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申请辞职后,公司组织员工消防演习习活动是不是一定要参加,没有去参加居然罚款五十元,我该怎么办

消防基本知识试题(判断题)

三、判断题(共250题)

1、消防工作贯彻“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 √ )

2、消防工作的原则是: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 )

3、我国消防现行方面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有关规定。( √ )

4、罚款是行政机关限令违法行为人在一定期限内向行政机关交纳一定数量金钱的处罚形式。( × )

5、广义的消防法规,是指国务院部委制定的有关消防管理的一切规范。( × )

6、公众聚集场所来往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合格,擅自使用或者开业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责令其停业施工,停止使用或停产停业,可以并处罚款。( √ )

7、消防行政诉讼的原告必须是公安消防机构,被告必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 )

8、闪点是判断可燃气体危险性大小的主要依据。( √ )

9、 干粉灭火器可用于扑救精密仪器的火灾。(×)

10、一般有机化合物有如下的特点:容易燃烧,对热不稳定,熔点低,难溶于水,反应速度比较慢,反应复杂,产物不一。( √ )

11、闪点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高温度。( × )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是国家消防法律。( √ )

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条的规定,我国的消防工作由公安部领导。( √ )

14、“江西省消防条例”属于地方性法规。( √ )

15、火灾发展大体上经历五个阶段即:初起阶段、发展阶段、猛烈阶段、下降阶段和熄灭火阶段。( √ )

16、严禁烟火”的标志通常出现在火灾危险性大的部位;重要的场所;物资集中,发生火灾损失大的地方;职员集中,发生火灾伤亡大的场所。(√)

17、燃烧有许多种类型,主要是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 √ )

18、为了提高钢结构的耐燃性,经常可采用防火隔热材料包覆,喷涂钢结构防火涂料等方法。( √ )

19. 报完火警后派人到单位门口、街道交叉路口等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迅速赶到火场。(√)

20.火灾发生后,假如逃生之路已被切断,应退回室内、封闭通往燃烧房间的门窗,并向门窗上泼 缓火势发展,同时打开未受烟火威胁的窗户,发出求救信号。(√)

21.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想法扑救。(√)

22. 干粉火火器主要用于扑救哪些火灾用于扑救石油及其产品、可燃气体、电器设备的初起火灾。(√)

23.所有灭火器必须锁在固定物体上。(×)

24.为防止易燃气体积聚而发生爆炸和火灾,贮存和使用易燃液体的区域要有良好的空气流通。(√)

25.在防火重点部位我们应留意不在这些场所吸烟和随意使用明火;不将易燃易爆物品带人防火重点部位;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标志、消防标志的要求,遵守各项防火安全制度,服从消防保卫职员的管职;劝阻违章职员、制止违章行为。维护防火重点部他的消防安全。(√)

26.泡沫灭火器扑救汽油、煤油、柴油和木材等引起的火灾。(√)

27.车间抹过油的废布废棉丝不能随意丢放,应放在废纸箱内。(×)

28.发生火灾时,基本的正确应变措施是发出警报,疏散,在安全情况下想法扑救。(√)

29.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给予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处罚。(√)

30.火灾逃生的四个要点是防烟熏;果断迅速逃离火场;寻找逃生之路;等待他救。(√)

31.电话报火灾时应留意要讲清楚起火单位、具体地址、着火情况、 什么物品着火、有无爆炸危险、是否有人被困及报警用的电话号码和报警人的姓名等。(√)

32.粉尘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但不会发生火灾和爆炸。(×)

33.灭火的三种基本方法是隔离法、窒息法、冷却法。(√)

34.防火“六不准”的内容是在严禁吸烟的地方,不准吸烟;生产、生活用火要有专人看管,用火不准超量;打更、值宿职员要尽职尽责,不准擅离职守;安装使用电气设备,不准违反规定;教育小孩不准玩火;各种消防设备和灭火工具不准损坏和挪用。(√)

35.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有不在公共场所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不带烟花、爆竹、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进公共场所;车辆、物品不紧贴或压占消防设施,不应堵塞消防通道,严禁挪用消防器材,不得损坏消火栓、防火门、火灾报警器、火灾喷淋等设施;学会识别安全标志,熟悉安全通道;发生火灾时,应服从公共场所治理职员的同一指挥,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36.泡沫灭火器可用于带电灭火。 (×)

37.物质的燃点越低、越不容易引起火灾。 (×)

38. 发生了燃烧就发生了火灾。 (×)

39、凡是设有仓库或生产车间的建筑内,不得设职工集体宿舍。 (√)

40、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到明火就会发生爆炸。 (×)

41、火场上扑救原则是先人后物、先重点后一般、先控制后消灭。 (√)

42、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 (√)

43、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大型企业应当建立专职消防队。 ( √ )

44、二氧化碳灭火器可以扑救钾、钠、镁金属火灾 。 ( × )

45、安装在爆炸危险场所的灯具应是防爆型的。 ( √ )

46、发现火灾时 , 单位或个人应该先自救 , 如果自救无效 , 火越着越大时 , 再拨打火警电话 119 。 ( ×)

47、在特殊情况下,单位和个人可以挪用、拆除、埋压、圈占消火栓,临时占用消防通道。 (×)

48、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着火或爆炸的热源统称为点火源。 (√)

49、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时,要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通常火势向上蔓延的速度要比人跑的快的多,火头会跑到你的前面。  (√ )

50、 使用过的油棉纱、油手套等沾油纤维物品以及可燃包装 , 应放在安全地点 , 且定期处理。 ( √ )

51. 在训练过程中身上不得携带打火机、手机、钥匙、手表、笔、刀剪等坚硬物品。(√)

52. 《消防法》第四条规定,国务院公安部门对全国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消防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由本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负责实施。(√)

53. 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参与配合处置矿山、重大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4. 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主要包括:参加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危险化学品泄漏、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坍塌、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

55. 职业技能鉴定是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56. 灭火救援指挥员和业务训练组织者为安全工作的直接责任人。(√)

57.消防责任事故罪是指行为人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公安消防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58. 通电的电炉和灯泡虽有发光和放热现象属于燃烧。(×)

59. 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属于直接火源。(√)

60. 闪点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

61. 爆炸浓度极限是指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

62. 气体物质不需要经过蒸发,可以直接燃烧。(√)

63. 动力燃烧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

64. 由燃烧生成的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叫做燃烧产物。(√)

65. 在空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刺激呼吸系统,引起呼吸加快,从而产生窒息作用。(√)

66. 当人体吸入的气体温度超过100℃,气管和支气管内黏膜便会充血起水泡,组织坏死。(×)

67.“C类火灾”为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甲醇、氢气、乙炔、乙醇等。(×)

68. 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是由文字、图形符号和编码的组合形式来表示物品所具有的危险性质和安全注意事项的标签。(√)

69. 泄漏应急处理  指化学品泄漏后现场可采用的简单有效的应急措施、注意事项和消除方法,包括应急行动、应急人员防护、环保措施、消除方法等内容。(√)

70. 理化特性主要陈述化学品的环境生态效应、行为和转归,包括生物效应(如LD50、LC50)、生物降解性、生物富集、环境迁移及其他有害的环境影响等。(×)

71. 氢、一氧化碳、乙炔等为易燃气体。(√)

72. 乙炔最小引燃能量为0.019mJ。(√)

73. 有毒气体是对人类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强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气体。(√)

74. 闪点是表示易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一个重要指标,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低。(×)

75. 能自发、不断地发出人们感觉器官不能觉察到的射线的物品,称为放射性物质。(√)

76. 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生成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不完全燃烧。(× )

77. 物质在燃烧时生成的气体、蒸气和固体物质称为燃烧产物。(√ )

78. 在燃烧反应过程中,如果发生的燃烧产物不能再燃烧,则称为不完全燃烧,其燃烧产物称为不完全燃烧产物。(× )

79. 闪点越高的物质,火灾危险性越小。(√)

80. 闪燃是在一定温度下,易燃、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当与空气混合后一遇着火源就会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81. 手抬机动消防泵一般由汽油机、单级离心泵、引水装置、手抬框架、进水部件、出水部件等组成。(√)

82. 消防水带是用来输送灭火药剂的供水管路。(√)

83. 水带挂钩是一端装有金属钩,另一端装有金属半环的帆布带。(√)

84. 水带护桥是灭火过程中当水带的铺设要穿过马路、广场等场所时,为防止车辆通过轧坏水带,覆盖在所铺设水带上的保护装置。(√)

85. 消防员灭火防护服适用于在高温环境中例如丛林火灾、荒野火灾和森林火灾穿着。(×)

86. 消防安全绳是消防员在灭火、抢险救援作业或日常训练中仅用于自救和救人的绳索。(√)

87. 分水器是将消防供水干线的水流分出若干支线水流所必须的连接器具。(√)

88. 易燃和可燃液体的燃烧是液体本身在燃烧。(×)

89. 空气呼吸器最高工作压力为60MPa。(×)

90. 空气呼吸器警报器报警压力为15MPa。(×)

91. 消防避火服用于接近火焰和化学事故现场防护。(×)

92. 在狭小空间长时间作业,当无法使用个人携带式空气呼吸器时,应使用移动式供气源。(√)

93. 不燃性建筑材料,是在火灾发生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即使烧红或熔融也不会发生燃烧现象的材料。(√)

94. 材料传导热量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导热性。 (√)

95.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将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耐火性能最低,四级最高。(×)

96. 防火分区的划分主要从限制火势蔓延、减少损失方面考虑。(√)

97. 消防电梯是高层建筑特有的安全疏散设施。(√)

98. 应急照明灯可在浓烟弥漫的情况下为人员疏散指示安全出口及其方向。(×)

99. 消火栓给水系统以建、构筑物外墙为界进行划分,分为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两大部分。(√)

100、火场自救中,当点火和其他条件不具备时,切忌顺风跑,应选择已经过火或杂灌稀疏、地势平坦的地段,用衣服包住头,快速顺风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即可安全脱险。( × )

101、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102、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完成后,即可发布实施。(×)

103、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的事件发生时,公安机关应当立即依法出动警力,根据现场情况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性措施,尽快使社会秩序恢复正常。(√)

104、由于公共危机管理具有特殊性,所以在处理公共危机时不需要依法行政。(×)

105、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实事求是、及时准确。(√)

106、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

107、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可以不予公布。(×)

108、预警级别的划分标准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制定。(×)

109、对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上一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

110、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111、有关单位未及时消除已发现的可能引发突发事件的隐患,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的,由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112、新闻媒体应当有偿开展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自救与互救知识的公益宣传。(×)

113、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所有单位都负有预防突发事件的义务。这里的所有单位,包括国家各级各类机关,但不包括各类企业、事业单位。(×)

114、国务院有关部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有关单位应当为专业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器材,减少应急救援人员的人身风险。(√)

115、突发事件发生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其他组织应当按照当地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进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协助维护社会秩序。(√)

116、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编造、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置工作的虚假信息。(√)

117、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在应对突发事件中,不能征用单位和个人的财产。(× )

118、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工作结束后,应当向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作出专项工作报告。(×)

119、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调查评估工有四大原则:客观公正、科学正面、公开透明以及目标合理。(√ )

120、救人最重要,因此在应急管理过程中,不需要注意应急管理的成本和收益问题。(√)

121、重大人身伤亡事故是指一次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或一次事故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特大人身伤亡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或一次死亡、重伤20人及以上的人身伤亡事故。(√)

122、应急保障的内容技术保障、资金和物资保障 、人员保障。(√)

123、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

124、火灾中逃生应注意的事项:注意熟悉环境、遇事沉着冷静、辨明逃生方向、小心烟雾毒气、防止引火烧身、寻求外援帮助。(√)

125、泡沫灭火的原理是隔离、冷却、降低氧浓度。(√)

126、国家标准规定的安全色有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127、根据突发事件的周期,应急管理可分为预测预警、识别控制、应急处置、善后管理四个过程。(√)

128、在突发事件中需要接受隔离治疗、医学观察措施的病人、疑似病人和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在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构采取医学措施时应当予以配合;拒绝配合的,由法院依法协助强制执行。(×)

129、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以采取停工、停业、停课的紧急措施。(√)

130、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决定,可以对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

131、患鼠疫、霍乱和炭疽死亡的,死者的尸体可交予其亲属处理。(×)

132、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有权对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133、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对社会造成其它严重后果的构成犯罪的应对有关人员追究刑事责任。(√)

134、消防车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时,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

135、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拆除的,强制拆除,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责令停产整治。(√)

136、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单位)应在1小时内逐级报告事故灾难情况。(×)

137、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不能同时进行,必须先进行人工呼吸,再进行心脏按摩。 (×)

138、煤气中毒后,人往往会头晕、恶心、呕吐、心慌、皮肤苍白、意识模糊、严重者会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全身抽搐、大小便失禁、面色口唇出现樱红色、呼吸和脉搏增快。(√)

139、地震三要素分别是:发震时刻、震中、震源深度。(×)

140、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它是用"级"来表示;而烈度则表示地震后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它是用"度"来表示。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烈度则各地不尽相同。(√)

141、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

142、人防工程是封闭的,一旦出现火灾、高温、烟雾或毒气会迅速充满地下空间。 (√)

143、长期困在黑暗中的人员,在救出重见光明前,应用灯光照射检查其双眼视力,以免失明。 (×)

144、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骨干和突击力量,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应急处置工作。(√)

145、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体负责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控制和医疗救治工作。  (√)

146、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应当对公众开展突发事件应急知识的专门教育,增强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147、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 )

148、有事实证明不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发布警报的人民政府应当立即宣布解除警报,终止预警期,并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149、有关单位和人员报送、报告突发事件信息,可以迟报、谎报、瞒报、漏报。 (×)

150、应急处置与救援,是应对突发事件工作的核心环节,应当坚持“先避险、后抢险,先救人、再救物,先救灾、再恢复”的原则。(√)

.莲山课件网[引用时间]

}

成立于1997年,是中国焊接销售协作网理事单位。我公司是以国内知名高等院校焊接专业为依托,经过多年的良性经营运做,现已与省内各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贸易合作关系,企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公司是唐山松下产业机器有限公司、唐山开元自动焊接装备有限公司、长沙凯天环保、美国麦格菲等公司在山西省的一级代理商。主要经营范围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焊机、焊接专机、数控切割机、机器人、焊接切割烟尘治理、打磨粉尘治理、油雾乳浊液治理、有毒有害气体治理、重金属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以及整体厂房等环保项目设备;所营销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煤炭、锅炉、机车、冶金、化工、电力、钢结构等行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山西省最大的焊割设备销售公司。


山西威达松下电器销售有限公司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员工消防演习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