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说夫妻离婚因果不和睦是什么因果

查看: 15774|回复: 33
【深信因果】离婚的罪有多重?这个罪过极重,我们都不忍心来说
本帖最后由 dwade7002 于
09:49 编辑
净空法师:
今天世界动乱,整个世界动乱,动乱的根在哪里?没有人知道。许许多多人所讲的研究动乱的根源,有人说是经济,有人说是贫富不均,许许多多的说法,都没有找到根本。根本是什么?根本是家庭教育。你们大家想想对不对?家庭教育没有了。家庭像什么?像一棵大树上树叶,这一棵树树叶都没有、都烂掉了,这个树得不到养分,这个树会枯死;树的生命,要靠树叶吸收阳光、水分,要吸收养分。今天我们这个社会、世间,家庭没有了。家庭没有了;换句话说,你的子女没有受过教育,他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尊敬长辈,於是必定随顺烦恼习气,胡作妄为,危害社会,这个社会哪里还会有安宁?
中国自古以来最重视的是家庭教育,所以看你这个家庭有没有前途、会不会兴旺,就看你的家教,我们今天疏忽了。现在作父母本身就没有受过好的家庭教育,他生了小孩,不知道怎样教他。小孩长大悖逆、不听话、反叛,这个过失不能怪小孩,怪你自己没有把他教好。教育里头,最重要的三桩大事情,现在完全疏忽,都不讲了。第一桩大事,是要教他明了人与人的关系,伦理教育:父子关系、兄弟关系、夫妇关系、朋友关系、君臣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中国人把它分成这五大类,五伦;五伦维系著虚空法界的秩序,比国家社会范围大得多。虚空法界的秩序,谁懂这个道理?佛懂,菩萨懂,孔老夫子懂。所以他们的生活是「替天行道」,这个意思很深。谚语常说「大道肇端乎夫妇」,这个话的意思很深很深。
古时候,男女结婚婚礼非常隆重,也非常繁琐。为什么要这样隆重?因为这两个人的结合,对於整个社会国家,佛法讲虚空法界,都有密切的关系,草率不得,要慎重其事。这不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情,你们两个人结婚,在你们自己一家,对你们祖宗、对你们的后裔负责任;在社会,要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兴衰,与你结婚有关系。刚才我比喻,你们这一对夫妻就像大树上的一片叶,叶长得好,这棵树才能壮大;这个叶坏掉了,对於整棵树的生存就是一分伤害。所以婚姻是道义,要懂得大道,义是义务,应该要这样作法,现代人哪懂得这个道理?
从前的婚姻是道义,现在的婚姻是乱爱,把伦理道德全部都破坏了,基础动摇了,社会哪有不动乱的道理?尤其是现在,男女婚姻非常淡薄,离婚率高。离婚之后,你怎么能对得起你的儿女?你要知道,你的儿女所受的伤害多大?他受伤害,身心发育不正常,将来危害社会、危害国家;换句话说,你就害了国家、害了社会。你要背什么样的因果责任?在佛法里面讲,你要懂得因果责任,这个罪过极重,我们都不忍心来说。不要以为这个没有关系,现在是没有关系,死了以后到阴曹地府,就有关系了。你才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怎么可以这样草率?所以我说现在人不懂得自爱,真的不懂。自己爱自己都不懂,哪里能够爱别人?
今天社会人与人的往来是利害,利害维持不长,很短的时间,专门看别人的过失,看别人的缺点,天下没有一个是好人。佛说善人,什么是善人?善人是专看别人的好处,专看别人的善处,不记别人的缺点,不看别人的缺点,天下人都是好人。所以夫妻要懂得这个道理,彼此多看对方的善处、好处,这个婚姻不会破碎。为什么会离婚?天天看对方的缺点,你说这个糟糕不糟糕!就是念头转一转,就行了。这要靠什么?靠教育,没有人教!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是小事,这是大事,根本的大事,整个社会动乱的根源就在这里。
印光大师对这个事情讲了很多,他老人家责备得也很重。说现代妇女离开家庭,所谓是职业妇女,在社会上跟男人去争,要作女强人。没错,你这一代可以作女强人,你底下一代完了。为什么?你的儿女你没有时间去教他,你就完了。这像什么?像唐朝武则天过年的时候要看牡丹。牡丹开的时候大概在三月,三、四月开花,正月怎么可能开花?她这个命令人家也不敢违背,於是有人去研究,把牡丹放在温室里面培养;换句话说,三、四月那种气候,以那一种温度,可以把牡丹的花,逼它、强迫它开出来。正月初一宫廷里面放了很多牡丹花,但是这个花只开一次,以后永远不再开花。今天妇女在社会上去争权、争地位的,就跟那个牡丹一样,你这一代可以能够很荣耀,你的后代没有了。不就是这个意思吗?所以社会的安危,印光大师讲得好,女人负一大半的责任。
一个女人的职责,只要把你的丈夫管好,小孩管好。作总统,要叫你丈夫去做,叫你儿子去做,自己不要去做。你要为国家社会培育人才,这是你的大功大德。你把自己本分的职责丢掉,去搞一些分外之外的事情,社会怎么会不乱?这些大道理,从前人讲,人都能听、都能接受,现代人我们到外面来说,说我们头脑太古董,要淘汰了,不适合二十一世纪。可是我们冷静思惟,还是古人这个大道理正确,能够带给社会长治久安。现在人种种想法没有依据;换句话说,没有道理。所以不读古人书怎么行?古人这一些著作,能够传几千年还被人尊重,必然是有大道理。你们今人的著作,看看你能传多久?你现在自己有钱,没有关系,可以多印一些。你死了以后,没有人替你印,传不下去。必须是真理才能够永传不绝,不是真实的道理,传不了几代,就湮没而不彰。
大乘无量寿经  (第八十七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087
幸福人生从深信因果开始!南无阿弥陀佛!
感谢分享!
这位同学问的,他说如果夫妇没法再相处,应否分开?还是继续维系一个外表看来幸福完整的家,勉强忍耐痛苦下去。
  答:如果要觉悟的话,就不会有痛苦,会真正有欢喜。我觉得夫妻两个人不能相处,要把不能相处的原因找出来,然后把原因消除,你们不就百年好合了吗!一定要给社会大众做个好样子,这很重要。纵然是学佛,学佛不能相处,离婚了,不是好现象,这个一定要知道。为什么不能相处?佛教给我们“四摄法”,你要会用!四摄法就是人与人相处的方法。现在在团体里面讲公共关系法,在我们一个人身上讲,这就是交际应酬的方法。佛教得好,我们今天在这个世间跟许许多多不同宗教往来,不同的族群往来,我们都做得非常好。用什么方法?就是四摄法。四摄法里面你记住,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佛教我们的。你要是夫妻两个会用这四摄法,就是一对恩爱夫妻百年和合,怎么会分离的!你不会用。
  四摄法里头的布施,我讲得很多,它跟六度的布施不一样。四摄法的布施就是多请客、多送礼,你看你夫妻两个要常常请客,彼此送礼,这不是好事情吗!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在这个地方。爱语,是真诚的关怀,关怀对方。利行,你所想的,你所做的,绝对是对对方有利益的,对方所欢喜的。最后一条是同事,同事,譬如说共同建立一个家庭,而且这家庭是全世界所有家庭里头模范家庭,你说这种事业多有意义,这就是弘法利生。今天社会不安定,社会不安定原因在哪里?我参加这些国际上的和平活动不少次了,我跟大家谈的,你们天天说化解冲突,促进和平。冲突的根本在哪里?根本在家庭,就是夫妻不和,你们有没有发现?所以这个社会离婚率这么高。离婚率高,这个社会决定有问题,它不健康,这个社会有病,这是病根。健康是什么?健康是和睦,不和就是有病,就是个病态,我们不能够不懂。
  我再讲到是,这还不是真正的根本,真正根本是什么?根本是自己。我说自己的“本性”跟“习性”发生冲突,就是觉跟迷发生冲突了,这才是根本,真正的根本。所以我教人,我们要做和平工作,要化解冲突,要促进世界和平,从哪里做起?从自己本身做起,从内心做起。我在内心里面,把对一切人事物的对立化解,我自己对一切人事物绝对不对立,这矛盾化解。你自己有成见,你们夫妻两个就对立,对立就麻烦了。你要把自己对立化解,不要问对方,对方对我不好,我对他好;他跟我对立,我跟他不对立。你要晓得这两面有一面不对立,他这一面不能存在,一定是两个都对立,才会打架,一方面,单方面决定不起作用。
  我在联合国帮助他们解决冲突问题,我是这样教导他们的,这个方法有效。你看释迦牟尼佛一生,他跟任何人不对立,所以一切人对他都没法子,都不能够造成他的障碍,佛成功了。所以,根本就是说我跟一切人事物对立了,这是真正麻烦的根源,祸根,祸害之根,不是造成社会大众的祸害,那是另外的,这是自己堕阿鼻地狱的根。宇宙是和谐的,我们身体是和谐的,身体是小宇宙,没有一桩不是和谐的,根本就没有对立,对立是从自己妄想、分别、执着里面产生的。
  所以,一切天灾人祸的根,是从自己心里头生出来的,真正是一切法从心想生。诸佛菩萨、极乐、天堂,也是从自己一念心生的,你一念清净,一念善意,整个宇宙是和谐的,整个宇宙是美善的。你一个妄想、分别、执着起来,整个都变了,你的相貌变了,你的体质变了,你的居住环境统统都变了,你怎么能怪人?所以我总是劝人,夫妻要和合,你要把不和的因素找出来,把它化解,做为社会一个好的榜样,那是功德,那才叫真正学佛。离婚错误的,勉强凑合过那种痛苦的日子,这也是错误的,那不是正确的,一定要觉悟。(净空法师·2004年春节开示-学佛答问 )
感恩随喜您的好文布施!
问:离婚是不是命中注定?
净空法师答:现在离婚太多了,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人,难道都是命中注定吗?那你的命为什么这么不好?命里面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彼此不能相处,这是重要的事情。中国古人曾经有九代同堂,你就晓得他那个家族多大了。九代总有二、三百人,为什么能和睦相处?有家规、有家教,人人都能遵守,人人都能体谅,都能够忍辱,一切法得成于忍。看到小小一点过错就不能忍了,那你的家庭肯定要破碎。家庭一次破碎,对自己身心的影响非常严重,很难弥补过来。如果你还有父母、还有儿女,那造的罪业就更深。这是要懂得、负责的,后果决定不好。
知道离婚率这么高,结婚就要非常慎重。中国古时候虽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绝大多数都能够白头偕老,家庭生活都很美满,原因是他的结合不是感情。年轻人自己感情冲动,做父母给你选择就不一样,他年岁比你大,他有经验,父母都希望儿女一生过得很快乐、很幸福。你自己找对象,父母没有责任,因果责任你自己负。所以你仔细想想,老人的选择往往比年轻人正确。可是现在人要讲人权、要讲自由,人权跟自由害惨了年轻人,也害了社会、害了众生,这个不能不知道。奉劝年轻人多读圣贤书,至少要熟读《弟子规》。《弟子规》虽然是很简单,那是做人的纲领,能够依照《弟子规》修学,人生总是幸福的。
正准备结婚的人应注意什么
问:“已经结婚和正准备结婚的人,学佛应注意哪些方面?‘拿得起,放得下’、‘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两句话说得很高,恐怕不容易做到,在这里应该怎样具体理解?请师父千万不要打禅机,因为我们是下下根人,只能够理解最简单的世间语。这也是许多年轻人学佛的问题。”
净空法师答:没错,你说得一点没错。结婚或者是准备结婚,在古时候有你的父母、兄长会教导你;今天的社会跟古时候的社会确实有很大的差距,已经没有人教了。你要多多的请教年长的人,他们会把以往的经验、教训教导你们。世法跟佛法没有差别,首先要了解事实状况。结婚是两个人的事情,不但彼此要了解,最好还要了解彼此家庭状况,家庭状况包括上一代、再上一代。如果这个家庭三代,至少是三代,当然愈多愈好,都能够修善积德,他们家的儿女一定有福,这是要重视的。双方都有福报,你的根基就好!家里四代积福、行善,积功累德,所以他家里能出一个人,不是一个简单事情!不是偶然的,祖宗积德,后代才能发达。古时候婚姻,对于这一点是头一个考量的事情。
第二个要考量的,就是在这一生当中要有共同的目标,共同努力的方向,夫妻才能好合。他有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绝对不是感情用事。感情非常脆弱,说老实话,禁不起考验。你看看现在社会,离婚率多大!他为什么会离婚?他事先没有考虑这么多,感情用事。这是不能不懂的。如果是学佛,你找对象一定要找学佛的。为什么?志同道合,两个人对于修学的法门相同、目标相同。譬如说在我们这个道场大家修净土,修净土近程的目标,也就是现在的目标要心清净,“心净则佛土净”。
今天我们这里有一个台湾同修,刚才他来看我,他学佛一年多了。我问:“在哪里?”他说:“在法鼓山圣严法师那里。”圣严是我的好朋友,我问:“他最近怎么样?”他说:“身体不太好。”我就教他传话过去,我说:“你说我讲的:身体非常重要!中年以后,健康才是真正的幸福。健康怎样获得?心要清净,身体要放松,你就会健康了。”心里头烦恼多、事情多,身体紧张,他怎么不会病?当然会生病!
诸位,你们要求身体健康,要注意这两个基本的原则,心要清净,决定不能够有心理的负担,拉拉杂杂的事情不要去想,想它没用处!还有同修告诉我:“在大陆上邪知邪见的人很多,常常会影响自己的道心。”我说:怎么会影响?他说你不听,你就不影响了。他说你喜欢听,你当然受影响。影不影响在自己!你看我这一生经历境界很多,我只听老师一个人的;除老师一个人,什么人讲我都不听,所以我就不受影响。你是东也听、西也听,到处喜欢听,不但听,还到处去打听,那你就完了。你怎么会成就?我是人家送到我耳边,我都不听。所以我不受影响!由此可知,说,是他的事情,受不受影响在我自己。这个道理要懂,你要会学习。所以一定要保持心地清净,知道妄想不能解决问题,不但不能解决问题,障碍智慧。
常常保持心地清净、身体轻松,工作就不会累。不要紧张,我看到有很多同修紧张,连我们出家同学也是的,常常好紧张,我看了很可怜。为什么会紧张?紧张不能解决问题!身心都放松,这个人才有智慧,智慧才能解决问题。要成就,一定要靠努力,在佛家讲,“勇猛精进”,我们成就就快速了。所以这是年轻人不能不知道的,不能不懂得的。
所以两个人的结合,创造美满的前途,一定是同心同德,志趣相同。这种结合是道义的,不是纯粹从感情上的。感情是个媒介,后面一定是道义,才能长久。如果藉感情的媒介,后面疏忽了道义,那是昙花一现,这是不会长久的,这个道理要懂。
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吗?
问: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弟子可向观世音菩萨祈求婚姻吗?姻缘真的是前生注定的吗?
  答:是!是前生注定的。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可以去祈求。但是有的时候求不应,为什麽?非理,不如法,观音菩萨不管你。如果你真正,你是个男生,希望娶到一个好太太,能像文王的夫人太姒一样,将来能够生出圣贤人。不但是荣宗耀祖,而且能够帮助社-会安定,帮助世界和平,那观音菩萨就会帮你忙。你没有这种大愿心,菩萨不会管你的,那你就宿世的缘分是什麽样的。夫妻是缘,有报恩的,恩爱夫妻;有报怨的,报怨的时候,结婚之後永远不会和睦,会给你带来家庭纠纷;有讨债的,有还债的,总是四种缘。只有懂得佛法的人,无论是哪一种缘,都把它转成法缘,大家在一起学佛,一起共修。过去不善的缘化解了,善的缘也转变成法缘,这个好!现在在家学佛的同修,有几个人懂这个道理?
  如果真懂这个道理,学佛同修家庭决定是和睦的,六和敬的家庭。那佛法在这个社-会,形象就不一样了,学佛的人家庭真的是美满,这就是弘扬佛法,这就是利益众生。如果学佛的人还是争名夺利,还是自私自利,不但戒律不能持,十善也做不到,这就错了。这样学佛依旧随业流转,灾难来的时候还是不能避免,为什麽?你不是真学佛,挂着佛的招牌,没有认真学佛。我们现在把这个事情,学佛的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出家为什麽沙弥律仪做不到,在家十善业道做不到,从前人何以能做到?现在为什麽做不到?我们研究总结的是,从前人有家庭教育的根,所以他容易做到,现在人没有了。二十几岁、三十几岁接触佛法,他不善的习气已经养成,断不了,所以都不是认真学。认真学佛,在缘上,佛法是教育,认真学就是天天听课,天天进讲堂,天天学习。
  现在佛教的环境,寺庙现在是很多,没有教学,都是法会、经忏佛事,这个不行,这个没有用处。法会是像学校里面举行一个活动,活动的根还是教学。譬如一个学期举行一、两次学生成绩展览,这就像法会一样,你平常没有真正修功,那个展览是假的,不是真的,不起作用。这个一定要知道!我们道场有一点点小的感应,是长年讲经,天天不中断。我们拿累积的功德,在三时系念做为超度的根本依据。你没有这麽多人平常的修功,这个超度效果就很薄弱。这个事实有几个人能懂得?有几个人明了?凡事都有理,有理必有事,理事搞清楚,你怀疑就没有了。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正法念处经 卷第五 &&正法念处经 卷第六 &&正法念处经 卷第七 正法念处经 卷第八 &&正法念处经 卷第九 &&正法念处经 卷第十
正法念处经 卷第十一 &&正法念处经 卷第十二 &&正法念处经 卷第十三 正法念处经 卷第十四 &&正法念处经 卷第十五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卷第八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卷第五  
起世经 卷第二  起世经 卷第三  起世经 卷第四    佛说长阿含经 卷第十九  
地藏菩萨本愿经科注  大楼炭经 卷第二 (之一) 
起世因本经 卷第二  
  增壹阿含经 卷第七  增壹阿含经 卷第四十三
~ 卷第四十四  
 诸经要集 卷第十三  
经律异相 卷第四十九() ~ 卷第五十() 
  三法度论 卷下 诸经佛说地狱集要
【精华文章】
积德改命: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六六集)
& & 底下这一段,『心无下劣』,「於自善根,能生信故」。这个观念非常非常重要。因为我们这个世间修行人很多都有严重的自卑感,认为我这一生做了很多错事,造了很多罪业,就生起自卑,下劣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自卑感,怕不能往生。这样的人来问我,能不能往生?我告诉他,你决定不能往生。他说为什么?你自己没有信心,你怎么会往生!什么人能往生?坚定信心,造无量无边罪业,他坚定信心,他能往生,那个人很可能往生。念佛就是灭罪,念佛就是忏悔,过去造无量无边罪业,现在天天念阿弥陀佛,这一句弥陀名号是一切善的总善,世出世间一切善法无过於阿弥陀佛。所以你念这一句阿弥陀佛,这经上常说,「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你一句一句接著念,一心称念,这个功德还得了!什么罪业都能够忏得干净,只要你肯念。念就是灭罪,念就是忏悔,多少人不懂这个道理!要去发露忏悔,发露忏悔经上有,那个用意何在你要晓得,那是帮助一些迷惑颠倒的人,不知道回头,你这一忏悔,感动他,他回头了,用意在此地。真正忏除业障的就是念佛,但是我们念佛他不懂,他没有感触;我们把自己所做错事一样一样说出来,他感动了,那是接引初机的方法,有功德,不能说没有功德,不能与念佛相比,念佛的功德太大太大了!只有内行人,真正懂得的人他知道。外行人不知道,不晓得念佛功德之大,他也不会念佛。
净空老法师开示问答:控制不住邪淫,甚至对佛菩萨产生邪念、恶念,应如何是好?
问:弟子初学佛,曾犯过一次邪淫,现出现了症状,对佛菩萨会产生邪念、恶念、男女之念。虽知道回想一次就多犯一次罪,但控制不住,应如何是好?
答:你要勇猛回头,实在控制不住,忏悔当中是以拜佛消业障最快速。你每天拜三千拜,你拜上三个月,你就能控制住;拜上半年,你的功夫就得力。用拜佛这个方法,心里面想佛,口里面念佛,身拜佛,很多拜三年就能到功夫成片,也就能够自在往生。如果一个人没有办法克服自己,这是业障习气太重,我介绍你一个地方,你到长春百国兴隆寺去参加那边的念佛堂。那边规矩很严,依众靠众,会给你一些帮助。
印光法师开示: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
与周福渊女士书
  人生世间,父母,寿命,相貌,学问,夫妻,儿女,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若有大功德,则会过于前生所培。若有大罪过, 则便不及前生所培。是以要认真修持,以转前业也。汝欲得有学问,有才能,有德气之好丈夫,或恐汝前生未培到这个福,则便不能满汝痴心。楞严经谓,念观世音 菩萨者,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妻于菩萨,谓求菩萨加被,得其贤慧福德之妻。汝求夫亦然。极力念观世音菩萨,当能满汝所愿。否则,纵得好夫,或者又有短 命,多病,祸患等事,况未必能得好夫乎。汝切不可以貌美起骄傲心。此心不息,便难载福。汝能谛听我语,则汝之所受用者,皆有超过前生所培多多矣.
黄念祖老居士谈婚姻问题
  基本的信念:包括三点:无常、苦、空。
  世间的所有一切都是无常、都是苦、都是空,没有一样事情是常住,是真实,是完全纯乐无苦的。所以一切把它看成是如梦、如泡啊!这两个比喻我们容易体会。因为人人都有梦,在梦境中,你不是很真切吗?高兴的时候很高兴。有一个人在梦中喝酒,对老婆说:“你给我烫烫”,拿去烫,一下子醒了,他醒后说:“可惜,可惜,早知道不烫就好了”。这虽是笑话,但有深意,梦中喝了酒,是真的吗?根本是梦。在梦中一切境界,从哪儿来的,不都是自己所造吗?......
  人生三大问题里,有个婚姻问题。外国人往往颂扬爱情,把爱情看得很神圣。其实说穿了之后,爱情属于欲,并不神圣。爱是爱欲,情是情欲。总之和欲紧密相连,欲是人与动物都有的,主要两种:食欲、色欲。吃东西,什么叫好吃?是在食欲的支配之下。
  所以,“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心不在这个上头的时候,吃东西也不知道什么味儿。这个味儿哪去了?因为没有食欲呀!自然不觉得有味儿了。“子在齐闻韶”,孔子在齐国听到了演奏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在三个月里头,吃肉不知道肉什么味儿。亡室萧秾华在重庆的时候,我的朋友齐居士告诉她,吃肉时用观想的法子,观想肉变成一朵莲花,然后咽下去,她按这法子,试了一阵之后说:“我吃的肉一点味也没有了。”可见味儿是由于你的食欲所产生的。所以,你的心不在这上头,就没有味儿了。外国人很明白这个道理,请客宴会,总要自夸,今天,菜如何珍贵讲究,厨师多么高明难得,夸耀一番,引起大家的食欲。主人要自己介绍、宣扬,引起大家食欲,让宾客觉得好吃。爱情不离色欲,色欲也是如此,都是从欲上出发,并不神圣。& &
  《楞严经》就说:“汝爱我心”,你爱我思慕之心,“我怜汝色”,我就喜欢你漂亮的容色,“以是因缘”,就是因为这个因缘,经百千劫,彼此就互相缠缚。你喜欢我的心,我喜欢你的容色,互相爱恋,常在缠缚。这种情,是以欲为本,互相捆绑起来。& &&&
  当然在家就有夫妇之道,这也是人生的一个因缘,大家也应该随缘。有在家人提出要绝欲的问题,我反问说:“您夫人同意吗?”所以应该注意家庭的和谐。&&
  因此,在选择对象的时候,一定要有很正确的标准,以人品为第一,其余的条件都在其次。& &&&
  第一,希望对方是个明白人,俗语说:“愿意跟明白人打架,不愿意跟糊涂人说话。”& &&&
  第二,要良善,有很良善的心,不愿意害人,不愿意损人利己,有很良善的心。& &&&
  第三,是诚实,不是油滑,不是有很多很多的招术。& &&&
  第四,是正派,作风正派,男女关系上也很正派。这样的人就很好,是上选。& &&&
  其他的条件都可以降低,一个十全十美的人是没有的,十全十美是圣人了,现在找个贤人都不容易。我们婚姻、家庭问题解决得好,对于修持有极大便利。建设一个佛化的家庭,对于自己入世、出世、佛法、世法都是很有利的。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儿女能信佛,人生最大的不幸,莫过于儿女都不信佛。现在你们还想不到,真正到了老了,尤其到了临终,你儿女信佛和你儿女不信佛,这个差别就太大了。他帮你一把,你就能往生,他拖你后腿,你就往生不了。现在一般说起来,这个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帮助一下,完全能够生死自由,不需要帮助,这种人不是很多,就是你有这个力量,有人帮一下还是好嘛!可以增上呀!这件事情靠子女最好,靠别人往往靠不上。所以在交朋友、结婚,建立家庭方面,也是人生重要的事。我们应当慎重,也应祈祷,靠佛力。& &
  所以,一个人最重要的是眼睛。要不断地擦亮自己的眼睛。对于一个人,自己先要有分析,然后判断,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关键是宁缺毋滥,有的人很善于讨人喜欢、献殷勤,很伶俐,很聪明。而实际上,往往跟我们所要求的主要问题:明白、良善、诚实、正派是不相容的。
问:这是王志和居士问的,常听到家庭是社会的单元,万事要从&齐家&做起,但出世间法讲放下万缘,那又如何面对家庭成员的问题?
& &&&净空法师答:佛法讲放下,不是说事,是说分别、执着,你要放下这个。事要不要做?事要做。事如果不做,那你对于家庭成员不负责任,这不是佛法;佛法是究竟圆满法,你要了解事实真相。事相要做到尽善尽美,理性决定是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你的家庭在世间是第一个美满家庭,是令一切人羡慕你的,这叫佛法。绝对不是说,家庭老少都不管了,就出家了,没这个道理,佛经上没这种说法的。你出家,行,你出家你家庭里面老少有人照顾,你有这个条件才行,你没有这个条件,不可以。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不孝父母、不敬尊长,不能入佛门。那是什么?那叫自私自利,逃避现实,这个不可以。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世间法觉了就是佛法,佛法迷了就叫世间法。世间法跟佛法,实在讲就是觉跟迷。
& &&&觉、迷不一定在出家、不出家,与这个不相干,出家很多迷而不觉,还不如在家的,在家很多人觉而不迷,超过出家人。总的来说,说得最简单的,就是觉的人没有烦恼,没有贪瞋痴慢,没有自私自利。我常常讲,没有控制人事物的念头,没有占有人事物的念头。他生什么念头?牺牲奉献,舍己为人,在家里头舍己为家里大众,在社会能舍己为社会大众,这个人受人欢迎,受人尊敬。释迦牟尼佛虽然是出家,但是他为社会大众服务,他的工作是教学,非常认真,非常勤奋,一天跟大家上课八个小时,四十九年没有间断,没有休息。这是他表演给我们看的,你在社会上从事哪个行业,一定是认真负责,把你的工作做好,奉献给社会大众,这是佛法。
胡小林老师:不要错过家庭、同事,这是您最大的缘分
& && &随缘,随缘就是敦伦尽分,你是什么缘分就做什么缘分的事。实际上,印光老和尚说的「敦伦尽分」,我们更往深一层说,敦伦,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五伦维系着你,实际上这五伦是什么?「人生酬业」,这业!你欠人家的,你给人当女儿当儿子,你不还能行吗?你当爸爸、当妈妈,你有儿子,儿子是干什么来的?讨债来的。你不还行吗?敦伦尽分实际上就是还帐。你给这老板打工,你欠人家的,你就得好好服务,把帐还了。实际上,敦伦尽分就是消除业障。就是还你上一辈子欠别人的,从哪儿欠?从五伦当中欠。没有说到佛教协会来打佛七,你不欠这个帐。你欠爸爸妈妈的帐、你欠兄弟姐妹的帐、你欠妻室儿女的帐,要先这儿还。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无债不来,无冤不来。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家庭、同事,这是您最大的缘分。换句话说,累生累世就这么折腾,没还干净,他又来了;还干净,他就走了。所以敦伦尽分就是消业障。一定要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认识,你欠了别人的,今天你不还,你拜山、你念佛,对不起,下辈子还得纠缠你,你走不了。
印光法师十念法  胡小林老师主讲  (共一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檔名:56-042-0001
相关视频资料见:
【网友真实原创】一位易学命理研究者现身说法:求好姻缘、求财的“秘诀”
转自《地藏缘论坛》
& & 这是我的一个师兄的真实经历,现在写出来是想给目前求姻缘的朋友一个建议,我想对大家是有帮助的
出于对这位师兄隐私的保护,因为很多人都认识他,所以再次我只称呼他的法名的前两个字:特丹xx师兄
这位师兄在没学佛前是研究周易的,算命,看风水,看相。水平是比较高的
据这位师兄告诉我们:从前他看八字算命的时候,拆散了很多家庭,破坏了很多姻缘。这位师兄说,后来因为这个他自己也遭受了果报,离婚,后来再谈也一直没有成功……
现在师兄学佛了,那些事也是很多年前的事,他告诉我们,想要获得好姻缘的人还有一件要做的事,就是:
促成别人的善姻缘,
不破坏别人的姻缘,
不做第三者,
不拆散别人家庭、朋友,
帮助不和睦的家庭和好,
我们遇到想找对象的人,自己有能力就帮帮人家,给人家介绍好的适合的姻缘。
同时,自己在和家人和朋友相处的时候,
不要破坏他人的家庭,
不要说破坏别人关系的话,
不要挑拨离间,闹口舌。
并且,当别人的家庭不和睦时,我们要去帮助别人,给人家讲道理,促成别人家庭和睦。
遇到朋友情侣吵架,我们就去给人说善解人意的话,劝人学会宽容理解。
这样,我们自己就会获得好的姻缘,得到别人的帮助。
他也提醒我们:浪费粮食、破坏财运是直接的因果关系。
本来自己有好的财运,如果浪费粮食,财运就没了;
同时节约粮食,布施粮食,就可以获得好的财运。
上述种种善行积累多了,命运就会向好的方向转化。
本帖最后由 普皆回向 于
14:05 编辑
定弘法师:念佛禮懺 正助雙修
定弘法师:示范《占察轮相法仪规》【视频系列】
定弘法师:文字版《占察善恶业报经行法》
【附占轮相法】
  至心敬礼。十方一切诸佛。
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淂亲近供养。咨受正法。
  至心敬礼。十方一切法藏。
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淂受持读诵。如法修行。及为他说。
  至心敬礼。十方一切贤圣。
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疾皆淂亲近供养。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至心敬礼。地藏菩萨摩诃萨。
愿令十方一切众生。速淂除灭恶业重罪。离诸障碍。资生众具。悉皆充足。(如是礼已。随所有香华等。当修供养。作是唱言。)
  严持香华。如法供养。
愿此香华云。徧满十方界。供养一切佛。尊法诸贤圣。无边佛土中。受用作佛事。(至此停唱。散华作供。复运想云。)
一切佛法僧宝。(乃至)离念清净。毕竟圆满。(全文具忏仪中。须精熟之。使运想不滞。)供养已。一切恭敬。(一礼 次复别用香华。系心供养地藏菩萨。一心告言。弟子某甲。现是生死凡夫。罪障深重。不知三世业报因缘。多怀疑惑。今以某事。敬依菩萨所示三种轮相。如法占察。至心仰叩地藏慈尊。愿以大悲力。加被拯接。除我疑障。作是语已。五体投地。胡跪合掌。一心称念。)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或称名。或默念。满足至千。乃作是白。)
地藏菩萨摩诃萨。大慈大悲。惟愿护念我。及一切众生。速除诸障。增长净信。令今所观。称实相应。(作此语已。双手捧于轮相。承以净物。至诚殷重。仰手傍掷。谛观谛察。乃知相应与不相应。具如经说。须先自熟玩经文。知其大意。方可掷轮。否则自无细心。反疑轮为虚设。为罪多矣。)
  (凡占轮相者。或欲具占三种轮相。应如是礼拜供养称名作白。然后占初轮相。就初轮中所现善恶。一一主念。别占第二轮相。次复更占第三轮相。若有欲修忏法。止占第一第二两种轮相者。亦应如是礼拜供养称名作白。次第占之。若有为自为他。但占第三轮相。欲知三世果报事者。亦应如是礼拜供养称名作白。取第三轮相。频三掷之。记其所现之数以知吉凶。若有修忏已经七日之后。欲但占第二轮相。求纯善相者。于清晨时。惟须作白。频三掷之。)
  【附忏坛中斋佛仪】
    南无十方佛
    南无十方法
    南无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过去七佛
    南无五十三佛
    南无十方一切佛事
    南无占察善恶业报经
    南无坚净信菩萨
    南无徧吉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地藏菩萨摩诃萨(三称毕。次诵变食真言二十一徧。甘露真言三徧。洒净)
阿弥陀佛!
蕅益大师全集摘要
文集--图己扫描,建议萤幕解析度
回向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南无阿弥陀佛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夫妻与因果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