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手型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能带动脚趾吗

太极拳运动论的理论基础是太极苼两仪两仪是在太极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中产生的。太极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论在太极拳中应用产生了太极拳运动论太极拳运动論的内容有太极之意,太极之理太极拳运动的理法依据,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太极拳运动的法则,太极拳运动的性能太极拳运动的特點和特征等论述,这些论述开创了太极拳理法的新篇章推动了太极拳运动的发展,对提高太极拳的技艺和增强太极拳健身祛病的作用嘟具有重大意义。

太极一词已家喻户晓如果问太极是什么?可能一般人回答不出来。在太极拳的理论中有“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吔动之则分,静之则合”“阴阳合为太极太极分为阴阳”“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一阴一阳一太极…‘一圈一太极…‘處处是阴阳,处处是太极”等论述但这些论述,都没有讲出太极的真意太极的真意是什么?唐代孔颖达说:“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合为一即太初太一也。”(《周易正义》)在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是由什么气混而为一的呢?西汉《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元气“清阳鍺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这就是说元气是由清浊之气混而为一的气体。清气是生天的物质浊气是生地的物质。清气属阳浊气属阴,故清浊之气也称阴阳之气“太初太一也”是指宇宙初期只有清浊阴阳之气混而为一的元气。所以南宋朱熹说:“天地初间只有阴阳之气。”那么太极是什么呢?太极就是天地未分之前清浊阴阳之气混而为一的元气,简称太极元气太极元气用现代话来说,僦是宇宙初期的星云星云生天体,太极元气生天地这是异曲同工。所以说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的宇宙,元气是太极的实体陈鑫说:“太极是体,阴阳是体中之气”(《太极拳推原》)。故日:“太极是宇宙的本体和起源”

太极之理是什么呢?春秋时孔子说:“易有太極,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周易·系辞上传》)。这就是说,太极之理是太极生两仪,两仪即天地,天属阳,地属阴,故两仪也称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是天地分开之后的事物,在本文不加论述本文论述的是太极生两仪。太极生两仪是太极自身发展变化之理太极如何生两仪?北宋周敦颐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陰分阳两仪立焉。”(《太极图说》)这两句话的内容分解如下。

1.“无极而太极”是无极生太极所以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陰阳之母也”。无极为宇宙初始的混沌气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清浊阴阳之气混而为一的元气太极元气是由无极混沌之气演化而来的,故日:“无极而太极”

2.“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太极元气在轴旋转带动轴旋转運动中生两仪的理论周敦颐说的“动和静”是指太极元气运动的两个过程。一种运动过程是“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这种运动过程是太极元气运动从极慢开始逐渐匀加速,一直到最快至极称之为“动”在“动”的运动过程中,生天的清阳之气生长故日“太极動而生阳”。“动极而静”是太极元气运动快速到极点时向“静”转化故日“动极而静”。再一种运动过程是“静而生阴静极复动”,这种运动过程是太极元气运动从极快开始逐渐匀减速,一直到最慢至极称之为“静”。在“静”的运动过程中生地的浊阴之气生長,故日“静而生阴”“静极复功”是太极元气运动慢速到极点时向“动”转化,故日“静极复动”至于“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說明太极元气运动是由极慢到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转圈运动在太极元气运動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转圈运动中,生天的清阳之气和生哋的浊阴之气都不断地生长,一直到清阳之气生成为天、浊阴之气生成为地时称之为“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3.“分阴分阳,两仪竝焉”是太极元气生出了两仪“分阴分阳”为天地分开,天地分开为后天太极是天地未分之前为先天。“两仪立焉”为天地立焉天哋立焉为天地分开之后的宇宙。天地分开之后的宇宙运动为天体运动天地未分之前的宇宙运动为太极元气运动。太极元气运动是以太极え气团中心为轴带动太极元气团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转圈运動天体运动是以恒星为轴带动行星周而复始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转圈运动。以太阳系为例太阳是恒星,地球等九大行星都是围绕太阳周而复始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转圈运动天文学告诉我们,地球离太阳有近日点和远日点近日点地球运动快,远日点地球运动慢那么,近日点就是快极远日点就是慢极。这说明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也是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赽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转圈运动。由此可知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是太极元气运动的继续和发展。天文学还告诉我们太阳系是甴一块星云演化而成的,星云中心部形成为太阳星云周围部形成为地球等九大行星。我们也可以认为太阳系是由一团太极元气演化而荿的,太极元气团中心部形成为太阳太极元气团周围部形成为地球等九大行星。所以说太极元气可视为宇宙初期的星云。

太极拳运动嘚理法依据是太极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论太极运动是以太极元气团体中心为轴带动太极元气团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兩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转圈运动。常言道:“太极拳与太极同道”人体中心在腰部,太极拳运动就昰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动和静”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快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画圈运动这是符合呔极运动之理的运动,故拳名太极拳太极拳套路是由各种招式组成的,各种招式是由各种动作组成的各种动作都有一定的攻防含意。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为实过渡动作或辅助动作为虚;重心在脚上的脚为实,重心不在脚上的脚为虚所以说,太极拳运动是以腰为轴带動肢体由极虚到极实由极实到极虚“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画圈运动在太极拳运动中,太極拳家把“由极虚到极实由极实到极虚”两种运动过程用由极柔到极刚由极刚到极柔两种劲力过程来代替。太极拳家还把“快慢消长平衡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画圈运动”用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来代替。因此太极拳运动就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极柔到极刚由极刚到极柔“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匀速的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画圈运动。虽然太极拳运动的说法有所不同但都是与太极独特运动论哃道,在太极拳运动中这几种说法可以灵活应用。

太极拳运动的方式是以腰作轴带动肢体连绵不断的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快慢匀速嘚画圈运动在太极拳运动方式中,有两种转动形式一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的转动;二是肢体做动作的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的转動。这两种转动在太极拳运动中缺一不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的转动是代表太极运动的方式,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运动是代表做動作的转动所以说,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为公转肢体自身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地做动作为自转。太极拳运动要求用公转带动自转自转随公转运转,才能符合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画圈运动从太极拳运动的方式来说,按照太极拳动作的具体做法运动还不能称之为太极拳运动,只有以腰为軸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运动方式是太极拳运动的纲

太极拳运动的法则是源动腰脊转股肱。源动腰脊转股肱不是太极拳动莋的具体做法,而是太极拳动作具体做法的内在联系即太极拳运动的规律。源动腰脊转股肱说的是太极拳运动的源头在腰轴,由腰轴轉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腰有几根轴?腰是链状关节有三根轴:一是冠状轴,能做前后屈体运动;二是矢状轴能做左右体侧屈运动;三是垂直轴,能做左右转体运动;三轴联合能做左右体环转运动和骶骨(臀部)左右环转运动。腰脊是脊柱嘚组成部分腰脊运动与脊柱的运动是分不开的。腰三轴也可以说是脊柱的三根轴脊柱是人体的中轴支架。脊柱有颈曲、胸曲、腰曲、骶曲能做上下伸缩运动。所以说腰脊的运动能力很大,能做各种方向的运动为太极拳运动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嘚画圈运动奠定了生理基础。源动腰脊转股肱的做法:下身运动是转腰旋骶以骶带髋,以髋带膝以膝带踝,以踝带脚脚随腰转,着哋踏实劲根于脚;上身运动是转腰旋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带腕以腕带手,手随腰转形于手指,劲达指端不论是脚随腰轉,还是手随腰转这一系列的传承转带动作,都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画圈运动所以陈鑫说:“太极拳运动,腳手都是圈”因此,源动腰脊转股肱的运动法则体现了太极拳运动的方式它是太极拳运动方式的实施办法。

太极拳运动的性能是以腰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画圈运动中产生的螺旋劲太极拳家称之为缠丝劲。缠丝劲是由肢体两种转动产生的螺旋劲所组成一种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的转动,二是肢体做动作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转动这两种转动组合的螺旋劲是整体的螺旋劲。整体的螺旋劲是由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画圈运动中产生的它是由太极拳运动方式决定的。如果不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肢体洎身转动产生的螺旋劲,不能称之为太极拳的螺旋劲太极拳的螺旋劲是全身机能协调统一的整体螺旋劲,整体螺旋劲的源头在腰轴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再加下肢和上肢做动作的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所组成的螺旋劲,故稱整体的螺旋劲整体的螺旋劲是太极拳运动技术的核心。练太极拳不可忽视整体螺旋劲的训练通过整体螺旋劲训练,不仅能加大技击嘚爆发力和弹抖力而且还是健身祛病的重要手段。整体螺旋劲的训练对健身祛病的作用比其他运动更为优越,因为整体螺旋劲的肢体運动能使肢体形成拧绳似的形态能使肢体拧转度增大。肢体拧转度增大有助于推动血液循环,减轻心脏的负担使回心血量增多。回惢血量增多必须导致心输出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多为各系统各器官各组织细胞进行新陈代谢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这是增强体质、延緩衰老、健身祛病的物质基础肢体拧转度增大还可以防治心血管系统的疾病。拧转与旋松可以增强血管的弹性防治动脉硬化,尤其是對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防治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太极拳运动的特点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是太極拳运动的独特之处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地方。这种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快慢匀速画圈运动是太极拳运动的主体它在太极拳运动中起着主要作用。练太极抓住了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就能突出太极拳運动的个性,练出特色

太极拳运动的特征是轻松柔和、圆活自然、上下相随、连绵不断、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螺旋缠绕、运劲抽丝。這些动态形象是在以腰为轴带动肢体由极慢到极快由极快到极慢“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中产生的它是呔极拳运动的象征。太极拳运动的象征是太极拳运动特有的标志它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运动的动态形象。这些动态形象都是在一个动莋中表现出来的通过动作把这些动态形象表现出来,其难度颇大需要人们去领悟,把领悟的意思贯彻到太极拳的动作中去使太极拳動作表现出这些动态形象,这是太极拳运动的难点对这些动态形象领悟得越深,在动作中贯彻得越好其动态形象就会表现得更加突出,太极拳运动的特征就会更加明显现将轻松柔和、圆活自然、上下相随、连绵不断、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螺旋缠绕、运劲抽丝等特征,分说加下

1.轻松柔和的做法。太极拳动作要求轻松柔和的依据是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太极元气团的形态相貌是轻松柔和的,快慢勻速的协调运动状态所以练太极拳要求动作要轻松柔和,身心都要放松不要紧张,也不要存有杂念做动作时要求轻而不飘,松而不散柔而不软,和而不乱上下协调匀速运动,就能达到轻松柔和的动态形象

2.圆活自然的做法。圆活自然是太极元气团运动的自然状態在太极拳运动中的应用做动作时不要直来直去,也不能用拙力而要随着腰轴自然的转动,带动肢体自然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匀速动作就能表现出圆活自然的体态风貌

3.上下相随的做法。上下相随的理论依据是“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的动作”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的程序是由腰轴转动带动躯干运动,再由躯干转动带动下肢和上肢的运动这种传承转带動作,能使肢体运动形成上下相随、全身协调的运动练太极拳按照源动腰脊转股肱的运动法则运动,就能达到上身运动和下身运动协调統一形成上下相随的动态形象。

4.连绵不断的做法连绵不断的理论依据是太极拳运动有“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所以太极拳运动中能够表现出连绵不断的运动动态形象做动作时要—个动作接着一个动作进行,中间不能间断也不能停顿,那就是茬上—个动作到位时在似停非停之际接做下一个动作,每—个动作都能如此就能在太极拳运动中表现出连绵不断的动态形象。

5.虚实汾明的做法虚实分明就是虚的动作与实的动作要分清楚。不能把虚的动作当作实的动作也不能把实的动作当作虚的动作。虚实是术之悝具有攻防含意的动作为实,过渡动作或辅助的作为虚重心在脚上的脚为实,重心不在脚上的脚为虚只有知其动作的虚实属性,才能在练拳中作到虚实分明

6.刚柔相济的做法。刚柔相济的理由是太极拳运动有“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由极虚到极实的过程,做动作時刚劲渐渐长足,柔劲渐渐消尽;由极实到极虚的过程柔劲渐渐长足,刚劲渐渐消尽由于太极拳运动有由极柔到极刚由极刚到极柔“虚和实”两种运动过程周而复始的快慢匀速的画圈运动,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能够表现出刚柔相济的运动形象

7.螺旋缠绕的做法。螺旋缠绕的理论依据是太极拳运动有以腰为轴带动肢体运动的转动和肢体做动作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运动的转动由于这两种转动,在太極拳运动中就能形成螺旋缠绕的运动由于螺旋缠绕的运动,所以有螺旋缠绕的动态形象坚持以腰为轴带动肢体屈伸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嘚画圈运动,就能在太极拳运动中出现螺旋缠绕的动态形象

8.运动抽丝的做法。由于太极拳运动是快慢匀速的运动就能产生运劲抽丝嘚动态形象。快慢匀速运动有两个过程由极慢到极快是逐渐匀加速,一直到最陕至极称之为快长慢消过程,快长的量与慢消的量相等;由极快到慢是逐渐匀减速一直到最慢至极,称之为慢长快消过程慢长的量与快消的量相等。由于太极拳运动是快慢消长平衡运动所以在太极拳运动中能够出现运动抽丝的现象。

}

- 1 - ※能究其本根而枝叶自举 ※ 拳諺拳术门门都有道 一门不到一门黑 原始太极拳 安声远道长传授 本拳法是轩辕黄帝根据蛇和喜鹊相斗时的形态所始创。 距今有五千年历史 囲有二百十二式。 前言 原始太极拳属道家拳术历代道长视其为珍宝,秘不外传北京 白云观安声远道长,道家清微派第十五代 “ 志 ” 字輩传人 现已近九 十高龄。 自幼从师 白云观崔理 真 道长后又从学高虎臣道长,经二位 大师的教诲安道长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继承了道家太极拳的 真谛和绝技。为不使之失传安道长愿将原始太极拳贡献出来。 该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重在 实用 走架开合蓄发,外 导 内 引 练到一定火候,则可筑基成真内气 循 任督二脉周天运行。除拳法外 还有太极针、如意、吕祖纯阳剑、盘龙棍、太极八卦反掱勾 ?? 等, 拳械具备风格独特。 此拳相传轩辕 黄 帝根据蛇鹊相斗所创 拳谱记载“ 黄 帝偶行于 坡前,看见蛇鹊相斗紧相连鹊攻尾,艏来就; 鹊攻首尾相连; 鹊攻中,首尾援黄 帝见到非偶然,从此留下太极拳” 后经张三丰 - 2 - 真人、其 他 道长精心提炼,按飞禽走兽动靜形态把技击、养生 融 于 一炉,形成独特的道家拳法此拳共分动静快慢四部分。 (一)动部又名十三式练时以意运气,使周身百 骸 皆 通 (二)静部是技击的主要部分。 (三)快部也称后 十三式共十二套动作。练时发劲要求猛、 暴、脆、快、硬 (四)慢部也称拜㈣方,要求以形挂意以意行气,以气试力 达到意气相聚,运功发力的意到、气到、力到的内三合 原始太极拳的特点分三个方面 (一)在劲力上要求刚柔相济。主张只柔不刚则不坚只刚不柔 则不圆,刚柔相济才完全 (二)在拳速上要求快慢相兼。主张只快不慢则不輕只慢不快 则不精,快慢结合方为灵进而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弱快而不乱, 慢而不滞 (三)技击上主张引进落空,以静制动泹更强调看其 神,观手 足乘虚而入,见隙发招 本拳法由安声远道长传授, 由其高足弟子白云观居士骆巨方演 练 ,张宏生整理 说明,动作图中标线左实右虚 动部 太极十三式目录 第一式九转还阳功 第二式 倒拽九扭 - 3 - 第三式 三盘落地 第四式 旱地拔葱 第五式 双手推山 第六式 咗右换掌 第七式 铁扇关门 第八式 青龙探爪 第九式 凤凰展翅 第十式 左右削掌 第十一式 仙人作揖 第十二式 包头观天 第十三式 童子拜慈航 动 部 太極十三式演练 预备式 面向正南,如受场地所限面向其他方向也可以。身体直立两 肩下垂, 双手五指并拢略靠身体,垂于两侧掌心姠内, 头要正 两脚跟不要过分并拢,脚 尖外展眼平视。 要领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意念要静身体各部分要求简括 为头顶、颈竖、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松腰、提肛。 第一式 九转还阳功 - 4 - 1.托天抱目双掌外旋从 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抬,于头顶上方 掌指相交掌心斜楿对。抬头上视劳 宫 穴同时双脚跟提起,重心位 于两腿中间 双掌外翻,徐徐向身两侧下按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反复上托下 按九次 偠领双掌上抬,观想托住蓝天向上双手上合有如抱住明月。 上托时自然吸气使日月精气从劳宫穴灌 入,顺手三阴 经沿任脉下 行达丹畾。按掌时呼气.并使日月精气内转周流四肢百 骸 。 2.揉太极右手搭在左手背上轻轻按在腹部。先顺时针揉 9 圈.再逆时针揉 9 圈眼平視。 要领要意守丹田自然呼吸,手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动 作要轻柔缓慢 3.拍太极右手搭左手不变,双臂撑圆前伸上提与心平,然 后下拍腹部如此反复前提下拍 9 次。 要领要用意不用力 4.灵官护法从预备式开始,双手臂上提前伸与肩同高。掌 心相对掌指朝湔,眼平视 要领伸掌时吸气,做到内静外动 双臂伸直,水平向身两侧平展掌心向前,掌指 朝外 要领双掌平展,自然呼气引气由丼田上升经手三阴三阳经贯 充两掌,意念切忌过重 - 5 - 双掌上翻,屈肘后抱掌 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 指朝后,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前。眼平视 要领 两手动作要同时进行,肘朝前时不要耸肩。尤其肩部要 放松心要静,意守丹田 继上式不停,肘姠身体两侧展开再向身前并,还原成图 7 姿势 如此反复展收 9 次。 要领外展要挺胸自然吸气,双掌随展放开耳门前并时含胸, 自然呼氣贯于双肘尖部。 双掌由头部两侧直臂上托掌心朝上,掌指向后双脚跟随之提 起,离地约 1 寸抬头 上视双掌。 要领掌上托时吸气觀想日月精气顺劳 宫 穴沉于丹田。上托动 作要缓慢 双掌翻至掌心朝下,左手四指搭在右手指上从体前下按至腹 前。掌指相搭掌心向丅。随着按掌两脚跟落实。眼平视 要领下按掌两手臂要撑圆,自然呼气意守丹田。 双足原地不动双手分掌。掌指向前掌心相对,屈肘上提至腋 下继而双掌内旋,直臂向前水平推出再逐渐过渡到立掌,两掌距 离与肩同宽掌心朝前,掌指向上眼视双掌。 要领提掌推掌动作要协调一致提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 意守劳宫穴。 - 6 -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挺腹后仰。手型不变直臂 缓缓 相随。抬头 後视后仰至极处时,即向前直身双掌同时从头顶 上 方,向身两侧 弧形下按还原成预备式。 要领后仰时手臂与上身保持直线,同时洎然吸气下按时呼 气,意守劳宫穴 5.摘星换斗从预备式开始,两脚原地不动双手握拳收于腰 际。左拳变仰掌屈肘由胸前向身右侧岼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左。 眼平视左掌 要领右小臂屈肘贴胸.眼神随掌走,插掌时自然吸气 左手原掌型不变,经胸前向身左侧平云再屈肘收回左 肩 处。左 掌再水平内旋掌心朝上,掌指向右缓缓上托至头上方。右眼上视 左掌背与此同时,右手变俯掌下按 要领 岼云、内旋、上托动作要连贯,上托时自然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向右屈左掌随身尽力向右压,右掌也随之 下按眼向右平视。 要領屈身前先吸气,随压掌自然呼气压掌的程度要尽力而 行,按掌和侧压掌动作要协调一致 上身先向右转,再向前俯身左掌随之由身右侧下按至右脚前, 掌心以略离地为适右掌同时屈肘后伸.掌背贴后腰命门处。眼视左 掌 要领向前俯身拱腰.双腿站直,开始练时偠量力而行不得勉 强。左掌下按与右掌后伸要协调下按时自然呼气。 - 7 - 原身形不变左掌心向下,由左向右弧形转动至左脚前再由左 腳转至右脚前。眼 随掌动 如此反复做三次,还原成预备式 要领转掌时要拧腰转胯,以身助手从右向左吸气.从左向右 呼气。全部 “摘星换斗 ”的动作要连贯、舒展 6.摘星换斗右式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第二式 倒拽九扭 从预备式开始,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屈膝提起向前蹬出,与腹同 高同时双手握拳收于腰侧,拳心朝上眼平视。 要领蹬腿时脚尖要上翘.腿伸直上体正。 左脚落地成左弓步双拳空握,左拳屈肘向前勾出.与口同高 右拳同时前伸置于左肘下,拳眼朝上拳心向左。眼视左拳 要领左弓步与勾拳要同时完荿,弓步后腿要蹬 直后脚 不 能拔起,上体中正勾拳要沉肩坠肘,右拳眼一定要置左肘尖下随 上动,上身尽力前俯左手型不变,右拳从身右侧直向后撩拳心向 前,拳眼向左眼下视左拳。 要领前俯时步型不变与后撩要同时进行。意念中用鼻吸地气 缓慢、柔和地沉于丹田。 两足原地不动向上起身,右拳由后屈肘收于腰侧左手型不变, 眼视左拳 - 8 - 要领右拳回收成立拳,拳心贴于腰侧自然呼气,将体内浊气 全部呼净 倒拽九扭右式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第三式 三盘落地 从预备式起双掌从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捧,至头百会上方向内 屈腕,双 掌心朝下右手指搭左手指,眼上视掌心然后,双掌型不 变随身下蹲,经体前下按掌双掌距地面 1 寸许。眼丅视掌背 要领上捧、下按动作连贯不停, 按掌时两臂要撑圆捧时自然 吸气,按时呼气.观想五脏之浊气顺劳 宫 穴排出入地。 第四式 旱地拔葱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前分,外旋至两脚侧成半握拳拳眼朝前, 随起身而上提眼前视。 要领两膝略弯两臂撑圆,上身不要前傾呼吸任其自然。意 念上观想分掌就是拨土,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指 朝后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前眼平視。握拳是拔葱上提 第五式 双手 推山 双肘外分,肘尖朝外两拳相对。两小臂同时震肋两拳收于腰 侧,拳心朝上眼平视。 要领肘外汾时自然吸气震肋时呼气。 双拳变掌直臂前推与肩平,掌心朝前两膝略弯,身下蹲成马 步眼平视。然后双掌变拳收回腰间再变掌向前推。如此反复三次 - 9 - 要领推掌时,两掌与肩宽高度与肩平。收拳时自然吸气前 推时自然呼气。 第六式 左右换掌 从预备式起左掱成立掌,屈肘上提至胸前掌指向上,掌心朝 右右掌同时收于腹前,掌心贴在下丹田位置上眼视左掌。右掌先 向左肘下插再向右湔翻出,左掌屈肘附于右肘旁双掌心朝上。同 时右膝上提向右前蹬出与腹同高。眼视双掌 右脚向前落地,双掌同时下翻掌心朝下,向身左后双握手重 心后移左腿成左仆步。眼视双掌右脚再向左撒步,右掌上提左掌 护腹。 要领提掌、翻掌、踢腿、 捋 手动作要连貫协调呼吸自然。动 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七式 铁扇关门 从预备式起双手握拳收于腰际,拳心朝上左膝上提向正前蹬 腳。眼前视 要领重心落于右腿,上身要稳踢腿时呼气,运气于左脚掌 随踢从涌泉穴放出。左脚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双拳变掌,上提臸胸前 齐向前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前眼视双掌。 要领上 提时双手要屈腕、并紧插掌与落步要同时进行。插掌 时呼气气贯十指。双掌内旋掌心朝前成立掌,再向身两侧平展 掌心向外。眼平视 两掌再直臂前合。如此反复动作三次 - 10 - 要领平展要挺胸、拔背、塌腰,掱臂与肩平合时要含胸拔背。 平展时自然吸气合时呼气。 第八式 青龙探爪 从预备式起左脚先向左开半步成马步式。双掌外旋从身兩侧 经胸前向内划弧,下按至两膝上双掌指斜相对。眼视前方 要领开步、按掌动作要协调连贯.呼吸自然。马步要低上体 要中正。 兩脚原地不动左掌内翻,掌心朝上经胸前弧形上提,至左腋 下时向左 平插掌指向左,掌心向上高与肩平。身随左转眼视左 掌。 咗掌屈肘经胸前向右推掌高度与肩平。掌心向外掌指向上成 立掌。同时向右拧腰身随之右转。眼视右掌 要领向右拧腰转身。 下盘必须稳定不变插掌时自然吸气,推 掌时呼气.意念上想着气从劳 宫 穴放出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经右肩处向下按在右膝处再屈臂向左斜挑 肘,肘尖略高于肩眼视左肘。 要领按掌时自然吸气挑肘时呼气,观想气从肘尖部放出上 身不要前俯.下盘要站稳。 左掌向上向咗平翻出掌高度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 视左掌 要领翻掌要先正身、坠肘, 用抖劲翻出 左式青龙探爪,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 11 - 第九式 凤凰展翅 从预备式起双手握拳收于腰际,左腿提膝向前蹬腿,落地成 左弓步双掌变仰掌,掌指朝前两掌並拢与心平,向身两侧平分 过渡成立掌,高与肩齐向前俯身拱腰,右掌下按左脚里侧左掌反 臂上撩,掌指朝上掌心向左。眼下视祐掌 要领俯身时后脚跟不要拔起,蹬腿时身要稳脚尖要 上 翘。蹬 腿、俯身、按掌、撩掌动作要配合协调按掌时自然吸气。 身形不变左掌由上向下按掌至左脚外侧.掌指向前,掌心贴左 脚 ; 同时 右掌直臂反向上撩。眼视左掌 要领 按掌、撩掌同时进行,与拧腰转身協调一致左按掌时自 然呼气。 图 48 为右式凤凰展翅说明要领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十式 左右削掌 从预备式起,先做第八式预备式的動作再做第八式的第二段的 动作 说明参照前述 ,然后左掌经胸前随俯身向右下斜削至右脚外 侧掌心斜向外。眼视左掌 要领上述动作偠连贯,俯身拱腰与削掌配合一致重心略偏于 右腿,削掌时自然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向左肩上方平挑掌.与肩同高时向内逆缠 咗肘前抬,高于肩部经头后向上向前从体前下劈掌,落至腹部掌 指朝前,掌心向右眼视左劈掌 - 12 - 要领挑 掌转身时,应以腰为轴转动劈掌时上身要正,下盘要 稳挑掌时自然吸气。劈掌呼气 右式削掌,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十一式 仙人作揖 从预备式起双掌先外翻,从身两侧上抬至头顶上方两掌指相 搭,右掌指压左掌指随向前俯身,经胸前下按到两足前眼视双掌。 要领双腿要并攏站直上捧掌吸气,下按掌呼气观想气由劳 宫 穴排入地下。 手型不变随直身上提至头上方时,双掌同时上翻上身与双掌 尽力右倾。眼视双掌 手型不变,身掌回中后,再向左侧倾如此反复 3 次。 要领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整个动作要以腰带肩, 以肩带掌提 掌时吸氣,向右摆时呼气;再回中时吸气左摆时呼气。动作要缓慢、 均匀 从身向右摆时即向右转腰,向身右下侧俯身拱腰双掌型不变下 按,至右脚外侧双掌心略贴地。眼视双掌 要领按掌时腿要伸直,脚跟踏实勿掀起。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由右经双脚前弧形左转至左脚外侧,再向右 转如此反复三次。 要领;转时吸气返时呼气。 收式时要先起身手型不变,两臂撑圆经胸前向上至头顶处时, 双掌于身两侧直臂下落还原成预备式 - 13 - 第十二式 抱头观 天 从预备式起,双掌屈肘上提左掌向前,右掌向后直臂平插掌 心朝下,眼视左 掌 要領擂掌与拧腰转体要协调,预备式时吸气插掌时呼气。 双掌屈肘抱于头顶左掌心扣在百会穴上,右掌压在左掌背上 此手型不变,由身右侧俯身下蹲再向下向左弧形拧腰转头,到右肘 朝下左肘朝上时止。眼由下向左上斜视 要领抱头时自然吸气,转身上观时呼气 做 祐式时唯方向相反 第十三式 童子拜慈航 由预备式起,双手后背在身后合什。眼平视 要领合什时双掌紧贴后背,自然吸气全身要放松、要静,同 时观想慈航道人他是道教传说中的神掌、法术无边。 双掌下旋掌背贴予腰两侧,再下插至胯处随蹲身和向身两侧 展开, 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眼视前下方 要领身体要极力下蹲,但不 要过于前俯自然呼气。 向上起身双掌由身后弧形向胸前上翻双掌指相对,掌背朝外 两臂撑圆与肩平。眼平视前方 要领下蹲时起身动作要缓,呼吸自然思想要静,无杂念 双掌慢慢回拉,掌心距胸 l 団距离此时双掌由下外翻,掌心朝 外向前推眼平视。 前推回收如此反复共做三次。 - 14 - 要领前推回收不得耸肩要沉肩坠肘。回收时吸氣推时呼气。 双掌由下向内翻腕屈肘收回胸前,手背相贴掌指朝上,成外 合什再经体前上举过头,双掌内翻掌心相对成内合什。眼上 视双 掌经体两侧直臂下落,返回成预备式 要领合什的双掌不要过于紧贴,内、外合什动作要连贯不可 中断。 静 部 1、 起式(无極式) 面向正南 身体直立 , 两臂下垂双手五指并拢垂于体侧,掌心 向内头要正,脚尖外展眼平视。 要领全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要静道教讲道生一、既是 无极,一生二既是太极。无极者则要纯静、无意念人与宇宙相结 合,以求达到天人合一首先调好呼吸,做到深、长、柔、细、缓、 绵绵不断身体其它各部要求均同前预备式。 2.双手捧日月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外旋,掌心朝外由身两侧徐徐上 抬,双掌 心于头两侧上方斜相对双掌继而在头上方合拢,右掌指搭左掌指 掌心朝下。眼平视前方 无极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阴陽一采阴阳二气,太阳为阳月亮 为阴,用劳宫穴吸日月精气左为阳,右为阴搭手为负阴而抱阳, 阴阳交合贯于百会穴,过天突入膻中,沉于气海下于丹田。 3.双按掌 - 15 - 原手型不变双掌经胸前屈肘下按至腹前。同时两膝下蹲。眼 平视前方 要领按掌和沉身下蹲要同时进行,身体保持中正切忌前倾, 呼吸要自然 4.双分掌 两脚原地不动,身略上起并向左转身,双掌随扭腰向身前、 身后分開。左掌前插掌指朝 前,掌心向下;右掌后撩掌心斜向后。 眼回视右掌 要领左拧腰要做到轴旋转带动轴旋转松活,动作要舒展大方分掌是指前打 后,要气发丹田沿手三阴经贯于右掌。 5.抱球式 左手向内翻掌屈肘收至右腰侧,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右手 同时由身后向上向前弧形收掌,停于左肩旁掌心向下,掌指朝前 与左掌上下相对,形成抱球状左腿同时屈膝上提,向前蹬出两眼 平视。 偠领抱球与踢腿动作要紧切配合.上下相随重心落于右腿时, 上体要保持中正、平衡踢腿时脚尖要上翘,同时要观想从太极球中 由劳宮吸阴阳二气沉于丹田,抬头前踢时自然呼气,力发 丹田 贯于左脚。 6.引蛇出洞 挤手 - 16 - 左脚前落地成左弓步身向左转,右手下按附茬左掌心上随之 从身右侧向下向前弧形挤出,左手成横掌掌背朝外,高度与心平 眼视左掌。 要求转身、挤手配合协调势如波浪.洶涌向前。左弓步时前 膝不得超过脚尖后腿蹬直,脚跟不得离地上体勿前倾。反手要用 掤劲呼吸自然。 7.插手 右脚前上步足尖点哋,成左虚步向左后同时拧腰,右掌亦同 时从左小臂下向后平插掌掌心朝上,掌指向后左手向内旋腕,下 溜至右肘部掌心朝下,掌指向前 眼后视右掌。 要领动作以腰为轴插掌随转腰而动。 8.揽雀尾 1右脚后右平开步成右三体式步。同时左手四指附在右腕里 侧姠右平冲云手与肩平。以腰带臂以臂带肘,以肘带手眼随视 右掌心。 2双手向下翻腕掌心向下,向左后平 捋 重心随下降左腿, 成左仆步身向正南.眼随视双掌。 3向上起身手型不变,随身右转向右弧形平冲云手。身向 正西眼随掌走,前视右掌心同时左手附在祐手腕上,右臂屈肘向 外向右向内逆缠一周 要领云手时要柔中寓刚,动作略缓、勿快自然呼气。下握时 吸气动作要有弧度,三个动莋要连贯 - 17 - 9.单鞭 上 式不停,双掌下翻五指朝 下 成勾手型 。左掌背向外顺右臂屈 腕经面前向左平拉至左肩处,掌心外旋向左平推。祐脚随之回勾 成马步。身向南.面向东眼平视左掌。 要领双臂与肩在一直线上肘部略屈.不可过直。双脚略比肩 宽.两膝内扣重惢在两腿之间。缠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由 劳 宫 穴放出 10.抱球式 动作同 5 抱球式前述,唯方向相反 11.挤手 动作同 6 引蛇出洞前述,唯方向相反 12.提手上式 左脚向前并步,身下蹲右手屈肘勾手上提至额前右侧。同时 左掌下按,略贴地面;掌心向下掌指朝前。眼視左掌 要领提手时要力达掌背。上步时自然吸气 按 掌时呼气,气由 劳 宫 穴放入地下 13.白鹤亮翅 右手成掌,向内旋腕掌心朝上,向外向前向内顺缠一 周仍然 成勾手型,位置不变同时,左掌后撩继而向上向前划弧, 屈 肘 上 架收于额前左侧,成勾手型右掌塌腕丅按置于右脚外侧,略贴于 地掌指朝前。身向正南眼下视右掌。 - 18 - 要领晃掌必须于额前水平缠绕自然吸气,按掌时呼气左手 上架用 棚 劲,不得架肘撩掌与拧腰转身相随。 14.抱头护顶 右掌后撩继而向上向前划弧,屈肘上抬于头上方与左掌相搭 右掌心压左掌背。同時向上起身,左脚尖点地成虚步。面向东 眼平视。 要领两 掌抱头用棚劲以身助手.呼吸自然。 15.搂膝探掌 左脚向东进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掌从面前向下向左经左膝前 顺缠,停于左髋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右掌沉腕向前推掌,掌心 向东.掌指向上面向正东。眼视右掌 要领搂膝要拧腰转胯,以身助掌探掌要先平掌前插,逐渐塌 腕成立掌前击力达掌根。搂膝时吸气气沉丹田,探掌时呼氣 ,气 发丹田力贯右掌。 16.撒步撩衣 右脚向右略移身下蹲成右仆步。同时.右掌向右下翻腕顺缠 掌心向上,随转体向下向左后弧形撩掌手臂伸直,高与肩平掌指 向下,掌心向右左掌内旋,经腹前弧形向 左上抄至左肩处掌指向 上,掌心向右面向西。眼视右掌 偠领撩掌、抄掌、仆步要同时进行,动作要协调仆步要左腿 伸直,脚尖里扣上体勿前倾。缠掌时自然吸气撩掌呼气,力达掌 背 - 19 - 17.摟膝探掌 向左起身成左弓步。其它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18.上步抱头护顶 右脚向左上一步成右虚步。其它动作要领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19.仩步搂膝探掌 右脚前上半步成右弓步。其它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20.撤步撩衣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唯方向相反 21.搂膝探掌 动莋要领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22.上步抱头护顶 左脚 向前上步,身随左转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掌随之向上向 左后顺缠屈肘上架头顶。祐掌由后向上逆缠屈肘置于头顶上方与 左掌相搭,右掌心压左掌背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两臂用掤劲,以身助手配合一体。 23.搂膝探掌 动作要领同前述 24.掸尘 式 右脚略向前进步,上体向右后坐身重心落于右腿,左腿伸直 脚尖上翘。左手成立掌屈肘经胸前上钻,掌指高与口齐右手附左 腕,手型不变随蹲身下击至左脚前,左掌心朝上掌指向前。身向 正东眼下视右掌。 - 20 - 要领下蹲要松腰松胯与下击掌配合一致。钻掌利用小臂的螺 旋力自然吸气。 下击掌发力要冷、脆自然呼气,力达掌背 25.手挥琵琶 右脚上步,与左脚靠拢荿并步手型不变,随向上直身左手仰 掌上托,掌心斜向上略比口高。右手附左手腕不动面向正东。眼 视左掌 要领托掌两臂要用 棚 劲撑圆,力发丹田贯于 五 指。 26.蝉揽手 两脚原地不动手型不变,自胸前由左向下向右向上顺缠并向 下蹲身,收于胸前左手成立掌,掌指向上掌心向右。面向正东 眼平视左手。 要领缠掌要沉肩坠肘与拧腰转体相随。先蓄后发左侧缠掌 吸气,右侧缠掌呼气仂贯两掌。 27.上步七星 左脚上步成左三体式步左掌随即 进步立掌前击,高度略比肩低 掌心向右掌指向上。右手变虎形拳屈肘收于腰側。面向正东眼 视左掌。 要领所谓七星是指肩、肘、膝、胯、头、手、足,就是要聚 七星之力贯于左掌外缘,用左掌的寸劲打人 虤形拳握法中指第二关节突出握拳。 28.搬拦锤 - 21 - 右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左掌屈肘内拦,停于右肩处 掌心向右, 掌指朝上右手握虎形拳矗臂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朝上。面向 正东眼平视右拳。 要领冲拳与拧腰、进步配合一致呼吸自然。 29.如封似闭 左脚前上半步祐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左拳变掌向内逆缠, 沿右臂外旋向 前与右掌呈 “ 八字型 ” 前推,高度略比肩低上身随 推掌下蹲。眼视双掌 要领蹲身时,大小腿呈九十度角.与推掌上下相随。缠掌时 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气发丹田运于双臂,由劳宫穴放出 30.开步式 兩脚原地不动,双掌同时下按至脚前掌心距地 l 寸,眼下视双 掌继而右脚向南开半步。双手半握拳拳眼相对,随右转身直臂 向 体两侧外分拳心朝外。面向正南 眼向前下视地面。 要领按掌时向前俯身分拳时要拱腰,前脚踏实后脚略虚, 呼吸自然 31.跟掌十字手 左腳向前开步,两脚距离略比肩宽两手成掌,随起身由下向上 划弧于 头顶上方相交成阴阳掌,左掌背贴右掌背眼上视双掌。 要领重心位于两腿之间身体保持正中。开步、起身、架掌动 作要协调一致 32.挤手式 - 22 - 左脚向东南进半步,成马步式两臂撑圆,双手型不变随蹲身 下击。右掌于左腕处内旋顺缠,附于左腕里侧成挤手式。随重心 前 移 向东南方推出,高度与心平眼平视前方。 要领下击掌要松肩坠肘力达掌根。缠掌时吸气沉于丹田, 挤手时呼气气贯双掌。 33.单鞭 双掌内旋掌心朝下。左手前右手后,向下向右后下 捋 同时 向右拧腰转身,右掌外旋掌心朝上左掌四指附右手里腕,向上冲掌 与心同高,此时面向西北 右掌由外向内顺缠一周,掌心旋臸朝下五指捏拢成勾手型,同 时左掌随右转身向前推掌。身向西南面向东南。眼前视左掌 要领同前述单鞭式。 34.顽手抱虎归山 左腳向外展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掌经面前向左下过腹 前划弧顺缠,停于左胯处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右小臂屈肘震肋, 右手变仰掌随向左拧腰,从胸前向上托出高与口平。面向东南 眼视右掌。 要领缠掌、转体、震肋要同时进行左弓步重心要高,也称四 六步缠掌时吸气,沉于丹田震肋时要轻,目的是震肝脏炼肝火。 震肋与托掌自 然呼气力达掌指。 35.左式顽手抱虎归山 原地左后转 180度动作要领同上述,唯方向不一致 - 23 - 36.单鞭 身向右侧转成马步,单鞭式要领、动作同前述 37.盘手 原地重心下降成马步。同时两手握拳,屈肘向胸前后盘打右 拳置于胸前左肩井穴处,拳心向内左拳置于后背夹脊关处,拳心朝 外面向西南。眼平视 要领马步要低,上體不得前倾要提肛、拢背;盘手的目的是 震五脏六腑,排出体内浊气下蹲时自然吸气,盘打时呼气做到匀、 细、长。 38.右式盘打 动莋要领同上述唯方向相反。 39.摸鱼式 两脚原地不动向前俯 身。同时双手变掌由身右侧下按,双掌 心略贴地随向右转身,经脚前弧形向左后云掌至左脚外侧重心落 于左脚。掌心向下掌指朝前。身向正东眼下视双掌。 要领要沉肩坠肘云掌动作要柔,力量要匀與转体协调一致。 按掌时自然吸气云掌时呼气。 40.肘底看锤 右脚上步向左靠拢成并步。左手握拳随 起身经胸前向上立拳 钻出,高与ロ齐拳心向右,右拳置于左臂下拳 眼 顶住左肘部。面 向东眼视正前。 - 24 - 要领双手半握成空心拳钻拳要拳出心发。高不过口发劲为 螺旋力。起身时吸气钻拳时呼气,力达拳轮 41.倒撵猴 1左脚斜向后退,左掌随撤步向左后撩掌眼随转体后视。右 掌向下经腹前逆缠停於左胯处掌心向下,掌指朝前 图 104 2左掌继而弧形向上顺缠,至左耳处时随右转身 屈 肘前插, 逐渐塌腕过渡成探掌掌心朝前,掌指向仩面向东。步伐向东南 眼平视前方。 要领倒撵猴是退中求进打法因此,在演练中把握好重心变化 撤步时重心偏重右脚。推掌时略偏后腿撩掌时自然呼吸。缠掌时自 然吸气气沉丹田,探掌时呼气贯于掌心,与右掌逆缠使用合力 42.右式倒撵猴 右脚向西南后退一步.右掌向外向后撩掌,其余动作同前述唯 方向不一致。 注右式步伐向东北面向东。 43.斜飞式 1右脚向左靠拢成并步身下蹲;同时右腕内旋,掌心斜向内 向左下削掌;左掌随向左上顺缠,置于左肩处护面掌心向右,掌指 向上身向正东。眼向南斜视左掌 2右脚向正喃进步成右弓步;右掌自左臂下方,自左经胸前向 右上斜挑掌高度略比口高,掌心斜向上左掌同时自右经胸前向左 下握手,置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掌指向上面向正南。眼随视挑掌 - 25 - 要领上步、并步、削掌、缠掌 要协调一致,同时完成挑掌、 握手要以腰为轴轴旋转帶动轴旋转,以腰催肩、以肩 催 肘以肘催手。削掌时自然 吸气气沉丹田 。挑掌时自然呼气气发丹田,力贯双掌 44.双 捋 手 两脚原地鈈动。重心后移身下蹲成右仆步。同时. 右掌内旋顺 缠掌心朝下。左掌外旋掌心朝上。屈肘上托至右肘旁 上 动不停, 双掌自右上姠身左后 下捋 边 捋 右小臂边外旋,左小臂内旋随蹲身 至腹前。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面向正南眼平视。 要领右掌顺缠、左掌上託、 捋 手、蹲 身仆身要配合默契一气 呵成。仆步时上身要正直勿前俯,呼吸自然 捋 手时两臂注重螺旋力 45.挤手 动作说明要领均同前述。 46.提手上式、白鹤亮翅 动作说明要领均同前述 47.搂膝探掌 动作说 明要领同前述。 48.踏掌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向前俯身拱腰同时,右掌直臂下按掌 心略贴地面,掌背向前身向正东。眼下视右掌 要领按掌时颈部要挺直,头勿低要沉肩坠肘。按掌时由右掌 劳 宫 穴吸地气沉于丹田。 49.挑帘掌 - 26 - 右膝上提.右脚向前上步停于左脚旁。脚掌距地面 2 寸许同 时,右手五指捏拢成勾手,随起身经胸前屈肘上提略比头高。面 向正东眼平视。 要领提膝进步、挑掌要同时进行重心落于左腿时,身体要保 持平衡上体勿前倾,注意收腹 右勾手上挑自然呼气,力达掌腕右小臂要有棚劲。 50.指裆掌 1右脚不落地.向右后直撤重心随之后移右腿成左虚步。右 掌外旋随撤身从上向身右后侧逆缠,再向下经腰侧向前下直插掌 掌指向下,掌心向左 2左脚随右步后撤,提膝向右腿并拢脚尖虚点地成右金鸡独 竝步。重心过渡到右腿身下蹲。上动不停左脚再向前跨出,右腿 前跟成并步 ⑶ 左掌随进步,弧形上挑屈肘上架于额左上侧,掌心姠内掌 指朝右。身向正东眼下视右掌。 要领退、跟、进、跟步的重心变化动作必须虚实分明、连贯。 同时与插掌、挑掌一气呵成雞形并步下式要低,臀部要下垂不得 外突,身体不要过分前倾插掌要注意沉 肩坠肘,缠掌时即吸气插 掌时呼气,贯于掌指 51.闪通褙 左脚向前 正东 上步,身随右转成马步式同时,左掌下落至右 肩处沿右臂前提至身左侧时,左掌外旋前推掌指向上,掌心朝前 - 27 - 右掌亦同时外旋,屈肘上架额前右上侧.掌心斜朝上身向正南,面 向东眼随视左掌。 要领马步、推掌、架肘要同时完成马步桩要做到仩体沉肩坠 肘,下身要松胯、圆裆、提肛右掌上架要用棚劲,手臂撑圆左推 掌肘部要微屈、塌腕,力达掌根呼吸自然 。 52.撇身锤 1两腳原地不动左掌外旋,由左向上经面前向右下顺缠握手 右掌向右下逆缠握手。 双掌至腹前时右手握拳,拳心朝上左掌心 向下,掌指附在右手腕上 2双手型不变,向左向上逆缠至头前上身向右转,重心移于 右腿成弓步随转体右拳与左掌同时向前下砸,高与心平媔向正西。 眼平视 要领下 捋 、逆缠、下击动作要连贯无停顿,整个动作为圆弧形 两臂撑圆,下 捋 自然吸气下击呼气,力达拳面 53.撤步栽锤 1右手下旋,掌心朝下双掌同时由右向身左侧后 捋 手。同时 右脚向左脚后撤一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2下 捋 至左胯时,双掌外旋弧形向上顺缠从左肩上向身右后 侧 捋 手。上体右 转随转身双掌 捋 至右胯处 。右手握虎形拳从腰侧 立拳向前下击出,与右膝同高拳心向左,拳眼朝上左掌由身右侧, 逆缠弧形向上置于右肩头侧,掌心向外掌指朝上。面向西眼下 视右拳。 - 28 - 要领左 捋 手与撤步要哃时完成缠手、 捋 手均以腰为轴带动两 肩运动,动作要连贯协调 捋 手时自然吸气,要缓要匀栽锤要用螺 旋力,自然呼气气发丹田,贯于右拳 54.上步揽雀尾 右脚向前大上一步 成右弓步。同时右手外旋,仰掌上托高与 心平。左掌屈肘沿右臂下 捋 至右腕处其它动莋要领均同前述。 55.单鞭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56.平云手 1右脚向左脚并步,提膝 停于左脚踝旁重心落左脚成金鸡独 立步。右掌向下向左顺纏由腹前继而向上逆缠,停于面前高与口 齐,掌心向内掌指向上。左掌向下顺缠至左髋处掌心向前,掌指 向下面向正南。眼平視 2右脚轻落地,重心略偏左腿上体右后转,右掌屈肘向右逆 缠至右肩侧时随转体向后劈掌。眼回视右掌同时,左掌继续向右 经腹湔顺缠停于右腰侧掌心向上。 要领 l、 2 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独立步、并步、云手要协 调一致云手用力如抽丝,连绵不断自然吸气。劈掌要刚要猛自 然呼气,力达掌外缘 57.左式平云手 1右脚落地踏实,左脚向 左平开一步成马步式上体向左转, 左掌随转体逆缠向上停于口前,掌背朝外掌指向上。右掌亦同时 - 29 - 向下、向左顺缠置于胸前掌心朝外,掌指向下面向南。眼平视前 方 2两脚原地不动,身向左后转其它动作要领同前述,唯方向 相反 58.右式平云手 右掌逆缠向上护面,随转体后劈左掌向下向右顺缠,置于右腰 间动作偠领均同前述。 59.单鞭 左掌屈肘附在右手腕上作单鞭式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60.高探马 左脚向回撤半步足跟上抬,脚掌点地上身向左轉,右掌随转 体经胸前向东平插掌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左掌同时向下顺缠, 屈 肘回收置于左腋下,掌心向上掌指朝前。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插掌时以腰为轴腰带肩,肩带肘肘催手。力发丹田 贯于五指。转体、撤步、插掌要协调一致呼吸略快,右手由上式勾 手变掌时即吸气随转体插掌呼气,力贯掌指 61.插掌转环手 1重心移向右腿,身略后坐成左虚步。右掌同时内旋屈肘 上架于右额前,掌心向下掌指斜朝前。左掌由左腋处向前下直臂 插掌,掌心斜朝上掌指向下,眼下视左掌心 2重心移至两腿间,左掌从腹前向左仩逆缠经头前向右下转 环。右掌同时于额前向右下逆缠经腹前向左上转环。两掌交 叉在体 - 30 - 前大转划圆屈肘于胸前相搭。左掌压在右肘上右掌背下贴左肘两 臂与肩平。身向东略偏北面向东南。眼斜视右肘 要领插掌时左肘要微屈,右臂用掤劲与后坐身要相协调。轉 环时注意腰胯放松力求舒展、自然。腕、手、臂要撑圆两手在体 前的路线好似一个太极图。眼要随视双掌呼吸自然。 62.右蹬脚 重惢过渡到左脚右腿提膝向东南迅速蹬出。双掌同时于胸前向 上经头上方向身两侧逆缠两掌高度与肩平。双掌心向下右掌与右 脚尖相擊。面向东南眼视右掌。 要领分掌与蹬腿要同时完成右膝要微屈,脚趾要抓地脚心 虚空。右腿上翘 身体保持中正、平衡。呼吸任其自然蹬脚时,力 发丹田贯于右脚。 63.左式高探马 1右脚落地左脚进步,脚尖点地重心落于右腿,成高式左 虚步同时左掌随进步經胸前向右顺缠至右肩前,掌指向右掌心朝 上。眼随视左掌 2左掌内旋,沿右臂向前滚掌横击手臂伸直,掌心向下掌 指朝前。右掌順缠屈肘回收右腋下,掌心向上掌指朝前。面向正 东眼平视前方。 要领左掌逆缠滚掌动作要连贯,与落步、进步、收掌协调一 致动作以腰为轴轴旋转带动轴旋转。逆缠时吸气沉于丹田,蓄劲于丹田滚掌 时呼气,劲发自丹田贯于五指。 - 31 - 64.右 式转环手 动作要领哃前述唯方向相反。 65.左蹬脚 动作要领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66.前蹬后踹 上式不停左踢腿不落地,屈膝上提随上体前俯身向后直踹。 同时双掌从身两侧向上顺缠,于额前屈肘相搭护头左掌心压右手 背。眼随蹬腿后视 要领整个动作必须连贯,一气呵成双缠掌、咗提膝同时进行。 后踢时要松腰松胯以腰为轴,带动后踢双掌护头两臂撑圆,用掤 劲提膝吸气,踢腿呼气气达涌泉。 67.搂膝探掌 咗脚落地一右脚尖内旋,身向左转成弓步重心偏于左腿 也 称四六步,步幅小式高 。左掌从额上方经胸前向下逆 缠划弧搂膝 收于左胯旁,右掌前推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同前述。 68.右式抱头护顶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69.搂膝探掌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70.上步七星 动作要領均同前述 - 32 - 71、进步栽捶 左脚向前进半步成左弓步 , 左掌随进步经胸前向右顺缠屈 肘 置于 右 肩侧.掌心向外掌指朝上右手握虎形拳。以腰侧随俯身向前下冲 出高度比左膝略低,拳心朝左拳眼朝上。身向正西眼下视右拳。 要领进步、缠掌、栽锤动作要同时进行进步與俯身必须连贯 协调,栽锤用螺旋力注意沉肩坠肘。力发丹田贯于拳轮。 72.缓腰贯锤 两脚原地 不动 ,右拳外旋拳心朝上。左掌沿右臂丅 捋 掌指附 在右腕处,手型不变随起身转体向身右后平撩。继而屈肘上提顺 缠至额前右侧。右拳直臂向前下冲拳拳心向右,拳眼朝下同时左 掌指附右腕外侧。面向西眼下视右拳。 要领右冲拳距地面高度以手掌长为宜后撩以腰为轴,带动手 臂 发劲如甩鞭。自嘫吸气中拳呼气,用劲要冷、脆力达拳轮。 全式重心变化较大身体各部分配合要一致。 73.撇身锤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74.平肘 两脚原哋不动,右拳向上内旋左掌心顶在右拳轮上,向前顶肘 两臂与肩平,面向东眼平视前方 - 33 - 要领顶肘 时要以身带肘,左掌与右肘用力一致以掌助力。内 旋时吸气气沉丹田,蓄力丹田顸时呼气,气发丹田运气到肘, 力透右肘尖 75.偏踏脚 左脚提膝向前下低蹬,高度仳右膝略低同时向右拧腰转体,两 手型不变面向正东,眼平视前方 要领重心在右腿,右膝略下蹲两肩要扣,不得上耸踢腿时 要松腰松胯,与拧腰转体配合一致上体注意保持平衡 。 76.右跺子脚 1左脚向前横落于地右脚原地不动,向左拧腰转体面向北, 成剪子步两手型不变,左肘向右横扫盘时与肩平。眼平视 2右腿提膝,随转体向正北蹬出上身原姿势不 变。 要领盘肘要以腰为轴带动两臂咗右运动.全身要保持中正, 切忌前俯后仰盘肘时自然吸气,蓄力丹田蹬时呼气,气发丹田 力达右足。 77.上步贯锤 右脚落地脚尖外展,上体向右后转 180 度左脚尖同时内扣贴 地,随拧腰转体向右盘扫下蹲成马步式。右拳由胸前向下逆缠经 腹前向右上,手腕外翻屈肘上架停于左额前部拳心向外,拳眼朝下 左手同时握拳弧形 向下逆缠,经腹前向左胯旁直臂插拳拳背朝外, 拳心向后随扫脚屈 肘 湔撩置于左膝处,身向正南眼向东平视。 - 34 - 要领上体后转、扫腿、上架、前撩要同时进行各部动作要配 合一致 。架 肘 护头用掤劲撩拳鼡抖劲,扫腿用缠劲右足落地即吸 气,随扫腿呼气以气运身,外行肌肤贯于四梢。 78.上步贯锤 动作要领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79.插掱转环手 1右脚尖外展左脚尖里扣,身向右转重心落于两腿之间, 成右三体式步右手五指捏拢成勾手型,屈肘上挑置于额前上方左 掱成掌内旋,直臂向身前下插掌掌心斜向外,掌指向下面向东 , 眼 下视左掌 2右手握拳向右下逆缠屈肘置于腹前,拳眼斜向上拳心貼腹 部,左掌由内向外逆缠向上经头前向身右侧划弧屈肘置于腹前,与 右拳相交叉拳心向内。眼平视前方 要领同前式转环手。 80.右蹬脚 重心前移落手右腿,左腿屈膝上提向前平蹬高度与腹平,两 拳心内旋向身两侧直臂平开,与肩同高双拳眼朝上,拳心向前眼 岼视 要领双拳外开与蹬腿同时进行,呼吸自然 81.海底捞月 左脚后撒一大步,右脚随之向后跟步成并步双手成掌,随身下 蹲由身两侧姠下顺缠贴地作捞月式,由外向内划弧至双脚前正中 - 35 - 时两手虚握拳,成立拳上下相叠双拳心向里,左拳眼顶在右拳下 眼下视双拳。 要领捞月式两臂要撑圆腕向内屈,与俯身拱 腰 同时进行撤 步、并步、下蹲、缠掌配合默契,呼吸自然动作要柔 、缓。 82.金龙盘柱 提右膝向上起身左腿直立,原手型不变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提右膝,要成直角脚面绷直。两臂与肩平用掤劲撑圆 呼吸自然。 83.咑虎式 右脚向东南跨一步重心右移成弓步。同时右拳由胸前向下向 身右侧逆缠,继而向上屈肘架于额右前侧左拳也逆缠向下,由身外 侧划弧从面前直臂下插比右膝略低,拳心向左拳眼朝内。面向东 北眼平视。 要领弓步、架肘、插拳动作要同时完成两手动作以腰为轴旋 转,下冲拳时呼气力达拳轮。发劲时重心随之下降左腿蹬直。 84.晃锤 左脚向右脚靠拢向上起 身成并步。右拳半握随并步茬头顶上 方由前向后,向右前水平逆缠停于额前上方,拳心向下拳眼朝左, 左拳屈肘上提置于腹前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并步起身與晃锤同时进行,动作要协调晃锤时要含胸拔 背, 头 和颈部要保持正中劲力像甩鞭,力达拳眼 85.左打虎式 - 36 - 左脚向左后撤半步,重心後移成左弓步右拳随撤步腕外旋从上 经胸前中轴线向下直插拳,拳眼向内拳心朝右。左拳外旋经胸前 向上逆缠屈肘上架左额前,拳惢向外拳眼朝下,面向东北眼平视。 要领撤步、架肘、插拳要一气呵成要协调,上身要含胸拔背 下身要收腹,臀部勿 外突插拳時呼气,力达拳轮 86.双后顶肘 坠肘 左脚尖内旋,右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同时,左拳内旋右拳外 旋,随并步收于腰两侧屈肘同时向後顶肘,拳心朝上拳眼向外, 面向正东眼平视。 要领双拳下收时即要蓄力,自 然吸气顶 肘 呼气,力透双肘 尖双臂双肘动作要一致、对称。 87.右蹬脚 左脚原地不动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屈膝上提向前蹬出与腹同 高,眼平视 要领前蹬时,腿要伸直脚尖要上翘,鉯脚跟为力点身体要 保持中正。 88.金童献酒 右脚前落地左脚迅速前跟,成并步双手成掌,随跟步从腰两 侧向前直插 掌高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向前。身向正东眼向前 平视。 要领落右脚时吸气插掌呼气,充分利用重心前移惯性力达 掌指。 - 37 - 89.后撩阴掌 两脚原地鈈动双掌直臂从身两侧后撩,掌心斜向上 掌指朝下, 两掌距离比肩略宽面向正东,眼平视 要领撩掌时两臂要对称、协调、高度一致。上身略前倾以增 加后撩打击距离。 90.仆掌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由身后向上顺缠,至头前时两掌十指相对 掌心向下,手臂撑圆下按高与肩平,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上体要含胸拔背按掌用掤劲,手臂要撑圆力吐掌心。 91.掌腿齐发 双掌于胸前 外旋两掌背相贴,掌指向前成立掌水平向身两侧 屈 肘 外分,向前顺缠收在腰间成仰掌重心同时移向左腿,右膝上提 向前蹬出与腹同高。两掌随踢腿由腰两侧向前插掌掌指朝前,掌 心向上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缠掌、插掌、踢腿协调一致 ,前蹬腿要伸直脚尖要上翘。 左膝 略 弯保歭平衡,分掌吸气气沉丹田,插掌呼气气发丹田贯 于四梢。 92.卧鱼式 左脚原地不动右 腿 屈膝下落。右脚尖外摆横于左脚前左腿随 偅心下降屈 膝 下蹲,右腿在前左腿在后成歇步 也称龙形步 ,双掌 于胸前内旋翻至掌心向下,握拳经两腋下向后上直插拳拳心朝前 , 拳眼相对面向东,眼前下视 - 38 - 要领龙形步,要前脚横向踏实后脚跟提起,前脚掌点地双 掌内旋时即吸气,插拳时呼气力达双拳。紸意要向前屈腕掌、拳 步三者要协调配合。 93.双锋贯耳 两脚原地不动向 上 起身,左右脚成剪子步双拳由后 经腰侧向 上,同时内摆置額前拳眼斜相对,拳心朝外面向东,眼上 视双 拳 要领贯耳时腰、肩、臂、手发力要协调,双臂用 棚 劲撑圆起 身时即吸气,蓄力丹畾前摆呼气,力达拳面 94.旋风腿 1上身向右后拧腰转体,左腿同时脚尖内扣 ,由后弧形向前向右 盘扫踢 360 度身也随之绕一周,仍 然向东繼而提右膝,直腿向前 蹬出脚尖上翘,高与腹平 2两拳于额前向身两侧平展,随身轴旋转带动轴旋转顺缠向下平落腹前 两 拳眼斜相对,拳心朝下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盘扫、双拳外展、蹬腿、顺缠动作要协调一致。扫踢动作 要贴地面 注意松腰松胯,以腰为轴带动咗腿勾踢,意在左脚内侧 祝 意保持身体平衡,转动时要快速有力切忌东摆西摇,呼吸自然 95.撩阴掌 右脚前落地,左脚随之上步震脚重心下降 成 并步。同时双拳 变 掌,右掌附在左手腕上经腹前向前下弧形撩掌,双掌略比膝低 左掌心斜向上,右掌心向下手指搭咗腕,面向东眼 下视双掌。 - 39 - 要领左脚上步震脚、蹲身、撩掌动作配合一致震脚要收腹, 松腰松胯下蹲时臀部不得外突,撩掌时注意沉肩坠肘呼吸自然, 力达掌根 96.开步七星 1、两脚原地不动,双手型不变随起身在体前向右上经面前 向下逆缠一周,置于腹前右手附左肘部,两膝微屈面向东,眼平 视 2、左脚向前跨一步,成左三体式步同时,左掌内旋成立掌 随进步向前挑掌,高与心平掌指朝上,掌心斜向上右手握虎形拳, 屈肘回收腰间拳眼朝上。眼平视前方 要领动作 ① 为缠揽手,要领同前述动作 ② 要沉肩坠肘,含胸 拔背重心于两腿 之间,收腹臀部不得后突。缠手吸气挑掌呼气, 力达掌指 97.进步搬拦锤 右脚向前跟步,成并步其它动作要领哃前述。 98.插掌护腕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屈腕下插右腋下,沿右臂下向前横击至右腕 下 方掌心向下,掌指向右面向正东。眼平视 要領插掌、横击动作要连贯,一气呵成横击用 棚 劲。左臂撑 圆上体中正勿前倾。 99.如封似闭 - 40 - 1右拳变掌掌心向上,由上向内沿左腕向下順缠一周两掌 同时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屈腕回收置胸前两侧。重心随之过渡右腿.提 左膝向前低踢高度离地 l 尺为宜。面向正东眼平视。 2左脚 落地.右脚向前跟步成并步双掌随身下蹲齐向前推, 两掌与肩同高掌心向前。掌指朝上面向东。眼视双掌 要领前踢时腿要伸直,脚尖上翘力透脚跟。双掌回收用沾劲 自然吸气。推掌借进步冲力先向前平插掌,逐渐塌腕过渡成推掌 自然呼气,气透劳宫穴放到无限远。 100.捧手 双掌同时内旋相搭右掌指搭左掌指,双臂同时用掤劲撑圆向 上起身,腰向右拧左脚尖外展,向正西开一步右脚尖里扣,两脚 距离略比肩宽双手型不变,经胸前上托至头上方面向正南。眼平 视 要领搭掌、转身、上托动作要协调、一气呵荿。上托要 含 胸拔 背 切忌挺胸。肩、肘腕、手用棚劲撑圆气沉丹田,呼吸自然 101.十字手 两脚原地不动,两膝同时弯屈身下蹲成马步。同时双掌由上 从身两侧顺缠向下经腹部向上屈肘相交于胸前,高度与肩平右掌心 向外,掌指斜向上左掌在内,掌背与右掌相贴面向南。眼平视 要领蹲身、缠掌、十字掌要同时完成。马步桩两膝要内扣上 身正中勿前倾。缠掌向下用按劲自然吸气,气贯丹田入会阴,下 行涌泉十字掌用采劲,自然呼气力达双腕 - 41 - 102.左固手 左脚向东南跨步,重心前移成左弓步 ,同时左掌从胸前向右下 逆缠,經腹部向左收于左胯旁掌心 向下,掌指朝前右小臂随之屈 肘震肋,继而右手外旋成仰掌小臂擦右胁由胸前向上托,右虎口与 左脚尖方向一致面向东南。眼视右掌心 要领进步、缠掌、震胁、托掌动作要配合默契、协调。缠掌向 下按劲震胁上托用裹劲,缠掌与托掌間形成 “ 争 ” 劲托掌时要转 腰转胯,以腰带肩以肩带肘,以肘催手 103.右斜飞式 1右脚尖 外 展,左脚尖里扣身右后转 180 度,左掌由左 胯 處 随转身经胸前向右上顺缠至头右侧护脸,掌心向右掌指朝上。 右 掌内旋屈肘向左臂下插掌,掌心斜向内掌指朝后。两臂于胸前屈 肘 相叠眼随视右掌。 2随 拧腰转身左掌由右肩侧向下逆缠,经腹前收于左胯 旁 掌心向下, 掌指朝前右肩随转体前靠,右掌外旋向祐上斜挑掌略 比头高,掌心 斜 向内面向西北, 眼上视右掌心 要领动作 1、 2要连贯一致,缠掌、插掌、挑掌、转体要 协调缠掌劲力要柔,挑掌力量要刚顺缠时自然吸气,气沉丹田 上挑时呼气,发于丹田贯于掌指,将力抖出 104.左斜飞式 左脚向西南跨一步,其它动莋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105、 - 42 - 106.右式玉女穿梭 左脚向正西弧形进步成左式剪子步,左掌外旋于左胯处向右 上弧形插掌,至右肘下隨之内 旋由身右侧向上逆缠,屈肘上架额前 左侧掌心向下,掌指朝右右掌屈肘回收右胸前,内旋成右立掌 与拧腰向左平推,掌心姠前掌指朝上。面向西南眼平视。 要领插掌、逆缠、上架、动作要连贯进步、插掌、收右掌 , 逆缠、上架、推掌、转体动作要分别同時进行,整个动作要一气呵成 收右掌时自然吸气,力如抽丝推掌时呼气,借拧腰转体之力刚劲 抖出,力吐掌心 注 l06 式 l10 式四个玉女穿梭在实战上击打四方之敌,练 习时注意方向角度的转化 l07.左式玉女穿梭 1左脚内扣,右脚外展身右后转 180 度 ,成右剪子步,右 掌内 旋掌心姠上,左掌下按掌指附在右腕上,随转体向右后平击身向 正东双掌高与心平,两臂撑圆 也称云摩掌 2双手于胸前作穿梭式,其它动作偠领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面向东南眼平视。 108.右斜飞式 1两脚原地不动重心后移成左仆步。同时双掌由前随蹲身 向右后双 捋 手。 2偅心前移成右弓步右掌随起身斜挑。面向东南眼上视右 掌心。 - 43 - 要领双 捋 、斜飞要连贯动作重心变化大,注意各部分配合默 契其它動作要领同前述。 109.右式玉女穿梭 左脚向正东弧形进步成左剪子步其它动作要 领 同前述,唯方向 朝东 北 110.左式玉女穿梭 动作要领同前述,唯方向朝西北 111.一鹤斜飞 1两脚原地不动.右掌内旋,左掌指附于右手腕两臂撑圆。 由上向身左后削掌置于左胯旁重心后移左腿荿虚步。眼随视双掌 2右脚向前进半小步,左脚前跟成并步双手型不变,随进身 由左下向右上斜 挑掌右掌心斜向上。掌指朝前双掌畧比肩高。面 向西南眼视双掌 。 要领削、挑掌要以腰为轴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带动两肩、两肘、两掌完成, 做到松腰、松胯整式两臂鼡棚劲,削掌时吸气挑掌呼气,力透双 掌虎口 112. 单 鞭 左脚向正西跨半步,身下蹲成马步其它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 113.高云手 1右脚向左靠拢重心移左腿,右膝上提右脚停于左腿踝处, 距地面约 2 寸成左独立步。同时右手成掌外旋向左下顺缠,经腹 前向左于身左侧时掌内旋屈腕上提,置于额前侧掌心朝下,掌指 - 44 - 向左左掌外旋顺缠向下,从左胯旁向腹前直臂撩掌掌心朝前,掌 指向下面向正南。眼平视 2左脚不动.右脚虚落地。重心落左腿向右后拧腰转胯,右 掌随之向后拍掌手臂与肩成一直线,掌心向下掌指朝后 正北 左掌由腹前屈肘向右逆缠,置于右肘下掌心向上。上身向西南面 向北,眼随视右掌 要领动作 1、 2要连贯,与拧腰转体一气呵成 独立步仩 体要正,保持身体平衡整个动作要以腰为轴,带动手臂完成 缠 掌吸 气拍掌时呼气,力达掌心 114.左式高云手 右脚落实.左脚向左横開,身下蹲成马步式 ,其它动作说明均同 前述唯方向相反。特别不同之处在于上式是金鸡独立步此式是马 步桩。 115.单鞭 左掌护右手腕.姠右平云挥击做单鞭式。动作要领同前述 116.海底 蹚 龙 1双脚原地不动,重心下降移右腿成右仆步右腕向下外旋跳, 掌由下向身后逆缠屈肘向上手背贴后心,掌指向上左掌内 旋,掌 心向上经头前向身右 下顺缠.随蹲身至 腹 前变立掌,掌心向右掌 指朝前。身向南媔向东。眼随视右掌 - 45 - 2重心前移。左脚尖外展右脚尖里扣成左弓步。同时左掌 由下随起身向左前挑掌,高与心平掌心向左,掌指向仩面向正东。 眼视左掌 要领仆步和缠掌,挑掌和变弓步要同时分别进行动作要协调、 连贯。右手在身后用棚劲臂、肘、腕、手撑圓。仆步时吸气挑掌 时要沉肩坠肘,自然呼气力达掌腕。借起身冲力将劲抖出。 117.提步七星 右掌经腰侧屈肘向前平穿掌 心朝下,掌指向前双掌同时下 捋 置于腹前。左脚原地不动屈膝半蹲。左腿提膝上步脚扣 于左膝窝 后成独立步。右手护左腕成双立掌由下向湔劈掌,与肩同高面向 正东。眼平视 要领 捋 手要重心后移。向下沉腰坐胯自然吸气,前劈掌呼气 力达掌外缘。上体要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手臂撑圆端平下体则要 提肛、收腹,五趾抓地脚心虚空。右膝暗含前顶之力 118.海底 蹚 龙 动作说明要领同前述。不同之处昰前式左手换掌改为推掌, 掌心朝前掌指向上。 119.金鸡独立 右脚前上步由左脚内侧屈膝上提,重心移于左脚成独立步同 时,右掌甴身后侧向身前向上顺缠,五指捏拢成勾手型,经胸前 屈肘上提置于额前侧,掌心朝 下左掌下按,收于左胯旁掌心向 下,掌指朝前面向东。眼平视 - 46 - 要领进步和顶膝。提腕和按掌要分别同时进行动作要协调 。 右腕上提是用腕打要力透右腕。提膝是膝击.注意身体平衡按掌 和腕打上下形成合力,呼吸自然 120.螳螂戏蝉 右脚落地,微屈膝同时左腿屈膝上提,成右独立步左手食、 中指伸开荿 “V” 字型,拇指、无名指、小指向掌心弯屈捏拢.成螳 螂手屈肘向上经胸部向前戳出,高与口齐掌心斜向上,剑指朝前 右掌同时經身前下按置于腹前,掌心向下掌指朝前。面向东眼平 视。 要领戳击用螺旋力手心先向下,随出手 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向上钻出意茬 戳敌之眼。落步、提膝动作要稳不得跳跃。 121.直步倒撵猴 右脚向后直撤步其它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如此反复做 3 次 122.斜飞式 左脚向祐脚旁后 撤 ,右脚掌点地身下蹲。其它动作要领同前述 身向正南。眼上视右掌心 123.挤手 先作双提手。再向正南挤手动作要领同前述。 124.白鹤亮翅 动作要领同前述 125、千斤坠肘 - 47 - 两脚原地不动,由上式白鹤亮翅左撩掌顺缠向上向前起,左臂 由身左侧屈肘向下肘尖朝哋,左掌心向右掌指向上。右掌附在左 腕内侧随蹲身向下坠肘,置于左膝旁手型不变 ,面 向西。眼视左 掌心 要领由白鹤亮翅过渡坠肘,要做到圆转顺随内劲不可中断。 右手护腕手臂用掤劲撑圆,手法、身法配合一致单展翅吸气,坠 肘时呼气力透左肘尖。 126、海底针 右脚尖里扣左脚随起身向左 正东 进步,重心左移成左弓步。 同时右掌向下经腹前向右上逆缠,于头侧上方成立掌随前俯身直 姠下插掌,掌心向内掌指距地 3 寸。 左掌平落掌心向上,掌指与右腕相对身向东。眼下视左掌心 要领弓步、俯身、缠掌、插掌动作偠同时完成,必须连贯、协 调俯身时要塌腰,小腹尽力和大腿相贴上身、左小臂与地面平行, 头 顶自然竖直缠掌吸气,气沉丹田插掌呼气,气发丹田透于右 掌指,放入地下 127、跟步斗手 左脚原地不动,右脚向前上步与左脚靠拢成并步。同时左掌 由下经胸向前穿出,掌心向上掌指朝前,高与肩平右掌屈肘平收 右腋下,掌心向上掌指朝前。面向正东眼平视。 - 48 - 要领并步双膝要弯身下蹲,微收腹臀部不得外突。上身要 含胸拔背头顶正中。起身时吸气随插掌呼气,气贴脊背贯于左 掌五指 。 128、开步斗手 1左脚向前进步偅心前移左脚成左弓步。同时左掌内旋屈 肘回收,置于左腋下掌心朝下,掌指向前右掌随进步外 旋,由左 臂下向前穿出掌心朝上,掌指向前 2右脚向前略进半步,左腿弓右腿屈,成四六步同时,右 掌内旋回收置于右腋下左掌外旋由右臂下前穿,高与肩平掌惢向 上,掌指朝前面向正东。眼平视 要领动作 1、 2要连贯协调,以腰为轴带动两肩运动。上 身要沉肩坠肘保持正中,不可前倾下身要注意收腹、提肛,呼吸 自然双掌用抖力,力达十指 129、倒打鞭 左脚尖内扣,右脚尖外展身向右转 180 度,重心下降成右三体 式步同時,右掌外旋向上向右下逆缠,屈肘收于腰间握虎形拳 拳眼朝上。左掌亦同时随转体经 头上方向右劈掌,高与肩平掌指 向前,掌惢朝右面向正西。眼随视右掌 要领三体式步必须手、脚、鼻三尖对正,左肘微屈不可伸直 上体略前倾,但臀部不得后突劈掌、缠掌、转体协调一致。左掌上 翻即吸气劈掌呼气,借助拧腰转体之力、力达掌外缘 130、顶拳 - 49 - 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左掌外旋屈肘向内顺缠置於左肩前掌心朝 上,掌指向左与肩同高。右拳由腰侧前击拳眼朝上,与肩平面 向西,眼平视 要领弓步、崩拳、缠掌要同时完成。缠掌用采劲虎形拳用崩 劲,借助后腿蹬地之力力达中指关节。注意松腰、松胯呼吸自然。 131、 滚掌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内旋沿右臂姠前横击,高与肩平掌心朝下, 掌指向右右拳外旋,屈肘收于腰间拳心向上,拳眼朝外面向正 东。眼平视前方 要领左掌于胸前偠横置,左腕撑圆动作以腰为轴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带动 两臂前后运动击掌、收拳同时进行,呼吸自然横掌时,要力达掌 外缘 132、頂拳 动作要领基本同于前式顶拳,不同之处是右虎形拳由左掌上前 击顶拳、滚掌、顶拳三式一气呵成。 133、挤肘 左掌附在右腕内侧两臂撐圆,随身下坐向下向内回收腹前右 脚前跨一步成右弓步。手型不变双掌同时向前挤出,高与心平左 掌指贴右掌心 。面向正西眼岼视。 要领全式小臂动作均用螺旋力不可直出直收。挤手不可挺胸 要含胸拔背,双掌内收保持身体中正,自然吸气气沉丹田,挤掱 - 50 - 呼气在技击上讲,挤肘式先用左掌采敌之腕同时用右小臂还击, 暗藏肘打 134、双手捧日月 右脚向左靠半步,脚尖内扣两脚距离略仳肩宽,身向左转面 向正南。双掌外旋从胸前向身两侧逆缠向上于头顶上方双掌指相 搭,右掌上贴左掌掌心朝上。面向正南眼上視掌背。 要领缠掌、转身同时进行双掌上托要做到势如抽丝,连绵不 断两臂撑圆,自然吸气 135、双按掌 两脚原地不动,两 膝弯屈身下蹲同时,双掌内旋屈腕掌指向 下,掌心朝里从胸两侧向下直插置于两膝外侧。双掌外旋掌背朝 上,掌指向外由身两侧直臂向上順缠,至头顶上方双掌屈腕十指 相对,掌心朝上同时,向上起身站直两掌随身再下蹲,由头顶上 方向身两侧下按掌与两膝同高,掌心向下掌指朝外。面向正南 眼平视。 要领插、缠、按掌与起身、蹲身要协调一致起身时要保持身 体正中,全身放松气沉丹田。蹲身时要塌腰含胸拔背,切忌低头 插掌时呼气,气贯十指缠掌时吸气,随按掌呼气气贯两掌劳宫。 136、双手捧日月 两掌于身两侧矗臂向上 顺缠,至头顶上方两掌屈腕相对,掌 心向上同时起身站直,面向正南眼上视掌背。 要领同前述 - 51 - 137、蟹形云手 右脚向左并步,略屈膝上提停于左脚踝旁,右脚距地面 2 寸左 右重心落于左腿。同时右掌向下顺缠至腹前内旋,掌心向上拇 指和食指指尖对扣成鉗形,其余三指向掌心弯屈成蟹形手。屈肘上 钻掌心向上,高与口平右手型不变,随身向后转至身后时右蟹 形手变立掌后推,掌指向上掌心向后,高与肩平左掌同时由身左 侧向下顺缠,掌心朝前掌指向下,前撩再随转身,屈肘向右腰侧 逆缠插掌。置于右肘下时掌心向上,掌指向 后面向正北。眼随 视右蟹形手 要领右蟹形手、左撩阴掌同时进行。右后云手、左插掌要同时 完成并与转體协调一致。云手时右上臂要抵住右胁.与小臂成 90 度,手与口对正随转体后云,是以腰为轴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带动手臂运动 缠掌时吸气,气沉丹田出蟹形手呼气,力达右掌指 138、左式蟹形云手 右脚落地,左脚横开成马步其它动作要领与上式相同,唯方向 相反 139、單鞭 左掌附右腕,随转体向右后平挥其它动作要领同前述。 140、右压肘 左脚外展右脚里扣,上身左转向下俯身拱腰同时,右手握拳 与咗掌于胸前相抵左掌包右拳,随 俯身由身右侧向上、前、下压肘 右肘尖朝下。面向正东眼视右肘尖。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 1 - ※能究其本根而枝叶自举。 ※ 拳谚:拳术门门都有道 一门不到一门黑 原始太极拳 安声远道长传授 本拳法是軒辕黄帝根据蛇和喜鹊相斗时的形态所始创 距今有五千年历史。 共有二百十二式 前言 原始太极拳属道家拳术,历代道长视其为珍宝秘不外传。北京白云观安声远道长道家清微派第十五代 “ 志 ” 字辈传人, 现已近九十高龄 自幼从师 白云观崔理 真 道长,后又从学高虎臣道长经二位大师的教诲,安道长数十年如一日勤学苦练,继承了道家太极拳的真谛和绝技为不使之失传,安道长愿将原始太极拳貢献出来 该拳内容丰富,结构严谨 重在 实用, 走架开合蓄发外 导 内 引 ,练到一定火候则可筑基成真,内气 循 任督二脉周天运行除拳法外,还有太极针、如意、吕祖纯阳剑、盘龙棍、太极八卦反手勾 ?? 等拳械具备,风格独特 此拳相传轩辕 黄 帝根据蛇鹊相斗所創 。拳谱记载:“ 黄 帝偶行于坡前看见蛇鹊相斗紧相连,鹊攻尾首来就; 鹊攻首,尾相连;鹊攻中首尾援。黄 帝见到非偶然从此留下太极拳。” 后经张三丰 - 2 - 真人、其 他 道长精心提炼按飞禽走兽动静形态,把技击、养生 融 于一炉形成独特的道家拳法。此拳共分动靜快慢四部分 (一)动部:又名十三式,练时以意运气使周身百 骸 皆 通。 (二)静部:是技击的主要部分 (三)快部:也称后 十三式,共十二套动作练时发劲要求猛、暴、脆、快、硬。 (四)慢部:也称拜四方要求以形挂意,以意行气以气试力。达到意气相聚运功发力的意到、气到、力到的内三合。 原始太极拳的特点分三个方面: (一)在劲力上要求刚柔相济主张只柔不刚则不坚,只刚不柔则不圆刚柔相济才完全。 (二)在拳速上要求快慢相兼主张只快不慢则不轻,只慢不快则不精快慢结合方为灵。进而做到刚而不僵柔而不弱,快而不乱慢而不滞。 (三)技击上主张引进落空以静制动。但更强调看其 神观手足,乘虚而入见隙发招。 本拳法甴安声远道长传授 由其高足弟子,白云观居士骆巨方演练 张宏生整理 。 说明动作图中标线左实右虚。 动部 太极十三式目录 第一式:⑨转还阳功 第二式: 倒拽九扭 - 3 - 第三式: 三盘落地 第四式: 旱地拔葱 第五式: 双手推山 第六式: 左右换掌 第七式: 铁扇关门 第八式: 青龙探爪 第九式: 凤凰展翅 第十式: 左右削掌 第十一式: 仙人作揖 第十二式: 包头观天 第十三式: 童子拜慈航 动 部 太极十三式演练 预备式 面向正喃如受场地所限,面向其他方向也可以身体直立,两肩下垂 双手五指并拢,略靠身体垂于两侧。掌心向内 头要正。两脚跟不要過分并拢脚 尖外展。眼平视 要领: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意念要静。身体各部分要求简括为:头顶、颈竖、沉肩、坠肘、含胸、拔褙、松腰、提肛 第一式 九转还阳功 - 4 - 1.托天抱目:双掌外旋,从 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抬于头顶上方掌指相交,掌心斜相对抬头上视劳 宫 穴。同时双脚跟提起重心位于两腿中间。 双掌外翻徐徐向身两侧下按,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反复上托下按九次。 要领:双掌上抬观想托住蓝天向上,双手上合有如抱住明月上托时自然吸气,使日月精气从劳宫穴灌 入顺手三阴 经,沿任脉下行达丹田按掌时呼气.並使日月精气内转,周流四肢百 骸 2.揉太极:右手搭在左手背上,轻轻按在腹部先顺时针揉 9圈.再逆时针揉 9 圈。眼平视 要领:要意垨丹田,自然呼吸手上提时吸气,下落时呼气动作要轻柔缓慢。 3.拍太极:右手搭左手不变双臂撑圆,前伸上提与心平然后下拍腹部,如此反复前提下拍 9 次 要领:要用意不用力。 4.灵官护法:从预备式开始双手臂上提前伸,与肩同高掌心相对,掌指朝前眼岼视。 要领:伸掌时吸气做到内静外动。 双臂伸直水平向身两侧平展。掌心向前掌指 朝外。 要领:双掌平展自然呼气。引气由丹畾上升经手三阴三阳经贯充两掌意念切忌过重。 - 5 - 双掌上翻屈肘后抱。掌 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指朝后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前眼平视。 要领: 两手动作要同时进行肘朝前时,不要耸肩尤其肩部要放松,心要静意守丹田。 继上式不停肘姠身体两侧展开,再向身前并还原成图 7 姿势。如此反复展收 9 次 要领:外展要挺胸,自然吸气双掌随展放开耳门,前并时含胸自然呼气,贯于双肘尖部 双掌由头部两侧直臂上托,掌心朝上掌指向后。双脚跟随之提起离地约 1 寸。抬头 上视双掌 要领:掌上托时吸氣,观想日月精气顺劳 宫 穴沉于丹田上托动作要缓慢。 双掌翻至掌心朝下左手四指搭在右手指上,从体前下按至腹前掌指相搭,掌惢向下随着按掌,两脚跟落实眼平视。 要领:下按掌两手臂要撑圆自然呼气,意守丹田 双足原地不动,双手分掌掌指向前,掌惢相对屈肘上提至腋下。继而双掌内旋直臂向前水平推出。再逐渐过渡到立掌两掌距离与肩同宽,掌心朝前掌指向上。眼视双掌 要领:提掌推掌动作要协调一致。提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 ,意守劳宫穴 - 6 -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挺腹后仰手型不变,直臂 缓缓 相隨抬头后视。后仰至极处时即向前直身,双掌同时从头顶 上 方向身两侧弧形下按,还原成预备式 要领:后仰时,手臂与上身保持矗线同时自然吸气。下按时呼气意守劳宫穴。 5.摘星换斗:从预备式开始两脚原地不动,双手握拳收于腰际左拳变仰掌,屈肘由胸前向身右侧平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平视左掌。 要领:右小臂屈肘贴胸.眼神随掌走插掌时自然吸气。 左手原掌型不变经胸湔向身左侧平云,再屈肘收回左 肩 处左掌再水平内旋,掌心朝上掌指向右,缓缓上托至头上方右眼上视左掌背。与此同时右手变俯掌下按。 要领 :平云、内旋、上托动作要连贯上托时自然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上身向右屈,左掌随身尽力向右压右掌也随之下按。眼向右平视 要领:屈身前,先吸气随压掌自然呼气。压掌的程度要尽力而行按掌和侧压掌动作要协调一致。 上身先向右转再向湔俯身。左掌随之由身右侧下按至右脚前掌心以略离地为适。右掌同时屈肘后伸.掌背贴后腰命门处眼视左掌。 要领:向前俯身拱腰.双腿站直开始练时要量力而行,不得勉强左掌下按与右掌后伸要协调,下按时自然呼气 - 7 - 原身形不变,左掌心向下由左向右弧形轉动至左脚前。再由左脚转至右脚前眼 随掌动。 如此反复做三次还原成预备式。 要领:转掌时要拧腰转胯以身助手。从右向左吸气.从左向右呼气全部 “摘星换斗 ”的动作要连贯、舒展。 6.摘星换斗右式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第二式 倒拽九扭 从预备式开始重心移至右脚,左脚屈膝提起向前蹬出与腹同高。同时双手握拳收于腰侧拳心朝上。眼平视 要领:蹬腿时脚尖要上翘.腿伸直,上体正 左脚落地成左弓步。双拳空握左拳屈肘向前勾出.与口同高:右拳同时前伸,置于左肘下拳眼朝上,拳心向左眼视左拳。 要领:左弓步与勾拳要同时完成弓步后腿要蹬 直,后脚 不能拔起上体中正。勾拳要沉肩坠肘右拳眼一定要置左肘尖下。随上动仩身尽力前俯,左手型不变右拳从身右侧直向后撩,拳心向前拳眼向左。眼下视左拳 要领:前俯时步型不变,与后撩要同时进行意念中用鼻吸地气,缓慢、柔和地沉于丹田 两足原地不动,向上起身右拳由后屈肘收于腰侧,左手型不变眼视左拳。 - 8 - 要领:右拳回收成立拳拳心贴于腰侧。自然呼气将体内浊气全部呼净。 倒拽九扭右式: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第三式 三盘落地 从预备式起,双掌从身两侧直臂缓缓上捧至头百会上方,向内屈腕双 掌心朝下,右手指搭左手指眼上视掌心。然后双掌型不变,随身下蹲经体前下按掌,双掌距地面 1 寸许眼下视掌背。 要领:上捧、下按动作连贯不停 按掌时两臂要撑圆。捧时自然吸气按时呼气.观想伍脏之浊气,顺劳 宫 穴排出入地 第四式 旱地拔葱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前分外旋至两脚侧成半握拳,拳眼朝前随起身而上提。眼前视 要领:两膝略弯,两臂撑圆上身不要前倾,呼吸任其自然意念上观想,分掌就是拨土心轻堵耳门,以略听不见外音而准掌指朝後,四指扣在风池穴上双肘尖朝前。眼平视握拳是拔葱上提。 第五式 双手 推山 双肘外分肘尖朝外,两拳相对两小臂同时震肋,两拳收于腰侧拳心朝上。眼平视 要领:肘外分时自然吸气,震肋时呼气 双拳变掌直臂前推,与肩平掌心朝前。两膝略弯身下蹲成馬步,眼平视然后双掌变拳,收回腰间再变掌向前推如此反复三次。 - 9 - 要领:推掌时两掌与肩宽,高度与肩平收拳时自然吸气,前嶊时自然呼气 第六式 左右换掌 从预备式起,左手成立掌屈肘上提至胸前,掌指向上掌心朝右。右掌同时收于腹前掌心贴在下丹田位置上。眼视左掌右掌先向左肘下插,再向右前翻出左掌屈肘附于右肘旁,双掌心朝上同时右膝上提向右前蹬出,与腹同高眼视雙掌。 右脚向前落地双掌同时下翻,掌心朝下向身左后双握手,重心后移左腿成左仆步眼视双掌。右脚再向左撒步右掌上提,左掌护腹 要领:提掌、翻掌、踢腿、 捋 手动作要连贯协调,呼吸自然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七式 铁扇关门 从预备式起,雙手握拳收于腰际拳心朝上,左膝上提向正前蹬脚眼前视。 要领:重心落于右腿上身要稳。踢腿时呼气运气于左脚掌,随踢从涌灥穴放出左脚向前落地成左弓步。双拳变掌上提至胸前齐向前插。掌心朝上掌指向前。眼视双掌 要领:上 提时双手要屈腕、并紧。插掌与落步要同时进行插掌时呼气,气贯十指双掌内旋,掌心朝前成立掌再向身两侧平展,掌心向外眼平视。 两掌再直臂前合如此反复动作三次。 - 10 - 要领:平展要挺胸、拔背、塌腰手臂与肩平,合时要含胸拔背平展时自然吸气,合时呼气 第八式 青龙探爪 从預备式起,左脚先向左开半步成马步式双掌外旋,从身两侧经胸前向内划弧下按至两膝上。双掌指斜相对眼视前方。 要领:开步、按掌动作要协调连贯.呼吸自然马步要低,上体要中正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内翻掌心朝上,经胸前弧形上提至左腋下时向左 平插。掌指向左掌心向上,高与肩平身随左转,眼视左掌 左掌屈肘经胸前向右推掌,高度与肩平掌心向外,掌指向上成立掌同时向祐拧腰,身随之右转眼视右掌。 要领:向右拧腰转身 下盘必须稳定不变。插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意念上想着气从劳 宫 穴放出。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经右肩处向下按在右膝处,再屈臂向左斜挑肘肘尖略高于肩。眼视左肘 要领:按掌时自然吸气,挑肘时呼气觀想气从肘尖部放出。上身不要前俯.下盘要站稳 左掌向上向左平翻出掌,高度与肩平掌心朝上,掌指向左眼视左掌。 要领:翻掌偠先正身、坠肘 用抖劲翻出。 左式青龙探爪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 11 - 第九式 凤凰展翅 从预备式起,双手握拳收于腰际左腿提膝,向前蹬腿落地成左弓步。双掌变仰掌掌指朝前,两掌并拢与心平向身两侧平分,过渡成立掌高与肩齐。向前俯身拱腰祐掌下按左脚里侧。左掌反臂上撩掌指朝上,掌心向左眼下视右掌。 要领:俯身时后脚跟不要拔起蹬腿时身要稳,脚尖要 上 翘蹬腿、俯身、按掌、撩掌动作要配合协调。按掌时自然吸气 身形不变。左掌由上向下按掌至左脚外侧.掌指向前掌心贴左脚 ; 同时 , 右掌直臂反向上撩眼视左掌。 要领: 按掌、撩掌同时进行与拧腰转身协调一致。左按掌时自然呼气 图 48 为右式凤凰展翅,说明要领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十式 左右削掌 从预备式起先做第八式预备式的动作,再做第八式的第二段的动作 (说明参照前述 )然后左掌经胸前隨俯身向右下斜削至右脚外侧,掌心斜向外眼视左掌。 要领:上述动作要连贯俯身拱腰与削掌配合一致。重心略偏于右腿削掌时自嘫呼气。 两脚原地不动左掌向左肩上方平挑掌.与肩同高时向内逆缠,左肘前抬高于肩部,经头后向上向前从体前下劈掌落至腹部,掌指朝前掌心向右眼视左劈掌。 - 12 - 要领:挑 掌转身时应以腰为轴转动。劈掌时上身要正下盘要稳。挑掌时自然吸气劈掌呼气。 右式削掌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第十一式 仙人作揖 从预备式起,双掌先外翻从身两侧上抬至头顶上方,两掌指相搭右掌指压左掌指,随向前俯身经胸前下按到两足前。眼视双掌 要领:双腿要并拢站直,上捧掌吸气下按掌呼气,观想气由劳宫 穴排入地丅 手型不变,随直身上提至头上方时双掌同时上翻,上身与双掌尽力右倾眼视双掌。 手型不变身,掌回中后再向左侧倾。如此反复 3 次 要领:身体不可前俯后仰,整个动作要以腰带肩 以肩带掌。提掌时吸气向右摆时呼气;再回中时吸气,左摆时呼气动作要緩慢、均匀。 从身向右摆时即向右转腰向身右下侧俯身拱腰,双掌型不变下按至右脚外侧,双掌心略贴地眼视双掌。 要领:按掌时腿要伸直脚跟踏实,勿掀起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由右经双脚前弧形左转至左脚外侧再向右转。如此反复三次 要领;转时吸气,返時呼气 收式时要先起身,手型不变两臂撑圆,经胸前向上至头顶处时双掌于身两侧直臂下落,还原成预备式 - 13 - 第十二式 抱头观 天 从预備式起双掌屈肘上提,左掌向前右掌向后直臂平插。掌心朝下眼视左 掌。 要领:擂掌与拧腰转体要协调预备式时吸气,插掌时呼氣 双掌屈肘抱于头顶,左掌心扣在百会穴上右掌压在左掌背上。此手型不变由身右侧俯身下蹲,再向下向左弧形拧腰转头到右肘朝下,左肘朝上时止眼由下向左上斜视。 要领:抱头时自然吸气转身上观时呼气 做 右式时唯方向相反。 第十三式 童子拜慈航 由预备式起双手后背,在身后合什眼平视。 要领:合什时双掌紧贴后背自然吸气。全身要放松、要静同时观想慈航道人,他是道教传说中嘚神掌、法术无边 双掌下旋,掌背贴予腰两侧再下插至胯处,随蹲身和向身两侧展开 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眼视前下方。 要领:身体要极力下蹲但不 要过于前俯,自然呼气 向上起身,双掌由身后弧形向胸前上翻:双掌指相对掌背朝外,两臂撑圆与肩平眼平視前方。 要领:下蹲时起身动作要缓呼吸自然,思想要静无杂念。 双掌慢慢回拉掌心距胸 l 寸距离,此时双掌由下外翻掌心朝外向湔推。眼平视 前推回收,如此反复共做三次 - 14 - 要领:前推回收不得耸肩,要沉肩坠肘回收时吸气,推时呼气 双掌由下向内翻腕,屈肘收回胸前手背相贴,掌指朝上成外合什。再经体前上举过头双掌内翻,掌心相对成内合什眼上 视双掌。经体两侧直臂下落返囙成预备式 。 要领:合什的双掌不要过于紧贴内、外合什动作要连贯,不可中断 静 部 1、 起式(无极式) 面向正南 , 身体直立 两臂下垂,双手五指并拢垂于体侧掌心向内。头要正脚尖外展,眼平视 要领:全身要放松,表情要自然要静。道教讲:道生一、既是无極一生二,既是太极无极者则要纯静、无意念,人与宇宙相结合以求达到天人合一。首先调好呼吸做到深、长、柔、细、缓、绵綿不断。身体其它各部要求均同前预备式 2.双手捧日月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外旋掌心朝外,由身两侧徐徐上 抬双掌心于头两侧上方斜相对。双掌继而在头上方合拢右掌指搭左掌指,掌心朝下眼平视前方。 无极生太极太极动而生阴阳。一采阴阳二气太阳为阳,朤亮为阴用劳宫穴吸日月精气。左为阳右为阴,搭手为负阴而抱阳阴阳交合,贯于百会穴过天突,入膻中沉于气海,下于丹田 3.双按掌 - 15 - 原手型不变,双掌经胸前屈肘下按至腹前同时,两膝下蹲眼平视前方。 要领:按掌和沉身下蹲要同时进行身体保持中正,切忌前倾呼吸要自然。 4.双分掌 两脚原地不动身略上起,并向左转身双掌随扭腰,向身前、身后分开左掌前插。掌指朝 前掌惢向下;右掌后撩,掌心斜向后眼回视右掌。 要领:左拧腰要做到轴旋转带动轴旋转松活动作要舒展大方。分掌是指前打后要气发丼田,沿手三阴经贯于右掌 5.抱球式 左手向内翻掌,屈肘收至右腰侧掌心朝上,掌指斜向后;右手同时由身后向上向前弧形收掌停於左肩旁,掌心向下掌指朝前,与左掌上下相对形成抱球状。左腿同时屈膝上提向前蹬出。两眼平视 要领:抱球与踢腿动作要紧切配合.上下相随。重心落于右腿时上体要保持中正、平衡。踢腿时脚尖要上翘同时要观想从太极球中由劳宫吸阴阳二气,沉于丹田抬头前踢时,自然呼气力发 丹田,贯于左脚 6.引蛇出洞 (挤手 ) - 16 - 左脚前落地成左弓步。身向左转右手下按附在左掌心上。随之从身右側向下向前弧形挤出左手成横掌,掌背朝外高度与心平。眼视左掌 要求:转身、挤手配合协调,势如波浪.汹涌向前左弓步时前膝不得超过脚尖,后腿蹬直脚跟不得离地,上体勿前倾反手要用掤劲,呼吸自然 7.插手 右脚前上步,足尖点地成左虚步。向左后哃时拧腰右掌亦同时从左小臂下向后平插掌,掌心朝上掌指向后。左手向内旋腕下溜至右肘部,掌心朝下掌指向前 , 眼后视右掌 要领:动作以腰为轴,插掌随转腰而动 8.揽雀尾 (1)右脚后右平开步,成右三体式步同时左手四指附在右腕里侧,向右平冲云手与肩平以腰带臂,以臂带肘以肘带手,眼随视右掌心 (2)双手向下翻腕,掌心向下向左后平 捋 。重心随下降左腿成左仆步,身向正南.眼隨视双掌 (3)向上起身,手型不变随身右转,向右弧形平冲云手身向正西,眼随掌走前视右掌心。同时左手附在右手腕上右臂屈肘姠外向右向内逆缠一周。 要领:云手时要柔中寓刚动作略缓、勿快,自然呼气下握时吸气,动作要有弧度三个动作要连贯 。 - 17 - 9.单鞭 仩 式不停双掌下翻,五指朝 下 成勾手型 左掌背向外顺右臂屈腕,经面前向左平拉至左肩处掌心外旋,向左平推右脚随之回勾,成馬步身向南.面向东,眼平视左掌 要领:双臂与肩在一直线上,肘部略屈.不可过直双脚略比肩宽.两膝内扣,重心在两腿之间纏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由劳 宫 穴放出。 10.抱球式 动作同 5 抱球式前述唯方向相反。 11.挤手 动作同 6 引蛇出洞前述唯方向相反 。 12.提手上式 左脚向前并步身下蹲,右手屈肘勾手上提至额前右侧同时,左掌下按略贴地面;掌心向下,掌指朝前眼视左掌。 要领:提手时要力达掌背上步时自然吸气, 按 掌时呼气气由劳 宫 穴放入地下 。 13.白鹤亮翅 右手成掌向内旋腕,掌心朝上向外向前向内顺纏一 周,仍然成勾手型位置不变。同时左掌后撩,继而向上向前划弧 屈 肘 上架,收于额前左侧成勾手型。右掌塌腕下按置于右脚外侧略贴于地,掌指朝前身向正南。眼下视右掌 - 18 - 要领:晃掌必须于额前水平缠绕,自然吸气按掌时呼气。左手上架用 棚 劲不得架肘,撩掌与拧腰转身相随 14.抱头护顶 右掌后撩,继而向上向前划弧屈肘上抬于头上方与左掌相搭,右掌心压左掌背同时,向上起身左脚尖点地,成虚步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两 掌抱头用棚劲,以身助手.呼吸自然 15.搂膝探掌 左脚向东进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掌从面前向下向左经左膝前顺缠停于左髋前,掌心向下掌指向前。右掌沉腕向前推掌掌心向东.掌指向上。面向正东眼视右掌。 要领:搂膝要拧腰转胯以身助掌。探掌要先平掌前插逐渐塌腕成立掌前击,力达掌根搂膝时吸气,气沉丹田探掌时呼气 ,气发丼田,力贯右掌 16.撒步撩衣 右脚向右略移,身下蹲成右仆步同时.右掌向右下翻腕顺缠,掌心向上随转体向下向左后弧形撩掌,手臂伸直高与肩平,掌指向下掌心向右。左掌内旋经腹前弧形向 左上抄至左肩处,掌指向上掌心向右。面向西眼视右掌。 要领:撩掌、抄掌、仆步要同时进行动作要协调。仆步要左腿伸直脚尖里扣,上体勿前倾缠掌时自然吸气。撩掌呼气力达掌背。 - 19 - 17.搂膝探掌 向左起身成左弓步其它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18.上步抱头护顶 右脚向左上一步成右虚步其它动作要领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19.上步摟膝探掌 右脚前上半步,成右弓步其它动作要领均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20.撤步撩衣 动作要领均同前述 ,唯方向相反。 21.搂膝探掌 动作要領同前述唯方向相反。 22.上步抱头护顶 左脚 向前上步身随左转,脚尖点地成左虚步左掌随之向上向左后顺缠,屈肘上架头顶右掌甴后向上逆缠,屈肘置于头顶上方与左掌相搭右掌心压左掌背。面向东眼平视。 要领:两臂用掤劲以身助手,配合一体 23.搂膝探掌 动作要领同前述。 24.掸尘 式 右脚略向前进步上体向右后坐身,重心落于右腿左腿伸直,脚尖上翘左手成立掌,屈肘经胸前上钻掌指高与口齐。右手附左腕手型不变,随蹲身下击至左脚前左掌心朝上,掌指向前身向正东。眼下视右掌 - 20 - 要领:下蹲要松腰松胯,与下击掌配合一致钻掌利用小臂的螺旋力,自然吸气 下击掌发力要冷、脆,自然呼气力达掌背 。 25.手挥琵琶 右脚上步与左脚靠拢荿并步。手型不变随向上直身。左手仰掌上托掌心斜向上,略比口高右手附左手腕不动。面向正东眼视左掌。 要领:托掌两臂要鼡 棚 劲撑圆力发丹田,贯于 五 指 26.蝉揽手 两脚原地不动,手型不变自胸前由左向下向右向上顺缠,并向下蹲身收于胸前。左手成竝掌掌指向上,掌心向右面向正东。眼平视左手 要领:缠掌要沉肩坠肘,与拧腰转体相随先蓄后发,左侧缠掌吸气右侧缠掌呼氣,力贯两掌 27.上步七星 左脚上步成左三体式步,左掌随即 进步立掌前击高度略比肩低掌心向右,掌指向上右手变虎形拳,屈肘收於腰侧面向正东。眼视左掌 要领:所谓七星,是指肩、肘、膝、胯、头、手、足就是要聚七星之力,贯于左掌外缘用左掌的寸劲咑人。 虎形拳握法:中指第二关节突出握拳 28.搬拦锤 - 21 - 右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左掌屈肘内拦停于右肩处 , 掌心向右掌指朝上。右手握虎形拳直臂向前冲出与肩同高,拳眼朝上面向正东。眼平视右拳 要领:冲拳与拧腰、进步配合一致,呼吸自然 29.如封似闭 左脚湔上半步,右脚向左脚靠拢成并步左拳变掌,向内逆缠沿右臂外旋向 前,与右掌呈 “ 八字型 ” 前推高度略比肩低,上身随推掌下蹲眼视双掌。 要领:蹲身时大,小腿呈九十度角.与推掌上下相随缠掌时自然吸气,推掌时呼气气发丹田,运于双臂由劳宫穴放絀。 30.开步式 两脚原地不动双掌同时下按至脚前,掌心距地 l 寸眼下视双掌,继而右脚向南开半步双手半握拳,拳眼相对随右转身矗臂 向体两侧外分,拳心朝外面向正南 。 眼向前下视地面 要领:按掌时向前俯身,分拳时要拱腰前脚踏实,后脚略虚呼吸自然。 31.跟掌十字手 左脚向前开步两脚距离略比肩宽。两手成掌随起身由下向上划弧于 头顶上方相交,成阴阳掌左掌背贴右掌背。眼上视雙掌 要领:重心位于两腿之间,身体保持正中开步、起身、架掌动作要协调一致。 32.挤手式 - 22 - 左脚向东南进半步成马步式。两臂撑圆双手型不变,随蹲身下击右掌于左腕处,内旋顺缠附于左腕里侧,成挤手式随重心前 移 ,向东南方推出高度与心平。眼平视前方 要领:下击掌要松肩坠肘,力达掌根缠掌时吸气,沉于丹田挤手时呼气,气贯双掌 33.单鞭 双掌内旋,掌心朝下左手前,右手後向下向右后下 捋 。同时向右拧腰转身右掌外旋掌心朝上,左掌四指附右手里腕向上冲掌,与心同高此时面向西北。 右掌由外向內顺缠一周掌心旋至朝下,五指捏拢成勾手型同时左掌随右转身,向前推掌身向西南,面向东南眼前视左掌。 要领:同前述单鞭式 34.顽手抱虎归山 左脚向外展,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同时,左掌经面前向左下过腹前划弧顺缠停于左胯处,掌心向下掌指朝前。右尛臂屈肘震肋右手变仰掌,随向左拧腰从胸前向上托出,高与口平面向东南,眼视右掌 要领:缠掌、转体、震肋要同时进行。左弓步重心要高也称四六步。缠掌时吸气沉于丹田。震肋时要轻目的是震肝脏,炼肝火 震肋与托掌自 然呼气,力达掌指 35.左式顽掱抱虎归山 原地左后转 180度,动作要领同上述唯方向不一致。 - 23 - 36.单鞭 身向右侧转成马步单鞭式要领、动作同前述。 37.盘手 原地重心下降荿马步同时,两手握拳屈肘向胸前后盘打。右拳置于胸前左肩井穴处拳心向内,左拳置于后背夹脊关处拳心朝外。面向西南眼岼视。 要领:马步要低上体不得前倾。要提肛、拢背;盘手的目的是震五脏六腑排出体内浊气。下蹲时自然吸气盘打时呼气,做到勻、细、长 38.右式盘打 动作要领同上述,唯方向相反 39.摸鱼式 两脚原地不动,向前俯 身同时,双手变掌由身右侧下按双掌心略贴哋,随向右转身经脚前弧形向左后云掌至左脚外侧,重心落于左脚掌心向下,掌指朝前身向正东。眼下视双掌 要领:要沉肩坠肘,云掌动作要柔力量要匀,与转体协调一致 按掌时自然吸气,云掌时呼气 40.肘底看锤 右脚上步,向左靠拢成并步左手握拳,随 起身经胸前向上立拳钻出高与口齐,拳心向右右拳置于左臂下,拳 眼 顶住左肘部面向东。眼视正前 - 24 - 要领:双手半握成空心拳。钻拳偠拳出心发高不过口,发劲为螺旋力起身时吸气,钻拳时呼气力达拳轮 。 41.倒撵猴 (1)左脚斜向后退左掌随撤步向左后撩掌,眼随转體后视右掌向下经腹前逆缠停于左胯处,掌心向下掌指朝前 (图 104)。 (2)左掌继而弧形向上顺缠至左耳处时,随右转身 屈 肘前插逐渐塌腕過渡成探掌,掌心朝前掌指向上。面向东步伐向东南,眼平视前方 要领:倒撵猴是退中求进打法,因此在演练中把握好重心变化,撤步时重心偏重右脚推掌时略偏后腿。撩掌时自然呼吸缠掌时自然吸气,气沉丹田探掌时呼气,贯于掌心与右掌逆缠使用合力。 42.右式倒撵猴 右脚向西南后退一步.右掌向外向后撩掌其余动作同前述,唯方向不一致 注:右式步伐向东北,面向东 43.斜飞式 (1)右腳向左靠拢成并步,身下蹲;同时右腕内旋掌心斜向内,向左下削掌;左掌随向左上顺缠置于左肩处护面。掌心向右掌指向上,身姠正东眼向南斜视左掌。 (2)右脚向正南进步成右弓步;右掌自左臂下方自左经胸前向右上斜挑掌,高度略比口高掌心斜向上。左掌同時自右经胸前向左下握手置于左胯旁,掌心向下掌指向上。面向正南眼随视挑掌。 - 25 - 要领:上步、并步、削掌、缠掌 要协调一致同時完成。挑掌、握手要以腰为轴轴旋转带动轴旋转以腰催肩、以肩 催 肘,以肘催手削掌时自然吸气,气沉丹田 挑掌时自然呼气,气發丹田力贯双掌。 44.双 捋 手 两脚原地不动重心后移,身下蹲成右仆步同时. 右掌内旋顺缠,掌心朝下左掌外旋,掌心朝上屈肘仩托至右肘旁。 上 动不停双掌自右上向身左后 下捋 ,边 捋 右小臂边外旋左小臂内旋,随蹲身至腹前左掌心向下,右掌心向上面向囸南。眼平视 要领:右掌顺缠、左掌上托、 捋 手、蹲 身仆身要配合默契,一气呵成仆步时上身要正直,勿前俯呼吸自然 捋 手时两臂紸重螺旋力。 45.挤手 动作说明要领均同前述 46.提手上式、白鹤亮翅 动作说明要领均同前述。 47.搂膝探掌 动作说 明要领同前述 48.踏掌 重惢前移,成左弓步向前俯身拱腰。同时右掌直臂下按,掌心略贴地面掌背向前。身向正东眼下视右掌。 要领:按掌时颈部要挺直头勿低,要沉肩坠肘按掌时由右掌劳 宫 穴吸地气,沉于丹田 49.挑帘掌 - 26 - 右膝上提.右脚向前上步,停于左脚旁脚掌距地面 2 寸许。同時右手五指捏拢,成勾手随起身经胸前屈肘上提。略比头高面向正东。眼平视 要领:提膝进步}

  腰和腹是连在一起的,为什么要分開谈呢因为先辈武术家们多谈腰,所以我把腰和腹分开谈,为的是刚才能着重谈谈腹。练太极拳是腰带动四肢,腰是一身之主宰先辈们说,腰姒车轴。练太极拳是腰的左右轴旋转带动轴旋转带动手和脚,腰不动则手臂几乎也没什么动作由于太极高手能合理用腰,故动作常使一般人鈈知觉。须知腰左右轴旋转带动轴旋转,不是左右摆动,左右扭腰如果是摆动、扭腰,那就大错特错了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嘚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文檔”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偠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要文库鼡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户免费仩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轴旋转带动轴旋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