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0岁毕业几年了外面工作辛苦现在想去学习游戏设计 我是一个学渣不知道能不能学得来怕学不来。

在人大当学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903被浏览111627分享邀请回答2477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109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1 个回答被折叠()在清华大学当学渣是种怎样的体验? - 知乎18551被浏览1562232分享邀请回答1.5K198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3K261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6 个回答被折叠()&img src=&/v2-fc069a08f6efac129925_b.jpg& data-rawwidth=&1679&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79& data-original=&/v2-fc069a08f6efac129925_r.jpg&&&blockquote&&strong&《加勒比海盗》里出现的中国女海盗,是西方历史上有名的海贼王,在中国却无人知晓。女性身份和狂野的事迹让她享誉全球,却偏偏在自己的国家被历史遗忘。&br&&/strong&&/blockquote&&p&&b&作者 | akid&/b&&/p&&p&&b&出品 | 网易浪潮工作室&/b&&/p&&p&刚刚上映的《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和杰克船长的真实人生一样,扑街了。&/p&&p&但这并不妨碍连续追了前四部的加勒比粉们为它贡献票房和爱心,毕竟这部电影塑造了很多人心目中的典型海盗形象。&/p&&p&《加勒比海盗》系列已经自成一种文化,它不仅普及了强尼?德普的烟熏妆和粗眼线,还隐藏了一个被中国人遗忘的历史彩蛋——&strong&女海盗头头“清夫人”。&/strong&&/p&&img src=&/v2-4e79cec146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4e79cec146_r.jpg&&&ul&&li&&i&电影《屏风后面的歌声》里的郑一嫂 / Twitte&/i&r&br&&/li&&/ul&&p&她出现在《加勒比海盗》的第三部,刚出场就自带威武BGM,不怒自威、杀气满满。但她并不是虚构出来的角色,&strong&反而是一位隐没在中国野史、却在海外声名远扬的女海贼王&/strong&,任何一本研究海盗史的书都不会漏掉她。&/p&&p&&strong&海贼王的女人成为了海贼王&/strong&&/p&&p&1801年,中国正处于海盗猖獗的清朝,当时珠江口岸的海盗已经出现了红、黄、蓝、白、黑五帮。其中红帮是势力最强的一个,红帮帮主郑一兼任海盗联盟盟主。&/p&&p&郑一可以算是祖传海盗了,他的父亲郑连昌也是海盗。但郑一青出于蓝胜于蓝,他推动成立了中国海盗联盟,目的是使海盗活动组织化。组织化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可以收保护费,交了保护费的船只在五大帮的势力范围内就不会被打劫了。&/p&&p&海盗在陆地上打家劫舍时,不仅劫财还要劫色,&strong&郑一的老婆就是这么劫来的&/strong&。她原本是一艘渔船上的妓女,原名石香菇,广东新会疍家人。石香菇才貌双全,既是难得的美女,而且有胆有谋,这一点在日后很快就体现出来了。&/p&&img src=&/v2-44b3a25e5b4bf25c625880cfa33eb17c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4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v2-44b3a25e5b4bf25c625880cfa33eb17c_r.jpg&&&ul&&li&&i&郑一嫂画像 /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i&&br&&/li&&/ul&&br&&p&嫁给郑一以后的石香菇,被唤作郑一嫂,成为郑一的得力内助,共同管理红帮。自从这位美貌流莺加入后,红帮很快就发展壮大,名声大振。&/p&&p&六年间,红帮拥有的船只从200艘扩张到1800艘,人数也达到了7000。郑一嫂也被海盗们尊称为&strong&“龙嫂”&/strong&,可见其威望。 &/p&&p&然而在第六年,郑一就死了。丈夫死了,在当时对于普通妇女来说就是天塌了,从此成为无依无靠任人欺辱的遗孀。&strong&但对“龙嫂”而言,这是她成为海贼王的开始。&/strong&&/p&&p&自从入帮起,郑一嫂就开始默默耕耘自己的一片天地。她首先拉拢了帮内最有势力的男性亲属,比如郑一的侄子;然后为了保证权力的集中,她着手打压派系之争,只保留对丈夫最忠诚的部属。&/p&&p&当郑一去世时,郑一嫂已经是实际意义上的掌权大佬,并由丈夫曾经最忠诚的部下作为强大后援。&/p&&img src=&/v2-672adb91de_b.jpg& data-rawwidth=&612& data-rawheight=&7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2& data-original=&/v2-672adb91de_r.jpg&&&ul&&li&&i&外国网友tamiart绘画的他心目中的郑一嫂 / DeviantArt&/i&&br&&/li&&/ul&&p&然而郑一的侄子们实在没啥用,比如郑安邦,连炮响都会被吓得直捂耳朵。于是郑一嫂向郑一的养子张保仔伸出了带着玫瑰花的橄榄枝。&/p&&p&&strong&张保仔是帮内最出色的海盗,&/strong&不仅仪表堂堂,而且非常擅长海战,对武器也有相当的研究。&/p&&p&在一次和英国战船交手之后,张保仔发现英国人发射的是最新研制的24磅炮弹。几个月后,他的海盗船队也装备了这种新式大炮。当时,清朝政府水军的武器还处在冷兵器时代,红帮却已经拥有1315门大炮,2798件兵器,还有大量的火药。&/p&&p&于是从1807年郑一去世开始,郑一嫂联手养子张保仔,带领红帮称霸了南中国海海域。&strong&不久后还嫁给了他。&/strong&&/p&&p&红帮控制了南部海上川岛的重要航道,过往的船只不论是官船、粮船还是洋船,都要被洗劫一空。这种逍遥日子过了三年,因为海盗帮派天天撕逼吵架,他俩干脆率领红帮投靠了清政府。&/p&&p&&strong&但即使是在招安谈判中,起到关键作用的仍然是郑一嫂。&/strong&&/p&&p&1810年时任两广总督的是张百龄,第一次谈判是张保仔和他谈,张保仔要求保留私兵5000人和战船80艘,但是张百龄不同意。&/p&&p&僵局时,郑一嫂的举动震住了所有人,她不带武器,不打招呼,毅然率领一个连她在内才共18位妇女和儿童组成的“谈判小组”进入广州,直闯两广总督衙门。&/p&&p&要知道,按大清律例,匪首被抓获,当凌迟处死。 &/p&&p&郑一嫂的行动不仅有勇、更是有谋,和官府谈判,你还得给对方台阶下不能让大人丢了颜面。&strong&所以她自愿留在省城作人质,给足张百龄面子,也显示了诚意。&/strong&这一个主动的姿态,使张百龄不得不佩服,答应了他们的全部条件。&/p&&img src=&/v2-2599cadfe688da93f80148_b.png& data-rawwidth=&419& data-rawheight=&52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9&&&ul&&li&&i&归顺后做官的张保仔和郑一嫂,这个时候应该是张一嫂了 / GigCasa&/i&&br&&/li&&/ul&&p&张保仔之后做官,帮助朝廷相继削平从前的盟友,即蓝旗、黄旗、绿旗等。各大帮海盗,从此衰落,在广东沿海活动 10 余年的海盗基本上肃清了。&strong&郑一嫂也继续辅佐她,而且在 38 岁高龄给张保生了一个儿子。&/strong&&/p&&p&张保仔的官越做越大,荣升副将要职(二品武官),郑一嫂也成了诰命夫人,朝廷中之有识者看中他精通海防这一专长,调遣他驻守海外重镇澎湖,独掌该列岛军务全权。&/p&&p&但连续升职并没有给张保仔续命,1822 年,张保仔&strong&“以怨仇多,不自安……怏怏而死”。&/strong&再次成为寡妇的郑一嫂,后世说她不计前嫌,帮助林则徐在在鸦片战争中抗击英军,却没有什么确切的史书记载。&/p&&p&&strong&1844年,平民郑一嫂去世,享年69岁。&/strong&她的晚年有回乡隐居说和另一种说法——&strong&澳门赌场之母&/strong&,说郑一嫂在澳门开了一间赌场,就是现代澳门赌场业的星星之火了。&/p&&p&无论是哪一种,郑一嫂的传奇,流传得比她生前所有手下挂着红色旗帜的海盗船的征途都要远。&/p&&p&&strong&洋人闻风丧胆的海上女王&/strong&&/p&&p&给郑一嫂带来国际声誉的是英葡联军和清政府联手围剿红帮的一战。几支军队在大屿山大战九天,红帮只损失了 40 人,却在国际上打出了名声。&/p&&p&&strong&郑一嫂不仅不惧于和洋人干架,她还喜欢绑架外国商人、官员、水手,以此勒索赎金。&/strong&因为一旦外国人成了肉票,就会发生三方谈判:外国公司、清朝两广官员和海盗。外国公司会向清朝的海关施压,而海盗就可以利用双方的矛盾成为最大赢家。&/p&&p&1809年9月,东印度公司的官员 Richard Glasspoole 和 7 位海员在澳门附近被红帮海盗绑架,直到同年 12 月才被释放。在海盗和东印度公司讨价还价的 11 周里,他在船上的待遇还不错,可以自由行动,从而耳闻目睹了海盗的日常生活。&/p&&p&后来他以身价 3000 美元被赎回,回到伦敦之后,就写了一本回忆录《可怕的海盗(The terrible Ladrones)》。回忆录一经出版,立刻成为畅销书,&strong&也让郑一嫂成为了西方人最熟悉的中国海盗。&/strong&&/p&&img src=&/v2-a6ae94ed0add0eea48f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a6ae94ed0add0eea48fe_r.jpg&&&ul&&li&&i&《可怕的海盗》内页 / Eldreds&/i&&br&&/li&&/ul&&p&Glasspoole 在书中记录了中国海盗的种种日常,比如他在书里吐槽:“&strong&他们什么都吃!&/strong&比如老鼠,事实上,他们还养老鼠来吃,算是比较受欢迎的食物了。毕竟,有三周我们吃的是毛毛虫焖饭!”&/p&&p&但书中最为西方人所津津乐道的,是郑一嫂为管理海盗所制定的规章制度,人们没想到,&strong&一个世纪初的中国海盗船上,不仅出现了女性管理者,而且已经有了如此先进的管理理念。&/strong&&/p&&p&&strong&郑一嫂的法令十分严厉&/strong&:“凡胆敢擅自专权或是违背上级命令者立斩不赦;任何窃取公共财物者或是在那些为海盗供应给养的乡民中偷盗者也以死罪论处;任何人不得私自藏匿未经交验的战利品,此类物品顶交由事一务长先行登记,再由旗主统一分配;临阵退缩者割耳示众。”&/p&&p&在这些帮规的束约下,红帮海盗对民众“不妄加害”, 不强取老百姓财物,而且对居民滥施淫威者也要处以死刑。&/p&&img src=&/v2-6c728b0ace275e27a1fde187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6c728b0ace275e27a1fde187_r.jpg&&&ul&&li&&i&电影《屏风后面的歌声》里的郑一嫂 / Twitter&/i&&br&&/li&&/ul&&p&这样,海盗在沿海老百姓间的口碑不错,因为郑一嫂石氏的红帮&strong&“盗亦有道”&/strong&,故能获得广东沿海人民源源不断地接济生活用品和货物,支援他们海上活动。 由此“红旗遂独雄于诸部矣”。&/p&&p&&strong&尤其是郑一嫂的法令里还有一条专门针对女性人质的法则&/strong&:如果占有女人质为妻,就要对其忠诚。这太出乎西方读者意料了,在以凶悍浪荡闻名的海盗团体里,竟然出现了如此充满人情味的制度准则。&/p&&p&&strong&直到如今,郑一嫂依然是许多西方女性团体的偶像人物。&/strong&&/p&&p&从博尔赫斯的阿根廷、到今天的好莱坞,郑一嫂借助各种作品走遍了七大洋五大洲。&/p&&p&阿根廷文学家文学家博尔赫斯在阅读了一本 1932 年的书《海盗的历史(The History of Piracy)》后,痴迷于郑一嫂的故事,写下了短篇小说小说《女海盗郑寡妇(Lady Pirate,the widow Ching)》。&/p&&img src=&/v2-23bd5d58b462daf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v2-23bd5d58b462daf_r.jpg&&&ul&&li&&i&1836年的《全球海盜史》中收有一帧罕见的“抢掠中的郑一嫂” / Wikipedia&/i&&br&&/li&&/ul&&p&“趾高气昂的寡妇率领六百条战船和四万名得胜的海盗,长驱直入,进了西江口,所到之处烧杀掳掠,害得许多孩子丧了爹娘。不少村庄被夷为平地。”&/p&&p&意大利导演埃曼诺·奥尔米又受博尔赫斯小说的启发,在2003年拍摄了电影《屏风后面的歌声》,&strong&一部完全以郑一嫂为主角的电影。&/strong&&/p&&p&美国也预计拍摄一部名为《红旗(Red Flag)》的迷你历史剧,讲述郑一嫂的一生,主演是 Maggie Q。这部据说 2014 年开拍的连续剧,目前还没有定装照流出,但肯定是颜值最高的版本了。&/p&&p&郑一嫂不仅出现在西方的小说 、影视作品里,还在游戏、漫画里都有出境。在游戏《文明 6 》里,&strong&郑一嫂与孔子、老子、孙子、李白、屈原等人一起入选了 仅 11 个席位的“中国伟人”里。&/strong&&/p&&img src=&/v2-891feb648b360c7d79fa0d051d2e303a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891feb648b360c7d79fa0d051d2e303a_r.jpg&&&ul&&li&&i&《文明》里的郑一嫂 / Steam&/i&&br&&/li&&/ul&&p&在西方人眼里,郑一嫂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大海盗,每一个梳理“十大历史上最著名的海盗”、“七大史上最凶残的海盗”的榜单,都不会漏掉她,&strong&她被尊称为“郑夫人”(Madame Cheng)。&/strong&&/p&&p&&strong&被女儿身埋没的传奇英雄&/strong&&/p&&p&这样一个囊括了冒险、海战、情感戏、绑架的中国女人故事,&strong&为什么中国观众只能从《加勒比海盗》听说到她?&/strong&&/p&&p&&strong&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史料的缺失。&/strong&历史研究在本质上是一种官方主导的政治行为,无论是《二十四史》还是《资治通鉴》,没有经过朝廷的修订都不能算作“正史” 。&/p&&p&正史的主角都是帝王、官员,像郑一嫂这样数次击败朝廷水师,或杀或擒水师提督的海盗,搞得清政府颜面尽失,怎么会让她在可以流传的正史中出现。&/p&&p&清朝记录海盗最详尽的文献是《靖海氛记》,这是当年两广总督张百龄在招安了郑一嫂后,为了记录这段历史,要求幕僚袁永纶写下的。&/p&&img src=&/v2-fcc05ae8ff0c43f30afd4670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9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v2-fcc05ae8ff0c43f30afd4670_r.jpg&&&ul&&li&&i&《靖海氛记》里的张保仔像 / Wikipedia&/i&&br&&/li&&/ul&&p&只可惜,这本文献在国内已经失传,仅在国外有流传,因此它也成为了西方研究者在了解郑一嫂时,参考最多的中文史书。&/p&&p&&strong&除了缺乏史料,性别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strong&因为女性不能做官,郑一嫂被招安之后并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只有她的养子兼丈夫张保仔拿到了二品武官,而郑一嫂本人变成了诰命夫人。&/p&&p&也正因为如此,关于张保仔的记录反而更多一些,比如《清史稿》、《清实录》和广东地区的地方志,都有关于他的事迹,相关的演绎作品也就更多。&/p&&p&中文影视作品里,张保仔第一次出现在1973年由倪匡担任编剧的电影《大海盗》里,饰演张保仔的是明星狄龙。里面唯一的戏份较多的女角色是个赏金猎人,和郑一嫂没什么关系,整部剧的主要内容就是张保仔是个有情有义的大盗。&/p&&p&在1994年版的《怒海侠盗》里,李元霸饰演的张保仔的确爱上了一个妓女,但这个妓女和他的养母郑一嫂是两个不同的人。&strong&这部电影里,叶童饰演的郑一嫂和张保仔就是单纯的母子之情。&/strong&&/p&&img src=&/v2-febf8722981cce15e985b_b.jpg& data-rawwidth=&1178& data-rawheight=&68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178& data-original=&/v2-febf8722981cce15e985b_r.jpg&&&ul&&li&&i&《怒海侠盗》里的张保仔 / 豆瓣&/i&&br&&/li&&/ul&&p&最近的一部作品是TVB在2015年拍摄的电视剧《张保仔》,从剧名也可以看出,张保仔依然是绝对主角。邵美琪扮演的”石娇“,仍然是慈母版的郑一嫂,&strong&和张保仔没有任何感情戏。&/strong&&/p&&p&在东西方的文化作品里,郑一嫂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一个是被人忽略的慈母,一个是威风凛凛的女海盗。&strong&这其实和故事本身是否迎合不同文化的偏好有关。&/strong&&/p&&p&&strong&郑一嫂被西方观众熟知,首先是海盗这个身份。&/strong&读着《金银岛》《彼得潘》长大的西方人有着“侠盗一体”的文化,海盗在他们眼中类似于中国的侠客:不受法律约束,通过勇敢的冒险找到宝藏、实现梦想。&/p&&p&&strong&女性和东方元素更是郑一嫂的加分项,&/strong&使她在西方语境中脱颖而出,在各种演绎作品中被高度浪漫化。&/p&&p&而同样是盗贼和女性的身份,却让郑一嫂在中文的作品里成为配角,或者干脆隐身。&strong&这不仅仅是因为她让官方颜面尽失,也不符合中国传统的女性设定&/strong&;更重要的是,她的妓女出身,以及和张保仔的乱伦爱情故事,会让主流中国观众感到尴尬,难登大雅之堂。&/p&&p&历史的尘埃埋没了无数个郑一嫂,如果说以前学外语是为了了解世界,&strong&现在学外语你才能了解中国。&/strong&&/p&&br&&p&&b&参考文献&/b&&/p&&p&[1] &Francois Arnaud To Co-Star In Limited Series 'Red Flag'&. Deadline Hollywood. 28 March 2014. Retrieved 14 October 2016.&/p&&p&[2]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Chinese Women,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07.&/p&&p&[3] Ching Shih, Wikipedia, 2015.&/p&&p&[4] Cheung Po Tsai,Wikipedia, 2015.&/p&&p&[5] C.R. Pennell . Bandits at Sea: A Pirates Reader. NYU Press. 2001.&/p&&p&[6] Borges, Jorge Luis . A Universal History of Infamy. Dutton.1972.&/p&&p&[7] Murray, Dian . Pirates of the South China Coast,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7.&/p&&p&[8] 袁永纶 (清)《靖海氛记》,1830.&/p&&p&[9] 《清实录》(),華聯出版社,1964.&/p&&p&[10] 《清史稿.列传》部分,1928.&/p&&p&[11] 《江门市志》第五十三卷 -人物—张保仔,1985年修订版.&/p&&p&[12] 郑广南《中国海盗史》,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p&&p&[13] 葉靈鳳,《張保仔的傳說和真相》,中華書局,2011年.&/p&&br&&p&&b&本文首发于【浪潮工作室】(微信ID:WelleStudio163),欢迎搜索关注,带你了解更多中国历史人物的风云故事!&/b&&/p&
《加勒比海盗》里出现的中国女海盗,是西方历史上有名的海贼王,在中国却无人知晓。女性身份和狂野的事迹让她享誉全球,却偏偏在自己的国家被历史遗忘。 作者 | akid出品 | 网易浪潮工作室刚刚上映的《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和杰克船长的真实人生一样,扑…
&p&有些动物由于太小,我们肉眼很难发觉它们的恐怖。下面展示一些动物在显微镜下的恐怖形象,揭开一个充满异形的世界。&/p&&p&&b&高能--------------预警&/b&!!&/p&&p&1. 蚜虫&/p&&img src=&/v2-59ca4b9df25e_b.jpg& data-rawwidth=&858& data-rawheight=&5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8& data-original=&/v2-59ca4b9df25e_r.jpg&&&br&&p&2. 寄生蜂的脸&/p&&img src=&/v2-02a14c3b6a0f6f00db2f90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02a14c3b6a0f6f00db2f905_r.jpg&&&br&&p&3. 人类头发上的头虱&/p&&img src=&/v2-2fc6b4cb9fff254d34e5a4d41da74b4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7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2fc6b4cb9fff254d34e5a4d41da74b4f_r.jpg&&&br&&p&4. 黄蜂的头&/p&&img src=&/v2-8fa477c16d5e41b82804e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8fa477c16d5e41b82804e_r.jpg&&&br&&p&5. 管状蠕虫的头&/p&&img src=&/v2-65f7b7bbb39fff65330cbb96eaccd565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3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65f7b7bbb39fff65330cbb96eaccd565_r.jpg&&&br&&p&6. 毛虫的头&/p&&img src=&/v2-7bddebe3fa76c2925dfeb1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7bddebe3fa76c2925dfeb1_r.jpg&&&br&&p&7. 常寄生在人或动物皮肤表面的疥螨&/p&&img src=&/v2-a734d6c6a22c0a77ea9ebd38ff2db594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5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v2-a734d6c6a22c0a77ea9ebd38ff2db594_r.jpg&&&br&&p&8. 科罗拉多金花虫&/p&&img src=&/v2-7c242abd2f4a02ba1b4a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v2-7c242abd2f4a02ba1b4a_r.jpg&&&br&&p&9. 人类房间里的常客——尘螨&/p&&img src=&/v2-72ab5e507f2dd0f30c0b_b.jpg& data-rawwidth=&745& data-rawheight=&5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5& data-original=&/v2-72ab5e507f2dd0f30c0b_r.jpg&&&br&&p&10. 蛆的头&/p&&img src=&/v2-4c58d7e1a44dc695b5c19_b.png& data-rawwidth=&629&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9& data-original=&/v2-4c58d7e1a44dc695b5c19_r.png&&&br&&p&11. 蝌蚪的脸&/p&&img src=&/v2-fae97a8dcf772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v2-fae97a8dcf772_r.jpg&&&br&&p&12. 大红细蟌(欧洲一种豆娘)的头&/p&&img src=&/v2-35da894a00597efdda356cec8edf67b5_b.jp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5& data-original=&/v2-35da894a00597efdda356cec8edf67b5_r.jpg&&&br&&p&13. 跳蚤的头&/p&&img src=&/v2-f4ff45e60fbef_b.jp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6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5& data-original=&/v2-f4ff45e60fbef_r.jpg&&&br&&p&14.
幽蚊幼虫的头&/p&&img src=&/v2-d2ef21566affeb83905f5a_b.jp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5& data-original=&/v2-d2ef21566affeb83905f5a_r.jpg&&&br&&p&15. 龙虱幼虫&/p&&img src=&/v2-37c499ecfbe9a5df41f8c_b.jpg& data-rawwidth=&835& data-rawheight=&8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35& data-original=&/v2-37c499ecfbe9a5df41f8c_r.jpg&&&br&&p&资料来源:&/p&&p&1. &a href=&///?target=http%3A///feature/-creepy-but-amazing-microscopic-monsters&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0 Creepy (But Amazing) Microscopic Monsters &i class=&icon-external&&&/i&&/a&&/p&&p&2. &a href=&///?target=http%3A///terrifying-images-microscop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Terrifying Images Of Creepy Animals From Under The Microscope!&i class=&icon-external&&&/i&&/a&&/p&&p&3. &a href=&///?target=https%3A///biology/micro-monsters-up-close-and-personal&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biol&/span&&span class=&invisible&&ogy/micro-monsters-up-close-and-personal&/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p&&p&---------------------------------------------------------------------------------------------------------------------&/p&&p&看了一圈评论,我发现很多人都对蛆的牙齿感兴趣,这里补充一下。&/p&&p&蛆是高效的“清道夫”,它们的食谱非常广,腐败的动植物、排泄物、分泌物等什么都吃。蛆的这对“牙齿”其实被称为“口钩(Mouth hook)”,是蛆用来刮食腐肉的特殊装备。蛆虽然长得恶心,但是具有清洁伤口的医学价值。把无菌的蛆放到伤口上,它们会吃掉坏死组织,留下完好无损的健康组织,这就是蛆疗法。蛆的唾液具有杀菌作用,且它们不会在伤口里排泄(因为蛆是只进食不排泄的)。利用蛆可以治疗远离器官和体腔的溃疡及较深伤口,但必须在蛆化成蛹之前将其取出。&/p&&br&&p&参考文献: &/p&&p&Ronald A. Sherman.
Maggot Therapy Takes Us Back to the Future of Wound Care: New and Improved Maggot Therapy for the 21st Century. &i&J Diabetes Sci Technol. &/i&2009 M 3(2): 336–344. &/p&&p&doi:
有些动物由于太小,我们肉眼很难发觉它们的恐怖。下面展示一些动物在显微镜下的恐怖形象,揭开一个充满异形的世界。高能--------------预警!!1. 蚜虫 2. 寄生蜂的脸 3. 人类头发上的头虱 4. 黄蜂的头 5. 管状蠕虫的头 6. 毛虫的头 7. 常寄生在人或动物皮…
长期用3D辅助绘画路过。现在因为工作需要已经逐渐专职3D美术+后期p图。 对于写实美术产品,3D的优势不言而喻,资产复用率高易修改,就算是粒子效果3D经常也可以轻易转换角度渲染不需要重画。&br&&br&介绍一下3D在绘画中常用的方式&br&&br&3D Blocking。&br&一般我就用3D做这个,光照,透视和镜头在3D环境里都是得来不费工夫的。做物体和场景Layout 很容易。&br&&br&一些比较复杂的透视情况和刁钻的镜头解决起来也很方便。还有就是重复元素,在空间中排序,用3D实现也容易一些&br&&br&光照变化也是靠绘画比较难处理的,而在3d环境修改光照只要调灯光和一些遮挡物的位置就可以了。&br&&br&简单 3d 用于绘画基本流程就是在3d环境下输出基本正确的透视和光照 然后作为基底在其上绘画 这样给你一个参照不会跑偏太多&br&举一点我自己的例子&br&3D 白模+风格化手绘 这里是说明3d可以运用在迥然不同的风格上&br&&im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src=&/v2-8aa053ac2e337a58507b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8aa053ac2e337a58507b_r.jpg&&&br&&im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99& src=&/v2-ebb3be016eb15d7e555b8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ebb3be016eb15d7e555b81_r.jpg&&&br&&br&&br&3D白模+手绘细节+分层上色 (AO画法)&br&&im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src=&/v2-1cf645d50a74ad3ebe98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1cf645d50a74ad3ebe98e_r.jpg&&&br&&br&3D layout 图(第二张经过手绘加工)&br&&img data-rawwidth=&364& data-rawheight=&285& src=&/v2-06dfa5bb4ad9da1b2dbcb_b.jpg&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4&&&br&&br&现在我在跟不同老师前辈学习过程中流程也进行了一些改良。设计过程逐渐转变为3d,2d互相转换&br&&img data-rawwidth=&683& data-rawheight=&1920& src=&/v2-dbf16c05b0de44fcf5b3ca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83& data-original=&/v2-dbf16c05b0de44fcf5b3ca_r.jpg&&&br&&br&先手绘简单草图,3d 简单摆一下 回到线稿做设计,再按照设计建模渲染,然后再画。我觉得这个流程对讨论修改设计是比较友好,但是有点慢 单人有手绘能力前期修改少还是直接画快一些&br&&br&&br&&br&3D进阶运用,一般来讲想画画那么以上对3D的运用一般算足够。但是如果我们追求在设计和视觉传达上的效率 完全可以进入全3D环境。以现在的工具发达 直接用3d设计已经不像当年多边形建模时代那么让人抓狂和缓慢了。&br&&br&3D设计典型的一种做法就是Kitbash,就是收集和制作一大堆组件,然后把它们拼接起来得到一个最初的想法 有点像是画画打草稿,比草稿慢一些可能要1-3小时,但是打出来的草稿是3d,光照材质优美,细节丰富提供的信息量要比2d草稿多不少,也适合给美术基础薄弱的客户讲解。&br&我也在学习这种设计方法,这是一个实验&br&&im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1930& src=&/v2-4c40c5dc5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4c40c5dc5f_r.jpg&&&br&&br&使用的是买的Vitaly Bulgarov的3d模型包+Daz人体。自己在octane渲染不同材质然后PS组合。 很难想象2d可以在短时间达到这个效果。当然3d要快必须要提前准备好很多工具,现在我自己的组件还在缓慢开发当中,以后就可以用自己模型啦!&br&&br&关于3d粒子 提到了一般是houdini,C4D还有AE,但是既然是绘画 不是动态的,有一个效果拔群使用简单的玩意那就是Zbrush!&br&Zbrush的Nanomesh就是个粒子系统 虽然它不能做流体模拟,但是直接生成的是mesh你可以手动摆。 不失为一个强大的工具。&br&以下图片网络来源;&br&&im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350& src=&/v2-be31f2b81cc1db7de9c2b02f45d60e39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v2-be31f2b81cc1db7de9c2b02f45d60e39_r.jpg&&&br&&br&&br&粒子还能拿来做草木这些画起来很复杂的东西,比如Eytan Zana的巨人上的植被就是先在Modo里生成再paint Over&br&&im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4& src=&/v2-e10bcfc69a931ba05f0d7f46d45f8461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e10bcfc69a931ba05f0d7f46d45f8461_r.jpg&&&br&&br&至于烟雾 ,如果是为了静态图片那还是推荐用2d 素材。3d模拟对电脑要求太高。 费时费力没效率。&br&而水流和云则可以用displacement map和shader来模仿
长期用3D辅助绘画路过。现在因为工作需要已经逐渐专职3D美术+后期p图。 对于写实美术产品,3D的优势不言而喻,资产复用率高易修改,就算是粒子效果3D经常也可以轻易转换角度渲染不需要重画。 介绍一下3D在绘画中常用的方式 3D Blocking。 一般我就用3D做这…
&img src=&/v2-ad4dcb0c7d299f1db6ee2_b.jpg& data-rawwidth=&1003&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3& data-original=&/v2-ad4dcb0c7d299f1db6ee2_r.jpg&&&p&纹理混合(Texture Blend)是非常常见的着色器需求,在很多实时游戏中都需要它来实现复杂的地面纹理,参考了&a href=&/?target=http%3A///blogs/AndreyMishkinis/339/Advanced_Terrain_Texture_Splatting.php&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Advanced Terrain Texture Splatting&i class=&icon-external&&&/i&&/a&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基于高度进行混合的shader,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效果如下:&br&&/p&&img src=&/v2-5ebb9a7b50c_b.jpg& data-rawwidth=&437& data-rawheight=&307& data-thumbnail=&/v2-5ebb9a7b50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7& data-original=&/v2-5ebb9a7b50c_r.gif&&&p&(动图请点这里:&a href=&/?target=https%3A///v2-5ebb9a7b50c_b.gif&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span&&span class=&visible&&/v2-5ebb5&/span&&span class=&invisible&&9a7b50c_b.gif&/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br&&/p&&p&说到贴图混合,也许你已经听说过Texture Splatting技术了,这个术语是Charles Bloom创造的,他在&a href=&/?target=http%3A///3d/techdocs/splatting.txt&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3d/techdocs/&/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latting.txt&/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里对这个技术进行了阐述;
混合的最简单做法就是,把贴图颜色的不透明度相乘,然后把结果相加 ,效果如下&img src=&/v2-17dab21add0bf2ea043dac60675ab27e_b.jpg& data-rawwidth=&812& data-rawheight=&5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12& data-original=&/v2-17dab21add0bf2ea043dac60675ab27e_r.jpg&&核心代码如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void surf (Input IN, inout SurfaceOutput o) {
fixed4 splat_control = tex2D (_Control, IN.uv_Control).
fixed3 lay1 = tex2D (_Splat0, IN.uv_Splat0);
fixed3 lay2 = tex2D (_Splat1, IN.uv_Splat1);
fixed3 lay3 = tex2D (_Splat2, IN.uv_Splat2);
fixed3 lay4 = tex2D (_Splat3, IN.uv_Splat3);
o.Alpha = 0.0;
o.Albedo.rgb = (lay1 * splat_control.r + lay2 * splat_control.g + lay3 * splat_control.b+ lay4 * splat_control.a);
&/code&&/pre&&/div&&p&
这端代码很好理解,通过splat_control这张贴图的四个通道控制_Splat0~_Splat3这四张贴图的混合,如果splat_control对应通道的值为1,那么这个通道对应的贴图就完全显示,为0则完全不显示,通过修改splat_control贴图就可以实现想要的混合效果了;
这种技术在Unity3D的标准地形编辑器中有使用。&/p&&p&如你所见,过渡很平滑,但不太自然。石头看起来就好像被沙子污染了,但在现实世界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沙子不会粘着石头,相反地,沙子会落下来,填补到石头之间的缝隙里,而石头表面仍是干净的。
我们希望沙子会更多的在缝隙里面出现,而石头越高的地方沙子应该要越少,那么我们需要知道每一张贴图的深度信息,这里我把贴图对应的高度图保存在每张贴图的alpha通道。通过对比每张贴图的高度差,就可以知道应该显示哪张贴图了,为了简化,我们先计算两张贴图混合的情况,代码如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float3 blend(float3 lay1, float3 lay2)
return lay1.a & lay2.a ? lay1.rgb : lay2.
&/code&&/pre&&/div&&p&`得到的是这么样的效果&/p&&p&&img src=&/v2-df975a2fbccdefdadd93475_b.jpg& data-rawwidth=&554&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4& data-original=&/v2-df975a2fbccdefdadd93475_r.jpg&&其中用于混合的两张贴图和他们的透明通道分别是这样的:&img src=&/v2-49da092b1b781eafa3c43b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49da092b1b781eafa3c43bf_r.jpg&&&/p&&p&我们加上splat_control 贴图的影响试试&/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float3 blend(float3 lay1, float3 lay2, float4 splat_control)
return lay1.a * splat_control & lay2.a *splat_control ? lay1.rgb : lay2.
&/code&&/pre&&/div&&p&
得到这样的效果:&/p&&img src=&/v2-e0b76ebb46fb_b.jpg& data-rawwidth=&557&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7& data-original=&/v2-e0b76ebb46fb_r.jpg&&&br&&p&
相比原来的线性混合,现在看起来已经自然很多了,沙子落在石砖路的缝隙里,并慢慢减少;但因为目前只是单纯的判断显示那个贴图,所以边缘看起来太硬了,人工痕迹比较明显,&/p&&p&为了改进效果,我们给边缘增加一点过渡。&/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float3 blend(float3 lay1, float3 lay2, float4 splat_control)
float b1 = lay1.a * splat_control.r;
float b2 = lay2.a * splat_control.g;
float ma = max(b1,b2);
b1 = max(b1 - (ma – 0.3), 0) * splat_control.r;
b2 = max(b2 - (ma – 0.3), 0) * splat_control.g;
return (lay1.rgb * b1 + lay2.rgb * b2)/(b1 + b2);
&/code&&/pre&&/div&&p&解释一下这段代码,先对比两张贴图的高度,高度差超过0.3的会被舍弃掉,为了防止在边缘以外的地方也被保留下来了,所以后面再乘一次splat_control,最后做一个标准化处理,把他们按比例缩放到0-1这个区间。 &/p&&p&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下面的这个效果 &/p&&img src=&/v2-a34b3a21f90a522cb41fb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v2-a34b3a21f90a522cb41fb_r.jpg&&&br&&p&看起来非常自然,沙子慢慢过渡到石砖路,砖面上的沙子比较少,缝隙里的沙子更多 。&/p&&p&我们把这个算法拓展到4张贴图,并通过一个值来控制混合的权重,完整代码如下:&/p&&div class=&highlight&&&pre&&code class=&language-text&&&span&&/span&Shader &mya/terrainTextrueBlend& {
Properties {
_Splat0 (&Layer 1(RGBA)&, 2D) = &white& {}
_Splat1 (&Layer 2(RGBA)&, 2D) = &white& {}
_Splat2 (&Layer 3(RGBA)&, 2D) = &white& {}
_Splat3 (&Layer 4(RGBA)&, 2D) = &white& {}
_Tiling3(&_Tiling4 x/y&, Vector)=(1,1,0,0)
_Control (&Control (RGBA)&, 2D) = &white& {}
_Weight(&Blend Weight& , Range(0.001,1)) = 0.2
SubShader {
&RenderType&=&Opaque&
&Queue&=&Geometry&
#pragma surface surf BlinnPhong
#pragma target 3.0
struct Input
float2 uv_Control : TEXCOORD0;
float2 uv_Splat0 : TEXCOORD1;
float2 uv_Splat1 : TEXCOORD2;
float2 uv_Splat2 : TEXCOORD3;
//float2 uv_Splat3 : TEXCOORD4;
sampler2D _C
sampler2D _Splat0,_Splat1,_Splat2,_Splat3;
float4 _Tiling3;
inline half4 Blend(half high1 ,half high2,half high3,half high4 , half4 control)
blend.r =high1 * control.r;
blend.g =high2 * control.g;
blend.b =high3 * control.b;
blend.a =high4 * control.a;
half ma = max(blend.r, max(blend.g, max(blend.b, blend.a)));
blend = max(blend - ma +_Weight , 0) *
return blend/(blend.r + blend.g + blend.b + blend.a);
void surf (Input IN, inout SurfaceOutput o) {
half4 splat_control = tex2D (_Control, IN.uv_Control).
half4 lay1 = tex2D (_Splat0, IN.uv_Splat0);
half4 lay2 = tex2D (_Splat1, IN.uv_Splat1);
half4 lay3 = tex2D (_Splat2, IN.uv_Splat2);
half4 lay4 = tex2D (_Splat3, IN.uv_Control*_Tiling3.xy);
//纯色测试代码
//lay1.rgb = fixed3(1,0,0);
//lay2.rgb = fixed3(0,1,0);
//lay3.rgb = fixed3(0,0,1);
//lay4.rgb = fixed3(0,0,0);
half4 blend = Blend(lay1.a,lay2.a,lay3.a,lay4.a,splat_control);
o.Alpha = 0.0;
o.Albedo.rgb = blend.r * lay1 + blend.g * lay2 + blend.b * lay3 + blend.a * lay4;//混合
FallBack &Diffuse&
&/code&&/pre&&/div&&br&&p&最终效果:&/p&&br&&p&左边混合权重为0.2,右边为1,混合权重为1的时候其实就是普通的线性混合了。&img src=&/v2-2a79ffc6a39db3cb1a88_b.jpg& data-rawwidth=&930& data-rawheight=&5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v2-2a79ffc6a39db3cb1a88_r.jpg&& 加上法线和高光的效果 &/p&&img src=&/v2-d824a4ee98b780dbbd6c8e20a697b593_b.jpg& data-rawwidth=&1048& data-rawheight=&112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8& data-original=&/v2-d824a4ee98b780dbbd6c8e20a697b593_r.jpg&&&br&&br&&p& 最后附上文中所用的贴图:&u&链接:&/u&&a href=&/?target=http%3A///s/1cKodFg&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1cKodFg&/span&&span class=&invisible&&&/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密码:5kvi&/p&
纹理混合(Texture Blend)是非常常见的着色器需求,在很多实时游戏中都需要它来实现复杂的地面纹理,参考了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基于高度进行混合的shader,这里分享一下自己的理解,效果如下: (动图请点这里:…
泻药。&br&&br&也不知道做了多少遍SAT真题(2005年至2014年真题),就萌生了要做一本SAT单词书的想法。有想法就开始做,大概从去年暑假开始,我一边讲课,一边从真题阅读文章中挑出重点词汇,同时排除相对简单的词汇(比如:a, an, the, and,house,very,happy,beautiful…)。&br&&br&每套题单词都放在Word中,像这样&img data-rawwidth=&1057& data-rawheight=&889& src=&/c92beb13fc554eae3f166aa0ff8e26c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7& data-original=&/c92beb13fc554eae3f166aa0ff8e26c5_r.jpg&&&br&然后一套题一套题积累成了这样&br&&br&&img data-rawwidth=&1311& data-rawheight=&792& src=&/b38d6f4f4dae36e93d969c40c4ce0e6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11& data-original=&/b38d6f4f4dae36e93d969c40c4ce0e65_r.jpg&&&br&接着我想统计一下重点单词的数量,发现Word太不方便…于是就都整理成了Excel,所以变成了这样&br&&br&&img data-rawwidth=&1339& data-rawheight=&820& src=&/949ef99eee52de0eda0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39& data-original=&/949ef99eee52de0eda08_r.jpg&&&br&&img data-rawwidth=&1368& data-rawheight=&893& src=&/60f8a189fff44bb6d3dd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68& data-original=&/60f8a189fff44bb6d3dde_r.jpg&&&br&&br&原以为可以开始统计了,却发现我忘记总结填空词汇啦!&br&&br&但是!天降奇兵!以前在老罗英语的同事王益彬老师慷慨地把她按照套题总结的填空词汇发给了我。&br&&br&而且还是Excel文件!!!&br&&br&请看&br&&img data-rawwidth=&1416& data-rawheight=&939& src=&/a36ae5b9f41b801b168df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6& data-original=&/a36ae5b9f41b801b168df_r.jpg&&&br&&br&于是,我把填空词汇和阅读词汇合在,统计词频,去除相同单词,但保留不同含义,中间几经波折,最后是这样的&br&&br&&img data-rawwidth=&1416& data-rawheight=&936& src=&/7abbc0e38dbe46bf65867dbf9ae48ff4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6& data-original=&/7abbc0e38dbe46bf65867dbf9ae48ff4_r.jpg&&&br&&br&我惊讶地发现要背的单词数量是&br&&img data-rawwidth=&776& data-rawheight=&541& src=&/90d0ccbb2e8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6& data-original=&/90d0ccbb2e8_r.jpg&&&br&&br&7424个。哦,不对,中间还有一些分隔符,所以应该是大约7424个。&br&&br&但这个数字怎么看都比巴郎3500里面的3500多,也比传说中的20000少…&br&&br&好了,下面是广告,小心绕行…&br&&br&所以我就把这些单词打印出来了…&br&&im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src=&/ec717cef37c373ecb06cee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ec717cef37c373ecb06cee_r.jpg&&&br&&br&可以在这里买:&br&【SAT小帮手】SAT阅读填空真题高频词汇 &a href=&///?target=http%3A///S.K1hB6%3Fsm%3Da956d7&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S.K1hB6?&/span&&span class=&invisible&&sm=a956d7&/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
复制整段信息,打开手机淘宝可直接访问
)&br&&br&&br&我还做了一个App,可以免费背这些单词&br&&br&&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4b2f1f8c894ca78afe82e4a19abda7f6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4b2f1f8c894ca78afe82e4a19abda7f6_r.jpg&&&br&&br&&im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1136& src=&/940ebbc169b15fcd38d2bc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940ebbc169b15fcd38d2bc_r.jpg&&&br&&br&最后,这个app只能在iPhone和iPad上使用…安卓用户还是买书吧。&br&&br&还有,别问我要电子版的单词书了,暂不外用。我就算把电子版给你,你拿去打印估计也比我的标价贵…
泻药。 也不知道做了多少遍SAT真题(2005年至2014年真题),就萌生了要做一本SAT单词书的想法。有想法就开始做,大概从去年暑假开始,我一边讲课,一边从真题阅读文章中挑出重点词汇,同时排除相对简单的词汇(比如:a, an, the, and,house,very,happy…
楼主很忙,现已不分享资料,谢各位厚爱,祝大家取得好成绩~&br&&br&----------------------5月17号更--------------------&br&几天不看已经过600赞,超过原来匿名的大哥了- -||,知乎新人,表示已吓哭。&br&&br&那就说说我在Evernote里做TPO的笔记是怎么做的吧。拿TPO5举个例子。&br&&img src=&/8ec18ed54c1886722ccfff75de94c2c5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8ec18ed54c1886722ccfff75de94c2c5_r.jpg&&&img src=&/04671afc16ddcae879aca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04671afc16ddcae879aca_r.jpg&&&img src=&/add89ab04b1094776dee68f941f7cc9d_b.jpg& data-rawwidth=&2560& data-rawheight=&154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560& data-original=&/add89ab04b1094776dee68f941f7cc9d_r.jpg&&我整理错题大致分几个步骤:&br&1.把原文里与问题相关的部分找出来,其中最核心的(直接阐述答案或者暗示答案)的部分mark出来。&br&2.写问题,写正确答案(到后面也开始把错误答案也写上了不过前面几套没有写)&br&3.写原文里不认识的单词或导致读不顺/听不懂的障碍&br&4.写具体的错因,今后的注意事项,然后骂骂自己。&b&这个一定要写,考试之前我抽出一个晚上把TPO错题都看了一遍,只看不会的单词、错因和注意事项,具体的题目没必要看了。&/b&&br&(所以每次整理要花好长时间……不过我感觉还蛮有用,尤其是之前写的的注意事项花点心思用在之后的题目里,就能感觉到自己的水平在提高。)&br&&br&评论区有问口语怎么练的,【呵呵我口语只有24真的要说吗……】&br&&br&关于找个人一起练口语这一点,我其实也受不了大多数人的发音,&b&如果能找到一个英语很棒发音好的人一块练我强烈支持&/b&,如果没有的话…… 就跟着ETS学学发音和语速语调,别跟别人一块练了【方言和方言杂交的产物真是不敢想象,还不如不练】如果有条件的话,找一个母语人士聊聊,最好是个native speaker,也会有一个拔高和促进的效果。我知道有些平台是提供免费的外教课程的譬如:&a href=&///?target=http%3A//.cn/weibo/2013/73&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在线外教一对一&i class=&icon-external&&&/i&&/a&。有的学校对托福口语分还是蛮看重的,像我想申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口语最低25....T_T....只好大三再刷一次了。&br&&br&前面提到一个学姐考了115,口语29【_(:з」∠)_】,她推送过一条微信也是讲的考试经验,我把介绍口语经验的部分做引用吧。&br&&br&&img src=&/2adde9d7acfc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2adde9d7acfca_r.jpg&&&img src=&/7d08c4f8c22b4c4aa579a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7d08c4f8c22b4c4aa579a_r.jpg&&&img src=&/7fc9248538baefa2f06f7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7fc9248538baefa2f06f7_r.jpg&&&img src=&/09ddaefc0b814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09ddaefc0b814_r.jpg&&&img src=&/37ecfadb02a0d093d624daf2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37ecfadb02a0d093d624daf2_r.jpg&&&img src=&/befaecf04fb48bfdb5871c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13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befaecf04fb48bfdb5871c_r.jpg&&里面其实有些方法跟我不是很一样的……&br&&br&我觉得她做得很好的地方:&br&1. 把机经都写了一遍【很有必要,但是不是押题用】&br&2. 托福听力题当做跟读材料【看见她写完之后我才意识到挺正确的,我之前用的是Scientific American当听写材料但是它太短了,托福听力真的蛮不错的诶】&br&3. 找时间练,不投入时间是不行的,而且也要模拟考场的环境,不能练一会玩一会【专心专心专心!】&br&&br&我不知道那个学姐上不上知乎,也没法艾特她,不造把她的经验直接放上来合不合适,如果看见的话觉得不让用就给我说一声我就删了……&br&&br&找到学姐的知乎号啦哈哈 &a data-hash=&b5e6503432dfb227beb8c9& href=&///people/b5e6503432dfb227beb8c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何珊& data-tip=&p$b$b5e6503432dfb227beb8c9& data-hovercard=&p$b$b5e6503432dfb227beb8c9&&@何珊&/a& ,评论区就有啦,学姐加油~&br&&br&最后谢谢支持,祝大家托福都能考出满意的成绩~&br&&br&-----------------5月5号更------------------&br&这么多赞真是谢谢大家~~又往百度云里放了一些东西&br&&br&&img src=&/8d0b82cebf1dd_b.jpg& data-rawwidth=&630&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0& data-original=&/8d0b82cebf1dd_r.jpg&&&br&评论区说到的Scientific American 60 Second Science也打包放上去了,如果是iOS用户的话用Podcast听会很方便。评价是有些快而且短,学术性较强,用Podcast慢放一点用来记笔记绝对是好材料。&br&&br&还有一种好的材料就是TED,无论是在官网上看还是在Podcast上听TED Radio Hour都可以。语调和语速都比较适合于托福听力,涉及的范围也比较广。&br&&br&个人不是很喜欢BBC或者VOA,BBC英式口音好重对托福学习作用不是很大,VOA没有什么学术性,而且杂音很大。&br&&br&------------------------------5月4日早晨补充-------------------------------&br&&br&之前在微信上看过一篇推送文章,当时也是有一个考了110+的分享经验,其中一句话我很赞同:&b&托福是一个绝对能靠强化训练提高分数的考试&/b&。&br&&br&觉得自己写的太长了大家可能没有兴趣全部看完,捡着重要的点总结一下,之后的废话和矫情不看也罢。&br&&br&&b&1. 坚持。&/b&&br&&br&&br&&b&2. 早作打算,早作准备。&/b&&br&&br&&br&&b&3. 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英语的环境。&/b&&br&&br&&br&&b&4. 最好的资料还是OG和TPO,最好能做完。&/b&&br&&br&&br&&b&5. 其他资料看的不一定多但是一定要精看几本。&/b&&br&&br&&br&&b&6. 不要期待着机经可以押中题。&/b&&br&&br&&br&&b&7. 托福110+每个人都可以达到。&/b&&br&&br&&br&&b&8. 口语一定要计时练习……&/b&&br&&br&&br&-------------------------------以下是5月3日原文-----------------------------------&br&&br&其实从5月1号就开始写了,那时候是我知道成绩整整一个星期,而且刚刚忙完期中考试,但是拖延症让我现在才写完并且放上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br&&br&&br&利益相关&br&&br&&br&本人系上海交通大学本科一年级学生。托福首战30+30+24+30=114。&br&&br&&br&&img src=&/fca338ba0c990de720d1_b.jpg& data-rawwidth=&846& data-rawheight=&12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46& data-original=&/fca338ba0c990de720d1_r.jpg&&&br&前言&br&&br&&br&从我得知自己的分数以来,我就一直被要求“分享经验”。在外界看来我有各种经验需要分享:阅读满分的经验,听力满分的经验,写作满分的经验(这个看起来还挺火),首战上110的经验,考前准备的经验,考试心理的经验等等。然而在我看来我根本不能做“经验分享”的工作,因为说到底我没有什么经验,我也从来没有看过网上说的所谓高分经验,从来没有期待过别人的高分能改变我的成绩。这是一条必须自己摸索,自己走完的路。在此,我只是真实地讲述我的故事,记录我的想法,仅此而已。&br&&br&&br&一、高考后&br&&br&&br&抱定考托的目标大概是在高考后,因为我知道我一定要出国,当时只知道110是一个非常高的分数,是一个几乎遥不可及的、人人向往的目标。然而我还是给自己定下了110的目标,达到110并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需要一个努力的方向。刚刚高考结束还没有出分的时候,我就报了天津新东方的托福强化班,我觉得我的水平够强化班,而且事实证明强化班也很水。&br&&br&&br&我对那次新东方课程的体验一直是:让我知道了托福是个什么东西,考什么,怎么考。别的关于什么口语写作模板的我上完课就忘了,而且之后再也没有整理过。但是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托福考试的人,通过一次课程知道托福的题型,难度,它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尽管我在班上做题做的很快也很顺利,我知道110终究是一个难达到的目标。&br&&br&&br&高考后的暑假过得很快也很匆忙,受到高考成绩的一些影响我一直对自己不是很自信,杂七杂八的事情也没有断过,托福的书只买了官方指南和Delta,也没有翻过几张。我没有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大学生的位置,依然生活在高中时代,惰性让我想把托福考试推到大学去,一个与自己现在不是一个阶段的时间,我现在知道当初根本不应该这样做,&b&因为自己永远要比现在自己的位置看的更远一点才能保证自己走得更远。&/b&&br&&br&二、大一上学期&br&&br&&br&然而如果一切都可以重来的话生活就失去了不确定性带来的新鲜挑战。大一刚开学时决定把OG和Delta都带到学校,不是特别地为了翻看,而是觉得它们是我的财富,只是还没有完全化成我的力量,就像我把高中学物理竞赛时所有买的大学课本都带到学校了一样,不是为了特别地翻看,而是对它们产生了一种归属感。时间持续到了大概11月份,开始渐渐熟悉了校园的课程节奏,上学期的课程并不很多,有时间时,便又想起托福这件事。感觉自己要学学英语了,据说上海交大的英语考试是很难的,可以趁着学托福的机会别把之前打下的底子都忘了就行。&br&&br&&br&上京东一狠心买了新东方的四本专项训练高级版,第一本看的是新东方的高级阅读,给自己定下目标两天做一章。也许是因为我当时阅读量已经比较大了,所以做起来没有感觉太大的难度,几乎所有的障碍都在时间的分配上,因为既不想落下上课的科目又要完成自己的目标。&b&很多人问我怎么坚持,其实一个人如果连怎么坚持都需要向别人讨教的话我觉得这个人并不能真正坚持下来。至于我,我就是给自己定下来目标逼着自己完成罢了。&/b&上学期我经常熬夜,有时候觉得任务完不成当天晚上就会刷夜,学到凌晨三四点的样子。有人问我第二天会不会睡一天。&b&我的回答是刷夜的目的就是赶任务,具体做法就是学的很晚但是不能影响到第二天的时间表,如果为了刷夜第二天整天都没有精神或者干脆睡一天的话,我的建议是把任务放到第二天再做。&/b&还有人问我第二天会不会困。&b&困是肯定的,但是评估困对我学习的影响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影响是比较小的,我学习的时候不会困,只有在没有学进去的时候才会困。&/b&&br&&br&就这样,我用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把这本书做完了,自我感觉依然良好,但是我有一个坏习惯就是不喜欢对答案,或者说不喜欢承认自己的错误。于是这本书就被我放起来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怎么样,只是通过它巩固了一下托福的题型,或者练练手而已。当时想继续做高级听力,但是上学期参加了几个学生社团比较占用时间,高级听力这本书只是匆匆做了前两章就开始想复习大学课程,准备期末考试了。&br&&br&&br&三、上学期期末考完&br&&br&&br&期末考试结束以后,大家都陆陆续续地回家了。我之前报了剑桥大学寒假项目,因此留在了学校,考完试过大概一周的时间就从上海起飞到英国剑桥。我知道没什么事可干,就想把之前买过的书都拿出来好好准备了。有人一直在想现在准备早不早的问题。&b&在我看来大一准备一点也不早,甚至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就要开始考虑人生规划(出国不出国、读到哪一步),而这写都是与考托福密切相关的。&/b&&br&&br&上学期学校的教务处上挂出了申报大二上学期SAF留学交换项目的申请通知,必须要有一个体面的托福成绩,我那时候才认识到考T的紧迫性了,照这个时间线下去我最早也只能申请大二下学期的交换项目。从SAF的宣讲会那一天起,我知道我只能抓紧时间开始走了:如果申请大二下学期的交换项目,2015年的10月份就要成绩,而第一次还有可能考得不好要准备第二次,我意识到时间真的不多了。&br&&br&&br&因此留在学校的那几天我开始看单词,王玉梅的那本托福词汇,这是迄今为止我认为编的最好也是身边很多人在用的单词书。一开始还能看下去,而且我在看用法的时候是用的Macbook自带的词典(如下图)&br&&img src=&/090c47fcd_b.jpg& data-rawwidth=&1380& data-rawheight=&123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380& data-original=&/090c47fcd_r.jpg&&&br&查一个词就把它的搭配写在旁边,然后我的书就成了这样:&br&&img src=&/ecb94e2a49e84b77c117_b.jpg& data-rawwidth=&3200& data-rawheight=&2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00& data-original=&/ecb94e2a49e84b77c117_r.jpg&&&br&在这个时间段内跟几个朋友聊天问了他们今后出国的打算,这更加坚定了我要出国的决心。而且我的姐姐在美国读博士,给我描述的美国的情景是那么好,拍来的照片都那么漂亮,我认为在美国我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当然,考托福的决心也前所未有地坚定。&br&&br&&br&四、在英国&br&&br&&br&在英国的两个星期里口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尤其是在当地的超市买东西的时候无法不用英语交流。&b&我一直认为学好一门外语的最好办法就是置身于只有那门外语的环境中。&/b&例如要是把我放到美国去生存半年我的英语水平肯定还会有很大的提高。不过这种环境在国内是不可能完全模拟出来,但是可以通过平时有意地让自己接触英语的环境达到一个还不错的效果:&br&&br&&br&1)没事的时候&b&自己对自己说英语&/b&,就像说心里话一样。我是从很早(大概初中)的时候就开始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英语,到现在自言自语的时候都用英语了,而且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脱口而出的也是英语。这种结果就是,把英语放在了一种与自己的母语相同重要性的位置上,对学习一门语言无疑是很有帮助的。&br&&br&&br&2)&b&让自己的娱乐活动尽可能地与学习英语相关。&/b&我的兴趣爱好大概就是听听英文歌,看看美剧了。我没怎么听过中文的歌曲或者看过中国的电视剧。英文歌里我最喜欢的是RAP,也就是说唱,歌手一般会说的很快,而我在听的同时就不断模仿,不断模仿,最后能够把整首歌背着词唱出来。有人问我怎么学会一首RAP,我说听1000遍就学会了,这个1000遍不是特指,我想强调的就是&b&重复&/b&,有时候重复的次数多了想达不到都难。还有关于看美剧的问题,我的观点就是&b&如果是以练听力的目的去看美剧,就不要看带字幕的美剧,一开始就不要带,听不懂也不要带。&/b&至于有些网站上说的先看一遍带英语字幕的,再看不带字幕的说法,我觉得有这个时间不如去背会单词。看美剧学英语本来就是一个效率不高的方法,何必再要看两遍来浪费时间?第一遍就不带字幕磨耳朵,如果什么也没有听懂只能说明选的美剧不对,说明不了选的方法不对。&br&&br&&br&3)&b&尝试用英文写一些东西&/b&,比如我每天会用英文在Evernote上写日记,在大学的课堂上虽然我的老师都是用中文讲课的,但是这不妨碍我用英文记笔记:&br&&br&&br&&img src=&/cb8d41d0ab18_b.jpg& data-rawwidth=&3264& data-rawheight=&2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3264& data-original=&/cb8d41d0ab18_r.jpg&&&br&用有道吗?当然会用,有些专有名词确实是要查出来的,不过相信我,课上如果不走思看看手机什么的,是绝对有时间查个词的。&br&&br&&br&五、大一寒假&br&&br&&br&在英国的这段时间里我认识了很多学长学姐,他们都学习很好,而且也大多抱有出国的目标。他们很多人已经考过托福,这让我感觉如果我没有一个托福成绩的话简直在任何环境下都没有办法说话了,所以在飞回上海的第二天,我就从网上报了当时最早的一场,然而上海已经没有考位了,无奈之下我只好选择离上海还比较近的南京,正好有同学在那里上学。&br&&br&&br&然而这次报名我并没有给家人说,即使是订上海到南京的火车票时不小心把确认短信发到我妈妈手机上的时候,我也给我妈妈解释说我是要去南京玩的。我只想等成绩出来如果不错的话,给他们一个惊喜;如果不理想,就当是考前模拟练练手了,二战时还有机会。&br&&br&&br&假期一向不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时间,而且我自认为我的意志力还不够,说直白点就是懒。年前把OG整个又看了遍,阅读听力是自己做的,口语和写作只看了看答案,没有自己写。总认为还有两个月呢不着急,时间的利用率不是很高。但是在寒假期间断断续续看完了《美语发音秘诀》这本书: &br&&br&&img src=&/5adc750653cd_b.jpg& data-rawwidth=&2448& data-rawheight=&32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448& data-original=&/5adc750653cd_r.jpg&&&br&原因是在英国的时候收到英式英语的影响太大了,最后的presentation也是用英式英语讲的,所以寒假的时候找到各种各样的美式英语的资料想要把那股英国腔改过来,不过2个星期的磨合实际上就差不多能够改过来了。&br&&br&&br&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就没有学习,到了初四觉得不学习不行了。家里人根本不知道我考托福,也没怎么督促我学习,全靠自觉性了。但是自觉性并没有什么大用处,每天背会扇贝单词几乎大半天就过去了,总之学习效率相当低。晚上时候就是看各种美剧,听听歌。&b&现在想起来挺后悔的,如果把当时浪费掉的时间都利用上的话我觉得结果应该比现在要好。&/b&&br&&br&六、大一下学期&br&&br&&br&&b&我真正托福备考的时间可以说从现在才开始。&/b&&br&&br&开学之后我才清醒只有一个多月就要考试了,这才真正心里着急起来。网上说托福备考的最佳时间是3-6个月,还是没什么课几乎把全部心思投入备考的那种。我知道我没那么多时间,只好拿出高中那时候备战高考的精神放手一搏了。&br&&br&&br&1)时间表&br&&br&&br&6:00起床&br&&br&上课,一周课表如下,(应该算自己的时间比较少的):&br&&br&&br&&img src=&/4fa5d99a22d0aabc05eb59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4fa5d99a22d0aabc05eb59_r.jpg&&&br&&br&几乎不午睡&br&&br&24:00睡觉&br&&br&&br&别问我怎么起那么早的。我的闹钟放在床下面的桌子上,每天它一叫醒我我为了不吵醒室友只能下床去关。一下床,不上去就好了。每个人早起的方法都可能不一样,&b&重要的是我能起来而不是我怎么起来。&/b&&br&&br&别问我一天怎么能不困的。我没说我不困,&b&我只是觉得我有比睡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罢了。对自己太好有时候是一种病。&/b&&br&&br&2)学什么&br&&br&&br&a. TPO&br&&br&&br&开学以后发现自己TPO居然一套都没有做!正好一天一套到考试做个完。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天晚上18:00-20:00做一套TPO的阅读和听力,20:00以后整理错题。每天一套是死任务,无论怎么累,怎么不情愿都要完成的。一狠心买了Evernote的高级用户,于是就有了这些:&br&&br&&br&&img src=&/32e4dfe30cef9fde35901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14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32e4dfe30cef9fde35901_r.jpg&&&br&&br&开始的时候做的慢错的多,有时候到11点也不见得能整理完一套,整理的内容大概包括问题所涉及的文章或听力材料区域,关键词,以及自己的理解。写下自己的理解特别重要,这是之后复习的时候减少工作量的一个最好的方法。渐渐地做的就快了错的也少了,从TPO20多开始阅读听力都控制在了错3个以内,原来快8点做完的题最快7点10分就做完了。之后给自己定的计划就是阅读15分钟一篇文章,听力一段做下来剩3分钟。慢慢习惯了,真的能感觉到自己的做题能力在一天一天地提高。我很享受这个过程,虽然只是有点累而已。&br&&br&&br&b. 专项训练那四本书&br&&br&&br&到了一个周末专门拿出两天的时间来对那本阅读专项训练的错题(本来应该是上学期的工作)&br&&br&&br&&img src=&/eb984eb617_b.jpg& data-rawwidth=&746& data-rawheight=&76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6& data-original=&/eb984eb617_r.jpg&&&br&之后开始做听力的专项训练,不过坚持的时间不长,因为我觉得那本听力书编的不是很好。听力材料根本就是照着稿子念出来的,完全没有conversation或是lecture应该有的语音语速语调,实用性不是很大,所以我做了不到一半就把每天的听力训练减少到只做TPO了。&br&&br&&br&口语和写作的专项训练我没怎么看,因为我打算把口语和写作压在机经上,等到机经出来之后把全部的精力都花在把机经练会就好,并不是为了押题,而是通过机经的题目来锻炼。&b&不要想着用机经押题。&/b&&br&&br&c. 各种资料&br&&br&&br&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了很多资料,推荐几本我觉得不错的吧。&br&&br&&br&1. 刘文勇的黄金阅读80题。其实里面的题大多数是和TPO重复的,但是我发现他选的很多题就是我错的题,所以我大致就把那本书又做了一遍。做的时候是采用的速读,而且只读一遍凭借自己的印象做题,就是想强化自己第一记忆的能力。&br&&br&&br&2. 新东方的《托福高分范文大全》。那里面的作文写得是真心好,这本书绝对高于任何一本托福写作书。我把前面讲的一些技巧看了,再看其中的十几篇文章就大概知道了其中的规律。&b&托福写作并不难,只要你有一个严密的逻辑,一个清晰的顺序,剩下要做的就是往上堆词就行了,高级词汇不怕你写错只怕你不写。&/b&&br&&br&3. 小站论坛里的资料,细心点总会发现好东西。&br&&br&&br&《托福阅读经典加试》&br&&br&&br&《托福阅读熟词僻义表》&br&&br&&br&《TPO小站阅读秘籍》&br&&br&&br&《听力学科词汇》&br&&br&&br&《托福听力加试题全文和答案》&br&&br&&br&《托福听力讲座类高频准也词汇分类汇编》&br&&br&&br&《iBT新托福听力背景词汇汇总》&br&&br&&br&《托福口语看这本就够了》&br&&br&&br&《口语黄金80题》&br&&br&&br&《口语最常见的106个错误》&br&&br&&br&《托福写作——100个替换词汇》&br&&br&&br&《TOEFL iBT口语必备素材 模板》&br&&br&&br&《新托福写作满分必备的100个意群词汇》&br&&br&&br&《An Insider’s Guide to the TOEFL iBT》&br&&br&&br&当然我从小站论坛上下载的资料不止这些,但是以上这些我都是真真实实看完的。如果问我什么时候看的,我只能说什么时候都能,但是我的确看完了。&b&时间利用的问题不是我说了所有人就能都利用好了,除了自己没人帮得了自己。&/b&&br&&br&d. 口语练习&br&&br&&br&到了3月中旬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商量好每天晚上用英语通过Skype通话半个多小时,她考雅思我考托福。起初是日常的聊天,后来觉得这种方法不是很有效率就换成了互相考机经。但是由于她考雅思的时间比我早两个星期,我就跟她说好在她考之前主要是我考她,在她考后让她来考我。但是等她考完试之后我觉得这种方法对托福的实用程度只有Task1和Task2,所以考前的两个星期就没有和她再通话,而是自己去准备机经了。&br&&br&(受评论区D男神启发,安利Skype_(:з」∠)_,比别的通话软件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br&&br&我只能说虽然我们俩最后口语考得都不好……,&b&但是找一个人和自己一块说英语的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提高英语口语的方法。&/b&在我们俩身上并没有奏效,就当是个意外吧……&br&&br&&br&&b&但是还是想在此谢谢那位同学,在我备考时给了我很大的支持。&/b&&br&&br&e. 机经&br&&br&&br&我对机经的态度一向是只把它当做练习题,没有抱着押题的想法去做。从考前两周开始看,没事的时候就在电脑里码字,写一些自己的口语段子和写作段子。&br&&br&&br&&img src=&/d431fec36e65f2b8bdae1a8bafe91171_b.jpg& data-rawwidth=&1048& data-rawheight=&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48& data-original=&/d431fec36e65f2b8bdae1a8bafe91171_r.jpg&&&br&想说的就是机经只看参考答案是没有什么价值,也是记不住的。即使真的记住了ETS也会发现套模板或者抄袭的痕迹而把分数给的很低。&b&所以,机经要自己写一遍,可以参考着模板来,但是一定不能一模一样。&/b&我有一个大三的学姐在18号的考试中考了115,她就是把所有的机经在考试之前都写了一遍,虽然她说最后没有押中,但是我觉得这种方法对题目的熟悉度的贡献远高于押中一个题目对分数的贡献。虽然我没有把全部的机经写完,但是大致掌握了口语和写作的答题规律。&br&&br&&br&f. 单词&br&&br&&br&下学期开始我决定走路去上课,从宿舍无论走到教室还是食堂都是比较远的。在这个期间我就开始听托福词汇的音频,王玉梅那本,以及托福口语1000词,在新东方大愚图书官网上也可以免费下载。一定要跟读,尤其是音频里在念例句的时候跟读。这些书用音频听会很快,我一个月大概循环听了2-3遍。&b&如果不想看着书背单词的话用音频听写也是很好的方法。&/b&&br&&br&f. 再说一段话&br&&br&&br&备考期间有人问我英语怎么学,我写了一段话,这里只作引用,不发表评论:&br&&br&&br&&img src=&/84a6b9bc8_b.jpg& data-rawwidth=&1660& data-rawheight=&1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60& data-original=&/84a6b9bc8_r.jpg&&&br&第六章末&br&&br&&br&开学这一个多月以来给我自己的感觉就是自己已经不要命了,压力很大。期间没有忍住还是给家里面说了我要考托福的事,我妈妈瞬间明白了为什么每次给我打电话我都会说自己在学英语以及最近很忙。很幸运的是他们也理解我这么早就想考一次的心理,也支持我练练手,对结果看的也比较淡。在准备出国考试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承受很大的压力(尤其是考过几次之后还要继续考的时候),我想说&b&身边有很多人在看着你们一天天进步,一天天努力,所有的付出,都会有回报。&/b&&br&&br&七、出征&br&&br&&br&说说12号这场我的做题感受吧。&br&&br&&br&借用小站的真题回忆(我是考完就把所有的题目全忘了),我是觉得这套题挺难的,所以考完之后我就觉得我考的并不好。阅读听力做的时间都很紧张 —— 平时做TPO的阅读,我45分钟妥妥做完了,但是这次就觉得三篇都是压着20分钟的线做完的;听力有加试,之前看过经典加试了(有关鸟的迁徙,大王花什么的),但是由于前两段都做的太紧张了,有一个lecture只剩下两分钟时间。感觉主要是卡在了主旨题上。听力加试就完全被我当成是放松心情的时间了,我就慢慢做,一直深呼吸把时间都耗尽,之后再开始中场休息。&br&&br&&br&由于是首战,之前没有向人们问过什么注意事项的,所以进考场的时候我就只带了身份证,到里面一看原来是可以带水和食品的,而我连水也没有,而且也不让出去了。我就暗示自己,&b&尽力而为&/b&吧。&br&&br&&br&坦白地说我一次正式的口语练习也没有过,TPO口语题以及机经上的口语题我都只是看过,写过,但是没有计时练习过。所以这一次考试可以说是我第一次做口语练习。我对自己说会很快结束的不用担心,结果就是真的很快结束了,口语有几个题我是没有说完的,虽然OG上说考官并没有期待着你能说完,但是这就暴露了这1分钟时间分配不合理的问题。而且Task4的笔记没有记好,出现了一些”Hmm”, “Ah”的情况。实际上我觉得我的口语部分除了发音我认为比较规范以外别的真的没有什么亮点,既然ETS愿意给我24,那我也就认了。&br&&br&&br&考完口语整个人已经不好了,当时想的就是赶紧考完赶紧回上海赶紧回宿舍睡觉。但是综合写作让我冷静了不少,综合写作的题不是很难,再加上我打字速度比较快,我10分钟多一点就写完了。这时候又开始深呼吸,告诉自己这只是一场练习而已不要太把成绩放在心上,&b&还告诉自己阅读听力花了这么长时间肯定最后选上的答案都是对的。&/b&独立写作感觉还可以,由于平时积累了一些高级词汇,写的时候没出现什么障碍,也是用了25分钟左右就写了450词,就去检查拼写和语法错误了。&br&&br&&br&提一句考场的干扰。对于首战的我,我觉得考场里的干扰是比较大的,即使是一开始就戴上耳机也能听见各种声音。而且由于我做的很慢还有听力加试,当我做到第二段听力的时候就已经有人休息结束开始说口语了。当我听综合口语的听力的时候旁边简直是一团乱七八糟的声音,这时候真的需要完全跟着听力的思路走,一点也不能走神。所幸的是旁边的同学跟我的进度保持的差不多,而且我是挨着窗户,在整间教室里应该还不算干扰最大的。&br&&br&&br&我用我的例子就想说明一点:&b&口语一定要计时练习。&/b&&br&&br&八、查成绩&br&&br&&br&考完之后我觉得考得不好,以灰溜溜的心态回到了上海开始准备期中考试。我原本想不查成绩了,想直接准备7月份的二战。网站上说23号出成绩,群里面23号的早上就有人不断地在刷网站焦急地等成绩了,然而磨人的ETS迟迟不出,大家就纷纷猜测:是不是3月28号漏题的影响,是不是美国有什么公共假期。我没太看重,心想过去就过去了,90也好100也罢认了。然而24号早上我打开QQ的时候还是被群助手告知出成绩了,我就开始忐忑地想到底要不要查。不过最后觉得只要自己知道以后不告诉别人不就行了,这次的教训还是要吸取的,看看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br&&br&&br&于是打开官网输入NEEA账号,来到了“成绩查询页面”。打开……&br&&br&&br&&b&OMG&/b&&br&&br&&b&WTF&/b&&br&&br&然后给我妈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消息,当时是7:58,还有2分钟她就要上课了,但是我能听出来她已经完全没有心情上课了。之后又给在美国的姐姐说了,她刚从实验室回到家,也是很惊喜。&br&&br&&br&后来就没多少故事了,在小站论坛上报了自己的成绩之后就一直被要求写什么备考经验。没什么经验,就是踏踏实实过好备考的每一天就行。下图第一个就是我。&br&&br&&br&&img src=&/517ddeda226dc_b.jpg& data-rawwidth=&960& data-rawheight=&5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60& data-original=&/517ddeda226dc_r.jpg&&&br&结语&br&&br&&br&已经把7月份的那次考试退了,现在也回到正轨上来,好好学大学的课程了。下半学期的课不像上半个学期那么多,决定干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练练字,看看书什么的。回想起备考的一个月自己还真是蛮拼,找回了一点高中的时候为考一个好大学奋斗的感觉。出国留学这条路上,托福仅仅是一站,一个关键点而已,前方还有很多机遇和挑战,左右还有无数为了出国日夜奋斗的战友。写了这么多,有遗憾,也有回报,无论你现在身处什么位置,在这条路上走了多远,都要记住:&b&靠自己,为了爱的人。&/b&&br&&br&以上。
楼主很忙,现已不分享资料,谢各位厚爱,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5月17号更-------------------- 几天不看已经过600赞,超过原来匿名的大哥了- -||,知乎新人,表示已吓哭。 那就说说我在Evernote里做TPO的笔记是怎么做的吧。拿TPO5举个例…
&p&一、关于艺术科申请要求,想申请日本大学院研究生项目,英语的重要性大于日语,&/p&&p&1、 托福90或者托业750,国内毕业院校和大学4年平均成绩75分以上。&/p&&p&2、 日语必须N2以上证书,象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校必须N1才能申 请上。&/p&&p&另外科研经历, 包括项目经历,竞赛经历还有实习经历,不一定要有成果,重要的是经历。 &br&
3、研究计划书的情况也是有的,和文科不同,理工科的研究计划书重视的是idea,一般字就可以了&/p&&p&二、动漫专业的大学院 &/p&&p&Gakushuin University&/p&&p&
1 学習院大学大学院&br&
Graduate School of Film Producing&br&
2 映画専門大学院大学&br&
Keio University&br&
3 慶應義塾大学大学院&br&
Kyushu University&br&
4 九州大学大学院&br&
Nihon University&br&
5 日本大学大学院&br&
Takarazuka University of Art and Design&br&
6 宝塚造形芸術大学大学院&br&
The University of Tokyo&br&
7 東京大学大学院&br&
Tohoku University of Art & Design&br&
8 東北芸術工科大学大学院&br&
Tokyo National University of Fine Arts & Music&br&
9 東京芸術大学大学院&/p&
一、关于艺术科申请要求,想申请日本大学院研究生项目,英语的重要性大于日语,1、 托福90或者托业750,国内毕业院校和大学4年平均成绩75分以上。2、 日语必须N2以上证书,象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大阪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名校必须N1才能申 请上。另外科研经…
【The Princeton Review has recognized USC as the #1 game design programs in North America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 See more at: &a href=&///?target=http%3A//cinema.usc.edu/interactive/%23sthash.lDnnLVmc.dpu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Interactive Media & Games Division&i class=&icon-external&&&/i&&/a&】&br&普林斯顿评论连续三年认可USC有北美第一的游戏设计项目&br&&br&USC有 BS in Computer Science (Games)
专业,偏电脑方向一点。不需要作品集,正常申请,在工程学院。&br&另外在我校最最最最最最最最最著名的电影学院,有Game Design的minor.&br&总之学游戏,来USC【表脸广告党&br&&br&本科申请 大概SAT2100以上比较保险,托福100+
【The Princeton Review has recognized USC as the #1 game design programs in North America for the past three years. - See more at: 】 普林斯顿评论连续三年认可USC有北美第一的游戏设计项目 USC有 BS in Comput…
正好结束了这个事情,来来回回4个多月,希望经验能帮助到题主。&br&&br&一点个人经验,我在最初选校的时候也基本就是去google查“game design graduate school rank”之类的,然后就看一些网站的排名。开始当然很杂,各种网站各种排名不一样,Princeton Reviews算比较正规的网站,其他都是小网站,毕竟不是大热门专业,不过看多了就会发现总有那么几所是重复的,于是乎就列下他们的名字然后去到他家网站看详细信息。&br&&br&对于详细信息,我觉得首先看这个学校这个项目的课程介绍,一般来说主流点的track分类会分为三个方向,programming,art,production。其实我更喜欢像Guildhall of SMU的分类:programming,art,design,更贴近业界,因为一毕业就找production的工作还是不太现实,不过很多写着production其实是包含了design了,难道是因为他们觉得design没啥教的么= = 还有一些类似ETC of CMU是没有细分的,这种就是比较专注于全面培养,如果题主没想明白以后想到programmer还是designer还是artist可以更多地考虑这类学校,因为所有方向都会接触一下学一些。&br&&br&对于排名,我觉得这个就很见仁见智了,感觉上重叠的前10所都是差不多的,除了这俩逆天的存在如USC和MIT,其他的我觉得排名其实没有意义。游戏行业找工作说白了还是看你的游戏项目经验,背景院校影响不会那么大,因为游戏业很多离经叛道的存在,recruiters也都是懂的。而游戏项目的课程比如一学期做一个完整的游戏这种,我所了解到的所有游戏学校都有开设,也就是说还是看进去了自己的努力程度了。毕竟这个专业的年龄都不超过20年,所以排名其实意义不是很大。不过要是有名校背景的愿望,那可以多考虑下cmu,usc和ucsc这一类。&br&&br&以下列出我目前申请的几所学校的一些信息(一共申了6所拿到5所录取1所让我第二次参加portfolio review):&br&1.Guildhall of SMU (录取,决定去)&br&全美第一个开设游戏专业的大学,研究生的游戏方向分类很对我胃口,分为level design,game programming和game art三个方向。课程安排也比较合理,认识一个bioware的level design也是从这里毕业的,不过综合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不好调查所以没有具体情况。2年的master课程很满,了解到信息也是大家都很忙,整个专业在一个单独的校区,不在smu主校区,学费2年7W多刀,生活费两年3W(含车)差不多,所以大概10W刀左右。优势在于,gear box就在附近,东山再起的id soft也不远,远一点Austin还有bioware之类的,德州大游戏公司挺多,税低生活便宜。&br&&br&2.ETC of CMU (录取)&br&卡内基梅隆的游戏中心,比较综合的一个专业,申请的时候没有具体的track分类,课程设计更偏向于娱乐技术而不是游戏专精,特色课building a virtual world用到oculus rift和各种tracking 设备和VR设备,一个很吊的存在是这个专业可以选计算机科学的课程,所以被录取了也就相当于半个cmu的计算机科学硕士了,这是大大的福利啊,推荐不清楚自己想做啥方向而对编码又有一定自信的同学。学费2年10W刀,生活费应该会贵一点估算4W刀吧,毕竟匹兹堡。优势在于,牌子响,能上计算机的屌课,networking能认识到很多牛人, 项目很多,能获得很多经验,虽然可能不一定是电子游戏相关。&br&&br&3.Digipen (录取)&br&神一样的学校,整个master只有游戏编程和游戏艺术,portal、portal2的开发团队均是这里出来的,唯一一个valve可能校招的学校,GDC学术比赛常年赞助者。。。光环太多,基本叫做为游戏而生。如果对自己的编程能力有十分的自信,而且也想继续走游戏程序这个方向,强烈建议申这个学校,学费两年大概7W刀,生活费因为在西雅图旁边略贵,}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