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什么排斥基督教为什么不传日本

1549年8月,西方耶稣会传教士到达鹿儿岛(日本九州岛的最南端),基督教从此进入日本。当时,耶稣会的传教活动集中在此地。到1614年时,日本基督徒总数超过了30万。

从丰臣秀吉征服九州开始,日本基督徒受苦受难的日子就开始了。丰臣秀吉将基督徒看作葡萄牙与西班牙对日本殖民的先兆,对其进行“大扫除”—赶走西方传教士、颁布禁教令。

还好,丰臣秀吉不久就病死了,日本的基督徒们弹冠相庆,以为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谁知来了个更狠的。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后,将基督教看作威胁统治的大敌,决定让其在日本彻底消失,其继承者们执行此项任务时更是“用心”。

1597年,丰臣秀吉第一次下手时,只不过在长崎绞死了26名基督徒。而德川家康前后处死了三千多名基督徒,鲜血流遍日本。

当时,德川幕府对于日本基督徒的方针是“留教不留头”。当然,三十多万教徒不可能全部杀光,还是要先进行“教育改造”。德川幕府认为,最有效的改造手段就是酷刑。

其中一种手段叫“火攻改造”。不愿弃教的人被赤裸裸绑住后,官吏会问其弃不弃教,每回答一次“不”,烧红的铁棍就在其屁股上“嗤”的一声烙个印。屁股上烙满了就烙后背,昏死过去就浇醒了再烙。

有的基督徒还被放在烧红的铁板上,这样一来,他们肯定会乱跳,一不小心摔倒,全身就会被烫得冒烟。如果还不屈服,官吏就开始采用“切攻改造”。

首先从手指切起,基督徒每回答一次“不”,就切掉一根手指,手指切完了,就切鼻子、耳朵等,直到把能看到的器官切完,成为“人彘”般模样。而且,刽子手们还要掌握高超的技术,不能让人在中途死去。

江户时代初期的长崎,由于基督教徒众多,官府人手不够,于是决定“集中改造”。

1629年,大量基督徒被移送到云仙的温泉山,洗了一次特殊的“温泉”——赤裸裸的基督徒们被成批推进这个火山口附近的“温泉”,滚烫的热水让整个山间响起了凄惨的号叫声,很多人被当场烫死。

到了德川幕府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执政时期,“改造”基督徒的手段更是不断翻新。幕府在品川附近的海滩上立起了很多大石柱,基督徒被倒立绑在这些石柱上。

潮起潮落,基督徒们就被水淹来淹去。因为求生本能,他们必须拼命把头仰起来,加上血液逆循环,不少人的眼珠就这样掉了出来。

而且,潮水不会将他们马上淹死,人一点点喝进海水后,要半天左右才会被胀死。此中的痛苦,非常人可以想象。

这些惨绝人寰的酷刑之下,绝大多数信仰坚定的日本基督徒被活活折磨死,意志薄弱的教徒接受过“改造”后,不死也只剩下半条命。

就这样,一个酷刑创造的“奇迹”出现了:江户时代此后的两百多年间,基督教远离日本。

}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日本是个多宗教国家,主要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据日本内阁下属的文化厅统计,截至2000年12月31日,日本共有神道教信徒10523万人,佛教信徒9419万人,基督教信徒174.5万人,其他宗教的信徒1021万人,合计共有各类宗教信徒人。同年日本的人口总数为人。宗教信徒的总数是人口总数的近2倍。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日本人可以同时信仰两种乃至多种宗教。考虑到世界历史上的十字军东征和当代世界上一些地区宗教之间互相敌视甚至互相仇杀的血腥现实,人们很可能会对日本的这一现象感到诧异,而这却是日本的真实写照,也是日本宗教的显著特征之一。

本回答由社会民生分类达人 盛红升推荐

不仅日本国内兴盛,而且世界各地都已开枝散叶。以亚洲为代表的当属中=国,不论性别与老中青各年龄段都有,教徒颇众;且道场分布广泛,从首善之都至村镇边疆,规模远超发源地日本。

该教,信奉阴阳合修,众神明法相秀美,皆为欢喜态(如小泽、仓井等等,众大神名称就不逐一例举了,虔诚者可自行查阅)。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些年时代发展,该教也产生的一些新的支派(简称-新AV教),比如:阴阴合修、阳阳合修、六道合修(主要人道与兽道为主)、等。就新支派代所表神明而言,法相喜怒哀乐俱全,法器亦独特,或绳锁、或烛火、或漏斗、或虫豸、等等,生动逼真 令人生畏。

就该教在中=国和世界教徒发展来说,均呈现年龄两级化发展。以中=国为例,不乏耄耋之年的年长信众,同时6~7岁的新生信徒也可圈可点。但在欧美来说,由于文化与形态的差异,虽道场很多,但深入人心的程度远不及中=国。

总之,一旦受该教之惑,较难自拔。其教义与发展模式也很令人堪忧,近年很多公众奔走社会,公诉其危害,望和众之力定之为邪教,依正法铲除。

日本信的是日本本土神道教

庙宇称为神社或神宫,掌管神社的是巫女和阴阳师

《古事记》中记载天地形成后最早出现的天御中主神、高皇产灵神、神皇产灵神,此三神创造万物,并谓天御中主神是天地初分时天上最高的元始神,与皇祖神天照大神受到特别尊崇。

2.伊奘诺尊(亦作伊邪那歧命)。

日本神道教所说神世七代中最后一对配偶神中之男神,与女神伊奘册尊(亦作伊邪那美命)一起成称为日本国土的生成神。谓此二神受天神之命造成八大洲(日本国土)、山川草木以及主宰万物的各种神灵,其中包括天照大神、月读命、素盏鸣尊等神。

天地开辟后最初出现的神,即神世七代的第一代神。《日本书纪第一卷载称:“天地开辟生成之初,于时天地之中生成一物,状如苇芽,便化为神,号国常立尊。”

也作大国主神、国造大神,又名苇原丑男、八千戈神、大己贵命。为国土营造神。据《古事记》载,大国主神奉天神之命,与出云国的少彦命共同经营国土,开垦田亩,兴修水利,开拓山林,发展畜牧,除灾医病。后把国土让给天孙琼琼杵命,而专司“幽界”之事。

亦称天照大御神、天照大日[这个字找不到,为雨字头中间并排三个口下为女字底]贵、大日[同前]贵,伊势神宫称之为天照坐皇大御神;是太阳女神,日本天皇尊奉为祖先神。《日本书纪》称伊奘诺尊和伊奘册尊生出大八洲及山川草木后,“共议曰:吾已生大八洲国及山川草木,何不生天下之主欤?于是共生日神,号大日[又是那个什么什么字,同前]贵”。后派天孙琼琼杵尊下治“苇原中国”(日本),于是,天照大神后裔世世代代作为天皇统治日本。

亦作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神道教谓其为天照大神之孙(天孙或皇孙),奉天照大神之命降世统治日本。《日本书纪》载,天照大神与高皇产灵神议,派琼琼杵命君临苇原中国。

据说是属于古代道教和东夷部落的一些遗俗产生的

据说历史上很多著名的将军和战将都是出国家的

基督教未能大面积传播,著名的天草四郎据说是基督教起义

既有基督徒也有佛教徒。LZ有兴趣的话,可以考察一下军国主义的人都信仰什么

都有。传统的是佛教,所以日本到处是寺庙和神社。战国以后基督教开始发展。

日本以前受中国文化影响 信仰佛教的比较多;20世纪以后 日本全面西化 信仰基督教的也因此大有人在

}

基督教在在东亚地区有着很不同的景象。近年来,中国的基督教信徒也大大地增加了,而在韩国,基督教更盛。在日本时,有几个信仰基督教的外国朋友向我介绍过一些外国的基督教宣传材料。记得有一次在一位新西兰朋友的家里看过一段介绍韩国基督教的录像片,讲的是一位韩国早期基督教领袖的经历:他早年迫害基督教徒,一夜,耶稣托梦质问他为什么迫害教徒;于是醒来后他皈依基督,成为坚定的传道者;后来他历经磨难传福音,最后由于坚持不参拜神社,遭到异教徒——当时统治朝鲜的日本军国主义者迫害入狱,释放后不久去世。我边看边笑,这不就是一个韩国版的使徒保罗行吗?

但是,基督教在日本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日本现在是宗教信仰自由的国家,对基督教的迫害已经成为过去。为了了解基督教在战后日本的境遇,我先介绍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是我从袖井林二郎写的《麦克阿瑟的二千日》一书里看到的,特简略叙述如下。

二战后,在日本的美国占领军司令麦克阿瑟把日本的民主化和基督教化作为占领时期要推行的主要政策和意识形态。他本人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而对于一个基督教徒来说,能把福音普及到异邦乃是神圣无比的使命。麦克阿瑟曾说,日本的基督教化是自己的希望和信念,为了实现这个目的他将尽最大努力。并且他认为,由于日本战败,日本人的精神生活成为一片空白,这正是向日本人传播福音的绝好时机;如果由美国基督教人士到日本布道的话,将会在日本引起比任何经济革命或者政治革命更大的文明进步——精神革命。于是,仅从1945年到1951年,美国派往日本的牧师就达到2500人,并运送《圣经》约1000万部。

就当时的日本来说,真可谓是具备了普及基督教的最佳条件:日本人对美国的异常崇拜、日本人的精神饥渴以及全社会以美国化为时尚的潮流,等等,等等。并且,其间还出现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位基督教徒的首相片山哲。按理说,日本人有“大势顺应”的传统,有消化外来文明的好肠胃,又有按需所取的好功夫,但结果怎么样呢?战前日本基督教徒(新教)人数约为10万人,麦克阿瑟1951年离开日本时日本基督教徒人数没有明显变化,只是天主教徒人数增加5万人左右。与麦克阿瑟投入的庞大人力物力相比,基督教在日本的普及不能不说是一次失败。为什么会这样?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此时的日本人已经不是“一张白纸”了,他们的精神已经固定成型。

我经常在星期天去日本人的教会,有时也去美国人在日本办的教会,感觉都非常舒服。一般情况下,日本教会里中老年妇女占多数,只有很少男性,因为大多数日本男人的“教堂”是酒馆。一个秘鲁来的留学生给我讲过一个笑话:同研究室的一位洪都拉斯来的留学生刚到日本时,他的家属还没到,于是便想去教会找点刺激,一看全是中老年人,这位自称基督徒的大汉去了一次就再也不去了。

日本的基督教徒中以喜欢欧美文化者居多,更准确地说,他们不喜欢日本的世间风气,有些甚至是被边缘化的人。一次,一个年轻的日本信徒对我说,他无法理解教义里关于爱的意义。我心想,那你肯定无法理解耶稣说的爱你的仇人。

需要指出的是,最初日文版《圣经》的翻译是参考了先前出版的中文版译文,甚至有些日本早期的基督教徒一开始阅读的《圣经》也是中文版《圣经》。但我看现在的中文版《圣经》和日文版《圣经》的时候,感觉却有着微妙的不同:中文版更强调普遍的爱,而日文版则更强调教徒之间的共同体意识。这种差别在各文版《圣经》的字面上就能看到,比如,《新约》中关于“一切道理的总纲”这条教义的解释,中文版翻译为“要爱人如己”,日文版翻译为“要爱你的邻人如”。我不懂希伯来,也不懂希腊语,所以无法判断哪种译文更准确,但英文版的译文与日本人的译法完全一致:“Love your neighbor as yourself.

仅从这一点看,中国人的“大爱之心”不但超过日本人,还大过了英语。不过这倒有些像中国人和日本人对待食物的不同态度:中国人喜欢加工,并且是热处理;而日本人则更喜欢冷处理,原汁原味的生食

在日本人看来,人类是个抽象名词,而人应该是很具体的,比如有日本人与外国人之分,日本人中间有上级、同级和下级,外国人中有先进国和发展中国家,总之,人是有差别的;并且,那些自称爱人类的人却往往不爱自己的邻居。所以,我在读中文版和日文版《圣经》时,常常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读中文《圣经》时,觉得四海之内皆兄弟,我们的心和美国人民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而日文《圣经》时,总觉得美国人好像是要把我从自己的圈子里拉到他们的圈子里,他们是作为上帝的选民来解放我们的,但我被招安之后会不会受气,就不得而知啦。

当然,日本人无法消化基督教的最大原因还是日本的宗教风土与基督教之间不相容。按照日本1988年的宗教统计,在日本全国人口中,神道教系列信徒7000多万人,佛教徒8000多万人,基督教徒84万人,其他教派1000多万人,总数1亿7000万人,超过日本1亿2000万的人口总数。这说明许多日本人同时信仰多种宗教。当然在宗教人口统计上也存在问题,如各团体往往夸大信徒数,有些信徒往往把家庭其他成员也登记注册而不考虑本人的意愿。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许多日本人是同时信仰不同的宗教。一个传统日本家庭的景象是,一边敬奉神,一边供奉佛坛;也有同时挂天皇像的。神是摆放死人的灵牌。我曾经和人开玩笑道:如此随便,加上个十字架倒也不碍事!但基督教是一神教——摩西十诫中“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是基督教最起码的信仰底线,所以,靠把神道儒教佛教融合的办法是无法使基督教日本化的,否则,在基督教看来,那个被融合的基督教只是异端邪说。

(选自拙著《樱花与武士》,同心出版社,2007年,2009年)

加载中,请稍候......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基督教为什么不传日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