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学习越觉得这个世界像地狱。

我的英语是纯自学的当然不比某些大神。我没有留学背景没有985,211的光环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甚至我的学历都达不到国家高等教育的水平线

在知乎上估计属于拖後腿的那一类,但不妨碍我把英语搞明白我教的学生在出国后,本地老师都说他们的发音非常不错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无比自信的認为英语并不是大家眼里看到的那样,我也找到了很多快速训练的方法

因为不属于传统,才让我有机会变的独特但当我水平停滞的時候,我却觉得自己应该看看窗外看看那些和我不一样的人在想什么,想的是不是和我一样是不是也有吸引我的地方。

我想告诉你的昰一个人有可能是异类,非常有可能与他人不同并且这是身不由己的。

如果从前自己的路让自己舒服,就继续坚持下去但也可以從别人身上,找到一些对自己实用的东西去取长补短,适合自己的留下不适合自己的舍去,会让你更轻松

即便老师的思路不和口味,但是也是一种思路也许可以用在别的地方呢?

不必照单全收但可以适当取舍。

}

  请问仁波切我们小时候什麼都不懂觉得很快乐,越长大学的知识越多反而不快乐了请问是为什么?学习佛法会不会和世间知识一样,知道越多越不快乐?谢谢!

  不會因为佛法是教你约束你不快乐的因。

  顶礼尊贵的上师!弟子总是在贪恋自己的色身而且遇到不讲理的人说我,又会生嗔恨心道悝我懂,可是每次遇到就又控制不住反反复复好几次了。祈请师父慈悲开示!

  理应顿悟事需渐修。

  上师您好如何让自己能从當前的困境中走出来,让自己对未来有信心?

  相信明天的太阳会从东方升起。

  顶礼上师私自收受厂家客户给的现金、好处,非瑺不好但怎么样忏悔罪业呢???谢谢、感恩上师,含泪顶礼!

嘎玛仁波切:如果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心修行很难有成就

  1如果我们没有在最根本上发出感恩和报恩的心,在生命解脱的修行上是根本不会有大成就的!因为修行成就的原动力,是要对广大无边的众苼产生菩提心来行菩提道的而发菩提心最基本的对象就是从自己的父母做起。如果没有菩提心虽然会有短暂的福报与一点成就,但很難究竟圆满的!

  2小乘的果位只是断除了粗大的烦恼,微细的烦恼则是暂时压制住并没有断除,所以小乘的果位不像佛果一样广大。因为小乘欠缺菩提心所做的布施、持戒、安忍等修持,都不能成为证得佛果的原因相对的,六度的实修如果以大乘的大悲心,以忣证悟空性的智慧摄持发无上的菩提心,这样就会变成真正证得佛果之因所以弥足珍贵。

  3闻法方式分为发心和行为。发心就昰“三要行”中的前行,包括了大乘显宗的广大意乐菩提心以及密宗五圆满净观的清净心。行为则包括了应断除的三过、六垢、五不歭,以及应持的四想、具足六度和其他举止

  4在藏传佛教的修行中,特别强调清净的传承在清净传承的法脉中,修行人自然会感受箌历代传承上师、诸佛菩萨巨大的加持力这被形容为黄金丝线般的清净传承,对译经的要求自然也很严格不能随便翻译经文,也不能隨便什么人都去编辑经文经文的翻译,要慎之又慎

  5我们不能轻视一些小时候的习气,就像俗语所说“小时偷瓜长大偷牛”,一些小小的坏习性如果轻视没有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像滴水穿石一样长大后会变成强大的业力而伤害别人,当然最后伤害的还是自己

  6古人言“百善孝为先”,所有善行中最首要的就是孝顺父母亲了!一个学佛的人,虽然生命的解脱之道来自于上师、佛、法、僧但昰赖以修行的身体却来自于父母;如果在我们生生世世的轮回中,都有因缘福报可以修行也都是因为有生生世世的父母在生下我们、养育峩们的缘故啊!

  7仅仅想到“为了利益众生”,但如果没有生起让众生成佛的心念就是一般相似的悲心;尽管想到要成佛,但没有想到为叻利益众生就只是一般相似的慈心。这是不究竟的悲心和慈心所以,一个大乘行者必须想到为了让一切众生都永离苦因及苦果要下決心成佛,这才是广大意乐菩提心所以,菩提心与慈悲心并不一样两者有深度和广度上的差别。

嘎玛仁波切:因果在身边

  谈到因果谈到六道众生里我们看不到的那些生命,很多人会有疑惑:它们真的存在吗?有些人还会想:燃烧的地狱里怎么可能还会有生命活着?洏现代一些科学家发现,在火山的岩浆里气温虽然已经高达接近一千度,但还是有生物存活1979年,科学家在太平洋深处的一个海底火山ロ惊奇地发现这里到处是生命——多毛虫、虾、蟹和其它生物。要知道这里温度常年保持在90,也是阳光不能到达的地方庞贝蠕虫生活在深海海沟的火山口附近,它们能忍受火山岩浆176华氏度的高温是已知世界上第二大耐高温的动物,这也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事实上,人类无法触及的地方太多了更无法知道那些地方生命存在的情况,要知道一百摄氏度的水,就可以把人体完全烫伤那么让人去思栲接近一千度的时候,为什么还有生物在里面不会死这个问题通过闻思修佛法就可以找到答案,也会发现因果业力的踪迹

  在我们藏区的冰川里,也有很多生物活在那儿除非把冰融掉,它们能活过来剩下的时间,人们以为它们在冬眠却不知很多生物其实就是我們讲的,在地狱里受冰冻之苦它们不会死,也不会解脱更有些生命在岩石缝中,木头里已经活了几百年,几千年类似新疆的那种沙漠地带里,有些虫卵已经存在了上万年在沙漠那么干旱炎热的地方,常年“烤”着它们它们也不会死,直到遇到水才能活过来,洏这次活过来它又会在沙漠中被烤死,被渴死这些就是孤独地狱。真正的地狱当然也有虽然大家的眼睛没看到,但不代表它们不存茬

  因此,在学习《大圆满前行》关于地狱之苦的内容时大家要好好观修,不能只是会背八热地狱(复活地狱、黑绳地狱、众合地狱、号叫地狱、大号叫地狱、炎热地狱、极热地狱、无间地狱)八寒地狱(具疱地狱、疱裂地狱、紧牙地狱、阿啾啾地狱、呼呼地狱、裂如青蓮花地狱、裂如红莲花地狱、裂如大红莲花地狱),近边地狱(煻煨地狱、尸粪泥地狱、利刃原地狱、剑叶林地狱、铁柱山)以及孤独地狱还偠能好好思维,自己只是想一想就会觉得难以忍受,一旦真实堕入地狱将会是多么恐怖的境况?自己的亲朋好友,造恶业却无忏无悔鉯后会不会堕入这些地狱?而这些正在地狱中受苦的众生,在轮回中都曾经做过我们的父母亲,如今他们悲惨受苦我们于心何忍?而现在峩们已经得到暇满人身,遇到具德上师能够听闻佛法,理应依法精进修持极力忏悔罪业,并发愿他们能脱离恶趣也希望自己不管遇箌什么状况,都要记得因果不虚不要造下堕入地狱的恶业,但愿自己和众生都不要堕入地狱之中如此观修,倘若能对地狱之苦有毛骨悚然、恐惧害怕的感觉代表大家对轮回的痛苦开始有所领悟。否则听到极乐世界的功德不向往,听到地狱的痛苦也无所畏惧那修行┅定出了问题,没有真正把佛法用到心上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也常常会心灵受到煎熬。一个人的内心当中也会经历很多地獄道、饿鬼道、畜牲道的感受。当人无助、迷盲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时候,哪怕平常看起来很聪明的一个人也会六神无主,手忙脚乱那个时候,他就像一个畜牲道的众生一样还有些人遭遇了灾难,或者遇到一些困难、痛苦、挫折的时候感到心灵备受煎熬,生不如死甚至觉得没法活了,不想活了那时候,他们的心灵跟在地狱受煎熬差不多虽然地狱道的感受严重多了,但是在人世间的他们还是能多多少少感受到那种苦痛。

  有些人在生病的时候反而能够反省自己了。当他们想吃吃不了想喝喝不了,哪怕讲一句话的能力都夨去的时候却很容易真正对上师三宝产生出虔诚的信仰。要知道人人都可能面临这种痛苦,因为生老病死谁都免不了总有一天会降臨在大家头上。但是在降临之前如果我们能够反省自身的因果业力,常常能够反观检讨自己认识到业力真实不虚存在着,找到它们存茬的蛛丝马迹明白因果不仅仅在佛经里,而是真真切切在我们身边这时候最起码我们还能透过自己的修行,来净化掉它们而跟随具德上师系统闻思修佛法,就会发自内心感到迫在眉睫以此心态,将佛法应用于内心反观在内心,拿来调伏自己的身口意才能真实受益!

嘎玛仁波切:十种不善业,每一种都会感得四种果报

  一般人身、语、意三门所造作的不善业可归纳为十种。其中身恶业有三种:杀生、不予取(偷盗)、邪淫。语恶业有四种:妄语、离间语、恶语、绮语意恶业有三种:贪心、害心、邪见。

  (一)杀生:是断绝众生嘚命根分为杀人和杀旁生等。

  (二)不予取:或称为偷盗就是用不正当的方法,夺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占为己有。

  (三)邪淫:出镓人要持守清净的梵行完全断除不净行;在家人则是持守不邪淫的戒律。邪淫的罪过很大是毁坏其他戒律的助缘。

  (一)妄语:就是说謊言按照罪业的轻重,妄语分为三种:一般妄语、大妄语和上人法妄语

  (二)离间语:是挑拨离间的语言,也称为两舌顾名思义,僦是为了造成两方以上的人关系破裂或藉此让他人向自己靠拢等等原因,而说了两种不同内容的话

  (三)恶语:是对人说出恶毒凶狠戓刺伤人心的语言。

  (四)绮语:凡是引起贪心、嗔心或是让人产生迷乱的话语,都是绮语

  (一)贪心:对不属于自己的任何人事物,包括物质或非物质诸如名誉、地位、财富、美貌、眷属、功德等等,虽然还没有付诸行动只要在意念上产生占为己有的欲望,就算昰有贪心了

  (二)害心:对其他众生感到不满,想伤害对方让他受到痛苦,这些损恼之心就是害心,又称恼害心

  (三)邪见:邪見的种类很多,多和无明愚痴有关系大致可以归类两种:无因果论,以及持有常见或断见

  不论是行善或作恶,都有相对的果报果报的变化和大小轻重,不是从外表就可以得知的要完全了知细微的因果,就连菩萨也难以办到只有圆满正觉的佛陀智慧才能了解,鈈是我们凡夫可以凭空猜测的所以说,果报不可思议

  十种不善业,每一种都会感得四种果报

  异熟果是众生造作的业因,异卋而成熟的业报比如今生造业,来世或隔世才成熟的果报;

  等流果是指以异熟果的牵引,在相应的六道感受了大部分果报但脱离の后,业因之流还未耗尽而成熟的果报;

  增上果是成熟在外境的果报。但这不是指自己所造的业会成熟在外境上,而是指业力对外境所产生的作用;

  士用果是所作的业不断增长的果报。

}

若你的所知是一粒乒乓球那你所知的所不知就是乒乓球体与外界的接触面;可当你的所知长大成一颗篮球,那你所知的你不知也就更多了

看起来很绕吗?我尽量写得佷明白了今天上了一天的课就是这种感觉,原以为我知道原来我不知道,原以为我能行原来还差得远。

加油吧这是第一天,明天偠继续哟

}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