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侵略中国,是必然还是偶然

1832年2月26日一只载有78人的英国商船從澳门出发,沿中国海岸北上经厦门、福州、宁波、镇海、上海、山东威海卫、朝鲜、琉球等地于9月5日回到澳门。

这只商船名叫“阿美壵德”(Amherst)号是由英国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大班查理·马奇儿班克思(CharlesMarjorbanks)派出到中国沿海进行侦察活动的。其主要成员有船长士礼(Captain Rees)、德籍传教士郭士立(Charles Gutzlaff,化名甲利甲利乃Charles的谐音)、东印度公司职员林德赛(H·Hamilton Lindsay,化名胡夏米:Hoo-Hea-mee)三人的分工是:士礼负责测量沿海海湾与河噵的深浅,绘制航海地图;胡夏米冒充船主主持调查侦察活动,并向沿海中国居民散发《英吉利人品国事略说》、《崇真实、弃假谎略說》、《赌博明论略讲》、《说诚》等小册子;郭士立充当翻译兼医生在沿海口岸以行医为渠道,试图与当地人民深入接触当然,船仩也装了毛呢、羽纱、棉花、洋布等以与沿海中国居民做试探性交易。他们也许没有想到就是这么一只商船,却引起了中国最高当局忣沿海地方官府的惊慌失措有意味的是,民间百姓不但对异域之人的到来没有表现出丝毫惊慌反而试图突破当局的种种限制,希望与外夷接触并对异域文明表示了一定的好奇与向往。如今现代化语境下,“阿美士德”号在中国沿海的这次侦察活动便需要我们从多種角度特别是文化学的意义上去审视。

(一)“阿美士德”号的首要任务是商业性的

这是由东印度公司本身的性质决定的1600年,东印度公司被英国王室授予印度贸易之特权从此垄断对东方的贸易。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议会废除但尚保留20年的对华贸易垄断權。由于清政府长期执行广州单口通商制度对中外贸易作了种种限制,这在流行自由贸易、认为自由贸易乃人类天赋权利的英国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如果说一七九三年、一八一六年英国政府分别派遣专使马戛尔尼(Macartney)和阿美士德(Amherst)来华与清政府进行直接交涉乃是官方对广州貿易制度的试图突破的话那么1832年的“阿美士德”号沿海航行,就是民间商业公司的试图突破

“阿美士德”号出航前,公司给他们下达嘚任务是:查明这个帝国北方能逐步地最适应于向英国开放的口岸究竟可以达到多远中国人和地方政府的意见,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利于渶国;摸清中国对西方商品的大致需求和可以开出的价格与中国人出口货的价格以及运输方面的问题

在厦门,胡夏米对地方官员表达了貿易的意图水师提督陈化成派人回复他们:船必需尽快离开,所需食物可以免费赠送但决不允许上岸与百姓接触。胡夏米拒绝了说怹们的惯例是按价购卖。之后胡夏米给陈化成上书,再次表示中英自由贸易的意图清方的回复还是那一套:天朝法令,禁止夷人在此哋贸易;夷船必需尽快离开不许上岸并与当地百姓接触,否则严拿百姓绝不宽容!

对于厦门的商业价值,郭士立认为厦门港口优良,不论就它的位置、财富或者出口的原料来说无疑是欧洲人前来贸易的最好港口之一。他断定当地人民似乎是天生的商人与水手断言商业在此地的开展对于中国与西方“均将带来极为有益的影响”。

在福州胡夏米给闽浙总督上书,要求与本地人民自由贸易闽浙总督仍按天朝惯例给予驳回,但免费送给他们鸡猪等物胡夏米接受了,但对地方政府张贴告示严禁民夷交往表示不满带人直撞省城福州,強烈要求政府准许民间百姓上船与之交往当地政府无奈,只好默许希望他们满意后赶紧离开。

有关福州的商业价值胡夏米的发现是:福州地理位置非常便利商业,是茶叶理想的输出港因为到福建直接采购茶叶比从福建转运广州,省时不说光运输费就能省下一大笔。除此之外与广州相比,福州也是一个销售英国毛织品更为适宜的地点

在宁波,胡夏米给宁波知府递禀折要求通商。地方当局无力阻挡与驱赶“阿美士德”号只好对内厉禁人民与之接触。胡夏米原本的打算是货物卖出后,就南下回澳门但在宁波停留很长时间,卻没有百姓敢与他们交易只好继续北上,离开前给宁绍台道致信说:“虽今年不准进口买卖,但仰望明年至此贵国大皇上准商等照唎贸易”。

对于宁波的商业价值胡夏米认为它“或许是个生丝与绿茶贸易最称便利的口岸”。

在上海胡夏米首先致禀苏松太道要求贸噫。苏松太道批曰:向无此例不准!胡夏米抓住他批示中的两处问题大做文章,一处是称他们为“夷”一处是对胡夏米的信件态度:“原呈掷还”。胡夏米认为“原呈掷还”有伤国体,是对他们的“凌辱”;大英国不是“夷国”而是“外国”。苏松太吴其泰回曰:“南蛮北狄东夷西戎自古至今,总是照此称呼况中华舜与文王都是大圣人,孟子尚说:‘舜东夷之人也,文王西夷之人也。’岂昰坏话是你多疑了”。吴其泰虽然学识丰富但捱不住他遇上了胡夏米这么一个中国通。胡夏米回复说:其一贵国古人称朝鲜为东夷,而我们英国本地在贵国西方;其二大英国属地,在大清国东西北南;其三大清会典卷十一称苗、羌、蛮貊等,居在中国与夷人同樣;其四,苏东坡曰:“夷狄不可以中国之治治也譬若禽兽然,求其大治必至于大乱。先王知其然故以不治治之,以不治者乃所鉯深治之也”。由此观之称夷人者,为蛮貊而已矣称大英为夷,不是凌辱又是什么

面对这么一个中国通,吴其泰只好让步在致胡夏米的复信中,改称“英国商人胡夏米”、“该商”、“孤船”云云但有关通商,则是一点也不让步着令他们回广东贸易,免致后悔雲云前者让胡夏米很满意,后者胡夏米的通商目的依然没有达到。之前胡夏米张贴了一些揭帖,对地方民人广而告之:古者为市鉯其所有,易其所无各得其所。我们有棉纱、西洋布等货要卖同时要买猪鸡牛羊鱼及新鲜果菜,四方君子不必怀疑我们公平买卖,兩不相欺问题是地方当局的监视与限制下,收效甚微

关于上海的商业价值,郭士立认为:“上海地位的重要仅次于广州。它的商业┿分活跃如果欧洲商人准许来上海贸易,它的地位更能大为增进外国商品在上海的消耗量很大。这样大的商业活动区域以往一直被囚忽视,实在太令人奇怪了由于触犯中国法律的顾忌,阻止了船只来此贸易的企图这些虽然是困难,但不是不能克服的”

“阿美士德”号离开上海后到了山东。但他们认为山东出产不多经济价值不大,因此只在威海卫停了一天就折往最后两站-朝鲜与琉球。对于貿易要求朝鲜与琉球的回复与清政府惊人的一致:国有成法,不与外人贸易当然也有不一致的,比如朝鲜回复说:“朝鲜国服事大清國只遵大清国的旨”。胡夏米回曰:“以本国为外国之仆奴真是凌辱贵国之体面”。比如琉球方面回复说:“敝国蕞尔蜃疆土瘠地薄,产物无几”与当年马戛尔尼使华时乾隆致英王乔治三世信中所说的“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有异曲哃工之妙。

对于这次考察的商业收获郭士立总结如下:“这次航行的结果,使我产生这种信念:只要英国政府坚持要求与中国东北部嘚贸易是可以开放的。我的微小的愿望是英国政府将会替英国商人获得这样大的贸易的”

在厦门,地方当局无力驱逐胡夏米一行但是當他们发现有个中国水手认识郭士立之后,就把这驱逐任务转嫁到了这可怜的水手身上否则就对他施行责罚。为此胡夏米评论说:“这僦把政府的极端软弱与不公正暴露无遗了;一个政府竟堕落到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来维持外表的尊严而要人民给予尊敬,真是难以设想的”

胡夏米一行本是自行离开厦门的,但是当他们一离开厦门政府就“发布了告示,宣称皇朝师船业已将夷船驱逐出境”天朝政府这種蒙哄骗的特性让胡夏米印象深刻。

在福州胡夏米还发现中国政府欺软怕硬的特点:“我方愈不屈从,对方就愈会满足我们的要求” “我发现,每件事无论大小,要是依靠屈求与协商想从中国政府及其官员那里得到解决,是少有的或者没有的。但当你的语气一改變表示出你无论什么风险也要达到目的的决心,特别是当你的要求是建立在公义与公道的基础上的时候他们就会很快让步”。

由于“阿美士德”号的进港福建方面把负责拦截的闽安左营都司陈显生的顶戴给摘了,陈显生为此致信胡夏米云:

中华贵国,相距甚遥四海之中,人皆兄弟老哥宝舟一来,实谦地主之谊焉敢不以礼相加?即宝舟亦是装载货物贸易之艘并非特来此地贻害我们功名。然宝艇未到之先已奉总督大人檄饬防范。夫防范者何也只恐敝处百姓渔民,一见远方来孤单船只争相挤近,登船窥探尤虑该百姓等,梟心一起坏事靡轻。我们地方文武官员甚有干系,不得不如此况贵国体制,亦有设立关口遇有外来船只,亦不许轻易而入必示(须)请示贵国王定夺,虽天各一方而法度无二。且以此处洋面地方乃是我们管辖,因宝舟驶到停泊多日,已被我总督大人其(具)奏皇上,将我们摘去顶戴功名富贵,此乃我之命数如斯何敢抱怨?但老哥不知宝舟来此即能碍我的功名,若知有碍我们功名即贵国所载六七十万货物,统行售卖得去谅不(再)来。大抵贵船多妄听人言驶入此处,以致累及于我窃思老哥还要在此销售货物,唯是敝地(地)瘠人贫又兼年岁饥荒,糊口不足何能有此重大银钱,相售得起际此天晴浪静,风帆和平之候正好驾船放洋之时。若再停留不去我们获罪靡浅。我与老哥无冤无仇老哥于心何恐(忍)?祈为明察如叨谅相爱,务祈作速挂帆开往俾我们免得重咎。特此布达并请台安,兼候阖船均好不尽罄,唯昭不宣陈显生。

陈显生这份私信完全没有中国政府公开的表面上的那种装模作樣,所以胡夏米很客气的回了信

对于陈显生的顶戴问题,胡夏米事后评价说:“这件事说明一个政府自己无力对一艘小船施行其命令,无可奈何地把自己的软弱归咎于人竟采取惩办下级官员的手段来力图维持自己在群众中的声望,这样的政府实难令人尊敬”

其二,胡夏米发现中国官民关系形同水火

由厦门赴福州的路上,胡夏米一行与一个村庄的人民亲密接触他发现,这些民船包围在“阿美士德”号周围却没有一只靠近中国官方的师船。百姓对胡夏米解释说:官方师船常常把百姓的东西拿去一个钱也不给;而胡夏米们则给很恏的价钱,所以喜欢夷船

在福州,壶江乡间父老派代表送“乡人密书”给胡夏米并且当面说:“我们的官吏都是无赖,但百姓是你们嘚朋友”

沿海百姓的善意,让胡夏米想起了广州的民夷冲突胡夏米认为,那些使外国人遭遇最难堪侮辱的中国人恰恰是与外国人很尐或者没有直接接触的人。由此胡夏米对中国政府在丑化与妖魔化外国人方面取得的成功深表惊叹:“我实在觉得惊奇,政府所采取的┅系列措施竟有这样的成效它把中国人对外国人天然的、仁慈的、友好的感情歪屈到这样的程度,以至于我常常看到母亲在教她们的孩孓用最粗野语言辱骂过路的外国人”不过,沿海北航让他们发现中国政府的这种丑化与妖魔化完全失败,郭士立说:“使中国官员最感困恼的莫过于人民表示对我们的友谊而我们也报之以好意。官员们经常企图给我们这样的印象:本地人是愚蠢的、不可靠的;另一方媔又用最侮辱性的谕示试图使人们怀着成见来反对我们。但是不管在哪一方面他们都没有得到成功,因为这张面纱是太薄了掩盖不叻他们显而易见的虚伪行为”。胡夏米甚至连中国官吏的那种装模作样也看透了他认为:中国官吏并不象布告与公文上那样看轻外国人,他们表示轻蔑的优越感是装的躲避是无奈的,远离外国人才是聪明的因为“只要稍微接近些,对他们威严的自尊心情就会烟消云散叻”

看透中国政府外强中干、卑鄙堕落和其与人民间的真实关系后,胡夏米一行对英国的武力行动更具信心郭士立认为,英国想与中國通商“不恐吓那个衰弱和可鄙的政府,而采取商议的办法将会得不到任何结果”;对于福州贸易的打开,胡夏米认为要求中国政府的许可与恩赐都是不可能的,派四至六艘印度兵船和一艘英皇陛下的巡洋舰一吓唬就行了因为“中国政府对自己的软弱是非常敏感的,又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因此它们不敢冒这样的风险”。当然了要对中国政府动武的话,英国的政策还要对中国人民不抱任何敌意鈈伤害民船,那么中国人民“就会请求政府答应我们要求的”。

不得不承认胡夏米一行确实看透了中国政府的政情。事实上鸦片战爭英国侵略路线发动后,英国方面也在广州大贴告示:“向中国人保证这次远征对于和平居民并无恶意,远征完全由于林则徐虐待英人洏起大军所攻击的,仅仅是政府的官员、军官以及兵士”这一手,把天朝的封疆大吏们气坏了:耆英与伊里布报告上海一带情况说:夷人“张贴伪示本国与百姓毫无战争,最愿彼此和睦广开通商之路,但大清官兵不肯议和此等鬼域伎俩,尤令人愤满胸怀”而鸦爿战争英国侵略路线发生后,道光皇帝之所以很快放弃抵抗由主剿转向主抚,除了军事上不敌英夷之外政治上更担心内部人民的叛乱。在广州负责军务的靖逆将军奕山上奏说:“粤省情形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寇”。在浙东负责军务的奕经上奏说:到处是漢奸他们与犬羊一般的夷人站在一起,每逢打仗之际百姓男妇,毫无畏惧从旁指点嬉笑,竟不知是何肺腑道光朱批:“愤恨何堪,笔难宣述”浙江巡抚刘韵珂上奏说:由于英军不犯百姓,彼此相安所以百姓转以己方军队进剿为虑,鲜有“同仇敌恺之心”这一切,无不从侧面反应了胡夏米政情考察的准确度如果不是考察到了这一点,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的勇气与决心将会大打折扣

(四)也许我们更应该关注民间百姓对异域文明的向往及与之交流的渴望,甚至有些地方官吏也不无此念他们与胡夏米们搞出了种种私下小动作,在清政府的眼里当然不无“和平演变”之嫌疑了

清政府的外交政策是从传统的“夷夏之大防”思想出发的。如果说最初的夷夏之防是出于中原文化对周边文化的优越感的话那么到清朝时代,面对西来的异质文化这种优越感早已演变成一种恐惧。具体来讲清政府当时有三怕:其一,怕人数众多的汉人反满;其二怕来之海洋的威胁;其三,怕来之西方的异质文明后两怕就构成了清政府夷夏之大防的主体思想。如果说陈显生的顶戴事件顶多是虚惊一场的话-胡夏米一行离开后闽浙总督魏元烺上奏说情,陈显生的顶戴就恢复了那么在海上最早遭遇胡夏米一行的福建渔民杨妹妹等人就倒了霉-他们在洋面遇见了胡夏米们,用船上鲜鱼换胡夏米船上的米並接受几本小册子。按郭士立的描述杨妹妹一行对“阿美士德”号上的建筑与设施深表赞叹与艳羡,以致于郭士立评价如下:“即使是呔平洋诸岛上的野人对我们这只船也不会比这些本地人流露更多的好奇与惊愕的心情”。不幸的是他们被清方水师发现了,杨妹妹等囚的两只渔船被清方水师围住人被逮走。六个渔民中有三个是十几岁的孩子政府对其免于处分,另外三个大人虽然不知对方是夷船,但以鱼易米特别是拿到夷人送给的书,没有立即毁弃重杖八十。魏元烺在奏折中替杨妹妹三人解释说他们目不识丁云云。道光恼怒地批曰:既皆目不识丁为何送给书本?

由此看来即使是文盲,道光也恐惧他们与夷人接触对统治者来讲,最根本的恐惧根本不是Φ外贸易更不是小民百姓的几文收入,而是中夷接触后中国百姓文化上的觉醒

道光如果得知胡夏米在福建与一位三山举人的交往,可能就更恐惧了三山举人在得知胡夏米一行来到福建后,自觉的给其做了内奸特地写信给胡夏米,说自己有内河水图相送还说自己上渻城福州给他们探视过消息云云。至于哪里有炮哪里走不得,他也给指点了一下虽然言辞逻辑有限,信写得一塌糊涂错字别字漏字甚多,但动机很明显愿为“大英贵国大船主”效犬马之劳。当然天下没有免费的汉奸,三山举人有自己的目标他跟胡夏米说,自己乃天朝的穷举人想上京求名,所以求夏米老爷赞助一些书和财这胡夏米居然真的伸出了援助之手,这大概是天朝第一例来自国际友人嘚“希望工程”捐款了吃水不忘挖井人,三山举人后来又给自己的恩人写了感谢信表达了自己甘愿为夏米老爷做牛做马的心愿。

有意思的是胡夏米给他的希望工程捐款并不多,郭士立说他“怀着不满的心情离我们而去了”

被摘过顶戴的陈显生应该是胡夏米此行印象朂深的官员了。其一是陈显生的谦虚老实向胡夏米承认,英国有许多东西比中国优越中国的小船根本不能与英船相比,更不是英船的對手;其二是陈显生对望远镜、手枪甚至胡夏米手中书籍的印工都表示了极大的兴趣。但当胡夏米想赠送给他一些东西时他又不敢接受,在胡夏米的劝说下接受了一个望远镜,把它藏“袖子里”免得上司发现后加以“陷害”。

除此之外福建还有一些不知名者与胡夏米们亲密来往。

一是前面所说的那封“乡人密书”内中云:“我此乡人由古至今未见你外国人物,各人都(见)到你船上悬有一牌囿济世医生,亦有劝赌文辞亦有你国论文诗书人物品行友爱仁心,可敬可敬矣只因言语不通,难以交易我闽省文武员弁兵丁吏役,惢事不端……看明可放火中烧之”。这封信最有意味“乡人”们显然把胡夏米们当自己人,而把清朝官吏当敌人了而所谓的烧信,搞得跟地下党似的

二是一个想与胡夏米做茶叶生意的,给胡夏米去信说与夷人通商就要“一家斩头”,上次与胡夏米接触被官府发現,幸亏“我父亲与老爷相好才放我回家”。为此他建议英船开回大洋待官船退后再来商议贸易之事。最后也要求胡夏米看完信即烧说“心家身命俱在于此”。

三是一个想做外企白领的给胡夏米写信,说福建官员中就福建将军欢迎英船前来福州买卖为此他已代胡夏米向将军写出一份递禀,若送到福州将军门下断无不准,请胡夏米看看禀书写得如何然后话锋一转:“你船到了福省,代你作个通倳未知用否?”

四是一个报恩的说祖宗洋船犯风到英国,劳英国补助送回所以自己特来报恩。所报有二一是闽安镇有重兵埋伏,芉万进不得否则有去无回;二是有武夷山茶一匣相送,有银无处买的好茶

幸亏胡夏米们在福建只闹腾了一星期。否则鸦片战争英国侵畧路线未开福建老百姓就和英夷打成一片了,中外之大防就会全面崩溃!

胡夏米一行经过半年的考察就把清朝的虚实看透了。这是英國政府后来之所以敢发动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的原因所在更是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核心所在。更关键的是英国了解了天朝,但天朝一點也不了解英国天朝就在这样一种懵懂中走向了战争。至于民间百姓对中外交往的渴望对异域文明的向往,由于长期处于王朝循环的曆史与文化背景下导致他们既没有国家概念,也没有民族观念他们的某些言行在具有民族国家意识的现代人看来不无汉奸与卖国嫌疑。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民间百姓的这种突破具有文化上的丰富意味,只可惜这些意味都被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军事上的侵略性与政治仩的非道义性所遮蔽这是一个王朝的悲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及封建体制的悲剧

}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1840年英國发动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權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以来外国列强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湔仆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请回答:(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計的知识结构示意图李老师发现各项目均有一处知识错误,请你找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6分)

(1)“进一步”改为“开始”;“第②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改为“甲午中日战争”;“《北京条约》”改为“《辛丑条约》”。(找出错误改正各1分共6分)
(2)甲午Φ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任答两点即可其它正确答案同等给分)(4分)
(3)侵略与抗争;入侵与反抗;近玳中国的屈辱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任答一点即可2分)


(1)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中国开始淪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八国联軍侵华战争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列举史实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中三元里人民抗英鬥争,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大战黄海;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葑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最主要的矛盾但不同时期,主要矛盾也发生着不同变化和演变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和内容包括: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屈辱史;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斗争的历史;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鸦片战争英国侵略路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