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制造这个构架模型java主流技术构架,如何发展原子弹核战模式?帮忙我毁灭日本

若无美国的原子弹中国能打败日本吗|美国|原子弹|抗日战争_新浪军事
若无美国的原子弹中国能打败日本吗
资料图:原子弹核爆广岛、长崎
  复杂的感情 :仇日还是憎美
  整个日本一片震惊,随后是伤心屈辱、惶恐茫然。一个又一个有泪无声或声嘶力竭捶胸顿足的武士,拔出佩刀插进自己的肚腹,颟顸地倒在污血之中。在世界的另一边,尤其是中国,却鞭炮锣鼓一片欢腾。战争结束了,而且是中国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晚清以来 100 年民族失败的耻辱史终于画上了句号。这个自参与八国联军打下北京,就一直在庞然大物的中国面前凶恶、狂妄、刁蛮、残暴地跳来跳去闹腾个没完的小个子国家,乖乖认输了!纵观 20 世纪,如果说只有一件大事真正值得中国人骄傲和庆贺的话,那就是抗战的胜利。中国人站起来了,虽然他后来又站起来了好几次 ;中国掼掉了扣在头上的“东亚病夫”的帽子,虽然它注定还要在贫穷、动乱和饥饿中继续熬过漫长的岁月,但毕竟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任人欺凌宰割,毕竟与美、苏、英、法一道跻身于“世界五强”。
  也许不是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的人,能够体会得到中国人的心酸。民族的自尊和自负,多少年以来,而且还将不知多少年地左右着我们的情绪、观念、自我定位、心态和生态。在别的国家眼里,中国人真是难以理解。一方面,对战败国抱着“以德报怨”的宽宏大量,将大批侵略军优先用军舰送返日本,只对极少数战犯提出起诉,放弃巨额战争赔款 ;另一方面,又为对方老是以怨报德、忘恩负义而激愤,什么参拜靖国神社、拒不公开认罪、篡改历史教科书、钓鱼岛纠纷、极端右派分子的言论和表演……每次都引起一番新仇旧恨。一方面,大量回忆和描写抗日战争的出版物、影视作品,大屠杀纪念馆,慰安妇的控诉,民间索赔,提醒人们不要忘记惨痛的过去 ;另一方面,却发誓要和它“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中国人的感情是复杂的――对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居然惺惺相惜 ;听到美国大兵强奸日本少女,心里头又像邻村的二妞叫洋鬼子糟蹋了一样不好受 ;满心信任和称赞日本商品的同时,打心眼儿里嘲笑蔑视它们的制造者 :“小日本做的!”
  学者余英时曾用一个词形容中国人对美国的民族感情,叫“羡憎交织”。其实,这个词用来形容对日本人的态度更为确切。美国太遥远了。美国不管它有多好和有多坏,总不至于让中国人牵肠挂肚或是金疮迸裂。而日本就可以很轻易地做到,它就在你的隔壁,动不动就能让你既惊且惧,既慕又叹,既恨还爱。你说不清他们到底是西方人还是东方人,是亲戚还是宿敌,是谦卑还是骄狂,是聪明还是蠢笨,是刻板还是滑头,是战争还是和平。
  说起对美国的“羡憎交织”,其实没有一个国家能比得上日本。日本打遍天下几无敌手,最终败在美国人手上。二战后,占领军统帅麦克阿瑟主导了对整个日本社会的结构性改造,使日本得以迅速修复战争创伤,成为“坐二望一”的世界经济强国。美国是日本的最大的克星,又是最大的救星,是主人、恩师又是竞争对手,不由得它不对之“羡憎交织”。“日本可以说不”,就是这种情结的最好注解。
  当电视里面出现,西方七大工业国领袖济济一堂,规划着世界的经济版图和秩序时,一个头发梳得油光发亮、个头比其他人矮去一大截的日本首相也忝列其中,我们总不免要多打量他几眼――用所谓“羡憎交织”的目光。我们不会用这样的眼光去看德国人、意大利人,更谈不上英国人、法国人、加拿大人,当然也不会这样去看美国人。历史上美国对中国是有恩的,谈不上有什么过不去的“仇”。美国从来没有侵占、分割过中国的领土,相反却在抗战中给予中国最大的援助。中国军队在朝鲜战争和越战中与美军交过手,朝鲜战争可以说是打了个平手,而越战却是美国输了。平手的意思,不是双方兵力消耗的相等,而是看战争的结果。朝鲜战争的结果是回到战前的起点,参战四方以原有的“三八线”为停火分界。连美国将军也承认,板门店谈判是美国第一次在结束一场没有打赢的战争的协议上签字。
  难以独立打赢的一场战争
  如果不是以结果,而以双方被俘、死伤的数字作为衡量战争胜负的依据,岂不是可以这样说 :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胜利,中国应该算是战败国,而日本是战胜国?这显然是荒谬的。中国抗战中死伤的巨大数字,无法做具体统计,一般认为当数以千万计,其中绝大多数是平民。直接死于战场的军人,达 132.4 万多人。中国军队被俘或投降的数字也很大,仅被改编为伪军的就有几十万的人。经济损失更极为惊人,3000 万的人丧失家园,战前战后物价相差 1800 倍(重庆 2613 倍,昆明 6894 倍)。为战争花费的巨额款项,已经大大超过了中国人民的纳税能力。
  谁都知道,中国是惨胜。中国只是理论上和道义上,赢了这场战争。日本是向盟军投降,而中国仅为盟国阵营中的一员,耗时最久,代价最大,伤亡也最惨重。如果没有盟国的参战,中国要赢得这场战争几乎是不可能的。或者无妨这样讲,如果不是日本主动攻击同盟国而引发太平洋战争的话,中国连这样的惨胜都会觉得奢侈。有人把中国的抗战,形容为一个轻量级对重量级的拳击大战。这位轻量级拳手,被那个重量级的家伙连续打击了 8 年甚至更久之后,极度痛楚、疲惫地倒在绳栏上,忽然裁判一声口哨,将他的一只胳膊高高地举起,宣布是他“赢了”!情况就是这样。
  1945 年 4 月至 6 月间的湘西会战,是日本投降前在中国打的最后一次大的战役。中方投入 19 个师,日方投入 3 个师团、1 个旅团和 1 个联队(团级建制)。按史家的评说,这次战役以日方的失败告终,所谓“湘西大捷”。双方的伤亡数字是,日方死 1500 人,伤 5000 人 ;而中方伤亡 13713人,为日方的 2 倍。中方还特别提到,俘虏日军军官 17 人,士兵 230 人,为七七事变以来俘虏人数最多的一次。日军以“强弩之末”在中国作“垂死的挣扎”,仍有这样的战绩。
  日本投降的主因,还是屈服于美国。更直接地说,还是怕原子弹。原子弹的威力,使得以凶顽著称的数百万皇军丧失用武之地,抵抗失效,只能给整个日本带来一片焦土,甚至种族灭绝。
  中国军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是日本最终战败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战败不等于投降,投降则是承认战败。如果没有美国参战,或者说如果美国没有发明和使用原子弹,日本绝不可能那样迅速和突然地接受《波茨坦公告》,那样乖乖地放下武器。不要说 70 年日本皇军一直有视投降、被俘为绝大耻辱的传统,即连日本历史上也从未有过对外投降的记录。纵使日军在各战场失利,向本土节节败退,其作战能力仍不可低估。美国估计,在日本本土作战,盟军可能还要付出上百万的人牺牲才能取胜。从日本天皇的角度,原子弹的爆炸也给了他决定终战的最有力的借口。因为军部领袖们一时方寸大乱,提不出任何对付该武器的良策,当然更无力再阻止天皇做出决断。
  文章摘自《赵无眠辣说历史》&& 作者:赵无眠 &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新浪军事)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美国:中日核战争:日本灭亡,中国大获全胜!
资料图:中国东风31A洲际弹道导弹亮相国庆阅兵
据《华盛顿自由灯塔报》7日报道,美国五角大楼净评估办公室委托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认为,由于拥有先进的核电基础设施、航天发射器、巡航导弹和潜艇,日本政府能够在10年之内武装核武器,如果爆发核战争,日本将很快建立起陆基和潜艇发射武器库,最多可杀死3000万中国人。而中国如果对日本发动核攻击,日本将会有3400万人死亡,约占其总人口的27%。本人专注现货投资领域5年之久,拥有极强的实战能力与丰富的相关知识。更多行情动态请关注微信tycj8888
报道称,核专家无法精确计算日本在核战中的伤亡数字。在针对城市的核爆炸是否会引发核风暴并让死亡率增长一倍的问题上,专家们意见不一。但该份报告认为,不管怎样,中国的核攻击都会让日本灭绝。
该报道称,目前,东京和北京围绕钓鱼岛问题引发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在过去几年中,中日军队一直在钓鱼岛附近上演海军和空军的“猫鼠游戏”。此项研究表明,美国政府内部担心,奥巴马政府的反核政策加大了核武器扩散的风险,美国的非核盟友正在考虑发展核武库。该报告称,日本方面担心,美国对日本的核保护伞正在削弱,未来可能不足以对抗中国或朝鲜,这一情况应引起美方警惕。导致日本核武装化的因素有美国核威慑政策的转变、韩国发展核武器、伊朗核试验、俄罗斯或中国使用核武器等。
放虎归山,必遭虎害。已经把拴在日本人脖子上的绳索松到了极致的美国,还会继续纵容野心勃勃的日本拥有核武器吗?
战争不会带来繁荣和进步,只能招致灾难甚至毁灭。
美国国防部智库“战略净评估办公室”显然也深谙此理。《华盛顿自由灯塔报》近日公布了一项希拉里任国务卿时资助的项目《未来日本核武库与对中国核战争》,该智库模拟了中日核战争,称日本有能力10年内实现核武装化,与中国的核冲突会导致两国各自超过3000万伤亡,从而导致日本灭亡。
从公布的细节分析,这份报告透露了三个信息:
一是,日本有能力在短时间生产大量核武器,具备摆脱美国核保护伞的能力,只要日本能够挣脱美国控制,就能在短期内成为世界顶尖核大国。
二是,当中日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美国会给日本松绑,而松绑后的日本右翼政府,必定会迅速制造核武器,发动核战争。
三是,中日爆发核战争,别指望美国帮忙,美国只会隔岸观火,躲得远远的。
正当舆论热议美国智库推演的所谓中日核战时,安倍晋三也在日本摇尾呼应。10月11日,日本民进党议员白真勳针对“日本是否应该拥核”问题向安倍和防卫相稻田朋美展开提问,安倍承认,自己过去曾有“拥核”想法。
安倍说:“这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只是说在核遏制力方面进行探讨,提及了进行研究的必要性。”他还辩称,“日本拥有核武器,这和日本使用核武器完全是两个概念”。
其实,这个世界早已明白,核武器对于日本,只是想不想的问题,不存在能不能的问题。还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已经具备制造核武器的四个必要条件,即:掌握核反应理论及核材料的理化特性,具备核材料提炼技术及手段,拥有实现核裂变、核聚变的装备设备,具有雄厚的财力支撑。日本《宝石》杂志1995年就曾披露,日本能在183天内制造出原子弹;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也在2012年11月承认,“日本可在一年内制造出核武器”。
事实上,日本早已拥有全部核产业链。三菱重工、日立制作和东芝集团,都能独立设计核电机组,拥有从核燃料到后期处理的全套技术。在这三家龙头企业的挂帅下,日本还形成了200多家与核电制造相配套的骨干企业和核电产业链。这意味着,作为无核武国家的日本,其实是一个“完整的核能力国”。
日本叫嚣发展核武也由来已久。早在二战期间,日本就试图研制核武器,还与纳粹德国进行过技术合作,只是因为被国际反法西斯力量截获而被迫中止。二战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不得不签署《核不扩散条约》。1967年,时任日本首相佐藤荣作提出“无核三原则”,即“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日本国会也于1971年通过决议,将“无核三原则”定为国策。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无核三原则”竟然从未写入日本法律,虽然日本宪法第二章第九条明确规定“不保持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却从未明文提到核武器。由此可见,所谓“无核三原则”,只不过是日本政治家为塑造国际形象提出的空洞承诺而已。
与此同时,日本右翼政客从来没有放弃过发展核武的企图。1957年,安倍外祖父岸信介就曾扬言:“并不是所有叫核武器的东西都违反宪法,还要看今后的发展来定”。1969年,日本外务省起草的“外交政策大纲”写道:“目前虽然不拥有核武器,但是制造核武器的经济和技术潜力不能没有。”这份文件可以说是不打自招,为日本囤积核材料做了注脚。进入新的世纪,日本国内拥核言论更加公开化。2002年2月,安倍在演讲时提到:“日本拥有和使用小型原子弹是没问题的。”另一位曾经担任过首相的中曾根康弘也在日说得更加直白:“日本在专守防卫范围内拥有小量核武器不违反宪法。”
尽管日本明里暗里一直朝着核大国努力,但能否凭借自己实力,在短短几个月之内制造出核弹头,还是值得怀疑的。
首先,要制造钚原子弹,需要浓度高达93%的钚239。日本核发电一般采用轻水核反应堆。剩余燃料中,除了钚元素,还含有大量的铀,即使经过分离提纯,所得的钚239的浓度最高也只能达到65%左右。这意味着,要提取浓度90%以上的钚,显然是有一定难度的。全世界还没有用轻水反应堆搞出原子弹的先例。这也是美国一方面要求朝鲜弃核,一方面又答应援建两座轻水核反应堆的原因――轻水堆难以搞出核武器。
其次,日本国土狭小,人口密度又大,要找到合适的核试验场所也同样困难。即便日本拥有了一定数量的核武器,出于地理和人口方面的限制,几乎难以在第一次核打击中幸存下来,从而导致所拥有的核威慑能力大幅下降。
第三,日本政府已经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以及美、英、法、澳、加等国签署了多边或双边的相关国际条约和协议。与朝鲜和伊朗不同,日本这样一个开放与发达的国家,几乎不可能躲过国际组织和相关机制的核查,从而秘密发展核武器。如果宣布退出国际核不扩散机制并公开进行核试验,日本政府也将难以承受巨大的外交风波和国内民众的愤怒。
第四,核武器小型化问题。几十吨的核装置是一回事,几百千克的核弹头就是另外一回事了。重量、体积降下来了,但爆炸当量和起爆可靠性不能降低,特别是核聚变“次级”装置。可以说,核武器小型化难度绝不亚于研究核武器。核武器不装到导弹弹头里,不装到飞机弹仓里,毫无意义。
既然,日本短时间制造核武器尤其是核武小型化有难度,那么,日本短时间拥核的自信又从何而来?哪个国家又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提供给日本制造核武器的原料呢?
这一点,2009年从曾担任过日本首相的佐藤荣作家中发现的一份文件当中似乎能够看出端倪,这份1969年佐藤荣作与美国总统尼克松会谈的会议记录原件,上面明确写道:“如发生非常事态,日美就是否把核武器运进冲绳举行磋商时,日本应迅速满足美方需要。”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也曾承认,日美之间存在核密约。这就更加说明,日本的“无核三原则”其实是有名无实。
很明显,美国才是日本拥核的幕后黑手!
已经解密的文件还显示:日至28日,日本自卫队曾与美军举行代号为“富士”的联合演习,其中就包括美军使用核武器发动攻击的内容——这次演习,为日本提供了名正言顺接近核武器的机会。自卫队官员当时乘机向美军提出两个问题:“美国会向日本自卫队提供核武器吗?一旦日本决定拥有核武,美国会予以支援吗?” 对此,美国参联会秘密向太平洋司令部司令传达最后决定:“将根据日本的要求,决定是否对其提供核武支援,美国希望日本自卫队适当拥有核武器。”
据另一份解密文书披露,美国曾考虑以类似北约盟友“核共享”的模式,对日本提供核保护伞。美国中情局1959年的报告认为,“日本领导人在自身感到威胁时,肯定会同意美国利用驻日美军基地发动核武攻击。” 正是在美国的默许下,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陆上自卫队设立“干部学校”,有专门培训学员如何展开“核武攻击”的课程。1970年,时任防卫厅长官的中曾根康弘在与美国防长莱尔德会谈时,还曾提及驻日美军核武器的处理问题,并提到“保留”这些核武的可能性。
日本发展核武器,既有政治上的考量,更有实现扩张野心的需要。事到如今,拥核问题已经不是日本极少数政客的冲动,而是日本整个国家的集体向右的一种需要。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美国继续给日本松绑,甚至纵容日本走向“拥核”之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日本,势必会给东北亚地区,特别是中俄两国的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威胁:一是,将进一步刺激亚太地区核军备竞赛;二是,导致朝鲜以此为理由,进一步制造核武器;三是,日本右翼势力将更肆无忌惮地否认侵略历史,无视国际社会的抗议和谴责;四是,增大发生核意外突发事件的可能性。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势必会将整个东北亚地区拖入爆发核战争的深渊,从而进一步破坏地区稳定和经济发展。
西方有这样的谚语:放虎归山,必遭虎害。已经把拴在日本人脖子上的绳索松到了极致的美国,还会继续纵容野心勃勃的日本拥有核武器吗?果真如此,曾经往日本人头上扔过原子弹的美国,难道不怕日本人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美国应该不会这么傻。本人专注现货投资领域5年之久,拥有极强的实战能力与丰富的相关知识。更多行情动态请关注微信tycj8888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拉登与终极武器:恐怖分子手里有原子弹吗?
拉登与终极武器:恐怖分子手里有原子弹吗?
日11:12 三联生活周刊
  库布里克电影《密码114》里那个倒霉的空中指挥官说:“如果你不对核弹感到震惊,那你就不是人类。”所幸的是,美国空军保证电影里的一切决不会真的发生。
  但恐惧始终存在。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说过,当他目睹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试爆时,想起了一首印度古诗:“漫天奇光异彩,有如对圣灵逞威,只有一千个太阳,才能与其争辉。我是死神,我是世界的毁灭者。”值得安慰的是,美苏之间确保
相互摧毁的核毁灭战略发生的改变,使这个世界上全面核战争的危险降低了。但另一方面的危险却是:随着技术进步和核应用的更加广泛,核扩散正日益严重,它使得完全控制核威胁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事情。目前,核走私的上下源头在近10年的“追捕”中已经逐渐清晰,但核走私所构成的相关黑暗世界却始终模糊。在那里,间谍、新闻记者、警察,在追逐着骗子、科学家、商人和买者,没有人真正搞清楚游戏到底是怎样玩的。而意大利最近的一起核走私案,似乎强调了一些共有的规律:经常会有黑帮参与,案情有时让人摸不着头脑。
  表面看来,在日益全球化的社会,几乎所有行为都只能用一种商业模式去解释。但反核专家告诉我们,技术和材料的扩散是一回事,制造和使用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目前我们所揭露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说明:漠视危险的存在是危险的。世界原子能机构的主席曾经说过:“对于世界原子能机构,已经有两件事情让我们吃惊,一个是切尔诺贝利爆炸,另一个是伊拉克的秘密核试验计划,我们一定要全力阻止第三件。”
  毫无疑问,恐怖分子声称他们要做第三件,而我们要做的就是阻止他们。
  与恐怖分子的终极武器
  拉登有那个玩意儿吗
  邮购是商业社会发展起来的最直接的销售方式,尽管有时候邮购的物品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11月18日,《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在网上搜索到差不多50条“9.11”事件以后的玩笑文章标题:“嗨,本,需要核弹吗?我给你邮购一颗吧。”其实,在“9.11”以前,这样的文章一直存在,有些人甚至还详细描述了核弹的种类、威力和价格。
  这听起来像是个笑话,但这种笑话也有不那么可笑的时候。在“9.11”以前,一条在不那么正式的渠道传播的新闻是:美国洛杉矶的一个名叫吉姆的核工程师看到杂志上有一条邮购广告:出售原子弹,价格两万美元。所有人都会把它当成一个超级玩笑,但吉姆把钱寄去了,不久,他收到了寄来的提货单,货物名称是原子弹。吉姆觉得这个玩笑开大了,但他把搬回家的箱子打开以后,核专家的知识告诉他这真的是一颗原子弹。匆忙赶来的反核专家和警察运走了吉姆买来的那个玩意儿。接下来,所有人对此事守口如瓶。
  这条新闻存在不少疑点。不过,在报纸和杂志上登广告卖核材料却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2000年8月,据英国《卫报》报道,一直致力于核武器开发研制的巴基斯坦为了赚取更多外汇,不仅在报纸杂志刊登整版广告推销核材料,而且还声称将来巴基斯坦的销售将不只限于在白沙瓦市的一些偏避街道上搞地下活动,而将大张旗鼓地进行。当然,巴基斯坦并非没有意识到核材料扩散的严重性,该国政府曾明确规定,购买者必须能够证明其购买核材料完全用于和平目的,而且不将其再转卖给第三方。
  巴基斯坦政府当时甚至希望这种“透明化程度很高”的做法至少能够赢得一些赞许,巴基斯坦信息部部长对《卫报》说:“这是我们致力于在核问题上实现透明化的一大反映,我们这么做是为了防止出现任何暗中进行的核交易,这也是我们希望成为一个合法的核公民的举措之一。”
  虽然有时候并非都这么公开,但真实的交易一直存在。1984年,在意大利警方截获的一个做军火生意的掮客的文件中,就有卖给第三世界国家的三枚原子弹、1000公斤铀和34公斤钚的记录。
  既然一切都这么简单,那么,拉登是否拥有核弹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
  对于这个问题,知道答案的人从没有在公开场合确认这件事,不知道答案的人则一直在猜测。过去10年里,无论是发达国家政府报告还是情报专家,都一直警告说本.拉登从没有放弃制造原子弹的意图。尽管正式报告的数量不多,但类似报告不断出现。《耶路撒冷报告》杂志在1999年发表的一篇文章宣称本.拉登拥有几个手提箱式原子武器,《纽约时报》在1998年的文章中也报道说一名本.拉登的助手曾在德国因被控企图购买高纯度的铀而被捕。《时代》杂志在1998年年末采访本.拉登时,曾问他打算把原子武器用在何种用途,拉登回答说:“购买武器来捍卫伊斯兰教教义是宗教上的义务。如果我能获得这些武器,我会感谢真主使我有能力履行这项义务。”
  英国《泰晤士报》日的报道更加深了人们的疑虑,该报说他们的记者在基地组织驻喀布尔的一个总部里发现了核装置和其他致命性炸弹的详细设计图。这些文件用阿拉伯语、德语、乌尔都语和英语写成,上面列出了关于导弹、炸弹和核武器的具体设计方案。
  不过,设计方案除了说明拉登对核弹的兴趣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在现代社会,搞出来这样的设计并不需要特别复杂的技术。正如尼克松所言:“防止核战争浩劫的可靠途径是销毁一切核武器。但是,完全的核裁军只是一场无法实现的梦想。原因很简单:核武器的道理简单。政府、恐怖分子以至大学本科生都了解制造核武器的物理原理。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能够获得制造核武器的原料。”已经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早在1960年,美国政府进行实验,就请过三个刚从物理系毕业的学生,让他们用从公众渠道获取的资料研制一颗原子弹。结果,经过两年半努力,他们成功提出了可行性制造方案。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相关资讯流入公众渠道,设计出新的核武器制造方案容易多了。目前,一个夸张的说法是,如果你熟悉互联网和资料检索的话,设计原子弹的知识储备有高中水平也就够了。
  设计不成问题,核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无论如何,可以确信的一点是,如果本.拉登获得了足够造原子弹的材料,造出一颗原子弹并不难。困难之处就在于获得足够的材料。情况表明,拉登也确实没有闲着。去年,由于爆炸案被起诉的前基地成员阿法德勒作供时指出,萨利姆1993年协助拉登购买核武器。据透露,阿法德勒曾与一名苏丹前高官会面,商讨以150万美元购买高浓缩铀的问题。阿法德勒表示,他被带到一个地方,检查一个怀疑载了浓缩铀的一米高、并有南非标记的金属罐,然后他带同有关交易文件会见萨利姆,并由萨利姆批准这份文件。
  另外,自从1993年以来,有消息称拉登集中向前苏联的地下军火商购买核武器,他的支持者曾与车臣游击队开会,计划以3000万美元和两吨鸦片换取20枚核弹头,然后把核弹头改造成小型“手提箱核武器”。以色列情报人士向美国《时代》杂志透露,拉登支付了200万美元给一名哈萨克男子,该男子承诺两年内向拉登提供一个手提箱式的炸弹。
  在不断传来的坏消息中,惟一值得欣慰的好消息是:设计制造原子弹的方案和走私核材料是一回事,而要把它造出来则完全是另外一件事。而且,在令人色变的这些买卖中,有些其实也没有那么可怕。对于一种传说中能让或者卡扎菲在一夜之间拥有原子弹并且制造工艺也要比目前西方所使用的简单得多的化学材料,美国能源部一篇标题为《红汞:货物出门概不退换》的文章是这样描写的:“这是拿些假冒的材料,起个深奥莫测的名字,然后再夸张其词吹嘘一通,迎合某些人的需要而编织成的一场拙劣的骗局。”
  能否制造核武器?
  史蒂夫.菲特在《核查核裁军》一文中设想,在实现彻底裁军之后,如果某个国家决定撕毁裁军协议,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制成核武器?根据伊拉克的经验,一个发展中国家在没有多少或完全没有现存核基础设施的条件下,生产裂变材料并制成一枚可用核弹头,需要5年或更长时间。
  从“9.11”事件来看,恐怖分子更善于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设施,发达国家制造核武器所需的时间主要取决于是否有可用于核武器计划的现有民用核设施。如果某个发达国家拥有核电站或大型反应堆,或者有现成的浓缩铀厂可用,则生产大量裂变材料所需的时间只要一到两个月。在获得核裂变材料后,可以马上转入生产核武器。
  然而相对于通过不法途径获得核武器,生产制造核武器就困难得多。1942年,美裔意大利科学家费米在芝加哥首次实现了链式反应,为研制原子弹提供了实验根据。原子弹的结构设计原理是使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核材料在瞬间达到超临界状态,并适时提供若干中子引发链式反应。这种超临界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实现:一种将2~3块处于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通过爆炸产生的高压力迅速合拢,形成超临界状态,根据这种原理设计的原子弹通常称为“枪式”原子弹。另一种也是通过爆炸方式产生高温高压,压缩处于次临界状态的裂变材料,使其密度迅速升高,从而达到超临界状态,采用这种原理制造的原子弹又称为“内爆法”原子弹。由于采用“内爆法”生产的原子弹在完成核爆炸的过程中,起爆控制器、雷管、高速炸药和核装药需要同时起爆或动作,安装设计精度要求很高,所以必须经过核实验。对恐怖组织来说,进行核试验根本不可能,因此不需要实验就可以使用的“枪式”原子弹是其制造和生产核装置的惟一可行方式。
  “枪式”原子弹设计简单,起爆可靠。美国投向日本的第一颗原子弹“小男孩”就是这种类型的原子弹。尽管这种原子弹受装药上的限制,当量不可能很大,核装药的利用效率也很低,但对于恐怖组织来说,如果能将一个此类小型核装置在城市中爆炸,已经足以达到惊人的杀伤和恐吓效果。
本稿件为《三联生活周刊》独家提供新浪网,如需转载请与《三联生活周刊》或新浪网联系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相关链接
(/ 12:02)(/ 11:33)(/ 11:27)(/ 11:20)(/ 11:20)(/ 11:15)(/ 10:58)(/ 10:55)(/ 10:51)(/ 10:36)
新 闻 查 询
分 类 信 息
新浪商城推荐
&&优雅钻饰专题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电话:010-   欢迎批评指正
Copyright & 1996 - ,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四通利方 新浪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云技术构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