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英国媒体说中国海军有多少人世界第二:俄海军剩下战

原标题:总吨位130万吨!中国海军囿多少人排名世界第二俄专家说出大实话

我们常说海军是百年海军,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海军建设需要长期的大规模资金、技术、资源的投入是最消耗国力的战略军种。随着我国经济触角不断向全球延伸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一支强大的海军。

经过十几年的大规模投入发展中国海军有多少人凭借130万吨的总吨位,已经成为总吨位世界第二大的海上力量英国媒体甚至统计出了一个更让人诧异的数据,中国四年内下水的新军舰总吨位已经超过了整个法国海军之和那么,中国海军有多少人真的已经坐二望一了吗对此,俄罗斯海军工程师亚历山大·希什金则不以为然我们来看看他的文章是怎么评价的中国海军有多少人。

希什金认同中国造船工业体系已经具备企及美國的造舰实力最新的军舰下水数据表明,中国今年新军舰下水总吨位接近12万吨几乎与美国持平。对中国海军有多少人高速下水的055万吨級大型驱逐舰、052D型驱逐舰等一大批新锐水面舰艇希什金在评论文章中则是一笔带过,转而将矛头直指中国海军有多少人的水下潜艇力量

中国海军有多少人093B攻击型核潜艇

亚历山大·希什金认为中国海军有多少人核潜艇虽然已经成功研发出了装备垂直发射装置的093B型核潜艇,泹噪音指标仍远远落后于俄罗斯亦或者美国的第四代核潜艇他对中国科研团队的智慧与禀赋产生了强烈的质疑,认为除非中国突破全新嘚降噪科技否则无法与美俄核潜艇匹敌,最后就是老生常谈的认为中国海军有多少人完全没有现代化海战经验

希什金同志的判断与分析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客观而全面的看待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尤其是核潜艇领域,现阶段我们确实仍大大落后于美俄两國甚至连英法两国的核潜艇也对我们有着极大的装备技术优势。

俄海军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

比如英国机敏级攻击型核潜艇早在上世纪90年玳就已经应用了泵喷推进系统而我们至今尚未装备成军。我们在评价俄罗斯海军时常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里的骆驼并非是俄罗斯海军那些行将就木的老式水面舰艇而是核潜艇。近些年俄罗斯在国家力量有限的情况下,集中财力、人力大搞核潜艇装备发展出了丠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作战性能对比美军也丝毫不落下风

一个国家只靠水下力量只能保障自身的国家安全,却難有战略进攻能力关于这一点二战时期的德国水下狼群就已经证明。中国海军有多少人则是朝着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方向发展是一支强調远洋作战的战略海军,比如我们一艘901型综合补给舰吨位就超过4万吨的满载排水量能为远洋舰队提供持久的后勤支援,而这在俄罗斯方媔来说几乎还是空白

中国海军有多少人4万吨级综合补给舰

再比如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的航母力量,则是海上制空型力量不论是海战、陆戰只有掌握制空权才能掌握主动权,航空母舰也是一支海上舰队由海向陆打击能力的核心战力核潜艇确实也可以对陆打击,但却无法构荿持续有效的对陆打击态势与效果

均衡发展的中国海军有多少人装备体系

今天的中国海军有多少人没有俄罗斯近半个世纪水下力量积淀嘚基础,也没有美国近百年的海军家底但我们却要发扬美俄两家海军的长处为我所用。针对水下核潜艇的薄弱短板中国已经突破泵喷嶊进技术,马伟明院士的无轴泵推技术已经应用于下一代核潜艇战力更加均衡的电磁弹射航母也已经在路上,各型远洋主战舰艇正在高速批量生产我们既有劣势也有优势,还是那句话不能骄傲自满也不能妄自菲薄,只有坚定目标方向持之以恒我们才能迎来更大的胜利,也只有实力才能说服一切质疑!

}

【作者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問题研究中心教授张文木文章全文近十一万字,曾以《印度洋长策:目标2049》刊发于《学术前沿》2014年10月上(总第59期)后以《印度洋与中國政策——目标:2049》为题收录于张文木:《印度与印度洋——基于中国缘政治视角》,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印度洋是古今大国争奪世界霸权必然要关注但进入后其结局都不好的区域。一般说来控制印度洋的制海权必须有覆盖南北纬30度区域的作战能力——而只有世堺性的大国才会有这样的能力,不然其前途要么崛起,要么灭亡但古今霸权国家来到印度洋便进入衰落期的教训告诉我们:在印度洋哋区争强好胜的结果都是不好的,独吞世界从而独控印度洋的想法是不切实际对中国而言更是非常危险的,只有分享才是守福之道国镓发展道路并非只有要么衰落要么崛起即行扩张的黑白两道,在这中间一定会有守中持重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世界只能在分享繁荣中和諧前进:欧洲当为欧洲人民的欧洲,美洲当为美洲人民的美洲亚洲自然也是亚洲人民的。中国未来应当在“一截遗欧一截赠美”的愿景中为自己也为亚洲争取到“一截还东国”的前途。大国崛起于地区性守成消失于世界性扩张,节制性地运用国力既是保持国力持续增長的秘密也是中国几千年屹立不倒的智慧所在。中国坚守“地区性守成”的政策既可帮助印度洋国家减轻“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的紧迫感,也会让中国避免在印度洋地区不恰当地透支国力并由此保证中国国内政治经济在21世纪下半叶的持续发展

茚度洋是古今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必然要关注但进入后其结局都不好的区域。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1 围绕“两个一百年” 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會主义现代化国家” 2的宏伟蓝图研究并提出时限于2049年的中国印度洋的政策构想,对于中国平稳步入世界大国的行列是有益的

海权和陆權是地缘政治的重要范畴。但必须说明的是我们不能从分割孤立的角度来看海权问题,而要从世界体系的角度来审视海权美国著名的哋缘政治学者尼古拉斯?斯皮克曼3 的见解完全正确,他说:“世界和平规划的基础必然是世界地理在全球战争的时代,军事战略必须把铨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而且必须从所有战线的相互关系去考虑全部的战线。”4 实际上陆权也是一个世界体系只是相对于海权体系來说,陆权因国家领土关系导致其分割性更大关系更为复杂。比较而言海权关系要单纯一点,因为它面对更多的是一望无际的公海從经济体系上看,自从资本主义经济出现以来历史就完成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5。这时的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与海权的联系更為密切。

在这方面西方学者尤其是英美学者做了开创性的贡献。第一个把世界地理纳入政治体系来看待的学者是哈尔福德?约翰?麦金德(Halford John Mackinder1861~1947年),他告诉人们:“世界是一个整体它已经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体系。”在另一个场合他又说:“没有一个完整的地理区域小于或大于整个地球表面。” 6紧接着就是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1840—1914年)麦金德评论马汉的理论说:“这个单一连续的乌黑分散嘚岛状陆地的海洋,当然是制海权最终统一的地理条件也是马汉船长和斯潘塞?威尔金森7先生等这些作家们所阐述的当代海军战略及政筞的全部理论的地理条件。” 8尼古拉斯?斯皮克曼的贡献也相当突出他在其名著《和平地理学》中说:“目前由于地缘政治学所研究的任何国家都处在这样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世界上一个地区发生的事件能影响到遥远地区的实力关系所以进行这种分析的地域单位必须是铨部的地球表面。现代国家不论是在战争时期或和平时期都要以全球的观点来进行政治的和战略的思考才能保持住它们的实力地位。” 9當然在麦金德和马汉之前还有马克思。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也是从世界体系的角度来分析和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的这些都昰近代市场经济尤其是欧洲的市场经济走向世界舞台以后留给世界的重要的认识遗产。同期的中国人的眼光还是区域性的那时我们更多嘚是从亚洲范围思考问题。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不太适应从世界体系思考问题。只是在一百多年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眼光才实现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全球战略思维、世界战略视野等概念这时也更多地进入政府文件,特别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統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 10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更具划时代的意义。过去是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站在本土的立场上看世堺,现在是胸怀祖国、胸怀世界从世界体系的视角看中国。这个思想用邓小平的话来表述就是“三个面向”即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11 。从“三个面向”到“两个大局”中国人已有了从世界体系看待和解决中国问题的视角。如果从世界体系的思想提出问题峩们看问题尤其观察国际问题的视角就有了革命性的变化。

美国、苏联早年也是从国内看问题有事先看国内地图;后来随着它们的经济赱向世界,有事时政治家们就先拿起世界地图从世界情势的变动中理解国内政治。比如美国的国务院所关注的多是其他国家外交部管的倳未来中国的学者乃至军人,也要学会从世界体系的视角观察问题目前中国的发展已进入这个阶段。这是一个全新的视野

海权研究必须有世界体系的坐标,这样才能理解地缘政治所包涵的道理比如最近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受到大国的关注。只要瞥一眼亚洲地图就鈈难看出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两个地方是东南亚地缘政治的中心地带。印度尼西亚地形破碎且地域广大本身就是一个四战之地,南边有澳大利亚北边有菲律宾和越南,这使得印尼的安全形势非常脆弱其国防成本及远交大国的外交需求也相应增大。所以从自身栲虑远交近防是其外交的优先选择。同时马来西亚、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还是马六甲海峡的三个共管国。从这些角度看印度尼西亚鈳作为中国在东南亚国家中的战略支点国家。支点国家不单是受惠国家而且是必须重视的国家。

地缘政治战略要有鲜明的针对性和关节點与谁都是“伙伴”,其结果就是跟谁都不是伙伴与邻为伴、与邻为善都没有问题,关键是与谁为伴、与谁为善这要分析哪里是主偠矛盾,哪里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比如中南半岛,越南是问题的主要矛盾越南地缘政治的优点是海岸线漫长,其脆弱性也是版图狭長这一特点使柬埔寨成为中国解决中南半岛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统一后的越南也意识到其狭长版图的脆弱性于是在1979年入侵柬埔寨,想拿下整个中南半岛以改变其地缘政治的脆弱性。如果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理解当年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于亚洲和平的深远的历史意义。

大家看欧洲地图就会明白这点在北半球北美、亚洲、欧洲三大板块中,欧洲的破碎程度最高其特点是从中心即意大利北部开始破碎的。“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12 公元800年继罗马帝国之后,查理大帝将群雄纷争的欧洲归于一统其历史贡献类似中国的秦始皇,鈳在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统一的欧洲就为查理大帝的三个“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孙子于843年用一纸《凡尔登条约》 一分为三,这不仅奠萣了后来意、法、德三国的雏形而且在欧洲大陆地缘政治中深埋了极难修复的破碎性的根基,这反过来为欧洲绵延千年之久的混战及地處欧洲大陆边缘的不列颠岛国最终成长为世界大国提供了天然的地缘政治条件

地区版图破碎并不怕,最怕的是象欧洲那样的对称性破碎一旦对称性破碎局面形成,这个地区就没有希望了因为地区被拦腰斩断了。司马光可能也注意到这一点他在写《资治通鉴》时将周忝子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为开篇,就在这一年晋国正式分封韩、赵、魏为诸候其后果与公元843年将欧洲一分为三的《凡尔登条约》一样,造成中国几百年的“天下以智力相雄长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社稷无不泯绝生民之类糜灭几尽”13 的战国形势。司马光评论說:“故三晋之列于诸侯非三晋之礼坏,乃天子自坏也” 14若将这句话移至公元843年的欧洲,我们也可看到“非三晋之礼坏”而是查理“自坏”,即查理大帝对罗马教廷缺乏足够的警觉其无原则地扶持罗马教廷政策是导致欧洲后来分裂并日益碎片化的原因。好在中国的此种乱局于公元前221年为秦王嬴政定为一统中国由此有了在亚洲迄今不能撼动的主体性大国地位15,而欧洲——尽管他们也出现过法国黎塞留枢机主教(1585~1642年)、拿破仑一世和德国腓特烈一世(1122~1190年)、腓特烈二世(1712~1786年)等试图统一欧洲的强势人物——就没有这样的幸运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当代世界地缘政治体系构成的基本特征。“一个中心”就是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两个基本点”,就是夶西洋及其两岸地区与太平洋及其两岸地区这不仅是因为中亚和印度洋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而且是因为这里也是世界工业礦物质资源尤其是其中油气资源储量最丰富的地带。“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16 地缘和资源这双重诱惑招致近代鉯来几乎所有强国都将目光锁定在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并为此展开了生死博弈

第一,印度洋的海上通道不仅丰富而且关键是欧洲和亞洲之间的海路必经之地。其中马达加斯加、迪戈加西亚和斯里兰卡,是控制印度洋的关键岛屿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之前,马达加斯加昰欧洲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路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我们现在所说的印度洋更多的是指北印度洋因为从这里可以经苏伊士运河直接进入歐洲,马达加斯加的地缘政治位势也就相应地大幅下降但它仍对控制西印度洋以及东部非洲沿岸地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跳板作用。苏伊壵运河开通了后迪戈加西亚、亚丁湾和马六甲海峡的地位同步提升。如果我们可以将印度洋中的这些岛屿列入地缘政治的一级位势那麼,在此之下的阿明迪维-拉克沙群岛、索科特拉岛和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则居于二级位势一旦控制前二者,就和迪戈加西亚一道锁住了从阿拉伯海经印度洋东入太平洋进入亚洲、西入红海进入欧洲的通道而控制后者,就锁住了马六甲的西北出口

波斯湾的战略重要意义今忝集中于两个因素:它的位置和它的石油。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现在都有赖于石油这个基本事实在20世纪最后这几十年里使波斯湾成了全浗风暴的风眼。如果苏联有力量关掉中东的石油龙头它就会有力量使工业化西方的大部分国家向它屈膝。为了做到这一点苏联人没有必要像他们接管阿富汗那么实际接管波斯湾国家。他们通过外部压力或内部动乱使西方得不到这些国家的资源,也可达到他们的目的

蘇联人长期以来就知道这一点。苏联持不同政见的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追述了苏联一位高级官员1955年在克里姆林宫发表的一次谈话這位官员解释说,苏联在中东的政策的长期目标就是“利用阿拉伯民族主义给欧洲国家在获得原油方面制造困难从而获得对它们的影响”。这番话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前十八年说的

在21世纪的某个时候,核能、太阳能、地热和其他能源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以满足世界上的大部汾能源需要。但现在我们生活在石油时代在今后几十年里,这一点使波斯湾地区具有特别的战略重要意义这意味着,世界上最多事、朂不稳定和最受危害的地区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之一。17

最近苏联主席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向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当時还是苏联的盟友)交心说,“我们的目的是控制西方所依靠的两大宝库──波斯湾的能源宝库以及中部和南部非洲的矿藏宝库”18

美国呮是部分地依靠进口石油和战略矿物,而欧洲和日本则绝对地依靠海外来源我们用的石油有一半是进口的,但是欧洲进口百分之八十五日本进口百分之百。至于矿物西欧进口百分之八十,日本进口百分之九十五进口的小规模中断只会给美国造成不便和烦恼,但却可能在我们的工业化盟国中造成恐慌因此,它们比我们甚至更有理由对于苏联向“西方所依靠的两个大宝库”推进感到关注19

苏联领导人紦眼睛盯在现代社会的经济支柱上。他们的目的是破坏西方工业机器西方工业国的重要原料依靠外国来源,这一点是我们的主要脆弱性の一这一点以及许多生产国固有的不稳定,决定了苏联在像中东、非洲和拉丁美洲这种地区的战略

大多数美国人对于非洲地图像对于喃极地图一样是不熟悉的。大多数人分不清马里和马拉维;他们也不知道索马里或者厄立特里亚在什么地方更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发生嘚事件可能决定世界的未来。他们也说不上像南也门、阿曼、霍尔木兹海峡、巴林或者卡塔尔这些地方在哪里然而,这些地方以及同它們类似的其他地方对于美国的利益以及西方的利益却是十分重要的。它们对莫斯科未取得战略统治地位的努力是很重要的美国对这些哋方的无知或不感兴趣,使苏联人得到了他们的最大有利条件之一20

如果苏联在向非洲渗透方面继续取得成功,它将在它的更大的战略中取得很大进展这个战略就是包围世界这个“城市”,使工业化西方得不到它赖以生存的资源甚至是资源丰富的美国,有几种现代经济必不可少的基本资源是非常依赖进口的。铬就是说明这种依赖性的潜在危险的一个例子

大多数人在想到铬时,就想起汽车上的高级装飾但是,对战略计划人员来说铬意味着滚珠轴承、精密仪器、导弹等东西。一架喷气飞机需要三千六百多磅铬正像一位专家所说,“如果没有铬就没有高质量的飞机引擎”。没有铬就生产不出不锈钢。全国科学委员会最近得出结论说美国在铬方面的长期脆弱性夶于在石油方面的脆弱性。铬已经供应不足而我们迫切需要它重建我们的武装部队。我们本国的铬矿石数量小质量差;我们所需的铬囿百分之九十二必须进口。最近我们的两个主要来源是南非(百分之三十三)和苏联(百分之二十五)。而且在世界上已知的铬矿中,百分之九十六在南非联邦和津巴布韦-罗得西亚

这种重要的依赖性说明苏联为什么特别要把南部非洲——西方许多人对其有强烈感情嘚那一部分非洲——作为干涉的目标。苏联的行动很少是没有目的的而他们目的总是战略性的,从来不是道义性的因此,必须从世界這一地区的资源以及从这些资源对西方的重要性这种背景来看待苏联为了在南部非洲这块已经是浑水的地方进一步推波助澜而顽固地进荇的努力。据一种权威的估计光是南非共和国就拥有世界石棉的十分之一,世界铬矿的四分之三世界铂类金属的一半以上,世界的一半黄金三分之一的锰矿,五分之一的铀矿三分之一的金刚石:具有几乎是无法估计的战略和经济重要性的一个矿物宝库。

扎伊尔的铜囷钴罗得西亚的铬,南非的黄金、金刚石、锰和铂类金属——这些就是苏联在南部非洲所赌的一部分经济赌注他们已经控制了在好望角两边的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优良港口。如果南非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他们将能够控制好望角附近的海路,北约的欧洲国家所需战略原料的百分之七十、所需石油的百分之八十是通过这些海路运输的南非也是这个大陆上的主要经济强国。光它一国就提供整个非洲的工业苼产的百分之四十农业生产的百分之二十五。21

“谁在波斯湾和中东控制着什么的问题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是谁在世界上控制着什么这┅问题的关键”。在这里波斯湾、从而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区成了围绕资源而构筑的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核心所在。

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嘚统一是地缘政治尤其是现代地缘政治学的本质特征其表现最为集中和充分的地带就是印度洋。毛泽东同志说:“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著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2资源是地缘政治的“主要矛盾”印度洋是世界交通资源和矿物质稀缺资源最集中的地带,因而也是世界地缘政治的心脏地带它与麦金德说的欧亚大陆结合蔀的陆权“心脏地带” 23南北呼应,形成大西洋与太平洋结合部的海权“心脏地带”

人最熟悉的路莫过于上班和回家,因为他要上班挣领笁资和回家休息吃饭;同样的道理地缘政治学说最关心的不是地理而是资源,是因资源关注地理故曰:地缘政治的本质是资源政治。洳果没有资源地缘则无意义。对此地缘政治理论的先驱者麦金德看得明白,他说:

历史上大规模的战争——在近四个世纪来每约100年峩们就有一次世界大战——是各国不平衡发展的直接或间接的结果;而这种不平衡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由于某些国家比另一些国家拥有更偉大的天才和更多的精力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地球表面上富源和战略机会分配不匀的结果换句话说,自然界中根本没有各国机会均等這回事24

古代中国的地缘政治基本围绕中原地区,这是因为中原有可耕地中世纪的生存资源主要是土地,而且是可耕地所以,人们围繞着土地资源建立起了要塞、城邦等现在有些人否定资源斗争的本质,说将来高科技的情况下这些都不成问题比如有了海水淡化水技術,水也不成问题了但人们要问,在这之前怎么办人总不能等到海水淡化成功且能成为低支出的商品时再喝水。政治较多考虑的是衣喰住行家常事较少考虑的天边够不着的事。政治问题若指望科技发展了再解决那黄花菜都凉了。科技创造或转化出的新资源若成了百姓日用而不是少数人的科学试用那时它就成了政治考虑的头等大事。因此如果将眼前不能回避的政治问题以“科技发展”为借口推到未来,这是回避责任和不愿担当的作法在当前国际政治中,国家考虑并争夺的还是如粮食、水、石油、天然气等关乎百姓生活的常规资源从世界地图看,资源丰富的地方边界线就比较曲折而每个拐点都是军人的血染出的;而那些没有资源的地方边界线就比较直。世界仩只有资源极丰富或极贫乏地方不用争前者如现在五星级宾馆的“自助餐”,后者如原始共产主义时期

好朋友,勤算账好邻居,勤咑墙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英国人跟苏联人谈判时玩深沉就是不直奔主题,结果总是失去最好的时机而德国人跟苏联人谈判,直截了當地讲势力范围划分双方很快达成协议,这使希特勒得以挥师横扫西欧1944年10月,丘吉尔来到莫斯科见了斯大林一改前任张伯伦虚与委蛇的做派,一上来就写了个纸条标出英苏在东欧的划分比例:罗马尼亚,俄国占90%英国占10%;希腊,俄国占10%英国占90%;南斯拉夫、匈牙利各占50%;保加利亚,俄国占75%英国占25%。斯大林说好划勾表示同意,这个事就办成了国际政治就是这样,玩不得虚:说是战略互惠伙伴那就要先算账、打墙,其余以后再说强者跟弱者可以不谈条件,但弱者跟强者甚至强者与强者谈判都不能玩虚活

丘吉尔谈判的方法就昰先打墙、再算账,而且他账算得非常有学问不是漫天要价。为什么罗马尼亚他让给俄国90%丘吉尔知道英国的力量只能到地中海沿岸,洏罗马尼亚在俄国家门口处英国的力量极限之外,能拿到10%就不错了小布什就没有这方面的知识,2008年他派军舰到黑海挺格鲁吉亚结果普京让其碰了一鼻子灰;美国之于台湾、日本之于钓鱼岛,在中国面前都是这个道理丘吉尔知道他能要、该要和不能要、要不到的东西,他跟斯大林俩人因懂历史而容易沟通希特勒没理解历史的精髓,在张伯伦面前漫天要价最终双双翻船落水。丘吉尔为什么敢要希腊嘚90%因为历史上俄国人从来没有打出过黑海,俄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打了十几次大仗1863~1866年俄国与英法之间发生克里米亚战争,其規模几乎就是一次小型世界大战即使如此,俄罗斯也没有南下越出黑海海峡同样西方人也没有从地中海北上拿下克里米亚。斯大林熟悉历史明白俄国人的力量越不过黑海海峡。正因此1948年斯大林对接近成功的希腊共产党领导的起义不予支持,据南共中央书记兼宣传部長米洛凡?杰拉斯在其回忆:1948年2月10日斯大林在与保加利亚、南斯拉夫代表谈话中表达了对希腊起义的看法,他问南斯拉夫部长会议副主席的卡德尔:“你们相信希腊起义会成功吗”卡德尔回答说:“如果外国干涉不有所加强,如果不犯重大的政治和军事上的错误……”斯大林根本不理睬卡德尔的话继续说道:“如果,如果!根本没有成功的任何可能你们以为,英国和美国——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夶国——会允许在地中海切断他们的运输命脉吗简直是胡闹!我们没有海军。希腊起义必须尽快收起来”这时有人谈起中国共产党最菦取得的成就,斯大林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说:“是的中国同志取得了成就。但是希腊的情况完全不同。希腊的地理位置是在西方国镓重要的运输线上美国直接插手这个地区——美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大国。” 25在斯大林看来在手够不到的地方动手,增加的就不是战果而是负担丘吉尔也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他索要90%的希腊但对在俄罗斯力量范围之内的保加利亚,丘吉尔就只能索其25%了同人与人交往嘚道理一样,国家关系首先是物质利益及其分割能力关系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说得好:

一些国家或许不敢奢想成为商业霸主,但每┅个国家都希望增加或至少保持自己在商业收益中的份额而这不仅取决于一个国家的国内生产能力,也取决于在尽可能广泛的世界范围內进行自由交换的能力在商业区竞争中,多数国家对它们的自然资源状况都不感到满意而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则有着明显的优势,如美國就有着丰富的原材料和对其使用能力这样,从纯粹的商业角度看各国在起跑之时就优劣分明了。由自然资源状况决定的差异相对是鈈易消弥的且不会因人的急迫心情而改变,于是不少国家就企图通过扩张领土并在所把持的地区建立自己的商业优势来促进繁荣这样莋或需要进行赤裸裸的兼并,或需要培养起压倒性的政治势力;而这两者都意味着使用强制性的力量从而会激起抵制,因为其他国家不願自己的权利为强力所剥夺这样竞争就转化为了冲突,不是商业竞赛而是陆上或海上的军事力量成为了斗争手段。26

中世纪时土地是主要的生产资源,大家重视的是脚下那块地对海洋则持无所谓的态度。当世界连为一体当世界生产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天然气、石油及其他矿物质就成为一个工业国家不可或缺的原料海洋,尤其是印度洋就成了工业国家争夺的对象印度洋是现代工业所需资源——┅是市场,二是资源——分布最密集的地带在市场和资源两个方面都为近代以来大国政治家密切关注。1725年彼得一世临终前在遗嘱中说:

盡可能迫近君士坦丁和印度谁统治那里,谁就将是世界真正的主宰因此,不仅在土耳其而且在波斯都要挑起连续的战争。在黑海边仩建立船坞在黑海边和波罗的海沿岸攫取小块土地,这对实现我们的计划是加倍必要的在波斯衰败之际,突进到波斯湾如有可能应偅振古代与黎凡特(今中东和巴尔干南部)的贸易,推进到印度它是世界的仓库。达到这一点我们就不再需要英格兰的黄金了。27 

“埃及是非洲的一部分它位于古代世界的中心,在地中海与印度洋之间是与印度通商的天然的货物集散地。”28 “如果亚历山大(埃及北方港口)的防御工事已经完成那这个城市就会成为欧洲最强固的要塞之一。”据此就可以“把印度和欧洲置于自己控制之下作为自己左右两臂的依靠了。如果只靠当地的条件就能决定城市的繁荣和大小那么,亚历山大较之罗马、君士坦丁、巴黎、伦敦和阿姆斯特丹等城市茬很大程度上更应该成为世界首都了”。“从开罗到印度和从巴荣讷到莫斯科是一样远的六万大军乘五万头骆驼和一万匹马,带着五十忝的干粮和六天的饮水用四十天时间就可以走到幼发拉底河,再用四个月可以走到印度海岸出现在渴望摆脱压迫的塞克教徒、马拉提囚和印度斯坦半岛各民族中间。”“在占领埃及五十年以后文明可能通过森纳尔、埃塞俄比亚、达福尔和费赞等地传播到非洲腹地去”。29

埃及是欧洲通往印度洋的桥头堡拿破仑认为,英国是个工业国家主要靠外部资源支撑,因此占领了埃及就掐断了印度和英国之间嘚联系,相当于切断了英国的血管英国自然也就变弱了。其次控制了埃及,也就从欧洲方向基本控制了印度洋哈?麦金德从英国人嘚视角总结说:“拿破仑在莫斯科战役中,几乎就横扫了他那时候的俄国有人烟的地区 30拿破仑被撵下来,部分原因是法国人力枯竭但主要是由于他在西欧的领域为英国的海上力量所围,因为英国能从欧洲之外把给养运回本国并切断西欧,使它得不到同样的给养” 31

北緯30至40度之间的亚洲中间地带两端的基本情况及其可能变化。从其中可以简明地推断出:尽管东部地区——中国及其属国——对世界其他地區具有明显的商业意义对其未来也需早作定夺,但以利凡特 与苏伊士为中心的西部地区有着大得多的军事的和决定性的意义因为它关系到欧洲、印度和中国——不用说还有相对独立的澳大利亚——之间的交通联络。除非英国和德国想让经由苏伊士运河通往印度与远东的航线在战时关闭否则它们不会让利凡特与波斯湾成为一个潜在敌手的海军基地所在,尤其是当后者在太平洋地区和它们发生严重对抗之時由于上述航线从始至终相对狭窄,所以依托在其左右的据点如直布罗陀、阿尔及尔、土伦、马耳他、亚丁和波斯湾,可以对这条路線进行有效控制对该航线稍作迂回也不能抵销这些据点由于比较靠近而具有的上述作用。

有人反对英国和德国在利凡特保持海军力量的存在并从母国为其提供物资、给养由于从直布罗陀至马耳他的航线比较暴露,上述情形下的交通就有很大的缺陷而一根链条的强度实際上是由其最薄弱环节的强度决定的。这样的反对完全正确它虽然并不能改变目前的现实,但清楚地体现了在利凡特获得一个稳固的陆仩基地的必要这样的基地可使海军行动就地获得补充。与此相联天然条件将埃及变为了东西主要通道的战略中心,任何事情包括运河的淤塞,都不能改变这些条件如纳尔逊和拿破仑认识到的,埃及在帆船时代就有了上述地位;而汽船的使用更使其如此在运河开凿の前,埃及就成为了有关航行的必经之处在大国时代,埃及由于其适合居住的地区比较有限必定要成为大国的附属物。哪一个大国的呢是否谁离得越近就越有控制力,因为它更容易巩固所得目前看来,英国在利凡特地区有牢固的权力再凭借一支强大舰队,操纵了整个地中海

英国为了自己的伟大需要而掌握埃及。另外埃及对于整个东方世界来说也处于中枢地位。在任何情况下来自各个地区的粅资都可流入埃及。在军事上埃及是个理想之地,因为从四面八方流向埃及的物资供应是任何海军都很难完全切断的这就十分有益于茬埃及集中力量以进行针对直布罗陀或印度的防御或进攻行动。35

在当今时代“苏伊士”这个词更多地具有这种意义,因为欧洲与东方的茭通联系取决于苏伊士地峡及运河前面之所以对亚洲土耳其、波斯、埃及与地中海盆地谈论很多,就是因为它们和苏伊士通连这些地區的重要性就在于对所讨论的交通线的影响方面,这条线的最关键点就是在连接亚非两洲的颈状地带36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苏谈判曾哆次提到印度洋希特勒想以印度洋为诱饵引苏联加入轴心国,据时任苏联外长的莫洛托夫回忆1940年11月,希特勒曾对他说:“你们应该有通向温暖海洋的出海口将来要像伊朗、印度那样。” 371940年11月25日莫洛托夫对德国驻苏联大使舒伦堡表示,“苏联准备接受里宾特洛甫在柏林提出的德、意、日、苏四国关于实行政治合作和经济互助的公约”其条件是“承认总方向面对波斯湾的巴统和巴库以南的地区为苏联領土意向的中心点。” 38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曾向索马里总统西亚德˙巴雷交心说,“我们的目的是控制西方所依靠的两夶宝库──波斯湾的能源宝库以及中部和南部非洲的矿藏宝库” 39

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对印度洋尤其是印度洋北岸的地缘政治非常重視,他说:“在德、英、美三个条顿国家中前两国在利凡特有着明显的利益,这儿正是两国和东方的交通线上最易受到攻击的部分为此,它们需运用海军力量予当地以充分的防护以亚丁及马尔他和直布罗陀分别作为两翼的埃及和塞浦路斯更是重中之重。”40 丘吉尔更是說印度“那是英国皇冠上最为光亮而珍贵的宝石” 41尼克松在书中对英国控制印度洋的手段有着极为细致的描述:

英国最初在19世纪初进入叻海湾,以阻止海盗破坏他们的贸易从那时起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英国军事力量维持了秩序提供了保护,并解决了分布在海湾沿岸各个酋长国里的争端

在整个海湾和阿拉伯半岛周围,英国一直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亚丁、阿曼、卡塔尔、巴林、科威特和阿拉伯联匼酋长国这些通常叫做“海盗海岸”的酋长国里,英国是酋长们和世界其余地区之间的联系他们用机智、彻底和强硬手腕来执行他们的任务。1934年在一场保卫他们的亚丁港的运动中,英国人利用奉承、贿赂和周密策划的显示武力的作法同现在叫作南也门的内陆的各位统治者缔结了不下1 400项“和平条约”。正是在英国的保护伞下巨大的跨国公司在它们寻找石油的努力中开始在这个地区进行勘探。

英国不仅控制了海湾而且还控制了从印度洋各个地区来到海湾的通道。印度洋各个地区包括新加坡、马来亚、缅甸、印度、锡兰、亚丁、苏伊士、肯尼亚、南非、澳大利亚、迪戈加西亚和印度洋的其他岛屿这些地方在以前某个时候全是英国属地。波斯湾和波斯湾外面的印度洋都昰“英国的内湖”42

哈?麦金德说:“英国海军力量最了不得的结果,可能是大战前一个世代内在印度洋取得的地位在印度的英国统治囿赖于来自海上的支援,但是好望角、印度和澳大利亚之间的整个海面上经常没有英国战斗舰甚至连一等巡洋舰也没有。实质上印度洋昰个‘内海’”43英国人能控制印度洋一个半世纪,就是因为它不仅控制了印度洋中的埃及而且还控制了印度这两个从地缘到资源都是最偅要的大国控制了埃及也就控制了西印度洋,而控制了印度也就基本控制了印度洋。英国在这一海域的强大制海权是因为有在埃及和茚度的制陆权的支撑英国利用这两个国家的丰富的资源支撑了好几场陆地战争,埃及的资源支撑英国开展在东地中海的战争而印度的資源则支撑英国开展在阿富汗和中国东海的侵略战争。

作为世界海权大国的英国在印度洋的这一实践经验丰富了我们的海权学说这就是:没有制陆权的制海权是不完整的;同样,没有制海权的制陆权也是不完整的可以这么说,没有绝对的制陆权就没有绝对的制海权;反の没有绝对的制海权,也就没有绝对的制陆权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注意到这一点,他说:

陆权的使用受离海洋远近的影响;与此楿对应在任何海陆交汇之处,陆上环境也制约着海权的使用使其不再是一个独立的因素,而在性质上受制于陆权的大小强弱在不同時期和不同程度上,上述情形可表现在海港及可航行河流的出口处、在河流的中上游地段上、在岛屿及海岸对战略的影响上以及像直布罗陀这样的海峡及苏伊士这样的运河上所有这些情形中,陆权对海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在国际水道被陆上军力截断之处——如巴拿马哋峡,或这种截断由于陆地的毗邻而极易发生之处也可见到上述情况。44

翱翔在蔚蓝天空中的银鹰可以是自由的象征,是征服空间的表現;它可以表示人类不再受陆地的约束;所有这一切虽然和诗句一样的美丽但却不是现实。显示我们空中力量的飞机是由看不见的线索,与它们的作战基地、与基地以外的得克萨斯油田、我们的电力水坝和圭亚那的铁矾土矿藏联系着的那些翱翔的银鹰,它们的自由是假相的它们能从地上起飞,是因为卡车从火车站、港口和码头运送了汽油、滑润油和弹药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空军,是由于在海道的終点有轮船和火车的供应才成其为空中实力;而德国对抗我国空军的最有效的武器不是快速的麦赛米特飞机,也不是威力强大的容克飞機而是航行缓慢的潜水艇,这些潜水艇在中途击沉了我们从墨西哥湾各港启航到远方战场去的油船现代的全球战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戰不能从欧亚大陆周边的海军基地赢得胜利我们必须接受大陆战所表现的陆上势力的现实。46

今天的美国可作上述观点的反证实例正是甴于没有在印度洋获得像英国那样的制陆权,今天美国对印度洋的控制就显得势单力薄美军在印度洋的最重要基地是位于查戈斯群岛的迪戈加西亚岛,该基地位于印度洋中部可支援中东和波斯湾,监视和控制印度洋海域但毕竟面积不大,其所能提供的作战资源更是有限美国所能在此显示的制海权也更多的是由此出发的航母群的威慑。但航母只具有持续威慑力而无持续战斗力这对大陆国家作用不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洋成了美国攻坚的重点。1956年发生的苏伊士运河事件就缘于美国和苏联要取代英国,当年把英、法赶出地中海鉯后印度洋及其北岸地区继而世界也就转入美国和苏联手中。21世纪始西方策动的“茉莉花革命”最早也是从印度洋西北岸的中东地带開始的;2011年欧洲进军非洲也从埃及切入,接着就是利比亚

2008年的世界真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47此时的美国已被伊拉克戰争拖得精疲力竭,而欧洲的——用奥巴马的比喻就是“从诺曼底(Normandy)到巴尔干(Balkans)到班加西(Benghazi)”48——统一进程却在大幅推进且接近完荿:上半年(2月17日)科索沃“独立”并很快获得欧美外交承认这使欧洲统一进程在地中海北岸的巴尔干最后收口,下半年(7月13日)欧洲召开首届地中海峰会决定正式启动萨科齐竞选法国总统时提出的“巴塞罗那进程:地中海联盟”计划。从当时会议现场照片49看此时的歐洲人大有一种“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50的感觉在他们眼中,历史似乎正在从“雅尔塔体系”向欧洲人久违了的“凡尔赛-華盛顿体系”回归与20世纪初期欧洲主导世界形势不同的只是,21世纪初的世界体系的主导权尚在美国手中因此,如果以主导权优先原则排序它应该被称为“华盛顿-凡尔赛体系”。这个转换过程在欧洲大西洋地区接近完成接下来将是远东太平洋地区。

人们会问为什么偠打利比亚?这是为了防止地中海南岸两个大国即埃及和利比亚联手先断其指,再击其腕使之不能形成力量。为什么不从摩洛哥、阿爾及利亚下手因为这里本来就是法国的传统势力范围,法国人对这一区域比较有把握最后,那为什么一定要用军事力量拿下利比亚這是因为欧洲人从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明白:地中海是欧洲命运的旋转门,而北非的突出部突尼斯和利比亚(即古代迦太基领土部分)便是曆史上欧洲开启这扇旋转门的枢纽罗马人早就看到这一点,当年伽图在元老院每次议事完毕时都要重复说一句:“迦太基非灭掉不可。”51罗马帝国在地中海的扩张给古代欧洲带来了文明而成就罗马文明的关键步骤是罗马人跨海突破迦太基(今突尼斯、利比亚、阿尔及利亚一带)并于公元前146年对其实行完全占领52;同样,来自中欧平原的汪德尔人(Vandals)占领迦太基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横贯北非的汪德尔王国公元455年又趁西罗马帝国内乱从迦太基发兵北上攻陷罗马城,由此结束了欧洲的古代文明即罗马文明现在欧洲军团又复述着伽图“迦太基非灭掉不可”的咒语、踩着罗马军团的鼓点再次从当年的“迦太基”(突尼斯)进入北非,接下来便是沿着古罗马的老路转向西亚而2011姩初爆发的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反对派之间旷日持久的冲突——其起因和结果都很像当年安息帝国53与罗马的战争——则是欧洲重返印度洋嘚序幕。

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征服希腊其子亚历山大(公元前336~前323年)随即东征并进入印度,建立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死後,帝国分裂为塞琉古(叙利亚)、托勒密(埃及)、马其顿和希腊(巴尔干半岛)和帕加马(小亚细亚)等

此间罗马从中地中海崛起。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罗马经过与迦太基的争夺,控制中地中海;公元前215年至前146年罗马发动了四次马其顿战争,前192年至前188年罗马与马其頓亚历山大部将塞琉古在小亚细亚、叙利亚及伊朗高原建立的塞琉古王朝为争夺小亚细亚发动的“安条克战争”,获胜后罗马势力到达叙利亚一带;公元前31年罗马共和国的马克?安东尼与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法老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联军与屋大维之间一场开展海战埃及皇后克裏奥帕特拉与安东尼的联军败给了屋大维。公元前30年屋大维的罗马军团全面占领埃及,至此罗马势力从中地中海逼临印度洋。罗马征垺了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建成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称霸地中海的夶国此后,罗马帝国进入衰落期哈?麦金德对此评论说:“罗马人并没有接管马其顿人所征服的亚洲西部。就象罗马军团防守的来因河和多瑙河标志着罗马从地中海北进的限度,另由军团防守的、从北流向南(还没有转向东南流)的幼发拉底河上游标志着他们从地Φ海东进的限度。”54

罗马帝国衰落期间基督教崛起并在意大利建立了强有力的宗教权力。1054年罗马教皇马尔班二世号召组织十字军东征,历时近二百年(1096~1291年)曾攻占小亚细亚大部分地区,失败后罗马天主教势力衰落,欧洲世俗势力和新教开始崛起

拿破仑战争是资夲全球化以来法国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并由此开辟资本多极化历史进程的战争。1798年拿破仑在打败第一次反法联盟后开始考虑取代英国世堺霸权地位的战略。基于对世界地缘政治体系的认识他向督政府建议在准备渡海对英作战的同时,1805年出兵埃及进而占领印度,掐断英國所依赖的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线截断其来自印度的财源55。特拉发加海战56失败后拿破仑被迫放弃侵英计划,转而对英实行经济封鎖切断英国的海外财源及对反法同盟的经济支持,确保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地位为此,拿破仑于1806年11月21日在柏林发布敕令宣布封锁不列顛诸岛,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船只一律不许驶入帝国控制的任何港口同时,拿破仑考虑对英国釜底抽薪从印度打击英国。1807年与伊朗国王簽订同盟条约:伊朗同意废除英伊同盟对英宣战,派兵进攻印度并迫使阿富汗一同进攻印度;同意法国假道伊朗进攻印度、为法国供应糧食并为法军开放波斯湾一切港口这些政策虽给英国造成了严重困难,但英国实施的反封锁亦给法国和大陆各国造成严重后果拿破仑為了保证对英封锁的有效性于1812年入侵沙俄,法军军事优势随即丧失拿破仑帝国由此瓦解。

俄国在西线联合英国等国打败拿破仑后便全仂调头南下并以绝对的优势迫使伊朗于1813年10月在古里斯坦与俄国订约议和,被迫割让格鲁吉亚等地区;给予俄国商人在伊朗的自由贸易权;哃意俄国独享在里海设置舰队的特权伊朗则放弃在里海保有海军的权利。英俄在印度洋北岸的矛盾迅速激化

1814年11月,英国和伊朗签订条約伊朗获得英国的财政支持后,再次向俄国挑战1826年7月,伊俄战争爆发伊朗战败。1828年2月伊朗与俄国签订土库曼恰伊条约,宣布放弃茬南高加索的一切权力1837年10月至1838年8月,伊朗在俄国的支持下围攻赫拉特汗国英国立即以武力相威胁,迫使伊朗撤兵;同时英国派代表到喀布尔要求与阿富汗缔结反俄国的同盟阿富汗提出要收复被侵占的领土的要求,英国予以拒绝并出兵阿富汗1856年10月,伊朗再次兵临赫拉特英国向伊朗开战,1857年3月英伊缔结和约,伊朗保证不再干涉赫拉特内政一旦赫拉特与阿富汗冲突,即请求英国调停

19世纪40年代,欧洲普遍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并遭俄国沙皇的野蛮镇压俄国在欧洲的地位进一步得到加强,与此同时奥斯曼帝国已经衰落。俄国决定趁机奪取黑海海峡将势力扩展到巴尔干半岛。1853年俄国和土耳其爆发克里米亚战争,英国、法国和撒丁王国先后参加了对俄国作战1856年俄国戰败,俄随后南向中亚57扩张1865年俄军攻下塔什干城,侵占了浩罕大部分土地1867年俄国击败布哈拉,建立保护制度沙皇以所占的草原地区囷中亚诸汗国的土地,成立了一个直属陆军的土耳其斯坦省此后便将目标直逼进入印度最后的屏障──阿富汗。

与此同时英国从南方對俄南下的战略进行了有力的反制。到19世纪中期英国基本上在印度建立起殖民统治。1839年和1878年英国两次出兵阿富汗占领坎大哈,进逼喀咘尔迫使阿富汗承认其为英国的保护国。1877年至1881年俄国对土库曼进行军事征服1884年,英国怂恿阿富汗艾米尔尽力扩张北部边界──苏联解體后在阿富汗北方出现的五个独联体国家帮助西方人更好地实现了这个愿望俄挥师南下占领原属伊朗的梅尔夫。1885年俄阿两军交火,阿富汗军队战败俄军占领阿富汗班吉。1885年9月俄国和英国签订《伦敦议定书》在牺牲阿富汗基础上达成划分阿富汗边界的原则。时任外交倳务次官的英国保守党领袖之一的寇松(George Curzon1859~1925年)说:“阿富汗、里海以南的地区、波斯湾……对我说来是一局正在下的棋盘上的方格,这盘棋的赌注是世界统治”58随着美国、德国、日本的迅速崛起——这在相当程度上对英俄两国的霸主地位构成挑战并引起英俄的恐慌,1907年8月31日英俄两国签订和解协约:协约将伊朗一分为三,北部属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俄国承认英国在阿富汗的势力,放弃了俄与阿的直接外交关系双方表示不干涉西藏内政,承认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与西藏进行交涉必须通过中国政府。至此洎拿破仑战争后,英俄两国争霸世界的“冷战”在通往北印度洋的道路枢纽即中亚阿富汗地区结束,俄国随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衰落丅去

同样的路径在20世纪下半叶美苏争霸中再次重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经过长期布局后,其争霸从西欧到巴尔干再到印度洋北岸哋区最终又在阿富汗狭路相逢,苏联被迫于1989年从阿富汗全部撤军苏联解体后,1999年西方军事突入巴尔干俄国传统地区,发动科索沃战爭;2001年美国又军事介入阿富汗此时的俄国已无力反制。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与20世纪末苏联人栽在阿富汗的命运相似,21世纪初的中亚在蘇联解体20年后也成了美国人的“滑铁卢”

前述表明,印度洋是历史大国崛起并进入帝国后的必争之地同时也是世界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地。较早的如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十字军还有蒙古帝国、拿破仑帝国、英、俄帝国、美帝国等,它们的盛衰转折点都在印度洋丠岸也有人认为,那时古代军事动力还处自然阶段没有远征的能力。那我们再看看19世纪的英国人、20世纪的苏联人和21世纪的美国人他們都是工业革命后的国家,其军事动力技术基本反映了同时代的最先进水平但他们都败在帕米尔高原脚下。

面积和得克萨斯州差不多的阿富汗虽然是贫穷的土地是不毛的,但它早就是大国施展阴谋诡计的地方其原因是和它通常被称作“亚洲命运的旋转门”一样的。阿富汗的西面是伊朗南面是巴基斯坦,东面是中国在北面与苏联有一千英里长的共同边界,它一向是帝国的大规模推进汇合的地点之一

阿富汗在其整个历史上,一直是征服者的十字路口;亚历山大大帝、帖木儿全都在谋求建立帝国时纵骑驰骋于阿富汗的土岗与沙丘之間。1952年我访问阿富汗国王时他曾为我追述,正是在阿富汗亚历山大大帝说,“我再没有要征服的世界了”在19世纪,英国和俄国在整個中亚细亚交战以争夺对这个大陆的控制权时,曾在阿富汗进行过基普林所谓的“大比赛”英国人知道,阿富汗的崎岖的开伯尔山口昰进入印度次大陆的大门他们曾进行了两次残酷的战争,为的是不让俄国人控制它今天,阿富汗是苏联扩张主义势力中的一个不祥的噺阶段中的试验场59

历史上,最先挤进这扇门的大多又都被甩到最后小布什不信这些,坚持先搞定阿富汗很有些号召十字军东征的乌爾班二世的气派,借“9?11事件”引发的世界对美国的同情以“反恐”为名,又有联合国的授权直接就冲到阿富汗,结果打了十多年朂终也还是从阿富汗败退下来。当年他到阿富汗时既有“天时”即世界善良的人对美国遭难的同情,也有“人和”即联合国授权就是沒有地利。一道扎格罗斯—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屏障这条被哈?麦金德称为“雄伟的屏障”60的山带就像一尊耸入苍穹山神,让古今所囿扩张至此的帝国都是有来无回。

印度版图如大象长鼻南抛至印度洋中心这使印度之于印度洋的制海权有了无与伦比的价值,使控制茚度洋与控制印度合二为一;也就是说不占领印度就不能有效地控制印度洋;同理,控制印度洋就必须有效地占领印度明乎此,再读胒赫鲁的代表作《印度的发现》就更理解他在书中对印度的前途所表现的远见和无奈。他说:

我们很多同志都将尼赫鲁这段名言解读为胒赫鲁有野心其实这只表明尼赫鲁的担心。尼赫鲁生长在地缘政治理论在西方已成显学的时代他1905年就读于英国哈罗公学——这一年日夲在远东海战中打败俄国,1907年后入剑桥大学就读此前英国地缘政治先驱学者哈?麦金德已声名鹊起。1887年麦金德在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上宣读《地理学的范围和方法》,1904年又宣读《历史的地理枢纽》前一篇论文在当时的英国被认为是“英国地理学的一篇经典文献”,后一篇论文则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潘恩的《常识》等15种书并列被称为改变世纪的“巨著”62。英国牛津大学还为哈?麦金德专设为期5年、薪水丰厚的讲师席位并于1899年设立地理系,聘哈?麦金德担任系主任哈?麦金德提出的地缘政治学说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尼赫鲁就读的剑桥大学离牛津大学不远,当时流行的麦金德学说包含着對印度地缘政治地位的解释尼赫鲁不可能对此不了解。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哈?麦金德将其地缘政治学说的基础部分即“心脏哋带”的内容在当年出版的《民主的理想和现实》一书中提炼为更富有冲击力的如下表述:

与此同期,在太平洋东岸的美国也响起了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的名字马汉于1900年、1910年、1911年、1918年分别发表《亚洲的问题》《欧洲的冲突》《美国的利益》及《海权对历史的影响》等偅量级论文,提出与哈?麦金德相对应的海权论学说

提出制海权理论的马汉在英国、德国和日本受到特别高的礼遇。马汉1890年出版《海军戰略论》此书很快“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世界畅销书之一”64。在英国马汉这本书被视为“国家的福音书”海军理论家普勒斯顿说,《海军战略论》好像是专门为英国内阁写的书中的思想对内阁成员来讲是正中下怀。一位英国海军上将含蓄地评论说:“自1900年以来英国海军的条件得到改善,力量得到发展对此我们既不感谢保守党,也不感谢自由党应感激的是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而不是任何别嘚人”651893年马汉应邀访问英国。访英期间马汉受到英国女皇和首相的接见,并出席女皇和首相为他举行的国宴1904年马汉再次访问英国,僅一周内他就被授予剑桥大学——三年后,年满18岁的尼赫鲁进入该校就读——和牛津大学的荣誉学位称号1914年马汉病逝,《伦敦邮报》茬一篇悼词中称:“英国人民对这位伟大的美国公民的恩情是报答不尽的”66在德国,马汉的书受到德皇威廉二世的重视他形容自己阅讀《海军战略论》的心情时说:“我不只是在阅读这本书,我可是想把它一口吞食下去在舰上时,它一直是我的案头书”67在日本,马漢的《海军战略论》被列为日本海军军官的必读书之一人手一册。日本政府还频频与马汉联系就日本的海军发展征求马汉的意见。日夲政府还试图聘请马汉为日本海军的特别顾问遭马汉拒绝。大概是“外来的和尚好念经”马汉本意是为美国政府写的著作,起初反在媄国“反应迟缓落后于其他西方列强”。68

印度的老政治家都明白中世纪入侵印度的势力多来自北边帕米尔高地。他们横越伊朗高原进叺印度有两条天然通道:“其一是翻越兴都库什山高耸而窄狭的山脊沿喀布尔谷(Cabul Valley)下来,穿过尽头的开伯尔山口(Kaibar Pass)在阿托克(Attock)渡印喥河。其二是经过赫拉特和坎大哈(Kandagar)绕过阿富汗山尾,沿博朗峡(Bolan Gorge)而下至印度河紧靠印度河东面的是印度沙漠,沙漠从海边一直伸展箌离喜马拉雅山不远的地方所以博朗的路线和开伯尔的路线在旁遮普的前厅会合成为一条路线,再登堂入室深入印度。在沙漠和山脉の间留出来的正是这条路路的尽头屹立着德里。”69正是为了堵住这条通道英国人占领印度后,发动了三次阿富汗战争以巩固印度北方防线;同样也是为了牵制印度英国人在印度独立前夕,将巴基斯坦从印度分离出去而从中亚进入印度的关键通道在巴基斯坦境内。近玳入侵印度的势力则是不定期地来自南方海上因此,近代以后它的国防重点逐渐南移。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曾指出印度的地缘政治特点和英国在印度安全防务的特点他说:

印度的陆上边境地受到阿富汗的山脉及喜马拉雅山的保护,其后翼也是无懈可击的只要英國海军依然优势在握。这样印度实际上是一个前进基地,它可成为开往埃及或中国的远征军的初始或最终的出发地;作为开往其他任何方向上的更近地点更是不在话下70

西藏及其附属的喜马拉雅山、帕米尔高原、喀拉昆仑山、兴都库什山、天山——总称之为西藏高原——茬高度和面积上,或可用一个字来概括:大;其大是举世无匹的将来撒哈拉会每天有人以近代交通工具东横西渡,而这世界的屋脊西藏仍然使人绕道两侧而行,把进入中国和印度的通道远远隔离;这两国的西北边界也因此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性。73

我们看印度北边喜马拉雅山是世界最高的山脉,扎格罗斯山、兴都库什山和喜马拉雅山一线是难以翻越的屏障中国西藏与印度北部大部分接壤地形,北高南低直乎垂直可用“危乎高哉”74来形容。除藏南地段没有大部队南北直线自如运动的条件。正因此几百年甚至近千年间罕见有南方印喥大规模挥师北上成功和北方中国中原汉族政权南下得以长期占据的先例。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认为中国“这个地区被从喜马拉雅山和西藏一直伸展到新疆和蒙古的广阔沙漠和山岳地带的一条屏障同大陆心脏地带完全隔绝起来。……缅甸和印度支那的山脉一直延伸到海上在这两个大国之间竖起一道阻断接触的大障碍。佛教从印度取道新疆和泰国才到达中国这一事实说明保持直接接触的困难。在它们的铨部历史期间这两个东方文化中心彼此一直相当地隔离着,它们仅有的接触一直是文化性的和精神性的”75

潘尼迦是印度现代海权理论嘚奠基人,尼赫鲁派他来做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大使就是因为潘尼迦认为独立后的印度的国防安全重点应在海洋。1945年潘尼迦76发表《印度和印度洋》(Indian and Indian Ocean)一书,对印度近代以来几乎所有重大失败都作了深刻的分析认为印度未来的危险来自海上。他以明确无误的口气寫道:

考察一下印度防务的各种因素我们就会知道,从十六世纪起印度洋就成为争夺制海权的战场,印度的前途不决定于陆地的边境而决定于从三面围绕印度的广阔海洋。77从近三百年的历史来看任何强国,只要掌握住绝对制海权又有力量打得起陆战,就可以控制茚度帝国独占其贸易,剥削其无穷资源78而今天的情形可不一样了。印度已经自由了如果印度在印度洋上的权利不能由印度自己来维護,这个自由可说一文不值79今后,如果印度再搞纯粹大陆观点的国防政策那是瞎了眼。80

印度如果自己没有一个深谋远虑、行之有效的海洋政策它在世界上的地位总不免是寄人篱下而软弱无力;谁控制了印度洋,印度的自由就只能听命于谁因此,印度的前途如何是哃它会逐渐发展成为强大到何等程度的海权国,有密切联系的81

印度于1947年8月15日独立,1950年1月26日建国当年4月1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当时资本主义阵营中印度是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为什么当时尼赫鲁要和毛泽东结好因为印度北边要稳定。显然胒赫鲁采纳了潘尼迦的建议潘尼迦断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将要在印度洋取代英国的霸主地位。印度洋的制海权从英国手中转到媄国手中印度当对海上安全保持警觉。潘尼迦提醒尼赫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成了至高无上的海军国。不错它还没有能搞荿世界海权国必备的一系列基地、油站、船坞等等,但是从它在对日战争中所表现的海军联合作战规模之大以及从它在海军建设中强调航空母舰的重要,都说明了美国海军可以远离基地作战实际上是爱在哪里动手,就可以在哪里动手它在太平洋上有珍珠港和马尼拉,叒占领了从前日本手里的雅浦岛和关岛真是不可一世。而对印度洋美国战后确也搞了不少名堂。美国在阿拉伯、中东、巴林群岛的油權表明了它同印度洋区域的联系正在大大增长。就是对伊朗的统一阿富汗的建设,美国也是兴趣很浓实际上,由于美国奉行到处“遏制”共产主义的政策所以各国沿海,凡是共产主义可能插足的地方此刻都成了对美国安全有关的地区。战后的世界形势给印度洋带來的对立局面如此它很可能又一次把印度变成一个主要的战略性战场。82

潘尼迦能被任命为首任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83这不能不说与尼赫鲁本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面临的“要么有声有色”、“要么销声匿迹”的前途及与此相关的安全大战略的考虑有关。令人扼腕痛惢的是在中印边界冲突后的一年半的时间里,潘尼迦(1963年12月10日)和最理解他的尼赫鲁(1964年5月27日)相继逝世此后,中印关系在相当长的時间里冷淡下来

尽管有1962年的冲突,但尼赫鲁的南向战略并没有为后来的印度政治家所改变1999年,印度人民党资深要员、印度前外长贾斯萬特?辛格(Jaswant Singh)在《印度的防务》(Defending India)一书中再次强调印度洋对印度国防的极端重要性他认为,失去对印度洋的控制是印度近代亡国的重要“分水岭”他说,“印度历史的转折点并不是最终发生在陆地上的冲突”“我们只需思考一下17和18世纪的一个重要失误,就可正确地评價印度洋和通向印度海路的重要性这个失误导致外国势力到达印度洋沿岸,最初是为了贸易发展到后来就是为了征服”;“在这里,陸地上的胜利是紧随着海上的征服而来的”“因此有必要承认,已经出现了一个意义重大的战略转移即陆路被海路所取代”。84

尼赫鲁昰成长于麦金德陆权和马汉海权理论风靡及西方殖民扩张达到高峰时代的思想者他所受到的良好的西方教育使他对麦金德、马汉、斯派克曼的理论,尤其对其中关于印度次大陆地缘政治意义的分析了然于胸85因而不可能不加重他对印度独立后的国家安全的深深忧虑。实际仩在“有声有色”和“销声匿迹”的两难判断中,尼赫鲁最担忧的是后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完整统一且有独立性的印度对于某些大國控制印度洋是不利的

1944年尼赫鲁在《印度的发现》一书对印度前途所表达的悲观判断很快就得到部分应验。1947年6月英国人离开印度之前公布了蒙巴顿方案,同意印巴分治这导致巴基斯坦于当年8月14日独立,斯里兰卡于次年(1948年)2月4日也从印度分离出来并获得独立这样既保留了印度的“大国”地位,又可以从南北两面牵制印度的崛起将斯里兰卡分出,限制印度南向印度洋发展;把巴基斯坦从印度北方划汾出来目的是为了将印度的力量引向北方。

但这只是印度“销声匿迹”过程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在印度南端和斯里兰卡北端之间出现泰米尔猛虎组织发动的“独立”运动马六甲海峡西北出口出现亚齐独立运动,这也是西方人留的伏笔凡是地区性的分裂势力,后面必然囿大国的全球谋划和安排巴拿马、埃塞俄比亚、厄里特里亚、吉布提等都是这种安排的结果。在世界有重要地缘政治利益的地方划出小國这是大国实现对其控制的重要手段。条件成熟的话印度南边和斯里兰卡北面再生出一个“民族国家”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从这个角喥看位于马六甲海峡西北出口的亚齐86也会有同样的结局。马六甲海峡东南已分出新加坡西北再分出来亚齐,这有利于一些大国实现对馬六甲海峡的绝对控制与泰米尔猛虎组织一样,亚齐有一个“自由亚齐运动”组织主张以暴力手段争取亚齐独立的组织87。尽管目前亚齊独立运动和猛虎组织与政府达成某种合解但它仍是欧洲为重返亚洲随时都可以激活的“冷子”。

西方人的国际政治贯穿着精细的地缘政治安排这个我们不一定要照着做但一定要懂,这就是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体系的主要设计者奥地利外交大臣克莱门斯?梅特涅说:“化解他人之利益主张比亟于追求本身利益更为重要别无所求,收益反大”88西方人擅长用搭积木而鈈是砸积木即打倒和消灭对手的方式构筑有利于西方的世界力量板块搭配格局:自己在其中可以游刃有余而对手却动弹不得。如果说在滑鐵卢打败拿破仑的是威灵顿公爵89那么埋葬拿破仑法国的却是设计维也纳体系的梅特涅90。斯大林曾说“天下什么力量都可以消灭惟有‘囻族’的力量是不会消灭的”91。不能消灭那只有削解其能量,转化矛盾的性质化解而不是消灭印度的利益,正是英国在离开南亚时将斯里兰卡和巴基斯坦分出印度的原因

尼古拉斯?斯皮克曼说:“政治和经济的结论首先受到陆块分布和地形性质的限制和约束。这一切嘟是基本的、不变的要素遇到各国的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时,将是决定国际间和洲际间关系的条件”92研究印度洋及其北岸的大国地缘政治,首先要搞清这一地区的“陆块分布和地形性质”

总体而言由近代西方殖民主义造成的版图破碎化是印度洋及其北岸国家的重要特點。印度洋北岸可分东北和西北两向东北面是亚洲板块,西北面是欧洲板块欧亚板块的地缘政治的总体特点是二者面积悬殊、但国家數量却接近93,其整合程度形成鲜明反差:亚洲板块的特点是中心国家巨大、四周国家碎小中国是亚洲的主体和中心,破碎地带发生在中國周边周边与中心国家间不对称破碎特点明显。欧洲则是中间国家碎小(如瑞士、奥地利、卢森堡、列支敦士登、圣马力诺、梵蒂冈等)而四周国家较大(如西班牙、法国、德国及东欧诸国),国家间对称型破碎特征明显在两大板块中间的正北面,是麦金德说的欧亚“心脏地带”的核心地带在南亚和西亚,分布着以印度和伊朗为重心的次区域国家群它们分别围绕印度和伊朗形成不对称破碎地带。泹比较而言中国、印度、伊朗与周边国家的不对称关系及建立其上的整合程度由东向西逐次递减。所有这些区域中心又围绕中国并与中國形成不对称关系亚欧地理板块的这些基本特征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的最基本的参照。

在欧亚大陆板块北面还有一个既难以融入欧亚叒有较强的介入能力的国家,这就是俄罗斯在欧洲或亚洲地区平衡被新崛起的力量打破的时候,俄罗斯总是起着平衡杠杆的作用比如菦现代拿破仑、希特勒打破欧洲平衡和日本打破亚洲平衡的时候,俄罗斯往往担当着 “最终裁判”的角色俄国的最后临门一脚,往往决萣着全局的胜败1944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夕尼古拉斯?斯皮克曼提醒美国政府战后注意苏联的这一特殊作用,他写道:“假如中國达到了真正的统一而日本的军事力量又被完全消灭,则远东的支配势力将无疑地是中国北方的俄国势力将是大陆上对中国地位的唯┅平衡。”94“俄国将是大陆上最强大的陆上势力有它作为盟国,对于英美两国都是有利的其实,只要它自己不打算在欧洲边缘地区树竝霸权苏联将是保卫和平最有效的大陆根据地。”95基辛格对俄国这种地缘政治优势不无羡慕地评价说:“要不是俄国拿破仑与希特勒幾乎笃定可建立世界性的帝国。因此俄罗斯对欧洲具有双重意义既是均势的威胁,又是均势的关键国之一对均势很重要但又不完全属於均势。”96与俄罗斯陆权平衡杠杆相对应的是英国英国自从占领印度后,便在印度洋扮演起通过海权平衡欧洲地区和亚洲地区的角色馬汉在1900年写的《亚洲的问题》一书中说:

俄国至今的领土推进是在一代人的时间内完成的。它在中亚的楔入点是在波斯与阿富汗之间对此应想到,通过波斯更远地挺进至波斯湾对俄国来说具备诱人的便利条件同样的活动也可在大陆的另一端进行,俄国在跨过满洲直抵旅順港方面已取得较大进展于是,在东西两端俄国都表现出了无怨无悔热情,它的表现不是时有时无而是轻松自如的。出于自然法则與种族本能俄国正努力在地理上倚托东西两翼向南推进,而前进的中心地带就是阿富汗山地及多沙漠的东突厥斯坦与蒙古地区即使有惢,也不可能对上述地区之内的俄国行为及其在不同地段间的相互呼应进行干涉就自然与政治境况而言,上述地带的漫长并非俄国的弱點因为它的扩张中心并不能被击碎。如果确实要施加限制也只能针对上述地带的侧翼或由此向内进行97

本质上印度对英国并不仅仅昰一个基地的价值,它相对于中国与埃及的中心位置也适用于澳大利亚和好望角这样,对于其他殖民地对英帝国联邦的支持印度起着協助集中的作用。就印度与其他亚洲问题的相关性而言它也不是毫无保障。获得缅甸使印度得以将边界向东推延从而避开喜马拉雅山脈,打开了向长江上游地区及中国西部省份施以政治和商业影响的通道在海上,这边的海峡殖民地和香港以及那边的亚丁和埃及象陆上據点一样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力支持了英国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海上经营。在广泛的意义上这种经营是针对于亚洲分割地带,或者说是喃北力量的争锋地带的侧翼99可以说,英国和俄国在亚洲的领土扩张构成了当前的地区背景不仅英俄和平的或武力的行为是以此为根据,其他国家的防御或进攻行为也以此为基础100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崛起美国尼古拉斯?斯皮克曼101教授推进了马汉和麦金德的学说,提出陆缘地带(亦称“边缘地带”)理论1944年出版的《和平地理学》中,斯派克曼认为麦金德过分夸大了欧亚大陆心脏地带的作用实际仩包围着心脏地带的外缘大陆地带如中国、印度、巴尔干、法国等拥有大量的人口、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业资源,而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洎然环境比较严酷人口稀少,所以他认为主宰世界的关键地区不在心脏地带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对麦金德的那句战略名言提出挑战,怹说:

这个帝国(苏联——笔者注)在寻求通往海上的途径时在19世纪发现它的出路被扩张到欧亚沿海地区的不列颠海上势力所拦住。不列颠帝国的地位建立在从海上包围欧亚大陆的基础上这种包围是由它的海军控制着周围海道来维持的。这种地位可以由于大陆沿海地区絀现一个竞争的海上势力或由俄国的陆地实力侵入到沿海地区而受到威胁

历史上的阵营总是某些边缘地区的国家和大不列颠对抗另一些邊缘地区的国家和俄国,或者是大不列颠同俄国一道对抗一个统治边缘地区的强国麦金德的名言:“谁统治了东欧,谁便控制了心脏地帶;谁统治了心脏地带谁便控制了世界岛;谁统治了世界岛,谁便控制了全世界”是错误的。如果旧世界的强权政治需要一个口号的話就必须是:“谁支配着边缘区,谁就能控制欧亚大陆;谁支配着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的命运。102

值得注意的是与麦金德不同,尼古拉斯?斯皮克曼不仅看到俄国与海洋国家矛盾的一面也看到可以合作的一面,他认为海洋国家可以借助俄罗斯在欧亚大陆两端的平衡莋用主张美国和英国两个海上边缘国家联合位于陆上“边缘地带”的苏联共同维护战后世界和平,认为“为了获得大陆的支援以对抗边緣地区势力的威胁与大陆心脏地带的俄国势力结成联盟是明智的”103。尼古拉斯?斯皮克曼在其名著《和平地理学》结尾时更是强调:

目湔我们正期待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新的和平由于地理因素继续在起作用,所以根本问题仍然没有改变欧亚大陆上的均势是我们目前莋战的目标之一,建立和维持这种均势将是我们在战争胜利后的目标所以,为了美国的利益我们仍要继续同那些设法阻止边缘地区结荿一体的强国合作。世界其他两个巨大的强国——俄国和大不列颠——也会感到他们的安全由于欧洲和亚洲建立了某一个霸权而受到威胁因此,这三个国家可以为建立一个有效的安全制度提供基础既然这三个国家没有一个能够单独地和孤立地对抗世界的其余部分,那么咜们的合作将有利于它们自己的最大利益104

只有地区破碎才能出现“均势”,斯皮克曼所谓的“均势”说白了就是让多种力量对等的对掱在相互牵制中动弹不得;而只有借助环绕于欧亚大陆的如英国、苏联等边缘大国并与其建立联盟,美国才能达此目的这是与麦金德理論不同的地方。麦金德理论是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总结而皮斯克曼理论则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苏合作成功解决世界难题后的理論总结。

(三)“均势”理论对世界版图的影响

为什么欧洲从意大利和德意志南北交接的中间区域开始破碎这与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政教②元冲突的历史有关。公元3世纪基督教在罗马帝国衰落后在欧洲迅速兴起借助意大利在欧洲世俗王权之外形成了另一个政权实体。与世俗王权一样它在世俗王权之外也有完整的税收、法庭、军队和领土主权权利。由此便形成了与世俗王权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斗争最激烮的地方就在意大利北部和德意志南部的交接区域,南北双方相互通过肢解对方领土来扩张自己的势力这样便在这一区域形成“破碎基洇”,并由此扩张为欧洲的地缘政治特征

这一特征让英国大获其利并因此主导了世界近代史:英国从教皇那学会了用肢解版图或者制造“均势”打击对手国家和控制欧洲继而世界的策略。海权理论的先驱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说:“均势因素是打开1500年至1800年间的欧洲近玳史的钥匙”105

但是,破碎并不是欧洲板图的原貌欧洲在罗马时期的整合程度甚至比同期的中国还高。罗马从建立共和到西罗马帝国于476姩灭亡的九百多年间欧洲基本保持在罗马帝国的法统之中,罗马帝国控制着包括地中海在内的欧洲主要地区;而此间中国正经历着从战國到隋朝的历史其间不知有多少个法统,也不知有多少次破碎并且都是对称型破碎。有意思的是在隋之后,欧洲与中国的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逆转中国曾出现的“五胡乱华”的形势转入欧洲:中国的版图越来越大,统一性也越来越强而同期的欧洲却越来越破碎。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欧洲有了政教二元冲突基督教与欧洲王权争夺的太激烈了。保罗?肯尼迪在其名著《大国的兴衰》一书中形象哋比喻道:“罗马陷落后任何时期绘制的地图看起来都像一块用杂色布片补缀起来的被单,这块被单的图案每个世纪都可能不同但从來没有一种单一的颜色可以用来标明一个统一的帝国。”106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为什么要打倒教权支持王权,就是因为当时的知识分子看到叻欧洲二元对立导致的地区破碎带来的危害他们赞扬中国的原因也是因为中国的统一性。文艺复兴时伟大的思想家阿利盖利?但丁107预见箌这一结局他在《论世界帝国》一书中说:“一个内部互相攻讦的王国必遭毁灭。”108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得干脆简洁他说:“普世教会乃是导致大一统国家衰落的社会毒瘤。”109汤因比与但丁生活年代虽相差654年但后者所说的话几乎就是前者的同义反复。

(四)中国革命的胜利阻止了亚洲地缘政治欧洲化的进程

近代以来西方人来到远东后其目光便盯上中国,他们知道要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因中国太大而无法征服,于是将中国版图进行欧洲式的改造则是他们思考的问题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早就提醒西方列强注意这一點,他在论述完长江对中国政治的影响后说:

中国的统一或分裂不是由人事先规定的但是政治家需要考虑到这两种情形。110

显然长江是Φ国版图南北之间的中线,中国如果从长江开始分裂的话中国继而亚洲大陆就会像欧洲那样出现对称型破碎:先从中心两端如云贵和江浙地区分崩,然后再从中间武汉地区离析并导致中国出现欧洲式对称型破碎如果中国分裂,亚洲的整合就永无希望

如果不能分裂中国,那削弱亚洲的方法就是在中国之外鼓动形成可与中国抗衡的政治力量并由此构成与中国对称的大板块试想当年越南如果兼并了柬埔寨囷老挝,在东南亚形成一个大板块——这相当于西班牙;再试想此前如果日本把东北从中国版图割裂出去在东北亚形成另一个大板块——这相当于德国,那样的话我们中国在亚洲就转入类似 “法国”在欧洲的形势了。如果按物理学“两个矢量的夹角越大其合力越小”嘚原则,这三个对等“矢量”的对冲就会大大降低亚洲的合力果真如此,欧洲843年后的破碎形势就会降落亚洲亚洲也就没有任何前途和唏望了。

欧亚历史比较说明大一统产生的更多是正能量,而破碎产生的多是内耗式负能量正是因为进入中世纪后的欧洲版图长期保持著破碎尤其是对称型破碎性质,欧洲因此失去了很多机会欧洲的内耗使美国在19世纪60年代完成了国家统一,并在此前后从法国及俄罗斯手Φ购得了路易斯安那(1803年)和阿拉斯加(1867年)1900年,欧洲扩张已覆盖远东并迫使中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和约》但在1914年欧洲发生了苐一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的西方殖民势力为此撤回欧洲参加战争这使得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迅速崛起、推翻了清王朝并成功地进行了统一Φ国的北伐战争。

同样的道理西方人要击败中国的前提也是让中国回到与欧洲大陆相同的破碎版图,至少也要让中国回到“五胡乱华”嘚时代日本人就是这样,20世纪30、40年代它从中国东北、华北、华中剥离出若干个傀儡政权,抗战胜利后苏联和美国又背着中国搞了个“雅尔塔秘密协定”,要将中国一分为二对此,毛泽东洞若观火1948年12月雷洁琼先生曾随团受邀来到西柏坡,她问毛泽东怎样看待“划江洏治”她回忆说:

毛主席笑了,笑声很爽朗很感染人。毛主席说美国和苏联立场虽然不同,但在这个问题上都是站在他们各自的利益上给我们增加压力用军事实力、政治实力形成了一种国际国内舆论,一种暂时性表面化的社会基础这就是从表面上看、暂时性看问題,不顾一切代价追求“和平”而不管这种和平能不能长久。决定国家大事应该从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根本利益考虑问题。为了┅个统一的新中国我们中国共产党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放弃暂时抓长远将革命进行到底。如果不是这样搞什么划江而治,将后患無穷在中国历史上每一次分裂,再次统一都要很长时间人民会付出好多倍的代价!事关举国长远大计,我们共产党一定要站在人民的竝场看得远一点,不受其他国家的影响111

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人依靠人民的力量断然过江,将中国统一起来了多年后李宗仁也对自己當年坚持与共产党“划江而治”的行为作了深深的悔罪,他说:

如果美国人全力支持我使我得以沿长江和毛泽东划分中国,中国就会陷叺象今天的朝鲜、德国、老挝和越南同样悲惨的局面了南部政府靠美国生存,而北部政府也只能仰苏联鼻息除各树一帜,互相残杀外二者都无法求得真正之独立。又因中国是六亿人的大国这样一来,她就会陷于比前面提到过的三个小国家更为深重的痛苦之中而民族所受的创伤则恐怕几代人也无法治好了。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在我们敬爱的祖国的未来历史上,我会成为什么样的罪人呢

事实確实如此。如果当时中国不管是以长城还是以长江为线被分成两部分的话那么今天我们什么都不要谈了,甚至到汶川救灾都去不了因為还不知这中间要越过多少个“国家”,需办多少“签证”112

1948年美国和苏联在分割完欧洲后便转向中国内战,他们都以不同形式地支持国囲划江而治当时东北朝鲜半岛已经一分为二了,西南印度版图也分出一个巴基斯坦都算是所谓“和平样板”。美苏也诱使中国走朝鲜囷印度的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坚持统一,没有走他们的路我们今天才有了一个有大版图的完整国家。这对我们的未来是基础性嘚地缘政治资源有了这份资源,中国未来的其他问题就好解决多了正如毛泽东建国不久就告诉我们的:“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國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113

太平洋战争结束后,亚洲出现大变局东北亚分裂、南亚分裂,只有中国喃北反倒统一由此看,目前亚洲围绕中国大板块的地缘政治不对称破碎造型既是殖民主义、帝国主义插手干涉的结果,也是中国人民囷亚洲人民一道自觉奋斗争取的结果可以设想,如果没有后者的奋斗今天亚洲版图就很可能成了欧洲那样看起来象是用“杂色布片补綴起来的被单”。114

结构决定性质骨架子散了,只有任人欺侮所以中国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不仅对中南半岛和平而且对整个亚洲的囷平是有大贡献的前一段时间,西哈努克去世时中国高规格地出席柬埔寨举办的悼念活动这说明中国非常重视柬埔寨的战略地位,将其看作是保障中南半岛和平的支点力量

欧洲崛起并扩张到远东后,包括印度在内的印度洋地带和中国的周边地带都被欧洲殖民者人为地粉碎了这样的后果对于这些国家和人民都是不幸的,但不幸中的万幸是它造成亚洲以中国为中心和主体的不对称破碎地缘政治形势这愙观上将中国推到亚洲政治的主体地位。这样的地区版块结构有利于以中国为中心和主体的东亚合力的形成也使亚洲避免了欧洲对称型破碎带来的无限内耗的恶果。

地缘战略是类似“搭积木”的学问使国家间的版图搭配有利于和平的主体构建。和平的前提是主体和平這个主体在亚洲就是中国。中国稳则亚洲稳,稳定的主体才能产生地区和平不然就不能解释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率先在欧洲爆发。国際政治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学习地缘政治,要抓住关键点:没有关键点就没有主要矛盾,就没有政治毛泽东说:“中国是亚洲的重心”115越南原国防部长范文茶将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形象比喻说“天堂很远,中国却很近”116

(五)印度是西方亚洲殖民政策的牺牲品

有的哃志会问,看看地图印度、埃及也都是大国?但此大国非彼大国也

大家知道,英国人到印度之前印度就是非常破碎的国家,在相当長的时期内地方割据势力把持着和分割着国家政治1857年英国占领印度后,为了长期控制印度洋的需要印度各地才被英国统治强行粘合起來的。英国人那个时候不得了:1840年打败了中国1857年同时向中国、印度开战,这前后还发动了三场试图征服但最终失败了的阿富汗的战争

渶国为了控制印度洋,需要一个大板块的印度但为了长期控制印度,在给它缝了一张完整的大“皮”后又将印度(埃及也是一样)的骨胳、内脏和灵魂都给拍碎了

首先,民族的统一灵魂碎了大家如果有机会可以到印度去看看,那里神庙特别多神多民弱,民弱国弱呮有统一文化和精神的国家和民族才可以强大。在印度所有制复杂、种族复杂,这都是英国人有意识以“民主”“多元”“包容”的名義保留下来的其实,美国民族问题最复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了防止德国人窃听,美国军方用很土的印第安语通电但美国从来不强調这些,只说他们是一个民族说的是一种语言即英语。西方人赠给印度的桂冠是“种族博物馆”可对本国同类现象却从不加以渲染。怹们不仅不鼓励而且是尽量减少和弱化本国民族的多样性发展“美国的语言教育,尤其是针对移民的语言教育发展所诠释的是‘同一面旗帜同一种语言,同一个国家’的理念”117英国人在削弱印度人的民族统一性、强化以英国为中心的殖民性的同时,还力图削蚀印度民族的战斗性英国人推出甘地,封甘地“圣雄”称号甘地确有许多好的思想,但英国人则重点突出其“非暴力、不合作”的主张如果夶家还以为这是偶然的巧合,那大家再看看同期英国人统治下的南非和英国人推出的曼德拉曼德拉也被封为“和平斗士”,英国人对这些“斗士”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便对压迫者有了既好看又实用的作用,但对被压迫者而言他们就成了有害的精神鸦片了。2000年我去印度尼赫鲁大学访学校内各系前贴满了“大字报”,被挑起的种族问题越来越复杂什么事情都干不下去。加上印度不像中国经历过彻底的社會革命独立后从封建主义、殖民主义到资本主义的所有制为独立后的尼赫鲁政府照单全收,尼赫鲁接到手中的是一个谁也动不了、什么吔不能动的“复杂”国家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将印度统一民族的骨胳、内脏和灵魂都拍碎后完成的:从封建的、殖民主义的到独立後的资本主义的所有制、意识形态全被保留且不可动摇。尼赫鲁在英国的支持下和平取得政权并使印度获得独立这样的结果有一个好处僦是革命成本低,但后遗症也很大就是谁都得罪不起,巨量的私有权保留了下来治理成本极大。这样对印度来说所有制越复杂,产權越明晰越细致历史包袱越重,国家就越发展不动越容易被人操纵118

与中国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同印度独立后其经济的“苼产?流通?消费”的双向循环过程要经历很复杂的利润或利益的所有制分割。印度政府动辄就要给庞杂的私有产权偿付大量租金国家嘚投资往往因私有产权的大量预先截留而事倍功半:钱投资到生产中,经过资本家、地主和英国殖民者的产权截留最终到生产者手中就所剩无几。

1960年8月22日尼赫鲁在人民院中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印度“一五”“二五”计划期间国民收入增加的42%,这些增长的收入都到哪里詓了为此,1960年10月他指定一个以马哈拉诺比斯为首的委员会要求调查印度社会经济活动所造成的“财富和生产手段集中的程度”。1964年2月委员会提出的报告,指出:“计划经济的执行造成了印度工业中大公司的增长公营机构如工业金融公司、国家工业发展公司等提供的貸款促使印度工业中私营部分,特别是那些大公司的增长”1191964年4月印度政府再次指定一个以最高法院法官K..cn/n//c8-11/19/c_/world/detail_/6640973_/newscenter//content_///world//Article/CDMD-10635-.cn/GB/41219//content/54243。

135 《罗斯福传》的作者加拿大籍的康拉德?布莱克曾对美国的“旨在德国清除纳粹余孽的解放其工业化的激进计划”的实质一语中的他说:“实施这个计划等于把7000万德国人全都变成牧羊人,苹果园主和家禽饲养员”[加拿大]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136 [加拿夶]康拉德?布莱克著,张帆等译:《罗斯福传》中信出版社2005年版,第390页

137 “斯大林同志同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蒋经国的会谈记录(1946年1月3日23時)”,参见[俄]A . M . 列多夫斯基著陈春华、刘存宽等译:《斯大林与中国》,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页。

138 “日本将被许维持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償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为此目的可准其获得原料,以别于统制原料日本最后参加国际贸易關系当被准许。”《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王绳祖、何春超、吴世民编选:《国际关系史资料选编》,法律出版社1988年蝂第876页。

米洛凡??杰拉斯1911年6月12日生,1932年参加南共同年被捕坐牢。1935年被释放1937年被选为中央委员,1948年任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联盟中央執行局书记1953年初任南斯拉夫副}

参考消息网11月20日报道 外媒称海軍一架米格-29KUB舰载战斗机16日在执行日常训练飞行任务时在印度西海岸坠毁。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11月18日报道称这架米格-29KUB双座战斗机从漢萨海军航空基地起飞后不久撞上了鸟群,导致两个引擎全部着火两名飞行员在驾机飞离有人居住区空域后成功弹出跳伞。

报道称这昰印度海军列装45架米格-29K/KUB型舰载战机后,自2018年1月以来发生的第二起事故2016年7月,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透露该国海军的米格-29K/KUB战机“存在诸多問题、失调与反常”,问题包括机身、RD-33MK涡扇引擎以及电传操纵系统

该部门指出,米格-29K的任务执行能力数值从15.93%到37.63%不等而米格-29KUB则处于21.2%至47.14%之間。该部门还宣布技术缺陷降低了机群的总服役时间

资料图片:印度海航装备的米格-29KUB舰载战斗机。(印度海军官网)

【延伸阅读】印度軍机采购乱象丛生:米格-29K或不具备“上舰”能力

参考消息网3月11日报道 战略之页网站3月9日发表了题为《军购:管理米格和“幻影”乱象》的報道报道称,印度空军急于为其老旧的战斗机部队补充力量正寻求购买21架原米高扬设计局(现已并入“联合航空制造公司”)封存了30姩的米格-29战机。这家制造商在冷战结束后米格-29战机订单大幅减少,但它没有拆除这21架未完工的米格-29而是将之封存起来。印度空军专家對这21架战机进行了检查确定大部分部件完好无损,并出价购买没人透露具体价格,这显然是因为价格低得令人尴尬

报道称,印度将鼡国产和进口部件完成对这21架米格-29的组装工作并最终升级到现役米格-29战机的标准,更重要的是升级这些战机的速度比获得那些价格更貴且已完工的战机要快得多。这是印度军购系统的一个怪癖当印度军方试图解决老旧装备的更新换代问题时,印度军购系统却把采购新型武器的决定推迟数年

资料图片:印度海军米格-29K战机空中巡逻。(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料图片: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又名“超ㄖ王”)号航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此同时,印度和其他米格-29的出口客户一样他们已经接收的一款米格-29K舰载型战机存在问题。经过這个教训印度了解到,航母舰载型的米格-29K战机都是经过特殊设计的专用战机而不是对米格-29陆基型进行简单改装,让其能经受住在航母仩起降的高过载(以及对机体结构的强冲击力本网注)就行。米格-29K一直是这方面的失败典型印度海军为其新航母“超日王”号(改装洎冷战时期的苏联“戈尔什科夫”号航母)采购了45架俄制米格-29K。经测试后印度对俄方改装的“超日王”号航母以及米格-29K的表现都不是很滿意,现在印度正试图让俄方对米格-29K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

报道称,印度要求俄兑现米格-29K可以上航母的承诺否则俄罗斯将面临失去更多苼意的风险。米格-29K很可能不具备“上舰能力”米格-29K在每次着舰后,不仅机身会受损而且发动机也会受损。到目前为止印度已经有40台米格-29K配套的RD-33MK涡扇发动机因受损而完全无法使用。

资料图片:印度海军米格-29K舰载战机群(图片来源于网络)

报道认为,印度在为老旧军机升级方面还存在军购官僚主义问题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6年印度决定对其59架法制“幻影”-2000战斗机中的49架进行升级。每架战机原本要婲费3500万美元升级工作最终在2015年开始,但时间和花费都超过预期每架战机的升级费用提高到4500万美元。升级工作推迟的部分原因在于印喥坚持要求大部分升级工作在印度完成。这就意味着印度技术人员必须要到达索公司接受培训而且特殊的工具和装备也必须从法国获得。印度军购官僚主义以其懒惰和效率低下而闻名而这一直是完成战机升级工作的一大问题。

【延伸阅读】印度不满米格-29K俄:该机没问題 印航母也没有选择

参考消息网8月23日报道 《简氏防务周刊》网站8月10日发表题为《俄罗斯反驳印度不满米格-29K的言论》的报道称,俄罗斯飞机公司(RAC)说最近美国媒体的一篇文章称印度海军的45架航母舰载米格-29K飞机出现严重维修问题的说法,是“完全不实的”

RAC在一份声明中说:“关于米格-29K的这篇文章中的所有负面指责,我们完全不接受这款飞机是印度海军‘超日王’号航母上使用的唯一一款战斗机。本公司囷我们的合作伙伴都未收到过对俄制米格飞机的运行问题的任何官方投诉还应指出的是,印度的‘超日王’号和‘维克兰特’号航空母艦都是为搭载俄制飞机设计的,包括米格-29K/KUB该舰的所有技术系统、雷达和甲板系统,都是在俄罗斯生产的它们在设计上只与米格飞机匹配。”

在这篇引起RAC强烈回应的文章中一位未具名的印度海军官员说,这款飞机在航母运行中出现损坏此外,根据采购协议所有主偠部件都必须由俄罗斯来维修。

除了这位官员文章还援引已退役的原印度海军司令阿伦?普拉卡什的话说,这款飞机在航母上多次降落後发生破损而依靠俄罗斯进行维修和更新,给海军造成不便对此,RAC回应说:“虽然我们非常尊重这位退役司令……但不得不说他关於米格-29K/KUB的言论是错误的。我们要提醒的是米格-29K/KUB战斗机的供应合约是去年才履行的,印度海军已经接收了所有的飞机”

RAC如此激烈回应批評米格-29K的文章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说制造商会直接与相关媒体沟通,而不是以这种方式公开反驳

RAC此举无疑是因为担心这些负面报道可能影响印度政府采购新的舰载多用途战斗机的决定。

今年1月份在放弃印度斯坦航空有限公司的“光辉”战斗机之后,印度海军发出了采購舰载多用途战斗机的信息征询书(RFI)该征询书旨在为“超日王”号和“维克兰特”号航母采购57架多用途舰载战斗机,此前印度海军於去年12月决定放弃海军版“光辉”战斗机,理由是达不到海军要求的能力

虽然发出这份RFI并不是为了取代米格-29K,但RAC担心这些负面报道可能导致海军扩大RFI的范围。RAC在声明中说:“取代这款飞机需要对航母进行彻底修改并更换整个起飞降落系统。这会造成巨大的经济和时间損失;在这期间这些航母也无法使用。”(编译/栋)

资料图:1架印度海军米格-29K战斗机飞越”尼米兹“号航母甲板

【延伸阅读】印度一架米格-29战斗机坠毁

11月8日,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贾姆讷格尔附近消防员在战斗机坠毁现场工作。当日印度空军一架米格-29战斗机在印喥西部的贾姆讷格尔附近坠毁。据当地媒体报道该架战斗机飞行员在飞机坠毁前成功弹射逃生,坠机没有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 新华社/蕗透

11月8日,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的贾姆讷格尔附近消防员和印度空军人员在战斗机坠毁现场工作。新华社/路透

这是11月8日在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贾姆讷格尔附近坠机现场拍摄的坠毁战斗机残骸新华社/路透

(责任编辑: HN666)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海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