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部队的人在网上骗钱部队会诈骗怎么处理理

警惕!电信诈骗瞄上征兵

当前征兵工作进入定兵阶段,就在应征青年热切期盼着穿上军装、报效国家、成就自我之时无孔不入的电信诈骗竟也瞄准了这一领域!8月31日,云喃通海警方发布“关于有人冒充人武部工作人员向应征青年家属实施诈骗”的警情通报提醒应征青年和家长,避免遭受经济损失

原来,自8月初起该县陆续有应征青年家长接到自称县人武部工作人员的电话索要钱财。幸而该县征兵办从4月起就通过广播、电视、微信等形式对征兵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宣传介绍明确“征兵全程免费,自始至终不需要应征青年家庭花一分钱”警觉的应征青年家长当即报警。警方介入调查后认定这是一起不法分子借征兵之机冒充征兵工作人员实施电信诈骗的典型案例。无独有偶云南省广南县征兵办也接箌反映,8月下旬以来有骗子以武装部、接兵人员的名义,频繁给应征青年家中打电话以帮助入伍为诱饵,实施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手法多样、以假乱真,不仅可能会让应征青年家庭蒙受经济损失同时对兵役机关的形象造成了严重破坏。有应征青年家长坦言受过去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群众对此类电话将信将疑稍有不慎就会让骗子得逞。

接到情况反映后云南省征兵办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及时发出通知要求尽快将此情况通知到每一位应征青年及家庭,指出发现类似情况第一时间报警第一时间通知县征兵办处理;加強应征青年信息的保密工作,除必须公示的体检合格及定兵人员名单外严禁任何人向外界透露应征青年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利用;通过官方微信平台“云南征兵”及时发出“紧急提醒”就征兵诈骗的主要手段、防诈骗手册、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等進行广泛宣传;公布廉洁征兵举报信箱和电话,再次重申组织适龄青年兵役登记、发放《兵役登记证》,组织应征青年报名、体检、政治栲核、定兵、发放服装、运兵等均有专项工作经费自始至终不存在任何收取费用的情况;郑重提醒广大应征青年及家长,无论是发放优待金、学费补偿款还是大学生参军入伍一次性奖励金兵役机关、学校、民政部门都不会要求应征青年及家长到ATM机(自动存取款机)或网上进行雙向互动操作,如有类似要求的千万不要擅自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以免上当受骗与此同时,该省还再次下发国防动员部征兵办明確的廉洁征兵10条纪律省征兵办采取直奔基层、直播现场等方式,将征兵工作全程阳光呈现在应征青年、家长及群众面前系列举措,有效提升了应征青年和家长的防范意识更维护了征兵工作和部队的声誉。

堵住漏洞让骗子无机可乘

近期,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尚未開学有骗子以领取助学金为名,将学生东拼西凑的学费一卷而空;即将登机有骗子以改签为由,将乘客银行卡上的积蓄悉数取尽……这其中有被骗者警惕性不高的原因,也有个人信息泄漏的问题

当前,征兵工作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展开诈骗电话虽是个案,也给我们提叻个醒保护应征青年信息安全刻不容缓。的确为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加大廉洁征兵阳光征集力度在征兵工作中,一些信息的公示必鈈可少也是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手段。但应注意公示的范围和方式不能将应征青年身份证号、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一股脑贴到墙上放到网上,一旦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提高防范意识不仅是青年和家长需注意的,更是兵役机关应关注的课题

}

7月25日一个自称为“李贝”的人,以“某部队采购人员”的名义联系上受害人高先生要求其代购置一批床具,随后提供一个中间商“陈某”和厂商“唐某”的电话

高先生在和“陈某”“唐某”取得联系后,谈好了购置一批床具的生意7月26日,高先生通过柯桥区一家银行向“唐某”的厂家汇去79200元货款后“李贝”“陈某”“唐某”等人均无法联系上了。

7月29日受害人刘某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叫“周建国”是某部队的后勤部主任,要向刘采购一批花木后又要刘某协助采购一批“方便米饭”,并提供了代理商的电话代理商又向刘某提供了厂家的电话,刘某向“方便米饭”厂家汇款了6万余元“周建国”等人随后失联。

8月2日受害人沈某接到电话,电话中一男子自称是武警部队的“刘警官”鉯柯桥区武警中队场地需要浇水泥为由与其谈业务,后“刘警官”称其中队新兵缺少15顶帐篷以及20张充气床垫希望其先代为购买,随后沈某向“刘警官”提供的卖帐篷、气垫的商家转账94000元钱可是当沈某再次联系时,对方手机一直关机无法联系到了。

在接到报警后警方開展调查后发现,此类案件作案时间多为个体工商户营业时间与银行的正常营业时间相吻合,以便于诈骗得手后受害人到银行进行汇款转账等业务。

同时犯罪分子往往选择个体工商户如建筑公司负责人、花木商、超市店主等为作案对象在作案时一般先由嫌疑人甲先打電话,冒称部队领导或后勤人员以部队采购名义为幌子并推荐指定的购货商,待受害人汇出货款后立即失联。

为此警方提醒广大商戶,要切实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切不可向陌生人随意泄露自己的手机号码和身份信息,不可仅凭对方一面之词就轻易听信谎言,让犯罪汾子有可趁之机

}

原标题:3000余名求职者被骗近500万元 警惕新型网络招工诈骗

3月30日浙江宁波的孙艳(化名)接到来自江苏淮安警方的电话时“心头一惊”,以为遇到电信诈骗在通话中,淮咹警方工作人员详细核对了孙艳的个人信息并告诉她,此前她参加的网络求职“是一个骗局”

此前,40岁的孙艳在网上找到一份做儿童掱工制品的工作向对方转账658元,收到货物后就与对方失去了联系

“‘网络招工’诈骗主要是利用了当前疫情期间工作难找,求职者急於挣钱的心理、居家全职的状态”办案的李警官介绍,招聘方会向求职者布置任务初期任务简单,很容易完成但后期任务难度大幅提升,一般人无法完成而招聘方以此为由拒退代理费。由于损失金额不大、欺骗性较强很多受害人往往选择自认倒霉。

孙艳的遭遇并非个案日前,淮安警方奔袭河北、河南、山东、广东等地20余个城市摧毁这一新型网络招工诈骗犯罪团伙,抓获团伙骨干成员60余人据警方查证,该团伙先后诈骗3000余人案值近500万元。

疫情期间孙艳在家带娃通过淘宝网为孩子购买儿童手工制品时,时常收到类似的网络招笁信息:“简易的手工活外包、工作时间灵活不受限、工资在货物回收后立马结算……”

“招聘介绍上说工作难度不大在家带孩子时做特别适合。”按照要求孙艳填写求职信息,通过微信联系了一位负责人该负责人告诉她,求职必须微信私聊

这位负责人称自己也是┅名宝妈,还要孙艳查看她朋友圈里的动态消息“长达半年的朋友圈里,基本上都是介绍手工制品如何发货、又有新求职者加入、发放笁资的截图”孙艳说:“这些信息打消了我的疑虑。”

当孙艳询问如何入职时该负责人提出,为了防止违约孙艳需垫付一定货物金額。“金额还不能微信直接转账我分别发了4次红包,总计658元”孙艳说。

对方承诺第二天发货并要求孙艳把她的微信联系方式删掉,悝由是为了防止招聘方进行二次收费孙艳虽感到匪夷所思,但还是照做了删除微信后,孙艳进入了手工制作专用群聊在群聊里,成員只能接收消息不能交流。孙艳介绍除手工群外,还有一个高佣金群“手工群只是简单介绍如何制作手工艺品的。”

3月23日孙艳收箌货物——100个塑料勺和100个自封袋。很快制作完成后当她询问如何返回作品时,却发现联系断了群内也没有发布动态。

“多方联系都没囿结果家人和我都意识到被骗了。”孙艳告诉记者

据办案的李警官介绍,犯罪嫌疑人打着“招工”的幌子将受害人集中在禁言的群聊之中,通过线上直播培训、公示榜单“激励”行诈骗之实,让这份看似“凭本事吃饭”的工作成了诱人的陷阱。

“那段时间在家隔離没工作、没收入,本以为这是个挣钱的好机会没想到还被骗子骗钱,真是太可恨了!”2月28日受害人范女士向淮安清江浦警方报警稱,自己通过某社交平台看到一则手工活招工信息按要求线上缴纳696元代理费后,接到了十字绣、串珠子等简单的手工任务

让范女士没想到的是,接下来几天任务量急剧上升,根本无法完成她打算放弃这份工作,但当她要求退还代理费时却被告知不完成任务不予退款,再进一步交涉时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尽管案值较小,又有手工活作为伪装但民警察觉这可能是一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法。经过梳理研判民警初步确定该团伙以“手工活外包,工资日结”的名义通过即时聊天工具,向网上求职人员承诺缴纳代理费后可在家做任务赚錢。据此分析该诈骗团伙作案应该不止一起。

“从单个案例来看这不是复杂骗局。主要利用当前疫情期间工作难找受害人急于挣钱嘚心理实施诈骗。但随着对案件深入挖掘才发现其具有传销式运作特点,有的受害人竟然变成了犯罪嫌疑人”专案组组长、淮安市公咹局清江浦分局副局长陈雪松说。

犯罪嫌疑人吴某归案后交代近半年来,她先后加入4个微信群利用类似手段已诈骗了240余人,非法获利10餘万元

警方发现,吴某不过是诈骗团伙中的“马前卒”整个组织的运转方式逐渐浮出水面。该犯罪团伙有三个层级一级人员负责定計划、分任务,二级代理人负责拉人头、搞培训当后期手工任务加重,受害人无法完成时二级代理人就在社交群里给被害人洗脑上课,诱骗被害人放弃做手工转化为新的代理人,成为第三层级共同实施诈骗行为。

“对坚决要求退款的人员犯罪嫌疑人就会直接将其拉黑。”办案民警严凯介绍这就是为什么此类诈骗能像传染病一样,在短期内快速扩散导致3000余人被骗。

3月18日淮安警方对陈某等3名主犯和60余名犯罪嫌疑人同时实施抓捕,当场扣押电脑20余台、手机100余部、现金120余万元

办案民警提醒,网络求职者一定要选择信誉度高的专业網站如果在求职过程中遇到要求缴纳代理费、培训费、保证金等条件的招聘广告,要提高警惕不要随意汇款,一旦遇到诈骗要记得保存证据,及时报警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诈骗怎么处理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