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 控而已为什么这么多痛苦。

人世间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痛苦-痛苦的() _最新参考文摘
没有你要的?请搜索……
你现在正在浏览:
人世间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痛苦 痛苦的()
人世间的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痛苦
是人类的一种觉醒……更何况还有叔本华这样的学者尾随跟进,为无常患累所逼,每一个个体都依循着自己的方式试图突破——这便是有限对无限的质问,阐释万千: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无常的,广宇悠宙,生命的无常,不能自主,因此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也就是说。应该承认释迦牟尼的确参悟深刻。然而即使人终其一生缠绕痛苦,可就等于坐以待毙吗?好像从来不是这样佛教一语,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众生不能自我主宰,是生命痛苦之根本原因。佛教说人生似有消极一面,但细细品来,也绝非无理,就连方立天先生也称佛教看到人生的痛苦
是人类的一种觉醒……更何况还有叔本华这样的学者尾随跟进,为无常患累所逼,每一个个体都依循着自己的方式试图突破——这便是有限对无限的质问,阐释万千:一切都是变迁不息的、无常的,广宇悠宙,生命的无常,不能自主,因此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也就是说。应该承认释迦牟尼的确参悟深刻。然而即使人终其一生缠绕痛苦,可就等于坐以待毙吗?好像从来不是这样佛教一语,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众生不能自我主宰,是生命痛苦之根本原因。佛教说人生似有消极一面,但细细品来,也绝非无理,就连方立天先生也称佛教看到人生的痛苦
不会有同情,你就不可能知道什么叫痛苦。痛苦和快乐都是我们一生要经历的,少了哪一个人生都不会完美,有痛苦那是因为你有过快乐,感觉只是相对才有的,如果你没有过快乐这个世界是充满矛盾的。有人说我宁愿不完美也不要痛苦,那他就永远不会有感动
不错,人生实在是充满痛苦。可是  如果人一生一帆风顺,人很难停下来思索人生意义,很可能至死不知一生一切皆错。而死是人的人生终点,却是生命的永恒开始。也就是说,死是人生的终点站,是进入永恒的门。打开死亡之门,生命进入永恒,进入人生前所选择的永恒世界,或完美天堂,或囚禁罪人的可怕之地阴间和地狱。 人会问,我不是死了吗?死是什么?死是离开,分离。死指灵魂离开肉体,或灵魂离开肉体与世界,被带到永恒。灵魂一旦离开肉体,肉体就叫死,人也不叫人,叫死人,尸休,好听点,叫遗体。而没有生命的肉体,只是暂时的腐烂,归回泥土,君王美女与蛆虫无异,而本质的区别在乎人有灵魂,道德属性与神的设计和建造。当然,生命是无限奇妙的,若无神的启示,无人识透,就如电,磁,人也只能通过它表现出来的现象有所认识,何况属灵的永恒的生命呢?因着公义的缘故,还有将来的死人复活,永远审判的善与恶,天堂地狱,永生与灭亡的永恒报应。 因为宇宙万有的创造者永生真神早已命定要按公义审判天下,按行为施行报应,按真理衡称善恶。 所以,死人要复活,活人要改变,不再朽坏,时间将结束,永恒要显明,公义要得胜,人心和隐秘之事要显露,历史要再现,好接受公义的永恒审判。审判的结果只有两个,或得永生上天堂,或被定罪失丧地狱,承受永刑。 只有一位创造者,只有一位真神,只有一位救赎主,只有一条道路通往永生和天堂,就是耶稣基督。其它任何道路(观点,理论,学说,主义,哲学)都通往地狱。 人是为永生而造,在爱中孕育成长,许多人拒绝神的创造,接受死亡论调,而自取灭亡。 许多人拒绝真神的启示与救赎,以偶像,假神,魔鬼为神,自欺的以为可以逃罪,或妄想以善行来抵消自己或他人之罪,结果是骗人骗已,把相信的人引到灭亡而不自知。 看吧,人都走向死亡,却不知醒悟回头。 如果死是生命的必然,为何无人愿死,而是害怕,逃避。?如果罪得不到解决,或善能抵消罪恶,公义何在?善与恶,公义与不义区别有何意呢? 但有绝对的神,公义而永恒的神! 所以有绝对公义的审判,所以罪人的结局就是死,灭亡。 但神是爱,他不甘心受骗,被蒙蔽而走向永远的灭亡却不自知,他启示自已并施行了救赎,就是耶稣基督十字架的死与复活。结果是信的人,必得永生,不信的人,必定灭亡! 神是公义的,但神是爱,为不让人甘心灭亡,就在路上拦阻人,放置苦难,为要人思索人生,回头走向天家,回到天家,享受他永远无尽的慈爱与丰富。世上父母不完全,尚且为儿女未来施于管教,何况天上的父,岂不为儿女永恒的未来施予管教,引导?对于哪些走在错误的路上而不自知的人,岂不更当如此?
来自UC浏览器
为什么老喜欢发出这些无聊的感慨?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它的意义。 人有七情六欲,才叫人。才能构类世界。
因为是人,所以痛苦。假如是植物就不会吧!嘿嘿!
是因为现实和我们想象的世界大多时候太冲突了吧!
为什么人临死前都那样痛苦? 为什么人不能选择活到几岁?难道人是为了受罪,才来这个世界上?世界上很多:
我们都没死过,谁都不知道临死前是痛苦,还是解脱。 人生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可见人生在世,受罪是难...
人活在世上,为什么有悲欢离和,人生八苦,痛苦及烦恼这么多: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求不得放不下,爱别离恨长久,但是,这才构成人生啊,人的一生就是围绕着这些在转,
作为父母 为何明知生活那般辛苦与不容易 还是选择让孩子来到这世间 遭受痛苦???也有很多父母基因不:
传宗接代是老主宗留下来的思想
人世间为什么会有爱:
因为上帝创造人的时候就赋予了世间万物这个特殊的特性 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也是出于爱
为什么世界上会有这么多种语言:
《圣经·旧约·创世记》第11章宣称,当时人类联合起来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为了阻止人类的计划,上...
也许你也感兴趣的内容世间觉  ——用佛法智慧创造幸福人生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禅宗六祖惠能      序
关于世间       不知幸抑或不幸,你已经生在了这个世间。    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你都要生活下去。    有人举了一个例子,说每个人都是哭着出生的,所以说人生是苦海无边啊!那么就是说,每个人从心里是不喜欢这个世界的。    喜欢当然暂时没有问题,你会去拼搏,去奋斗,去追求,去赢得,去享受;    而你当然也可以不喜欢,不喜欢你就可能不愿意去努力,去争取,而是懒散,无所谓,无聊,虚度光阴,浪掷年华;一时想不开,还会想与死神约会——活着态度不怎么积极,找死却很主动!    而不管你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世界是一样的世界,你要面对的是一样的问题。只要你还没有到非死不可的地步,那么,你就要选择你眼前的世界,没有人可以闭眼生活一辈子。不要说盲人——盲人的心眼往往是打开的,甚至比我们很多明眼人都看得清楚。因为他们知道,世间是需要面对的。    那么,与其不喜欢而烦恼一生,倒不如欢喜悦纳。    有人说,这个世间这么多痛苦,有什么可值得欢喜的呢?有什么可值得留恋的呢?    这个就是悲观厌世的观点了。是的,世界从来都是不完美的,战乱的时间不比和平的时间短,贫穷的日子也大多比富有的日子长;可是,我们也并没有因而全体死掉。因为,我们知道,毕竟还有活着的乐趣。那就是,虽然我们现在很穷,但是我们并不会一直穷下去;虽然我们生活很不好,但是请感谢自己没有生在兵荒马乱的年代!    而针对喜欢的人,我想说,也未必就是好的。人生有梦,有理想,怀着理想去拼搏、奋斗,这当然很好;但是假如梦没有实现,你会失落吗?虽然说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毕竟这只是鼓励的话。再者,即使你得到了你想要的,你尽情享受生命的喜悦,神的恩赐!可是最终还是会失去!假如你贪爱着你的得到,沉湎于你的享受,一旦失去了,那则会是加倍的伤痛!    那么,到底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人生,才是正确的呢?    按照佛法中道的理论,应该在喜欢与不喜欢之间。那有人问了:到底是喜欢还是不喜欢啊?有首歌是这么唱的:阿弥陀佛在心间,叫我不贪不厌。    喜欢但不至于贪爱,看破但不至于厌世。    说起来简单,这可是个不容易达到的境界。    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摒除一切外界的声色干扰,修持自己的心性,未尝不是一种方法,只是对于我们身在红尘的现代人,那未免过于传奇;正如上面六祖慧能所说,我们身处其中的红尘世间同样可以修持自己的佛心。可是扰攘红尘,我们究竟该如何安置我们的心?    这就是我们这本书出现的缘由。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看完有感悟了!
    作者:band008 回复日期: 22:29:14        看完有感悟了!  ————————————————————————————————————  感谢band008回应如此迅速,并且看完序已经有感悟了,那么我下面还继续吗?呵呵
  其实大多数书都是废话,正如我们平日每天所说的,关键的没几句,但是若是你只留关键的那几句试试,还习惯不?所以,如话家常,继续——    第一品
生死无常莫执着        有人死去  有人出生  有神识离开  有神识进来  有旧皮囊消隐  有新皮囊形成  老角色黯然退场  新角色粉墨登场  分分秒秒  刹那不息    悲伤欢笑痛苦幸福  随之发生幻灭  宁静热闹的人间  亘古不变的轮回  误入尘网  一朝解脱  每个人的去处只有自己知道  无悲无喜    错误  一开始的错误  注定要  寻找正确                          一、最大的执着是生死    我们人身处世间,有许多的烦恼,小孩有想要最好的玩具却没有买到的烦恼,学生有为了考一个好学校而没有考上的苦恼,成人有想得到好工作和高薪水的烦恼,老板有想把自己的公司做大而业务却开展不顺利的苦恼,少年为了自己的情人不能相见的烦恼,老年人有渴望健康却苦病缠身的烦恼……这些烦恼导致我们不幸福。    说起我们最大的烦恼,乃是生与死。    一切的学问,一切的宗教,一切的文明,都在于看清生命本身和世界的真相。看不清生命的真相,让我们产生无尽的烦恼,执着于求之不得的烦恼和得而复失的痛苦,以及害怕失去的恐惧。无论我们创造多么辉煌的事业,多么显赫的权势,最终都会失去。以秦皇汉武的九五至尊,丰功伟业,还是害怕自己会死,自己的帝国会消失,所以炼丹、求仙,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永生的秘密,但是不幸的是,都失败了。一切随着时光的巨轮碾过都粉碎如虚空。    只要我们活着,就要经历或大或小的痛苦和烦恼,大到山崩海啸地震火灾造成的血肉至亲的生离死别,乃至我们自己肉身和心灵的创痛,小到下岗被劫失恋丢钱头疼感冒口疮牙疼,还有我们与仇人的狭路相逢、与亲人的两地相思。    于是有人说人生是苦的,在没有条件享乐的时候创造条件享乐,在能享乐的时候拼命享受醉生梦死,他们以为今朝有酒今朝醉,反正最后都要死,不如享尽一切死而无憾。这导致了我们生命的紧张状态,于是产生了我们的欲望,过分膨胀的欲望造成了世间的纷争,小到个人之间的言论争执,中到各类组织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大到国家之间的战争,起因都是为了占有尽量多的思想阵地进而获得最大的生存资源而尽情享受。但是这样的结果,是造成一个人幸福的代价是更多人的不幸福,一个阶级幸福的代价是另一个阶级的痛苦,一个国家发达的代价是另一个国家的落后。而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被压迫的一方就会揭竿而起,帝国沦陷,改朝换代,于是风水轮转,沧海桑田。    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世界!    都是为了幸福而追求,为什么结果会是这样的呢?    也许需要我们重新反思:是不是我们一开始就错了?    对于生命,我们本该有更为清醒的认识。我们活着不是为了享受,当我们不贪恋活着时候的享受,自然也没有必要害怕死亡将我们的享受夺去。那么死亡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办法让我们不害怕死亡?    从前,在印度的王舍城有四个魔术师。 他们都各具有一种任何人所没有的不可思议的能力,譬如:能把天和地取来倒置。太阳和月亮,他们能把它捏做一团放在手掌里。不管如何高峻的大山,只要他们这么说一句:跟我来!它就会跟着他们走。又大又广的河流,他们都有能力使它停止流动。    因此这四个魔术师是很自高自夸的。他们逢人便说:“在这广阔的世间里,没有一项事情是我们所不会的。”    有一次,四个魔术师又聚集到他们往常集合的地方来会议。他们思索这次会议讨论的事情。忽然最年轻的一个魔术师说:    “在这世间上,我们将不晓得可以活到什么时候?我们的寿命定会是很长很长吧!”    “对了,怎么我们都忽略了这桩事?让我们用魔法的力量来推算,到底我们可以长生到什么时候?”    另一个说。    “对对,这是个很好的想法,我们即刻开始吧!”    其他两人很赞同地说。    就在那个地方,他们坐成圆圈,每一个的口中开始念动奇怪莫名的真言咒语,他们都尽自己的所能,各为自己推算:是不是能长久的活在世间?    不久,下垂着眼帘正在静思的四人当中,有一个铁青着脸很恐慌地跳起来:    “呀!太可怕了,我再过七日,就要失掉我的生命,我将要死去!”    其他三人也接着很害怕地嚷起来!    “呀!我也只剩下七天的寿命!”     七天,他们仅还能在这美丽的世界上有这么短暂的逗留,多么可怕悲哀的事呀!    四个魔术师像失去一切的知觉,每一个人苍白的脸,呆坐在那儿,极度的恐怖和悲哀包围着他们,使他们的身体不断地颤抖。    有一个说:“死,我是讨厌的。”    “我们都是不愿意死的,死实在太可怕了。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该推算。”    其他三人齐声说。    “但是,后悔有什么用呢?既然讨厌它而又知道它将来临,应该是共同来想一个从死神里逃脱的方法才对。”    最后他们决定了这样的想法。    四个人聚头咬耳地商量种种逃避死神的方法。有一个他们中年龄最大的说:    “我想到一个很好的方法。我要跳入海里,藏在海水里。海的广阔是无边际的,任是死神怎样,他也不容易在那无边际的海洋中发现我,只要到第七天死神没有发现到我,那么我的生命是绝对有保障的了。”    第二个魔术师说:    “我也想到了,我要尽我的能力,钻进那天上密集的乌云里。天是庞大的,乌云的流动是疾速的,我的生命便能得到安全的保障。”    第三个魔术师说:    “我要到国王所居住的城里,那是比王舍城要大几倍的热闹地方。人口有无法计算的多,不分昼夜,街上的人潮如泉涌,渗杂在那里面,死神想发现我是不容易的,死神一定会把别人当成是我而带走。”    最后一个魔术师,他是认为山中是最安全的地方的。    像这样,四个人各想了一个逃避死神的方法。    就在第七天的前一天,第六天的清晨,他们相偕去到国王居住的城里,他们把他们的事情告诉了国王并向国王作暂时的告假。    国王听了后,非常的怜惜,办一桌丰富的酒席请他们吃,并很和蔼地说:    “好好的躲起来吧!不要让死神发现到你们。如果你们能平安的归来,我一定办一席比现在更丰富的酒席为你们庆生。”    四个魔术师很礼貌的向国王告假出来后,一个就到山中,一个前往海里,一个腾上天空,一个钻进如潮的人流,他们急速地向自己认为安全的地方去逃避死神的发现。    隔天的中午时候,管理王城的官吏来向国王报告说:    “有一个年轻的魔术师,死在最热闹,人潮最拥挤的街道上。”    国王吃了一惊,他暗想:    “死了,多么快呀!那四人最年轻的一个,已经死了,那么其他的三人也一定死了吧!多可怜的魔术师们。”    不偏不巧,一堆乌云正疾走在王城的天空中,忽然从那里面扑通一声,一个东西恰巧掉落到宫殿前的院子,走近一看,原来是昨天向国王告假的魔术师中的一个。至此国王非常的惊讶。同一时间近海的官吏又向国王报告:有一个魔术师死在海里,被波浪打到沙滩上来。    “四个人,已死去三个人,那么那躲在深山里的一个,恐怕也已死在山里了。”国王这么想。    国王越想越为四个魔术师的不幸遭遇感到可怜,他吩咐手下人说:    “好好的把这不幸的四个魔术师们埋葬了吧! ”    然后,他带了他的侍卫到释迦佛陀所住的地方去,他告诉佛陀,四个魔术师的不幸遭遇。    许久,佛陀静听着国王的叙述,过了些时,佛陀慢慢说道:    “那的确很可怜。可是,要知道,在世间上就是一个最伟大的人,也是无法从死里逃脱的,四个魔术师任他们有藏到海里和深山,腾上高空云层中,钻入如泉涌的人潮里的躲藏本能,但没有一条是真能从死里把他们解救出来的路,为什么?因为只要是在这世间上有生命的,无不有死!死,面对它不惧怕的人,唯有知道修行,知道安排死后去处的人,和知道行善、利人的心地是清白无碍的,随时随地他都可以很自由无碍地死去。畏惧死的人,便是平时对死后去处没有安排的人。有生就有死,没有一个人是不会死的,不过是迟早的差异……”    国王听了佛陀的开示后,细细地回味着语中的意旨,于是他的心中,渐渐的明白了四个魔术师那样畏惧死的原因。      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对于死亡的误解,以及由误解带来的恐惧。即使如魔力强大的魔术师也未能逃脱死亡,这就告诉我们,无论我们掌握了多少本领,对于生死没有看破,依然会被死亡吓倒!    之所以恐惧,是因为不了解。我们的先人对于自然界的电闪雷鸣都会产生恐惧,以为是天神的震怒;对于死亡,我们也是因为不了解,所以会恐惧。当达观的老人对于生死都看淡了,问心无愧,就不会那么执着于死亡的恐惧,他们知道,生死随缘。    从佛法来说,死亡是不存在的。我们认为的死不过是我们地水火风四大肉体的消亡,而我们的本性则进入下一个生命形式。因此,从生到死只是我们换了一件外衣,转换了人生的舞台。真正将生死看淡,自然就不会为了生命的滋养享受而去争执,好好保护自己的心性,为了更好的未来——当然,这是另一个问题。      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我慈祥善良的大舅妈和朴实厚道的二舅在不到十天的时间里先后病故了。我在北京,他们在洛阳,我通过我的父亲和表哥知道这些事情,却来不及回去了。只是感到,死原来离我们是这么近。即使如四川地震这样的大灾难,我们没有亲人波及,虽然看到那些催人泪下的影像也会心生悲悯,但是都难以有切身的感触(否则不会对一个先跑的说了实话的老师那么有兴趣)。正值炎炎夏日,去世几小时之后就送火化场了。活生生的亲人刹那成灰,那好似一种抽丝剥茧的空落落的感觉。死对于去者,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听到亲人们说当时的情形,走时很安详。相比较之前长期病痛的煎熬,死其实是一种解脱。而对于周围的亲人们来说,短短时间里接受两个骨肉至亲离去的事实,的确难以保持平常心。哀哭是必然的,是人之常情,也是习惯所致。我们都以为死亡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只是因为他们一生朴素的生活,让他们没有形成对于这个世界的过多的占有欲。对于世间无所留恋,所以可以很安详地离开。      死不可避免,死去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是死的专家。没有人了解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有人打趣说,死去的人未必不幸福,因为没有一个愿意再回来的。可以猜测的是,从生到死的一瞬间是痛苦的,那就是灵魂与肉体分离的瞬间。当肉体疼痛到灵魂无法承受,只有离开,进入自由境地。因为通常自然死去的人是神态安详的。      曾经参加过一次大型的宴会,食物虽然很丰盛,但是我总是吃不饱。从来没有在酒席宴上有过愉悦,觥筹交错间总感觉很不在状态,看别人谈笑风生,自己只是陪吃陪喝。在这个时候总会发现从前的自己。从前的自己就是这样不善于逢场作戏,现在还是不会。喜欢谁就喜欢谁,漠视谁就漠视谁,我不靠和谁攀关系活着。    独自行走在人间,并且坚持独自行走,可以舍弃很多不必要的应酬,可以增添很多挥不去的孤独,可以有很多时间故作高深的思考,可以因为一点点家庭的温暖就满足。喜宴的最后,我只看见杯盘狼藉。我发现,我是多么喜欢这四个字:杯盘狼藉。那是食物的死亡,无论多么雕琢精美的食物,最后还是会变得如此不堪;无论多么美味可口的食物,最后还是会在人们的肠胃里面变得臭秽。但这是本质,就像无论多么美丽的容颜,最后都会憔悴,不,其实憔悴还是太诗意的形容,太诗意的形容总给人一种假象,以为最后不过是憔悴,还是很诗意的;但其实那是人们以为美,当能够压榨的被压榨,应该腐烂的腐烂,化成灰,尘归尘,土归土。    在这从生到死的路途,人们预定了高尚和欢喜的期待,但是最后收获的是世俗和享乐。我以为这样的人生是失败的,无论怎么努力。所以新生儿的降生,我们应该为之叹息,感叹他难逃轮回;垂死之人的离去,我们应该为之欣慰,祝贺他终于可以解脱。      我们对于死总是痛苦惧怕,而对于生却又总是充满欢喜,每当有新生儿降生,哪怕那婴儿哭声震天,周围人都笑逐颜开、举手相贺。我觉得,死倒是应该庆贺的,因为终于可以摆脱世间苦痛的折磨和烦恼的打扰;而生倒是应该哭泣的,因为一个承受苦难折磨的人生开始了。    其实,这么说也是为了说明生和死本是一体的两面,看你怎么看了。而在觉悟者的境界上,是没有生死的,生死一如,没有分别。他不会因为生而感到喜悦,也不会因为死而感到恐惧。对于死亡有恐惧的心理,恐怕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无法割舍世间金银权势、酒色财气一类享受的东西,活着的时候对于这些越有依赖性,就越会担心死亡会剥夺这些。可是这种剥夺是人人平等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有让自己在活着的每一天不那么贪恋世间的一切,当我们不依靠那些身外之物而只靠自己的心灵就可以获得满足的时候,死就没有什么可以夺取。    只有这样,才会看淡生死,随缘生活。  
  感谢老而不死2009.继续——    二、诸行无常心无住  佛法说诸行无常。  “诸行”是指一切可以造作的事物或现象,“无常”是指这些现象永远处于瞬息万变、迁流不停的发展运行状态中。诸行无常,就是世间一切现象与万物恒久转变不息。从水面上的一个泡沫到整个世界,乃至太空中的星球,无不如此。    诸行无常——我最早是在一张纸上写下了这四个字。这张纸上,我画了一幅素描。内容是一尊泥塑,模特是我奶奶。  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夏天,奶奶还健在,还没有得中风,只是因为一次摔跤,腿脚不灵便了。她坐在我们家那个缠黄色细带子的藤椅里面,面容白净,微笑着。那年我上初中,很迷恋泥塑。我说:  “奶奶,我给你塑个像吧!”  奶奶笑了笑说:“我这老婆子有啥好塑的?”  我执意要塑,她看看拗不过,只好随我意了。我就用美术书上的方法,绑了一个木头十字架,缠了一些铁丝,算是做好了骨架,然后找来旧报纸,撕碎,放进水盆里浸泡,然后挖来黄泥,将泡软的碎报纸加进去,搅拌揉和,再一把把拍到木头骨架上去。等到软硬适中的时候,开始根据奶奶的脸型用小刀和竹签在上面雕出眉眼,塑出口鼻。真是辛苦奶奶一下午的配合,居然去看的堂哥说真像!连奶奶自己也乐呵呵地说:“像,真像!”  后来,奶奶得中风,缠绵床榻多年,去世了。风干的泥塑上也有了裂缝,但是我还是不忍放弃,把它从院子里搬到屋里,搬到我的桌子上,这个时候我已经上大学学美术了,就着灯光给这个裂缝的泥塑头像画了一张木炭铅笔素描。当时想着,就算有一天泥塑坏了,还有这张素描可以保存。我写上四个字:诸行无常。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写这四个字。总之我把它贴在我住的小屋的墙上。  可是,到现在,那个微笑着做我模特的奶奶不在了,那个夸说真像的堂哥因为儿子打架坐牢、嫂子也积郁成病去世,他也苍老得失去了原来英俊的模样。我的泥塑也粉碎,露出木头骨架,不知道哪里去了,就连贴画的那个小屋都已经荡然无存!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这是一般人对无常的感叹。其实,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和合而生起,因缘所生的诸法,空无自性,随着缘聚而生,缘散而灭,所以不但有情世间的众生有生、老、病、死的现象,人世间的山河大地有成、住、坏、空的演变,人的心念有生、住、异、灭的变化,自然界的时序更是春、夏、秋、冬,或冷、暖、寒、暑的更替不已。也就是说,一切法在时间上是刹那不住,念念生灭,过去的已灭,未来的未生,现在的即生即灭,正如《金刚经》所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因为世间一切万法无一是常住不变的,因此说“无常”。  值得一提的是,无常不是一个悲观的论调,而是一种客观现象。因为无常,好的可以变化成坏;同样因为无常,坏的也会转化成好。
     有一段时间,王先生心情特别的郁闷。在去年年底的时候,一向工作业绩不俗的他,却因为不小心得罪了某位领导,被单位外派到了南方的一个分公司。到了南方之后,母亲却因为心脏病突发住进了医院,身在南方的他得到消息后连夜搭乘飞机,但是却照样没有能够来得及见得上母亲最后一面。王先生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而备受打击,变得终日沉默寡语,意志消沉。与此同时,由于与妻子的两地分居,加上王先生终日沉溺在自己没来得及见得上母亲最后一面的深深悔恨中,王先生对妻子的关爱也越来越少,使得妻子感到自己备受冷落。夫妻之间的感情于是也变得越来越冷淡,关系也出现了危机。  这段时间,王先生总是不住地埋怨:为什么我自己这么倒霉?事业、家庭,所有不顺心的事情偏偏都往自己头上这么砸来!一年以前,自己在单位里面还是春风得意,家庭也是温馨和睦,自己是周围所有朋友们都羡慕的对象,而为什么在一年之后,自己却落得个如此局面?  王先生决定自己跑到山里面呆一段时间,散散心。在山里他遇到一位僧人,他就把自己一肚子的怨气都向这位僧人述说。  僧人听了他的埋怨之后,微笑着对他说:诸行无常。僧人告诉他:在我们这个世界上,有好就会有坏,有生命就会有死亡,美好的事物也会变坏,变化是宇宙的真理。人们之所以会去追求永远美好、不死长生、出离痛苦,就是不懂得这个道理。   这位僧人的话听起来很平实,但是却深深地震撼着王先生的内心。僧人说:当初佛陀因为感悟人生无常,于是舍弃荣华,出家修道。成道之后,也以苦、空、无常的人生真相来开示众生,所以原始佛教教团的成立,可以说是源于佛陀对诸行无常的体悟。
  听了僧人一席话之后,王先生顿时有了一种看见一切的感觉。人世间常常会遇到很多突如其来的变故,关键是你要有一颗无常心,看开一切,心里的负担就会减轻不少。  王先生回到了单位,把之前的那些埋怨全部抛弃掉,以一颗平实的心看待所遇到的全部挫折,重新用心对待工作,受到了上级的认可。半年之后,王先生因为工作业绩突出,重新被调回了公司的总部,并得到了提升。重新和妻子团聚之后,王先生对妻子格外地珍惜,夫妻之间的感情也越来越融洽,王先生终于走出了那段郁闷的时光。     
这就是佛家的无常。在世间所有事物中,变化速度最快的,莫过于人们的心念,心念的生灭,刹那不住,比闪电还要迅速,因此《宝雨经》形容说:心念如流水,刹那不停息。   除了心念是“念念无常”之外,其实人的生老病死、物的生住异灭、世界的成住坏空等,莫不是由刹那刹那的渐变,累积成一期的突变。因此,世间一切现象,乃至万事万物,可以说都只是时间性的存在而已。因为不论精神、物质,凡一切现象无一不刹那生灭变化,而且是不断的变化,因此无常是世间实相,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世事没有恒常永久的,天下也没有不散的筵席,就算你真的能够跟一个人白头偕老,最终还是有分头告别人世的那一刻。那么,是不是因为世间一切无常,我们就没有办法,或者相反,胡作非为、无所顾忌呢?当然不是。  因为相对于无常,佛法还告诉我们有常。  针对我们的贪婪执着,彻悟了人生真相的佛陀告诉我们:浮生如梦,执着何用?但是,我们人都有着自己内心顽固的执着,认为自己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鼻子嗅到的、舌头尝到的、身体接触到的都是真实存在的,只有抓在手中、占为己有的东西,心里才是踏实的。伴随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度过自己患得患失忧愁恐惧的一生。佛陀发现了这只是个假象,于是一点一点告诉我们,其实你眼睛看到的未必就是真实存在的,《心经》上说: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这些五光十色的表象不过是我们内心对于外界的执着,只有我们摆脱了外物的羁绊,才有可能发现自己不变的内在本性,真正过上没有忧愁烦恼、自由自在的生活。    日本江户时代后期有一位良宽禅师,平常居住在山脚下一间简陋的茅棚,生活过得非常简单。有一天晚上,他从外面讲经回来,刚好撞上一个小偷正在光顾他的茅芦,小偷正在纳闷这么有名的禅师家里怎末会一贫如洗,竟然没什么可偷的,忽然看到禅师回来了,慌张得不知如何是好。   良宽禅师和悦的对双手空空的小偷说:  “找不到可偷的东西吗?想你这一趟是白跑了,这样吧!我身上的这件衣服,你就拿去吧!”  小偷抓着衣服就跑,良宽禅师赤着身子,在月光下看到小偷的背影,仰望夜空的皎皎明月,无限感慨地说:   “可惜我不能把这美丽的月亮送给他!”       美丽的月亮,象征着我们的自性,每一个人,自性中都有无限的宝藏,假如能识得自家宝藏,何用偷窃他物?禅师的惋惜,不能将美丽的月亮送人,正是告诉天下众生,人人都有佛性至宝,何必沦为窃盗?这个内心的宝贝,却是偷不去的,也是恒常不变的。而无论活着或者死去,我们自性的光辉始终存在。    世间无常故苦。顺遂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无常不是消极的,无常说明:好的会变坏,坏的也能转好。例如: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工作、经营,也有致富的可能;人事不和谐,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能赢得友谊;做事遇到挫折,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终将突破。无常对人生具有积极的激励意义,因为世事无常,才能使我们脱离不满的现状;因为世事无常,所以得以体会法性的真实平等;因为世事无常,所以不会为神权邪说所迷惑。尤其,修学佛法的人因为有“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的无常观,所以容易生起出离心,精进不懈,趣入佛道。
    世间万物没有常住不坏,凡生者必灭,因此,唯有超脱此生灭的世界,才可达到寂静的境界。也就是说,一切有为法的本性是空寂的,所以无常、无我,所以能实现涅槃。    无常使生灭相续,无常带给人生无限的光明,无限的生机。如果世间一切永恒常住,则世界必然一片死寂,唯其一切法是由因缘和合而起,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春夏秋冬的四时运转,才有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物换星移,才有聚散穷通、悲欢离合,也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多彩多姿的有情世间。
  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蕴藏无限的希望与生机,是最实在、最亲切的真理。   因为无常,才更需要我们珍惜内心恒常不变的本性。佛法参禅悟道,也就是为了证出这个常的境界,也就是涅槃。 而小偷只为了无常变化的身外之物铤而走险,却有可能失掉生命,失去开发最宝贵的恒常不变的本性的机会。这,是多么遗憾的事情。   
  三、幸福的菩提树    在这世界无常的变化当中,每一个人却都渴望拥有长久的幸福。佛陀也正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在这无常当中都获得长久的幸福,而在菩提树下修行,最终觉悟的。  菩提树,在古代的印度是一种极普通的树,普通得犹如我们的榆树、槐树、桐树、柳树。当年,年轻的悉达多王子在结束了六年的雪山苦行之后,开始接收牧羊女的乳糜供养,回复了体力,就坐在一棵普通的毕婆罗树下发誓不得觉悟,不起此座。在一段时间的内省悟道之后终于成佛,成为一代伟大的觉者,被称为释迦族的圣人,即释迦牟尼。人们为了感念佛祖证悟人生真理的不朽功德,把他悟道时给予他遮护的毕婆罗树,称为菩提树,也就是觉悟之树。  因为这个缘故,正如我们普通人为了获得永久的幸福而追求诸如金钱、名声一样的身外之物一样,有很多修行之人为了获得佛法的大智慧而非常敬重菩提树。    夏日的一天,突然一阵风雨,一些杨树的枝叶被折断下来。法师拣起一枝,用清水洗去了沾染它的泥污,那一种天然的芳香,便透过法师的意念之窗,直达内心。那一片片绿叶,显示了心的形状。这举在手上,近在眼前的美丽,让法师感受到一种既高贵又平凡的宁静和喜悦。法师找出一只净瓶,注满了清水,将它供在案头。   有朋友来访,进了屋,便被那枝绿叶吸引了过去。他看了半天,问:“这是菩提树叶吧?”还没等法师开口回答,便又急急地问:“这菩提树叶,是从哪里请来的?”看得出他心中的惊喜、疑惑和向往。法师知道,只要法师回答一个字或是点一下头,他便会马上顶礼膜拜下去。法师向他笑了笑,用手指了指窗外。   窗外是一大块刚被雨水洗过的天空,蓝蓝的有几朵浮云。在浮云之下,是几棵中国白杨树。这是北方极为普通的一种树木。在乡村,在城市,在山丘,在池塘河流边,到处生长着。也许正因为它的无处不在,所以人们对它就熟视无睹,以至于忘记了它的形貌和存在。  朋友顺着法师的手指,看到了它们。他不相信地把案头的绿叶和窗外树上的绿叶反复比较着,终于长叹了一声,沮丧不解地看了法师好半天。法师明白他眼中的疑惑,但法师却不想多说什么,只是指了指壁上那幅六祖慧能的开悟偈让他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其实,山川草木,皆有佛性,真理就隐含在普通的自然事物中。“菩提”不“菩提”,不在于树,更不在于什么树,而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一颗菩提之心。若菩提心在,岂不树树皆菩提之树!反之,若只迷信于外在的物相,纵然是坐于菩提树下,也是毫无用处。  我们追求永久的幸福时,是否拥有很多的金钱,较高的身份地位,也不是那么重要的。关键的是在于,我们自己有没有一颗感受幸福的心。    曾经有一个富人拥有百间豪宅和千名奴仆,有一个穷人只有一间茅舍。两个人有一天谈论什么是幸福。  穷人说:“幸福是一种满足,因为我有可以遮挡风雨的茅舍和衣服,我感到很幸福。”富人望着穷人的茅舍和破旧的衣着,轻蔑地说:“这怎么能叫幸福呢?我有百间豪宅和千名奴仆都不满足,我认为只有拥有天下所有的财富才是幸福。”  有一天,一场大火把富人的百间豪宅烧得片瓦不留,就连身上的衣服都被烧得满是窟窿,奴仆们各奔东西。一夜之间,富人沦为乞丐。  一天,冻得又冷又饿的富人路过穷人的茅舍,他站在门口,穷人看见了,就让富人进屋。他给富人找来了衣服,还给富人做了自己常吃的窝头,富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了,也感到很暖和了。  这时,穷人问富人:“什么是幸福?”  富人深有感触地说:“幸福就是你的茅舍和衣服。”    一个人如果利欲熏心,将个人欲望无休止地延伸,就必然会碰得头破血流;一个人如果正确地对待人的需要和欲望,正确地处理人的情感、欲望和现实的矛盾,并进行合理调节,就能够活得自在潇洒。  所以说,幸福本不需要什么额外的金钱豪宅。幸福只是口渴时的一杯清水,幸福是困倦时的一个枕头,幸福是寒冷中的一抹阳光,幸福是饥饿时的一碗米饭。乞丐有乞丐的美梦,富翁有富翁的烦恼。没钱的时候,向往有钱的生活;有钱的时候,向往没钱时的潇洒。单身的时候,向往爱情的浪漫;结了婚以后,向往独身的自由。忙碌的时候,向往闲暇时的轻松;闲暇的时候,向往忙碌的充实。  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追求。有人喜欢烈火般的刺激,有人喜欢清水般的宁静。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便是真正的幸福。  众生以菩提为烦恼,佛陀以烦恼为菩提。    小时候,总觉得日子过得太慢,漫长的童年常常为看大街上的耍猴的而苦恼,因为自己个子太矮小,挤不进去,在层层的人群围墙之外,听着里面热闹的锣鼓点,想象着猴子又从木箱子里面翻出什么宝贝做着什么奇怪的动作,博得人群的掌声和喝彩,自己只想快点长大。长大了之后,知道也不过就是那一只可怜巴巴的瘦猴在耍猴人的操纵之下玩一套闪转腾挪的把戏,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而耍猴人也不过就是从围观的人群里获取一点可怜的口粮,本没有什么精彩的,想着如果齐天大圣孙悟空来看到这个可怜的子孙做着这个可悲的营生,不知会不会再大闹天宫一次。  现在回想起来,最快乐的,还是不用读书的漫长暑假,在自己家的院子里,一棵大榆树下乘凉,等大人都午睡去了,自己和几个小伙伴偷偷爬到树上捉香金金(就是金龟子),坚硬外壳透射着迷人的金属光泽,但是我还是有办法把一根细棉线系到它的小脑袋上,任凭它在空中徒劳无功地飞呀飞,然后自己把小脑袋凑过去感受翅膀煽动产生的习习凉风,惬意无比。这个时候,我们家的那棵榆树,就是我的菩提树。    我们都以为幸福是一个多么可望不可即而苦苦追求的东西,但是殊不知幸福的菩提树就生长在你日日奔波的路上。从内心开始,体会你自己每一刻的感受,幸福就在其中。珍惜每一天的光阴,拥抱每一天的朝阳,和亲人活着的每一天都珍惜、以对方的幸福为幸福,那么不就不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终生遗恨。  当代有一位卓越的诗人海子,他的一首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被广为传颂: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也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句里洋溢着幸福,但是他却自己离开了这个世界。抛开作者个人性格、生活经历等方面的原因,我们从诗句里可以看到的是,他只是对于明天充满期待,他说“从明天起”,反复叙说着自己的美好理想,却忽略了今天,忽略了现在。对未来的期许当然是重要的,而忽略当下的平淡中的幸福,则我们内心所期待的幸福也无法降临,或者即使降临也感受不到了。      
  讲佛法?
  感悟佛法,在生活中
  谁肯舍下浮躁来听风看雨听你说法,我也做不到,尽管很想
  dfghrtt
  这个真实悖论——佛法是为了消除你的浮躁而来,可是浮躁的心却无法聆听佛法。那么,究竟平静是目的还是前提呢?
  四、不执着,可心安    一位弟子向佛陀提问:“是否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佛陀的教法?”  佛陀的回答是:“一切都不可执着。”     禅宗初祖达摩大师来到少林的那年,神光四十多岁,对于佛法的渴望和苦于没有师承的失意,共同催动着他去参见这位日后给他带来脱胎之变的外国高僧。神光这个已经对老庄孔孟和一般三藏佛法了然于胸、而依然心中有惑的中国和尚,与另一个到中国来传法而苦于无知音的外国和尚的结缘,也颇费了一番周折。  神光禅师于是辞别了宝静禅师,前往少室山,来到达摩祖师面壁的地方,朝夕承侍。开始,达摩祖师只顾面壁打坐,根本不理睬他,更谈不上有什么教诲。但是,慧可禅师并不气馁,内心反而愈发恭敬和虔诚。他不断地用古德为法忘躯的精神激励自己:“昔人求道,敲骨取髓,刺血济饥,布发掩泥,投崖饲虎,古尚若此,我又何人?”就这样,他每天从早到晚,一直呆在洞外,丝毫不敢懈怠。  
传说中那一年十二月九日夜,天下着大雪。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国和尚,在大雪纷飞之夜,静立在少室山顶的风雪之中,山下,千家万户的百姓应该沉浸在温暖的梦乡。这一夜,考验了神光的求法之心的诚恳与迫切,可是这对于洞内的那位外国和尚来说,也许还是不够的。  第二天早晨,积雪已经过膝。达摩大师终于开口问:“你久立雪中,当欲求何事”?  神光含着悲泪说:“惟愿和尚慈悲,开甘露门,广度群品”。  达摩说:“诸佛无上妙法,是经过无数劫精勤刻苦的修行,忍受无数磨难才获得的;用小德小智,轻心慢心,就想求得真乘,那是徒劳!” 古印度传说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重新再开始,这样一个周期叫做一劫。  听了祖师的教诲和勉励,为了表达自己求法的决心,神光暗中拿起锋利的刀子,咔嚓一下砍断了自己的左臂,并把它放在祖师的面前。顿时鲜血染红了雪地。  达摩知道他具有佛法根基,于是说:“诸佛最初求道,为法忘形,你今天断臂在我面前,你请求的道已经可以实现了”。  接下来,通常有另一个颇据禅学意味的公案:安心。    神光曰:“诸佛法印,可得闻乎?”  达摩曰:“诸佛法印,匪从人得。”     光曰:“我心未宁,乞师与安。”  师曰:“将心来,与汝安。”     光曰:“觅心了不可得。”  师曰:“与汝安心竟。”    神光和尚求法可算恳切,把膀子都卸下来了,想向您老人家求教佛法,您却说:这个不是跟从别人可以得到的,要自己去悟。于是神光说:那你总得给我个说法吧?我这么巴巴地跑来求道,结果啥都没有,还丢了只胳臂,心里很不安啊?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我这么多年,看了这么多书,总觉得宇宙人生的问题还是参不透,心里很不安宁。您总得给我个说法,让我安心吧?  没想到达摩劈头就说:“把心拿来,我给你安!”  神光的恳求让达摩明白了他的这个中国学生其实并没有弄清楚心是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神光一时四下寻找,思索,忽然在一瞬间领悟:原来哪有什么心啊?都是妄想!  这下达摩说:心给你安完了。    人,因而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对于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着。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执着财富、执着地位、执着情感、执着信仰、执着生存的环境、执着家庭、执着人际关系、执着拥有的知识、执着自身的见解、执着事业、执着技能所长等。由于执着的关系,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占有、恋恋不舍的心态,执着给我们的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  可是诸行无常,一切都在变化,我们又怎么能够执着于眼前的得到会永远不失去呢?正如吃饭有酸甜苦辣各种味道一样,人生也有百味。我们不必执着于得到的开心,也就不会在失去的时候难过。得到和失去,有和没有,都是人生的恩赐,没有必要去执着分别,从而让你欢喜让你忧。    在我的记忆中,那个星期天的早上是个伟大的早晨,因为我们执行了半年以来蓄谋已久的晨练计划。但是最终这场计划周密的晨练活动因为元大都遗址公园里遍布的地摊菜市而沦为一次购物买菜活动。胳膊腿的伸展程度和活动强度还不一定有平时挤公交那样大。当然,路边有很多漂亮而没有芳香的花朵。在夏日早晨的阳光下,犹如塑料花一样妖艳空洞。  走在绿树掩映的土丘上,方砖小路一直延伸到遗址城垛,走在上面,隔着枝叶葱茏听见有节奏的锣鼓点,那是明光桥下一群老年人饶有兴致的秧歌舞。我本来随意跑跳的脚步也不知不觉跟着那鼓点跳动起来,左脚跳右,右脚跳左,可是每次弹跳都感觉身子要飞出去,所谓身轻如燕,飘飘欲仙。我要是这个时候拍个DV,准备这么来:  先是一段不短的方砖小路,两旁绿树掩映,枝叶茂密,密林深处传来锣鼓喧天,节奏强烈,气氛热烈。可是越走越近,从土丘下到平地上来,分开枝叶,原来只有一个小伙子在前后左右上下翻飞,旁边放一个外放喇叭的录音机。  稍微一跑动,出了一脊梁的汗珠,索性一把从脑袋上揪下了汗衫,光着上身走在溜早的老头老太太中间,有那么一丝丝不好意思。但是当我看见一个卖菜的小伙子也光着膀子若无其事大声吆喝、招揽顾客的时候,才更加大胆地暴露着我的微隆的肚腹和可爱的肚脐。脖子上玻璃或者玉石的佛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老人不再显露自己的皮肤,因为青春已过,炫耀的心情早已不再。忽然感到,类似夏日里衣着暴露的少女的那种无须言说的骄傲与自信。  假如我可以不再在乎自己的青春还在,也就不会在乎自己的青春老去;假如我的青春已经老去,我也不会怀念我曾经值得炫耀的青春——那个时候,我心可安。  写到这儿的时候,刚洗过澡在照镜子的GIGI说:  唉,真是岁月催人老啊!    人生的每一个时刻都在改变,上一分钟和下一分钟,许多事情、感受已经不一样。身体会变,感觉会变,想法会变,心情会变,没有什么是永恒存在的,当然也包括痛苦。我们因此学会接受无常、远离执着,对事物的变化抱持开放的心态,愉悦地面对生命中所有的变迁起伏。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让执着的毒草,生长在我们的心田。  所以说,人生就是这样,苦也好,乐也罢,终归要过下去。所以保持一份随遇而安的心情,反而更是悠然自得。    话说起来简单,真正做起来却很难。比如说我,早知道凡是不该执着分别,祖师大德的话也听了一百遍,自己跟别人也说了一千遍,但是如果不是从每天的事情上去用功,真的是什么用也没有。  我曾经无数次地跳槽,无数次地换工作,总是觉得公司不好,老板不好,岗位不好,总之一起都不是我想要的,都不符合我的职业生涯规划,在一个我不适合的岗位工作,就是浪费时间,我简直一天都无法忍受。这就是我的执著心在作怪。有话说的好:先做该做的,再做想做的。有自己的理想是好事,适当坚持自己的梦想也是好事,但是不切实际地好高骛远,对于周围环境的吹毛求疵,而不去寻找自己身上的原因,这就是我太在乎自己的想法,太在乎自己的“价值”,其实在自己没有稳定的心情之时,怎么可能有稳定的工作呢?我只是在做我时刻不停地变化的想法的奴隶,执着自己的一时的冲动,动荡不安了几年。  直到我路过广济寺,遇到能真师父,看见那安然自在却行走如风的神态,一无所求却日理万机的做事风格,包容日常杂事和众生根基差别巨大的耐心,这些都修行!这些无言之教,让我忽然明白很多。  记得那一天,在和师父说话,忽然进来一个四十多岁的大姐,进门就对师父说:  “师父!你说有没有来世?要是有,我干脆死了算了,这辈子太不值了!我辛苦一辈子没有人家干一年拿的钱多,想当初我瞧不起人家,现在人都高级工程师了,我还是个眼看要下岗的工人,你说我活着有啥意思啊?”  我在想,要是师父说有来世,那这大姐马上就要去死;要是说没有呢?那人家会问那学佛干吗?  只见师父平静地说:“你不要把这一辈子跟下一辈子分割来看,他们是连在一起的。你这辈子没有修行好,下辈子也一样。并不会因为你提前走了,就会改变。不是的。”  “那我该咋办呢?”  “从现在开始,先不要激动,不要着急。看看自己的心念,是不是很乱,这样的心怎么去考虑问题呢?”  等她安静下来,师父接着说:  “你就是把这一生与来生看得太不一样,你也把自己和别人看的太不一样。其实只要自己心态摆好了,这一辈子和下一辈子是一样的过;别人怎么看你并不重要,你先改变对别人的看法,不要在乎自己的看法。逐渐就好了。”    人生在世,诸行无常,有时福星高照,事事顺心;有时阴风怒号,事事坎坷。这也就要求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以一种旷达的心态去化解一切不愿、不忍看到的事实。当幸福快乐来临时,我们享受,我们陶醉,那是人生中最美妙的时光,属于我们的美妙时光,我们毫不吝啬地挥霍着我们的快乐与愉悦;而当不幸苦难来临时,我们也要坦然面对,以一种旷达去包容一切艰难困苦。    佛经里面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有一个猎人是个神枪手,他去打猎的时候,下决心这一天只打兔子。然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山鸡,于是他便空手而归。晚上,他躺在床上摸着饥饿的肚子十分后悔,发誓明天要改打山鸡。第二天他去打猎,然而,这天他遇到的全是狐狸,于是他又空手而归。晚上,他躺在床上抱着饥饿的肚子又十分后悔,发誓明天只打狐狸,而第二天他遇到的全是野猪,于是晚上又空手而归。    可笑吧?这个猎人犯下的错误就在于,他不能遇到什么猎物就打什么,而非要打自己想要的猎物,结果一无所获。而我们很多人不也是如此吗?人生有时候是无法选择的。这时候最好选择随遇而安,来什么品味什么,安然地接受命运的安排,自在自得地度过每一天,这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不也是一种力量的体现吗?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不偏执,不强求,顺其自然,才是明智的态度。  有的时候,我们需要学会旷达,我们不再因生活中一些无谓的琐事而斤斤计较;不因生活中几句逆耳的言语而耿耿于怀;学会旷达,不因生活中一些所谓的烦恼而忧心忡忡。  尽管诸行无常,但是在生活中,不管是长久的悲恸,还是短暂的苦痛,都是值得人们去回味的。只要我们有一颗旷达的心去学会接受,除去执着,去品味和感受到生活中不同的味道。  
  自己顶
  再顶,不信珍珠人不识。
  不错 学习中,,,,
  感谢danian8,我很欣慰
  楼主打算出书么?我不习惯对着显示器看太久。
  呵呵,书要出,不会让你等太久。但是,好女儿嫁人,总不能太随便了,你说是吧?  感谢威廉兄弟在两个帖子里的支持!如果可以圆满出版,我会送你书的。
  写得非常好,支持一下楼主,就喜欢看这种书!
  感谢旖旎情!您的喜欢有价值。
  五、去除妄想,即得解脱    在心里面根除那些虚妄的思想,亦即凡夫贪恋六尘境界的心。佛教认为,有妄想就有了虚妄的分别,不知真如平等之理,而分别一切事物,善恶美丑种种差别妄见。我们的心意识,是幻生幻灭、终日随缘的东西。那些熏习缠绕的习气,浮躁不安的烦恼。固执自是的执见和爱恋不舍的爱情,归根到底只是生灭的妄心而已。    芸芸众生大都会在青春时代被爱情困扰。凡俗如我也不例外。我还记得在那次情场滑铁卢之后,我开始怀疑人生,无意间经过一个寺院,就是中国佛教协会所在地广济寺,看见里面不少人烧香拜佛,对于这些,我们一向以知识青年自诩的人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但是我还看见一位在落满玉兰花瓣的寺院中悠然行走的僧人,潇洒自在,如闲云野鹤。忽然之间有一种好奇涌上心头,我就过去壮着胆子问:  “师父,请问你们出家人孤家寡人,也没有女朋友,也没有爱情,怎么会生活得这么自在呢?还是为了普度众生而做给人看的故作潇洒?”  这位师父眼光敏锐但是并不严肃,面带微笑,温和地说:  “爱情是什么?”  我怔了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人云亦云地随口道:  “就是世间最伟大的一种情感,爱情创造了世界啊!”  “呵呵,其实情感是我们内心的执着,尤其男女之情,更是我们的幻觉。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嘛。你自以为是地觉得这个好,那个不好,这个符合你内心的标准,你就喜欢;不符合的就讨厌。但是实际上众生平等,有多少差别呢?”  “那您没有爱情,不觉得孤单吗?”  “看透了,就如水中月影,就不会执着,不执着,也就不会贪恋。因为贪恋也没有用,如果你非要当真,就是猴子捞月,竹篮打水了。”  “那你岂不是要大家都放弃爱情、不结婚吗?这样世界还会存在吗?”  “佛教并没有让所有人都独身啊,成家立业养老育幼,都是应该的,只要不执着。”  当时就谈了这么多,虽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自己已经知道,他的逍遥洒脱,不是一种姿态,而是从内而外的透悟。    佛教就是要破除人们的虚妄幻想,还你本真。但是明白道理是一回事,在日常生活修行又是一回事。每天接触无数的事物和丰富的信息,内心不由自己控制就会胡思乱想,所以佛陀教众生念佛法门,专念阿弥陀佛,以一念代万念,使六根归于一处,归在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上。妄想执着是凡夫众生的生死病根,佛认为必须以持名念佛,来伏除那些在头脑中的妄想。    有一位陈居士来拜谒云居山的道膺禅师。施过礼后,他问道膺禅师:“修行过程中,觉知心和妄想心就像两条龙在争斗。如果两条龙争一颗宝珠,哪一条会得到宝珠?”  道膺禅师回答说:“你这样光问结果有什么用呢?你先把身上的妄想习气去掉,自然就知道谁最终会得到那颗宝珠了。”  陈居士就随便地回答:“我的妄想去掉得差不多了。”  道膺禅师反问:“如果真的已没有妄想心,你还能看到宝珠在什么地方?”  陈居士哑口无言。    正如两条龙和宝珠是妄想出来的一样,心中的很多问题或矛盾,其实也是妄想出来的,去掉妄想,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很多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有些事想得太远,结果就有了无休无止的压力,烦恼自然也就跟随而来。少挂念不该挂念的事,明天的事情让明天的你去处理,这样才能让心情平静下来。  佛教认为,欲望是妄想的动力。人生存在世界上总有许许多多的想法,这些想法大多基于个人欲望的需要:当我们感到冷的时候,就想找衣服穿;肚子饿的时候,就想找饭吃;觉得吃的太单调了,就想换口味;觉得走路太累,才有汽车的发明;觉得活得不够风光,才有权力的要求;觉得一个人太孤单,才有谈情成家的愿望;觉得精神生活贫乏,于是才有艺术宗教的信仰;闲得无以消遣,于是才有麻将、电视等各种娱乐用品的出现。总之,人类有什么欲望,就会有什么妄想;有什么妄想,这世界就会出现什么现象。  对拥有的执着是妄想的助缘,妄想的产生,执着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比如一个无知的小孩,在一堆干柴上点火,烧着了房子,这时正好又刮起了风,火借风势熊熊燃烧。小孩点火喻无明,干柴房子如欲望,大风比执着。欲望的火是因为小孩的无明而生起,随着大风而增大。因此,在欲望推动下才产生的妄想,是随执着而不断增强,执着有多深,妄想就有多大。    在现实社会中,人人都有执着,因为执着不同,那么各人妄想的倾向也不一样。比如女孩执着于服饰,她会关心社会上各种流行的服装款式;她会时常想着自己应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才漂亮;她会去注意每个人穿的衣服是否合身;她会想法赚钱搞到自己喜欢的衣服;当她穿上衣服的时候,会在镜子前晃上好长时间;当她还没有穿上衣服时,面对衣柜中琳琅满目的时装,会不停地挑选上好一阵。因为对衣服的执着,以致于让衣服占据她思维的大部分空间。过于执着服饰的人,有时就会忽略了内在美。  执着家庭的人,他们终日都在为家庭操心。尤其作为一家之长,她要解决家庭的经济来源;要准备每天的生活用品;要关心每个儿女的成长过程:读书、就业、结婚、生儿育女;要处理好周围的人际关系;要调和家庭成员的意见分歧;要想法子如何改善生活的物质条件。有许多专门修坐禅的居士来找法师说,打坐念佛无法专心,试想她要为这许多事操劳而又很执着,有无穷无尽的妄想,怎么能静下来呢?  那么执着艺术的人,会有艺术的妄想;执着于权力的人,会有权力的妄想;执着爱情的人,会有爱情的妄想;执着于文学的人,会有文学的妄想;执着于科学的人,会有科学的妄想;执着于宗教信仰的人,会有宗教信仰的妄想。所以,农民有农民的妄想,工人有工人的妄想,哲学家有哲学家的妄想,文学家有文学家的妄想,政客有政客的妄想,商人有商人的妄想,学生有学生的妄想。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执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妄想,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妄想的天地中。    有一个制作各式各样成衣的商人,因为经济不景气生意日渐低迷,商人为此终日郁郁寡欢愁眉不展,每天晚上都睡不好觉。细心的妻子对丈夫的郁闷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不忍丈夫就这样被烦恼折磨,就建议他去找心理医生看看,于是他前往就医。  医生见他双眼布满血丝,便问他:“怎么了,是不是因为失眠而痛苦?”  成衣商人说:“是呀,真叫人痛苦不堪。”  心理医生开导他说:“别急,这不是什么大毛病!你回去后如果睡不着就数数绵羊吧!”成衣商人道谢后离去了。  一个星期之后,他又出现在心理医生的诊室里。他双眼又红又肿,精神更加颓丧了,心理医生复诊时非常吃惊地说:“你是照我的话去做的吗?”  成衣商人委屈地回答说:“当然是呀!还数到三万多头呢!”心理医生又问:“数了这么多,难道还没有一点睡意?”成衣商人答:“本来是困极了,但一想到三万多头绵羊有多少毛呀,不剪岂不可惜?”心理医生于是说:“那剪完不就可以睡了?”成衣商人叹了口气说:“但头疼的问题又来了,这三万头羊的羊毛所制成的毛衣,现在要去哪儿找买主呀?一想到这儿,急得我就又睡不着了!”    妄想,使得我们生活在自己意识构造的世界中,无法正确地认识宇宙人生的真相。妄想使我们在人生旅途上疲于奔命:鸡在为一把米而奋斗,老鼠为蓄藏过夜粮而奋斗,鸟儿为过冬而奋斗,学生为升学而奋斗,知识分子为职称而奋斗,工人为月薪而奋斗,商人为经营而奋斗,政客为最高权力而奋斗。在这世界上,每个人都在为实现自己的妄想而奋斗。妄想大,奋斗也大;妄想小,奋斗也小。妄想使得人一生忙于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妄想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因此,佛教中告诉我们要远离颠倒梦想,如何远离呢?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最常用的禅坐。许多人打坐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妄想总是不绝如缕的。你越是克制,似乎它越来劲,心很难静下来,因而为此苦恼不已。怎么办呢?佛教有对付妄想的绝招,那就是:从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一切都如梦幻泡影,不住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相,无智无得,心无牵挂,自然就会远离颠倒妄想了。  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佛教让我们杜绝妄想,并不是让我们消歇内心的一切梦想和渴望。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美好光明的期冀,是推动我们人类世界前行的动力,比如佛教徒的解脱成佛,就是第一大梦想——能够成为普度众生的觉者,这个梦想恐怕是最崇高的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佛教禁绝的是个人的一己私欲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倡导的是为众生奉献的伟大理想。  而同样是想,一个是为己,一个是为人,一念之间,境界不同,感受将判若天渊。    还是在广济寺里,每次大法会,我都会看见一些在寺院里饶有兴味地谈论的居士们,赤日炎炎之下毫无疲惫之意,有的站在树荫下,有的就站在艳阳里,都在传播自己对于佛法的认识,吸引来往的过客,很多人因为这个热情高涨的场面而开始从磕头上香转变到真正了解佛法真实意义上来。而可能还有不少人是听着听着就离开的,这个时候,我的现场感受是,演讲者脸上毫无沮丧之意。我想原因就是,他们没有私心,即使听众走了,他个人并不会损失什么。  相对于商场门口的促销演出,围观的人少了,演员们就没有了表演的欲望,连主持人都很沮丧。    这就告诉我们,理想境界的高下,是可以左右我们的精神的,是可以影响我们做事的效率和结果的。      
  广告也感谢,呵呵
  哈哈,灵兄客套了,小弟为情所困,觉得自己俗不可耐,来看看灵兄的东西,求得片刻安逸。
  好东西.为情所困
  为情所困,不好;超拔出来才好。    这章不是刚好说到感情的是吗?  你们说是不是凑巧?
  藏民就叫做Shangri-la,香格里拉。  
  好奇怪,怎么跑到版务处理了?没有什么错误吧?
  都不错 请继续
  再次感谢danian8,马上继续——     七、俱胝一指,自有真意    我们有了一颗无常心,就能够懂得人世间没有事情是恒久的,所以说我们需要灵活地面对生活的一切。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难以突破,就是因为我们自己给自己画地为牢。  以我们学佛为例,佛法是导入涅槃的工具,运用就要“活学活用”,修学佛法要灵活,避免呆板,不拘泥,要通达通观,如对待感应神通;运用要灵活,避免法执,不著相,适合适宜,如正确对待自己的悟性。  佛家典故里有一个很著名的关于一指禅的故事:    在一个下雨的黄昏,在金华俱胝禅师的道场里,一位比丘尼来到庵里,她不经通报,也不脱笠,径自进入禅堂,持着锡杖,绕俱胝禅师禅座三匝,道:“你说得有道理,我就脱下斗笠。”  
她一连问了三次,俱胝禅师一时不知所以,连一句话也答不出。比丘尼便拂袖欲去,俱胝禅师只觉惭愧,就礼貌地说:“天色已暗,且留一宿吧!”  
比丘尼停下脚步道:“你说得有理,我就留下来。”  俱胝禅师仍不知该如何回答,才是说得有理。  后来,天龙禅师光临到此,俱胝禅师就把比丘尼问话的经过告诉天龙禅师。天龙禅师竖起了一根指头开示他,俱胝当下大悟。  从此以后,俱胝禅师凡是遇到有人请示佛法禅道,他便竖起一根指头,学者都能因此有所契悟,因此“俱胝一指”,相当有名。  在俱胝禅师座下,有个沙弥也学老师的样子,凡是求道者,只要俱胝禅师不在,也不管人家问他的是什么,他也学着师父竖起一根指头。有一天,俱胝就将沙弥叫到法堂,问道:“你也懂得佛法?”  沙弥道:“懂得!”  俱胝禅师道:“如何是佛?”  沙弥很自然地又竖起一根指头,俱胝禅师便拿起剪刀将沙弥的手指剪断,沙弥痛得大声怪叫,俱胝禅师就喝道:“你再说明一下,如何是佛?”  沙弥自然地想再举起一指,猛然不见指头,当下大悟。    其实,真理并非可说,若有言语,皆非真理。道家始祖老子也说:道可道,非常道。一切付诸言语文字的表达都嫌废话,可是难道就不能表达吗?如果彻悟者的境界只能以沉默应对,那和白痴有什么不同呢?自然连个小沙弥都可以做到的。但是其实虽然不好说,还是可以随缘应机地表达。不管怎么表达,要表达的不外一个无分别的至高而自然的境界:  一。  这就是《金刚经》所谓的“一合相”,就是这个世界的状态,佛教将这整个世界视为一体,统一于一,完全和谐,没有不同,在一些学者看来,参差多彩才有美感,这只是表象,而佛教所说的,是世界的如如不动的本质。是主观个体与客观世界的合一,没有我与世界的分别。  在这个大的理解背景下,祖师们可以棒喝,可以作揖,可以随意举手投足,可以应机对话参禅,而小沙弥却只看见禅师的一个手指,自然是舍本逐末,不知道这是说法的方便,执着成病,当然只有当师父一剪断去,连这个表示的手指也空掉,才见真相。  所以说,我们学习佛法的智慧,同样要学习好佛法的应用。在现实当中,不能因为我们学佛,就非要不合时宜地讲究固定的学佛模式,只要我们的内心,守住我们的佛心,守住我们的向佛之心,而方法也就不拘一格了。因时,因事,因地。  在古代,大德高僧们面对着目不识丁的大量信众,迫不得已建立念佛法门,当时人群心底淳厚,容易念佛安心,获得平静喜悦和生的动力。而如今,面对着理性日益高涨的年轻人,更需要弘扬佛法的真实智慧,而不是鹦鹉学舌有口无心的念佛。但是我还是看到大量的年纪轻轻的学佛者都在以每天念多少遍佛号而沾沾自喜、互相比较,耗费了大好时光和年轻的大脑。诚可叹息!  不光是学佛法应该不拘一格,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灵活地面对所发生的一切事情。人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低级动物,关键是人的大脑。既然如此,遇到了问题可以灵活地处理,用这个方法不成就换一个方法,总有一个方法是对的。做人做事要学会变通,不能太死板,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前面已经是悬崖了,难道你还要跳下去吗?不要被经验束缚了头脑,不要被制度条条框框所桎梏,要冲出习惯性思维的樊笼,坚持很重要,但盲目的执着是不可取的。    一天在堂上,禅师想考一考弟子们的智慧,就问他们:“绵绵阴雨二人行,怎奈没有淋到一个人,这是为什么?”  弟子们议论纷纷。第一个说:“两个人走在雨地里,有一个人却不淋雨,因为他穿着雨衣。”第二个说:“我认为下的是局部阵雨,一个走在下雨的那边,当然淋雨;一个走在不下的那边,当然是干的啦。”第三个弟子反驳道:“你错了!明明是绵绵细雨嘛,怎么可以说是局部阵雨呢?照我说,原因很简单,下雨的时候,一个走在雨中,一个走在屋檐下。”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得很激烈,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答案最正确,于是请禅师评判。禅师笑着说:“你们都不对:‘不淋一人’,不就是两个人都在淋雨吗?你们都只想到不淋,越争论,距离正确答案就越远。  弟子们不禁惭愧不已。    只是沿着既定的旧有轨道运行,在固有定式的思维套路中演绎,了无新意,少有创建,创造力就会被深深地束缚,新鲜生猛的创新潜能被压抑。枯坐在这样一口固定思维模式之井中,恰似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凡事都要随机应变。若死抱着教条不放,不论是修行也好,做事也罢,最后只能钻进死胡同。死抱着佛的经教义理不放,心里装满了各种教条、名相,对于佛祖,更是当作神明一样,将之与自己远远隔离开来,不敢越雷池半步。这样只会丧失勇气,蒙蔽自己的智慧。所以,任何知识都要活学活用,否则只会让头脑僵化。    修行净土宗的人很多,因为大家觉得简单,只要口念“弥陀”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人研究佛陀在《阿弥陀经》里说的西方,不过是他的随意一指,方便之说,为了教导当时一般无知蒙昧的信众,可是我们现在人还在认为有一个“西方极乐世界”可得,可真是不懂佛理了。针对这个问题,有智慧的提出疑问:我们在东方的人念佛往生西方,那西方的人往生哪里呢?  其实净土在心,心中清净,无处不净,何必单单渴望求生西方?再说地球是圆的,超出地球,在浩瀚的银河系,在无边无际的宇宙空间,哪有东西南北之分呢?    逆风起飞,旁枝逸出,无规无矩,不守常道,如同打出无形如意拳,往往是一脚就蹬上了“大道无形”的大道。有时,不妨转换一下僵化的思维模式,结果就可能变废为宝,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育平凡作辉煌,蹬出一派奇花异草、风光旖旎的新境界。    
一个心理学家曾和一位孙先生打赌说:“如果给你一个鸟笼,并挂在你房中,那么你就一定会买一只鸟。”这位孙先生同意打赌。因此心理学家就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鸟笼给他,孙先生把鸟笼挂在起居室桌子边。结果大家可想而知,当人们走进来时就问:“孙先生,你的鸟什么时候死了?”孙先生立刻回答:“我从未养过一只鸟。”“那么,你要一只鸟笼干嘛?”孙先生无法解释。  后来,只要有人来孙先生的房子,就会问同样的问题,孙先生的心情因此搞得很烦躁,为了不再让人询问,孙先生干脆买了一只鸟装进了空鸟笼里。  心理学家后来说,去买一只鸟比解释为什么他有一只鸟笼要简便得多,人们经常是首先在自己头脑中挂上鸟笼,最后就不得不在鸟笼中装上些什么东西。    有多少人正像他们一样,跳不出心灵的牢笼,执意抓住那已经无用、甚至已经成为人生限制的东西,不愿获得轻松自由的人生。       
  明后天去西柏坡,停止更新一天或者两天,大家清静自便。
  回来啦,在体会,毛泽东从西柏坡进京的心情。呵呵!      八、色空不住,生死一如     佛的智慧有时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但是,我们可以说它的主要精神是积极而洒脱的。积极是说它不是消极的,不逃避现实的矛盾;洒脱指的是不执着。这两方面表面上看似乎很矛盾,而佛的智慧禅就具有这两方面的精神,洒脱而又坚持定性,积极而不固执。  一般人心目中的佛教是空的,是消极遁世的,其实不然。佛陀说空,只是因为人们过于看重现实的一切财富、地位、舍宅、情感。但是这些东西都是会随着时光之流慢慢消失的,当我们过于看重它们的时候,失去了就会很伤心,由此产生了一切的烦恼和痛苦。为了令众生离苦得乐,佛陀说空,当你明白了一切不过是梦幻泡影、镜花水月的时候,自然失去就不会过于难过。  但是当人们又执着于物质世界的拥有(佛教称物质为色)转为看破人世间的一切时候,人们都会说这个人看破红尘了,其实这个时候却是佛所不支持的,所谓宁著有须弥山,不著空如芥子许。因为当人们执迷有(色)的时候还可以用空来引导,当他执着空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办法将他拉回来了。    有一个考学失意的少年,偶然看到寺院很安静,看见与世无争的出家人,自己就想出家,不管父母亲人的反对,自己非要跑到寺院不回家。寺里的师父们让他再等等,等他安静下来,冷静思考之后再做决定不迟,可是他就是一意孤行,到另外一个地方剃度出家了。可是等他出家之后,才又感到,原来出家的日子是这么清苦,还要每天晨钟暮鼓地修行,还有很多世间的烦恼一点也不少,时间久了又按耐不住自己年轻萌动的心,就觉得自己不该出家了。耽误了一些日子,才终于又还俗。    这或许是他个人的因缘,但是却说明了偏颇于色与空任何一处都是不合适的。佛教中色与空相对时,色主要是指物质世界的表象,这当然也可以包括人们通常理解的色相。这样来理解色不异空,也不算错误。这又是另一种无分别心,而最终还是为了让我们看开,放下。    有一个老和尚携小沙弥云游四方,途遇一条河,见一女子正想过河,却又不敢过。老和尚便主动背女子趟过了河,然后,然后放下女子,继续赶路。   小沙弥不禁一路嘀咕:“师父怎么了?竟敢背一女子过河?”一路走,一路想,最后终于忍不住了,说:“师父,你犯戒了。和尚怎么可以背女人?”   老和尚叹道:“我早已经放下,你却还放不下!”    老和尚的心中,已经没有女色,只有众生,当救则救,抱之即放,洒脱自然,其境界自然在一般人之上。对所谓的色的在意诚然是一种执著心,而对于空的在意,却又产生了另一种执著心。佛教的高妙之处,就在于无立足境,色空不住,一切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只有这样,才是真干净磊落。  老和尚当拿起的时候行得稳,当放下的时候放得坦荡。教小沙弥的其实就是教他应当如何“做人”,不是膜拜佛祖,不是万事俱“空”,而是当有则有,当空则空。其实,无大执着者,何曾有大放下呢?对于小沙弥来说,才是应该放下自己的执着,洒脱修行。  老和尚是洒脱的。洒脱是种态度,是种看穿世事,既不出其外,也不过度介入其中的生活方式。抛开令人皱眉的烦心事,做一个洒脱的人。    向来不屑于关注娱乐的泡沫,是的,如果娱乐可以包含音乐、摇滚、电影的话,我就关注这些,但是与此无关的一概不理。因为那些泡沫会干扰我对音乐和电影作品本身的欣赏。比如《无极》如何宣传一概不知,看完后的失落与听说他们污染了自然生态一样郁闷——他们也污染了我的想象力和对以前陈凯歌的完美期待。比如许巍无论如何低调,他出的每首单曲和CD都会莫名其妙进入我的听觉。  但是即使我们不关注,娱乐圈还是会时不时地爆出一些偷拍或者艳照的绯闻来。有一次也看到了香港百位明星包含成龙张学友在内的抗议偷拍的活动,据说是侵犯了哪个明星的个人隐私权。这个主流媒体也认真报道的娱乐新闻不像炒作,倒引起了我的关注。很对,那个低级趣味的杂志和个人应该被谴责,并受到法律制裁。  可是,我倒想问问,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有人看。  为什么有人看?  是有人勾引和灌输。  勾引人的人是谁?  就是明星们。  你看看目前随便哪部电影,甚至CD封面,甚至广告海报,不是你们在搔首弄姿春光乍泄么?而且拿这个当卖点,炒作。据说这是为了提高关注度,吸引眼球。  可是难道你们就靠这些吸引大家的关注么?除此之外就没有获得大众关注的东西了吗?  在全社会都被一种骄奢淫逸思潮所鼓动的时候,所有人都是茫然的,他们只好听从电影杂志海报触目即是的启示,而你们在这铺天盖地的诱导中不是一种主动的欣然导引的姿态么?当你们把大家的胃口吊足了,人民不满足于只在你们工作的时候花钱看你们脱,还想进一步看你们自己不工作的时候,不花钱就能看的脱。现在你们倒反回身来谴责帮大家忙满足色欲的杂志或者个人了么?    其实,在一开始就错了。  眼睛就是要看的,色尘本不存在,因我们的虚妄想象而有,佛陀说,皆是前尘分别影事。没有眼根,也就没有什么看得到的物质器界,更不说什么色相。电影、图片原本为虚幻的世界再添加一种虚幻的影象。比如,组成明星的元素原本是没有的,因宣传而有,是一个人类的一员,组成她的四大地水火风本属空无,幻化人形组成血肉之躯而诞生人间接受轮回。当她需要为自己的事业做宣传的时候,她被要求而形成图象,被眼睛看见,则已经有了一层虚幻。和她本人的真实已经不一样了(这个过程中,消费者在消费她的事业的同时也消费了对她这个图象的感觉)。人们认为发出那样声音的就是那个美丽女孩。美丽的声音与图象交互影响,成就了她在喜欢她的歌迷心目中的形象。这就又是一层虚幻。  很多成年人更是沉迷于世界的物质表象而迷误多生多劫,贪爱色相,因爱生情,因情见色,于是爱欲瀑流不止,无明之行不息,烦恼爱渴不断,生死轮回催逼。这就是我们的世界,这就是我们的扰攘红尘芸芸众生。  何时,我们可以摆脱外界的干扰,进入我们自己深广无边的般若性海呢?    一次,广济寺的能真师父在讲课的时候,提出一个问题,说如果你正在打坐的时候,叮铃铃一个电话来了,你是该接电话呢?还是该继续打坐、保持静心呢?  这个问题让天天讨论佛法、修行打坐的老居士们犯难了。为什么呢?作为佛弟子,助人为乐是应该的,别人打来的电话,一定别人需要什么帮忙;而打坐入定又是为了明心见性、了悟成佛。这两件事情,究竟该怎么协调呢?  有人说:成佛最重要,好好打坐,两耳不闻窗外事;有人说:接电话帮忙,等知道是谁打来的、什么事情了,如果不是急事让他再找时间再打。  最后能真师父笑着说:  为什么不可以一边打坐一边接电话呢?  大家更糊涂了,打坐的时候怎么可以接电话呢?接电话的时候怎么入定呢?  师父解释道:  我们打坐是修行,修一颗佛心;而接电话是给人帮忙,普度众生。它们其实是一回事啊!佛心也是普度众生之心啊!我们什么时候能不去区分打坐和接电话的区别,我们就有进步了。    
其实不论做什么都是形式,为的都是训练我们一颗慈悲平常的心。打坐修心,不去作为可归于空,助人为乐,有为法属于色,只要我们心中有佛,怎么做都是修行。  超越色、空对待的二元对立,也就摆脱了对于生、死的对立紧张状态,不恋生,不畏死,生死如一,色空两忘,即《心经》所谓“色不亦空、空不亦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明白并体会到了这些,随意悠游,自在洒脱,而无不在天人合一、自他融合的涅槃之境。          
  第二品
无我无私天地宽        每一个人  如万维空间随意延伸的弧线  交叉但不重叠  各自奔向各自的方向    此岸和彼岸  没有差别  无比宽广  我岂是为了此岸而感伤  我岂是为了彼岸而幻想    今晚忘掉  忘掉我  忘掉你  忘掉众生  忘掉寿者     只这样坐着  盘坐   没有语言   没有   没    世界竟然在眼前  铺展开来                              一、无我才是真洒脱  人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总是要通过自己之外的一些东西来证明,比如:我的衣服,我的玩具,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相貌,我的语言,我的想法,我的习惯,我的气质,我的神态……通过这些,仿佛才可以保证“我”与别人的不同,这些东西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活脱脱的我了!  那么,假如将我之外的这些东西统统抽掉之后,我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我还存在吗?人的自我意识就是这么奇妙,为了显示我的存在,就是要拉来很多不属于我的东西,这个现象背后透露出一个吊诡的信息——我可能是不自信的!  为什么不自信呢?佛教告诉我们,我们执着的那个“我”本来就是不存在的!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偏要证明自己存在,这当然需要拉大旗当虎皮,找些本不属于我的物件来彰显我。  比如,我们的个性越来越依赖于服饰、装扮和流行语言来显示。假如谁没有在服装上现实出独特性来,似乎他在人群中就是不存在的。可是谁能说,一样的衣服换在另外一个人身上,还是那个我呢?  我们讲究名声、地位、乃至思想而显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存在,就像我们用衣服表达个性一样,是虚无的。我们只是用这些东西塑造了我,可是当这些都抛开之后,我即被消解。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是用来检验是否是佛法的三法印,再加上“有漏皆苦”,有时被称为四法印。而其中“诸法无我”意义最为深广,它是应世出世之根本,是人生解脱的关键,对人类有情最富有现实意义。  佛经上说:“一切烦恼,皆由有我而起。”因此要扫除这些烦恼,就要破我执。    有个奇妙的现象,一个婴儿来到世间,本身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在称呼自己的时候,也不会说“我”,而是直接叫自己的名字,好像是说着别人。这个是,他的内心是没有我执的。高兴就笑,不舒服就哭,丝毫不需要为了自己的面子而去委屈自己,所以小孩除非外来的感冒或者其他细菌感染,自己是没有病的。而等到年龄逐渐长大,被人教会,这个是我们的爸爸妈妈,我的玩具,我的衣服,我的家……才逐渐有了自我的意识,而且自我的范围随着成长而不断扩大。于是与兄弟姐妹分享父母的爱时,如果得到的少了就不满足,自己的玩具被抢走了也会生气,衣服被人撕破也会伤心……自我越多的时候,也越不容易满足。再到后来自己的名誉、自己的权势,这些看不见的东西都成为我的属性,越是这个时候,也越不容易开心。    我们大部分人总觉得这个肉体是自己,因为它要吃饭,我们就要上班,辛苦工作,给它赚钱买吃的;它要睡觉,它往床上一躺,我们的生命就消耗了三分之一。爱美的女士们还要为这肉体做更多事情,割成双眼皮,垫鼻、纹眉、漂唇,乃至隆胸束腰,还能不惜大动手术,改造得好看一点儿!我们不断地折腾,早上起来要给它化妆、洗脸,定期要给它洗澡,它稍微生一点毛病,还要到医院把它医治好。为了照顾这个躯壳忙活了一辈子,可是到最后这个躯壳还是会一天天衰老,并不遵从我们渴望长生不老的意志,所以它并不属于我们,它属于坟地和火化炉。  而接受过现代教育、有点文化思想的人,则会认为操控肉体的这个精神自我,即西方人所讲的这个“灵魂”才是自己,所以笛卡尔讲“我思故我在”,我在思考,所以我是存在的,这个也依然并不究竟。这个所谓“精神自我”就是佛法里讲的“我执”。  一般人认为,千变万化的现象背后有一永恒不变的自我实体。佛教则认为,这种“我执”是不正确的认识,如同龟毛兔角一样都是人们的想像臆造,源于人们的无明愚痴,更是痛苦轮回之根源。  “诸法无我”是指一切事物没有独立不变的自体,无论是迁流不息的有为法,还是寂静湛然的无为法,无论是有情世界,还是物质世界,都无法找到一个主宰者。    有一次,弥兰陀王问那先比丘:“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不是!”    弥兰陀王乘胜追击:“耳朵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是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意识,是你真正的身体吗?”     “也不是!”    弥兰陀王扬起脸了:“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不能代表你真实自在的本体,那么,你在哪里呢?”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了?”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呢?”     弥兰陀王恍然而悟,这才知道因缘果报是整体不能分割的,是不能用边见、成见执取的。    房子要靠各种因缘如材料、人员、图纸等等的具备,才能完成一栋房子,人也是诸般因缘和合而成的。人执迷于有关“自我”的一切——我的欲望、我的利益、我的光荣、我的骄傲、我的所有,凡是跟我有关的,就会因得到和满足而产生喜乐之情,同样会因为得不到和失去而产生悲伤之情,也因此一生都受困于这个我和我所拥有的一切。  我执是最大的痛苦来源,所以佛陀说:没有我这个人,也没有属于我的物,如果已经知道没有我,又凭什么有我的物?假如能这样理解,也就能斩断所有的烦恼。    有一次,一位禅师在香港讲经。期间,遇到一位有很多金银珠宝的居士。这位居士拉着禅师前往银行去见识见识自己的珠宝,因为他的珠宝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了。  到了银行,经过层层的关卡之后才来到保险库,打开保险箱取出金银珠宝。这时禅师说:“这是你的?你就这么一点点儿吗?”  听了这话之后,居士心里很不痛快。他说:“这些珠宝都是我花大价钱买下的,全部都是我的。因为这些珠宝非常贵重,所以不敢拿回家,拿回家怕小偷偷走;也不敢戴在手上,怕被人抢劫,所以就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但它们的的确确都是我的。”  这时,禅师说:“如果这样算是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银楼里的珠宝都是我的。为什么?我到那里,叫人拿出来给我看看、摸摸,好!收起来,给我保管好,这和你放在银行保险柜里的珠宝有什么两样?”    人们常沉于“我执”观念之中,即“是我的”的观念,对于钱财尤其如此。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只不过是身外之物,应该破除“我执”观念。我们连自己的生命都不能有效地掌握,何况属于我们的外物呢?    有一对夫妇买了一栋海滨别墅,他们请了一个菲佣,养了一只名贵的宠物。但是因为要交别墅的月供,所以这对夫妻每天天一亮就出门做事,忙到天黑才能回家。而大部分的时间,倒是请来的菲佣躺在客厅的沙发上,怀里抱着那只名贵的宠物,透过落地长窗欣赏海滨的美景。  那么到底是谁过上了好日子呢?  菲佣免费享受了那对夫妻提供的美好生活,而那对夫妻为了维持这样的生活而辛勤工作,所以根本没有时间享受。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那对夫妇沉于“我执”观念之中,想要拥有更多的金钱。结果呢?他们并没有过上幸福的的生活。    从“我”这一生命体来看,我是不存在的。从佛法讲,“我”和我的一切活动的产生,都是无始无明使众生原有的清净本性受到污染,而迷失了自己的本来面目。人人迷物为己,认识为心,为物所转。再说,凡夫所说的色身我是由色、受、想、行、识五蕴和合之体,而五蕴是属于色心二法。从物质方面来讲,每人的身体都是由一些元素或细胞组成的,而细胞是刹那不停地新陈代谢着的,比如孩童时,皮肤红润,血气充满;青年时,虽血气方刚,但容貌已比孩童时候老了;中年时,皮肤起皱,又比年轻之时衰老;老年时,发白面皱,齿洞耳聋,日薄西山,又如何能与充盛之时相比呢?  佛教“诸法无我”的理论,是佛教和其他宗教的根本区别。佛教通过般若智慧,对世间一切法进行观照,洞彻到宇宙人生的真相,来纠正凡夫对“我”的妄见,解脱众生的苦恼,对治自我意识的无限扩张。在思想上对治人们固有的执见,让众生认识所谓的“我”,只是因缘和合的假相,并不是常住不变的实体,从而让众生破除“我执”,但这并不否认人生所创造的价值。而是说我们凡夫要作如是观,不被外界的花花绿绿、五彩缤纷的假相所迷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世间 控而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