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乃至十念”就能获得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净土宗十念往生(平时)的理论依据--学佛网
&净土宗十念往生(平时)的理论依据
发布:金刀驸马&[ &]&& 日期: 10:34:00&&
净土宗十念往生(平时)的理论依据1、净宗正统-康本愿文: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2、净土宗祖师藕益大师:宋明以来,多以通途自力修证,诠释「一心不乱」义。q益大师亦多顺他意而处处显事理一心,【然论往生正因时,则毅然舍他义而独显自意,判「往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揭示「【一心」者即信愿一心,非禅定一心】,意显往生全凭他力,不在自力修证之深浅。故大师论持名之行时,言:「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不俟断惑,横超三界」,意显「不断烦恼得涅」之心要,显彰净土正义。至此,「信愿一心」从「事理一心」中脱颖而出,他力易行之道再度得以大畅。大师视信愿为净宗眼目,处处释之。对信虽广开为六信,其根本亦在「信他」,即信「弥陀世尊,绝无虚愿」。以誓愿无虚,又心佛不二,故于「信自」中言:「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其言:「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即明示净土信仰之归宿。所谓「六信」,理虽圆融,终归于「深信佛力、深信名号功德」中。此乃不可思议境界,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不涉施为,唯信乃入。其余事理因果,无非助成此一深深信仰。由于他宗渗入,使不明净土真实义者,多以事理一心为高妙,并以此为净业指南。虽重持名,却欲以称名为方便,以求一心之功夫境界等。《要解》亦随顺他意诠释事理一心,但大师言持名一法「无藉劬劳修证」,即简别【净土之行非事理一心,非定善散善,唯任口称而已】。他力之旨得以澄清,净土不共宗旨,再度明了。如其《灵峰宗论》言: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观此,知称名一法,绝于机情,任谁称名,功德齐等。《要解》言:信愿持名一行,圆转五浊,不涉施为,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此即揭示持名一法「不凭修证,但称名号」之肝要。所谓「如乘船度海,不劳功力」也。此是大师力脱融混的又一剖心沥血处,故其《灵峰宗论》彰净土修学原则言:【无论千百十,下至一声,但终生不替】,便决定横超。又言:或昼夜十万、五万、三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变改】,若不得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又言:修此念佛三昧,每日从十万起,以至一百,【或唯数声,下至日念一声】,不拘数之多寡,但以【终身不间断】为则。此即大师对修学净业的指南,是对「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开显,简洁明了,已【完全】舍去了玄妙之理,唯彰相续念佛义。与善导和尚所言“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乘佛愿力,莫不皆往”、“一向专念,毕命为期”、“一发心以后,誓毕此身,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如出一辙】。3、印光大师:或有公私众务,了无少暇,须于早晚十念念佛,至心发愿,亦能往生。以阿弥陀佛曾有愿云,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是故十念念佛,亦得往生也。(出自《印光大师全集问答撷录》)《印光大师永思集》是年(民国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何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什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聆言之下,生大感泣,师破去我自障矣。由是常生自信,我决定往西方,我决不再分段生死,我已是西方人。尔后凡作事动念,均以西方人况比:彼土圣众,有是行乎?有是念乎?不合者忏去,决不稍事容留。4、圣严法师《念佛生净土》:我现在也主张必须相信佛经佛语,若依《阿弥陀经》持佛名号,一至七日,一心不乱,临终见佛来迎,当然好,此可用打佛七等【克期修证】的方式。若依《无量寿经》除了五逆之人,欲生彼国众生,至心信乐,乃至十念念佛,也都决定得生。这就【不必担心不得一心不乱便无往生佛国净土的希望了。】5、宣化上人开示:&最忙的人你怎么样念呢?你要修“朝暮十念法”。怎么修“朝暮十念法”呢?就是早晨和晚间用十念。怎么叫十念法呢?每一念是一口气;念十口气这叫十念法。一早起来,把脸洗干净,把牙也都洗干净了,然后你面对着西方,要是有阿弥陀佛像更好。你们无论哪一位,如果希望请阿弥陀佛像,我有纸印的阿弥陀佛像,你们可以到金山寺来,我可以送给你一张。那么你对着佛像合起掌来恭恭敬敬地先拜三拜,然后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十口气。这个朝暮,早晨与晚间都这么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么一口气,也不要故意叫这个气长,也不要故意叫这个气短,就是很自然的。这一口气就为一念,念十口气。早晨念十口气,晚间念十口气,叫朝暮十念法。你要能以天天不间断,只用五分钟,或十分钟的时间就够了。那么平日是不是也可以念呢?当然可以念了。你念得越多越好。这是朝暮十念法;你要是用这朝暮十念法的功夫,也可以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所以这个念佛的法门是最方便的法门。6、大安法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门槛是最低的,是无条件的,这个在第十八愿是告诉我们:设我做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既得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毁谤正法。你只要具足信愿,哪怕你念十声,这个十声包括你【平时念十声】,也包括你临终念十声你一定都能往生。7、净空法师:“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所以信、愿、行,非常重要,缺一个不可,有信、有愿决定往生。所以【十念都能往生】,【十念是平时工作非常忙碌的人,没有时间念佛,那怎么办呢?持名很重要,不能少,可以少念几句,没有时间多念,少念,早晚课的时间用十念法】,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这一口气不拘多少,每个人气长短不一样,如果家里面有佛像,就在佛像面前合掌念佛,尽一口气念四个字、六个字都可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一口气叫一念,念十口气,早晚都一样,一次不缺,这就符合【一向专念】。‘【一向专念】’意思就是专恒依止,‘专’是专一,‘恒’是永恒,我们这一生就修这一个法门,不要更改也不要掺杂,这就叫做‘一向专念’,专门依止持名念佛法门,那么,换句话说就是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的佛号,这个法门实在简单到了极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一个法门像这么简单、这么容易,谁都会念这句阿弥陀佛,那个人不会念?问题是专念,一生专念不太容易,那么凡是往生的人都是一生专念,那要问了,专念这一句就行了吗?不必再要加楞严咒、大悲咒、金刚经,不须要加这些吗?确确实实不须要加,这才叫一向专念,加了那些东西,那就不叫一向专念,那叫一向杂念,掺杂了很多东西,杂念嘛!不叫专念。杂念不一定能往生,专念是决定能往生,为什么呢?因为四十八愿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核心,是阿弥陀佛因地当中所发大愿,最重要的一愿】。这一愿呢?就是十念必生,他发过这个愿,将来我们到经文里面还会跟诸位细说,因为这一愿非常非常地重要,这个一向专念就是从这一愿而来的,决定不错啊!“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则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  这个事情多累赘,也是业障,外缘多啊!扰乱使你没法子一心一意去念佛,未暇多念啊!那怎么办呢?则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这个也行,与一向专念也不违背,这是事情多,特别是在这个社会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去念佛,那怎么办呢?修十念法,十念法用的时间最少了,十念是尽一口气叫一念,一口气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有的人这个肺活量很大,他的气很长;有的人气很短,一口气不管念多少声?这个不拘,只是尽一口气叫一念。念六个字也行,念四个字也行,都可以。十口气的时间很短啊!大概三分钟这个课就做完了,要紧的呢?是一次不能缺。每一天早晨晚上也是从今天初发心到临命终时,一天都不缺,这也符合一向专念,这都是教我们平常修学的方法。那么,上者那不必说,他的功夫绵密,跟大势至菩萨的法门无二无别,那的确是上上乘。我们修十念法呢?如果到将来退休时间多了,可以增加,当然增加的时间愈长愈好,愈是有利益。最低限度,你要早晚修十念法,十口气的十念法,你才有指望,末后这个你们大家都没希望了。这个要知道的。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要解【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大本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讲十念,《宝王三昧论》讲一念。问:这是平时,还是临终?答:【十念通二时】。这个十念,临终十念可以讲得通,平常十念也能讲得通。‘晨朝十念属平时’,有些人工作很忙碌,没有时间念佛,早晚课就用十念法,这个十念是在平时。时间虽然少,他的功夫要求在一天都不能间断,也符合《无量寿经》所说的一向专念,他每天早晚都不缺,这个就对了。‘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这个十念,两种都讲得通。‘一念则但约临终时’,这个讲临终的一念,就是最后这一念是佛,这个人也决定得生。临命终时他那个时候忏悔的心重,念佛的心比平常一般人来得恳切,所以力量特别大,感应特别快速,所以临终一念、十念得生。像张善和这一类的人,这是临终一念、十念往生的人。底下的问题很重要,决定不能误会。经上说‘如果有众生想要生到我的国土来,并且具有很坚定的信心,十次念我,我就一定接引他往生。如果做不到的话,我就决不成佛。’又说:‘坚持念佛名号,从一天一直坚持到第七天,一心不乱,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国土。’为什么有两种不同的说法? 净空恩师李炳南:前面所说的坚定的信心,是指心中已经没有一点杂念,彻底相信。如果做到了这个功夫,那么临终一念就可以往生,何必还要十念呢?后面说从一天到七天坚持念佛,就是希望做到这个地步啊!8、黄念祖:又一向专念者,古云:上尽形寿,下至十念。【【其下者,未能及此,或因障重,或以事繁,未暇多念,则于【每日行十念法】,亦符于一向专念。】】&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图片和视频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图片或视频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点鼠标右键另存为) &
&&&&&&&&&&&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脱!
相关资料12条(全部:&&&&&&
点击查看本站五明频道类似内容:
(公众号:佛教为主)
(净土法门法语公众号)
(无量光公众号:素食等)
(学佛网个人微信号)
(微信打赏我们)
(无量光慈善公众号)十念往生之研究 -- 佛学讲座 禅学讲座 禅宗智慧 禅与管理 -【佛学研究网】 吴言生说禅
&&&&&&&&&&&&&&&&&&&&&&&&&&&&&&&&&&&&&&&&&&&&&&&&&&&&&&&&&&&&&&&&&&&&&&&&&&&&&&&&
& & &&&&&&  
           主办
[139][155][165][149][201][259][186][141][187][174][101][139]
&您现在的位置:&&&&&&&&&[专题]&&&&正文
十念往生之研究
作者: 文洛钧&&&来自:&&&已阅:4102&&&时间:&&&录入:caosanshang
【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台湾【文献属性】[台湾]辅仁大学,宗教学系& 2002年度,硕士学位论文【出版年代】2002 年【文章标题】十念往生之研究【英文标题】A Study of Shr Nian Wang Sheng (A Study of Chanting the Name of Amida Buddha by Ten Times to Be Reborn in Pure Land) 【文章作者】文洛钧【指导教师】陈英善【文章页数】110页
【中文关键词】&净土|十念往生|一心不乱|往生行法
【中文摘要】本论文的研究题目是《十念往生之研究》,主要是探讨净土宗“十念往生”的相关议题。综观前人之研究成果,并未有许多专著探讨“十念往生”,而多是从净土思想的大方向切入,顺带提及“十念往生”这样的课题。例如在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的《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美国:法印寺,1994。)一书中,其内容共分成(经典论)、(佛陀论)、(本愿论)、(净土论)、(实践论)五篇,特别是在(实践论)中有提及“念佛生因说”,以及从下辈往生的立场提及“十念往生”。在望月氏所著,释印海译的另一本《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三版。)一书中,则论述了历代净土宗诸大德的往生行法以及净土论等等,其中对于“十念往生”的部份亦有记载,对于笔者的帮助很大。另外,在玉城康四郎主编,许洋主译的《佛教思想(二)─在中国的开展》(台北:幼狮文化出版社,1985。) 一书中,在第一章“净土思想的发展”之第二节 “中国净土的思想”(石田瑞磨著),对于“十念往生”等行法及其相关议题也有提及。至于在中文著述方面,如中国大陆的陈扬炯先生所著的《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初版),及刘长东先生所著的《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初版),是从净土宗思想史的立场做介绍,其中在诸师对“十念往生”的诠释上,亦多有著墨。&&& 在期刊部分,与“十念”相关的有三木照国所著之《第十八愿乃至十念就》(《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第2号,p.526-527。)及森二郎著《迦才的十念与念佛》(《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第2号,p.536-537。),其内容多半是从文献记载论述十念的意义。&&& 本题目的研究在国内的相关论文及文献中,专题探讨的并不多见,而日文的著作则多半偏于文献记载,故本论文希望能从多元的角度探讨“十念往生”。&&& 本论文之研究方法,主要是从下列三个方面著手:&&& 第一,是利用文献记载。主要是以大藏经内所收录的相关经典为主来加以探讨,也就是回归到文献中,了解历代净土信仰者是如何诠释 “十念往生”的义涵。&&& 第二,是利用其它宗派的辅助。也就是配合其它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以及早期禅经的相关论述,作为“十念往生”在修行上及义理上的辅助。&&& 第三,则利用诠释与归纳的方法。亦即对诸经论及历代大师所说的内容,进一步作白话的诠释,并且将其归纳整理。&&& 至于本论文的章节内容,在第二章部分,是探讨十念往生的可能性,也就是十念为何可以往生的问题。因此,笔者在第一节先回溯到经典中,探讨净土三部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及《阿弥陀经》的译本问题,及“十念往生”这个概念是从那些经典中出来的,以作为之后探讨的依据。在第二节中,笔者要探讨的是“十念往生”在修行上的义涵,又分为两个部份,一是 “十念之涵义”,二是“往生之涵义”。其中,在“十念”部份,又分为三个小段落,第一是“十”的涵义,在此要了解的是“十”这个数字是否有特别的意义,笔者分别从“非计数”法、“计数”法及其 “象征意义”来论述。第二是“念”的涵义,在这里要了解的是 “念”这个概念在早期修行中的涵义,透过三念、六念等来看“念”的对象,并配合龙树在《十住毘婆沙论》中对称名与念佛的说明来论述 “念”的发展。第三则回到“十念”本身,也就是历代净宗及他宗大师在其论述中,是如何诠释“十念”这个概念的,包括“念”的数目、十念的种类以及对十念疑惑的各种解答等等。另外,在本节的第二部份,则探讨“往生之涵义”,本部份的重点首先要了解的是 “生天”的思想与往生的关系,其次则要了解历代大师对于往生到西方净土的往生者之条件,亦即谁能往生,和往生是否与大乘 “空”思想冲突的问题。&&& 在第三章部份,要探讨的是和“十念往生”有关的议题。本章所著重的重点,在于往生后的去处,因此在第一节中,笔者便论述历代大师的净土论,包括北魏的慧远大师、天台智者大师及净土宗的道绰、迦才及善导大师等,以理解不同修行程度的往生者往生的去处,和西方净土的体性问题。在第二节中,则探讨佛身观的问题。虽然净土有不同的种类,但论及诸佛净土,则与佛身有关,因此从经论中探讨不同的佛身观,以及弥陀佛身的问题。&&& 在第四章中,则探讨十念往生的实践法门。本章的进路是从信、愿、行的方向,先在第一节中探讨如何起“信”,在有了“信”为前提下,才能够发愿、起行。第二节则著重在“愿”与“行”的部份,特别是与“十念”有关的行法,以了解要如何修行“十念”才能往生西方净土。最后,则在第五章总结前三章之探讨。
&【论文目次】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研究动机及前人研究回顾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大要第二章 十念往生之如何可能第一节 十念往生之经论依据第二节 十念往生之修行义涵第三章 十念往生之相关议题第一节 净土依报之分判第二节 佛身正报之分判第四章 十念往生之实践法门第一节 信第二节 愿与行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一、原典资料
东汉安世高译,《佛说大安般守意经》,1卷,大正藏第12册。曹魏康僧铠译,《佛说无量寿经》,2卷,大正藏第12册。东晋佛陀跋陀罗译,《达摩多罗禅经》,2卷,大正藏第15册。北魏昙鸾批注,《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注》,2卷,大正藏第40册。北魏昙鸾撰,《略论安乐净土义》,1卷,大正藏第47册。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杂阿含经》,50卷,大正藏第2册。姚秦鸠摩罗什译,《佛说阿弥陀经》,1卷,大正藏第12册。姚秦鸠摩罗什译,《十住毘婆沙论》,17卷,大正藏第26册。姚秦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100卷,大正藏第25册。隋智顗说,《净土十疑论》,1卷,大正藏第47册。隋智顗说,《维摩经略疏》,10卷,大正藏第38册。隋智顗说,《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12卷,大正藏第46册。隋慧远撰,《大乘义章》,26卷,大正藏第44册。隋慧远撰,《无量寿经义疏》,2卷,大正藏第37册。唐迦才撰,《净土论》,3卷,大正藏第47册。唐智俨撰,《华严一乘十玄门》,1卷,大正藏第45册。唐善导集记,《观无量寿佛经疏》,4卷,大正藏第37册。唐菩提流支译,《大宝积经》,120卷,大正藏第11册。唐道绰撰,《安乐集》,2卷,大正藏第47册。宋遵式撰,《往生净土决疑行愿二门》,1卷,大正藏第47册。宋姜良耶舍译,《佛说观无量寿经》,1卷,大正藏第12册。明智旭解,《阿弥陀经要解》,1卷,大正藏第37册。明袾宏述,《阿弥陀经疏钞》,4卷,净土丛书第一册。
二、近代之专书
(一)、中文
《华严宗五祖论著精华》,台北:华严莲社,2000,再版。尤惠贞著,《天台哲学与佛教实践》,嘉义:南华大学,1999。方东美著,《中国大乘佛学》,台北:黎明出版社,1986。木村泰贤著,欧阳瀚存译,《原始佛教思想论》,台北:商务印书馆,1983,初版。木村清孝著,李惠英译,《中国华严思想史》,台北:东大出版社,1996。弘学编著,《净土探微》,成都:巴蜀书社,1999,初版。玉城康四郎主编,许洋主译,《佛教思想(二)─在中国的开展》,台北:幼狮文化出版社,1985。任继愈主编,《中国佛教史》第三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8,二版。印光法师著,《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台中:青莲出版社,1989,初版。印顺法师著,《净土与禅》,台北:正闻出版社,1970,再版。印顺法师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及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94。宇井伯寿著,李世杰译,《中国佛教史》,台北:协志工业出版,1993,初版。安藤俊雄著,苏荣焜译,《天台学─根本思想及其开展》,台北:慧炬出版社,1998。吕大吉著,《宗教学通论新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吕澄著,《中国佛学思想源流》,台北:天华出版社,1993、8,五版。卓新平著,《宗教理解》,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张曼涛主编,《佛教各宗比较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初版。张曼涛主编,《净土典籍研究》,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初版。张曼涛主编,《净土宗史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初版。张曼涛主编,《华严思想论集》,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张曼涛主编,《华严学概论》,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初版。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中国净土教理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91,三版。望月信亨著,释印海译,《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法印寺出版,1994。陈英善著,《天台缘起中道实相论》,台北:法鼓文化,1997,初版。陈英善著,《华严无尽法界缘起论》,台北:华严莲社,1996,初版。陈扬炯著,《中国净土宗通史》,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初版。汤用彤著,《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台北:弥勒出版社,1982,初版。杨惠南著,《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出版社,1993,再版。圣严法师著,《明末佛教研究》,台北:东初出版社,1993,初版。廖明活著,《净影慧远思想述要》,台北:学生出版社,1999,初版。刘长东著,《晋唐弥陀净土信仰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0,初版。蔡日新著,《汉魏六朝佛教概观》,台北:文津出版社,2001,初版。晓云法师著,《天台宗论集》,台北:源泉出版社,1987。霍韬晦著,《绝对与圆融》,台北:东大出版社,1989。释惠敏等著,《中华佛学研究所论丛》(一),台北:东初出版社,1989。镰田茂雄著,转瑜译,《天台思想入门》,台北:佛光出版社,1989。镰田茂雄著,关世谦译,《中国佛教通史》,台北:佛光出版社,1985。
(二)、日文
石田瑞磨著,《往生的思想》,东京:平乐寺书店,1986。佐佐木宪德著,《汉魏六朝禅观发展史论》,东京:文平社出版,昭和53。坪井俊映著,《净土教泛论》,东京:隆文馆出版,昭和55。藤田宏达著,《原始净土思想的研究》,东京:岩波书店,昭和45。
(一)、中文
白欲晓著,《论净土信仰的中国化─从昙鸾净土理论探讨起》,《宗教哲学》第五卷第四期,1999、12,p.176-185。陈英善著,《从数息观论中国佛教早期禅法》,《中华佛学学报》第十三期,2000。陈敏龄著,《昙鸾的净土思想》,《东方宗教研究》第四期,1994、10,P.48-63。越建东著,《从世亲的《往生论》及昙鸾的《往生论注》浅探净土之庄严功德》,《慧炬》第四0二期,P.41-64。詹士模著,《中国净土宗的修持方法》,《海潮音》第七十六卷第六期,1995、6,P.17-30。赖贤宗著,《净土信仰论之研究:世亲、昙鸾与亲鸾之回向思想》,《佛学研究中心学报》第四期,1999,P.69-104。
(二)、日文
三木照国著,《关于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第2号,p.526-527。三枝充惪著,《龙树的方便思想》,《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卷第1号,p.232-235。久木幸男著,《 “论注”中的称名念佛─昙鸾净土教的原始的性格》,《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卷第1号,p.167-168。久米原恒久著,《净土祖师的念佛观─道绰念佛义的特色》,《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2卷第2号,p.977-980。土屋松荣著,《净土教思想的诸问题(V)─关于在 “易行品”展开的信方便易行道》,《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3卷第2号,p.921-923。小林良信著,《关于“阿弥陀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9卷第2号,p.904-913。小林尚英著,《关于迦才“净土论”中的念佛》,《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5卷第2号,p.644-648。小林尚英著,《善导的念佛之三昧》,《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3卷第1号,p.169-173。小林尚英著,《关于道绰的念佛三昧》,《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2卷第2号,p.973-975。小林实玄著,《关于华严宗观行的展开─缘起观与性起观》,《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5卷第2号,p.653-655。山田行雄著,《关于“往生论注”中的名号观》,《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0卷第1号,p.142-143。川岛常明著,《关于安般守意经》,《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4卷第2号,p.750-753。工藤成性著,《净土教发达史上中的 “无量寿经优婆提舍”的地位》,《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2卷第2号,p.305-307。中村英龙著,《善导教学中的信的特质》,《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7卷第2号,p.562-565。木村清孝著,《智俨中的 “十”的观念》,《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6卷第2号,p.756-759。吉元信行著,《六随念的成立过程》,《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8卷第1号,p.177-180。佐佐木义英著,《昙鸾教学中的名号观》,《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8卷第1号,p.214-216。冈亮二著,《 “无量寿经”中的闻名思想与称名念佛》,《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9卷第1号,p.136-137。冈亮二著,《昙鸾教义中的十念的一考察》,《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3卷第1号,p.262-265。信乐峻磨著,《关于龙树的信方便易行》,《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7卷第1号,p.178-179。香川孝雄著,《称名思想的形成》,《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1卷第1号,p.38-49。柴田泰著,《中国净土教与禅观思想》,《印度哲学佛教学》第3号,P.229-243。真野龙海著,《行位的信─易行品 “信方便易行”的文について》,《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1卷第2号,p.404-405。普贤晃寿著,《安心起行作业的展开》,《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第1号,p.154-155。曾和义宏著,《迦才 “净土论”中的念佛》,《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7卷第2号,p.566-568。森二郎著,《 “无量寿经”的研究》,《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4卷第1号,p.48-57。森二郎著,《迦才的十念与念佛》,《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第2号,p.536-537。横超慧日著,《中国佛教初期的禅观》,《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8卷第2号,P.79-82。藤田宏达著,《念佛与称名》,《印度哲学佛教学》第4号,p.1-40。藤吉慈海著,《见佛与三昧》,《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4卷第1号,P.1-11。藤吉慈海著,《净土教的本质》,《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2卷第2号,p.641-646。藤堂恭俊著,《易行思想及其展开——关于“十住毘婆沙论”的受容》,《印度学佛教学研究》第3卷第2号,p.609-612。
四、相关论文
吴灿明撰,《净土思想之研究》,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1985。昆达拉撰,《中国大乘阿弥陀思想研究》,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1991。胡国柱撰,《从中古到近世的中国佛教 “净土思想”研究》,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1999。温宗坤撰,《世亲〈净土论〉与昙鸾〈净土论注〉之比较研究》,华梵大学东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9。廖阅鹏撰,《净土三系之研究》,文化大学印度文化研究所,1986。
五、工具书
多屋赖俊、横超慧日、舟桥一哉编著,《新版佛教学辞典》,京都:法藏馆发行,1996,初版。吴汝钧编著,《佛教思想大辞典》,台北:商务印书馆,1992,初版。冢本善隆主编,《望月佛教大辞典》,东京:世界圣典刊行协会发行,平成九年,十二版。慈怡法师主编,《佛光大辞典》,台北:佛光出版社,民86、5,初版九刷。蓝吉富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台南:中华佛教百科文献基金会出版,1994。释一如编纂,《三藏法数》,台湾:慈云山庄三慧学处倡印,1995。
[503][889][1105][967][1987][2760][1894][1858][2448][2415][2502][2922][2645][3682][3000][2013][3701][2040][3788][4736]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5 &&&&&&&&站长: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十岁念佛舍寿往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