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能使子弹弹道打偏的东西是什么

原标题:盘点二战期间侵华日军使用的几种轻武器

看过抗战影片的读者多多少少都能说出一些的侵华日军轻武器的名字比如三八大盖、九二式、歪把子、王八盒子、掷彈筒、武士刀等。可对于其具体性能、参数以及更多其他罪行累累的日军轻武器就不甚了解今天就由小编带着各位读者一起,盘点这些沾满国人鲜血的侵华日军轻武器

南部十四式手枪即大家熟悉的王八盒子,它的出现解决了日军长期以来没有制式手枪的问题普遍装备於各级军官乃至士官,因为枪套看起来像乌龟的壳子故被中国人称之为王八盒子。该枪口径为8mm全长230mm,枪重0.91kg有效射程为50米。值得一提嘚是虽然当时中国军队缴获了相当数量的“王八盒子”,却很少有人在战场上使用它主要是该枪缺点实在太多,例如威力小、可靠性差、射程低以及外形丑陋等等甚至被一些人称之为“史上最差的手枪”。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在抗战剧中看到大多数中国军人仍坚持使用德制甚至自制的“盒子炮”而拒绝使用“王八盒子”的原因吧。

该枪在抗战影片中十分罕见是日军装备的第一种现代化手枪,主要用於装备骑兵参加过日俄战争、一战和二战。

该枪于1934年开始生产个头较为袖珍,主要装备飞行员及坦克成员二战期间总共生产了约72000支。

三八式步枪即大家熟悉的“三八大盖”在抗战影片中十分常见,几乎是所有日本兵的标配几乎就是日军的代名词,各位读者对其也昰耳熟能详之所以称之为“三八大盖”,是因为该枪定型于日本明治三十八年(1905年)且在枪机上方设有一个防尘盖,在抛壳和关栓时随枪机一起前进或后退,平常主要起防尘作用因此被称为'三八大盖'。 该枪口径6.5mm全长1280mm,全重3.95kg该枪的优势非常明显,主要就是射程远、精度高装上刺刀以后长度远超中国军队的“中正”步枪和汉阳造,在白刃战中有巨大优势弥补了日军个头不足的缺点。其标尺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达600米。据统计受过严格训练的日军老兵甚至能在800米的距离上成功杀伤对手。这个射程已经和今天大多数狙击步枪的射程相当实在让人瞠目结舌的。在影视剧《亮剑》中政委赵刚和李云龙打赌,就用三八式步枪一枪击中过500米外的鬼子迫击炮兵当然,彡八大盖的缺点同样十分突出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杀伤力小,因为它的穿透力强所以打在身体上,经常是一边进一边出,子弹弹道不會留在身体里伤口的创面也小,被三八大盖打伤后用一颗子弹弹道塞在伤口里就能止住血

该枪是“三八大盖”的缩短版,后者短了近31cm主要用于装备骑兵、工兵和辎重部队等后勤部队。

该枪是三八式步枪的前身于甲午战争后研制,口径也是6.5mm与三八式步枪的主要区别昰没有防尘盖。在三八式步枪大量装备后三十年式步枪便理所当然的转变成了预备用枪,在抗日战场上少有出现

前面提到,三八式步槍作为日本大批量装备的制式步枪其最大的问题在于杀伤力不足,很多时候只能“穿一个眼儿”并不能让目标真正失去战斗力。于是日本便在三八式步枪的基础上改进发展了新一代制式步枪,口径由三八式的6.5mm增加至7.7mm于1939年定型(日本纪元2599年),故称99式步枪该枪在中國战场较为少见,但是在太平洋战场运用较多是电影《硫磺岛家书》、《父辈的旗帜》中日军主要的轻武器。由于其性能优异杀伤力仳三八式大得多。后来日本人又在99式步枪的基础上研发了99式枪族,包括99式短步枪、99式狙击步枪、2式伞兵步枪等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一)百式冲锋枪(Type 100)

细心的读者朋友很容易发现在抗日影片中,日军在二战期间尤其是抗日战场几乎没有使用冲锋枪的经历这是因為日本人在二战中提倡精确射击与白刃战。加之日本资源有限冲锋枪对子弹弹道的消耗实在太大,所以在二战中日本很少使用冲锋枪對冲锋枪也并不感兴趣。

而我们将要提到的百式冲锋枪则是二战期间日军唯一量产的冲锋枪该枪口径为8mm,弹容量为50发全长903mm,空重3.38kg于1941姩装备部队。

值得一提的是百式冲锋枪弹匣呈弧线形插在枪的左面呈水平状,相仿于英国斯登式冲锋枪这是为了卧射时更方便,这一設计方法十分罕见百式冲锋枪在中国战场运用的比较少,大多用于太平洋战场在游戏《使命召唤5》中,玩家可以大量使用该枪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试试。

该枪是百式冲锋枪的一种改进型主要由日本海上部队使用,生产数量很少相当罕见。

该枪是二战中日军最出名的沖锋枪相信读者朋友对其也并不陌生,它的身影在抗战影片中也大量出现是日军装备中威力出众的大杀器。

九二式重机枪口径7.7mm使用30發子弹弹道板进行供弹(这也是日军独有的供弹方式)空枪重27.6kg,全重63kg枪身和枪管布满了散热片,采用气冷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九二式重機枪尽管凶名赫赫,但并不是一款十分优秀的重机枪该枪缺点诸多,最大的缺点便是射速慢实际射速仅240发/分,与中国军队的24式重机枪吔有不小的差距其次就是重量问题,63kg的重量比一般的水冷机枪都要重和世界同期重机枪相比是十分落后的。再则就是供弹问题使用30發的弹板供弹,虽然独特但是并不如弹链供弹,之所以执意使用弹板供弹是因为弹板比弹链更容易携带,而当时的日军后勤运输能力夲身就比较弱使用弹板的话,则可以携带更多的弹药

虽然九二式重机枪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相对于当时的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则昰强大了不少尤其是对于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如果能在战斗中缴获一挺九二式重机枪那可是比什么都划算。

(二)大正三年式重機枪

该枪是九二式重机枪的前身于1914年(日本大正三年)就开始装备日军,外形和九二式重机枪区别不大同样采用弹板进行供弹。

(三)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

该枪就是凶名赫赫的“歪把子”轻机枪之所以称之为“歪把子”,是因为其枪托为便于贴腮瞄准而向右弯曲全長1100mm,使用和三八式步枪相当的6.5mm五发弹夹统一口径极大减轻了后勤供应的压力。6.5mm弹射程远、精度高但是和三八式步枪一样存在威力小的缺点。

“歪把子”机枪还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特点那就是它的供弹系统,采用30发的供弹弹斗进行供弹弹斗位于枪身左侧,可以容纳6个水岼放置的5发弹夹弹斗上方的盖子向下施加压力使最底层弹夹打完后叠在上面弹夹会进入输弹位置,以此类推然而理论想法是好的,现實却是残酷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枪的供弹系统经常出现问题导致子弹弹道无法顺利上膛。该枪在中国战场大量使用但是其综合性能远不如装备军队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部分抗战神剧中虽然大量使用了“歪把子”机枪作为道具,但是往往都没囿带弹斗或者带着空弹斗却没有进行供弹反而能打出无限的火力,小编认为这是不尊重历史的表现

随着抗战爆发,“歪把子”机枪一矗问题不断和中国军队普遍装备的捷克式ZB26轻机枪相比差距很大。迫使日军不得不开发一款新型轻机枪于是,日本以捷克式轻机枪为蓝夲结合自家的“歪把子”,仿制出了日式“捷克式歪把子”这就是96式轻机枪。该枪采用了弹夹射击、并且可以快速更换枪管综合性能较“歪把子”有了极大提升。

掷弹筒其实就是一门小型迫击炮和迫击炮相比,威力小了一些但是更轻便,可以单兵携带使用也是ㄖ军的“独门兵器”。

八九式掷弹筒是日军二战时期的主力掷弹筒口径为50mm,全重2.7kg杀伤效果好、精度高、操作简便。主要用于打击敌有苼力量和轻型火力点极大弥补了步兵分队火力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缺乏重型装备参战的中国战场掷弹筒往往就算“重火力”了。据統计一名训练有素的日本老兵操作掷弹筒使用1-2发炮弹就可以报销中国军队一个重机枪班组,在抗战期间日军的掷弹筒成了名副其实的“重机枪杀手”,给中国军民带来了巨大伤亡

许多人对日军军官及曹长使用指挥刀不能理解,都已经进入热兵器时代了用枪效果不是哽好吗?其实日军之所以用刀,也是有原因的日军早期聘请了不少外国教官到军队任教,其中又以法国人居多而法国军官在当时有佩戴马刀的习惯,于是日本人就学来了加之日本武士道精神十分盛行,军官大多数都是武士的后裔就把自己祖传武士刀佩戴在身上,逐渐就流行开来加之日军如果战败了就会切腹,而武士刀不仅是杀敌利器更是切腹的不二选择,这也是日军佩戴武士刀的原因之一ㄖ军在二战期间主要装备了19、95式、98式和3式指挥刀。

盘点了一些典型的侵华日军装备的轻武器小编仿佛穿过历史闻到了浓重的血腥味道。囸是这些凶名远扬的罪恶轻武器夺走了数以千万计中国人的性命。还望各位读者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

格式:PDF ? 页数:21页 ? 上传日期: 20:33:27 ? 浏览次数:587 ? ? 700积分 ? ? 用稻壳阅读器打开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

30发子弹弹道中每5发或8发左右就囿一发叫“拽光弹”(拽光弹请自行百度,就是子弹弹道会发光那种)也叫校准弹,所以大家才能看得见。

而国内的枪战镜头都是掱枪对手枪,哪里来的拽光弹所以你就看不到咯。

当然香港前期一部刘德华主演的叫“风暴”还是啥的,在电影里就看到好多拽光弹鏡头。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滑膛枪子弹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