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生中的ben学到了什么?

其它热门问题
来自《妖猫传》
来自《三块广告牌》
来自《妖猫传》
来自《妖猫传》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扎心了!我的实习生涯
又是一年实习季。每年的这个时候,学长学姐们都从学校的温床里转战到社会实践活动,参加实习。这不,比如教心院的学长学姐们的实习~
是不是感觉学长学姐们的实习看起来一片美好~整洁明亮的环境,舒适优雅的心情~
但是。。。
如果你以为真的是这样,那就大错特错了。给你一波朋友圈。直视实习生们的内心世界。
在网上随手一搜.......
那相比实习,我们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呢?
实习岗位中的你......
校园中的你......
和实习生涯比起来,大学生的学习生涯画风就轻松愉快了许多,相比之下就好像是生活在象牙塔里。没有经历过社会实践实习的我们,就仿佛是温室里的花朵,象牙塔里的小公主和小王子。看到了苦逼的实习经历,才会明白在大学里的学习时间要好好珍惜,绝对不可以浪费光阴,荒废学业。
大学生活其实转瞬即逝。有很多人在大学一直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节奏和道路,常常迷失了方向。在大学,学习是绝对不允许懈怠的。在任何一个学校,平庸的大学生是相似的,不平庸的大学生各有各的辉煌,我们不能满足于平庸,应该以更好的方式开始新一天,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在每个上午醒来。大学,是我们由幼稚走向成熟的地方,在此,我们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能力。
接下来给大家安利一下关于实习生的影视剧~
电视剧《加油吧实习生》
《加油吧实习生》依然延续着首播时的亮眼表现,温情搞笑加初入职场毕业生的真实写照、现实混搭童话的剧情“通吃”全年龄段观众。(新华娱乐评)
《加油吧实习生》有趣、平实、接地气,没有猎奇、没有强烈的情仇厮杀、没有装腔作势的做作与矫情,却依旧不乏青春感、能够引起人们强烈的共鸣,因为它描写的才是大多数人的或者说是真正的青春——现实里的跌跌撞撞、挫折却仍旧不失面对生活的勇气,比起爱来爱去的无聊戏码,或许更值得书写。小伙伴们个性鲜明,乃至他们的父母都极有特点,上海阿姨、爷叔的腔调感十足。看年轻人逗趣,看长辈们斗法。该剧的本意也许并非是青春,而是尽可能地去还原初入职场的大学生们的迷茫与奋斗,却正是由于这种“不自觉”,让整部剧充满了春气息。(网易娱乐评)
电影《实习生》
《实习生》是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发行,由南希·迈耶斯执导,安妮·海瑟薇、罗伯特·德尼罗联袂主演的喜剧片。该片于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了本·惠科特在退休之后重返职场,成为朱尔斯·奥斯汀创建的时尚网站的实习生的故事。面对崭新的业务领域和陌生的工作环境,年近七十的本并没有畏惧和退缩。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待人接物,本都用积极而又乐观的态度坦然面对。慢慢地,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们和老板朱尔斯的认同和尊重。在公司里,本的角色是一个实习生,但在人生这个更大的舞台上,他却是一个值得所有年轻人敬重和学习的导师。
如果,你也像《实习生》里的Ben一样......
那学工君相信你也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实习生!
当然,关于学习和实习的安排也要平衡。当这两个都包揽在身上时,确实是很压力山大的~
为了能在毕业时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大学生们早早开始了就业准备。所谓就业准备,多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谋求实习,争取更多的实践经验。此次前程无忧关于实习成本的调查结果显示,就有65%的受访者表示在毕业前一年乃至更早的时候就开始进行实习了。而早早在毕业前一年就开始实习,让大学生的实习时间不可避免地与在校上课时间相冲突。如何协调两者的时间,如何在实习与学习中取得利于最大化,就成为了大学生实习的一大课题。
1.要学会把时间阶段性的细分
2.选择恰当的时机,做有准备的实习
3.寓学习于实习,提高实习质量
另外,关于实习的经历,大家有没有什么想要向学工君吐槽或者分享的啊,欢迎大家在留言区里留言哦~ 学工君搬一个小板凳默默听你们的留言~~
编辑:蔡英明 
校对:史贤耀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宝洁CBD+罗兰贝格+-摩根斯坦利!实习达人的亲口传授
宝洁CBD+罗兰贝格+-摩根斯坦利!实习达人的亲口传授
大学的第一份实习---宝洁CBD
脚踏实地---罗兰贝格
到底要什么---摩根斯坦利
大学生活要做些什么
为什么要做这些
大学的第一个实习---宝洁 CBD
申请过程:
2008年11月准备GRE作文。有个机会知道P&G在招实习,但是对于快消一点了解都没有。出国读书,回来找个银行做FINANCE。拿到学校的推荐表。三四个。实习的招聘和正式职工的招聘一起进行。我们的每一轮面试都是和FULL TIME混杂在一起的。觉得至少可以走一遍正式的流程。宝洁的实习也可以highlight一下出国前的经历。
因为邮箱地址填错了,我没有收到笔试的邀请函。但是宝洁很好,会有一个CBD的人专门打电话反复与你确认。但很遗憾我错过了宝洁3个电话。礼拜五晚上8:00收到最后一个电话。第二天奔去面试。上午逻辑考试,同过后才能参加下午的托业考试。
笔试-过。过了一个礼拜一面。
一面-过。一面非常紧张,因为是第一次面试。面试官比较tough,会追问很多问题。讲究细节而且绝对不会让你去撒谎。因为他们会挖得很细,很多东西不可能凭空挖掘出来。不知道什么是CBD。快消的销售和普通的销售不一样,它相当于一种销售的管理。而不是去直面每一个individual。它自己有一套很好的流程,你只需要去帮它维护一些新品。快消的CBD会比较低,不像别的会比较High。然后就知道会比较辛苦,要跑来跑去。要去更加偏远的地方。对我来说,压力最大的是第一面。从来没有感觉过被别人这么尖刻地逼问。宝洁很喜欢你有很多的example。而且他们对这个example的细节是挖到你需要时间去回忆。通常是以宝洁八问中的一个作为开头。我当时举的一个例子是管理周。我会去解释我是怎样解决一些危机的。哪些事情是你做的,哪些事情不是你做的。你做这些事情你的目标是什么?你觉得你自己有没有实现这些目标?那如果你觉得你实现,你用什么来说明你实现了?比如说我当时讲的一个是强签到的一个事情。然后对方问我你觉得解决得怎么样?我说我觉得效果还蛮好的。然后入座率很高。然后他会问你这个入座率很高,是多大的厅,多少的位置,最后来了多少人,入座率是多少?做完之后你有没有对这个活动做一个适当的review?
自然我会有记忆短路的时候,但是宝洁的人比较nice,会给你时间回忆,但是这个也是你的一种应急能力,因为销售很需要反应很快。他们会有一张表,会细化到每一块,然后会给你打分数。
到二面之后,上外就被刷了很多人。二面比较舒服,碰到了宝洁大中华区大老板托马斯,现在升到BEN 6,他当时5级。
(宝洁总共有7级。5级已经是中国大陆最大的。中国只有一个6级但是是香港人。一面是一对一。二面是一对四。一面至少是ben 3。我碰到的是SK II的ben 3。但是他已经做了好多年,很快就升ben 4了。宝洁只有渠道之分,没有品牌之分。你分在这个渠道之中,就要管这个渠道。但是三四年之后还是会分individual的牌子的。)
一对四是以托马斯大老板为主。我有问他对我今天的面试有没有什么评价。他觉得蛮好的。因为我在interview的时候非常的诚实。他问我你有没有一些location的Preference。我说,没有。然后他说那万一我把你分新疆这样的地方你怎么办。我说,如果你选择了CBD,你就要选择travelling。很多人进宝洁因为觉得它有一个很好的career path,有很高的salary。外企给你这么高的salary,它不会白给你。你一定要做好做contribution的准备。然后他就说这个是蛮实在的话。觉得我比较mature。
Thanks giving day 拿到宝洁offer。
在正式入职之前,宝洁有很多的training。它对人很好,时不时给你几本书,搞些活动,请大家吃餐饭。他们的Insight是不一样的。因为我脾气很直。公司的老板对我非常非常照顾。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style。你要prepare,但是你不要over prepare,因为两轮下来,你的面试官对你已经非常了解,一旦你有一些pretend的地方,他肯定能感觉到。有一个人在你面前表现的不是他真的自己,他就会觉得很不舒服。这个是一个很正常的心理。展现真实的自己,就算你不是他要的那个人,这个印象也会比较好。如果你真是的表现了自己,最后没有进,这只说明你和这个工作是不match的。可能是你还没有达到它的standard。也有可能是根本就不适合你。
宝洁CBD的实习经历
在宝洁的实习期间,经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很多人觉得宝洁很fancy,但是那是因为你们没有进去做过。你会发现现实和想象中的落差是多么的大。你当时实习工资是5400。Promote是半年一次。最高的level是40%-50%。可是你就想不到说你是一个白领。你每天拿那么多钱,然后你觉得你很牛,复旦交大。但是踩着高跟鞋,坐着公车,搭着地铁跑小店。
首先跟店长搞好关系。让店长点你的东西。没有一个地方会买你所有的产品。希望他买更多不同种类的更多的产品。我们跑的是小超市,非常的小。而且宝洁有个政策是你卖不掉的东西,宝洁是不会帮你退货的。如果你有残损比如有些袋子是破的,宝洁绝对不会帮你换。尤其是小超市对这个特别感冒。所以他只肯点一些好卖的东西。
另外就是要和理货架的阿姨们搞好关系。货架份额越大、摆的位置越好卖得越好。
对于销售员来说,我是他们的同事,但是未来你又可能是他们的上司。
宝洁希望你实习生在进入公司之前就知道公司是做什么的。所以他们在你实习的时候会让你做销售代表,但是你又是实习经理。所以你和他们的关系就会很微妙。你是他们未来的上司,但是你在实习阶段跟他们做的是一样的。他们可能给你一家店的业务,但是让你同时跑4家店,我们当时是8家店。那些销售员在这个圈子里做了很多年了,知道怎么偷懒。我当时带一个人,他当时在宝洁做了8年。他和店长关系都特别好。平时就是他去让店长点货的。有很多的私人交情。比如说可能要使用一下美色,然后使用一下这种亲近的关系然后点货。他们也会事先跟店长打好招呼,这是我们实习经理,所以对他们tough一点。所以店长也会对你很不好。你平时可能会问他们一些问题,但他们都是敷衍的。因为他们肚子里有些文章,所以非常难管。
宝洁认为做生意永远不能通过低俗的关系。他们要让客户了解到我们做这些事情是为了帮助客户,我们来让你买东西其实是我们在帮你。
那为什么呢?如何来体现这一点呢?
你要帮他们发现他们这个店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空间。
比如说我们为什么要扩大分销数。我们会在一些店里面做一些survey。然后我们会告诉他们你们的消费者来这家店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里品种齐全。品种齐全对你们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为了品种齐全,所以你们要买我们的货。
那为什么我们要争取最好的位置呢?告诉他们一些科学道理,就是好田种好瓜。他们觉得宝洁的东西卖得很好所以就放在差的地方,卖得不好的就放在好的位置。以为这样可以带动他们的销量。然后我们会告诉他们这是我们在其他店的经验,你把这些产品放在这个地方,会提升你的利润率。我们的产品可能进货价非常贵,但是它的利润率非常高。我会要求一个月的时间做一个改动,然后做一个对比。这样的一个实验你做不做。因为我是来帮你的。我帮你把宝洁卖得做好的单品放在最好的位置。你来看一下这两种情况下它的产出是多少。你要知道把卖得不好的产品放在好的位置会提升它的销量,但是把宝洁好的产品放在差的位置,你损失得更多。这个idea你是要sell给他们的。
所以你本来的point要非常的有说服力。
还有就是你销售的方式要不断地打动他们。我们之前就一直在练这样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非常难懂的。也有些人知道你是为了他们好,但是他们就是不肯听你。我之前碰到一个人,他说他不要他的销量高,所以你就要去打开这么一个communication的window。让他trust你,你是那个想要帮助他的intern。有一天我就跟他聊,后来就聊到了子女教育的问题。就打开了communication window。
最重要的是data support。比如说潘婷的200ml的销量是400ml销量的2倍,但是你在货架上只给了200ml一个面,然后你给400ml的三个面。这个是不fair的对吧。比如说这个东西你上个月卖得很好,卖断货了,这个月你就不进货了。那你不是就损失了很多。
再举个帮他们发现很多的opportunity例子。
比如说我们当时新进了一个架子。比如说那个很fancy的全优七效牙膏,如果有些店卖得比较好的话,我们会帮助申请很fancy的架子。但是店长很不领情。货架到了之后,业务员第一天带我把那个货架搭好。店长就把它放到了最角落。他觉得因为店很小,这个挡了很多地方。
那我就会跟他们说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因为这样可以提升你们门店的equity,就是形象。这个架子是为了帮你吸引人流的。因为大部分人来小超市都是来消费食品的,但是食品它的consumption很大,盈利率很低,甚至是负的。但是这个日用品它的Margin非常高。所有很多店是把食品放在外面,日用品放在里面。这是个什么状况,就是客户挑完食品然后直接走了。那我们的一个建议就是你把两个换一换。另一个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架子也可以把人流吸引过去。从而提高你整片的消费量。他们觉得是有道理的。因为大部分的业务人员只会统计销量,只能说明上升或下降,但不能总结出上升和下降的原因。要用自己的Insight去分析原因。所以你要分析一些data,证明你这个方面有opportunity。他给你这个机会去尝试。你改了这个货架之后,你必须把你的contribution做出来。向他展示实验前后日用品上升了多少,宝洁上升了多少。这些实在的东西摆在他面前,你才能得到他的trust。
作为一个宝洁的sales,是不做任何公关活动的。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这套是work的。帮他们发现一些Opportunity其实比吃饭更加重要。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你一定要想明白这个点和他们的利益点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可以帮助他们多少?可以帮助你多少?你的思考角度永远客户的needs and wants。
很多人觉得快消尤其是宝洁的人很aggressive。是这样吗?
那我是这样定义aggressive 和ambitious的。Aggressive是对自己严格,对别人更加苛刻。Ambitious是对自己严格,但是对别人很nice。但是宝洁里面的人都很ambitious很nice。Aggressive的人也不会得到很好的发展。P&G比较注重目标的达成。它比unilever对target看得更重。美国公司普遍希望你定目标,达到目标才算成功。
脚踏实地---罗兰贝格
需要两个上外的做翻译。我就昏天暗地做了两天翻译。
里面的人很看不起上外。有一次吃饭的时候碰到一个人,然后他就问:你们两个小姑娘是复旦还是交大的。然后我就说:哦,不是,我们是上外的。他说:哦。然后沉默了大概两分钟,然后她就说:你们是来翻译的吧?然后我当时就特别生气。他虽然是老板,但是我超不给他面子,我就说:对啊,我们是来做翻译的,但是上外的人并不只会做翻译。然后他就马上道歉,因为他就觉得侵犯到我们了。就说,我不是这个意思,就一直在解释。我觉得还是要不卑不亢一点。然后老板和HR关系比较好,就会把一些应急的translation给你做。我的性格是一旦我答应了,我就会做好。经常要翻到三四点钟。这样一来,他们会很信任你。有一些比较好的项目也让你跟着他们去做项目。
咨询的生活方式是怎样的?
做咨询你要把你的工作和时间安排好是非常重要。我做咨询的时候就是每天熬到晚上5:00,MSN上就我和我的老板,他还在逼我做PPT。我的老板都是非人的生活,在咨询里面是只有work没有life的。一个case 3个月的时间,他们比较习惯晚上1点钟睡,然后7点钟起。但是当他们有些重大的节点,比如说明天要见客户。他们可能就要通宵。在做final presentation的时候,他们几乎是天天通宵。经常12:00有人拖着箱子进来上班,就是昨天刚通宵完。他们是没有所谓Over Time的。在咨询的Intern基本是一些打杂的工作,cold call是其中的一部分。但是我不愿意做。因为打cold call可以锻炼你的communication skill,但是我觉得我不需要锻炼我的communication skill。还有就是打cold call要扮演不同的角色去搜集信息,我并不是很喜欢做这些。那我做了些什么呢?他们在做case之前都会让我做一些琐碎的support的工作,但是我有个要求就是我一定要知道你的case是什么,你的大体思路是什么。这些东西是很多人都不会问的。但是consulting核心的东西就是在这里。这些东西你的老板是很愿意share的,只要你主动去问。我的老板之前发给我一个模板是之前的一个Intern做的,但是我发现他就是把所有百度 Google的东西都粘贴下来。但是我不是这么做的,我把整个case帮我的老板都做出来,整合在一起。然后我的老板告诉我,他自己是senior consultant,你现在做的就是我们junior consultant做的一部分。我问他你觉得我的strength在哪里。他说觉得我很执着很认真。
永远希望比别人多走一步。凡是在公司里有建树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quality。你要比你老板对你的要求更深一点。
到底要什么---摩根斯坦利
为什么会改变出国的想法?
因为经历了这个实习,觉得非常tough,老板很tough,然后经常也被店长骂出来。一个小姑娘就被骂出来,就觉得你很烦。你就会觉得很沮丧,因为你都是比较好的学校出来的,然后店长都是高中初中的水平,你凭什么被他骂出来。其他的销售代表也对你不阴不阳,不温不火的。你就觉得很难受,在那个时候,当你结束的时候,你自己问自己学到了些什么东西,其实学到了很多东西。
然后会放平一种心态,你会觉得,你出了国,你回来之后想要找怎样的工作。比如P&G这样的工作撇开salary、名声,它可以给你什么。我反而觉得它给你吃苦是件很好的事情。因为我觉得你会发现你有很多需要补充的地方,然后吃苦耐劳是个很重要的素质。但是我不想在快消待多久,因为它除了这些以外,它不能给我其他我想要的东西。而我一直有个金融梦想。
但是快消可以让我肯吃苦,然后可以扩大我的人脉。我以前把出国想得太美好了,比较na?ve。就像很多人想工作两年后去读MBA,因为觉得它可以帮你Promote,但是我现在觉得我需要五六年的工作时间,因为很多从基层到高层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在宝洁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被空降到一个职位,一定是从下面上来的。你花了200万出国读个MBA,它可以给你的应该不只是一个证书,还应该有更多的东西。你就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来看东西,但是大部分人在公司的前3年之内,你的工作根本就不能给你一张全景图,你不知道你做的这个东西到底跟整个公司有什么关系,当你上升到一个中层的时候,你才有这样的insight,这个时候你才说需要MBA,去帮你把这个视野打开。所以我觉得一定要有五六年,所以说像沃顿这样很好的商学院,它一定需要你有五六年的工作经验。所以之前你去读个MBA的话,根本就没有发挥MBA的价值。
在面大摩的过程当中,我发现的确我很喜欢这个职位。我真正停下来做材料也正是在我拿到大摩offer的时候。我觉得我出国之后回来也就是要找这样的一份工作。
摩根斯坦利operation面试过程是怎样的?
大摩的面试主要分三部分。
一部分就是大家都很熟的SHL,逻辑、verbal和数学。
进了之后,给你安排一个电话面试的时间。当时面我的是一个新加坡人。我非常非常地感谢他,因为他当时跟我谈了1个多小时,然后问了我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他说operation是投行的后台,投行在大陆只招后台。但是投行的后台有很多人是不屑去的,特别是很多非常非常牛学校金融专业的学生。因为投行的key drive最赚钱的两个部分是投行部和贸易部。Operation做的是对贸易部的一个支持。就比较low然后bonus比别人少。和前台相比你受到的重视也比较少。我当时想得非常的幼稚,然后我也跟他说了。他当时问我为什么要进operation,然后我说因为这是摩根斯坦利。那你能告诉我你3-5年是什么样子吗?我说我需要2年的时间来make sure。他说你对这个部门了解多少?我说Nothing。我只知道我去做International settlement。但是我不是很明白在摩根斯坦利到底是什么样子。那你的career path是什么?我说我需要2年的时间来make sure我到底适不适合这个position。他说如果不适合呢?需要2年这么长吗?我说如果不适合的话我会出国读个MBA或者Master。以后转到前台。他问你的整个objective是什么?我说是做一个professional financial analyst。他说如果你想做这一行的话,operation可以帮助你熟悉所有的金融产品。但是它也只能帮你到这里,它不能给你更多。这是第一点。第二点,这条路对你来说会是一条非常艰辛的路,因为你是公关专业的。你不是一个professional的finance的学生,你需要对finance有非常非常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master都不够。然后要pass你的CFA。然后他说我给你两周的时间来想到底你为什么要申请这个职位。这个职位对你的预期和你的strengths到底有什么帮助。是不是只是把这个当作一个跳板。要不然你只是占了别人的名额,对你也没什么帮助。
对final的准备是我最全面的。首先我跟这个部门里一个金院的学姐打了个电话问她这个到底是做什么。她说她在很多consulting部门里实习过,她本来想进consulting。她本来以来这是个很boring的部门,后来发现完全是不一样的。同时我去官网上search了很多关于这个部门的介绍。发现Client有什么extra的需求就会联系到这个部门。对外部客户来说是帮他们想出一个solution出来,但是对于内部就是前台来说,是依赖于你们部门的。就是说在帮别人的。专门有个team是做client relationship maintainers。
然后摩根斯坦利整个氛围十分的和谐。突然间发现,其实我不是一个非常aggressive的人。我很ambitious但我不aggressive。我觉得我非常享受这样的氛围。你在面试的过程当中也可以体验到这种氛围。在这样氛围下的finance反而可以让你很好的把finance和公关结合起来。
我要不要那么aggressive的去抢着做前台,做前台无非是为了高的salary,但是钱并不是我的priority。同时我又问了一下我在罗兰贝格的老板,我觉得我适合做consulting,但是我不喜欢。然后我问了一下在这个部门最需要的素质是什么,结果是key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skill。这个跟我个人的strength是很match的,我也很enjoy,因为你是在发自内心去帮别人。我觉得非常和谐。
所以每个人去面试都要想清楚你为什么要选这家公司,为什么要选这个职位,为什么要选这家公司的这个职位。我觉得找工作要认准一个职位,不要海投。在讲为什么要选这个公司的时候,要努力讲到对方很proud of的非常具体的一个点。
描述一下你的大学校园生活,有没有比较stupid 或crazy的事,或者有什么遗憾吗?
在准备GRE的时候,每天泡图书馆,红宝书翻了三四十遍。
我大一的时候是年级副组,让我比较急躁的性格变得相对比较仔细和沉稳。在学生会是主席助理,但是不在乎你是什么职位,在乎的是你做了些什么东西。
然后我策划了第二届的管理周,相对第一届来说是非常非常成功的。我是策划组的成员,然后从策划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我是全程参与的。这个管理周办完之后,我发现很多问题都解决了。
大学里做得比较Stupid 或crazy的事主要是我平时会努力学习。周末通宵唱歌,看电影。很enjoy life。对各家的小吃非常感兴趣。超爱逛街,不过逛街也是为了吃东西。天天嚷着减肥,从来不减肥。从来都坚持不下来,每天晚上10:00就饿了。饿了就拉着别人下去买块无骨鸡排,吃了就睡觉。
大家觉得我最crazy的地方时我把自己的作息调得很差。我非常晚睡,我是夜猫子。每天晚上两三点睡觉,然后第二天早上总是忘记去上课。然后很多人都会造那种病假条,然后我就懒得去造。
大学生活的遗憾是觉得当时想出国比较na?ve,GRE考完就,出国对我就没吸引力。一方面是家里人push着出国。所以大家还是要尽早定好将来的目标。另外我性格中比较要强,其实可以轻松一点,有些跟你的目标没有太大的联系,要适当放弃。不要什么都要。这样可以更加enjoy life。不要太贪心,要知足。
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有什么建议吗?
在不同的领域实习。不需要是很好的公司,通过你的老板了解这个行业中一些大公司的情况,只需要把自己的视野打开。只有把视野打开了你才会发现你的needs and wants是什么。
多和学长学姐沟通,和你做intern的朋友多做沟通。多看论坛,了解更多的行业。其中有负面有正面,你要分析正面是不是你想要的,负面是不是你能承受的。你要知道自己的strength和weak point在哪里。
有很多任觉得自己的strength在哪里,就去把它发挥出来。根据这些strength来寻找可以发挥这些的地方。对我来讲,我喜欢缺什么补什么。就像卫哲,他当时毕业之后的第一份工作去了四大,因为他觉得他的财务比较弱,所以就去了四大。我就觉得非常的好。所以有一些小公司,你一周只要去做一两天,可能是part time,但是可以帮你好好地补补你的weak point。
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定死。因为大四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是海投的,你的Dream job可能都给你拒信了,所以你一定会非常的low。所以还是把自己弄得越全面越好。重点要有,但是不能把自己陷死在那块。
给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多经历一些总是好的。首先要想明白参加比赛的目的是什么?很多人是为了得奖。可是你可以想进一步,你得奖是为了什么?比如说你是为了大红大紫,在大学的4年里。其实大红大紫的方式有很多种。被哪个导演相中了也有可以,主要是为了表现自己。但对我来讲,参加比赛,比如这次刚结束的公关新星比赛,只不过是为了多认识点人,多认识点朋友,然后阅历多一点。帮学院做做宣传,我觉得达到这些目的也的确没什么遗憾了。
定了目标要学习,那么你就拿出120分的努力去学习。这样,你就可以利用剩下的时间去enjoy life.
很多人大一大二的时候不努力学习,在大三大四找工作的时候发现绩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绩点的确可以体现你的一些能力。首先是学习能力,最主要的是学习态度。很多公司不需要你很talent,但是如果你进了公司不想学那是绝对不行的。如果你多一门辅修或擅长法语,就又多一种体现你的学习能力。你有很多实习经历,一方面他们觉得你很强,另一方面就是你敢去尝试。你有干部的经历,他就觉得你不是个死读书的人,你有组织能力、协调能力,你有leadership。你参加很多比赛,体现你很善于take challenge。他们不需要结果,需要从这些结果里面知道你是怎样的一个人。
所以,参加比赛也好,去当干部也好,你到底要体现的是什么。学生工作中有很多干事就想做部长,很多副部长都不肯做事,因为再怎么做都做不了部长。其实他们在乎的不只是你的title,而是看你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
关于怎样培养自信。要和不同的人交流,你不但要听,还要跟他们share你的Idea。这样你的眼界才会开。其次是你要设立task。这个task必须要和你的现状相符合。属于那种你通过你的努力切实可以达到的。在这个基础上你再设定一个更高的task, 然后再努力去达到。只有达到这些task的时候才会有一些自我的满足感和自信。这个是最重要的。很多人不自信,是因为他们没有尝试过,没有底气。当你尝试了,并且达到目标了,你的自信自然就来了。
如果你有机会做一个项目,前提是不能当leader,你更愿意参与,还是做最后的PPT?
参与,做PPT也要参与。
我是一个不很aggressive的人,我很坚持,但不是always很坚持。我觉得我在creation这块做得不错,经常有些idea。我的缺点是我是一个有3分钟热度的人。我觉得Leadership是一种coordination。找出分歧点,引导整个方向,当分散的时候及时拉回来。
问下楼主做的啥工作. 打杂? 人士?还是其他?
成功者需要合理控制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