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指南针》《指南针》介绍了指南针的几种使用方法?

  钢片指南鱼发明不久人们拿一根钢针,放在磁铁上磨使钢针变成磁针。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

  北宋时候有个著名的大科学家名叫沈括。他在自然科学方面有很多杰出的贡献他写了一部《梦溪笔谈指南针》,书中提到关于指南针的用法他曾经做过四种试验:

  第一种是水浮法——把指南针放在有水的碗里,使它浮在水面上指示方向。针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沈括没有说明北宋晚期,有個寇宗爽编了一部《本草衍义》,书中讲到在指南针上穿几根灯草就可以浮在水面上了。沈括的水浮法可能也是这样的。

  第二種是指甲旋定法一把磁针放在手指甲面上使它轻轻转动。手指甲很光滑磁针就和司南一样,也能旋转自如

  第三种是碗唇旋定法——把磁针放在光滑的碗口的边上。

  第四种是缕悬法——在磁针中部涂一些蜡粘上一根细丝线,把细丝线挂在没有风的地方

  根据试验,沈括认为这四种方法要算缕悬法最好。因为用指甲旋定法和碗唇旋定法磁针很容易滑落,用水浮法水也动荡不定,缕悬法却没有这些缺点

  沈括在《梦溪笔谈指南针》中记载的这四种方法,可以说是世界上指南针使用方法的最早记录

  这四种方法,有的仍然为近代罗盘和地磁测量仪所采用现在磁变仪、磁力仪的基本结构原理,就是用缕悬法航空和航海使用的罗盘,就多以水浮磁针作为基本装置沈括在九百多年前就提出这四种方法,真不愧是一位注重实际的科学家

  沈括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他在《梦溪筆谈指南针》中讲到磁针虽然朝着南方,但是指的不是正南而略微有些偏东。这一现象在科学上叫做“磁偏角“。

  “磁偏角”叒是怎么一回事呢?

  那是因为地球上的磁极和南极、北极稍许有一些偏差的缘故。所以磁针的南北线和地球的子午线是不一致的这茬科学上叫做“磁偏角”,又称为“磁差”或“偏差”磁偏角的数值,在全球各地是不相同的

  在西方,直到公元一四九二年哥仑咘横渡大西洋时候方才发现磁偏角,比我国迟了四百多年

(挑大学?选专业,一步到位!)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梦溪笔谈指南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