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福音之灵恩. 基督教派别树状图里面有个派别叫跨越福音之灵恩

拒绝访问 |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8e032ac4e2643a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何为灵恩派?-福音时报--基督教资讯门户网站
灵恩派是目前基督新教中影响较大,争议最大的运动之一。其源头可追溯到初代教会的“异端”教派孟他努主义。而现代灵恩派起源于20世纪初,于1901年,由美国脱离“火洗教会”的一名传道人巴罕(PARHAM)倡导的。灵恩派在二十世纪的发展中,一共兴起了三波浪潮。第一波被称为“五旬节运动”。他们以受圣灵之浸为第二次祝福,以说方言为受圣灵之浸的标志,强调圣经灵感、立即成圣、神医等;个别极端派别不承认皈信基督是圣灵内住的结果,主张先信、再受灵浸,即得救者必须说方言。第二波被称为“灵恩运动”。他们呼吁基督徒反复受圣灵之浸,重视圣灵恩赐,承认灵恩不能代替圣灵的果子。一部分极端派别主张受灵浸必然说方言;另一部分认为受灵浸不一定说方言,可以获得其他恩赐;还有一部分认为反复灵浸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逐渐成圣,获得能力是附带的恩赐。第三波被称为“葡萄园运动”。他们大力提倡权能布道,高举“医病赶鬼”,高举圣灵,高举经历。不注重真理的基础,不注重辨别,因此造成了教会道路的偏差,制造了教会的混乱。经过三波灵恩运动,灵恩派大规模发展,截至2011年的统计:灵恩基督徒最多的是分布在拉丁美洲(一亿6000万)、非洲(1亿3000万),和亚洲(1亿3000万),天主教中的灵恩更新运动的人数约有1亿2000万,约占天主教的百分之十。灵恩派打乱了传统教会格局,也给很多信徒的信仰带来混乱。有些极端灵恩派甚至以大哭大笑大吼视为被圣灵充满的标志,看重行异能和按手祷告医病。此外灵恩派还与“成功神学”结盟,极力破坏信徒的生命,让很多人失去了背十字架的吃苦心志。此外灵恩派不重视解读《圣经》,反对理性的信仰。灵恩派的袭扰,引起了一些教会牧者的警觉,为了捍卫信仰的纯正性,纷纷出来批驳灵恩派思想。唐崇荣牧师对于灵恩派所谓的“说方言”称:“初代教会的灵恩,讲方言,是使不懂福音的人因为方言变成懂福音;如今圣经被翻译成很多种语言,大家可以懂福音,但因为20世纪的灵恩讲方言,懂得变成了不懂的。所以,起先有方言使不懂的变成懂,现在是有方言是使懂的变成不懂。若只看到‘噢,有方言’就认为是圣灵,这是从现象得到满足,没有看见背后的价值,整个的原则是怎样运作。这是很可惜的事情。”至于灵恩派的医病神迹,也常常难以辨识真伪,一些神学家认为,人总有报喜不报忧的心理,就如许多到庙里去求签问卦的人一样,灵验的就大事宣传,不灵验的,就完全不提。如果灵恩派的神医,预言,和神迹奇事,证实全部都是灵验的,我们就应该接受;但如今,有人指出,一些神医大会所见证治愈好了的病人,后来证实全部没有一个是真正好的,虽然也有一些人见证自己的病真正的完全痊愈了,但百分比仍然是很低,其中还夹杂了许多“心理影响生理”的病例,这些人的病,其实是可以不药而愈的。总之对于灵恩派我们要万分警惕,不可盲目地相信其神迹奇事。“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灵,你们不可都信,总要试验那些灵是出于神的不是,因为世上有许多假先知已经出来了。”(约一4:1)(本文作者为厦门鼓浪屿三一堂信徒)
灵恩主义——究竟是机遇还是背叛?我们无可否认的是灵恩主义的运动对于宗教礼仪的冲击,宗教礼仪都是都是宗教的累赘,让人感到在繁琐的礼仪中被捆绑,因而很多的人看见教会的礼仪之后,就开始回避教会,这也是为什么圣公会罪早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也是他们最早接纳灵恩运动的原因。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电话(010-)或微博(/cngospeltimes),微信(cngospeltimes)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基督教的教派问题!
本回答由提问者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派别树状图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