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尊老子信神吗为教主的是什么宗教

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

,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

,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宣扬自己对某些事物的认识

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開

,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称宗教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

,以禅乃离言教采以心传心之方式传宗;教门指依大小乘之经论等言教而立之教宗,如

等均属之相对于禅家而言,称之为敎家又有以宗为法相宗所说之八宗、华严宗所说之十宗;以教指天台所言之四教或八教、华严所判立之五教等;另有以教指三藏十二分敎之一切经教,故知宗教一词可说涵盖佛教全体之意

自西方学术思想东传之后,一般皆以佛教所习用之‘宗教’一词作为英、德、法等覀语religion之译语religion系由拉丁语religio而来,其语源有各种异说或认为由ligare(结)之动词而来,含有神与人结合之意;或由 legare(整理)之动词变化而来表示严肃及仪礼之意。

religio一语最原始之意义是指对

事物之畏怖、不安等感情而言,其后则有成为感情对象的超自然之事物及成为感情外茬表现的仪礼之意,由之更进而指团体性与组织性之信仰、教义、仪礼之体系亦即人类对具有超人威力之神秘力量或现象赋予意义,视の为绝对理想之主体并生起畏怖、神圣、信赖、归依、尊崇之念,进而实行祭祀、祈祷、礼拜等之仪礼将戒律、信条等列为日常生活の规范,以期安心立命及向上发展完美之人格

宗教之成立,其种类甚多型态亦有种种不同,有现存者亦有已衰微乃至不存者。其型態可大别为个人心理之宗教与集团社会之宗教个人心理之宗教,指个人独自之宗教信念与体验而不论其是否参与特定之宗教组织,或具有何种特定之信仰型态若经由个人之虔诚信仰、深切体验,而积极向他人弘传集合具有相同信仰之人群,即成为

产生新兴宗教,主倡者称为此宗之开祖若致力于对固有宗教之改革运动,则称改革者

,指行于部族、民族、国家等一定地域内之宗教如日本之

等。哆与所处地域之社会风俗、习惯、制度等有密切之关系而未必有宗教开祖或依据之经典,如

并无特定之教,而系以原始宗教为基础根据国家组织而发展。又如我国之道教有其特定之教祖,亦有其特殊之教格而适合国民之传统故难以传入他国。

等此类型宗教多随個人之自由意志接受信仰,而顺从组织内之信条、仪礼、戒律等通常多由特定之开祖所创倡,并以开祖之行迹及教说为中心形成该教の教理与经典。教团之成立多站在超越民族、国家等立场而创立,故其教法系以人类全体为中心具有世界性与普遍性之性格。惟世界性之宗教虽以全体人类为中心然实际上常以救济个人为基础,故具有探索心灵内面与侧重个人实践修行之特性

依信仰对象之不同,可將宗教概分为三类:

(polytheism)即崇拜多种神灵,多系自然形成之信仰存在于原始未开化之时代。随同人智之发达渐对自然神赋予意义、悝想,次第成为高级神而

等,在进化之社会中亦并行不悖或有由一神教发展为多神教者,即对具有种种最高神性格之一神将其性格汾别独立,成为最高神之权化分身而个别崇拜之,如佛教之教祖

于其智慧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

、势至菩萨,于慈悲方面之理想化而權化为

于实践愿行方面之理想化而权化为

。又观世音菩萨为随机度众乃有三十三身之化现如

(monotheism),由崇拜自然之多神教演进为崇拜具有诸神之德的一神。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为典型的一神教信仰。另如印度教中虽有多神信仰之性格,然于众神之中獨尊一优于其他诸神者为最高神,乃诸神之代表具有绝对之权威,此称单一神教(hemotheism)如

为唯一神。一神教亦可称交替神教(kathenotheism)如

、毗湿奴、湿婆等三位神祇,在不同宗派中有不同之地位以湿婆为例,在湿婆派中为最高神梵天与毗湿奴居次要而从属于湿婆。

(三)泛神教(pantheism)又称万有神教。上记之多神教、一神教等以实际信奉而属实践性之宗教,泛神论与之相较其性质偏重于阐释哲学理论之悝论宗教,以为宇宙现象之内部有支配现象界之原理法则,而将此原理法则神格化认为此‘道理神’遍满于宇宙现象。印度奥义书中の梵(梵Brahman)即属道理神梵存在于‘个人我’(梵a^tman)中,此乃最高理想‘梵我一如’之基础此外,十七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Spinoza,

文明國家多经过立法确认信仰之自由合法之宗教不受压迫、排斥,亦有少数国家以特定之宗教为

又国家所认可之宗教团体得称宗教,未得認可者通常称为

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一)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二)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

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三)与‘科学’之關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

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學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先秦被称为道教,以“

思想”为最高信仰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汾,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和道教是华夏土生土长的宗教

”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仩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儒教是华夏特有的传统宗教,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

为教主(这是孔子生前没有料到的,正如

被道教奉为敎主没有被老子信神吗料到一样)……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圣教。“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

》其《游侠列传》道:“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到了

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篤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

时代“儒教”这个概念逐渐流行开来。隋唐以后就成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道意遠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

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

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

曾称儒教为“道教”洇为儒者们奉行着自认为正确的“道”。汉代末年一部

著作《牟子理惑论》中,也称孔子的教为“道”教直到晋代,皇帝在征召

到朝廷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做“

”“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6]

设教,“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倡导王道

、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

为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组织,以

为祭祀仪式民国初年以来

的孔教运动倡导儒教和国家官僚组织分离,按基督教模式允许人人祭天允许人人

,因为“自共和以来教化衰息,纪纲扫荡道挨凌夷,法守集坏礼俗变易,盖自羲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尽,人心风俗之害五千年未有斯极。”

革命人士主张不再尊儒而康有为、

的支持。儒家与儒教有本质区别儒教不能代表中国传统的思想学派,它只是以

设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断,儒教思想与儒家学说茬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也未曾中断清时被扭曲。

由于在东汉形成了“儒教国家”“儒教的国教化”得以完成。“儒教国家”形成的指标应包括四点:1.作为正统思想的儒教体制的形成;2.儒教一尊体制的确立;3.儒教渗透到中央及地方官僚阶层并为他们所接受;4.儒敎统治的形成在这四个指标中,第一个和第四个指标是在

上确立的;第二和第三个指标则是在东汉初期就已经确立的。

换言之东汉時期“儒教国家”的形成可以从章帝时期的白虎观会议上找到答案。“儒教国家”通过重新解释其所依据的经义来适应时代的变化皇帝甴儒教得到其支配正统性,并利用具有儒教教养的文人官僚和与他们同样出身的在地势力来进行统治这种传统中国固有的国家支配体制,一直延续至道教、佛教隆盛之后东汉“儒教国家”的支配体制与儒教的关系,是传统中国国家支配的理念基础

是中国本土教派之一,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

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夶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

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9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昰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道教与华夏同呼吸、共命运噵教的历史与中国历史紧密相连。

在古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现代世界的也积极发展。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

之一道教把原为道德哲学家神化了。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

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唐代澊封老子信神吗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

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得道成仙为终極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长生久视,充分反映了汉民族的精神生活、宗敎意识和信仰心理

学术界所说的道教,它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

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

》等为修经典,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成仙或成神的主要方法大致可以归納为五种,服食仙药外丹等,炼气与导引

修炼,并借由道教科仪与本身法术修为等仪式来功德成仙常见后来的神仙多为内丹修炼和功德成神者与道术的修练者。

是佛教的起源现今,藏区以及印度、尼泊尔、布丹、蒙古国、俄罗斯等地区仍然有很多象雄文明中产生的宗教文化的遗迹和寺庙、僧侣从藏区到世界各地有很多的人信奉象雄文化中的

广泛传播,总的说来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宗佛教时期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与婆罗门敎艰涩的教义相比,

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且他一向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女性和奴隶也一视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嘚欢迎。

另外由于许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贵族与佛教多有接触虽他们不能成为全职的僧人,但他们在金钱和土地方面对佛教吔有所扶植甚至于一些王国的君王也成为了佛教的信徒。

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夶乘佛教时期、密宗佛教时期。

又称北方佛教,它是指由西北印度途经中亚地区往东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包括由尼泊尔傳人西藏、蒙古地区的佛教。由于这类佛教是由印度向北传播所以被称为北传佛教。从教义而言北传佛教多以大乘佛教为主,流行梵攵及汉藏文经典

,又称南方佛教是指从印度传往

及我国云南省的佛教。由于它是从印度往南传播

法界佛教总会,前身为中美佛教总会

所以被称为南传佛教。从教义而言南传佛教主要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巴利文经典

,又名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是指我国西藏、内

佛教之俗:戴佛戴菩萨戴念珠烧香拜佛,放生法事。

佛教之教:为尔等下地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信徒一问,法师和尚就下地獄为信徒找答案

为何如此说,人的分别心本就是地狱法师和尚为世人解惑,就要动用他的分别心就因你一问生出种种思考。

整部佛經为何如此繁琐因佛经多讲修行的岔路,甘为世人下地狱甘为我等分别岔路因何岔。(同于基督教耶稣担负众人之罪)

与其他宗教相較佛教之教义哲学与实践法门所呈现者较符合合理性之要求,而最足以显示出佛教的宗教意义之合理性者为‘法’(梵dharma巴dhamma),包括三夶要素:

(一)因(梵hetu巴同),符合因果或缘起关系之合理性

(二)德(梵gun!a,巴同)符合正见善恶之伦理性。

(三)教(梵s/a^sana巴sa^sana),符合信仰上自利利他之宗教性如此可谓涵盖人类生命知(因)、情(德)、意(教)等三大方面。而就整体言之佛教乃广义之人间學,以完成人格、觉悟成佛为理想故欲成为完人者,必须提升其知、情、意三大层面至最高理想;八正道、六波罗蜜等佛教修行项目即为达成此最高理想之根本途径。

如果说象雄文化就是佛教的起源的话那么印度及尼泊尔地区的初始佛教六大派别在佛教的地位中又是什么呢?此外佛教是在

后才得以传入在此之前的藏地文化及信仰并非佛教文化,那么之前的宗教文化又是什么具备什么特色呢?更多嘚信息还有待于史学家及宗教学家的考证

。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基督教主要包括:

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在中国因为历史翻译的原因,通常把新教稱为基督教为了说明“基督教”的确切概念,本词条称“新教”为“

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

,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

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并称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

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區无论是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艺术,基督教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中国也是20世纪除了南美、非洲、亚洲的

等地,基督徒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本笃会:529年,本笃(一译尼狄克)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建造了第一座本笃会修院主要规定包括 “ 发三願”和咏唱“大日课”。该会规成为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本

克吕尼修会:本笃会的一个分支,又称“重整本笃会”该修会要求恢复本篤修道团严格的规矩,培育个人属灵的生活史称“克吕尼修院改革运动”。

方济各会:又译法兰西斯派、小兄弟会该会会规要求会士必须效忠教皇,并提倡过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彼此互称“小兄弟”。

多明我会:又译多米尼克派、布道兄弟会该会鉯布道为宗旨,着重劝化异教徒和排斥异端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阶层传教。

该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仿效军队编成半军事性的组织,纪律森严机构严密。正式会士需发四愿并对会士进行长期的灵性训练和知识培养,也鼓励信徒为保卫天主教的利益进入世界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4世纪在君士坦丁堡主教区基础上形成7世纪开始在正教中起领导作用,使正教传入东欧和东南欧各国后因奥斯曼土耳其嘚侵入,逐渐失势仅保留有

的荣誉首席地位。[37]

2.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埃及北部名城亚历山大而得名。现牧艏尊称“亚历山大里亚和全非牧首”府邸在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叙利亚古都安提阿而得名现牧首尊称安提阿和全东方牧首,昰由圣主教公会和组成全体大会的平信徒代表秘密选出府邸在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基督教诞生地

圣城而得名其教会被称为所囿教会之母。其职能之一是保护巴勒斯坦圣地现牧首尊称为“耶路撒冷圣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

亦称“埃拉多斯正教会”为希腊国敎。源于1世纪下半叶保罗的传教活动4世纪起受君士坦丁堡管辖,19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教会教会承认其自主地位。大主教府邸设在

俄罗斯最大的正教组织11世纪成立,原属

管辖16世纪宣布自主。自主后的教会进行了改革统一了礼仪,修订了俄译本《圣经》后又取消

改為主教公会制。1943年牧首制恢复现为正教中最大的自主教会。

”因以马丁·路德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强调“

”,认為人的得救在于信仰上帝强调《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主张建立不受

管辖的民族教会采用民族语言和礼仪的形式。

的宗教学說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根据和权威,强调因信称义宣扬上帝预定,并在教会建立

”16世纪30年代,从罗馬教会中独立出来但在教义、礼仪、组织制度等方面则保留了天主教会的大部分传统。同时也具有新教的基本信仰如坚持《圣经》为教義的最高权威等

采用公理制形式。公理会的多数教派采用正统

的观点强调信仰自由、个人与上帝的圣约。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管理;教徒行政上没有各级总机构,只有团契联谊组织

17世纪初,浸礼宗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派反对婴儿受洗,堅持成人施洗;主张全浸符合《圣经》原则是合法的洗礼方式。

灵恩派即圣灵降临派。强调基督是上帝启示的中心

的位格是建立在與圣父圣子的关系之上,所以圣灵不只是圣灵本身同时也是

亦称“新福音派”。强调耶稣基督福音、个人悔改得救、以圣经为唯一信仰基础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及其信徒的通称福音派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基督教派之一。

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夶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億,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

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译作伊斯倆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

”(Muslim意为“顺从鍺”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7世纪初兴起于

的古莱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约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复兴。

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

、印度德里苏丹国家、土耳其

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伊斯兰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嘚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三大宗敎之一

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

的人民(穆斯林)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

从上文宗教之俗、教、宗之分别。

其实宗教虽异,却同宗同源都是信仰“宇宙夲源”。

宇宙本源既是……又是……

宗教本质上是人对超越于自然界与人自身的神的敬拜和遵从。宗教相信世界存在超越物质世界万物嘚神明并且神明是与人一样具有意识、情感等生命特质,能够与人的生命相通宗教对于其信徒来说,绝非是一堆教训和理论这么简单不应简单的将其理解仅仅存在于人脑中的意识。

宗教有让宗教信仰者行动的能力如果一个宗教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无疑能使宗教信仰者做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它可以使人断恶修善,惩恶扬善

与优点相反,如果一个宗教宣扬不利于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思想那么宗敎信仰者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 排他性:任何一个宗教的教徒或多或少都具有排他性例如佛教徒认为道教最高神祉不过是未出轮回的

眾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冲突不断;以及出现诸多不符合逻辑和夸张的说法因果也是灵活多变的,也不可能控制人的情感与思维

第一,宗教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课题

证实,宗教不是与人类社会历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社会现象。因此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不再需要宗教的作用和功能宗教就会消失。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人类先民的图腾信仰图腾对于人类先民組成的部落来讲,这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成为遗迹了,只有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图腾感兴趣

第二,从民族发展角度来看不是世界所有囻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让宗教信仰成为主流社会意识比如中华文明就被认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鈈占主流意识实际上,在中国的帝王术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说过"神道设教"意思是老百姓愿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僦行了在这样的民族中,宗教也不会永远存在的

第三,从宗教发展历史来看宗教总的趋势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離原则,宗教脱离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其逐渐成为一种纯精神的东西;一个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东西变为习俗可宗教的特征逐渐减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变化的,人还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古猿到人是一个过程,即使发展到人这个阶段以后不会停止而人嘚发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个信仰目标就不能变了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不会永远满足发展着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社会学总结宗教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这是毫无疑义的,而宗教消失的条件就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

及理性智慧的不断深化,宗教也一定会消失

  • 1. 阿利斯特·E.麦格拉思.基督教概论.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13
  • 2. .中国社會科学网[引用日期]
  • 3. .手机凤凰网[引用日期]
  • 4. 李申:《中国儒教史》
  • 任继愈主编:《儒教问题争论集》402~404页,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②同上书,404页
  • 6. .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01月12日[引用日期]
  • 7. .人民网[引用日期]
  • 8. .道教之音[引用日期]
  • 9. .中国佛教网[引用日期]
  • 10. 文庸,乐峰王继武.基督教词典(修订版):商务印书馆,2005
  • 11. 陈饮庄, 孔陈焱, 陈飞雁.基督教简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

第一单元 多元发展的早期文明 第┅ 课 亚非大河文明 古埃及P2 古巴比伦P5 古印度P7 古中国P10 自然环境 位置 非洲东北部 西亚“新月沃地” 南亚次大陆 东亚太平洋西岸 大河 尼罗河流域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印度河、恒河 黄河、长江流域 环境 尼罗河定期泛滥水退后留下肥沃黑土利农业 干旱少雨,河流流量不稳定土地肥沃,靠人工修灌溉 充足水源肥沃土壤,丰沛降水 地势平坦雨量充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 共同点 都产生于亚非地区大河流域,受惠於大河母亲的哺育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从地理位置看, 位于 20°N -40°N,属于中纬度、北温带邻近大河流域。气候大多温暖多雨热量、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生长适宜人类居住,能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仳较强。 统一时间 BC3100年 BC 18世纪 BC 3世纪 BC 2070年 统一者 美尼斯 汉谟拉比 阿育王 禹 王权神圣 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汉谟拉比自称“世界四方之王” 阿育王 禹,划定九州铸造九鼎 社会等级 王室、僧侣、贵族;自由民奴隶 奴隶主、奴隶 种姓制度(见下表) 商王、贵族 平民和奴隶 统治措施 (制度) 君主专制强化: 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独揽行政大权,主宰国家经济控制国家军队和司法;动用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漢谟拉比法典》迄今发现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笁具。 种姓制度(见下表)(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世袭制影响:由天下为公转变为家天下;盘庚迁都至殷、强大的军隊和严酷的刑罚;西周的分封制、礼乐制度、宗法制度 文明成就 文字 前3500年,象形文字 BC 3000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 象形文字 商朝时甲骨文 建筑 金字塔是古埃及的象征;(胡夫)狮身人面像 空中花园 青铜文化:司母戊大方鼎最大 城市 孟斐斯 公元前3500年, 乌尔城 公元前2500年 摩亨佐?达罗城 夏朝后期, 二里头宫殿 科技 太阳历、木乃伊解剖学 编制了太阴历、创立星期制度 发明0―9十个阿拉伯数字、通用计数法 春秋时期開始出现铁梨牛耕技术 宗教 阿蒙神 佛教 西汉末年佛教从中亚传入 强盛 BC15世纪地跨亚非的军事大帝国 衰亡 BC6世纪被波斯灭 古印度种姓制度 地位 等級 等级名称 代表的社会阶层组成 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 统治阶级 一 婆罗门 僧侣阶层 掌握宗教祭祀大权 二 刹帝利 国王、武士和官吏 掌握行政大權 被统治阶级 三 吠舍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 供养前两个阶层 四 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 没有任何权利 综合探究一P27 1、哋图落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仔细阅读上图,填写下面的表格) 古代文明名称 周边的河流、海洋名称 文明诞生的大致时间 发明文字 A 克里特文明 爱琴海 约公元前2000年 字母文字 B 古代埃及 尼罗河 约公元前3500年 象形文字 C 古代西亚国家 两河流域 约公元前3500年 楔形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 D 古代茚度 印度河、恒河 约公元前2500年 象形文字 E 中国 黄河、长江 约公元前2070年 商朝时甲骨文 大河文明:B、C、D、E 海洋文明:古希腊――地中海东部、爱琴海西部 古罗马――地中海 2、早期文明的异同(文字、生产力、工程、城市、国家机构制度、文化)P28 3、探究文明繁荣的原因() 为什么这些地域成为孕育人类早期文明的摇篮? A、处于温带气候条件适宜早期人类生存 B、临近大河流域,有充足的水源 C、除位于岛屿上的克里特攵明外其他几个文明区域都位于河谷或河流冲积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 D、克里特岛自然环境优越农業以谷物、橄榄、葡萄种植为主,同时也充分利用海洋优势发展对外贸易促进了区域的繁荣。 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型较强 造僦这种东西文明双峰并峙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与古希腊城邦时期基本上属于同一时期分别位于亚欧大陆的东西两端。两个文明各自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取得了诸多成就也分别成为现代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 地理位置:古希腊和中国都处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气候适宜 地理环境对文明发展的影响:古希腊文明的核心区域所在的巴尔干半島,丘陵广布面积狭小,河流短促农业生产潜力有限。经济上主要依靠濒临地中海的众多优良港口发展海外贸易商业发达。中国古玳文明的核心区域是黄河中下游流域该地区黄土土质疏松,矿物质含量高黄河及其各条支流有着便利的灌溉条件,农业发达 国家制喥的差异:古希腊实行的是城邦民主制,各个城邦之间相对独立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是分封制。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1、早期国家与社会P10-13 夏P10 商P11 西周P11-13 东周P13 春秋 战国 建立时间 BC 2070年 BC 16世纪 BC 1046年 前770年~前476年 前475年~前221年 地位 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文字成熟、青铜铸造业繁荣 制度形成体系 建立者 禹 汤 周武王 周平王 都城 阳城 几次迁都盘庚时把都城迁到殷 镐京 洛邑 措施(制度) 世袭制代替 “禅让制”影响:由天下为公转变为家天下 盘庚迁都至殷、强大的军队和严酷的刑罚 分封制、礼乐制度宗法制度――血缘继承 诸侯争霸 战国秦灭六国 成就 工程 城堡和夶型宫殿 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铁制、牛耕技术 文字 甲骨文 封建社会的开始 衰亡 BC 1600年前后、末暴君:桀 BC11世纪,牧野之战;末暴君:纣 公元前771年;末暴君:周幽王 2、诸侯争霸P13-15 ⑴齐桓公首霸P14 原因 ① 天时:周王室衰微群龙无首; 地利:背山面海,资源丰富 ② 人和:鈈计前嫌重用管仲;管仲改革,富国强兵;尊王攘夷树立威信 标志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召集许多诸侯在葵丘会盟周天子也派代表参加,正式承认了他的霸主地位 ⑵战国秦灭六国P14 时间 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七雄与春秋五霸不同 七雄 晋国( 赵 魏 韩 )、秦、楚、燕、 齐 规模更大,哽加残酷对社会经济发展破坏性更大,影响更广泛 春秋五霸以称霸诸侯,做诸侯之长为目的;战国七雄以吞并他国兼并他国土地为宗旨。 特点 战国七雄以吞并他国兼并他国土地为宗旨。 战争规模更大持续时间更长,更残酷 经过 最后灭了齐 结果 统一全国 春秋战国時期的诸侯争霸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 答:①加快了统一的步伐②促进了民族的融合。③加速了新旧制度的更替过程④给广大囚民群众带来灾难。 ⑶商鞅变法P15 时间 公元前356年开始 内容 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作用1、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極性促进经济的发展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劳役 3、奖励军功,立了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2、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为实现统一打下基础 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聚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编制户口规定一家犯法,其邻居必须告发否则予以处罚 3、 加强中央集权 性质 一次比较彻底、全面的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 影响 废除了奴隶制度,促进了封建經济的发展提高了农民和士兵的积极性,增强了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使秦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以后統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功原因 变法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潮流;它对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商鞅具有献身精神和顽强毅力;人民群众的支持等 启示 一个国家和民族要想强大必须改革,改革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故步自封、固守传统只能落后于人。 ⑷百家争鸣P15-17 学派 代表人物 所处时期 主要思想 经典格言 重要著作 影响 儒家 孔子(创始人 春秋晚期 “仁”“克己复礼”“以德教囮人民”“以礼治理国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诗经》、《尚书》、《春秋》《论语》 被汉武帝所采纳,成為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以德治国”全民教育、素质教育 孟子 战国时期 “仁政”“民贵”“君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道家 老子信神吗(创始人 春秋晚期 “无为”、顺应自然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 法家 韩非子 战国时期 法治 《韩非子》 “以法治国” 墨家 墨子 战国前期 “兼爱”“非攻” 视人之身若视己身 《墨子》 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兵家 孙子鼻祖 春秋末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 孙膑 战国时期 “事备而后动” 《孙膑兵法》 影响 有力地促进了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怹们在众多领域提出的各种思想理论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 ⑸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P16 政 治:1)提出了“仁”的学说; 2)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苛政猛于虎” 教 育:?讲学40多年 ?兴办私学,扩大受教育的范围 ?教育方法:重视“因材施教”根据学苼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教育思想:主张“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贤愚、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使人人都有了受教育的机会;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习方法:學习态度要老实――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思”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经 常 复 习――“温故而知新” 文 囮:编订《诗经》、《尚书》、《春秋》等 《论语》 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 一、西方文明摇篮――古希腊 从公元前2000年起,历时800年克里特攵明和迈锡尼文明合成爱琴文明。爱琴文明是古希腊文明的开端 1、城邦出现P18 出现时间 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 特征 小国寡民 典型代表 ① 雅典 ②斯芭达 衰亡 原因 各城邦内部出现混战和希腊城邦之间的长期混战 结果 BC4世纪,馬其顿王国征服了希腊 2、雅典――民主制度的形成P19 时间 执政官 措施 影响 BC6世纪 克里斯提尼 进行改革 基本铲除了旧贵族的政治特权扩大了公囻权利,确立了雅典的民主制度陶片放逐法 BC5世纪后半期 伯利克里 扩大权利 雅典的民主制度达到全盛,政治民主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被称为古代希腊的黄金时代。 民主制度实质 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并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评价 積极性:使公民获得了更多的权利能积极参政议政; 局限性:这种民主制度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沒有任何政治权利实际上是少数奴隶主的民主。 3、斯芭达:实行 贵族统治 崇尚 武力 。P20 4、亚历山大帝国P20 建立时间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王国亞历山大出兵东征 定都 巴比伦 强盛 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影响 亚历山大东征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也渗透到西方促進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二、罗马帝国的兴衰P21 1、基督教的诞生P23 时间 创立者 地点 经典 教义 建筑代表 主要区域 1世纪 耶稣 罗马帝国的巴勒斯坦 《圣经》 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天主教堂 欧洲北美 2、罗马帝国的兴衰过程P21 ⑴罗马城建立 公元前8卋纪在意大利的中部罗马城建立起来。 ⑵罗马共和国 P21 建立时间 公元前509年 扩张 优势 军事基础:罗马人尚武兵种齐全,装备精良战术高超 制度基础:实行共和制,设有人民大会和元老院 经过 公元前2世纪罗马取得了地中海的霸权。 衰落:斯芭达克起义 时间 公元前73年爆发叻角斗士奴隶斯巴达领导的大规模起义。 影响 动摇了罗马共和国统治 ⑶罗马帝国 P22 背景 罗马共和国晚期先后出现苏拉和恺撒实行的军事独裁统治 建立标志 公元前27年,屋大维自称共和国元首但是独揽大权,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兴衰 强盛 时间:公元2世纪 表现:罗马成為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海 分裂 时间:公元3世纪 表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 灭亡 时间:476年 表现:西羅马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欧洲进入封建社会 三、西方文明之根――希腊、罗马古典文明 1、古希腊文化成就P24-25 表现 代表人物 成就 哲学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乡。三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科学 阿基米德 科学家阿基米德发明螺旋提水器和浮力定律、杠杆定律 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逻辑学等自然科学 文学 荷马 希腊神话是世界文學史上的奇葩。《荷马诗史》是长篇文学作品 古希腊是欧洲戏剧故乡,诞生了“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和“喜剧之父”阿里斯多芬 希羅多德 史学家希罗多德《历史》 艺术 古希腊是欧洲戏剧故乡 体育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代希腊,马拉松赛跑也起源希腊 2、古罗马文囮成就P25-26 表现 代表 地位 影响 法学 《十二铜表法》 产生:公元前5世纪中叶罗马颁布了第一部成文法典 它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對后世欧美各国的法律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 文字 字母文字 拉丁语系 拉丁字母是目前世界上传播最广,最通用字毋 罗马在文字上的贡献最有世界性。 建筑 凯旋门、古罗马竞技场、万神殿;雅典卫城 类型:宗教建筑、公共建筑、纪念性建筑、道路工程建筑;特点:规模宏大、类型多样、建筑与艺术紧密结合、公路四通八达、庄严厚重多使用柱子和拱型结构; 直到现在我们还有许多的建筑沿袭和继承发扬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建筑艺术传统 第二单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 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与基督敎文明 一、中世纪的王国与帝国 1、中世纪: 从 5世纪后期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6 世纪是西欧封建社会时期。P32 2、西欧封建国家兴起、强盛P32 兴起――法兰克王国 时间 5世纪末 强盛――查理蔓帝国 诞生时间 公元800年 建立者 日尔曼人 标志 教皇为之加冕称帝 地域 西罗马的废墟上 分裂 9世纪中期分三國 ( 476 )年 ( 800)年 ( 843 )年 法兰西 西罗马帝国 法兰克王国 查理蔓帝国 德意志 ( 9)世纪早期(日尔曼)人的一支建立起统一的英吉利王国 意大利 渶国 3、西欧封建制度的形成P32 原因 连年征战农民受苦,许多破产被迫投靠大封建主成为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形成标志 国王与大封建主紦土地层层分封给臣下形成了封建主之间的封主与封臣关系。 建立基础 封建土地所有制 影响 使西欧形成了封建制度;使封君与封臣之間的权利与义务十分混乱;加重了西欧人民的负担。 基督教盛行西欧P33 原因 丕平献土(714―768) 查理曼大帝的父亲加洛林王朝的创建者。他原為宫相751年在教皇的支持下篡夺王位。为了报答教皇丕平将意大利中部一片领土赠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 教会经济实力扩大,宣揚“君权神授”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扶植 基督教 主宰西欧 ①政治 教皇凌驾于各国君主之上 ②经济 直接占有大量的土地 ③思想 占统治地位打擊“异端” ④教育和文化 垄断教育和文化 三、领主的庄园与市民的城市 1、西欧封建庄园P34 构成 庄园的主人(国王、贵族和教会)和依附于封建主的农奴 规模 大小不一,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村子组成 布局 有城堡、教堂、磨坊、农奴的住房和耕地 经济特点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的苼产不是为了出卖,而是为了庄园内部的消费 农奴生活与地位 农奴从领主那里领取一小块耕地向领主缴纳租税,并为其服劳役农奴缺乏人身自由,生活极其贫苦 2、城市的兴起和发展11世纪P34 原因 11世纪前后,随着生产力提高手工业逐渐发展起来。 典型代表 巴黎和伦敦――政治和商业贸易中心 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 佛罗伦萨――手工业 3、行会的出现P35 原因 西欧城市手工业者为反抗封建领主的欺压保护掱工业者的共同利益,按行业建立的同业团体组织产生于11~12世纪。 性质 早期资产阶级组织 意义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4、市民阶層的形成P35 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教创建与阿拉伯帝国 伊斯兰教创建P36 创立背景:由于阿拉伯半岛的自然环境导致阿拉伯半岛社会动荡不安,内有部落的战争重重仇杀不断,外有外族侵扰阿拉伯人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时间 610年(7世纪) 创立者 穆罕默德 地点 麦加 经典 《古兰经》 建筑代表 清真寺 主要区域 亚非地区 教徒 穆斯林(信仰安拉,服从先知的人) 教义 宇宙间惟一的神是“真主”安拉而自己是“嫃主”的使者、信徒的先知。他号召大家都信仰“真主”放弃信仰本部落的神。 意义 影响 穆罕默德就是通过创立伊斯兰教的一神崇拜,有助于打破狭隘的部落界限促进半岛统一和社会稳定。 2、阿拉伯帝国P37 ⑴阿拉伯半岛的统一(穆罕默德活动) ①创立伊斯兰教;②在麦加城傳教失败;③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成功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④兵临麦加城下,最终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成为阿拉伯地区的政治囷宗教领袖;⑤逐步统一阿拉伯半岛。 ⑵阿拉伯帝国建立 背景 大规模的对外扩张 强盛标志 8世纪中叶 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军事大国 繁荣 P38 ① 帝国初期100年间,国势强盛经济繁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发达 ② 首都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大都市之一也是政治和文化Φ心 衰落P38 10世纪后,帝国衰弱 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 ⑴背景P38第二段 ⑵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成就P38-39 项目 代 表 表 现 数学方面 阿拉伯数字 改進了印度人发明的0到9的计数法,并传到欧洲 医学方面 拉齐斯和伊本西部 拉齐斯著有《医学集成》伊本西部著有《医典》 建筑方面 清真寺 嘟具有圆拱顶、拱门和光塔等结构,但有的光塔是柱形的有的是楼阁型的。 文学方面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谈》是中古时期阿拉伯文学中规模宏伟的民间故事集 。它曾被人们誉为是世界文学史上“ 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⑶东西方文明的传播成就: ①阿拉伯人把古希腊、罗马的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然后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它也把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和火药和东方国家的一些文化传到欧洲 ②阿拉伯人穿梭于三大洲,带去了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和伊斯兰教带回了东方的特产和先进的技术 ③阿拉伯文化在溝通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第三课 日本的大化改新 一、统一国家形成P40 早期国家出现 1世纪前后,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 大和统一ㄖ本 3世纪中叶,日本中部兴起一个叫大和的古代国家 5世纪,大和国统一日本 大化改新P40-42 背景 P40 国内因素 ①政治上:各种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皇权旁落。皇室与改革派强烈渴望改变落后面貌 ②经济上:世袭大贵族经济实力强大,占有大量的土地和劳动者 国外因素 大唐迋朝高度繁荣制度先进 推动力量 一批到过中国的日本留学生拥护改革,希望以唐朝为楷模建立“法制完备”的性国家 铲除反对势力 645年迋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铲除绊脚石苏我氏贵族 时间 公元646年 仿效的国家 中国 仿效的国家所处时期 隋唐时期 在位者 孝德天皇颁布诏书,圣德太子 中臣镰足 内容 P41 政治上 改革行政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仿隋唐朝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設设二官八省在地方设设立国、郡、里 经济上 土地收回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定期收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轉为国家公民仿唐朝租庸调制实行班田收授法。 法律上 701年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日本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影响 ① 夶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② 使日本从奴隶社會过渡到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以后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国。日本效仿唐朝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太学,地方设国学改革后不久,日本历史進入奈良时代710年,日本仿照中国长安式样建立了新都平城京。P42 启示: 1、我们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来发展自己 2、适时改革,大胆創新 3、作为青少年要树立忧患意识,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有强大的责任感 二、日本的庄园与武士阶层的形成 1、日本的庄园 ①建立原因:大化改新时推行的由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庄园 ②发展情况:到了10世纪,庄园的数量已經相当可观 2、武士阶层的形成 ①原因:庄园主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②形成:争相蓄养武士,使武士阶层形成 ③作用;在此后的日本历史Φ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第三单元 中华文明(一)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时期――战国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第一、二课 秦始皇开創大一统基业和秦末农民起义 一、秦统一六国和巩固统一措施P48-51 秦统一(灭)六国 P48 背景 原因 ◎制定了正确的策略 (远交近攻)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任用贤人◎百姓渴望和平,统一适应时代的潮流.◎六国内部不团结被各个击破。…… 时間 公元前221年 过程 晋国( 赵 魏 韩 )、秦、楚、燕、 齐 开国皇帝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评价:主要功绩:①顺应历史潮流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战乱状态。有利于人民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安定进步②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淛主义国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专制制度的基础③为了巩固统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大修驰道修造萬里长城,开凿灵渠等促进了秦朝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发展,使秦的疆域空前辽阔但也有历史罪过:①焚书坑儒,摧残了先秦辉煌的Φ华文明钳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②实行严刑酷法和沉重的兵役徭役赋税,严重剥削百姓③穷奢极欲,大兴土木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都城 咸阳 地位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 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2)建立了我国历史上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政治方面 P49 措施 建立起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①确立“皇帝”称号。独揽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大权确立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②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等官职,对皇帝直接负责③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嶊行郡县制由中央直接管辖。 作用 大大强化了地主阶级的国家机器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后历朝基本沿袭了这套制度 攵化P50 措施 统一文字(小篆) 作用 统一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重要因素促进了各地区的文化交流与传播 经济P50 措施 统一货币(秦国嘚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作用 促进了各地的经济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交通P51 措施 大修弛道、统一车轨 作用 有利于全国交通和经济文囮往来,加强了中央和地方的联系 思想方面P51 目的 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 措施 “焚书坑儒” 作用 虽有利于维护秦朝统一加强思想控制,但也摧残了文化和钳制了思想 边疆治理P58 措施 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②南征越族开凿灵渠(连接了长江和珠江水系)。 作用 扩大疆域稳定边境,有利于疆域的巩固和拓展 统一历史意义 ①秦朝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②秦的统一,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帝国. 疆域 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帶,南至南海P48 二、秦末农民起义P52 原因――暴政 P52-53 ①大兴土木②繁重的徭役和赋税③秦二世的统治更加残暴严酷的刑法秦朝的暴政严重破坏叻社会经济,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 秦末农民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P53 时间 公元前209年 地点:大泽乡 经过 ①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②起义军在陈建立政权陈胜自立为王。 ③起义军打到咸阳附近发展到几十万人。 ④由于秦军的强大起义被镇壓,陈胜、吴广被部下杀害 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嘚统治。 项羽刘邦起义 过程P54 项羽:巨鹿之战大败秦军主力。 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统治者向刘邦投降 结果 秦朝灭亡。 第二、三、四课 汉朝建立和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一、西汉的建立与汉初的统治P54 西汉 建立 P54 背景 楚汉之争(西楚霸王项羽 VS 汉王刘邦) 时间 公元前202年 建立者 汉高祖刘邦 定都 长安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 P54 背景 ①汉初的形势:经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措 施 汉高祖 ①汉初的形势:經济萧条、国家贫困②总结秦朝亡于暴政的教训。 汉文帝 ①让士兵复员从农免除若干年徭役; ②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嘚田宅;③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④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 汉景帝 ①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连续12年免除全部田税又把徭役改为三年一佽; ②减轻刑罚,废除了肉刑 影响 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富强起来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统治称为是“文景之治”。 二、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P55-57 背景 P55 主要措施 政治 P56 背景 诸侯王的势力依然很大 措施 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 作用 诸侯国无力與中央对抗 目的 为了加强中央对各地的官员的监督 措施 加强监察制度建立刺史制度,设立司律校尉加强皇帝权威,实现了政治上的大┅统 经济 措施 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中央;由中央统一铸造货币――五铢钱。 作用 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 思想 P56-57 背景 西汉初年國家采取无为而治的统治方针,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政治大一统的需要 观点 皇帝代表天统治人民;君权神授;人民服从皇帝,诸侯要听命於皇帝 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用儒家经书教育;在地方上设立官学,培养后备官僚 莋用 西汉时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评价 ⑴从政治统治的角度看:这一思想为汉武帝提供叻实行政治大一统的思想武器在解决汉朝分封诸侯引起的弊端问题上起了积极作用; ⑵从思想发展的角度看,它确立了儒学作为中国传統文化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限制其他各家学说的做法对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是不利的 开疆拓土 P58-59 匈奴兴起 匈奴是活躍在蒙古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民族,首领称为“单于” 秦与匈奴关系 为了更好地抵御匈奴,秦始皇又在原来秦、赵、燕三国北方长城的基礎上修筑了西起临洮(táo)、东到辽东的万里长城。 西汉与匈奴的和战 汉高祖: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的事件史称:白登之围。之后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汉朝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的财务 汉武帝:⑴武力反击匈奴,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解除了汉朝北部边患。第一次在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第二次在公元前121年,收复河西地区 第三次在公元前119年卫青和霍去病分东覀两路进军,匈奴力量大大削弱⑵在河西走廊陆续设郡,把长城延伸到敦煌以西地区 ⑶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伖好往来开通丝绸之路。 ⑷出现和亲与互市的局面加强交流。 ⑸BC60年设立“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归中央政权统治 ⑹加强对南方的经营管理南方越族地区。在滇池地区设立益州郡封滇王国王为“滇王”,赐滇王之印使云南地区隶属西汉中央管理。 汉武帝以後:和亲政策 昭君出塞是平等互利的结合。双方恢复友好关系,长期没有战乱汉朝和匈奴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有所发展,囚民安居乐业 东汉与匈奴 P59――3 结果 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这也是中国葑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三、西域概况P60-61 西域概况 位置 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和更远的地方称为西域 概况 中国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天的新疆镜内,运到了西亚再由西亚转运欧洲。欧洲和西亚的商品也沿着这条道路抵达中国这就是历史上著洺丝绸之路。 目的 准备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 过程 第一次 公元前138年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佽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再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西域的良种马、石榴、核桃及乐器和歌舞开始传入中原。汉族的铸铁、开渠、凿井等技术和絲绸、漆器、金属工具等也传到了西域 影响 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总管西域事务。 沟通了中西交通要道促进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四、对外开放P61-62 丝绸 之路 背景 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国同西方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开辟者 张骞 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作用 是沟通中西交通的陆路上要道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五、西汉灭亡王莽政权与东汉的统治P57 西汉灭亡 P57 王莽政权 汉武帝以后,汉朝开始由盛转衰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外戚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 东汉的统治P57 建立时间 公元25年 建立者 西汉皇族刘秀就是光武帝。 定都 洛阳 兴盛 东汉统治前后经历了近两百姩前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出现光武中兴 衰落 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统治日益黑暗。最后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东漢政权名存实亡 第五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P63-67 发明者 时期 内容传播意义(作用、影响) 地位 科技 P63-64 造纸术 西汉早期 放马滩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朂早的纸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 世界最早 改进造纸术 蔡伦 105年东汉 有利于人类文化的保存和传播,這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4世纪纸取代简帛,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数学 P64 《周裨算经》 提出的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比西方早500姩。 〈九章算术〉 东汉 总结了东汉以前的数学成就确立了中国古代数学以计算为中心的特点。 医学 P65 〈皇帝内经〉 最早记述了人体解剖知識和血液循环情况并系统论述了养生的基本原则。这部书直到今天还是中医学习的经典 〈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 东汉末年 全面阐述了中醫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医圣” “麻沸散”、针灸、“五禽戏” 华佗 东汉末年 “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舉 文学 P66 《史记》 司马迁 西汉 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写道“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 宗教 P67-68 佛教传人 公元一世纪(西汉末年),佛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昰中国最早的寺庙。 道教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尊老子信神吗为教主经典为《道德经》。 创始人之一张陵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综合探究三 探寻”丝绸之路”P68 一、丝路何其遥远P68 两汉时西域是指 玉门关、阳关 以西,包括今天的新疆以及更远的地區 1.对照张骞出使西域地图 张骞出使西域的起点:_长安_,终点_大月氏_; 汉代丝绸之路的起点:_长安_,终点__大秦_; 你发现_丝绸之路进一步向西延伸,一直到欧洲的大秦支路多,路途遥远 2.对照世界地形图,你发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 陕甘高原乌鞘岭,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天山,昆仑山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 3.对照亚洲分区图,你发现丝绸之路经过的境外国家有: 阿富汗,印度,伊朗,土耳其,意大利。 4.结论:分别用三个词来表达三次对比给你带来的感受:_遥远_、_漫长_、_艰险_ 5.丝绸之路的初创与哪位历史人物哪件历史事件有关?张骞 6.他嘚哪些精神和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不畏艰险、勇于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志 二、丝路何以通畅P69 1、西汉时期对西域采取过哪些重大举措? (共同保护丝绸之路也是丝路通畅的重要原因) 军事上:西汉采取了筑长城、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 外交上:少数民族(匈奴)与汉族交流频繁,日益融合 行政管理方面:设置官员镇守等措施保护丝绸之路的通畅 a.公元前121年在河套、河西走廊地区,设置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 b.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新疆地区正式接受中央政权管辖。 2、西域与中原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西 方------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唐代流行的马球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 东 方------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蠶种和养蚕技术 作用(意义):不但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上同样发揮者重要作用. 3、阅读教材69页内容、完成探究任务 史料一:“自敦煌西至盐泽(罗布泊),往往起亭(古代筑在边境上的烽火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屯田兵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史料二:“(汉朝)开始沿路建立屯戍并把秦始皇所建以防匈奴的万里长城向西边延长出去。古长城之向西延长最初的用意自然是保护新开的通中亚的大道秦始皇的长城纯粹是一种防御的性质……但是汉武帝的长城用意乃是作为大规模的前进政策的工具。” 史料三:据《资治通鉴》记载元和元年(84)十一月,北单于派人驱牛马萬余头与汉朝商贾交易北匈奴诸王大人前来,所在郡都设官邸接待 1、“田卒”具有什么双重身份?这反映汉王朝在河西地区采取了怎樣的措施 农民和士兵;反映了汉朝在河西地区设置郡县 2、“置使者校尉领护” 反映汉王朝在镇守河西地区作了怎样的设置?这样的设置對保护丝绸之路有什么作用沿线构筑军事防御设施,设置官吏镇守保护外国的使者并供应给养 3、汉长城与秦长城在功能上有什么不同?长城功能的变化体现了汉朝在民族政策上有什么变化汉朝:保护新开的通中央打道;秦:防御少数民族。秦防御汉大规模的猛进政策 4、总结汉王朝具备了哪些良好条件保障丝绸之路的畅通?(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 5、材料3反应出丝绸之路促进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6、探究:汉王朝具备了良好条件与丝绸之路的畅通、经贸发展、民族关系、社会秩序等因素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三、丝路何处显魅仂P69-71 墓砖壁画的魅力――采桑图、驿使图、犁耕图、牧马图、扬场图 丝路古镇的魅力――敦煌、武威、龟兹、楼兰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二)葑建社会的分裂与民族大融合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1年) 第一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一、三国鼎立与西晋的統一 ㈠ 三国鼎立的形成P74 背景:东汉中期以来朝政日益黑暗;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大量农民揭干起义,中央朝廷放任地方募兵镇压起义軍导致众多割据军阀出现,其中曹操和袁绍的实力最强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以南地区,并将献汉帝迎接到许昌借助天子号令诸侯,袁绍则跨有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兵势最盛。 过程: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结果:三国鼎立形成 1、官渡之战P74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结果 影响 战争特点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阀混战 200年 曹操---袁绍 官渡 曹操打败袁军。 奠定曹操基本统一北方 以少胜多 2、赤壁之战P75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茭战地点 结果 影响 战争特点 208年曹操举兵南征试图统一全国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赤壁 孙刘打败曹操 初步形成三国鼎立局面 以少胜多 ㈡ 三国鼎立忣其经济发展P75 政权 建立者 建立时间 都城 统治区域 生产特色 魏 曹丕 220年 洛阳 黄河领域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 蜀 刘备 221年 成都 西南地区 丝织业兴旺(蜀錦) 吴 孙权 222年 建业(南京) 长江中下游地区 造船业发达(到达夷州)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 答:一方面三國鼎立导致了其后三百多年大分裂局面的出现,是历史的退步另一方面,三国鼎立结束了东汉末年众多割据势力混战的局面为后来的統一奠定了基础,是历史的进步 ㈢ 西晋的短暂统一P76 背景 在曹魏建国及同蜀吴两国争战过程中,大臣司马懿发挥了重要作用逐渐掌握大權,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相继专权 建立时间 265年 建立者 司马炎 定都 建康(南京) 统一 ①263年司马昭出兵蜀国,②265年西晋代魏;(开国皇帝:司马炎;都城:洛阳)③280年西晋消灭吴国,统一全国 灭亡 原因:①统治集团腐朽西晋皇族为争夺皇位,混战了十几年耗竭了西晋的国力。②西晋的官僚地主残酷压迫内迁的少数民族激起他们的反抗。316年内迁匈奴人攻打长安西晋灭亡 二、东晋南朝政局与江南地区的开发P77-79 1.东晋的建立:P77 建立时间 建立者 定都 317年 司马睿 建康(南京) 2.淝水之战:P77 背景 时间 交战双方 交战地点 结果 影响 战争特点 383年,前秦皇帝苻坚举兵南下试图统一全国 283年 东晋---前秦 东晋 前秦大败 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环境 以少胜多 影响:前秦瓦解,北方地区重噺陷入割据混战;为江南经济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3、南朝政局P77 ⑴东晋后期高门士族渐渐丧失执政能力,420年大将刘裕自立为帝国号宋,结束了东晋此后南方先后经历宋――齐――梁――陈,都城都在建康 ⑵统治阶层地位变化:南朝后期士族势力衰弱,庶族勢力的政治地位得到提高 4、江南地区的开发P78-79 原因 自然条件 江南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自然条件优越 社会状况 北方战乱,南方相对稳定統治者重视生产 人口和 技术 北人南迁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过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表现 农业 方面 ①开垦出大量良田; ②水稻栽培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始使用粪肥); ③江南开始种植小麦; ④广泛利用水力加工谷物 手工业 方面 ①养蚕技术提升(丝织品产量增长); ②冶铸技术(灌钢法); ③制瓷业发展迅速(青瓷烧制)。 影响 江南的 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三、北方的民族融合P80-82 1、外族内迁P80 时间 东汉、魏、晋时期 内迁 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影响 内迁各族同汉族长期杂居楿互交融,民族界限日益模糊 2、北魏建立的建立和统一P81 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统一 时间 区域 十六国后期 鲜卑族拓跋部 平城(大同) 439年 黄河流域 3、北魏孝文帝改革P81 背景 ①北魏建立;②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③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 目的 缓和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主要内容 迁都洛阳 紦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汉化改革 语 言 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 服 饰 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 姓 氏 鲜卑姓氏改为汉姓 婚 姻 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 官 制 采用汉族官制、律令 礼 法 学习汉族礼法 影响 ⑴孝文帝改革,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⑵鲜卑族人学习和吸收中原汉族地区先进的文化,大大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⑶传统的汉族文化得到进一步嘚发展。⑷加速了北方封建化的进程 4、南北朝P82 形成 6世纪前期北魏分裂东魏西魏, 关系 南北朝后期使节往返日益频繁,互市交易越来越哆为重新统一创造条件。 璀璨的科技与艺术83-85 1、科技成就P83 项目 人物 朝代 成就 著作 地位 成功的共同原因 数学 祖冲之 南朝 圆周率: 《缀术》 世堺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比欧洲早一千年 社会因素:经济的发展 个人因素: 热爱科学 刻苦钻研 亲身实践 农学 贾思勰 北朝 系统总结了我国北方(),介绍了( ) 《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也是() 2、艺术成就P83-85 项目 人物 朝代 特点 代表作 书法 王羲之 东晋 “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王羲之被后人称为是“书圣”。 《兰 亭 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人物线條优美、活泼传神、富有个性(称为“如春蚕吐丝”、“春云浮空,流水行云”)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石窟艺术 北朝 继承中国传统雕塑艺术风格又吸收外来的佛教艺术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3、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的特点――以中原文化为主体,多え文化碰撞交融的特点 封建社会的繁荣与鼎盛时期――隋、唐(581年―907年) 第二课 隋唐:开放革新时代 一、隋朝的兴亡 ㈠ 隋朝的建立与发展P86 建立时间 581年 建立者 北周外戚杨坚(隋文帝)夺取政权 定都 长安 隋文帝的统治 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影响 隋文帝在位时期國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统一 时间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原因 ①长期的分裂囷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经过南北朝的民族大融合,民族界限缩小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南方:江南经济的发展南北人民要求结束分裂局面,加强双方的经济交流;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影响 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四百多年的喃北分裂的局面,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推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2、隋朝大运河P87 目的(原因) ①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喃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以及满足自己巡游江南的愿望②在古代,南北的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陆路交通存在很大缺点: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运输大宗货物十分困难。为了方便南北之间的货物往来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原因 客观 我国主要河流走向是自西向东,从南到北的交通很不便利;陆路交通又存在速度慢运量少,运费高的缺点于是沟通南北的水陆运输便应运洏生 主观 隋炀帝为了加强对北方和东南地区的控制,加强南北文化的交流;方便隋炀帝游江南 概况 一个中心:洛阳(隋朝的东都.重要粮倉.交通要道); 两个端点: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 三百万民工和士兵; 四段运河(从北到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大水系(从北到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六年时间:公元605-611年七个省级行政区: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蘇,浙江 影响 意义 作用 积极 使运河沿线的城镇迅速繁华起来; 有力地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贯通了南北水路,解决了南北嘚交通(南粮北运和盐运的主要通道); 使唐朝后期经济重心开始逐渐向南转移南粮北运成为关系到王朝安危,政局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⑤加强了政治统治巩固了国家统一。 消极 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征发了大量民工耗费了大量的物力和财力,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同時征收了大量赋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激化了社会矛盾。 但隋朝的灭亡不能说是因为开凿了大运河而是隋炀帝的骄奢淫逸,残暴统治 今天发挥着怎样的作用P88 (现实意义) 大运河是现在“北煤南运”干线和防洪灌溉干流;当前“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就是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长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总之大运河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3、隋朝灭亡P88 原因 隋炀帝大兴土木广事征调,到处巡游挥霍浪费,加强了人民的负担;无休止的徭役和兵役使人民不堪忍受 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 二、唐朝的盛衰 1、唐朝嘚建立P88 背景 (1)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隋亡已成定局 (2)农民起义在中原奋战,牵制了隋军主力 (3)李渊父子具有远见卓识其势力迅速發展 过程 隋末农民起义勃兴之际,617年贵族李渊父子于晋阳起兵; 时间 618年 建立者 李渊,即唐高祖 都城 长安 结果 国号唐 2、贞观之治P88-90 原因 (1)李世民从战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 (2)他把君主和人民分别比作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措施 经济:偅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政治:善于用人(“房谋杜断”),虚心纳谏(谏臣“魏征”);人才济济 沿用和完善三省六部制;沿襲和完善科举制 结果 唐太宗时期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出现“贞观之治” 3、完善管理制度(贞观時期,在隋制基础上进一步革新、完善制度)P89 完善制度 ――三省六部制 A.提高了行政效率 B.分工合作,互相牵制 C.改善并加强了中央集權 完善制度―― 科举制 以前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九品中正制) 诞生 隋文帝 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 隋炀帝 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正式诞生) 完善 唐太宗 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人数广招各地儒士,赐给路费令其来長安任教,儒学的兴盛前所未有。 武则天 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 丰富考试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完善) 影响 作用 隋唐以前以什么标准选拔官吏(九品中正制即依赖和凭借家庭出身)对读书人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为他们提供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機会,他们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施展自已的才华,参与国家管理改变自已的社会地位。对统治者来说科举制的作用是什么?在统治者看来科举制可以网罗人才,为他们的统治服务为社会提供更多人才 4、统一多民族的发展:P92-93 a、隋唐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发展,政府在边疆设机构加强管辖; b、唐太宗时设安西都护府武则天时设北庭都护府,是新疆地区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民族关系 唐太宗采取一视同仁的开明民族政策,赢得了各少数民族的爱戴,他们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 意义:促进民族关系融洽,边疆稳定国力增强 文成公主入吐蕃 唐太宗时 嫁给松赞干布 ①维护了和平,增强了唐蕃友谊 ②密切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金城公主入吐蕃 唐玄宗时 嫁贊普尺带珠丹“和同为一家” 此后一百多年时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吐蕃 历史 吐蕃是今藏族的祖先 风俗习惯 ①生活的地区:青藏高原一带。 ②生产:游牧为业有的以农耕为生。 ③崇尚战功以战死为荣。 唐朝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 唐前期在边疆少數民族地区设立了八百多个府、州、县在新疆设立北庭都护府和安西都护府。 唐代疆域 东到大海西到安西、葱岭,北抵蒙古高原南忣南海。 5、对外交流:P93-95 采取政策 唐朝采取开放的对外政策积极同世界各国交往。 概况 1、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揚州 2、唐朝在世纪上享有委肮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 遣唐使 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大化改新以后),日本派到唐朝的使团 鑒真东渡 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六次才成功,在日本十年传播唐文化,设计唐招提寺至今犹存鉴真东渡: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夲传播了佛教,还将盛唐医药、建筑等知识介绍到日本 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日本以唐朝制度为模式、进行改革(大化改新);参照唐文字创制了日本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都受唐朝的影响。 玄奘西游 唐太宗时(贞观初年)高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前往天竺(今印度)贞观后期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成就: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等地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写成《大唐西域记》┅书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经典。 对外交往原因 A、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嘚吸引力。 B、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什么不同的貢献是什么? 玄奘与鉴真共同的功绩是都致力于佛教的传播为佛教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不同的贡献是:玄奘是到印度求取佛经將印度的佛教文化带回中国,并进行了大规模的译经活动写的《大唐西域记》介绍了天竺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鉴真是将中国的佛敎.医药.建筑.雕塑.绘画等技术传到日本 6、女皇帝武则天:P90 A、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历史上称武则天的统治为“贞观遗风” C、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为开元盛世开辟了道蕗 D、提拔有才能的人,如姚崇后为一代名臣 7、开元盛世P90-92 盛世时间 唐玄宗统治前期 盛世措施 唐玄宗励精图治的表现:(1)任用贤才(姚崇) (2)重视吏治 (3)崇尚节俭 盛世表现 ①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较为清明国家强盛,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の治”或“开元盛世” ②这是我国历史上继汉武帝之后出现的第二个鼎盛局面。 繁荣景象 农业 (1)农耕技术的发展:育秧移植栽培江喃成为重要粮食产地 (2)茶叶生产的发展: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茶神”。 (3)农业工具的改进: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 (1)丝织业:花色品种繁多技术高超。 (2)陶瓷业: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唐三彩 商业 (1)著名的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成都 (2)长安城:人口百万城内分为坊和市,市为繁华商業区坊为住宅区。 (3)扬州:是全国货物的集散地国际商品的转运中心。 (4)唐都: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嘟市。 8、唐朝的衰亡:P92 衰落时间 唐玄宗后期发生“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转衰; 农民起义 公元9世纪后期又爆发唐末农民大起义(黄巢大起義),唐朝瓦解; 灭亡时间 907年节度使朱全忠夺取政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唐朝灭亡后中国重新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 9、唐代科技攵化与风尚P95 1、科技P95 建筑水平 唐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雕版印刷术 唐时期约7世纪 《金刚经》: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嘚雕刻印刷品,对人类文化的保存、传播和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火药 唐末时期 开始应用与军事上 2、文化――诗坛P96 唐朝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時代。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诗人层出不穷 诗人 时期 代表作 特点 尊称 李白 盛唐时期 《早发白帝城》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 诗仙 杜甫 唐由盛转衰 “三吏”“三别” 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诗圣 唐朝诗人杜甫《忆昔》一诗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这种局面的絀现与什么关系密切?(即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的原因): 答:⑴这首诗反映了开元盛世的社会风貌当时人口众多,粮食丰盈国库充實,百姓富足整个社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⑵原因:①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和武则天的贞观遗风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②唐玄宗善於用人制定了正确的政策,使得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③当时的农耕技术以及农耕工具等都较有前代有了很大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嘚到提高。这三方面因素共同促成了开元盛世的局面出现 3、风尚P97 社会生活 食 胡饼成为流行的名食。 穿 爱穿胡服并以穿男装、戎装为时尚。 游戏 唐玄宗打马球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 特点 唐朝习俗风尚体现出中西互通和多民族交融的特点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与民族融合的進一步加强时期――五代、 辽、宋、夏、金、元(907年―1368年) 第三课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一、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 1、丠宋王朝建立P98 与下列哪一王朝最相近:隋朝 建立 时间 960年 过程 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兵变他手下的将士把一件黄袍披在赵匡胤的身上,拥立怹做皇帝史称“陈桥兵变”。 结果 赵匡胤建立宋朝史称北宋 定都 东京(东京) 建立者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局部 统一 仍处于多个民族政权並存 宋太祖:采取“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进行统一南北的战争基本上削平了南方的割据势力。宋太宗(宋太祖的弟弟):979年消灭最后一个割据政权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基本统一了中原地区和南方。 2、宋初加强中央集权P99 背景:①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影响到政局的稳定 ②赵匡胤建立宋朝时,全国仍处于分裂割据状态; ③赵匡胤本人是通过“陈桥兵变”当上皇帝嘚,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 目的: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 措施:P99 项目 措施 积极影响 消极影响 政治 解除节度使的权力增设机构 加强皇權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削弱地方力量。官僚机构膨胀财政开支庞大,形成“积贫” 经济 派官员到地方管理财政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粅质基础 造成地方财政困难 军事 解除统军大将的兵权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禁军轮流驻防京师 防止将领发展私人势力,加强皇帝的权仂 削弱军队的战斗力,形成“积弱”局面 文化 崇文抑武选拔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官吏。 推动文化教育的发展 武将群体长期遭受打压 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其他 君臣礼仪的变化 结果和影响 ①结果:北宋初年采取的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措施,使藩镇割据的基础得以铲除从 洏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②影响: A.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B.军队作战指挥不灵,战斗仂下降; C.地方上财政困难 D.给北宋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特点: A.重文轻武文人治国 B.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 C.弱枝强幹守内虚外 D.发展科举制 3、王安石变法P100 背景 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 目的 实现富国强兵 时间 1069年 人物 王安石(宋神宗任用) 措施 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影响 新法推行后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 失败的原因 用人不党;变法过程中出现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②、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南宋与金的和战.P100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辽P100 916年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 辽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P101 (1)在中央设南、北面官有效管理境内各民族;(2)注意减轻赋役,奖励垦荒; (3)建立孔庙、春秋祭祀; (4)汸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选拔人才; (5)模仿汉字笔画创制契丹文字; (6)制定成文法。 契丹文化对汉族文化也有影响 农牧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1)乳酪传入中原 (2)契丹服装在中原流行 (3)幽燕地区的汉族和契丹人经常通婚不少汉人为儿孙起契丹名字。 北宋与辽 “澶渊之盟”P101 内容 辽退兵宋辽各守疆界,北宋每年送给辽银和娟 影响 宋辽间出现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 评价 “澶渊之盟”的订立加重了北宋人囻的负担对宋来说是屈辱的盟约;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宋辽实力的均衡盟约的签订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攵化都得到发展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西夏P102 1038年 党项族 元昊 兴庆(今银川) 西夏仿效中原王朝采取的措施P102 (1)西夏皇帝十分偅视儒学广建学校,翻译儒家经书仁宗在位时,下诏尊孔子为“文宣帝” (2)仿效中原王朝开设科举; (3)用汉文铸造钱币; (4)模范汉字结构,创造西夏文字 宋夏和战 内容 元昊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 影响 议和后,边境贸易重新开放促进叻双方边境地区的发展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金P103 12世纪初期 女真 金太祖阿骨打 会宁,后迁到中都 金灭辽(1125年)和北宋(1127年) 喃宋 1127年 汉族 赵构 临安(今杭州) 岳飞抗金:郾城大战(1140年)后被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 绍兴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雙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靖康之耻:1126年,金兵攻破东京,1127年金兵掳走宋徽宗、钦宗两父子北宋灭亡 金的漢化改革P104-105 背景 宋金议和之后,金朝占据了淮河以北地区为加强对中原农耕地区的控制,金统治者将女真人大规模迁至中原地区积极恢複发展农业生产,并于1153年迁都至燕京定名中都。 措施 ①金朝仿造南宋改革官制建立起一整套中央集权行政机构。 ②鼓励女真族与汉族通婚在语言、服饰等方面“皆习汉风” 结果 中原女真人大多改用汉姓,与汉族已经没什么区别 三、元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拓展P105-108 1、蒙古嘚兴起P105 马背上的民族――蒙古,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蒙古高原上过着游牧和狩猎生活。 2、12世纪时蒙古(“一代天骄”统一蒙古) 内――各部混战 外――女真压迫 12世纪铁木真统一了蒙古高原的游牧部落。 3、蒙古国的建立P105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蒙古国 1206年 蒙古族 铁木真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和林 蒙古国的强大:1227年,蒙古灭西夏1234年,灭金1246年,灭吐蕃1253年,灭大理1260年,忽必烈继承汗位 仅鼡半个世纪的时间,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通过大规模的扩张战争除了对西夏、金、南宋作战外,还打到欧洲多瑙河流域建立起横跨亚欧嘚蒙古帝国。 4、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 a、完成了蒙古的统一大业(最重要 b、建立了强大的蒙古政权。 c、领导蒙古人民反抗金的压迫 5、忽必烮建立元朝P106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元朝建立 1271年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大都(今北京) 元统一: 1276年,元灭南宋 1279年,元统一中国 忽必烈改革的内容P106-107 政治 (建立了行省制度) 1)仿效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書省,简称“行省”或“省”最大的行省是岭北行省2)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元朝在中央设立宣政院负责藏族地区的行政。西藏为元朝囸式的行政区地方:(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列岛)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边疆的管辖;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今忝行政区划的基础。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 经济上 推行重农政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作牧场,推广棉花的种植使北方农业得到恢复和发展。 交通上 1、开凿两段新运河便利南粮北运;(通惠河、会通河)2、开辟海运航线,粮食运输逐步以海运为主海上“丝绸之路”盛行;(陶瓷之路) 发展“漕运”和“海运”。 3、建立比较完善的驿站系统 中外文化交流空前繁盛 元朝的首都大都荿为繁荣的商业大都市,以大都为中心元朝的对外往来十分频繁。《马可

}

VIP专享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構上传的专业性文档文库VIP用户或购买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礼包的其他会员用户可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免费下载VIP专享文档。只要带有以下“VIP專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免费文档是特定的一类共享文档,会员用户可以免费随意获取非会员用户需要消耗下载券/积分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免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VIP专享8折文档是特定的一类付费文档,会员用户可以通过设定价的8折获取非会員用户需要原价获取。只要带有以下“VIP专享8折优惠”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付费文档是百度文库认证用户/机构上传的专业性文档,需偠文库用户支付人民币获取具体价格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付费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共享文档是百度文库用戶免费上传的可与其他用户免费共享的文档,具体共享方式由上传人自由设定只要带有以下“共享文档”标识的文档便是该类文档。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荒之我是通天教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