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25日中央方面军一方面军在四川西北那个地方和四方面军会师的

在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前各苏区的红军曾发展到30万人。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长征那么长征期间红军兵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长征到达陕北时紅军还有多少兵力

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箌三万人。”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南方讲话中进一步说:“长征前红军三十万到陕北剩下二万五千人。”

1944年4月12日毛泽东在《学习和时局》┅文中说:“共产党在一九三七年,因为在内战时期受了挫折的结果仅有四万左右有组织的党员和三万多人的军队。”

那么红军长征箌达陕北后,到底是3万多人还是2.5万人?各路红军长征胜利分别保存了多少兵力

一、中央方面军红军(红一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到达陕北时保存了多少兵力

1934年10月,中央方面军红军长征出发时军委第1野战纵队(由红军总部和干部团组成,下设4个梯队)、苐2野战纵队(由中共中央方面军机关、中华苏维埃中央方面军政府机关、后勤部队、卫生部门、总工会、共青团等组成)和第1、第3、第5、苐8、第9军团共8.6万余人。1934年11月底至12月初中央方面军红军在突破第四道封锁线的湘江战役中遭受了重大损失。红军过湘江后已从长征开始时的8.6万余人锐减到3万余人。这是“左”倾教条主义领导者实行逃跑主义所造成的严重恶果

1935年1月中央方面军红军占领遵义,在此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据统计,遵义会议时中央方面军红军的兵力总数约为3.7万余人。1935年6月中央方面军红军翻越雪山夹金山后,于四川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此时,中央方面军红军人数已减少至2万余人

1935年9月,在张国焘企图危害中央方面军的情况下中共Φ央方面军为贯彻北上方针,避免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冲突决定率领红一方面军的第1、第3军(原第1、第3军团)编为陕甘支队北上。编为咗路军的红5、红32军(原第5、第9军团)尔后随红四方面军行动据《彭德怀自述》回忆,当时编为陕甘支队的红1、红3军计1.4万余人

1935年10月,陕咁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此时的兵力总数约7000余人。

1935年11月恢复红一方面军番号,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军团、红15军团,全军共1万余人

一年后,部队有所扩大到1936年8月底,红一方面军连同地方部队已发展到3万余人其中在根据地内扩大1万人(地方部队在內),东征时在山西扩大8000余人3万余人的数字,在1936年8月28日中革军委参谋部给共产国际的实力统计电报中可以得到证明参谋部在给共产国際的电报中说: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约8000人,第15军团约6000人直属部队7300余人,地方部队6000余人红军大学800人,在陕南的红74师2000余人以上共3万人。

综仩所述红一方面军主力(陕甘支队)长征到达陕北时兵力约7000余人。后红15军团编入红一方面军后兵力为1万余人。1936年8月在陕北的红军部隊发展到3万余人。

二、红25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到达陕北时保存了多少兵力?

1934年11月红25军出发长征时,撤销师的建制军直辖3个步兵团(第223、第224、第225团)和手枪团,共2980人

12月,红25军进入陕西南部开始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至1935年5月红25军主力发展到3700多人,地方游击師、抗捐军发展到2000多人

1935年7月,红25军从陕西沣峪口地区出发继续长征时全军4000余人。

9月红25军长征胜利到达延川永坪镇时,全军共有3400余人

三、红四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长征胜利时保存了多少兵力最后到达陕西时有多少兵力?

1934年5月初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时,共5个军(第4军、第9军、第30军、第31军、第33军)、11个师(第10师、第11师、第25师、第27师、第88师、第89师、第90师、第91师、第93师、第98师、第99师)、33个团再加上补充师、红军大学(原彭杨军政干校),妇女独立1团、2团炮兵团、特务团,共8万余人加上随行的党政机关、医院和工厂职工等,总计约10万人

1935年6月,中央方面军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9月,红军总部为左、右两路军一方面军的5军(原红5军团)、32军(原9军團)编入左路军,后随四方面军行动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时红四方面军辖第4军、第5军、第9军、30军、第31军,共5个军据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张国焘给中共中央方面军、中革军委的电报中统计:红四方面军第4军5700人,第5军4600人第9军9000人,第30军8000人第31军5000人,方面军直属队5000人第30、第31軍伤病员800人,总计是3.81万人

总直属队:红军大学1215人,党校433人总司令部57人,一局112人一台38人,总卫生学校216人供给处225人,通信营368人各路司令部及地方机关约2000人,共计4664人

红四方面军5个军和直属队共计3.81万人,再加上总直属队4664人总人数为42764人。这个数字同毛泽东于1936年10月16日致电彭德怀所说的“四方面军据朱电云有四万人”差距不大。

1936年10月25日至30日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遵照中革军委和红军总司令部的命令,指挥紅30军、红9军、红5军6个师16个团及直属部队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关于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人数1936年11月13日,中共中央方面军书记處给共产国际的电报说“人数两万两千”陈昌浩关于西路军失败报告说,西路军过河人数约2.12万人红四方面军战史说“共渡过两万一千仈百余人”。由此分析红四方面军西渡黄河人数约2.2万人左右。

红四方面军除西渡黄河部队外留下的红4军、红31军和方面军直属队一部分,人数约在1.2万人左右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方面军书记处于1936年12月2日给共产国际的电报,该电报说“四方面军之第四、第三十一两军约一萬二千人”。

可见红四方面军最后长征胜利到达陕西的人数约1.2万人左右。

四、红2、6军团(红二方面军)长征期间兵力有哪些变化长征勝利时保存了多少兵力?

1934年8月红6军团奉命西征时,全军团约9700余人西征途中,红6军团遭受国民党军围追堵截特别是在甘溪战斗中遭受叻重大损失。1934年10月红6军团在贵州印江县木黄与红3军(红2军团)会师时,3300余人红3军(红2军团)同红6军团会师时,全军约4400余人两军团合計约7700余人。

红2、6军团行军作战中虽有不少减员,但曾有很大补充两军团从贵州黔西、大定、毕节退出时比从桑植出发时增加了3000余人。箌达盘县时尚保持桑植出发时的数目到达云南中甸时,比桑植出发时约减少1000名约1.6万人。

1936年7月红2、6军团同红四方面军会师时,其兵力數为1.43万人7月5日,根据中革军委命令红2、6军团和原属红一方面军第32军(红9军团)合编为红二方面军。关于两军会师时的兵力数任弼时1936姩11月在《红二、六军团从湘鄂边到康东北长征经过》一文中回忆道:“现在两军团人员共计一万四千,比桑植出发时少三千余”

关于红②方面军兵力数量,1936年10月15日朱德、张国焘在给中共中央方面军、中央方面军军委电报中说据1936年9月1日统计:第2军团7643人,第6军团4059人第32军2677人,共计1.4379万人

1936年10月22日,红二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东北的将台堡(今属宁夏)同红一方面军会师此时,红二方面军尚有兵力1.1万余人(一说1.33万餘人)1936年12月2日中共中央方面军书记处在给共产国际的电报中说:“二方面军约一万人已与一方面军回合与定边、环县地域。”红二方面軍是各路红军长征中损失最小的长征出发时1万余人,到将台堡会师时还是万余人

1936年11月,毛泽东在陕西保安会见红二、四方面军部分领導同志时高度赞扬红二方面军在长征中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大量有生力量。毛泽东说:“二、六军团在乌蒙山打转转不要说敌人,连我們也被你们转昏了头硬是转出来了嘛!出贵州,过乌江我们付出了大代价,二、六军团讨了巧就没有吃亏。你们一万人走过来还昰一万人,没有蚀本是个了不起的奇迹,是一个大经验要总结,要大家学”

综上所述,中央方面军红军主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時约7000余人;红25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时兵力约3400余人;红四方面军除去牺牲的西路军2万余人保存下来约1.2万人;红二方面军长征胜利时人数为1.1萬余人。总计红军长征胜利最后保留下来的兵力3万多人。

}
三、红四方面军的大胆探索以忣出现张国焘个人严重错误,为中央方面军决策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教训

  1、红四方面军在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中为党中央方面军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提供了重要经验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是党中央方面军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中才确定下來的最初确定放在湘西,与贺龙领导的二、六军团会师受阻后改在贵州遵义会议后,党中央方面军决定渡江北上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但后来渡江遭到国民党优势兵力的阻击党中央方面军决定改变战略方针,准备在云贵川边地区建立根据地最终又因国民党军队的围縋,没有能够实现党中央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红军继续进行战略转移,在四川懋功与红四方面军实现会师会师后,“革命的大本营放茬哪里”成了当时党中央方面军和红军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张国焘等少数人主张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南,同党中央方面军的主张發生了激烈的冲突红四方面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实践,为党中央方面军制定正确的方针提供了重要依据红四方面军总结当时西南諸省的情况是:“一是蒋介石企图攫夺以四川为中心的西南诸省,变成其战略大本营;二是土著军阀视地盘如生命既怕红军危及他们的統治,更怕蒋介石以“剿匪不分畛域”为名吞并他们所以开始联合起来,加快了消灭和驱除红军的步伐;三是那带偏远地区多系少数囻族杂居区域,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物质短缺、语言不通基本上不具备建立革命根据地的条件。”[ 徐向前:《红军不怕远征难》《紅旗》,1986年第20期]再加上当时“华北事变”爆发,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这就决定了不能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远离抗日前线的西南。党中央方面军经过两河口、沙窝、毛儿盖会议最终确定了北上抗日,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的英明决定实践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

  2、张国焘坚持南下的错误方针与党中央方面军北上的战略方针相对抗,造成红军的分裂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重大教训之一。1935年9朤张国焘率领红四方面军及原红一方面军的五、九军团南下,另立“中央方面军”破坏党的纪律,分裂党分裂红军,向四川西部荒僻地区实行无限制的退却使红四方面军由南下的约8万余人减员到4万余人,而且由于南下的行动使红四方面军远离抗日前线,削弱了红軍在全国的影响红四方面军从南下到三大主力红军会师期间,虽然做出了一些有益的贡献但在总的战略方向上是错误的,给中国革命倳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中央方面军面对张国焘的错误,自始至终保持挽救、纠正的正确的态度针对张国焘向党向红军闹独立的问題,l935年8月初中共中央方面军作出《中央方面军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的政治形势与任务的决议》,要求加强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9月l2ㄖ,中共中央方面军政治局在俄界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作了关于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的争论与目前行动方针的报告。会议上发言嘚同志同意毛泽东的报告中共中央方面军通过了《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认为张国焘的错误是机会主义和军阀主义倾向与張国焘的斗争是两条路线的斗争,必须采取一切具体办法去纠正张国焘同志的严重错误决定号召红四方面军中全体忠实于共产党的同志,团结在党中央方面军的周围同张国焘路线作坚决的斗争,以巩固党和红军[ 张广信等主编:《中共党史事件名词人物简析》陕西人民絀版社1985年版,第80页]。当时彭德怀等人主张开除张国焘的党籍,毛泽东明确表态:“不可目前红军中广大指战员尚不了解真相,如此則引起部队的混乱这个决定也暂时发到中央方面军委员一级。”[ 刘炳荣著:《赤旗漫卷——话说红四方面军》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年版,苐343页]历史证明,毛泽东的主张符合党的利益顺民心、军心,策略高明非常正确。1936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方面军政治局根据张国焘对待错誤的态度及党内红军内部的团结情况,作出《关于在党内公布张国焘同志成立第二中央方面军的决定》决定公布l935年9月初中央方面军通过嘚《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以澄清事实、明辨是非、统一思想认识5月20日,为转变张国焘林育英、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等致电朱德、张国焘、刘伯承、徐向前、任弼时、贺龙等,指出:弟等与国焘同志之间现在已经没有政治上与战略上的分歧过去的分歧鈈必谈,惟一任务是全党全军团结一致反对日帝与蒋介石。弟等对于兄等及二、四两方面军全体同志之艰苦奋斗表示无限敬意对于采取北上方针一致欢迎。中央方面军与四方面军的关系可如焘兄之意暂时采用协商方式总之,为求革命胜利应改变过去一切不适合的观點与关系,抛弃任何成见而以和协团结努力奋斗为目标。”[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上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2页]l0月14日,针对彭德怀等对红四方面军有偏见的问题毛泽东同张闻天、周恩来等复电彭德怀:“为求党与红军的真正统一与顺利执行当前任务,对国焘及其他幹部不可求善太急我们政策应表示对他们信任。准备经过长期过程使国焘及其他干部逐渐进步,估计他们是可能进步的”

  最终,红四方面军在中央方面军领导下战胜了张国焘的分裂错误,实现了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三大主力红军的会师为中国共产党应对复杂局面积累了经验和教训。

  四、红四方面军在川陕苏区骁勇善战为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长征战功卓著   从1933年1月到l934年8月,红四方面軍在创建与保卫川陕根据地的过程中接连不断地取得了一系列军事斗争的胜利。首先进行了反对田颂尧三路围攻的战役,粉碎了田颂堯的29军的38个团近6万人的三路围攻使田军损失过半,余部退守嘉陵江岸并主动发起了仪南、营渠、宣达三次战役。仪南战役进一步打击叻退守在仪陇南部地区的田颂尧残余军阀势力;营渠战役重创了盘据在营山、渠县的杨森的20军;宣达战役大部歼灭了盘据在宣汉、达县、萬源、城口地区的刘存厚的川陕边防军红四方面军还进行了反对刘湘六路围攻战役。这次战役是红四方面军发展史上的规模最大、时间朂长、最艰苦的一次战役四川军阀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纠集140余团的兵力妄图在3个月内消灭红四方面军。为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打击国囻党军队红四方面军连续紧缩阵线,以至最后放弃十余县广大根据地而集中于通江以北至万源以南一线。由于根据地缩小人力物力嚴重缺乏,尤以粮食更为困难红军甚至出现战士饿至二、三日仍与敌厮杀的情况。最后在党的领导与徐向前直接指挥下的红四方面军嘚指战员们,以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及其艰苦奋斗、英勇牺牲的精神历尽艰险,排除万难浴血奋战l0个月,以2万余人的伤亡代价先后殲敌8万余人,终于取得了这次战役的胜利
  中央方面军主力红军北上后,张国焘擅自带领左路军南退走上了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错誤道路。蒋介石和西南军阀绝没有因张国焘的分裂而停止对红四方面军的军事进攻。红四方面军在朱德、徐向前、刘伯承的领导下一方面同张国焘的错误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一方面率四方面军艰苦转战于川康地区牵制和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客观上掩护了中央方媔军红军主力北上;同时也接应了红二方面军使二方面军迅速入川,在甘孜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
  红四方面军主力离开鄂豫皖后,留下的一部分组建成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五军在与党中央方面军失去联系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于1934年11月北上长征。1935年春天红二十五军活动在镇(安)、柞(水)、商(县)一带。陕军3个团的兵力进剿企图一举把红二十五军消灭在鄂陕边境上。正在这时红四方面军的陕喃战役打响了迫使国民党军队增援陕南战役,减轻了红二十五军的压力徐向前回忆说:“陕南战役不是真正打杨虎成的,只是虚晃一槍调动和迷惑川军,以策应中央方面军红军和红二十五军”[ 东明:《赤匪突破嘉陵江前后》,原载《国文周刊》第12卷,18期]紧接着紅四方面军又发动了强渡嘉陵江的战役,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军队策应了红二十五军首先长征到达陕北,与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為促使党中央方面军把革命的的大本营放在西北创造了条件。
  历史用铁的事实证明红四方面军在全国红军从南到北战略大转移中处於举足轻重的地位,对长征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千秋业绩红四方面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支援和策应了中央方面军红军、红二方媔军、红二十五军并战胜了张国焘分裂党中央方面军的重大错误,实现了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三大主力军的会师
  (本文作者颜宏啟为湖北省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库充为湖北省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副主任;陈军为湖北省黄冈市委党史办公室科长)

}

红军总司令部二局局长蔡威

  1935姩1月4日蔡威领导的二台破译了敌人在中央方面军红军周围部署的情报,迅速向中央方面军发报中央方面军召开遵义会议,在组织和战畧上作了重要的调整关键时刻的电文,在中央方面军红军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起到了帮助中央方面军作出正确决策的作用,取得了兩大红军主力会师的关键性胜利

  破译了川军和国民党中央方面军军的电报密码。并将掌握的中央方面军红军周围敌军的部署、兵力、行动方向等重要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总指挥部再用电报拍发给中央方面军红军。在配合中央方面军红军“四渡赤水”时做出了重大贡獻

  蔡威破译密码的独特建树,对中央方面军红军的技侦同行有很大的启发并且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资料中最新发现叻蔡威在红军长征第一次过草地时见到毛泽东的情景

  1935年8月26日,蔡威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技侦电台侦悉敌独立旅一个团在包座河一线堵截红军北上,并派一个师增援党中央方面军决心发起包座战斗,并根据技侦情报作了精心运筹利周密部署红军冲出草地。

  在红軍中有一位威名显赫、战功卓著的“顺风耳”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员二局局长蔡威。闻名于世的长征结束后毛泽东有过这样的評价:“好的二局”,“长征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没有二局长征是很难想象的。”

  蔡威是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工作的开创者和卓越的领导者对红四方面军发展壮大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他对中央方面军红军长征是否有贡献?蔡威和毛泽东见过面吗?很多人对此颇感兴趣

  本文拂去烟尘,揭秘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影响决策的关键电文

  中央方面军红军(即红┅方面军,因中央方面军随军行动又称中央方面军红军。1935年6月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恢复红一方面军称号)长征后没几天,蔡威领导的二囼就通过侦听敌方的电台获此消息此时,任弼时的红二军团一度在万县奉节活动有同四方面军会合的迹象,但在敌人的堵截下又转戰至湘鄂川黔边,继续同围剿的敌军苦斗;徐海东的红25军也被迫撤出鄂豫皖根据地向西转移,形势相当严峻红四方面军总部根据时局的變化。于1934年11月上旬在巴中清江渡召开全军团以上军政干部会议,确定了“部队集中主力向嘉陵江以西和甘南发展主要打击胡宗南部,使川陕革命根据扩大为川陕甘革命根据地”同时“指出,中央方面军红军的大举西进我们应积极配合其行动。”明确地表明了对转战Φ的中央方面军红军的关注与战略策应

  蔡威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跟踪侦听中央方面军红军周围的敌情,在军事情报上对中央方面軍红军予以援助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原乌鲁木齐军区司令员肖全夫在《忆无名英雄蔡威同志》一文中写道:“中央方面军红军开始长征鉯后,我们电台的工作就更繁重了既要和中央方面军红军取得联系,又要向他们提供有关敌军的情报”(《艰难的历程》人民出版社1985年蝂)。中央方面军红军退到贵州境内中央方面军从红四方面军那里获取的重要情报表明,在去同红二、六军团会师的途中蒋介石已经埋伏了重兵。党中央方面军在黎平召开政治局会议决定放弃北进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做出了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贵州前進的重大军事决定

  1935年1月4日,蔡威领导的二台破译了敌人在中央方面军红军周围部署的情报迅速向中央方面军发报:“廖泽之援黔所谓模范师第三旅及穆瀛洲旅共6个团,原集中泸州拟取道南川、正安入黔……东方城口一带山大、穷困,人口少西方有嘉陵江、剑阁、碧口之险,再采取决战防御亦非良策如何请示。”(《红四方面军战史资料选编―――川陕时期》解放军出版社1993年版)这份电报将当时中央方面军红军周围的敌军分布情况较为详细地报告了中央方面军此时正值中央方面军黎平会议以后,遵义会议之前中央方面军红军正處在敌人围追堵截最困难的时候,应该说这个电报对于正在艰苦转战中的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来说太有价值了。

  1935年1月15日中央方媔军召开遵义会议,在组织和战略上作了重要的调整

  遵义会议前,中央方面军红军原打算在泸州上游渡过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泹蒋介石根据空中侦察,判明了中央方面军红军的意图以重兵加强了泸州附近长江沿岸防线,中央方面军红军入川计划受阻“遵义会議”后,毛泽东事实上已成为中央方面军政治局、中央方面军书记处和中革军委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2月7、8日,新组成的中央方面军书记處在扎西(今云南威信)开会决定暂时放弃原来准备在泸州上游北渡长江到川西北与红四方面军会合的计划。2月26日中共中央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军委在古蔺白沙发布了《告全体红色战士书》,决定停止向北发展而改在川黔滇边地区建立根据地。

  就在中央方面军红军处境极为艰难困苦时红四方面军为迎接中央方面军红军连续作战取得重大胜利。虽然中央方面军红军迫于形势的压力又暂时放弃了向川覀北发展,而改在川黔滇边建立根据地红四方面军仍然依照原来的建立川陕甘边的战略计划,1935年3月28日发起了嘉陵江战役歼敌12个团,攻克9座县城控制了剑阁、中坝等天险和战略要地的纵横二三百里的广大地区,使红四方面军处于有利的战略态势红四方面军的胜利迫使蔣介石、刘湘四处抽调兵力、调整部署,重新建立防线堵截红四方面军向川中盆地发展。为建立新的防线重新组织会剿,蒋介石不得鈈在已有的部队中重新调整共抽调了其精锐的中央方面军军胡宗南部以及杨森、刘文辉、刘湘、邓锡等人的部队镬8万兵力,这样就大大減轻了正在“四渡赤水”的中央方面军红军的压力

  鉴于红四方面军嘉陵江战役的重大战果,为中央方面军红军进军川西北打开了道蕗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决定再次修改前进方向。193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方面军在云南寻甸县鲁口峭村召开会议,决定再次向川西北前进與红四方面军会师。根据这一决定中央方面军红军从1935年5月3日到9日,强渡金沙江成功地进入川西南,一、四两大红军终于会师

  关鍵时刻的电文,在中央方面军红军处境极为困难的情况下起到了帮助中央方面军作出正确决策的作用,取得了两大红军主力会师的关键性胜利

  配合中央方面军红军“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人们所熟知的歌词,四渡赤水也是毛泽东本人称为岼生的得意之笔那么此战“奇”在什么地方?红军能迂回穿插,声东击西突破十倍于已之敌的围追堵截,除了毛泽东高超的指挥艺术和紅军的英勇之外还得益于什么呢?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中央方面军红军3万多人仍处在敌150个团30多万人的围追堵截之中为实现北渡长江与紅四方面军会合的任务,也为摆脱从四面包围而来的敌军于1935年1月19日 至5月9日先后四渡赤水,跳出了蒋介石精心设计的圈套从四渡赤水每個重要转折点来分析,其背后都有准确的情报支撑从而演绎了这一世界经典战役。

  《红四方面军长征纪实》一书中提到:“当时红㈣方面军总部有一位电讯专家叫蔡威居然破译了川军和国民党中央方面军军的电报密码。从电讯侦知:中央方面军红军已经剩下不到3万而且陷入四面围剿之中,在黔、滇山区飘忽方向不定。”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原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宋侃夫同志回忆说为了给中央方面军红军提供情报使之能清楚地了解周围的敌情,蔡威和他等人开始以贺国光行营电台为中心加紧破译蒋介石嫡系部队的密码。蒋軍的密码十分难猜开始只能猜出几个字,以后发展到能译出一部分字经过逐步摸索规律,终于破译了蒋军的密码并将掌握的中央方媔军红军周围敌军的部署、兵力、行动方向等重要情报源源不断地送到总指挥部,经分析整理后由方面军领导人审阅,再用电报拍发给Φ央方面军红军张国焘在《我的回忆录》中对此是这样描写的:“我们事实上放松了对四川军阀作战。仅有的侦察电台日夜不停的工莋,只有小部分时间用在侦察四川敌情多数时间用来侦察中央方面军红军行进所在及其四周敌情。中央方面军红军行进到广西、贵州边境地带时我们即开始供给中央方面军红军情报。这是一件相当繁重的工作侦察电台每天都译出敌军大批密码电讯,再由参谋人员扼要莋成通报经我鉴定后拍发给中央方面军红军,我们的电台须守候中央方面军红军电台出现有时从晚七时余守候到翌晨三点左右。有时峩自己也守候在电台旁解答对方的疑难。至少有两个月的时间中央方面军红军是完全依靠我们供给情报(特别是他们由遵义向云南方面方向行进时)。他们日夜在行进中因而电台没有时间做侦察工作。每当他们宿营或休息的时候立即与我们通报。根据我们所供给的情报决定行动,发布命令而我们这种行动,对于著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极尽了耳目的作用”。时任四方面军总指挥的徐向前元帅在其回憶录中也这样提到:“我军一边密切注视中央方面军红军的动向及时用电台向他们提供情报;一边调整兵力部署,积极进行强渡嘉陵江的准备”

  中央方面军红军开始长征后的半年间,由于敌人的疯狂围追堵截迫使中央方面军红军天天都必须行军作战,电台无法停下來与各地红军联络更无暇侦听敌军的电台。此时红四方面军以蔡威为主的二台负责截收敌台信号,并将其破译出来红一方面军到宿營地,红四方面军马上把截获内容发给红一方面军朱德总司令在一次与宋侃夫的谈话中说道:“我们离开中央方面军苏区,进入湘、滇、黔、川地区以及四渡赤水时对周围敌情搞不清楚,是你们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们也包括你宋侃夫同志,经常在深夜把破译敌人电報的情况,整理电告我们”长征结束后,毛主席在延安曾对宋侃夫讲:“你们红四方面军电台的同志辛苦了有功劳呀!在我们困难的时候,在四渡赤水前后是你们提供了情报,使我们比较顺利地克服了困难”这些史实都充分映证了蔡威所领导的红四方面军二台,在中央方面军红军“四渡赤水”时所做的重大贡献

  向中央方面军红军同行传经送宝

  1935年6月,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懋功胜利会师时任红一方面军军委二局局长的曾希圣回忆说:“他(曾希圣)知道,中革军委直属的红军通信学校政委曾三与时任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二囼(侦察台)台长的蔡威,同是周恩来在上海培训的无线电通信干部老相识,便约三局局长王诤在曾三陪同下主动拜会蔡威。他(曾希圣)和迋诤介绍了中央方面军红军无线电侦察和通信的建立发展情况长征以来对敌无线电侦察的体会。特别是遵义会议党中央方面军纠正军事仩‘左’倾错误的情况;蔡威也介绍了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侦察部门的建立与发展状况并且介绍了四川军阀各派和甘肃军阀鲁大昌的密码编制和使用情况,对国民党中央方面军军胡宗南部无线电侦察的体会”

  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原总参三部政委陈福初将军,当时茬蔡威领导的二台工作后任红军总部二局第三科(译电)科长,他回忆到:“1935年7月下旬的一天我们红四方面军无线电二台,来了三位客人是从一方面军来的。他们是军委二局局长曾希圣、三局局长王诤和曾三同志他们四个人边喝茶边谈心,有说有笑很是融洽。蔡台长介绍了四川军阀的密码编制和使用情况对胡宗南密码的破译情况,还谈了甘肃鲁大昌的密码等他们听得很仔细,直至五点左右客人才赱了”“第二天,他(们)三人又来了仍是蔡台长介绍情况,主要是红四方面军通信、电台和原川陕根据地情况王诤、曾希圣讲了遵义會议和长征途中的情况。在这之后他们几乎每天都来,每次来都谈情况”刘昆是蔡威的勤务员,后任宣化通讯学校负责人五十年后對这次会晤印象仍然深刻:“他们之间有说不完的话,一连畅谈了三天三夜……他们无所不谈然而更多的还是交流各自侦察破译敌军电囼密码的工作,谈得很兴奋很热烈。我一直守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打水做饭。”

  这是蔡威同志和中央方面军红军技侦同行的会晤互通情况,更为重要的是交流经验三位当事人中曾希圣和陈福初都具体的提到,蔡威介绍了四川军阀各派和甘肃军阀鲁大昌的密码编制囷使用情况对国民党中央方面军军胡宗南无线电侦察的体会。胡宗南是蒋的嫡系部队一直在追剿红一方面军,蔡威研究并破译了胡宗喃的密码四川军阀众多包括杨森、刘存厚、李家钰、罗泽洲、邓锡候、田颂尧、刘湘等,蔡威对四川各派军阀的密码了如指掌这些军閥部分参加了围追堵截红一方面军。而红一方面军突破腊子口正是蔡威研究过的甘肃军阀鲁大昌管辖的地盘。蔡威破译密码的独特建树对中央方面军红军的技侦同行有很大的启发,并且在长征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蔡威和毛泽东见过面

  在征集蔡威的资料过程中,有一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蔡威见过毛泽东吗?从常理来分析,能与毛泽东同志见面的机会只能是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红军會师后到1935年9月中央方面军红军一部率队北上这段时间但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时间里,中央方面军高层发生了激烈的斗争史称“北上和喃下”之争。

  我们走访过许多红四方面军的老同志他们从未提及蔡威见过毛泽东。最近资料中最新发现了蔡威在红军长征第一次過草地时见到毛泽东的情景,尤为珍贵原红四方面军老战士、原总参三部副部长李永悌将军1993年回忆到,“1935年8月第一次过草地时徐向前、陈昌浩见到蔡威同志,就招呼他过去蔡威同走到那里也蹲下,和他们一块说起来就在他们说话之间,从后面走过来一个人他穿一身旧的军装,高高的个头瘦长的脸,留着很长的头发在他身后,有一个警卫员和两个战士抬着一副空担架还有一个人牵着一匹马。徐向前、陈昌浩、蔡威同志发现来人都站起来迎过去。那人先伸出手打招呼到了跟前,又是握手又是问候然后并肩向土坡上走了几步,便蹲在那里说起话来看到这场景,我们就猜想这位干部肯定不是一般的人不然的话,徐总指挥和陈总政委是不会那样的过了一會儿,蔡威回到我们这边‘台长,刚才那个人是谁?’有同志问蔡威说:‘那就是毛主席,毛泽东同志’”

  这是中央方面军红军與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为左、右路军北上中共中央方面军和毛泽东同志在右路军和徐向前、陈昌浩、蔡威他们一起过草地。在不到一周嘚草地行军中蔡威和毛泽东见过面了。

  破敌密电红军冲出草地

  193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方面军和红军前敌指挥部率领的右路军(由红┅方面军第一、三军和红四方面军四、三十军组成)终于走出草地,到达班佑、巴西地区此时国民党中央方面军军最精锐的第一军团胡宗南部发现红军已通过草地,马上派第四十九师进入包座进行拦截红军下一步要进军甘南,必须消灭驻守在包座进行阻拦的敌人8月26日,蔡威领导的红四方面军技侦电台侦悉:胡宗南发现红军北上即令其第四十九师于8月27日由樟腊向包座急进,企图会同已经控制上、下包座地区的独立旅一个团在包座河一线堵截红军北上

  上、下包座位于四川省松潘县的北部,地势险要敌军在南北之大戒寺、求吉寺據险防守。为解除红军右路军的侧翼威胁开辟前进道路,党中央方面军决心发起包座战斗并根据技侦情报作了精心运筹利周密部署。包座战斗前右路军过草地殿后的红二军还未跟上,开路的红一军又相当疲劳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经过同政委陈昌浩研究,赶到毛澤东住所建议攻打包座的任务由四方面军的部队承担,以红三十军为主攻部队以红四军一部相配合,红一军为预备队毛泽东听后,對徐向前的建议后马上表示赞许当即下定了以围点打援战法,歼灭包座守敌的决心

日黄昏,包座战斗开始红三十军的一个团经一夜噭战,扫清外围据点攻占大戒寺。残敌败逃时放火焚烧了辎重并退入人戒寺后山碉堡负隅顽抗等待援兵。红三十军进攻包座敌碉堡时主力埋伏在包座西北的丛林中准备打援。果然8月31日下午3点,当敌第四十九师三个团全部进入预设口袋后红军马上对敌发起总攻。第仈十八师像一把钢刀一样插入敌阵将敌军分割成三块,使之首尾不能相顾在枪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红军战士近战接敌主要以手榴彈、人刀片拼杀,一小时后便将敌先头团歼灭残余敌人利用茂密的森林和一些低矮的小山包顽抗,双方形成反复拉锯在战斗最紧张的時刻,红三十军所有的预备队都投入了战斗宣传队、炊事员、马夫都提枪参战。经七八个小时的激烈战斗敌军来援部队大部被歼。这┅仗敌第四十九师被毙、伤、俘5000余人,主力被歼后其后方部队逃跑丢下七八百头牦牛及骡马,这些正是刚过草地的红军所急需包座┅仗实现了原定的攻坚与打援的双重目标,缴获的大量粮食、弹药和牲畜也解了红军燃眉之急

  包座战斗是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的苐一个大胜仗,此仗胜利不仅使红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得到了补充而且粉碎了蒋介石、胡宗南妄图把红军困死在草地的图谋,扫除了進军甘南的障碍为实现中央方面军的北上战略方针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包座战斗蔡威功不可没。让毛泽东同志再一次记住了蔡威这个名字

  追风听风捕风者叫蔡威,福建省宁德市人1926年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在长征即将胜利前夕不幸病逝,时年29岁蔡威苼前工作单位―――总参三部在2008年1月给中央方面军军委副主席迟浩田的信中这样写道:“蔡威同志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为中国革命事业特别是为红四方面军无线电通信和技术侦察情报事业的开辟、建设和发展,为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鄂豫皖苏区和川陕苏区的‘围剿’保障红军长征的胜利都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这是对红军中的“顺风耳”蔡威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准确定位和高度评价(陈国秋)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央方面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