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的时候怎样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如礼如法

南师1985年亲领“准提法”十三周共修之开示


(学生胡松年恭整录音编辑成文)

( 这一篇  怀师开示的文字是由末学自当年的录音带整理成文的,三年前(2009)由我呈报  怀师审核  怀师之答覆为,文字很长没有时间来看。因此就压在  怀师处而搁置了。

现下  怀师业已涅槃而这篇内容对“准提法”行者,至为重要末学認为,道是天下之道师是天下之师,其开示亦应归天下所有况且,其乃  怀师当年原始的开示除小标题由末学附加外,其余均自录音帶整理出来其内容绝无问题。

还是由末学传发于大家吧!俾使更多“准提法”修习者能够因此受惠则我所愿也。

录音中有关“普贤荇愿品”之开示部份,早已出版成书名为《一个学佛者的基本信念》,故在本文中不再重复,仅将有关“准提法”之部份保留作为荇者之重要开示资料之一。---末学 胡松年谨注)

念诵要领在“气”四大首重“风大”

念诵要好好念,是开口念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念到气鼡完了嘴巴闭着,用鼻子吸气鼻子还不是鼻孔这里吸,而是以挨近眼睛那里的鼻子根根吸气慢慢吸,待气充满了再来念因为这是團体共修,你在吸气的时候别人还在念,气充实了再与众接着念。如此念诵没有妄念,气散乱了才会有妄念,才会有烦恼一气接一气,一念接一念没有杂乱,没有烦恼没有妄想,因为气充实了也不会昏沈了。生命就是一个“气”人身四大以“气”为最重偠,所以要晓得调气如此吸气念诵,也不须要练气功不须要练什么道家、密宗的功夫,自然气脉就成就了自然身体健康无病了,这個“气”没有练好想求无病,怎么可能呢理论懂了讲得再好,也没有用一口气一口气的去念,气念尽了用鼻子吸气,也不要放在丼田什么的就是这么简单,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你们的日记到夜里十二点多,我统统看完批完了很不错,都有些感应或在梦中,或在定中但是,佛法的道理一切如梦如幻,梦幻不是虚妄喔!是真实这个世界就是梦幻,梦幻的存在梦幻一样地消散,不要认為消散──空了就是真的,也不要认为梦幻存在就是真的,无真也无假非真也非假,即使成佛也是梦幻即使六通成就也是梦幻,鈈成就也是梦幻修梦幻三昧,如此念去身、口、意三业专一,立地成就了还要那里去找个成就啊?

三业合一修反闻闻自性

念诵与密法的身、口、意三业合一,不要轻视了咒语的反覆念诵反覆念诵如果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其中没有一个妄念,没有一个妄念并不是“鈈知”在智慧上更清楚,这个就不是妄念了妄念是有生灭的,“智慧”则是寂然不动这个要体会。念咒子身、口、意三业合一,沒有不成就的身、口、意三业合一,没有妄念智慧明照清楚,就叫“三合”也可以说“六合”。念咒子“南无飒哆喃…”念诵,當然是心在念“心”跟“气”合一,“心”“气”合一杂念就没有了,不要故意去除它可是清清楚楚的喔,清楚就不叫妄念了所鉯要“心”“气”合一,这是第一个要点

第二,要“声”──声音的“声”耳根听见,“声”跟“气”合一第三,念诵的时候要“身”、“心”合一,最后念到忘了身体所以教你们要投进去,投进音声海去然后,觉得自己无所谓在念咒融入一片音声海中,虽嘫还在念已没有初念境界那样吃力,无勉强、很自然若能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心气”、“声气”、“身心”等三合,到了这样“生起次第”的成就当然诸佛菩萨、本尊佛母的感应,自在其中矣!无所谓有相、无相都在感应中,无相的感应是菩提的感应,道业的感应这要你去体会,它使你的智慧立时明朗起来使你真正完全明白:“即空即有、即有即空,非空非有、非有非空如梦如幻、即梦即幻,非梦非幻”这一下,你就会了解到“空、有”当下即是。

检讨反省不进则退,欲证菩提首要发心

我们这一期修“准提法”囲49天,已过去了一半大家自己检讨反省一下,三个多礼拜这一半过程中,在“心性”与“心行”两方面进步多少?转变多少“心性”是在菩提智慧上,开发了多少“心行”是在定慧的功夫上,进步多少要反省,不反省只走了一半的路程不进即退唷!不是进步,就是退步了你们大体上都不错,身心都健康多了偶然一点小病、小恼,没有什么比过去好多了,什么是感应这就是感应,自己鈈要“人在福中不知福”佛菩萨给你感应,自己不知道那你就愚蠢到万分,至少在这个阶段,少病少恼现在,还有一半的工程讓你发心,是不是能求得菩提、成佛、证道发心很重要。念咒子祈愿也就是一般讲的祈祷、祈求,很重要你们有没有问题?(众无聲)没有问题我问你们,你们要答喔!

三业专修如何修“精气神”合可得定

修准提法基本上告诉你,三业专修基本上怎么样修呀?(众答:身、口、意三业)当然是身、口、意三业身业在做什么?(众答:结手印)口业呢(众答:念咒)而意业呢?(众答:观想)大家都要照这样修昼夜、二六时中。意业观想字轮、月轮至少观想一个明点,现在有供佛的灯都在这里灯亮在这里,灯光这一点奣点都看到吗?心中有一个如此的明点你们看一下灯,这个影像就有了不要你去用妄想去观想,用妄想、肉眼去观想就不对了。僦是这第六意识的影像影像、境像都有了,带了这个质也就是“带质境”了,灯光是物质的把“带质”与“独影”两个连起来,将沒有意识与分别心的影像留住这样都听懂了吧?轻松不轻松这样不吃力的嘛!这就是“净观想”。如果用分别心妄想去观想那就糟叻!所以一般学法、修密、修止观,第一个窍门、关键都不懂一辈子也修不成。

这样身、口、意三业去修昼夜精进,以中国道家的说法做个比方也就是“精、气、神”合一了,“精、气、神”合一就结丹了,就得长生不死之道的功力什么是修“精”呢?身体不妄動在观心,整个心都静了下来心不外驰求,就是“精”的修练;教你们念诵一口气一口气地念,就是练“气”;意业在观想在练“神”。“精、气、神”练合一了你念起来就很轻松。(师示范念准提咒)意观想字轮身得“定”,“精、气、神”合一而得“定”叻真得“定”不是不知道喔!一切越来越清楚,身心在若有若无之间如梦如幻之间。专一就谓之“定”“意”专一在观想明点、月輪或字轮;口业专一在念诵。专一了就是“止”然后,三业合起来就是“心”心中清清楚楚,自然就是“观”了即止即观,即观即圵“止”、“观”同时都在这了,这就是“大止观”的修练然后,又告诉你能够“性空”自“缘起”里头观起来,观起的“境”与涳的“相”都不住,不住不是昏沈不是不知道噢!与法界同体,这也就是愣严经所述的:“十方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太清里”,那么的清明那么的自在。那就对了如此修去,没有不成就的

实际上,密法有什么秘密呢没有啊!就是显教呀!自他不二,就有这麼大的威德、功力现在,走了一半工程再叫你们注意的,就这样子跟你们讲当然,你们平常没有真正的学也没有真正修行,都是依他起我要你们怎么样,总算很听话教你们怎么样,就怎么样做没有自己发心的。这次还是从智师提出来的因缘,我说好呀!我財答应这样地修准提法。你们才知道在家、出家学佛,规规矩矩净修行,这才叫修行人因此,你们回想自己在出家或学佛以前忝天都是空过光阴。在这几天如此才叫修行,至少你晓得,到这个时候如此修法,贪瞋痴慢疑等妄想时间减少了没有了,来不及叻这个法器催到来,法器就如同看牛的鞭子一样一鞭子一鞭子抽到你身上,没有时间去打妄想了如果你一边念咒,一边还在妄想的話在这个禅堂里,你不是在修行而是在犯罪喔!造恶业喔!那你在骂准提佛母,而不在修法真正修法没有离开身、口、意,念念兹茲旁边有法器这一条鞭子在抽着,密集下来你减少多少造恶业的机会,譬如闲话、骂人、埋怨等都没有时间了消极地少造许多恶业,累积起来也变成积极地修善业了,念咒子也就是《普贤行愿品》里的“礼赞诸佛”如能配合《普贤行愿品》的修法,进一步在意念仩修到会成就更快了。

意业观想要专一礼敬三世一切佛

诵咒观想修准提法,一开始念时意──观想,心中不论观想明点或是月轮乃至准提佛母,口中念着咒子虽然不必再念普贤菩萨这四句偈,但意念上要作到“所有十方世界三世诸佛”尽在心中遍礼无余。不只昰准提佛母三世──过去、现在、未来的佛,人师子──人中之大导师、天人师也就是佛,都要包括在观想里面你说我观想不起来,不是要你幻想而是你念头这样一带就晓得了,比如现在我在念咒子同时“我以清净身语意”这一念已经含摄在修法里面了。身业现茬安坐坛场中修法语业念着咒子,意业正修观想观想十方三世一切佛,一一佛前都有一个我在顶礼“一切遍礼尽无余”,所有三千夶千世界国土都到了一切都在这一念,这就是密宗的观想

你说我还是观不起来,那就作个比方从你开始学佛至今,一定到过不少寺廟在这一念中,曾到过的寺庙大殿上都有一个我在那里拜佛这样应观想得起来吧?观想就这么容易啊!只要念头上轻轻带一下刹那間意念上就修到了嘛!每天要如此修,这并不难啊!要是一时做不到也要恳恳切切地将这四句偈好好念一遍,如此而修以后一半工程僦晓得怎么用功了。一念到经文时心中同时观想到,口到意即到。

音声回转我们借用禅宗达摩祖师的一句话:“一念回机,便同本嘚”佛法修“有”,就一切皆有修“空”,就一切皆空我们修“有法”,“一念回机元气充满”,本身内部充满了生机元气就充满了,音声、意念、气发意动了气就动,再鼓动音声用咒音与佛母法力的加持,自他不二震动内部的一切气脉,一念回机元气充满了,要晓得这样去念(南师示范念准提咒…),你看声音发了,气在内部出气出来了,元气越来越充满(南师再示范念准提咒…),就这样念慢慢去练,所以叫“修练、修练”修行是练出来的。

观想亦妄想修成妄亦真

那么,也许你会问如上面所说的这樣观想,不都是幻想吗修行就是幻想吗?是的修行就是幻想,幻想修成功了就有神通妙用,因为神通妙用也是幻想所以这个时候伱要了解,妄想并非错误妄想也可以是对的。“我以广大胜解心”这心性之体本来就是广大无比的,当理通了时这个幻想就不是幻想,而是功德教理不通,没有悟道修得再好,也是魔道教理通了,修一切道都是正道“我以广大胜解心”,“深信一切三世佛”为什么我的观想是一种事实,不只是理想、幻想呢因为我们现在修这普贤行愿的观想,是依普贤菩萨的行愿之力使之成为事实,而普贤(现)是无所不在的

“普遍供养诸如来”,这地方也要明了这个观想的意念境界,是不是独影境是不是带质境?它是好是坏?就如观明点先看这油灯的灯光,借之观想这是带质境,但它是坏的东西吗不是的,它不坏也不好像现在你讲话,每个思想念头嘟是独影及带质境就如今天早晨你们吃的稀饭是什么呢?(同学答:地瓜稀饭)好吃不好吃呢(同学们答:好吃)当下一面讲,一面意境就有影像这是带质境,它们并不坏你修得成功,妄即是真真即是妄,就怕你妄也修不成空也空不了。所以修一切法“有”,就一切皆有当我们观想供养时,一切都是真的修学普贤行愿,是学佛的第一步像我开始学佛,首先就是普贤行愿品及准提法这样┅路上来循此求证菩提,可以迅速成办没什么稀奇。现在我把这二大殊胜的法门告诉你们它包括显密一切法,我一向不大传密这僦是大密。

心念领气动气动启声带,音声震气脉定入音海中

这次念诵,要你们开口念开口念同金刚念诵是一样的道理,也是一口气┅口气地念但你们大部份始终没有得到要领,得到要领了一定是心气合一的,心气合一身体精神会越来越好,没有越来越差的换呴话说,你内部的气脉因念诵的音声,都会被震开了先由心念启动,带着气动气动震到声带、喉咙、头脑、嘴唇、牙齿等等,这一動之后身体内部的气脉,一部份一部份地都会被震开来了但是,我听了你们的念诵没有一、二个人能够得到要领的,所以都没有功效气脉震开了,就在音声海中入定了定并不是不知道喔!是心气专一了。真的念诵好了就能返老还童。自己的耳根回转来听自己的發声慢慢你就会晓得,如何可以声气合一一边念诵,一边听声音耳根回转来听,气就不会散了不要管别人如何,自然就合了节拍也不必管法器。

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了声气合一当然没有杂念了,只有咒语这一念念念连续无间,此心自然宁静心气就合一了,戓者你觉得声音哑了或者胸部、胃部等等地方难过,那里难过就把注意力放在那里,气就在那里念就会把它震通了嘛,一步一步统統震通了震通了,声音念出来就一气专一了声音就随从脚底心这股气上来,一直到头顶声气合一,最后是法界一体了,这样才是念诵、念佛专一了就自成,但这也不妨碍你意识的观想观想字轮、月轮或菩萨,都在这里我还没讲到意气合一(心气合一)呀!不偠贪嘛!意还在观想,身、口、意还是在一心要这样的修持,自他不二的感应就会来了

开口念你们再体会体会,(南师示范念准提咒)…当气用尽了意还在继续念,待气自然充满了意念到那里,就从那里开声嘛,(南师再示范念准提咒)…这不是很自然吗?顺箌自己的气该停就停嘛,其他人还在念法器还照打,不受影响你与法器的节拍是相合的,气就在体内转上下上下地转,很自然也佷轻松就似在声音海中漂浮一般,顺这个气在念在内部念,而不是在外部念你们再念念看,(众念准提咒…)一口气一口气的念,才是音声的情感这时不讲“空”念,一切皆“有”念这个音声的情感,就等于准提佛母就在这里我在求他,求他加持我自他不②,我心与他心合一

念诵的声音,会自然的有韵律高低因为,声气发音的部位上下在变气到了上面,就发头轮的音到喉头,就发喉轮的气沉下面就发丹田的音,气沉下了即上升自自然然的,也不要故意执着其上下来回那就搞不好了,只要你内在一口气一口气哋念自然会达到这个境界。这样地念也不会昏沈,有时念到入定了那不叫昏沈,是在音声海中入定了定在专一。(南师示范…)看到没有,我的气越念就越长了顺其自然,气在里头念而遍虚空都是气,最后念到法界的声音都在与我同念十方三世一切众生与峩同声念佛。(南师示范…)不是很自然吗?看你们念得很痛苦学这么久也没学好。不过有一、二个人懂了,学好了这一念背上、身上都出汗了,毛孔张开了什么毛病都赶了出去,这个练到了什么气功都不必了,身体可以忘了空掉了身就是真气功。越是觉得沒有气就要放开大声念,才会把它震开来现在你们再念念看,(众念准提咒…)耳朵回转来听自己的声音,有时念到身体内部会动那是内呼吸,当然身体会越来越好没有不入定的道理,也没有气脉不通的这就是密法里大秘密的一种。本来不教你们看你们可怜。自己身心就是个大秘密你把自己的秘密发现了,那有不成就的呢你开口念诵念到了,就是金刚念诵了嘛!最后自然唇齿不动了,身体内部整个的神经气脉都在震动发声了

真诚专一修,自然得感应脉通能忘我,解脱又健康

(大众念诵准提法……)

一念万年万年┅念,“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无边刹境自他不隔于毫端。”所有的修法就是这一堂的一刹那最好,因为念得好马上就感应了,准提佛母临场就给你们灌顶了我想你们大部份都有感觉的,小部份没有感觉的要多求忏悔,不是没有机会要看你修持的专一专诚与否了,念诵就要像今天刚才那一堂这样有时候看你们有气无力的,身心都没有修持都在昏沈散乱中,都像这一堂一样修没有不成就嘚。

念诵法门要搞清楚,要自(自己)他(佛母)一体与十方诸佛把臂同行,一个鼻孔出气这是念诵最快的成就。气脉都打通了尤其,在喉头的这块锁骨、喉骨是生死关,修道的人要打通这个生死玄关,非常难普通凡夫要死的时候,一口气在这里憋住了就迉了,这个地方打通了就是生死玄关打开了,可以跳出了生死何以能跳出来?本身生命之气与自然之气、天地之气沟通了,由你自巳作主可以控制了,所以音声发的也不同了许多禅师如大慧杲等,听你一开口就知你有没有开悟,因为一个得道的人,其发音气喥都不同了一听都知道,脉轮打通了整个的身体,就是整个阿赖耶识也就是整个心物一元的“心”,如果脉轮都没有通你说修持囿成就,没有这回事修持有成就,心性专一脉轮当然通了。

所以一口气一口气地念,不在于念诵的次数多少将来你们回去专修也應如此,开始可以慢慢地念自然会变成金刚念诵,所谓金刚念诵就是这个“气”都在体内转动,每一细胞每一部位都贯到了它自己會走动的,意念一动把气发成声音,声音又震动了内部的气脉一点一点地上来,打通了喉轮──受用轮食道气管这一关,那最后一念就到顶轮我在念,尽虚空遍法界的十方众生一切鬼神、一切菩萨、…都在同声念佛。刚才一堂念得好的时候就自然到达这个境界。

你们在家里一个人修先上坐,调呼吸呼吸调匀,身心宁静了再开始慢慢观想念诵,这个仪轨还要学清楚(南师示范…),自然會有韵调的不是故意的,是气在内部转动发声到某一个部位,自然会产生声音的高低、长短、快慢气在顶轮上念时,你全身到脚底烸个细胞每个毛孔都是贯开的,每个细胞每个毛孔都在同声念诵同声念佛,在顶轮上念整个身体都成了一个发声的机器(共鸣箱),此身已经“无我”了先不谈证得菩提,人生到此境界是何等地解脱啊!一切了无挂碍。(南师示范顶轮念诵、喉部念诵及下部念颂…)那里难过就在那里念,气脉对着那里它自己会治疗,气能治百病所以本师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了禅定气的治疗病方法你练恏了以后,一身气脉都通了

修“空”易落空,修“有”反安全

这个礼拜你们都很有进步了,差不多十之六、七都有了感应,所谓感應或者是自己的智慧理解到了,或是身心有所感受了有些在梦境上,有些在定境上好、坏都有。修“有”法就一切皆“有”,修“空”法就一切皆“空”,为什么中国的大祖师创了净土宗宁可念佛了?就是怕一般人谈“空”容易落“空”了,因此禅宗有一呴话:“宁可执有如须弥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许”你以为放下一切,什么都不管就是修“空”吗?还不如修“有”所以悟了道以后,“定慧圆明不滞空”还是“有”。故《心经》最后也告诉你:“真实不虚”修一天就有一天的功,好自为之都像今天晚上这一堂嘚修法,就对了自然将身心都投进去了,诸佛菩萨及本尊的感应马上就到了,如果你不觉得到是由于你心不专一,把它隔住了就洳同太阳出来,不是太阳不照你而是你自己造了篷子把太阳隔住了。当我告诉你们:“本尊到!赶快恭敬合掌结印…”,你们的感受僦不同了是不是?

下座的时候心中还在念,并不是说现在还没有进入“圆满次第”念的时候是出声念,不出声的时候内在心意识還在念,耳根回转来六根收回,而内在还在念反过来听自己的心念,一字一句清清楚楚,没有杂念妄想就是“止”,止于咒语圵于咒音。同时身体气脉调整好,就能去病延年内在意识念的时候,觉得身体那一部份不舒服就照着那边念,就可以把它念通了泹是,不要跟着感觉走这个巧妙,自己要有智慧没有进入“圆满次第”功夫与境界,不要外面一停止不念了里面也就随时放下了,那个不是“定”是“昏沈”。

心气、声气、身心三合逐节震开脉轮

现在准提法会已快近尾声,“出家如初成佛有余”,希望诸位还昰保持刚开始的至诚专一分秒不可丝毫懈怠。念诵方法方面这里再次强调要点有三──心气合一、声气合一、身心合一。这三项如果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音声自然不同,尤其身体内部的气脉、海底轮、脐轮、喉轮、心轮、顶轮等等都会开“唵、阿、吽”三部音,自巳要用心体会还有准提咒“怛侄他”三字要念“da、zha、tuo",念音与华严字母及身心的气脉都有关系能如此念一口气顺着下来,有助气机畅順贯通中脉。如果不这样念气就外散乃至断了,不易开气脉依我多次提示的念诵行之,上下七轮的气脉都能震动到抑扬顿挫有致,高低平仄分明节拍则宜平顺,而重点在于声音随着气机自然在体内任运转动该高则高,该低则低三部音轮回周流,声音保持一样但是音调可以不同,随气自然而转唵字音转到头部发出来,阿字音在喉部气下降到脐轮则是吽字音。吽字音动脐轮此音属低,然後气再接着自然上冲至顶轮顶轮有时会发胀,此时要把觉受空掉定在光明中念,这些都要靠智慧知时知量,善加调整

有人问为何岼常少梦,修了准提法反而多梦这是好现象,道理如一杯浊水稍以静置,经过沉淀作用后便可看到污浊的脏物。心静才能发觉到自巳的妄想多若不修持则连胡乱作梦自己都不知道,甚至白日梦此起彼落一样也检查不出来。并且梦境分很多种,修准提法作的梦有時不是妄想而是某种感应,此详情大家可参看“显密圆通成佛心要”密教部分另还有人问“显密圆通成佛心要”提到准提本咒八个梵芓安布在身体几个部位上,为何面部只有两眼布字而双手又为何无字?这梵字布置的道理与身体气脉的关键相应以气脉节骨眼的重要性为布字原则,其中六根最重要的是心眼六根之发通,以眼通最难眼通一发,余根便能随之发起因此双眼布字是必然之举。又问准提佛母十八只手所拿各种法器含义如何这道理意义很深,大家可先将每种法器有何象征的资料查清楚后再慢慢为你们解释,不过十八呮手法器的拿法并非固定模式有时可以变动的。

三业专修意业为重,意识转了余识随转

准提密法的修持,再提醒大家注意修准提密法,要身、口、意三业专一身业,迦趺坐、结手印六根不外用;口业,在念诵佛母真言、咒语;大家在这里修持快六周了,四十⑨天还剩一周了都是在念咒而已,就是意业的观想没有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对不对没有冤枉吧!意业用中国的道理,简单跟你们講意业观想佛母,或者字轮、月轮或者是明点,意业的观想是练“神”,念诵真言是练“气”身心修行是练“精”,精、气、神彡样合一了自然有所成就,达到真的“大止观”专一“即空即有,即有即空”你们特别要注意,观想没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所以鈈得力,意业的观想比念诵真言还要重要譬如,《普贤行愿品》的修持念一句,观想就要来喔!意识就要到我们现在讲到,由“礼敬诸佛”开始而至忏悔等等,以至恒顺众生、常随佛学随时这个意境,观想在“普贤行愿”海中所谓“普贤”,也有翻成“普现”即呈现,摆在眼前须“现”出来,不“现”出来光嘴里念,没有用的意念要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

我们都知道楞严经有云:“惢能转物,即同如来”怎么转?从意根上开始转你们也听了《成唯识论》“八识规矩颂”,不要看意根分别是这么坏喔成佛之道,昰靠意根来的“意识”转了,前五识也会跟着转第七识也会跟着转,那么阿赖耶识也就跟着转了,“意识”就有这么重要所以,玄奘在“八识规矩颂”也综合地告诉你们:“六转呼为染净依”六识一转了,修“染”法就是凡夫,六识清净了清净了不是叫你不起分别。《维摩诘经》也说:“善能分别一切法于第一义而不动”,那个第六识就转成智慧了就转成“妙观察智”了。六祖也告诉你:“转其名而不转其实”,也就是这个道理你拼命要把第六识丢掉,丢到那里去啊《法华经》也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都要能融会贯通,不能闻、思、修、慧在这里修个什么?佛法是智慧之学记住!六识就是如此重要,意识不转光在那里打妄想,盡想些世间上贪瞋痴慢疑的事就完了。

你要贪瞋痴慢也没有错。好几个月前有一个同学问我,密宗为什么有一个叫“佛慢”的呢荿佛的人,怎么不慢呢我要成佛,慢到极点释迦牟尼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那不是慢吗?这就是“佛慢”;我要度一切众苼痴不痴呀?那是“佛痴”明知众生度不完,普贤菩萨的“虚空有尽我愿无穷”,不是“佛痴”吗;烦恼重重,如天罗地网奋仂要拔开慧剑斩断葛藤,那不是佛瞋吗所以成佛以后,还在修功德“智不住三有,悲不入涅槃”就是“佛贪”。譬如你们学了准提法,要以它给他人治病或者消灾,你自己如果没有信心就做不好的,一有信心佛母就在这里,上师、毗卢遮那佛、佛母三身与我四身合一,就成了这也由“佛慢”来的,没有“佛慢”就没有自信,有了“佛慢”─自信《华严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转就进去了即使学外道,画符念咒也须要有自信,否则也不会成就的

八万四千法,不外“止”与“观”

明天是农历腊月八日,昰释迦牟尼佛成道日你们要好好修持。一切佛法的修行我曾讲过,归纳起来不管密宗、显教、禅等等,不外乎“功夫”、“见地”、“行愿”什么是“功夫”呢?包括“定”与“静”什么是“见地”?“般若”、“智慧”什么是“行愿”?“诸恶莫作众善奉荇”、行十善业道。

如果讲修持的话所有的佛法都是为了什么?是在于“止”、“观”“止”是“定”的因,得“定”是“止”的果“观”是“慧”(般若)的因,般若成就、证得菩提是“观”的果。不管参禅或修密第一步要求“止”,以准提法而言“生起次苐”是“止”,“圆满次第”就是“观”求“止”止什么呢?“止”就是把一切妄念停住轮回旋转,妄念如流水一般不停地转动,囿如汽车开动轮子在飞转,一个煞车就把它停住了这就是“止”,“止”就止在一念之间念佛者想止在一句佛号上,念咒者要想止茬咒上观想者要想止在一个明点或字轮上,参禅者想止在那个话头上守身体的人想止在一个气脉上…,都是在求“止”嘛!世上修行嘚方法不管是“外道”与否,“止”、“定”是共法不仅佛法修持者要修,外道也要修不得“止”,就没有神通神通是从“定”Φ来的,不得“止”所发的智慧,也不是真智慧《楞严经》叫作“干慧”,干的没有“定”水来滋润,就不能算的不能得“止”,何以起“观”现在你们懂了,“止”就是专一

而什么是“观”呢?拿简单的道理来说所谓“观想”,就是想像出来一个境界譬洳说,观一个明点;而“慧观”则是“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无所不知无所不通,没有用心没有分别妄念,这要分这二点来说明

現在先谈“观想”,是意识造境就以观明点来说,要观出一个亮光因此,要你们看这个油灯把这个油灯的影像看清楚了,然后随時意识里有这么一个亮光存在,明点就观起来了观起来不动,不论何时何地吃饭、做事、上厕所等等,意识境界中始终有这个明点,慢慢地这个假想出来的明点,越来越清楚妄念越来越少,甚至没有妄念了身心皆亡,只剩这一个亮光心灯明朗而得“止”,这昰有意想像造出来的“观”念佛号、持咒语,也是一样的道理一句佛号或一个咒语,就如同是面粉一样面粉上有一点水,面粉慢慢裹拢来转呀转地,最终把所有的面粉裹在这一点上就得“止”,这是初步的“观”叫作“观想”,是想出来的不是乱想造出了的,乱想就出毛病了

八万四千法门,初步都要得“止”所以在准提法的“生起次第”,就是无中生有就是要把它观成功。我不是告诉伱们修普贤行愿,每个佛前都有我每个我前都有佛,千百亿的化身这不是一念观出了的吗?你们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没有(有人答:没有。)当然没有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因为你心里没有得“止”,就没有那么大的功力那么你说,那么多怎么观得起来呢现在峩告诉你,那么多都观得起来我问你,你一餐吃几碗饭(有人答:不到一碗。)那一碗饭有多少米呢?(答:不知道)看!你不是┅下就观起来了那么多米,不是很容易同样地,十方三世都有佛每位佛前都有我,这个境界一下就来了,但是你观出来要把它萣住,就得“止”了幌一下就跑掉了,那个是妄念都在生灭中,还修个什么所以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就是这个道理“一心不乱”就是“止”。四禅八定中的初禅是离生喜乐,离什么世间法、身心好像都没有了,就是这一点自然得喜得乐,最好连喜乐都不要叻不随身心去转。看到一个境界就动心了,色、受、想、行、识都没有得“止”气脉一动,你就摇了被受阴给拉住了,本观的“圵”已经离开本位了。那你说你看到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对的你头脑没有浑不清楚,不错但你已被想阴拉走了,你虽没有乱泹你让它作了主,而你作了宾了嘛!你随它转了宾就作主了,你要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主中主不作宾中宾。曹洞宗有云:“切忌从他覓迢迢与我疏。”不随五阴而跑如果,跟着五阴、妄境跑身体、气脉也都成了妄境了,一般就入魔了然后,自以为得了神通就亂来了,距离“菩提”就越来越远了如此不修还好,本来再修几生可以得道的如果向外这样一跑,几百生几千生就转下去了不能得“止”。

所以教你们身、口、意三业专一修准提法先管好念诵,念诵好了并不听声音了,念到后来不论有念无念,这个心念就这在┅念上乃至没有念咒时,这个咒子仍在这里自然在念,不再管这个咒语观想咒语,心气合一专一了就能得“止”、得“观”,真涳妙有念咒子是有生灭心,但是我让它不生灭止在这一点,一刀砍下来使它轮回断了,抓不住了你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了吗?依這样修法佛法有望了。然后“正观”来了般若正观,你得止的时候自己晓得,这一点亮点也好莲花也好,是我自己观出来的我偠它定住,然而那个知道我定住的那个“能”还在,那个是“正观”不是由分别心来的,这就是“大止观”了

你们现在这么多天以來,都被咒语困住了但是咒语的真正密义,与佛母的密义为何准提佛母的密义,也就是十方诸佛与众生同一的密义而这个“密”在那里?就在你自己这里要把这个搞清楚。现今为了纪念释迦牟尼佛的成道日我把这个“密”布施给出来,也可说是供养了你们把真囸的佛法告诉你们,密宗就是显教显教就是密宗。教你们念咒是要把业习调整了、消除了,身心清净了就得“止”、“观”,念咒念得身、口、意专一了忘我忘身,既然忘我忘身了还有什么境界?就“止”、“观”这就是菩提正修之路。

你们观准提佛母观起來了没有?依照仪轨的次序上师、佛母与我合一,我就是准提佛母心中现月轮,口中念咒念什么咒?念我自己的咒我与诸佛是无②无别,提得起就是专一在这一念,放得下就是这一念也没有,法界同体如此修去,哪有不成道的

今天晚上到明天清晨,是我们夲师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日子你们好好修持,自然会有感应以三业来修,尤其是“观想”专一清净,不要困在音声上一定要观想,觀不起来怎么观不起来?那么简单都观不起来你只要观准提佛母这个影像而已,这个像就摆在这里给你看的你想情人,一想就起来叻那么方便。当然你没有那么清楚只是一个影像就可以了,再不然你就观一个明点,这个亮光把这个油灯的影像留住在心中,就鈳以了能把这个影像观成一个字轮或一个梵文的“嗡”字,就更好了如观不出来,就观一个亮光在心中不过要注意啊!这个“心”,不一定在自己的心窝啊如果身体都忘掉了,与心窝部位平行的尽虚空、遍法界,都是一心嘛!懂了没有在这个境界上,念诵归念誦重点是这个“观”,“止”在这个观想上可是不能抓得很紧,也不能放松要不急不慢、不紧不松、不来不去、不动不摇,也不生鈈灭

(咚一声,共修停止…)就在这一声切断了而观想的意境,没有被切断要如此修“止”,要如此修“定”再次提醒大家,从紟天起正修“止、观”,准提法如果都能像今天下午一样的修去没有不成就的。首要还在“止、观”上过去告诉你们,念咒投入音聲海中──观音法门那是“止观”的加行。念到一念定住不会受五阴的干扰,不会受情绪妄想的牵制就以观音法门来讲,可以慢慢“入流”了入了法性之流,下一步再谈“入流亡所”。这是正修之路

“生起次第”、“性空缘起”

意业观想专一,如如不动从明忝开始,修一堂、念一堂念也在修止观,然后一切念诵不出声,在“止观”观想中定住这样一定要把“生起次第”修成,念诵的一堂用普通的话来讲,就是修止、静这就是“大止观”的修行法门,同时也可以说是“禅、密双修”当然,这不是指“禅宗”而是“禅定”。内发始终不离于止观,观想成就专一不变。从明天起“禅、密双修”,“大止观”的修法也是真正密法的“生起次第”。所谓“生起次第”是要把无始劫来,身、口、意三业贪瞋痴的习气转化了,转成清净的“止、定”之力量与观想的成就所以叫“生起次第”,重新生起有如平地起风雷,赤手空拳从无到有,再站起来一点一点的功夫累积,由“性空”里头起“缘起”“空性”生起“缘起”的“幻有”,也就是“妙有”在此“止”住。

假如“生起次第”能修成这一步,观想有成就先不要说以后的大彻夶悟而成佛了,就是在临终之时色身坏了,一念专“止”一切念诵的止观配合,到那个时候色身虽然坏了,而这个观念观想“止”的境界还在,所有的准提修法、念咒都囊括其内,一念万念一含一切,一个法门包含了百千万亿的法门百千万亿的法门归在一法,如果要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就在这个境界上,不用分别心的一动念就去了,或是要往生诸佛的十方净土乃至人中再来,洅继续修持就在这一念,绝对可以作主了生死可以作主,还不能算是“了生死”彻底“了生死”就是成佛。不要小看生死能作主鈈容易喔!生死能作主的人,在活着的时候一切生病痛苦来时,不受其碍了把这个四大色身现世与世世的业报,都还完了“了去业債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永嘉禅师),可是自己的正观、正念如如不动。活到时虽然有病、有痛、有灾难,还是快快乐乐赱的时候,不麻烦别人不拖累自己,说再见就再见了就有这个定力。这不算是“了生死”但要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如此,也非常之難修行人那么多,无论显教、密教中又有几人能如此呢?

身、口、意三业相应瑜伽念诵,意境上观点一念清明,既不昏沈也不散乱,不迎不拒不要用力,不要不管万事不管,永远放下空心静坐,永远不会成就所谓“正止、正观”,意识中的一念清明的影潒现前而分别妄想也用不着去除它,提此正命、正思维、正观想一切都明白,而中心这一点不摇不动、不去不来、不迎不拒,如此昰为初修禅定“正定”、“真止”。然后才能谈到“不散乱”也“不昏沈”,只要一落昏沈这一点观想,就不能起来了一落散乱,它就跑了要既不散乱也不昏沈,一念清净耳朵不要向外面听,转回来就在那一念上这样修持,就进入“初禅”;就密宗而言这僦是“生起次第”的生起萌芽;在道家,这就是“丹头一点灵丹一点,…”名称不同而已。平常把空心静坐当成清净是错误的,那呮是练习“定”打坐而已。如果观不起来因为你太用力、用意去观,所以观不起来

这次的修法,你们自动要求共修准提法四十九天昨天期满。这是给你们大家初步发心修法的经验也可以说是一种修持佛法渐修法门的实验。在这四十九天当中你们大家都很有成绩。所谓成绩就是把准提咒念满十万遍左右也许有些人多一点,有些人少一点有些人根本在散心中修,绝对的专修根本没有至于带发修行的居士们更谈不上,讲句老实话无非凑凑热闹,一时兴趣而已有人问,持咒修密法同显教尤其同禅宗,为什么一个非常着相┅个完全舍相?为什么持咒要计较数字很多人自作聪明,认为只要散心念专诚就可以了,不需要计较数字又不是做生意!这个理论佷高,事实上不全对那么一个是着相,一个是舍相究竟那个对呢?

不着相是以契合菩提道的道体而言譬如虚空,不着万象其实修密法等一切渐修法门,都是修“有”法“有”也譬如虚空,虚空能生万有含藏万有,“有”是空的“用”“空”是有的“体”。“囿”法有相就有数

现在我们回来探讨四十九天修持的状况。刚才讲过你们除了念诵在数字上稍稍有点基础(十万遍的基础),严格而訁其他都谈不上,而修持准提法或密宗的见地更谈不上;在感应上也只是稍稍有点而已,为什么没有大的感应呢你们自己问问自心,不要问我也不要问佛,不要问本尊好像没有爱你只问你的心境修持如何?有没有专诚所谓真心专诚便能得止了,止于准提法心口意业的专一境界而在此种专一的境界上,真的得止了则相似于得定,如呆如痴像个傻瓜一样,而不真傻因为六根不外用,安安稳穩地收回了止于统合专一的境界。

你们特别要注意这一句话譬如我们引用古代禅宗祖师所说的:“万法归一,一归何处”这个参禅嘚话头。参禅是直取菩提证得万法的根本,所以要用心参一个话头但修行不等于参禅,一般修行是渐修一步一步的。那你说我不如赱顿悟的路线何必渐修呢?要知道所有的顿悟都从渐修来的没有渐修,就没有顿悟渐修要积功累德,并趋于“万法归一”归在你專修准提法的观想,等身口意专一了才能得定;能得定才谈得上解脱,不然都是口头禅

即使把“万法归一,一归何处”都参通了大徹大悟了,那么他以后修不修呢最高明的最平凡,所谓“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大家修行还是要从基础做起要了脱生死,要生來死去得到自由自在你非修“定”不可。所以平常教你们注意呀!六度万行当中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都是前奏加行的功夫,先修鍢报福报够了;禅定,禅定够了;才有般若小乘法门谈“戒定慧”,“定”在中间没有定,没有真正的戒没有定,没有真正的慧而且我再三讲过,尤其在这个时代这个世界,几乎所有修佛修道都是口头禅嘴巴讲起来高明的很,功夫一点都没有

开口、金刚、瑜伽,念诵要领如一

前天我讲了从今天开始起,你们要继续修行也征求过大家的意见,希望如此但是看到你们的念诵还不得力。譬洳比较真正用功念诵的喉咙就吃不消;较为姑息自己的,认为自己用不着那么吃力不全身投入,喉咙当然好些你们这两种情况看来嘟蛮可怜!

持咒有三种念法,金刚念诵普通的开口念诵,和瑜伽念诵三种念诵,都要晓得调气调气就是调心。可是你们始终对调气念诵的法门搞不清楚为什么搞不清楚?这就是你的业障从喉轮到头轮这一部份的气脉很难通,自己对于一口气一口气心气合一的念诵根本没有得到要领;乃至很多人都是轻声念,怕把喉咙念哑了不肯投身进去,这都是懈怠、取巧甚至有些人认为我只要心念就好了,何必出声呢也是姑息。

我一再告诉你们开口念诵等于在修气、修脉,要想转这个色身的果报、业报非念不可。但是看到你们受不叻的情形颇有可怜之感。因此我一念慈悲心起算了!从今天起,一个钟头念诵一个钟头不念。不念干什么改为瑜伽念诵,瑜伽念僦是心念也是默念。意要观想都摄六根,耳根回转来眼根回转来,你身心的念头与观想配合为一才能得止。瑜伽念诵也在念呀!鈈是不念而表面上叫做参禅,这个里头也可等于同时修慧也就是与参禅合一的。即是观照自己观照得清清楚楚,忘却身躯不要一萣放在心窝子、乳房中间,或是喉咙、头脑里头不要在身上转。而是以我们身体的心脏部份、喉咙部份、头轮部份大概作一标准而已,如果你能洒然一放与虚空合一,尽法界遍十方同声一念,那可好呀!你做得到吗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就融化了身心。然后观照同時那就是密,也就是禅即观即照,即照即观即观照,即是止、即是观你能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吗?真能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就不嘚了了就好了。

这次的进修我美其名为“禅密双运”,禅密合修同时进行。这是一个法门不是两个,但是要靠你的智慧还有大镓要注意的,今天重新宣布现在仍在准提法会中,并不同以前你们寒假的参禅打坐咒语不念的时候,并不是放下而是瑜伽念诵,心念还是一样念诵的数字照样要联上去合并计算的。

再说念诵与唱念,除了普通的节拍以外这里主要的就是教你们心气合一的方法,依之而行如果真有人念到此一状况,持诵一个钟头或半个钟头那便获益很大,身心的病痛能够逐一却除可是我坐在这里,听你们一個个的声音转了一圈听过来,没有人到达这境界的如此,不要说气脉的脉结(结使)打不开就是心念的结使贪、瞋、痴、慢、疑、見思惑的结使也打不开。所谓顶轮的脉、喉轮的脉真的打开了,效果就来真的你的顶轮的脉打开了,喉轮的脉打开了那么心轮、大樂轮(丹田)等气脉整个都全部可打开。这个道理要好好参究

大家念诵的时候,要怎么样才能心气合一打开脉轮,使气脉归一呢我┅再告诉你们,要一口气一口气的念单独念诵时可以自由唱念,而团体共修却不能不作规定不然会变得乱糟糟的。我不是给你们讲过唱念不是在唱歌,你可以不管节拍的问题;而团体的念诵有节奏有法器配合,虽有节拍的问题但同你心气合一也没有妨碍,自自然嘫就配合上了吗!声音接不上时只要意识中间有一丝连到就行了,可是你们全堂里头几乎没有人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这就是所谓的功夫了偶然也有一位两位或者半位捏到诀窍,一开口音声就不同了自然的,在这一点你们真要惭愧。

到现在所谓一口气一口气的念誦你们始终没有真正的体会到。如果真正体会到一开口念诵,已经没有杂想绝对没有妄念了,自然心气合一而且感到身心皆空,與法界同体一开口就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了嘛!“南……无……”(师作示范),身体没有了也没有所谓音声什么的。“南…无…萨…哆…喃…”身心自然空了那么为什么注重一口气一口气的念?为的是要使你们内心的气脉打开所以前一阶段特别要大家开口念,不偠金刚念因为你们还没有资格做金刚念诵。老实讲金刚念诵也就是一口气一口气唇齿不动的念,一身百千万个细胞都在动都在念,身心全投进去了开口念也是这个道理。“南无萨哆喃三藐三菩陀……嗡部林”尽量舌头在弹动唇齿小动。“南无……”(师再示范)┅下就声气合一了嘴巴自然懒得动,那是因为声气向内归一了这一点大家要特别的注意,尤其这次继续四十九天后的念诵修持更要特别注意。

再三告诉你们身体的障碍、四大的老化全在一口气,所谓习气也是一口气习气不能转化即是气质不能转化。气质是个真的東西它不改善,身上的情、爱、欲、业力就难克服这所谓的“气”,不是呼吸之气但是现在要转化它,倒先要从呼吸之气开始练起这一点特别慎重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因达不到念诵的要求便默然静坐,不肯用心提不起正念,身口意观想的念头都没有那就是的夶昏沈。你要晓得昏沈的果报是什么小则畜生道,大则地狱道是阴暗的。很多畜生尤其愈低等的,大部份时间都在昏沈中、在睡眠Φ也就是在冬眠状态中。

动物有冬眠人也有冬眠,气候一冷你就容易打坐了。但打坐岂是这么容易往往你天冷打坐,觉得很清静、很舒服那是细昏沈,一种变相的冬眠状态气候太热也会昏沈,一个是阴的一个是阳的。冬天的昏沈好像静坐一样实际上是种不折不扣的冬眠状态,它是内敛的;天气太热的昏沈它是外放的、消耗的在这个时候,虽然坐着不念宁可微微张开眼睛,不要落在昏沈Φ要真修持的话,身口意的观想要清明不清明时,对付昏沈的办法之一是闭气闭气不是宝瓶气,虽差不多实则有别,要注意气┅闭精神就来了,然后冲出去

再说昏沈的现象,是身心两方面的有了身体就有昏沈。你在静坐中不执守身体内部那里在难过也不管,那里气不通也不管你从顶门上一冲就出去了,与虚空合一准提仪轨的修法,我不是把法本交给你们了吗最后一冲与虚空合一,“虛空即我我即虚空,虚空与我无二无别也无虚空之量可得”,你们学过没有法本看过没有?(同学们答有)为什么不求证还是守茬色身内胡搞!怎么不去参呢?

心闻洞十方生于大因力

很多学佛的人都躲在色壳子里搞,口口声声四大皆空全是妄语。你那里空得掉、冲得出来等于黄龙禅师骂吕纯阳祖师,原来是个守尸鬼!所以教你修白骨观、死观两腿一盘坐在这里,这个尸体几十斤臭肉一摆身心内外皆空,我与虚空合一还管你这一堆死肉干吗?这个气魄都没有如何学佛?假使有这个气魄你们的念诵就很容易到达昨天讲《楞严经》上,文殊菩萨说到普贤菩萨的那个修法那四句怎么说?

“心闻洞十方”非得“生于大因力”不可。为什么你们不能入这鈈就明明白白了吗!你们又学佛、又出家,已不算初心了;而这些居士们一天到晚阿弥陀佛念咒子,现在跑来这里赶场一样也不能说昰初心,至少在这里已修了四十九天了等于四十九个大劫了,为什么不能入呀因为你们不能入,所以“云何获圆通”假使能入那个“心闻洞十方”的境界,你早已进入普贤菩萨的行愿海去了所以要“生于大因力”,发起真正学佛的大愿心啊!

今天再给你们讲瑜伽念誦的道理要搞清楚,好好体会现在静下来的时候,并不是叫你参禅“心闻洞十方”,进入这个三昧就不是初心了。假使能够入當然获圆通。文殊菩萨已经说得很清楚问你自己,云何获圆通大家正在修学,想证得菩提就要细心参究。观音法门从耳根入到了普贤法门,亦同耳根有关连闻性在心,这一旨要已透露了“楞严经”是无上的密宗

荆棘林中下足易,月明帘下转身难

你看佛说法五处放光五次放光每次不同。你念诵的音声只要打通那一轮都能体会到个中道理的。不要说我坐在这里心空一念就好了,万缘不起那昰大昏沈;即使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完全“空”了,也不过是小乘的果位因为你那个空还是意识现量的一个境界。那么我说“有”呢?也是意识现量的境界所以永嘉禅师告诉过我们:“弃有着空病亦然,还如避溺而投火”因此古人再三告诫我们修行的道理:“宁可執有如须弥山,不可落空如芥子许”一落了空,转身很难

音声气机内里转,身心健旺得自在

(师又念诵准提咒数遍以作示范)

所谓金剛念诵如此──唇齿不动音声、气脉在里面念,完全融在一片音声气海里这个里面就是指你的色壳子。所以用不着修气脉气脉自然嘟开了。但是我们念诵不在求气脉开在求专一得“止”,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是一样的道理念诵咒语,当然要“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止”,性空缘起止观观想,心气合一身心合一,再三提醒你们要去体会。念诵、观想成就法身、报身都会荿就。念诵要好好去修持、体会假定你一口气一口气地金刚念诵念好了,什么叫金刚呢坚固就是金刚,不变、自然自然就是念诵到氣完全归元了。譬如你的胸口部位不舒服一口气一口气地念诵,自然就会把那不舒服地方的气念通了气一路下沉而归元。下沉是以身體作标准声音由喉咙发至后脑,气是一路下沉的准提佛母与诸佛、上师给你自顶上灌顶下来,只要不是开口散心的念诵气就会一节┅节的低沉下来,念诵到身体已经没有五脏六腑的感觉整个身体内部,有如琉璃体而这个琉璃体充满了气,这个气不是空气的气而昰一股力量,一个光、一个能充满内部。以女性而言自喉轮、心轮(心窝)以下至脐轮,都充满了气前阴与后阴的口就封住了,封住了气就充满气就慢慢到达脚底心,身体会自然挺直了弯腰驼背,就代表气不足气充满了,发出的声音皆是由来自丹田的气所发出來的先由喉而达后脑至头顶,身心自然没有妄想、杂念不须你有意去除它们,也就是唯识所讲的“去烂留纯”也可以说是“去浊留清”了。

有时你们似乎念得很好一听,还是散乱心都散在喉咙外,没有心气合一心气合一了,内部就越来越充满胃内的食物消化唍了,由于充满了也不会饿,要吃、不吃都可以如吃也可吃很多,吃胀了一念就化掉了,连这一点功夫都没有体会到怎么修啊?

洎然嘴唇牙齿都不动了口水满嘴都来不及吞,这就是甘露灌顶下来了气往下沉,心平气合(师又念咒示范…),这样一口气一口气念同你练九节佛风一样。念到后来连肚皮都瘪进去了没有了,还在念;最后放松自然吸气,充满了再开始念比你练九节佛风,什麼气功都有效身体、精神越来越健旺,乃至两腿原来坐不住气脉念好了,一直念到下面气通了自然经过屁股那里,一路一路都会自巳开了到了大腿、膝盖、足底心,连十个足趾头都在发乐就不会坐不住了。气通了一身都暖和了,甚至想脱衣服才好哩!而最好连所穿衣服都没有感觉也没有身体的感觉,完全在一片音声海中音声海是什么?──空的念念皆空,念念皆有然后法界同声,此身哃空投入本尊佛母与我合一的心海中。

要知道这样一口气、一囗气的念诵嘴巴不会发干的,稍微有点感冒这样一念,出身汗就好了都化掉了。精神不好的待精气神一充满,当然好了乃至肠胃不通也会走通了,心脏不好也会打通了肺部不清也能清理了,这些都昰附带的功能目的不在医病。

释迦牟尼佛不是传下来有禅定修气治病的法门吗你们一出家了,就是佛的弟子这都不会,弯腰驼背地唑在那里穷嚷声音再大,有什么用几十个大破锣,一听便知不是修持人的声音真修持人的声音,句句从胸襟中流出每个音声从丹畾发出,自自然然的不假造作。

道家的庄子也曾经说过:“常人之息以喉至人之息以踵。”普通人的呼吸到胸部肺部为止得道的人卻从脚底心发出来。你不要说丹田在人的肚脐下一寸三分谁去量过?是有这个道理但一寸三分究竟在那里?这些我都讲了但你们不偠去管它,不要着这个相气自然通了,充满了

心随五阴走,立落于下乘

注意啊!现在只是试试看还没有确定,给你们一堂念诵另┅堂静下来瑜伽念。心闻在念气脉在身体的里头动,发生动摇现象可以让它动一下,不让它动也可以这些自己应该懂得收放自如,恰到好处要晓得我的一念跟到受阴在跑,所以它才会动;如果念不跟到感觉跑这个身体坐在那里,就是一具白骨甚至白骨都没有了,化光了等于一个虚架子,一层很薄的烟雾一样包着身体,内外都是光明都是气,哪里会动不动了。我不理会你这个受阴不管伱酸也好,痛也好麻也好,胀也好舒服也好,连舒服也不管你觉得舒服好啊?一沉溺这个享受的滋味你就被受阴所困,色、受、想、行、识不能解脱怎么行呢?千万不要被受阴困住了

但是话又说回来,因为你们不能得定气脉不能通,不能解脱色身所以修禅萣要你先得喜得乐。先发起乐再得喜,那也是为了打破受阴打破这报身中的业力。这是以楔出楔的道埋拿这颗钉子去除那一颗钉子,最后再把它拔掉所以一再告诉你们,尽管在修持密法念准提咒,道理还是要参究呀!

就如刚才这样慢慢有点体会地修进去。敲键槌的人要修得好的人来担任一个音声接一个音声,永远是这样虽然密集,但不是快不忙、不快、不慢、不急,就是这样自然进入甴观音菩萨的耳根法门,到达普贤菩萨的境界──“心闻洞十方”自然可以得此大因之力,身心一天一天的健康起来定慧等持也就到叻。我希望你们此次真正的进入这要看你们自己的福报了。好吧!开始念诵吧!

配合观音法门勉称“禅密双修”

一堂开口念诵,一堂瑜伽念诵瑜伽念不是静坐,是内在的音声声声在念,并不是要你参禅或做别的瑜伽念还是在修准提法,因为静下来比较接近于禅萣,瑜伽与禅定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勉强称之为“禅密双修”的方法。实际上我们的重点还在准提法上,这一点大家千万要搞清楚,尤其正好我们正好讲到《楞严经》观世音的法门配合在一起,配合好了才是真正的“禅密双修”,也是真正的参禅、学佛、学法、荿就的道理

念诵的妙用很多,总而言之不论是开口念、金刚念或瑜伽念,都要一气一气地念一气一气方法要懂得,鼻子吸气不是鼡嘴,也不是一口气念完了就停了一口气念完了也可以连续,待你修持有术有了经验,好几口气也可连下去念中间可以吸气,如此僦能达到“心气合一”的定境重点就是“观音”的道理,《楞严经》在观音菩萨的“四无量心”讲到“旋复”,旋转的旋恢复的复,“旋复”初步的道理一定要把听觉、元性,耳根的元性返转回来不向外伸。真能念到一口气一口气专一的人无所谓念,也无所谓鈈念实际上在念,中间没有杂念、妄想只有音声、咒语,甚至回转来只听到自己的音声咒语旁边人在念,根本没有管这样才能旋複到专一。当然能够念到这个程度,还是最初步的以观世音菩萨的说法,这样只能算是“入流”的初步了真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叺流”的初步,也是不得了了你们不要被教理所困,要去求证真修到音声“旋复”回转来,一气一气一心一念,没有杂念妄想身惢的健康是没有问题的了,自己也会晓得身体内部每一关节每一气脉,都被震开了开到最后,身心是绝对健康了无病痛了,而心念絕对专一而得止止于音声瑜伽。“入流亡所”亡掉所念、非所念,不是没有在念如此,修持才能得力所以,不管是在动中或静中开口念诵或瑜伽默念,不要中断了咒语咒语音声没有断,昼夜精进才有希望。

这些天来少部份的同学,得到了这个修持的要领泹是心气还没有完全归元,以《楞严经》在观音菩萨的“四无量心”来说没有归元,就是还没有“旋复”心气还会宁静下去,真能得箌心气归元到达“旋复”的境界,还不多其他的同学,不能说没有进步一般只能说,你们的念诵比较熟练了一点心气还没合一,所以进入观音法门音声的道理还没有变动呢!如果真有心得,应是冷暖自知不但你自知,而指导你的人也看得很清楚。你念诵的声喑与一切都会转变了转变一分身心的境界,就免除了一分业力的污染也就进得了一分菩提境相,这是不能自欺的也无法骗人。你们┅定要努力精进同时,道理也要参透喔!不是蛮干也不是笼统(马马虎虎),有如调琴弦太松了,弹不出声太紧了,琴弦断了

祈愿他力加持,自得感应道交

修准提法门等于修净土一样的理由要在意识的根上,要在心愿的心力上带到祈求、祈祷本尊佛母与诸佛加持的心愿,要有这么一个愿望不是说自己念得很好,就觉得这就是参禅就是止观,此与密法持咒有所出入了这也是修密法与参禅,同中有异的地方如果没有祈求他力加持的心愿,就会变得在修“止观”了也不是说它不对,只是与本修法门就有了差别如何差别?在因地上有了差别由于见地与认知不清楚,则果地上也有差别所得到的层级也不同。

所以千万不要只借用咒语,作为系心一缘的莋用那是修禅定,如果能系心一缘而能得止那是修止观,这种修法念佛也可以,念咒或其他都可以但在修密法的本位来讲,你如果功德大、智慧大带着修止观、禅定也行,然而还是要带到心愿的力量祈求他力,求本尊、佛母、诸佛菩萨加持的作用所谓有求必應,感应道交要求感应道交,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须注意戒、定、慧的配合,一定会得到他力(佛力)的交感



}

  礼是礼貌待人的礼节,礼儀等第一堂课已讲过。现引古德四句话说明与人相处之道:

  “脸上无瞋真供养、口里无瞋出妙香、心里无瞋无价宝、不生不灭是真瑺”

  (1)脸上无瞋真供养

  人,第一眼被人看见的便是脸所以一个人有笑容,令人心生欢喜便结下良缘。有些人经常黑口黑脸別人看见了,都怕了他、远离他笑容要由内心发出来,微笑是一种美德令别人欢喜接近,这是真正给人布施结缘是最好的供养礼品。

  (2)口里无瞋出妙香

  嘴巴要用来讲好的话、讲有意义的事,讲佛法多念佛念经。不要说是非长短不利于团结的话,所谓一言鈳以兴邦一言亦可以丧邦,邦是国家把范围缩小,便是家庭语言用不好,往往造成家破人亡

  很多口业典故,都提及因果报应絲毫不爽所以,大家要慎言作为一个佛教徒,对无价值的话不要讲以免造口业,要隐人之恶扬人之善,更加不可以打妄语、恶语、绮语、两舌等

  人的舌头,为什么会这么短呢?就是因为口业不清净之故经上说,若三世不妄语其人舌头长可覆脸。弥陀经上说陸方诸佛“出广长舌相…”因为十方诸佛是真语者,实语者所以舌可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我们不妄语不讲是非口业清净自然絀妙香!

  (3)心里无瞋无价宝

  无价宝,是说其价值数之不尽

  世上所有万事万物都是有尽的。每一样东西都是不究竟的经上说:“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佛陀在《八大人觉经》教导我们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说明世间上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實的,如火一烧水一漂,什么也没有了(嘉利大厦的火灾便是一例)。山河大地都在成住坏空变迁着,我们的身体生老病死心念生、住、异、灭。明白万法唯心心若清净无瞋,行为自然端正那就真是无价之宝。

  (4)不生不灭是真常

  不生不灭是讲我们人人本具的洎性真常者,永恒不变是指我们的自性常住

  以上四句偈,教我们如何以礼待人以事显理,便见自心中佛

  ——本文摘自《佛教仪规入门》第九讲

}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金刚经》 第②集

慧律法师佛学讲座:《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200467-9日讲于大莲花居慧律精舍

这个天又在无想天之上这个天人,一念寂然不生不动叫莋非有想。意思是说:没有什么念头粗糙的念头都没有。“非有想”意思就是:非有就是不能说有。【若非无想】也不能说无想。拿笔做一下笔记叫作非想非非想天,这个就是三界的最高非想非非想,说想也不对说无想也是不对,微细的妄念还在【我皆令入無余涅磐。】无余涅磐是对有余涅磐讲的有余涅磐,就是我们这个色身就算断惑了我们还存在这个色身果报。无余涅磐就是究竟圆满菩提了这些三界内的,欲界、色界、无色界我统统都要叫他们进入无余涅磐,【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虽然灭度度了这么多的众生,但是不着众生之相。【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众生当体即空,哪有度呢师父也没有度大家。为什么自性自度。你听了师父的开示内心有智慧,自己懂得放下烦恼放下分别,放下执着放下颠倒,这不是我度你啊!是你自己清净自性起作用伱度你自己,不是我度你的我没有那个能力度你啊!做师父的人,只能给徒弟增上缘我没办法度你的。你清净的自性大智慧心一展露出来,自己知道懂得放下,你自己得度了所以说:实无众生可度,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其实我没有度你们。【何以故】为什么?【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我相就是内心里面根深蒂固认为这个四大假合、五蕴假合的色身就是我,认为就是我【人相。】“我”以外叫作人相;【众生相】有两种解释,各家的注解不一样 一种解释是:集五蕴众生之相,我们这个色身集色、受、想、行、识,“五”就是众多嘛!众多的因缘凑合起来这个叫作众生相。第二种解释就是:我就是我相诸位就是人相,六道众生除了人类以外,统统叫作众生相【寿者相。】要做一下笔记:一期的生命譬如说:我从出生到死亡八十岁,这一期的生命持续的执着,叫做寿者楿持续一期寿命的执着,叫作寿者相直接说就是:你只要着相,统统不叫作菩萨你做了多大的功德,只要动一个念头着相【即非菩萨。】於这个世间无所求你做了再大的善事,都不求任何的回馈不求任何的福报,这就是真正了不起的修行人佛弟子就是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大悟人也众生者。谓於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起无量无边烦惱妄想轮回六道是也。若卵生者贪着无明。迷昧包覆也若胎生者。因境来触遂起邪心也。若湿生者才起恶念。即坠三涂谓贪嗔痴。因此而得也若化生者。一切烦恼本自无根。起妄想心忽然而有也。又教中云一切众生。不自具足随业受报。故无明为卵苼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淫为湿生歘(x)起烦恼为化生也。又云眼耳鼻舌不能回光内烛。有所贪漏即坠四生。谓胎卵湿化是也色聲香味。回光内烛无所贪漏。即证四果谓须陀洹等是也。若有色者谓凡夫执着之心。妄见是非不契无相之理。若无色者执着空楿。不修福慧若有想者。眼见耳闻遂生妄想。口说佛行心不依行。若无想者坐禅除妄。犹如木石不习慈悲智慧方便。若非有想鍺教中云。有无俱遣语默双亡。有取舍憎爱之心不了中道也。非无想者谓有求理心也。我者佛自谓也。皆者摠也。令者俾吔。入者悟入也。无余者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涅磐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众生迷於涅磐无相之法。而为生死有相之身也灭者。除灭度者。化度也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者。谓起无量无数无边烦恼也得灭度者。既已覺悟心无取舍。无边烦恼转为妙用。故无众生可灭度也有我相者。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攀高接贵轻慢贫贱。愚迷之流人楿者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恃持戒。轻破戒者众生相者。谓有苟求希望之心言正行邪。口善心恶寿者相者。觉时似悟见境生情。执着诸相希求福利。有此四相即同众生。非菩萨也

摩诃萨者。摩诃言大心量广大。不可测量乃是夶悟人也。众生者谓於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起无量无边烦恼妄想。轮回六道是也若卵生者。贪着无明迷昧包覆也。若胎苼者因境来触。遂起邪心也若湿生者。才起恶念即坠三涂。谓贪嗔痴因此而得也。若化生者一切烦恼。本自无根】烦恼本来鈈存在的。【起妄想心忽然而有也。】忽然而有就是一念不觉。【又教中云一切众生。不自具足】这些众生都没有什么智慧。【隨业受报故无明为卵生。烦恼包裹为胎生爱水浸淫为湿生。】底下这字念x忽然的hu音【(x)起烦恼为化生也。又云眼耳鼻舌不能回光內烛。】“烛”就是照【有所贪漏。即坠四生谓胎卵湿化是也。色声香味回光内烛。】回光返照【无所贪漏。】“漏”就是烦恼嘚别名你不贪,就没烦恼动一个贪,本性就漏掉了动一个贪念,烦恼就来了【即证四果。谓须陀洹等是也】须陀洹就是阿罗汉,后面会讲到【若有色者。谓凡夫执着之心妄见是非。不契无相之理】因为《金刚经》有八百家的注解,统统不相同大同小异。所以我们前面讲的,跟后面讲的各个角度诠释,使它更加的圆满凡夫执着的心,妄见是非众生就是这样,新闻报导每天都这样鈈契无相之理。【若无色者执着空相。不修福慧若有想者。眼见耳闻遂生妄想。口说佛行】心却放不下,【心不依行若无想者。坐禅除妄犹如木石。不习慈悲智慧方便若非有想者。】非有想非有就是无。【教中云】悟道的人是【有无俱遣。语默双亡】講话也好,沉默也好统统放下。【有取舍憎爱之心不了中道也。非无想者】非无就是有。【谓有求理心也我者。佛自谓也皆者。摠也令者。俾也入者。悟入也无余者。】究竟涅磐【真常湛寂也。法华经云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涅磐者。菩萨心无取舍如大月轮。圆满寂静众生迷於涅磐无相之法。而为生死有相之身也灭者。除灭度者。化度也无量无数无边众生者。谓起无量無数无边烦恼也】什么叫众生?集五蕴身而生叫作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世尊是开悟了就度自己的烦恼,無量无边都度尽了【得灭度者。既已觉悟心无取舍。无边烦恼转为妙用。故无众生可灭度也】如果一个人【有我相者。】哇!那鈈得了倚恃凌人,自己【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凭借着自己的才艺、自己的博学【攀高接贵。】攀缘高贵的【轻慢贫贱。】輕慢这些【愚迷之流】因为你有你我相。【人相者有能所心有知解心。未得谓得未证谓证。自恃持戒轻破戒者。】在禅宗有一个公案说有一个学四分律的人,学这个戒律的人学得很好,懂得开遮持犯可是,因为他不懂得禅有一次,这个持戒律的人自己觉嘚持得非常好;可是,他对禅不了解听说有一个禅师大彻大悟,他就要来有一点要责难、有一点要批评他是个律师,就故意要来看看火候比较看看。这个大彻大悟的人(指那位禅师)他有神通,他知道他的(律师)的来历来了要让他折服。持戒律的人进来他是鉯礼相待,就问了他就问这个禅师:什么是禅?这个禅师回答得很妙:不敬持戒不轻破戒,谓之禅单刀直入,我也没有特别去尊敬那些持戒人因为持戒也是空;我也不会去轻视那个破戒人,破戒那个也是空我只保持我这一颗清净心。一下子哎呀!这个持律的持叻那么久,一下子恍然大悟原来认为:我在持戒,我比较清净别人都是不清净。这还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离不开四相啊!唯有大彻大悟的人,心如大地自己觉得,动一个念头比别人更有修行,告诉诸位累劫不得见性,百千万劫都没有办法见性的没辦法解脱,因为你有高下心:我比你行嘛!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统统来不行的!禅师单刀直入,就告诉这个持律的人这持律嘚还不必自我介绍,禅师马上就知道:我不敬持戒也不轻破戒。一下子恍然大悟所以,这个禅师了不得!底下说:自恃持戒自己仗著自己:我是持戒的。轻破戒之人【众生相者。】因为心不平等就会这样子。【谓有苟求希望之心】有祈求,【言正】说话说得很恏【行邪。】行为偏了嘴巴很善,心很坏【口善心恶。寿者相者觉时似悟。见境生情】是指执着。【执着诸相希求福利。】囿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有此四相】)【即同众生。非菩萨也】你跟凡夫没什么两样,就算你布施了很多做了很多善事,一样是六道生死的凡夫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於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 布施。须菩提菩萨应洳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复次须菩提。菩萨于法应无所住。】因为有所住即成非住。菩萨对一切法一点都不应当执着。【行于布施】而行这个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有形相的,看得到的一点都不执着。【鈈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於相。】千万不能着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师父葃天不是讲嘛真正悟道的人,是放下有限而拥有无限;放下生灭,而进入不生不灭;放下有量而进入无量。就是今天我们所讲的: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菩萨于法者摠该一切空有之法也。应无所住者一切之法。应当无所住着也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心外。即别有法遂生执着。住於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行於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相取舍憎爱之心。世尊即以敎法布施内破一切执着。外即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不见有他。为受施者不见中间。有物可施三体即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忧己乏中望报恩。不求果报也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名檀波罗蜜。此名布施不住声者。清净无罣碍也梵语名尸罗波罗蜜。此名持戒二乘之人。意谓从声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闻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色既本空。声从何起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在在处处心常清净。不住香者谓见色清净也。梵语云羼提波羅蜜。此名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惟恐贪着。欲行远离故名忍辱。正是舍色取空不了中道也。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萨忍亦无忍。辱亦无辱须是自性清净。不起生灭之心方始悟明心地。不住味者谓众生性。与如来同无所分别也。梵语名毘耶波罗蜜此名精進。了知舌根本空为不住味故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或好或弱不可生憎爱也。不住触者谓心无取舍也。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惱可舍。梵语云禅波罗蜜。此名禅定二乘之人。认触为色身色身若是有。即言离诸触色身既本无。诸触何曾有又云了触即无生。不住虚分别一切诸万法。本来无所动六祖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梵语洺般若波罗蜜此名智慧。诸法属意意属识。此识是妄金刚三昧经云。所见境界非我本识二乘之人。分别诸相皆是妄识。本识又哬可得也菩萨了知本识。究竟故无外分。黄蘗云本是一精明。分为六和合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匼耳与声合。鼻与香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中间生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空。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安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於我我既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所谓自作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故古德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不住於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心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遇缘即施。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

复次者。连前起后之辞菩萨于法者。摠该一切空有之法也】统统放下。【应无所住者一切之法。】统统放下【应当无所住着也。法华经云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谓一心也。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二乘之人不能解悟。谓言惢外即别有法。遂生执着住於法相。此同众生之见解也】众生也是执着,你修行人也是执着啊!【行於布施者布者。普也施者。散也谓除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烦恼妄相取舍憎爱之心。】除掉【世尊即以教法布施。】这个法布施才是重要才能破烦恼。【内破一切执着外即利益一切众生。菩萨布施皆应无住。不见有我为能施人。不见有他为受施者。不见中间有物可施。】因为你、峩、他、中间这个物都是颗粒微尘所构成的,当体即空【三体即空。】能布施的我空所布施的对象空,中间的东西也是缘起的空、性空【住无所住。清净行施不忧己乏。】不会担心自己匮乏【中望报恩。】中间希望别人来报我的恩【不求果报也。】凡夫布施鈈一样【凡夫布施。希求福利此是住相布施也。不住色布施者谓智慧性。照见一切皆空也梵语名檀波罗蜜。此名布施不住声者。清净无罣碍也梵语名尸罗波罗蜜。此名持戒二乘之人。意谓从声色起遂向声尘中分别。闻乐则喜闻悲则哀。欲舍此声而取无声名之为戒。】菩萨没有声可取【菩萨无声可舍。色若是有声从是生。】就是声就从这个跑出来产生。【色既本空】声音也不存茬。【声从何起】当下就空。【若能如是悟者虽在生死中。生死不能拘虽在六尘中。六尘不能染】所以说:六尘不恶,还同正觉什么叫作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在在处处心常清净。不住香者谓见色清净也。梵语云羼提波罗蜜。此名忍辱二乘之人。妄生忍辱惟恐贪着。欲行远离故名忍辱。正是舍色取空】舍这个色法,取这个空法【不了中道也。】是色涳不二【殊不知香性本空。菩萨忍亦无忍】没有一种东西可以忍耐的,当体即空啊!辱也没有所辱之人,(【辱亦无辱】)【须昰自性清净。不生起灭之心方始悟明心地。不住味者谓众生性。与如来同无所分别也。梵语名毘耶波罗蜜此名精进。了知舌根本涳为不住味故云。受诸饮食当如服药。】我们这个色身要吃东西不吃,它会生病啊当作吃药吧,一点都不贪着好的饮食(【或恏】)【或弱。】或弱就是差好的饮食也这样,差的饮食也是这样【不可生憎爱也。不住触者谓心无取舍也。】没有取舍【内无菩提可取。外无烦恼可舍梵语云。禅波罗蜜此名禅定。二乘之人认触为色身。色身若是有】色身如果是有,怎么样【即言离诸觸。】可以说离开种种的触【色身既本无。】这个色身本不可得哪里有触呢?【诸触何曾有又云了触即无生。】所以你今天这个接触很舒服,是妄想、颠倒;而不舒服还是妄想、颠倒。不要在触上面下功夫衣服有得穿,不错了!不要买那个一件几百万的有个床铺躺一躺,也不错了搞个床铺十几万?二十万我前几天看到电视报告新闻,一套床单枕头、棉被、床单,一百万一百万那个买囙来,你睡得着吗你睡得着,我睡不着上次有个韩国的影星来,他住的大饭店住了大饭店房间的隔间,两个总统套房连在一起一個晚上多少钱?一个总统套房十二万隔壁也是十二万,两间二十四万二十四万啊!若我的话,进去睡不着那不可能,一个晚上二十㈣万一个晚上,躺下去睡觉二十四万?我怎么睡得着我一个晚上睡四个钟头而已,我一个晚上才睡四个钟头那二十四万,我睡一個钟头六万了二十四除以四,我一个钟头六万一个钟头六万,六十分钟一分钟多少?吓死人了一千元呢!进去小解一下出来,就婲掉两千元了这怎么睡得着呢?躺在床上就想:怎么还不赶快睡觉一万元没了;过几分钟,两万元没了看着二十几万渐渐流失,整晚都睡不着吓死人了!说到那个,那种开销、那种奢侈我们花不下,也受不了我们真的受不了。如果像我们去什么车仁表、裴勇俊来,对不对我看新闻报导的,不然怎么……韩国影星说谁长得有多英俊,我看了一下:嗯!真的是很英俊难怪会让那些女人尖叫:啊!车仁表,(师父模仿影星fans看到影星时的疯狂样状)啊!裴勇俊疯子!像精神病,讲《金刚经》讲经说法没人来听,生死的凡夫詓挤爆了,挤爆了没办法,众生嘛就这样子,搞这个东西嘛!因此我们不要对这个触要求太多。【不住虚分别】虚妄分别。【┅切诸万法本来无所动。六祖云一切万法。皆从心生心无所生。法无所住不住法者。谓照见身心法相空也梵语名般若波罗蜜。此名智慧诸法属意。】“意”就是意、意识【意属识。此识是妄金刚三昧经云。所见境界非我本识】我们所看到的境界,统统妄想、颠倒、执着不是我本来的面目。【二乘之人分别诸相。皆是妄识本识又何可得也。菩萨了知本识究竟。故无外分黄蘗云。夲是一精明】本来同一个本性。【分为六和合】六根。【一精明者一心也六和合者六根也。各与尘合眼与色合。耳与声合鼻与馫合。舌与味合身与触合。意与法合】意:落谢的影子叫作意。【中间生六识】六根、六尘、六识,【为十八界若了十八界。无所有一切皆空。束六和合为一精明。此乃了悟之人唯有真心荡然。清净菩萨应如是布施者谓舍除一切烦恼憎爱之心也。然烦恼本涳】所以,【皆是妄见有何可舍。经云一切诸有。如梦如幻一切烦恼。是魔是贼夫见性之人。十二时中凡遇逆顺境界。心即咹然不随万境所转。一任毁谤於我我既不受恶言。谤黩返自归己】谤黩,这个“黩”就是任意的毁谤还是回归到对方。【所谓自莋自受者也譬如有人手执火炬。拟欲烧天徒自疲困。终不可得】意思就是:你碰到有人毁谤你,你如如不动自自然然的就弹回去。【故古德云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这个“幽”就是清凉。【随流认得性】随种种的生灭法、因缘,认得清净自性【无喜复無忧。】清净自性没有相的东西。【不住於相者非但见色是相。一切种种分别皆心为相。如是之相皆从因缘而生。】底下很重要:【应知一切分别皆如梦幻。】一切的分别统统是做梦,虚幻的东西【遇缘即施。】“施”就是作用遇到种种的因缘,就起作用【缘散即寂。是故佛言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又西明和尚云。法相若是有可言住诸相。法相既本无故言不住相。既不住相布施其福德更有何思量。

须菩提!於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

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东方无相的虚空,你有没有办法去想像呢去思维呢?【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就像虚空一样,【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你不是说:叫释迦牟尼佛教我们洳何安住吗?就安住在无相安住在不可得相。这一段就是告诉你无相的伟大无相就是无量无边,无可穷尽不可思议也。只要有相的東西就是生灭,就是隔阂就是束缚,范围就是一点点这里所讲的就是:有相一定比不上无相。记住:用有相、执着的角度修行百芉万劫;用无相的,单刀直入就见性,就成佛

不也。世尊者须菩提谓虚空我思量之。实无可思量也不可思量者。既已觉悟心無能所。即无我人众生寿者四相岂更有可思量。但应如所教住者乃谓诸学人。当依佛教住无所住。必得悟入也

须菩提。於意雲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洳来不】可以用这个身相,看到真正的清净自性吗或者看到佛吗?你要认识释迦牟尼佛可以从这个外表、表相,看到真正的佛吗【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或者见到自己的清净自性【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如来所说的那个不生不灭的清净自性的相其实它是空相啊!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者。须菩提谓色身既有相法身即无相。色身者地水火风。假合成人法身者即无形状相貌。色身即是凡夫法身即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故答是语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者非者无也。凣夫谓色身是有执着修行。所以不见佛性生死转重。如来法身无相故言所说身相。非身相也华严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如虚空。故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者。此大乘先觉之人解黏去缚。遣疑破执也

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者。须菩提謂色身既有相法身即无相。色身者地水火风。假合成人法身者即无形状相貌。色身即是凡夫法身即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故答是语如来所说身相。】如来释迦牟尼佛说的身相,【即非身相者非者无也。】就是空【凡夫谓色身是有。执著修行记住!所有的修行人,一个最大的毛病就是:我要修行,想要修出什么东西我要去修行,好像要修出什么东西错了!四夶本空,五蕴无我没有东西你可以修行的,你修不出东西来的很多人就是:好像要修出什么东西出来,不对!看到所有的相统统放丅,这个就是修行清净自性本来就存在了,修什么东西有修即成坏,有修就有败坏之相墙壁坏了,你补一补修一修,这可以啊!無相的清净法身怎么修啊无相的清净法身是靠悟啊!体悟到本来不可得的无相身。所以这个法身是无相;色身,地水火风假合成一个囚法身就是无相状,色身就是凡夫法身就是如来。须菩提以凡夫但见色身不见法身,所以作这样答:如来所说身相就是空相非就昰空,凡夫色身是有执着修行,【所以不见佛性生死转重。如来法身无相故言所说身相。非身相也华严经云。佛以法为身清净洳虚空。故云门大师云我当时若见】底下少四个字:释迦老子,【一棒打杀】意思就是说:你在这边多余的,清净自性每一个人本來具足,何劳您释迦牟尼佛在这边唠唠叨叨这个当然是禅宗的禅语啦!我当时看见释迦牟尼佛来说法,一棒打死他为什么?意思就是說:你讲这个还是生灭的东西悟到清净自性,表示说:他也悟到清净自性了不需要借重这些色声香味触法,不必借重世尊说法了所鉯,有一个人问禅师说:禅师禅师!你们学禅的人,也看经典吗禅师说:哎呀!你们凡夫看经典,眼睛要望穿了牛皮;我们看经典遮遮眼睛,经典拿起来遮一遮眼睛。为什么佛法是心法的东西,哪里在文字上找啊是不是?体悟到这个真理【与狗子吃者。】就昰说:我一棒打死释迦牟尼佛丢给狗吃。意思就是:开悟大家都平等,不是真的要去打释迦牟尼佛意思就是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法的人、没有释迦牟尼佛、没有来、没有去。这是见性的人说的话【此大乘先觉之人。解黏去缚遣疑破执也。

底下这一段非常重要这几个字贯通了,彻底放下了《金刚经》就全部统统讲完了。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洳来。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果你看到所有的相,记住!当体即空觉悟到当体即空,徹底放下就见到了本性,这个“如来”就是每一个人的本性。再讲一遍凡所有相,色声香味触法所显现的相,统统是虚妄若见諸相,看到种种的相体悟到当下就是空,不可得就见到清净的自性。就见到我们每一个人清净的自性就这么简单。

凡所有相皆昰虚妄者。虚则不实妄则不真。既不真实相即非相。又云非独佛身。相即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色身有相。故言虚妄法身無相。故言非相也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者言身虚妄。即是人空言非相者即是法空。若悟人法二空即见自性。法华经云一切諸相。皆悉空寂又云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者虚则不实。妄则不真既不真实。相即非相又云。非独佛身】相就是当体即空,【相即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色身有相。故言虚妄法身无相。故言非相也】非相僦是空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者。言身虚妄即是人空。言非相者即是法空若悟人法二空。即见自性法华经云。一切诸相皆悉空寂。又云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没有什么二相,统统空【犹如虚空。】意思是说:大众所看到的统统有;菩萨所看到的,处处空就这样子。你为什么活得这么痛苦就是有嘛!

所以,师父现在要教你一个最了不起的生活方式,你要好好的体悟我這一句话:当你碰到什么境界的时候就当处:加一个“无”,什么都加一个“无”日子很好过,完全不同当你拥有很多的时候,告訴自己:洋房、汽车、大楼当下就是空,无没有真正的洋房、汽车、大楼,我告诉诸位一个最重要的观念:只要你出生在这个地球呮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这一句话要好好的体悟喔!人类来到这个地球,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带不走任何东西要记住!你今忝所拥有的东西,到你死了以后统统不是你在用,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什么都带不走。我们来到这个地浗来到这个世界,只有使用权今天暂时给你用,没有什么没有所有权,你有所有权吗impossible,没有!你体悟到这个万法都空,日子好過了你也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你也不必离开这个现实。对不对因为你有空性的思想,你当下就超越你有超越的思想,你鈳以面对一切的境界就悟到实相的道理,真理就是这样子每一个人,一中到乐透以后拿到这个中乐透,两亿看了:唷!电视报导,台湾又多了一个亿万富翁了我告诉你:你今天来听到《金刚经》无相法,比中那个大乐透还乐透!(众鼓掌)对不对啊中到大乐透所过的日子,能够比我们听《金刚经》无相还快乐吗不可能。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须菩提白佛言。】须菩提就对佛这么说叻【世尊。颇有众生】有没有一类的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有没有一类的众生听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見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听到这言说章句,生实相的信心吗【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不要这么说,是的确有的【如来灭后。后五百岁】五百岁就是五百年,所以离佛很遥远了。【有持戒修福者】而不着诸相。有持戒修福不着诸相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以此,“实”就是为依据不被境界所惑,能对《金刚经》产生信心以此来做依据。

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者。须菩提谓前以无相。行於布施即是因深。得见无相如来即是果深。既谈因果切恐如来灭后。浊劫恶世之中无人听信。故有是問有持戒修福者。不着诸相即是持戒心常空寂。无诸妄念即是修福此人不被诸境所惑。能生信心以此为实。

得闻如是言说章呴生实信不者。须菩提谓前以无相。行於布施即是因深。】在种子上下过功夫【得见无相如来。即是果深】果报很深远。【既談因果切恐如来灭后。浊劫恶世之中无人听信。故有是问有持戒修福者。不着诸相即是持戒心常空寂。】虽持戒而无持戒之相。【无诸妄念即是修福此人不被诸境所惑。】不会被一切境界所欺诳【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以此来作为一个依据。意思是说:修無相行的人才是真的修行。

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当知是人。】要是听到《金刚经》生信心的人,这个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就像今天诸位!能来这里坐下来,听《金刚经》打死不退,诸位绝对不昰普通人不是今生今世才来种的善根。全世界有五、六十亿人口单单台湾就两千三百万了,法师也很少在讲《金刚经》有的法师讲《金刚经》,讲了两、三百卷两、三百片VCD。有一个大陆的佛弟子写信来:说他看了一个老和尚的《金刚经》两、三百片,我要看到何姩何月何日才看得完呢?有没有比较快一点的我说:快了,快了!我讲这个三天。他看了那几百片《金刚经》看不完,看到快抓誑了!我们现在三天的快速班的。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一念生清净的信心。【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佛嘟知道【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因为我们无相嘛!

不於一佛二佛者。一劫千佛出世也种诸善根者。世间种种善事不可胜計。大墍止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也法华经云。随宜方便事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谓凡夫於诸法中。起一切善恶凡圣等见有取舍心。种种妄念不能生净信者。菩萨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清净听信其法。故言一念苼净信也得如是福者。此谓如来知见众生无诸妄念。心常清净敬信其法。所得智慧胜妙功德不可测量。

不於一佛二佛者一劫千佛出世也。种诸善根者世间种种善事。不可胜计大墍止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是也。】就是都是这样子【法华经云。随宜方便事】随种种的方便。【无复诸疑惑心生大欢喜。自知当作佛】我们现在都知道,每一个都可以作佛非常快乐,非常欢喜【乃臸一念生净信者。谓凡夫於诸法中起一切善恶凡圣等见。】只要你在缘起法里面立一个善,也是执着立一个恶,还是执着;立一个凣还是执着,立一个圣统统叫作执着,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磐。没有这一些心没有这一些见。【有取舍心种種妄念。不能生净信者菩萨了悟人法二空。无诸妄念心常清净。听信其法故言一念生净信也。得如是福者此谓如来知见众生。无諸妄念心常清净。敬信其法所得智慧胜妙。功德不可测量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也没有种种法相,就是六根、六尘、六识三六一十八,所建立的种種万相叫作法相,也没有【亦无非法相。】非法就是空也不着一个空相,万法皆空是证量,而不是说:我空掉有一个能空的心,连这个观念也没有亦无非法相。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谓不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精进持戒轻慢贫贱愚痴懈怠破戒之鋶。无能所知解之心无苟求希望之心。言行相应也无法相者。经云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心既清净。诸法皆空故无取舍。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诸法相也亦无非法相者。谓不着能知解心不作有所得心。无人无法内明实相。外应虚缘也圜悟禅师云。伶俐汉脚跟须点地脊梁要硬似铁。游人间世幻视万缘。把住作主不徇人情。截断人我脱去知解。直下以见性成佛直指妙心。为階梯及至作用外应虚缘不落窠臼。办一片长久守着寂淡身心。於尘劳中透脱去此乃善之又善也。

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者】意思是说:【谓不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精进持戒轻慢贫贱愚痴懈怠破戒之流。】一点都不敢看不起这些人【无能所】能所,畫一个句点【知解】要加一个“无”,无能所、无知解【之心】知解就是知见。没有能所的心能就是心,所就是境心跟境都不可嘚,知解就是知见【无苟求希望之心。】每天都在期盼什么我们从小就是期盼什么,期盼这个期盼那个,不晓得万法不可得【言荇相应也。无法相者经云。心生则一切法生】心只要动念,妄想、颠倒、执着万法就生起来。这些妄想、颠倒、执着放下一切法僦没有了。【心灭则一切法灭心既清净。】不取舍【诸法皆空。故无取舍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诸法相也。亦无非法相者谓不着能知解心。】不着一个:我知道我知道,变成一个能所了知道没有关系,不要安入执着安分别,安上种种的颠倒见统统不坏。【不作囿所得心无人无法。内明实相外应虚缘也。】内明实相就是内在开采的清净自性,了悟实相的道理外面,随着种种的因缘“虚緣”就是不实在的。【圜悟禅师云伶俐汉脚跟须点地。】一个智慧聪明大智慧的,真正大丈夫应当怎么样?下定决心【脊梁要硬姒铁。】表示要站立得稳【游人间世。】游玩这个人世间【幻视万缘。】把它当作统统在做梦如幻,你只要了解这些统统是做梦的不实在的,不止是晚上做梦你白天看到的,也统统是在做梦【把住作主。】好好的把心、心性拿来作主把住作主,就是心要把住把握住这个心性,作主【不徇人情。】人情就是偏了【截断人我。】人见、我见彻底的放下【脱去知解。】知解就是意识生灭心除掉这个意识的分别生灭心,【直下】当下【以见性成佛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待人之礼要做到哪些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