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性宪法宪法的宪是什么意思思

原始宪法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本词条缺少概述、信息栏、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原始宪法是和派生宪法对称的一个概念,是近代美国学者提出的新的宪法分类概念。一般来说,原始宪法是基于本国的实际和国情,在本国革命和民主运动中产生的宪法,而非移植或模仿而来的宪法,最为典型的是英国宪法创立议会内阁制,美国宪法创和实践了三权分立制度,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创立“既是、又是制”的复合型制,前苏联宪法创立了苏维埃制。
而派生宪法,如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当年就是模仿美国总统共和制而设立的一个宪法性文件,一般可认为是派生宪法。关于宪法 变迁(1)
关于宪法 变迁(1)
「内容简介」本文对宪法变迁这一重要的宪法理论概念进行了阐释,分析了宪法变迁的概念、性质及其界限,并论述了宪法变迁在外国以及我国的事例及其争论,对宪法变迁这一概念提供了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及其实践背景。  「关键词」宪法变迁,宪法变迁的性质,宪法变迁的界限,宪法变迁的事例,宪法变迁的争论  随着对宪法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宪法既具有规范性价值,又具有现实性价值,两者同样重要。而随着社会的不断演化和发展,宪法的规范性价值便与现实性价值发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在矛盾和冲突的逐步解决过程之中,宪法本身和社会便得到了良性的发展。而如何解决此矛盾和冲突便成了宪法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即规范性价值与现实性价值如何协调?宪法与社会如何并行发展而不悖?在解决的过程之中,学者们提出了种种解决两者矛盾和冲突的方式,如宪法修改、宪法变迁等等。宪法修改由于其比较显性和我国宪法修改的实践而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而宪法变迁却很少有人谈及。而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社会生活之中却存在着此类现象以及关于这种现象的争论,因而似有探讨此类现象之必要。本人不揣浅陋,冒昧地写出拙文以试探讨。  一、宪法变迁的概念  宪法变迁一词一般在四种意义上加以使用:(1)世界各国宪法,或某一国宪法发生或发展的经过;(2)一国宪法制定修改的经过;(3)一国的成文宪法,并未修改,由于解释与惯例的变更,或国会制定的法律,使其实质上的含义发生变化;(4)具有固定性的宪法能够适应动的时代潮流而维持其生命之意,宪法一方面仍可维持其根本精神,同时又得适应时代的需要而变迁。本文是就其第三种意义加以运用的。[1]  宪法变迁[2],宪法规范变动形式之一,一般是指宪法条文本身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宪法条文的实质内容发生变化并产生一定的社会效果。也就是说,当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某种宪法规范的含义已消失,在规范形式之中出现适应社会生活实际要求的新的含义与内容。[3][4]  其实,在学理上,宪法变迁一般在两种意义上加以运用的:第一,法解释学意义上的宪法变迁,是指当宪法规范与社会生活发生冲突时,宪法条文没有变动,但它的实质内容及社会效果却发生了改变,它关注的是微观的宪法规范;第二,法社会学意义上的宪法变迁,是指由于宪法的社会基础发生重大变化,宪法在观念、内容与体系结构等方面,均发生相应的变化与沿革,它关注的是宏观的宪法制度。我们所说的宪法变迁是就其第一种意义加以探讨的。  最早提出宪法变迁的概念并将之系统化、理论化的是德国公法学者叶林纳克(G?Jellinek)。他于1906年的《宪法变迁与宪法修改》一书中具体分析了宪法变迁的五种情形:(1)根据议会、政府或法院的解释而发生的变化,如议会在其订立的议事规则之中,允许了为宪法所不允许的秘密会议等情形;(2)出于政治上的必要而发生的变化,如根据当年德国宪法的规定,联邦参议会都必须加以召集,但最终成为常设会议;(3)由于宪法上的惯例而引起的变化,如在英国出现的失去众议院信任的国务大臣必须辞职的惯例,即属此情形;(4)由于国家权力的不行使而产生的变化(不过,君主的否决权和大臣的弹劾制度即使没有被实行也并不会因此而丧失,为此,在此情形之下不会引起宪法变迁);(5)宪法精神的根本变化,如在美国,国会的势力从本会转移向委员会,尤其是转移向财政委员会和预算委员会,就属于此情况。[5]  宪法变迁与宪法修改同属于宪法规范因应于社会生活的变动形态,两者的区别何在?宪法修改是通过宪法文本的修改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而宪法变迁则是在保持文本的一致性连续性的前提下进行的[6].宪法修改只能通过严格的修改程序进行,而宪法变迁则可以通过宪法解释、惯例或政治传统等方式来实现。因而,叶林纳克认为:“宪法修改是通过有意志的行为而形成的宪法条文的一种变更,而宪法变迁则是指条文在形式上没有发生变化即继续保持其原来的存在形态,在没有意图、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基于事态的变化而发生的一种变更。”[7][8]  二、宪法变迁的性质  对宪法变迁性质的认定是一个极有重要意义的问题。它关系到对宪法变迁的法性质的承认以及宪法变迁对现实政治体制的法效力问题。  在对宪法变迁性质的认定上存在三种学说:  第一种学说为习惯法说,即肯定宪法变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只要能够满足一定的要件,如与宪法规范相冲突的国家行为长期反复出现,并为国民的法意识所认可,在此情形下,该国家行为就具有一种习惯法的性质,从而自然引起宪法规范的改变或废除。  第二种学说为事实说,即否定宪法变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违宪的国家行为仅仅只是一种事实的存在,根本不具有任何法的性质,为此谈不上会导致宪法规范内容的变更。  第三种观点则是惯例说,此说认为,该类国家行为既不是一种单纯的“事实”,也并不是一种“法”,而是一种惯例(Convention)。根据这种学说,该类国家行为具有一定的规范力,但并不具有改变宪法规范的效力。  上述三种学说中,第一种学说侧重于从宪法的现实性价值出发,认为这种国家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如此,宪法规范就会变成具文,立宪的基础便会遭到破坏,陷于实用论之中,不利于一个国家立宪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第二种学说尊崇法规至上的原则,无视宪法规范与社会实际生活冲突的事实,认为这种国家行为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无视宪法的现实性价值。如此,宪法调整不了社会实际生活,而社会实际生活定会冲破宪法规范的束缚而出现违宪现象或受到束缚而停滞不前;第三种学说认为该类国家行为具有一定层次上的法律效力,笔者认为较为妥当。因为它兼顾宪法的现实性价值与规范性价值,能够较为及时有效地调整社会生活,而且能够为另一种宪法变动形式-宪法修改准备条件和时间,同时也便于一个国家立宪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三、宪法变迁的界限  宪法变迁现象虽具有其合理性,然而正如任何事物一样超过了度,便失去了其合理性的空间,宪法变迁亦如此;正如有的学者认为,宪法变迁是在宪法优位观念没有确立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政治权力调整过程中宪法学所处的弱势地位。的确,盲目承认宪法变迁,则会使宪法修改这一程序无用武之地,这是违反宪法精神的。同时,任何违反宪法的行为必须加以否认。那么,宪法变迁的界限是什么?正如前文所说,宪法既具有规范性价值,又具有现实性价值,是两者的统一。在规范与现实冲突的条件下,便涉及到规范性价值与现实性价值的价值权衡。规范性价值与现实性价值孰优孰先,不可盲目定论,一定要结合具体实际来加以考虑。然而,提出抽象的衡量标准却是适宜的。
本文已影响人
关于宪法 变迁(1)相关推荐范本1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在本质上,宪法是广大人民群众意志和益的集中表现。(错误)2、宪法规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具有宪法效力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作为法律规范的一种,与其他法律规范在功能上是不一致的,即是对其他类社会关系的调整。(错误)3、在实行成文法的国家,根据&遵循先例&原则,法院的宪法判例,特别是最高法院的判例,对于下级法院具有规范的作用。(错误)4、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制度起源于美国,并为其他一些国家所借鉴。(正确)5、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一般都规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不仅具有立法职能,并负有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正确)6、英国宪法是成文法宪法,这是其发展的渐进性所决定的。(错误)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成果,是中国宪法史上仅有的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件,也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宪政运动的光辉结晶。(正确)8、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后来又经1934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代表大会作了一些修改,正式公布施行。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正式通过并公布实施的宪法的宪法性文件。(正确)9、国家性质是国家本质属性的抽象概括,其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利的归属。(错误)10、现阶段我国爱国统一战线包括两个范围的政治联盟:一个是工人和农民的联盟;另一个是由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所组成的政治联盟。(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不给分)。1、宪法实施的监督包括以下内容(A、B、D)A、审查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B、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的合宪性。C、审查公民行为的合宪性。D、审查政党、社会团体等行为的合宪性。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C)无产阶级专政。A、就是 B、形式上是 C、实质上是 D、不是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颁布过(C)A、两部宪法 B、三部宪法 C、四部宪法 D、五部宪法4、根据宪法的效力与修改程序的不同,可将宪法分为:(B)B、 成文宪法与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C、 钦定宪法与民定宪法 D、理想宪法与现实宪法5、中国历史上颁布的第一部宪法性法律是(A)A、《钦定宪法大纲》B、《十九信条》(注:这是清朝最后一部宪法性文件)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D、《中华民国约法》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C、D)D、政治协商B、立法监督C、民主监督D、参政议政7、法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宪法性法律是(B)A、《独立宣言》B、《人权宣言》C、《自由大宪章》D、1791年《法国宪法》8、(ABCD)属于宪法性文件。A、《义务教育法》B、《未成年人保护法》C、《国籍法》D、《关于授权国务院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方面可以制定暂行的规定或者条例的决定》9、由君主与人民或民选议会进行协商共同制定的宪法、被称为协定宪法。根据这一定义判断,(B、D)宪法属于协定宪法。A、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 B、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 C、1848年意大利宪法 D、1830年法国宪法。10、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是(B)。A、《中华民国约法》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中华民国宪法》 D、《五五宪章》二、小论文:论宪法的主要作用。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的四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现行宪法有以下四大特点与作用: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第二,现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表现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强调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2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断改善,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规定,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现行宪法强调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住宅不受侵犯权的保护,并增加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以及对残废军人、烈属、军属、盲聋哑及其他残疾公民和老人的保护。《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2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统一战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着相同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以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内的广泛的政治联盟。(错误)2、总体来看,政党与政党制度与民主宪政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是近代民主宪政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又促进了近现代民主宪政的发展。(正确)3、人类的民主选举制由资产阶级首创,而后发展到社会主义阶段。(错误)4、许多国家的宪法和选举法都确立了普选制,普选制是指公民不受特别限制地参加选举,因而普选制是就一定程度而言的选举制度。(错误)5、我国选举法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也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制权,这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错误)6、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选举。(错误)7、目前我国行政区域的划分等级比较复杂,现行宪法规定的行政区划基本上是&三级制&,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正确)8、我国行政区划截至2002年底,共有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56个市(直辖市除外,其中地级市275个,县级市381个);县、自治县1594个,旗、自治旗52个。民族自治地方有自治区5个,自治州30个,自治县116个,自治旗3个。另有22个地区,5个盟。(正确)9、如果是自治区,那么自治机关应当是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而自治区下设的市、县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则不是自治机关。(正确)10、特别行政区与一般的行政区域不同,具有特殊性。但在遵守宪法上,是与一般行政区域一致的。(错误)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按国家权力归属不同,近现代国家主要采取的政权组织形式是(A、C)A、君主立宪制B、议会君主立宪制C、共和制D、总统制2、我国法律规定,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主要权利有:(A、B、C)A、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特别行政区的防务B、全国人大常委会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修改、解释权C、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特别区进入紧急状态D、 最高人民法院享有对特别行政区的司法终审权3、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C、D)A、中央人民政府 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4、根据选举法的规定,(A、B、D)A、 严重的精神病患者 B、正在被劳动教养的C、被判处无期徒刑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D、被判处有期徒刑的5、按照行政域实行地方地方制度的不同,我国地方制度可以分为(A、C、D)A、普通地方制度 B、经济特区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B)A、 3年B、5年C、6年D、8年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分为(A、B、C)A、自治区B、自治州C、自治县D、民族乡8、我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规定,特别行政区(A、B、C、D)A、不实行社会主义的制度 B、不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C、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 D、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9、宪法规定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的有(A、B、C、D)A、国家主席 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10、 某县A选区在举行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应参加选举的登记选民为25000人,实际参加选举的选民为12350人,该选区三位候选人黄某、朱某和王某最后实际获得选票依次为6250票、3500票和2600票。依照我国选举法的规定,谁能当选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D)A、黄某B、朱某C、王某D、三人均不得当选三、小论文(6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论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理论根据和法律根据。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理论根据和法律根据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又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我国现行《宪法》第3l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宪法是根本法,它巩固并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现在,宪法在行政区域划分中提出特别行政区,无疑说明允许特殊情况下可以有另一种制度的存在。这些制度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凡是属于我国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地方行政区域,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都不能分割或分离出去,也不能变成任何独立的政治实体。所谓的两种制度,是指在我国一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可以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模式,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只能允许一种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实行&一国两制&后,突破了原有模式,形成了在一个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国家制度上的一大创新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结合。《宪法学》形考作业3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土地公有制是我国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进行转让。(错误)2、私营企业的特征之一是私营企业的资产属于私人所有。这是他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本质区别。这里所说的私人、是若干人,而非一人。(错误)3、根据宪法,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划生育法》。该法于日起施行。这部法律是我国第一部以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基本法律。(正确)4、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内容,我国早在1978年《宪法》就曾规定了:&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1982年宪法进一步完善了有关的内容。(正确)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5、在各国的国籍法中,通常有两种取得国籍的方式:一种是出生国籍,即因出生而取得国籍;另一种是继有国籍,即因加入而取得国籍。(正确)6、世界上第一个把人权提到纲领性文件和根本地位的是1776年美国的《人权宣言》,马克思称它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以法律形式肯定了资产阶级的人权概念。(错误)7、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错误)8、根据现行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的人身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以及人格尊严不受侵犯。(错误)9、《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分别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和基层人民政府的关系作了规定。(正确)10、我国国旗是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确定的。(正确)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宪法规定,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的有(A、C、D)A、 国家主席、副主席 B、中央军委主席、副主席C、国务院总理、副总理 D、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副委员长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D)A、 权利B、义务C、责任D、权利和义务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A、B、D)A、 侮辱B、诽谤C、诋毁D、诬告陷害4、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A、B)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个体经济B、私营经济C、集体经济D、混合经济5、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D)A、权利B、义务C、责任D、权利和义务6、宪法规定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的有(A、B、D)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7、宪法规定,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非公有制经济实行(B、C)A、 帮助B、监督C、管理D、指导8、法律规定,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A、B、C)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讯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A、公安机关B、国家安全机关C、检察机关D、审判机关9、在我国,(A、C)的印章应当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A、 各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B、乡、民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人民政府 C、国家驻外使馆、使馆 D、监狱10、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提请,可以任免(A、C、D)A、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B、高级人民法院院长C、军事法院院长 D、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和审判委员会委员三、小论文(6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论宪法的人权保障。人权的观念以及宪法的观念早已存在,但直到近代,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武器的人权以及与作为其胜利成果的宪法才共同来到人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人权与宪法是一对共生的现象。一部宪法的历史就是一幅争取和保障人权的历史。争取人权的历史过程也就构成了宪法变迁的历史过程。人权观念的演变导致了宪法观念的演变,宪法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简称为&人权保障条款&)作为宪法的修正案被正式写进了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写入宪法,这件事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当中是一件大事情,在中国的人权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重要意义,是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人权观念的演变导致了宪法观念的演变,宪法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人权保障体现了宪法的终极价值。它是宪法的全部意义所在。(一)人权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正当性基础,对国家权力的控制,体现了国家权力的全部意义。 人权观念的演变直接导致国家权力内容与方式的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国家权力的内容与方式虽不同,但其体现为保障的人权的目的性是一致的。1、近代宪法的观念是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制约使人权得到保障的。人权的保障是目的,限制国家权力是手段。如何限制国家权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具体来说,通过确立主权在民,有限政府以及三权分立和宪法诉讼等机制来保障人权。 因此,近代的宪法尽管大多数都将人权的保障条款直接写进了宪法,但它体现出来的理念是通过限制国家权力来保障人权,如何限制国家权力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具体来说,通过确立主权在民,有限政府以及三权分立和宪法诉讼等机制来保障人权。这与国家在自由竞争时期的&守夜人&角色是相一致的。2、现代的宪法的人权价值已不仅在于为政府提供正当性基础,已是社会共同体的价值基础。以人的尊严为基础的人权保障,为全社会提供了价值基础。&构成宪法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不同形式体现共同体社会的价值秩序和价值决定,建立以人权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因此,在新历史时期,人权保障对国家权力提出了新要求。(1)国家在保护人权方面不再是消极的,而且负有积极的义务,特别是国家&保护性义务&的觉醒。人权保障是衡量国家权力是否正当的一杆标尺。人权的保障的新需求,促使了国家&保护性义务&的觉醒。&保护性义务&在逻辑上是国家义务的一部分,即基于人权的内在制约性要求,国家应通过立法界定个人行使权利的边界来实践其保护性义务。(2)人权保障的新要求还带来了国家权力运作的新模式。在新的时期,保障人权的新要求不再强调国家权力的分权、限制,而是逐渐走向了协力合作。 无论国家职能从近代的消极到现代的积极,还是国家权力从严格的分权制衡到合作,都是以人权保障为根本目的的。人权的原则构成了宪法的根本原则,它支配着宪法的其它原则。&公共权力和道德以及法律规范的产生并不是权利的对立物,而是权利观念逻辑的产物。权力是作为强权的对立物产生的,其存在的逻辑基础是为了给权利免受强权的侵害以有效地保护&。《宪法学》形考作业4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4分)1、英国不成文宪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例、权威学者的著述。2、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3、每一选区可以选出数名议员的选举制度称为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4、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5、君主立宪制根据君主或国王的权利受到限制的大小不同,一般可分为二元制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6、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7、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五年,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备选答案中,有一项或二项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1、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参加的,包括(A、B、C、D)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A、 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文章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出自英国宪法B、美国宪法C、法国宪法D、魏玛宪法3、宪法实施监督的方式主要有(A、B、C、D)A、 预防性审查B、事后审查C、个案审查D、宪法控诉4、宪法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B、C、D)A、 没收B、征收C、征用D、并给予补偿5、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D)。A、 共产主义国家B、社会主义国家C、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D、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6、在奴隶制国家,曾经实行过三种政权组织形式,即(A、C、D)。A、君主制B、君主立宪制C、贵族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7、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处理刑事案件,应当(A、B、C),以确保准确有效地执行法律。A、 分工负责B、互相配合C、互相制约D、互相监督8、在总统制国家中,(A、B、C)。A、 总统是国家元首 B、总统是政府首脑C、总统直接对选民负责 D、总统对议会负责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2、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公民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 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来自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答:(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举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高度的自治权?答:(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不改变。(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3)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4)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5)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5、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原本原则有哪些?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四、小论文(40分,字数要求1200以上。论宪法实施的监督。宪法实施监督制度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它是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对有关涉宪活动实行的全面监督。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由于历史的、现实的条件不同,不同国家的宪法监督机关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由立法机关解释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审查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是否违宪。(2)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由法院解释宪法,审查法律是否违宪。(3)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如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等,履行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监督机构不同,监督方式也相应地有所不同。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主要采取书面审查和规范审查的方式。在这种体制下,立法机关可以自己主动审查,也可以应请求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法律规范的内容。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宪法监督方式与普通法院的诉讼方式相同,既是依请求的被动式审查,又是个案审查。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实施的,宪法委员会或者宪法法院的监督方式各有不同。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在宪法监督制度的设计上,我国既不像普通法系国家那样,由司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也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由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来行使宪法监督权。我国实行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这项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面:一是,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同宪法不相抵触,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和决定。二是,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三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和司法解释进行监督。四是,对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批准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宪法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监督是通过备案、审查的方式进行的。备案就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公布后的一定期限内,由制定机关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存档备查。审查分为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两种。主动审查就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否同宪法相抵触进行审查。另一种是被动审查。被动审查有两种启动机制,一种是由法定机关提出审查要求。立法法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另一种是由法定机关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提出审查建议。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查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范本2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宪法学作业1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选择题:1、ABD 2、C 3、C 4、B 5、C 6、ABC 7、B 8、ABCD 9、AD 10、B三、小论文 论宪法的主要作用。1982年宪法即现行宪法经过1988年、1993年、1999年的三次修正,宪法内容进一步完善,在我国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概括起来,现行宪法有以下四大特点与作用:第一,宪法保障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宪法明确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为我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第二,现行宪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完善。表现在: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废除了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保证人民政协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作用;坚持民族区域自治,维护国家统一;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第三,宪法推动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宪法强调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第五条规定: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21年来,我国宪法的实施状况不断改善,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正在成为社会普遍的行为准则。第四,宪法促进了我国人权事业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作了全面的规定,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民主权利,在国家生活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现行宪法强调对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和住宅不受侵犯权的保护,并增加了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权,以及对残废军人、烈属、军属、盲聋哑及其他残疾公民和老人的保护。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宪法学作业2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选择题:1、AC 2、ABC 3、C D 4、ABD 5、ABC 6、B 7、ABC 8、ABCD 9、ABCD 10、D三、小论文我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理论根据和法律根据特别行政区是指在我国行政区域内,根据我国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专门设立具有特殊法律地位,实行特殊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的行政区域。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但又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我国现行《宪法》第3l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宪法是根本法,它巩固并确认了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现在,宪法在行政区域划分中提出特别行政区,无疑说明允许特殊情况下可以有另一种制度的存在。这些制度包括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有关保障居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的制度,行政管理、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制度。特别行政区体现了&一国两制&的理论。&一国两制&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所谓一个国家,就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即统一的不可分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凡是属于我国领土范围内的一切地方行政区域,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都不能分割或分离出去,也不能变成任何独立的政治实体。所谓的两种制度,是指在我国一般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可以继续保持资本主义制度。按照传统的理论和模式,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只能允许一种制度即社会主义制度存在和发展。实行&一国两制&后,突破了原有模式,形成了在一个国家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这是我国根据自己的国情在国家制度上的一大创新和发展,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结合。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宪法学作业3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二、选择题:1、ACD 2、D 3、ABD 4、AB 5、D 6、ABCD 7、BC 8、AC 9、AC 10、ACD三、小论文论宪法的人权保障摘要:保障人权是宪法的终极价值。本文讨论了宪法保障人权的机制,认为宪法通过宏观上控制国家权力和微观上规定基本权利的内容,形成有机的宪法人权保障机制。历史地看,宪法对人权的保障突出宏观上的国家权力的控制到微观上的正面规定基本权利的转变。我国宪法与现代宪法有暗合之处,但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关键词:宪法,人权保障机制,人权保障条款引 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简称为&人权保障条款&)作为宪法的修正案被正式写进了宪法。王兆国副委员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中作了这样的解释,&这样修改,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方针,这次把它写入宪法,可以进一步为这一方针的贯彻执行提供宪法保障。二是,党的十五大、十六大都明确地提出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在宪法中作出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宣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有利于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我们在国际人权事业中进行交流和合作。&的确,将人权保障写进宪法意义重大。把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第一次写入宪法,这件事在中国的政治生活当中是一件大事情,在中国的人权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历史性的重要意义,是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反映了我国思想领域的进步,宪法观念的进步,对它的意义评价怎么都不为过。电大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知识竞赛试题然而,宪法具有自身的规范价值,一旦将人权保障条款写进宪法也就具有了规范的价值。那么,我国的人权保障条款应具有什么样的规范价值呢?也即它的效力的承担者,效力的内容以及效力的实现途径等是如何体现的,这是一个宪法研究者首先应关注的问题。本文的思路是从探寻宪法保障人权的一般机制入手,分析人权的宪法价值,并以此为基础,结合考察我国宪法制定以及修改的背景来分析我国人权保障的宪法规范价值。人权的宪法保障的一般机制 虽然,人权的观念以及宪法的观念早已存在,但直到近代,作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特权武器的人权以及与作为其胜利成果的宪法才共同来到人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可以说,人权与宪法是一对共生的现象。一部宪法的历史就是一幅争取和保障人权的历史。争取人权的历史过程也就构成了宪法变迁的历史过程。人权观念的演变导致了宪法观念的演变,宪法的变迁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宪法学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宪法学作业4一、 填空题1、宪法性文件、宪法性惯例、宪法性判断 2、人民代表大会制 3、多名制选区制或复选举区制。4、以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5、二元制立宪制、议会君主立宪制 6、经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7、五年、两届。二、选择题:1、ABCD 2、D 3、ABC D 4、BCD 5、D 6、ACD 7、ABC 8、ABC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简述近代宪法产生的条件?P30&&32 答:(1)近代资产阶级宪法的产生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商品经济是宪法产生的经济条件。(2)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和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资产阶级宪法产生的政治条件。(3)以&天赋人权&、&三权分立&和&法治&为内容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是近代宪法产生的思想理论条件。(4)法律部门的增多,法律形式的分化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法律部门在更高层次上的统一是宪法得以产生的法律条件。2、简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平等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203 答:(1)公民有权利和应尽义务的平等,即我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年限,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2)国家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对公民也一律平等,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平等地予以保护。(3)国家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宪法和法律之上的特权,人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3、简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表现在哪些方面?P97答:(1)从人民代表大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由人民通过直接选或间接选举选出的代表所组成的。(2)从人民代表大会同其他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上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我国国家权力机关的统一体系。(3)从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上 看,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划分,是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简述我国特别行政区享有哪些高度的自治权?P135答:(1)原有的政治制度在定时期内不变,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不改变。(2)原有的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香港特别行政区依法保护私有财产权&,实行私有制和市场经济。(3)拥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财政独立权。(4)特别行政区在中央人民政府授权范围内,依照基本法自行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5)除悬挂国旗、国徽外,可使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6)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中央人民政府授予的其他权力。5、简述我国选举制度的原本原则有哪些?P109&&114答:(1)选举权的普遍性原则(2)选举权的平等性原则(3)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原则(4)无记名投票的原则(5)选民对代表实行监督和罢免的原则(6)选举的物质保障和法律保障原则四、小论文 论宪法实施的监督。宪法实施监督制度是保证宪法正确实施而对违反宪法的行为进行监督的制度。它是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的一项重要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法监督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宪法监督,是指对有关涉宪活动实行的全面监督。就监督主体来说,除了宪法监督的专职机关以外,还包括其他国家机关、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以及公民。就监督对象来说,既包括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活动、司法活动,也包括公民个人的活动以及政党、人民团体、群众组织的活动。狭义的宪法监督,是指依法负有宪法监督职能的机关对立法活动和行政活动所实施的监督。由于历史的、现实的条件不同,不同国家的宪法监督机关各有不同,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1)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由立法机关解释法律,监督宪法的实施,审查法律、法规和行政措施是否违宪。(2)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由法院解释宪法,审查法律是否违宪。(3)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的实施。这些国家设立专门机构,如宪法委员会、宪法法院等,履行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的职责。宪法监督机构不同,监督方式也相应地有所不同。由立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主要采取书面审查和规范审查的方式。在这种体制下,立法机关可以自己主动审查,也可以应请求进行审查,主要是审查法律规范的内容。由司法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宪法监督方式与普通法院的诉讼方式相同,既是依请求的被动式审查,又是个案审查。由专门机构监督宪法实施的,宪法委员会或者宪法法院的监督方式各有不同。法国的宪法委员会实行的是事前监督制;宪法法院的监督方式没有统一的模式,有的实行事后监督制,有的实行事前监督制。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选举自己的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因此,在宪法监督制度的设计上,我国既不像普通法系国家那样,由司法机关行使宪法监督权,也不同于大陆法系国家,由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来行使宪法监督权。我国实行的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宪法实施的体制,监督宪法实施的权力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这项监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面:一是,保证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同宪法不相抵触,全国人大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和决定。二是,对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三是,对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和司法解释进行监督。四是,对省级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进行监督,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和批准的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宪法还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的遵守和执行。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对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监督是通过备案审查的方式进行的。备案。备案就是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在公布后的一定期限内,由制定机关报送全国人大常委会存档备查。备案是对上述规范性文件是否 符合宪法进行监督的基础性工作。根据立法法的规定,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应当在公布后的三十日内按照下列规定报有关机关备案:行政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自治州、自治县制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备案。审查。审查分为主动审查和被动审查两种。主动审查就是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是否同宪法相抵触进行审查,一般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将备案的规范性文件分送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由相关的专门委员会对报送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进行审查;审查意见反馈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秘书局,然后由秘书局以常委会办公厅的名义反馈给制定机关。另一种是被动审查。被动审查有两种启动机制,一种是由法定机关提出审查要求。立法法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要求,由常委会工作机构分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另一种是由法定机关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提出审查建议。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常委会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公民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进行审查的建议,由常委会工作机构进行研究,必要时,送有关的专门委员会进行审查、提出意见。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应当在收到需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后三个月内书面提出审查意见。认为需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同宪法或者法律不相抵触的,可书面告知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由办公厅负责告知提出审查要求或者审查建议的单位或个人。认为需要审查的规范性文件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的,可以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也可以由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召开联合审查会议,要求制定机关到会说明情况,再向制定机关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制定机关应当在两个月内研究提出是否修改的意见,并向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反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和有关的专门委员会审查认为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同宪法或者法律相抵触而制定机关不予修改的,可以向委员长会议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和予以撤销的议案,由委员长会议决定是否提请常务委员会会议审议决定。
第四篇:《2015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范本1&&&&教育学作业l&&&一、填空题l、教师职业具有突出的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相对多数职业应有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2、教师的权利是折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的由国家法律赋予的权利.3、西文&教育&一词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门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4、学校教育是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期望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5、法国学者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的理念,已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主导理念,并被许多国家以立法的形式给予"保障。6、原始形态的教育是通过口耳相传井结合实际动作的示范和模仿完成的.7,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包括礼、乐、射、御、书、数.8、终身教育的多元化价值标准,为学习者指出一条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崭新之路,9、终身教育的四大支柱是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10,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纂认为,教学提出的要求只有落在最近发展区内,才能有效地推动人的发展.11、青少年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成为第二次断乳期.12,所谓学生观,是对学生的本质属性及其在教育过程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13、以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师中心论和以美国教育学家杜威为代表的学生中心论是教育史上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观.14, 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休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15、1990年在泰国举行的世界教育大会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全民教育的基本理念.二、选择题1、教师职业具有ABCDE特点。A,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B,职业环竣的相对封闭性C、工作绩效的模糊性D,职业待遇的福利性E,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F,劳动成果的集休性2、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包括ABCD.& A,现代的教育理念B,新型的专业知识结构C、专业能力D、专业智慧3、教师的权利主要有ABCEFG。A,教育教学权B、科学研究权C、管理学生权D、学术门由权E,获取报酬待遇权F,民主管理权G、进修培训权H、自主创新权4、目前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师资职前培养模式ADA、定向行B,封闭型C、非定向型D、开放型、5、教育在演进中大致分为ABCD形式.A.当代形态的教育B,现代形态的教育C、原始形态的教育。、6、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A.教育内容主要是生产和生活经验B、口耳相传、C.教育权利平等、D、教育目的一致7、占代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A、学校教育成为教育的主要形态B,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分离。、教育的发展相对比较缓慢8,现代形态的教育特点:ABCDA、教育的世俗化B,教育的国家化C,教育的法制化D.初等教育义务化9、当代最具影响力并代表木世纪教育发展和进步趋势的两大教育思潮是BCA.实用主义教育B、全民教育C、终身教育D,现代教育10、教育民主化的中心内容是BA,教育机会均等B,教育平等C,教育公平D、全民教育11、教育的功能除了促进个休发展外,还有ABDA.经挤功能B.政治功能C、个休社会化功能D、文化功能12,新型师生关系的三个属性是ABDA,民主性B、全面性C,启发性D,教育性13、以B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派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的支配作用.A,维果茨基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14,C提出,教学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A,维果茨基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15、D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对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A、体育锻炼B、上网C,课堂学习。、游戏三、判断题l、在学校工作的所有人员都,.叮做教师.(X)2、教师权利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可以为或不为的许可和保障。(对)3、学校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对)4、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学校教育应该主张&学生中心论&。(X)5、幼儿期是讲育、想象、抽象思维等认知活动萌芽并迅速发展的关键期.( 对)6.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是无条件的.(X)7、个体的发展是个体生命的多种潜在可能逐渐转化为现实个休的过程&(对)&&&&&&&&&&&&&&&&&&&& 8、教育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X)9、占代社_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统治者。(X)10.教师参与社会,打破了教师职业环境相对封闭性的职业特点,这是庸俗化的表现。(X)四、简答:11当代教师的职业特点。P4答:l、形象的准公共性.2、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3, T作绩效的模糊性。4,职业待遇的福利性.5,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2、中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P9共八点答: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3、我国现阶段教师的主要义务.P14共六点答:第一,遵守宪法、祛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第二,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学工作任务.第三,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I:会活动.第四,关心、爱护全休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休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五,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第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水平。4,当代形态的教育的主要特征。P27-P34共四点答:教育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整合化.5、教育的功能.P40共四点答:(1)、教育的最首要的功能是促进个休发展.(2),教育的最基础功能是影响经济发展.(3),教育的最直接功能是影响政治发展.(4)、教育的最深远功能是影响文化发展。6、人的发展过程的特征.P47答:(1)人的发展是整体的持续发展,(2)人的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3)人的发展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4)人的发展具有不均衡性和差异性五、论述l、分析汉语和西文的&教育&含义之异同及其原因.P21答:现代汉讲中教育一词的通行,既与中国教育的现代化联系在一起,也反映了中国教育话语由以学为木向以教为木的现代性转变。从词渊上说,西文教育一词是内发之义,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门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2、利用愿望举例说理想教师的标准,比较异同井分析原因.答:(1)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中学生认为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关爱学生、友善认真。他们很看重教师是否工作认真负责、关心体谅学生.虽然大多数中学生能够理解教师严厉对待他们是出于好心,但是仍然希望教师对自己和蔼体谅,能同自己平等相处。(2)学识广博、热爱教学.教师的知识水平、专业精神、教学能力等方而的荃本教学素质,也是中学生十分看重的方而.中学生希望自己能从教师那里学到丰富的知识技能,而要达到这一愿望,教师的知识水平是前提,专业精神是动力,教学能力是保证.(3)相貌好、有气质。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以及青少年高级情感的发展,青少年向往关,对关有着强烈的追求,因此,他们期望教师有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期望教师的形象与他们自身的特征接近,如年轻、时尚、可爱.这反映了现代中学生对教师的一种新要求.(4)严谨持重.中学生也希望教师严格严谨、成熟稳重、朴素执著.教师的育行举止会给学生带来潜移欺化的影响,教师的教学风格也会影响到教学效果。这一点与传统的教师&行为示范&的观点不谋而合。(5)活拔开明、富有个性.不同于中国传统的严厉、占板的教师形象,在当今中学生的心目中,现实生活中的教师通常活泼开明,富有个性.究其原因,可能与近年来教育中提仍师生平等、相互理解和尊重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批个性鲜明、具有活力、富有时代精神的教师出现在讲台上。3、列举儿例教育功能缺火或教育功能失调的表现?答:教育负向功能在现实中的表现.(1).传递保守的文化传统教育的基本使命是传递人类以往的智慧结晶,人类社会得以进步的重要因素便是教育可以使人类新生代接纳前人的经验智慧,进而在前人的墓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但是,教育在向人类新生代传递以往智慧结晶的间时,也不可避免地向后人传承着保守的文化因素.谁能说今天的很多文化劣习是人类新生代自然而然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由教育传递过来的呢?(2).在特定的范围和地区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大力发展普及教育,其木念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促进经济发展,而结果却导致大量的农村人日外流,使落后地区经济更趋落后,不仅如此,发展中国家还在有限的财力状况下投入大旦的资金发展高等教育,结果在落后国家出现了非常奇怪的现象,一方而极需人才,一方面又出现了教育过度和大量的教育浪费,这一由教育引起的负向效应严重地阻碍厂经济的发展.4,教育学对&人&的理解.P45贞共5点答:(()、人是一种存在的可能性。(2)、人具有自主性和创造性。(3)、人具有发展的木质.(4),人具有历史性和现实性.(5)、人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5.试述影响个休发展的基木因素。P49贞三因素说认为个体的发展受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影响,遗传是个休发展的生物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环境因素,学校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二层次三因素说&.二层次三因素说把人的发展因素分为:可能性因素和现实性因素两大类,即&二层次&.在二层次中共含有三大类型的影响因素:个体门身条件、环境条件与活动.可能性因素中的个体门身条件,个体门身条件作为影响人的发展121的一种可能性因素,具体又包括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先天因素又包括遗传因素和成熟机制。另外可能性因素还包括环境因素.现实性因素包括活动因素.6.应如何发挥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独特作用?P53答: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这种特殊性表现在:(1)、学校教育折向特殊的个体.(2).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3)、学校是一种特殊的活动,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另一方面,学校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间活动的过程.&7、儿童期年龄特征:P56-S&教育对策:P58-60年龄特征:(I)身体的发展.儿童刘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分迅速时期.(2)心理的发展.认识过程&(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育语)的发展,情感的发展,怠志的发展和个性《兴趣、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道德品质)的发展.(3)动作和活动的发展.游戏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对儿童身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教育对策:第一,&&&&&&&&&&&&& 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保护儿童的身休健康,增强儿童的体质。第二,&&&&&&&&&&&&& 抓好关键期教育,促进儿童智力发展。第三,&&&&&&&&&&&&& 重视对儿童情感、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是培养儿童成才的关键。第四,&&&&&&&&&&&&& 加强对儿童良好个性的培养.第五,&&&&&&&&&&&&& 合理选择早期教育的方法.第六,重视儿童的心理卫生,加强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9、少年期年龄特征:P64-66教育对策:P67-69青少年期是人从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称之为&第二次断乳刘&年龄特征:身体的发展,性器官的发育成熟及第二性特征的出现.心理的发展: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都有所发展.活动的发展:在青少年前期,个体的活动仍以学习活动为主。后期逐渐转向了成年人的活动方式.教育对策:第一,加强性知识教育,帮助青少年形成正确的性观念.第二,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怠识,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门我评价,促进共个性的良好发展。第三,加强对青少年的理想、新年、人生观、世界观和道德品质教育,使之树立远大而合理的人生目标,预防不良行为的出现。第四,教育者应了解青少年独特的身心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折导,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这一危机期,促进其心理的健康成长。第五,提供职业、4I_交、婚恋方而的指导,帮助青年解决生活中的重大课题,为共一生的幸福奠定墓础.&9,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谈谈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P77&&&&&&&&&&&&&&&&&&&&&&&&&&&&&&&&&&&&&&答:所谓师生关系通常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按照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可以将师生关系分为:友好型、对立型、一般塑.师生关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1)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对于学生而言,尤其是小学生,对某些老师的喜爱程度往往决定了其对某些科目的好恶态座.(2)师生关系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不良的师生关系将成为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不利因素.(3)师生关系对学生活动效率的影响.民主型的领导下,成员之间的友好性和参与集体的程度高,活动的组织程度高,效率也高;在专制型的领导下,则以集休为中心的行动和有组织的行动为主,对领导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在放任型的领导下,有组织的行动和以集体为中心的行动少,对领导的满惫度也低.(4)师生关系对学生个性发展及心理健康的形响,良好的师生关系给学生带来了安定、愉快、轻松的环境,将有利于学生健康个性的发展;相反,师生之间疏远和敌对的关系将带来紧张不安的心理气氛,使学生处于紧张的环境中,不利于健康个性的发展.&10,简述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基本观点?P74答:教师中心论.这一派以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为代表.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绝对的权威,强调发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绝对支配作用,把学生和教师分别比作航船和舵手,认为学生的成长仰仗于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这种学生观片而强调教师的绝对支配权,把学生放在绝对的客体的地位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中心论.这一派以关国教育家杜威为代表.针威把学生的发展视为一种自然的过程,教师不能主宰这一过程,而只能作为&自然仆人&去引导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需要,而不能多加干涉.他认为,学生只能从个体经验中获得发展,由直接经验获取所需知识,f此教育过程不应由教师直接进行,而应放手让学生自己经验或体验。这一观点对于纠正教师中心论的偏颇,改变原来忽视儿童的主休性的倾向具有重要意义.但它把学生的主体性绝对化,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抹杀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育学作业2&&&一、填空题l、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叫人力资本2、人力投资的收益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3.影响教育目的的根本因素是国家的阶级性质和政治文化4、在政治与教育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教育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原始平等,教育特权,现代教育平等三阶段5、人口的规模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可能规模,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着教育发展的应有速度.6、人口的身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物质基础,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素质是人口质量的社会内容。7、中国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在于中西部贫苦地区的&农村女童。8环境教育直是能使受教育者环境意识觉醒,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发展解决环境问题的技能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态度的一门具有跨学科特点的教育科学.9、我国的环境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10, 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保会议召开,提出了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设想,标志着我国环境教育的开端.11,通常把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最和规格的总要求称之为教育目的.12, 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招、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而发展的理论.14,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活动具有定向作用.15、中国的教育目的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16、人的全面发展是全而发展教育的目的,教育保障和教育内涵17、人的片而发展主要特征在于智力和体力相分离。18,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学校教育.19、我国的鉴本学制是九年一贯,六三分段.20、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及其开设顺序和时间的比例关系.21、布鲁纳的结构广义课程论认为,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木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荃木概念、4木原理构成的.22、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认为,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墓本科学规律.23、赞科夫教学思想的核心是教学促发展.24、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来组织教学内容的课程,叫挂兰些里程&25,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而。二、选择题1,经济对教育的影呐表现在ABCDA,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B,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D,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教育对经济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BCA,提高劳动力的素质B,促进科学技术创新.C、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D.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3,政治对教育的落晌作用表现在ABC等方面A,教育目的B、教育制度C、受教育权D、教育科研水平4,教育教学的内容、方法和原则是实现B的基本手段.A,教育制度B、教育目的C、教育公平D、教育民主5、爪战后教育平等成为各国在推行民主政治时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在ABCD等方而。A,就学权利B、教育条件C、教育过程D、教育结果6、环境教育课程模式主要ACA,渗透式模式B、综合课程模式C,单一学科课程模式D、隐性课程模式7,通常包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模的总要求叫做AA,教育目的B、教育方针C,培养目标D、培养规格8,通常把国家在一顶时期内关于教育一作的总方向、总折针叫做D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培养规格D、教育方针9、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体系及其管理规格叫做CA,教育机制B,教育规定C、教育制度D,教育体制10,现代学制是现代学校不断发展、组织日趋严密的产物,从发生发展的角度看,学制大致分为ABD类型.A,单轨制学制B、双轨制学制C、多轨型学制D、中间型学制11,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将主要取决于A教育的水平.A,高中及以F&&&&&&&&& B,初中及以上C、专科及以上D,本科及以上12、中国现代学制的三大纂本问题是BCDA,宽与窄B,单轨与双轨C、长与短D,统一性与灵活性13,狭义的课程是指BCA,经验B,课业C、进程D、学科14、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情感、意志、信念、行动和价值观等起着潜移默化作用的课程,叫做DA、活动课程B,显性性课程C,综合课程D,隐性课程15、赞科夫的&A",是指智力、意志、品质、性格的发展,即整个个性的发展。A、一般发展B,最近发展区C、个性发展。、特殊发展16, 20年代初,一些课程论学者学科课程存在分科过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等缺陷,故提出用B加以弥补.A、相关课程B,综合课程C、广域课程D,融合课程17,教材的编排方式,主要有CDA、逻辑式B、心理式C、直线式D,螺旋式18、我国基础教育的三级课程体系是指ABC&&&&&&&& &&&&&&&&&&&&&&&&&&&&&&&&&&&&&&&&&&&&&&&&A、地方课程B,国家课程C、学校课程D、校本课程三、判断题1.经挤是教育发展的基础。(对)2、经济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水平、规模、速度和结构。(对J)3、对人力资本的最重要的投资是教育.( 对)4、&教育先行,是人力资本理论被理解和接受的表现。(对)5,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中心论有关.( 对)6、教育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制度的翻版.(X)7、教育是一种文化现象。(对)&、培养目标是学校制定具休教育目标、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X)9、教育目的是对教育A木政策的总概括.(X)10,教育方针规定了国家教育的总方向,所以一R确定,就不会改变.(X)11、教学工作计划就是课程计划.(X)12,教材的螺旋式排列方式,表明知识是不断重复的.(X)&四、简答:l、人力资木理论的基本观点P89共五点答:(1)、人口质量重于人日数量。(2)、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4),教育投资的总呈必须不断追加.(5),教育投资的收益率是可以测算的。&2,简述二战后各国在教育平等方面表现出的主要特点.P96共四点答:(1)就学权利平等.(2)教育条什平等。(3)教育过程平等.(4)教育结果平等。&3,简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教育对策?P103-104共三点& (1)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自觉地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2)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对多元文化&和而不同&的态度.& (3)在教育教学中要努力提高学生保护国家文化的意识及能力.&4,造成男女受教育机会差异的主要原因?P 1(Y7共四点首先,贫困是影响女童入学的最大障碍.其次,受传统文化习俗的形响.再次,受父母文化水平的限制.最后,在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女性显性或隐性的歧视。&5、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剥_会本位的教育目的的关系?P118-P119& (1)按照价值取向,教育目的氛围个体本位的教育目的和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2)个体木位者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顺应个体的门然发展,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体发展时才有价值.代表人物:卢梭、裴斯塔洛齐、福禄培尔等人。(3)社会本位者恰好相反。他们认为个体是教育加工的材料,个体发展必须符合社会需要,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个休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以维系社:会的稳定和延续 .如:涂尔干、那托普、凯兴斯泰纳等人.(4)从历史来看,中国的教育具有社会本位的传统。&6、为什么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P127答: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简称教劳结合,是马克思注怠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出许多时代特征:首先,体现了现代经挤发展的根本趋势,推动了教育和经挤发展的一休化.其次,注入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强化教劳结合中的技术教育因素.再次,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促进教育与产业结合.总之,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认知方而的功能,二是情感方而的功能.&7、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特点?P142答:一是普通高中加强职业培训及实用劳动技术实践的内容,二是取业教育普通化,三是设置综合高中,四是大力发展高中阶段的职业教育.8,简述综合课程的优缺点?P154-155综合课程主张整合书汗相关联的学科,使其成为一门关于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早在20世纪7初,一些课程论学者看到了学科课程存在着分科过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等缺陷,便主张用综合课程加以弥补.。1912年,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率先提出了综合课程的主张.综合课的作用是:第一,在认识方而,学生更易于接受综合课程而小是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既可以提供整休观念,又有利于联系知识的不间领域;第二,在心理方面综合课程是按儿童心理需要、兴趣、好奇心和活动来编制的,比分科课程按逻辑顺序编制更有助于学生学习和学生个性发展:第三,在社会方面,综合课有利于教学与社会方面的联系,有利于课堂间的相互影响,而分科课程则相对不适应社会的变化.根据综合课程的综合程度及共发展轨迹,可以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对于学校课程编制思想真正具有革新意义的正是核心课程.&9、简述课程计划及其组成?P158课程计划是关于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与教材乃是课程的具休体现.课程计划不同于教学工作计划,它是指导和规划课程与教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具体内容包括:(1)学科设置(2)学科顺序(3)课时分配包括各学科的总课时数、每一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4)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10,简述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及其区别?P159(I)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都是教育部颁布的指令性的课程文件,是&编教材、教学、评价、命题,的依据。(2}区别:大纲着眼于教师,课程标准着眼于学生.课程标准主要描述了学生在某一阶段学习后的学习成果,而大纲则强调的是具体的学习内容.课程标准是国家折定的中小学教育阶段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教学大纲是统一的要求。课程标准中的要求包括了认知、情感和能力三个领域,而教学大纲则主要重在知识方面的要求.课程标准对于学习结果的描述都是可见的行为.这些要求是学生可以理解的,并是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也便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I1.简述我国的荃础教育课程休系的内容?P155&小学阶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课程:小学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侣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讲文、艺术、关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4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间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杆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12,简述教材编写的原则。P163共七点内容&好的教科书一般由目录、课文、习题、实验、图表、注释、附录等部分构成,课文是其主要部分。编写原则:(1)、反映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遵循学科知识的系统性。(3),真正便于学生学习.(4),理论联系实际.(5)、科学性与思想性井重.(6),富有启发性.(7)、具有可读性。此外还要注意教科书的印刷问题.五、论述l、论述教育与经济的关系P84-K6答:经济对教育的制约.(1),经济实力制约着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经济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4),经济条件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教育对经济的作用:首先,教育能够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其次,教育可以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再次,教育对经济运行具有直接调节作用.&2、为什么看好对人力资木的投资?P99答:人力资本是关系人口质量的投资,从形式七看,其投资方向主要包括:对教育和训练的投资,对医疗保健卫生的投资,对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投资,归国外移民入境,智力引进,国际人才吸流的投资,对企业的投资.人力投资的收益率大于物力投资的收益率,也高于通常的银行利率,人力资本投资和物理资木投资都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生产性投资,但在现代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是人力投资.&3,试述教育与政治的关系?P93-95政治对教育的彭响:(1),政治形响着教育目的.(2)、政治影响教育制度.(3)、政治影响受教育权.(4),政治影响着教育内部诸问题.教育对政治的彭响:(1),教育在实现社会政治目标中的作用.(2),教育在发展社_会政治关系中的作用.(3),教育在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4),教育在促进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4,试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P99答:文化对教育的影响:(1)、文化影响着教育的培养规格&(2)、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的内容.(3),文化影响着师生关系和教育教学方法.(4)、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且和广义的教育活动。教育的文化功能:(1),教育具有保存和继承文化的功能.(2).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功能.(3),教育具有选择和融会文化的功能.(4),教育具有发展和创新文化的功能.5,试述我国当代的教育方针及其含义?P125答: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结养德,智,休等方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该方针规定了我国新时期教育的性质,任务,途径和目的.(I)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的性质和任务。(2)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规定了实现教育目的的根木途径.(3)培养德,智,休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规定了我国的教育目的.当代我国教育方针的丰富与发展:(1)&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2)& .(2)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3)& (3)教育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4)& (4)美育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6、落青很据月已的厉经、从见、从闻,列举当代我国甲小字教字过程(小是教育过程)甲小半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并思考:作为教师应该如何避免、改进之?中小学教学过程中不平等的表现:教育策略、体罚、有怠疏远、公开讽讽、偏袒、生理歧视、人身攻击、不当的师生关系、故怠虐待、种族文化歧视、侮辱、错误的指责、性骚扰等.解决对策:(一)教师要信任和尊重学生。(二)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学生。避免男女同学生理歧视。(三)教师要有为学生服务的精神。课堂教学提问中存在的缺失:(1)视满堂提问为启发式教学(2)忽视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培养(3)课堂提问存在不平等现象(4)缺乏理想的沟通情境在中小学的课堂提问中如何克服上述主要缺失:(1)正确处理提问与候答的时间关系。(2)注意问题水平.问题可以分为高级水平的问题和低级水平的问题(3)丰富提问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折导.(4)注意提问的普遍性,密切关注每位学生。教帅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注意倾听学生的回答表示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和关心.&7,试述我国现代学制的三大荃本问题?P136一、单轨和双轨.(1)20世纪的中国学制,大多数时期实行的都是倾向于单轨制的中间型学制.(2)民国学制有过三次大的变动,最终依然坚持了中间制.(3)建国后,学制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整休趋势是&Y&型学制得到进一步加强.二、长与短.(1)清末民初学制中修业年限的总体趋势是由长变短,全1922年&六三三&学制基本定型。(2)新中国成立后学制的长短变化,主要是围绕实验小学五年一贯制进行的。三、统一性与灵活性。(1)清末民初学制的共同倾向是强调统一性.(2)革命根据地学制的基本走向,是由高座灵活逐步趋于统一((3)新中国的学制,是在统一性之理想与灵活性之现实的张力中发展起来的.8,试述当代中国学制改革的主要趋势?P141-143共五点& (1)为了构建终身教育休系,我国的学制趋于弹性和灵活.(2)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我国规定了&九年一贯&六三分段&的基本学制.(3)为了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我国正在逐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教育结构.(4)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学校的类型趋于多样化.(5)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的需要,我国将健全和完善职业教育体系。&9、为什么我国要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不是&高中教育&?P142答:扩大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健全劳动预备制座的要求,普通高中也要面向劳动力市场和就业的现实需要而制定的,因此,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在普通高中加强职业培训及实用劳动技术实践的内容.二是职业教育普通化。三是设置综合高中。四是大_力发展高中阶段的取业教育(包括中专、技校和职业高中)了&10、从学科课程的各派理论分析学科课程的优缺点?P152-154学科课程也称分科课程,是一种主张以学科为中心来编定的课程.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学科课程的理论主要有:关国叫心理学家布兽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德国教育学家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基本观点是:首先,主张课程内容以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为中心,学科的基本结构是由科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构成的。其次,在课程设计上,主张根据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的特点安排学科的基本结构.2015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2015电大教育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再次,提出发现学习。瓦根舍因的范例方式课程论强调课程的基本性、基础、范例性,主张应教给学生基本知识、概念和基本科学规律,教学内容应适合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教材应精选具有典型性和范例性的内容.赞科夫的发展主义课程论。观点有:第一,课程内容应有必要的难度第二,要重视理论知识在教材中的作用,把规律性的知识教给学生第三,课程教材的进行要有必要的速度.第四,教材的组织要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第六,&&&&&&&&&&&&& 课程教材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要促进差生的发展。学科课程的优点:它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简约性,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巩固知识,同时也便于设计和管理,因此学科课程论全今仍然受到教师们的肯定和拥护.缺点:一是由于分科课程的&分科&是人为的,因而缺乏内在的整合性,忽视知识的联系性,从而也割裂了学生的理解力.二是忽视学生的动机和已有经验,容易脱离学生的兴趣和生活实际.&11、试述杜威的经验课程的基本特征和优缺点?P156活动课程的思想可以溯源到法国门然主义教育思想家卢梭.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杜威和克伯屈发扬了这一思想,井形成世界性的影响.我国称ft.威的课程为&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阶.其节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门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认为通过改造或改组可以增加经验的意义.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通过经验的增长,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其优点是:这类课程能较好地照顾学习者的兴趣和爱好,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局限:首先,忽视了教育中关键性的社会目标,不利于传授人类文化遗产;其次,内容庞杂,缺乏内在连续性,难以给子学生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甚至使学生难以掌握起码的读、写、算技能.&12,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P164-172答: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改革的实质是课程现代化问题,一般从课程管理、课程结构、课程设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宪法的宪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