墓随葬大口尊2件。在灰坑和灰层中发现人骨架数具,均无随葬品,有的人骨不全,反映死者生前社会地位低下。401号墓为双人合葬墓,墓穴长2.2米,宽1米,现深0.16米,人方向32度,骨架均保存欠佳,头向皆东北。东侧骨架为仰身直肢,面向西北,成年男性。西侧骨架俯身直肢,面向东南,成年,性别不明,无葬具,有随葬品11件,随葬品均在男性骨架一侧,陶爵、陶盉置于腹部,单耳罐置于东侧,绿松石饰8片置于右腿两侧。
东下冯遗址出土的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在生产工具和武器方面,各期均以农业生产工具及手工业生产工具占多数,其次为狩猎工具和武器。农业工具中以刀、铲为主,斧、镰次之,其他工具很少。刀、铲中石制的占绝大多数,蚌制的很少。斧均石制,镰有石制和蚌制两种,石制常见,蚌制较少。手工业工具最常见的是骨锥,其次是骨针和陶纺轮。打猎工具和武器基本上都是箭镞。骨镞占对多数,石镞较少,铜镞和蚌镞都只有10余件。装饰品中骨簪数量最多,其次是蚌饰和绿松石饰,石环仅7件,陶环只发现过1件残段。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鬲、斝、甗、鼎、罐等炊器,尊、盆、簋、豆、罍等用器和爵、盉等酒器。此外还出土有刻花骨器和不施钻凿的卜骨等。青铜凿、镞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进人青铜时代。出土的石磬长68厘米,宽37厘米,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磬之一,但仅打琢成型而未经磨制,仍带有较多的原始性。
东下冯遗址和二里头遗址的陶器大同小异,就陶质而言,两者第一期灰陶的数量部不是最多的,都是从第二期起才以灰陶为主的。所不同的是:东下冯第一期数量最多的是褐陶,第二至第四期的褐陶也远比黑陶多;二里头遗址第一期数量最多的是黑陶,第二至第四期黑陶仍占一定比例,但褐陶极少。就纹饰而言,两者都有绳纹、篮纹、弦纹、附加堆纹和方格纹。但东下冯各期均以绳纹为主,弦纹、附加堆纹次之,方格纹、篮纹甚少二里头第一期则以篮纹为主,第二期以后绳纹才居于首位。就器物种类而言,二里头陶器群的种类包括了整个东下冯陶器群,而二里头的某些器物却不见于东下冯。东下冯鬲多鼎少,以蛋形三足瓮最具特色,三足盘、刻槽盆、觚和鬶是二里头类型常见和比较常见的器物,而东下冯类型却始终不见。东下冯类型陶器可分四期:一期陶器以褐陶为主,灰陶所占比例个足40%,器形有罐形鼎、鬲、单耳罐等;二期以后则灰陶占绝大多数,二期器形为盆形鼎、鬲、大口尊、深腹罐等;三期深腹罐、盆最多,盆多敞口、大鋬、凹底;四期深腹罐衰落,鬲的数量增加,鬲裆较矮,新出现了与二里冈期商文化极为相似的实足尖薄胎鬲。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时代越晚,绳纹所占比例越大。第一至四期的陶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在各种器形的演变上表现得相当清楚。
《左传》所说的唐、夏墟、大夏实为一个地区,即唐在夏墟之内,夏墟在大夏之地。如此看来,从平陆一带至霍山周围的河、汾、涑、浍地区,就是夏墟、大夏之所在。东下冯遗址正处在传说中的“夏墟”范围之内,东下冯类型的大致年代又相当于我们估计的夏末商初。因此,东下冯类型遗址的发现,对于了解晋南地区的二里头文化的内涵,以及探索夏文化和研究商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万荣稷王庙位于山西省万荣县太赵村。南北长 74 米,东西宽46
米,南向。创建年代不详。清同治四年(1865年)重修。现仅存正殿和戏台。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八椽,建筑面积381
平方米。单檐庑殿顶。斗拱用五铺作重昂,单补间,里转三跳华拱,偷心造,昂尾抵下平抟。形式颇为独特。殿身构架形式及用材不依法式,但简省合理。据梁架、斗拱特点和部分柱础造型推断,正殿的木构部分应属金代遗存。近年对正殿外檐斗拱梁架进行了彩绘。戏台创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
年),后拆毁,现存建筑为民国十年(1921
年)重建,做法繁缛精巧,体现当地特色。戏台前沿砖基中心原嵌有至元八年小碑一方,记庙内“修盖舞厅一座”,是我国戏剧史上金元杂剧活动的重要史料,现移嵌在正殿内东墙上。
在万荣县西黄河岸边的庙前村,有一处占地面积25000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这就是闻名海内外的后土祠,当地民间俗称后土庙。
后土祠,是古代帝王祭祀后土———土地之神地皇———华夏始祖女娲氏的处所。在上古时期,祭祀和战争是人们最重视的两件大事,所以《左传·成公十三年》有这样的说法:“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最初的祭祀对象是“社”,“社”就是土地之神,即后土圣母女娲氏。把女娲敬为土地神,这与女娲氏抟土造人的传说不无关系。从商代开始,祭祀的对象除了“社”之外,又加上“稷”,“稷”就是谷神,即周代的始祖后稷。在先秦的文献中,“社稷”就是国家的同义词,可见人们对土地神和谷神的敬仰程度。
&传说轩辕黄帝平定天下,在汾阴扫地设坛,祭祀华夏始祖———圣母女娲氏。尧、舜之时,夏、商、周三代,都在这里举行祭祀活动。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汉文帝派遣官吏在汾阴县的黄河岸边修建后土庙。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在雍县(今陕西凤翔县南)祭天时,对大臣们说:“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无祀,则礼不答也。”(《汉书·郊祀志》下同)让大臣们讨论祭祀后土事宜。武帝又先后五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并在后土祠建造了一座万岁宫,汉宣帝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汉元帝三次到汾阴祭祀后土。&&&&&&
唐代,唐玄宗两次到汾阴祭祀后土。在开元十一年祭祀后土时,在后土祠掘得两尊古代宝鼎,便将汾阴县改为宝鼎县。《唐大诏令集·祀后土赏赐行事官等制》有这样的记载:北巡并都,南辕汾上,览汉武故事,修后土旧祠。时为仲春,地气萌动,将先政本,为众祈谷宝鼎出地,奠此币玉,荣光塞河……改汾阴为宝鼎。在开元十一年祭祀后土之前,唐玄宗下令对后土祠进行扩建,使后土祠的建筑规模更加壮观。 
北宋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在河中知府和朝中文武百官的请求下,宋真宗同意在次年春到河东祭祀后土。当年,派兵士5000人修筑通往后土祠的道路,责成有关官员制订祭祀的礼仪程序,并对后土祠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和扩建,行宫祠庙,缔构一新。并在后土祠内新塑了后土圣母像。经过整修扩建的后土祠,庄严宏巨,当时号称“海内祠庙之冠”。宋真宗在大中祥符四年春天,率文武百官到河东祭祀后土,其礼仪十分隆重,史称“跨越百王之典礼”。不但官方对后土祠的祭祀活动十分重视,民间对后土祠祭祀活动的看重,不亚于官方。每年的春天,当地百姓都要到后土祠举行祭祀后土的活动。
从传说的黄帝在汾阴扫地为坛祭祀后土算起,华夏民族对后土圣母的祭祀已经历了近5000年。从汉武帝公元前113年在汾阴立后土祠祭祀后土算起,以官方或民间的名义对后土圣母的祭祀活动也有2100多年的历史了。无论是汉、唐、宋、元,无论是皇帝还是平民,都对后土圣母顶礼膜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万荣后土祠,堪称中华民族的根祖。
现存的后土祠,东西宽105米,南北长240米,占地面积25286平方米。祠内现存建筑有山门、舞台、献殿、正殿、东西五虎殿、秋风楼等,布局严谨,结构合理。和唐宋时期相比,现存的后土祠规模要逊色不少,但仍不失为一处庞大而辉煌的古代祠庙建筑群。祠内的正殿、献殿,建筑工艺精巧,光彩夺目,是祠内建筑的精华。祠内的舞台由三座舞台前后联缀布列,形成“品”字形格局,为全国独例,至为珍贵。秋风楼位于正殿之后,因藏有汉武帝《秋风辞》碑刻而得名。楼高32.6米,下部为一高大的台基,东西穿通。楼分三层,四周回廊。楼身比例适度,檐下斗拱结构古朴精美,形制巍峨劲秀,为现存古建筑中罕见的珍品。祠内保存的宋代碑刻《汾阴二圣配飨铭》,是由宋真宗亲自撰写并书丹的碑刻,我国古代由皇帝书丹的碑刻并不多见,因而此碑是中国古代名碑之一。正是由于后土祠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1996年,国务院确定万荣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每逢农历的三月十八,都有规模盛大的祭祀活动在后土祠举行。远在港台的同胞,也经常组成“赴大陆后土祭祖团”,到万荣后土祠虔诚地祭拜华夏民族的始祖———后土圣母女娲氏。海峡两岸的同胞,在阵阵礼乐声中,敬奉着共同的始祖。圣母像前的袅袅青烟,正是华夏儿女对圣母诉说着绵长的思念。
  秋风楼在山西万荣县城西古后土祠东隅。因楼上存放汉武帝《秋风辞》碑而得名。创建年代不详。汉武帝曾五次巡幸河东。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秋季,五帝在汾河舟中欢宴群臣,慷慨高歌,写下了《秋风辞》。现在的秋风楼为清代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楼身高达32.6米,主体为三层楼,全楼斗拱密布,造型美观、大方。下部筑以高大的台基,南北穿通,周围砖砌花栏。楼身三层,面阔五间,四周围廊,凭栏远眺,黄河激流尽收眼底。
&古邑万泉的解店镇,即今万荣县城所在地,有东岳庙,其中的飞云楼,构筑精巧,巍峨壮观。东岳庙,即泰山神庙,是祭扫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现今,东岳大帝的塑像已废,唯庙内建筑多保存完好。庙为座北向南,南北长
212米,东西宽50米,面积约万余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的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和阎王殿,两侧为东西廊。关于庙的创建年代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据庙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万邑治之北十五里许有镇,解店,镇之东隅,古有东岳神庙,不知创始何年,载入邑志,自唐贞观年间分邑置郡名为份阴,即有此庙。”
山西万荣县飞云楼:古邑万泉的解店镇,即今万荣县城所在地,有东岳庙,其中的飞云楼,构筑精巧,巍峨壮观。东岳庙,即泰山神庙,是祭扫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现今,东岳大帝的塑像已废,唯庙内建筑多保存完好。庙为座北向南,南北长&212米,东西宽50米,面积约万余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的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和阎王殿,两侧为东西廊。&
&&&&&关于庙的创建年代有几种说法,其中一种据庙内乾隆年间《重修飞云楼碑记》载:“万邑治之北十五里许有镇,解店,镇之东隅,古有东岳神庙,不知创始何年,载入邑志,自唐贞观年间分邑置郡名为份阴,即有此庙。”说明庙最迟应在唐贞观年间建成。另当地民间流传:隋朝末年,群雄并起,李世民起兵晋阳,东征西讨,开创了大唐天下。孰料,唐高祖武德二年(&619),王行本据薄州反叛,吕崇茂雄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观世音菩萨佛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