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2017精彩对局求解

当前位置:>中国象棋残局解破图片
操作系统:
应用介绍:
中国象棋,从古至今的棋牌经典,想起小时候和爷爷“过招”的情景。
中国象棋残局解破图片相关应用
中国象棋残局解破图片相关文章
 在中国的自主研发设计的爽快动作游戏战神之怒自从发布以来得到了很多iOS平台玩家的青睐,而且整个游戏的设计是主要让玩家体验真正的爽快的操作,但是战神
《博雅中国象棋》残局身先士卒的关键点依旧是对兵的运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博雅中国象棋残局身先士卒破解攻略。
1.兵六平五
《博雅中国象棋》残局风雷火炮中的关键点是对炮的运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博雅中国象棋残局风雷火炮的破解攻略。
1. 炮七平五
《博雅中国象棋》残局身先士卒的关键点依旧是对兵的运用,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博雅中国象棋残局身先士卒破解攻略。
1.兵六平五
《博雅中国象棋》残局龙战鱼相当于前面几关的难度更大,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博雅中国象棋残局龙战鱼骇的破解攻略。
1. 兵六平五
在象棋残局中,&七星聚会&被誉为&棋局之王&,亦名&七星同庆&、&七星拱斗&
中国象棋文化博大精深,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是从古至今的棋牌经典。我大天朝的国粹移植到手机平台上,是象棋爱好者们的最佳选择了,《中国象棋》是一款界面精美,棋力强大
中国象棋文化博大精深,至今已有千年历史,这是从古至今的棋牌经典。我大天朝的国粹移植到手机平台上,是象棋爱好者们的最佳选择了,《中国象棋》是一款界面精美,棋力强大
传统棋类运动是一种非常适合手机平台的游戏。
QQ中国象棋操作非常流畅,落子有声。比例同类游戏较为出色。
游戏共有4个等级供玩家挑战,最高难度甚为棘手
任何技能在百将行中都不是无敌的,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克星。百将行中有些英雄是能破坏对方的技能的。下面小编就带各位小伙伴了解一下破招英雄的使用及特点。百将行的破招机
1000万+人气1.5万+人气2.5万+人气3.5万+人气4.1000万+人气5.1000万+人气6.9000万+人气7.9000万+人气8.9000万+人气9.5000万+人气10.
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5
京公网安备 50 备现在的中国象棋是不是已经被破解了?
玩象棋的兴趣不浓了,听说电脑现在已经破解了
这些回帖亮了
引用4楼 @ 发表的: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现在像这种给了外挂还不会用的人真的不多了……
引用13楼 @ 发表的:
然后老者说:年轻人这回你用红棋吧
年轻人顿时就傻比了
那就换成电脑用红棋呗 这有什么*河蟹*的
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年轻人玩着手机和一个擅长下象棋的老者在路边下象棋,老者每下一步那个人都马上回应一步,没一会老者就自动认输了,夸到小伙子惊为天人,一边玩手机还能下的这么厉害,实际上是那个年轻人自己用手机和最高难度的电脑下象棋,老者走一步,他就走一步,电脑马上回应下一步,就这么简单的赢了一个高手
象棋大师不追求赢、上来就用双炮换双马,往和走。电脑也没辙。
作为曾经进过省级少年队参加全国锦标赛,应该还算略有水平的来说说,中国象棋比较围棋确实计算机的运算量和难度要小一些,但是也不是像楼上说的那么简单。过去象棋软件是给不同子赋予不同的"分数",电脑去计算一定步数后怎样最有利,但是人更灵活,存在弃子谋势或杀棋的策略。而现在机器计算能力高了,自然就存在可以检索所有步数直到取胜的编程方法(当然也要结合之前那种分数法)。而象棋不得不承认没有围棋那么复杂,大约八九年前的浪潮天梭就可以在和特级大师对弈中处于不败。现在最强的软件应该是象棋名手(好像拥有者不肯卖?)。
象棋里平局的概率也很高的,顶尖高手一定想和电脑和棋也有办法,不说软件的开局库里就有定和的路子,象棋里残局略有劣势也能和,单车还难胜士象全呢。所以我认为象棋很难人工智能能够完胜顶级大师,即使找到最优编程思路也只能是立于不败之地。
再多说句。。。软件棋力根本于计算机运算能力,我一个朋友买个软件还得八核运行呢。我见过的所有手机上的象棋软件,最高难度的都还不如我这个好几年没下棋的人。真正的高手他们算棋能力是超越常人想象的,我认为可以不刻意求和的情况下不输给电脑。不能因为段子里街头老大爷轻易输给手机软件就认为人不如计算机。
象棋大师不追求赢、上来就用双炮换双马,往和走。电脑也没辙。
象棋先手想和破不了
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年轻人玩着手机和一个擅长下象棋的老者在路边下象棋,老者每下一步那个人都马上回应一步,没一会老者就自动认输了,夸到小伙子惊为天人,一边玩手机还能下的这么厉害,实际上是那个年轻人自己用手机和最高难度的电脑下象棋,老者走一步,他就走一步,电脑马上回应下一步,就这么简单的赢了一个高手
引用3楼 @ 发表的: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年轻人玩着手机和一个擅长下象棋的老者在路边下象棋,老者每下一步那个人都马上回应一步,没一会老者就自动认输了,夸到小伙子惊为天人,一边玩手机还能下的这么厉害,实际上是那个年轻人自己用手机和最高难度的电脑下象棋,老者走一步,他就走一步,电脑马上回应下一步,就这么简单的赢了一个高手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引用4楼 @ 发表的: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现在像这种给了外挂还不会用的人真的不多了……
引用4楼 @ 发表的: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怪我描述不清楚,老人走一步,那个年轻人就用手机走一步
引用4楼 @ 发表的: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年轻人和老头一样 看电脑怎么回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3楼 @ 发表的: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年轻人玩着手机和一个擅长下象棋的老者在路边下象棋,老者每下一步那个人都马上回应一步,没一会老者就自动认输了,夸到小伙子惊为天人,一边玩手机还能下的这么厉害,实际上是那个年轻人自己用手机和最高难度的电脑下象棋,老者走一步,他就走一步,电脑马上回应下一步,就这么简单的赢了一个高手
厉害啊!哥们!
引用4楼 @ 发表的: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不懂中文字?
引用5楼 @ 发表的:
现在像这种给了外挂还不会用的人真的不多了……
看来我是人才
引用7楼 @ 发表的:
年轻人和老头一样 看电脑怎么回
刚睡醒尴尬
引用3楼 @ 发表的:
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年轻人玩着手机和一个擅长下象棋的老者在路边下象棋,老者每下一步那个人都马上回应一步,没一会老者就自动认输了,夸到小伙子惊为天人,一边玩手机还能下的这么厉害,实际上是那个年轻人自己用手机和最高难度的电脑下象棋,老者走一步,他就走一步,电脑马上回应下一步,就这么简单的赢了一个高手
我还在QQ游戏上做过这种事。。。简直是无情吊打。。。不过我也只做过一次,觉得太无聊了
引用3楼 @ 发表的:看过一个段子,说一个年轻人玩着手机和一个擅长下象棋的老者在路边下象棋,老者每下一步那个人都马上回应一步,没一会老者就自动认输了,夸到小伙子惊为天人,一边玩手机还能下的这么厉害,实际上是那个年轻人自己用手机和最高难度的电脑下象棋,老者走一步,他就走一步,电脑马上回应下一步,就这么简单的赢了一个高手
然后老者说:年轻人这回你用红棋吧
年轻人顿时就傻比了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现在象棋比赛的时候都不能长时间上厕所,就怕你去厕所时拿手机看咋应对,这说明了即使是职业棋手也未必下的过电脑了
引用13楼 @ 发表的:
然后老者说:年轻人这回你用红棋吧
年轻人顿时就傻比了
那就换成电脑用红棋呗 这有什么*河蟹*的
引用13楼 @ 发表的:
然后老者说:年轻人这回你用红棋吧
年轻人顿时就傻比了
红黑随便选,棋局随便布,难道大兄弟不知道?
引用4楼 @ 发表的: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是小伙子走的跟老人一模一样。。。
现在没人研究了吧。
引用4楼 @ 发表的:
老人和电脑走的一毛一样吗
是老人和电脑下,你这想啥来。
发自手机虎扑 m.hupu.com
引用13楼 @ 发表的:
然后老者说:年轻人这回你用红棋吧
年轻人顿时就傻比了
也简单,电脑先手,按电脑的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1176人参加团购729.00元&969.00元
2205人参加团购398.00元&1299.00元
297人参加团购239.00元&399.00元
941人参加团购739.00元&1399.00元
72人参加团购279.00元&449.00元
438人参加团购628.00元&999.00元
336人参加团购249.00元&499.00元
1056人参加团购459.00元&799.00元
372人参加团购108.00元&159.00元
276人参加团购99.00元&249.00元
911人参加团购159.00元&599.00元
410人参加团购259.00元&639.00元中国象棋术语大全
中国象棋术语大全
象棋:亦作“象碁”,为了区别“国际象棋”也作“中国象棋”,英文名为Xiangqi。
九宫:将帅活动区域棋盘的“米字格”当对方棋子逼近时,通常要转为防守;
中线:棋盘中第五条直线,五(5)代表中路;
肋道:中线左右的四、六(4、6)路,属于攻防要道;
边线:棋盘的一、九(1、9)路纵线;
河界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五条横线;
兵行线(卒林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四条横线,兵(卒)的初始位置所在横线;
宫顶线: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三条横线,九宫的最高位置;
底二路:双方从下向上数第二条横线;
底线:双方最低的一条横线;
巡河:一方的棋子(一般指车、炮)在己方河界上。
骑河:一方的棋子在对方河界上称骑河。
开局:开局双方第一着形成的图形。
布局:是指双方按各自的战略思想把棋子布成一定阵势的阶段,通常在10回合之内,但当前棋手门对开局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某些明属于开局的变化已达到前15回合,开局后期和中局前期交织;中局:是阵势布列后双方棋子接触,进行扭杀的阶段,介于开局与残局之间;残局:是尾声阶段,主要特点是兵力大量消耗,盘上特点从中局大量子力的扭杀转变为少量子力间互动,残局阶段直接性的战斗接触减少,子力的调运最为关键;
妙着:对局中,一方走出出人意料的棋,从而取得战术上的成功,或棋局的主动权。
正着:当时棋局下必须走的一着或数着,也指正确着法或官着。
劣着:一方弈出着法无全局观念,或进攻不当,防守不力,往往导致局势不利或失败。
均势:双方局势均衡、兵力相等。
入局:在双方纠缠阶段,一方组织子力对另一方产生一个战术打击,并且此打击直接影响获胜。入局可能是连杀,也可能只是小兵开始渡河,但必须是能产生胜利的过程。
优势:一方兵力多于另一方,或掌握了棋局的主动,明显好走。
胜势:一方多子占优,局势大局已定,胜利在望的一方称胜势。
称将军、照将等,攻击敌方帅(将)。
双将:& 亦称双照将,一方走动棋子后由两个字力同时攻击对方帅(将)。三照将同理。
应将(解将):对于将军采取反击、躲避、防卫的办法。
将死:& 照将无法应将称将死。
困毙:& 走棋一方无棋可走,称困毙。
走子企图下一步将军,将死对方者,称杀着,简称“杀”。
走子后造成下一着吃掉对方某个无根子。
将、杀、捉等攻击手段统称打。古棋或民间用炮吃对方棋子称打。
走子与同等子互换吃者,称“兑”。
不属于打的棋,统称闲。
凡走子送吃者,谓之“献”。
凡走子拦阻对方子力之左右进退移动者,谓之“拦”。
凡走子直接化解对方之杀着者,谓之“解杀”,若“解杀”同时给予对方“杀”,
则称“解杀还杀”(“解将还将”同理)。
有根、无根:&
凡被捉子如有另子保护,可以反吃者,谓之“有根”,否则谓之“无根”。
边车:&&&&
位于一路或九路上的车。
肋车:&&&&
位于四路或六路上的车。
沉底车:&&
车移动到对方底线。
贴身车:&&
贴着将帅的车。
四路车:&& 位于兵(卒)林线的车。
花心车:&&
位于九宫中心的车。
高头车:&&
位置高而出路开扬的车。
守丧车:&&
被牵制而动弹不得的车。
巡河车:&&
位于己方河头线的车。
骑河车:&&
位于对方河头线的车。
篡位车:& “车”置于将帅的原位。
双车错:&&
同一方双车在部局范围内交错移动。
屏风马:&&
指马二进三和马八进七后其中一马进五。形成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边马:&&&&
位于一路或九路的马。
盘河马:&&
开局时指位于三路或七路己方河头线上的马。
高钓马(侧面虎):位于三路或七路对方卒林线上的马。
钓鱼马:&& 位于三.八(3.8)和七.八(7.8)两点上的马。
卧槽马:&& 位于三.七(3.7)或七.七(7.7)两点上将军的马。
窝心马/归心马:位于九宫中心的马。
连环马:&&
两马互为根,互相保护。
穿宫马:&&
泛指开局飞象后马由底线穿过九宫中路到士角位。
反宫马:&&
以双正马士角炮为主体的开局阵式,亦称“夹炮屏风”。
士角马/挂角马:位于四.八(4.8)或六.八(6.8)两点上的马。
绊脚马:&&
去路被阻的马。
拔簧马/梭里拔簧:在马后车的配置中,跳马露车的一种战术。
八角马:指进到对方士角挂角将军,并将对方的将(帅)逼到与“挂角马”成对角位置的马。
双马饮泉: 双马逼近九宫的一种战术,亦为一著名残局的名称。
边炮:&&&&
位于一路或九路的炮。
蝶炮:&&&&
炮二进一。
重炮:&&&&
两只炮于前后排列威胁将帥,使对手不设防不行。
巡河炮:&&
位于己方河头线的炮。
担杆炮:&&
两炮中间有一子(通常为相),互相保护。
空头炮:&&
炮和对方将帅中间没有任何棋子。
窝心炮:&&
位于九宫中心的炮。
沈底炮:&&
炮移动到对方底线。
冷巷炮:&&
位置隐蔽的炮。
高兵:&&&&
泛指不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低兵:&&&&
泛指低于对方卒(兵)林线的兵(卒)。
底兵/老兵:位于对方底线的兵(卒)。
过河兵:&&
高于己方河头线的兵(卒)。
兄弟兵:&& 双兵(卒)联在一起。
对头兵:&&
双方未过河的兵卒在同一路上向着对方。
花心兵:&&
位于九宫中心的兵(卒)。
咽喉兵:&&
在宫心线上接近九宫的兵(卒)。
羊角士:&&
一士支在九宫上角,一士守在宫心。
花士象:&& 士(仕)和象(相)由不同方向支起。
山顶帅/山顶公:位于宫顶线的将帅。
光帅:&&&&
无守备的将帅
马后炮:&&
泛指炮在马后,以马限制对方将帅的退路,兼以炮向对方叫将。
天地炮:&&
一炮从中路牵制对方中士中象,另一炮从底线牵制对方底士底象。
铁门栓:&&
以炮镇中路限制对方士象的活动,兼以车或兵(卒)守着对方的将(帅)门。
夹车炮:&&
车炮或车双炮前后互相配合的一种战术。
炮碾丹沙: 车炮在底线成将,
从而杀去障碍 (主要是士象)成杀势。
车炮抽杀: 泛指炮在车后时,一面跳炮吃子,一面露车叫将,令对方顾此失彼的一种战术。
海底捞月: 车炮或车兵在对方底线逼使对方将帅离开中路的一种战术。
两头蛇:&&
把三路兵和七路兵挺起的阵式。
二鬼拍门: 双车逼近对方九宫的一种战术。
双车错:&& 双车交错将军取胜;
白脸将杀: 利用双方将帅不得直接对面的规则取胜。
马后炮:&& 马定将,炮在后面将军。
勒车马:&& 马,双车、车兵取胜。
天地炮:&& 中炮和底炮牵制对方中线和底线,利用其它棋子(多为车)将军取胜。
铁门栓:&& 中炮牵制对方中线子力,用己方车从底线将军取胜。
大刀剜心: 中炮牵制对方中路子力,弃车强砍对方中士构成铁门栓局势取胜。同样局势下,小刀剜心:
中炮牵制对方中路子力,用兵强砍对方中士则为”小刀剜心“。
重炮:&&&&
双炮构成一线攻击对方老将取胜;
夹车炮:&& 车和双炮攻击对方老将取胜,双炮的作用等同于一车;
三进兵:&& 兵(在炮保护下)的步步推进将军取胜;
海底捞月: 车、炮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炮方夺取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
老兵搜林: 车、底兵胜单车的实用残局,要求车兵方夺取对中路控制权才容易取胜;
卧槽马&&&&
(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钓鱼马&&&&
(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金钩马&&&&
(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八角马&&&&
(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高钓马&&&&
(马定将,其他子力将军);
象棋其他术语
  也称“中宫炮”、“中炮”。一种开局着法。起着把炮放在正中线位,是先走一方采取主动攻势的一种布局。又称炮二平五。作用是威胁对方中卒,使后走一方立即采取上马或对炮应着。“以炮斗炮”(指顺手炮与列手炮)与“以炮攻马”(主要为屏风马防御),是象棋布局的两个系统。多数象棋大师总结,在对弈中先手走当头炮占有一定优势,这个结果是无数比赛总结出来的,人们一般把当头炮布局视为武棋,而飞象局、仙人指路开局视为文棋,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跟老人或长辈下棋走当头炮,被暗示是无礼貌行的为。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都走同一方向的中炮(炮二平五、炮8平5或炮八平五、炮2平5),故名。简称“顺炮”。顺手炮是斗炮类布局体系中的主流布局之一,体现注重进攻、以攻代守的战略思想。先手方走当头炮,后手方亦将同侧的炮摆在当头,有弃卒抢先之意,红方如中炮打卒,黑补右士后再跳左马捉炮,可使左车先出,是布局思想的一个基点。随着象棋水平的进步,顺手炮布局已经发展成为拥有多个分支的庞大布局体系,其布局思想也更加丰富。如右上所示即为顺手炮布局,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可以分为顺炮直车对横车、顺炮横车对直车、顺炮直车对缓开车等布局体系。如右下所示即为顺炮直车对横车。顺手炮布局对攻激烈、变化丰富,在传统顺炮布局中由于先手方进攻过急,常常造成后力不足和容易招致对方反击等缺点,新的顺炮布局阵型工整、蓄势待发,充分克服了传统顺炮布局的不足,至今仍在发展之中顺炮布局是最早成型的象棋布局体系,在明朝《橘中秘》中即有丰富的顺炮对局全局谱,着法已相当精彩,开辟了一个“起炮在中宫,比诸局较雄”的时代,意思是说象棋布局只有斗炮局是正宗(斗炮局的另一主流是列手炮),其他则是“小道”,直到清朝王再越的《梅花谱》出现,重新肯定了屏风马抗衡中炮的价值,这一观点才有所改变。本世纪60~80年代,在一代宗师胡荣华的影响下,布局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顺炮布局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名手对局中采用最多的布局之一。
也称“逆手炮”。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双方第一着都走中炮,而两炮方向不同,故名列手炮。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经过将(帅)的中宫而得名。先手走过宫炮,有利于上马出车,迅速开动主力,攻守咸宜。后手过宫炮,常用于应付飞相局、仙人指路等开局。过宫炮阵型的优点是集中火力于一翼,子力结构良好;但若运用不当,会造成自相拥塞的弱点。过宫炮通常用于先手布局中,后手应付起马局或仙人指路也可用过宫炮。可用57炮、58炮、盘头马、屏风马、反宫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单提马、抵御过宫炮。
  象棋术语:指一方的炮从边线切人对方的底角,威胁将(帅),故而得名。也称
“人角炮”,和“沉底炮”,如有车相助,一般可以构成“抽将得子”的攻势。实用性和技巧性很强,是一般对弈中常用到的狠招。
象棋术语。一般指直线中炮,而对方有士碍将。针对中宫主将,辅以其他子力,构成多种多样的攻势,予对方以致命打击。亦叫空心炮。象棋术语。一般指直线中炮,而对方有士碍将。针对中宫主将,辅以其他子力,构成多种多样的攻势,予对方以致命打击。亦叫空心炮。往往使对方防不胜防。此着以重炮威力最大,可将对方问宫将死。
象棋术语,因双炮集结,如鸳鸯之成双,故名。专用于应付先走方的中炮直车。开始3个回合是:l.炮二平五 马2进3 2.马二进三炮2退1 3.车一平二 车9进2 黑准备续走炮2退1,集中子力于一翼。
  鸳鸯炮有着明显的意图,它把子力归于一边,进行潜力的反击。即炮2退1后炮平8路打车。但是鸳鸯炮也有弱点,如果棋子调整不当,造成自己棋子阻塞。针对这一点,双方进行争夺。第四步红多走炮八进二或炮八平六。
  鸳鸯炮有两种形式。第二步走卒3进1的叫做3卒鸳鸯炮,走卒7进1的叫做7卒鸳鸯炮。3卒鸳鸯炮是象棋特级大师胡荣华首创,是对7卒鸳鸯炮的改进。
  鸳鸯炮是一种冷僻布局,在高级别的比赛中偶尔出现。但是它的意图独特,是职业棋手的必修课。
象棋术语,古称软硬炮,亦称鹦鹉炮,在某些书中又称凤凰炮,由清朝的巴吉人首创。龟背炮属后手开局法,构型别致。特点左柔右刚,便于把子力集中于一边,伺机反击。弱点是出子迂回,运用不当,容易造成自身子力自行羁绊。先起左横车,然后退炮调运,但因中路士象迟缓,防守欠佳。  基本走法:1、炮二平五,马8进7。2、马二进三,车9进1。3、车一平二,炮8退1。其中黑方的着法即是龟背炮的着法。在接下来的第4回合中,黑8路炮可以平5路,3路,2路和1路。过去,平5路叫龟背炮,二平3路,2路和1路的叫鹦鹉炮。不过现在已经很难分清这些,只要这种阵型,统称位龟背炮。
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马与对方的将处于同一直线或同一横线,中间隔一步,再用炮在马后将军,称为“马后炮”。是残局或中局阶段一种颇有力量的杀着。在象棋中,马后炮是一种基本杀法。攻方马、炮与敌方将帅(下称敌将)共线,攻方炮与敌将之间只有攻方一马,且马与敌将仅隔一点,攻方马炮的距离可以是任意的可能情况。此时炮正在将军,三子所在直线上敌将无论如何移动都在攻方炮的射程之内;敌将如为避炮将军垂直于三子所在直线方向上移动,则马可踏死敌将(马属于控制子)。用马后炮将军往往可使对方毙命,解法只能是直接吃掉攻方之炮,或者在马将之间填入一子。
象棋对弈中,一方的两马成互相连络、保护之势。如一马为对方所吃,另一马可反吃对方。象棋谚语中有“马跳连环气死车”之说。《白雪遗音·马头调·下象棋》:“连环马,看你老将往那里去。”
  象棋术语:指对弈中一方两马结成连环,互保互助,因而得名。也称:“连环马”。是一般对弈中一种罕见的妙招。攻守兼备,既可保子运子,又可抓点反攻。
象棋术语:穿宫马也称“拐脚马”、“转脚马”。象棋术语。上象后马二进四从象田出动,再穿上角奔河头,运用得当,可乘势直奔“卧槽”打将以威胁对方;如遇阻拦或受到对方当头炮的牵制,则会施展不开。可用盘头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对穿宫马实施强力牵制。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炮二平五、马2进3,马二进三、炮8平6,车一平二、马8进7),故亦称“夹炮屏风”。有先手反宫马和后手反宫马,其中后手反宫马多见,是对抗中炮的主流布局之一,先手反宫马则常出现在飞相局、起马局等柔性布局中。一般说反宫马是指后手反宫马。
  反宫马利用仕角炮对红方马八进七这步棋进行牵制,以延缓红方的出子速度,赢得反击时间,是其开局思想的一个基点。在旧的象棋理论中,反宫马被认为由于士角炮对左马(按照通行的行棋方向)的妨碍而削弱了中防,一直被当作“偏局”看待,直到本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代宗师胡荣华对其进行了重新的研究思索,并著《反宫马专集》,反宫马又重新成为象棋舞台的主角之一,并在八九十年代得到很大发展,与屏风马一起成为后手对抗中炮的两大主流布局。  如右图所示,黑方布局即为(后手)反宫马,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又可以分为中炮进三兵对反宫马、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五六炮进七兵对反宫马平边炮等布局体系。
中国象棋术语。利用马在对方原始将(帅)位的田字格对角以上一格作策应,继而形成的攻击局面叫做高钓马。高钓马因为位置高,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却是象棋中不可忽视的攻击方法。高钓马可以锁住九宫两边的中间点,这样,如果有车或是兵进行横线攻击,而将(帅)又不在原始的位置,就很容易形成绝杀。又叫“侧面虎”。
  象棋术语,位于老将上方,把老将困于顶角的马称为高吊马。图中的红马即是高吊马。
象棋术语。利用马在对方原始将(帅)位的田字格对角作策应,继而形成的攻击局面叫做钓鱼马。钓鱼马如果单光有一个棋子配合攻击,在对方双士全的情况之下,威力不是特别大,但是如果再有第三子配合攻击,就能构成相当大的威胁,原因有二:1、钓鱼马至少能控制九宫的两个点。2、钓鱼马至少能锁住一边的将门,大大的减少了对方将(帅)的行动空间。一方的马占据对方屏风位置,它与对方将座的距离形成
“双象连环式”,称为“钓鱼马”或叫“高钓马”。如有车相助则如虎添翼,能构成杀势,也是常见的一种凶着。
象棋术语,炮马类开局着法。主要用于对付中炮局。看马炮的配置,此布局源出屏风马。由于两马之间置一士角炮,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扬州地区曾称为“夹炮屏风”;后华南一带以其类似单提马,称为“半壁山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名手胡荣华悉心钻研,推陈出新,使反宫马具有了顽强的反弹力及复杂变化。
反攻马歌诀:
  炮向士角行,双马护将营。左右能飞象,车可随意通,马前卒一起,天马即行空。事成方用炮,掳帅于九宫。
盘头马也称“中炮连环夹马”。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指先走一方运用中炮盘头马布局。挺进中兵(卒),双马则从中路连环策应。可用屏风马、反宫马、单提马、探花阵(一分魅惑)抵御盘头马。
象棋术语,指进到底象前一格位置的马。既可将军,又可以抽车,是常见的一
象棋术语,指马归入宫心的位置。一般来说,走出窝心马的着法会严重地影响己方的布局和防守灵活性,很容易被对方趁机将杀或抽子。象棋谚语就说“马跳窝心,不死也发昏”。但窝心马也有好的特点,例如它可以看守底象。现代布局中也有利用窝心马转移的例子。
象棋术语。一种开局着法。一方双马并踞(炮二平五、马8进7,马二进三、马2进3),保护中卒(兵),状如屏风,故名。有先手屏风马和后手屏风马之分,其中对抗中炮的后手屏风马运用最为广泛,一般所说屏风马是指后手屏风马。
  屏风马布局在明朝即有萌芽,只是限于当时斗炮局(顺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见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谱》,提出屏风马必破当头炮的论点,屏风马布局才得以重新发扬。当然王再越的观点也有偏颇,但仍旧对后世影响深远。屏风马布局锋芒内敛却弹性十足,立足防守展开反击,体现了以柔克刚的战略思想。直到现在,中炮对屏风马仍旧是名手对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布局。
  随着布局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布局体系的概念不再是“关门造城”,而开始侧重双方的牵制互动,“屏风马布局”已经不易单独论述,其命名开始双方并称。例如右图所示,称为中炮对屏风马,并可以根据进一步的着法分为中炮对屏风马进七兵、中炮对屏风马进三兵、五七炮双直车对屏风马7卒等布局体系。
  可用57炮、58炮、盘头马、后手屏风马、反宫马、探花阵(一分魅惑)、单提马抵御屏风马。
象棋术语,指象棋开局阶段红方走马二进一或马八进九,多用于五七炮开局,实践证明,走马二进三或马八进七的屏风马布局比这种屯边的单提马布局要富有弹性。
  单提马通常是指对付中炮的后手单提马,也就是说红方先走炮二平五,黑方马2进3,红马二进三,黑马8进9(或车9进1成单提马横车阵势,以后伺机再走马8进9),黑方的马2进3和马8进9两步棋形成单提马的基本构架。古代多采用用直车,反弹力欠佳。经过近代及现代的研究,现今多采用单提马横车对付中炮,反弹力较强。
  象棋布局术语,这各布局先以飞象局开局,马先平上到象眼,再上到士角的一种布局方法。如下例中红方的开局即为转角马。
  象棋术语,指的是一方的马利用将憋住自己马腿的己方棋子利用自己走棋的机会移开,从而形成叫将的局面。拔簧马的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叫将的机会,占据主动,实际上像是多走了一步棋,因为在你叫将时,对方必定要应将,从而己方“拔”出来的那颗棋子便可以利用次机会进行双将、抽将、作杀、吃子等攻击手段,可以说虽然不一下子能将死对方,但是却可以使攻击方占据极大的优势。  但缺点也有,拔簧马要求攻击方至少要布置两颗棋子进入对方的阵地,且其中一子必为马,这样就是说形成的条件非常苛刻,尤其是对于行动不算太快的“马”这颗棋子来说,实在是要浪费很多的步数。另外,一旦攻击方的马被对方看死,拔簧马就无法实施。
  象棋术语。一方的车进到对方河口,称为“骑河车”。可以限制对方的兵、马等各子的活动。
  象棋术语。一方平炮上马后出直车控制已方河界线,称为
“ 巡河车 ”。《桔中秘》中有“巡河车赶子有功”之说,其作用即可控制,又可阻击。常见的是以此为后盾挺兵对弈活马。
白脸将是中国象棋的一种基本杀法,即一方用车或其它子利用双方将、帅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直接见面的规定把对方将死的杀法称为“白脸将”杀法。白脸将是利用棋规中双方将帅不能照面的规定将死对方的一种基本杀法,在实战中应用极为广泛,它是其它基本杀法的基础。
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两个棋子分别处于塞对方的象眼和别对方的马腿的位置,一旦一个棋子离开,另一个棋子就在对方马或象(相)的攻击之下,因此无法随意走动,这种情况称为“马象牵”。如图,黑方双炮即无法随意移动。
  象棋术语,或花仕相。指对局中双士象或双仕相,在中线联防时左右分开的一种形式。
  象棋术语,位于最上部的士称为扬角士。扬角士尤其对马的防守作用较大,棋谚有“支上扬角士,不怕马来将”。
  象棋术语,指两个过河卒横向并在一起,互相联络互相看护,使对方奈何不得。也作联手兵。
象棋最基本的杀法之一。指的是攻击方在中炮的牵制下,利用车或兵对底线发动进攻(有时需要露帅助攻),从而形成的杀局叫做铁门栓。铁门栓的特点是只要两个攻击棋子,且能在对方士象全的情况下造成杀棋。所以该杀法的极其的实用,经常能在象棋的玩家对局中看见。此外,中炮的作用也是促成该杀法简捷实用的原因之一,因为当头炮的开局很流行。
  如果对方的将门和中路被你完全的控制,而你又能够有能力在底线进行直线进攻的话,那么你几乎就拿下这盘棋了。因为对方既无法解决自己的中路问题,又没法解决将门的问题,只有束手就擒。但是铁门栓是完全可以预防的,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中路,尤其是中兵。在这里防守方要尤其注意中炮的威力,最好别让它轻易地吃掉中兵;其次,即便是中路被对方的炮控制,也要及时调遣攻击的棋子进行中路的防守,可以通过填塞、用车对中路进行二次争夺、以及用马回防等手段达到目的;三,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将门,可以利用车、马等锁住将门,别让对方轻易的得逞。
  中国象棋术语。一方的车、马侵人对方九宫,可以组成多种多样的杀势, 其中以“车坐中心马将军”最为凶狠,棋谚有“车心马角,神仙难脱”之说。也叫“车心马脚”。
  象棋术语,先手开局法。通常是红方炮二平四,由它可布成反宫马或单提马阵势,这是采取“以先手当后手的布阵法”,暗含一先之利。
  象棋术语,使对方士角的防守据点失控,处在对方下二路横线上的马能“挂角将军”的称为白马献蹄。又名“弃车挂玉”。
象棋专业术语,当一方以双车侵入对方九宫两肋时,利用车强行杀士构成杀局。
  双杯献酒象棋术语。杀着的一种着法。一方运用双炮连续攻打对方底象,造成“闷宫将”杀着,或双炮打底象后使对方中宫出现缺口。以上情况寓意“一杯不醉两杯醉”,故名。
  象棋术语,又可叫“打剥皮”,是指炮左右翻飞打士的一种技法。
炮打二怪是指炮巧打双车的战术。常见的是在自己一方的兵(卒)行线、对方底线。有时故意弃车砍掉对方一子,逼对方的车走到炮火能攻击的地方,再用炮打二怪吃回一车。使用炮打二怪时要注意,对方没有逃车带将军的棋,否则就吃不到对方一车。“二怪”不一定非是两个车,还可以是双马,或一车一马,或是一车(马)一炮(炮在后)。
  象棋术语。凡有车、马。炮(兵)等三个进攻性的棋子集结在一起(不论中营、边线或侧翼),就有可能构成各种各样的杀势(用杀着将死对方)。这类情况称为“三子归边一局棋”,简称“三子归边”。
  象棋术语。一炮、双士称“三士”,一炮、双象,或一马、双象称“三象”。“三士三象”的防御力量与士象全相等,都有一定的棋式。关键是中防稳固,不给对方的将(帅)起到助攻作用,可以抵挡一车的进攻。
  象棋术语,即攻方调动组织强大子力,对重点地带及相关区域实施封锁,使对方子力活动受到限制而控制局面的战术手段。
  象棋术语。通常,运子做杀是就进攻而言的,指进攻方运用运子技巧,把进攻的子力调运到对方力薄的一侧,向对方发动攻击;或者当一侧的进攻子力过剩,另一侧进攻子力明显不足时,通过调运战术进行子力上的调度,以便发动攻势。
  象棋术语,兑子解围属于消极中见积极的布法,是在己方受到攻击无法解围时,采用兑子的手段解围的方法。
  象棋术语,一方利用兑子,迫使另一方的棋子离开要塞而推进杀势的战术手段,即为兑子引离。
  象棋术语,指的是以弃子为代价来争取局势上的优势的一种战术,它具有一定的冒险性。
  将军抽车中国象棋术语。将军的同时叫吃别人的“车”。情况一般出现在将军抽车时,别人无从选择只能让你吃车。或者你一子能看住人家几个子,人家权衡利弊,最后让你吃车。还有就是不小心走了盲棋,把车给送到你的车路上,白送给你吃了。你的关键棋子为了贪吃一子,失去了关键的位置,往往使棋局形势大变,失去优势。
  也称“关公脱袍”、“推窗望月”。象棋术语。指一方走子,飞一步象,既可化解对方的攻势,同时又可使己方将(帅)产生遥控的作用,从而转危为安,反败为胜。
  也称“太监追皇帝”。象棋术语。残局中的一种着法。在杀局过程中,运用其他子力冲锋陷阵,牺牲殆尽,最后用一兵步步逼将成功。
  象棋术语。一种杀招, 又称“太监追皇上”、“三进兵”、“凤凰三点头”。这是小兵(卒)在其他子力配合下,步步追杀对方将(帅)所构成的杀法。
海底捞月是一种象棋杀法,在残局阶段,双方子力通过拼杀大量损耗,一方剩帅、车、炮三子,另一方剩将、车二子,有炮的一方占据中路,用底线炮打跑对方的车,然后用白脸将取胜。如果无炮的一方占据了中路,则是和局,因此有“车正永无沉底月”的谚语。另车与主帅如占中,加上一个低兵,亦可构成这种巧妙的杀势。这种杀法亦称“老卒扶车”。
小鬼坐龙廷
  象棋术语。象棋中的的兵卒被称为小鬼,小鬼坐龙廷是指兵卒进入到对方九宫正中心处,把对方的将帅定住。小鬼坐龙廷,意指小鬼就做了皇帝,原来的皇帝(将帅)被赶到一边,随时有被诛的危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象棋的7歩必胜诀窍图解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