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要在缅甸修建中国缅甸石油管道道吗

中国的油气管道为啥不从巴基斯坦走,为啥非要从缅甸走,【缅北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804贴子:
中国的油气管道为啥不从巴基斯坦走,为啥非要从缅甸走,收藏
这样的规划,难道是战略设计吗?巴基斯坦相对稳定,缅甸战乱不断,中国确挑战乱的国度走管道,外交部搞什么鬼?
80年专注高端产品,超级环保.可调出33000多种色彩,把大自然带回家.
缅甸是我们的后院,因为不止管道,还有印度洋出海口。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将有望建成中国海军驻印度洋的军事基地。多一条路多一份安全。 作为中国海洋丝绸之路受到掐断后的一个预备应急预案。
给缅夷造的,对于中国来说太不实惠。
所谓的缅甸打破马六甲困局都是利益集团的谎言,假如有人能封锁马六甲海峡,缅甸又算什么?缅甸的海空军都不值得一提,缅甸的玛德岛也在印度洋上,怎么能防止被封锁和打击?假如我们的战略敌手是美国,石油无法运出中东油船无法装油,又怎么来的马六甲困局?缅甸又从哪里来的原油输往中国?缅甸往中国的石油管道运输能力一年才2200万吨,2014年国家公布进口原油3.0838亿吨,占中国进口原油的7.13%,几乎是可有可无,关键是中国的消费并不是因为油管而增加,只是从从前的海路转移一部分到管道。中石油集团接受过一次采访我看过那篇报道,新闻中承认,中缅陆地管道的运输费用与用油船卸载到广东再把成品油运输到西南的运输费用基本相当。既然没有优势为什么搞这么个工程?这后面就是为了抢夺中石化在西南传统的成品油市场。搞一个根本没有价值的重复工程,结果被缅甸占了大便宜。这不是卖国行为是什么?抛弃国家利益获得小集团利益,在缅甸大举征地,很少给当地人补偿,资金都被当权者占有,造成沿线居民极度憎恶中国人抢夺了他们的土地。事实上我们花了大钱买了埋怨和憎恨。而缅军用武装镇压当地人民更加增强了当地人对总过的憎恨,这么一个祸国殃民的工程竟然被吹嘘成利国利民的工程实在过分!分明是一个祸国殃民,危害中国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的腐败工程!红军博客 小苏博客都多次转载缅甸当地媒体的报道,说明当地人被无偿或者以极低价格征地轰出他们世代生活的家园,而缅军暴力镇压爆发血案。每年免费给缅甸卸载200万吨原油,这些成本都要又中国人买单,哪来的战略利益?一个十足的谎言,一个十足的祸国殃民的腐败工程。
你打开地图就知道了,怎么走。
巴基斯坦到中国的路程最短,但山路崎岖难以建设。但不是不能建设,需要全线统筹规划.不能走红旗拉普,应该走北面的玄奘西行的山口。但巴基斯坦西北地区战乱多,需要考虑的问题比较复杂,怎么分配利益
个人认为这个管道一点用都没有,不在印度洋驻军,就会被美国印度甚至海盗卡住脖子。
难道决策者连这点脑子都没有,小看他们了吧!?
那送给缅甸的200万吨原油,都是我们中国人的血汗钱!而这笔钱却没有进入缅甸的国库造福缅甸国民,反倒是送给了产权不明的缅甸炼油厂,谁能拥有冶炼厂的股权?肯定是缅甸的军政府要员,我们国内的垄断势力,把从中国人身上喝的血送给缅甸的权贵,以获得缅甸的支持,本来中国已经有固定的从广东广西往云南送油的管道和车,早已经完成了折旧,而新建的管道不仅仅没有带来丝毫的便宜,反到将已经完成折旧的管道和车等挤出原来的市场,让我们再次受到新资产折旧的盘剥,我们不仅仅要付出缅甸管道的输油费用,还要额外拿出200万吨的血汗钱给缅甸的权贵。这就是新管道对中国人 对缅甸人的祸害,而好处只进了少数人的兜囊。这个管道从现实上对国家安定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四处战火不断,危害国家安全。
什么是优惠?什么是优惠?就是花很少的钱即可拥有自己的房子。买房更划算无需再等!地铁首站的意义?空旷的地铁迎接您,不用挤得面目全非,拥有四通八达的崭新人生!生活交通便利在何处?六大公园簇拥,教育资源充足,生活配套齐全,早安北京,让你在北京安个家!
去学习点地理常识。规划中的巴基斯坦的石油管道将会走阿富汗接入。
在昆明附近建设炼油厂不仅仅从经济上不划算,还会造成巨大的潜在污染问题。我们看看昆明的纬度,同纬度的厦门 台北 阿联酋的多哈都是什么温度?昆明之所以四季如春就是因为属于高原城市1900米,在这个高度空气相对稀薄,大气含水量相对小了很多,建设炼化厂的烟筒至少也在200米左右,废气在高空中迅速变冷,炼厂废气虽然都经过燃烧或者其他脱硫等环保措施,但仍然无法保证完全无害,还是有大量有害气体进入大气,而西南和青藏高原是中国的水塔,中国西部高东部低,迅速变冷的炼厂废气中的化合物重量大增,快速进入富含水汽的米低空形成酸雨等有害物质,这些物质降落到地面会严重伤害地表植物,没有植物或者植物稀少的地区,没法涵养水分,昆明炼化会导致整个西南的阔叶林地区受到灾害。造成中国水塔没水。而酸雨造成的灾害几年才能消失,连续绛酸雨将导致西南彻底被毁坏。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这些问题都没有经过科学论证。昆明高原地区不适合搞重化工,我看过好多书都这么说。西方国家的炼化厂都集中在原油富集地,或者沿河沿海低洼地区。都是考虑了环境因素。中国千里迢迢把原油拉过来,造成西南环境灾难,这不是祸国殃民是什么?
楼主真会扣帽子,以为这么大工程国家高层会不详细论证考虑,楼主讲的弊端大多涉及经济,考虑到政治吗,还有什么环境污染什么的似是而非,多看看新闻,现在中国早能提倡能源多样及来源多样,而且这条管道的政治意义考虑了吗?就会扣帽子,帖子叙述一点不客观,偏向性太明显了!
这事要问坐牢中的x康
中国有好多这样的腿, 美国日本想从缅甸下手,来搞断中国的一条腿, 这条搞完了再搞下一条, 所以,每一条腿,中国都会想办法守护的。
会不会缅甸给建管道的回扣多?
这是傻逼说的“胞”鸡巴“波”友谊着怪,卖国的还可以送中国的世代领土给缅夷。
分析有道理
那些政治家都被权利与金钱给变成弱智了!
等到你等掌控政权时再来反对吧,现在说的就是如同放屁,你能咋的呢,哈哈,你们这点人翻不了天的。
你没胆子打旗号上街游行抗议去吗?净躲到网上干些无用的,你们有狗胆吗?!
智商懒得讨论
做生意有投资,广告,赞助,入股等等手段,总之想赚钱必定要先撒钱,撒了钱也不能保证每笔生意都百分之百赚钱,有赚有赔属于正常情况,重要的是看大局,也不必在意一时的赢亏,要看总体上是赚了还是亏了,继而有没有打开自己的稳固市场。妈b,我写这么多干嘛,反正只是为喷而喷键盘侠。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中国与缅甸筹建跨境天然气管道破解马六甲困局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与缅甸筹建跨境天然气管道破解马六甲困局
总评分3.9|
浏览量5719
用知识赚钱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缅甸油气管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缅油气管道好在哪里?
缅甸油气管线对中国意味着什么?
《 光明日报 》( 日 & 02
4月18日,曼德勒,烈日下施工的中缅油气管道在通过掸邦高原。 (赵建中/CFP)
&&&&中缅天然气管道工程日前全面完工,正准备投入试运行。到今年底或2014年初,一条并行的原油管道也将投入使用。
&&&&经过3年建设,总投资达25.4亿美元,途经高山峻岭、地震活跃带、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跨越多条国际河流。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心血之作的中缅油气管道,能否使我国的能源进口之路告别繁忙的马六甲海峡?
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
&&&&目前,最窄处仅有2.4公里的马六甲海峡承担着全球原油和油品运量约1/4的重任,是个名副其实的“咽喉要道”。我国进口原油约80%需要经过此处。运输线路长,运量趋于饱和,原油进口的运输成本和海上风险较高。一旦出现极端情况,马六甲海峡被封锁,中国的能源安全面临巨大风险。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指出,从保障能源安全供给角度出发,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可以有效减少目前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赖。
&&&&中缅油气管道投产后,输送能力为原油2200万吨/年,天然气120亿立方米/年,来自中东和非洲的部分进口原油可以经印度洋在缅甸西海岸马德岛上岸,向东北跨越缅甸全境,在云南瑞丽进入中国西南;产自缅甸近海的天然气也将通过这条管道直达中国境内。
&&&&“中缅油气管道有利于实现我国能源供应多来源、多通道、多方式,化解单纯依靠某一种运输方式的巨大风险。同时,通过油气管道建设与更多国家建立利益共同体,是中缅油气管道建设的战略意义。”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刘毅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毅军指出,从地区合作角度来讲,中缅油气管道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对能源的供给需求通过油气网络结合得更加紧密,能源通道将各方利益绑在一起,有利于地区的共同发展。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中国崛起的过程中必须要使周边的国家分享到好处,中缅油气管道建成后,一方面可以通过管道运输解决周边国家的部分能源供应问题;另一方面,缅甸的天然气开发有了稳固的市场,每年来自中国的支付都将是长期稳定的收入。所以这是一个中国与周边国家多赢互惠的项目。
&&&&缅甸商务部的数据显示,缅甸天然气储量位居世界第十。缅甸每年生产原油4000多万桶和天然气80多亿立方米,出口天然气50多亿立方米。
掌握能源和稳定价格的力量
&&&&刘毅军说,从绝对量来讲,120亿立方米天然气也是很大的量,去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为1400多亿立方米,进口总量400多亿立方米,中缅天然气管道的输送量相当于去年进口总量的30%。
&&&&中缅油气管道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后,将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将成为原油管道的末站;天然气管道,则将南下到达广西。
&&&&韩晓平指出,中缅管线是能源通向中国西南部的捷径,具有很好的经济性,使当地工业发展获得有效而经济的能源供应,老百姓生活也会受益。
&&&&刘毅军分析说,中缅油气管道对于改变西南地区能源结构十分重要。整个西南地区和广西,将提高天然气这种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长期饱受“油荒”之苦的四川和重庆的状况也将得到重大改观。
&&&&有机构预测,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建成后,中国西南地区将新增炼油能力2000万吨/年。不仅将填补西南成品油生产空白,而且对化工、轻工、纺织等产业将产生巨大拉动作用。
&&&&刘毅军还告诉记者,中缅油气管道与西气东输二线在广西连通,将构成双气源的格局,这无疑给用户众多的西二线加上了一个双保险。因为天然气管线可以双方向输送,如果一条管线出现突发事件,供气中断,另一条线可以迅速补充应急。这对于中国的能源安全也是十分重要的。
&&&&“中缅油气管道开启能源新的战略通道,这是一股保障能源供应的力量。同时,能源供应量大幅增加,也是稳定天然气价格的力量。可以避免由于国际市场的波动而价格大幅上涨。这对老百姓来说,绝对是好消息。”刘毅军说。
寻找破解资源困局的终极之路
&&&&刘毅军指出,2012年中国石油净进口量达2.84亿吨,中缅油气管道每年输送的2200万吨原油占中国的原油进口量不到10%。
&&&&在韩晓平看来:“其实在油船到达中国港口前根本无法判断哪一船是运到中国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可能切断马六甲海峡。而在极端情况下,如果能封锁马六甲,也就可以封锁缅甸的港口,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缅油气管道不可能真正破解能源安全之困。能源来源多元化当然是最安全的,中缅管道的意义在于,如果传统的海运通道遇到油轮爆炸等突发情况时可以及时地补救。”&韩晓平说。
&&&&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快速上升,已由2000年的30.2%上升至2012年的57.8%,预计今年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60%左右;2012年,我国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近30%。
&&&&刘毅军提出,要实现“油气进口多地区、进口方式多元化”战略,加大对国外资源的利用;同时,他呼吁尽快建立资源战略接替序列,做好煤层气和页岩气的资源储备,建立煤制气的产能储备,而这一切的基础,是理顺能源价格体系。
&&&&韩晓平认为,节能减排是中国的必然选择。另外,建立好的体制机制使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国内能源资源的勘探开发上,可以从根本上解决能源短缺,“在大庆发现之前,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是真正的贫油国。也许找到建立好的体制和机制,就会再次出现铁人。”韩晓平说。(本报记者&张&翼)
&&&&【延伸阅读】
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
&&&&目前,四大油气进口通道的战略格局已初步成型,分别是:东北(中俄原油管道)、西北(中哈石油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西南陆上(中缅油气管道)和海上(经过马六甲海峡的海上通道)。这种格局有利于实现我国进口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供应方式多样化,保障中国能源供应安全。
甸东北部高原地区的两根管线不久将开始向中国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这是中国实现能源安全的重要一步。
这些管线所在地区距最近的城镇有45分钟的车程。在一条高低不平的道路尽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Corp.,简称中国石油集团)40岁的电气专家程崇震(音)用手中的香烟指着一条宽阔的红土路,路的另一端在山顶处消失。绵延800公里(大约500英里)的石油管线就在下面,从南部的印度洋输入油气,进入北部的中国边境,帮助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Jacob Pederse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中国两条油气管线自印度洋至中国边境,绵延800公里。该线路将为能源需求正日益增长的中国输送油气资源。
这个25亿美元的管道项目定于本月完工,是中国陆基油气进口路线网络的一部分,这个网络包括从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到中国的已经完工的管线。在这个能源需求的重要性日益增强的地区,新的管道将帮助中国使地缘政治的版图向对其有利的方向倾斜。但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对能源的渴求也点燃了当地的一些反华情绪。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发展,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此后,实现能源安全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其中煤炭在能源消耗中所占比重最大。
不过,由于对成品油的需求不断上升,石油和天然气在中国能源消耗中的比重持续增长。成品油包括作为工业生产基础原料的石油化学制品,以及汽车使用的汽油。中国的道路上每天新增大约5.5万辆汽车。去年12月,中国的净石油进口首次超过美国,中国最早在明年就可以巩固世界最大石油进口国的地位。
尽管中国对石油进口的依赖已经促使国有能源公司在非洲、南美和中东等遥远地区寻找石油,但这些石油的运输问题对中国来说仍然是挑战。去年,中国全部石油进口中的绝大部分──每天543万桶中的400万桶──是通过狭窄的马六甲海峡以及南中国海运输的。马六甲海峡位于新加坡附近,美国海军在那里有强大的军事存在。而在南中国海,随着中国的立场日益强硬,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之间的领土争议已经加剧。缅甸多尘土高原地区的两条管道对中国增加能源供应路线的努力至关重要。
咨询公司JBC Energy的分析师格里(Richard
Gorry)说,中国最近几年开发了自己的能源石油进口基础设施,这让人印象深刻。如果你是中国这样的经济发展大国,你当然不想因为马六甲海峡或南中国海可能出现的能源运输中断而受到影响。
Jacob Pederse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在油气管线施工的中国电气技工程崇震(音)正在吃午饭。
不过,就像吸引了中国大规模项目的其他地区的一样,缅甸人的不满情绪也在不断增长。当地人说,这些管道对当地一点好处也没有,对环境也构成了威胁。这两条管道是根据中国与缅甸前军政府的协议修建的。
在当地发生了多起类似的抗议活动后,缅甸总统吴登盛(Thein
Sein)于2011年叫停了北部地区密松(Myitsone)一个由中国支持的、引发强烈不满的水电站项目,该项目投资规模达37亿美元。
自2011年缅甸结束了长达50年的军事统治以来,该国一直在迅速地向西方开放,从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疏远自己与中国的关系。去年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访问缅甸期间,对该国的改革进程表示支持,外界不禁越发猜测缅甸正在努力摆脱数十年来最亲密盟友和贸易伙伴的影响。
中国石油集团没有存丝毫侥幸心理,向油气管道沿线的社区捐资数百万美元用于修建新学校和医疗诊所。
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分析师美丹(Michal
Meidan)说,项目开工时,缅甸被外界认为是北京的亲密盟友,但现在中方在这个项目中的风险增大;他们可能陷入政治冲突。
经由缅甸的油气管道将是第三条主要陆地输入路线,每日向中国云南省输送石油44万桶,每年输送天然气120亿立方米。
天然气将来自缅甸附近海域的一个新开发项目,而石油则将从中东和非洲由油轮运来。目前,油轮通过马六甲海峡向中国海岸运输石油。但最早将在9月份,油轮将绕过印度南端,向北经由孟加拉湾驶往缅甸沿海城镇皎漂(Kyaukpyu)。在皎漂,石油将输入新建的油气管线。这样的捷径将减少中国对经马六甲海峡运输石油的依赖。
Jacob Pedersen/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已经为包括这家学校在内的45家学校、24处卫生所和其他项目捐赠了1,250万美元。该校的建设是中国石油集团针对油气管线项目进行的软外交活动的一部分,这样做的目的是?了减少公众抗议。该国的抗议活动已经损害了其他一些国际项目。
缅甸能源部长丹泰(Than
Htay)在接受采访时说,天然气的输送将从6月开始,9月将开始石油的输送,不过中方一直说年底前可能不会开始输送石油。
随着缅甸难以满足国内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天然气的出口在缅甸一直是一个引发争议的问题。丹泰说,除定期从中国收取租地费和运输费外,缅甸将可以从新的管线中每日获得4万桶原油。
他说,我们将可以从管线中获得大量石油。他还说,缅甸与中国的关系仍然牢固,这对缅甸非常有利。
电气专家程崇震和另外约20名中国工人在木制遮阳棚下的阴凉地里吃完了大米和肉末做的午饭。他们眼前是一块高地,管线露出地面接入一个泵站,泵站是一个由管线和阀门组成的复杂网络,用以保持油气输送压力。
在一个泵站,缅甸人Min
Neing坐在中国同事不远处。他是以非熟练工的身份被雇佣的,月薪136美元,不到程崇震的十分之一。
中国石油集团说,参与管线项目建设的工人中有一半以上是当地人。但一些当地人说,该项目不太可能带来很多持久性的工作岗位。Min
Neing说,天然气开始输送后,他的工作就会结束。
程崇震说,我们将在5月结束这里的工作,然后回家。说完,他又回到了炎炎烈日下。
JACOB GRONHOLT-PEDERSEN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当前位置:>
中国石油与缅方签署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
文章来源:
文章类型:
内容分类:
《缅甸时报》、《镜报》、《七日新闻》、《今日民主》4月11日报道,4月10日下午,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缅甸总统廷觉的共同见证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宜林与缅甸驻华大使帝林翁代表双方在北京签署《中缅原油管道运输协议》。同日晚间,停靠在马德岛港原油码头的远洋油轮,开始向罐区卸载来自阿塞拜疆的14万吨原油,历经数年建设和筹备的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背景材料:中缅原油管道作为中国西南重要能源通道,于2010年6月开工建设。原油管道起点为缅甸西海岸马德岛,经中国云南进入国内,缅甸境内段全长771公里,设计输量为每年2200万吨。项目由中国石油和缅甸国家油气公司两家合资建设,中缅双方分别持股50.9%和49.1%。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推动两国相关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两国经贸关系起到积极作用。2013年,天然气管道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缅甸电力紧张局面,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原油管道工程的建设与投运则进一步促成当地发展新局面。中缅原油管道投运对中国也具有多重意义。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管道的投运使中国开辟印度洋能源通道、实现油气进口多元化的构想变为现实。该项目对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目前,云南省正在依托中缅原油管道项目,积极布局、发展石化新兴产业,最大程度释放资源价值效应,建成产业链完备的新兴石油炼化基地。】&
商务部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版权属于商务部网站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商务部网站”。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
驻在国(地区)情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伊朗石油管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