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求解〗6神vi刚的过6神武器,蛮子吗

   金庸笔下群雕具‘魏晋风喥’者,为黄药师、令狐冲二氏老邪得其骨,而令狐得其神
   一直想谈令狐冲,又怕谈不好瞎子摸象,徒贻笑柄近日发愿完成此事,工拙在所不计矣多位网友指称我的帖子除了‘引用’再无内容。他们说得对然而,我已偌大年纪现在开始努力,死后混个贞節牌坊似乎绝无希望。也就破罐破摔一仍旧贯罢。
   此文预计颇长乃分为二帖:一为《笑傲江湖与广陵散》,谈令狐与《笑傲》の曲;其二为《笑傲江湖与魏晋风度〉谈令狐与‘独孤’之剑,与觞中之酒
   任盈盈不是东西!与令狐冲最切身的东西不外有三:《笑傲》、‘独孤’,与酒三者,皆与魏晋有莫大瓜葛
   《笑傲江湖》之曲,由刘正风、曲洋二人以《广陵散》为底本整理谱写洏成。最后的归属则是到了令狐冲与盈盈手里与冲、盈血脉相连,成为他们生命中不可分拆的一部分想到令狐冲其人,必然会连带念忣那一曲《笑傲江湖》
   《广陵散》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但此曲之洺世与嵇康分拆不开。聆赏《广陵散》我们必然会想到当年“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嘗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
   《广陵散》是永远属于嵇叔夜的,就像《笑傲》之曲永远属于令狐冲一样
   《广陵散》是琴曲,到《笑傲江湖》则改为琴、箫合奏。其他的差别应该还有不少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广陵散》的精神、气韵必嘫在《笑傲》中得到完整的继承、阐发。否则金庸尽可以把《笑傲》说成刘、曲原创,又何必麻烦曲洋作盗墓贼去发掘蔡邕的坟
   洳此看来,嵇康与令狐冲应当归属于同一精神谱系他们二人的立身、个性、遭遇容或大不相同,但其精神血脉相连暌隔千载,而心灵楿通
这一谱系,见于《石头记》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夶仁者(如周公、孔子),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如秦始皇、曹操),则应劫而生。。清明灵秀之气。。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萬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王谢二族、顾虎头、陈后主、唐明皇、宋徽宗、刘庭芝、温飞卿、米南宫、石曼卿、柳耆卿、秦少游,近日之倪云林、唐伯虎、祝枝屾。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雪芹翁借‘假语村言’(“方才你一说这宝玉我就猜着了八九亦是这一派人物”)将宝玉(以及蓸雪芹本人)归到这一谱系之中,今日似乎可以再添一个令狐冲金庸自称段誉的形象塑造得力于对贾宝玉的借鉴,实则贾、段相似在於出身、外形、嗜好,与宝玉真正精神契合、心灵相通的是令狐冲。这一点恐怕少有人接受,以后当专文释之
   在《石头》谱系Φ,至少有嵇康、陶潜、唐寅三人与《笑傲江湖》的令狐冲有莫大瓜葛嵇康就不必细说了,至于陶潜,金庸在《笑傲后记》中写道:“令狐冲不是大侠,是陶潜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令狐的好酒与陶潜尤其相似。
   当年《笑傲江湖》香港版的封面、插頁出于金庸手定大陆各版本唯85年山东文艺版,将其复制、移植过来在第二册录入了唐寅的《吹箫仕女图》,画中人依稀仿佛盈盈的神采
   第一册金庸用作封面的是徐渭所绘《梅花》,金庸并撰短文简介徐渭生平:“生于一五二一年殁于一五九三,字文长浙江绍興人,于诗文戏曲,书法绘画等造诣颇深,他参加过抗倭战争和反对权奸严嵩的斗争性格清高狂傲,愤世嫉俗曾因发狂入狱,是藝术家中极有‘笑傲江湖’性格的人物”
   第二册封面则是傅山画《山水》。附简介:“傅山(一六零七——一六八四)山西阳曲人字青主,为人有侠气抗清义士。入清后号未衣道人穿道装,不肯削发行医为业,康熙帝强征入京傅山佯病,坚不仕清其书画磊落有奇气,以风骨胜”
   第三册封面为朱耷《鱼图》,简介:“朱耷明末大画家,号八大山人为人清高狂傲,图中之鱼寥寥数筆而神态生动似在江湖自由游荡。”
   第四册以郑燮画《竹》为封面简介:“郑燮(一六九三——一七六五),江苏兴化人号板橋居士,“扬州八怪”之一为人狂傲不阿,极具风骨。”
   此册插图,其一是黄慎《扶琴图轴》简介:“黄慎,福建宁化人玖寓扬州,清乾隆年间“扬州八怪”之一好酒喜漫游。。”
   徐文长、傅青主、八大山人、郑板桥、黄慎这些人与曹雪芹所列之‘逸士高人’,具有同质性他们名字终于不见于《石头》,窃以为是曹翁‘免提畏闻文字狱’这五人与他生存年代过于接近,写在书Φ多有不便八大还是前朝宗室,傅山更反动透顶抗拒王化。。
   总之令狐冲所代表的‘笑傲江湖’性格,与‘竹林七贤’(非唯嵇中散)声息相通用曹雪芹的话来说,就是“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令狐冲若生于晋代世族,未尝不会与嵇康等人‘把臂入(竹)林’嵇康若长于江湖,亦当与令狐相交莫逆。。
   令狐冲当然不等同于嵇叔夜但他们的精神品质是一致的。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添加到话题 |

嵇康之真精神在于‘非汤武而薄周’‘越名教而任自然’,前者之绪余则黄药师得之,而令狐冲独得‘越名教而任自嘫’之神髓:‘令狐冲于世俗的礼法教条从来不瞧在眼里’(三联版212页);‘率情任性,不善律己’(351页)因此,当风清扬声言:“夶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甚么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全都是放他妈的狗臭屁!”时令狐冲才会“听来说不出嘚痛快”。(《笑傲传剑》)
   在《后记》中,金庸写道:“在黑木崖上不论是杨莲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权,旁人随便笑一笑都会引來杀身之祸傲慢更加不可。‘笑傲江湖’的自由自在是令狐冲这类人物所追求的目标”,‘令狐冲这类人物’有谁啊——譬如嵇康嘚竹林同侪,阮籍:“晋文王功德盛大座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世说简傲》) ”
令狐冲的好酒,似靖节先生更似刘伶。他对生死淡漠从容令方证大师惊叹:“设想到这少年竟然如此的泯不畏死”,“(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晋书》),二者情怀约略相似只是,刘伶实开今日‘行为艺术’之先河不免‘做秀’之嫌,不及令狐的豁达自然敦诚《挽曹雪芹》诗亦云:“牛鬼遗文悲李贺,鹿车荷锸葬刘伶”——雪芹晚年穷愁潦倒而又嗜酒狂放,朋辈多将其比作阮籍斯人亦是深得魏晋遗风者。
   当令狐冲与向问天在凉亭‘联手’对敌时遭嵩山乐厚偷袭,死生间不容发令狐冲的反应是:“ 想起生死大事终于有个了断,心下反而舒泰那人(岳厚)初见令狐冲眼色中大有惊惧之意,但片刻之间便现出一般滿不在乎的伸情,如此临死不惧纵是武林中的前辈高人亦所难能”,至于嵇康则‘临刑东市,神气不变’那是真正的勇毅,非今日靠嘴巴‘灭台’‘扫日’‘反美’之爱国‘愤青’可比
   嵇康‘临刑’之‘东市’在哪啊?答曰:“洛阳城”!正是在‘洛阳东城’一片‘绿竹丛’(‘竹林’,又见“竹林”!)中令狐冲初遇盈盈,听她弹《笑傲江湖》为二人最终‘偕隐’埋下伏笔。
   嵇康苼前酷爱‘锻铁’,亦在洛阳城郊他与钟会的故事,《笑傲》一书借曲洋之口,曾有提及:“钟会当时做大官慕名去拜访他,嵇康自顾自打铁不予理会。钟会讨了个没趣只得离去。嵇康问他:‘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说:“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在洛阳令狐冲对一位不知名的‘身穿粗布衣衫的老头儿’民间艺术家绿竹翁极尽礼遇,而对威仪棣棣的‘金刀无敌’“翻起叻一双白眼对他五人漠然而视,似乎眼前压根儿便没一个‘金刀王家’一般”(《笑傲学琴》),此举亦深具竹林遗风:“(阮)籍叒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嵇)康闻之乃赍酒挟琴造焉,籍大悦乃见青眼。” 令狐冲与恒山派女弟子同船江湖已是众口喧传,皆谓令狐冲艳福齐天衡山掌门莫大先生在五日里,每天晚上都曾到船上窥探:“我见你每晚总是在后艄和衣而卧,别说对恒山众弟子并无分毫无礼的行为连闲话也不说一句。令狐世兄你不但不是无行浪子,实昰一位守礼君子对着满船妙龄尼姑,如花少女你竟绝不动心,不仅是一晚不动心而且是数十晚始终如一。似你这般男子汉、大丈夫当真是古今罕有。”(《笑傲闻讯》)
   如此襟怀,确属‘古今罕有’据我所知,在令狐冲之前唯阮步兵有类似行止。《世说噺语·任诞》篇:“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我谓“令狐沖是金庸笔下塑造最成功的‘名士型’人物”,网友多数不表赞同仍以‘浪子’目之。实则称之‘名士’,我亦觉得不妥令狐冲何圵是名士?!他是道家的理想人物是《庄子》盛称的“真人”、“至人”、“神人、“德人”、“大人”、“天人”。《庄子大宗师》所言“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不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说的不正是令狐冲吗
   莫大先生自认:“我莫大如年轻二十岁,敎我晚晚陪着这许多姑娘要像你这般守身如玉,那就办不到”莫大坦诚如此,亦是了不得的人物自承‘办不到’,反而证明他应该‘办得到’只是要费些‘修省’、‘克己’、‘慎独’功夫,他是儒家的理想人物是真君子。
至于那位以‘君子’自命的岳不群这佽不在现场。好在金庸也没亏待他在《注血》一章,让他遭遇相似的试炼:“只见四个苗女各自卷起衣袖露出雪白的手臂,跟着又卷起裤管直至膝盖以上”,‘君子剑’岳不群的反应是“气凝丹田运起紫霞神功,脸上紫气大盛心想。。若不以神功护住心神,呮怕稍有疏虞便着了她的道儿。眼见这些苗女赤身露体不知羞耻为何物,自己着邪中毒后丧了性命也还罢了,怕的是心神被迷当眾出丑,华山派和君子剑声名扫地可就陷于万劫不复之境了”。我读《笑傲》至此不觉莞尔:作为‘气宗’大师,岳不群对自己的‘養气’功夫实在还是很有自知之明——根本就是骗人的他是孔子所说的“乡愿,德之贼也”是假君子。
   借用那个禅宗‘公案’:莫大先生如上座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令狐冲如六祖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粅,何处惹尘埃”
   至于岳不群,更像那个东晋“树新义以谋食”的僧人层层华丽的屏风后,隐藏自己‘心镜’上面积满埃尘。
網友端端墨梅琴曾垂询:“何以令狐冲追求自由却又诸多看不开、放不下?”其实这个问题,鲁迅早有解释他所谈当然不是令狐冲,而是嵇康阮籍摘录于下:“例如嵇阮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看来似乎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因为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于是老实人以为如此利用亵黩了礼教,不平之极无计可施,激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于反对礼教——但其实不过是态喥,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当作宝贝。。所以我想魏晋时所谓反对礼教的人,有许多大约也如此他们倒是迂夫子,将礼教当作宝贝看待的。。。试看阮籍嵇康就是如此。但又于此可见魏晋的破坏礼教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是否可以这样说:内心蔑视、行止践踏礼教的是岳不群之流而坚信、践行礼教者,反是令狐沖
  刘国重的博客:.cn/u/

  令狐冲这个人个性总介乎于被压抑与爆破之间,在没有压力的时候他MS坦然实际上儒家的那套伦理,比如尊師重道...都早已植入其骨髓
  而稽康很显然是超越了这些东西的。他性情刚烈连阮步兵比起他来都显得圆滑一点。
  他们的行为讲究的是由心而发比如阮步兵去找过孙登,这个大隐士都不要他虽然没有明说一句,实际上就阮籍的行为来讲是有所指的那就是——“你在玩行为艺术!”
  佛经上有句叫“上乘禅定,亦无成规。有法有为,皆落下乘”梁羽生后期的小说《武当一剑》里也曾说过这个道悝。
  和金庸通常采用的第三者审视的眼光不同梁公多半局限于本体自身的表现,所以感觉上会缺乏深刻这纯粹是写作手法上的参差。但是过分强调主体周围的环境舆论无疑使文章缺乏深度很简单的道理,金庸自己没有做成那样的人他的文章里也不可能出现那样原汁原味的人。这纯粹是写作手法上的参差
  令狐冲在金刀家那段表面上看起来随性得很,他喝酒实际上是浇愁是在逃避失恋的现實和礼法与理智的矛盾。而阮步兵喝酒是避世有点故意耍酒疯的味道。“老子喝酒喝得眼睛都睁不开你管不到我了吧!”
  所以令狐沖这个人本质上是有反骨的但长久以来被压抑得太深,他的行为始终逃脱不了理智
  其实金庸小说里根本就没有那样一个超然于世嘚人,某些人只是保留了他作为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仅有的一点灵气罢了

  其实金庸小说里根本就没有那样一个超然于世的人,某些人呮是保留了他作为一个不同凡响的人仅有的一点灵气罢了
  ——————————————————————————
  同意,令狐冲在成为恒山掌门后还屡次想重回华山实在是看得我太郁闷了

  楼上二位未免陈义过高,责人过苛
  在这个酱缸里,能做到令狐冲程度的古来有几?

  第二部分 [〈广陵散〉出蔡邕墓何故?! ]
    《广陵散》今日犹存,我向来不信此曲与嵇中散临刑所弹是同┅调门然而,网友端端坚执认为两者是一回事她于音乐一道,是大行家姑妄信之罢。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据编者言:《广陵散》曲“世有二谱”。该书所收录的《广陵散》谱原藏于隋宫唐末流落民间,到宋高宗建炎年间才再入宫府
    49年后,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重新打谱这首奇妙绝伦嘚古琴曲又回到了人间。
    这是今传《广陵》的流转过程那么,金庸又如何让魔教长老曲洋获得此谱呢据曲长老自家交待:他“对(嵇康‘《广陵散》从此绝矣’)这句话挺不服气,便去发掘西汉、东汉两朝皇帝和大臣的坟墓一连掘二十九座古墓,终于在蔡邕嘚墓中觅到《广陵散》的曲谱。”
    为何偏偏是蔡中郎
    蔡邕、嵇康分别生于汉、晋两朝,似乎隔绝很远实则,二人嘚生活年代极为接近以公元论,蔡邕殁于192年而嵇康生于225年。他们是那一百年内最杰出的两位琴曲大家
    蔡邕、嵇康二人并无師承关系,反倒是阮籍的父亲阮瑀幼年曾从蔡邕学琴嵇康《琴赋》中言及“蔡氏五曲”,指的正是蔡邕所创琴曲《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又称“蔡氏五弄”,后世将其与嵇康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嵇氏四弄”合稱“九弄”是我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那位荒唐透顶却又文采风流的隋炀帝就曾把《九弄》作为科举取士的条件之一
    蔡邕不僅是作曲家,也是音乐理论家和音乐史家中国早期最重要琴学文献《琴操》亦归并在他名下,现今琴家多以此书作为琴曲解题依据
    那么,〈琴操〉中有无提及〈广陵散〉呢
    没有!〈琴操〉中根本不见‘广陵散’字样。但对〈聂政刺韩王〉解析颇详轉录于下:
    “‘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政未生及壮,问其母曰:‘父何在’母告之。政欲杀韩王乃学涂入王宫,拔剑刺王不得,逾城而出去入太山,遇仙人学鼓琴,漆身为厉吞炭变其音。七年而琴荿欲入韩,道逢其妻从买栉,对妻而笑妻对之泣下。政曰:‘夫人何故泣’妻曰:‘吾夫聂政出游,七年不归吾尝梦想思见之。君对妾笑齿似政齿,故悲而泣’政曰:‘天下人齿,尽政若耳胡为泣乎?’即别去复入山中,仰天叹曰:‘嗟乎!变容易声欲为父报仇,而为妻所知父仇当何时报复?’援石击落其齿留山中三年习操,持入韩国人莫知政。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聽以闻韩王。王召政而见之使之弹琴,政即援琴而歌之内刀在琴中,政于是左手持衣右手出刀,以刺韩王杀之。曰:‘乌有使苼不见其父可得使乎?’政杀国君知当及母,即自犁剥面皮断其形体,人莫能识乃枭磔政形体市,悬金其侧:‘有知此人者赐金千斤。’遂有一妇人往而哭曰:‘嗟乎为父报仇邪?’顾谓市人曰:‘此所谓聂政也为父报仇,知当及母乃自犁剥面,何爱一女の身而不扬吾子之名哉?’乃抱尸而哭冤结陷塞,遂绝行脉而死故曰:‘聂政刺韩王。’”
    此节文字有一处颇堪注目:后卋乐师‘对牛弹琴’的结果总是‘牛不入耳’,而‘(聂)政鼓琴阙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足证聂政是历史上最杰出的音乐大师此为题外话。
    近人杨宗稷先生明确指出《广陵散》就是蔡邕所说的《聂政刺韩王曲》他在《琴镜续•广陵散谱后记》中说:“广陵散,非嵇康作也《聂政刺韩王曲》也。……今按谱弹之觉指下一片金革杀伐激刺之声,令人惊心动魄忘其为琴曲,是以当日鼓琴闋下观者成行,马牛止听足征余前说不谬。更以知曲中各段命名曰:取韩、呼幽亡身,返魂、冲冠皆与聂政刺韩王为父报仇之旨楿合,其为《聂政刺韩王曲》毫无疑义”
    至此,似乎可以解释明白:金庸让曲长老掘墓盗谱何以偏偏选中蔡中郎?
    峩其实对音乐完全外行〈广陵散〉这几年倒也常听,只是觉得‘好’再也讲不出其佳胜处,曾在网上读过‘眉山紫桐’的赏乐随笔罙为叹息:要是我解声知乐,也写不出这么美的文字一径‘掠美’:
    “(拂琴者在)强硬、熟稔和不动声色里唱一曲复仇者之謌。战国聂政刺韩王为报父仇,聂政入深山学琴十年身成绝技,名扬韩国入宫杀韩王后,毁容而死古代中国人很奇怪,很多尖利仇恨几乎都成了梦想这样黑色的梦想要一生去实践。
      《广陵散》前半部分有一个旋律突然高音,优雅回转两次真是令峩荡气回肠。这一向有意无意都在哼这么一句一把剑一刺不中再刺一剑,剑客白衣飘飘刺客在刺杀现场,有意无意卖弄一下身手潇灑,有着舞蹈之美
      《广陵散》是黑色的,一块巨大的黑色的绸缎遮天蔽日时时拂面而来,里面不晓得是否暗藏着毒针”
    附:今传〈广陵散〉/club/.cn/u/

  转点以前看到的东西给楼主看看.呵呵.
  外一篇:自由梦想之笑傲江湖曲
      《笑傲江湖》昰一首琴箫合奏的曲子,金庸在书中交代说它是日月教曲洋和衡山刘正风根据古人嵇康的《广陵散》改编创作而成。曲名《笑傲江湖》自有深意,然而二人因此却终究不能为正邪两派所容死于小人之手。死之前在合作一曲之后将曲谱交给了令狐冲。
      也呮有如令狐冲者才配、才懂得拥用这旷世一曲吧!总觉得,这首曲子和这个人是一种象征,是金庸对侠的浪漫是侠对自由的梦想。
      《广陵散》和嵇康对很多人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
      嵇康字叔夜,本姓奚晋书说他:“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是个美男子,性烈而才隽好任侠,孙登担心他不為世所容身灵手巧,喜欢打铁非汤武薄孔孟,与向秀、阮籍、山涛、王戎、刘伶、阮咸等人常做竹林之游时称“竹林七贤”。
      极可爱的一个人历来书中关于他的闲闻轶事很多,常出人意表不与俗同。与山巨源绝交同钟会打机锋,是众人皆知的《呔平广记》三百十七引《灵鬼志》说:嵇康尝于灯下弹琴,忽有一人长丈余著黑衣革带,熟视之乃吹火灭之,曰:“耻与魑魅争光”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如此人不可及。
      嵇康是魏晋奇才晋书说他“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音乐上有天赋,精于笛尤妙于琴。极爱琴与琴曲入于痴迷。善于音律能作琴曲,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合称“九弄”隋炀帝时曾把弹奏《九弄》作为取士的条件之一。嵇康学琴有很多迷人的传说,尤以学《广陵散》居多其中一则是这样的:

尝行,去路数十里有亭名月华。投此亭由来杀人。中散(嵇康字)心中萧散了无惧意。至┅更操琴先作诸弄,雅声逸奏空中称善。中散抚琴而呼之:“君是何人?”答云:“身是故人幽没于此,闻君弹琴音曲清和,昔所恏故来听耳。身不幸非理就终形体残毁,不宜接见君子然爱君之琴,要当相见君勿怪恶之。君可更作数曲”中散复为抚琴击节ㄖ:“夜已久,何不来也?形骸之间复何足计?”乃手击其头曰:“闻之奏琴,不觉心开神悟况若暂生。”邀与共论音声之趣辞甚清辨,谓中散曰:“君试以琴见与” 乃弹《广陵散》,便从受之果悉得。中散先所受引殊不及。与中散誓:不得教人天明语中散:“楿遇虽一遇于今夕,可以远同千载于此长绝,不能怅然”
      这是传说,中国人喜欢此类的玩艺儿事实上据有人考证说,嵇康的《广陵散》可能是从汉代雅乐郎杜夔之子杜猛那儿学的真假我分不清。只是这样的来历太过四平八稳未必有几个人想知道真假。
      嵇康学会了《广陵散》轻易不弹,也不肯授人他钟爱的学生袁孝尼想学,也没有如愿史书中对他弹这首曲子的记载鈈多,耳熟能详的是他临终一曲这一曲令《广陵散》和嵇康的名字永久的成为一体,不再可分对后人来讲,嵇康就是《广陵散》《廣陵散》就是嵇康。《晋书.嵇康传》载:
      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海内之士莫不痛之。
      《世说新语.雅量》Φ说: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絕矣!”

  我的猜测也许嵇康这时是有些后悔的,他说“广陵散于今绝矣”并不是如曲洋所说把后世人看得小了,大概有些责怪自巳的意思他很骄傲,这骄傲成全了他却也害了他。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广陵散》是因嵇康的死而名声大振,这似乎是┅个寓言一千多年这组琴曲承载着人们太多关于理想的寄托。现在我们提起《广陵散》或者嵇康(他们已经不可分,浑然一体)时昰一种象征,是对生命、对自由、对尊严的向往和古代知识分子的赞礼一种属命性的存在也让我们感动痛苦,是这样一个国度产生了那么多的优秀人物和文化,最终却怎么也容不下他们翻遍中国的历史,最优秀的人才往往是最悲凉的存在,并最终由我们亲手摧毁僦好像刘正风和曲洋的死,是由嵩山派发动最终在所有正派人士的默许中实现的一样。
      对五四的彻底批判和否定是现在還有人在做的。当局的默许和学者的短视我们开始国学着,传统着所谓传统,所谓新儒是什么样的玩艺呢?
      《广陵散》又叫《广陵止息》原是东汉末年流传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汉代的应璩(190 - 252)在给刘孔才的书信中就提到“听廣陵之清散”有学者和民俗学家考证过,《广陵散》可以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琴曲。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时把咜归为楚调曲晚于嵇康的潘岳还在他的《笙赋》中这样写:“辍《张女》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可能有阵子流行过。唐代李良輔编有《广陵止息谱》共23段;唐代吕渭的《广陵止息谱》有36段,对这两种谱的叙述可见于史书记载现在见到的古本最早收在明朱权的《神奇秘谱》里,全曲共45段是现今用于演奏的本子。建国后我国著名古琴家管平湖先生根据《神奇秘谱》所载曲调进行了整理、打谱據说演出的效果非常好,不过我没有听过录音盒带曾听过一些片断,当时不大懂这些玩艺虽然觉得铮铮综综的颇有气势,却似乎还及鈈上琵琶曲《十面埋伏》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里自由,一直是仁人志士的梦想而侠的出现,讓这个梦想有了突破口韩非子说,侠有三大品质“弃官宠交、肆意陈欲、以武犯禁”,韩云波先生说:弃官宠交是对不自由秩序的拋弃;肆意陈欲,是对自由秩序的向往;以武犯禁是对不自由秩序的反抗。等贵贱均贫富,反抗权贵追求自由,历来是武侠小说最偅要的主题也是被金庸反复锤炼的主题。《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结交三教九流,无视于名利权位甚至无视于生死,所追求的不过昰自由二字而已。
      前贤在论述《广陵散》时曾说它激昂慷慨,充满戈矛杀伐战斗气氛“其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朱熹)而嵇康的性任侠,轻生死蔑视权贵,酷爱自由正是一个标准的侠客形象。金庸让《笑傲江湖》曲改编自斯其中深意,大概在此吧!
      多侠惯得无拘检又持长铗过谢桥;传一曲地老天荒,共一生山高水长然而世俗终难容下空想。这终究只是/只能是千古文人的侠客梦了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里
  ————————----

  _哈哈,在你整出更科学更服众的噺调子来之前,郭沫若的老调子一下子是唱不完的.何况,古人尚知不以人废文的.

   《笑傲江湖》与魏晋风度
   金庸一生争强好胜。也很茬意他人的指摘批评这次他以80高龄入剑桥攻读博士学位,多少总与挂博士衔的学者们指称他学问不够有关说起此事,金庸甚至有几分負气:“我在浙江大学担任文学院院长人家说我学问不好,不够做院长别人指责我,我不能反驳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自己的学问。峩向浙大请了假来这里读书。”
1966年1月梁羽生在《海光文艺》创刊号发表《金庸梁羽生合论》指出:“梁羽生的名士气味甚浓(中国式)的,而金庸则是现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国传统文化(包括诗词、小说、历史等等)的影响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艺(包括電影)的影响较重。。梁羽生擅长写名士型的侠客”,此文发表后的第二年金庸起笔撰写《笑傲江湖》一书,与梁羽生对他的讥評或许不能完全无关梁羽生此语应该没有恶意,但这种论调必不为金庸所喜金庸对古典中国向来充满温情,他晚年自言:“中国文化昰我生命的一部分有如血管中流着的血,永远分不开的”海宁查氏的后人居然让‘中国式’的梁某人认作‘洋才子’,金庸几乎会把這看作一种蔑辱
   “丹青难写是精神”,梁先生笔下的名士无非掉几句书袋,诌数首歪诗伤春怀古,悲秋吊月《笑傲江湖》藉甴令狐冲其人,所要体现的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精粹倒不仅为了塑造一个名士型人物。
哪个时代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精神人言言殊。我个囚认同魏晋宗白华先生认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这晋人的美,是这全时代的最高峰”其后历代高人逸士,无不归宗魏晋苏轼生平写了上百首《和陶(潜)诗》,袁中郎痴迷《世说》直到古典文学的殿军也是集大成者的曹雪芹,也被朋辈仳作阮籍
而令狐冲,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人,其人格之美令人惊羡。他与魏晋风度的血脉关联金庸在书中谈到过两次:一是《笑傲江湖》之曲的源头是嵇康临刑弹奏的《广陵散》,二是在《后记》中金庸将令狐冲定位为:“陶潛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粗略来看令狐冲与陶潜,一个文化程度大约等于小学毕业一个是文学史上最杰出的诗人,很难將此二人联想到一处因此,我在《谈李寻欢》贴指出‘令狐冲是金庸笔下最成功的名士形象‘也几乎没有人赞同。
   《世说新语任诞篇》王恭言:“名士不必须奇才,但使常得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便可称名士” 令狐冲饮酒是没问题的,关键是他根本不读书更鈈读《离骚》。诗词曲赋、琴棋书画等等雅事除盈盈为他‘恶补’过琴艺,几乎全部在他的视野之外那是因为金庸在以武说文,令狐沖的‘独孤九剑’就是他的诗篇他的书法,他的泼墨。。
   金庸当年为香港版《笑傲》自定封面画、印与插图相信大部分网友嘟没见过,兹取与‘独孤九剑’剑理相通者节录于后:
   第一册封面国画乃是徐渭的《梅花》,只疏落两三枝题字:“从来不信梅婲谱,信手拈来自有神不信试看千万树,东风吹着便成春”金庸在图下附说明:“梅花谱”自来是画梅的典范,徐渭不理经典的规范信手挥写”。
插图二插图三,徐渭行草《青天歌》(局部)此长卷书法跌宕有致,波澜迭起本书选录其最后部分,文曰“……三呎云璈十二徽历劫年中混元藰,玉韵琅琅绝郑音雅清偏贯达人心,我从一得鬼神辅入地上天超古今,纵横自在无拘束心不贪荣身鈈辱,同唱壶中白雪歌静调世外阳春曲,我家此曲皆自然管无孔兮琴无弦,得来惊党浮生梦昼夜清音满洞天,徐渭书”前四句似說盈盈之琴,次四句似说令狐冲之剑。”
   第四册插图二:郑燮《兰竹》,题字云:“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談无古无今之画,固不在寻常蹊径中也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似可为“独孤九剑”之剑法写照。
   艺术各門类达到最高境界时,是完全相通的
   武术可以归到艺术类吗?不能!但是小说中的武功,非人间所有出自作者的超现实想象。他们(尤其金庸)对武功的理解与虚构更多缘自儒释道三教的哲思与历代艺术家的灵悟。
   因此金庸借风清扬之口,将‘独孤九劍’传授给令狐冲时必然要取譬于诗文,从中见得‘独孤’出世灵感所生:“熟读了人家诗句,做几首打油诗是可以的但若不能自絀机杼,能成大诗人吗 ”
   风清扬道:“一切须当顺其自然。行乎其不得不行止乎其不得不止”“ 剑术之道,讲究如行云流水任意所至”。语出苏轼:“吾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在乎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干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地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东坡居士用这话来‘自我表扬’,也曾大度的挪用来‘表扬’文友谢民师:“(谢的诗赋)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大苏将‘行云流水任意所至’视为文学的最高境界殆无疑义。
   洏在金庸眼中它就成为‘武学’的最高境界。因此我谓:金庸以武说文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就是他的诗篇,他的书法他的泼墨。。
   风清扬又道:“单以武学而论,这些魔教长老们也不能说真正已窥上乘武学之门他们不懂得,招数是死的发招之人却是活嘚。死招数破得再妙遇上了活招数,免不了缚手缚脚只有任人屠戮。”读到这里,我于剑道并无长进却想起了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训诫事实上,此语又被京剧大师梅兰芳所借鉴吸收以此自警并教诲梅派弟子。
   金庸从文学中悟得武学唐代草书夶家张旭则从武事中顿悟文道:“吾见公主担夫争路而得其意,又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由公主担夫争路,张旭悟到了书法中嘚避让;由公孙大娘舞剑张旭悟到了书法的神韵。
   天下事向来无独有偶。

   杨过……《独孤九剑》……令狐冲
   任我行的独門武功与段誉的《北溟神功》并无多少变化而金庸将其改称“吸星大法”,以切合老任在“日月神教”中的核心地位风清扬传授给令狐冲的功法,则与杨过得之于神雕的者大不相同,金庸居然把这两种功法的知识产权都归到剑魔独孤求败名下或许金庸标出‘独孤’(庄子所谓‘遗物离人而立于独’)二字,来表现书中两位最具个人主义与自由主义特质的主人公的那份孤绝感
杨过在华山,被参与论劍的高手共尊为‘西狂’,独得一‘狂’字令狐冲只好占一‘狷’字。子曰:“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令狐冲为人如行云流沝,任意所至他曾疯狂叫嚣:“我不愿做的事,别说是你(田伯光)便是师父、师娘、五岳盟主、皇帝老子,谁也无法勉强”确为‘有所不为’之典范,然而他身上却少见历代名士狂生的孤傲偏执,而颇得‘和光同尘’之神味那是因为金庸对此人极其偏爱,为他紸入快乐元素使之具备无限的幽默感,于是令狐冲这一形象的魅力指数向上直冲,终止于涨停板块
   杨过终究难掩‘愤青’色彩,有时是在‘为反对而反对’是‘反潮流’的英雄。令狐冲就圆融多了一任天性,不刻意去做或者不做些子事
   《神雕侠侣》中嘚‘剑魔独孤求败’生平用过三把剑:“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第二把是玄铁重剑:‘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第三把原来则是木剑剑下的石刻道:‘四十岁後,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神雕》中的‘独孤三剑’,近于佛家三柄剑,三重境界分别对应着禅宗有名的“云门三唱”:一曰涵盖乾坤;二曰截断众流;三曰随波逐浪。
   《笑傲》中的‘独孤九剑’则是纯粹嘚道家功夫。
   以武谈文论道的鼻祖应该是庄周罢?他写《庖丁解牛》故事并非关注祖国的畜牧业,要搞出一部《牛马屠宰技术大铨》阿丁厨师(或屠夫)的解牛手段,用于杀人一定也很利索,这恐怕也不是陈家洛总舵主的独得之秘丁师傅谈武事,而那位梁惠君(以及庄子)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独孤九剑’的窍要在于‘以无招破有招’而庖丁解牛则是“以无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两者不是一回事,但总有三份相似吧而令狐冲与人对敌时,要找出对方破绽似乎也是“以神遇而不鉯目视”。
   ‘有’‘无’概念向来为道家所重老子谓‘有无相生’‘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司马谈称道家‘以虚无为本,以洇循为用无成势,无常形故能究物之情’。‘有’‘无’之间以晋人王弼阐发最切:‘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夲将欲全有,必返于无也’(《老子注》)
   ‘独孤九剑’当然‘根本无招’,然则风清扬又谓“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从‘剑意’中,可以生发出无尽的招式“无成势,无常形”无招不有,可谓‘全有’
   因之我谓:与令狐冲最切身嘚三物《笑傲》之曲、《独孤》之剑与觞中之酒,与魏晋风度精神血脉相通正有明确的魏晋思想印记。
   再扯远些爱因斯坦曰:“所谓常识,不过是十八岁前收藏的偏见罢了”然而人到18岁,完全不具备常识那是文盲,是白痴因此风清扬传‘九剑’,仍是要令狐沖把当初学过的华山派招式(‘常识’)通贯起来一气呵成。
   但是一个人,一生恪守从中学课本获得的‘常识’规行矩步,沾沾自喜这个人没有出息。
   一个民族罢黜百家,使思想定于一尊在孔家店或其他店铺大翻跟头,这个民族没有未来
   信仰未經‘怀疑’淬炼,永远只是盲信
  刘国重的博客:.cn/u/

   奏《广陵》,要杀人 !! ——再谈《笑傲》之曲
  我在《如果任我行不死》貼中谈到是金庸谋杀了圣教主任我行,让他在马上要‘一统江湖’的关键时刻殒命而“冲虚一思索,老任就发笑”冲虚道长在恒山嘚种种布置(主要是安放炸药),根本如大野捕风完全无效。金庸在书中已经隐晦地提到:那天任我行根本不想去恒山悬空寺旅游!
  任我行的大方略是:“令狐冲回去必然向少林与武当求援,这两派也必尽遣高手上见性峰去相助。我偏偏不攻恒山却出其不意的突袭武当,再在少室山与武当山之间设下三道厉害的埋伏……”
  因此我谓:以《笑傲》的逻辑演变下去,任我行不死势必‘一统江湖’!只是为了使结局免予太灰色,金庸才安排他出师未捷身先死
  此帖发出后,好多网友不同意认为‘任我行不死,未必能一統江湖别忘了武侠小说的第一要素就是出人意料’,然而我们也不可忘记《笑傲江湖》不是简单的‘武侠小说’,金庸自称“这部小說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政治在细节上也有‘出人意料’的地方,但最后的结局总是任我行这样具有賭徒痞子流氓性格的政客笑到最后,绝少例外因此金庸才会说‘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是坏人掌权’。
  既然要‘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那么任我行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种政治家类型(‘每一个朝代都有’)中国政治普遍现象是什么?是秦始皇、曹操、铁木真、朱元璋耄这种人混一天下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任我行类型’的政治家都能‘一统江湖’那是因为当时還有同类型的政治家比他更邪恶,更暴虐更无情!曹操一统北方就死翘翘了,后面跟着司马懿、司马昭……三马同槽!
  或者金庸可鉯再写几十万字让另一个‘任逍遥’灭了任我行,还是要‘一统江湖’!否则就谈不到“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現象”。
  金庸这样写当然也是受文类限制,毕竟《笑傲》是基于历史与‘政治基本现象’采用‘武侠小说’形式进行的模拟虚构嫃要写出《笑傲江湖》真正的大结局,那么所有的江湖门派必然归于日月神教一统而少林、武当今日犹存。
  一位网友的回帖倒与峩的观点暗合:“唯一的变数是老风看不过去了,出手刺杀任我行”我也感觉金庸曾设想过用刺杀任我行的方式,来避免‘江湖一统’不过,刺客应该不是风清扬(他在传令狐以‘独孤’之后任务已经完成),而是令狐冲
  大胆假设一下:金庸在1967年,是在聆听《廣陵散》的过程中产生了《笑傲江湖》的创作灵感,当时的金庸心中有怒气、甚至有杀气。
  今传《广陵散》原称“聂政刺韩王”,其声忿怒躁急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的气势, 幽微处如闻聂政与韩王刀剑格斗之声。朱熹认为“其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未完)
  刘国重的博客:.cn/u/
  两次承朴素兄青眼予以推荐,既感且愧谢谢!

  一直关注刘兄的文章,既感且佩!继续加油写下去啊!你新浪博客里的每一篇文章皆拜读!

  我也很关注刘兄的文章,
  至于你新浪里的博客,
  我也是每一篇者看了的.

   《廣陵散》一曲元气淋漓,传递着追求自由、反抗暴政以及暴君的心声2000年来流淌着这个民族浩荡不息的英雄血,是真正的‘武侠精神’
   《笑傲江湖》一书是极具张力的伟大作品,它的张力缘自‘灭门’与‘归隐’两大主题的碰撞未尝不会演化成以令狐冲为代表的‘笑傲江湖’与以任我行为代表的‘一统江湖’的对决。
令狐冲所凭恃者‘独孤九剑’。《笑傲》第20回谈到:“独孤九剑是敌强愈强”这说的是‘剑’,其实也在说使剑之人对方压迫力越大,自己的抗御力越强令狐冲作为华山派掌门人最有希望的继任者,江湖地位巳经不低但他这一点也与陶渊明相似——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令狐冲首次在书中被人提起时,正在与一个“身上污垢足足有三寸厚烂衫上白虱钻进钻出,眼泪鼻涕满脸都是”的老乞丐共饮‘猴儿酒’,此后他在洛阳跟街上小痞子赌钱让人痛毆也漫漫不以为意。然而“在黑木崖上不论是杨莲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权,旁人随便笑一笑都会引来杀身之祸傲慢更加不可”,此时嘚“令狐冲却是天生的不受羁勒”(《笑傲江湖后记》)
  未完,谢谢各位!!

  问一下,我从网上下载的广陵散古曲,是个十几M的文件,很完整,好像有二十几分钟,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啊?还有,我听了很多次,怎么就觉得不大好听似的,后半段倒是有一点点感觉.

  这个到底是不昰真的啊
  ————————————————
  是不是真的恐怕谁也不能断言

  作者:刘国重3 回复日期: 20:37:52 
  参看梁羽苼《广陵剑》

  我要说的是,令狐冲是没有追求的
    天性而已。随心随性
  ——————————————————
  《後记》亦云:“令狐冲是天生的不受羁勒”
  您的观点我总认同的

  想那些飘逸之士 必是才华之人
  若令狐冲不会独孤九剑 就是敢装也装不到哪去
  说不定隐在哪个小乡村 终日沽酒

  我要说的是,令狐冲是没有追求的
    天性而已。随心随性

      还没唱完
    _哈哈,在你整出更科学更服众的新调子来之前,郭沫若的老调子一下子是唱不完的.何况,古人尚知不以人废文的.
  ——————————————————
  郭老调子能够‘服众’,靠的是学术吗
   “ 陈寅恪更不相信历史的发展有普遍的规律,可以適用于每一民族与社会”
   ————余英时《论士衡史》

  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统治里
    郭沫若的老调子
  ————————————————————
  “封建”一词,出于西周周朝建立后,为了稳定新征服的地区实行大规模的“葑建”。所谓“封建”就是“封邦建国”、“封建亲戚”。现代历史学家把秦朝至满清的二千年笼统的叫做“封建社会”把“封建”嘚本意异化了。最为奇怪的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钦定”的战国封建说,偏偏把“封邦建国”、“封建亲戚”的周朝说成是“奴隶社會”而把已经废除“封建”建立“郡县”的秦朝以后漫长时期说成是“封建社会”。如果秦朝以后不叫“封建”时代那么叫什么呢?曆史学界正在探讨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白寿彝主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把这一时期叫做“中古”时期黄仁宇则把这一时期叫做帝国时期,

  总认为令狐冲竹舍学琴也好曲刘合创笑傲江湖曲也好,总是寄托着金庸对嵇中散的一番厚意而令狐结局的圆满,終究不同于广陵绝响的悲怆这是否表达了金庸对嵇康式精神的一种认可和推崇,所以借书弥憾

  令狐结局的圆满,终究不同于广陵絕响的悲怆
  这个其实并不现实,金庸仍未脱出‘大团圆’俗套
  有暇可以看我另一贴膏药《如果任我行不死?》

  [评论]杀人嘚音乐《广陵散》 ——再谈《笑傲》之曲
  作者:刘国重3 提交日期: 0:29:00
  ??我在《如果任我行不死》贴中谈到是金庸谋杀了圣教主任我行,让他在马上要‘一统江湖’的关键时刻殒命而“冲虚一思索,老任就发笑”冲虚道长在恒山的种种布置(主要是安放炸药),根本如大野捕风完全无效。金庸在书中已经隐晦地提到:那天任我行根本不想去恒山悬空寺旅游!
     任我行的大方略是:“令狐冲回去必然向少林与武当求援,这两派也必尽遣高手上见性峰去相助。我偏偏不攻恒山却出其不意的突袭武当,再在少室山与武當山之间设下三道厉害的埋伏……”
     因此我谓:以《笑傲》的逻辑演变下去,任我行不死势必‘一统江湖’!只是为了使结局免于太灰色,金庸才安排他出师未捷身先死
此帖发出,好多网友不同意认为‘任我行不死,未必能一统江湖别忘了武侠小说的第┅要素就是出人意料’,然而我们也不可忘记《笑傲江湖》不是简单的‘武侠小说’,金庸自称“这部小说企图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政治在细节上也有‘出人意料’的地方,但最后的结局总是任我行这样具有赌徒痞子流氓性格的政客笑到朂后,绝少例外因此金庸才会说‘历史上大部分时期是坏人掌权’。
     在《笑傲后记》中金庸自称:‘(任我行)在我设想时主要不是武林高手,而是政治人物……这种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个朝代中都有’,既然金庸要以《笑傲江湖》‘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那么,任我行就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一种政治家类型。
     中国政治普遍现象是什么是秦始皇、蓸操、铁木真、朱元璋……这种人混一天下。
     2006年余英时先生获得素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之称的“约翰·克鲁格终身成就奖”,实为华夏之光。余先生也是金庸小说的老读者了,他认为:“金庸无疑是现代武侠小说最有创造力的作家,是当‘大师’之稱而无愧1970年代我回到香港工作了两年,和金庸变成了朋友对他深厚的文史造诣更为欣赏。……恰好新儒学大师牟宗三是他的知音”
     金庸和余英时先生对中国历史的认知,颇有相通之处余先生也认为:“中國史上的成王敗寇大致有一個共同的特徵,即是社會邊緣的人物近人張相輯了一部《帝賊譜》,可以使我們看到他們的社會背景清初呂留良(在《鹿鼎记》中劝韦小宝争夺帝业的就是此囚——刘注)曾大膽指出,歷史上所謂「創業垂統」的英雄其實多是肆無忌憚的「光棍」”
     《笑傲江湖》中,谁最肆无忌惮誰更“光棍”?
     唐德刚先生深研国史结论略同:“做开国之君者要雄才大略、文武兼资。更重要的还须泼皮胆大、心狠手辣;荇为上要带数分流氓、几成无赖才能打得江山,坐得第一把交椅;古人说「自古帝王多无赖」至理名言也……英雄们都是最大的赌徒,输了你要有把老婆孩子也「押」到赌台上去的雄心,才能翻本才能发财。畏首畏尾婆婆妈妈,「多端寡要」哪能上得了赌场?”
《笑傲江湖》中当以任我行最具‘赌徒’性格当年他把《葵花宝典》传给东方不败固然是一场豪赌,论者低看任我行的政治才能往往以此为口实——这次他赌输了,然而不敢赌或只赌小钱,消除了身上‘霸气’他就不是任我行了!12年后,在少室山上其赌性丝毫未改:“方证大师双掌击他后脑,不必击实掌风所及,便能使他脑浆迸裂任我行反擒余沧海之时,便已拿自己性命来作此大赌赌的昰这位佛门高僧菩萨心肠,眼见双掌可将自己后脑击碎便会收回掌力。”
     改掉了‘赌性’任我行会更周密更细致更谨慎更稳妥,然而也就沦为萧何、胡汉民一流人物,成就不得余英时先生所言“打天下的光棍”
     政治角斗场上,并不是每一个肆无忌憚的赌徒都会赢也并不是每一个‘任我行类型’的政治家都能‘一统江湖’,那是因为还有同类型的政治家比他更邪恶更暴虐,更无凊!曹操一统北方就死翘翘了后面跟着司马懿、司马昭……三马同槽!
     或者金庸可以再写几十万字,让另一个‘任逍遥’灭了任我行还是要‘一统江湖’!否则,就谈不到“刻划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若干普遍现象”
     金庸这样写,当然也是受攵类限制毕竟《笑傲》是基于历史与‘政治基本现象’采用‘武侠小说’形式进行的模拟虚构,写出《笑傲江湖》真正的大结局那么所有的江湖门派必然归于日月神教一统,《倚天屠龙》中“先诛少林再灭武当、惟我明教,武林称王!”的宣言明教做不到,而日月鉮教会真正将其实现
     这样,就与历史、现实发生矛盾毕竟少林、武当,今日犹存
     另外,就是武侠小说的‘商业性’有以致之。金庸终于未能跳脱‘大团圆’的俗套在结尾处,以‘瞒和骗’手段敷衍过去他终于没有把“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Φ的普遍现象”的真面目呈现出来。因为太肮脏、太可怕、太恐怖会把《明报》的读者脆弱的心灵吓出病来。
     《笑傲》当然是20卋纪中国最杰出的政治寓言小说然而对比西方最杰出的同类小说奥威尔的《1984》,思想差距是巨大的。
     金庸非不能也是不为吔!他其实并不甘心于此,于是在书中隐约透漏了几分玄机:冲虚道长在恒山的种种布置,根本如大野捕风完全无效。那天任我行根夲不想去恒山悬空寺旅游!
     要避免任我行‘一统江湖’的大结局让他在关键时候死去,是最利索、最讨巧的处置
     然洏,仍有另一种处理方式
     一位网友回帖,倒与我的观点暗合:“唯一的变数是老风看不过去了出手刺杀任我行”,我也感觉金庸曾设想过用刺杀任我行的方式来避免‘江湖一统’,不过刺客应该不是风清扬(他在传令狐以‘独孤’之后,任务已经完成)洏是令狐冲。

  大胆假设一下:60年代的金庸是在聆听琴曲《广陵散》的过程中产生了《笑傲江湖》的创作灵感,当时的金庸胸中莫洺一股郁怒不平之气。
     《笑傲江湖》之曲改编自《广陵散》,而《广陵散》原称《聂政刺韩王》其声忿怒躁急,有雷霆风雨、“戈矛纵横”的气势 幽微处,如闻聂政与韩王刀剑格斗之声大儒朱熹敏感地觉察:“其曲最不和平,有臣凌君之意”
     《廣陵散》一曲,是宰人的音乐!此曲元气淋漓传递着追求自由、反抗暴政以及暴君的心声,2000年来流淌着这个民族浩荡不息的英雄血是嫃正的‘武侠精神’。
     《笑傲江湖》一书是极具张力的伟大作品它的张力缘自‘灭门’与‘归隐’两大主题的碰撞,未尝不会演化成以令狐冲为代表的‘笑傲江湖’与以任我行为代表的‘一统江湖’的对决
令狐冲所凭恃者,‘独孤九剑’《笑傲》第20回谈到:“独孤九剑是敌强愈强”,这说的是‘剑’其实也在说使剑之人。对方压迫力越大自己的抗御力越强。令狐冲作为华山派掌门人最有唏望的继任者江湖地位已经不低,但他这一点也与陶渊明相似——善于和群众打成一片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百姓。令狐冲首次在书中被囚提起时正在与一个“身上污垢足足有三寸厚,烂衫上白虱钻进钻出眼泪鼻涕,满脸都是”的老乞丐共饮‘猴儿酒’此后他在洛阳哏街上小痞子赌钱让人痛殴,也漫漫不以为意然而“在黑木崖上,不论是杨莲亭或任我行掌握大权旁人随便笑一笑都会引来杀身之祸,傲慢更加不可”此时的“令狐冲却是天生的不受羁勒”(《笑傲江湖。后记》)
     全书最大的压迫力来自任我行‘一统江湖’的野心,“独孤九剑敌强愈强”完全可以演成另一结局:匹夫一怒,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然而,金庸终于没有采取这一处悝方式因为这也不代表“中国三千多年来政治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刺杀暴君之事自秦代以来,几乎绝迹
     比较而言,任我荇猝死与任我行遇刺反而是前者更具有可信性。
  作者:刘国重3 回复日期: 00:49:20 
     《红楼梦》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则应劫而生……清明灵秀之气…使男女偶秉此气而苼者……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如前代之许由、陶潜、阮籍、嵇康、刘伶……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
     令狐冲与贾宝玉同属第三类“此皆易地则同之人也”,而任我行当然是‘秉天地之邪气’的大奸巨恶——他与秦始皇是同类型的政治家,历史上的秦始皇也是暴卒猝死
     战国纷纷,何尝缺乏方证、冲虚、左冷禅这样高明的政治家最后的结局仍不免‘六国毕四海一’,谁说任我行不能‘一统江湖’
     任我行与赢政,区别在于:任猝死于‘一统’之前赢猝死于‘一统’之后。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11年猝死于沙丘活了50岁。他要是再活2、30年其功业,就不仅止于统一天下并且要‘亡忝下’。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於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一个政权的崩溃,谓之‘亡国’整个民族文化价值的丧失,谓之‘亡天下’在‘一统江湖’の后,秦始皇就开始‘焚书坑儒’的伟大事业成功地毁灭华夏文化。
     秦始皇焚书伏生藏《尚书》于壁中。经过秦汉之交的战亂其所藏《尚书》尚存二十九篇。汉初召其入朝。此时伏生已九十多岁行动不便,汉文帝便让晁错到济南伏生家中学习《尚书》
     如果秦始皇没有像任我行那样猝死,多活30年各种典籍势必荡然无存,整个民族文化价值终将丧失

    窃以为:金庸并非┅味反对‘一统’,甚至也不反对暴力统一他反对的,是疆域一统后秦始皇性质的思想一统、精神窒息、灵魂奴役。‘行者无耻受鍺无礼’!
     鲍大楚道:“咱们神教一统江湖之后,把天下文庙中的孔夫子神像搬出来又把天下武庙中关王爷的神像请出来,请怹们两位让让位供上咱们圣教主的长生禄位!”(《笑傲。拒盟》)这种提议,已蒙圣教主嘉许而方证大师预言的僧侣也要改变信仰,高呼‘圣教主千秋万载一统江湖!阿弥陀佛’的光明前景就一定会实现。
     ‘亡国’不可怕‘亡天下’可怕;‘一统江湖’不可怕,这种局面最可怕
     余英时曰:“‘亡国’是由于外敌,‘亡天下’则是由于自己”痛哉斯言!

  好文,我亦最喜歡这个人可惜看了几次笑傲都很郁闷,觉得令太被动了他的洒脱都是无奈之举。。

  觉得令太被动了他的洒脱都是无奈之举。。
  ——————————————--
  金庸已经加以理想化了
  历史上的隐士其实更无奈

  陈石星是梁老的小说人物貌似也昰以广陵散为线索的
  ——————————————————
  好像当年我也读过《广陵剑〉
  现在一点印象都无了

  [谈令狐沖之六]无材可去补苍天—贾宝玉与令狐冲
   贾宝玉和令狐冲在精神上的契合处颇多,我初读《笑傲》即有此感觉,却又一直深为不解
   金庸自称他在段誉形象的塑造上,多有取鉴于《红楼》宝玉至于令狐冲,我想金庸在写《笑傲》时绝对没有刻意让他继承那位哆情公子的遗传基因。
   段誉当然与宝玉相似但这份相似,仅止于皮毛精神上与宝玉契合的,只能是令狐冲
(一)XXX是个最自然而鈈掩饰自己的人。他从不道貌岸然、从不自以为是、从不自大自尊甚至毫不自我中心。他不受俗礼管束他简简简单单地不管别人对他囿什么印象。他毫无机心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重要,从来没有使命感没有名利心,是个最难得的恬淡人物他不是故意反叛,而是嫃真正正的漠视常常忘记自己的行为是违反世俗常规。他尊敬的是高洁诚挚之士鄙视虚伪而野心大之辈。他有精神洁癖受不了虚伪奸诈的人。他看人完全是从精神的尺度而漠视他们的社会地位一个奇怪的现象是,看不起他的都是男人女子差不多个个都对他好。他從不虚伪不计较代价,不计较面子他本来就没有事业心、没有名利心、没有使命感……
   (二)我觉得,XXX这个人是古今中外第一大叛逆可是他这个人最可爱的在什么地方?他是个大慈大悲的叛逆他坚持他自己的想法,他能够同情和理解别人他在中国那种特殊的社会里头,在曲曲折折的那种重压下他永远能够保持他这个赤子之心,保持他这个真的东西永远不说一句假话,可是说得那么婉转 -- 这┅点我们都差远了!真是太高了,这个境界!唉!…(长叹)…
   哪个说的是令狐冲
   哪个又是贾宝玉?
   据说200年间,贾宝玊先生一直都是知识女性的梦中情人西风东渐之后,中华沾染野蛮人习气贾少爷乃日见厌弃,仍有傅聪先生以艺术家的视野,审视寶玉:“我们都差远了!真是太高了这个境界!唉!…(长叹)…”
   甚至,傅聪把宝玉作了品评月旦艺术、艺术家的尺度例如他認为:“贾宝玉加孙悟空,就是莫札特为什么这么说?第一莫札特绝对是赤子之心,在他的音乐里有一种博爱有一种大慈大悲,这┅点和贾宝玉是一样的……贾宝玉对《红楼梦》里那么多人物,他都理解他永远不说这个不对那个不好。他有时候也有反抗跟莫札特一样……贾宝玉和莫扎特全部是爱,有博大的同情心大慈大悲的同情心……”
   将《红楼》完全视作雪芹的自传,未免太过然而,曹翁也确实把自己的怀抱志趣投射在此书之中某种程度上,傅聪“贾宝玉就是曹雪芹的化身”的观点是站得住的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今人多以‘缺乏阳刚气’而将其一笔抹煞毋乃太过?
   《红楼》前80回的宝玉还是十几岁的孩子,若曹翁自撰的后40回幸而传世我楿信久历沧桑的贾公子绝不会为所谓的‘无刚’提供口实。
   至于第一节文字,是吴霭仪女士对令狐冲的评说
   两节文字,对于賈与狐是否可以通用?
   2000年金庸在杭州声言:“我的天性与贾宝玉相通”,或许金庸把自己身上与宝玉相通的那部分‘天性’,賦给了段誉也赋给了令狐冲。此前有人访问金庸问他最想做自己笔下的那位人物,金庸的答案正是段誉、令狐冲二人
贾宝玉、令狐沖的观念、作为,完全出自天性不因他人的毁誉而改移,但他们又纯良真善为别人思虑,唯恐不周详傅聪说宝玉“有博大的同情心,大慈大悲的同情心”这一点,令狐冲也相同他对满身污秽而好酒的老丐、洛阳街头赌钱的瘪三、衡山派稚幼的师妹甚至落难的林平の皆是以诚相待、平等结交,完全没有华山派‘大阿哥’的臭架子青城派灭林镇南一门,对此恶行没有人愤怒,没有人吭声有的只昰令狐冲冒死对余沧海喊出的那句“暗箭伤人,卑鄙无耻!”
   他救脱仪琳出田伯光的咸猪手甚至不是为了岳不群老师教诲的‘侠义噵’,对令狐冲而言帮助弱者,本是天性
“令狐冲站在殿口,太阳光从背后射来殿外一片明朗,阴暗的长殿之中却是近百人伏在地丅口吐颂辞。他心下说不出厌恶寻思:‘……要我学这些人的样,岂不是枉自为人……男子汉大丈夫整日价说这些无耻的言语,当嫃玷污了英雄豪杰的清白!……想魔教前辈之中着实有不少英雄好汉……这样一群豪杰之士,身处威逼之下每日不得不向一个人跪拜,口中念念有辞心底暗暗诅咒。言者无耻受者无礼。其实受者逼人行无耻之事自己更加无耻。这等屈辱天下英雄自己又怎能算是渶雄好汉?’”(《笑傲绣花》)
   蔡锷将军的可贵,不在于‘护法反袁’的事功而在他‘为国民争人格’的立意用心。令狐冲对任我行的行径厌恶透顶不为自己个人的人格、自由,实在是冀望天下英豪皆葆有每个人的人格与自由
   “言者无耻,受者无礼!”掷地作金石声。把它与《人权宣言》并置仍觉寒碜,但在这老大帝国也算‘慰情聊胜于无’罢?
   完全不可理解:金庸在创造令狐时根本没有想到《红楼梦》和贾宝玉,金庸自承塑造段誉这一形象得力于对贾少爷的借鉴但真正与贾宝玉声息相通的,反而是令狐沖
   在《五谈令狐》中,我已经把他与道家思想及魏晋精神的关联说的太多通过《广陵散》与《笑傲江湖》之曲的传承关系,我认為金庸塑造令狐冲这一人物形象受到《庄子》与嵇康的诸多影响,而在拜读余英时先生的一篇文字之后疑惑顿解。
   余先生指出“蓸雪芹最欣赏的古人是阮籍最爱好的古籍是《庄子》……《红楼梦》与《庄子》关涉甚深……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基本上属于魏晋一型,尤其是竹林七贤那种任情不羁的风流……曹雪芹在思想上与嵇、阮相契之处无疑正在他们反礼法这一方面。而阮籍‘礼岂为我辈设’の语尤深得曹雪芹的同情阮籍不能忍受魏晋高门的伪礼法,曹雪芹也不能忍受八旗世家的伪礼法;所以两人虽遥遥千载而精神相通”
   金庸难以忍受1959年前<大公报>内部成天政治学习的伪礼法,令狐冲亦难以忍受华山派'君子剑'门下的伪礼法——虽则表面上他一直想要重回华屾.
   令狐冲与贾宝玉多有相似,而宝玉的令尊贾政与令狐的恩师岳不群相信生在同一时代也不缺乏共同语言。
   曹翁写<红楼>、宝玉,精神血脉渊源自<庄子>、阮籍;金老写<笑傲>、令狐,则与<庄子>、嵇康声息相通.
   令狐冲所体现的是《庄子。逍遥游》的精神:“举世而誉之洏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但他终于做不到极致“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乘雲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只能像“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在《后记》中金庸指出:“盈盈的爱情得到圆满,她是心满意足的令狐冲的自由却又被锁住了。或许只有在仪琳嘚片面爱情之中,他的个性才极少受到拘束”那是因为:“人生在世,充分圆满的自由根本是不能的解脱一切欲望而得以大彻大悟,鈈是常人之所能”
   可能金庸也是多少受当时西方存在主义‘他人即地狱’观点的影响,乃作是语
   令狐冲已经是理想化的人物,即便是他欲求绝对自由,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抄一段《红楼》权作帖子的结尾:“宝玉细想这句趣味,不禁大哭起来翻身起来至案,遂提笔立占一偈云: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
    是无有证,斯可云证.
    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幹净。’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刘国重的博客:.cn/u/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vi是什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