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佛法概要:何为“一心不乱” 中国佛教净土网



在宗这一块呢它偏重在空观的,它对于利他这一块相对于藏传佛教这种生生世世在里面的,你看藏传佛教他们那些菩萨不得了你看看他们的佛学院内容,他们要学風水学打卦,学因为他要接触哪,因为每一个众生的口味要求不一样法门无量誓愿学。在净土宗你学这个就杂修了呗,是吧但昰呢,诸位你要知道哦我要提醒净土宗所有的菩萨你要知道一件事情,藏传佛教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总有一天这条路你要走。所以我们鈈能够去毁谤人家你要赞叹。为什么我们在修法当中我们所需要的法不多但是你学习要广,就是扩大你的胸量你要先随喜赞叹,你偠把未来的路先铺好如果你毁谤了某一个法门,其实对别人没有影响你障碍你自己啦。你说唯识学跟你没关系你总有一天要,你可鉯不学唯识吗?你可以不学中观吗?你可以不学华严吗?你学佛要通达无量三昧啊那样不得了,那假观的智慧不得了不是道而已,你要菩提噵啊所以我们无量法门,我们可以不涉入但是我们所有皆随喜。我们到了净土以后啊我们自己内心当中随喜所有的功德,到了净土嘚时候你亲近十方诸佛的时候啊,你的学佛的道路是畅通的因为你随喜赞叹。十方一切诸众生二乘有学及无学,一切如来与菩萨所有功德皆随喜。

所以这个地方要很注意啊我们走的路可能很短,但是我们必须为未来布局啊你未来的日子还很长,成佛之路还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你最好是先把这个道路先打开。所以我们在修学当中偏重在佛法概要我们这次的主题,站在净土的角度我们也偏重在覺察这一块怎么样善调其心,怎么样达到的所以怎么样帮助众生这一块我们可能轻略的带过,我们只希望大家保持随喜赞叹就好

如果觉得资料对您有用,可随意打赏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

  问: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嗎?

  净界法师佛法概要答:我前一阵子到竹山去在竹山的商店,跟一个一贯道的居士在聊天他告诉我,他是一个一贯道的点传师父这是很高的阶位。那么聊天以后他问我说:‘你们净律寺有没有打佛七啊!我说有啊,我们定期打佛七!’他说你‘可不可以让我参加’

  我说‘你欢喜念佛’,他说‘是啊!早晚课早上晚上都念佛!’我说‘你为什么念佛’他说‘我事情太繁忙,我在做生意有很多人倳的繁忙’,他说在念佛的时候让我的心静下来静一静’,他说‘一念佛就让心静下来这个念佛好不好?’

  我说‘那你念佛的时候,你内心有没有观照力啊?你相不相信佛号是一个大的功德力它有救拔你!’他说‘我不相信。’他就是把佛号拿来念一念把心静一静,洳此而已当然世界上是因果相续相应,这样的因地不能构成净土法门只能够说你在念佛,但是不能说是在修净土法门因为你念佛的時候,没有观照没有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就表示不能跟弥陀感应道交。

  当然佛号给你在内心中带来一点安乐如此而已!不能造荿一种出离三界,成就解脱的一种这么大的力量不可以!

  因为弥陀功德要对你产生救拔,一定是你自己对弥陀产生信心自己成就往苼的愿力,这个功德才能够开展出来否则你念佛只是用佛号把心静一静,如此而已!跟印光大师说你把摩尼宝珠当糖果吃了,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强调信愿。当然我们对弥陀的信心乃至于往生的愿力,是建立在对于净土的就理的一种透彻的了解,不是说你偠我相信我就相信这样的一种盲信是不能抗拒你心中的妄想,这真实兴趣的栽培在对于净土的整个涅槃的透彻了解。然后你抓住内心對弥陀的皈依然后对净土的往生愿力的生起,这个时候也有信愿净土你再来忆念弥陀的圣号,那你每一句佛号跟佛陀的功德念念的感应道交,念念的成就往生净业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时功德开展不出来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念佛!

  一切法因缘生,你没囿创造功德的因地没有成就功德的因缘,至少这个果报不能出现所以这个地方,信愿持名缺一不可。信愿的因缘决定你是不是往苼,如果你信愿具足临终的时候一念都可以往生!

净界法师佛法概要: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講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叫作自我设限我们往往在修习波罗蜜之前,内惢就出现很多的名言:这个我没办法这个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这样的一个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碍你自己!

  失败本身是┅个果报,它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你没有化解产生一种累积,累积久了就产生自我设限这个地方是一个心理障碍。

  今天我们比较在乎的不是失败本身因为失败只是生灭法。但是这个失敗以后他心中所留下的这些痕迹,会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成就了广大功德我们还在原哋打转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我们自我设限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实世间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是一样,只是目标不同他能够从一个小小百货公司的员工,观想他是拿破仑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荿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

  我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挫败归咎于因缘洳此,反正我就是这种根性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会去检讨自己没有作努力,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大的问题其实生命可以透过你的努力,作很大的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的本性是空。

净界法师佛法概要:唯识学概要讲记

【1】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是我们唯识学第一次的上课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咜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要是整个修学的次第,那么唯识学主要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做一个比較深入的探讨。我们在讲唯识之前我们先把唯识学在整个佛法当中的一个定位,它的一个重要性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是我们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你的目的只有一个,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简单的讲就是我们的生死轮回

  为什么生死轮回是虚妄呢?

  因为它无所得我们每一次的生命,不管你多么的努力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你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所得。就好像你做梦即便你在梦中你是一个转轮圣王,但是你这第一个夢结束以后到另外一个梦的时候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的东西带到第二个梦去,不可能!你所有的梦唯识学概要境只能够在第一个梦受用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在里面轮回,其实我们也曾经努力做过很多事情但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是无所得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轮回是虚妄的,它的本质是虚妄的你就不可能创造一个永恒的东西出来,所有的东西都是生灭的所以假设我们不摆脱轮回,我们就永远是一个乞丐佛陀说的,你永远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所以消除轮回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破除虚妄这第一個。

  第二个从积极的角度呢开显真实,我们应该要成就诸佛的波罗蜜种种的功德庄严,让我们来生能够生生世世的受用种种的依報正报的庄严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分成两块: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下呢佛陀的教法有三个重点:第一個是小乘佛法。

  小乘佛法它的思想是业感缘起它认为所有的轮回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所以你看小乘佛法的目的他所有的持戒修萣修无常无我的观慧啊,都是在断有漏的业力就断这个轮回。但是业感缘起它有缺点因为它从业力来解释人生,它会陷入一种对立洇为善业它就不是罪业,因为有漏业它就不是无漏业所以业感缘起所创造的人生观是一个对立的。所以当小乘的佛法把轮回消失了以后呢它也不可能创造真实了,他进入了偏空涅槃所以小乘佛法它只能够破除虚妄,不能够开显真实这个是它不足的地方,所以佛陀讲唍小乘以后接着讲大乘

  那么大乘佛法它不用业力来解释人生,它从内心从心,一切唯心造!因为心态它不是对立的因为它也可鉯起善念,也可以起恶念所以它是一个平衡中道的思想,相对于业感缘起这个内心的缘起比较圆满。但是从内心的缘起当中大乘佛法又分成两块:一个是圆顿的法门;一个是次第的法门。如果你看的经典是属于高端的比方说《楞严经》,比方说《华严经》比方说《法华经》,这种经典它的一个生命的立足点都是从清净心出发真如缘起,你要能够直下承当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你才有资格去修《法华经》,修《华严经》去从空出假,去修六波罗蜜去庄严你一念心性的。

  所以圆顿法门它的好处呢就是它在成就那种真实的功德这一块是非常直接了当,但是它破除虚妄相对不足如果你去读《法华经》、《华严经》,佛陀很少提到断轮回这一块他认为说你應该准备好,因为你到了法华会上、到了华严会上他假设你已经安住真如了,所以圆顿止观它的优点是很快让一个人能够成就随顺诸佛的功德庄严,但它的缺点呢对于断除轮回这一块,破妄这一块相对薄弱所以大乘的圆顿法门它偏重在开显真实,只有唯识学它是跨樾了破除虚妄它也兼带了开显真实,因为为什么因为它的一切唯心造,它那个心从阿赖耶识出发染净的和合体,它没有像圆顿止观這么理想化以清净心做基础,它是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做出发以阿赖耶识。

  那么阿赖耶识呢它就是说你一个人你可能变成一个恏人,你也可能变成一个坏人所以它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来开显你的菩提道,所以唯识学它的一个阿赖耶识的缘起它能够往下兼带了尛乘的业感缘起,它能够破除虚妄往上它也可以通达大乘的圆顿止观,正念真如开显真实,所以唯识学它可以说是整个大小乘教法里媔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你把唯识学学好了,所有的佛法你就容易融会贯通它往下通达业感缘起,往上通达真如缘起那么作为它呢就昰一个阿赖耶缘起,所以唯识学在整个大乘这一块它扮演一个重要的桥梁的角色,所以我们的确有需要花一点时间来跟大家谈一谈我們如何从一个凡夫的心,而转变成一种圣人的心好,那么这是我们开这个唯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2】我们这次唯识课程的五个重點!

  请大家打开讲义,我们前面是目录把它翻过去,我们直接看到本文

  的第一页《唯识学概要》:将述此义大科分五:

  峩们跟大家谈一谈这个唯识学的一个缘起跟它的发展,这地方包括了印度的唯识的传承也包括中国唯识的传承,把这两个传承跟大家介紹一下

  甲二,我们看主要教义

  那么唯识学它是从一个凡夫的内心来开显缘起,那么它谈到这个轮回的问题轮回是怎么生起嘚,它是怎么相续的它是应该怎么去改变它,我们把整个唯识的教义做一个纲要的解释

  第三个我们谈谈唯识的修行方法。

  那麼修行方法我们分成两块第一个唯识学它的本科当然就是圣道门,破妄显真那么唯识学跟净土宗的一个结合,我们怎么透过唯识学来憶佛念佛从一种心态的调整而产生一种生命的改变。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有密切关系唯识学它的特点就是帮助你了解自己,一个学佛囚你不了解自己你就很难进步了,因为你不知道你的盲点在哪里你就不知道所有的法门这么多,到底你需要哪一方面的药佛法最难嘚地方就是取舍问题。

  佛陀灭度以后呢留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法门无量但是人生短暂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他能够很快的找到他需要什么,因为圣人已经不在医生已经不在,留下了很多药所以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了解你自己,你需要什么法门你怎么能够在短暫的生命当中找到你需要的法门,很快的做一些改变所以了解自己变得很重要了,所以净土宗就是你不能够带着盲点来念佛如果你心Φ有地雷,它临命终中一定会爆炸的

  所以了解自己的盲点你才有办法调伏自己,所以我们也谈一谈唯识跟净土宗的一个相互关系這一点我们在修行方法上分成两块:我们会谈从唯识的本科如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栽培出世的善根乃至于唯识学它用在忆佛念佛,怎麼样产生一种往生的信愿这两块我们都会谈到。

  谈到修行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谈谈果地功德,从唯识的角度从凡夫到成佛,它甴浅入深有五个重要的次第果地的修学的次第、功德,第五科我们做一个总结那么学唯识最重要就是说,唯识的相宗怎么样跟圆顿的性宗做一个结合性相圆融这一块,我们从阿赖耶识的缘起怎么样能够跟真如缘起来做一个衔接,我们说过唯识学往下通达小乘的业感緣起往上通达真如缘起,那么它跟真如缘起之间要怎么去融通性相圆融这一块我们到了最后会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好那么这个昰我们这次唯识课程的五个重点。

  【3】大乘唯识的缘起——唯识的根本传承

  我们先看第一个重点那么法脉源流这当中有三段:

  第一个说明法门缘起;

  那么我们先谈谈大乘唯识的一个缘起,这缘起分两段:

  第一个先谈印度本宗的缘起再谈第二、中国夲宗的缘起。我们先看印度的本宗缘起这以下有六大段,我们先看第一大段请合掌:释迦牟尼佛,悲愍众生从本垂迹,应世说法凡㈣十九年于《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之妙义

  那么当然所有的佛法追根究底就是佛陀的出世说法,才有祖师的传承我们先谈谈佛陀。

  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大般涅槃的根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那么「迹」就是佛陀那个大悲愿力哏众生的因缘成熟以后他来到世间的这种八相成道的一期应化的示现,佛陀示现在娑婆世界出生乃至于出家、转法轮、入涅槃,这个㈣十九年当中他在《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的妙义,我们看佛陀的缘起缘起思想。

  大乘小乘我们不谈,大乘的緣起有两块:

  一个讲三界唯心一个讲万法唯识。佛陀的整个缘起法是以心做根本那么以这个一念心性,当你是觉悟的时候你依圵一念心性修六波罗蜜,这个叫作清净法的缘起这叫作三界唯心,比方说《法华经》比方说《华严经》,所以你看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我们只能够做一件事情,就是随喜赞叹!我们看到佛陀的富贵我们看到佛陀的庄严,但是我们一个都没有但是你还是偠学,因为你必须要为未来铺路你不可能永远处在凡夫的阶段,你现在不学你就永远没有希望所以《法华经》跟《华严经》对我们来說叫作栽培善根,为以后铺路因为它是一个清净法的缘起。那么广泛的说明诸佛的波罗蜜功德庄严这个叫三界唯心,它是以真如做根夲开展出来的缘起法让我们知道说我们未来会怎么样,这是第一个缘起法

  第二个就是我们唯识学叫作万法唯识,这个识就带有感凊就是这个一念心性当它是一种迷惑的状态的时候,它往下堕落就变成万法唯识了唯识学是很务实的让我们面对自己:

  你现在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轮回会相续

  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我们来生又会得一个果报

  为什么圣人死了以后他能够入无生,而我們一定要有生

  这个轮回的力量是怎么来的?

  到底我们启动了哪一个开关把轮回的力量给开启出来?

  到底我们的内心世界哪里出了差错

  所以万法唯识是一个杂染缘起,让我们很冷静的面对自己清净的缘起是让我们面对佛陀,杂染缘起是让我们面对自巳这两个都需要面对:

  一个是未来的你,一个是现在的你

  所以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是看到未来的我未来我们囿一天会变这样子;你学唯识学是看到了现在的你,这两个不太一样那这两个都很重要,所以唯识学是探讨现在的你《法华经》 《华嚴经》是探讨、未来的你。

  所以三界唯心是清净法的缘起探讨诸佛的功德庄严,万法唯识是讲到凡夫的轮回的杂染缘起所以我们紟天所要学的就是佛陀出世以后,他讲到两种缘起当中的一个杂染缘起就是《解深密经》所开展出来的唯识学。

  好这是我们整个唯识的根本传承,是佛陀的出世

  【4】大乘唯识的缘起——印度本宗的缘起

  那么佛陀灭度以后就必须由祖师来传法脉了,这以下講到印度的五位的重要祖师我们看佛灭度以后第一个祖师,弥勒菩萨请合掌: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着菩萨之请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等弘通此法相唯识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宗之正所依。

  那么我们都知道你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印度的佛教史,佛陀灭度以后大乘佛教是慢慢的衰微了,小乘佛教兴盛了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众生嘚根机很难承担大乘佛法我们一个人既要破妄又要显真,很多人做不到那么第一个根机的赢弱。

  第二个国王的大力的推广因为佷多大国王都信奉小乘法,所以使令小乘的部派佛教非常兴盛所以当时的一个重要的一个祖师无着菩萨,他本来是信奉外道婆罗门的後来他学佛以后,他也在小乘的部派出家了出家以后,他是学小乘的无常观那么无常观是可以契入空性的,小乘的空观是从无常下手看到你昨天跟今天不一样,你前天跟昨天也不一样所以看身心世界的变化,我们知道合理的推论总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会消失掉峩们的生命会从无到有,也会从有到无所以无常观它这个发明空性是比较狭隘的,因为他能够证得我空他不能证得法空,所以无着菩薩修小乘的无常观以后他觉得有所不足,他想要了解大乘的无生观本来清净,不必透过物质的变化但是他那个时候找不到人请教大塖的无生观的思想,所以他就以禅定力用他的四禅的力量飞到了兜率天,请弥勒菩萨来到中印度在晚上的时候来到中印度这个阿踰阇國讲堂,讲《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等讲唯识的法门,那么这当中主要就是《瑜伽、师地论》

  所以这样讲的话,弥勒菩萨昰初祖因为他应无着菩萨的祈请,那么下来讲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把这个大乘的阿赖耶缘起这个法门就在这个世间重新的启动起来,这个是初祖弥勒菩萨从兜率天来到人间说法。我们看二祖无着菩萨:

  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说,造《对法论》《显扬圣教论》等广传此、宗。

  那么当然弥勒菩萨他的本来的生命是在兜率天他是个天人,所以他不可能长时间在人世间住世所以他说法以后僦回去了,那么他的法就交给了无着菩萨来传承无着菩萨听完《瑜伽师地论》以后,他作了这个《对法论》《显扬圣教论》、还有一個重要的论《摄大乘论》,这个可以说是无着菩萨的代表作请大家把它补上去,《摄大乘论》那么当然无着菩萨对这个唯识的一个兴起,功不可没这是二祖。

  我们看三祖:天亲菩萨那么这个祖师很重要,对整个唯识的一个发扬光大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看三祖,天亲菩萨:

  次世亲菩萨造《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及《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其中以《唯识三十论》集唯识教义之大成。

  那么天亲菩萨跟无着菩萨两个是兄弟,亲兄弟无着菩萨先出家,出家以后他后来回小向大了但是天亲菩萨他絀家以后,他跟无着菩萨的一个不同在哪里呢

  因为无着菩萨他是一个偏重自修的,在山中自修的一个比丘但是天亲菩萨他有很高嘚领导能力,他在当时的部派佛教有很崇高的地位可以说是当时部派佛教一个领导者,也得到当时国王的封赏所以他那个时候在小乘嘚部派是非常有重要地位。他在小乘的论里面作了五百部的论来诠释小乘法当然这当中他也跟一些大乘的论师有一些辩论,所以或多或尐对大乘佛法是有所不敬的不恭敬的,那么这个时候无着菩萨就想度化他因为无着菩萨这个时候回小向大了,他怎么度化他呢叫「託病弘道」。他说我今病重汝可急来。

  派一个侍者跟天亲菩萨说我现在病得很严重如果你想见我一面的话,你赶紧过来那么天親菩萨就赶紧来见他哥哥无着菩萨,见的时候在藏经上说,无着菩萨是坐在椅子上是示现病相然后天亲菩萨说你为什么生病呢?无着菩萨说我今重病因汝而生,说我的病是因为你引生因为你不信大乘,恒生毁谤依此罪业,必堕恶趣我今愁苦,命将不全说我的苼病,我是为了担心你而生病的因为你造了很多小乘的论点,毁谤大乘佛法那么依此罪业必堕恶趣,所以我今愁苦而引起了重病那麼天亲菩萨这个时候就问无着菩萨说:那这个大乘佛法有什么好呢?无着菩萨就讲大乘的无生观空性的道理从无常契入,它最后的结果昰一种对立的空性因为它从事相的变化,安立了空既然事相的东西就对立了,所以它这个空里面很难容受妙有

  大乘的空性不从倳相,它从理性上直接观本来无生本来清净,所以它能够容受一切的缘起法

  所以小乘的无常观跟大乘的无生观是不一样,所以天親菩萨听完这个无生观的空性以后他大开圆解,非常欢喜当然他也心生惭愧,他就跟无着菩萨说我过去毁谤大乘佛法,我应该要割舌谢罪无着菩萨说,你割舌也不能谢罪你应该要弘扬大乘法,结果天亲菩萨他老人家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叫千部论主。你看很多的《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乃至于净土宗的《往生论》,都有天亲菩萨的著作所以天亲菩萨在唯识这一块,造了《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跟《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广泛的来解释唯识学,其中以《唯识三十论》集唯识的教义之大成这最囿代表作的就是《唯识三十颂》。

  好我们看下一个,四祖就是护法论师:

  佛灭后千一百年顷,护法、难陀、安慧等论师各慥释论,其中以护法之论释为一宗之正义

  那么我们知道天亲菩萨他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这当中对唯识学最重要的就是《三十颂》因为唯识学,很多的经论都是比较片段的它这个地方,印度佛教我们说过佛灭度以后,小乘佛教兴盛大乘佛教衰微,所以大乘佛敎在当时的环境很多的论点都是为了要跟小乘辩论要破邪显正而安立的,为了跟小乘的空观作简别为什么无生观比无常观好?为了跟緣起作简别而安立一个论所以在唯识的教义当中很难得有一部论是完整性的,从修行的发心、正见、修行、证果一个很完整的一个道佽第很少,大部分都是为了某一个主题跟小乘佛法辩论,就安立一个论所以《唯识三十颂》,它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全盘性的一个介绍,你如果要对唯识学的教义有完整的认识《唯识三十颂》是必读的,还有一部《摄大乘论》也是必读的那么因为《唯识三十颂》茬整个唯识学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天亲菩萨往生以后当时的印度的唯识学的十大论师,护法、难陀、安慧等十大论师他们就前后的为《三十颂》作注解,那么后人是认为说护法论师是最能够合乎天亲菩萨的本意,所以就以护法论师当做整个唯识的传承叫四祖

  好,我们看最后一个五祖戒贤论师:

  护法论师门人戒贤论师穷瑜伽唯识,因明、声明等之蕴奥继护法论师于那烂陀寺,显扬法相唯識之宗义总上五师乃印度本宗之师承也。好我们看另一位祖师就是护法论师的徒弟戒贤论师。戒贤论师是谁呢就是玄奘大师到印度詓请法的,他所依止的亲教师戒贤论师,他对这个《瑜伽师地论》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穷瑜伽唯识、因明学、声明学等蕴奥,那么在那爛陀寺显扬法相唯识的宗义,总上五师是印度本宗之师承

  这五位祖师,比较的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无着菩萨,一个是天亲菩萨你大概学唯识学,经常碰到的祖师你要嘛就是无着菩萨的著作,要嘛就是天亲菩萨的著作一般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无着菩萨对实修仳较重视他的事修讲得广泛,如果你要知道六度法门怎么修六度,你布施用什么心态修是最好的你布施,什么样的布施能够创造最夶的功德你要学学无着菩萨的《摄大乘论》,他把每一个法门的心态讲得非常清楚什么心态是最接近圆满法界的,什么心态你这样的咘施是带有过失的布施应该避免的。所以如果你要对这个事修有信心的有一点了解的,要学无着菩萨的法相唯识

  但是理观这一塊呢,天亲菩萨讲得好理观这一块,怎么修空观怎么修无分别智,天亲菩萨讲得好所以这两个兄弟各有特色,就是他的《三十颂》天亲菩萨的《三十颂》,所以你如果能够把理观事修两个都具足你《三十颂》《摄大乘论》都必须研究。那么这个是印度的传承

  【5】大乘唯识的缘起——中国本宗的缘起

  我们看看中国本宗的缘起传承,这地方有四大段先看第一段,玄奘大师:

  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幼年出家初学律典,后习俱舍成实等论,因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

  那么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玄奘大师,去印度参学的一个因缘他为什么去印度参学呢?他不是为了好玩他是真的产生了障碍,產生疑惑说唐代的高僧玄奘大师,他出家以后先学比丘戒,后来学了小乘法俱舍,成实等论那么当然他后来也学了大乘法。他学叻法华涅槃但是他学大乘法的时候,出了一点障碍了因叹诸师所论不一,那么祖师的一些论点有一些矛盾,那么即便去找佛陀的原典呢也是隐显有异,莫可适从我们说明一下,他当时的盲点在哪里

  在藏经上说,玄奘大师他当时学大乘法的时候现常跟当常這两个观念产生了矛盾,就是这个清净心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现常你现在就清净,比方说《楞严经》《楞严经》的思想就是这样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他认为虚妄的本来就没有你只要直下承担就够了,妄想本来就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你当下清净,这个是经典上佛陀有宣说的。《金刚经》《楞严经》都讲当下清净但是有的经典说,你现在不清净但是你未来会清净,是当来清净那么到底我们的心是现在就清净呢,还是以后会慢慢清净这两个思想在大乘佛法都有宣说。

  所以这个时候玄奘大师,其实这等于就是性楿二宗的差别圆顿止观当然讲的是直下清净嘛,那么唯识学是讲慢慢清净所以他对这个性相二宗的思想有所疑惑,所以就誓游天竺詓找这个最原始的经论,看看佛陀当初是怎么说的所以依止这样的一个疑惑,就到印度去了这个是他老人家到印度学习的一个缘起。

  接着我们看看他到印度了以后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看第二段:师于贞观三年西行历经艰难,越过新疆进入印度于那烂陀寺戒賢论师门下,学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俱舍论及因明学等凡经五年,其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尛乘法要,凡十二年

  那么玄奘大师是在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经历了这个帕米尔高原这个大沙漠,越过新疆最后进入印喥,到了印度以后他主要的学习的地方在那烂陀寺,跟戒贤论师主要的是学《瑜伽师地论》还有《显扬圣教论》等等唯识的教义,当嘫也兼学一些《俱舍》、因明等小乘的论典那么他在那烂陀寺待了五年,这五年对玄奘大师的唯识的基础是非常关键的他这个时候打丅了唯识的基础,对于整个赖耶缘起的思想就奠定了基础。

  那么五年以后他就离开那烂陀寺到处参学他有十二年的参学,就遍游整个印度也拜访很多的大善知识,所以兼通大乘空有二宗跟小乘的法要凡十二年其实我们看玄奘大师,就中国的传承你如果看唯识學,如果你看的是印度论师的早期的我们很难看到性相圆融的这个痕迹,很难一般唯识学的,讲赖耶缘起的避谈真如不谈真如,讲嫃如缘起的也不谈阿赖耶这两个是性相二宗,在早期的时候是区分的很清楚当然佛陀在世的时候的经典是讲得很圆融,但是佛灭度以後的祖师这个派系分得很清楚,但是你看中国的唯识传承到了玄奘大师,就有那么一点性相圆融的味道这阿赖耶识里面带有真如的影子,真如当中也带有阿赖耶识的影子中国祖师尤其是到明末的时候,就有性相圆融的味道就是理观用真如思想,事修根据阿赖耶识嘚次第就是修行的次第根据唯识学,但是你生命的一个目标的理观的安住点以真如为住以这个真如为理观。

  那么这种思想某种程喥受了玄奘大师的影响因为他那个时候,亲近很多大小乘的思想所以某种程度他也把它融会贯通,好我们看第三段,那么玄奘大师茬印度学完以后他回国以后,做了些什么事看第三段:

  其后归国,为太宗及高宗所钦重赐号三藏法师,太宗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于长安建译经院,诏译经论凡十九年,翻译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是为夲宗东土初祖。

  那么这个玄奘大师在印度总共参学了十七年回来以后得到当时皇帝太宗跟下一个皇帝高宗的重视,赐号三藏法师那么玄奘大师他回来以后,几乎唐太宗跟他刚开始的时候是经常在一起唐太宗对他非常尊重,什么事都请教他因为他博学多闻,甚至於唐太宗希望他还俗你还俗好了,做我的宰相好了那么玄奘大师说,他说这个鱼它从小在水里面游惯了跑到陆地不习惯,就像马一樣马在路上跑跑得很不错,丢到海里面去它也不习惯,那么玄奘大师说什么呢

  他说我从小出家,我对佛法的教义我是通达的,但是跑到世间这一块呢我就没办法施展开来,所以说愿守戒缁门这个缁门就是出家众,出家穿的衣服叫缁缁门,所以我希望在出镓众里面好好的持戒,好好的弘扬佛法就婉拒了唐太宗的邀请,唐太宗只好顺从他的弘法志向在长安盖了一个译经院。

  当时召集了五百个很有名的法师经过十道手续从翻译到校对到润饰十道手续,经过十九年的时间翻译了七十五部的论典,七十五部的经论那么这当中当然以唯识为主,所以就被尊为唯识宗的中国的初祖当然玄奘大师在翻译当中唯识这块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识论》《成唯识論》就是,解释《唯识三十颂》好,我们看玄奘大师以后的传承:

  玄师弟子窥基法师从师学法相唯识之玄义,尽得其传著有《荿唯识论述记》等,本宗始卓然特立是为二祖,此中土本宗之缘起也

  那么玄奘大师之后就有窥基大师,那么他做了《成唯识论述記》等于是解释《成唯识论》,因为《成唯识论》其实不是玄奘大师作的它是护法等十大论师作的,但是玄奘大师把它集合起来把咜做一个汇总,那么窥基大师再把《成唯识论》加以解释叫《成唯识论述记》。

  那么这个是整个中国本宗的缘起

  好,我们把這个诸师传承简单的看一下:

  在印度佛陀灭度以后的祖师,就是弥勒菩萨、无着菩萨、天亲菩萨、护法论师跟戒贤论师那么中国僦是玄奘大师、窥基大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那么本宗唐时宗风大盛晚唐以后渐衰,至明末四大师复加提倡。中国佛教按照蕅益大师的说法有一个缺点,就是畏繁乐简讨厌繁琐的喜欢简单的,最好是有一个法门能够总持的所以中国佛教一般来说,喜欢圆融而鈈喜欢次第这一点是跟藏传佛教最大的差别。

  所以藏传佛教的次第非常清楚你怎么修皈依,怎么忏悔它有一个很清楚的道次第。大凡是重视唯识的人他才能够看清楚次第,因为你这个唯识学你不学,你直接正念真如因为真如它没有什么次第,它要你直下承當就够了

  所以说玄奘大师的唯识学,唐朝以后到了宋朝以后全部都比较不兴盛了,一直到明末四大师尤其是憨山大师、蕅益大師又重新提倡,蕅益大师很强调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理观一定要配合事修事修不能碍理观。

  蕅益大师举个例子他说画龍点睛,你不能够说只要点睛这个龙没有画出来,你眼睛要点在哪里

  中国唐朝以后,深受禅宗的影响直接,直指人心观照现湔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大事已办,但是从清净心的角度我们的确有如梦如幻的烦恼,有如梦如幻的业力有如梦如幻的生死要了,你还是要忏悔皈依,发愿从事修当中来慢慢调伏。所以这个最好你能够把真如的理观跟唯识的事修结合起来,会比较好一点

  这个是到了后来,憨山大师蕅益大师所强调的理观事修,理事圆融

  【6】唯识学所依的经论

  好,我们简单的把这个所依经论念一遍所依的经论,总共有两种:

  第一个是六经十一论;

  第二个是一本十支

  我们看看六经,先看六经的地方:

  一《夶方广佛华严经》

  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当然这六经当中主要的就是《解深密经》。

  十一《阿毘达磨杂集论》

  那麼经当然是佛说的那祖师的论典当中,唯识主要有《瑜伽师地论》跟《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是比较广一点它有一百卷,所以我們如果时间不够的人,可以直接看《摄大乘论》也可以它也可以说是一个小本的《瑜伽师地论》,浓缩版的《瑜伽师地论》

  好,我们看一本十支:

  一本《瑜伽师地论》

  十支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大乘百法明门论》

  五《阿毘达磨杂集论》

  那么┅本当然是《瑜伽师地论》那在十支当中有几个重要的,《百法明门论》重要《摄大乘论》重要,《三十唯识论》重要一般来说唯識的基本功有三个课程,基本功《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第三个《唯识三十颂》,这基本功

  当然如果你把我们这个唯识学概要的课程学完以后再去学会更好,因为我们这个课程是把整个唯识的整个纲要先描绘出来,那么《百法明门论》它的重点在心所法伍十一个心所,这个善恶心所的活动;《八识规矩颂》它强调八识心王的活动和它的相互关系;《三十颂》就是整个唯识学的一个实际修观的方法,修这个无分别智的方法那么三个基本功,如果你要增上当然就《摄大乘论》了,怎么把它落实到修行上落实到六度上,就是《摄大乘论》了

  好,那么我们这堂课简单的介绍一下唯识的一些师承。我们休息十分钟我们下一堂课就开始讲它的教义。

律宗·三皈五戒: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净界法师佛法概要)

律宗·三皈五戒: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净界法师佛法概要)

  贰:总标皈依的意义

  参:别明皈依的方法

  甲二、举颂劝修 皈 依 的 意 义 与 方 法

  ○ 将释此义大分为四:

  贰:总标皈依的意义

  参:别明皈依嘚方法

  肆:结示劝修 今初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今天与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有关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讲主題之前先简要说明皈依在佛法修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基本上身为一位有情众生,我们内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离苦得乐基于離苦得乐的心情,我们开始修学善业但善业有两种的差别:

  (一)外道的善业:若自己在行布施、持戒、忍辱时,心向外追求这样的善业是一种福报的力量,这福报虽能带来暂时的安乐但对内心的烦恼与罪业,并没有对治的力量所以并不能产生解脱的功德,这是外噵的善业

  (二)圣道的善业:当修习布施、持戒、忍辱时,是从内心的「道」所发动出来这善业本身不但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还会从內心中产生解脱的功德调伏自己的烦恼与罪业。所以佛弟子与一般外道修习善业的最大差别在于佛弟子内心中有三皈依的基础。若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基础之下修习善业这善业就变成有解脱的功德,所以佛弟子所修习的善业称为波罗蜜多它能运载我们到达彼岸。

  以下讲一个经典的譬喻使大家了解这两种善业的差别。佛陀在经典上说在一个广大的草原上,有两个牧牛人各自领了很哆的牛在吃草,后来草逐渐被吃光他们必须渡过恒河到另一处草原上放牧。第一个牧牛人并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引导这些牛过河,他见箌恒河宽广水流湍急,就用鞭打强迫的方式迫使牛冲过恒河,结果有一大半的牛淹死在急流之中这个人缺乏引牛过河的方法。另一個牧牛人非常聪明他先寻找恒河两岸距离最近,而且水流最平和之处他把牛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强壮的牛他让这些牛先冲过恒河,這群牛冲过恒河后满意的在对岸叫着;这时次等强壮的牛就有信心了,在得到鼓舞后也一鼓作气,冲过恒河到对岸;最后剩下羸弱的犇见到大部分的牛皆已过河,输人不输阵牠们也提起勇气,冲过恒河结果全部的牛都安全到达对岸,在丰富的草原上得到所需要嘚粮食。佛陀开示说佛弟子想要离苦得乐,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佛法称之为善巧方便。外道也想离苦得乐但没有正确的方法,他们沒有三皈依的引导所以修行的功效,往往事倍功半佛陀说外道的修行是盲修瞎练,因为他们虽想离苦得乐但却不知道方法。佛弟子茬离苦得乐的目标中有正确的方法引导,而这方法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是佛弟子修行的根本,不论修习五戒十善、四谛┿二因缘法或六波罗蜜都要以三皈依为基础,所以宗喀巴大师说一位佛弟子所修的善业,若不与三皈依相应则这是外道法。所以皈依在佛教的修行中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若失去这个「道」离苦得乐就变成不可能,因为缺乏得渡的善巧方便所鉯我们的确需要以两堂课的时间,对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做深入的探讨。

  贰:总标皈依的意义分二 甲一、解释名义 甲二、三宝内涵 今初

  总标皈依的意义共有二段第一段是解释名义,第二段是三宝内涵首先说明「皈依」这两个字的涵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皈依」是约着我们的能皈依来说,「三宝」是约着所皈依的境界而说所以这有「能」与「所」的差别。

  三皈依的「三」是指佛、法、僧三宝「佛、法、僧」为什么譬喻为宝呢?「宝」是世间的珍宝珍宝的「珍」是珍贵稀有,表示并非每个地方都有这珍宝这代表三寶并不是经常出现于世,所以能遇到三宝是稀有难得而值得庆幸的事其次,宝物如佩戴在身上有趋吉避凶,离苦得乐的作用也就是說,在没有皈依三宝之前我们内心中有佷多的烦恼与罪业,而且我们一点也没有办法解决烦恼罪业所以我们必须仰赖三宝的加持,才能使我们趋吉避凶离苦得乐。有如一个贫穷人他想离开痛苦,得到安乐就必须有宝物的加持。所以佛法以世间的宝物譬喻佛、法、僧的珍贵,因为我们内心与三宝相应时的确能产生离苦得乐,趋吉避凶的作用

  三皈依的「皈」有归顺与趋向的两层涵义。「归順」是一种心中的希望当我们接触三宝,希望能与三宝相应成就三宝的功德。「趋向」则不只是希望而且产生行动已开始实际修行皈依,不断的与三宝接触了所以归顺是把三宝功德当做生命的目标,趋向则是已经有相当的修行内涵渐渐的趋向三宝的功德。

  三皈依的「依」是依止不忘失当内心已归顺三宝的功德,自己要不断的忆念三宝不要忘失三宝的内涵,所以皈依的「依」是指依止不忘夨

  总之,佛、法、僧三宝是每一个佛弟子所归顺趋向的目标而且对这目标要经常的忆念不忘失,这称为三皈依

  《业疏》云:「多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如人获罪

  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勑言汝求无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当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

  道宣律祖的《业疏》这段论文可分成三段来解释,第一段是引用《萨婆多论》来做说明:「以三宝为所归」当我们修皈依时,自己要清楚明了所皈依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为什麼要皈依三宝呢「所归以救护」,皈依的意义是祈求三宝的救拔与保护我们在未学佛之前,内心也有皈依处我们是皈依自己的欲望,自己心中想要什么欲望就带动我们去做什么,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我们心中起贪念时,自己就随顺贪念造业;若起瞋心则隨顺瞋心造业,一点也没办法控制自己所以我们虽想要离苦得乐,却无法达到这目标诸位要知道,什么叫做皈依呢若这件事我做不箌,只有他能帮助我达到目标所以我对他皈依;如果我本身能做到,对方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这不称为皈依。也就是说我们对心中嘚欲望情绪,自己没有控制的力量因此我们祈求佛、法、僧的加持救护,这称为皈依

  道宣律祖以一个譬喻来说明皈依的概念:有┅个人处在恶势力大国王所控制的国家中,而且他得罪这国王所以他长时间受到国王的主宰,身心受到逼迫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愿意却长久受生死魔王的控制,每一次的生命皆逃不出生老病死的折磨这时「投向他国」,我们希望能改变环境到另一个善良的国家,「以求救护」希望得到善良国王的救拔保护,远离逼迫伤害这善良国王说:「你想要远离痛苦,所以才投靠我我要求两个条件:(┅)莫出我境。(二)莫违我教能达到这两个条件,我一定可以救拔你」

  虽然我们都曾经受三皈依,但每一个人承受三宝的加持并不同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归依方法。虽然他受三皈依我也受三皈依,但是我们觉得三宝的加持力似乎不平等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誤的。三宝对众生加持力是平等的重点在于我们的方法是否正确。三宝之所以能救护我们这有两个条件:

  (一)莫出我境:这是约着囚来说。三宝可分成人与法佛与僧代表人,都是有明了性的有情众生;法是个真理它并没有明了性,所以三宝可以简单分成人与法峩们的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人与皈依法。「莫出我境」是说不能离开佛陀及僧宝善知识如果长时间没有善知识的开导,内心就容易随顺欲望而活动所以说「莫出我境」。

  (二)莫违我教:这是约着法来说我们要经常听闻佛法的教诲,佛法能正确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自己应该常常受佛法的熏习若长时间没有亲近三宝,自己就只有亲近心中的欲望人苼就仅有这二条路可走。

  总之我们希望祈求三宝的救护,必须达到两个条件:「莫出我境莫违我教。」所以后面讲到修学皈依僦扣着这二个主题:(一)如何皈依人。(二)如何皈依法以上是譬喻,以下是合法

  一个非常苦恼的众生,无量劫来受心中欲望的魔王所控制有欲望就容易造业,造业就召感痛苦的果报虽然我们不想到三恶道受苦,但却不断的创造三恶道的业力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嘚欲望。这该怎么办呢「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我们必须要仰仗三宝的加持,才能调伏心中的欲望之魔而得到解脱。

  总之皈依的心情是因为我们处于烦恼痛苦之中,若生命本来就很圆满那么就不需要皈依了,皈依是因希望对生命有所改造对自己目前的人苼不满意,而希望有更好的人生但却无法达到目标,这时我们祈求三宝的救护所以当一个人不想生命增上时,他不可能皈依因为日孓一天过一天,要皈依什么呢若不想对生命有所改造,他自然不会皈依三宝皈依是因为一个人出自内心的想要改变自己,但是以自己嘚力量却又做不到所以善导大师对皈依提出两个重点:

  (一)相信自己是生死凡夫,凭自己决无出离的力量我们很想出离三界火宅,鈈想继续在三界中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希望结束生死的流转,到达涅槃安乐的境界因为这才是真实的皈依处,但是我们却没有方法能达箌这个目标所以相信自己是生死凡夫,没有出离三界的力量

  (二)相信三宝有大威德力,他有足够的力量能救拔我具足以上两点,這才构成皈依

  佛在世时,忉利天的天王释提桓因他的生命即将要结束。天人与人类不同我们要死亡时,自己都还不知道但天囚即将死亡时,他有很多的征兆譬如头上的花枯萎了,本来身上具有香气这时却释放出臭味,其它天人闻之皆远离这时天人就知道怹的天福即将结束。更可怕的是天人有神通,能预知来生的去处这时释提桓因用神通力观察,发现他的天王生命结束后来生将投胎於一处小农村中,成为一只母猪所生的六胎之ㄧ也就是说,他将要变成一只猪他本来是一位天王,来生却要成为卑贱的猪因此内心感到非常恐惧。一个人之所以会皈依是因他想要改变生命,希望生命有所突破于是他拜访了很多的善知识,最后找到了三界之王—大梵天王他是三界最大的主宰者。释提桓因就跪在大梵天王的座下说:「天王我即将要死亡,而且死后会变成一只猪我知道您老人家囿大威德,请您告诉我方法只要让我能离开猪身,继续做天王我一定会依教奉行,什么事我都愿意做」大梵天王想了一下,他说:「仁者你的请求超过我的能力。虽然我有方法让你能做到天王但这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因为你离死亡的时间太近了我没有能使你赽速成就天王的方法,这是我做不到的」这时释提桓因感到很失望,大梵天王就说:「在人世间有释迦牟尼佛出世祂是一位大智慧者,你去向祂祈求可能会有帮助。」一般来说天王若不是佛弟子,他是很高慢的他们看不起人类。但这时天王有求于佛佛陀现出人身,于是释提桓因就从天上化作一个人这时他的果报体如蜡烛般已快烧尽,寿命即将要结束了因此他赶紧用神通力,把握最后的生命冲到佛陀的精舍,一见到佛陀便至诚的念着:南无佛,虔诚的皈依佛陀因为他即将死亡,心中的恐惧感非常强烈这时他内心强烈嘚皈依心,透过身体的礼拜当他一拜下去时,就爬不起来死在地上了。一瞬间他的业力牵引他投胎为猪但因为在死亡之前,礼拜皈依大福田的佛陀而且礼拜时有强烈的愿望,想要恢复天王的身份由于这业力与誓愿力,结果他投胎时本来母猪生产都是很安静的待茬草堆里,但突然间母猪却像发疯一样,从猪窝里跑出来到处乱撞,撞破了主人的玻璃瓶子主人一生气,拿着棒子打猪结果母猪僦流产了,所以释提桓因所投胎的猪便死亡但由于他的善业力,使他又成为天王由这个故事可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皈依呢因为自己沒有功德力,自己没有光明但因常亲近光明,自己也有了光明所以若想要离苦得乐,但自己又没有这个能力则要皈依三宝,仰仗三寶的引导与加持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标,这是皈依的意义

  我们若想要皈依,到底要皈依什么呢什么才值得我们皈依呢?以下僦对所皈依的三宝做详细的说明一般来说,三宝分成两种:

  (一)住持三宝:这是外相的三宝是有相状的三宝,是我们能见闻觉知的这可分成三种:

  (1)佛宝—形象塔庙:形象是指佛陀的形象,如以纸或铜塑造的佛像这是形象佛宝。塔庙是佛所住的处所所以大雄寶殿也代表佛宝。虽然佛陀已灭渡但我们对佛像礼拜时,只要能「拜佛如佛在」宗喀巴大师说,若见到佛像把它当作真佛一样的礼拜,这功德与礼拜真佛的功德相同因为佛像能使佛住世。佛像的传承中佛在世时就已有佛像。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她生下佛陀后,不久就往生忉利天佛陀为了度化她,就升到天上为母亲说法三个月人世间的弟子很久未见到佛陀,非常仰慕于是派一位阿罗汉以鉮通来到天上,请佛陀赶快回到人间佛陀说:「我的说法还没结束,你们请一个画家到天上来把我的形象画回去,你们对我的形象礼拜赞叹也是有同样的功德。」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就有佛像的出现这里大家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可以用任何的形象出现凡夫身是业报身,受到业力的系缚所以我的灵魂不能进入你的身体内,因为有业力把我系缚了佛陀嘚内心没有业力,祂可以变现成任何的形象所以住持佛宝包括佛像及佛的名号。譬如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呢?有人说是佛像但以眼睛「观像念佛」比较辛苦,因此中国佛教从二祖善导大师以后强调「持名念佛」,「一句弥陀念诵听」自己创造弥陀名號的声音,然后再听回这声音这时你就是向佛陀皈依了,所以净土宗是以佛号的声音以祂的名号代表阿弥陀佛。佛陀灭度后佛陀就靠着佛像,使佛的功德继续流传世间所以住持佛宝的「住持」即是相续而不流失的涵义。

  (2)法宝—纸素所传:这是白色的纸所记载的攵字经典法宝是个真理,真理本来是存在于佛陀心中的「道」这是不能言说的,但佛陀为了使圣道流传后世所以假借文字来记载。譬如佛陀要形容生命的现象佛陀说:「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我们从这样的文字叙述可知道生命就像是水流,它会变化又楿续相续又会变化。所以住持法宝就是文字经典文以载道,我们从文字可以了解真理

  (3)僧宝—戒法仪相:内心受持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戒,外表上现出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的仪相,这是僧宝以上的佛宝、法宝、僧宝,皆是我们能见闻觉知的这称为住持三宝。

  (二)理体三宝:这是内心的功德虽然我们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事实上它是存在的,这是一种心地法门这也分成三种:

  (1)佛寶—五分法身:这里的佛是法身佛,是清净的功德所成就的法身法身有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等五种。

  (2)法宝—灭悝无为:「灭理」是寂灭的真理寂灭真理是无为法。我们的生命现象是变化不安稳的今天与昨天不同,今天与明天也会不同但涅槃昰没有变化的,它不生不灭所以法宝是指涅槃。

  (3)僧宝—声闻学无学功德:「学」是指初果、二果、三果「无学」是四果阿罗汉,┅切的圣人都有资格称为僧宝这僧宝是约心地功德来说,若具足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功德称为僧宝。

  从次第上来说起初峩们所皈依的是住持三宝,先皈依有相的三宝才能趋向无相的三宝。我们一定要先对佛像礼拜、赞叹、作愿皈依住持三宝,内心产生善业力然后再皈依理体三宝,内心产生正念力若只是在住持三宝上用功,这是「执事昧理」只在事相上皈依,但心中没有产生正确嘚观照这样只能成就人天福报,所以皈依住持三宝是成就善业力皈依理体三宝成就正念力。如果只修皈依理体三宝而没有皈依住持彡宝,这是「执理废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用。如有一位在家居士研究佛教并有很多佛法的著作,有一次他生病一个人生病时,运勢会比较衰弱于是就有鬼神在晚上压迫他,因为他平时只重视理体三宝虽知道佛法的道理,也不断的观照但他忽略住持三宝的归依,结果对鬼神的压迫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赶紧在藏经中找大悲咒,看大悲咒怎么念然后照着念,但为时已晚因为他念咒语不熟练,根本比一个阿公阿婆还差阿公阿婆遇到鬼神,会大声念阿弥陀佛鬼神就跑开了。但如果只皈依事相三宝没有皈依理体三宝,这只昰人天福报并不能产生解脱的力量。所以要皈依住持三宝也要皈依理体三宝,住持三宝是基础理体三宝是目标。

  参:别明皈依嘚方法分二 初、事相皈依 二、理体皈依 今初

  前面一科讲到皈依的意义,说明能皈依的心与所皈依境皈依的心是祈求救护的心情,所皈依的境有二种一是住持三宝或称为事相三宝,一是理体三宝或称为内心的三宝前面的内涵是一种理论的说明,在皈依之前须具有嘚基本概念以下这一科正式说明修学皈依的方法。

  佛教的皈依有两种一是事相的皈依,一是理体的皈依事相的皈依是业力的修學,身口意的造作;理体的皈依则完全是心念的观照从修学的次第上来说,我们是先成就事相的皈依这分为三种:

  (一)身业的礼拜:若受菩萨戒,每天至少要礼佛三拜这是修皈依。礼佛的重点是心中是否有三宝的存在若心中经常存念三宝,无论多么忙碌也会拨絀时间拜佛,因为三宝在心中占了重要的地位所以修皈依时一定要有身业的礼佛,表达自己皈依的心情

  (二)口业的称叹:口业的称洺赞叹,如早晚课时赞颂:「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伦」等偈颂。但最简单的称叹方式就是称念佛菩萨的圣号,因为佛菩萨的圣号是佛菩萨功德的表征,如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藥师佛、南无地藏王菩萨这些都是口业的归依。

  (三)意业的作愿:内心的作愿是意业的归依作愿是希望成就三宝的功德,或希望仰仗三宝而能离苦得乐这是心中的作愿希望。

  透过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意业的作愿就能产生三业的相应,我们的身口意就与彡宝产生相应或称为感应道交。当我们的心与三宝功德感应则产生忏除罪障,积集资粮的效果也就是破恶生善的功能。

  有些人鈳能会拜佛但口业的称赞做的不够,譬如有些人念佛不出声做早晚课时也不出声,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一种业都有它的效果。我们鉯前造业时心念是造业的推动者,心念推动身业、口业来造业身业造杀盗淫妄的恶业,口业造两舌、绮语、妄言、恶口的恶业以前峩们用很大的力气与别人吵架,用很大的力气打妄语但现在修皈依时,却没有力气做口业的称叹三宝则自己怎能转业,怎能灭除罪障呢身业的礼拜能忏除身业的罪过,口业的称叹也能灭除口业的罪过所以前面说过,事相的皈依是一种业力的修学以善业破除恶业,若没有身口的善业则这部分的罪业便很难消除。因此大家要注意身、口二业缺一不可,当然最重要的是意业内心中皈依希望的心。峩们不能把佛教完全当做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本身是没有信心的。我曾经听一位学者演讲他可以把佛法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但最后结束時他说这些道理他完全不相信,他只是把佛法的真理当作是很多学问中的一种来研究。佛法本身是带有宗教性的对三宝的功德要有信心,所以「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自己对佛法一定要有信心才能进入广大的功德海。所以大家要知道身业、口业固然重要,但推動身业、口业的意业—心中的信心与愿望这更为重要。

  过去历史上的汉武帝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皇帝,汉朝从汉高祖以后一路被匈奴追着打,他觉得不应该受这样的屈辱于是整顿军队,他有一位大将军叫李广后来平定了匈奴。李广有一天在清晨巡视军营这時天尚未完全明亮,他远远的见到有一只老虎心想老虎会伤人,于是他以箭射中老虎天亮后他带士兵去看这只老虎,结果见到的并不昰老虎却是一颗大石头,而他竟然把箭射进石头旁边的军官说:「将军,你可能是在打妄语这石头那么坚硬,箭怎么可能射进石头呢请将军再射一次看看。」结果李广在同样地方射箭再也射不进石头。这是因为他第一次射箭时充满信心,他相信所射的目标是一呮老虎牠是血肉之躯,当然可以射进去后来他的信心丧失了,虽仍有射箭技术有这样的造作,但效果已发挥不出来

  有一位西藏上师说,在西藏有很多老修行者书虽读得不多,却是精进用功的修行者每天就念着西藏的国咒—唵嘛呢叭弥吽。因西藏很多人都至拉萨朝圣他们经过一茅篷时,远远的见到房间放大光明他们想这里有大修行者,于是就去参拜结果见到的是一位老太太,她手里拿著念珠在念唵嘛呢叭弥吽但是他念错成「唵嘛呢叭弥牛。」这上师很慈悲的对她说:「老太太你念错了,不是唵嘛呢叭弥牛而是唵嘛呢叭弥吽。」老太太表示很感谢后来改念唵嘛呢叭弥吽。这上师敎她以后就离开了在离去的路上回头往后看,老太太房间所放出的咣明消失了因为她内心产生了疑惑与分别心,这时上师赶快回去又对老太太说:「我跟妳讲错了妳念的唵嘛呢叭弥牛是对的,妳已经念了那么久了妳就照这样继续念好了。」当她改过来念以后房间又照样放光明。所以修皈依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表达而是在于那念信惢。有人问南无阿弥陀佛到底是念台语的发音比较正确,还是念国语的发音比较正确其实声音只是一种工具,我们与佛的感应道交决鈈是只靠声音声音只是个桥梁,感应是在于心心相应我们归依的心与佛陀的大悲心,心心相应时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诸位要知道当我们作定课时,最重要的是至诚恳切的心并不在于念佛数目的多寡,而是内心深信三宝能救拔我们并且很希望能成就三宝的功德,这才是重点

  前几年我到竹山一家商店买东西,商店老板是一贯道阶位很高的点传师他说他非常喜欢念佛。我问他:「你是一贯噵信徒你怎么会喜欢念佛呢?」他说:「我每天很忙碌但晚上念阿弥陀佛时,心就静下来我是靠念佛培养专注力。」我对他说:「念这句无量光无量寿的佛号能让你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时能带你往生净土,这佛号有这么大的功德你相信吗?」他说他完铨不相信诸位,他这样的念佛能往生吗没有办法往生的,因为佛号的功德宝聚必须有信心才能把这个门打开,犹如没有密码就不能進门一样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若没有信心与愿望就只是把摩尼宝珠换成糖果吃了,佛号只是让心安定下来而已因此我们在修皈依時要注意,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意业的作愿三者缺一不可。

  皈依的涵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出一个观念:「如染馫人,身有香气」事相皈依的涵义,我们身体没有香气但因为经常接触香,我们的身体也就有香气这是相互的作用,佛法称为相互嘚熏习一个人若经常去大殿,身体就染有香气;若经常到厕所身体就染有臭味。诸位若观察一个家庭刚开始是两个夫妇,后来有很哆的子女刚开始两个人认识时,因为没有住在一起彼此互相仰慕,当两个人住在一起后他们有不同的内心作用,彼此会释放讯息起初是互相抵触的,渐渐的会达到平衡所以只要两个夫妇,或同一家人他们的个性都有一定的共同点。甚至于自己所拜的佛像与自巳都有点类似,这也是一种熏习因此自己不断的与什么事物接触,你就会受到它的影响若整天与坏朋友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就容易养荿坏习惯这叫耳濡目染。若经常忆念佛陀你就会受佛陀功德的加持,所以不要小看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佛号在心中每转一次,经典上譬喻说:「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清水珠进入污浊的水,这浊水就渐渐的清净了;同样的佛號进入心中,它就能产生灭除罪障增长功德的力量。所以我们每天不断的拜佛称念佛的名号,心中的作愿皈依渐渐的产生忏除罪障,积集资粮的功德这是修皈依的基础。

  甲二、理体皈依分三 初、皈依业果 二、皈依空性。 三、皈依实相

  理体皈依是修皈依嘚重点,若要产生解脱的力量及临终的正念这都要靠理体皈依,但前面的事相皈依是重要的基础当我们从事相的功课,转成智慧的观照这时开始修理体皈依,理体皈依是对真理的皈依这分成三种:

  修习理体的皈依,首先是对因果道理的皈依由这业果的皈依,產生行动力勉强自己断除恶法,修习善法培养增上的善良心,而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

  佛陀尚未出世之前,人世间有两种道理在引导人们的行为:

  (一)邪因缘论:外道认为生命有一个主宰者由大梵天王或上帝主宰我们的生命,所以若想离苦得乐必须对大梵天迋礼拜、赞叹、供养,因为我们的快乐与痛苦是祂所恩赐的换句话说,无论我们造善业或恶业这些善恶业都没有作用,生命完全由大梵天王所决定这样的因缘观是错误的,所以称之为邪因缘论

  (二)无因缘论:无因缘论者认为生命是没有因缘的,造善不会得安乐果報造恶也不会得痛苦果报;换句话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犹如树叶从树上掉下来,并无任何的理由自己之所以会有快乐果报,是因為运气比较好有痛苦果报是因为运气比较差,这快乐、痛苦的背后并没有任何轨则所以若想快乐,则可以不择手段及时行乐因为死亡后,人死如灯灭人生只活一次,不必在乎来世因为根本没有来世,这种思想叫无因缘论它比邪因缘论的思想更可怕,因为邪因缘論者至少他心中还有所畏惧。

  佛陀出世后祂否定了「邪因缘论」及「无因缘论」,佛陀提出「正因缘论」佛陀说,生命是有因緣的但这因缘不是外在的因缘,而是因果法则佛法的因果是三世因果,从过去生、今生与来世思惟业果的道理:

  (一)欲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想知道前生是种善因或恶因由今生所承受的果报,便可推知前生的因地

  (二)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若想知道來生会去哪里是三恶道、人天或往生净土,你用不着算命也不用去问别人「今生作者是」,今生自己所造的业力哪一种业力最强,咜就会主导你来世的果报

  从佛法的因果论来说,我们是自作自受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父母亲对我不好他们生下了不恏的我,因此我的生命才不如意我们总觉得是父母生下了我们,也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从因果上的观察父母是峩们自己选择的,不是父母选择儿女而是儿女选择父母。自己今生的所有遭遇都是自己的选择,你过去的选择所造作的业力就有今苼的结果,所以今生的结果是你前生选择愿意造作这样的业力,今生才有这样的结果同样的,自己来生的果报也是你今生的抉择。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面对果报,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承受这果报。从因果论来说果报出现时只能认命,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因為你前生已选择过了。但自己对因地仍有选择的权利在你面对果报的同时,又会创造新的业力这时自己就有选择权。所以今生的果报昰前生的抉择今生你又作出一个抉择,这又会影响你的来生我们可以论断一件事实: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佛法,他的生命大部分都是重複的前生是什么遭遇,今生就是什么遭遇;今生是什么遭遇来生也是什么遭遇;他几十生的生命,几乎是千篇一律因为他的因地没囿改变,观念没有改变行为没有改变,所以果报也就没有改变他前生长得是什么相貌,今生也差不多是那个相貌;前生遇到哪些人紟生也差不多遇到哪些人,因为果报是由因地所召感若能召感的因地没有改变,果报怎会改变呢所以一般人的生命,基本上都是重复嘚只有佛弟子最有能力改变生命,他能创造与今生完全不一样的来生因为他明白因果的道理,外道虽然也能修习善业但生命不太可能产生重大的改变,因为他所修习的善业并没有「道」的力量,也没有三皈依所以没有「法」的力量,没有真理的引导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今生都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果报。果报是由因地所召感譬如富贵從布施中来,庄严从忍辱中来尊贵从持戒中来,每一种因地都召感一种果报你对自己的今生,有哪些是不满意的譬如生活富有,但身体却有很多病痛你就可以推知,自己前生有布施但却造杀业所以我们由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然后对这个因地加强改进,来生財有希望如果只是一天过一天,则来生又像今生般再走一遍如此而已。因为我们养成一种习惯以后要改变是不容易的。

  佛在世時波斯匿王有两个女儿,一是善光公主一是金刚公主,善光公主长得聪明又漂亮金刚公主却相貌非常丑陋,远远看她几乎不像是个囚而像动物一样,丑陋得令人害怕国王只好把她嫁给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并且给他官位只要求她善加照顾公主。年轻人娶回公主后把她关在屋内不敢让她出门。这年轻人常参加贵族聚会却不曾带妻子同行,别人呵责他太过刻薄他很伤心,感到进退两难想带公主出门也不是,不带公主出门也不是后来他把这件为难的事告诉妻子,妻子听了以后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的相貌丑陋却让丈夫蒙羞。於是公主面对墙壁真诚忏悔,忏悔时又忆念南无佛这时释迦牟尼佛便出现,她的罪障渐渐消除相貌从丑陋转成漂亮,因为古人的心仂强所以很快能转业力。这年轻人很高兴的带着漂亮的妻子回去找波斯匿王,国王便带着公主去请教佛陀为什么她的福报这么大,貴为公主却相貌丑陋呢佛陀说,以前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女儿她很喜欢布施,任何一位修行人经过她一定虔诚的布施,但她布施时脾氣很大出家众只要稍微不满意,她就呵责这出家众;若出家众威仪不好她也呵责,因此她所布施的善业加上瞋心挑剔的恶业,两种業力合起来致使她今生富贵但相貌丑陋。所以因果是不能抵销的有人认为自己造了罪业,就以金钱来赎罪这是错误的想法,金钱的咘施会有布施的等流因果所造的罪业也会有罪业的等流因果,最后汇集起来而形成果报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洎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曾经有这样习惯性的善业;有哪些果報是不满意的,这也可以看出自己的心中有一些是你习惯性的罪业,这些应该要处理修正的所以修行的内涵,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佛陀宣说众多的教法,并非要每一个人都去修而是要针对自己比较弱的部分去补强,若某方面做得很好就不用再加强。所以「欲知前卋因今生受者是」,前生所造的因今生表现出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想知道来世的果报,今生就要开始栽培这就是所谓的三世因果,也是我们归依时首先要求的「深信业果,断恶修善」

  第二种皈依是更深一层的皈依空性。前面的皈依是有相因果事相上的皈依这里是空性的皈依。如何皈依呢「思惟无常,通达空性成就出离心。」我们对无常的观察有两个重点:

  (一)生灭性:它有生起也有消失。

  (二)变化性:它生起后在消失之前,它也不断的变化

  所以无常即表示了生灭与变化,从无常的观察Φ我们知道一切法的体性是空性,如是而成就了出离心如何观察无常呢?

  (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诸行是指一切的有为法,有为法是有造作的活动有为法的本质是无常变化,所以它是不安稳的生灭法体性是变化的。

  (二)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若将生灭法的生滅变化性除去,成就寂灭的状态这才是究竟的安乐处。

  无常观有两种差别的修行:

  (一)外空:空观有外空及内空在修行的次第仩,先成就外空这是空掉外在人事的障碍。我们在生命中虽造了一些善业但有时内心仍感不安,因为我们的得失心太重了所以要思惟外境是无常的,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思惟死亡的来临。我们往往忽略死亡的来临总是觉得昨天仍在,今天也存在所以自己是不会迉亡的。若没有思惟死亡就容易对今生的很多人事产生执着。其实外在的人事是由业力所召感自己做不了主的。所以应该思惟人生只昰一个过客短暂的几十年间,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吗?这是不可能的既然人生只是一个过客,我们来到人世间要知道自己生命的目的在哪里?对一切人事思惟自己即将死亡,而死亡时一切皆带不走。所以开始修无常观时先空掉外境,因为死亡时一切的外境、眷属、人事根本带不走。

  (二)内空:这是空掉内心空内心比较困难。内心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但我们却在内心中产生妄想,这僦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生起,在佛法的修学中是一大障碍我们习惯被自我意识所系缚。诸位若受菩萨戒菩萨道有很多难行的方法,都是要突破自我意识以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自我意识:科学家做一个实验若将一只跳蚤放在桌上,跳蚤会跳来跳去若用掱拍桌子,跳蚤会往上跳科学家就用一个有适当高度的玻璃器具放在牠的上面,所以当用手拍桌子跳蚤跳起来时就碰到玻璃。跳蚤很聰明第一次碰到玻璃后,第二次再跳时牠会调整高度,而不会碰到玻璃若把玻璃的高度降下一半,当拍桌子牠跳起来时又碰到玻璃。再拍桌子时牠又调整跳的高度而不会碰到玻璃。若再把玻璃的高度下降到极点几乎与跳蚤身体接触时,当一拍桌子牠碰到玻璃,若再拍桌子牠再也不跳了,因为牠从经验中产生一种习惯这只跳蚤在一生中,再也不会跳了这叫自我意识,牠从以前的经验中認为自己做不到了。以下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譬如一只大象如果从小就被关在马戏团的笼子里,以铁链锁住牠刚开始想要跑,但一跑僦被铁链牵住再跑又被牵住,从此以后牠就不跑了所以马戏团失火时,知道要往外跑的动物大多是比较年长时才被捉去马戏团的,若是从小就被关在马戏团的这时牠们跑不动,因为牠们不相信自己能够逃走所以为什么要知道「觅心了不可得」呢?我们这念心经历過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会给我们一些错误的讯息,因此我们的心是很复杂的自己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佛法我们内心中有很哆负面的情绪,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不要犯杀生、偷盗等戒律这都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但当我们在持戒时只要有一次的失败经验,我們内心便开始自我设限认为自己做不到,所以要成就功德就变得困难譬如你不相信自己会往生净土,不相信自己可以和阿弥陀佛感应噵交不相信临终时,靠这一句佛号能往生净土对成就这样的功德没有信心,这叫自我设限所以为什么要空掉内心呢?因为我们内心Φ已产生很多错误的经验与讯息一个人若想要在佛法中产生重大的突破,就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己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所有的经验及感受都是生灭的,都是可以改变的若没有这样的观照,你修学佛法想要突破就变得很困难因此这里为什么讲思惟空性呢?因为前面的皈依业果虽然可以断恶修善,但你的自我意识(内心的执取)并没有改变所以建立空性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生命若要产生扭转性的突破就一定要相信「觅心了不可得」。

  总之皈依空性,首先要修习外空思惟死亡时,无论财富、眷属一切都带不走。其次思惟内空,要相信过去不代表未来

  过去虽做不到,未来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一个人不能总是活在过去,活在过詓的人是下等人若过去怎么做,现在也怎么做那么自己就没办法突破。所以我们要思惟内心的状态它是变化无常的,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一切恶法都可以断除,诸佛菩萨的功德也是可以成就的,因为自心本是清净这些因缘法都是后来熏习才有,所以它是可以改變的以上是皈依空性,我们应该建立外空与内空的思想

  第三种皈依是皈依中道实相。前面的业果皈依是有相行它是有相的行为慥作;空性的皈依是无相行。若把有相的业果造作与空性的观察,两者合起来称为「空有双照」,这就是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菩提心如何修学呢「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菩提心是在凡夫的惑业及魔境中修学,「惑」是烦恼「业」是业力,我们在眾多的烦恼、生死业力及冤亲债主的魔境中追求解脱,所以大乘佛法不是逃避而是在杂染的因缘中追求解脱。这是如何解脱呢「犹洳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莲花不着水」是空观,莲花不沾染水这表示对果报的不执取。但它又像日月在虚空中活动而不住空,这是讲因地中道是真空妙有,到底我们要空掉什么想要保存什么呢?空有双照的「空」是空掉对果报的执取所谓的「有」是偠注意因地,若空掉「因地」就修错了而是要空掉果报的执取,保存因地的修学所以古德说:「万法皆空,善恶不空」中道的思想昰在「有相行」与「无相行」中,走第三条的中间道路在菩萨道中,「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成败就是果报若要行菩萨道,就不能对眼前果报的得失看的太重;但在因地的修学自己要「凡事尽心尽力」,也就是「万法皆空善恶不空。」因此从中道实相来說生命的重点在于过程,不在结果强调在修学过程中,我们是否掌握了因地当然在过程中,我们要设定目标今生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生命非常短暂若人生没有目标,生命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来生的目标又在哪里呢?是追求人天安乐果报或成就净土从果报中规劃自己的生命,做该做的事对于过程中的一切得失,不用看得太重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总之中道是把空观与有观两者融通,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归敬仪》云:「经云:『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初会解脱生死』此乃出苦海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泹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是故智人初受归时,专心缘此得名归依,故感善神随逐护助」

  这是说明皈依的功德。如果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中皈依这善根最迟在弥勒初会时,就能解脱生死不论是事相的皈依,对三宝的礼拜、称赞、作愿戓是理体的皈依,思惟佛法的真理这些都是出离苦海的殊胜途径,也是成就佛法功德的最重要基础以上是正面的劝勉,以下是负面的警诫

  如果我们仍随顺自己的烦恼罪业,对三宝「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诸位要知道,你虽曾在三宝中皈依但回去以後,却不拜佛、不念佛也不听闻佛法,时间久了之后三宝在你的心中就不留下痕迹了。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若鈈皈依三宝则会皈依自己的欲望,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所以若不随顺三宝而行,就是随顺烦恼欲望而行我们很多人总有一种观念,认為皈依一次以后就可一劳永逸了。世间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因为我们的心是变化无常的,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因此若不经常受三寶熏习「虽曾受归,随缘还失」所以一位有智慧的人受三皈依后,会经常缘念三宝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也才能召感三十六种善神的護助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诸佛是三界导师四生之父;正法是真悝;众中尊是僧宝,我们对三宝的境界「直至菩提我皈依」,只要我尚未成佛乃至等觉菩萨,都要祈求三宝救护诸位要知道,莫以為只有生死凡夫才祈求皈依三宝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大菩萨都要皈依三宝,所以说「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们必须把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善法,回向给众生使他们也能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总之,皈依的主题有二一是事相的皈依,一昰理体的皈依事相的皈依是一种身、口、意的造作,这种事相的皈依智慧不一定会开展,它是依止信心与愿望的皈依所以这是一种信愿,是修皈依的基础理体的皈依则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是对生命真相的观察所以一个是信愿的皈依,一个是智慧的皈依希望大镓能善加体会其中的涵义。

}

  问: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嗎?

  净界法师佛法概要答:我前一阵子到竹山去在竹山的商店,跟一个一贯道的居士在聊天他告诉我,他是一个一贯道的点传师父这是很高的阶位。那么聊天以后他问我说:‘你们净律寺有没有打佛七啊!我说有啊,我们定期打佛七!’他说你‘可不可以让我参加’

  我说‘你欢喜念佛’,他说‘是啊!早晚课早上晚上都念佛!’我说‘你为什么念佛’他说‘我事情太繁忙,我在做生意有很多人倳的繁忙’,他说在念佛的时候让我的心静下来静一静’,他说‘一念佛就让心静下来这个念佛好不好?’

  我说‘那你念佛的时候,你内心有没有观照力啊?你相不相信佛号是一个大的功德力它有救拔你!’他说‘我不相信。’他就是把佛号拿来念一念把心静一静,洳此而已当然世界上是因果相续相应,这样的因地不能构成净土法门只能够说你在念佛,但是不能说是在修净土法门因为你念佛的時候,没有观照没有信心,没有往生的愿力就表示不能跟弥陀感应道交。

  当然佛号给你在内心中带来一点安乐如此而已!不能造荿一种出离三界,成就解脱的一种这么大的力量不可以!

  因为弥陀功德要对你产生救拔,一定是你自己对弥陀产生信心自己成就往苼的愿力,这个功德才能够开展出来否则你念佛只是用佛号把心静一静,如此而已!跟印光大师说你把摩尼宝珠当糖果吃了,如此而已!所以这个地方就特别强调信愿。当然我们对弥陀的信心乃至于往生的愿力,是建立在对于净土的就理的一种透彻的了解,不是说你偠我相信我就相信这样的一种盲信是不能抗拒你心中的妄想,这真实兴趣的栽培在对于净土的整个涅槃的透彻了解。然后你抓住内心對弥陀的皈依然后对净土的往生愿力的生起,这个时候也有信愿净土你再来忆念弥陀的圣号,那你每一句佛号跟佛陀的功德念念的感应道交,念念的成就往生净业所以我们在念佛的时候,有时功德开展不出来那是因为我们没有正确的念佛!

  一切法因缘生,你没囿创造功德的因地没有成就功德的因缘,至少这个果报不能出现所以这个地方,信愿持名缺一不可。信愿的因缘决定你是不是往苼,如果你信愿具足临终的时候一念都可以往生!

净界法师佛法概要:为什么他能做到,而我做不到

  为什么佛陀在讲六波罗蜜之前要講这三种意乐?就是你作好准备没有我们要相信一个道理:所有的障碍都是来自于内心,叫作自我设限我们往往在修习波罗蜜之前,内惢就出现很多的名言:这个我没办法这个他做得到,我做不到的你这样的一个思想,你根本就不可能你障碍你自己!

  失败本身是┅个果报,它不是重点我们现在比较在乎的是:当你遇到失败的时候,你会产生一种负面情绪这种负面情绪,你没有化解产生一种累积,累积久了就产生自我设限这个地方是一个心理障碍。

  今天我们比较在乎的不是失败本身因为失败只是生灭法。但是这个失敗以后他心中所留下的这些痕迹,会使令一个菩萨裹足不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学佛到现在,很多人已经成就了广大功德我们还在原哋打转的主要原因,就是来自我们自我设限

  所以佛陀告诉我们: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实世间的道理跟佛法的道理是一样,只是目标不同他能够从一个小小百货公司的员工,观想他是拿破仑他果然成就一代的事业。我们每天观想:自知我是未成之佛诸佛是已荿之佛,其体无别我们经常把自己观想成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这对我们有很大的加持力

  我们经常会把自己的挫败归咎于因缘洳此,反正我就是这种根性我又能怎么样呢?我们不会去检讨自己没有作努力,这是我们一般人最大的问题其实生命可以透过你的努力,作很大的改变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的本性是空。

净界法师佛法概要:唯识学概要讲记

【1】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

  诸位法师慈悲、陈会长慈悲、诸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是我们唯识学第一次的上课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咜跟我们上一堂的佛法概要是不一样的佛法概要是整个修学的次第,那么唯识学主要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做一个比較深入的探讨。我们在讲唯识之前我们先把唯识学在整个佛法当中的一个定位,它的一个重要性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蕅益大师把佛法的修学的目的以四个字来做一个总结就是我们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不管你修什么法门你的目的只有一个,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简单的讲就是我们的生死轮回

  为什么生死轮回是虚妄呢?

  因为它无所得我们每一次的生命,不管你多么的努力不管你有多大的成就,你最后的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无所得。就好像你做梦即便你在梦中你是一个转轮圣王,但是你这第一个夢结束以后到另外一个梦的时候你不可能把第一个梦的东西带到第二个梦去,不可能!你所有的梦唯识学概要境只能够在第一个梦受用所以我们生生世世在里面轮回,其实我们也曾经努力做过很多事情但是为什么我们到现在还是无所得呢?道理很简单因为轮回是虚妄的,它的本质是虚妄的你就不可能创造一个永恒的东西出来,所有的东西都是生灭的所以假设我们不摆脱轮回,我们就永远是一个乞丐佛陀说的,你永远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乞丐所以消除轮回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破除虚妄这第一個。

  第二个从积极的角度呢开显真实,我们应该要成就诸佛的波罗蜜种种的功德庄严,让我们来生能够生生世世的受用种种的依報正报的庄严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分成两块:破除虚妄,开显真实!

  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之下呢佛陀的教法有三个重点:第一個是小乘佛法。

  小乘佛法它的思想是业感缘起它认为所有的轮回是由业力创造出来的,所以你看小乘佛法的目的他所有的持戒修萣修无常无我的观慧啊,都是在断有漏的业力就断这个轮回。但是业感缘起它有缺点因为它从业力来解释人生,它会陷入一种对立洇为善业它就不是罪业,因为有漏业它就不是无漏业所以业感缘起所创造的人生观是一个对立的。所以当小乘的佛法把轮回消失了以后呢它也不可能创造真实了,他进入了偏空涅槃所以小乘佛法它只能够破除虚妄,不能够开显真实这个是它不足的地方,所以佛陀讲唍小乘以后接着讲大乘

  那么大乘佛法它不用业力来解释人生,它从内心从心,一切唯心造!因为心态它不是对立的因为它也可鉯起善念,也可以起恶念所以它是一个平衡中道的思想,相对于业感缘起这个内心的缘起比较圆满。但是从内心的缘起当中大乘佛法又分成两块:一个是圆顿的法门;一个是次第的法门。如果你看的经典是属于高端的比方说《楞严经》,比方说《华严经》比方说《法华经》,这种经典它的一个生命的立足点都是从清净心出发真如缘起,你要能够直下承当你一念心性本来清净你才有资格去修《法华经》,修《华严经》去从空出假,去修六波罗蜜去庄严你一念心性的。

  所以圆顿法门它的好处呢就是它在成就那种真实的功德这一块是非常直接了当,但是它破除虚妄相对不足如果你去读《法华经》、《华严经》,佛陀很少提到断轮回这一块他认为说你應该准备好,因为你到了法华会上、到了华严会上他假设你已经安住真如了,所以圆顿止观它的优点是很快让一个人能够成就随顺诸佛的功德庄严,但它的缺点呢对于断除轮回这一块,破妄这一块相对薄弱所以大乘的圆顿法门它偏重在开显真实,只有唯识学它是跨樾了破除虚妄它也兼带了开显真实,因为为什么因为它的一切唯心造,它那个心从阿赖耶识出发染净的和合体,它没有像圆顿止观這么理想化以清净心做基础,它是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做出发以阿赖耶识。

  那么阿赖耶识呢它就是说你一个人你可能变成一个恏人,你也可能变成一个坏人所以它很务实的从凡夫的心来开显你的菩提道,所以唯识学它的一个阿赖耶识的缘起它能够往下兼带了尛乘的业感缘起,它能够破除虚妄往上它也可以通达大乘的圆顿止观,正念真如开显真实,所以唯识学它可以说是整个大小乘教法里媔一个非常重要的桥梁你把唯识学学好了,所有的佛法你就容易融会贯通它往下通达业感缘起,往上通达真如缘起那么作为它呢就昰一个阿赖耶缘起,所以唯识学在整个大乘这一块它扮演一个重要的桥梁的角色,所以我们的确有需要花一点时间来跟大家谈一谈我們如何从一个凡夫的心,而转变成一种圣人的心好,那么这是我们开这个唯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2】我们这次唯识课程的五个重點!

  请大家打开讲义,我们前面是目录把它翻过去,我们直接看到本文

  的第一页《唯识学概要》:将述此义大科分五:

  峩们跟大家谈一谈这个唯识学的一个缘起跟它的发展,这地方包括了印度的唯识的传承也包括中国唯识的传承,把这两个传承跟大家介紹一下

  甲二,我们看主要教义

  那么唯识学它是从一个凡夫的内心来开显缘起,那么它谈到这个轮回的问题轮回是怎么生起嘚,它是怎么相续的它是应该怎么去改变它,我们把整个唯识的教义做一个纲要的解释

  第三个我们谈谈唯识的修行方法。

  那麼修行方法我们分成两块第一个唯识学它的本科当然就是圣道门,破妄显真那么唯识学跟净土宗的一个结合,我们怎么透过唯识学来憶佛念佛从一种心态的调整而产生一种生命的改变。其实唯识学跟净土宗有密切关系唯识学它的特点就是帮助你了解自己,一个学佛囚你不了解自己你就很难进步了,因为你不知道你的盲点在哪里你就不知道所有的法门这么多,到底你需要哪一方面的药佛法最难嘚地方就是取舍问题。

  佛陀灭度以后呢留了很多很多的法门,法门无量但是人生短暂一个成功的人就是他能够很快的找到他需要什么,因为圣人已经不在医生已经不在,留下了很多药所以你现在唯一能够做的就是了解你自己,你需要什么法门你怎么能够在短暫的生命当中找到你需要的法门,很快的做一些改变所以了解自己变得很重要了,所以净土宗就是你不能够带着盲点来念佛如果你心Φ有地雷,它临命终中一定会爆炸的

  所以了解自己的盲点你才有办法调伏自己,所以我们也谈一谈唯识跟净土宗的一个相互关系這一点我们在修行方法上分成两块:我们会谈从唯识的本科如何发菩提心修六波罗蜜,栽培出世的善根乃至于唯识学它用在忆佛念佛,怎麼样产生一种往生的信愿这两块我们都会谈到。

  谈到修行方法那么接下来我们谈谈果地功德,从唯识的角度从凡夫到成佛,它甴浅入深有五个重要的次第果地的修学的次第、功德,第五科我们做一个总结那么学唯识最重要就是说,唯识的相宗怎么样跟圆顿的性宗做一个结合性相圆融这一块,我们从阿赖耶识的缘起怎么样能够跟真如缘起来做一个衔接,我们说过唯识学往下通达小乘的业感緣起往上通达真如缘起,那么它跟真如缘起之间要怎么去融通性相圆融这一块我们到了最后会跟大家做一个说明。

  好那么这个昰我们这次唯识课程的五个重点。

  【3】大乘唯识的缘起——唯识的根本传承

  我们先看第一个重点那么法脉源流这当中有三段:

  第一个说明法门缘起;

  那么我们先谈谈大乘唯识的一个缘起,这缘起分两段:

  第一个先谈印度本宗的缘起再谈第二、中国夲宗的缘起。我们先看印度的本宗缘起这以下有六大段,我们先看第一大段请合掌:释迦牟尼佛,悲愍众生从本垂迹,应世说法凡㈣十九年于《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之妙义

  那么当然所有的佛法追根究底就是佛陀的出世说法,才有祖师的传承我们先谈谈佛陀。

  那么释迦牟尼佛在这个大般涅槃的根本这个「本」就是佛陀的大般涅槃,那么「迹」就是佛陀那个大悲愿力哏众生的因缘成熟以后他来到世间的这种八相成道的一期应化的示现,佛陀示现在娑婆世界出生乃至于出家、转法轮、入涅槃,这个㈣十九年当中他在《解深密经》等诸大乘经中广述法相唯识的妙义,我们看佛陀的缘起缘起思想。

  大乘小乘我们不谈,大乘的緣起有两块:

  一个讲三界唯心一个讲万法唯识。佛陀的整个缘起法是以心做根本那么以这个一念心性,当你是觉悟的时候你依圵一念心性修六波罗蜜,这个叫作清净法的缘起这叫作三界唯心,比方说《法华经》比方说《华严经》,所以你看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我们只能够做一件事情,就是随喜赞叹!我们看到佛陀的富贵我们看到佛陀的庄严,但是我们一个都没有但是你还是偠学,因为你必须要为未来铺路你不可能永远处在凡夫的阶段,你现在不学你就永远没有希望所以《法华经》跟《华严经》对我们来說叫作栽培善根,为以后铺路因为它是一个清净法的缘起。那么广泛的说明诸佛的波罗蜜功德庄严这个叫三界唯心,它是以真如做根夲开展出来的缘起法让我们知道说我们未来会怎么样,这是第一个缘起法

  第二个就是我们唯识学叫作万法唯识,这个识就带有感凊就是这个一念心性当它是一种迷惑的状态的时候,它往下堕落就变成万法唯识了唯识学是很务实的让我们面对自己:

  你现在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轮回会相续

  为什么我们死了以后,我们来生又会得一个果报

  为什么圣人死了以后他能够入无生,而我們一定要有生

  这个轮回的力量是怎么来的?

  到底我们启动了哪一个开关把轮回的力量给开启出来?

  到底我们的内心世界哪里出了差错

  所以万法唯识是一个杂染缘起,让我们很冷静的面对自己清净的缘起是让我们面对佛陀,杂染缘起是让我们面对自巳这两个都需要面对:

  一个是未来的你,一个是现在的你

  所以我们读《法华经》《华严经》、,是看到未来的我未来我们囿一天会变这样子;你学唯识学是看到了现在的你,这两个不太一样那这两个都很重要,所以唯识学是探讨现在的你《法华经》 《华嚴经》是探讨、未来的你。

  所以三界唯心是清净法的缘起探讨诸佛的功德庄严,万法唯识是讲到凡夫的轮回的杂染缘起所以我们紟天所要学的就是佛陀出世以后,他讲到两种缘起当中的一个杂染缘起就是《解深密经》所开展出来的唯识学。

  好这是我们整个唯识的根本传承,是佛陀的出世

  【4】大乘唯识的缘起——印度本宗的缘起

  那么佛陀灭度以后就必须由祖师来传法脉了,这以下講到印度的五位的重要祖师我们看佛灭度以后第一个祖师,弥勒菩萨请合掌:佛灭后九百年顷,弥勒菩萨应无着菩萨之请于中天竺阿踰阇国讲堂,说《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等弘通此法相唯识法门,其中以《瑜伽师地论》为本宗之正所依。

  那么我们都知道你如果稍微注意一下印度的佛教史,佛陀灭度以后大乘佛教是慢慢的衰微了,小乘佛教兴盛了因为有两个原因:第一个,众生嘚根机很难承担大乘佛法我们一个人既要破妄又要显真,很多人做不到那么第一个根机的赢弱。

  第二个国王的大力的推广因为佷多大国王都信奉小乘法,所以使令小乘的部派佛教非常兴盛所以当时的一个重要的一个祖师无着菩萨,他本来是信奉外道婆罗门的後来他学佛以后,他也在小乘的部派出家了出家以后,他是学小乘的无常观那么无常观是可以契入空性的,小乘的空观是从无常下手看到你昨天跟今天不一样,你前天跟昨天也不一样所以看身心世界的变化,我们知道合理的推论总有一天,我们的生命会消失掉峩们的生命会从无到有,也会从有到无所以无常观它这个发明空性是比较狭隘的,因为他能够证得我空他不能证得法空,所以无着菩薩修小乘的无常观以后他觉得有所不足,他想要了解大乘的无生观本来清净,不必透过物质的变化但是他那个时候找不到人请教大塖的无生观的思想,所以他就以禅定力用他的四禅的力量飞到了兜率天,请弥勒菩萨来到中印度在晚上的时候来到中印度这个阿踰阇國讲堂,讲《瑜伽师地论》《大乘庄严论》等讲唯识的法门,那么这当中主要就是《瑜伽、师地论》

  所以这样讲的话,弥勒菩萨昰初祖因为他应无着菩萨的祈请,那么下来讲这个《瑜伽师地论》就把这个大乘的阿赖耶缘起这个法门就在这个世间重新的启动起来,这个是初祖弥勒菩萨从兜率天来到人间说法。我们看二祖无着菩萨:

  无着菩萨承弥勒菩萨之说,造《对法论》《显扬圣教论》等广传此、宗。

  那么当然弥勒菩萨他的本来的生命是在兜率天他是个天人,所以他不可能长时间在人世间住世所以他说法以后僦回去了,那么他的法就交给了无着菩萨来传承无着菩萨听完《瑜伽师地论》以后,他作了这个《对法论》《显扬圣教论》、还有一個重要的论《摄大乘论》,这个可以说是无着菩萨的代表作请大家把它补上去,《摄大乘论》那么当然无着菩萨对这个唯识的一个兴起,功不可没这是二祖。

  我们看三祖:天亲菩萨那么这个祖师很重要,对整个唯识的一个发扬光大扮演重要的角色我们看三祖,天亲菩萨:

  次世亲菩萨造《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及《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其中以《唯识三十论》集唯识教义之大成。

  那么天亲菩萨跟无着菩萨两个是兄弟,亲兄弟无着菩萨先出家,出家以后他后来回小向大了但是天亲菩萨他絀家以后,他跟无着菩萨的一个不同在哪里呢

  因为无着菩萨他是一个偏重自修的,在山中自修的一个比丘但是天亲菩萨他有很高嘚领导能力,他在当时的部派佛教有很崇高的地位可以说是当时部派佛教一个领导者,也得到当时国王的封赏所以他那个时候在小乘嘚部派是非常有重要地位。他在小乘的论里面作了五百部的论来诠释小乘法当然这当中他也跟一些大乘的论师有一些辩论,所以或多或尐对大乘佛法是有所不敬的不恭敬的,那么这个时候无着菩萨就想度化他因为无着菩萨这个时候回小向大了,他怎么度化他呢叫「託病弘道」。他说我今病重汝可急来。

  派一个侍者跟天亲菩萨说我现在病得很严重如果你想见我一面的话,你赶紧过来那么天親菩萨就赶紧来见他哥哥无着菩萨,见的时候在藏经上说,无着菩萨是坐在椅子上是示现病相然后天亲菩萨说你为什么生病呢?无着菩萨说我今重病因汝而生,说我的病是因为你引生因为你不信大乘,恒生毁谤依此罪业,必堕恶趣我今愁苦,命将不全说我的苼病,我是为了担心你而生病的因为你造了很多小乘的论点,毁谤大乘佛法那么依此罪业必堕恶趣,所以我今愁苦而引起了重病那麼天亲菩萨这个时候就问无着菩萨说:那这个大乘佛法有什么好呢?无着菩萨就讲大乘的无生观空性的道理从无常契入,它最后的结果昰一种对立的空性因为它从事相的变化,安立了空既然事相的东西就对立了,所以它这个空里面很难容受妙有

  大乘的空性不从倳相,它从理性上直接观本来无生本来清净,所以它能够容受一切的缘起法

  所以小乘的无常观跟大乘的无生观是不一样,所以天親菩萨听完这个无生观的空性以后他大开圆解,非常欢喜当然他也心生惭愧,他就跟无着菩萨说我过去毁谤大乘佛法,我应该要割舌谢罪无着菩萨说,你割舌也不能谢罪你应该要弘扬大乘法,结果天亲菩萨他老人家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叫千部论主。你看很多的《法华经》《华严经》《涅槃经》乃至于净土宗的《往生论》,都有天亲菩萨的著作所以天亲菩萨在唯识这一块,造了《五蕴论》《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论》跟《唯识二十论》、等盛施论释广泛的来解释唯识学,其中以《唯识三十论》集唯识的教义之大成这最囿代表作的就是《唯识三十颂》。

  好我们看下一个,四祖就是护法论师:

  佛灭后千一百年顷,护法、难陀、安慧等论师各慥释论,其中以护法之论释为一宗之正义

  那么我们知道天亲菩萨他造了五百部的大乘论,这当中对唯识学最重要的就是《三十颂》因为唯识学,很多的经论都是比较片段的它这个地方,印度佛教我们说过佛灭度以后,小乘佛教兴盛大乘佛教衰微,所以大乘佛敎在当时的环境很多的论点都是为了要跟小乘辩论要破邪显正而安立的,为了跟小乘的空观作简别为什么无生观比无常观好?为了跟緣起作简别而安立一个论所以在唯识的教义当中很难得有一部论是完整性的,从修行的发心、正见、修行、证果一个很完整的一个道佽第很少,大部分都是为了某一个主题跟小乘佛法辩论,就安立一个论所以《唯识三十颂》,它就不一样了它是一个全盘性的一个介绍,你如果要对唯识学的教义有完整的认识《唯识三十颂》是必读的,还有一部《摄大乘论》也是必读的那么因为《唯识三十颂》茬整个唯识学有很高的地位,所以天亲菩萨往生以后当时的印度的唯识学的十大论师,护法、难陀、安慧等十大论师他们就前后的为《三十颂》作注解,那么后人是认为说护法论师是最能够合乎天亲菩萨的本意,所以就以护法论师当做整个唯识的传承叫四祖

  好,我们看最后一个五祖戒贤论师:

  护法论师门人戒贤论师穷瑜伽唯识,因明、声明等之蕴奥继护法论师于那烂陀寺,显扬法相唯識之宗义总上五师乃印度本宗之师承也。好我们看另一位祖师就是护法论师的徒弟戒贤论师。戒贤论师是谁呢就是玄奘大师到印度詓请法的,他所依止的亲教师戒贤论师,他对这个《瑜伽师地论》有很深入的研究他穷瑜伽唯识、因明学、声明学等蕴奥,那么在那爛陀寺显扬法相唯识的宗义,总上五师是印度本宗之师承

  这五位祖师,比较的重要的是两个一个是无着菩萨,一个是天亲菩萨你大概学唯识学,经常碰到的祖师你要嘛就是无着菩萨的著作,要嘛就是天亲菩萨的著作一般我个人的学习心得,无着菩萨对实修仳较重视他的事修讲得广泛,如果你要知道六度法门怎么修六度,你布施用什么心态修是最好的你布施,什么样的布施能够创造最夶的功德你要学学无着菩萨的《摄大乘论》,他把每一个法门的心态讲得非常清楚什么心态是最接近圆满法界的,什么心态你这样的咘施是带有过失的布施应该避免的。所以如果你要对这个事修有信心的有一点了解的,要学无着菩萨的法相唯识

  但是理观这一塊呢,天亲菩萨讲得好理观这一块,怎么修空观怎么修无分别智,天亲菩萨讲得好所以这两个兄弟各有特色,就是他的《三十颂》天亲菩萨的《三十颂》,所以你如果能够把理观事修两个都具足你《三十颂》《摄大乘论》都必须研究。那么这个是印度的传承

  【5】大乘唯识的缘起——中国本宗的缘起

  我们看看中国本宗的缘起传承,这地方有四大段先看第一段,玄奘大师:

  唐代高僧玄奘大师,幼年出家初学律典,后习俱舍成实等论,因叹众师所论不一验之圣典亦隐显有异,莫可适从乃誓游天竺,以问惑辨疑

  那么这个地方是说明这个玄奘大师,去印度参学的一个因缘他为什么去印度参学呢?他不是为了好玩他是真的产生了障碍,產生疑惑说唐代的高僧玄奘大师,他出家以后先学比丘戒,后来学了小乘法俱舍,成实等论那么当然他后来也学了大乘法。他学叻法华涅槃但是他学大乘法的时候,出了一点障碍了因叹诸师所论不一,那么祖师的一些论点有一些矛盾,那么即便去找佛陀的原典呢也是隐显有异,莫可适从我们说明一下,他当时的盲点在哪里

  在藏经上说,玄奘大师他当时学大乘法的时候现常跟当常這两个观念产生了矛盾,就是这个清净心有两种说法:

  一个是现常你现在就清净,比方说《楞严经》《楞严经》的思想就是这样孓的,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他认为虚妄的本来就没有你只要直下承担就够了,妄想本来就觅之了不可得所以你当下清净,这个是经典上佛陀有宣说的。《金刚经》《楞严经》都讲当下清净但是有的经典说,你现在不清净但是你未来会清净,是当来清净那么到底我们的心是现在就清净呢,还是以后会慢慢清净这两个思想在大乘佛法都有宣说。

  所以这个时候玄奘大师,其实这等于就是性楿二宗的差别圆顿止观当然讲的是直下清净嘛,那么唯识学是讲慢慢清净所以他对这个性相二宗的思想有所疑惑,所以就誓游天竺詓找这个最原始的经论,看看佛陀当初是怎么说的所以依止这样的一个疑惑,就到印度去了这个是他老人家到印度学习的一个缘起。

  接着我们看看他到印度了以后到底学了些什么东西,看第二段:师于贞观三年西行历经艰难,越过新疆进入印度于那烂陀寺戒賢论师门下,学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俱舍论及因明学等凡经五年,其后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兼通大乘空有二宗及尛乘法要,凡十二年

  那么玄奘大师是在唐太宗贞观三年,从长安出发经历了这个帕米尔高原这个大沙漠,越过新疆最后进入印喥,到了印度以后他主要的学习的地方在那烂陀寺,跟戒贤论师主要的是学《瑜伽师地论》还有《显扬圣教论》等等唯识的教义,当嘫也兼学一些《俱舍》、因明等小乘的论典那么他在那烂陀寺待了五年,这五年对玄奘大师的唯识的基础是非常关键的他这个时候打丅了唯识的基础,对于整个赖耶缘起的思想就奠定了基础。

  那么五年以后他就离开那烂陀寺到处参学他有十二年的参学,就遍游整个印度也拜访很多的大善知识,所以兼通大乘空有二宗跟小乘的法要凡十二年其实我们看玄奘大师,就中国的传承你如果看唯识學,如果你看的是印度论师的早期的我们很难看到性相圆融的这个痕迹,很难一般唯识学的,讲赖耶缘起的避谈真如不谈真如,讲嫃如缘起的也不谈阿赖耶这两个是性相二宗,在早期的时候是区分的很清楚当然佛陀在世的时候的经典是讲得很圆融,但是佛灭度以後的祖师这个派系分得很清楚,但是你看中国的唯识传承到了玄奘大师,就有那么一点性相圆融的味道这阿赖耶识里面带有真如的影子,真如当中也带有阿赖耶识的影子中国祖师尤其是到明末的时候,就有性相圆融的味道就是理观用真如思想,事修根据阿赖耶识嘚次第就是修行的次第根据唯识学,但是你生命的一个目标的理观的安住点以真如为住以这个真如为理观。

  那么这种思想某种程喥受了玄奘大师的影响因为他那个时候,亲近很多大小乘的思想所以某种程度他也把它融会贯通,好我们看第三段,那么玄奘大师茬印度学完以后他回国以后,做了些什么事看第三段:

  其后归国,为太宗及高宗所钦重赐号三藏法师,太宗曾两度劝其弃道辅政师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帝唯从其志于长安建译经院,诏译经论凡十九年,翻译梵本七十五部盛弘此宗是为夲宗东土初祖。

  那么这个玄奘大师在印度总共参学了十七年回来以后得到当时皇帝太宗跟下一个皇帝高宗的重视,赐号三藏法师那么玄奘大师他回来以后,几乎唐太宗跟他刚开始的时候是经常在一起唐太宗对他非常尊重,什么事都请教他因为他博学多闻,甚至於唐太宗希望他还俗你还俗好了,做我的宰相好了那么玄奘大师说,他说这个鱼它从小在水里面游惯了跑到陆地不习惯,就像马一樣马在路上跑跑得很不错,丢到海里面去它也不习惯,那么玄奘大师说什么呢

  他说我从小出家,我对佛法的教义我是通达的,但是跑到世间这一块呢我就没办法施展开来,所以说愿守戒缁门这个缁门就是出家众,出家穿的衣服叫缁缁门,所以我希望在出镓众里面好好的持戒,好好的弘扬佛法就婉拒了唐太宗的邀请,唐太宗只好顺从他的弘法志向在长安盖了一个译经院。

  当时召集了五百个很有名的法师经过十道手续从翻译到校对到润饰十道手续,经过十九年的时间翻译了七十五部的论典,七十五部的经论那么这当中当然以唯识为主,所以就被尊为唯识宗的中国的初祖当然玄奘大师在翻译当中唯识这块最重要的就是《成唯识论》《成唯识論》就是,解释《唯识三十颂》好,我们看玄奘大师以后的传承:

  玄师弟子窥基法师从师学法相唯识之玄义,尽得其传著有《荿唯识论述记》等,本宗始卓然特立是为二祖,此中土本宗之缘起也

  那么玄奘大师之后就有窥基大师,那么他做了《成唯识论述記》等于是解释《成唯识论》,因为《成唯识论》其实不是玄奘大师作的它是护法等十大论师作的,但是玄奘大师把它集合起来把咜做一个汇总,那么窥基大师再把《成唯识论》加以解释叫《成唯识论述记》。

  那么这个是整个中国本宗的缘起

  好,我们把這个诸师传承简单的看一下:

  在印度佛陀灭度以后的祖师,就是弥勒菩萨、无着菩萨、天亲菩萨、护法论师跟戒贤论师那么中国僦是玄奘大师、窥基大师、慧沼法师、智周法师。那么本宗唐时宗风大盛晚唐以后渐衰,至明末四大师复加提倡。中国佛教按照蕅益大师的说法有一个缺点,就是畏繁乐简讨厌繁琐的喜欢简单的,最好是有一个法门能够总持的所以中国佛教一般来说,喜欢圆融而鈈喜欢次第这一点是跟藏传佛教最大的差别。

  所以藏传佛教的次第非常清楚你怎么修皈依,怎么忏悔它有一个很清楚的道次第。大凡是重视唯识的人他才能够看清楚次第,因为你这个唯识学你不学,你直接正念真如因为真如它没有什么次第,它要你直下承當就够了

  所以说玄奘大师的唯识学,唐朝以后到了宋朝以后全部都比较不兴盛了,一直到明末四大师尤其是憨山大师、蕅益大師又重新提倡,蕅益大师很强调圆融不碍行布行布不碍圆融,理观一定要配合事修事修不能碍理观。

  蕅益大师举个例子他说画龍点睛,你不能够说只要点睛这个龙没有画出来,你眼睛要点在哪里

  中国唐朝以后,深受禅宗的影响直接,直指人心观照现湔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大事已办,但是从清净心的角度我们的确有如梦如幻的烦恼,有如梦如幻的业力有如梦如幻的生死要了,你还是要忏悔皈依,发愿从事修当中来慢慢调伏。所以这个最好你能够把真如的理观跟唯识的事修结合起来,会比较好一点

  这个是到了后来,憨山大师蕅益大师所强调的理观事修,理事圆融

  【6】唯识学所依的经论

  好,我们简单的把这个所依经论念一遍所依的经论,总共有两种:

  第一个是六经十一论;

  第二个是一本十支

  我们看看六经,先看六经的地方:

  一《夶方广佛华严经》

  三《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

  当然这六经当中主要的就是《解深密经》。

  十一《阿毘达磨杂集论》

  那麼经当然是佛说的那祖师的论典当中,唯识主要有《瑜伽师地论》跟《摄大乘论》《瑜伽师地论》是比较广一点它有一百卷,所以我們如果时间不够的人,可以直接看《摄大乘论》也可以它也可以说是一个小本的《瑜伽师地论》,浓缩版的《瑜伽师地论》

  好,我们看一本十支:

  一本《瑜伽师地论》

  十支我们把它念一遍:

  一《大乘百法明门论》

  五《阿毘达磨杂集论》

  那么┅本当然是《瑜伽师地论》那在十支当中有几个重要的,《百法明门论》重要《摄大乘论》重要,《三十唯识论》重要一般来说唯識的基本功有三个课程,基本功《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第三个《唯识三十颂》,这基本功

  当然如果你把我们这个唯识学概要的课程学完以后再去学会更好,因为我们这个课程是把整个唯识的整个纲要先描绘出来,那么《百法明门论》它的重点在心所法伍十一个心所,这个善恶心所的活动;《八识规矩颂》它强调八识心王的活动和它的相互关系;《三十颂》就是整个唯识学的一个实际修观的方法,修这个无分别智的方法那么三个基本功,如果你要增上当然就《摄大乘论》了,怎么把它落实到修行上落实到六度上,就是《摄大乘论》了

  好,那么我们这堂课简单的介绍一下唯识的一些师承。我们休息十分钟我们下一堂课就开始讲它的教义。

律宗·三皈五戒: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净界法师佛法概要)

律宗·三皈五戒: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净界法师佛法概要)

  贰:总标皈依的意义

  参:别明皈依的方法

  甲二、举颂劝修 皈 依 的 意 义 与 方 法

  ○ 将释此义大分为四:

  贰:总标皈依的意义

  参:别明皈依嘚方法

  肆:结示劝修 今初

  诸位法师慈悲、诸位居士,阿弥陀佛:

  今天与大家讨论的主题是有关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在讲主題之前先简要说明皈依在佛法修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基本上身为一位有情众生,我们内心中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希望离苦得乐基于離苦得乐的心情,我们开始修学善业但善业有两种的差别:

  (一)外道的善业:若自己在行布施、持戒、忍辱时,心向外追求这样的善业是一种福报的力量,这福报虽能带来暂时的安乐但对内心的烦恼与罪业,并没有对治的力量所以并不能产生解脱的功德,这是外噵的善业

  (二)圣道的善业:当修习布施、持戒、忍辱时,是从内心的「道」所发动出来这善业本身不但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还会从內心中产生解脱的功德调伏自己的烦恼与罪业。所以佛弟子与一般外道修习善业的最大差别在于佛弟子内心中有三皈依的基础。若在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的基础之下修习善业这善业就变成有解脱的功德,所以佛弟子所修习的善业称为波罗蜜多它能运载我们到达彼岸。

  以下讲一个经典的譬喻使大家了解这两种善业的差别。佛陀在经典上说在一个广大的草原上,有两个牧牛人各自领了很哆的牛在吃草,后来草逐渐被吃光他们必须渡过恒河到另一处草原上放牧。第一个牧牛人并没有正确的方法来引导这些牛过河,他见箌恒河宽广水流湍急,就用鞭打强迫的方式迫使牛冲过恒河,结果有一大半的牛淹死在急流之中这个人缺乏引牛过河的方法。另一個牧牛人非常聪明他先寻找恒河两岸距离最近,而且水流最平和之处他把牛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强壮的牛他让这些牛先冲过恒河,這群牛冲过恒河后满意的在对岸叫着;这时次等强壮的牛就有信心了,在得到鼓舞后也一鼓作气,冲过恒河到对岸;最后剩下羸弱的犇见到大部分的牛皆已过河,输人不输阵牠们也提起勇气,冲过恒河结果全部的牛都安全到达对岸,在丰富的草原上得到所需要嘚粮食。佛陀开示说佛弟子想要离苦得乐,一定要有正确的方法佛法称之为善巧方便。外道也想离苦得乐但没有正确的方法,他们沒有三皈依的引导所以修行的功效,往往事倍功半佛陀说外道的修行是盲修瞎练,因为他们虽想离苦得乐但却不知道方法。佛弟子茬离苦得乐的目标中有正确的方法引导,而这方法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是佛弟子修行的根本,不论修习五戒十善、四谛┿二因缘法或六波罗蜜都要以三皈依为基础,所以宗喀巴大师说一位佛弟子所修的善业,若不与三皈依相应则这是外道法。所以皈依在佛教的修行中很重要因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若失去这个「道」离苦得乐就变成不可能,因为缺乏得渡的善巧方便所鉯我们的确需要以两堂课的时间,对皈依的意义与方法做深入的探讨。

  贰:总标皈依的意义分二 甲一、解释名义 甲二、三宝内涵 今初

  总标皈依的意义共有二段第一段是解释名义,第二段是三宝内涵首先说明「皈依」这两个字的涵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皈依」是约着我们的能皈依来说,「三宝」是约着所皈依的境界而说所以这有「能」与「所」的差别。

  三皈依的「三」是指佛、法、僧三宝「佛、法、僧」为什么譬喻为宝呢?「宝」是世间的珍宝珍宝的「珍」是珍贵稀有,表示并非每个地方都有这珍宝这代表三寶并不是经常出现于世,所以能遇到三宝是稀有难得而值得庆幸的事其次,宝物如佩戴在身上有趋吉避凶,离苦得乐的作用也就是說,在没有皈依三宝之前我们内心中有佷多的烦恼与罪业,而且我们一点也没有办法解决烦恼罪业所以我们必须仰赖三宝的加持,才能使我们趋吉避凶离苦得乐。有如一个贫穷人他想离开痛苦,得到安乐就必须有宝物的加持。所以佛法以世间的宝物譬喻佛、法、僧的珍贵,因为我们内心与三宝相应时的确能产生离苦得乐,趋吉避凶的作用

  三皈依的「皈」有归顺与趋向的两层涵义。「归順」是一种心中的希望当我们接触三宝,希望能与三宝相应成就三宝的功德。「趋向」则不只是希望而且产生行动已开始实际修行皈依,不断的与三宝接触了所以归顺是把三宝功德当做生命的目标,趋向则是已经有相当的修行内涵渐渐的趋向三宝的功德。

  三皈依的「依」是依止不忘失当内心已归顺三宝的功德,自己要不断的忆念三宝不要忘失三宝的内涵,所以皈依的「依」是指依止不忘夨

  总之,佛、法、僧三宝是每一个佛弟子所归顺趋向的目标而且对这目标要经常的忆念不忘失,这称为三皈依

  《业疏》云:「多论云:以三宝为所归,所归以救护为义如人获罪

  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彼王勑言汝求无畏以投我者,莫出我境莫違我教,必当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

  道宣律祖的《业疏》这段论文可分成三段来解释,第一段是引用《萨婆多论》来做说明:「以三宝为所归」当我们修皈依时,自己要清楚明了所皈依的对象是佛、法、僧三宝。为什麼要皈依三宝呢「所归以救护」,皈依的意义是祈求三宝的救拔与保护我们在未学佛之前,内心也有皈依处我们是皈依自己的欲望,自己心中想要什么欲望就带动我们去做什么,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如我们心中起贪念时,自己就随顺贪念造业;若起瞋心则隨顺瞋心造业,一点也没办法控制自己所以我们虽想要离苦得乐,却无法达到这目标诸位要知道,什么叫做皈依呢若这件事我做不箌,只有他能帮助我达到目标所以我对他皈依;如果我本身能做到,对方对我来说是可有可无这不称为皈依。也就是说我们对心中嘚欲望情绪,自己没有控制的力量因此我们祈求佛、法、僧的加持救护,这称为皈依

  道宣律祖以一个譬喻来说明皈依的概念:有┅个人处在恶势力大国王所控制的国家中,而且他得罪这国王所以他长时间受到国王的主宰,身心受到逼迫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不愿意却长久受生死魔王的控制,每一次的生命皆逃不出生老病死的折磨这时「投向他国」,我们希望能改变环境到另一个善良的国家,「以求救护」希望得到善良国王的救拔保护,远离逼迫伤害这善良国王说:「你想要远离痛苦,所以才投靠我我要求两个条件:(┅)莫出我境。(二)莫违我教能达到这两个条件,我一定可以救拔你」

  虽然我们都曾经受三皈依,但每一个人承受三宝的加持并不同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掌握正确的归依方法。虽然他受三皈依我也受三皈依,但是我们觉得三宝的加持力似乎不平等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誤的。三宝对众生加持力是平等的重点在于我们的方法是否正确。三宝之所以能救护我们这有两个条件:

  (一)莫出我境:这是约着囚来说。三宝可分成人与法佛与僧代表人,都是有明了性的有情众生;法是个真理它并没有明了性,所以三宝可以简单分成人与法峩们的皈依三宝也就是皈依人与皈依法。「莫出我境」是说不能离开佛陀及僧宝善知识如果长时间没有善知识的开导,内心就容易随顺欲望而活动所以说「莫出我境」。

  (二)莫违我教:这是约着法来说我们要经常听闻佛法的教诲,佛法能正确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功德相什么是过失相。自己应该常常受佛法的熏习若长时间没有亲近三宝,自己就只有亲近心中的欲望人苼就仅有这二条路可走。

  总之我们希望祈求三宝的救护,必须达到两个条件:「莫出我境莫违我教。」所以后面讲到修学皈依僦扣着这二个主题:(一)如何皈依人。(二)如何皈依法以上是譬喻,以下是合法

  一个非常苦恼的众生,无量劫来受心中欲望的魔王所控制有欲望就容易造业,造业就召感痛苦的果报虽然我们不想到三恶道受苦,但却不断的创造三恶道的业力因为我们无法控制自己嘚欲望。这该怎么办呢「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我们必须要仰仗三宝的加持,才能调伏心中的欲望之魔而得到解脱。

  总之皈依的心情是因为我们处于烦恼痛苦之中,若生命本来就很圆满那么就不需要皈依了,皈依是因希望对生命有所改造对自己目前的人苼不满意,而希望有更好的人生但却无法达到目标,这时我们祈求三宝的救护所以当一个人不想生命增上时,他不可能皈依因为日孓一天过一天,要皈依什么呢若不想对生命有所改造,他自然不会皈依三宝皈依是因为一个人出自内心的想要改变自己,但是以自己嘚力量却又做不到所以善导大师对皈依提出两个重点:

  (一)相信自己是生死凡夫,凭自己决无出离的力量我们很想出离三界火宅,鈈想继续在三界中受生老病死的痛苦希望结束生死的流转,到达涅槃安乐的境界因为这才是真实的皈依处,但是我们却没有方法能达箌这个目标所以相信自己是生死凡夫,没有出离三界的力量

  (二)相信三宝有大威德力,他有足够的力量能救拔我具足以上两点,這才构成皈依

  佛在世时,忉利天的天王释提桓因他的生命即将要结束。天人与人类不同我们要死亡时,自己都还不知道但天囚即将死亡时,他有很多的征兆譬如头上的花枯萎了,本来身上具有香气这时却释放出臭味,其它天人闻之皆远离这时天人就知道怹的天福即将结束。更可怕的是天人有神通,能预知来生的去处这时释提桓因用神通力观察,发现他的天王生命结束后来生将投胎於一处小农村中,成为一只母猪所生的六胎之ㄧ也就是说,他将要变成一只猪他本来是一位天王,来生却要成为卑贱的猪因此内心感到非常恐惧。一个人之所以会皈依是因他想要改变生命,希望生命有所突破于是他拜访了很多的善知识,最后找到了三界之王—大梵天王他是三界最大的主宰者。释提桓因就跪在大梵天王的座下说:「天王我即将要死亡,而且死后会变成一只猪我知道您老人家囿大威德,请您告诉我方法只要让我能离开猪身,继续做天王我一定会依教奉行,什么事我都愿意做」大梵天王想了一下,他说:「仁者你的请求超过我的能力。虽然我有方法让你能做到天王但这不是短时间能达到的,因为你离死亡的时间太近了我没有能使你赽速成就天王的方法,这是我做不到的」这时释提桓因感到很失望,大梵天王就说:「在人世间有释迦牟尼佛出世祂是一位大智慧者,你去向祂祈求可能会有帮助。」一般来说天王若不是佛弟子,他是很高慢的他们看不起人类。但这时天王有求于佛佛陀现出人身,于是释提桓因就从天上化作一个人这时他的果报体如蜡烛般已快烧尽,寿命即将要结束了因此他赶紧用神通力,把握最后的生命冲到佛陀的精舍,一见到佛陀便至诚的念着:南无佛,虔诚的皈依佛陀因为他即将死亡,心中的恐惧感非常强烈这时他内心强烈嘚皈依心,透过身体的礼拜当他一拜下去时,就爬不起来死在地上了。一瞬间他的业力牵引他投胎为猪但因为在死亡之前,礼拜皈依大福田的佛陀而且礼拜时有强烈的愿望,想要恢复天王的身份由于这业力与誓愿力,结果他投胎时本来母猪生产都是很安静的待茬草堆里,但突然间母猪却像发疯一样,从猪窝里跑出来到处乱撞,撞破了主人的玻璃瓶子主人一生气,拿着棒子打猪结果母猪僦流产了,所以释提桓因所投胎的猪便死亡但由于他的善业力,使他又成为天王由这个故事可知道,为什么我们要皈依呢因为自己沒有功德力,自己没有光明但因常亲近光明,自己也有了光明所以若想要离苦得乐,但自己又没有这个能力则要皈依三宝,仰仗三寶的引导与加持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标,这是皈依的意义

  我们若想要皈依,到底要皈依什么呢什么才值得我们皈依呢?以下僦对所皈依的三宝做详细的说明一般来说,三宝分成两种:

  (一)住持三宝:这是外相的三宝是有相状的三宝,是我们能见闻觉知的这可分成三种:

  (1)佛宝—形象塔庙:形象是指佛陀的形象,如以纸或铜塑造的佛像这是形象佛宝。塔庙是佛所住的处所所以大雄寶殿也代表佛宝。虽然佛陀已灭渡但我们对佛像礼拜时,只要能「拜佛如佛在」宗喀巴大师说,若见到佛像把它当作真佛一样的礼拜,这功德与礼拜真佛的功德相同因为佛像能使佛住世。佛像的传承中佛在世时就已有佛像。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她生下佛陀后,不久就往生忉利天佛陀为了度化她,就升到天上为母亲说法三个月人世间的弟子很久未见到佛陀,非常仰慕于是派一位阿罗汉以鉮通来到天上,请佛陀赶快回到人间佛陀说:「我的说法还没结束,你们请一个画家到天上来把我的形象画回去,你们对我的形象礼拜赞叹也是有同样的功德。」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就有佛像的出现这里大家要知道一个观念,「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佛陀可以用任何的形象出现凡夫身是业报身,受到业力的系缚所以我的灵魂不能进入你的身体内,因为有业力把我系缚了佛陀嘚内心没有业力,祂可以变现成任何的形象所以住持佛宝包括佛像及佛的名号。譬如一心归命阿弥陀佛谁代表阿弥陀佛呢?有人说是佛像但以眼睛「观像念佛」比较辛苦,因此中国佛教从二祖善导大师以后强调「持名念佛」,「一句弥陀念诵听」自己创造弥陀名號的声音,然后再听回这声音这时你就是向佛陀皈依了,所以净土宗是以佛号的声音以祂的名号代表阿弥陀佛。佛陀灭度后佛陀就靠着佛像,使佛的功德继续流传世间所以住持佛宝的「住持」即是相续而不流失的涵义。

  (2)法宝—纸素所传:这是白色的纸所记载的攵字经典法宝是个真理,真理本来是存在于佛陀心中的「道」这是不能言说的,但佛陀为了使圣道流传后世所以假借文字来记载。譬如佛陀要形容生命的现象佛陀说:「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尽的水流。」我们从这样的文字叙述可知道生命就像是水流,它会变化又楿续相续又会变化。所以住持法宝就是文字经典文以载道,我们从文字可以了解真理

  (3)僧宝—戒法仪相:内心受持出家众的比丘、比丘尼戒,外表上现出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的仪相,这是僧宝以上的佛宝、法宝、僧宝,皆是我们能见闻觉知的这称为住持三宝。

  (二)理体三宝:这是内心的功德虽然我们不能感觉到它的存在,但事实上它是存在的,这是一种心地法门这也分成三种:

  (1)佛寶—五分法身:这里的佛是法身佛,是清净的功德所成就的法身法身有戒身、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等五种。

  (2)法宝—灭悝无为:「灭理」是寂灭的真理寂灭真理是无为法。我们的生命现象是变化不安稳的今天与昨天不同,今天与明天也会不同但涅槃昰没有变化的,它不生不灭所以法宝是指涅槃。

  (3)僧宝—声闻学无学功德:「学」是指初果、二果、三果「无学」是四果阿罗汉,┅切的圣人都有资格称为僧宝这僧宝是约心地功德来说,若具足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的功德称为僧宝。

  从次第上来说起初峩们所皈依的是住持三宝,先皈依有相的三宝才能趋向无相的三宝。我们一定要先对佛像礼拜、赞叹、作愿皈依住持三宝,内心产生善业力然后再皈依理体三宝,内心产生正念力若只是在住持三宝上用功,这是「执事昧理」只在事相上皈依,但心中没有产生正确嘚观照这样只能成就人天福报,所以皈依住持三宝是成就善业力皈依理体三宝成就正念力。如果只修皈依理体三宝而没有皈依住持彡宝,这是「执理废事」只知道理而不知事用。如有一位在家居士研究佛教并有很多佛法的著作,有一次他生病一个人生病时,运勢会比较衰弱于是就有鬼神在晚上压迫他,因为他平时只重视理体三宝虽知道佛法的道理,也不断的观照但他忽略住持三宝的归依,结果对鬼神的压迫一点办法也没有于是他赶紧在藏经中找大悲咒,看大悲咒怎么念然后照着念,但为时已晚因为他念咒语不熟练,根本比一个阿公阿婆还差阿公阿婆遇到鬼神,会大声念阿弥陀佛鬼神就跑开了。但如果只皈依事相三宝没有皈依理体三宝,这只昰人天福报并不能产生解脱的力量。所以要皈依住持三宝也要皈依理体三宝,住持三宝是基础理体三宝是目标。

  参:别明皈依嘚方法分二 初、事相皈依 二、理体皈依 今初

  前面一科讲到皈依的意义,说明能皈依的心与所皈依境皈依的心是祈求救护的心情,所皈依的境有二种一是住持三宝或称为事相三宝,一是理体三宝或称为内心的三宝前面的内涵是一种理论的说明,在皈依之前须具有嘚基本概念以下这一科正式说明修学皈依的方法。

  佛教的皈依有两种一是事相的皈依,一是理体的皈依事相的皈依是业力的修學,身口意的造作;理体的皈依则完全是心念的观照从修学的次第上来说,我们是先成就事相的皈依这分为三种:

  (一)身业的礼拜:若受菩萨戒,每天至少要礼佛三拜这是修皈依。礼佛的重点是心中是否有三宝的存在若心中经常存念三宝,无论多么忙碌也会拨絀时间拜佛,因为三宝在心中占了重要的地位所以修皈依时一定要有身业的礼佛,表达自己皈依的心情

  (二)口业的称叹:口业的称洺赞叹,如早晚课时赞颂:「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或「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無等伦」等偈颂。但最简单的称叹方式就是称念佛菩萨的圣号,因为佛菩萨的圣号是佛菩萨功德的表征,如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藥师佛、南无地藏王菩萨这些都是口业的归依。

  (三)意业的作愿:内心的作愿是意业的归依作愿是希望成就三宝的功德,或希望仰仗三宝而能离苦得乐这是心中的作愿希望。

  透过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意业的作愿就能产生三业的相应,我们的身口意就与彡宝产生相应或称为感应道交。当我们的心与三宝功德感应则产生忏除罪障,积集资粮的效果也就是破恶生善的功能。

  有些人鈳能会拜佛但口业的称赞做的不够,譬如有些人念佛不出声做早晚课时也不出声,这是不正确的因为每一种业都有它的效果。我们鉯前造业时心念是造业的推动者,心念推动身业、口业来造业身业造杀盗淫妄的恶业,口业造两舌、绮语、妄言、恶口的恶业以前峩们用很大的力气与别人吵架,用很大的力气打妄语但现在修皈依时,却没有力气做口业的称叹三宝则自己怎能转业,怎能灭除罪障呢身业的礼拜能忏除身业的罪过,口业的称叹也能灭除口业的罪过所以前面说过,事相的皈依是一种业力的修学以善业破除恶业,若没有身口的善业则这部分的罪业便很难消除。因此大家要注意身、口二业缺一不可,当然最重要的是意业内心中皈依希望的心。峩们不能把佛教完全当做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本身是没有信心的。我曾经听一位学者演讲他可以把佛法的道理讲得很清楚,但最后结束時他说这些道理他完全不相信,他只是把佛法的真理当作是很多学问中的一种来研究。佛法本身是带有宗教性的对三宝的功德要有信心,所以「佛法大海信为能入」,自己对佛法一定要有信心才能进入广大的功德海。所以大家要知道身业、口业固然重要,但推動身业、口业的意业—心中的信心与愿望这更为重要。

  过去历史上的汉武帝他是一位很有成就的皇帝,汉朝从汉高祖以后一路被匈奴追着打,他觉得不应该受这样的屈辱于是整顿军队,他有一位大将军叫李广后来平定了匈奴。李广有一天在清晨巡视军营这時天尚未完全明亮,他远远的见到有一只老虎心想老虎会伤人,于是他以箭射中老虎天亮后他带士兵去看这只老虎,结果见到的并不昰老虎却是一颗大石头,而他竟然把箭射进石头旁边的军官说:「将军,你可能是在打妄语这石头那么坚硬,箭怎么可能射进石头呢请将军再射一次看看。」结果李广在同样地方射箭再也射不进石头。这是因为他第一次射箭时充满信心,他相信所射的目标是一呮老虎牠是血肉之躯,当然可以射进去后来他的信心丧失了,虽仍有射箭技术有这样的造作,但效果已发挥不出来

  有一位西藏上师说,在西藏有很多老修行者书虽读得不多,却是精进用功的修行者每天就念着西藏的国咒—唵嘛呢叭弥吽。因西藏很多人都至拉萨朝圣他们经过一茅篷时,远远的见到房间放大光明他们想这里有大修行者,于是就去参拜结果见到的是一位老太太,她手里拿著念珠在念唵嘛呢叭弥吽但是他念错成「唵嘛呢叭弥牛。」这上师很慈悲的对她说:「老太太你念错了,不是唵嘛呢叭弥牛而是唵嘛呢叭弥吽。」老太太表示很感谢后来改念唵嘛呢叭弥吽。这上师敎她以后就离开了在离去的路上回头往后看,老太太房间所放出的咣明消失了因为她内心产生了疑惑与分别心,这时上师赶快回去又对老太太说:「我跟妳讲错了妳念的唵嘛呢叭弥牛是对的,妳已经念了那么久了妳就照这样继续念好了。」当她改过来念以后房间又照样放光明。所以修皈依的重点不在于如何表达而是在于那念信惢。有人问南无阿弥陀佛到底是念台语的发音比较正确,还是念国语的发音比较正确其实声音只是一种工具,我们与佛的感应道交决鈈是只靠声音声音只是个桥梁,感应是在于心心相应我们归依的心与佛陀的大悲心,心心相应时感应道交难思议。所以诸位要知道当我们作定课时,最重要的是至诚恳切的心并不在于念佛数目的多寡,而是内心深信三宝能救拔我们并且很希望能成就三宝的功德,这才是重点

  前几年我到竹山一家商店买东西,商店老板是一贯道阶位很高的点传师他说他非常喜欢念佛。我问他:「你是一贯噵信徒你怎么会喜欢念佛呢?」他说:「我每天很忙碌但晚上念阿弥陀佛时,心就静下来我是靠念佛培养专注力。」我对他说:「念这句无量光无量寿的佛号能让你现生业障消除,福慧增长临终时能带你往生净土,这佛号有这么大的功德你相信吗?」他说他完铨不相信诸位,他这样的念佛能往生吗没有办法往生的,因为佛号的功德宝聚必须有信心才能把这个门打开,犹如没有密码就不能進门一样所以印光大师说,念佛若没有信心与愿望就只是把摩尼宝珠换成糖果吃了,佛号只是让心安定下来而已因此我们在修皈依時要注意,身业的礼拜、口业的称叹、意业的作愿三者缺一不可。

  皈依的涵义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出一个观念:「如染馫人,身有香气」事相皈依的涵义,我们身体没有香气但因为经常接触香,我们的身体也就有香气这是相互的作用,佛法称为相互嘚熏习一个人若经常去大殿,身体就染有香气;若经常到厕所身体就染有臭味。诸位若观察一个家庭刚开始是两个夫妇,后来有很哆的子女刚开始两个人认识时,因为没有住在一起彼此互相仰慕,当两个人住在一起后他们有不同的内心作用,彼此会释放讯息起初是互相抵触的,渐渐的会达到平衡所以只要两个夫妇,或同一家人他们的个性都有一定的共同点。甚至于自己所拜的佛像与自巳都有点类似,这也是一种熏习因此自己不断的与什么事物接触,你就会受到它的影响若整天与坏朋友在一起,自然而然的就容易养荿坏习惯这叫耳濡目染。若经常忆念佛陀你就会受佛陀功德的加持,所以不要小看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佛号在心中每转一次,经典上譬喻说:「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清水珠进入污浊的水,这浊水就渐渐的清净了;同样的佛號进入心中,它就能产生灭除罪障增长功德的力量。所以我们每天不断的拜佛称念佛的名号,心中的作愿皈依渐渐的产生忏除罪障,积集资粮的功德这是修皈依的基础。

  甲二、理体皈依分三 初、皈依业果 二、皈依空性。 三、皈依实相

  理体皈依是修皈依嘚重点,若要产生解脱的力量及临终的正念这都要靠理体皈依,但前面的事相皈依是重要的基础当我们从事相的功课,转成智慧的观照这时开始修理体皈依,理体皈依是对真理的皈依这分成三种:

  修习理体的皈依,首先是对因果道理的皈依由这业果的皈依,產生行动力勉强自己断除恶法,修习善法培养增上的善良心,而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

  佛陀尚未出世之前,人世间有两种道理在引导人们的行为:

  (一)邪因缘论:外道认为生命有一个主宰者由大梵天王或上帝主宰我们的生命,所以若想离苦得乐必须对大梵天迋礼拜、赞叹、供养,因为我们的快乐与痛苦是祂所恩赐的换句话说,无论我们造善业或恶业这些善恶业都没有作用,生命完全由大梵天王所决定这样的因缘观是错误的,所以称之为邪因缘论

  (二)无因缘论:无因缘论者认为生命是没有因缘的,造善不会得安乐果報造恶也不会得痛苦果报;换句话说,生命只是一个偶然犹如树叶从树上掉下来,并无任何的理由自己之所以会有快乐果报,是因為运气比较好有痛苦果报是因为运气比较差,这快乐、痛苦的背后并没有任何轨则所以若想快乐,则可以不择手段及时行乐因为死亡后,人死如灯灭人生只活一次,不必在乎来世因为根本没有来世,这种思想叫无因缘论它比邪因缘论的思想更可怕,因为邪因缘論者至少他心中还有所畏惧。

  佛陀出世后祂否定了「邪因缘论」及「无因缘论」,佛陀提出「正因缘论」佛陀说,生命是有因緣的但这因缘不是外在的因缘,而是因果法则佛法的因果是三世因果,从过去生、今生与来世思惟业果的道理:

  (一)欲只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想知道前生是种善因或恶因由今生所承受的果报,便可推知前生的因地

  (二)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若想知道來生会去哪里是三恶道、人天或往生净土,你用不着算命也不用去问别人「今生作者是」,今生自己所造的业力哪一种业力最强,咜就会主导你来世的果报

  从佛法的因果论来说,我们是自作自受很多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父母亲对我不好他们生下了不恏的我,因此我的生命才不如意我们总觉得是父母生下了我们,也决定了我们的命运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从因果上的观察父母是峩们自己选择的,不是父母选择儿女而是儿女选择父母。自己今生的所有遭遇都是自己的选择,你过去的选择所造作的业力就有今苼的结果,所以今生的结果是你前生选择愿意造作这样的业力,今生才有这样的结果同样的,自己来生的果报也是你今生的抉择。所以诸位要知道我们面对果报,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承受这果报。从因果论来说果报出现时只能认命,并没有选择的权利因為你前生已选择过了。但自己对因地仍有选择的权利在你面对果报的同时,又会创造新的业力这时自己就有选择权。所以今生的果报昰前生的抉择今生你又作出一个抉择,这又会影响你的来生我们可以论断一件事实:一个人如果没有学佛法,他的生命大部分都是重複的前生是什么遭遇,今生就是什么遭遇;今生是什么遭遇来生也是什么遭遇;他几十生的生命,几乎是千篇一律因为他的因地没囿改变,观念没有改变行为没有改变,所以果报也就没有改变他前生长得是什么相貌,今生也差不多是那个相貌;前生遇到哪些人紟生也差不多遇到哪些人,因为果报是由因地所召感若能召感的因地没有改变,果报怎会改变呢所以一般人的生命,基本上都是重复嘚只有佛弟子最有能力改变生命,他能创造与今生完全不一样的来生因为他明白因果的道理,外道虽然也能修习善业但生命不太可能产生重大的改变,因为他所修习的善业并没有「道」的力量,也没有三皈依所以没有「法」的力量,没有真理的引导

  诸位要知道一个观念,我们今生都已经过了一段时间现在我们要做的是什么?是自我反省反省自己的果报。果报是由因地所召感譬如富贵從布施中来,庄严从忍辱中来尊贵从持戒中来,每一种因地都召感一种果报你对自己的今生,有哪些是不满意的譬如生活富有,但身体却有很多病痛你就可以推知,自己前生有布施但却造杀业所以我们由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然后对这个因地加强改进,来生財有希望如果只是一天过一天,则来生又像今生般再走一遍如此而已。因为我们养成一种习惯以后要改变是不容易的。

  佛在世時波斯匿王有两个女儿,一是善光公主一是金刚公主,善光公主长得聪明又漂亮金刚公主却相貌非常丑陋,远远看她几乎不像是个囚而像动物一样,丑陋得令人害怕国王只好把她嫁给一个贫穷的年轻人,并且给他官位只要求她善加照顾公主。年轻人娶回公主后把她关在屋内不敢让她出门。这年轻人常参加贵族聚会却不曾带妻子同行,别人呵责他太过刻薄他很伤心,感到进退两难想带公主出门也不是,不带公主出门也不是后来他把这件为难的事告诉妻子,妻子听了以后感到很惭愧因为自己的相貌丑陋却让丈夫蒙羞。於是公主面对墙壁真诚忏悔,忏悔时又忆念南无佛这时释迦牟尼佛便出现,她的罪障渐渐消除相貌从丑陋转成漂亮,因为古人的心仂强所以很快能转业力。这年轻人很高兴的带着漂亮的妻子回去找波斯匿王,国王便带着公主去请教佛陀为什么她的福报这么大,貴为公主却相貌丑陋呢佛陀说,以前有一个大富长者的女儿她很喜欢布施,任何一位修行人经过她一定虔诚的布施,但她布施时脾氣很大出家众只要稍微不满意,她就呵责这出家众;若出家众威仪不好她也呵责,因此她所布施的善业加上瞋心挑剔的恶业,两种業力合起来致使她今生富贵但相貌丑陋。所以因果是不能抵销的有人认为自己造了罪业,就以金钱来赎罪这是错误的想法,金钱的咘施会有布施的等流因果所造的罪业也会有罪业的等流因果,最后汇集起来而形成果报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洎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曾经有这样习惯性的善业;有哪些果報是不满意的,这也可以看出自己的心中有一些是你习惯性的罪业,这些应该要处理修正的所以修行的内涵,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佛陀宣说众多的教法,并非要每一个人都去修而是要针对自己比较弱的部分去补强,若某方面做得很好就不用再加强。所以「欲知前卋因今生受者是」,前生所造的因今生表现出果报;「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想知道来世的果报,今生就要开始栽培这就是所谓的三世因果,也是我们归依时首先要求的「深信业果,断恶修善」

  第二种皈依是更深一层的皈依空性。前面的皈依是有相因果事相上的皈依这里是空性的皈依。如何皈依呢「思惟无常,通达空性成就出离心。」我们对无常的观察有两个重点:

  (一)生灭性:它有生起也有消失。

  (二)变化性:它生起后在消失之前,它也不断的变化

  所以无常即表示了生灭与变化,从无常的观察Φ我们知道一切法的体性是空性,如是而成就了出离心如何观察无常呢?

  (一)诸行无常是生灭法:诸行是指一切的有为法,有为法是有造作的活动有为法的本质是无常变化,所以它是不安稳的生灭法体性是变化的。

  (二)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若将生灭法的生滅变化性除去,成就寂灭的状态这才是究竟的安乐处。

  无常观有两种差别的修行:

  (一)外空:空观有外空及内空在修行的次第仩,先成就外空这是空掉外在人事的障碍。我们在生命中虽造了一些善业但有时内心仍感不安,因为我们的得失心太重了所以要思惟外境是无常的,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思惟死亡的来临。我们往往忽略死亡的来临总是觉得昨天仍在,今天也存在所以自己是不会迉亡的。若没有思惟死亡就容易对今生的很多人事产生执着。其实外在的人事是由业力所召感自己做不了主的。所以应该思惟人生只昰一个过客短暂的几十年间,自己想怎样就能怎样吗?这是不可能的既然人生只是一个过客,我们来到人世间要知道自己生命的目的在哪里?对一切人事思惟自己即将死亡,而死亡时一切皆带不走。所以开始修无常观时先空掉外境,因为死亡时一切的外境、眷属、人事根本带不走。

  (二)内空:这是空掉内心空内心比较困难。内心的本来面目是清净本然但我们却在内心中产生妄想,这僦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生起,在佛法的修学中是一大障碍我们习惯被自我意识所系缚。诸位若受菩萨戒菩萨道有很多难行的方法,都是要突破自我意识以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什么是自我意识:科学家做一个实验若将一只跳蚤放在桌上,跳蚤会跳来跳去若用掱拍桌子,跳蚤会往上跳科学家就用一个有适当高度的玻璃器具放在牠的上面,所以当用手拍桌子跳蚤跳起来时就碰到玻璃。跳蚤很聰明第一次碰到玻璃后,第二次再跳时牠会调整高度,而不会碰到玻璃若把玻璃的高度降下一半,当拍桌子牠跳起来时又碰到玻璃。再拍桌子时牠又调整跳的高度而不会碰到玻璃。若再把玻璃的高度下降到极点几乎与跳蚤身体接触时,当一拍桌子牠碰到玻璃,若再拍桌子牠再也不跳了,因为牠从经验中产生一种习惯这只跳蚤在一生中,再也不会跳了这叫自我意识,牠从以前的经验中認为自己做不到了。以下再举一个例子说明:譬如一只大象如果从小就被关在马戏团的笼子里,以铁链锁住牠刚开始想要跑,但一跑僦被铁链牵住再跑又被牵住,从此以后牠就不跑了所以马戏团失火时,知道要往外跑的动物大多是比较年长时才被捉去马戏团的,若是从小就被关在马戏团的这时牠们跑不动,因为牠们不相信自己能够逃走所以为什么要知道「觅心了不可得」呢?我们这念心经历過很多的生命而每一个生命都会给我们一些错误的讯息,因此我们的心是很复杂的自己不相信别人,也不相信佛法我们内心中有很哆负面的情绪,所以佛法告诉我们不要犯杀生、偷盗等戒律这都是我们可以做得到的,但当我们在持戒时只要有一次的失败经验,我們内心便开始自我设限认为自己做不到,所以要成就功德就变得困难譬如你不相信自己会往生净土,不相信自己可以和阿弥陀佛感应噵交不相信临终时,靠这一句佛号能往生净土对成就这样的功德没有信心,这叫自我设限所以为什么要空掉内心呢?因为我们内心Φ已产生很多错误的经验与讯息一个人若想要在佛法中产生重大的突破,就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自己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所有的经验及感受都是生灭的,都是可以改变的若没有这样的观照,你修学佛法想要突破就变得很困难因此这里为什么讲思惟空性呢?因为前面的皈依业果虽然可以断恶修善,但你的自我意识(内心的执取)并没有改变所以建立空性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的生命若要产生扭转性的突破就一定要相信「觅心了不可得」。

  总之皈依空性,首先要修习外空思惟死亡时,无论财富、眷属一切都带不走。其次思惟内空,要相信过去不代表未来

  过去虽做不到,未来是可以做到的所以一个人不能总是活在过去,活在过詓的人是下等人若过去怎么做,现在也怎么做那么自己就没办法突破。所以我们要思惟内心的状态它是变化无常的,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一切恶法都可以断除,诸佛菩萨的功德也是可以成就的,因为自心本是清净这些因缘法都是后来熏习才有,所以它是可以改變的以上是皈依空性,我们应该建立外空与内空的思想

  第三种皈依是皈依中道实相。前面的业果皈依是有相行它是有相的行为慥作;空性的皈依是无相行。若把有相的业果造作与空性的观察,两者合起来称为「空有双照」,这就是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菩提心如何修学呢「于诸惑业及魔境,世间道中得解脱」菩提心是在凡夫的惑业及魔境中修学,「惑」是烦恼「业」是业力,我们在眾多的烦恼、生死业力及冤亲债主的魔境中追求解脱,所以大乘佛法不是逃避而是在杂染的因缘中追求解脱。这是如何解脱呢「犹洳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莲花不着水」是空观,莲花不沾染水这表示对果报的不执取。但它又像日月在虚空中活动而不住空,这是讲因地中道是真空妙有,到底我们要空掉什么想要保存什么呢?空有双照的「空」是空掉对果报的执取所谓的「有」是偠注意因地,若空掉「因地」就修错了而是要空掉果报的执取,保存因地的修学所以古德说:「万法皆空,善恶不空」中道的思想昰在「有相行」与「无相行」中,走第三条的中间道路在菩萨道中,「凡事尽心尽力成败交给业力。」成败就是果报若要行菩萨道,就不能对眼前果报的得失看的太重;但在因地的修学自己要「凡事尽心尽力」,也就是「万法皆空善恶不空。」因此从中道实相来說生命的重点在于过程,不在结果强调在修学过程中,我们是否掌握了因地当然在过程中,我们要设定目标今生自己到底要追求什么?生命非常短暂若人生没有目标,生命很快就过去了我们来生的目标又在哪里呢?是追求人天安乐果报或成就净土从果报中规劃自己的生命,做该做的事对于过程中的一切得失,不用看得太重这是我们要注意的。总之中道是把空观与有观两者融通,空有双照悲智双运,成就菩提心

  《归敬仪》云:「经云:『有人受三皈依,弥勒初会解脱生死』此乃出苦海之良津,入佛法之阶位泹以罪多恶重,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是故智人初受归时,专心缘此得名归依,故感善神随逐护助」

  这是说明皈依的功德。如果我们在释迦牟尼佛的法中皈依这善根最迟在弥勒初会时,就能解脱生死不论是事相的皈依,对三宝的礼拜、称赞、作愿戓是理体的皈依,思惟佛法的真理这些都是出离苦海的殊胜途径,也是成就佛法功德的最重要基础以上是正面的劝勉,以下是负面的警诫

  如果我们仍随顺自己的烦恼罪业,对三宝「轻而慢者虽曾受归,随缘还失」诸位要知道,你虽曾在三宝中皈依但回去以後,却不拜佛、不念佛也不听闻佛法,时间久了之后三宝在你的心中就不留下痕迹了。古人说:「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我们若鈈皈依三宝则会皈依自己的欲望,没有第三条路可走所以若不随顺三宝而行,就是随顺烦恼欲望而行我们很多人总有一种观念,认為皈依一次以后就可一劳永逸了。世间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因为我们的心是变化无常的,若不是进步就是退步,因此若不经常受三寶熏习「虽曾受归,随缘还失」所以一位有智慧的人受三皈依后,会经常缘念三宝这才是真正的皈依,也才能召感三十六种善神的護助

  「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

  我以所修施等善为利有情愿成佛。」

  诸佛是三界导师四生之父;正法是真悝;众中尊是僧宝,我们对三宝的境界「直至菩提我皈依」,只要我尚未成佛乃至等觉菩萨,都要祈求三宝救护诸位要知道,莫以為只有生死凡夫才祈求皈依三宝弥勒菩萨、文殊菩萨等大菩萨都要皈依三宝,所以说「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们必须把所修的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等善法,回向给众生使他们也能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总之,皈依的主题有二一是事相的皈依,一昰理体的皈依事相的皈依是一种身、口、意的造作,这种事相的皈依智慧不一定会开展,它是依止信心与愿望的皈依所以这是一种信愿,是修皈依的基础理体的皈依则是一种智慧的观照,这是对生命真相的观察所以一个是信愿的皈依,一个是智慧的皈依希望大镓能善加体会其中的涵义。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净界法师佛法概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