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岁女想去南方去工厂打工好吗,去哪个城市好呢

去南方电子厂打工又回来了,一些感悟,与给位共勉。
最重要的决定
每次说到决定的时候,脑子里总有两个小人在打架,这是一个很古老的笑话。可是这会真的就到了一个做决定的时候了。
在家的时候,一直想去外面,在外面的时候却想回家。如歌里唱的,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宠爱的都有恃无恐。或者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去年过年我就不在家,一意孤行的想去外面,就去了,苦吃了,罪受了,钱挣了,浪美了,花完了。但我也确实没考虑到家里少了一丝温暖,罪过罪过。
一直在考虑放假出来打工的初衷是什么?我是在逃避兰州的一些东西,然后想的是锻炼自己,然后用自己付出的劳动得到一定的回报。我所指的锻炼不仅仅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应该是更多的为以后进入社会的铺垫的一些经验。在这种南方的工厂里大多是十七八的年轻小伙小姑娘,而他们甚至在这里干了好几个年头。这是让我钦佩的。
可是这种厂子里的活却使人如同机器一般,机械般的重复一个动作。一个上班的人与我闲聊时这样说,你是本科生?我说是的。他说像你们本科生就应该去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找一个大企业从基层干起,一步一步的就好了。我觉得这个人挺有想法的,就继续同他聊起来了,我就给他简单的分析了下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说大学生越来越多,工作也不好找,像上海这种大城市更是门槛极高的。要是想找个专业对口的更难云云之类的。他说了一句让我至今难忘的话,你们本科生也学专业?不是只有专科生才学专业?我沉默了。
我并没有想要嘲笑他的意思,我觉得很悲哀,没有一个方向和方法,混沌的活着比无知更可怕。我联想到考大学那会,我去兰大的图书馆蹭自习室,周末去的迟了便连座位也没有了,所有人都在那如饥似渴的阅读,也许他们的读书目的不纯,为什么而读书?我觉得我们上了这么多年学,老师们给我们设法培养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我们叛逆的冲破,再去建立一个新的人生观,老师再去教导,我们再冲破,然后被社会束缚,我们再冲破,一层一层累积,外表确实不堪入目,但内心确实如此强大。我们读书,首先是为了明辩事理,其次能够做一些看起来自己喜欢并且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在自己喜欢的前提下找一份不错的工作在付出劳动的同时获得可观的收入。
话题扯的远了,回到图书馆,我觉得那会在那种氛围感染下,中国人特别有希望,我泱泱中华将大展雄图的赶脚,可是到了这里我看到有比那更多的人在麻木的机械般的像机器一样得在那干活。我更加沉默。一个国家是有极其强大的包容性的!
我在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像木偶一样的活着,说句心里最直接的想法,他们脑子不合适,脑子合适谁到这来。可是我不就来了吗?呵呵。天大地大,也许真的就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工作了吧。有人说我们大学生眼高手地,不愿意去做那些很辛苦的工作,可这是我们的错吗?父辈那时候一个大学生能够改变一家人的生活,你能深切体会到“知识改变命运”,而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情况已经变了,可是有些家长的思想还停留在那个阶段
,也这样教育我们,当电视上播放一部反大学生毕业以后去养猪,种地,很多人都以不可理解的态度,父母也会说,你一名牌大学的学生就干着,我送你去大学学什么?网上的评价态度看似充满正能量,当他鼓励你的时候,换做自己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已经变得让年轻人的理想变得支离破碎,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应该去做什么?既然我们已经上了大学,就要有一个当代大学生的样子,就要跟别人不一样,起码不能像机器一样的活着,或者为你心底的那么一个暂时坚持在这个地方。
塑造自己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
我觉得我们该有这么一次经历,而且必须要有,你会受益匪浅,体会了赚钱的辛苦,生活的不容易,学习的重要性。但我觉得一次就够了,去年就干的是这样的工作,所以我想走了,我觉得我留下来,会和他们一样对世界感到没有希望,会像机器变得一样麻木,我现在干下去只会得到钱,其余一无所获。我不能变成钱的奴隶,年轻可以没钱,以后不可以没钱。算起来我回家可以拿到六七千,但就算拿到两三万又有什么意义呢。回去买个苹果,买个watch,买这买那,这已经抛开了我们当时出来勤工俭学的意义,只是在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也许是我太偏激了,也许是我太年轻了,但是我只是把我心底最想说的话说出来了。
我在纠结了一天一夜后,在上班的途中,在换工作服的时候,在最后刷卡上班的时候做了一个最重要的决定,我不干了。也许会被人当成逃兵一样,也许别人会以为我吃不了这份苦,但不管怎样,我已经翘班了。哈哈。为我庆祝吧。
或者去换一份工作,或者回家,可他妈的这会工作没着落,回家票买不上。
次奥。坑爹的中国铁路就这样破灭年轻人的梦想。
浙江平湖纠结所作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在工厂打工保险有几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