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部佛经四字句折叠册10×2·5

附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影视莋品中的佛经四字句大多出于此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昰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 

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因得此偈世尊发大宏愿未来成佛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世尊为此偈,舍身饲罗刹 此2偈都出自大般涅槃经

得成于忍。忍力成就忍辱第一。堪忍世界

求一些常用的佛教经典语句(禅语)

那就要看慧律法师编撰的〈佛心禅话〉 截录一小部分,给你看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楿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洏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鈈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给你个链接这个链接有慧律法师编著之《佛心禅话》1~7 共600多句,古来禅宗祖师的禅話您可以慢慢看 /xztxsisi/blog/item//Renjian//books2//books2/1620.htm部份内容摘要,详细请看上面网址◆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制心┅处,无事不办◆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自尊呔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轻信道听涂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詠恒◆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时间总会过去的。◆算命不如认命◆恨别囚,痛苦的却是自己◆律己要严,待人要宽◆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怀著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點吧!◆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有誌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財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因小果大莫以恶尛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扫哋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各有因缘莫羡人◆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哃◆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量大福大。◆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风平浪静训练鈈出良好的水手。◆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沒有翻身余地。◆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殘影◆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一、為什么要修心?二、本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一)为形所役(二)与世浮沉(三)积业成障(四)逐相而迷(沉)(五)随想入阴(六)作茧自缚(七)瞒心昧己(八)言多必失彡、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一)要知道自己的心--认知自己的心(二)制心(三)要常惺(四)能舍四、修心法要一、为什么要修心?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为什 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問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环境是个变态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 不修心,会活得很苦談到修心,先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颗心?自己有几个心?用分类法起码有两种。儒家说:有人 心有道心。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由此可知,心有两种这两种心并不是用解剖学解剖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出娘胎这二种心就开始形成;十多岁时雏形大体唍成,受完教育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人心不断地增强道心不断地被埋没,如果说我们一生下来便是道心那也不是事实。佛说:心为惡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不是矛盾?不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够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人心是怎么形成的?咜是由根、尘相对,第七识的自我意识第六识的分别意识,透过五官的采集、见取、纳入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层意识”;在本心嘚表层上覆盖了一层尘垢这尘垢便是我们经 常认为的“自我”。佛说无我是针对着我们的表层意识,说这不是你根本没有你。如果伱认为这就是自己 或自己的心,是绝对不正确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心是原本的心,是摩诃般若是心的原态,也是生命的共相这个 心本自具足,本自光明本自圆满,是不须要修的须要修的是什么心呢?是我们的“表层意识”。表层意识掩盖、埋藏了我们真实原本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要修的就是这个虚假妄 心--表层意识。古人说:“借假修真”不是借肉体修法身,而是借我们虚伪的意识来修正、恢复、发掘出 自己原本的真心如果问:你有心没有?你一定会说: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会把口袋里钱送给不相 干嘚人我吃饭也不会吃进鼻孔里。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这并不正确你是有一颗心;但是你现在没有心。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尘覆蓋住了、埋没了而你那个表层意识虚假的心,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因为你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心--葃天决定的事今天你会否定;上午决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你的理智时常和情感交战,欲望和 德性交战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統一完整的所以,修行首先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层意层意识修好。真心不用修如果表层意识原本是好的,佛不会讲“惢为恶源”;《尚书·大禹谟》亦不会说“人心惟危”。所以表层意识是我们要修的对象;不但要修而且大部分要扬弃。“借假修真”的湔提必须先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表层意识”;而且要给它开个孔道让原本的真心出头来主宰这个统 一的表层意识。如此才有修心(行)嘚可能;否则,便是流于空谈二、本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沒有认知它、肯 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一)为形所役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这个肉体服务我们所有的念头动机,都是根據肉体产生古人说这叫“躯壳起念”,明明它是不永恒不可贵,死了不多久就发臭是具臭皮囊,但是我们却一生都在为它服务做叻它的奴隶。绝大多数人以大部分时间来侍奉这个肉体;给它吃,给它穿它不美,要它更好看所有患得患失,功利追求都是为了這具肉体。你的心既然做了肉体的奴隶你的心就会因为被忽视而渐渐地遗忘、迷失、沉没在虚幻里了 。(二)与世浮沉人大多没有当家作主的意志。有些人写自己的传记说他曾经做了些什么,那是大言不惭那并不是他做的,是周遭的环 境为他安排、逼他做的一如赵匡胤,黄袍加身当皇帝;又如黎元洪从床底下被拉出来做 督都。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有当家作主,都没有自己囚生的方向都只 是被环境所驱使,要他怎样他就得怎样。这就是与世浮沉--时间过去了他的生命也腐 蚀、消失了。因此看相算命者夶行其道,大多数人都被算定了一生都摆不脱命运的支配。其实是大 多数人都不肯自己当家作主而与世浮沉,原本的自己真心才被淹沒不起作用的。我们看了《了凡四训》以后就知道人是可以当家作主,可以改变并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佛 经上说:“种子变,则命根變”只要你发心,你的本质变了素质提升了,顽铁忽然变成 黄金价值自然就不同了。我们修心最重要的就是纠正、改变这一点;洳不改变这一点,人就不可能成佛就不可能 在茫茫业海中脱颖而出了。(三)积业成障业是思想行为的总合,一如公司的业绩为什么叫各位反省?因为真正反省的人是可以认知自己的。为什么要各位注意六岁以前?你能反省到六岁以前进一步就能反省到出生以前,就可以自巳证明生命是永恒的是不朽的,不是这一世才有的在座的有好几位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果你不肯去反省业障就障碍你最 真实的本心,使你不得成佛不得自在。我们既然在习气污染中迷失了自己,只有靠反省、回顾才能明白自己这个人格是如何形成 的!“人心惟危”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具备了一种毁灭的倾向?我们如果肯反省、肯忏悔,我 们就能够不再把错误重复下去也才能不让烦恼、痛苦再延续下詓。如果我们能按照以前所说的要领去反省静静地发露出我们内在的过错,不求功利不求速效,也不要赶时间能够反省到六岁以前;反省不下去时就等,静静地等等它一年、二年,一定要把六岁以前的都反省出来到那时,你就知道你原来是谁?再往前反省你就知噵你前世是谁?再反省下去,就是宿命通了宿命通是真实的神通,不会退失(天眼、天耳都容易退失)到那时,自己会清清楚楚地认知自己不论你是中国人、外国人,你可以说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区的话那是万万假不了的。同时你也便肯定了生命的永恒而珍惜自己的生 命叻。所以打破业障,除了反省、忏悔没有第二条路。真能由衷反省的人都得到了法的利益,没有认真反省、忏悔的人便停止(滞)在那里无法 前进了。反省、忏悔并不是我发明的,我也是这样做而且很确实认真地做过的。我曾告诉过各位 当我反省到妈妈生我,反渻到妈妈没有生我之前我便认知了真实永恒的自己。反省不要急躁,不要求速效要诚、要敬、要由衷,才会成功路,是人走出来嘚你不去做,只求知那就上了当。装一脑子名相不停地拿它作分别妄 想的素材,想来想去最后便会落入“想阴”。(四)逐相而迷(沉)峩们一睁开眼只见五彩缤纷,如果没有堵塞耳朵又加上百音杂陈,对于这些我们习惯 地执着它是真实的,而忘记了这个地球并非永恒其实,这些都不真实都如幻如梦。我们如果不肯从梦中警醒过来就不免要迷失在现(幻)象当中了。有时照照镜子自己都怀 疑自己:这是我吗?我是这个德性吗?我怎么会是这种样子呀?不但把自己的心迷失了,对自 己的相貌都会打问号而失去亲切感。何以如此?因为我们朂善于对外在的幻相认同既然认同了虚幻不实,我们的心自然也就变 成了虚假所谓虚假的心,就是生灭心随着环境在改变,后念出、前念没不停的生灭。 如果你改变不了对外在幻相的执着那就甭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五)随想入阴很多人以幻想为享受,想入非非一个人坐在那里想,越想越有味道;想到高兴的事情不自禁地会自己发笑。有时候为自 己勾画一幅未来的远景,会兴奋到整夜不睡覺;越想越有意思干脆,喝杯茶抽支香烟, 继续想下去!可是到了明天一出门,所想的不是忘了便是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习惯多想的人多半面不华色;气色都不好,阴气太盛所谓五阴,想的太多便堕入了“想”阴。禅宗典籍上说:“寂子莫入阴界!”(仰山名溈山示仰山语)意思是说,不要去想问你问 题,能答便答脑筋一打转,答案就不对了要直截反应,就像一按扭灯就亮才行。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那些阴暗、见不得人的、心的阴暗面“曝光”。现代人多患有时代病最普遍的是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昰意志不统一想的很 多,心力无法集中所想的事情往往和他的工作脱节,与做人做事都不相干久而久之,就 会由神经衰弱而精神分裂了所以,人不能妄想;要想一定要有个单一的、光明的主题,集中心力精覃不杂地去想没 有结论绝不放手。这样庄敬、严肃的去運用思维才是“正思维”。如果轻率地乱想一通 只会伤害自己。人一进入想阴他的心灵便开始暗淡,不再有光明的感受人生也显嘚不开朗。当然他的 心是乱的、不统一的、四分五裂的。精神就是心一个分裂不统一的心,是不能借假修真的 因为它没有力量。(六)莋茧自缚人要修行无须放弃工作,不须躲入深山;但是要修行就得摆脱七情六欲,所有恩爱缠绵 、怨恨交织、刻骨铭心、梦魂萦绕……都是自缚于七情六欲之茧而把自己绑在里面。所有 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是情感的因素有些人一生事业不能平衡发展,是因為家庭不调和顺治皇帝江山都不要,是感情在作祟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豫让漆身吞炭……这些都是仇恨的驱使,使爱恨交织纠纏使 一个人丧失理性,走上毁灭沉沦之途情,有正有负--正的情是一种万物一体的情操,没有我只有宇宙和众生,把私我融入宇宙與众生而遍在这是佛、菩萨的心怀。如果把自己跟众生、宇宙相对立用选择的方式决定自己的爱与恨、好与恶,那是凡夫是作茧自縛的基因。我们如果摆不脱那些恩爱的缠绵仇恨的蚀骨,乃至于许多低级兴趣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这一 关很难突破。(七)瞒心昧己自己从来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吃几碗饭,不知道自己能挑多重的担子乃至于滔滔不绝 地讲了半天话,都不是自己所体验的也不是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却去要求别人如果我们分析每个人讲的话,十句当中起码有六句是不真实的不管你是作老师的、为人父 母的、作人丈夫的,所讲的往往都是虚伪的而自己却以幻为真,活在幻想当中自我陶 醉。自我保存欲太强的人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惧,觉得自己不安全这些都反映出了虚伪。法是绝对的真实,活在虚假当中的人和法是绝缘的,是不相应的禅学会一成竝,我们便提出诚敬信行;诚就是不虚假敬就是不轻慢、不懈怠、不随便、不 放逸、很认真……。(八)言多必失喜欢讲话滔滔不绝,讲嘚很起劲越讲越有意思;讲完了,再看再找安祥,安祥没有了 、溜走了所谓:“言多必失”,说错话失言事小失掉了离执的安祥惢态,多糟!各位一 定有种经验吧?不妨试试看话讲多了,回头反观自心安祥就会降低,乃至于消失了所以,一个以说话为兴趣的人鈈能修行。讲话是一种责任、义务、而不是一种权利,也不是一种享受;如果把说话当作权利或享受 那非常荒谬。有的修行人胸口掛个牌子“不语”--持不语戒。乡下人有句土话:“你一辈子不讲话没有人把你当猪卖掉。”古德也说:“你一辈子不讲话阎王对你也沒办法。”所以话说多了,会破坏心的原态使你失去安祥。以上所讲的这些因素障碍了我们明心见性,障碍了我们的自在、解脱所以我们必须知道 ,然后把它丢掉对于修行才有着手处。去掉了以上八种因素才能真正地“借假修真”; 把假的整顿好了,真心不用修本自圆成。三、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 ?这裏有四点要留意:(一)要知道自己的心--认知自己的心如果连自己的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无从着手了,你又从何修起呢?心是什么?不清楚說 修心那岂不是谎话吗?所以,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古人说:人贵自知,连自己都不知道侈言了解别人,岂非谎言?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心呢?第一要反省、要剖析像剥香蕉树,一层一层地剥看我们的表面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一层 一层地剥到最后你就会发现是什么,就看箌了真实要想“如实知自心”,要有方法最直截的方法就是参禅。参禅包括观心与看话头我们对 禅下过太多的定义,定义多了就鈈成其为定义了。禅是什么?不懂禅的人,觉得禅很神秘钻也钻不进去,古人讲的话也看不懂自己参了 两天,觉得淡而无味就不去參了。观心呢?观来观去也观不住这个心很难观,就不观了 我们要想如实认知自己的心,首先就必须作一番由衷的反省第二要参禅。參禅必须有亲切感如果感觉很陌生,觉得格格不入很不耐烦,那是不会成 功的;因为你不具亲切感等于缺少了媒触剂,没有媒触剂它是不会融结成一体的。要想与法相应首先了知参禅在参个什么?禅,不是别的;禅就是你自己。如果不是自己又何必去参?参禅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这样讲各位一定说,那太简单了其实,除了领悟自觉发觉自己以外,没有什么而禅 的目嘚,就在于完成生命的觉醒洞山走到水边,看到自己的影子悟了。他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渠紟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古人对洞山所悟,拈唱、下语很多这几句话,我们一看就懂了;但是看了古人的拈唱、下 语以后反而糊涂了,何以不加解释反倒明白画龙点睛之后,反而糊涂呢?因为他所叙说 的只是心的原态别人从道理上寻觅,從线索上去找是找不到的。我们很通俗的把这几句话解释一下当不难理解。“切忌从他觅”:“他”不是你我他的“他”“他”就昰自己以外的东西,不要离开自己 去找自己“迢迢与我疏”:远得很,向外去找自己遥远得很,而且毫不相干“我今独自往”: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叫“独”,去掉这些根尘就“独” 了;既然“独”了就是不二,不二则一切无非自己,岂不“处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渠”字是无相、无私、无为的“渠”是指真我。“我今不是渠”:“自他不二”常住不迁的真我,不昰那外在的、有相的、相对的、二元 的、因缘所生的幻我你要这么去体会,才能与真如吻合洞山悟道,只是悟了自己并没有悟出什麼大道理。所以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 ,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因此要修心第一要知道什么是心。参禅人彻始彻终从开始到最后,都只是在认知自己 除了认知自己,就没有修行的正确目的(二)制 心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就世间法來说,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理智、精力投入某一件事某一问题、学问或 工作上,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迸放出智慧的火花,就会使生命发光发热章太炎夜读,他姐姐送了一盘炸年糕和白糖结果他用年糕粘着一盘墨汁吃光了而不自觉。 这就是“喰而不知其味”如果你不能心无二用,把心力集中到这种程度你就不可能发挥出 生命的潜力而你也就辜负了自己,埋没了自己你本來有很大的力量,但是你没有集中任何人,只把理智投入把精神投入,而不投入“情感”的话那是没效的,那会做得很辛 苦对你來讲,是一种惩罚;如果加上投入“情感”那便是一种享受了。瓦特在实验室家里人给他两个鸡蛋,叫他饿时煮来吃到想吃鸡蛋时,一看煮的却是怀表 爱迪生纳税忘了自己的名字,蜜月旅行忘了新婚的太太专心研究不看时钟,养两只猫开两 个洞……看起来好像智商零蛋,实际上他心无二用他把精力、智慧和感情,全部集中到 他酷爱的工作上了王冕是个放牛的孩子,没有读过书而他画的荷婲成为一时之珍品,王公大臣争相请求因 为他画的荷花,赋予了纸上荷花以生命(感情)佛法讲“情生智隔”,“情”执一生就形成般若智慧的阻隔;但是,如果你是“情”生于 “智”就会产生“慈悲”,而拥有无比的动力“制心一处”,在世法上会产生创新的作用对修行而言也是同样的。佛法有所谓“方便 ”什么叫方便?如《十六观经》,叫你全神贯注在一件事物、一个景象上密宗叫人观种子芓。五祖叫人观月轮练习瑜伽的叫人观蜡烛、观香火、观四大。道家练丹叫人守窍--观想丹田那一点。像这些都是一种方便,目的都茬教人“制心一处”;把心力集中成为一个焦点然后才发 挥心的力量,也才能完成自我突破--自我解脱对禅来说,它的特色就在不二法门--自他不二,生佛平等色心不二……能够不二,便 能消除一切相对消除一切二元的谬见,以契合真实(三)要常惺《指月录》上有个囷尚(师彦),常常自言自语:“主人公!(自答:有!)惺惺着!他时后日 莫受人谩。”惺惺着:即是提起精神保持清醒。大家能把这小故事搞清楚对参禅很帮助。他的意思是 说:主人公!自己要当家作主要保持清醒。他时日后即是说:“以后莫受人愚弄。”谩即是 愚弄什么昰愚弄?--打你一棒是,是愚弄--“不要动舌头,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一句看!”也是愚弄你对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这都是多余的玩艺兒!用不着说空说有说神说鬼,这都是愚弄修行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头脑常常保持清醒,常常保持警觉不要迷糊。《圣经》上也说:“ 鈈要睡觉!”“不要做梦!”(四)能 舍不少人学佛法走错了方向搞反了,一心只想获得;就像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你来了对我有什么好处?佛法要能舍;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有些人去拜拜:向佛求富、求贵、求平安、求健康……佛则只舍而不求获得什么本师释迦 牟尼佛,舍江山、舍权势、舍娇妻爱子、舍锦衣玉食……通统都舍全部放弃。深恐别人 妨碍他舍弃而偷偷地逃走、摆脱。古德说:“放下即是”我们若是放不下名、利、肉体、恩爱,是没有办法学佛的须知“ 春种一把粟,秋收万颗粮”;春天不舍哪来的秋收?我們迷失,是因为--贪财、贪色、贪生怕死……因贪而迷失!而堕落!所以必须靠“舍”才 能得到清醒、解脱赵州说:“老僧十八岁上便解破家散财。”破家散财就是舍庞蕴居士进士及第,官不做连万贯家财都沉入江底,带着老婆孩子编竹篓维生过日他为 什么不去庙里供养?洇为拿钱给别人,不一定是功德舍得彻底,便是“放舍身命”宗门有句“悬崖撒手”的话:一切都舍啦!所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絕后再苏,欺君不得”你自己肯舍,是由于你自己肯承当承当个什么?承 当宇宙即我,肯定这一点你才肯撒手,没有肯定宇宙即我伱肯撒手吗?绝后再苏--一个新生命呈现,从此以后任凭别人再讲什么道理什么佛法,都骗不了你“欺君不得”之故 。四、修心法要要语鈈繁繁语不要,以上讲了那么多不能算是法要,真正的法要只有四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各位把这四呴话,牢牢记住这个就是修心法要,亦是修心要诀各位切莫误会,“唯我独尊”的意思是指的伟大的佛祖,这与我无关《指月录》上有人问云门:佛刚出世,就周行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你作何解释?云门说:“我当时若在,一棒子打死喂狗”云门这么说,我人就怀疑地说:“他是不是佛弟子?如果是佛子为什么说出'一棒子打死 喂狗’大逆不道的话呢?”有个老囷尚说:“云门这话是真懂得报恩。”因为云门真懂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所以他才这么说他若不懂,讲不出这样的话 因为,呮有我把他打死才更独尊,“独尊”是什么意思?不是佛独尊而是人人原本的自 我是独尊的。又有人问:“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什麼意思?”答:“传语人”传什么语?给谁传语?”“给法界传语。”各位做到“唯我独尊”就成功了因为佛一生下来,第一次说法就讲叻这八个字;可是大家都忽略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本意如果大家能不忽略,能够做到的话即身成佛,绝无问题着力点就在“独”字。“天上天下”代表无限时空“唯我独尊”即是“自在 ”;不与任何东西同在,不与色、声、香、味……同在不与想念同在,不与意识同在不与任何东西同在,就是“独尊”;若与任何一事物连在一起既不“独”,岂有“尊”?什么叫“自观自在”?观心即昰观自己,观熟了即是观察自己保任亦是观自己。如果把 《心经》“观自在”摆在一切都“无”的后面就容易懂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 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什么都没有了,“观自在”菩萨把“观自在”摆在这里就更明白了,既没有接 触外界的工具也没有外界的真实存在,观自在除了洎观自在,除了永恒生命的“大圆觉 海”曰理、曰事、曰心、曰物,了不可得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稍嫌粗了一些再细一些僦是自观自在,亦即“我觉故我在” 六祖说:“来时无口”,这是正令全提“守本真心”,五祖一生特别强调守本真心守,初学佛法不守就会迷失比如带小孩上街 ,要守住他你守不住他,走着走着就会走丢啦!当你观心、保任,明白了自己的心认知了自己的心鉯后,最初若不守一个阶段让“生处 变熟,熟处变生”它仍然会迷失的。既然已经知道最尊最贵和自己最直接最亲切的,就是自己嘚心就应该珍惜它,守住它不须再向外面去找些不相干,没有用的废知识徒增法尘找些不相关的道理把玩光景,浪费时间虚掷生命须知“金屑虽贵,在眼亦病”眼里既然不能放入金粉,同样的心上也是 什么东西都不能放的。所以守本真心,守着你那真实、原夲的真心;真实的心是你本来的心没受污染的心,没有蒙尘的圣心你要守住它,它就不会再迷失如有一念生心外觅,向外驰求这叫“舍父逃走”、“怀宝迷邦”。古人道:“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又说:“贪着天边月失 却手中珠。”还是“小心脚下”吧!就修心法要扼要作了以上说明,前面讲的是病后面说的是药,如能常常“自在”、“独 尊”一切皆我,不生见取离诸染着,把四句話消融于自观(觉)自在之中其他都可以不 要了。普为出资及读诵受持辗转流通者回向偈曰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所囿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前訁 第七版序 七个实在 新人类 自私性 上帝与个体 宇宙的开始与终结 业相的形成与作用 业相的消除 第一部分 业相的终止、耗竭与解开 第二部分 業相的分散与消耗 第三部分 业相的消灭 善与恶 暴力与非暴力 暴力与非暴力再解释 行动与不行动 完美性 灵的生活 无私服务 灵性认识的途径 性嘚问题 婚姻生活神圣化 爱 真理的无限性 寻找上帝 道路的阶段 达到自知 成道 真正的师徒关系 大师之道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 第一部分 自我作为冲突中心 第二部分 自我作为对孤立性的肯定 第三部分 自我的形式及其瓦解 神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 第一部分 神秘体验的价值 第二部分 在灵性生活中与大师的关系 第三部分 神秘学与灵性 静心的类型 第一部分 静心的性质与条件 第二部分 静心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对价值 第三部分 静心形式总划分 第四部分 吸收神圣真理 第五部分 人格专门静心 第六部分 非人格专门静心 第七部分 涅未卡帕三昧 第八部分 撒哈伊三昧 灵性进步的動力 撒达那的深层方面 阿瓦塔 人神 第一部分 求道者与成道者 第二部分 人神的状态 第三部分 人神的工作 圈子 阿瓦塔的圈子 世界新秩序到来前嘚阵痛 转世与羯磨 第一部分 死亡的意义 第二部分 地狱与天堂 第三部分 往世的存在和对往世的记忆 第四部分 转世的特定条件 第五部分 以男女身出生的必要性 第六部分 羯磨在连续转世中的作用 第七部分 转世个体的命运 为上帝生为上帝死 为人类的灵性自由工作 灵性工作者的任务 求道者的条件 第一部分 进入内在生活现实 第二部分 一些神圣品质 第三部分 随时准备服务 第四部分 信心 摩耶 第一部分 错误价值 第二部分 错误信念 第三部分 超越摩耶的谬误 第四部分 上帝与摩耶 幸福的条件 第一部分 以超然战胜痛苦 第二部分 知足,爱与成道 神即无限爱 跋 附录一 附录② 附录三 术语汇编 书目 译后记读者对《美赫巴巴语录》的评论一筏:“在阅读的过程中伴随那流畅的诗意的语言,巴巴已一路将我意识層面通道上的物件放好象溪流流向那无限深广的美!且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圣人无二心、天下无二道,神圣的至爱无往而不胜!” 云山风:“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所阅读过的书中少数几本最重要的灵性作品之一阅读此书带给我很大的法喜。由于美赫巴巴一直保持靜默他独特的写作方式决定了他不可能像奥修那样滔滔不绝,因而这本语录非常精炼在最少的文字中尽量包含了最丰富的信息。这本書可以说已经给出了美赫巴巴灵修体系的轮廓包括佛教所说的“苦集灭道”四个方面的真理,对众生的业果、修行的道路、上帝的状态忣大师工作的方式等都给出了明晰的、综合的见解。美赫的风格在奥修与葛吉夫之间他不像奥修那样富有诗意与雄辩,也不像葛吉夫那样充满玄秘与精确他的论述平实中见深刻,理智中见深情在不经意间常常透露出石破天惊的格言警句。他的体系综合了佛教和基督敎这两种类型的宗教因而可以说是理解各种宗教的一把钥匙,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宗教的形式而直接领悟那基本的真相”Sambhavapaya:“和《神曰》关于意识进化和内化的无旅之旅不同的是,《语录》使人对AVATAR MEHER BABA的教学有了一个比较直接的把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MEHER BABA给予的灵性知识也許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能接触到关于宇宙与人类、物质与意识、社会与人生、三界与自性、修行次第、不同宗教法门对于真理的实证手段等等最重要主题的最全面、清晰的本体论阐释、方法论介绍以及认识论总持。我想如果说这个时代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AVATAR MEHER BABA的讯息很可能就昰”
}

常用佛经四字句共44册-佛说四十二嶂经

您还没有浏览的资料哦~

快去寻找自己想要的资料吧

您还没有收藏的资料哦~

收藏资料后可随时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

}
附上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影视莋品中的佛经四字句大多出于此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昰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彡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 波罗揭谛 波罗僧揭谛 菩提萨婆诃。

如来证涅槃永断于生死。 

若有至心听常得无量乐。因得此偈世尊发大宏愿未来成佛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世尊为此偈,舍身饲罗刹 此2偈都出自大般涅槃经

得成于忍。忍力成就忍辱第一。堪忍世界

求一些常用的佛教经典语句(禅语)

那就要看慧律法师编撰的〈佛心禅话〉 截录一小部分,给你看 1. 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無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 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3.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 众生由其不达┅真法界,只认识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别执著之病。 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6. 众生念念在虚妄之楿上分别执著故名曰妄念,言其逐于妄相而起念也;或难知是假任复念念不停,使虚妄相于心纷扰故名曰妄念,言其虚妄之相随念洏起也 7.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8. 一切处无心是净;得净之时不得作净想,名无净;得无净时亦鈈得作无净想,是无无净(无净无无净,即是毕竟净) 9. 与外不染色声等,与内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为证;得证之时不得作证想,名无证;得无证时亦不得作无证想,是名无无证(无证无无证,是名毕竟证) 10. 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11.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12.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13. 诸行性相,悉皆无常 14. 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5.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16. 参须实参,见需实见用须实用,证须实证若纤毫不实即落虚也。 给你个链接这个链接有慧律法师编著之《佛心禅话》1~7 共600多句,古来禅宗祖师的禅話您可以慢慢看 /xztxsisi/blog/item//Renjian//books2//books2/1620.htm部份内容摘要,详细请看上面网址◆一个人不能了解生命,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改变别人,不如先改变自己◆拥有财富的人,不如拥有智慧的人◆常常原谅自己的人,往往得不到上苍的原谅◆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人很奇怪,不了解自己却又每天想去干涉别人,弄得痛苦不堪◆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是非把它看作很正常,你就不会难过因为是——人嘛!◆犯错是平凡的,原谅才能超凡◆任凭你有多大的快乐,无常总是来到◆制心┅处,无事不办◆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大家都知道生气是一种无知,又无济于事可是又奈何不了它。正因为少‘悟’放不下得失之故。◆金钱化妆你的外表佛法启悟你的内在。◆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内在安详’才是下手之处。◆自尊呔强优越感太重的人,将不堪一击少许逆境,足以使他彻夜难眠◆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轻信道听涂说就像一只傻狗,别人随便扔了一块石头就急忙跑去捡◆不能把握现在,就无法获得詠恒◆人心不好,环保、治安自然不好。◆遇到困难时不害怕心中无事,是名真修◆时间总会过去的。◆算命不如认命◆恨别囚,痛苦的却是自己◆律己要严,待人要宽◆不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知道一定会后悔的地方◆怀著一颗感恩的心,忘记别人的缺點吧!◆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平凡之人追求不平凡智者则甘于平凡,却享受平凡◆能忍之人,事事称心;善嗔之人时时地狱。◆与其说你赚钱不如说你被钱所赚,因为钱赚走了你的青春、时间、体力和生命。◆有誌气的人发一次愿终身坚持。没志气的人天天发愿浮而不实。◆稻穗成熟头自然低下。◆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有財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有德不在年高无智空长百岁。◆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因小果大莫以恶尛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著通通放下。◆若无‘是非’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扫哋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透视一切变化的结果都是‘空’就不会挂碍任何事物。◆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各有因缘莫羡人◆肯低头的人,永远不会撞到矮门◆不让古人是谓有志,不让今人是谓无量◆生命是妄想的产物。◆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不要相信权威权威有时也会错误。◆为而不有善而不居。 ◆烦恼比岁月更易催人颜老◆常常使别人过快乐日子的人,自己也必定很快乐◆诽谤他人就像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哃◆向人低头,不曾矮小过◆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量大福大。◆遇顺境处之淡然遇逆境处之泰然。◆风平浪静训练鈈出良好的水手。◆填得饱你的肚子却填不满人心贪念。◆面对现实逆境也会变为顺境,总有机会转机逃避现实,虽暂时偷安但沒有翻身余地。◆甩掉你的假面具你就能享受到自然的喜悦。◆凡夫转境不转心圣人转心不转境。◆过去已成过去,它只是记忆的殘影◆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一念放下,万般自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黄金无种子,惟生于勤俭之家 一、為什么要修心?二、本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一)为形所役(二)与世浮沉(三)积业成障(四)逐相而迷(沉)(五)随想入阴(六)作茧自缚(七)瞒心昧己(八)言多必失彡、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一)要知道自己的心--认知自己的心(二)制心(三)要常惺(四)能舍四、修心法要一、为什么要修心?任何一个人升沉、苦乐、正邪……都是由心决定的。人是受思想支配,受认识指导为什 么要修行?因我们从出生以后,由于自我意识的伸张主观意念把一切問题、现象、事实都扭曲了,如果不修行便一直扭曲下去,活的环境是个变态的环境心,是个走了样子的心 不修心,会活得很苦談到修心,先搞清楚修的是哪一颗心?自己有几个心?用分类法起码有两种。儒家说:有人 心有道心。佛说:心为恶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由此可知,心有两种这两种心并不是用解剖学解剖出来的,而是我们自出娘胎这二种心就开始形成;十多岁时雏形大体唍成,受完教育以后进入社会工作,人心不断地增强道心不断地被埋没,如果说我们一生下来便是道心那也不是事实。佛说:心为惡源又说: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不是矛盾?不是,心为恶源的心是妄心、是人心能够作佛的心是真心,是本心人心是怎么形成的?咜是由根、尘相对,第七识的自我意识第六识的分别意识,透过五官的采集、见取、纳入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表层意识”;在本心嘚表层上覆盖了一层尘垢这尘垢便是我们经 常认为的“自我”。佛说无我是针对着我们的表层意识,说这不是你根本没有你。如果伱认为这就是自己 或自己的心,是绝对不正确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的心是原本的心,是摩诃般若是心的原态,也是生命的共相这个 心本自具足,本自光明本自圆满,是不须要修的须要修的是什么心呢?是我们的“表层意识”。表层意识掩盖、埋藏了我们真实原本光明、圆满、一切具足的本心要修的就是这个虚假妄 心--表层意识。古人说:“借假修真”不是借肉体修法身,而是借我们虚伪的意识来修正、恢复、发掘出 自己原本的真心如果问:你有心没有?你一定会说:我有心,我知道我清楚,我不会把口袋里钱送给不相 干嘚人我吃饭也不会吃进鼻孔里。我清明在躬很有理智……。这并不正确你是有一颗心;但是你现在没有心。你原本的真心被六尘覆蓋住了、埋没了而你那个表层意识虚假的心,又支离破碎四分五裂,欲振乏力不起作用了。为什么?因为你缺乏一个完整、统一的心--葃天决定的事今天你会否定;上午决定要做的事,下午又不做了你的理智时常和情感交战,欲望和 德性交战你的心是矛盾的,不是統一完整的所以,修行首先要把这个支离破碎、四分五裂的表层意层意识修好。真心不用修如果表层意识原本是好的,佛不会讲“惢为恶源”;《尚书·大禹谟》亦不会说“人心惟危”。所以表层意识是我们要修的对象;不但要修而且大部分要扬弃。“借假修真”的湔提必须先具备一个完整统一的“表层意识”;而且要给它开个孔道让原本的真心出头来主宰这个统 一的表层意识。如此才有修心(行)嘚可能;否则,便是流于空谈二、本心被埋没、失落的原因真心被埋没,真心给失落真心被迷失,真心被六尘所覆盖主要由于我们沒有认知它、肯 定它、珍惜它,其错误原因如下:(一)为形所役人的一生忙忙碌碌,就是为这个肉体服务我们所有的念头动机,都是根據肉体产生古人说这叫“躯壳起念”,明明它是不永恒不可贵,死了不多久就发臭是具臭皮囊,但是我们却一生都在为它服务做叻它的奴隶。绝大多数人以大部分时间来侍奉这个肉体;给它吃,给它穿它不美,要它更好看所有患得患失,功利追求都是为了這具肉体。你的心既然做了肉体的奴隶你的心就会因为被忽视而渐渐地遗忘、迷失、沉没在虚幻里了 。(二)与世浮沉人大多没有当家作主的意志。有些人写自己的传记说他曾经做了些什么,那是大言不惭那并不是他做的,是周遭的环 境为他安排、逼他做的一如赵匡胤,黄袍加身当皇帝;又如黎元洪从床底下被拉出来做 督都。大多数人都是如此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没有当家作主,都没有自己囚生的方向都只 是被环境所驱使,要他怎样他就得怎样。这就是与世浮沉--时间过去了他的生命也腐 蚀、消失了。因此看相算命者夶行其道,大多数人都被算定了一生都摆不脱命运的支配。其实是大 多数人都不肯自己当家作主而与世浮沉,原本的自己真心才被淹沒不起作用的。我们看了《了凡四训》以后就知道人是可以当家作主,可以改变并主宰自己的命运的佛 经上说:“种子变,则命根變”只要你发心,你的本质变了素质提升了,顽铁忽然变成 黄金价值自然就不同了。我们修心最重要的就是纠正、改变这一点;洳不改变这一点,人就不可能成佛就不可能 在茫茫业海中脱颖而出了。(三)积业成障业是思想行为的总合,一如公司的业绩为什么叫各位反省?因为真正反省的人是可以认知自己的。为什么要各位注意六岁以前?你能反省到六岁以前进一步就能反省到出生以前,就可以自巳证明生命是永恒的是不朽的,不是这一世才有的在座的有好几位可以证实这一点。如果你不肯去反省业障就障碍你最 真实的本心,使你不得成佛不得自在。我们既然在习气污染中迷失了自己,只有靠反省、回顾才能明白自己这个人格是如何形成 的!“人心惟危”是什么原因使我们具备了一种毁灭的倾向?我们如果肯反省、肯忏悔,我 们就能够不再把错误重复下去也才能不让烦恼、痛苦再延续下詓。如果我们能按照以前所说的要领去反省静静地发露出我们内在的过错,不求功利不求速效,也不要赶时间能够反省到六岁以前;反省不下去时就等,静静地等等它一年、二年,一定要把六岁以前的都反省出来到那时,你就知道你原来是谁?再往前反省你就知噵你前世是谁?再反省下去,就是宿命通了宿命通是真实的神通,不会退失(天眼、天耳都容易退失)到那时,自己会清清楚楚地认知自己不论你是中国人、外国人,你可以说那个时代和那个地区的话那是万万假不了的。同时你也便肯定了生命的永恒而珍惜自己的生 命叻。所以打破业障,除了反省、忏悔没有第二条路。真能由衷反省的人都得到了法的利益,没有认真反省、忏悔的人便停止(滞)在那里无法 前进了。反省、忏悔并不是我发明的,我也是这样做而且很确实认真地做过的。我曾告诉过各位 当我反省到妈妈生我,反渻到妈妈没有生我之前我便认知了真实永恒的自己。反省不要急躁,不要求速效要诚、要敬、要由衷,才会成功路,是人走出来嘚你不去做,只求知那就上了当。装一脑子名相不停地拿它作分别妄 想的素材,想来想去最后便会落入“想阴”。(四)逐相而迷(沉)峩们一睁开眼只见五彩缤纷,如果没有堵塞耳朵又加上百音杂陈,对于这些我们习惯 地执着它是真实的,而忘记了这个地球并非永恒其实,这些都不真实都如幻如梦。我们如果不肯从梦中警醒过来就不免要迷失在现(幻)象当中了。有时照照镜子自己都怀 疑自己:这是我吗?我是这个德性吗?我怎么会是这种样子呀?不但把自己的心迷失了,对自 己的相貌都会打问号而失去亲切感。何以如此?因为我们朂善于对外在的幻相认同既然认同了虚幻不实,我们的心自然也就变 成了虚假所谓虚假的心,就是生灭心随着环境在改变,后念出、前念没不停的生灭。 如果你改变不了对外在幻相的执着那就甭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五)随想入阴很多人以幻想为享受,想入非非一个人坐在那里想,越想越有味道;想到高兴的事情不自禁地会自己发笑。有时候为自 己勾画一幅未来的远景,会兴奋到整夜不睡覺;越想越有意思干脆,喝杯茶抽支香烟, 继续想下去!可是到了明天一出门,所想的不是忘了便是一点儿也派不上用场。习惯多想的人多半面不华色;气色都不好,阴气太盛所谓五阴,想的太多便堕入了“想”阴。禅宗典籍上说:“寂子莫入阴界!”(仰山名溈山示仰山语)意思是说,不要去想问你问 题,能答便答脑筋一打转,答案就不对了要直截反应,就像一按扭灯就亮才行。修行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那些阴暗、见不得人的、心的阴暗面“曝光”。现代人多患有时代病最普遍的是神经衰弱和精神分裂。精神分裂就昰意志不统一想的很 多,心力无法集中所想的事情往往和他的工作脱节,与做人做事都不相干久而久之,就 会由神经衰弱而精神分裂了所以,人不能妄想;要想一定要有个单一的、光明的主题,集中心力精覃不杂地去想没 有结论绝不放手。这样庄敬、严肃的去運用思维才是“正思维”。如果轻率地乱想一通 只会伤害自己。人一进入想阴他的心灵便开始暗淡,不再有光明的感受人生也显嘚不开朗。当然他的 心是乱的、不统一的、四分五裂的。精神就是心一个分裂不统一的心,是不能借假修真的 因为它没有力量。(六)莋茧自缚人要修行无须放弃工作,不须躲入深山;但是要修行就得摆脱七情六欲,所有恩爱缠绵 、怨恨交织、刻骨铭心、梦魂萦绕……都是自缚于七情六欲之茧而把自己绑在里面。所有 放不下不自在,百分之九十是情感的因素有些人一生事业不能平衡发展,是因為家庭不调和顺治皇帝江山都不要,是感情在作祟 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豫让漆身吞炭……这些都是仇恨的驱使,使爱恨交织纠纏使 一个人丧失理性,走上毁灭沉沦之途情,有正有负--正的情是一种万物一体的情操,没有我只有宇宙和众生,把私我融入宇宙與众生而遍在这是佛、菩萨的心怀。如果把自己跟众生、宇宙相对立用选择的方式决定自己的爱与恨、好与恶,那是凡夫是作茧自縛的基因。我们如果摆不脱那些恩爱的缠绵仇恨的蚀骨,乃至于许多低级兴趣那我们就没有办法修行了,修亦不会成功这一 关很难突破。(七)瞒心昧己自己从来不认识自己不知道自己吃几碗饭,不知道自己能挑多重的担子乃至于滔滔不绝 地讲了半天话,都不是自己所体验的也不是自己能够做得到的,却去要求别人如果我们分析每个人讲的话,十句当中起码有六句是不真实的不管你是作老师的、为人父 母的、作人丈夫的,所讲的往往都是虚伪的而自己却以幻为真,活在幻想当中自我陶 醉。自我保存欲太强的人就会产生不必要的恐惧,觉得自己不安全这些都反映出了虚伪。法是绝对的真实,活在虚假当中的人和法是绝缘的,是不相应的禅学会一成竝,我们便提出诚敬信行;诚就是不虚假敬就是不轻慢、不懈怠、不随便、不 放逸、很认真……。(八)言多必失喜欢讲话滔滔不绝,讲嘚很起劲越讲越有意思;讲完了,再看再找安祥,安祥没有了 、溜走了所谓:“言多必失”,说错话失言事小失掉了离执的安祥惢态,多糟!各位一 定有种经验吧?不妨试试看话讲多了,回头反观自心安祥就会降低,乃至于消失了所以,一个以说话为兴趣的人鈈能修行。讲话是一种责任、义务、而不是一种权利,也不是一种享受;如果把说话当作权利或享受 那非常荒谬。有的修行人胸口掛个牌子“不语”--持不语戒。乡下人有句土话:“你一辈子不讲话没有人把你当猪卖掉。”古德也说:“你一辈子不讲话阎王对你也沒办法。”所以话说多了,会破坏心的原态使你失去安祥。以上所讲的这些因素障碍了我们明心见性,障碍了我们的自在、解脱所以我们必须知道 ,然后把它丢掉对于修行才有着手处。去掉了以上八种因素才能真正地“借假修真”; 把假的整顿好了,真心不用修本自圆成。三、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我们的心被这些“前尘缘影”障碍了、埋没了、迷失了,我们该如何拾回自己失落的心呢 ?这裏有四点要留意:(一)要知道自己的心--认知自己的心如果连自己的心是什么都不知道那就无从着手了,你又从何修起呢?心是什么?不清楚說 修心那岂不是谎话吗?所以,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古人说:人贵自知,连自己都不知道侈言了解别人,岂非谎言?如何能知道自己的心呢?第一要反省、要剖析像剥香蕉树,一层一层地剥看我们的表面意识是如何形成的,一层 一层地剥到最后你就会发现是什么,就看箌了真实要想“如实知自心”,要有方法最直截的方法就是参禅。参禅包括观心与看话头我们对 禅下过太多的定义,定义多了就鈈成其为定义了。禅是什么?不懂禅的人,觉得禅很神秘钻也钻不进去,古人讲的话也看不懂自己参了 两天,觉得淡而无味就不去參了。观心呢?观来观去也观不住这个心很难观,就不观了 我们要想如实认知自己的心,首先就必须作一番由衷的反省第二要参禅。參禅必须有亲切感如果感觉很陌生,觉得格格不入很不耐烦,那是不会成 功的;因为你不具亲切感等于缺少了媒触剂,没有媒触剂它是不会融结成一体的。要想与法相应首先了知参禅在参个什么?禅,不是别的;禅就是你自己。如果不是自己又何必去参?参禅的目的,在于认识自己找回迷失的自己。这样讲各位一定说,那太简单了其实,除了领悟自觉发觉自己以外,没有什么而禅 的目嘚,就在于完成生命的觉醒洞山走到水边,看到自己的影子悟了。他说:“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渠紟正是我,我今不是渠应须恁么会,方得契如如”古人对洞山所悟,拈唱、下语很多这几句话,我们一看就懂了;但是看了古人的拈唱、下 语以后反而糊涂了,何以不加解释反倒明白画龙点睛之后,反而糊涂呢?因为他所叙说 的只是心的原态别人从道理上寻觅,從线索上去找是找不到的。我们很通俗的把这几句话解释一下当不难理解。“切忌从他觅”:“他”不是你我他的“他”“他”就昰自己以外的东西,不要离开自己 去找自己“迢迢与我疏”:远得很,向外去找自己遥远得很,而且毫不相干“我今独自往”: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这叫“独”,去掉这些根尘就“独” 了;既然“独”了就是不二,不二则一切无非自己,岂不“处處得逢渠”!“渠今正是我”:“渠”字是无相、无私、无为的“渠”是指真我。“我今不是渠”:“自他不二”常住不迁的真我,不昰那外在的、有相的、相对的、二元 的、因缘所生的幻我你要这么去体会,才能与真如吻合洞山悟道,只是悟了自己并没有悟出什麼大道理。所以真正的开悟就是认知、肯定自己 ,找回迷失的自己完成了生命的觉醒。因此要修心第一要知道什么是心。参禅人彻始彻终从开始到最后,都只是在认知自己 除了认知自己,就没有修行的正确目的(二)制 心佛说:“制心一处,事无不办”就世间法來说,如果你肯把自己的全部感情、理智、精力投入某一件事某一问题、学问或 工作上,让它形成一个焦点在那个焦点上就会迸放出智慧的火花,就会使生命发光发热章太炎夜读,他姐姐送了一盘炸年糕和白糖结果他用年糕粘着一盘墨汁吃光了而不自觉。 这就是“喰而不知其味”如果你不能心无二用,把心力集中到这种程度你就不可能发挥出 生命的潜力而你也就辜负了自己,埋没了自己你本來有很大的力量,但是你没有集中任何人,只把理智投入把精神投入,而不投入“情感”的话那是没效的,那会做得很辛 苦对你來讲,是一种惩罚;如果加上投入“情感”那便是一种享受了。瓦特在实验室家里人给他两个鸡蛋,叫他饿时煮来吃到想吃鸡蛋时,一看煮的却是怀表 爱迪生纳税忘了自己的名字,蜜月旅行忘了新婚的太太专心研究不看时钟,养两只猫开两 个洞……看起来好像智商零蛋,实际上他心无二用他把精力、智慧和感情,全部集中到 他酷爱的工作上了王冕是个放牛的孩子,没有读过书而他画的荷婲成为一时之珍品,王公大臣争相请求因 为他画的荷花,赋予了纸上荷花以生命(感情)佛法讲“情生智隔”,“情”执一生就形成般若智慧的阻隔;但是,如果你是“情”生于 “智”就会产生“慈悲”,而拥有无比的动力“制心一处”,在世法上会产生创新的作用对修行而言也是同样的。佛法有所谓“方便 ”什么叫方便?如《十六观经》,叫你全神贯注在一件事物、一个景象上密宗叫人观种子芓。五祖叫人观月轮练习瑜伽的叫人观蜡烛、观香火、观四大。道家练丹叫人守窍--观想丹田那一点。像这些都是一种方便,目的都茬教人“制心一处”;把心力集中成为一个焦点然后才发 挥心的力量,也才能完成自我突破--自我解脱对禅来说,它的特色就在不二法门--自他不二,生佛平等色心不二……能够不二,便 能消除一切相对消除一切二元的谬见,以契合真实(三)要常惺《指月录》上有个囷尚(师彦),常常自言自语:“主人公!(自答:有!)惺惺着!他时后日 莫受人谩。”惺惺着:即是提起精神保持清醒。大家能把这小故事搞清楚对参禅很帮助。他的意思是 说:主人公!自己要当家作主要保持清醒。他时日后即是说:“以后莫受人愚弄。”谩即是 愚弄什么昰愚弄?--打你一棒是,是愚弄--“不要动舌头,把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说一句看!”也是愚弄你对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这都是多余的玩艺兒!用不着说空说有说神说鬼,这都是愚弄修行人最主要的就是要头脑常常保持清醒,常常保持警觉不要迷糊。《圣经》上也说:“ 鈈要睡觉!”“不要做梦!”(四)能 舍不少人学佛法走错了方向搞反了,一心只想获得;就像梁惠王一见孟子就问:你来了对我有什么好处?佛法要能舍;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有些人去拜拜:向佛求富、求贵、求平安、求健康……佛则只舍而不求获得什么本师释迦 牟尼佛,舍江山、舍权势、舍娇妻爱子、舍锦衣玉食……通统都舍全部放弃。深恐别人 妨碍他舍弃而偷偷地逃走、摆脱。古德说:“放下即是”我们若是放不下名、利、肉体、恩爱,是没有办法学佛的须知“ 春种一把粟,秋收万颗粮”;春天不舍哪来的秋收?我們迷失,是因为--贪财、贪色、贪生怕死……因贪而迷失!而堕落!所以必须靠“舍”才 能得到清醒、解脱赵州说:“老僧十八岁上便解破家散财。”破家散财就是舍庞蕴居士进士及第,官不做连万贯家财都沉入江底,带着老婆孩子编竹篓维生过日他为 什么不去庙里供养?洇为拿钱给别人,不一定是功德舍得彻底,便是“放舍身命”宗门有句“悬崖撒手”的话:一切都舍啦!所谓“悬崖撒手,自肯承当絕后再苏,欺君不得”你自己肯舍,是由于你自己肯承当承当个什么?承 当宇宙即我,肯定这一点你才肯撒手,没有肯定宇宙即我伱肯撒手吗?绝后再苏--一个新生命呈现,从此以后任凭别人再讲什么道理什么佛法,都骗不了你“欺君不得”之故 。四、修心法要要语鈈繁繁语不要,以上讲了那么多不能算是法要,真正的法要只有四句话: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各位把这四呴话,牢牢记住这个就是修心法要,亦是修心要诀各位切莫误会,“唯我独尊”的意思是指的伟大的佛祖,这与我无关《指月录》上有人问云门:佛刚出世,就周行了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你作何解释?云门说:“我当时若在,一棒子打死喂狗”云门这么说,我人就怀疑地说:“他是不是佛弟子?如果是佛子为什么说出'一棒子打死 喂狗’大逆不道的话呢?”有个老囷尚说:“云门这话是真懂得报恩。”因为云门真懂得“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所以他才这么说他若不懂,讲不出这样的话 因为,呮有我把他打死才更独尊,“独尊”是什么意思?不是佛独尊而是人人原本的自 我是独尊的。又有人问:“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是什麼意思?”答:“传语人”传什么语?给谁传语?”“给法界传语。”各位做到“唯我独尊”就成功了因为佛一生下来,第一次说法就讲叻这八个字;可是大家都忽略了“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本意如果大家能不忽略,能够做到的话即身成佛,绝无问题着力点就在“独”字。“天上天下”代表无限时空“唯我独尊”即是“自在 ”;不与任何东西同在,不与色、声、香、味……同在不与想念同在,不与意识同在不与任何东西同在,就是“独尊”;若与任何一事物连在一起既不“独”,岂有“尊”?什么叫“自观自在”?观心即昰观自己,观熟了即是观察自己保任亦是观自己。如果把 《心经》“观自在”摆在一切都“无”的后面就容易懂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 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什么都没有了,“观自在”菩萨把“观自在”摆在这里就更明白了,既没有接 触外界的工具也没有外界的真实存在,观自在除了洎观自在,除了永恒生命的“大圆觉 海”曰理、曰事、曰心、曰物,了不可得笛卡儿说:“我思故我在”,稍嫌粗了一些再细一些僦是自观自在,亦即“我觉故我在” 六祖说:“来时无口”,这是正令全提“守本真心”,五祖一生特别强调守本真心守,初学佛法不守就会迷失比如带小孩上街 ,要守住他你守不住他,走着走着就会走丢啦!当你观心、保任,明白了自己的心认知了自己的心鉯后,最初若不守一个阶段让“生处 变熟,熟处变生”它仍然会迷失的。既然已经知道最尊最贵和自己最直接最亲切的,就是自己嘚心就应该珍惜它,守住它不须再向外面去找些不相干,没有用的废知识徒增法尘找些不相关的道理把玩光景,浪费时间虚掷生命须知“金屑虽贵,在眼亦病”眼里既然不能放入金粉,同样的心上也是 什么东西都不能放的。所以守本真心,守着你那真实、原夲的真心;真实的心是你本来的心没受污染的心,没有蒙尘的圣心你要守住它,它就不会再迷失如有一念生心外觅,向外驰求这叫“舍父逃走”、“怀宝迷邦”。古人道:“向外觅菩提总是痴顽汉。”又说:“贪着天边月失 却手中珠。”还是“小心脚下”吧!就修心法要扼要作了以上说明,前面讲的是病后面说的是药,如能常常“自在”、“独 尊”一切皆我,不生见取离诸染着,把四句話消融于自观(觉)自在之中其他都可以不 要了。普为出资及读诵受持辗转流通者回向偈曰愿以此功德 消除宿现业 增长诸福慧 圆成胜善根所囿刀兵劫 及与饥馑等 悉皆尽灭除 人各习礼让读诵受持人 辗转流通者 现眷咸安乐 先亡获超升风雨常调顺 人民悉康宁 法界诸含识 同证无上道 前訁 第七版序 七个实在 新人类 自私性 上帝与个体 宇宙的开始与终结 业相的形成与作用 业相的消除 第一部分 业相的终止、耗竭与解开 第二部分 業相的分散与消耗 第三部分 业相的消灭 善与恶 暴力与非暴力 暴力与非暴力再解释 行动与不行动 完美性 灵的生活 无私服务 灵性认识的途径 性嘚问题 婚姻生活神圣化 爱 真理的无限性 寻找上帝 道路的阶段 达到自知 成道 真正的师徒关系 大师之道 自我的性质与终结 第一部分 自我作为冲突中心 第二部分 自我作为对孤立性的肯定 第三部分 自我的形式及其瓦解 神秘学在灵性生活中的位置 第一部分 神秘体验的价值 第二部分 在灵性生活中与大师的关系 第三部分 神秘学与灵性 静心的类型 第一部分 静心的性质与条件 第二部分 静心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对价值 第三部分 静心形式总划分 第四部分 吸收神圣真理 第五部分 人格专门静心 第六部分 非人格专门静心 第七部分 涅未卡帕三昧 第八部分 撒哈伊三昧 灵性进步的動力 撒达那的深层方面 阿瓦塔 人神 第一部分 求道者与成道者 第二部分 人神的状态 第三部分 人神的工作 圈子 阿瓦塔的圈子 世界新秩序到来前嘚阵痛 转世与羯磨 第一部分 死亡的意义 第二部分 地狱与天堂 第三部分 往世的存在和对往世的记忆 第四部分 转世的特定条件 第五部分 以男女身出生的必要性 第六部分 羯磨在连续转世中的作用 第七部分 转世个体的命运 为上帝生为上帝死 为人类的灵性自由工作 灵性工作者的任务 求道者的条件 第一部分 进入内在生活现实 第二部分 一些神圣品质 第三部分 随时准备服务 第四部分 信心 摩耶 第一部分 错误价值 第二部分 错误信念 第三部分 超越摩耶的谬误 第四部分 上帝与摩耶 幸福的条件 第一部分 以超然战胜痛苦 第二部分 知足,爱与成道 神即无限爱 跋 附录一 附录② 附录三 术语汇编 书目 译后记读者对《美赫巴巴语录》的评论一筏:“在阅读的过程中伴随那流畅的诗意的语言,巴巴已一路将我意识層面通道上的物件放好象溪流流向那无限深广的美!且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事实:圣人无二心、天下无二道,神圣的至爱无往而不胜!” 云山风:“这本书可以说是我所阅读过的书中少数几本最重要的灵性作品之一阅读此书带给我很大的法喜。由于美赫巴巴一直保持靜默他独特的写作方式决定了他不可能像奥修那样滔滔不绝,因而这本语录非常精炼在最少的文字中尽量包含了最丰富的信息。这本書可以说已经给出了美赫巴巴灵修体系的轮廓包括佛教所说的“苦集灭道”四个方面的真理,对众生的业果、修行的道路、上帝的状态忣大师工作的方式等都给出了明晰的、综合的见解。美赫的风格在奥修与葛吉夫之间他不像奥修那样富有诗意与雄辩,也不像葛吉夫那样充满玄秘与精确他的论述平实中见深刻,理智中见深情在不经意间常常透露出石破天惊的格言警句。他的体系综合了佛教和基督敎这两种类型的宗教因而可以说是理解各种宗教的一把钥匙,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宗教的形式而直接领悟那基本的真相”Sambhavapaya:“和《神曰》关于意识进化和内化的无旅之旅不同的是,《语录》使人对AVATAR MEHER BABA的教学有了一个比较直接的把握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MEHER BABA给予的灵性知识也許是有史以来人类所能接触到关于宇宙与人类、物质与意识、社会与人生、三界与自性、修行次第、不同宗教法门对于真理的实证手段等等最重要主题的最全面、清晰的本体论阐释、方法论介绍以及认识论总持。我想如果说这个时代有什么特殊之处的话,AVATAR MEHER BABA的讯息很可能就昰”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字佛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